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新媒体: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

Post on 24-Aug-2020

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副刊

联系电话:010 - 86423392

传真:010 -86423390

电子信箱:lhfk 5

@vip. 163 .com

55版

LüHAIFUKAN

我们在耕耘一块精神的栖息地

●●●●●●●●

2020年 1月 10日第829期

本刊策划 刘 梅编 辑 李红笛校 对 郝涛涛

专栏·名家

本专栏获全国报纸副刊专栏评选一等奖

■ZHUANLAN本月作家 红 孩■12 月 7 日,这天是阴历大雪,可

外面一片雪花也没有下。我本想,今天若是下雪,我就在家读一天书。现在,只得考虑到附近公园转转。就在这时,忽然快递小哥敲门,我对妻子说,可能是东北的朋友快递大米来了。妻子开门,快递小哥将一个方正的包裹递到她手里就走了。妻子说,哪里有这么轻的大米?我说,肯定不是大米,估计是书。

几天前,三峡出版社的朋友和万伯翱先生的助手都给我发来微信,说他们有一些新书出版要送给我。半月前,三峡总公司组织了一次作家采风活动,希望我能去。朋友说,你如果不能亲自到三峡大坝看看,那我们就把有关三峡的书给你快递过去,也算是对三峡有个初步认识吧。我说好啊好啊。这些年,我去过长江几次,可惜还没写过一篇文章。

妻子帮我打开包裹,是老友万伯翱先生速递来的两本散文大作:《红墙内外》和《元戎百姓共垂竿》。《红墙内外》最早由东方出版中心 2015 年出版,现在已经连续再版 4 次。万伯翱是万里同志的长子,从小生长在革命家庭,其特殊的生活经历和见闻,让他拥有了常人无法得到的生活素材。而他因 1962 年最早响应毛主席的号召,第一批主动到河南省西华县

黄泛区农场进行劳动锻炼 10 年的经历,使他更多的具有了平民性。

万 伯 翱 的 散 文 ,尽 管 涉 及 毛 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贺龙等老一辈革命家,但更多的是从生活的小细节,从平民的视角去写与他们的接触、交往,让人读起来觉得更加亲切、真实。譬如,在万伯翱去河南当知青的前夕,万里专门为此开了家庭会议,万里对即将远行的儿子语重心长地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并不是不爱你,爱自己的孩子看怎么个爱法,是娇生惯养,把他放在暖房里头,还是让他到风雨中去锻炼,去吃苦?我还是决定送你到农业第一线,到很艰苦的农业第一线去锻炼。”再譬如,

“1962 年 10 月 1 日晚,(万伯翱)刚上小学三年级的小弟万晓武上天安门观礼台,由于个子小,他就爬上了城楼的大窗户,抢占有利地形观看腾空升起的礼花,想不到下来时才发现窗台太高,他穿着小皮鞋不敢往下跳。正在为难的时候,伟大领袖毛主席走过来,把他从上面抱了下来,还亲了他!父母见状,也都跑了过来向主席

致谢,主席微笑着说,‘这是你们的孩子呀?非常可爱。’可惜当时大家都没有照相机,否则将会成为永久的珍贵记忆呢!”

我对万伯翱先生的钓鱼散文一直很青睐。他在 1992 年,就开始撰写此类散文,并于 2004 年结集出版了 《元 戎 百 姓 共 垂 竿》 一 书 。 本来,这只是无心插柳的写作,谁料二十年的写作,竟使得他成了钓鱼散文写作专业户。

钓鱼我是外行,并没有专门的操作和研究。万伯翱是我国钓鱼运动的重要推动者,他不仅担任 《中国钓鱼》 名誉主编、中国钓鱼协会副 会 长 , 而 且 还 是 钓 鱼 的 顶 级 高手。他眼里的钓鱼绝不是玩乐逗趣修身养性那么简单,他是把它当作体育运动的一项事业来投入的。他笔下的领袖、元帅、将军、名人,以及众多的钓友,虽不是以钓鱼为终身职业,但通过钓鱼升华的友谊和文化却足以让人们永远铭记。

万伯翱写这类散文,往往既写钓鱼的专业性,更写那些大人物、

名人与普通钓友的真性情,读来令人津津有味。如在 《贺元帅夜擒巨鲢》 一文中,将贺老总对总理的感情全部着笔于对一条十几斤鲢鱼的斗智斗勇中,当贺老总经过几十分钟与大鱼的较量后,终于将累得筋疲力尽的大鲢鱼收入网中,他不由得兴奋大叫:“送给总理,熬汤,下酒用!”而万伯翱笔下的黄永玉不仅是一位画坛鬼才,而且更是一位侠士。如在写欣赏其画的 《独钓寒江雪》 一文的开篇写道:八十年代弟弟仲翔带我去看他,他吸着大烟斗诙谐地说:“我送你一张画,就像在我自留地里摘一个瓜。”寥寥一句话,把一个活脱脱的重情义、轻金钱又幽默的黄永玉映然纸上。

看万伯翱的散文,常常惊叹他对细节的发现与提升,也由衷佩服他采访的深入。这并不是说,他是万里同志的儿子就近水楼台,而更多的是要靠他多次的采访,而且还要查阅大量资料。万伯翱给我的印象,不论何时何地,他始终保持着一颗非常谦卑的心。这显然,与他的家教和个人的修养有着直接的关系。

傍晚时分,等了一天的雪还是没有下。我在想,如果今天下雪,是不是万伯翱先生还会写一篇雪中垂钓的美文呢?我觉得他一定会的。

大雪这天没有下雪

“一个 30 克的鸡蛋,从 4 楼抛下会让人起肿包,从 8 楼抛下会让人头皮破损,从 18 楼抛下会产生什么后果?”

号召大家杜绝高空抛物,这是浙江省丽水市检察院的短视频类金奖作品《一个鸡蛋引发的“血案”》所表达的主题。短片以一个鸡蛋从不同高度的楼层抛下所产生的后果为例,说明高空抛物的危害。夸张的表情、搞怪的音效增添了普法趣味性,让粉丝在欢笑之余了解到,原来鸡蛋从 18 楼抛下可以砸破人的头骨,甚至致人死亡,同时附上法条,使普法效果最大化。

据了解,检察新媒体创意大赛至今已经举办四届。本届大赛由检察 日 报 社 与 武 汉 市 检 察 院 联 合 主办、武汉市洪山区检察院承办 ,于2019 年 7 月 4 日正式启动,10 月 31日结束,面向全国检察机关征集优秀新媒体作品。大赛共收到投稿作品 2026 件,择优展播 1194 件,其中短视频类作品展播达 511 件。短视频作品数量和质量大幅提升,是本次大赛的一个显著特点。本次大赛还首次实现地域全覆盖,除港澳台地区外,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检察机关均有投稿。

本次大赛共有《小陆龟历险记》等 90 件 作 品 分 获 图 文 类 、短 视 频类、互动类金银铜奖。在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这个特殊历史节点,本届大赛增设了“70 年·检察新风采”特别奖,《十三根铁索见证泸定检察家国情怀》等 10 件作品获特别奖。大赛另评选出 10个组织奖。

创意源于生活,形式“花式”吸睛

检察新媒体人的征途是移动互联网的星辰大海。随着 5G 时代来临,新媒体的先进技术不断飞速发展迭代,新的表现方式层出不穷。当下,如何巧妙运用已有的表现形式让检察好故事飞入寻常百姓家,检察新媒体人可谓使尽了浑身解数。

怎样策划创作 10w+的爆款产品?如何做到刷屏朋友圈?大赛获奖代表们在会场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

“ 如 何 在 政 务 媒 体 中 脱 颖 而出?我认为需要具备两个元素,即主题及创意,主题包含标题和内容,创意包含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来自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检察院的获奖代表舒雯在颁奖会上作创意分享时表示,政务新媒体宣传进入多元化时代,群众也越来越接受和认可政务媒体“花式”宣传的形式,这对检察宣传工作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

作为视频类金奖作品《扫黑除恶听我说》MV 的主创人员,舒雯坦言 ,这 个 作 品 的 创 意 萌 生 实 属 偶然。她说,一次和家人吃饭时闲谈到“扫黑除恶”的工作,家里的长辈随口说了一句“扫黑除恶是你们公检法的事,关我们什么事”。当时她便想,家里长辈的想法可能也是大多数社会群众的想法。而“扫黑除恶”正是要全社会合力共同参与的一项工作,何不以此为主题创作一个检察宣传作品,向社会公众传达

这个理念呢?选取容易引起共鸣、朗朗上口的 Rap 形式,同时副歌穿插京剧元素,将生活中常见的黑恶势力唱与观众听,该作品令人眼前一亮,新鲜感爆棚。

湖北省恩施市检察院制作的互动类金奖作品《外卖里有脏东西?这支 H5 教你怎么做!》,则是从上班族日常吃的外卖食品中的安全问题入手,以 H5 为载体,通过一镜到底的表现形式告诉大众,当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 ,可以向检察官反映 。检察机关通过发出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监督有关部门严格执法,消除食品安全隐患,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该作品将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发出的前因后果巧妙地串联起来,既关注民生,同时普及了检察机关的职能,一举两得。

参与研讨的还有来自基层检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的代表,也都分享了各自的新媒体创意秘籍。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程松领提出,应从检察生活中捕捉生动场景,从点滴小事中提炼闪光品格,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检察典型。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杨巨军表示,做好检察新媒体,要坚持全员发动,培养全科人才,组织青年干警以畅谈会、“头脑风暴”等形式深入研究、分析发布内容。

70年波澜壮阔,检察人初心依旧

“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2019 年是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全民高歌《我和我的祖国》向新

中国 70 华诞献礼,成为最流行的爆款短视频。70 年风雨兼程,检察人初心依旧。本次大赛作品中也不乏对歌颂祖国类歌曲的创新演绎,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市检察院的特别奖作品《伟人山下,检察人唱响

〈我爱你,中国〉》,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余音绕梁、过耳难忘。

除了歌唱祖国,检察新媒体人还喜欢用动人小故事体现检察大时代的发展变化,表达初心不变的检察情怀。上海市虹口区检察院制作的短视频类金奖作品《变了,没变!我们检察这些年》就是其中之一。

检察官从过去骑着二八大杠自行车去提审,到如今有了汽车,有了远程视频提讯,有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从过去街头普法宣传,到如今有了微信、微博、抖音等检察新媒体平台,用一个个故事场景表现出时代变化,让人会心一笑的同时,有血有肉的检察官形象就树立起来。

浙江省龙游县检察院制作的特别奖作品《@龙游检察人,向祖国致敬!》从检察人的梦想入手,从坚持奋斗的精神入手,主打“情怀牌”,表现检察人勇于担当的精神、为法治中国贡献检察智慧和力量。这部短片通过四位不同年龄段的检察官或退休检察官的讲述,抒发“我爱你中国”的真情实感,简单的话语,真诚的祝福,令观众动容。

覆盖“四大检察”,聚焦“十大业务”

2019 年以来,“四大检察”“十大业务”检察工作新格局已基本形成,法律监督工作稳步推进,展现出检

察 机 关 谋 发 展 、重 自 强 的 崭 新 面貌。与此相应,本届大赛作品主题也涵盖了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生动反映了检察工作的新格局、新发展。

“把来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诉求当家事。”这是海南省检察院第十检察部(控告申诉检察部)一直奉行的办信理念,也是该院的短视频类金奖作品《小信件 大民生》的结束语。

小信访也是民生大事件,该作品从小切口体现大情怀。一封小小的信访来信,对检察机关而言,可能是日常工作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但对于写信的群众来说,却承载着他们的希望。取件、拆阅、登记、审阅、分流、录入、审批、核对、转办、邮寄,一封信件要经过十个流程才能完成它的使命。这其中的细节和过程,看似普通,往往最能体现检察工作态度、为民情怀、办事速度和服务质量。

该视频通过检察干警的第一视角,从一封信件切入,辅之以简单的文字说明,如实记录信件受理分流的程序化、精准化过程。十个小流程简单直接、节奏短促,没有法言法语,却通过检察干警的严谨认真工作画面,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为民服务的大情怀。

“预防违法犯罪、开展法治教育的方式有很多,但我们始终坚持用孩子们的眼光解决孩子们的问题。”来自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检察院的获奖代表柳岚在创意分享时说。该院的图文类金奖作品《不规则校园》聚焦校园欺凌,通过改编实际案例,以漫画连载的方式教孩子们如何应对校园欺凌,在以案释法中正向引

导学生健康快乐学习。线上发布,线下印刷,该院还印制了实体漫画书第一时间送到各中小学校给小读者们普法。

“制作法治宣传产品只是一件小事儿,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积极营造维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任重道远。”柳岚如是说。这也是全国未检检察官为之乐此不疲的事业。

本次大赛的获奖作品题材还涵盖了打击虚假诉讼、预防套路贷、公益诉讼检察、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等重点检察工作,用 H5、视频、VR、漫画等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向群众展现了检察工作的方方面面,展示了检察人员的新形象、新风采。

大咖站台作点评,充实创意能量站

如何才能在媒体融合大背景下实现检察新媒体工作的创新发展,如何做到固“本”强基,持“要”图强,重“效”求实?与会嘉宾为检察新媒体发展出谋划策。

最高检新闻办二级巡视员宋安明提出,检察新媒体建设一是要有清晰的定位和明确的底线,把握好严肃与娱乐的平衡点;二是要有硬核的发布内容;三是要为新媒体壮大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在业务人员中培养检察官网红,组建青年干警创作团队;四是要在政策允许条件下,提高工作设备条件,安排新媒体运营人员参加,学习专业的视频策划、制作等技术。

“新媒体不只是酷炫,更是一种新的创意表现形式与理念。”腾讯政务中心内容总监闫国君表示,新媒体更强调参与者介入和交互,一个出色的新媒体产品一定是内容与用户关联度很高的产品,如此才能形成良性闭环,使用户成为传播链上的志愿者。创意不能复制,但可以参考,最终生产“爆款”的还是具有大量真实场景和专业背景的原创型用户,只有真正具有深度创作能力和鲜明个人特色的原创创意才永远会有市场。

“5G 时代来临,信息传播更加迅猛,这意味着新媒体内容生产要与时俱进。而政务新媒体还应有温度、有速度、有态度。”新浪网新媒体中心主编霍宇昂解释说,有温度,是无论从内容还是互动,亲切温和重服务;有速度,是对突发事件敢于发声,准确发声,用权威发布来堵住谣言滋生的渠道;有态度,对是非曲直有看法,对大家都关心的事有自己明确的观点。

会议还请来了中国青年网副总编辑、青蜂侠负责人王海,以“媒体格局剧变下的舆论引导”为主题作专家授课。

王海提出,互联网有去中心化、去权威化的特点,同时短视频已经成为新媒体主流,适应这种特点做好新媒体传播,需要实现以下几个转变:一是从媒体为中心到事件为中心,事件在哪儿策划关注就到哪儿;二是从生产为中心到用户为中心,关注在哪儿新闻引导就到哪儿;三是从端口为中心到平台为中心,网民在哪儿产品就投放到哪儿;四是从记者为中心到网民为中心,以网民生产内容为产品核心。

2019年12月30日,第四届检察新媒体创意大赛颁奖会暨“新时代检察新媒体的创新发展”研讨会在湖北省武汉

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检察新媒体高手济济一堂,共同分享精彩创意。

检察新媒体: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本报全媒体记者 罗丽丽

2019年的文化背影

1 月 4 日至 5 日,以“新使命:大国文创与文化小康”为主题的第十七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在北京举办。论坛期间,由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发起并联合国内文化产业领域众多研究者共同编撰的《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 2020》(简称《报告》)发布。《报告》提炼出了“中国文化产业十大关键词”,包括文旅融合 、数字文产 、5G+文化 、AI 科技赋能、区块链技术、文博文创、夜间经济、城市品牌、文物保护和创意产业园区。

由此可看出,文化产业已经与科技、互联网等行业密不可分,科技服务生活、服务文化,文化产业也需要直面技术革新带来的冲击。科技与文化从来不是对立面,技术的应用代表着更快的传播速度、更广的传播范围 、更 丰 富 的 美 学 效 果 和 更 多 元 的 创 意 理念。从接纳、理解到主动学习、互动融合,才是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

多元化的春晚

“春晚”无疑是中国人的年俗中最年轻的一个。尽管央视春晚新千年以来不断受到互联网文化的冲击,但《春节序曲》响起的时候,依然可以勾动所有华人同一种温暖到伤感的情怀。2020 年春节将至,如今的春晚已经不单单是央视春晚一家独大,除了各大卫视赶在除夕前后播出的当地春晚,还有不同主题的春晚在春节期间与观众亮相。1 月3 日,第六届中国诗歌春晚杭州余杭会场《文明圣地 活力余杭》诗歌音乐会在比邻良渚遗址的临平剧院上演。这是本届中国诗歌春晚全球近 60 个会场中唯一以世界文化遗产为主题的会场。该会场是中国诗歌春晚组委会重点策划和打造的全球重要会场之一。此外,中国诗歌春晚吉林会场也和余杭会场同时进行。

不同主题的春晚不仅给了观众更多选择,也体现了近些年我国多元文化蓬勃发展的成果。无论歌舞曲艺,还是诗歌戏曲,各种艺术形式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积攒活力,以最鲜活喜庆的方式庆祝节日。

生机勃勃的民乐

元旦刚过,各大电视台的跨年晚会相继落幕,琵琶演奏家方锦龙又在网上火了。他在 bilibili 视频网站(网友昵称 B站)举办的跨年晚会上的国乐跨界串烧表演令人大开眼界。“60 后”的方锦龙已经是一位“网红”琵琶演奏家了,这次参加 B 站的跨年晚会,他和管弦乐团合作,一口气弹奏了琵琶、高音琵琶、尺八、冲绳三味线等多种乐器,这段演奏成了 B 站跨年晚会最火爆的一个节目。

音乐要怎么玩?交响乐到《野狼 disco》都有自己的受众,雅俗真的能共赏吗?方锦龙说:

“音乐的‘乐’和快乐的‘乐’其实是一回事。”艺术究其根本总是要与人的精神世界

产 生 共 鸣 才 有 价 值 ,可 能 是 安 抚 可 能 是 刺激,曲高和寡地包装出太多仪式感,只会让艺术愈发孤独。当艺术离“人”越来越远,它的价值也会逐渐蒙尘。用古典音乐演奏流行歌曲并不“掉价”,能用通俗的方式传播高雅才是大师级别的智慧。音乐可以一直独自歌唱,但有人的传承才有生命。正如方锦龙所说:“我们的音乐已经走出国门,但还未必走进国人的心里。”

(本期主笔:李红笛)

①《变了,没变!我们检察这些年》(上海市虹口区检察院)

②《十三根铁索见证泸定检察家国情怀》(四川省泸定县检察院)

③《小陆龟历险记》(重庆市江津区检察院)

④《小信件 大民生》(海南省检察院)

⑤《@龙游检察人,向祖国致敬!》(浙江省龙游县检察院)

⑥《不规则校园》(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检察院)

⑦《扫黑除恶听我说》(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检察院)

⑧《一个鸡蛋引发的“血案”》(浙江省丽水市检察院)

⑨《伟人山下,检察人唱响〈我爱你,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塔城市检察院)

⑩《外卖里有脏东西?这支H5教你怎么做!》(湖北省恩施市

检察院)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