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工作站”为农民工撑起保护伞 信仰是...

1
2015年12月24日 星期四 3 编辑∶白正春 电话:0371-65795789 E-mail [email protected] 版式∶魏静敏 校对∶黄丽 洛阳 城乡 农村版 “工作站”为农民工撑起保护伞 新安 蔬菜大棚成群众脱贫“聚宝盆” 洛龙区科技园办 多措施严管村干部 河洛论坛 信仰是最坚实的力量 方若儒 涧西区纪委 绷紧干部“廉洁弦” 本报讯(记者黄红立 特约记者许金安 郭建立 )“工作站的同志就是我的亲人!太 感谢他们了!”12 月22 日,新安县五头镇仓 上村的王健伟激动地对记者说。 原来,王健伟夫妇在洛阳市区开饭店, 家有患老年痴呆症的父亲和单身的哥哥。 前不久,王健伟打哥哥的电话怎么也打不 通,无奈只好向“工作站”求助。“工作站”派 人查找后得知他的哥哥被摩托车撞伤住院, 便安排工作人员照顾他父亲和受伤哥哥半 个月之久,这让王健伟感动不已。 王健伟说的“工作站”的全称是新安县 农民工工会工作站。在新安县,这样的工作 站有 56 个,它们好似一把把保护伞,给该县 近 10 万名进城务工人员遮风挡雨。 近几年,随着外出务工的农民工越来越 多,各种问题凸显。为了解决农民工后顾之 忧,2009 年 4 月,新安县在该县铁门镇克昌 村成立新安首家村级农民工工会工作站,如 今该县11个乡镇共组建工作站56个,占洛 阳市总数的70%,登记造册外出务工人员5 万余人,吸纳农民工会员3万余人。 为推动农民工工会工作站规范化、科 学化运转,新安县总工会一方面选择经济 条件相对较好、外出务工人员在300人以 上的村建站,并拨付专款,使其实现了“五 有”,即有牌子、有办公室、有办公桌椅和 柜子、有宣传版面和规章制度、有工作记 录;另一方面建立了“村双委与工会工作 站联席会议制度”、“农民工代表会议制 度”等 5 项制度,推行了“农民工来信来电 来访记录”、“农民工培训记录”等,有效促 进了工作站的建设和发展。 记者在该县五头镇仓上村农民工工会 工作站看到,墙上悬挂着一幅中国地图,地 图以新安县为中心,辐射标注分布在全国各 地的本村外出务工人员人数、职业状态等。 工作站的电脑也实现了全国联网,清楚地登 记着务工人员的基本情况。站长赵留强说: “工作站是村里 680 名外出农民工的保护 伞,有啥困难在这里我们都能帮忙解决。” 村级工作站在认真做好农民工就业情 况、建立动态档案的基础上,帮助农民工办理 流动党员证、工会会员证、养老保险关系转移 等手续证件,并在每年外出和返乡高峰期,想 方设法代订火车、汽车票。工作站还积极配合 县总工会开展法律援助工作,及时解决农民工 欠薪、工伤投诉、用工投诉等问题。先后为 2000余名农民工提供生活和医疗救助,帮助 400多名农民工子女圆了大学梦,受理维权案 件90余起,追讨工资及挽回经济损失156万 余元,使310余名农民工权益得到维护。 此外,各个工作站创新服务理念,拓宽 服务内容,工作站利用夏忙和秋收季节农民 工相对集中返乡之际,聘请法律专家和技术 人员开展技能培训,激发广大农民工自主创 业热情。近年来,先后组织蜗牛养殖、旅游 业经营、樱桃种植与管理等管理培训班30 余次,万余名农民工受益,先后成立养猪合 作社、樱桃种植合作社、旅游服务业工作站、 蔬菜合作社等各类合作社20多个,带动2 万多名农民工回乡致富,先后为50多名农 民工争取2万至5万元的借款扶持,带动就 业 1000 余人。 谈起信仰,有人认为中国青年一 代没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处于一种信 仰混沌状态,但笔者认为宗教并不等 同于信仰,没有宗教并不代表无信 仰。正如《中国青年报》针对电视剧 《潜伏》进行的观看调查表明,有 95.7%的人表示喜欢看《潜伏》; 55.1% 的人说在里面看到了信仰的力量,为 那些无名英雄对自由正义的追求和 坚定信仰而深深感动;32.4%的人看 到了共产党员具有的坚定信念、奉献 精神和钢铁纪律。这说明,我们这个 时代从来不缺乏追随理想和信仰的 青年人,关键是如何在不断变化着的 世界里坚定崇高的信仰。 坚定崇高的信仰需要知史明 鉴。作为新社会成长起来的共产党 员,我们没有经历战火的洗礼,没有体 会忍饥挨饿的苦难,要在和平年代的 安逸环境中坚定信仰需要我们对国家 的历史、党的发展、社会的变革多一些 用心的追溯和探寻,不断拓展自己思 维的深度和广度,在感知历史的过程 中汲取营养、智慧和开拓前进的力量, 为信仰的扎根培育深厚的土壤。 坚定崇高的信仰需要实践锤 炼。环境的多变考验着一个人信仰 的坚定,任何不能付诸实际行动的信 仰都不算是真正的信仰,信仰需要在 实践体验中更加务实。对于我们青 年一代共产党员,共产主义的信仰绝 不是虚无,追求信仰的过程就是我们 立足岗位,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 尽责的扎实行动。胜人者力,自胜者 强。当我们把共产党员的信仰作为 一种承诺融入生活点滴,放大到工作 的细节时,浮躁的心灵就有了熨帖, 繁忙的工作就有了目标,人生就凝聚 起发展奋斗的最坚实力量! (作者单位为洛阳市委办公室) 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而确保社 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社会管 理,及时防范和化解矛盾纠纷,从源头上 杜绝矛盾纠纷的产生。 洛阳市伊滨区佃庄镇,全镇共辖19个 行政村,194 个村民组,4.2 万人,总面积 38.7平方公里。该镇历史悠久,文化灿 烂,境内有国家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汉 魏故城遗址”及“太学”、“明堂”、“灵台”等 名胜古迹。 近年来,佃庄镇平安建设工作始终坚 持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富民强镇为目标, 加强基础建设,凝聚工作合力,深入推进社 会矛盾化解,呈现出经济发达、文化先进、 生活安宁的社会状态。今年10月,洛阳市 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现场会在佃庄镇召 开,全市推广佃庄镇矛盾化解经验。 建立矛盾处理联动机制。佃庄镇党 委始终把平安建设当做争创一流的重要 工作来抓。从书记、镇长,到工作的负责 人,对于平安工作层层负责,形成了一把 手负总责、层层抓落实的综合治理的责任 制。在镇级综治中心、综治办、调解中心、 调解室建设上,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镇政 府财政每年支付不低于 40 万元的专项资 金,全力保障平安建设、矛盾调解工作的 正常运行。技防建设年内覆盖率达 90% 以上。镇级配备10名巡防队员、村级6名 义务巡防队员,按照“重点部位天天巡、重 要节点加大巡、重大任务整合巡”的原则, 开展巡逻防控工作,确保社会治安稳定。 完善矛盾化解机制。佃庄镇坚持党 委政府领导,通过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 构建排查和化解“两个体系”,形成“中心 牵头、部门联动、多方参与”的工作格局; 开通了洛阳市第一家镇级民情 110 电话, 下设四个工作组:刑事治安处理组、水利 电力服务组、医疗卫生服务组、民生综合 服务组,做到群众一个电话,干部一个承 诺,及时发现矛盾、调解矛盾;坚持村级每 周、镇级每半月召开一次矛盾纠纷排查工 作会议,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随时调 处、就地解决,及时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 决在萌芽状态,确保全镇和谐稳定。今 年,该镇110服务平台共接受群众来电反 映问题135个,已全部解决或政策答复。 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97起,化解194起, 化解率达 98%。 建立崇德向善的预防机制。佃庄镇党 委以文明新风进万家活动为统领,突出“美 丽佃庄在行动”主题,巩固道德讲堂、文化 广场两个阵地,开展志愿者服务、清洁家 园、文明村创建三项活动,做好身边好人、 最美佃庄奉献者、道德模范、星级文明户四 个评选,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东石桥村白 瑞波22年照看高位截瘫的哥哥,西石桥村 74岁的退休教师段五京勇救落水女孩,黄 庄村最美兵妈妈卢素梅入围洛阳市“十大 孟母”候选人,基层干部张应军、陈晓鹏、杨 继伟等感人事迹被省市媒体报道。这些活 动的持续开展使群众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 升,社会崇德向善氛围日益浓厚,各类矛盾 纠纷从道德根源上得到预防。 (作者单位为洛阳市委办公室) 本报讯(通 讯 员陈丽娟 张颖) “这样的警示教育活动特别让人受启 发,受教育。”12月22日下午,洛阳市 涧西区周山路办事处会议室,该区纪 委工作人员正在给党员干部播放《发 票报出来的罪恶枷锁》警示教育片 时,办事处干部深有感触地说。 今年以来,涧西区纪委牵住廉政 教育的“牛鼻子”,整合资源、挖掘潜 力,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大规模的廉 政教育,在全区营造作风优良、干部 勤廉、社会崇廉的良好氛围。 该区区委书记亲自上党课,各部 门、单位也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 败斗争,由单位“一把手”为本单位党 员干部上了专题廉政党课。督促全 区各单位定期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夜 校,观看了由我省纪委拍摄的警示教 育片《剑指“四风”》和《发票报出来的 罪恶枷锁》等警示教育片;为党员干 部发放《剑指“四风”》、《习近平关于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 编》等廉政书籍;组织领导干部观看 廉政戏剧,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开展 廉政知识竞赛等活动。 截至目前,该区开展专题廉政党 课54场,开办廉政教育夜校260场, 开展廉政知识竞赛和演讲比赛 30 余 场,举办廉政书画漫画展 21 次,举办 反腐倡廉文艺演出12场,受教育党员 3800 余人。通过形式多样的廉政教 育活动,在全区营造了“人人思廉、人 人示范、人人争优”的廉政文化氛围, 有效增强了廉政教育的针对性和震慑 力,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 自觉性,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日前,汝阳县法院院长雷洪文、副院长兼执行局长张风雷亲自将2.7万元执行款送到该县大安工业区茹店村59位农民工 手中。 2012年7月,该县茹店村59名农民工,在周某某、姬某某承包的土地里从事劳作,被陆续拖欠工资2.7万元。经多年讨要无 果后,农民工诉至法院,汝阳法院判令二被告如数支付。判决生效后,二被告拒不履行生效判决,长期出门,逃避执行。汝阳法 院在强制执行中建立了“老赖曝光台”,将欠薪者信息在网站、电视台、微信等媒体上公布。该案虽然数额不大,但涉及农民工 人数较多,在当地影响较大。 本报记者 卢班 通讯员 王新杰 刘亚青 本报讯(记者卢班 通讯员宗小红 )“农信 社真是咱中小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我们一定 会用诚信经营来回报!”近日,在偃师农信社 2015 年信用企业年审授信、授牌仪式上,优秀 信用企业代表孙志恒在发言时激动地说。 11 年前,孙志恒成立了公司,前期因固定 资产投入少,且受困于厂地和规模,一直没有 大的突破。2010年,他调整发展思路和战略, 一边参与春都集团破产改造工作,一边投资建 厂扩能扩产。在关键时刻,却遇到了资金短缺 问题。正在为资金发愁时,偃师农信社无抵 押、无担保的“星光大道”信贷模式让他喜出望 外,200 万元流动资金注入,孙志恒一下子有了 底气:2011年投资500万元建成清真食品厂, 2012 年投资 1000 万元完成生产设备及物资 收购工作。如今,他的公司拥有多个注册商标 和 50 余件专利,企业资产近 4000 万元。 一直以来,偃师农信社积极响应国家“强 化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的号召,扎根农村、 立足“三农”,以服务小微企业为己任,大胆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开发出“星光大 道”、“绿色通道”等一系列适合本地经济发 展的信贷产品,倾力支持小微企业和县域经 济发展。 孙志恒的经历让众多企业主感同身受, 偃师农信社让更多处在转型期的企业吃了定 心丸。今年,偃师农信社完成了对569家信用 企业的年审评定工作,其中新评定信用企业7 家,晋星8家,总授信金额达到26.7亿元,较去 年增加3.1亿元,累计授信金额达到170.88亿 元,累计投放信用贷款120亿元。 今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资金周转 出现困难,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了还款危机。 在这样的形势下,偃师农信社及时出台了“支 众、支小、支优”的信贷工作策略,对小微企业 贷款坚持实行“三不一贷”政策,即“不抽贷、 不压贷、不惧贷”,坚持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切实帮助小微企业渡过目前的难关,全力支 持“三农”发展,支持小微企业转型升级,支持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面推动县域经济持续 向好发展。 本报讯(通讯员苗雯 )洛阳市瀍河区在制 度建设、监督检查、执纪问责等方面下功夫,严 控“三公”经费及会议费支出,努力降低行政成 本,取得明显成效。2013年至今, “三公”经费 连续同比下降 30.5%、40%、18.9%。 明确总量控制目标,“三公”经费只减不 增。瀍河区规定各预算单位“三公”经费预算 不得高于上年度预算数、决算数和已公开的 支出数,确保“三公”经费年度预算总规模较 上年只减不增;二是切实增强预算执行力,规 定各预算单位只允许调减不能调增,区国库 支付中心在支出审核中对“三公”经费超出预 算控制数的单位部门不予办理报支手续。 细化量化控制目标,严格实行“三先三 后”。一是因公出国(境)经费实行先审批后核 销,出访经费计划需提前报财政部门审核、区 政府审批;二是公务车辆购置实行先预算后采 购,严格执行规定的排量和车价标准;三是公 务接待实行先审批后接待,严格控制开支标准 和接待范围。 严控“三公”经费支出,执纪问责是关 键。瀍河区纪检监察部门将“三公”经费管理 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考核内容。对于 专项检查和明察暗访中发现的有关问题,对在 “三公”经费管理中骗取财政资金、假公济私、 奢侈浪费等行为,将追究相关直接责任人员的 纪律责任,涉及犯罪的要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同时依据有关规定对负有责任的领导实施问 责。由于纪委监察部门坚持铁腕执纪、铁面问 责,做到了违纪必究、有责必问,从而确保瀍河 区实现“三公”经费只减不增的目标。 隆冬天寒,四野荒芜,宜阳县韩城镇 朱家沟村的田野上却依旧充满了勃勃生 机,只见雪白的蔬菜大棚连绵起伏,棚内 温暖如春,红彤彤的西红柿堆成了小山, 菜农们正在忙着分拣,一辆辆来自西安、 三门峡等邻近地区的大货车络绎不绝, 直接开到地头,带走了甜美的西红柿,又 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这些大棚可是俺们村里的‘聚宝 盆’,朱家沟是个小村,就620口人,在深山 沟里,交通不便,能打工的都出去了,剩下 的只能熬穷日子。”说起以前的光景,村支 书朱治伟感慨万千。如何让市级贫困村 奔富路,怎样让群众手里有粮吃、袋里有钱 花,成了一直困扰朱治伟的头等难题。两 年前,他瞅准了蔬菜大棚这个好项目。通 过银行贷款、政府贴息,县扶贫办采取到户 增收措施对每户给予4000元补贴,农业 局提供每亩1000元的资金补贴,再加上 群众自筹,多方合力下村里流转出127亩 土地,73 座日光蔬菜大棚拔地而起,全部 种上了西红柿。 “俺们村虽然在沟里,但是暖和,土质 肥,小溪绕村过,县上又支持打机井,修了 生产路,春秋两茬好收成,种出来的西红柿 个大味厚,可抢手了,每亩地平均一年能收 2.3 万元,让 50 户菜农尝到了甜头,大伙儿 都高兴坏了。”朱治伟指着四座大棚告诉记 者,村里的种菜大户朱新芳一家承包了四 亩多大棚菜地,收成好的时候一年能收入 近10万元,来年他还准备扩大规模,让小一 辈儿也都不再出去打工,全部投入到这“绿 色事业”里! 本报讯 (通讯员王书敏 )近日, 在洛阳市洛龙区科技园办事处的油 坊头村,当该村两个村民组长韩某和 陈某因渉嫌侵呑村集体征地款项被 该区检察机关带走审查时,两名村民 组长方幡然悔悟,当场泪流满面追悔 莫及。这是该区科技园办事处纪检 审计部门在审计村级“三资”管理中, 根据一条线索顺藤摸瓜“挖”出的战 果。 今年以来,洛龙区科技园办事处 采取“挺胸执纪、防微杜渐、违规必 究、有腐必查”和签订《党风廉政建 设》、《一岗双责》等措施,将基层干部 的行为关在规矩和制度的“笼子”里, 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 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对于关系群众的问题绝不手 软。该区毕沟村在农民宅基地确权 工作中,村委会主任巧立名目,擅自 收取了 102 户每户 2000 元的“跑腿 费”。办事处纪工委得到群众反映 后,立即调查落实,责令其全额退还 给交费村民,并给予通报批评和停 职数月的处分。截至目前,今年该 办事处纪委自查自办案件4起,上级 下转举报要件4起,其中2名党员干 部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3名村委 干部受到停职处分,还有两名“三 委”干部接受诫勉谈话。 严管村干部抓廉政,取得了群众 的认可。近期,在该办事处16个行 政村参加的民主测评中,该办纪检审 计部门的群众满意率达 98%。 清风洛阳 基层调研 佃庄镇矛盾化解模式探究 王志强 偃师农信社 “贷”动小微企业大发展 新闻故事 特约记者 张珂 瀍河区 严控“三公”经费 本报讯 近日,栾川县烟草分公 司以“三个强力”为工作切入点,认真 抓好当前烟叶生产工作。 强力优化烟田布局。结合已规 划落实的烟田预留面积,进行烟田优 化布局,引导烟农积极向交通便利、 水利条件较好、茬口适宜的烟田转 移,为明年烟叶生产打下良好基础。 强力推进整地起垄。以田间干 净卫生、烟田深翻和冬季起垄为目 标,扎实搞好烟田整地起垄,积极组 织机耕队伍入村入户服务好烟农,确 保冬季起垄面积达 95%以上。 强力抓好育苗准备。组织育苗 专业户开展冬季技术培训,认真对育 苗大棚进行全面整理,积极做好育苗 棚膜、育苗盘等物资准备工作,确保按 时播种育苗。 (李倩) 本报讯 为有效约束、规范专卖 执法行为,洛阳市吉利区烟草专卖局 结合工作实际,采取措施,着力提升 柔性执法水平。 抓好普法宣传。建立以稽查队 为依托的普法宣传阵地,通过举办培 训班、发放明白纸、宣传册等形式,对 辖区卷烟零售户进行烟草专卖法律 法规普法宣传和培训,教育引导他们 遵章守纪,维护烟草市场经营秩序。 抓好教育培训。积极开展知识 竞赛、专题讲座、典型案例讲评等多 种形式的柔性执法培训使专卖执法 人员真正做到学法、懂法、用法。 抓好法律帮扶。积极开展“送法 上门”活动,完善弱势群体帮扶机制, 通过对全区弱势群体零售户开展送法 上门、法律援助、法律救济等服务,维 护弱势群体权益。 抓好监督考核。将柔性执法工 作纳入到专卖执法人员的专项考核 中,规范专卖人员执法行为,发现问 题及时指出,切实提高执法质量和执 法水平。 (阎明) 栾川县抓好当前烟叶生产工作 吉利区烟草专卖局提升柔性执法水平

Upload: others

Post on 11-Oct-2020

1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新安“工作站”为农民工撑起保护伞 信仰是 ...newpaper.dahe.cn/hnrbncb/images/2015-12/24/03/HNRBN03B03LYB… · 的人说在里面看到了信仰的力量,为 那些无名英雄对自由正义的追求和

2015年12月24日 星期四 3编辑∶白正春 电话:0371-65795789 E-mail∶[email protected] 版式∶魏静敏 校对∶黄丽

洛阳城乡农村版

“工作站”为农民工撑起保护伞新安

蔬菜大棚成群众脱贫“聚宝盆”

洛龙区科技园办

多措施严管村干部

■河洛论坛

信仰是最坚实的力量□方若儒

涧西区纪委

绷紧干部“廉洁弦”

本报讯(记者黄红立 特约记者许金安

郭建立)“工作站的同志就是我的亲人!太

感谢他们了!”12月22日,新安县五头镇仓

上村的王健伟激动地对记者说。

原来,王健伟夫妇在洛阳市区开饭店,

家有患老年痴呆症的父亲和单身的哥哥。

前不久,王健伟打哥哥的电话怎么也打不

通,无奈只好向“工作站”求助。“工作站”派

人查找后得知他的哥哥被摩托车撞伤住院,

便安排工作人员照顾他父亲和受伤哥哥半

个月之久,这让王健伟感动不已。

王健伟说的“工作站”的全称是新安县

农民工工会工作站。在新安县,这样的工作

站有56个,它们好似一把把保护伞,给该县

近10万名进城务工人员遮风挡雨。

近几年,随着外出务工的农民工越来越

多,各种问题凸显。为了解决农民工后顾之

忧,2009年4月,新安县在该县铁门镇克昌

村成立新安首家村级农民工工会工作站,如

今该县11个乡镇共组建工作站56个,占洛

阳市总数的70%,登记造册外出务工人员5

万余人,吸纳农民工会员3万余人。

为推动农民工工会工作站规范化、科

学化运转,新安县总工会一方面选择经济

条件相对较好、外出务工人员在300人以

上的村建站,并拨付专款,使其实现了“五

有”,即有牌子、有办公室、有办公桌椅和

柜子、有宣传版面和规章制度、有工作记

录;另一方面建立了“村双委与工会工作

站联席会议制度”、“农民工代表会议制

度”等5项制度,推行了“农民工来信来电

来访记录”、“农民工培训记录”等,有效促

进了工作站的建设和发展。

记者在该县五头镇仓上村农民工工会

工作站看到,墙上悬挂着一幅中国地图,地

图以新安县为中心,辐射标注分布在全国各

地的本村外出务工人员人数、职业状态等。

工作站的电脑也实现了全国联网,清楚地登

记着务工人员的基本情况。站长赵留强说:

“工作站是村里680名外出农民工的保护

伞,有啥困难在这里我们都能帮忙解决。”

村级工作站在认真做好农民工就业情

况、建立动态档案的基础上,帮助农民工办理

流动党员证、工会会员证、养老保险关系转移

等手续证件,并在每年外出和返乡高峰期,想

方设法代订火车、汽车票。工作站还积极配合

县总工会开展法律援助工作,及时解决农民工

欠薪、工伤投诉、用工投诉等问题。先后为

2000余名农民工提供生活和医疗救助,帮助

400多名农民工子女圆了大学梦,受理维权案

件90余起,追讨工资及挽回经济损失156万

余元,使310余名农民工权益得到维护。

此外,各个工作站创新服务理念,拓宽

服务内容,工作站利用夏忙和秋收季节农民

工相对集中返乡之际,聘请法律专家和技术

人员开展技能培训,激发广大农民工自主创

业热情。近年来,先后组织蜗牛养殖、旅游

业经营、樱桃种植与管理等管理培训班30

余次,万余名农民工受益,先后成立养猪合

作社、樱桃种植合作社、旅游服务业工作站、

蔬菜合作社等各类合作社20多个,带动2

万多名农民工回乡致富,先后为50多名农

民工争取2万至5万元的借款扶持,带动就

业1000余人。

谈起信仰,有人认为中国青年一

代没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处于一种信

仰混沌状态,但笔者认为宗教并不等

同于信仰,没有宗教并不代表无信

仰。正如《中国青年报》针对电视剧

《潜伏》进行的观看调查表明,有

95.7%的人表示喜欢看《潜伏》;55.1%

的人说在里面看到了信仰的力量,为

那些无名英雄对自由正义的追求和

坚定信仰而深深感动;32.4%的人看

到了共产党员具有的坚定信念、奉献

精神和钢铁纪律。这说明,我们这个

时代从来不缺乏追随理想和信仰的

青年人,关键是如何在不断变化着的

世界里坚定崇高的信仰。

坚定崇高的信仰需要知史明

鉴。作为新社会成长起来的共产党

员,我们没有经历战火的洗礼,没有体

会忍饥挨饿的苦难,要在和平年代的

安逸环境中坚定信仰需要我们对国家

的历史、党的发展、社会的变革多一些

用心的追溯和探寻,不断拓展自己思

维的深度和广度,在感知历史的过程

中汲取营养、智慧和开拓前进的力量,

为信仰的扎根培育深厚的土壤。

坚定崇高的信仰需要实践锤

炼。环境的多变考验着一个人信仰

的坚定,任何不能付诸实际行动的信

仰都不算是真正的信仰,信仰需要在

实践体验中更加务实。对于我们青

年一代共产党员,共产主义的信仰绝

不是虚无,追求信仰的过程就是我们

立足岗位,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

尽责的扎实行动。胜人者力,自胜者

强。当我们把共产党员的信仰作为

一种承诺融入生活点滴,放大到工作

的细节时,浮躁的心灵就有了熨帖,

繁忙的工作就有了目标,人生就凝聚

起发展奋斗的最坚实力量!

(作者单位为洛阳市委办公室)

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而确保社

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社会管

理,及时防范和化解矛盾纠纷,从源头上

杜绝矛盾纠纷的产生。

洛阳市伊滨区佃庄镇,全镇共辖19个

行政村,194个村民组,4.2万人,总面积

38.7平方公里。该镇历史悠久,文化灿

烂,境内有国家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汉

魏故城遗址”及“太学”、“明堂”、“灵台”等

名胜古迹。

近年来,佃庄镇平安建设工作始终坚

持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富民强镇为目标,

加强基础建设,凝聚工作合力,深入推进社

会矛盾化解,呈现出经济发达、文化先进、

生活安宁的社会状态。今年10月,洛阳市

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现场会在佃庄镇召

开,全市推广佃庄镇矛盾化解经验。

建立矛盾处理联动机制。佃庄镇党

委始终把平安建设当做争创一流的重要

工作来抓。从书记、镇长,到工作的负责

人,对于平安工作层层负责,形成了一把

手负总责、层层抓落实的综合治理的责任

制。在镇级综治中心、综治办、调解中心、

调解室建设上,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镇政

府财政每年支付不低于40万元的专项资

金,全力保障平安建设、矛盾调解工作的

正常运行。技防建设年内覆盖率达90%

以上。镇级配备10名巡防队员、村级6名

义务巡防队员,按照“重点部位天天巡、重

要节点加大巡、重大任务整合巡”的原则,

开展巡逻防控工作,确保社会治安稳定。

完善矛盾化解机制。佃庄镇坚持党

委政府领导,通过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

构建排查和化解“两个体系”,形成“中心

牵头、部门联动、多方参与”的工作格局;

开通了洛阳市第一家镇级民情110电话,

下设四个工作组:刑事治安处理组、水利

电力服务组、医疗卫生服务组、民生综合

服务组,做到群众一个电话,干部一个承

诺,及时发现矛盾、调解矛盾;坚持村级每

周、镇级每半月召开一次矛盾纠纷排查工

作会议,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随时调

处、就地解决,及时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

决在萌芽状态,确保全镇和谐稳定。今

年,该镇110服务平台共接受群众来电反

映问题135个,已全部解决或政策答复。

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97起,化解194起,

化解率达98%。

建立崇德向善的预防机制。佃庄镇党

委以文明新风进万家活动为统领,突出“美

丽佃庄在行动”主题,巩固道德讲堂、文化

广场两个阵地,开展志愿者服务、清洁家

园、文明村创建三项活动,做好身边好人、

最美佃庄奉献者、道德模范、星级文明户四

个评选,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东石桥村白

瑞波22年照看高位截瘫的哥哥,西石桥村

74岁的退休教师段五京勇救落水女孩,黄

庄村最美兵妈妈卢素梅入围洛阳市“十大

孟母”候选人,基层干部张应军、陈晓鹏、杨

继伟等感人事迹被省市媒体报道。这些活

动的持续开展使群众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

升,社会崇德向善氛围日益浓厚,各类矛盾

纠纷从道德根源上得到预防。

(作者单位为洛阳市委办公室)

本报讯(通讯员陈丽娟 张颖)

“这样的警示教育活动特别让人受启

发,受教育。”12月22日下午,洛阳市

涧西区周山路办事处会议室,该区纪

委工作人员正在给党员干部播放《发

票报出来的罪恶枷锁》警示教育片

时,办事处干部深有感触地说。

今年以来,涧西区纪委牵住廉政

教育的“牛鼻子”,整合资源、挖掘潜

力,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大规模的廉

政教育,在全区营造作风优良、干部

勤廉、社会崇廉的良好氛围。

该区区委书记亲自上党课,各部

门、单位也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

败斗争,由单位“一把手”为本单位党

员干部上了专题廉政党课。督促全

区各单位定期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夜

校,观看了由我省纪委拍摄的警示教

育片《剑指“四风”》和《发票报出来的

罪恶枷锁》等警示教育片;为党员干

部发放《剑指“四风”》、《习近平关于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

编》等廉政书籍;组织领导干部观看

廉政戏剧,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开展

廉政知识竞赛等活动。

截至目前,该区开展专题廉政党

课54场,开办廉政教育夜校260场,

开展廉政知识竞赛和演讲比赛30余

场,举办廉政书画漫画展21次,举办

反腐倡廉文艺演出12场,受教育党员

3800余人。通过形式多样的廉政教

育活动,在全区营造了“人人思廉、人

人示范、人人争优”的廉政文化氛围,

有效增强了廉政教育的针对性和震慑

力,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

自觉性,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日前,汝阳县法院院长雷洪文、副院长兼执行局长张风雷亲自将2.7万元执行款送到该县大安工业区茹店村59位农民工

手中。

2012年7月,该县茹店村59名农民工,在周某某、姬某某承包的土地里从事劳作,被陆续拖欠工资2.7万元。经多年讨要无

果后,农民工诉至法院,汝阳法院判令二被告如数支付。判决生效后,二被告拒不履行生效判决,长期出门,逃避执行。汝阳法

院在强制执行中建立了“老赖曝光台”,将欠薪者信息在网站、电视台、微信等媒体上公布。该案虽然数额不大,但涉及农民工

人数较多,在当地影响较大。 本报记者 卢班 通讯员 王新杰 刘亚青 摄

本报讯(记者卢班通讯员宗小红)“农信

社真是咱中小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我们一定

会用诚信经营来回报!”近日,在偃师农信社

2015年信用企业年审授信、授牌仪式上,优秀

信用企业代表孙志恒在发言时激动地说。

11年前,孙志恒成立了公司,前期因固定

资产投入少,且受困于厂地和规模,一直没有

大的突破。2010年,他调整发展思路和战略,

一边参与春都集团破产改造工作,一边投资建

厂扩能扩产。在关键时刻,却遇到了资金短缺

问题。正在为资金发愁时,偃师农信社无抵

押、无担保的“星光大道”信贷模式让他喜出望

外,200万元流动资金注入,孙志恒一下子有了

底气:2011年投资500万元建成清真食品厂,

2012年投资1000万元完成生产设备及物资

收购工作。如今,他的公司拥有多个注册商标

和50余件专利,企业资产近4000万元。

一直以来,偃师农信社积极响应国家“强

化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的号召,扎根农村、

立足“三农”,以服务小微企业为己任,大胆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开发出“星光大

道”、“绿色通道”等一系列适合本地经济发

展的信贷产品,倾力支持小微企业和县域经

济发展。

孙志恒的经历让众多企业主感同身受,

偃师农信社让更多处在转型期的企业吃了定

心丸。今年,偃师农信社完成了对569家信用

企业的年审评定工作,其中新评定信用企业7

家,晋星8家,总授信金额达到26.7亿元,较去

年增加3.1亿元,累计授信金额达到170.88亿

元,累计投放信用贷款120亿元。

今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资金周转

出现困难,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了还款危机。

在这样的形势下,偃师农信社及时出台了“支

众、支小、支优”的信贷工作策略,对小微企业

贷款坚持实行“三不一贷”政策,即“不抽贷、

不压贷、不惧贷”,坚持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切实帮助小微企业渡过目前的难关,全力支

持“三农”发展,支持小微企业转型升级,支持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面推动县域经济持续

向好发展。

本报讯(通讯员苗雯)洛阳市瀍河区在制

度建设、监督检查、执纪问责等方面下功夫,严

控“三公”经费及会议费支出,努力降低行政成

本,取得明显成效。2013年至今,“三公”经费

连续同比下降30.5%、40%、18.9%。

明确总量控制目标,“三公”经费只减不

增。瀍河区规定各预算单位“三公”经费预算

不得高于上年度预算数、决算数和已公开的

支出数,确保“三公”经费年度预算总规模较

上年只减不增;二是切实增强预算执行力,规

定各预算单位只允许调减不能调增,区国库

支付中心在支出审核中对“三公”经费超出预

算控制数的单位部门不予办理报支手续。

细化量化控制目标,严格实行“三先三

后”。一是因公出国(境)经费实行先审批后核

销,出访经费计划需提前报财政部门审核、区

政府审批;二是公务车辆购置实行先预算后采

购,严格执行规定的排量和车价标准;三是公

务接待实行先审批后接待,严格控制开支标准

和接待范围。

严控“三公”经费支出,执纪问责是关

键。瀍河区纪检监察部门将“三公”经费管理

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考核内容。对于

专项检查和明察暗访中发现的有关问题,对在

“三公”经费管理中骗取财政资金、假公济私、

奢侈浪费等行为,将追究相关直接责任人员的

纪律责任,涉及犯罪的要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同时依据有关规定对负有责任的领导实施问

责。由于纪委监察部门坚持铁腕执纪、铁面问

责,做到了违纪必究、有责必问,从而确保瀍河

区实现“三公”经费只减不增的目标。

隆冬天寒,四野荒芜,宜阳县韩城镇

朱家沟村的田野上却依旧充满了勃勃生

机,只见雪白的蔬菜大棚连绵起伏,棚内

温暖如春,红彤彤的西红柿堆成了小山,

菜农们正在忙着分拣,一辆辆来自西安、

三门峡等邻近地区的大货车络绎不绝,

直接开到地头,带走了甜美的西红柿,又

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这些大棚可是俺们村里的‘聚宝

盆’,朱家沟是个小村,就620口人,在深山

沟里,交通不便,能打工的都出去了,剩下

的只能熬穷日子。”说起以前的光景,村支

书朱治伟感慨万千。如何让市级贫困村

奔富路,怎样让群众手里有粮吃、袋里有钱

花,成了一直困扰朱治伟的头等难题。两

年前,他瞅准了蔬菜大棚这个好项目。通

过银行贷款、政府贴息,县扶贫办采取到户

增收措施对每户给予4000元补贴,农业

局提供每亩1000元的资金补贴,再加上

群众自筹,多方合力下村里流转出127亩

土地,73座日光蔬菜大棚拔地而起,全部

种上了西红柿。

“俺们村虽然在沟里,但是暖和,土质

肥,小溪绕村过,县上又支持打机井,修了

生产路,春秋两茬好收成,种出来的西红柿

个大味厚,可抢手了,每亩地平均一年能收

2.3万元,让50户菜农尝到了甜头,大伙儿

都高兴坏了。”朱治伟指着四座大棚告诉记

者,村里的种菜大户朱新芳一家承包了四

亩多大棚菜地,收成好的时候一年能收入

近10万元,来年他还准备扩大规模,让小一

辈儿也都不再出去打工,全部投入到这“绿

色事业”里!

本报讯(通讯员王书敏)近日,

在洛阳市洛龙区科技园办事处的油

坊头村,当该村两个村民组长韩某和

陈某因渉嫌侵呑村集体征地款项被

该区检察机关带走审查时,两名村民

组长方幡然悔悟,当场泪流满面追悔

莫及。这是该区科技园办事处纪检

审计部门在审计村级“三资”管理中,

根据一条线索顺藤摸瓜“挖”出的战

果。

今年以来,洛龙区科技园办事处

采取“挺胸执纪、防微杜渐、违规必

究、有腐必查”和签订《党风廉政建

设》、《一岗双责》等措施,将基层干部

的行为关在规矩和制度的“笼子”里,

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

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对于关系群众的问题绝不手

软。该区毕沟村在农民宅基地确权

工作中,村委会主任巧立名目,擅自

收取了102户每户2000元的“跑腿

费”。办事处纪工委得到群众反映

后,立即调查落实,责令其全额退还

给交费村民,并给予通报批评和停

职数月的处分。截至目前,今年该

办事处纪委自查自办案件4起,上级

下转举报要件4起,其中2名党员干

部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3名村委

干部受到停职处分,还有两名“三

委”干部接受诫勉谈话。

严管村干部抓廉政,取得了群众

的认可。近期,在该办事处16个行

政村参加的民主测评中,该办纪检审

计部门的群众满意率达98%。

■清风洛阳

■基层调研

佃庄镇矛盾化解模式探究□王志强

偃师农信社

“贷”动小微企业大发展

■新闻故事

□特约记者张珂

瀍河区

严控“三公”经费

本报讯 近日,栾川县烟草分公

司以“三个强力”为工作切入点,认真

抓好当前烟叶生产工作。

强力优化烟田布局。结合已规

划落实的烟田预留面积,进行烟田优

化布局,引导烟农积极向交通便利、

水利条件较好、茬口适宜的烟田转

移,为明年烟叶生产打下良好基础。

强力推进整地起垄。以田间干

净卫生、烟田深翻和冬季起垄为目

标,扎实搞好烟田整地起垄,积极组

织机耕队伍入村入户服务好烟农,确

保冬季起垄面积达95%以上。

强力抓好育苗准备。组织育苗

专业户开展冬季技术培训,认真对育

苗大棚进行全面整理,积极做好育苗

棚膜、育苗盘等物资准备工作,确保按

时播种育苗。 (李倩)

本报讯 为有效约束、规范专卖

执法行为,洛阳市吉利区烟草专卖局

结合工作实际,采取措施,着力提升

柔性执法水平。

抓好普法宣传。建立以稽查队

为依托的普法宣传阵地,通过举办培

训班、发放明白纸、宣传册等形式,对

辖区卷烟零售户进行烟草专卖法律

法规普法宣传和培训,教育引导他们

遵章守纪,维护烟草市场经营秩序。

抓好教育培训。积极开展知识

竞赛、专题讲座、典型案例讲评等多

种形式的柔性执法培训使专卖执法

人员真正做到学法、懂法、用法。

抓好法律帮扶。积极开展“送法

上门”活动,完善弱势群体帮扶机制,

通过对全区弱势群体零售户开展送法

上门、法律援助、法律救济等服务,维

护弱势群体权益。

抓好监督考核。将柔性执法工

作纳入到专卖执法人员的专项考核

中,规范专卖人员执法行为,发现问

题及时指出,切实提高执法质量和执

法水平。 (阎明)

栾川县抓好当前烟叶生产工作

吉利区烟草专卖局提升柔性执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