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man - yfdzb.ycnews.cnyfdzb.ycnews.cn/yfdz/20200731/html/f35a166c1fc36ef194d18e2b9bf6c… ·...

Post on 19-Oct-2020

1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众漫工作室

绘画:吴雨欣众漫工作室原创制作

ZhongMan漫众 2020年7月31日 星期五

责任编辑:周湛军 吴雨欣 电话:88585305

盐阜大众报客户端

3

漫绘盐城古代名人

范仲淹修海堤北宋天禧五年(1021年),范仲淹

奉命监西溪盐仓监,管辖富安、安丰、梁垛、何垛、东台、丁溪、草堰等盐场事务。范仲淹怀经国之才,抱济世之志,虽初入仕途,任以小吏,有些“好心人”劝他不要就职,但范仲淹认为做官不在大小,而在于是否为百姓办事。

范仲淹素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上任后他四处察访民情,尤对海潮肆虐、民不聊生的现实,深感痛心。通过调查了解,原来,在西溪及沿海一带,早在唐大历二年(767年)时,李承就任淮南节度判官时,为捍御海潮,沿东冈沙堤由楚州庙湾(今阜宁县城)至海陵县境(即东台境,当时东台属海陵县),修筑了一条百余公里长的海堰,名常丰堰。因该堤是由泥沙和浅海贝壳堆积而成,故又名贝壳沙堤。堤筑成后,民田受益。北宋乾德年间,海潮漫溢,冲毁村庄数百处。北宋开宝年间,泰州知州王文佑又增修过一次,但因堤身建造不固,早为海潮冲刷而破缺不堪,多处溃决,逐渐失去御潮作用。大潮来时,

“远听若天崩,横来如斧戕”。范仲淹获悉此情后,食不甘味,寝

不安席,就汇报给江淮制置发运副使张纶,请求修筑捍海堰工程。张纶本是范仲淹在南都学舍时的同窗好友,他不仅报请朝廷批准修堤,而且向上推荐范仲淹为治海能人。天圣二年(1024年)经宋仁宗批准,委派范仲淹任兴化县令,主持筑堰。范仲淹一上任,即遇到难题,因唐堤已塌,海岸线几经变迁,海堤如何修筑亟需重新勘测。在科学技术尚不发达的宋代,要在沿海普遍勘测,实是不易。为解决此难题,范仲淹多次亲临海边察看研究,后在老渔民的指点下,趁着大潮汛期发动沿海百姓,把一担担稻壳倒在海滩上,海潮上涨后,稻壳随着潮水涌到岸边。落潮后,稻壳都留在海岸边上,形成了一条沿海岸边弯弯曲曲的稻壳线,范仲淹即令民夫沿稻壳线打上树桩,堤址按此而定。

当年秋,范仲淹发布号令,开始了兴建捍海堰的工程,广大百姓闻讯无不奔走相告,情绪高涨,流离者纷纷返归故里,踊跃参加筑堰。开工筑堤,南起虎墩(今东台富安镇),北至刘庄(今大丰区境内)进行施工。施工中,常遇大风大雨,越朝下挖,流沙越多,工程越艰巨。范仲淹顶风冒雨亲临督工,深入民夫中间,力劝善始善终,并捐出自己的官俸,助筑堤经费之用。在他的感召下,民夫们不畏艰辛,工程进展很快。

在施工中碰到困难,范仲淹注意倾听民夫的意见,共同设法解决。当时在东台场九龙港一带筑堤,确实为无法实现的难题。海浪似重重山峰向平地压来,势如万马奔腾,一浪高过一浪,筑成的海堤不断下塌,全部卷入潮水之中。正如民谣所说:“九龙港,港连港,潮汐多变不寻常,无风也起三丈浪,早上夯基晚上光。”范仲淹督阵在这里,根据朱宏儒所写的水利著作,又与民夫们商量,将九条港子由外向内逐步填塞,利用冬季干涸时段,用柳篓、蒲包、草包装土夯基,终于按标准修好这段险堤。可是,天公不作美,正当范仲淹带领民夫热火朝天筑堤修堰时,又遇连旬雨雪,潮势凶猛,有些堤段被潮冲决,民夫冻饿劳累病死者200余人,亦有民夫不时逃散;一些本来就反筑堤的保守势力亦乘机上报朝廷,要求废止工程。宋仁宗乃委派两淮都转运使胡令仪前来察看。胡令仪到东台后详细勘查了海堤沿线,很赞同范仲淹的修堤主张,上疏宋仁宗,未果,不得已,工程缓建。天圣四年(1026年),范仲淹因母丧丁忧回籍,留书张纶,建议续筑海堤,恢复海堤之利。张纶和胡令仪再次上报朝廷,终于获准在天圣五年(1027年)秋,任命张纶兼任泰州知州,督率民夫继续兴筑。次年春,海堤筑成。

堤的筑成,使沿海一带免遭海潮之患,堤成一月后,即有1600多户农民和盐民恢复生产,3000余户逃亡的农民返回家园。后人为缅怀范仲淹的功绩,将堤尊称为范公堤,同时为报修堤恩泽,境内先后有6处修建了“三贤祠”和三公塑像,以纪念范仲淹、胡令仪、张纶三公。

节选自《盐城特色文化》

范公堤

大家好!我是众漫小主播米鹿,这期我们谈谈盐城历史人物

——范仲淹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