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ta 工作內容 實習課 - cfd.fcu.edu.t · 上課講議、習題解答與小考試卷:...

Post on 19-Jan-2020

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 21

    參、TA工作內容‐實習課 

    一、商學院:經濟系張智凱教學助理

    相當榮幸的,本人自碩士班入學(九十五學年度)起,連續兩年都有機會擔任校

    內的實習課教學助理(九十五學年度:大一經濟學原理;九十六學年度:經濟系大二

    總體經濟學);於此過程中,透過與同學、老師及同僚們的不斷互動與討論,除了深

    刻體會到「教學相長」的重要性,在自我實現、人際相處與溝通技巧…等各方面,

    更有了實際的體會與成長。

    作為一位「稱職」的 TA,其應有的心理建設、角色定位、養成、乃至於所面對

    的各種學習與挑戰,本手冊中已有其他同事作詳盡的專章說明,於此不再贅述,僅

    就一點可能較為特殊的經驗與各位分享:與相同科目的其他助教合作!不可否認的每

    人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時、一週只有七天,如何在學業與工作之間妥善規劃自己的時

    間,做最有效率的安排與規劃? 有鑑於此,於九十五學年度第二學期,本人嚐試與

    班上另外兩位同為大一經濟學 TA 的同學,交流實習課所需的各項上課資源,例如:

    上課講議、習題解答與小考試卷:

    習題解答:

    雖然原文教科書皆有附上教學用光碟供教師及 TA 參考,但在考量大一同學的程

    度及學習情況之後,常有需要大幅重新改寫的必要;

    小考試卷:

    A班的試卷在考完後,發給 B、C兩班同學作為課後演練,反之亦然;

    講義:

    講義編寫的主要目的在於協助同學建構各個章節的架構,幫助同學在學習與複

    習上更能快速掌握各章要旨、重點。

    上述工作若由一人單獨進行,勢必花費可觀的時間與心力,且易有遺漏重點,

    甚至是筆誤的狀況;交由三人分工進行,彼此校閱修改、補充資訊,非旦錯誤率大

    幅降低,更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與加強內容的充實程度。TA 之間若能以良性的競合

    模式取代無意義的比較,無論是對 TA 本人或是學生,常可發揮1 1 2+ > 的驚人成效。

  • 22

    在結束本段之前,希望就「經濟學」相關科目或領域的看法,與各位老師、同

    學進行部份經驗上的交流:

    對學生而言,一些根本的問題常是:「經濟學是什麼?」

    「我為什麼要學經濟學?」

    「學經濟學可以作什麼(得到什麼樣的好處)?」; 身為教學者的一環,我們能給同學什麼樣的幫助,甚至是啟發? 經過一學年的

    相處之後,同學是否仍然覺得「經濟學只是商學院大一共同必修的科目之一」、「(個

    體或總體)經濟學不外乎一些複雜難懂的圖形、曲線與數學式」,甚至「經濟學只是

    將來升學或就業時必須面對的考試科目之一」?

    台大經濟系 - 吳聰敏老師, 經濟學是什麼?

    「經濟學是社會科學, 而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並無兩樣, 唯一不同的是, 自然

    科學研究自然現象, 經濟學則研究社會現象.」,上面這段話簡潔地說明經濟學的重

    要意涵:第一, 經濟學是一門科學;第二, 經濟學研究社會現象(人的行為)。

    台大經濟系-陳旭昇 老師

    簡而言之, 經濟系(或:經濟學) 的訓練並不是要讓你牢記一大堆理論與模型,

    而是希望每個經濟系學生能夠學習思考推理的方法, 經濟學訓練的目的在於學會、

    擁有一套基本的分析工具. 當我們面對五花八門的社會現象與繁雜的公共政策辯論

    時, 能夠提出一個異於一般社會大眾的獨到、有邏輯的見解!

    小結:

    對初探經濟領域的大學生們而言,要使其體會「經濟學是一種『態度』,甚或是

    一種『系統思維』」,確實是近乎緣木求魚;然而,我們亦不樂見學生們失焦於遠離

    現實世界的「黑板經濟學」:雖然熟悉各種理論模型、亦能透過繁雜的計算與推導求

    解題目,但在面對現實事件時,卻總是茫然而徬徨無助;更遑論透過經濟學的相關

    訓練後,能對現象提出一套具有邏輯性的分析與見解! 基於上述想法,本人嚐試在

    實習課中,透過指定閱讀的方式(如:經濟散文、科普書、財經雜誌…等「非技術性

    文章」),希望能由日常生活中的財、經事件以印證所學,破除學生一般對於學科刻

    板而無趣的學習障礙,增添、促進學習的動力與興致!

    (一)課前篇

    在課前準備上,最重要的是盡早與正課的老師取得聯繫,詳細溝通、掌握本學

    期的課程內容、進度以及老師希望 TA 在實習課上的作法,例如:帶同學複習相關重

    點、解教科書習題、小考…等。在確實理解實習課的內容與方向之後,我將課前準

    備區分成兩大部份:

  • 23

    1. 備課 無論課程內容的難易程度如何,我要求自己在每次上課之前,必須完整

    的重新複習過相關章節:

    (1) 一方面,由於研究所的論文與課程與壓力,即使實習課的課程「曾經

    很熟」,但畢竟也是一段時間不曾接觸,為避免不必要的口誤、筆誤,

    以及事後再修正錯誤對同造成的困擾,上課前一 ~ 兩天,必須踏實的

    複習一次課程內容;

    (2) 另一方面,對於教科書上的某一特定理論的說明,我盡量再己其他不

    同的論述方式,以不同的角度切入、說明;如此既可避免同學在複習

    時若一時無法理解,而囫圇吞棗、不求甚解的狀況;亦可幫助同學在

    課本與課堂的「正規」思考路徑上,舉一反三,提供更多元的方向。

    2. 相關資料的搜集 (1) 與課程內容相關的「非學術性文章」:

    經濟相關領域學科的教科書,幾乎總少不了應用大量的數學或圖

    形來說明、解釋相關理論;其實,數學與圖形只是「輔助工具」,以嚴

    謹的方式協助我們理解經濟理論、現象與政策背後的「經濟邏輯」。

    然而受訓於教科書的同學卻反而迷失在複雜的數學推導中,而忽

    略了最重要的「經濟邏輯」;在這樣的情況下,經濟學者們寫給「普羅

    大眾」的科普書或專欄文章就適時的發揮了輔助的角色:「教導學生如

    何以『人話』重新看待現實現象背後的經濟理論。」

    以本學期為例,補充的課外閱讀有(僅自書中選出部份文章):

    A 18 位諾貝爾經濟學家的故事 (Breit & Hirsch)

    B 經濟學的視野 (朱敬一、林全)

    C 這個不科學的年代 (Feynman)

    D 蘋果橘子經濟學 (Levitt)

    E 一課經濟學 (Henry Hazlitt)

    F 生活經濟學 (李誠 等人)

    (2) 相關財、經時事與資料: 經濟學旨在描述人的行為,由其是經濟活動,因此若能將日常生

    活周遭大小事與課程內容相互呼應,在學習上應可大幅提高同學的動

    力。財經雜誌(如:經濟日報、商業週刊、經濟前瞻、貿易雜誌、網路

    數據或資料…等) 與前述「非學術性文章」不同之處在於非學術文章

    的寫作對象為「普羅大眾」,而財經文章的對象一般設定為「對財經領

    域有一定程度理解或興趣的社會大眾」。因此,除了沒有進入障礙的非

    學術文章之外,個人認為適時的補充合適的財經文章也是一項不可或

    缺的訓練過程,使同學在理論與實務上可得到較完整的整合。

  • 24

    (3) 各校研究所或轉學考的考古題 考試雖不是學習、唸書與修課的最終目的,卻扮演著舉足輕重的

    地位;學生平時透過相關試題的演練,除了加深的理論內涵的熟練程

    度之外,亦可發現準備過程中容易疏忽的地方。又,近年來各校研究

    所與轉學考題型愈來愈多樣化與生活化,不再只是單純的「背多分」

    型態;經由觀摩與演練這些特殊題型(特殊,是指觀念或思考上有其獨

    到之處,而非「特別難」的題型),往往可達事半功倍之效果!

    3. 上述相關的補充資料,並非在教完相關章節後,發給同學就完成了。學生 多半是被動的,「『補充』資料」對他們的意義也許是:「這是『教科書以

    外』的相關內容,因此『考試不會考』,所以沒有必要花時間去看它!」為

    避免此一情況產生,課前必須充份消化過相關資料,並取其菁華摘要,試

    圖以「有趣」的方式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其在課後能自發的重新細讀相關

    資料,進而培養相關的閱讀習慣。

    (二)課中篇

    1. 在上課過程中,本人與多數老師或 TA 不同的一點是「不點名」! 主要原因:

    (1) 大二同學的年紀大約是 19~20 歲,皆已成年,對於其行為應有相當的判斷能力,並為其決定負責。

    (2) 實習課每週只有一節,扣掉大考、小考、學生報告等零碎事項後,一學期實際能運用的時間非常有限;若是每節課還要點名(本班學生共

    93 人),時間上難以配合。

    (3) 強迫無心上課的同學來到課堂上,學生不是找人聊天就是睡覺,影響課程進行。

    2. 雖然本人並不要求學生的「出席」,但強烈要求彼此之間(包含學生對 TA與學生對學生)的互相尊重:準時與上課秩序!

    (1) 試想課程進行中,學生慢條斯理的從講台面前走過;對於正在上課的其他同學與授課者(老師或 TA),都是非常不尊重的行為,這比蹺課更

    嚴重!

    (2) 秩序:同樣一個小時的時間,同學可以自由選擇蹺課(我不點名)或者來上課,因此,來上課的同學必然是「想上課」的一群;既然想上課,

    也來上課了,除非對課程內容有問題,否則實在沒有理由在台下吵鬧;

    不尊重他人者,後果不言可喻。

    3. 強迫學生思考 同學常有的壞習慣是,上課時不吵鬧、不聽課,只負責抄筆記,但是

    筆記內容一定是等到考試前才複習。如何幫助同學修正此扭曲的情況? 我

  • 25

    的作法是,課程中適時的提問,指定同學回答,即使同學不會,也要求他

    說出自己的看法或無法理解的地方;當然,對於表現好的同學,也有適當

    的加分作為鼓勵。

    4. 選定特定主題,作為分組作業並上台報告,並由其他同學提問與互評分數。此舉至少有以下兩個好處:

    (1) 訓練同學搜集、組織資料的能力,並累積上台報告的經驗; (2) 透過同學之間的提問與互評,可以強迫台下的同學專心聽講,而不是

    台上報告台上的,台下忙著一會自己要報告的內容。

    5. 小考 (1) 就經驗而言,實習課小考最常碰到的問題為:缺考者要求補考;即使

    老師或 TA 在開學時即明訂規則,缺考的同學仍然會有各種創意無限的

    理由要求補考;面對此一狀況,為能兼顧公平與同學權益,並且節省

    無謂的查證成本,本人的應對之道是「讓缺考者補考,但滿分為 60

    分」。

    (2) 有小考,就有檢討的問題。若是本週小考,下週檢討,則實習課進度必然落後正課一週以上,不利於同學複習。因此本人的作法是給予非

    常完整的詳解,並加上一些註腳,說明同學可能犯錯、忽略或不夠嚴

    謹的地方;若同學仍有問題,才利用隔週實習課作說明,如此就能有

    效地節省上課時間。

    (三)課後篇

    1. 課後工作的第一部份,與課前工作是重疊的:例如,相關資料、時事的搜集、整理…等,於此不再贅述。

    2. 第二部份也是最耗費時間、心力的項目:考卷與作業批改。個人有兩點建議:1.批改的時間最好選在精神較佳的時段;2.盡可能一次改完。精神

    不濟時容易出現各種小錯誤,其重要性不言可喻;一次改完的原因在於較

    不易出現「雙重標準」,對於相同題目的回答方式,可以給予較一致且客

    觀的評價。

    3. 或許,TA 的職能中,對多數同學而言最「實際」的幫助僅止於「考前」對科目內容的解題。其實這也無可厚非。

    由於這兩年所帶的實習課,該班級於實習課時段之後皆有其他課程,因此

    無法僅利用下課時段處理同學的問題,所以改為透過網路的方式:網路教

    室(BB)、E-Mail、留言板…等,回覆同學的問題;此法由於沒有時間上的

    壓力(下課 10 分鐘)及面對面提問的緊張等因素,就效果而言還算不錯。

    4. 最後,不可否認的,給予同學適當的回饋是必要的;即便多數同學希望的是分數的回饋,然而,有不少同學需要分數以外 (如:經驗…等)的分享。

    上課的過程中,台上與台下必須有一定的分際,但課後仍可以朋友的方式

  • 26

    相處,分享、交流彼此生活上的經驗或興趣。

    (四)結語:

    分享一則小故事作為本文的結語:

    著名的科學家費曼先生(Feynman),在一次演講前相當緊張;原來台

    下坐著另一位偉大科學家愛因斯坦。然而費曼說:「一旦我拿著麥克

    風開始投入我喜歡的物理之後,我就不緊張了…。」

    真是相當意味深遠的一句話! 「準備好(well prepared)」、把自己最好的一面

    呈現出來(do your best) ! 這除了是克服緊張的一個好辦法,更是作人作事應該具

    備的基本態度! 在上完每一堂課、完成每一件事之後,暫且不問他人的評價,僅試

    著問我們內在的自己一句:「是否對的起自己的良知?」

  • 27

    二、金融學院一:風保系林彥輝教學助理

    (一)課前篇

    1. 自我了解、增加實力:當初接下壽險數學這門科目的教學助教的原因,是來自於我對於此科目有興趣。當我確定接下這份重擔時,其實我的心情非

    常的興奮卻也非常緊張。興奮是因為我知道從這學期開始,我們系上壽險

    數學這門科目的指導老師換了一位新的教授,他是一位擁有美國精算師資

    格及壽險公司總經理經歷的好好先生,所以我非常希望能從他身上學到精

    算領域的專業。而緊張的原因是因為大三的時候,這門科目的成績屬於平

    庸,深怕當學弟妹要問我問題時,我無法給予他們最適合的答覆,反而誤

    人子弟。所以基於以上兩個原因,我的課前準備,我決定要跟著學弟妹一

    起上老師的正課,希望我能重新精讀這門科目,因而增加自己對於此專業

    的實力,然後才能增加自己的信心去應付學弟妹上實習課的提問。

    2. 拉近與學弟妹的距離:十分鐘的下課,我趁機去認識學弟妹們,讓他們對我的感覺不再是個陌生且又有距離的助教,而是一個熟悉且平易近人的學

    長,好讓我可以真正成為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橋樑。

    3. 定期與老師討論:每個禮拜上正課前,我都會固定與老師有個一小時的聚會,這小時裡,我會將我溫習所發現的問題與老師做討論,然後再跟老師

    分享我從學弟妹那邊聽到他們對此科目的一些問題,是否教的太快或敎的

    太慢,哪個章節比較聽不懂等等。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再一起想辦法如何去

    克服。

    4. 適當的考試題目:這門科目老師的教學方法是希望每個章節上完後就會給學弟妹一次小考,老師認為數學就是要平時多算才會進步,若非要等到期

    中期末考才開始算的話效果一定不好,因此幾乎每兩個禮拜就要考一次小

    考。當然一開始學弟妹對此教學方法非常的不予認同,也覺得很累、很煩。

    但是最後因為小考佔總成績的比例很高,而小考的考題老師也授權讓我來

    出,老師很貼心的提醒我題目盡量出觀念題,而非最刁鑽的計算題目,所

    以學弟妹平時只要多用點心去讀書,就會很 容易的拿到分數,到了期中

    期末考時,就不用花特別多時間來研讀此科目,只要稍微的複習一下,就

    能有很好的成績。到了學期末公佈總成績時,我就常常聽到學弟妹說其實

    壽險數學這科沒想像中難,只是平時累了點,多花點時間就可以拿到不錯

    的成績。聽到這番話時,我心中也感到莫名的安慰。而出考題也是一門學

    問,我必須調整我的心情,不能故意考很難來展現自己很厲害,也不能考

    太簡單故意放水,所以我自己必須將一整個章節融會貫通,才能出一份難

    易適中的考卷。所以反而出考題也是讓我多了股衝勁想把這門科目研讀的

    更仔細、更精確。

    5. 我的課課前準備就是

    (1)去上老師的正課

  • 28

    (2)下課與學弟妹打成一片

    (3)放學回家複習及出小考考題

    (4)上正課前再跟老師討論我所遇到的問題

    (二)課中篇

    1. 過度輕鬆的失敗例子:第一次上實習課前,我曾為了我上課要嚴肅還是要輕鬆,猶豫了好一陣子。從小到大我就是個愛搞怪、愛玩耍、令老師頭痛

    的「風雲人物」。所以在同學面前我總是表現出幽默風趣、令人輕鬆的一

    面。但是在正式上實習課前,我卻聽到一個不好的例子,之前曾有位助教

    上課太過輕鬆,老是在聊天,學弟妹覺得上他的實習課好像不怎麼有實際

    上的效果。聽到這個例子時我開始擔心若我上課一輕鬆,學弟妹會不會有

    相同反應,但是若我太嚴肅的話,學弟妹會不會也開始討厭上我的課,把

    我這助教當然老師ㄧ樣憎恨,因而開始想翹我的課,路上遇到我避之唯恐

    不及咧?若發生這樣的情形不就違反的我這助教的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要

    當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橋樑。

    2. 嚴肅的不近人心:我就懷著這樣矛盾的心情,開始上了我的第一堂課。由於這學期我跟老師討論後,我們決定這學期助教沒有總成績 10 分的權

    利,但是我改為負責出小考考題及改小考考卷,而五次小考總共佔了總成

    績的 50 分。一開始上課後,我打算不聊天但是也不下馬威的方式下課,

    我跟學弟妹說我由於沒有 10 分的權利,所以你們翹不翹課我都無法在你

    們的成績上做任何處罰,你們要不要來上實習課隨便你們,但是正課還是

    要去上,只要你們考試會寫就好。但是你們若來上課的話,就請認真上課,

    不要騷擾想聽課的人。講完這些話後就開始上課,然後我也很平淡的算了

    一些題目後,便下課了。就利用這樣的教學方法,我敎了一、兩個禮拜後,

    我開始聽到研究所的同學跟大四個學弟妹跟我表示說有大三的學弟妹跟

    他們反映說覺得我很嚴肅,結果沒想到因為我長的比較兇,我只要沒笑就

    挺嚇人的。所以我還是犯了我之前猶豫的錯誤。

    3. 輕鬆中保持自我原則:於是我開始在考慮如何改變我的教學方法,我決定上課前五分鐘,我花點時間與學弟妹聊聊天,下課的前五分鐘也跟學弟妹

    聊聊天,而此聊天不僅於上課內容,生活瑣事樣樣都聊,但是中間的四十

    分鐘就是很正經的講課,不過我一直不段提醒自己要面帶微笑且講話語氣

    盡量放慢,不要太大聲適中就好,不要讓學弟妹聽課感到壓迫感。然後我

    也一直想辦法記起每位學弟妹的名字,最好能夠每次問台下的學弟妹有沒

    有問題時,或聽不聽的懂時,甚至看到某幾位學弟妹擺出疑惑的眼神時,

    我都能直接講出他們的名字,讓他們感覺到親切感。

    4. 亦師亦友的關係:就在我改變了我的上課方式後,及我之前所說的課前準備裡頭的下課與學弟妹打成一片的方法,我漸漸地與學弟妹拉近了關係。

    有時下課的時候在路上遇到學弟妹,有人願意跟我打招呼,上課的時候或

    是下課的時候,都有人願意來問我問題時,我發現我改變的這個新方式,

  • 29

    我得到了不錯的回應。因此一個學期結束後,我跟學弟妹們已經變成亦師

    亦友的關係,他們有任何問題,不僅僅是壽數的問題或是生活上的問題,

    好的、壞的都會與我分享,真令我感到非常欣慰。

    (三)課後篇

    1. 自由的思考:一直改考卷、一直改考卷,應該是我課後最常做的事情,由於我有五次小考在加上期中、期末考總共加起來我得改七次考卷,平均我

    每兩個禮拜要改一次考卷。另外在加上老師授權給我的出小考考題的權利

    後,我幾乎是一個禮拜出考題,一個禮拜改考卷,就變成我每個禮拜固定

    課後要做的後事。剛開始覺得事情好多、好煩雜,有種上了賊船的感覺,

    怎麼好像跟之前助教輕鬆的樣子相差甚遠。但是在這種情緒上升的時候,

    我總會不斷地提醒自己說,我是來學專業的,不是單純的打工,就這樣不

    時的鼓勵自己後,自己的心態便慢慢的趨向積極正面。之後改考卷時,便

    變成了另一種方式的學習,因為每個學弟妹計算題目的方式不一定會跟自

    己一樣;證明題目的方式也不一定一樣,但是總不能夠看到答案一樣或者

    是計算方式跟我一樣就給分。這樣的給分方式對於答案對,計算過程錯(可

    能是作弊);或是計算過程不一樣,但擁有自己想法,計算過程合乎正常

    數學邏輯的同學都是不公平的。所以要讓認真的人得到真正的報酬,不認

    真的人得到處罰,所以我必須很認真的看完每一張考卷的每一小題。因此

    就因為這樣的關係,我必須更加增強我對壽險數學的專業,才能夠清楚的

    分辨出誰對誰錯,然後也在改考卷考到擁有不同想法的學弟妹時,會讓我

    對此部分擁有新的看法,不會永遠以自我為中心。

    2. 多站在學生的角度:第一次改考卷的時候,有種莫名的傷心與憤怒。因為當我改到學弟妹的考卷分數是不及格的時候,且人數越來越多的時候,我

    的心情會越來越悶、越來越急躁,曾經懷疑是不是自己上實習課時有教

    錯,因而誤導學弟妹在考試的時候寫錯。然而當我在與幾位學弟妹確認過

    我上課無教錯後,我開始在生氣學弟妹為什麼這麼不認真,明明題目都出

    的很簡單,都是從老師上課的筆記裡出的類似觀念題,且我實習課還特地

    舉了相似題,算給大家看。為什麼還是有這麼多人不及格呢?自己心中非

    常的忿忿不平,打算下次上實習課的時候狠狠的罵學弟妹一噸。當我將這

    種情緒告知老師後,老師提醒了我,說我之前大學部的時候不也是這樣過

    來的。不想唸書就是不想念書,就算多簡單的通識課、多簡單的選修課,

    就是不想念、考試不想準備。其實這是很正常的,而且這也正是我們要去

    克服的地方,我們要設法讓學弟妹們喜歡上壽險數學,讓他們看到數學是

    想盡力的去算,就算結果還是不能變的很精通也沒關係,起碼不是一看到

    數學就放棄了。然而我們最後看了成績分布圖後,發現其實不及格的人數

    也沒這麼多,其實都是我的情緒影響了我客觀的判斷。

    3. 調整自己的心態:之後改考卷時,我便能以比較心平氣和的態度去看待這件事情,然而也改變了我自己對考試的態度。我之後的考試我常會告訴自

    己,其實老師不會刁難我們而出最難的問題,老師都是希望我們對最基本

    的觀念能夠融會貫通,所以只要我們真的用功認真唸書,沒有我們考不過

  • 30

    的考試。

    (四)經驗談

    1. 不求利益:很多我研究所的同學都問我為什麼要對學弟妹這麼好呢?TA一個月也才多少錢,幹麻花這麼多時間在這上面。我都會跟他們說,我除

    了得到綿薄的打工薪水外,我還得到很多。我認識了一個非常好的教授,

    從他身上學到很多壽險數學這方面的知識,也認識了一群可愛的學弟妹

    們,畢竟現在這社會是個講求人脈的世界,說不定哪天我們可以互相協

    助。並且從他們接受壽險數學中,使我得到了榮譽感。我真的很慶幸我接

    的 TA 這份工作,我會將我當過 TA 這份回憶永遠留在心中。經過一個學

    期的實習課後,我從中學到了很多、獲的了很多也完成我從小想當老師的

    心願。我認為最好的教學態度就是要發自內心的希望學弟妹能夠喜歡這門

    科目,而不是想辦法在上課的時候給學弟妹下馬威,展現自己是助教的威

    嚴,或是把它當作是一份打工只想草草了事。當有這種心態的時候,學弟

    妹有問題要請教我們的時候,我們就不會覺得他們很煩,老是在占用我們

    的時間,也會很自發性的為他們加課,一切都希望他們能經過自己的幫

    助,對這門科目能多一點點的興趣。

    2. 「準時」和「說到做到」:然而我覺得準時與說到做到是很重要的事情,我上課絕對會準時進教室,因為我覺得平時我是個比較隨和的人,跟學弟

    妹的相處都很融洽,但是這種互動很容易讓學弟妹不知覺的爬到我們的頭

    上。所以我們做事得要很有原則,這樣才會在無形中建立起我們的威嚴,

    讓學弟妹尊敬。所以我一直很堅持我不能遲到,有時甚至當節實習課是要

    檢討小考考卷時,我會提前半個小時去將我的答案抄在黑板上,而不選擇

    做成投影片,因為我認為數學還是要在黑板上親自算一次給他們看,會比

    放投影片紙上談兵效果來的好,且我相信我的這些細心簡單的小動作,學

    弟妹是會感受的到的。他們會了解我們雖然人很好相處,但是我們不會輕

    鬆過頭變隨便。而當我答應過學弟妹的事,我一定要做到。因為我的工作

    是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橋樑,所以曾經發生過聖誕節剛好遇到小考,學弟妹

    希望小考能夠往後延一個禮拜,而我也答應要幫他們跟老師爭取,因為我

    覺得我也是有當過大學部的學生,我得將心比心而不是想說反正不是我要

    考就不理會。之後我也順利幫他們爭取到往後延的機會,學弟妹與我的感

    情就越來越密切。

    3. 教學相長:而我覺得最好的教學方法就是教學相長,我上課都會一直跟學弟妹洗腦,我會告訴他們說我只是比他們提早學過這門科目,且我畢竟還

    是個研究生而已,有時候上課還是有可能會有講錯的地方,當學弟妹有發

    現時千萬別吝嗇給我指正。我會告訴他們別把自己當作在問問題,而是找

    我一起討論,我們一起找出這問題的解決方式。久而久之,學弟妹在上課

    的時候,有問題時就會很直接的提出來,而不會憋在心裡。而我上課的例

    子,以及小考的考題我都會盡量貼近生活化,盡量舉與現在時下相關的題

    目,甚至例子的主角會利用班上的同學或是大家眾所皆知的公眾人物,這

    樣大家比較能去體會我們題目要考大家的用意在那,也會比較感興趣。

  • 31

    4. 公正客觀:而這學期的上課我還遇到一個特別的問題,就是我大學部的家族直屬學弟就在這一班,我們在之前的互動就非常的要好,所以我在改考

    卷的時候,我得特別謹慎,當我改到我學弟時,甚至是學弟他們那群跟我

    原本就已經熟絡的學弟妹時,我得更客觀的評分,我也嚴禁自己私底下教

    我學弟功課,或是借我的筆記給他看。這是要避免未來不必要的紛爭,而

    我也會把每次的考卷發回去給學弟妹,因為我要讓他們可以知道我的評分

    方式都是一樣的,不會因人而異。我幾乎每一章節結束,檢討完當次小考

    後,我都會在下課前請學弟妹寫一張小紙條,不記名的對我和老師的教學

    做個評價。教學速度會不會太快、講話聲音夠不夠大聲、清不清楚,有沒

    有哪個小節有問題,任何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可以在小紙條裡跟我們反應。

    這是要避免一些還是非常害羞的學弟妹,仍然無法直接來告訴我他們心中

    問題的一個方式。當然除了批評外,我也希望他們若有我們做的不錯的地

    方也可以告訴我們,就當作是給我們的鼓勵,在我們之後累了、煩了、膩

    了的時候,我們可以回想這些鼓勵,讓我們能夠擁有想要繼續教他們的動

    力。而我也會將這些資料統計告訴老師,讓老師知道目前學生們最真實的

    狀況,有不好的地方,我再跟老師ㄧ起討論如何改善;有好的地方的時候,

    我再跟老師ㄧ起分享這份喜悅。

  • 32

    三、金融學院二:風保系謝珮瑜教學助理

    「第一次」往往是人們記憶中印象最深刻、畢生難忘的回憶。第一次身為教學

    助理的我,雖然向來台風頗穩,但心中最擔心的是該如何才能讓在台下的同學們了

    解我所講述的上課內容。我想這個疑惑應該不是我ㄧ個人獨有的,但我相信這個疑

    惑是化作我內心對教學熱情的一股原動力。

    圖一 TA 授課循環圖,是本人教授ㄧ學期後的經驗分享,首先以簡單的圖先予

    以陳述。大致分為課前、課中及課後三大部分。依我個人認為,課前篇又包含了 TA

    本身的自我了解、學生時代對助教的期許以及課前準備教材的部份。如此劃分的原

    因很簡單,如果 TA 本身沒辦法先了解自己,是很難找到自己與學生間的上課模式,

    課中篇(課本習題解答、與同學課堂互動、小

    考)

    課後篇(請益時間、上課後的自我檢討、調整

    下次上課的節奏)

    小考批改,下次上課檢

    討,為下次課前準備

    課前篇(自我了解、大學時代對助教的期許、

    上課前教材準備)

    圖一 TA 工作內容循環圖

  • 33

    更不用說去了解學生對這門課的學習態度以及學生們對這門課的預期心理了。成為

    教學助理之前,我也曾是一個區區的大學生,上過艱深難懂的會計、經濟及統計等

    科目,老師在台上講的口沫橫飛,黑板寫了又擦,擦了又寫不下十次,還是有些許

    觀念沒辦法理解突破,心中不難會寄望在實習課的時候一網打盡,期許助教能給予

    協助。綜合前面兩個觀點,來為我所教授科目給予心理層面及精神層面的課前準備,

    另外就是對該門科目知識上的充分準備了。

    至於課中篇,包含了與同學課堂間的互動、課本習題講解及小考。這些是上課

    時最基本的要素,如果沒有與同學們有課堂間的互動,很難了解他們的吸收程度;

    如果沒有與同學們有課堂間的互動,上起課來的氣氛會非常死氣沉沉,也容易讓同

    學們與周公下棋去。老師上課的時候常常會解釋一些與這門課相關的重要精華理

    論,但也常常因為時間上的限制無法講解例題讓同學們知道如何運用這些理論,所

    以這一部分應該是 TA 給予輔助的部份。而小考則是用以測驗同學們對於每ㄧ週的進

    度是否能夠跟上,他們對哪些課堂比較不清楚,作為下次我上課的內容之ㄧ。

    最後,課後篇包含了請益時間、TA 課後自我檢討及調整下次上課的節奏。學習

    就如同消化食物一般,不是每樣東西進入體內都能全部消化吸收,當然也有吸收特

    別好的人,所以難免會有學習程度稍微落後的學生,或者是有更想深入瞭解的同學,

    安排請益時間較為恰當。至於課後自我檢討,在上課過程中,若同學們對於課程內

    容毫無反應,課後自己調整上課講述的方式以及用詞,以便讓同學們於下次上課的

    時候更容易吸收。而至於調整下次上課的節奏,則是對於在課堂中,可能有較深的

    觀念同學們較不易吸收,而向我反應進度太快時,那我可能會在下一次的上課盡量

    以不同的上課方式讓同學們明白。

    以下是更詳盡的內容:

    (一)課前篇

    1. 自我了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我個人認為要有好的教學品質及方式,應該要從 TA 自我了解先開始,對自己熟悉才能洞悉我的學生。

    首先,先從自己的個性開始了解。我的個性稍微急性子、愛好心切,卻又

    有一點活潑,所以我喜歡的上課方式是有聲音的,所謂的有聲音不是學生

    們在台下吵吵鬧鬧的聲音,而是跟我在課堂上有互動的聲音,但是由於我

    所教授的科目是財務管理,常令大多數的同學深感挑戰性,想發言卻又不

    知從何問起。幸好學校有舉行 TA 座談會,經過座談會之後了解到 TA 應盡

    的職責與其義務後,以及與上課老師的詳談後,清楚的知道我在課堂上應

    進行習題檢討、章節重點提示以及小考。便開始整理規劃我這學期在課堂

    上的時間分配,絕對準時進教室,將本章重點於上課鈴前先寫好在黑板,

    預計以 30 分鐘講解習題及重點提示,5-20 分鐘給予小考或請同學上台重

    新演算過我剛剛所講解的題目,預留最後 10 分鐘點名。以上大致是我上

    課時後的方式,當然不是這樣一成不變的偶爾會視進度的狀況而給予不同

    的方式。

    2. 大學時代對助教的期許:以前,是個黃毛丫頭大學生的時候,常常不是很清楚的了解老師在課堂上的內容,而且有些老師看起來頗具ㄧ點煞氣,有

  • 34

    問題也只能老往助教那邊跑了,心中常會想著助教是無敵的,畢竟他們年

    紀也跟我們相仿,解釋方式也比較讓我們學生清楚易懂。這個重點就在於

    表達方式的不同,換句話說是表達方式教與同學們間貼切。如何用易懂的

    表達方式讓同學們理解也藝術之ㄧ,這也是我在課前準備應該深刻理解的

    重點之一,以前的我會寄望助教,想必現在的學生應該對助教的需求也會

    很深吧!

    3. 上課前教材準備:對於老師上課的用書名稱、內容及章節應清楚的熟悉瞭解,對於前一堂課的進度也應該清楚的掌握瞭解,不要出現助教與老師上

    課的進度不同的烏龍,或者是各上各的情形,因為這樣學生可能聽不懂或

    者是根本不想聽,也可能出現被學生們質疑能力是否不足的情況。

    (二)課中篇

    1. 課本習題解答:該門授課老師所在課堂上提及的理論,常因時間不夠而無法給同學們實際運用的瞭解,而助教這時候的功能就是幫同學們講解老師

    講解過的理論運用在計算上該如何解,我會先到教室利用上課前的下課

    10 分鐘,將該次習題索賄運用到的公式寫在黑板上,上課鐘響後,依依

    告訴同學這個公式上的代號所代表的意思為何,講解完後有的時候會先請

    同學上來試算,或者我在黑板算完後請同學再演算一次。

    2. 與同學課堂的互動:每次講完一個理論或者是一段落的時候都會問同學懂不懂、哪裡不清楚,雖然未必會有人回答,但是抽問是很有效的。有可能

    會經過抽問後可以大致判斷剛剛講的內容是否有成效。

    3. 小考:看著同學們上課搗蒜如泥,到底是真懂還是裝懂呢?實在是讓我有點分不清,只能藉由每堂課的小考來為他們判斷了。經過一個學期下來事

    實證明,有一個永久不變的定理就是,會讀書的永遠會讀書,不會讀書的

    還是不會讀書。

    (三)課後篇

    1. 請益時間:讓有心學習的同學在回家讀過書之後,仍然有問題的時候找得到窗口詢問。通常最熱門的時期就是期中考前跟期末考前,平常幾乎沒人

    會來問,因為大多數會在該堂下課後解決,但還是偶爾會有同學私底下跑

    來問我。可以說請益時間算是隨機移動的。

    2. 上課後的自我檢討:剛開始上課的時候會發現同學們對於所講的內容毫無反應,難免會沮喪。但這對一位初為 TA 而言算是一個非常好的磨練,會

    激勵 TA 更多更好的上課模式,更增強 TA 的表達能力,也會促進 TA 間的

    情感交流,互相討論如何才能解決共同面臨的問題,讓同學們有更好的學

    習方式。

    3. 調整下次上課的節奏:根據課堂上的小考,瞭解到學生們不懂的地方,重

  • 35

    新想過該如何向他們解釋會更加明白,在下次上課會再給予更清楚的講

    解。如果這星期老師的進度較慢,會在稍微講解上次上過的內容讓他們更

    加瞭解。

    (四)結語:

    其實,TA 工作內容很難細分為課前篇、課中篇、課後篇,因為這是一個緊密不

    可分割的循環,若只盡力做好其中的某一環節而疏忽另一個環節。我想這會是一個

    浪費,與其時間都花了,不如就做到盡可能的好,不僅對自己好對學生們更好。T

    A的共同目標就是讓學生們在學習時能如魚得水般的自在。

  • 36

    四、建設學院: 土木系許惠綺教學助理

    圖一 TA 授課循環圖,是本人教授ㄧ學期後的經驗分享,首先以簡單的圖予以

    陳述。大致分為課前、課中及課後三大部分。依個人認為,課前篇又包含了角色的

    扮演、教學內容、充實自我、經驗傳承的部份。至於課中篇,包含了協助教授教學、

    小組討論、課程紀錄。最後,課後篇包含了彙整資料、更新網站內容、批改報告、

    請益時間,以下是更詳盡的內容:

    (一)課前篇

    1. 在學期開始前與老師充份討論課程之進行與 TA 在課程中所扮演之角色:對教授來說,學生成為教學上的夥伴,雖可減輕教授的負擔,但卻也必須

    課中篇(協助教學、小組討論、課程紀錄)

    課後篇(彙整資料、更新網站內容、批改報告、

    請益時間)

    報告批改,作為下次上

    課之檢討依據。

    課前篇(角色的扮演、教學內容、充實自我、

    經驗傳承)

    圖一 TA 工作內容循環圖

  • 37

    承擔 TA 在教學過程中的陌生與摸索、TA 在學生中的滿意度及壓力。在學

    期開始前教學助理須與教授充份討論 TA 在本課程中需要以何種方式來協

    助教授,以利課程的進行。另外 TA 需要更積極與教授討論課程內容、準

    備及統整教材,並主動輔導與協助修課學生,成為教授與學生間優秀的溝

    通橋樑。

    2. 授課前一週與老師討論下週之教學內容與所需之資料:討論課程內容時,或許自己的想法會與教授不盡相同,有時較為單純的想法,直覺地認為也

    許討論的結果僅此而已。然而教授往往是逆向思考,也許教授會想導引同

    學們以另一個不同的觀點去思考。所以跟教授的討論是必要的。

    3. 充實自我與此課程相關知識:TA 所帶的實習課,或許不是自己的專業方面,也有可能是很久沒有接觸的科目,因此自我充實是非常的重要。也可

    藉此機會讓自我有溫習此科目的機會,而平時的充實與自修亦可以讓自己

    在此課堂中找尋一些課題、話題來增進與學生們的互動。

    4. 請有教學經驗之TA做經驗傳承:可以請以往有帶過此科目的學長姐或同學來分享他們的帶課經驗,由於此課程在建設學院中,每個科系的學生都必

    需修這門課,但各科系的上課方式卻又不近相同,因此便需要有經驗的同

    學、學長姐們來分享彼此的經驗,提供給帶此課程的學弟妹們作為一個參

    考。

    (二)課中篇

    1. 協助老師進行教學工作:在課程進行的同時,教學助理應從旁協助老師教學的動作有:課程講義的發送或者從旁指導同學們操作儀器、與儀器的試

    驗……等。

    2. 在課程進行時,對分組進行「小組討論」:實習進行時,可以對各組同學提出建議或者讓他們進行發問的動作,並現場討論問題或解答他們的疑

    問。

    3. 對課程進行過程紀錄:課程進行時,對實習過程中進行紀錄。以拍照方式來展現課中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關係,也可以留下一些課程紀錄。

    (三)課後篇

    1. 協助彙整課程資料:協助教授彙整上課的資料,例如:講義、補充的教材..等等之類。

    2. 協助更新課程網站內容:協助教授更新教學資料到網路教室系統。例如:

  • 38

    小考的公告、或是利用問與答的方式與同學互動、課程的公告..等。

    3. 協助批改實習報告與成績:每週實習後,都會要求同學們以「組」的方式撰寫這週所實習的內容,此方式可加深他們對儀器操作的步驟、原理,此

    外讓每位同學寫入自己的實習心得,讓他們寫下操作實習過後的心得,如

    此一來便可讓助教更清楚每位同學的學習狀況,又能進一步的去檢討缺失

    之處並藉此斟酌改善教學方式。

    4. 請益時間:當同學在複習過後,仍對課程中所教的習題有問題時,同學們可以在請益時間來提問,提供系上同學發問的時間與空間。通常請益人數

    最多的時間是期中考與期末考前,其餘大多都會在該課堂下課前便得以解

    決,偶爾甚至會有同學私底下跑來研究室詢問,可說請益時間算是隨機性。

    (四)經驗談:

    TA 這個工作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相對的收獲也很多。擔任TA的工作期間所要

    面臨到的事,就是要不斷的去挑戰自我,也許會面臨到各式各樣的問題,而這些問

    題也許不是你原先就知道如何解決的,例如:對於測量已非常熟悉,所以當學生提

    出一些課程中的問題,或是儀器操作的問題,都能解釋回答的相當清楚,但畢竟所

    學有限,在擔任TA期間,可能會面臨到較複雜或較困難的問題亦或是非常簡單的基

    本問題,各式各樣的問題都將必須去面對。因此當面臨一個較為困難的問題時,當

    下不知該如何答覆,必須學習的便是如何在很短的時間內去找尋答案並解決問題。

    當然,並不是每次都有辦法立即解決,當無法立即解決時必須先告知同學會將此問

    題記下,然後去請教老師或學長姐、同學,以尋求出精確的解答,並可於下次課堂

    中或利用網路教室系統把答案告訴同學。

    換言之,有些當下就可以解決的問題,也許是一些已再三重複、叮嚀或是一些

    非常基本的概念、原理,但還是會有學生會一再地詢問,此時,我們該學會的是以

    最大的耐心並且保持愉快的心情,帶著笑容給予再一次的教導。因此,在這樣的情

    況下TA能學習到的便是「耐心」,不管情緒是好是壞,當面對每位學生時,必須讓學

    生覺得教學助理是一位可信賴且有耐心的小老師,是一位可以幫助他們,解決他們

    學習問題的人。

  • 39

    五、資電學院:資訊系李宜勳教學助理

    因為我擔任資訊工程學系計算機概論實習課的教學助理已經有三年的經驗,所以在此分享我所擔任教學助理的一些心得給大家。首先,教學助理的工作流

    程圖如圖一所示:

    教學助理的工作流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份為開學前的課前準備,第

    二部份為學期中台上的教學,第三部份為非上課時段,這三部分將在接下來的課前

    篇、課中篇以及課後篇與大家分享心得。

    (一)課前篇

    由於在逢甲大學資電學院裡計算機概論實習課所上的課程為 C/ C++程式語言,

    要成為實習課的教學助理必須先熟悉 C/ C++程式語言。除了需要有撰寫程式的功力

    以外,在開學或上課前還有許多工作需要事先準備,其中包含了該學期的上課用書、

    開學前的課前準備工作

    (上課用書、課程進度…)

    學期中台上的教學

    (程式教學,隨堂測

    驗、問題解決…)

    非上課的時段

    (學生請益時間、後續課程的

    準備、回家作業與隨堂小考

    的批改…)

    開學後

    下課後

    上課時

    圖一 教學助理工作流程圖

  • 40

    課程進度、回家作業、隨堂測驗、評分標準…等等工作。接下來會針對這幾項課前

    準備工作加以說明。

    1. 上課用書及課程進度:雖然計算機概論實習課程內容大多都是以程式語言為主,但是隨著老師上課方式的不同,往往所使用的課本會有些許的不

    同,因此,在開學和上課之前必須先了解該學期老師所指定的上課用書為

    何,如此一來,才能依照書的內容來準備課程進度,而且當學生有問題時

    才能給予學生正確的解答。此外,計算機概論實習課是屬於一學年的連貫

    課程,上、下學期的課程都必須有一致性與連續性,加上每位老師有他們

    自己所掌控的上課進度,因此開學和上課之前也需要跟老師討論並確認該

    學期上課的內容與進度,如此才有辦法依照上課的週次來教導學生。另

    外,在正式上課時通常都會使用投影片來呈現上課的教材內容,所以,必

    須在開學和上課前把所需的投影片製作完成,若上課用書有提供教學投影

    片,則最為方便,因為書商所提供的教學投影片往往可以完整的呈現書本

    的內容,如果書商沒有提供教學投影片,那教學助理就必須先熟讀上課用

    書之後,再自行製作教學投影片。

    2. 回家作業:一般而言,程式相關課程中都會分配回家作業給同學練習,回家作業的用意除了練習之外,還可以了解自己是否可以跟上老師或教學助

    理的上課進度,因此,回家作業的題目也需要依照上課進度來設計題型,

    並且與老師討論。除了設計題目以外,要如何收回同學們所繳交的作業也

    必須先做好規劃,因為程式繳交以及批改若是使用紙本方式完成,則會浪

    費許多紙張而且批改也相當不便,若要讓同學們繳交程式原始檔,則需要

    提供一個完善的繳交平台給學生們使用,所以回家作業除了題目設計外,

    繳交方式以及批改也是需要事先準備妥當。

    3. 隨堂測驗:上課過程當中除了回家作業讓同學們練習,還需要用隨堂測驗來了解同學們是否有把課程內容吸收,所以,我們也必須在開學前先跟老

    師討論該學期需要幾次的隨堂測驗,至於考試的題目內容必須依照上課的

    進度來設計,通常隨堂測驗的題目會依照同學們上課的情形再做細部修

    改,但是隨堂測驗的次數以及時程也需要事先規劃好,而隨堂測驗是否接

    受學生們的補交,以及補交方式都需要上課之前做好準備。

    4. 評分標準:在課前準備的工作當中還有一項工作是必須先了解,那就是評分標準。我們需要在開學的第一堂課就要讓同學們了解該學期的評分標準

    為何,讓同學們在上這門課的時候知道哪個部份是必須注意的,因為通常

    配分越重的部份往往是該門課必須特別注意的環節。像先前所說的回家作

    業以及隨堂測驗該占多少百分比,期中考以及期末考又各別占多少百分

  • 41

    比,甚至點名是否會影響最後的總成績等等。這些評分標準與規定在開學

    第一天就必須讓同學們完整了解,也是為了避免學期末如果同學們對於成

    績有疑問而造成不必要的糾紛。除了前面所提到的學期開課前的準備事項

    外,教學助理還是需要在每次上課前就要把投影片內容熟讀過,因為在台

    上教導學生時,需要對教學的內容完全的熟悉才有辦法教學,所以課前的

    準備是十分的重要。通常為了上台教導學生,教學助理對於課程內容學習

    的份量與程度都會比學生還要來得多。另外,因為資訊工程學系有執行

    IEET 認證,所以上課時學生們所繳交的任何作業,接受的所有測驗的資

    料都必須完整保留,因此在課前準備的時候也要考慮到如何將這些資料收

    集齊全並繳交回系上使用。

    (二)課中篇

    如果各位教學助理在先前的課前工作有完善的準備,那到正式上課的時候就會

    順暢許多了,但是在上課的時候也必須要有幾項項目需要注意的。

    1. 上課心態:首先要注意的就是上課的時候與同學們之間的互動與關係,引用古人說過的一句話,夏曰:「君子信而後勞其民,未信則以為厲己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在說,君主要人民付出心力為他做事,必須先取得人民的

    信任,若人民還未信任君主之時,君主想要要求人民為他效勞,人民會認

    為君主只是嚴厲的勞役他們而已。引用這句話的用意是在於,教學助理在

    上課的時候,必須要讓學生們接受我們上課的內容,因此教學助理在講課

    的時候必須表現出來對於程式語言的了解。但是在上課的時候不可以把自

    己完全當成「老師」的身份上課,因為有時候學生會認為你只是一個「助

    教」,如果把自己的姿態擺太高,有時候會引發不必要的困擾,但是也不

    能與學生們太過於親近,因為到時候如果學生們在成績分數上面有問題

    時,學生就會以朋友的身份與你要分數,因此在上課的時候必須與學生們

    建立良好的關係但是也要與學生們保持固定距離。

    2. 點名及教學:通常在上課的時候為了確定學生會到教室上課,都會透過點名這個方法來了解學生們的出席狀況,而且透過點名的機會可以與學生們

    多一點的互動,加速對學生們的認識。上課的時候,因為教的內容是程式

    語言所以上課地點都是在學校機房裡,因此,許多同學上課的時候就藉機

    上網玩遊戲或瀏覽網頁,所以在機房前面上課講解程式時,不要只是想把

    今天的進度教完講完就沒事了,也必須注意一下學生們是否有專心在聽

    講,否則上課內容就會沒有吸收,而最簡單的注意方式就是用眼神的交

    流,上課的時候不要只是面對著黑板或是自己的電腦的螢幕,要不時的用

    眼睛去關心一下學生們聽課時的表情,因為如果有地方學生們聽不懂或不

  • 42

    了解的時候,常常都會很清楚的表現在臉上,時常的看一下學生們的反

    應,不只可以讓學生們知道你有在注意他們而不敢任意的玩電腦,還可以

    知道學生們是否已經遇到問題或瓶頸了。除此之外,我們還要偶爾走到同

    學們的身旁問問他們是否有問題,這樣子也可以加強學生們上課的注意

    力。如果上課的時候有發現同學們有疑問而不敢發問,我們也可以自己提

    出一些關鍵點的問題,讓學生們來回答,而且在提出問題讓學生們來回答

    的時候,因為學生們要了解提出來的問題內容為何,也或許學生們怕自己

    會被點到來回答問題,通常在這個時刻同學們也都會特別的專心聽講。

    3. 隨堂練習:因為上課的內容是撰寫程式,所以學生們動手練習寫程式是十分重要的,在每上完一個段落之後需要保留時間給學生們練習寫一些範例

    程式,程式相關的課程如果沒有親自動手寫,往往都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在

    哪邊,也不能為了要趕進度就不斷的講課而不讓學生們練習,所以每次上

    課都需要預留時間給學生們動手寫程式。然而,當同學們練習時是最常發

    問問題的時候,因此這個時候要花費多一點時間去關心學生們練習的情

    況。當練習寫程式有遇到問題時,他們的問題其他同學也都會有相同的問

    題,所以回答問題時,不要只是單獨的在該同學旁回答,最好在台上把他

    所遇到的問題提出來,並且統一把答案告訴給全班的同學。

    4. 隨堂測驗:除了使用範例練習來知道學生們上課了解的程度外,也必須透過隨堂測驗的方式來進一步了解學生們的學習成效,考完試的下一週上課

    時,必須把前一次考試的程式解答在上課時跟同學講解。這些考試的程式

    解答也需要在考試前就要完成,因為往往在考試時學生們會想要更了解題

    目的要求或執行時的畫面結果等等,所以在隨堂考試的題目設計完成後,

    也就要把解答程式一併完成,以便提供執行檔給學生們考試時參考用。由

    於學生們的學習成果,教學助理也需要擔付起責任,所以不能只是抱著去

    把課上完就沒事的心態,上課時必須關心並且了解學習的情形,這樣子才

    可以掌握學生了解的程度,讓學生完全的吸收所教的課程內容。

    (三)課後篇

    擔任教學助理不僅只有在課堂上講解上課內容而已,如果學生們在課後還有問

    題,教學助理也需要安排時間來替學生們解答問題,若要擔任資訊系的計算機概論

    實習課的教學助理,需要安排每個星期固定三個小時的請益時間給學生們,如果學

    生有程式相關的問題時就可以在該時段來詢問教學助理,如果學生們是針對於回家

    作業、隨堂測驗、期中考或期末考有疑問時,因為這些題目都是事先就設計完成的,

    所以相關的程式都要有事先的準備,才能提供學生們完整的解答,但是如果學生們

    有問題來詢問時,而且他們所提出來的問題不盡是回家作業或是隨堂測驗等等的題

  • 43

    目,有時候會是他們在網路上面看到其他程式相關的題目或是其他科目需要使用程

    式來完成作業的部份,此時,教學助理必須對程式有相當程度的熟悉與熟練才有辦

    法解答同學們的疑問,所以除了在課前篇時有提到教學助理通常在上課前準備的教

    學內容及份量會比正式上課所教給學生們的還要來得多,而且為了要能解答學生們

    各式各樣的問題,所以在擔任教學助理的時候,我們所學到的該課程相關的知識往

    往都會比學生還要來得多。

    (四)經驗談:

    我擔任計算機概論實習的教學助理已經有三年的經驗,這邊提供一些我們實施

    教學過程中所需要或注意的部份與細節。除了課前教學內容需要與老師先討論之

    外,每個學期前都會事先架設一網頁,在這個網頁上面會提供學生們他們所需要用

    到的資料,其中包括了老師與教學助理的聯絡方式、上課用書的基本資料、回家作

    業的題目以及該上課用的投影片,此外,為了要能回收學生們所寫的回家作業程式

    以及隨堂測驗補交檔案,如果學生們當面或透過電子郵件繳交檔案,檔案管理會相

    當的麻煩,所以我們也在這個網頁上面提供了一個平台可以讓學生們繳交檔案,而

    且為了能讓學生們能準時的繳交檔案,因此繳交回家作業以及隨堂測驗補交的期限

    也是在開學的時候就會跟同學們說明清楚,如果超過繳交期限,學生們就需來找教

    學助理說明為何無法在期限內完成的原因,如此一來就會比較方便管理學生們回家

    作業與隨堂測驗。在回家作業上傳的網頁中也會提供同學們知道哪些同學已經有繳

    交過回家作業了,同學們在寫回家作業時如果遇到問題時,就可以找那些同學來幫

    忙解答,無形中也可以減少教學助理的一些負擔。另外,因為曾經發生過同學們因

    為家中電腦出現問題而導至檔案遺失,所以我們也提供學生們可以下載已經繳交過

    的程式檔案,但是不提供下載其他同學們已繳交的程式碼。

    而準備事項完成之後,在學期間就可以使用這些資料來進行教學課程,而在上

    課的時候有些老師很注重學生們的出席狀況,所以每節課都必需要點名,如果班上

    學生的人數不多的時候可以使用唱名的點名方式,但是如果班上的人數眾多時,使

    用唱名方式點名就需要花費許多時間,因此除了學期前的幾次上課可以使用唱名方

    式點名並且認識學生外,以後可以使用簽到的方式來進行點名,而為了必免會有“代

    簽"的情形發生,在簽到完後要比對簽到的人數與現場的人數是否吻合,如果人數

    不同時再進行唱名方式來點名,這樣子可以減少許多點名上所浪費掉的時間。

    在上課的時候除了要時時注意同學們是否了解課程內容外,有時候可以不定時

    的點同學們起來回答問題,這樣子也可以加強同學們專心的聽講。另外,在機房裡

    面會有提供投影機以及教學廣播系統,平常時建議使用投影機來進行教學,如此才

    能讓同學們在聽課時依從練習課程內容,也因為課程內容是程式的教學,許多時候

    除了投影片的教學外,還需要現場示範程式的撰寫,但是在編譯器上面直接寫程式

  • 44

    時,坐在教室後半段的同學會常常會看不清楚程式內容,此時最好的方式就是使用

    機房的廣播教學系統。

    因為資訊系有進行教學評鑑的計畫,所以同學們的所有繳交的檔案都必須保留

    下來,除了提供系上進行評鑑所需要的資料外,同時也可以在學期末時如果同學們

    對於自己的成績有疑問時,可以提供學生來複查自己的資料。

  • 45

    六、 理學院:應數系柯宏儒教學助理

    (一)課前篇

    甲、 固定時間與授課教師討論課程進度與內容:教學助理與授課教師的溝

    通是相當的重要的。大學用書大部分都是以原文書居多,有時候專業用

    語的中文翻譯就有很多種。如果正課與實習課的翻譯能夠一致的話便可

    以增進學生的學習效果。再者就是進度問題,在學期初時,授課教師通

    常會把整學期的進度告知教學助理。但是,在學期中有時候進度也許會

    不如預期,所以與授課教師的溝通是相當重要的一環,若溝通良好,那

    麼便可以避免在教學助理與授課教師的進度有所落差的情況。

    乙、 充實課程相關知識:不定時地充實、加強對課程相關的知識,除了能

    增進自己本身的能力外,也可以對同學的提問有更進一步及更精確的解

    答,最重要的是,可以使課程進行的更加順利、使同學的學習效果更好。

    (二)課中篇

    1. 課程的紀錄:除了可以藉由課程的紀錄了解教學助理的進度,也可以了解學生的上課情況,如此一來,學生們的學期成績評分也會比較有依據。

    2. 小組討論可以協助學分釐清問題所在:數學證明方面,幾乎都可以以分組討論的方式進行。因為證明方面的問題是需要時間去思考與理解的,

    並不是像計算題一樣只是方法而已。若是以讓學生自己去討論與理解的

    方式進行,授課老師與教學助理則以支援的角色從旁去協助同學,便可

    更明確的了解學生的學習盲點與問題所在之處。

    (三)課後篇

    1. 試卷的測驗:老師講課,學生聽課的學習方式也許是最為單純的一種,但卻不能確保學生是否已完全地理解及吸收,為了驗收學生是否有將課

    程完整的吸收,考試便是一種有效而簡易的方法,也許測驗並不是唯一

    的方法,也不見得能完全透視學生的學習狀況,但這個似乎也是個最顯

    而易見的方法。

    2. 與授課教師檢討與改進工作缺失:在課程進行中有時會發現問題,例如:課堂上討論聲太大,或是學生討論不夠熱烈……等等的問題。然而因為

    授課教師的教學經驗較為豐富,教學助理便可藉由與老師的教學經驗分

    享來改善上課狀況並且可以增進自己本身的教學經驗。

  • 46

    3. 彙整課程紀錄:課程紀錄包括學生的出缺席紀錄,還有課堂上的分組表現。教學助理要適時地將資料彙整起來,在期末評分時便能有一個給分

    依據及標準,並且能避免給分流於主觀的問題。

    (四)經驗談

    1. 現學現賣利用隨堂考試來增加學習效率:為了促使學生能有效的學習,可以將該節所教的題目在下課前做隨堂小考。本人所帶的實習課是微積

    分實習,大部分是以習題的演算為主,有些習題在演算步驟方面略帶有

    技巧性的解題技巧,便需要教學助理的提示與補充。本人通常會於上課

    前跟學生告知該節下課結束前要小考,如此便能提升學生聽課的專心

    度,又可降低學生的缺課率。

    2. 課前溫習書本內容:實習課的上課內容都是在授課教師將課程教授完畢之後,教學助理在上實習課之前若能先預習課程內容及上課講義,那麼

    將會提高實習課的學習效率。無論是微積分或是代數學,都有相當多的

    定義與定理必須要先將觀念釐清並且理解,而實習課的課程便是屬於定

    理的應用,若是再重新講述一遍定義與定理,不但不易當場弄懂更會浪

    費掉實習課的用意與時間,數學的定義與定理是要花時間去理解的,因

    此實習課前的溫習是非常重要的。

    3. 板書的控制:黑板上的用字相當重要,數學有相當多的代號或符號,這些都要相當的注意,因為本人在上課的時候就常遇到學生問這些符號的

    意義。我所教授的微積分並非是數學系的微積分,而是屬於商學院方面

    的,然而他們並未學習過一些數學符號,所以在使用上便要特別地注意

    這一方面的小細節。另外就是字體的大小。本人所教授的實習課,在人

    數方面,微積分約在七十人左右,代數學則有一百一十人,換言之授課

    教室算是相當大的,所以在字體方面,大小就要特別地去注意,教學助

    理可以在上課前自己走到教室後面觀看一遍,就會知道自己的字體是否

    適中。再來就是顏色的部份,重點方面可用較顯眼的顏色來表示,或是

    在演算教學習題時,題目使用一個顏色,解題再另用一個色,此方法可

    以讓學生看得更清楚、更明白。本人之前在教授微積分時,因使用同一

    顏色的色筆,便常會有同學把題目與解題內容混淆的情形。

    4. 如有不懂之處可再利用課餘時間輔導:由於微積分的習題有相當多的類型與題目,所以無法在課堂上一一都演算過一遍給學生看,因此,教學

    助理可以利用自己課餘的時間以及學生的空堂時間給予他們發問的空

    間。像我們系上就設有微積分諮詢室,提供學生解答微積分問題的時間

    與空間。

  • 47

    七、工學院:工工系林芳如教學助理

    對於第一次擔任 TA 角色的我,心中充滿了緊張又期待,因此,在課程開始前

    有充足的準備及調適是必要的條件。而經過一學期的授課經驗,本人將經驗整理歸

    納出下列三大項,分為課前準備、課中篇及課後篇,利用下列建議,開始著手準備,

    以便新學期開始後能順利進行授課。

    在課前方面包括課程教材的準備與規劃,以及自我調適。在大學時期,自己本

    身也曾上過實習課,從過往的經驗中,可以較快掌握課程中的問題,以及學生上實

    習課的態度,因此可以針對這些問題點先著手準備。而在課中方面,第一堂上課必

    須先對於此實習課做詳細說明,因此,可分為第一堂課及學期課程部份,課中內容

    包含作業、報告討論與課堂互動。作業是讓同學對於軟體操作有基本的了解,則進

    一步利用報告討論的方式來驗收熟悉與運用程度。在課堂上最重要的是互動關係,

    有了良好的課堂互動,才能帶起班上的學習氣氛。至於課後方面包括了請益討論時

    間以及自我檢討。在課堂上可能無法詳細的講述,因此可以安排課後的請益時間,

    讓同學有更多發問的時間;另外一個課題就是自我的檢討及調整,讓同學更容易理

    解課程內容與內涵。

    (一)課前準備

    課前的準備不僅能讓課程順利的進行,對於在課堂上「預期」會發生的問題掌

    握的越多,並能預先想好處理方案,才不會在課堂上因而產生慌張感,越是充分的

    準備,就能越有自信,也越能減少出錯機率。除此之外,在課前可以跟授課老師或

    帶過這門課的同學或學長姐請教討論,並與授課老師討論授課大綱及配分方式等。

    除了課程內容外,還必需注意學校行事曆,以便瞭解跟學生有關的校務活動。

    另外,對於自己的調適也是重要的一環,本身個性比較內向,對於要面對一群人講

    述課程是一門難題,故自己要突破改變。而以下幾點為課前準備方面需注意之相關

    事項:

    (1)同學當中是否有正課與實習課為不同班級或不同授課老師?

    (2)此門課需要哪些軟體或設備?

    (3)課堂教室中的設備有哪些?並該如何使用其相關規定有哪些?

    (4)修過課的同學對於此門課程有何建議?

    (二)課中篇

    第一次上課,心情難免緊張焦慮,對於課堂的進行會有些生疏,這些狀況是正

  • 48

    常的現象。而學生對於 TA 及課程往往以第一堂課印象最深,因此可以在第一堂課用

    比較輕鬆快樂的上課氣氛,讓同學提高上課的興趣。在第一堂課與學期課程之進行

    應注意事項如下:

    1. 第一堂課

    (1)自我介紹:第一次上課,可以先做輕鬆的互動,例如像自我介紹,讓同

    學先了解自己及教學方式。除了此之外,還得記得說明個人聯繫方式以

    及討論時間,以方便與同學互相討論。

    (2)課程及課堂規則說明:在課堂一開始,必須先把課堂規則訂出,一方面

    讓課堂進行順暢,避免影響同學權益;一方面也讓自己比較容易帶課。

    另外,對於出席及配分說明,也需明確的規範及說明。而在說明課程內

    容方面,目的是為了先讓同學對於這門課有粗略的概念,讓學生清楚了

    解課程將如何進行、該如何配合。另外,對於每個禮拜要上的單元以及

    所需的報告先說明給同學了解,讓同學能順利的進行。並可以依照以下

    幾點來加以講述:

    A. 課程部份:

    a.課程內容為何?

    b.此課程上課方式為何?以及需要哪些軟體及硬體設備?

    c.課程主要目標?

    B. 作業部份:

    a.作業如何評分?

    b.作業繳交方式?

    c.配合同學的程度來調整教學方式?

    C. 專題報告部份:

    a.報告評分方式?

    b.報告與課程內容有何關聯性?

    c.同學事前需準備之工作?

    d.書面繳交方式及期限?

    e.口頭報告方式及時間?

  • 49

    f.遲交報告之處理方式?

    2. 學期課程

    (1)隨時準備上課內容:除了學期前的準備,在每堂課前都必須再一次複習,

    準備下次上課內容,其內容及作業勿過深或過重,避免同學無法應付,

    進而造成對此課程的排斥。此外,因為每次課堂上的狀況不同,故內容

    的準備盡量超過該堂課的進度,以免發生開天窗的情況。另外,定期與

    指導教授報告狀況及討論,以做適當的調整。

    (2)作業及專題報告:此實習課上課方式主要以操作軟體為主,但由於電腦

    機台數的限制,故有些同學在課堂上並不能親自操作,因此利用作業的

    方式,讓同學有操作練習的機會。並且更進一步利用專題報告,讓同學

    更加熟練,並利用此報告了解該課主要的目標。

    (3)課堂互動:在課堂中在最要的就是「互動」,若少了相互間的互動,只

    有自己一直講述課程,容易出現無形的屏障,再加上聲調平緩,同學更

    容易打瞌睡、發呆、聊天或做其他的事,故良好的互動關係是必要的。

    另外,上課講話速度避免過快及口齒不清,自己應隨時注意調整。而有

    了良好的互動,跟同學們的相處更加融洽,增加人際關係,是當 TA 無

    形的收獲。

    (三)課後篇

    TA 除了課前準備及授課之外,對於課後之整理與作業、報告之批改也必須要謹

    慎注意。每當課程結束後,必需對課程做一個整理,並檢討改進缺失。若當在課堂

    上出現困難或有問題無法解決,應當把這些問題彙整紀錄,並加以研讀求解,而在

    下一次上課把答案回覆給同學了解。其實課後的工作就是課前的準備,是一個無限

    的循環,故在此兩階段所要注意的事項應互相配合。

    另外課堂結束,還需批改同學的作業及報告,在這方攸關同學的學期成績,因

    此應注意下列之事項:

    1. 評分的問題

    2. 教學助理應當將評分的程序儘量的標準化與公平化,同時要保留評分的依據,以免日後有爭議時無法證明自己的公正性。

    3. 課後討論

    4. 每當快到繳交報告及作業時間,同學的問題一定會突然增加,教學助理可安排討論時間,若當同學對於繳交報告的架構、內容、文獻等方面有

  • 50

    問題時,可與和同學進行研究討論,並適時提供意見。

    (四)經驗談:

    在研究所之前,一直覺得教學助理這個名詞對我很遙遠,是一個很重要的職務,

    因為所要面對的是一個班級的責任,沒想到進研究所之後,很榮幸能當上教學助理。

    第一次帶班,對於很多事情都還不清楚,一直抱著很惶恐的心情,壓力也突然暴增,

    因此在上課之前,必須先做好準備才能順利的應對。其圖 1 是經過一學期所得之經

    驗,TA 職務就如圖 1所示,是個無限的循環,在課前需做足準備,而課後不僅對於

    同學的課業,還需對自己上課方式做檢討,最後再對下次上課做歸納調整。

    圖 1 TA 責任循環

    而我帶的是系上實習課,課程內容主要是以軟體系統來進行,在第一次上課前,

    先把軟體的操作方法及步驟詳細研讀,並親自執行操作,才能提早預先知道哪個部

    份有困難,該自我加強練習。除此之外,對於學期課程的進行,在學期開始前應予

    事先規劃及分配,並與指導教授討論加以修改,其課程進度方面,可以配合校內行

    事曆,避免讓課程延遲或提早結束。另外,把所訂定的教學大綱、進度內容以及課

    程配分權重列出,如圖 2 所示,一方面讓自己掌握課程的流程,另一方面讓同學更

    深入了解這門課的上課形式。而在帶這門課所遇到比較特別的經驗是,此班級人數

    過多,系上無多餘的教室可以更換,並且也無法在一節實習課裡全班都討論到,因

    此與指導教授討論過後,其上課方式如圖 2所示。把班級分為 A、B組輪流,假設這

    禮拜輪到 A 組討論,則 B 組就操作練習軟體,其較重要的課程,則為全班一起討論

    及實作。

  • 51

    圖 2 課程之流程及分配

    而課堂進行方面,在第一堂課上課一開始先自我介紹,並說明個人連絡方式,

    以便往後同學發問及討論之進行。之後,便對同學介紹本課程大綱,並開放讓同學

    提問,讓同學對於課程更加了解,另外,可把課程相關資料上傳至平台,提供給同

    學下載。由於此項科目各班指導老師不同,因此在第一次上課,必須先詢問有無同

    學正課與實習課程上不同班級,並與其他班級之教學助理研究討論,避免往後產生

    學期成績上的糾紛狀況,有失同學之權益。在學期課堂進行當中,自己先把該堂課

    程自己加以複習,熟悉軟體的操作,讓課堂順利的進行。而由於自己本身比較容易

    緊張,避免在課堂上因緊張過度,而忘了課前安排的事項,故在上課之前,會先把

    當節課堂所要交代及執行的事項一一列出,以提醒自己下一步該做什麼,有無漏掉

    之處。

    至於課堂中,對於該堂課程內容會先親自操作並解釋給同學了解,講解至一小

    段,會給予同學操作練習,若在操作上遇到問題,可以給同學互相討論再給予解答,

    避免養成直接依賴解答,而不親自動腦的習慣。而課堂學習氣氛,為了增加同學的

    投入程度,積極的自動學習,可詢問有無同學自願上台操作,若是當全班安靜無回

    應的時候,則可利用抽點同學上台實作,讓同學上課較集中注意力,並適時的給予

    獎勵。此種方式一方面可了解同學是否理解在課堂上的講述,即時修正上課方式及

  • 52

    自己的表達方式;另一方面可讓同學增加實作的經驗,對於課程更加熟練。而課堂

    上除了學術知識之外,另外還可以分享一些不同面的知識或經驗,與同學多點互動。

    例如像此門課程是開在大四上學期,同學們也正好面臨研究所或就業的階段,因此

    可以分享自己的經歷,或讓同學提問,讓課堂上的氣氛更融洽,而不是死氣沉沉。

    在課堂之後,由於此課程以交報告為主,必需以實體案例利用軟體來執行運作,

    因此課堂結束後,會有同學提出問題,假設同學有重複性問題,必須要有耐心回答,

    不能覺得厭煩而敷衍解答,並且在下次上課時,會把問題提出重新講解,讓同學能

    加深印象及增加熟悉度。此外,在作業與報告評分方面,分數必定要公平,不宜有

    偏袒私心的行為,也避免以印象來評分,因為或許有些同學在課堂上比較沒有活躍

    的表現,但在其他方面都有不錯的成績,假若以在課堂上對同學的印象來打分數,

    會對於其它同學有失公平,故盡量減少這方面的問題。

    教學助理(TA)是同學與老師間的溝通橋樑,是個很有挑戰性的工作。在擔任

    TA 這段期間內,面臨到各方位的問題,就像自己本身對電腦技能不太精通,但所帶

    的實習課必須以電腦軟體為輔助工具,因此自己要下很大的功夫來熟悉研讀;另一

    方面,自己本身比較容易緊張,一站在台上講話會不自覺加快速度或結巴,因而對

    於擔任 TA 這個角色是個考驗。但是經過這學期下來,自我挑戰了不同方面的嘗試,

    克服了不少困難,抗壓能力也提升、處事能力也有所進步。除此之外,也讓我認識

    許多的學弟妹,雖然在課堂上我是負責帶他們的教學助理,但卸下 TA 角色之後,大

    家就是互相幫助的朋友,為我增進了不少人際關係。

    擔任 TA 這個角色,酸甜苦辣各種情緒兼具,在此段過程中,除了要適應自己

    的課業,還需下功夫改作業、報告及帶實習課,是個很忙碌的一學期。但是到了期

    末發現自己已經成功踏出一大步,為自己感到很欣慰,這個經驗是很珍貴的,感謝

    學校以及指導教授給我這個機會,讓我更加成長茁壯。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