做自己喜欢的事 去自己想去的地方 -...

Post on 15-Aug-2020

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崇明报崇明报 编辑:吴雄2019年11月13日

□记者 沈俊

为了圆自己的旅游梦,她辞去了公务员的工作,背上行囊独自一人环游世界。在 5200 米海拔的珠峰大本营她高原反应强烈,却依然坚持完成登山;她曾 3 次一人去印度旅游,在景点拉起国旗拍照留影……

方芳是出生于崇明的 80 后,她热爱旅行,由于长时间的户外旅行,她的肤色已经晒成了小麦色,给人一种健康活力的感觉。2012年至今,方芳已独自一人走了国内上百个城市以及印度、伊朗、肯尼亚等 40 多个国家。她在“马蜂窝”等旅游APP上发表的游记、旅行攻略有着很高的点击量。她曾多次应 990 东广新闻台长三角之声栏目邀请,在节目中为听众讲述旅游见闻。

“从高中开始,我就有环游世界的理想。随着年龄的增长目标越来越清晰,因为自己有了一定的经济能力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方芳告诉记者,从华东政法大学毕业后,她的第一份工作是警察,因为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她一直空有一颗走天涯的心,却始终无法远游。“公务员”在世人眼中是金饭碗,而方芳为了自己的理想在 2011年 5月向领导递交了辞呈。

之后方芳通过努力考入了上海期货交易所,在 2012 年她独自背上行囊,开始了第一次旅行。

那次旅行方芳一个人从成都进入西藏,来到海拔 4700 米的羊卓雍错时,她开始有强烈的高原反应:嘴唇发紫、头痛欲裂。藏族司机和一起拼车的小伙伴都劝她不要上大本营了,但她还是坚持要去,来到海拔 5200 米的珠峰大本营后,她的高原反应更厉害了,开始喷射状呕吐。为了可以一睹珠穆朗玛峰的风采,在喝了好心人送的一瓶葡萄糖后,她当晚仍坚持在大本营住下,休息一晚后,第二天她与其他人一起继续登山。方芳说:“当时我觉得不能白走这一趟,等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来了,死也要爬上去。”

这股不服输的劲让方芳在一次次的旅行中感受到充实和成长,她开始渴望更有挑战性的工作。于是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工作的第 5 年她再次辞职,之后跳槽去了一家证券公司工作。

“一份工作是否能够吸引我,主要看那份工作是否有挑战性、能否让我成长。家人朋友眼中的铁饭碗,并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方芳说,“工作不应成为一个人全部的追求,人生还有许多自己喜欢的事。我的人生从不设限,即使 80 岁依然可以从头再来。人生中走的每一步,我都不会后悔!”

很 多 人 都 喜 欢 跟 团 去 热 门 景 点 旅游、喜欢出发前做详细的攻略、喜欢住豪华的酒店,但方芳却不同,她喜欢去一些比较小众的地方,每次选定目的地后,她只是大致看一下线路就会出发,具体的旅游攻略她都是到了当地后根据自身身体状态、天气情况等再决定。她睡过油腻的通铺和简陋的床位,也睡过温馨的民宿和奢华的酒店,但方芳最喜欢的是在户外睡自带的帐篷,在她看来这样才能最大程度感受旅行的乐趣。

方芳认为,旅行除了抵达目的地完成自己的目标,更要享受旅途中的种种乐趣。正因如此,这些年下来,想做的事情方芳都义无反顾地去做了,想尝试的极限运动她也去尝试了,想吃的美食

也吃到了。方芳有个点击量 6000 左右的微信公

众号:“ELLE 行走天涯”,网友们在看方芳公众号里那些游记时,眼中满是诗与远方的美景、美食,但她旅行途中的艰辛却很少有人知道。

前不久,方芳去尼泊尔攀登海拔 6100多米的岛峰(IslandPeak),当时她的身体状况并不太好,还有些咳嗽,在准备出发登山的当天下午,方芳不小心把水洒在了裤子上,由于所在大本营海拔高、气温低,弄湿的地方很快就结了一层冰。之后虽然放在火炉旁边烘烤,但当晚 12 点要出发时,外裤依然没干。她只得穿着 3 分湿7 分干的外裤开始朝着目标攀登,其中的寒冷可想而知。

还有一次,方芳完成登山后独自一人下山,下坡的斜度有 60 多度,在冰岩混合的路面行走并不轻松,由于过早拿下鞋上的冰爪,在不小心踩到路面的暗冰后,她直接从山路上滑了下去。

“当时,一连滑了三四段路,下滑中,登山的手杖和眼镜都飞了出去,最后在悬崖边,不到一米的地方终于停了下来,当时我自己也吓坏了,第一次感到自己离死亡这么近。”回想当时的情景,方芳不免有些后怕,因为当时她走的那条线路非常偏,有时几天都不会遇到一个人,好在当时运气不错,虽然滑了非常长一段距离,但身体基本没有受伤,方芳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尘土继续上路。

当记者询问方芳,平时一人出行,会不会担心遇到坏人?她笑着说:“很多人觉得我只身旅游会有危险,其实我也有自己的判断力和防御心,真正有危险的地方不会去。而且担心的多了,人就会变得不敢出去玩了。”方芳还告诉记者,旅行途中她曾入住一家青年旅社,那次房间里除了她一个女的,其他七个都是男的。她还曾因找不到旅馆,和一帮人头对头脚对脚在饭店大厅睡了一宿。

“这么多年的旅行中,我遇到了各种善 良 的 人 ,那 些 陌 生 人 给 的 小 小 的 温暖,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这个世界上还是好人多。”方芳告诉记者,行走的路上,她受到各种善意帮助,无论是在国

内还是国外。在拉萨河边抱她过铁丝围栏的小伙;在华山顶饥肠辘辘时给她一包雪菜肉丝面的上海爷叔;在色达所有宾馆满房时把她安排进武警部队值班室住的好心老板娘;在尼泊尔登山咳嗽时,旁边一位陌生的登山者主动递上了一瓶止咳药水;在印度红眼病发作时带她走街串巷买眼药水的警察小哥……

在方芳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一诺千金的尼泊尔小哥,她说:“那是一位非常纯朴和热情的当地小哥,得知自己是第一次去尼泊尔旅行,就带着自己走街串巷吃喝当地的特色食品。交谈中得知自己第二天就要从尼泊尔出境去印度,当即表示第二天会送自己去通往印度的口岸。第二天早上 4 点多这位小哥就在路口等我了,当时我真的非常感动。”

“善意都是相互的,出门在外时我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在我回归自己的生活后,看到周边需要帮助的陌生人,我也会尽自己的力帮一把,将善意传递给他们。”

“走过这么多国家,你最喜欢哪个国家呢?”当记者提出这个问题后,方芳毫不犹豫地吐出两个字:“印度!”

“一直以来有很多关于印度的负面新闻,但是我始终坚信,任何一个被妖魔化的地方,自己不走近它,观察它,感受它,就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发言权。”方芳说,她一共去过印度 3 次,分别走了东线、南线、北线三条不同的线路,每次出发前,为了不让亲友担心,她只说自己去尼泊尔。

“印度充满着魔幻现实主义色彩,那是一个神牛与突突车随处可见,遍地牛粪 、人 车 共 道 、乱 中 有 序 的 奇 妙 所 在 。女性坐地铁有专用的女性车厢,那里的治 安 也 在 掌 控 之 内 。”方 芳 告 诉 记 者 ,

“第一次去印度的时候恰逢瓦拉纳西当地的庆典活动,大街上满是熙熙攘攘的花 车 和 载 歌 载 舞 的 人 群 ,游 客 并 不 算多,亚洲面孔更少。一路上被人猜了 5次韩国人,4 次日本人,只有一人猜对我是中国人。热心的印度人民丝毫不排外,特意抓了一大捧花瓣给我抛洒,还塞给我各种吃的喝的。因为那是第一次去这个国家,我始终保持着警惕,微笑着接过食物道谢,却并没有吃。”

“第一次去印度吃完当地特色食品后我拉了一星期的肚子,但那之后我就完全免疫了。之后两次去,我都和当地人一样直接用手抓食物,吃当地的特色食品。”谈起印度的美食、美景,芳芳说,印象最深的是印度的泰姬陵和恒河晨浴。每天清晨 6点不到,恒河边的晨浴就开始了,男女老少一起跳进恒河,刷牙洗脸沐浴祷告,场面蔚为壮观。

“很多人好奇我哪来这么多钱旅行,其实我也很好奇,一些人明明有固定的工作,为什么会每个月都是月光族。”方芳说她的生活比较简单,自己从来不追求名牌,不买奢侈品,用工作多年攒下的积蓄,支撑自己的梦想。

在旅行中,方芳每到一处都会拍一些 照 片 留 念 ,她 拍 的 照 片 大 多 是 风 景照,有朋友建议她买些专业摄影设备,记录自己的行程,将拍摄的视频编辑后上传抖音和快手平台,还可以吸引大量喜欢旅行的粉丝,但方芳拒绝了,她觉得旅行并非作秀,闲暇时更新好自己微信公众号的游记就可以了。

“现阶段我最大的目标是考一张潜水证。”攀谈中,方芳告诉记者,她每年都会给自己制订一些目标,并将那些目标一一完成。2016年她订下的目标是:跑一个全马、完成一次 50 公里山地越野赛、挑战一条 100km + 徒 步 穿 越 路 线 、攀 登 一 座6000m+雪山、走一趟中东或非洲的长线、考一张 OW 潜水证。结果考一张潜水证成了她这些年来唯一一个没完成的目标,所以她准备在这两年内把这个拖欠的目标完成。

方芳笑称自己一半文艺一半户外,她的兴趣爱好很多,如:爱跑马拉松、喜欢越野跑、爱看书、看话剧等。这些年她几乎每个月都会跑一次半马或全马,每个月都会看 1-2本书,每次回到上海都会去看一场话剧……

“我接下来的旅游行程也有了计划。”采访最后方芳告诉记者,结束采访之后她就要背上行囊只身前往泰国,去观看在清迈举行的“水灯节”,11月底她会回崇明跑一次马拉松,之后她还计划找时间去南美旅行一次。

做自己喜欢的事 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记80后美女旅行达人方芳

“死也要爬上去”

那一次离死亡不到1米感受最多是人们的善意

一半文艺一半户外

▲方芳在攀登珠穆朗玛峰途中留影

最喜欢的国家是印度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