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 louis chinese journal thursday sep 10 2020 中國古人:“冰...

Post on 18-Oct-2020

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St. Louis Chinese Journal 聖路易新聞6 人間福報 Thursday Mar 4 2021

聯絡處活動:

共修、讀書會、手語、志工訪視、志工培訓、兒童精進班、兒童夏令營等

靜思文化流通處:

圖書、書籍、影音(CD, DVD)、環保用品、禮品、食品等

佛教慈濟基金會 美國中西區 聖路易聯絡處 Buddhist Tzu Chi Foundation, U.S.A.

Midwest Region, St. Louis Service Center

Website: www.tzuchi.org  

人間菩薩大招生您是否願意將您的愛心化為行動,和慈濟人一齊來推動人間美善?

長情大愛中有您,這個世界將更加美好!人間黑暗角落有著無數苦難與不幸的人,他需要我們付出大愛與關懷。

慈濟四大志業、八大腳印,推動著淨化人心、祥和社會的巨輪,他需要您我護持和參與。

歡迎您加入慈濟大愛的行列成為會員或志工

8515 Olive Blvd., St. Louis, MO 63132電話:314-994-1999

法鼓山聖路易聯絡處-淨心書坊 7825 Olive Blvd., U. City, MO 63130 網址: www.puremindcenter.org Tel: (314) 277-5640 email: info@puremindcenter.org

法鼓山網路電視台 http://ddmtv.ddm.org.tw

提昇人的品質 建設人間淨土

新春全球祈福藥師法會 消災延壽 圓滿願行

新春點燈、歡迎隨緣參加、共霑法益

地點: YouTube 網路直播共修

法會日期: 二月十二日 至 二月十六日

(週五至週二)

時間: (美中時間)

2/12, 2/13, 2/15, 2/16 9am-11am 2/14 (星期日) 1pm-3pm

詳情: https://chancenter.org/cn/

公告

由於新冠狀肺炎疫情持續擴散,我們所有課程

活動都以網路方式進行。有興趣參加我們的課

程者,歡迎您電郵或電話詢問詳細內容。

佛 光 菜 根 譚

星雲大師╱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

The Merit TimesSt. Louis

聖路易佛光山 Fo Gung Shan St. Louis Buddhist Center

3109 Smiley Road, Bridgeton, MO 63044, USATel : 314 2098882

E-mail : fgsstl@gmail.com www.fgsstlbc.org

死,要死得有價值;死有重如泰山,輕如鴻毛。活,要活得有意義;活有流芳百世,遺臭萬年。

高雄夯景點 佛陀紀念館榮登第一

蒲松齡的知音 以詩回報文/雲蘇

稻草編鐘 文與圖/宋蕭波

人物春秋

清代文人蒲松齡19歲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秀才,仕途卻是非常不順遂,屢試不第,其中當然有許多主客觀因素,直到72歲才援例補貢生,可是4年後,蒲松齡就去世了。

他一生窮途潦倒,在仕途上闖得頭破血流,於是將這股悲憤之情,轉而潛心寫作。其中窮20年之功所完成的《聊齋誌異》,文字雅麗精鍊,情節跌宕曲折,堪稱歷代最著名的短篇小說之作。

他「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不僅為其文學之路,締造了另一個高峰,也造福了後代的讀者。然而,這麼個窮途潦倒的文人,有個非常得意的知音,也就是王士禎,而王士禎也是頗有名氣的文人。

相傳王士禎在《聊齋誌異》寫成後,想向蒲松齡購買書稿,被蒲松齡拒絕,但有感於王士禎的誠意,蒲松齡把書稿借給他看,王士禎一夜就讀完了,還略加評語後由專人送回。

王士禎寫什麼評語呢?就是有名的〈奉題誌異〉詩:「姑妄言之姑聽之,豆棚瓜架雨如絲,料應厭作人間語,愛聽

閣,祈佑世界和平;2014年獲全球最大旅遊網站TripAdvisor,頒發「旅行者之選大獎」台灣高雄景點第一名。

占地百餘公頃的佛陀紀念館,從東至西依序為禮敬大廳、八塔、萬人照相台、菩提廣場、本館及佛光大佛等;本館4000餘坪、高近50公尺,除了供奉佛牙舍利,另設可容2000餘人集會的大覺堂,及多功能的展示空間,是一座綜合性的多功能博物館。

佛陀紀念館與中華文物交流

【記者江俊亮高雄報導】每年有千萬人次造訪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在2014年榮獲「旅行者之選大獎」後,最近又登上「高雄夯景點」第一名!

佛館擁有全世界最高的銅構坐佛,與各大博物館的交流展演更是不斷,2015年甚至將身首分離的北齊佛像合璧後,送回河北博物院,成為海峽兩岸佳話。

佛陀紀念館是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正式會員,興建緣起於1998年,當時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前往印度傳授國際三壇大戒時,西藏喇嘛貢噶多傑仁波切感念佛光山弘揚人間佛教,表達欲贈送護藏近30年的佛牙舍利心願,希望在台灣建館供奉。

百張設計圖 成就宏偉格局

星雲大師為此珍貴宗教遺產而建館,在籌備過程中,僅僅佛館的外觀便繪製百餘張的設計圖,歷時9年的時間,終於興建完成「前有八塔,後有大佛,南有靈山,北有祇園」的宏偉格局;不僅成為台灣的宗教聖地,也是南台灣熱門旅遊景點。

佛館於2011年底落成後,每年吸引千萬人次造訪,通高108公尺的佛光大佛,是世界最高的銅構坐佛,透過「百萬心經入法身」活動,將百萬部《心經》永久奉納塔剎的藏經

協會歷來共同舉辦「千年重光」、「光照大千」、「七寶瑞光」、「紫禁佛光」、「絕壁重光」等大型展覽,與海峽兩岸九座友好博物館舉辦館際交流、春節文化藝術展演活動,皆備受好評;2014年躋身ICOM國際博物館、2015年榮登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UNWTO)年報。

48座地宮 保存文化資產

佛陀紀念館地下設有48座地宮,以「信仰、生活、文化」

⬆佛館舉辦的文化藝術展演活動,將「靜態博物館」轉化為「活的博物館」。� 圖/資料照片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的大佛,是世界最高的銅構坐佛。� 圖/記者江俊亮

為軸線,規劃具有歷史性、知識性、當代性、紀念性的文物,每百年開啟一座地宮,以延續及保存人類文化,讓參訪者穿越時光隧道,進入佛教聖物的歷史之旅。

值得一提的是,由佛光山文教基金會、中華文物交流協會共同促成的「金身合璧」──將河北省幽居寺被盜的釋迦牟尼佛首,與金身合璧後,捐獻回大陸,成為佳話。

佛陀紀念館指出,「金身合璧」的釋迦牟尼佛像,造於北

生活快門

國歌。二十七個信徒代表不難,都是佛光山初期的道友,受過高等教育,非常年輕,問題是在官員的態度,輕視又盛氣凌人。

好在我們也經得起考試。記得那一次,二十七個人合唱國歌,唱得特別有韻味;他們一聽大驚,以前看不起的出家人,竟然能把國歌唱得這麼好,立刻改變態度,直問為什麼歌聲這麼悅耳。

我想,大概他們在政府升旗典禮上,也不容易聽到這麼好聽的聲音吧!

當初的佛教徒,在社會上受到歧視、排擠,完全沒有地位。他們沒有想到,現在的出家人,不但會唱國歌,還唱得這麼好聽。因為這樣的關係,情況急轉直下,對我們有了好感,就准許我們建寺院了。

所以很多困難,不是光靠金錢能解決,就是靠運氣,也要憑著自己基本的能量、自己的實力如何。

� (待續)

貧僧有話要說 二十六說

我解決困難的方法

當時,我們只想給人方便,沒有想到困難,但福山寺的建築執照,也同樣困難申請。

一開始,我到民政局去登記,他說,你沒有寺院的建築執照,又沒有廟,怎麼到民政局來登記寺廟呢?我覺得他說得也對,就到建設局去申請建築執照。到了建設局,他說,你在民政局沒有登記你要建寺廟,你怎麼叫我建設局發建築執照呢?

籌備建寺 唱國歌令官服

在兩邊互踢皮球的情況下,我就在建設局、民政局之間來往多次,也花了數年的時間,一直都不能成功。最後,還是靠著陳汾先生的幫忙,彰化縣政府不得不聽從省政府的指示,准許我們建設。

如此一來,縣政府的官員們,就非常不甘心的來參加我們的建寺籌備會議,他先要求我們二十七個信徒代表必須全部到場出席,然後再要求我們唱

文/星雲大師

吉貝島守護神 文與圖/梁純綉

漫步在吉貝島,遠遠望見有如媽祖的化身,靜靜地站在海灘旁守護著船隻及航行人的安全。

齊天保7年(556年),原供奉於河北省靈壽縣幽居寺;1996年佛首被盜,佛身暫存於河北省博物院內。

河北幽居寺佛首被盜後,輾轉流落在外近20年,2014年5月有信徒要將佛首捐給佛光山,星雲大師認為「佛教文物是人類重要的文化資產,是屬於全人類共同所有,應該讓佛首回歸原處。」

於是促成金身合璧;隔年5月,重達1400公斤的佛身運送來台,在佛光山大雄寶殿開箱

後,進行金身合璧,並在佛光山供人瞻仰至翌年2月;2016年3月由星雲大師親自護送至北京,成就「金身合璧兩岸緣,佛光普照一家親」。

佛陀紀念館不僅促進兩岸宗教藝術文化交流,倡導的「三好」、「四給」運動,以及生命教育、綠能環保都深植人心;尤其每年底舉辦「世界神明聯誼會」,促進宗教和諧之美,將南台灣的「靜態博物館」轉化為「活的博物館」,更為人津津樂道。

秋墳鬼唱詩。」短短幾句,就點明了這本書的寫作方式與意圖。蒲松齡看了很感動,因為王士禎在詩裡面完全把他的想法表達出來,因此也寫了一首詩回報:「誌異書成共笑之,���布袍蕭索鬢如絲。十年頗得黃州意,冷雨寒燈夜話時。」道出他寫作本書的淒涼心境。他跟王士禎講心裡話,可見得把他當作知己在看待。

在王士禎所有的文學作品中,就屬這首詩最有名,這首詩和《聊齋誌異》形成不可分割的關係,講到《聊齋》就會想起它,看到這首詩就會想到《聊齋》。

蒲松齡完成了曠世鉅作,也因此而得到一位知己,應該算是意外的收穫吧。

近看,才發現原來是藝術創作,材料居然是魚網、浮球及漂流木。

「一紙、二土、三木、四石、五金」是一般民間神像雕刻常用的材質,該創作者卻另闢蹊徑,以當地捕魚的剩餘物作為創作元素,既環保又具在地性,打造出獨一無二、專屬於吉貝的守護神。

徜徉在天地間,這懸吊的小小茅屋,如一口大鐘。鑽進如洞的小門,便成了孩子們的遊戲天地。

豈止是孩童!就是大人們也興致盎然地

注目著,這由「稻草編製」的茅草屋鐘。或許在我們的DNA裡,一直未曾遺忘,那恆久遠前在樹上居住的「有巢氏」印象。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