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经验总结 - cgs.gov.cn · 2017-10-27 · 监测预警工作概况...

Post on 13-Jul-2020

1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经验总结

重庆市地质环境监测总站2017年5月26日

重庆市

目录/Contents

01

02

03

05

监测预警工作概况

群测群防“四重”网格化管理

专业监测

大喇叭工程

04 气象预警

01 监测预警工作概况

4监测预警工作概况

重庆市地处四川盆地东部盆周山地及盆缘斜坡区,地表水系发达、地形切割强烈,岩土体结构及地质构造复杂,是全国地质灾害最严重、受威胁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也为我国地质灾害高易发重点防范区之一。

5监测预警工作概况

• 重庆市地质灾害总体具有点多面广、分布密度大、多发频发、危

害性大等特征。目前,全市已排查出地质灾害隐患点16412处,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形势严峻、任务繁重。

• 2016年,全市共发生地质灾害灾(险)情456起(灾情96起,

险情360起),共造成12人死亡、1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

7033万元。由于监测到位、处置及时、措施有效,全年共成功

避让各类地质灾害441起(成功预报4起),紧急转移群众7846

人,避免了大规模群死群伤。

6

监测预警

监测预警工作概况

群测群防• 1641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 ”四重“网格化管理体系

专业监测• 136处专业监测点(后续规划专业监测点123处、应急专业监测13处)• 915个专业监测设备

大喇叭工程• 云阳、开州、渝北3个区县共选取61处警示区开展试点项目建设• 武隆、万州、云阳、巫溪、奉节、开州、巫山7区县(共230个警示区)

02 群测群防“四重”网格管理

8群测群防“四重”网格化管理

群测群防工作是有效防治地质灾害

的方法途径之一,群测群防体系的建立

是市地质灾害防灾预警预报的必由之路,

能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监测和预警,

能迅速发现险情并及时上报,减少人员

伤亡和财产损失,具有耳聪目明,反应

快捷、覆盖面广的特点,是一项受益于

民众的民心工程,是防灾减灾的重要组

成部分。

9

群测群防员(14442人)

片区负责人(1194人)

驻守地质队员(470人)

地环站人员(225人)

立体化

隐患点数(16412个)

专业监测点(136个)

专业监测设备(915个)

三重

应急值守

信息报送

组织会商

调度处置一重

二重

四重

标准化 信息化

借鉴网格化社会管理理念,按照“群专结合、群干结合”的管理思路,建立了以

区县、乡镇(镇街)行政区域划分为基础的地质灾害防治“四重”网格化管理体系

群测群防“四重”网格化管理

10

职能职责

群测群防员

按要求做好地质灾害隐患点及其周边的巡查排查和监测工作,并积极协助当地政府组织群众转移避险。

要求

责任心强、直接受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的群众或村社干部担任

人员选择

熟练掌握地质灾害监测、报警等基本知识,熟知所负责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位置、威胁对象、撤离路线、避灾场所等基本情况

群测群防“四重”网格化管理

11

片区负责人

熟练掌握地质灾害监测、报警等基本知识,熟知所负责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位置、威胁对象、撤离路线、避灾场所等基本情况

指导、管理和监督片区范围内的群测群防员做好巡查排查和监测预警,组织地质灾害汛前排查、汛中巡查和汛后核查,并与驻守乡镇(街道)的地质队员共同研判地质灾害灾险情形势,组织开展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职能职责

要求

人员选择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每个乡镇、街道进一步明确分管领导担任地质灾害片区负责人

群测群防“四重”网格化管理

12

职能职责

驻守地质队员

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核查排查、群测群防指导监督和应急处置工作。

要求

从 11 个 地 质 队 中 安 排 了470名地质队员驻守区县乡镇。

人员选择

每名地质队员都配备能随时检查驻守地质队员工作范围的专用手机,负责2-3个乡镇和约4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行网格式包片分工,从5月至10月驻守区县乡镇。

群测群防“四重”网格化管理

13

区县地环站

地 环 站 通 过指导监督群测群防员、片区负责人和驻守地质队员,上下联动,共同做好做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统筹管理辖区内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群测群防工作及片区负责人、驻守地质队员和群测群防员;及时研判形势,提出处置意见,及时准确上报信息,及时收集、存储和处理地质灾害监测数据;做好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技术工作

要求

职能职责

群测群防“四重”网格化管理

14

制度

《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手册(试行)》

《地质灾害“四重”网格员工作指南》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印发了《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手册(试行)》、《地

质灾害“四重”网格员工作指南》等一系列文件规章,明确了“四重网格员”的工作

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和工作要求。建立了多层次、立体化的监测预警、巡查排

查和应急处置网络,群测群防员、片区负责人、驻守地质队员和区县地环站专职人员

“四重”网格员对每一处已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死盯死守。

地环站人员11

驻守地质队员22

片区负责人33

群测群防人员44

群测群防“四重”网格化管理

15

信息化管理系

地质灾害群测群

防信息管理系统

人员精确定位管

理系统

群测群防“四重”网格化管理

16

姓名联系方式家庭住址负责监测点监测数据

• “四重”网格化人员信息管理

群测群防“四重”网格化管理

17

地灾隐患点 日常监测、巡检

APP管理系统群测群防系统群测群防工作考核

加强GPS定位、为“四重”网

格员配备18997部有定位功能专用

手持终端,开展隐患点日常监测预

警和巡查排查工作,信息系统每天

对每一个群测群防员上报信息自动

识别、处理、存储。

群测群防“四重”网格化管理

18

“四重”网格化人员位置及运动轨迹

群测群防“四重”网格化管理

19

•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人员数据上报情况

• 地质灾害驻守地质队员日志上报情况

“四重”网格化人员考核

群测群防“四重”网格化管理

20

发生前 发生后 应急治理后

2016年7月4日,万盛石林镇农林村山角箐发生滑坡泥石流,由于“四重”网格员的预警及时、处置到位,紧急转移33户117人,避免了大规模群死群伤。

群测群防“四重”网格化管理

03 专业监测

22

监测单位 区县 后续规划专业监测点数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巫山县 22开州区 8万州区 19

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奉节县 25云阳县 24

重庆市地质矿产测试中心、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忠县 7石柱县 2丰都县 4涪陵区 7武隆区 2长寿区 1巴南区 1

大渡口区 1合计 123

专业监测

重庆市三峡库区后续规划专业监测点分布

23

区 县 监测单位 地灾点名称

江北区 南江地质队 望江危岩

巫山县

南江地质队 干井子滑坡

107地质队龚家坊~独龙一带不稳定斜坡

塔坪滑坡

208地质队箭穿洞危岩

青石(神女溪)滑坡

云阳县重庆市地质矿产测试中心 南溪老集镇滑坡

高新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凉水井滑坡

丰都县 107地质队 龙孔乡楠竹滑坡

奉节县

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藕塘滑坡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 新铺滑坡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 桂井村滑坡

武隆县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中心

羊角危岩高新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专业监测

重庆市应急专业监测监测分布

24专业监测

在1:5000大比例尺的地

图上,实现对全市136处专

业监测点、927台专业监测

设备的设备类型、监测位置

分布、现场安装情况等的可

视化展示。

设备安装设备分布

实时动态数据曲线 设备信息

25

主要监测手段

GNSS监测

倾斜孔监测

专业监测

水位监测

雨量监测

裂缝监测

视频监测

26专业监测

自动化安全监

测设备管理平台,

监控专业监测数据、

监测项目信息、实

时动态曲线和设备

在线率等,实现专

业监测标准化、自

动化、信息化管理。

27专业监测

地表位移(GPS)监测

28专业监测

地表位移(拉线式)监测

29专业监测

深部位移(倾斜仪)监测

30专业监测

降雨量监测

31专业监测

地下水监测

32

视频监测

专业监测

33

• 旬报

• 月报

• 季报

• 半年报

• 年报

专业监测

34

专业监测

多重监测手段

监测报告

人工巡查

工作会商

做好专业监测工作实现预警、预报目的

专业监测

35

专业监测考核管理办法

专业监测

• 监测报告情况• 心跳包数据回执情况• 专业监测设备情况• 人工巡查情况• 数据波动情况• 预警、预报情况

月考核

• 区县业主对专业监测单位的评价

• 会商情况• 年度实施(设计)方案

情况

年度考核

36

发生前 发生后

应急治理后

2010年8月21日,巫山县望霞危岩出现较强变形,巫山县随即组织对危险区群众518人实施紧急搬迁避让。2010年10月21日,危岩变形加剧,发生崩塌。由于专业监测工作到位、预警及时,避免了大规模群死群伤。

专业监测

04 气 象 预 警

38气象预警

39气象预警

05 大喇叭工程

41

2015 2016 2017

2016年,开州区、渝北区“大喇叭”试点项目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行。

2015年12月,云阳县“大喇叭”试点项目通过验收并投入运行

大喇叭工程

武隆、万州、云阳、巫溪、奉节、开州、巫山7区县,选取警示区230个,建设“大喇叭”设备233套。

42

自动雨量计

大喇叭设备

扩声喇叭

太阳能电池板

数据发送装置

立柱

大喇叭工程

43

降雨量自动监测,同时将数据上传至重庆市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系统

现场“大喇叭”设备自动发送预警短信告知地灾防治工作人员,同时自动发出声音警报信号提醒警示区内群众注意防范地质灾害

预防措施

雨量达到预警级别

大喇叭工程

“面域防灾”“直达式预警”

44大喇叭工程

渝北区“大喇叭”试点工程

开州区“大喇叭”试点工程

45大喇叭工程

46

示范效果

《地质灾害警示防范区预警大喇叭工程建设技术要求》

成果

《重庆市地质灾害警示防范区预警“大喇叭”工程管理办法》

基于现有降雨量观测传感器进行语音报警功能扩展,开发了一套可靠的“直达式面域”广播预警雨量监测装置

按照地质灾害成灾充分性条件,确定警示防范区分区以及各分区降雨量阈值

实现了地质灾害警示防范区现场预警功能

开发了地质灾害警示防范区预警大喇叭工程信息管理平台

《地质灾害警示防范区预警大喇叭工程建设操作指南》

大喇叭工程

敬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谢 谢!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