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乐曲,从心灵流淌 -...

Post on 17-Oct-2020

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国际副刊国际副刊2020年 6月 28日 星期日 77

莫斯科西北约 90 公里处,有一座小

城名叫克林,市郊茂密的树林中,一座不

起眼的两层小楼坐落其间。这里是俄罗

斯伟大作曲家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的故居,百年来吸引着无数音乐爱好者

到访驻足。每年的柴可夫斯基诞辰纪念

日,都会有一位当代杰出音乐家,弹奏故

居 的 钢 琴 ,演 奏 他 的 作 品 ,向 他 表 示

敬意。

“ 我 从 小 就 在 旷 野 中长 大 ,被 俄 罗 斯 民 间 音 乐之美深深吸引”

1840 年,柴可夫斯基出生在俄罗斯

工业小镇沃特金斯克,那里风景迷人、远

离喧嚣。柴可夫斯基的兄弟姐妹们,从

小 受 到 父 母 的 悉 心 教 导 ,生 活 温 馨 宁

静 。 柴 可 夫 斯 基 时 常 聆 听 母 亲 弹 奏 钢

琴,陶醉在俄罗斯民众口耳相传的歌谣

里。5 岁时,父母就为他请来了专业钢琴

老师授课。

柴可夫斯基天生敏感细腻,对音乐

有 着 独 特 的 领 悟 力 。 在 与 友 人 的 书 信

中,他曾这样写道:“我从小就在旷野中

长 大 ,被 俄 罗 斯 民 间 音 乐 之 美 深 深 吸

引。”家人给了他无私的爱,大自然激发

着他灵敏的感知力,耳濡目染的民间音

乐和专业钢琴训练,则赋予他丰富的音

乐滋养。

有一回,家里举办一场家庭聚会,大

家一起弹钢琴、听音乐。起初,小柴可夫

斯基玩得很开心。聚会快结束时,他突

然消失了。当家庭教师找到他的时候,

他正一个人躲在床上,流着眼泪,无比激

动地自语:“这音乐!这音乐!它萦绕在

我的脑海里,它就在这里!”其实,那时周

围乐声已然停歇。

或许,从童年开始,柴可夫斯基即被

天才般的灵感追逐,终其一生试图捕捉

和呈现这些稍纵即逝的瞬间。

10 岁时,柴可夫斯基遵从家人建议,

远赴圣彼得堡学习法律。但他对法律毫

无兴趣,所有业余时间都用于阅读音乐书

籍、跑去剧院欣赏歌剧和芭蕾。音符一直

在柴可夫斯基的脑海里流淌、翻涌。一

次,在欣赏完莫扎特的歌剧《唐璜》之后,

他给父亲写信,其中写道:“我崇拜莫扎

特,我要将生命献给音乐。”

从法律学校毕业后,柴可夫斯基进

入司法部工作,一年多以后便辞职进入

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刻苦学习的柴

可夫斯基,尽情地挥洒天赋。他那与生

俱来的旋律感,得到了老师的赏识。于

是,他开始尝试创作。《圆形剧场中的罗

马人》《大雷雨》等作品,便创作于这一时

期。他还在毕业作品中为德国诗人席勒

的《欢乐颂》配曲。

“ 灵 感 这 位 客 人 不 喜欢造访懈怠的人们”

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毕业后,柴可

夫 斯 基 被 举 荐 到 莫 斯 科 音 乐 学 院 任

教。其间,他翻译音乐著作,编写声乐

教科书,资助有天赋的贫寒学子。柴可

夫 斯 基 是 位 作 曲 家 ,亦 是 一 位 音 乐 教

育家。

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余,他辛勤创作,

尝试各种音乐体裁。故居博物馆里,保

存着作曲家当年的手稿。“灵感这位客人

不喜欢造访懈怠的人们。”柴可夫斯基一

直秉持这样的观念。从手稿上略显凌乱

的笔迹、反复修改的痕迹中,仿佛可以管

窥作曲家倾心投入创作的历程。在音乐

学院,柴可夫斯基最爱待在自己的小屋,

一张床,一张桌子,一支笔,几张纸,从容

记录灵感迸发的瞬间。他说,创作要有

感而发,心灵感动了,震动了,才能产生

好 作 品 。 好 的 乐 曲 ,是 从 心 灵 流 淌 出

来的。

1871 年 ,柴 可 夫 斯 基 完 成 了《第 一

弦 乐 四 重 奏》,其 中 第 二 乐 章《如 歌 的

行板》,深受世人钟爱,作家列夫·托尔

斯泰也对此曲赞美不已。有一回,柴可

夫斯基旅居在乌克兰的妹妹家,偶然听

到泥瓦匠工人的歌声,那新奇优美的曲

调 深 深 吸 引 着 他 ,从 而 成 就 了 这 一

乐章。

柴 可 夫 斯 基 善 于 在 创 作 中 融 入 民

间元素。街头艺人的弹唱、农民哼唱的

小调,都被记录并吸收到作品中。在他

看来,它们源于生活、内容淳朴、曲调自

然,极富魅力和感染力。同时,柴可夫

斯基又极具创新意识,无论在创作理念

上 ,还 是 在 乐 曲 配 器 上 都 敢 于 大 胆

尝试。

1875 年,柴可夫斯基开始为经典芭

蕾舞剧《天鹅湖》谱曲,着力以全新的创

作理念,突出舞剧中音乐的独立意义。

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也是柴可夫斯

基在歌剧创作上的突破之作。普希金笔

下充满诗意的故事触动了他,让他决心

创作一部不同于意大利歌剧的作品,抒

发普通人的生命感受。

“ 我 想 到 的 不 仅 仅 是手 里 正 写 的 这 几 行 乐 谱 ,心 里 还 装 着 整 个 俄 罗 斯音乐”

1877 年,37 岁的柴可夫斯基踏入了

婚姻的殿堂。婚后,妻子无法感知他的

音乐世界,他也无法全神贯注地创作。

他为此痛苦不堪,选择去日内瓦湖畔的

一座小城独居。

故居博物馆里,保存着柴可夫斯基

的旅行箱。1878 年,柴可夫斯基离开莫

斯科,之后的很多日子都与这只旅行箱

相伴。旅途中的孤独、疲惫、徘徊、挣扎,

将柴可夫斯基的创作推向了高峰。“我还

没 完 成 能 做 的 十 分 之 一 ,希 望 全 力 以

赴。”柴可夫斯基接连创作了《曼弗雷德

交响曲》《第五交响曲》《睡美人》等经典

佳作,逐渐蜚声世界。

为了发展俄罗斯音乐事业,年近半

百的柴可夫斯基,又拿起指挥棒,到欧

洲、到北美,向世界介绍俄罗斯音乐,邀

请知名音乐家到俄罗斯交流演出。“我

想 到 的 不 仅 仅 是 手 里 正 写 的 这 几 行 乐

谱 ,心 里 还 装 着 整 个 俄 罗 斯 音 乐 。”

他说。

1893 年 ,柴 可 夫 斯 基 创 作 了《悲 怆

交响曲》。作曲家把自己全部的心血倾

注于这部作品。优美的旋律、饱满的编

排 、精 巧 的 管 弦 乐 法 、悲 怆 的 情 绪 ,演

绎了他对人生的深刻领悟。遗憾的是,

《悲 怆 交 响 曲》首 演 几 天 后 ,柴 可 夫 斯

基便与世长辞。

柴可夫斯基说过,音乐是上天给予

人类的伟大礼物。柴可夫斯基以罕见的

音乐才华和孜孜不倦的努力,创作了大

量 经 典 作 品 ,为 世 人 留 下 弥 足 珍 贵 的

礼物。

图①: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图②:《睡美人》音乐专辑封面。

图③:《天鹅湖》音乐专辑封面。

资料图片

下图:俄罗斯莫斯科一景。

影像中国

好乐曲,从心灵流淌屈 佩

法 国 画 家 让·巴 蒂 斯 特·西 梅

翁·夏尔丹是 18 世纪平民现实主义

艺术的杰出代表,他的画作朴素、

真实、富有情感,善于描绘日常生

活器物及平凡的家庭图景,被称为

静物画和风俗画领域的巨匠,许多

后世的现实主义画家和印象派画家

都深受他的影响。

坚持自我,从木匠之子到皇家院士

1699 年 , 夏 尔 丹 生 于 法 国 巴

黎,父亲是专做台球桌的木匠,家

庭的熏陶让夏尔丹掌握了精细的手

工技艺。七八岁时,夏尔丹开始对

绘画产生兴趣,先后师从卡泽和科

伊佩尔两位学院派画家。夏尔丹没

有被学院派的传统技法束缚,也未

一味追随繁复精美的洛可可风格,

而 是 潜 心 钻 研 描 绘 日 常 器 物 的 静

物画。

夏尔丹创作初期,洛可可艺术

盛行法国。受其影响,夏尔丹曾创

作过洛可可风格的绘画作品 《姑娘

给情书封口》。画作上,姑娘将一

封情书封口,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衣着、场景华丽至极。然而,在夏

尔 丹 内 心 深 处 , 他 从 小 接 触 的 厨

娘、女仆、孩童以及随处可见的日

用器物,才是鲜活的、更值得描绘

的创作对象。

伴随欧洲启蒙运动的兴起,夏

尔丹逐渐坚定了自己专攻静物画的

信念。在学院画派看来,静物画不

符合传统的审美趣味,艺术价值不

高。执着于静物画的夏尔丹被视为

另类,但他很快用作品证明了自己

的价值所在。

1728 年,29 岁的夏尔丹将 《鳐

鱼》《厨桌》 两幅作品在青年美术

家 画 展 上 展 出 , 得 到 观 众 热 烈 称

赞。这些震撼人心的作品,引起几

位皇家艺术学院院士的关注。

同年 9 月,夏尔丹作为“拥有

描绘动物和果实才能的画家”当选

为皇家艺术学院院士。可以说,从

木匠之子到皇家院士,夏尔丹将专

注的静物画,从偏僻的边角拉到绘

画艺术殿堂的中心,他的执着与坚

守得到了回报。法国艺术批评家彼

埃尔·施耐德对此评价道:“沙龙的

时代,终于被夏尔丹拖进了厨房。”

以情动人,一生勤勉坚守创作初衷

当 选 为 皇 家 艺 术 学 院 院 士 的

夏 尔 丹 并 没 有 改 变 绘 画 的 初 衷 ,

他 始 终 坚 持 表 现 真 实 、 善 良 、 美

好 , 认 为 这 些 才 是 艺 术 作 品 应 该

追 求 的 方 向 。 他 的 画 作 常 常 洋 溢

着 充 沛 的 情 感 , 即 使 是 一 动 不 动

的 静 物 , 也 让 人 有 充 足 的 想 象 空

间 。 曾 有 一 位 画 家 对 夏 尔 丹 如 何

运 用 颜 色 作 画 品 头 论 足 , 夏 尔 丹

反 驳 道 , 作 画 固 然 要 用 颜 色 , 但

更重要的是用情感。

31 岁 时 , 夏 尔 丹 开 始 涉 足 风

俗 画 领 域 。 夏 尔 丹 认 为 , 宏 大 的

历 史 叙 事 常 常 让 人 摸 不 着 头 脑 ,

只 有 现 实 生 活 中 的 普 通 人 才 是 有

血 有 肉 的 。 在 这 一 艺 术 思 想 指 导

下 , 他 的 风 俗 画 精 品 迭 出 。 如

《市 场 归 来》, 夏 尔 丹 选 取 主 妇 从

市 场 买 菜 归 来 这 一 生 活 场 景 , 刻

画 主 妇 放 下 东 西 突 然 回 头 的 姿 态

与 神 情 , 饱 满 生 动 的 图 景 跃 然 纸

上 ;《持 羽 毛 球 的 姑 娘》《拉 小 提

琴的年轻人》《勤勉的母亲》《家庭

女教师》 等画作皆单纯、质朴且生

机勃勃。法国批评家狄德罗在 《画

论》 中 这 样 说 道 :“ 看 别 人 的 画 ,

我们需要一双经过训练的眼睛;看

夏尔丹的画,我们只需好好使用自

然给我们的眼睛就够了,因为他的

画就是自然的美。”

41 岁后,夏尔丹重回静物画领

域,直到生命的尽头。这个时期的

夏尔丹技法炉火纯青,对静物画的

理解更上层楼。他擅长落笔即中,

一气呵成,笔下的铜罐、碟子、灶

台、刀叉等静物活灵活现。以 《铜

水箱》 为例,光滑锃亮的铜水箱仿

佛发出滴滴答答的水声,又似乎一

敲就会大声地响起来,将人带入主

人的日常生活。夏尔丹的静物画构

图简单,色彩纯粹,不事雕琢,平

凡中蕴含着不平凡的力量。正是因

为 夏 尔 丹 善 于 把 生 命 力 注 入 画 作

中,狄德罗称其为“大魔术师”。

夏尔丹的人生之路并不平坦,

亲人相继离去的悲痛,时时侵蚀着

日渐衰老的夏尔丹。但他把这一切

深埋心底,依旧用画笔去传达美好

与爱,在艺术高峰上默默攀登。到

了 晚 年 , 他 还 尝 试 色 粉 画 和 肖 像

画,留下了自画像等作品。

这位艺术家淡泊名利,把青春

与精力都献给了热爱的绘画事业。

300 多年来,夏尔丹的画作历久弥

新、熠熠生辉。

﹃他的画就是自然的美﹄

徐鹏辉

本版责编:王佳可 王 迪 杨 一

电子信箱:rmrbgjfk@163.com版式设计:汪哲平

夏尔丹绘画作品《静物》。 资料图片

①①

新西兰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爱

花,她笔下曾多次描绘过玫瑰、天竺葵、

爪叶菊、白星海芋、金盏花、木犀草……

她的花园里种下了许多木犀草,香气环

绕着整个花园。

在位于新西兰惠灵顿的曼斯菲尔德

故居——那座白色建筑的庭院里,我看

到了这片由她亲手栽种的木犀草,翠绿

欲滴,馥郁芬芳。沿着小径前行,便是一

座维多利亚式的白色二层楼建筑。从开

着的门向屋内望去,墙上挂着一幅曼斯

菲尔德摄于 1913 年的照片。圆润的脸庞

上镶嵌着一双美丽的大眼睛,一头秀气

精神的短发,胸前别着一朵万寿菊。照

片旁边悬挂着一盆木犀草,香气扑鼻而

来,清新典雅。

步入故居,一位 60 多岁的女馆员接

待了我。房间不大,摆满了作家的著作、

评论集和各式纪念品。据介绍,这栋小

楼建于 19 世纪末,如今颇具价值。她的

许多作品里都有对故居的描写,这是一

座独具特色的新西兰建筑,所用木材都

原产于本地,内外部装饰以及楼梯扶手、

栏杆都有特色。虽不豪华,却设计精妙,

楼 梯 扶 手 的 设 计 还 受 到 了 中 国 建 筑 的

影响。

来 到 一 楼 客 厅 ,看 到 屋 内 摆 设 ,我

仿佛走入了书中的世界。曼 斯 菲 尔 德

的 小 说《序 曲》《芦 荟》和《一 个 生 日》,

都 曾 对 这 里 有 过 描 绘 。 客 厅 内 放 着 一

架 小 钢 琴 ,上 面 有 一 张 作 家 母 亲 的 照

片 ,室 内 的 藤 兰 花 壁 纸 、丝 线 窗 帘 、煤

油 灯 、旧 照 片 、油 画 …… 一 切 如 故 。 紧

挨 着 的 餐 厅 ,便 是《一 个 生 日》故 事 发

生的地点。餐厅的窗户、煤炉铁灶,还

有全家人围着吃饭的餐桌和椅子,都被

写进她的小说。二楼是几间卧房,其中

有 一 间 是 外 祖 母 的 房 间 。 曼 斯 菲 尔 德

在小说《芦荟》中,曾描写了对外祖母以

及这间房间的独特感情。她 就 是 在 这

里 出 生 的 ,“ 外 祖 母 一 面 抖 着 她 ,一 面

看 着 外 面 山 峰 般 的 巨 浪 扫 荡 那 海 滨 大

道。小房子就像一只贝壳,四面的澎湃

声回响着……”

徐徐清风,吹来木犀草的馨香,我的

思绪在作家回味无穷的作品里徜徉。凯

瑟琳·曼斯菲尔德 1888 年生于新西兰惠

灵顿,被认为是新西兰文学的奠基人。

从 1907 年起,她开始发表作品。她钟情

于祖国那种接近自然的生活,以童年故

乡生活为题材创作的小说《芦荟》,是她

早期代表作之一,带有鲜明的个人创作

风格。中篇小说《序曲》和《在海湾》,以

优美的词句描绘了故乡惠灵顿郊野的风

物和家庭生活情趣。

曼斯菲尔德的作品,无论是刻画人

物还是描绘风景,都充满着新西兰独特

的泥土芳香。她的创作大多取材于家庭

生活,凭借对当时社会的细致观察,揭示

问题,表达同情,尤其是对女性的关爱。

短篇小说《花园舞会》《幸福》和《在海湾》

里,都有对女性生存处境的描写。她笔

下的众多女性形象,都融入了作家的亲

身经历和生活体验。她描写女性在奋斗

中所遭遇的坎坷磨难以及她们的所思所

感,借人物之口道出深刻思考和无声叹

息。她的文字风格独特新颖,善用白描

手法记述人物的言谈和神态,着重刻画

人物的内心活动,色彩鲜明,简洁而有

诗意。

1922 年 7 月,中国诗人徐志摩和曼

斯 菲 尔 德 曾 在 英 国 伦 敦 短 暂 相 见 。 当

时,曼斯菲尔德抱恙在身,但两人依旧就

文学进行热切交谈。她谈到自己对中国

的景仰与爱慕,谈及中国诗词,盛赞中国

诗艺是个奇迹,还建议徐志摩翻译中国

诗词。会面虽短,但徐志摩对此印象很

深。几个月后,曼斯菲尔德去世。徐志

摩闻讯,写下情动于中的回忆散文《曼殊

斐儿》,记录他们之间这次唯一的会面。

之后,徐志摩还将曼斯菲尔德的作品翻

译出版。

在这里,我循着木犀草的幽香,透过

一个女孩的文字,见过了 20 世纪初的惠

灵顿。那幽香仿佛从曼斯菲尔德笔下散

逸,挥之不去。

木犀草幽香的回味田 樱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