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斯拉記、尼希米記及帖撒羅尼迦前後書 以斯拉記簡介»¥斯拉...1...

Post on 26-Oct-2020

1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1

以斯拉記、尼希米記及帖撒羅尼迦前後書

以斯拉記簡介 寫作背景

根據猶太傳統,以斯拉記與尼希米記兩卷書原屬一卷;二者無論在文字風

格、神學立場、取材範圍等方面都極之相似,兩卷的文字亦屬同一時代,可見

這兩卷書無疑出自同一作者。

猶太人歷來認為以斯拉是這兩卷書的作者,甚至一些現代學者也認為以斯

拉是這兩卷書的編纂者,因為二書的文字、風格、宗教觀點等與他個人的敘述

(拉 7:27-8:34及 9章)相符。

另一種看法認為本書是由一位不知名的作者所編纂。由於經文常提及聖殿

禮儀,顯示作者可能是在聖殿供職的利未人;而且他連次要的職位(如歌唱的)

也沒有忽略,可見他很可能是屬亞薩樂隊的成員(參代上 15:16-19)。

由於學者未能確定誰是本書作者,對以斯拉與尼希米的返國日期亦眾說紛

紜,故對二書的寫作日期亦有不同意見。不過按較保守的估計,二書寫成的日

期約在主前 5世紀末葉。

主題特色

以斯拉記與尼希米記二書內容取材甚廣,包括波斯官方文件(如詔書)、家

譜、聖殿供職人士家族名單、以斯拉及尼希米親身的記錄。語文方面,以斯拉

記除用希伯來文外,部分是用亞蘭文記載。

被擄後歸回猶大的以色列人在以斯拉和尼希米的領導下,在信仰上醒悟過

來:他們是被放逐後剩餘的少數,能夠重歸故土,足見是神的恩待;神的手滿

有能力,使他們在危險和萬難下得以重建聖城和聖殿。他們覺悟到過去信仰上

的失敗導致他們受罰被逐。現在他們矢志向神盡忠,順從摩西律法,並分別為

聖,不沾染外邦異教,使猶太信仰的精粹得以保存。

本書大綱

I. 所羅巴伯率眾第一次回歸(1:1-2:70)

II. 恢復敬拜、重建殿基(3:1-13)

III. 大流士時聖殿重建(4:1-6:22)

IV. 以斯拉率眾第二次回歸(7:1-8:36)

V. 雜婚問題(9:1-10:44)

第一章

1:1-11 被擄後歸回

1-4:居魯士王的諭旨。1「居魯士元年」:指他打敗巴比倫後統治整個波斯

大帝國的第一年,即主前 538年。2:波斯王一反巴比倫的作風,將被擄到巴比

倫的神像及其信徒遣返原來的地方,以安撫百姓。猶太人也在這宗教政策下受

惠。3:這呼籲的對象包括從北國(以色列國)擄來的百姓。

5-11:聖殿的器皿歸回耶路撒冷。7:古時,戰勝者通常掠奪敗降者所信奉

2

的神像作戰利品,猶太人沒有神像,故聖殿中的器皿被掠奪以代替神像,放在戰

勝者的神廟裏,好炫耀其信奉之神使他得勝的能力。8「庫官」:即財政大臣。「設

巴薩」:為巴比倫名字。10「之次」:原文殘缺,或譯作「二千」,即銀碗共有 2,410

個。11:9-10節所臚列的器皿可能只是較為重要的,並不詳盡,所以總數與本

節有出入。從巴比倫上耶路撒冷約需四個月時間。

反省.應用

1. 波斯王居魯士元年為主前 538年,即距巴比倫侵佔巴勒斯坦 70年。70年這段日

子有否動搖猶太人重建聖殿的信心?他們的指望是甚麼?參 1節;耶 29:10。時

間長久是否使你信心動搖的主因?

2. 本章兩次提到耶和華激動人心(1、5節),表明神哪一方面的屬性?參箴 21:1;

啟 19:16。

3. 詔書中提及兩種猶太人,一種故意「留」,一種故意「去」。「去」的猶太人要面

對甚麼處境和困難?留下者有何貢獻和損失(參 6:16)?

第二章

2:1-2 引言

1:據考古學家發現,猶大許多城邑在居民被擄後便遭廢棄,以後再沒有人

居住。可見當時只有部分回歸者重返故居,其他則在別的地方建立家園。2:顯

然這 12人是當時眾人所熟悉的人物。他們是否同一時間回歸則不得而知。「尼希

米」並不是尼希米記的那一位。「末底改」也不是以斯帖記中那一位。末底改、

必珊、米斯拔為巴比倫名字,而比革瓦伊為波斯名字。

2:3-70 回歸者的記錄

這個記錄的目的引起學者頗多的猜測。可能這是波斯納稅名單,或者是猶太

人自己用來區別正統猶太人和撒瑪利亞人的記錄。百姓的數目以家族(3-19節)、

居地(20-35節)、聖殿供職人士(36-58節)及無譜系者(59-63節)劃分。21-35:

這記錄以南部城市作起點:伯利恆、尼陀法在耶路撒冷(以下簡稱耶城)以南;

亞拿突、亞斯瑪弗在耶城以北;基列耶琳、基非拉和比錄在耶城之西北;拉瑪、

迦巴、默瑪、伯特利和艾在亞拿突和亞斯瑪弗以北;尼波、末必、以攔和哈琳在

猶大省之西南角;羅德、哈第和阿挪在猶大省之西北,近約帕;耶利哥、西拿在

猶大省之東北。40:利未人人數稀少,可能在被擄期間,部分轉去作祭司,而部

分則轉進其他行業,不願意回耶路撒冷在聖殿輔助祭司作粗重工作。41:這些「歌

唱的」是在聖殿裏供職,限於男性。43-54「尼提寧」:是在聖殿作工的奴僕,被

擄前這些人通常是戰敗的迦南人。他們聚居於尼提寧的房屋(參尼 11:21),由

一監督管理。這裏的名字大部分是外邦的:西哈(43節)和押拿(50節)為埃

及名,利汛(48節)很可能是亞蘭名,米烏寧(50節)是阿拉伯名,尼普心(50

節)是以實瑪利名,巴柯(53節)是以東名等,其他名字則是渾名。55:所羅

門的僕人是戰俘或受制服的外邦人,他們在聖殿作僕役,名字多是渾名。64:前

面的記錄數目與這裏的總數有出入,有人認為本節的數目是抄寫之誤,有人則認

為這是因為前面的記錄沒有包括婦孺數目在內。65 「歌唱的男女」:是供富戶娛

樂的音樂家,與 41節的不同。68-70:族長為聖殿捐獻。69 「彌拿」:為波斯金

幣,重約 4.6安士(130克)。從以色列人所獻的禮物看來,他們在外邦已有相

3

當的經濟基礎。

反省.應用

1. 返回耶路撒冷城的人,除了大衛子孫所羅巴伯之外,分別來自哪些階層呢?參

65、70節。你認為他們所作出的貢獻是否同樣重要?你在教會的侍奉是否帶有

「看重位高、輕視位低」的觀念?

2. 本章所記的遷徙,和古時以色列人出埃及進迦南的遷移在形式上有甚麼相似、相

異之處?

3. 為甚麼作者把譜系不明的人(59節)也記在名單上?這和該次旅程的性質有何關

係?

4. 尼提寧(43節)為外邦人,為何可以在聖殿中作僕役?參出 12:8;民 15:14。

5. 建造聖殿的費用從何而來?所供獻的物品多嗎?參 69節。由此看來,教會的工

作應否有經費不足的現象?參創 18:14上;詩 50:10。

第三章

3:1-6 恢復獻祭敬拜

1-3上:築壇於聖殿舊址。1:這很可能是回歸後第一年。七月是傳統節期

最多的月份,計有吹角日、贖罪日和住棚節。以前所羅門就在此月行獻聖殿禮。

2:本段提及宗教事宜,故祭司耶書亞的名字排首(參 2:2,4:3,5:2等)。「與

他的弟兄」:指普通百姓,不是所羅巴伯的親兄弟。3下-6:恢復獻祭。3下「鄰

國的民」:就是撒瑪利亞居民,亞述滅北國以色列後將各處人民徙置於此。以民

懼怕他們,故早晚獻祭,求神保護。

3:7-13 重建聖殿根基

7-9:預備所需物料和人力。7:糧食、酒、油是用作交易,代替錢幣。材料

是彷照所羅門建聖殿用的(參王上 5章)。

10-13:獻基禮。聖殿只奠了基,工程便受到鄰國居民所阻(參 4-6章)而

停工,至 20年後才完成。

反省.應用

1. 作者描寫百姓開始建築聖殿時,特別強調他們先建造祭壇。究竟「祭壇」在以色

列民心目中有甚麼意思?你的信仰生活中是否也以「獻祭」為你的中心?

2. 「甘心祭」是否列入額外的獻祭?百姓獻甘心祭給我們甚麼屬靈啟迪?你的信仰

生活是否已突破誡命所定的什一奉獻,進到「超額」的付出?參申 16:17;林後

8:1-3。

3. 以色列人對重建聖殿一事除了特別顯出熱心之外,對建造的過程還顯出甚麼態

度?參 8、9節。

4. 所羅門時代獻殿的情況(代下 5:13,7:3),和本章所記的情況有甚麼相似之處?

參 11節。年老的祭司、利未人和族長當時為甚麼大聲哭號?參 12節;該 2:3。

他們的表現和許多老人對事物的態度有何類似之處?這種心態往往帶來甚麼影

響?參腓 3:13、14。

第四章

4:1-4 拒與敵人同建聖殿

根據本書的描述,聖殿重建受阻是因為撒瑪利亞人的反對,與哈該書所述的

4

角度不同,後者針對猶太人自己對這工作漠不關心的態度。3:猶太領袖拒絕撒

瑪利亞人幫忙,因為對方的信仰是混合宗教,不是真正敬拜耶和華。4:敵人的

攻擊結果使猶太人士氣低落,以致工程陷於癱瘓。

4:5-23 屢遭反對

本段記載在數位波斯王年間,聖殿重建的工程不斷受到攔阻。4:8-6:18原

文為亞蘭文──當時國際的外交語言。6-23:學者認為本段所記錄的歷史與上下

文不是屬一連貫時期;理由有二:一、本段內所提的兩位皇帝為亞哈隨魯(即薛

西斯,主前 486至 465年)及亞達薛西(主前 465至 425年),他們較 4:5的居

魯士為晚。二、本段所涉及的史實是反對建造城牆,而非建造聖殿的事。至於作

者為何把這較後期的歷史加插在這裏,大概是他想讀者更清楚當時的情況,便不

按年份次序把猶太人遭遇的一些阻撓編集一起。

5:居魯士與大流士之間相隔約 15年。「謀士」:可能是居於撒瑪利亞的波斯

官員。7:本節提到的信可能與 8節的信件不同。這裏沒有說出信的內容,只提

聯名奏告的人。「比施蘭」:身份不詳。「米特利達」:可能是波斯官員。「他別」:

可能是撒瑪利亞人的代表。8-16:為另一封信的內容。8「利宏」:是撒瑪利亞省

省長,猶大和耶路撒冷為其統治範圍。9「亞法撒人」:為波斯人。亞基衛人、巴

比倫人、書珊迦人等是住在不同地方的外邦人。以上的提名可以使整封信更有分

量。10「亞斯那巴」:即亞述最後的皇帝亞述巴尼帕。「大河西」:指幼發拉底河

以西整個巴勒斯坦和敘利亞區域,是波斯王國第五省區。13-16:敵對者列明利

害,請求王制止猶太人建城牆(當時他們築牆可能是為了自衛);王若不制止,

他將會失去一筆稅收(13節)及部分國土(15-16節),他的名聲也將受損(14

節)。14「食御鹽」:意即受王的俸祿。18「明讀」:應為「譯述」。

4:24-5:2 復興聖殿之工

從這裏起繼續記述 4:5波斯王大流士時耶路撒冷的情況。猶太人得先知的激

勵,精神抖擻,繼續聖殿工程。

反省.應用

1. 論工作效率和日後彼此之間的關係,以色列民若和鄰近的撒瑪利亞人一起建殿會

有一定的益處。為甚麼所羅巴伯甘冒與鄰區交惡之險,堅拒與他們合作?參 3

節。以色列國的歷史對他們有甚麼提醒?參王下 17:24-41。這是否表示今日教

會絕不可與不同宗派的人士合作?

2. 今日基督徒在不少國家往往被視為破壞政制與經濟的分子,這種誣告在利宏等人

的奏本中有否出現?參 13節。信徒如何防備他人的誣告?參彼前 3:16-17,

4:15-16。

3. 亞達薛西王下令猶大人停止修建城牆是否表明神的旨意要這事就此完結?參詩

31:15;來 12:11。

第五章

5:3-17 上本奏告大流士王

3 「達乃」:為新任的總督,猶大及耶路撒冷在其管轄範圍。示他波斯乃為

其下屬,可能是書記。與 4:8之利宏省長比較,達乃的政策較溫和,在調查期間,

沒有逼令猶太人停工。「這牆」:或譯作「建築物」(呂譯)。可能是指建築材料如

5

石塊、梁木等。7-17:上本內容。大致是:達乃和手下到猶大視察,見猶大人建

造聖殿接近完竣,遂問是誰授權他們大興土木,猶大人於是陳述聖殿的歷史及波

斯王居魯士降旨和幫助他們重建聖殿的經過。最後總督請王稽查此事並覆諭指

示。11「以色列的一位大君王」:指所羅門。13「巴比倫王居魯士」:意即統治巴

比倫的波斯王居魯士。16:猶大長老沒有提及他們受撒瑪利亞人的擾亂,免得事

件節外生枝,省長亦沒有攔阻他們建殿。

反省.應用

1. 先知撒迦利亞及哈該用甚麼話語鼓勵頹喪的以色列民?參亞 8:9-13;該 2:1-9。

對感覺挫敗的信徒,你應該給予甚麼幫助?

2. 先知哈該認為建殿工作緩慢的原因和本書作者所提出的有甚麼分別?參該 1:4。

你認為對信徒成長的最大阻礙是內在的,還是外在的因素?

3. 百姓對這次阻撓的反應和以後那一次(見 4:23)有何不同?參 3-5節。他們為甚

麼會有這樣大的勇氣?面對律法、時代、權威加諸我們身上的壓力,我們有沒有

他們勇於見證、敢於承擔使命的精神?

4. 為甚麼百姓的答辯(11、12節)不先提及居魯士王的詔書,以壯聲威,而偏偏首

先表明自己是「天地之神的僕人」?參徒 5:29。他們的答覆如何讓敵人有機可

乘?從第 12節來看,百姓對國家的歷史有何看法?

5. 我們應否接受國家法律給我們的保護?百姓宣稱他們施工建殿有王允準是否合

宜之舉?使徒保羅又怎樣訴諸當時的法律?徒 16:37-39,25:11-12。

6. 今日基督徒面對推行聖工上的種種疑慮和困難,應有甚麼態度?參腓 1:6。

第六章

6:1-12 王授命助建殿

2 「亞馬他城」:座落高地,天氣較清爽,是波斯王夏天避暑地方。3-5:這

可能是備忘文件,與 1:1-4的諭旨略有出入,此處特別提到建殿的大小尺度。3:

參王上 6:2,這殿比先前的高兩倍,事實上新殿比原有的規模較小(參該 2:3),

這可能是抄寫之誤。4:三層大石頭與一層新木頭建築可能有防震作用。6-12:

大流士王依照先王政策行事,並催促工程盡早完竣。

6:13-22 聖殿重建竣工

13-15:由大流士王批準日期計起,聖殿工程歷時四年多才完成。15:亞達

薛西時,聖殿已重建,但他在聖殿的裝修方面有很大的貢獻(參 7:11-28)。16-18:

行獻殿禮。19-22:由此處起,原文為希伯來文。猶太人守逾越節並為聖殿感恩。

21:守節期並不限於被擄歸回的人,亦包括少數仍留居猶大的人,就是「一切除

掉…歸附他們」這些人。「染外邦人污穢」:指禮儀上的不潔,他們守節期獻祭就

潔淨了。22「亞述王」:其實是波斯王,他統治的地土主要來自亞述帝國的版圖。

反省.應用

1. 大流士王為甚麼準許猶太人繼續施工?他對先王所立的詔書抱甚麼態度?參 6-8

節。你對先賢在聖經所記的一切有否切實執行?

2. 使徒保羅在羅馬書說過:「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8:28)這

節經文是否猶太人在此的寫照?參 8-11節。

3. 你認為在不信、敗壞的人心中有沒有良知?大流士的反應(6-8節)可否支持你

6

的見解?參羅 13:1-5。

4. 大流士王一方面準許猶太人修建聖殿,另一方面向他們作出甚麼要求?參 10節。

這要求可否算是合理?新約有沒有討論類似的問題?參提前 2:1-3。

5. 這次獻殿禮和所羅門的獻殿禮有何不同?參 16-18節;王上 8:5、63。雖然兩次

有所分別,但禮儀中有甚麼是一樣的?參 18節下。

6. 甚麼人可以守逾越節?見 21節。猶太人的群體和新約教會的群體有甚麼相似的

特色?參林前 6:11。

7. 在新約中有建造聖殿的觀念嗎?這「聖殿」有何不同?甚麼是這項工程的關鍵?

參弗 2:13、20-22。

第七章

7:1-10 以斯拉回歸

1-5:以斯拉之族譜。與代上 6:3-14比較,此族譜略為簡單。6-10:率領各

階層的猶太人回國。6「文士」:在此可能是以斯拉在波斯宮廷的職位,管理猶太

人的宗教與他們居住地方的治安事宜;新約時代「文士」演變為猶太團體的律法

師。7「有上耶路撒冷的」:是指在以上各階層人士中有部分與以斯拉一起回歸。

7:11-26 亞達薛西下詔以斯拉

詔書中提及猶太人的宗教禮儀,不是波斯王所熟悉的,有學者因此認為詔書

是以斯拉負責草擬而經亞達薛西批準的。12-26:詔書為亞蘭文。波斯王優待猶

太人,除了執行一貫的宗教政策外,也可能是因為當時波斯屬地埃及常有暴亂,

他恐怕猶大省的猶太人步其後塵,故出此策以安撫民心。詔書內容包括:允準居

巴比倫的猶太人回國(13節);賜予獻祭經費及捐獻聖殿所需器皿(15-18節);

補給其他經費及免聖殿供職人士納稅(20-24節);設立法治制度,命猶太人遵

行摩西律法(25-26節)。22「一百柯珥」:約 5,700升。「一百罷特」:約 23.7

萬升。25「明白」:包含遵守意思。「士師」:與「審判官」同義,前者為希伯來

文,後者為亞蘭文。26 「抄家」:意即充公財產,按猶太團體的慣例,這些財物

被送進聖殿成為聖物。

7:27-28 以斯拉稱頌主

由 27節起至 9:15,內容用自稱語法,可能是出自以斯拉個人的言行錄。

反省.應用

1. 有學者認為猶太人選用外邦人的年曆來記事,明顯表示外邦勢力已滲入猶太人的

日常生活中。你同意這種看法嗎?基督徒應如何面對世俗的影響?參約 17:15、

18;羅 12:2。

2. 你從以斯拉的家譜中對他的背景有何認識?參 6節。你如何對待先祖的美名和豐

功偉績?只炫耀自己,抑或盡量貢獻自己,把榮耀歸給上帝?

3. 以斯拉對摩西律法抱甚麼態度?參 6、10、11節,8:21,9:6,10:12。你是否已

學習實踐「聽道」、「研道」、「行道」及「教道」的四門屬靈功夫?

4. 從亞達薛西王的詔書看來,以斯拉在外邦人當中的見證是怎樣的?參 12、15節。

5. 以斯拉的回歸引起了甚麼反應?參 7、13、28節。新約中誰能引起同樣的反應?

參腓 2:5-8;彼前 2:21-23。這應當產生怎樣的連鎖反應?參帖前 1:7;提前 4:12。

7

6. 你認為信徒與非信徒之間,在神國的事上可有合作餘地嗎?合作的基礎是甚麼?

那麼,你認為以斯拉應否接納亞達薛西王的安排?參 12、14-15、21-22節。

7. 亞達薛西王為何大力協助以斯拉重建聖殿?參 23節。你認為他對耶和華的敬拜

有甚麼可取之處?有甚麼偏差地方?單求「利益」的信仰可取嗎?

8. 先知以利亞處理國家民族大事(王上 17:1-19:18)的遭遇和以斯拉的有何不同?

見 23節;王上 19:10、14。另參約 21:17-23。

第八章

8:1-14 與以斯拉回歸者家譜

是次回歸人數,不計婦孺約 1,500人。有些名字與 2章所記相同,顯示部分

同族者早於居魯士時回國。家譜次序,先列祭司亞倫後裔、大衛子孫,最後為普

通百姓。

8:15-20 召利未人回歸

回歸目的與宗教事宜有關(參 7:11-26),故需要利未人同行,可以回聖殿

供職。15「亞哈瓦」:地點不詳,可能是猶太人的主要僑居地,流入這裏的河叫

亞哈瓦河(21、31節)。16:某些名字可能重複:雅立與約雅立同,前者為縮寫;

以利拿單重複兩次,與拿單同,後者為縮寫。17「迦西斐雅」:地點不詳,那裏

可能有猶太人的敬拜地方,所以其中有利未人及尼提寧人。18「還有」:或譯作

「就是」。

8:21-30 一切就緒

21-23:因為路途遙遠危險,以斯拉又不願求王派軍隊保護,所以他們臨行

前禁食求神助佑。24-30:分配祭司攜金銀器皿返耶路撒冷聖殿。

8:31-36 平安抵步

32:經過多個月長途跋涉的旅程,他們在抵步後,稍作休息三天,然後開始

工作。

35:次經以斯拉續編上卷記載他們共獻了 72隻綿羊羔,而不是 77隻。也許

該書作者認為祭牲數目代表 12支派,故總數是十二的倍數。

反省.應用

1. 按一些學者的統計,這次回歸的大約有 1,500人。你認為這一隊回歸的猶太人對

四周外邦人起了甚麼影響?你見證基督的方式是只以個人為單位,抑或兼以群體

為單位?

2. 以斯拉招聚以色列民回歸,所選用的策略和今日教會招聚人的方法有何不同?參

15-17節。教會中有哪些事工是受忽略的?

3. 你猜利未人起初為何沒有回應以斯拉的招聚?是習慣了巴比倫的生活,對返國建

造聖殿無動於中,抑或自以為無關重要呢?他們的遲延對猶大人民有何影響?你

有否因為類似的理由而不肯回應神的呼召?

4. 是誰提醒利未人,喚起他們的良知?參 16節。當主內弟兄姊妹軟弱時,其他肢

體可以怎樣加以援手?參加 6:1。規勸信徒最有效的工具是甚麼?參提後 3:16。

5. 以斯拉與舊約大衛及新約主基督均有同一的特質。這特質對他們的事工起了甚麼

作用?參詩 69:9;約 2:17。

8

6. 以斯拉召集百姓禁食祈禱,除了希望達到順利回國的基本目的之外,還有哪些目

標?參 21節。人要保持異象鮮明不變,可否沒有自省?

7. 為何以斯拉不尋求亞達薛西王軍隊的幫助,反而要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行程?他的

想法和尼希米的做法有何不同?參 22節;尼 2:7-9。哪種做法是較有信心的表

現?參羅 14:1-6。

8. 禁食禱告往往會帶來甚麼後果?新約時代,聖靈與禱告有何關係?參徒 1:14,

2:2,13:1-2。「教會的奮興在乎禁食禱告」,你認為這說法對嗎?

9. 以斯拉指派祭司看守金銀、器皿,這做法有甚麼好處?見 28節。

10. 為甚麼以斯拉要在眾人面前秤金銀(25-26、33節)?莫非對看守的人有所疑惑?

參林後 8:21。面對撒但可能攻擊時,「預防勝於治療」是否上策?

11. 以色列眾民一起獻祭(35節)究竟有甚麼重大意義?他們的敬拜表明了甚麼真

理和教義?參弗 4:3、4。

12. 教會領袖對信徒屬靈的方向和實踐有甚麼影響?若沒有以斯拉、尼希米或所羅

巴伯等人,你猜想以色列人能否順利回歸?

第九章

9:1-4 以色列人與外族通婚之罪

可能回歸者男多女少,故早期回歸的男子娶外邦女子為妻。1:這裏所列舉

的外族,當時只有亞捫人及摩押人在巴勒斯坦居住;亞摩利人可能是指以東人,

他們於猶太人被擄期間移居南部一帶。以色列人中間的外族除上述各族及埃及人

外,其餘的大概與迦南人同化或消失了。有關本段列舉外族的方式,參申 7章。

2:雜婚會引致以色列人隨從外邦神,並在道德生活上墮落。3:拔頭髮和鬍鬚是

表示悲憤。

9:5-15 以斯拉代民認罪禱告

以斯拉的祈禱除感謝神的恩惠外,主要陳明以色列民族過去和現在的罪;他

並沒有直接祈求神的赦免,而且把自己也列在罪人中間。9「牆垣」:有人認為這

是指尼希米所建的城牆,或認為是寓意(參賽 5:5);不過,在尼希米未大規模

建牆垣之前,以色列人可能已築有部分城牆作防衛之用。

反省.應用

1. 以斯拉為甚麼對百姓與異族通婚一事表現得如此激烈?這和聖經的一貫教訓是

否相符?參出 34:11-16;賽 54:5;耶 2:2-3;林後 6:14-15;雅 4:4。

2. 領袖所犯的過失(2節),比平信徒所犯的是否更為嚴重?領袖應怎樣加以防範?

3. 以色列民獻晚祭往往以甚麼為祭牲?參撒上 7:9;王上 18:33。以斯拉在晚祭時

獻上了甚麼?

4. 按以斯拉的性格而論(參 7:6、10、21、25),這篇禱文和上章(8章)的禱告在

性質上有何分別?你認為以斯拉用「我們」這代名詞有甚麼深遠的含意?

5. 18世紀英國神祕主義者羅威廉牧師說:「代求使信徒彼此間的相愛提升,超越人

類所頌讚的友誼。」你個人在實踐為主內肢體代求時,有沒有相同的體驗?

6. 今日信徒的光景和以斯拉時代餘民的光景有否類似之處?今日的信徒有否因順

從習慣、規條和風俗而違背神的心意?在哪些方面信徒有被世俗同化的情形?

9

7. 若夫妻婚前都不是基督徒,婚後一方悔改歸信基督,那麼雙方應怎樣辦?參林前

7:12-16;彼前 3:1-2。

第十章

10:1-5 立誓休妻

本章開始,沒有以斯拉的第一人稱語法。2:示迦尼這番話未必顯示他也娶

了外邦妻子。

10:6-17 聚集辦理休妻事宜

6:約哈難是當時大祭司(主前 408年),所以以斯拉進入他的屋子。約哈難

的父親以利亞實是尼希米回歸時的大祭司(參尼 3:1,13:28),因此,有些學者

認為這是尼希米先於以斯拉回歸的有力明證。可是,有學者反駁說經文沒有指明

約哈難在以斯拉時作大祭司。8「離開被擄歸回之人的會」:意即革除猶太教籍。

15「米書蘭」:或許不是 8:16那一位,因為這名字很普遍。

10:18-44 與外族通婚者名錄

名錄次序是祭司、利未人,然後百姓。他們包括 17位祭司、六位利未人、

一位歌唱者和三位守門者,其餘 86人為百姓。44:末節經文殘缺不全,整章似

突然中斷。以斯拉續編上卷接續的記載可作參考:「他們將妻子和所生子女都撇

棄了。」

反省.應用

1. 以斯拉的哀痛(參 9:5)和以色列民所哀痛的(1節)有何不同之處?為何男女

孩童也來到他那裏抱頭痛哭呢?

2. 耶和華透過何種媒介垂聽以斯拉的禱告,使以色列民的良知得以喚醒?參 1-4

節。這對今日教會領袖有何激勵?

3. 這次百姓不但要休外邦之妻,還要離絕她們所生的兒女(3節)。你認為這樣做是

否太殘忍?這和聖經對聖潔的一貫教訓是否相符?參該 2:12-14;林前 7:14。

4. 以斯拉得亞達薛西的授權,可使用武力對待不順從法律的以色列民(參 7:26)。

他有否在此時運用這權力呢?他運用的是哪一種權力?參 3節下。你對神的道是

否完全的遵行?

5. 有學者論及今日教會的腐敗時,認為教會的復興不在乎除掉人的規條習慣,或摒

棄傳統不活潑的禮儀,乃在乎對神話語的尊重。你贊成這看法嗎?參太 15:1-20;

提前 4:1-5。

6. 以斯拉以單純的信心與上帝同工,十分值得我們學習。你在侍奉中是否因為缺乏

了同工而喪膽挫敗,不敢承擔使命?

7. 你從以斯拉處理百姓罪行的手法中得了甚麼提醒?參 11節。認罪是不是對付罪

的必要條件?

8. 你認為沒有娶異族女子為妻的以色列人是否就能避過神的指責和懲罰?參林前

5:1-2、6。

9. 在本章記載中,有多少類人曾娶下外邦女子為妻?參 18、23-25節。他們分別代

表了哪些階層?由此看來,為神作工的人是否對罪的引誘有免疫力?

10. 聖經人物以斯拉、尼希米和所羅巴伯等人和中國歷代的民族英雄和革命烈士有

10

甚麼相似之處和不同點?以斯拉回歸的動力有哪些方面?

11. 在希伯來聖經中,以斯拉記和尼希米記合為一卷,而尼希米是接續以斯拉的工

作。從這結構和史實中,你體驗出甚麼屬靈的道理?

波斯列王表

居魯士 主前 550-530年

甘比西斯 530-522

大流士一世 522-486

薛西一世(亞哈隨魯) 486-465

亞達薛西一世 465-424

薛西二世 423

大流士二世 423-404

亞達薛西二世 404-358

亞達薛西三世 358-338

亞西士 338-336

大流士三世 336-331

尼希米記簡介 寫作背景

作者可能是以斯拉或一不知名的編纂者。作者問題與以斯拉記同(參以斯拉記

簡介的「寫作背景」)。

本書大部分篇幅以尼希米第一人稱來記錄(1:1-7:72,11:1-2,12:27-43,

13:4-31),因此,本書以他命名。尼希米在波斯身居要位(酒政乃皇帝的親信大臣),

深得皇帝寵信。他聽聞故土耶路撒冷城荒涼的情景,便求王恩準,回鄉重修城牆。

其後,他在故鄉任總督達 12年之久。本書主要記載尼希米在重重困難下,不屈不撓

地重建城牆,在 52日內完成工程的經過。

本書的寫作日期大約是主前 5世紀末葉。

主題特色

重建城牆是一種防禦措施,屬政治活動,但這活動也以信仰為核心,因為猶太

人認為政治與宗教活動是不可分割的。尼希米領導回歸的百姓重建城牆一事,是發

自信仰,因此,他常為工程禱告(1:5-11,2:5,4:4-5、9,6:9),並將事情的成就

歸功於神(2:8、18)。

城牆的建立不僅表示在猶太地區重建家園,更意味著整個猶太團體的建立,與

宗教活動的恢復,使猶太人能保持信仰的純淨(參以斯拉記簡介的「主題特色」部

分)。

11

本書大綱

I. 尼希米決定返回猶大(1:1-2:8)

II. 尼希米督建城牆(2:9-3:32)

III. 敵人的破壞行動(4:1-23)

IV. 民生疾苦(5:1-19)

V. 敵人的陰謀(6:1-19)

VI. 守衛聖城(7:1-73)

VII. 宣讀律法並與神立約(8:1-10:39)

VIII.遷徙至耶路撒冷城內(11:1-36)

IX. 祭司利未人名錄(12:1-26)

X. 城牆落成典禮(12:27-47)

XI. 連串的宗教改革(13:1-31)

第一章

1:1-3 故土情況

從本章起至 7章為尼希米的自述。

1「基斯流月」:是波斯當時所採用曆制的九月。「書珊城」:為波斯王過冬的

地方。

2:大多數學者認為哈拿尼是尼希米的親兄弟。「被擄歸回剩下逃脫的」:或譯

作「沒有被擄的餘民」(呂譯),後者指巴比倫滅猶大時那些沒有被擄仍然留

居猶大地的人。

3「城牆拆毀」:是指拉 4:8-23所記載的事件。「城門」:是指木製的門扇。

1:4-11 尼希米的哀禱

禱詞指出耶路撒冷當時荒涼的情況乃因百姓犯罪(6-7 節),以致神按摩西律

法懲罰他們(8節)。現在他求神同樣按律法施恩予祂的百姓和僕人(9-11節)。

11:尼希米的祈禱顯示他願意採取實際行動去復興國家(參 2:3-8)。

反省.應用

1. 從尼希米的「問」(2節)、「聽」(4節)與「坐下哭泣、禁食祈禱」(4節)看來,

他對本國、同胞有何態度?你對國家和民族認同與承擔又如何?是否完全不聞不

問,抱「事不關己」的態度?

2. 尼希米到底向神求甚麼?參 9、11 節。這祈求是以甚麼為基礎?見 8-10 節。整

篇禱詞對神的屬性有何啟示?

第二章

2:1-8 王允所請

1「尼散月」:是波斯曆制的一月。

2: 尼希米的愁容可能會令王不悅,以致受罰,所以他甚恐懼。

3:尼希米避免談及政治,所以沒有直接提及耶路撒冷的名字和城牆被毀一

事,而以個人的鄉土情懷去引起王的同情,希望他給予援助,重建城牆。

6:王後很少出現於公眾場所,這事可能發生在後宮內。當時王後或許在旁幫

助尼希米向王遊說。根據以後的記載,尼希米一去歷時 12年,按理王不會批

準讓他離開這麼長的日子,可能他先申請返回故土一段短時間,以後再求王

允準他延期逗留在耶路撒冷,作猶大地省長。

2:9-11 回歸呈遞詔書

10: 參巴拉是當時撒瑪利亞省長,與大祭司以利亞實有姻親關係(參 13:28);

多比雅是管理亞捫人的官員。「為奴的」乃指他是波斯王的官員。

12

2:12-16 夜巡城牆

13:穀門在城西,野狗井在城南,距穀門約 457公尺(500碼)。尼希米從西

向東繞著城牆走。城牆毀壞的部分是在東南面。

14:泉門在城東,「泉」是指通往穀底的基訓泉。

15 「溪」:是汲淪溪。

16「作工的人」:指執行尼希米重建城垣計劃的人。

2:17-20 呼籲民眾重建城垣

從開始,他們便遇到多比雅等人的攔阻,以後更不斷受到擾亂。

19:基善官位高,管理阿拉伯省。

20:尼希米沒有運用王所給予建城垣的權柄來駁斥反對者,因他對神有充足

的信心,知道祂必保守。可惜祭司以利亞實竟然與反對建城的外邦人參巴拉

和多比雅結起親來(參 13章)。

反省.應用

1. 尼希米內心的愁苦(3節),主要是因為耶路撒冷城荒涼,而不是因為他不願放

棄在波斯國的崇高地位,回故土與同胞一起奮鬥。今天你若面帶愁容,是為了自

己得失的緣故,還是為了神的工作與人的需要?

2. 對尼希米本人來說,向王提出返回耶城的建議,或自己留下擔任酒政,讓他人前

往,哪一種做法較安全、犧牲較小?參 9-10節。返故土之行頗多障礙,尼希米

用了甚麼方法加以克服呢?參 4、7-9節。內在倚靠神的操練和外在的謹慎是否

能夠並行不悖,相輔相成呢?

3. 尼希米雖然是坐言起行的領袖,但從何看出他不是一個急躁魯莽的人呢?參

11-16節。

4. 參與建造耶路撒冷城牆對以色列民有甚麼重大意義(見 17、20節)?外邦人可

享受這種權利嗎?

第三章

3:1-5 修建北牆

本章與 2:13-15及 12:31-40為研究古耶路撒冷地理的重要文獻。這修建工程

規模很大,要將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所毀壞的部分重新修造。從整章看來,

尼希米修建城牆是經過詳細的計劃和安排,而且招集了各行業的人士來助這

工。首先,祭司以利亞實等人帶領從北牆開始動工,其餘的人從反時針方向

沿著舊城垣修建。

1「哈米亞樓」及「哈楠業樓」:為城北的堡壘。

5「他們主」:有不同的解釋。一、有解作神,或解作省長(即尼希米)。根據

以上解釋,可見提哥亞的貴冑不願參與重建城牆的工程。二、解作督工的工

頭。那麼,提哥亞的貴冑雖參與建城,但不肯受工頭指派作粗重的工作。

3:6-12 修西牆

7「基遍」:位於耶路撒冷西北 9.6 公里(6 哩)。「米斯巴」:在耶路撒冷以北

約 13公里(8哩)。

10:尼希米使住在城牆附近的家庭負責建造對著自己房屋的那部分,他們為

著自己的安全必定會願意負起修建的責任。

13

3:13-14 修南牆

14「伯哈基琳」:地點不詳。

3:15-32 修東牆

16「伯夙」:位於希伯崙以北 6.4公里(4哩)。

17「基伊拉」:位於希伯崙西北 13千米(8英里)。

26「尼提寧」:見拉 2:43-54註。

32:連接北牆。

反省.應用

1. 重修城牆本是一項十分艱巨漫長的工作,為甚麼城牆能在 52 天內(6:15)迅速

修完呢?分工合作對神國的事有甚麼積極的意義呢?今日教會有否把這項原理

應用於教會的事工中?

2. 參與重修城牆的人來自甚麼背景?參 1、8-9、13、17 節。他們除了實際參加勞

動工作之外,還有甚麼貢獻呢?你平生所接受的一切專業或職業訓練是否也一併

獻上給神呢?

3. 19世紀美國著名詩人愛默生說過:「自私自利的人不願施濟,他所損失的比受者

所得到的更多。」提哥亞的貴胄不願接受職事的分配,對整體的事工有甚麼影響?

參 4-5、21、27節。對他們自己又有何損失?參 12:42-43。

4. 米利末(4節)和提哥亞人似乎修完了所分配的部分之後,又修建其他部分(21、

27節),這反映他們抱甚麼態度來工作?這給你甚麼榜樣?

5. 在整個工程中,尼希米扮演甚麼角色?他先前夜探廢墟的行動(2:12-15)對他

現在的侍奉有甚麼幫助呢?

第四章

4:1-3 招來惱恨

尼希米的工作因得波斯王的允準,參巴拉等人便不敢與他正面對抗,卻用嗤

笑、威脅等方式來攔阻工程進行。

2 「火燒的石頭」:意思是經大火燒過的石頭,所指的是在尼布甲尼撒王攻城

時,石牆焚燒坍塌,遺留下的一堆堆石頭。

4:4-6 尼希米祈禱

尼希米每遇問題便立即禱告,這現象經常在本書可見。本段指出他們仍繼續

奮勇工作。

4:7-12 敵人的詭計

7:敵對的人來自四面八方的地區,計有代表北部撒瑪利亞的參巴拉,東部的

亞捫和長官多比雅、南部的阿拉伯和西部的亞實突。

10:當時不但有外憂,而且有內患,因為連一些猶大人也感到洩氣。

11-12:敵人利用心理戰術,不斷散佈準備侵擾邊陲各城的消息,使調往耶城

工作的猶大人惶恐不安。

4:13-23 佩械工作

14:尼希米的呼籲是針對猶大人本身的利益──為自己家族爭戰。

16「我的僕人」:可能是尼希米的事從,他們都佩有兵器。

14

反省.應用

1. 參巴拉率眾(2節)嗤笑猶大人軟弱,這對猶大人可能產生甚麼惡劣後果?你有

否因為深知自己的軟弱而產生自卑感,以致影響在教會中的侍奉呢?

2. 參巴拉的嗤笑可以引起極嚴重的後果,尼希米用甚麼方法使這危機化為轉機呢?

參 4-5節。當主內弟兄感到頹喪時,你怎樣應用以上的原則呢?

3. 中世紀聖本篤修院院訓是:祈禱是工作。你是否認為祈禱也是對神的一種侍奉?

你工作上的侍奉是否和禱告配合?

4. 有人說過:「信徒侍奉成敗與否,均繫於祈禱功夫這一環。」你在靈戰中有否以

祈禱作為守望的工夫?

5. 試數算猶大人在本章所遭遇的困難。參 1-3、7、8、10-12 節。尼希米的對策是

甚麼?參 4、5、9、13、14、20、22節。這和 2章裏尼希米的表現是否一致?

第五章

5:1-5 富者的剝削行為

本章內容從上一章的記載岔開,提到猶大的富者剝削窮人。當時的貧窮情況

可能早已存在,而尼希米動員修城的行動使情況惡化,因為窮人協助修建而

無暇種植,引致糧食缺乏,他們又無法繳稅,負債累累,只有把產業給別人

作抵押,兒女們也給了別人作僕婢。

5:6-13 處理令人憤怒的事件

8「賣與外邦的猶大人」:可能是指以前在外地或本處作外邦人奴隸的猶大人。

11-13:起誓將田產歸還負債者。

11:學者認為「百分之一的利息」是很低的利率,但假如他們以月利計算,

利息就十分重了。事實上摩西的律法禁止以色列人向同胞索取利息,包括向

借貸者直接索取利息,或是從所押田產獲得收入。

13「衣襟」:原文可能是指有口袋的腰帶。「抖著胸前的衣襟」:是一種象徵的

行動,意即抖空一切所有的。

5:14-19 清正廉潔

本段是尼希米的自白,是 12年後加上去的。

15「以前的省長」:可能是先前撒瑪利亞的省長,這些人兼管猶大。

反省.應用

1. 17世紀著名牧師亨利馬太曾說:「有些人有財產卻沒有子女承受;有些人有子女

卻沒有財產承受。那些兩樣都有的人理應謝恩;那些兩樣皆無的則較容易滿足。

至於那些子女多,物業少的,則應全心依賴上帝的供應和應許……」本章 1-5節

所記的問題對當時猶大人的心靈有何影響?這是否你今日所處社會的寫照?

2. 舊約中有討論借貸的問題嗎?參申 23:19-20。就律法而言,當時猶大人向同胞

收取利息,是否已牴觸了律法呢?參出 22:25。照人之常理,收取利息能否構成

一項罪行呢?聖經的法律和社會的法律有甚麼不同?

3. 箴言的作者說過:「憐憫貧窮的,就是借給耶和華;他的善行,耶和華必償還。」

(箴 19:17)由此看來,他是否和尼希米一樣直接指斥借貸的賺錢手法?基督徒

15

今日可否經營「以本賺利」的生意?

4. 尼希米本人也有借錢糧給百姓,為何他要大力指責其他人的行徑呢?參 4-5節。

他在眾人面前指責借貸之事表現他哪一種堪當領袖的氣質?

第六章

6:1-14 內外相攻

1-9:參巴拉的詭計。當時城牆工程還未完竣,敵人仍沒有放棄破壞的企圖。

2「阿挪平原」:離耶路撒冷約 31公里(19英里),由波斯直接管理,是撒瑪

利亞和亞實突這些充滿敵意地方的緩衝區。參巴拉等人選上這地點,是要減

少尼希米的戒心。至於引他離開耶路撒冷之後,下一步破壞的行動是甚麼,

在這裏沒有說明。

5-6:敵人故意將毀謗尼希米的函件公開,要脅他前來談判,以便達成他們的

陰謀。以參巴拉等人的身份上書,必定引起波斯王的關注,何況內容是涉及

作反的事呢!

10-14:偽先知的詭計。示瑪雅可能是祭司,所以他可以提議跟尼希米在聖殿

會面。

10:為何示瑪雅閉門不出,實在不得而知(串珠所引經文只是語句相似,而

不是解釋)。

11:尼希米反對進入聖殿(即祭司獻祭處)有以下兩個原因:一、他本人是

高官,又有重任在身,毋須逃避來保存生命;二、他不是祭司,如進入聖殿

是有違律法的。

6:15-16 城牆竣工

15「以祿月」:為當時曆法的六月。

6:17-19 仇敵勢力滲入

透過姻親關係,敵人對尼希米的計劃與工程進展都瞭如指掌。他們更藉猶大

貴冑來散播謠言和威嚇話(參 4:11)。

反省.應用

1. 尼希米對他的修城事工有何看法?參 3節。有時候信徒在教會中過分自卑,不能

肯定自己服侍的價值,於是工作很容易半途而廢。你有否因為這原因而影響聖工

的進展呢?

2. 參巴拉極力攔阻修牆工作,甚至出言威嚇(10節)。尼希米在種種困難中表現出

哪一種性格?

3. 有解經家認為,示瑪雅(10節)可能是祭司。如此,參巴拉便是企圖利用圈內

人士使尼希米就範。這種破壞神工作的陰謀在現今的教會有出現嗎?

第七章

7:1-4 防範措施

雖然城牆已修完,但仍要人看守,以策安全。

1「歌唱的,和利未人」:他們負責看守的是聖殿,不是城門口。

2:哈拿尼和哈拿尼雅可能是同一人,前者是簡稱。

3「他們」:指守門的。

16

4:歸僑住在耶路撒冷城的不多,城內居民可能多是祭司、利未人、商人和銀

匠等(參 3:31-32)。

7:5-73 歸僑家譜

參拉 2:1-63註。這裏部分人名和數字與以斯拉記 2章有出入,引起頗多推測,

有認為是傳抄之誤。

反省.應用

1. 有學者認為重建城牆除了有其民族及國家的含意之外,最要緊的還是表現了神聚

集百姓,使他們能在一起體驗群體生活的意義。主耶穌說出牧羊人的比喻時(約

10:16)是否也包含這意義呢?

2. 尼希米本身是一個管理人才,在建城的 52 天內克服了不少困難。為何他現在要

另外揀選哈拿尼雅作管理全城的工作呢?

3. 尼希米揀選人才擔任要職時,所持的標準是甚麼?參 2節。主耶穌在「按才幹受

責任」的比喻中,以甚麼作揀選僕人的標準呢?參太 25:22-23。

3. 尼希米既然把城牆建成,並且加上了門扇,為何還要派人看守城門呢?城牆堅固

是否表示城池必然牢不可破呢?

4. 尼希米分配事工的方法是否合乎聖經一貫的教訓?韓國教會復興的原因之一,就

是他們都學習彼此分工,使事工的質素得以提高。他們不僅有專職講道和牧養的

牧師,而且也有專職領詩同工、專職推動教會禱告的牧師,還有專職事務的同工。

你認為這可否供華人教會借鏡?若神呼召你,你願意參與專職的侍奉嗎?

第八章

8:1-8 宣讀律法

4:站在以斯拉右邊的也許是百姓中的領袖。

7:站在以斯拉左邊的人當中有些是利未的族長,例如沙比太和約撒拔等(參

11:16;拉 8:33、10:23)。可能其餘的都是利未人(參 9:4)。

8:歸僑不一定全懂希伯來文,可能需要將律法書翻譯為亞蘭文。

8:9-12 要大大快樂

9:百姓從律法書的教訓看見過往的失敗和悖逆,感到悲傷難過。

8:13-18 守住棚節

17:約書亞以後,以色列人並不是沒有守住棚節,但形式有點不同,這次住

棚節的特別在於宗教領袖集合了所有猶大人在耶路撒冷過節。

反省.應用

1. 耶和華使用尼希米及猶大人來重建城牆,至於猶大人的靈性,耶和華又用甚麼方

法來建立呢?參 1、8節。今日教會若沒有神話語的建立,可否存留下去?

2. 以斯拉讚頌耶和華至大的神(6節)時,會眾有甚麼反應?當你在教會參與敬拜

時,有否從心裏發出「阿們」(即實在、真確之意),由衷稱讚神、與神相交?

3. 本章記載猶大人在甚麼地方敬拜神?參 1節。今天真正的敬拜是否僅限於教堂之

內?你怎樣表明你自己是一個隨時隨地都敬拜神的信徒呢?參 10節下。

4. 以斯拉、尼希米所帶領的敬拜有一個特色,就是百姓轉悲為喜。他們起初為何哭

泣(9節)?後來為何快樂(12節)?參 10節。你能否敞開心懷、快樂地敬拜

神?

17

5. 作者在本章中描述了兩種分享,都是彼此造就的要素(參 10、12節)。你在信仰

生活中,能否兼顧這兩方面?

6. 本章記載了不同對象的聚會(參 2、13、18節)。它們都同樣發揮了教導的功效。

你的教會生活會否過分強調小組的工作,而失卻教會整體的參與?抑或過分注重

整體的參與,而忽略因人施教的彈性與果效?

第九章

9:1-5 禁食認罪

大多數學者認為本章內容是連接以斯拉記 10章以色列人休外邦妻子的記載

(參 9:1)。在未與神立約前(見 10章),他們首先在神面前認罪。

3「四分之一」:即三小時。

4-5:不知何故,這兩節的利未人名字略有出入,有學者認為是傳抄之誤。

9:6-37 追述歷史

這是個以色列民族的歷史網要。

6:神的創造與保守。

7-8:亞伯拉罕蒙揀選並與神立約。

9-15:神救百姓離開埃及、經過紅海,又賜下律法與日用飲食。

16-23:百姓雖頑梗悖逆,神仍眷顧,引導他們經過曠野,又取得約旦河東之

地。

24-25:神賜迦南地的應許應驗了。

26-31:百姓雖屢次悖逆,神仍施管教和憐憫。

32-37:承認現今為奴的光景是神公義的懲罰,但仍求神施憐憫。

9:38-10:27 簽名立約者名單

9:38-10:1:地位顯赫者簽名。雖然西底家此人來歷不詳,其名既排在尼希米

後面,必然是重要人物。

反省.應用

1. 尼希米時代百姓禁食是為了甚麼?以色列人與外邦人離絕、承認自己的罪惡(參

2節),有甚麼重要含意?你對自己屬靈的身份和罪性有甚麼了解和認識?

2. 主耶穌曾說過:「非用禱告(有古卷在此有禁食二字),這一類的鬼總不能出來」

(可 9:29)。你有沒有嘗試藉禁食使你從捆綁你的罪中得著釋放?

3. 有人曾對禁食的態度有這樣的意見:「禁食主要不是要改變神,禁食禱告乃是要

改變我們。」你認為這見解和耶穌一向的教訓有吻合之處嗎?參太 6:9-15;可

14:32-36。

4. 新約有否記載信徒禁食祈禱?參徒 13:2。由此看來,禁食更會帶來甚麼好處?

5. 18世紀英國的約翰衛斯理牧師很重視禁食禱告(參 1節),使教會得以復興。今

日不少教會致力更新,但有否注重禁食祈禱的操練,並加以實行呢?

6. 以色列民慣常追想歷史。本章裏百姓這樣做有何意義呢?參 32-38節。你是否常

常回想神在過往給你的恩典,使你心生感激、努力面前呢?

7. 有甚麼事情可以把世世代代的人連成一線,與神契合呢?參 8、32節。

8. 試從本章中列出神的屬性。這對你有何安慰和警惕?

18

第十章

9:38-10:27 簽名立約者名單

9:38-10:1:地位顯赫者簽名。雖然西底家此人來歷不詳,其名既排在尼希米

後面,必然是重要人物。

2-8:祭司簽名錄。

9-13:利未人簽名錄。

14-27:百姓簽名錄。

10:28-31 與外邦人斷絕往來

不與外邦人通婚,並嚴守安息日和安息年。

10:32-39 訂立要遵守的條例

32-33:為聖殿需用奉獻。三分之一舍客勒比原定的為少,可能是因為當時百

姓經濟拮據之故。

34:獻祭壇上的柴。

35-36:獻初熟的果子。

37-39上:奉獻十分之一。

39下:立誓不離棄聖殿。

反省.應用

1. 作者為甚麼記載了禁食與簽名立約之後,旋即記載有關婚姻、安息日、金錢奉獻

等等的問題?9-10 兩章的記載有甚麼關連呢?「禁食」這個屬靈操練和生活上

實際的見證應有甚麼關係?

2. 願意歸服神律法的,除了有祭司、利未人、尼提寧人之外,還包括有甚麼人呢?

參 28 節下。由此看來,百姓立約是以甚麼為單位呢?職分?本族外族?家庭?

教會的復興若沒有家庭的復興,可行嗎?

3. 本章 30 節所針對的是否只是異族通婚的問題而已?這對今日信徒有何意義?與

未信者締結婚盟,在實際生活上往往會引起甚麼問題?

4. 有一位作者曾用一句話論及安息日,他說:「我們若沒有平安、喜樂、滿足,就

是違背安息日的意義。」你除了理智上了解安息日的目的之外,在實際生活上是

否可以體驗到安息日的意義?

5. 教會要得復興,除了要從家庭開始,建立純全的婚姻關係之外,信徒也要特別注

意哪一方面的實踐?參 32、37節。這樣做會否使基督徒大大損失?

6. 奉獻給聖殿的事項中(32-38節),哪一項是律法中沒有明文規定的呢?參 34節。

今日教會中,甚麼奉獻和此處的獻柴有相似之處?你有否注重這方面的奉獻?

7. 本章記載奉獻的過程中(參 32-38 節),特別強調供職人員的收益。他們的供職

應有甚麼賞賜?你是否以同樣態度對待教會中的全職人員呢?

第十一章

11:1-2 遷徙運動

有學者認為本章是接續 7:72的記載。為了避免耶路撒冷城繼續荒涼,百姓被

迫遷徙進城居住。

19

11:3-24 耶路撒冷城的居民

3-9:猶大及便雅憫首領名單。

10-14:祭司名單。

15-18:利未人名單。

19:守門者。

21「西哈」:參拉 2:43。「基斯帕」:不詳。

22-23:在聖殿供職者受王俸祿。

24:顯然,毘他希雅並不是住在耶路撒冷,因為他在波斯宮廷辦理猶大民的

事。

11:25-36 散居的村落

25-30:猶大人居住的村落。

32-36:便雅憫人居住的村落。

反省.應用

1. 尼希米完成了修建城牆之後,又怎樣確保日後百姓的安危?參 1-3、19、22節。

2. 對那些抽籤後要搬進耶路撒冷居住的百姓,以甚麼態度面對這件事為佳?參 2

節。這給你甚麼提示?

3. 在安排中,有哪一類人是規定要住在耶路撒冷的?擔任領袖的人往往要付甚麼代

價?若你在教會中肩負要職,你是要求得到更大的權利,還是甘願作出更多的犧

牲?

4. 23節表明在聖殿歌唱的享有特殊地位,17節也顯示當日的崇拜公禱有專人領導

稱謝。相比,今日教會對詩班的侍奉是否太忽視?對禱告的安排是否太隨便?

第十二章

12:1-47

本章部分出自編纂者手筆(1-26節),其他為尼希米的自述(27-43節)。

12:1-11 初次回歸的祭司和利未人名錄

1-7:比起 7:39-42,這裏祭司的數目顯然不同(共有 22位);對於兩份名單

中的出入,學者意見紛紜,有人認為本段是較後期的記錄,不是所羅巴伯時

期的。

8-9:利未人名錄。

10-11:大祭司名錄。

12:12-21 約雅金時期作族長的祭司

12:22-26 以利亞實以後作族長的利未人

12:27-43 舉行城牆落成禮

本段記載與 6:15銜接。

30:行潔淨禮(參民 8:6-22)。

31-37:第一隊伍由以斯拉帶領(36節),大概是從穀門出發,在城牆的寬頂

上向南行。前排是稱謝的人,跟著是何沙雅和首領的一半(32節),再其次是

祭司(33-34節)、吹號的祭司(35節),最後是奏樂器的利未人。

38-43:第二隊與第一隊在同一地點出發向北行,由尼希米帶領,其中有官長

的一半(40節)、吹號的祭司(41節)和利未人。兩隊在聖殿一帶會合。從

20

43節看來,顯然整個儀式包括了獻祭。

43「歡樂」:這詞在本章出現 4次,可見百姓是何等歡樂。

12:44-47 各按各職 本段包括聖殿庫房的管理及利未人盡忠職守的表現。

反省.應用

1. 耶路撒冷的城牆終告完成。回顧尼希米領導百姓重建城牆期間,他先後遭遇過甚

麼阻攔?見 2:19,4:1-3、8、10-12,5:6-7,6:2、5-7、10。尼希米怎樣克服

接踵而來的困難?參 6:9。你在侍奉上遇到阻力時,有沒有想過尼希米所受的攔

阻和他應變的方法?

2. 有一位牧者祈禱尋求神的心意時,曾說:「不叫我在撒但不感到興趣的崗位上侍

奉你,因為我知道這一定不是你的旨意。」你追尋神的旨意時,是否願意遭受各

樣阻攔,不惜艱苦也要尋求到呢?

3. 以色列民對城牆的落成禮重視嗎?從何見得?參 28-29、43-45節。他們不單重

視禮儀,更有全人的投入。你每逢參與教會慶祝節日的崇拜(如復活節、聖靈降

臨節或聖誕節等)時,是否重視這些節日的含意?還是以例行公事待之?

4. 以色列民大大歡喜的一個原因是甚麼?參 27節。有屬靈長輩認為今日信徒缺乏

喜樂,主要是因為信徒不完全依靠神,不完全放棄自我,以致沒有經歷神的大能

和扶助。你的生命缺乏喜樂是否也是出於這個原因呢?

5. 試找出本章裏百姓歡樂的另一些原因。參 43-44節。從人的常情來說,接受福氣

和禮物才是值得高興的事,要付出金錢、祭物則是另一回事。為甚麼百姓在此有

這麼不同的反應?這給你甚麼提醒?

6. 本章兩處稱呼大衛為「神人」(24、36節),他為何配受此稱呼?

第十三章

13:1-9 潔淨殿院

1-3:這段敘述是否連接 12章,有兩種不同的見解:一、認為本段連於 12章

的學者,指出本段結構與 4節以後的不同,那裏是出自尼希米言行錄,以第

一人稱描述,而本段所敘述的場合則與 12章的城牆落成禮銜接。更有人認為

這段與以斯拉記 10章所記載百姓休棄外邦妻子的史實更銜接。二、認為本段

與 4-9節所記載之事有關的學者,認為百姓曾順服律法的要求,不與外邦人

結親,但及後連祭司也違反了這律例。

3:律法書只要求他們與亞捫人和摩押人斷絕關係,但百姓嚴守律法,連其他

外邦人也一併斷絕往來。

4-9:多比雅被逐出殿院。

4:祭司以利亞實是否與作大祭司的那位(3:1)相同,引起爭論。認為他不

是大祭司的理由是:大祭司的工作不限於管理庫房(庫房有多個,可有不同

用途,如作聖殿供職者的居所、儲存百姓什一奉獻──利未人生活費來源─

─的倉庫。

6「巴比倫王」:實為波斯王,巴比倫是當時國王處理政務的地方,也是波斯

四個國都之一。

13:10-14 恢復供應利未人

尼希米利用他的省長權力去干涉和改革宗教問題。

21

14:尼希米的禱告。

13:15-22 督促百姓守安息日

17:顯然,猶大貴冑明知故犯,在安息日買東西。

20-21:商人和販賣者仍死心不息,在耶路撒冷城外住宿,趁機會運貨入城作

黑市買賣;或許他們在城外等待安息日過去,便立刻做生意。無論如何,這

對守安息日的精神有損,故尼希米將他們趕走。

22下:尼希米再一次禱告。

13:23-29 禁與異族通婚

23-27:斥責百姓娶異族女子為妻。尼希米處理這問題的手法與以斯拉不同(參

拉 9章),前者吩咐百姓終止與外族通婚,而後者命令通婚者須休外邦妻子。

28-29:逐出大祭司以利亞實的孫子。這孫子不是大祭司約哈難。這人很可能

不願意休棄參巴拉的女兒,玷污了祭司的職任,結果被逐。

29:尼希米為此事祈禱。「他們」:指所有犯這罪的祭司。

13:30-31 結語

尼希米的責任不僅是重建城牆,而且重建猶太團體,恢復宗教事宜──使祭

司和利未人領導信仰禮儀。最後他盼望所作的蒙神記念(31節下)。

反省.應用

1. 尼希米為何如此憤怒地對待多比雅呢?參 4:3,13:1-2、5。你又有否堅守神的

話呢?

2. 百姓為甚麼不阻止多比雅入住聖殿的院子?學者認為有兩個原因:一、百姓對居

高位的多比雅採取妥協態度;二、多比雅滲透的企圖未為人所察覺。若你周圍發

生的事明顯違反神的教導,你會怎樣回應?是否寧願得罪居高位者,為要遵行神

的旨意?

3. 多比雅的陰謀不僅損害了聖殿的聖潔,還對祭司、利未人產生甚麼影響?參 10-11

節。你內心是否也被不潔、事務、書本和學習所佔據,以致心靈不能被神感動呢?

你有否低估撒但的破壞力?

4. 百姓的罪行多發生於尼希米不在耶路撒冷期間(參 6節),這顯示當時的領袖是

否盡責?尼希米返回後,如何處理這些問題?試歸納他所採用的方法。這給你甚

麼榜樣和鑑戒?

5. 尼希米和以斯拉採甚麼方法對付百姓與異族通婚的問題?

帖撒羅尼迦前書簡介 寫作背景

帖撒羅尼迦乃今日希臘東北的帖撒羅尼迦,是個商業繁榮的港口,保羅時

代馬其頓省的首都,享有內政自治的「自由城市」。當地居民多為希臘人,也有

不少的猶太人。保羅第二次旅行佈道與西拉、提摩太 (參徒 16:1-10,17:14、

15) 到了帖城,曾一連三個安息日在猶太人的會堂與他們辯論,講解基督的受

22

害及死裏復活,可能又逗留一些時日(參腓 4:16)。 有許多敬虔的希臘人、尊

貴婦女信了主,引起猶太人嫉妒並結夥製造暴動,迫使保羅及其同工離開該地

(參徒 17:1-9)。不過,該處教會在保羅離去後仍繼續長進(1:3、9-10,3:6-7),

成為馬其頓、亞該亞眾教會的楷模(1:7-8)。

保羅離開帖城到雅典去後,聽見猶太人仍在逼迫該地教會,就差遣提摩太

前往帖城堅固信徒 (參 3:1-2) 。 及至提摩太、西拉在哥林多與保羅會合(見

徒 18:5), 報告有關帖城教會的情況後,三人即聯合署名致信教會。

考古學者曾發現一塊石碑,其中提及迦流任亞該亞省方伯的日期,相當於

主後 52年。鑑於保羅在哥林多至少工作了一年半(參徒 18:11-12) , 然後才

在迦流面前受審,而這封信是保羅在哥林多開始工作不久寫的,因此成書時間

約是主後 50年左右。

主題特色

保羅從提摩太口中得知帖城教會長進的情形,故在此信中表達他欣慰之

情。保羅同時針對教會對信徒復活和主再來的誤解,詳細說明這方面的教義,

並以此勉勵飽受患難的信徒,書中每一章都以主再來的信息作結束。有關死人

復活的道理可與林前 15章互相對照,而論主再來如夜間之賊(5:1-11) 一段,

為早期教會從主領受的傳統教訓(參太 24:36-44)。

鑑於帖城教會的成員多為外邦人(參 2:14), 信主之前可能深受異教歪風

陋俗的影響,因此保羅在信中特別勸勉他們要生活聖潔、親手作工、討主喜悅。

本書大綱

I. 問安(1:1)

II. 為教會感謝神(1:2-10)

III. 保羅為自己的事奉辯護(2:1-16)

IV. 保羅對教會的關懷(2:17-3:13)

V. 生活上的教導(4:1-12)

VI. 論死人復活與主再來(4:13-5:11)

VII. 其他勸勉(5:12-22)

VIII.結語(5:23-28)

第一章

1:1 問安

「西拉、提摩太」:是保羅第二次旅行佈道的主要同工(參徒 15:40,16:1)。

1:2-10 為教會感謝神

帖撒羅尼迦教會是持守信、愛、望的教會,在聽聞福音真道後就離棄偶像,

服侍真神,成為馬其頓、亞該亞及各處教會的楷模。3「因信心所作的工夫」:

指因真心相信主耶穌而引致的行動表現。4-5:帖城信徒蒙神揀選作祂的子

民,這全是出於神的大愛。保羅得知他們被揀選,因為他們對福音有良好的

反應(參 3、 6-7節)──神的揀選是透過使徒的宣講和人的相信而達成。「在

乎 …… 信心」:使徒宣講福音不是憑空說話,而是流露出能力、聖靈的同在、

23

牢靠的信念。7「馬其頓和亞該亞」:即整個希臘。「傳開」:原有「響雷」或

「吹號」之意。10「將來忿怒」:指神在末日時公然加諸惡人的刑罰。

反省.應用

1. 試綜合帖城信徒所有的基督徒生活和特色。今日,你的信徒生活有沒有這些特

色?你的信仰是否在你周圍傳開(參 8節)?

2. 試從本章找出三位一體真神的屬性和工作。

第二章

2:1-16 保羅為自己的侍奉辯護

本段更詳細地追述使徒在帖城傳福音的工作(1-12節,參 1:5)與信徒的反

應(13-16節,參 1:6),目的是要駁斥來自敵對者的毀謗。1:使徒在帖城的

工作不是虛空無能的,也不是徒勞無功的(見 13節)。2:保羅和西拉來到帖

城之先,剛在腓立比受誣告、被毆打及入獄(見徒 16:16-40), 但因著神賜

的膽量,他們毫不畏縮,跟著將福音傳到帖撒羅尼迦。3-7:保羅和同工的信

息不是根源於錯誤的道理,或牽涉不潔的動機、詭詐的手段。相反,他們是

經神考驗合格,受託傳神的信息。因此他們的態度是要討神喜歡、溫柔待人,

而不是要諂媚人,或貪求物質,或謀求他人的尊崇。8-9:使徒愛教會,甘願

付出自己的生命;寧願親手作工、自供自給,不願加重教會的負擔。10-12:

不論在行為的榜樣上或言語的勸導上,使徒都像父親一樣循循善誘,要叫信

徒配得起呼召他們的神。14:帖城信徒因接受福音(「神的道」),遭當地居民

迫害,猶如猶太境內的基督徒受不信的猶太人苦害一樣。15:舊約時代的以

色列人殺害傳神信息的先知;新約時代的猶太人秉承了這種傾向,既殺了主

耶穌,且逼迫那些把救恩喜信傳給外邦人的使徒。「與眾人為敵」:指下文「不

許……得救」一事。16:猶太人惡貫滿盈,很快便要面對神的最終審判 (「忿

怒」)。

2:17-3:13 保羅對教會的關懷

使徒保羅離開帖撒羅尼迦後,深切盼望再次會晤該地信徒,無奈礙於仇敵的

阻擋,不能前往。他聽到他們為福音受逼迫,遂派提摩太前往堅固、鼓勵他

們。如今從提摩太口中得知他們的情況而大得安慰。一方面仍切望再見他們

的面,補滿或修正教會對真理不完全明瞭或遵行不周的地方(3:10; 參 4-5

章); 一方面鼓勵他們在患難中仍站立得穩(2:19,3:8、12、13)。2: 19「冠

冕」:即競賽得勝者所得的桂冠。保羅以信徒的堅貞為他工作的成果(另見腓

4:1)。

反省.應用

1. 由本章看來,使徒保羅可能受到了甚麼批評?保羅以甚麼作為他回擊的武器?面

對攻擊和批評時,你的反應又如何?

2. 6節中保羅說明他有叫人尊重的使徒職分,為甚麼他不運用這些「特權」呢?見

8-12節。你今日如何運用自己的「特權」呢?

3. 根據 2:13-16及 1:6,帖撒羅尼迦信徒的悔改有甚麼具體表現呢?你的信仰經得

起苦難嗎?

24

第三章

2:17-3:13 保羅對教會的關懷

3:1「獨自等在雅典」:保羅大概從雅典打發提摩太重返帖撒羅尼迦(參徒

17:15)。3「我們受 …… 命定的」:患難是神為信徒的安排,是在所難免的。

5「那誘惑人的」:指魔鬼撒但(見太 4:3「那試探人的」)。6「提摩太 …… 回

來」:見徒 18:5。11-13:保羅為帖城教會的禱告。

反省.應用

1. 從 2:15-3:5看來,保羅傳道的工作遭遇哪兩方面的阻礙呢?今天,你有否碰到

同樣的困難?

2. 當你領人歸主時,你有沒有保羅在 2:20那種個人經驗呢?他為帖城信徒付上甚

麼代價呢?

3. 帖撒羅尼迦教會常記念保羅和西拉(6節)。「記念」別人是否愛心的表現?這處

所指的「記念」,究竟包括了甚麼意思呢?

4. 保羅怎樣為自己和信徒祈禱(10-13節)?留意保羅的語氣及迫切的態度。從保

羅的禱文中,你有甚麼領受呢?

5. 中世紀神學家伊拉斯姆曾說:「純真的禱告叫上天也大發憐憫;禱告是敵人攻不

陷的堅固堡壘。」除了祈禱之外,保羅還採用甚麼方法去堅固帖撒羅尼迦教會呢?

第四章

4:1-12 生活上的教導

1-8:當遠避淫行,過聖潔的生活。在道德水準低落的希臘異教世界,保羅需

要重申基督教的道德標準。信徒在地位上已成聖稱義(林前 6:11), 但在實

際生活上也須有聖潔的見證。4「身體」:原作器皿。「守著 …… 身體」:或

可譯作「娶得自己的妻子」(參現代譯本;另參彼前 3:7)。6「越分,欺負」:

從上下文可知這主要是指邪情私慾一類的淫行。信徒如犯此等罪,必遭神刑

罰,且有違神呼召信徒與賜下聖靈的原意。9-10:當彼此相愛。11-12:當親

手作工。帖城教會有些基督徒工作懈怠,整天遊手好閒,甚至專管別人的閒

事。他們似乎誤解了彼此相愛的意思,存心倚賴弟兄姊妹愛心的濟助,破壞

了生活的紀律。保羅在帖撒羅尼迦後書亦斥責此等人(參帖後 3:10-12)。

4:13-18 論死人復活

帖城教會對復活的道理還未徹底明白,保羅勸他們不要為死去的信徒過分悲

傷,像那些沒有指望的教外人一樣,因為死人復活的確實性是建立在基督已

經復活的根基上;並且當主再來時,這些已死的人必首先復活,然後還活著

的人要與他們一同被提到空中與主同在。13「睡」:在此指信徒的死亡(參約

11:11-13)。

反省.應用

1. 基督徒要遠避淫行。保羅在此提出哪些理據?

2. 為何保羅三番四次地說信徒不單要實踐相愛和成聖,而且還要「更加勉勵」呢?

參 3:12,4:1、10;比較腓 3:12-14。你悔改後,成聖的工夫有進步嗎?

3. 保羅在此(13-18節)提及「主再來」,有甚麼實際用處呢?參 11、18節。他給

信徒甚麼啟示呢?

25

4. 平心而論,你是否看重「主再來」?你有甚麼行動表明你是一位等候主再來的人

呢?

第五章

5:1-11 警醒等候主再來

主再來的時間沒有人知道 (可 13:32), 好像夜間的盜賊,在人料想不到的

時候突然臨到。因此信徒應當隨時預備好,持守信望愛候主再來。2「主的日

子」:即耶穌再來,審判世人的日子。3:不信之人自以為太平無事,認為世

界會如常運行,因此當末日審判突然來到時,他們便驚惶失措,無可躲避了。

4-7:不信者活在黑暗勢力之下,沉迷罪惡、醉生夢死。但信徒既脫離了黑暗,

生活在真理的亮光中,便須有相稱的表現,謹慎自守,等候主來。8:信徒的

屬靈裝備。「得救的盼望」:即下文 (9節) 提到的,因信耶穌基督得脫離永

刑的指望,另見羅 8:23-25。

5:12-22 其他勸勉

12「那在 …… 勸戒你們的」:指教會內的長老(參徒 14:23)。14「不守規矩

的人」:大概指遊手好閒的人(見 4:11-12註)。19「不要銷滅 …… 感動」:

可能連於 20節,指勿抑制聖靈的恩賜,特別是先知講道的恩賜(參林前 14:1)。

用「銷(熄)滅」這字是因聖靈常被喻為火(參太 3:11; 徒 2:3)。

5:23-28 結語 ── 祝福與囑咐。

23「靈與魂與身子」:不是要指出人的組成部分,而是要強調信徒「整個人」

蒙神保守,與「全然」成聖互相呼應。

反省.應用

1. 主日子的來臨,對普通人和信徒有甚麼意義呢?參太 24:32-34; 路 21:28。

2. 保羅勸勉帖撒羅尼迦教會要怎樣行去迎接主的再來?試從個人與群體、生活與靈

命等關係加以說明。

3. 有解經家認為禱告是面對挑戰的武器,因為禱告能叫人的思想離開自己,轉看神

的工作;其次,禱告叫人知道自己的不足、神的充足。今日,當你面對時代的挑

戰時,你有否反省自己對禱告的態度?參 5:17-18。

帖撒羅尼迦後書簡介 寫作背景

教會歷來認為本書是保羅繼帖前之後,在哥林多寫成的。這論點與以下的

證據相當吻合:

一、前書多處追述帖城教會成立的經過,充分流露作者對初信主者的牽掛

(帖前 2:17-3:10),後書則提到信徒信心增長,愛心充足的情形(帖

後 1:3),兩者似乎已相距一段時間。

26

二、後書論及作者之前寄出的信(帖後 2:15),最可能是指帖前一書。

三、帖前 4:17似乎首次論到信徒被提至空中與主相會一事,帖後 2:1則假

設這已是信徒耳熟能詳的事了。

四、與前書相比之下,本書提到的問題(如信徒遭受的逼迫、對主再來的

誤會、不作工的現象),都更為嚴重,似符合每況愈下的趨勢。

總括來說,帖城教會當時仍遭逼迫,並且有人誤解了保羅在前書所講有關

主再來的事,以致在帖城散佈「主的日子現在到了」的謠言(見 2:2 ),使教會

一些人因相信末期已到,竟變本加厲地停止工作,終日閒散,大大影響教會的

紀律。保羅、西拉、提摩太聽到這些消息,乃再聯名致信教會。

主題特色

勉勵教會在苦難中堅忍,糾正有關主再來的錯誤說法,並斥責閒散不作工

的人。

本書一如前書,富濃厚的末世論色彩,特別補充說明主再來前有離道反教

之事,及在末日基督的仇敵所要受的審判。其中為對付教會中不守規矩的人,

語氣較為嚴厲。

本書大綱

I. 卷首問安(1:1-2)

II. 為教會感恩和祈禱(1:3-12)

III. 糾正有關主再來的謬誤傳說(2:1-17)

IV. 勸勉(3:1-15)

V. 結尾問安(3:16-18)

第一章

1:1-2 卷首問安

1:3-12 為教會感恩和祈禱

1:3-4:稱讚教會在信心、愛心上長進,於患難中仍存忍耐(參帖前 1:3,

3:10-13)。「所受的」:原文為現在式時態,顯示教會當時仍處於逼迫中。

1:5-10 安慰在患難中的教會 末日的審判是公平的。信徒現今忍受苦難,將

來卻得進神永遠的國度;現今逼迫他們的人,將來則永遠受罰。5「這……明

證」:帖城信徒在逼迫中保持信心,堅忍下去,足以證明他們在將來神公正的

審判中必被判「得救」,算為配進神國的人。7「與我們……平安」:指與使徒

同享安息,永遠與主同在(參帖前 4:17;來 3-4章)。「那時」:指主再來之時

(10節)。「他有能力的天使」:也可直譯作「『他的大能』的天使」;這些陪伴

的天使正配合主的大能和神性。「火燄」:在聖經中常象徵神的審判(賽 66:15;

但 7:9-10;太 25:41; 林前 3:13),和祂的威嚴(出 3:2;啟 1:14)。9:拒

絕福音、犯罪作惡之人將永遠與主隔絕,無分於主賜的無窮福樂。10「要在

他……得榮耀」:主再來時,祂的榮耀要在信徒身上反映出來(約壹 3:2),並

藉信徒的敬拜彰顯。「顯為希奇」:即大受景仰。「我們對……也信了」:表示

上述「一切信的人」包括了讀者在內。

1:11-12 為教會祈禱「看你們……蒙的召」:參第 5節。「一切所羨慕的良善」:

27

更好的譯法是「一切向善的志願」(現代譯本)。「因信心……工夫」:見帖前

1:3註。12:主因信徒的善行得著榮耀(參太 5:16; 林前 6:20),但待主再來

時這榮耀才完全(見上文 10節)。

反省.應用

1. 試比較帖前 1章和帖後 1章。你發現有甚麼異同?

2. 為何義人要受苦,惡人卻得逞?1章對這個問題提供了甚麼答案呢?

第二章

2:1-12 不法之人的出現

帖城教會受到假預言的煽惑,以為主的日子已經到了,就驚慌失措。保羅於

是從教義入手,糾正他們的錯誤思想。2:1-5:主再來以前必有離道反教的事

和不法之人的顯現。1「我們……聚集」:指信徒被提到空中與主相會一事(見

帖前 4:14-17)。2「靈」:指人受靈感動所說的話。「主……到了」:主耶穌也

曾預言將來有人會宣稱末日已到,基督已降臨某處(見可 13:6、21)。「動心」:

指大受震盪致失去判斷力。3「離道反教」:指決定性的、對神的大反叛(參

太 24:11-12、24;路 18:8;提後 3:1-8)。「大罪人」:有可靠抄本作「不法的

人」(參 8節)。「沉淪之子」:即「終必滅亡者」。4「坐在……是神」:這個不

法之人不獨糟踐任何神明,更取代神的地位,要求人膜拜。

6-8:因有攔阻,不法的人尚未完全顯露。「攔阻的」(6 節作中性,7 節為雄

性):有不同的解釋,有說是指主的教會,藉聖靈暫時箝制罪惡的過分囂張;

或謂是指世上的政府與君王(參羅 13:3、4)。若是前者則「攔阻被除去」是

指教會被提(參帖前 4:17),若是後者則指賞善罰惡的政權瓦解。另或謂攔阻

是指福音要藉信徒的宣講傳遍天下(參太 24:14 ),使人人都有悔改信主的機

會,然後末期才來到。總之,「不法的人」和「攔阻的」所指為誰,帖城教會

早已約略知道(5 節),而保羅在此也不用明言。無論如何,我們可以肯定不

法的隱意在使徒時代已露端倪(7節;參提前 4:1-5;提後 3:1-5;約壹 2:18),

到末日會具體地呈現於某人物身上,然後主再來並滅絕他(8節)。

2:9-10 這不法之人憑藉撒但的力量,施行神蹟奇事,誘惑不義的人。「運動」:

即「活動」。

2:11-12 不愛真理、不接受福音的人(10、12節),固然輕易受那不法者吸引

(10節),但這也是因為神要審判他們,便讓他們陷入錯誤,信從虛謊(參羅

1:24、26、28)。

2:13-15 對信徒的勸慰

13-14:神揀選和呼召了他們。「從起初」:指從創世之前 (參弗 1:4),或有

可能指福音初傳到帖城之時。「能以得救」:指信徒最終身體得贖、得享榮耀

一事(參羅 8:23)。15:信徒既蒙揀選,理當站穩。「所領受的教訓」:指教會

世代相傳的福音信息(林前 15:3-4)、教義和生活上的教導(羅 6:17;林前

11:2、23等)。6-17:保羅為信徒祝禱。「安慰」:原文也含有「鼓勵、勸慰」

的意思。

反省.應用

1. 主再來之前,「不法的人」如何假冒神的作為?人怎樣才不會上他的當呢?

28

第三章

3:1-2 保羅請求教會代禱

「快快行開」:原文作「奔跑」。「得著榮耀」:即因人相信福音而得尊榮。「人

不……信心」:指惡人抗拒福音一事。

3:3-5 神的信實

雖有不信的人,卻不能廢掉神的信實。3「脫離那惡者(或凶惡)」:並不是等

於避過逼迫與險惡(參 1:4-5),而是在現今的苦難中不為惡勢力所勝,在最

後不法的人橫行時(2:3、9)能屹立不倒。5「叫你們……忍耐」:原文也可

譯為「叫你們有神的愛和基督的堅忍」(參新譯本)。

3:6-15 教會的生活紀律

信徒中有人終日閒散不作工的情形已於前書窺見一二(參帖前 4:11,5:14),

此時更可能因為誤解主的日子已到而益顯嚴重。保羅於是以使徒晝夜作工的

榜樣來勸導他們(7-9節),又提到他一貫的教訓(10節)與現今某些信徒的

閒懶作風(11節),並重申他的吩咐(12節),一面鼓勵全體信徒繼續行善(13

節),一面指示他們孤立閒懶的弟兄,使他們自覺羞愧而改過自新(6、14-15

節)。6、7、11「不按規矩而行」:指遊手好閒,見帖前 5:14。8「白吃人的飯」:

即倚賴他人供養。12「吃自己的飯」:指自食其力。

3:16-18 結尾問安與祝禱

「親筆」:保羅在此不假代筆人之手(參羅 16:22),親筆問安。「以此為記」:

可能為了防備假教師冒他名義寫信干擾教會(參 2:2)。

反省.應用

1. 試從 2:13-3:5,找出神在信徒身上的工作,以及信徒應有的責任。這有否加添你

對神的認識?對你有甚麼教訓?

2. 帖城信徒「不按規矩」、「遊手好閒」與「專管閒事」;這是否你的寫照?試反省

自己。

3. 你認為教會的紀律行動(參 3:6、14-15)重要嗎?會影響教會對外的事工嗎?怎

樣影響呢?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