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本科生课程简介(教学大纲)zy.upln.cn/itemfiles/im_kcjxdg/050203/im_kcjxdg-10145-050203-c5e8e2.pdf ·...

Post on 13-Feb-2020

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东北大学本科生课程简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B170600140

课程名称 德国历史与文化

课程英文名称 German History and Culture

总学时数 32 讲课

学时 32

课堂

讨论 0

上机

学时 0

习题

课学

0

0

学 分 2.0

开课单位 德语系

适用专业 德语专业

先修课程 《基础德语(四)》

课群 专题选修课 课程类型 选修课

选用教材 《德语简史教程》: 姚宝编著,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年 2 月

《德国文化史》: 李伯杰等著,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11 月

主要教学

参考书

《基督教与西方文化》:赵林,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年 9 月

《德国通史》: 丁建弘,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7 年 12 月

本课程地位

(作用)和任务

(限 500 字内)

《德语历史与文化》是为高等学校德语专业本科三年级开设的课程。本课程主要

讲授德语国家历史与文化知识,包括德意志各个历史阶段的重要事件及这些阶段的文

化精髓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但能使学生对德国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统有一个系统、全

面的认识,还能进一步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从

事相关科研工作的能力。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可以进一步了解德国历史的基本脉络;

熟悉德国各个历史阶段的重要事件和文化特征并对相关的事件有独立的思考和评论。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东北大学本科生课程简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B170600112

课程名称

德语报刊选读(二)

课程英文名称 Selected Readings of German Newspaper & Magazine(2)

总学时数 32 讲课

学时 32

课堂

讨论

上机

学时

习题

课学

学 分 2

开课单位 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适用专业 德语专业

先修课程 德语报刊选读(一)

课群 专业平台课 课程类型 选修课

选用教材 《德语报刊阅读》钱敏汝 主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主要教学

参考书

《德语报刊阅读》: 桂乾元 编著

《德语高级阅读》: Ralf Glitza(德)、陈瑞莺(Ruiying Glitza )、Heidrun Stratmann(德)

编著,外语与教学研究出版社,2007 年 6 月

《对外经贸德语文选》:赵润编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北京,1997 年 11 月

本课程地位

(作用)和任务

(限 500 字内)

教学内容:

《德语报刊选读》(二)是为德语专业本科生开设的知识类课程,本课程主要讲

授德语国家历史与文化知识。介绍文章主题涉及的历史、文化、国情等相关知识。同

时鼓励学生利用语言学相关知识,分析文章的篇章布局、语言技巧及文体修辞。

要求及目标:

通过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力求做到选材广泛且具有一定的难度,如德语国家主要报刊、杂志中的时事

评论、社论、政论、专题报道等方面的文章,题材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战争、环

保、人口、国际关系、科学技术等方面。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东北大学本科生课程简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B170600111

课程名称

德语报刊选读(一)

课程英文名称 Selected Readings of German Newspaper & Magazine(1)

总学时数 32 讲课

学时 32

课堂

讨论

上机

学时

习题

课学

学 分 2

开课单位 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适用专业 德语专业

先修课程 基础德语(四)

课群 专业平台课 课程类型 选修课

选用教材 《德语报刊阅读》钱敏汝 主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主要教学

参考书

《德语报刊阅读》: 桂乾元 编著

《德语高级阅读》: Ralf Glitza(德)、陈瑞莺(Ruiying Glitza )、Heidrun Stratmann(德)

编著,外语与教学研究出版社,2007 年 6 月

《对外经贸德语文选》:赵润编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北京,1997 年 11 月

本课程地位

(作用)和任务

(限 500 字内)

教学内容:

《德语报刊选读》(一)是为德语专业本科生开设的知识类课程,本课程主要讲

授德语国家历史与文化知识。介绍文章主题涉及的历史、文化、国情等相关知识。同

时鼓励学生利用语言学相关知识,分析文章的篇章布局、语言技巧及文体修辞。

要求及目标:

通过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力求做到选材广泛且具有一定的难度,如德语国家主要报刊、杂志中的时事

评论、社论、政论、专题报道等方面的文章,题材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战争、环

保、人口、国际关系、科学技术等方面。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东北大学本科生课程简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B170600385

课程名称 德语词汇学导论

课程英文名称 German Lexicology Introduction

总学时数 32 讲课

学时 32

课堂

讨论

上机

学时

习题

课学

2

学 分 2

开课单位 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适用专业 德语专业

先修课程 基础德语(四)

课群 专题选修 课程类型 鼓励选修

选用教材 《德语词汇学概论》:张帆、卢铭君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年

主要教学

参考书 《实用德语构词学》:蔡有声,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年 2 月

本课程地位

(作用)和任务

(限 500 字内)

《德语词汇学导论》是为高等学校德语专业本科生高年级开始的专业知识课。本

课程主要讲授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该课程教学目的在于要求学生掌握德语词汇学

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解决学生在德语学习中遇到的词汇记忆、理解、词汇扩容等

问题,从而更科学地学习德语词汇,在进一步扩大词汇量、准确用词并提高学生语言

交际能力的同时,逐步培养语言学研究的科学思维能力,为学生进行语言学研究奠定

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现在标准德语的词汇学基本理论;掌握德语词汇学基本

术语、重要概念;日耳曼语族词汇发展简史;了解德语词汇的语体特点等。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东北大学本科生课程简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B170600130

课程名称 德语国家国情

课程英文名称 Survey of Germany

总学时数 32 讲课

学时 32

课堂

讨论 0

上机

学时 0

习题

课学

0

2

学 分 2.0

开课单位 德语系

适用专业 德语专业

先修课程 《基础德语四》

课群 专题选修课 课程类型 选修课

选用教材 Tatsachen über Deutschland

主要教学

参考书

《Deutschland in Europa – ein landkundliches Lehrwerk》:过文英,胡凯,姚

宝编著,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年 9月

本课程地位

(作用)和任务

(限 500 字内)

教学内容:

《德语国家国情》是为高等学校德语专业本科三年级开设的知识类课程。本课程

主要讲授德语国家历史与文化知识。课程内容包括当代德国的地理、政治、经济、教

育、移民、文化生活和社会习俗等多个方面。

要求及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运用德语知识的能力、

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能力。

学生应对德国的地理、政治、经济、教育、移民、文化生活和社会习俗等国情有

基本的了解,并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东北大学本科生课程简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B170600232

课程名称 德语口语(二)

课程英文名称 Oral German 2

总学时数 32 讲课

学时 32

课堂

讨论

上机

学时

习题

课学

2

学 分 2

开课单位 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适用专业 德语专业

先修课程 德语口语(一)

课群 专业平台 课程类型 学位课

选用教材

《当代大学德语 2(听说训练)》:武塔艾特尔编著,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年 4月

主要教学

参考书

《新标准德语强化教程初级 2》: Hartmut Aufderstrasse 等编著,北京,外语教学与

研究出版社 2008。

《新标准德语强化教程初级 2(听说训练)》: Hartmut Aufderstrasse 等编著,北

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本课程地位

(作用)和任务

(限 500 字内)

《德语口语(二)》是为高等学校德语专业本科生一年级下学期开设的专业主干

课,是德语专业技能型课程,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德语语言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

能力。通过对日常生活题材及各种语言环境的模拟,进行听说练习和对话演练,扩大

词汇量,学习多种语言表达技巧,使学生具备基本语言交际能力,能就各种社会生活

题材用德语进行交流。进一步了解德语国家的国情和文化知识,及其与我国在国情、

社会、文化诸方面的异同,具备跨文化意识并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本课的教学内容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1)掌握德语发音规则,发音基本正确,语调比较自然。

(2)以不同社会生活场景为课堂主题,学习常用说法,扩大词汇和句型。

(3)口语练习:掌握德国日常生活(包括学校生活)和部分社会生活情景:私人拜访,

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在饭店、商店,在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图书馆、课堂等

的表达方式。

(4)了解德国国情:包括吃饭礼节、德国地理、德国文化习俗、德国节日等知识。

本课程在第一学期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课堂题材范围,使学生对德国社会生活

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并能就更多的题材在不同场景下进行讨论和交流。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东北大学本科生课程简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B170600233

课程名称 德语口语(三)

课程英文名称 Oral Geman 3

总学时数 32 讲课

学时 32

课堂

讨论

上机

学时

习题

课学

2

学 分 2

开课单位 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适用专业 德语专业

先修课程 德语口语(二)

课群 专业平台 课程类型 学位课

选用教材 《当代大学德语 3(听说训练)》:武塔·艾特尔(Uta-Ettel)(德),北京,外语教学与

研究出版社,2010 年 10 月。

主要教学

参考书 《德语口语教程 2》: 钱敏汝 编著,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本课程地位

(作用)和任务

(限 500 字内)

《德语口语(三)》是为高等学校德语专业本科生二年级上学期开设的专业主干

课,是德语专业技能型课程,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德语语言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

能力。通过对日常生活题材及各种语言环境的模拟,进行大量听说演练,扩大词汇量,

学习多种语言表达技巧,强化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不但能就各种社会生活题材用德语

进行交流,并能结合所学知识表达自己的看法,具备独立提出问题并分析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德语国家的国情和文化知识,及其与我国在国情、社会、文化诸方

面的异同,具备跨文化意识并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本课的教学内容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1)以不同社会生活场景为课堂主题,学习常用说法,扩大词汇和句型。

(2)口语练习:通过问答、搭档对话、小组讨论、演讲、报告等多种课堂形式,针

对德国各种日常、社会、文化生活等不同场景和相关主题进行交流,并能深入

探讨,表达个人见解,。

(3)了解德国国情:包括日常、地理、历史、文学、文化习俗、民族精神等背景知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识。

本课程在一年级的课堂题材基础上继续扩展并进行深入,由表及里地使学生对德

国社会生活背后的精神文化层面有更深的认识。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东北大学本科生课程简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B170600234

课程名称 德语口语(四)

课程英文名称 Oral German 4

总学时数 32 讲课

学时 32

课堂

讨论

上机

学时

习题

课学

2

学 分 2

开课单位 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适用专业 德语专业

先修课程 德语口语(三)

课群 专业平台 课程类型 学位课

选用教材 《当代大学德 4(听说训练)》:武塔·艾特尔(Uta-Ettel)(德),北京,外语教学与研

究出版社,2010 年 10 月。

主要教学

参考书 《德语口语教程 2》: 钱敏汝 编著,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本课程地位

(作用)和任务

(限 500 字内)

《德语口语(四)》是为高等学校德语专业本科生二年级下学期开设的专业主干

课,是德语专业技能型课程,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德语语言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

能力。通过对不同社会生活文化题材和各种语言环境的模拟,进行大量听说演练,扩

大词汇量,学习多种语言表达技巧,强化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不但能就各种题材用德

语进行交流,并能结合所学知识表达自己的看法,具备独立提出问题并分析解决问题

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德语国家的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及其与我国在国情、社

会、文化诸方面的差异,具备跨文化意识并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本课的教学内容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1)以不同社会生活场景为课堂主题,学习常用说法,扩大词汇和句型。

(2)口语练习:通过问答、搭档对话、小组讨论、演讲、报告等多种课堂形式,针

对德国各种日常、社会、文化生活等不同场景和相关主题进行交流,并能深入

探讨,表达个人见解。

(3)了解德国国情:包括日常、地理、历史、文学、文化习俗、民族精神、经济、

等背景知识。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本课程在课堂题材基础上继续扩展并进行深入,由表及里地使学生对德国社会

生活背后的精神文化层面有更深的认识,有针对性地涉猎国情、文化、文学、经济、

科技等不同方面,为即将开始的高年级的学习进行铺垫。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东北大学本科生课程简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B170600235

课程名称 德语口语(一)

课程英文名称 Oral German 1

总学时数 24 讲课

学时 24

课堂

讨论

上机

学时

习题

课学

2

学 分 1.5

开课单位 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适用专业 德语专业

先修课程

课群 专业平台 课程类型 学位课

选用教材 《当代大学德语 1(听说训练)》: 武塔埃特尔 编著,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社,2007

主要教学

参考书

《新标准德语强化教程初级 1》: Hartmut Aufderstrasse 等编著,北京,外语教学

与研究出版社,2008。

《新标准德语强化教程初级 1(听说训练)》: Hartmut Aufderstrasse 编著,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 7月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本课程地位

(作用)和任务

(限 500 字内)

《德语口语(一)》是为高等学校德语专业本科生一年级上学期开设的专业主干

课,是德语专业技能型课程,通过各种口头练习确保学生拥有正确标准的德语语音语

调,在此基础上以简单的日常生活为题材,模拟各种语言环境,进行听说练习和对话

演练,增大词汇量和语言表达技巧。使学生具备初步的语言交际能力,能就各种日常

生活题材用德语进行简单交流,初步了解德语国家的国情和文化知识,及其与我国在

国情、社会、文化诸方面的异同,具备跨文化意识并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本课的教学内容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1)掌握德语发音规则,发音基本正确,语调比较自然。

(2)以不同生活场景为课堂主题,学习在购物、吃饭、就医等生活场景下的常用说

法,掌握基本词汇和句型。

(3)口语练习:掌握德国日常生活(包括学校生活)和部分社会生活情景--私人拜访,

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在饭店、商店,在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图书馆、课堂等

的简单表达方式。

(4)了解德国国情:包括吃饭礼节、德国地理、德国文化习俗、德国节日等知识。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东北大学本科生课程简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B170600120

课程名称 高级德语写作

课程英文名称 Advanced German Writing

总学时数 32 讲课

学时 2

课堂

讨论

上机

学时

习题

课学

2

学 分 2

开课单位 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适用专业 德语专业

先修课程 高级德语(二)、德语写作(二)

课群 专题选修 课程类型 鼓励选修

选用教材 《德语高级写作》:阿尔夫·李哲(Ralf Glitza)(德)编著,北京,外语教学与出

版社, 2006 年 3 月

主要教学

参考书

《德语写作教程》:Manuela Georgiakali(德)编著,崔岚注释,北京,外语教学

与研究出版社, 2005 年 6 月

《德语修辞学》:陈晓春编著,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 2000 年 3 月

《德语文体学》:李逵六编著,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社, 2004 年 10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本课程地位

(作用)和任务

(限 500 字内)

《德语论文写作》是为高等学校德语专业本科生开设的知识型课程,本课程主要

讲授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和德语国家历史与文化知识。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独立提

出见解的能力,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设本课程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正式撰写毕业论文之前,了解如何用德语撰写学术论

文,掌握学术(学位)性论文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着重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

新能力以及科研能力,为以后从事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奠定坚实基础。

本课程是在一般写作的基础上而开设的高级写作课程。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如

何选题、如何拟定题目、如何开题、如何拟定提纲、如何搜集材料、整理材料、使用

材料以及科学论文的规范化格式等。讲授论文写作理论,主要包括:选题、开题、拟

定提纲、搜集材料、整理材料、运用材料、内容摘要、结束语、致谢、目录、注释(脚)、

参考文献、规范化格式等。定期安排写作实践课程针对写作理论和写作方法讲解,以

课堂集体训练和课外作业的形式进行写作实践。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东北大学本科生课程简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B170600022

课程名称 德语视听说(二)

课程英文名称 German Listening (二)

总学时数 64 讲课

学时 64

课堂

讨论 0

上机

学时 0

习题

课学

0

4

学 分 3.0

开课单位 德语系

适用专业 德语专业

先修课程

《德语视听说(一)》

课群 专业平台课 课程类型 必修课

选用教材 《德语初级听力》: 江楠生,朱兵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主要教学

参考书

《德语听写训练 2》: 江楠生编,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循序渐进德语听力(初级)》: EDUARD编著,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德语故事听说》: 徐琴,杭国生,任春编著,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本课程地位

(作用)和任务

(限 500 字内)

《德语视听说(二)》是为高等学校德语专业本科生基础阶段开设的技能型课程。

本课程主要讲授德国历史与文化知识。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培

养学生的德语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日常生活相关

的(如个人情况、家庭、购物、交通、就餐、居住、学习等)听力材料,并就这些主

题进行简单、直接的交流和沟通;进一步了解德语国家的国情和文化知识,具备更多

的跨文化意识并进一步提高德语语言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本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学生的听写训练。培养学生准确听、正确写的能力。

2、着重训练学生的略听、寻听能力,快速捕捉视听材料中的重要及大体信息。

并用自己的表达进行复述或模拟表演,在简短场景对话的选择上,尽量全面,学

生在听懂对话的基础上,学到最实用的生活语言,并学以致用。

3、在学生略听、寻听能力提高的基础上,着重训练学生的精听能力,利用音频、

视频以及多媒体教具等现代化教学设备,搜集比较有时效性的新闻或专题节目等

强化对学生的听力训练,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开发他们的听力潜能。同时结合视听

内容进行复述,问答,评论等口语表达训练。在主要内容进行完毕后,还会选用

具有代表性的德语电影或者歌曲,教师适当讲解,使学生渐渐了解所学语言的深

层次文化背景。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东北大学本科生课程简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B170600223

课程名称 德语视听说(三)

课程英文名称 German Listening (三)

总学时数 64 讲课

学时 64

课堂

讨论 0

上机

学时 0

习题

课学

0

4

学 分 3.0

开课单位 德语系

适用专业 德语专业

先修课程 《德语视听说(二)》

课群 专业平台课 课程类型 必修课

选用教材 《德语听力教程一》: 钱敏汝编,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主要教学

参考书

《德语听写训练 3》: 江楠生编,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循序渐进德语听力(中级)》: EDUARD编著,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德语故事听说》: 徐琴,杭国生,任春编著,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本课程地位

(作用)和任务

(限 500 字内)

《德语视听说(三)》是为高等学校德语专业本科生基础阶段开设的技能型课程,

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德语听力和口语能力。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学生能

够理解有关工作、学习、业余生活等方面的听力材料,并能够针对这些主题进行简单

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观点;较为深入地了解德语国家的国情和文化知识,具

备更多的跨文化意识并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本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听写训练。使学生养成准确听、准确写的能力。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2、听由比较复杂句型组成的对话。提高学生对于复杂句型的理解,完善学生细

听、略听、检索听的能力。

3、 听篇幅较长且内容丰富的文章。以听力技能训练为主,并培养学生表达与综

合分析能力。

4、 看录像。使学生不仅能加深对精读课上学到的基本词汇、常用句型及主要语

法规则的印象,同时还可通过生动的画面了解德语国家的风情民俗。使用语言难

度适中的电影,在观看电影过程中,使学生能加深对基础课上学到的基本词汇、

常用句型及主要语法规则的印象。

《德语视听说(三)》的教学与前两学期相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德语综合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逐步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比例,同时鼓励学生针对课堂相关主题进行讨

论,运用德语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东北大学本科生课程简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B170600224

课程名称 德语视听说(四)

课程英文名称 German Listening (四)

总学时数 64 讲课

学时 64

课堂

讨论 0

上机

学时 0

习题

课学

0

4

学 分 3.0

开课单位 德语系

适用专业 德语专业

先修课程 《德语视听说(三)》

课群 专业平台课 课程类型 必修课

选用教材 《德语听力教程一》: 钱敏汝编,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主要教学

参考书

《德语听写训练 3》: 江楠生编,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循序渐进德语听力(中级)》: EDUARD编著,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德语故事听说》: 徐琴,杭国生,任春编著,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本课程地位

(作用)和任务

(限 500 字内)

《德语视听说(四)》是为高等学校德语专业本科生基础阶段开设的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主要讲授德国历史与文化知识。本课程是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培养学生

的德语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听懂篇幅较长的、涉及社

会文化、生活等题材的听力材料,并能够流利地用德语就相关主题进行一般性交谈和

沟通,能够就这些话题阐明自己的立场,进一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本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听写训练。使学生养成准确听,准确写的能力。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2、 听由比较复杂句型组成的对话。提高学生对于复杂句型的理解,完善学生细

听、略听、检索听的能力。

3、 听篇幅较长且内容丰富的文章。以听力技能训练为主,并培养学生表达与综

合分析能力。

4、为备考德语专业四级做足够的专门训练,使学生熟悉题型,能顺利应对这项

考试。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东北大学本科生课程简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B170600221

课程名称 德语视听说(一)

课程英文名称 German Listening (一)

总学时数 48 讲课

学时 48

课堂

讨论 0

上机

学时 0

习题

课学

0

4

学 分 3.0

开课单位 德语系

适用专业 德语专业

先修课程

课群 专业平台课 课程类型 必修课

选用教材 《德语初级听力》: 江楠生,朱兵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主要教学

参考书

《标准德语语音》: 倪军编著,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德语听写训练 1》: 江楠生编,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循序渐进德语听力(初级)》: EDUARD编著,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本课程地位

(作用)和任务

(限 500 字内)

《德语视听说(一)》是为高等学校德语专业本科生基础阶段开设的技能型课程。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使学生理解和正确使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

表达和很简单的句子;初步了解德语国家的国情和文化知识,具备跨文化意识和基本

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本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主要包括语音练习、听写和听说训练三部分。

1、学生的听写训练。培养学生准确听、正确写的能力。

2、语音练习:主要以相关德语发音教材为依据,为学生讲授德语发音规则和发

音技巧,并搜集听力材料,让学生进行跟读及朗读练习,教师进行纠错和指导。

在理论和实践部分结束后,带领学生以做游戏形式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以此增

强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3、听说训练:在学生已掌握德语发音的基础上,系统训练学生对简短场景对话

的听辨理解能力。在简短场景对话的选择上,尽量全面,例如饮食、交通、娱乐、

旅游等各种常见主题,使学生在听懂对话的基础上,学到最实用的生活语言。经

常性进行听写训练,锻炼学生的反应和记录能力。除教材外,利用视频、音频及

多媒体教具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深入和强化对学生听力水平的训练,充分开发学生

的潜力。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东北大学本科生课程简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B170600052

课程名称 德语写作(二)

课程英文名称 Basic Writing (二)

总学时数 32 讲课

学时 8

课堂

讨论 24

上机

学时 0

习题

课学

0

2

学 分 2.0

开课单位 德语系

适用专业 德语专业

先修课程 《德语写作(一)》

课群 专业平台课 课程类型 必修课

选用教材 《德语写作教程》第三册:倪仁福、孔德明、司徒玉秀编著,南京,南京大学与出版

社, 2001年 1月

主要教学

参考书

《德语修辞学》:陈晓春编著,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 2000年 3 月

《德语文体学》:李逵六编著,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社, 2004年 10月

《实用德语信函》:李忠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年 3月

本课程地位

(作用)和任务

(限 500 字内)

《德语写作(二)》是为高等学校德语专业本科生基础阶段开设的技能型课程。

本课程主要讲授德国历史与文化知识。本课旨在通过传授学生必要的写作知识、写作

方法和写作技巧,培养学生初步的德语语言书面表达能力。并通过创新性写作

(kreatives Schreiben)的相关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学生

应该联系实际,能够在规定时间内综合运用相关写作知识独立完成有字数要求的某一

类体裁文章(如书信、人物或物体描述、故事等)的撰写,并做到文体符合命题要求,

格式正确,结构合理,条理清楚,语法基本正确,语言表达通顺。

本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包括:了解一般的德语文章体裁及相关文体特点;了

解德语在书面表达上如词汇的运用、句型的选择等方面的表述习惯;掌握一般的写作

知识和各类文章相应的篇章布局结构;掌握重要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与《德语写作(一)》相比,《德语写作(二)》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德语的综合

写作能力,鼓励学生针对不同主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提高学生运用德语知识进行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东北大学本科生课程简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B170600051

课程名称 德语写作(一)

课程英文名称 Basic Writing (一)

总学时数 32 讲课

学时 8

课堂

讨论 24

上机

学时 0

习题

课学

0

2

学 分 2.0

开课单位 德语系

适用专业 德语专业

先修课程 基础德语(一)

课群 专业平台课 课程类型 必修课

选用教材

《德语写作教程》第一、二册:倪仁福、华宗德、雷玛丽、S·奥特编著,南京,南

京大学出版社, 1982年 2月

主要教学

参考书

《实用德语信函》:李忠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年 3月

《德语新正字法与标点符号》:张鸿刚、石凯民编著,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年 12月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本课程地位

(作用)和任务

(限 500 字内)

《德语写作(一)》是为高等学校德语专业本科生基础阶段开设的技能型课程。

本课程主要讲授德国历史与文化知识。本课旨在通过传授学生必要的写作知识、写作

方法和写作技巧,培养学生初步的德语语言书面表达能力。并通过创新性写作

(kreatives Schreiben)的相关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学生

应该联系实际,能够在规定时间内综合运用相关写作知识独立完成有字数要求的某一

类体裁文章(如书信、人物或物体描述、故事等)的撰写,并做到文体符合命题要求,

格式正确,结构合理,条理清楚,语法基本正确,语言表达通顺。

本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包括:了解一般的德语文章体裁及相关文体特点;了

解德语在书面表达上如词汇的运用、句型的选择等方面的表述习惯;掌握一般的写作

知识和各类文章相应的篇章布局结构;掌握重要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东北大学本科生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 B170600060

课程名称

德语语法

课程英文名称 Basic German III

总学时数 32 讲课

学时 32

课堂

讨论 0

上机

学时 0

习题

课学

0

10

学 分 2

开课单位 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适用专业 德语专业

先修课程 基础德语(三)

选用教材 《德语难点解读》:常玲玲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年 5 月

主要教学

参考书

唐进伦:《德语语法重点和难点》,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年

当代大学德语》第三册(学生用书,听说训练,练习手册):梁敏、聂里曦(Michael Nerlich)

主编,任卫东等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 年 7 月

课程内容简介

(500 字以内)

《德语语法》是为高等学校德语专业本科生基础阶段开设的专业必修课,主要讲授

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针对德语专业学生在基础阶段已经学完几乎所有的语法现

象,但不够系统的情况,该课将各种语法现象分专题系统地进行复习、巩固、总结、

扩展和提高, 以便使学生对德语纷繁复杂的语法现象掌握得更加系统、更加有条理,

并且能够更加准确地应用,加深对德语语言学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理论的理解,培养学

生运用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前三个学期所学过的主要德语词法和句法的复习与精讲。每节

课分专题讲授上述语法知识点,并配有相应的实例,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德语语法的基

本概念和基本术语,并知道这些概念和术语的德语表达;理解德语词法和句法的基本

规则,并能够进行归纳和总结,即对德语语法有一个全面和宏观的把握;掌握基本概

念和规则的具体运用,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东北大学本科生课程简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B170600380

课程名称 德语语言文学学术前沿

课程英文名称 Academic Frontier in Language Subjects

总学时数 32 讲课

学时 32

课堂

讨论

上机

学时

习题

课学

2

学 分 2

开课单位 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适用专业 德语专业

先修课程 高级德语(一)

课群 专题选修 课程类型 鼓励选修

选用教材

《西方语言史》:姚小平,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翻译理论与实践——功能翻译学的口笔译教学论》:朱小雪,(德)高立希,刘学慧,

王京平,北京大学出版社

《德国文学史》:余匡复,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

主要教学

参考书

Deutsche Literratur, von der Reformation bis zur Gegenwart: Ralf Schnell, Rowohlts

enzyklopädie im Rowohlt Taschenbuch Verlag, Reinbek bei Hamburg, November 2001

Kulturtheorie: Dorothee Kimmich, Schamma Schahadat, Thomas Hauschild (Hg.), transcript

Verlag, Bielefeld, 2010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本课程地位

(作用)和任务

(限 500 字内)

本课程是为高等学校德语专业本科生高年级开设的德语专业知识课程。本课程主

要讲授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和德语国家历史与文化知识。该课程教学目的在于要求

学生学习并了解德语语言文学专业各专业方向的学术前沿和成果,逐步培养科学思

维、创新和科研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涉及德语文

学、语言学、翻译以及文化学等专业方向的基础知识补充以及该领域的研究方法、学

术动态和学术成果介绍。该课程为学生进行专业方向的学习、德语语言文学的深入研

究以及撰写毕业论文奠定基础。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东北大学本科生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 B170600242

课程名称

德语阅读 (二)

课程英文名称 Basic German III

总学时数 32 讲课

学时 32

课堂

讨论 0

上机

学时 0

习题

课学

0

10

学 分 2

开课单位 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适用专业 德语专业

先修课程 德语阅读(一)

选用教材 《德语阅读教程》第一册:主编 冯亚琳,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年 6 月第一版

主要教学

参考书

《今日德国》:卡尔-海因茨.德罗荷奈尔、迪特.弗尔编著,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年 12月

《德语休闲读 100篇》,主编 刘运阁 侯婷,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 8月第一版

课程内容简介

(500 字以内)

《德语阅读 (二)》是为高等学校德语专业本科生基础阶段开设的专业技能课程,

主要讲授德语国家历史与文化知识。开设本课程的作用是通过让学生阅读原文材料,

增加语感,巩固第一学期所学的语法及词汇,扩大词汇量,进而学会如何正确使用这

些词汇,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1.介绍一些课文的背景知识;

2. 通过阅读原文课文和对课文做回答问题、复述、概述、讨论等各种练习,使学

生丰富词汇量,加深对德语语法和语言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语感;

3. 讲解课文中一些语法和词汇的难点。

《德语阅读 (二)》的教学内容与前一学期相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掌握阅读的基

本技巧。在不使用词典的情况下能够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通过大量阅读巩固扩展德

语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并深刻理解德语的构词特点,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培

养初步的翻译能力。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东北大学本科生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 B170600243

课程名称

德语阅读 (三)

课程英文名称 Basic German III

总学时数 32 讲课

学时 32

课堂

讨论 0

上机

学时 0

习题

课学

0

10

学 分 2

开课单位 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适用专业 德语专业

先修课程 德语阅读(二)

选用教材 《德语阅读教程》第二册:主编 冯亚琳,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年 6 月第一版

主要教学

参考书

《今日德国》:卡尔-海因茨.德罗荷奈尔、迪特.弗尔编著,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年 12月

《德国面面观》:郑华汉编著,北京,外文出版社,2006年

课程内容简介

(500 字以内)

《德语阅读 (三)》是为高等学校德语专业本科生基础阶段开设的专业技能课程,

主要讲授德语国家历史与文化知识。开设本课程的作用是通过让学生阅读原文材料,

增加语感,巩固第一学期所学的语法及词汇,扩大词汇量,进而学会如何正确使用这

些词汇,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1.系统介绍德语阅读方法和技巧;

2. 通过阅读原文课文和对课文做回答问题、复述、概述、讨论等各种练习,使学

生丰富词汇量,加深对德语语法和语言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语感;

3. 讲解课文中一些语法和词汇的难点。

《德语阅读 (三)》的教学内容与前一学期相比,更加注重使学生加深对德语国家

国情文化的了解,通过阅读涉猎题材广泛的各类读物,拓宽知识面,不断提高阅读能

力并增强对文章的鉴赏力,为未来的跨文化交际打下基础。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东北大学本科生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 B170600241

课程名称

德语阅读 (一)

课程英文名称 Basic German III

总学时数 32 讲课

学时 32

课堂

讨论 0

上机

学时 0

习题

课学

0

10

学 分 2

开课单位 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适用专业 德语专业

先修课程 基础德语(一)

选用教材 《新标准德语强化教程(初级)阅读训练》Jutta Mueller 编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你按 年 7 月

主要教学

参考书

《大学德语阅读教程》:洪季敏、尚祥花、周涯鸿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 12月

《德语休闲读 100篇》,主编 刘运阁 侯婷,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 8月第一版

课程内容简介

(500 字以内)

《德语阅读 (一)》是为高等学校德语专业本科生基础阶段开设的专业技能课程,

主要讲授德语国家历史与文化知识。开设本课程的作用是通过让学生阅读原文材料,

增加语感,巩固第一学期所学的语法及词汇,扩大词汇量,进而学会如何正确使用这

些词汇,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1.介绍最基本的德语阅读方法和技巧;

2. 阅读原文课文和对课文做回答问题、复述、概述、讨论等各种练习;

3. 讲解课文中一些语法和词汇的难点。通过教学使学生达到丰富词汇量,加深对

德语语法和语言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语感的目标。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东北大学本科生课程简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B170600082

课程名称 高级德语视听说(二)

课程英文名称 Advanced German Videos(2)

总学时数 32 讲课

学时 32

课堂

讨论

上机

学时

习题

课学

学 分 2

开课单位 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适用专业 德语专业

先修课程 高级德语视听说(一)

课群 专业平台课 课程类型 必修课

选用教材 《德语高级听力》: 姚晓舟编著,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主要教学

参考书

《德语时事通 1》: 姚晓舟编著,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汉德时事词典》: 关津编著,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本课程地位

(作用)和任务

(限 500 字内)

教学内容:

本课程是高等学校德语本科开设的专业技能课。主要讲授德语国际历史与文化知

识。学生以报刊、电影、电视、网络等媒体资源为媒介,全面了解德语国家政治、经

济、文化等相关知识。

要求及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和独立提出见解的能力。加强学生媒体信息的处理能力,学会从多文化的不同角度

分析问题,培养全球化时代各种文明共生和谐发展和信息时代开拓创新的观念。教学

内容力求做到选材广泛且具有一定的难度,如德语国家主要媒体(Spiegel,DW)中的

时事评论、社论、政论、专题报道等,题材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战争、环保、人

口、国际关系、科学技术等方面。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东北大学本科生课程简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B170600083

课程名称 高级德语视听说(三)

课程英文名称 Advanced German Videos(3)

总学时数 32 讲课

学时 32

课堂

讨论

上机

学时

习题

课学

学 分 2

开课单位 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适用专业 德语专业

先修课程 高级德语视听说(二)

课群 专业平台课 课程类型 必修课

选用教材 《德语高级听力》: 姚晓舟编著,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主要教学

参考书

《德语时事通 1》: 姚晓舟编著,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汉德时事词典》: 关津编著,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本课程地位

(作用)和任务

(限 500 字内)

教学内容:

本课程是高等学校德语本科开设的专业技能课。主要讲授德语国际历史与文化知

识。学生以报刊、电影、电视、网络等媒体资源为媒介,全面了解德语国家政治、经

济、文化等相关知识。

要求及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和独立提出见解的能力。加强学生媒体信息的处理能力,学会从多文化的不同角度

分析问题,培养全球化时代各种文明共生和谐发展和信息时代开拓创新的观念。教学

内容力求做到选材广泛且具有一定的难度,如德语国家主要媒体(Spiegel,DW)中的

时事评论、社论、政论、专题报道等,题材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战争、环保、人

口、国际关系、科学技术等方面。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东北大学本科生课程简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B170600081

课程名称 高级德语视听说(一)

课程英文名称 Advanced German Videos(1)

总学时数 32 讲课

学时 32

课堂

讨论

上机

学时

习题

课学

学 分 2

开课单位 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适用专业 德语专业

先修课程 德语视听说(四)

课群 专业平台课 课程类型 必修课

选用教材 《德语高级听力》: 姚晓舟编著,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主要教学

参考书

《德语时事通 1》: 姚晓舟编著,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汉德时事词典》: 关津编著,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本课程地位

(作用)和任务

(限 500 字内)

教学内容:

本课程是高等学校德语本科开设的专业技能课。主要讲授德语国际历史与文化知

识。学生以报刊、电影、电视、网络等媒体资源为媒介,全面了解德语国家政治、经

济、文化等相关知识。

要求及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和独立提出见解的能力。加强学生媒体信息的处理能力,学会从多文化的不同角度

分析问题,培养全球化时代各种文明共生和谐发展和信息时代开拓创新的观念。教学

内容力求做到选材广泛且具有一定的难度,如德语国家主要媒体(Spiegel,DW)中的

时事评论、社论、政论、专题报道等,题材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战争、环保、人

口、国际关系、科学技术等方面。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本课程地位

(作用)和任务

(限 500 字内)

德语高级口语(二)是为德语专业高起点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主要

讲授德语国家历史与文化知识。该课程的任务是让学生在德语中级口语的基础上,能

利用已掌握的德语比较清楚地表达思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语

言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先提出单元学习的目标或任务,再学习完成任务

所需的表达方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口语交际任务。每个学生可以自由表达思

想,不苛求语言形式的准确,注重意义的可理解性和连贯性。教师只监控、了解学生

的活动情况。学生完成任务后,邀请学生在课堂进行情景会话表演。教师归纳课文中

的重点功能表达用语,让学生做巩固性口语练习。 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达到语言的

流利性和表达的准确性。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本课程地位

(作用)和任务

(限 500 字内)

德语高级口语(一)是为德语专业高起点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主要

讲授德语国家历史与文化知识。该课程的任务是让学生在德语中级口语的基础上,能

利用已掌握的德语比较清楚地表达思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语

言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先提出单元学习的目标或任务,再学习完成任务

所需的表达方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口语交际任务。每个学生可以自由表达思

想,不苛求语言形式的准确,注重意义的可理解性和连贯性。教师只监控、了解学生

的活动情况。学生完成任务后,邀请学生在课堂进行情景会话表演。教师归纳课文中

的重点功能表达用语,让学生做巩固性口语练习。 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达到语言的

流利性和表达的准确性。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东北大学本科生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 B170600212

课程名称

基础德语(二)

课程英文名称 Basic German III

总学时数 176 讲课

学时 176

课堂

讨论 0

上机

学时 0

习题

课学

0

10

学 分 11

开课单位 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适用专业 德语专业

先修课程 基础德语(一)

选用教材 《当代大学德语》第二册(学生用书,听说训练,练习手册):梁敏、聂里曦(Michael

Nerlich)主编,任卫东等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年

主要教学

参考书

《当代大学德语》第二册教师用书:顾牧,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 年

5 月

《德语难点解读》:常玲玲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年 5 月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课程内容简介

(500 字以内)

《基础德语(二)》是为高等学校德语专业本科生基础阶段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本课

程主要讲授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

力(德语)和外语交际能力(跨文化)。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德语语音、词汇、语法和语言的日常交际几方面内容。《基础德

语(二)》的教学内容与前一学期相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理解和表达综合能力,课

堂教学中逐步提高课文内容归纳练习的比例,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使学生能够初步了

解德语各种文体表达方式和特点,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熟悉篇章结构,

培养初步的提高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东北大学本科生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 B170600213

课程名称

基础德语(三)

课程英文名称 Basic German III

总学时数 176 讲课

学时 176

课堂

讨论 0

上机

学时 0

习题

课学

0

10

学 分 11

开课单位 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适用专业 德语专业

先修课程 基础德语(二)

选用教材 《当代大学德语》第三册(学生用书,听说训练,练习手册):梁敏、聂里曦(Michael

Nerlich)主编,任卫东等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年

主要教学

参考书

《当代大学德语》第三册教师用书:顾牧,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 年

5 月

《德语难点解读》:常玲玲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年 5 月

课程内容简介

(500 字以内)

教学内容:

《基础德语(三)》是为高等学校德语专业本科生基础阶段开设的技能型课程,本课

程主要讲授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

力(德语)和外语交际能力(跨文化)。

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即第一关于本单元的背景知识介绍,第二

本单元的详细分析讲解,第三本单元练习部分讲解,第四学生思辨创新能力培养的课

堂设计和课外活动,包括课文表演、资料文献检索、团队合作研讨等等。

要求及目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德语词汇、语法和语言的日常交际几方面内容。《基础德语(三)》

的教学内容与前一学期相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课堂教学中逐步提高课文内容归纳练习的比例,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使学生能够初步

了解德语各种文体表达方式和特点,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熟悉篇章结构,

培养初步的提高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东北大学本科生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 B170600213

课程名称

基础德语(四)

课程英文名称 Basic German IV

总学时数 176 讲课

学时 176

课堂

讨论 0

上机

学时 0

习题

课学

0

10

学 分 11

开课单位 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适用专业 德语专业

先修课程 基础德语(三)

选用教材 《当代大学德语》第四册(学生用书,听说训练,练习手册):梁敏、聂里曦(Michael

Nerlich)主编,任卫东等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年

主要教学

参考书

《当代大学德语》第四册教师用书:顾牧,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 年

5 月

《德语难点解读》:常玲玲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年 5 月

课程内容简介

(500 字以内)

教学内容:

《基础德语(四)》是为高等学校德语专业本科生基础阶段开设的技能型课程,

本课程主要讲授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

达能力(德语)和外语交际能力(跨文化)。

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即第一关于本单元的背景知识介绍,

第二本单元的详细分析讲解,第三本单元练习部分讲解,第四学生思辨创新能力培养

的课堂设计和课外活动,包括课文表演、资料文献检索、团队合作研讨等等。

要求及目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德语词汇、语法和语言的日常交际几方面内容。《基础德语

(三)》的教学内容与前一学期相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

能力,课堂教学中逐步提高课文内容归纳练习的比例,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使学生能

够初步了解德语各种文体表达方式和特点,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熟悉篇

章结构,培养初步的提高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东北大学本科生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 B170600211

课程名称

基础德语(一)

课程英文名称 Basic German III

总学时数 144 讲课

学时 144

课堂

讨论 0

上机

学时 0

习题

课学

0

10

学 分 9

开课单位 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适用专业 德语专业

先修课程

选用教材 《当代大学德语》第一册(学生用书,听说训练,练习手册):梁敏、聂里曦(Michael

Nerlich)主编,任卫东等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年

主要教学

参考书

《当代大学德语》第一册教师用书:穆兰,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年

8 月

《德语难点解读》:常玲玲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年 5 月

课程内容简介

(500 字以内)

《基础德语(一)》是为高等学校德语专业本科生基础阶段开设的技能型课程,本课

程主要讲授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

力和外语交际能力。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德语语音、词汇、语法和语言的日常交际几方面内容。教学目标:

通过课堂讲解及训练使德语专业德语零起点学生打下坚实的语音基础,系统了解并掌

握德语语言和语法基础知识,掌握并应用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词汇,培养学生一定的口

笔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具备简单的德语语言交际能力。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东北大学本科生课程简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B170600160

课程名称

经贸德语

课程英文名称 Business German

总学时数 32 讲课

学时 32

课堂

讨论

上机

学时

习题

课学

学 分 2

开课单位 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适用专业 德语专业

先修课程 《基础德语(一)》、《基础德语(二)》、《基础德语(三)》、《基础德语(四)》、

《高级德语(一)》

课群 专业平台课 课程类型 选修课

选用教材 《经济德语基础教程》:马宏祥 霍思泰(德)编著,北京,外语教学与出版社,

2008年 6月

主要教学

参考书

《商界德语》:Manuela Georgiakali(德)编著,崔岚注释,北京,外语教学与研

究出版社,1999年 6月

《外贸德语》:杜景林、夏林荫编著,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5年 3

本课程地位

(作用)和任务

(限 500 字内)

教学内容:

经贸德语是为德语专业本科生开设的知识类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德语相关专业

知识:讲授德语国家经济理论知识,介绍德语国家及欧盟的经济政策、经济形式、社

会市场经济制度、企业组织形式、对外贸易战略,以及对外贸易实务、外贸应用文格

式要求。

要求及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提出见解

的能力。教学内容力求做到经济德语与实践应用的有机结合,督促学生在课下大量阅

读相关材料,关注经济方面的时事。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东北大学本科生课程简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B170600091

课程名称 德语口译(一)

课程英文名称

总学时数 32 讲课

学时 32

课堂

讨论

上机

学时

习题

课学

2

学 分 2

开课单位 德语系

适用专业 德语

先修课程 《基础德语(一)》, 《基础德语(二)》,《德语视听说(一)》, 《德语视听说(二)》。

《基础德语(三)》,《德语视听说(三)》,《基础德语(四)》,《德语视听说(四)》。

课群 专业平台 课程类型 学位课

选用教材 《中德国情口译教程》: 马宏祥编著,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主要教学

参考书

《德语翻译教学新理念:翻译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王京平编著,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

究出版社,2005

《汉译德理论与实践》: 钱文彩编著,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本课程地位

(作用)和任务

(限 500 字内)

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授课内容为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德语国家历史与文化知识,联

络口译。课程主要以礼宾礼仪、会展会务、商务访问、休闲娱乐及日常生活等外事活

动的口译训练为主体,同时综合了商务口译和其他专业口译,以及外事接待工作的特

点,旨在培养外事接待和联络陪同岗位上的合格口译人员。

要求及目标:

《德语口译(一)》是为高等学校德语专业本科生基础阶段开设的专业主干课,是

德语专业技能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听力、口语和翻译技能。通过选取具有一定难度的

德语情景对话、一般性的报告、新闻采访、电台、电视新闻播音、分析和评论,重点

讲授口译的基本理论、口译背景知识和口译的基本技巧。注意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包括:通过口译练习培养德语语言交际能力、通过讲解口译实践中的文化差异培养学

生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口译实践演练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德语)、外语交际能

力(跨文化)、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东北大学本科生课程简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B170600092

课程名称 德语口译(二)

课程英文名称

总学时数 32 讲课

学时 32

课堂

讨论

上机

学时

习题

课学

2

学 分 2

开课单位 德语系

适用专业 德语

先修课程 德语口译(一)

课群 专业平台 课程类型 学位课

选用教材 《中德国情口译教程》: 马宏祥编著,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德语口译教程》:李逵六编著,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主要教学

参考书

《德语翻译教学新理念:翻译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王京平编著,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

究出版社,2005

《汉译德理论与实践》: 钱文彩编著,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本课程地位

(作用)和任务

(限 500 字内)

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授课内容为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德语国家历史与文化知识,联

络口译。课程主要以礼宾礼仪、会展会务、商务访问、休闲娱乐及日常生活等外事活

动的口译训练为主体,同时综合了商务口译和其他专业口译,以及外事接待工作的特

点,旨在培养外事接待和联络陪同岗位上的合格口译人员。

与《德语口译(一)》相比,本课程更加注重实战演练部分的比重,加深学生对

德语口译实战的了解,教会学生从备战——实战——反思三步完成口译任务。另外增

加部分口译理论学习,加深学生对口译本质的理解。

要求及目标:

《德语口译(二)》是为高等学校德语专业本科生基础阶段开设的专业主干课,

是德语专业技能型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听力、口语和翻译技能。通过选取具有一定难

度的德语情景对话、一般性的报告、新闻采访、电台、电视新闻播音、分析和评论,

重点讲授口译的基本理论、口译背景知识和口译的基本技巧。注意培养学生的各种能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力,包括:通过口译练习培养德语语言交际能力、通过讲解口译实践中的文化差异培

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口译实践演练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德语)、外语交

际能力(跨文化)、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东北大学本科生课程简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B170600101

课程名称 德语笔译(一)

课程英文名称

总学时数 32 讲课

学时 32

课堂

讨论

上机

学时

习题

课学

2

学 分 2

开课单位 德语系

适用专业 德语

先修课程 《基础德语(一)》, 《基础德语(二)》,《德语视听说(一)》, 《德语视听说(二)》。

《基础德语(三)》,《德语视听说(三)》,《基础德语(四)》,《德语视听说(四)》。

课群 专业平台 课程类型 学位课

选用教材 《新编德汉翻译教程》:王京平编著,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主要教学

参考书

《汉译德理论与实践》: 钱文彩编著,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德语翻译入门》:桂乾元编著,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本课程地位

(作用)和任务

(限 500 字内)

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授课内容为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德语国家历史与文化知识,本

课程以翻译学导论和翻译学基本理论为铺垫,以翻译实践为主,结合翻译讲评介绍各

类文体的语言特点、汉德两种语言的异同以具体的翻译方法,培养学生外语交际能力

(跨文化)、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能够掌握德汉双语翻译的基本理论,掌握德汉词语、长句及基本文体的翻译技巧和德

汉互译的能力。

本课程德译汉占 70%,汉译德占 30%。

要求及目标:

《德语笔译(一)》是为高等学校德语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主干课,是德语专

业技能课程,重在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和翻译技能。通过讲解德汉翻译使学生能够掌

握德汉双语翻译的基本理论,掌握德汉互译的语言表达能力(德语),通过讲解翻译

中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共性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引导学生以翻译理论为指

导解决翻译实际问题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东北大学本科生课程简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B170600102

课程名称 德语笔译(二)

课程英文名称

总学时数 32 讲课

学时 32

课堂

讨论

上机

学时

习题

课学

2

学 分 2

开课单位 德语系

适用专业 德语

先修课程 《德语笔译(一)》

课群 专业平台 课程类型 学位课

选用教材 《新编德汉口译教程》:王京平编著,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主要教学

参考书

《汉译德理论与实践》: 钱文彩编著,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德语翻译入门》:桂乾元编著,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本课程地位

(作用)和任务

(限 500 字内)

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授课内容为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德语国家历史与文化知识,本

课程以翻译学导论和翻译学基本理论为铺垫,以翻译实践为主,结合翻译讲评介绍各

类文体的语言特点、汉德两种语言的异同以具体的翻译方法,培养学生外语交际能力

(跨文化)、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能够掌握德汉双语翻译的基本理论,掌握德汉词语、长句及基本文体的翻译技巧和德

汉互译的能力。

与《德语笔译(一)》相比,本课程一方面在汉译德联系上有所增加,另一方面

增加翻译实战内容,教会学生如何处理各种翻译难点以及探讨翻译伦理等问题。

本课程德译汉占 50%,汉译德占 50%。

要求及目标:

《德语笔译(二)》是为高等学校德语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主干课,是德语专

业技能课程,重在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和翻译技能。通过讲解德汉翻译使学生能够掌

握德汉双语翻译的基本理论,掌握德汉互译的语言表达能力(德语),通过讲解翻译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中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共性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引导学生以翻译理论为指

导解决翻译实际问题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东北大学本科生课程简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B170600251

课程名称 高级德语(一)

课程英文名称

总学时数 64 讲课

学时 64

课堂

讨论

上机

学时

习题

课学

4

学 分 4

开课单位 德语系

适用专业 德语

先修课程 《基础德语(一)》、《基础德语(二)》、基础德语(三)》、基础德语(四)》

课群 专业平台 课程类型 学位课

选用教材 《高级德语》上册:陈晓春编著,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2年 1月

主要教学

参考书

《德语词汇学》:徐智儿编著,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年 9 月

《德语高级阅读》:Ralf Glitza(德)、陈瑞莺(Ruiying Glitza),Heidrun Stratmann

编著,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 6月

本课程地位

(作用)和任务

(限 500 字内)

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授课内容为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德语国家历史与文化知识,通

过阅读、讨论和分析各种难度较大的题材,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德语语言技能,扩大学

生的知识面。通过系统讲授德语语法和词汇,促使学生进一步夯实语言基础。不断增

加学生对德语的兴趣,增加学生在德国文化、德国历史等方面的知识面,开拓学生视

野,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培养。

要求及目标:

《高级德语(一)》是为高等学校德语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技能型课程,主要

讲授德语国家语言文学知识和德语国家历史与文化知识(国情,政治),同时培养学

生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和翻译技能。通过进一步讲授德语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

交际能力;通过对讲述文化本位文章的讲解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对德国

历史和社会的进一步讲解以及历史事件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通过学生对热点题目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提出见解的能力。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东北大学本科生课程简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B170600252

课程名称 高级德语(二)

课程英文名称

总学时数 64 讲课

学时 64

课堂

讨论

上机

学时

习题

课学

4

学 分 4

开课单位 德语系

适用专业 德语

先修课程 高级德语(一)

课群 专业平台 课程类型 学位课

选用教材 《高级德语》下册:陈晓春编著,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2年 1月

主要教学

参考书

《德语词汇学》:徐智尔编著,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年 9 月

《德语高级阅读》:Ralf Glitza(德)、陈瑞莺(Ruiying Glitza),Heidrun Stratmann

编著,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 6月

本课程地位

(作用)和任务

(限 500 字内)

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授课内容为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德语国家历史与文化知识,通

过阅读、讨论和分析各种难度较大的题材,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德语语言技能,扩大学

生的知识面。通过系统讲授德语语法和词汇,促使学生进一步夯实语言基础。不断增

加学生对德语的兴趣,增加学生在德国文化、德国历史等方面的知识面,开拓学生视

野,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培养。

要求及目标:

《高级德语(二)》是为高等学校德语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主干课,是德语专

业技能型课程,主要讲授德语国家语言文学知识和德语国家历史与文化知识(国情,

政治),同时培养学生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和翻译技能。通过进一步讲授德语语

言,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通过对讲述文化本位文章的讲解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

际能力;通过对德国历史和社会的进一步讲解以及历史事件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对热点题目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提出见解的能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力。

与《高级德语(一)》相比,本课程语言难度有所增加,辅以跨文化交际专业文

章,增加学生知识面。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东北大学本科生课程简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B170600254

课程名称 高级德语(三)

课程英文名称

总学时数 32 讲课

学时 32

课堂

讨论

上机

学时

习题

课学

2

学 分 2

开课单位 德语系

适用专业 德语

先修课程 高级德语(二)

课群 专业平台 课程类型 学位课

选用教材 《高级德语教程》下册:陈晓春编著,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年 1月

主要教学

参考书

《德语词汇学》:徐智尔编著,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年 9 月

《德语高级阅读》:Ralf Glitza(德)、陈瑞莺(Ruiying Glitza),Heidrun Stratmann

编著,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 6月

本课程地位

(作用)和任务

(限 500 字内)

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授课内容为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德语国家历史与文化知识,通

过阅读、讨论和分析各种难度较大的题材,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德语语言技能,扩大学

生的知识面。通过系统讲授德语语法和词汇,促使学生进一步夯实语言基础。不断增

加学生对德语的兴趣,增加学生在德国文化、德国历史等方面的知识面,开拓学生视

野,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培养。

与高级德语(一)、(二)相比,本课程在文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专业文章方面

有所增加,另外增加部分德语专业八级考试训练内容。

要求及目标:

《高级德语(三)》是为高等学校德语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主干课,是德语专

业技能型课程,主要讲授德语国家语言文学知识和德语国家历史与文化知识(国情,

政治),同时培养学生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和翻译技能。通过进一步讲授德语语

言,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通过对讲述文化本位文章的讲解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际能力;通过对德国历史和社会的进一步讲解以及历史事件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对热点题目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提出见解的能

力。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东北大学本科生课程简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B170600074

课程名称 高级德语(四)

课程英文名称

总学时数 16 讲课

学时 16

课堂

讨论

上机

学时

习题

课学

2

学 分 1

开课单位 德语系

适用专业 德语

先修课程 高级德语(三)

课群 专业平台 课程类型 学位课

选用教材 《高级德语》下册:陈晓春编著,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2年 1月

主要教学

参考书

《德语词汇学》:徐智尔编著,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年 9 月

《德语高级阅读》:Ralf Glitza(德)、陈瑞莺(Ruiying Glitza),Heidrun Stratmann

编著,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 6月

本课程地位

(作用)和任务

(限 500 字内)

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授课内容为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德语国家历史与文化知识,通

过阅读、讨论和分析各种难度较大的题材,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德语语言技能,扩大学

生的知识面。通过系统讲授德语语法和词汇,促使学生进一步夯实语言基础。不断增

加学生对德语的兴趣,增加学生在德国文化、德国历史等方面的知识面,开拓学生视

野,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培养。

与高级德语(一)、(二)、(三)相比,本课程在文体方面较为实用,选取学

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可能面对的话题。此外还增加了德国留学、德企工作等题目供学生

讨论。另外增加学术德语教学,讲授论文语言特点和训练学生撰写学术论文。

要求及目标:

《高级德语(四)》是为高等学校德语专业本科生基础阶段开设的专业推荐选修

课,是德语专业技能型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和翻译技能。通

过进一步讲授德语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通过对讲述文化本位文章的讲解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对德国历史和社会的进一步讲解以及历史事件原因

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对热点题目的讨论,培养学

生独立提出见解的能力。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东北大学本科生课程简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B170600170

课程名称 科技德语

课程英文名称

总学时数 32 讲课

学时 32

课堂

讨论

上机

学时

习题

课学

2

学 分 2

开课单位 德语系

适用专业 德语

先修课程 高级德语(二)

课群 专业平台 课程类型 学位课

选用教材 《科技德语教程》:定伟祥主编,李健民、王颖颖、S·Buß(德)、W·Van Strahlen(德)

编,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1 月

主要教学

参考书

《现代科技德语》:Erich Zettel、 Jörg Janssen、 Heidrun Müller 编著,伍竟先翻译,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5 年 8 月

《 科技德语阅读与练习》:杜蘅、郭正毅主编,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 2007

年 9 月

本课程地位

(作用)和任务

(限 500 字内)

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授课内容为德语专业相关专业知识,科技文章分析为主,结合讲

评介绍德语科学技术文章语言特点、汉德两种语言的异同,使学生掌握科技语言的基

本理论,掌握理解科技文章中长句理解和科技文章的语篇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多媒体

课件演示,加强学生对科技原理的把握,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培养学生处理科技文

章的能力。本课程主要以汽车类科技文献为主,辅以火车、飞机和轮船原理讲述以增

加学生的知识面。

要求及目标:

《科技德语》是为高等学校德语专业本科生基础阶段开设的知识型课程,是德语

专业知识型课程,重在传授学生在德语语言学、计算机以及机械等方面的知识。通过

该课程中的科技文章阅读部分,培养学生运用德语知识的能力;通过对科技文章进行

篇章分析和话语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德国工业发展史和

德国科技发展史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提出见解的能力。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东北大学本科生课程简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B170600151

课程名称

德国文学史及文学选读(一)

课程英文名称 German Literatur 1

总学时数 32 讲课

学时 32

课堂

讨论

上机

学时

习题

课学

学 分 2

开课单位 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适用专业 德语专业

先修课程 基础德语(一),基础德语(二),基础德语(三),基础德语(四),高级德语(一)

课群 专业平台课 课程类型 必修课

选用教材 《德国文学简史》,Karl-Heinz Wüst 编著,北京,外语教学与出版社,1998年 1月

《德语文学选读》,韩瑞祥著,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年 6月

主要教学

参考书

《德国文学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余匡复编著,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年 2月

《德国文学史》:范大灿、安书祉等编著,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6年 11月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本课程地位

(作用)和任务

(限 500 字内)

德国文学史及文学选读(一)是为德语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主

要讲授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本课程在介绍德语文学背景知识的基础上,重点讲授

不同时期文学创作的特征、文学流派。介绍重要作家和作品以及他们的创作思想和艺

术风格。并有针对性的选读并讲解各个时期的代表性文学作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思维能力

创新能力和相关学科的科研能力。学生应掌握文学史的基本概念和各个阶段不同流

派、重要作家和作品以及他们的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能借助字典读懂各种体裁的文

学作品。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东北大学本科生课程简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B170600152

课程名称 德国文学史及文学选读(二)

课程英文名称 German Literatur 2

总学时数 32 讲课

学时 32

课堂

讨论

上机

学时

习题

课学

学 分 2

开课单位 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适用专业 德语专业

先修课程 基础德语(一),基础德语(二),基础德语(三),基础德语(四),高级德语(一),

高级德语(二),德语文学与文学选读(一)

课群 专业平台课 课程类型 必修课

选用教材 《德国文学简史》,Karl-Heinz Wüst 编著,北京,外语教学与出版社,1998年 1月

《德语文学选读》,韩瑞祥著,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年 6月

主要教学

参考书

《德国文学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余匡复编著,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年 2月

《德国文学史》:范大灿、安书祉等编著,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6年 11月

本课程地位

(作用)和任务

(限 500 字内)

德国文学史及文学选读(二)是为德语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主

要讲授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本课程在介绍德语文学背景知识的基础上,重点讲授

不同时期文学创作的特征、文学流派。介绍重要作家和作品以及他们的创作思想和艺

术风格。并有针对性的选读并讲解各个时期的代表性文学作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思维能力

创新能力和相关学科的科研能力。学生应掌握文学史的基本概念和各个阶段不同流

派、重要作家和作品以及他们的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能借助字典读懂各种体裁的文

学作品。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东北大学本科生课程简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B170600260

课程名称

语言学概论

课程英文名称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

总学时数 32 讲课

学时 32

课堂

讨论

上机

学时

习题

课学

学 分 2

开课单位 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适用专业 德语专业

先修课程 基础德语(四)

课群 专业平台课 课程类型 必修课

选用教材 《德语语言学教程》:王京平 编著,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主要教学

参考书

胡壮麟编,《语言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戴炜栋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本课程地位

(作用)和任务

(限 500 字内)

教学内容:

《语言学概论》是为德语专业本科生开设的知识型课程,主要讲授德语语言文学

专业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逐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相关

学科的科研能力。鼓励学生对德语的起源和发展演变过程进行探索和解读,对语言的

特点和演进规律进行研讨。

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即第一:语言学各分支学科的基本概念和

基本理论;第二:德语发展史;第三:汉德语言对比;第四:德语国家相关的语言文

化和语言哲学。

要求及目标: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能够对德语的发展、演变有初步的认识,并且学会从发展、进

步、创新的角度来观察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和变化,培养学生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新时

代语言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能够补充学生知识体系中存在的理论和方法方面

的不足,从而提高学生的外语专业知识水平和科学研究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