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新浪 腾讯 三秦都市报 2018年12月18日 星期二 t8 壮阔...

Post on 08-Oct-2020

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责编:孟琳美编:赵明月 组版:刘养林 校检:魏力 卢伟官方微博:新浪/腾讯 @三秦都市报 2018年12月18日 星期二

T8www.sanqin.com

壮阔东方潮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奋进新时代变变革革““改革开放改革开放4040年年陕西教育百强巡礼陕西教育百强巡礼””特别报道特别报道

追寻探究源自对地质的热爱——从秦岭山中走出的地质学家张宏福

33年来,他始终把一腔桃李情付诸教学,把化工前沿知识教授给学生,鼓励学生和教学团队在实验室参加力所能及的科研活动。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各级各类教科研项目 26项,其中“973”项目等国家项目 4项,陕西省重点实验室计划项目等省级项目 6项等。并发挥个人专长,为西安庆港洁能科技有限公司、咸阳天然气公司等石化企业 200多名职工培训工艺操作技能,长期以来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始终如一的敬业精神、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获得了师生的充分认可与高度评价。他,就是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化工学院院长侯党社。

据了解,侯党社主要从事化工、高职教育、炭、炭复合材料抗氧化等

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兼任全国轻工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日用化工专业委员会委员。他 30多年如一日地致力于化学化工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执着追求学科领域内的知识传播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始终坚持以身作则,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用一言一行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

为了完成科研任务,他经常在周末坚持到校,自加压力,刻苦攻关。为了探索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思路,经常利用寒暑假和出差机会,深入化工类企业调研走访,了解产业一线的发展现状,精准把握专业发展前沿动态;为了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始终如一地坚持上示范课,担任青年教师成长导师,耐心细致地辅导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稳步发展;特别是承担学院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建设项目业务工作以来,舍小家,顾大家,一个心思扑在工作上,不喊累,不叫苦,任劳任怨,默默奉献。

“培养学生成长是我作为教师永恒的任务。”侯党社说,要想成为一名学生爱戴的教师,就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专业功底,娴熟的操作技能,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用一言一行影响学生。侯党社把一切为了学生当成最原始的情感动力,每次课前都要重新备课,把新信息、新方法和新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让学生在思维方法上得到启迪。

热爱是科研不竭的动力——记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化工学院院长侯党社

推动“名校+”工程 发挥名校辐射作用

聚焦核心素养引领学校新发展——黄河中学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暨核心素养培育走笔

落实西安市新区教育局名校+”工程的深入开展,促进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覆盖,不断提升学校联盟的办学质量以及学校联盟内青年教师教学的能力,黄河中学充分发挥名师团队的示范引领作用。2018年11月,黄河中学举行了教育联盟“青蓝工程”启动仪式,黄河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杨亚锋在活动中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学校联盟活动,不断学习,力争达到一年站稳讲台,三年胜任教学,五年成为骨干教师的培养目标。组织联盟校陕汽二校、电机子校部分班主任赴南京参加“班主任之光 一线风采 做最好的班主任研讨会”班主任,学习成为高素质班主任

的时间路径,反思自我,由合格步入优秀,由优秀实现卓越。

此外,学校立足于区域内德育、科技、体育、艺术、外语、对外交流等各类特色教育资源,持续不断组织开展课题研究、教师培训等活动,充分挖掘成员学校潜力,共同推进区域整体持续的均

衡发展。在 2018 年西安市新城区高中新课标培训教研活动中,黄河中学教师承担了语文、数学、物理、政治、历史等多个学科的培训工作,以公开课展示和专题报告等形式,为全区教师呈现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探索及成果,受到了一致好评。 赵娜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基础教育变革已经到了深水区,要明确教育培养什么人,要知道教育的方向,转变观念、关注学生,给每个孩子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让每所学校成为家长、孩子乐意去的学校。近年来,黄河中学在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始终以质量为主线,大胆开拓,勇于实践,坚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无论是从文化实力、师资力量,还是学生素质、教育科研等方面,对培育核心素养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

深化课程建设 助力课堂教学创新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是发展学

生核心素养最有效的途径。基于这样的认识,黄河中学积极探索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落地的路径和方法。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变革课堂组织方式,学校广泛发动教师,积极研究翻转课堂、大数据平台下的精准教学等移动互联网背景与教育新形态匹配的课堂组织形式,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资源整合。

黄河中学依托物理教研组雄厚实力,在特级教师马骏的带领下,结合西安市重点学科建设和特色课程基地建设项目,建立了黄河中学物理特色课程体系,落实课程育

人理念。学校探索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教学研究,运用大数据精准得到每位学生的个人学业诊断,在讲解中侧重讲解学生知识点薄弱的题目,在传统班级授课体系下也能实现精准教学,让每位学生在课堂将学业问题得以解决,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切实提升学生成绩水平。英语教学中探索尝试“盒子鱼英语教学”软件的实用,将人工智能、语音识别以及语言习得规律等现代化的功能融入实际的教学课堂中。黄河中学的课堂教学开放性正在不断加大,教学效率逐渐提高,是该校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再次探索与升级。

多彩校园活动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黄河中学努力把校园建设成为

学生智慧和综合素养发展的大舞台。多年来,学校因地制宜地构建了德育管理制度。实施以“学校、家

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管理机制,并先后获得“西安市校园文化建设优秀单位”“西安市德育工作先进校”等荣誉称号。艺术教育方面,学校开设学生书法绘画创作课,定期展出学生的作品;加强国际 交 流与合作,已与德国学校互派学生共计100多人;科技教育方面,学校积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成立有机器人、航海模等兴趣活动小组,以及学校各类社团定期组织

“象棋、围棋”“趣味体育”等赛事,

其中,学校机器人小组曾获陕西赛区二等奖以及西安市中小学生航海模比赛多个奖项。

同时,2018 年,学校充分利用陕西省铜川照金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等陕西本地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培养学生了解社会,热爱祖国以及相互交往协作的能力,激发服务家乡的热情。10 月23 日,学校组织黄河中学初一年级全体教师进行汉城湖研学旅行,穿着汉服,学汉礼,感受中华

传统文化的魅力,学生吟诵少年中国说,植入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并参观了水土保持博物馆,认识学习环境治理和保护的重要性。11 月 1 日,高一新生 400 余人前往陕西省铜川市照金革命根据地,通过参观学习陕甘宁根据地 照 金 纪 念 馆 、革 命 英 雄 纪 念馆、图片展以及聆听根据地历史事件的介绍,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同学们坚定的理想信念。

“人同宇宙相比可能还不如一粒沙子,而我作为一个微小的个体,为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为人类作出一些点滴的贡献确实是一件开心的事情。”西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宏福如是说。他依靠着扎实的学术研究和工作业绩当选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我国地幔地球化学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在学生眼里他是地质学家

1981年,19岁的张宏福考入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四年的大学生活,都是在一本本习题和阅览室度过的。在这一过程中他发现,学好英语才能进一步深造和探知外面的世界。于是他苦练英语,为后来国际学术交流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1988年,张宏福获得硕士学位,并回到母校西北大学地质学系任教。他时常带着自己的学生利用暑假期间到全国各地搞现场教学。在学

生们眼里,“张老师天生就是搞地质的。”

点滴贡献也是很开心的事

今年1月8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张宏福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的“华北克拉通破坏”项目获得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吸引了国际地球科学界的瞩目。

从不知地质为何物的学生到一名权威的地质科学家,张宏福坦言,科学道路充满着艰辛,有的人可能一生默默无闻,但失败也有科学意义。只有对科学的无限热情,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升华及对自己的学术自信,才是推动人们在科学探索之路上不断前行的真正动力。

在张宏福的书柜和窗台上,摆满了各种各样从各地采集回来的岩石标本。在他看来,这些看似冰冷的石头都有温度,都有生命,都有故事。在张宏福看来,在沙漠中可能一粒不起眼的沙子就是几亿年,相对于地质运动,人的生命长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作为一个微小的个体,为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为人类作出一些点滴的贡献确实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重回母校 扎根黄土地

作为陕西“百人计划”引进的人才,张宏福出任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如今,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设施有的比国外还先进,分析测试水平长期处于国际一流水平。“今后我将扎根西大,扎根黄土地!今后的几年,将更多关注家乡秦岭地区,以实际行动回报家乡父老的养育之恩、西北大学的培养之情。”张宏福饱含激情地说。

责编:孟琳美编:赵明月 组版:刘养林 校检:魏力 卢伟官方微博:新浪/腾讯 @三秦都市报 2018年12月18日 星期二

T8www.sanqin.com

壮阔东方潮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奋进新时代变变革革““改革开放改革开放4040年年陕西教育百强巡礼陕西教育百强巡礼””特别报道特别报道

追寻探究源自对地质的热爱——从秦岭山中走出的地质学家张宏福

33年来,他始终把一腔桃李情付诸教学,把化工前沿知识教授给学生,鼓励学生和教学团队在实验室参加力所能及的科研活动。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各级各类教科研项目 26项,其中“973”项目等国家项目 4项,陕西省重点实验室计划项目等省级项目 6项等。并发挥个人专长,为西安庆港洁能科技有限公司、咸阳天然气公司等石化企业 200多名职工培训工艺操作技能,长期以来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始终如一的敬业精神、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获得了师生的充分认可与高度评价。他,就是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化工学院院长侯党社。

据了解,侯党社主要从事化工、高职教育、炭、炭复合材料抗氧化等

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兼任全国轻工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日用化工专业委员会委员。他 30多年如一日地致力于化学化工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执着追求学科领域内的知识传播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始终坚持以身作则,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用一言一行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

为了完成科研任务,他经常在周末坚持到校,自加压力,刻苦攻关。为了探索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思路,经常利用寒暑假和出差机会,深入化工类企业调研走访,了解产业一线的发展现状,精准把握专业发展前沿动态;为了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始终如一地坚持上示范课,担任青年教师成长导师,耐心细致地辅导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稳步发展;特别是承担学院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建设项目业务工作以来,舍小家,顾大家,一个心思扑在工作上,不喊累,不叫苦,任劳任怨,默默奉献。

“培养学生成长是我作为教师永恒的任务。”侯党社说,要想成为一名学生爱戴的教师,就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专业功底,娴熟的操作技能,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用一言一行影响学生。侯党社把一切为了学生当成最原始的情感动力,每次课前都要重新备课,把新信息、新方法和新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让学生在思维方法上得到启迪。

热爱是科研不竭的动力——记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化工学院院长侯党社

推动“名校+”工程 发挥名校辐射作用

聚焦核心素养引领学校新发展——黄河中学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暨核心素养培育走笔

落实西安市新区教育局名校+”工程的深入开展,促进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覆盖,不断提升学校联盟的办学质量以及学校联盟内青年教师教学的能力,黄河中学充分发挥名师团队的示范引领作用。2018年11月,黄河中学举行了教育联盟“青蓝工程”启动仪式,黄河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杨亚锋在活动中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学校联盟活动,不断学习,力争达到一年站稳讲台,三年胜任教学,五年成为骨干教师的培养目标。组织联盟校陕汽二校、电机子校部分班主任赴南京参加“班主任之光 一线风采 做最好的班主任研讨会”班主任,学习成为高素质班主任

的时间路径,反思自我,由合格步入优秀,由优秀实现卓越。

此外,学校立足于区域内德育、科技、体育、艺术、外语、对外交流等各类特色教育资源,持续不断组织开展课题研究、教师培训等活动,充分挖掘成员学校潜力,共同推进区域整体持续的均

衡发展。在 2018 年西安市新城区高中新课标培训教研活动中,黄河中学教师承担了语文、数学、物理、政治、历史等多个学科的培训工作,以公开课展示和专题报告等形式,为全区教师呈现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探索及成果,受到了一致好评。 赵娜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基础教育变革已经到了深水区,要明确教育培养什么人,要知道教育的方向,转变观念、关注学生,给每个孩子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让每所学校成为家长、孩子乐意去的学校。近年来,黄河中学在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始终以质量为主线,大胆开拓,勇于实践,坚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无论是从文化实力、师资力量,还是学生素质、教育科研等方面,对培育核心素养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

深化课程建设 助力课堂教学创新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是发展学

生核心素养最有效的途径。基于这样的认识,黄河中学积极探索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落地的路径和方法。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变革课堂组织方式,学校广泛发动教师,积极研究翻转课堂、大数据平台下的精准教学等移动互联网背景与教育新形态匹配的课堂组织形式,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资源整合。

黄河中学依托物理教研组雄厚实力,在特级教师马骏的带领下,结合西安市重点学科建设和特色课程基地建设项目,建立了黄河中学物理特色课程体系,落实课程育

人理念。学校探索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教学研究,运用大数据精准得到每位学生的个人学业诊断,在讲解中侧重讲解学生知识点薄弱的题目,在传统班级授课体系下也能实现精准教学,让每位学生在课堂将学业问题得以解决,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切实提升学生成绩水平。英语教学中探索尝试“盒子鱼英语教学”软件的实用,将人工智能、语音识别以及语言习得规律等现代化的功能融入实际的教学课堂中。黄河中学的课堂教学开放性正在不断加大,教学效率逐渐提高,是该校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再次探索与升级。

多彩校园活动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黄河中学努力把校园建设成为

学生智慧和综合素养发展的大舞台。多年来,学校因地制宜地构建了德育管理制度。实施以“学校、家

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管理机制,并先后获得“西安市校园文化建设优秀单位”“西安市德育工作先进校”等荣誉称号。艺术教育方面,学校开设学生书法绘画创作课,定期展出学生的作品;加强国际 交 流与合作,已与德国学校互派学生共计100多人;科技教育方面,学校积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成立有机器人、航海模等兴趣活动小组,以及学校各类社团定期组织

“象棋、围棋”“趣味体育”等赛事,

其中,学校机器人小组曾获陕西赛区二等奖以及西安市中小学生航海模比赛多个奖项。

同时,2018 年,学校充分利用陕西省铜川照金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等陕西本地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培养学生了解社会,热爱祖国以及相互交往协作的能力,激发服务家乡的热情。10 月23 日,学校组织黄河中学初一年级全体教师进行汉城湖研学旅行,穿着汉服,学汉礼,感受中华

传统文化的魅力,学生吟诵少年中国说,植入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并参观了水土保持博物馆,认识学习环境治理和保护的重要性。11 月 1 日,高一新生 400 余人前往陕西省铜川市照金革命根据地,通过参观学习陕甘宁根据地 照 金 纪 念 馆 、革 命 英 雄 纪 念馆、图片展以及聆听根据地历史事件的介绍,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同学们坚定的理想信念。

“人同宇宙相比可能还不如一粒沙子,而我作为一个微小的个体,为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为人类作出一些点滴的贡献确实是一件开心的事情。”西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宏福如是说。他依靠着扎实的学术研究和工作业绩当选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我国地幔地球化学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在学生眼里他是地质学家

1981年,19岁的张宏福考入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四年的大学生活,都是在一本本习题和阅览室度过的。在这一过程中他发现,学好英语才能进一步深造和探知外面的世界。于是他苦练英语,为后来国际学术交流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1988年,张宏福获得硕士学位,并回到母校西北大学地质学系任教。他时常带着自己的学生利用暑假期间到全国各地搞现场教学。在学

生们眼里,“张老师天生就是搞地质的。”

点滴贡献也是很开心的事

今年1月8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张宏福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的“华北克拉通破坏”项目获得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吸引了国际地球科学界的瞩目。

从不知地质为何物的学生到一名权威的地质科学家,张宏福坦言,科学道路充满着艰辛,有的人可能一生默默无闻,但失败也有科学意义。只有对科学的无限热情,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升华及对自己的学术自信,才是推动人们在科学探索之路上不断前行的真正动力。

在张宏福的书柜和窗台上,摆满了各种各样从各地采集回来的岩石标本。在他看来,这些看似冰冷的石头都有温度,都有生命,都有故事。在张宏福看来,在沙漠中可能一粒不起眼的沙子就是几亿年,相对于地质运动,人的生命长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作为一个微小的个体,为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为人类作出一些点滴的贡献确实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重回母校 扎根黄土地

作为陕西“百人计划”引进的人才,张宏福出任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如今,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设施有的比国外还先进,分析测试水平长期处于国际一流水平。“今后我将扎根西大,扎根黄土地!今后的几年,将更多关注家乡秦岭地区,以实际行动回报家乡父老的养育之恩、西北大学的培养之情。”张宏福饱含激情地说。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