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an culture - cuhk.edu.hk · 廖建裕 leo suryadinanta 20 44...

16
39 ASIAN CULTURE AUGUST 2015 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学报 A JOURNAL OF THE SINGAPORE SOCIETY OF ASIAN STUDIES

Upload: others

Post on 14-Jan-2020

2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ASIA

N C

ULT

UR

E 39

第三十九期

第三十九期

目录 CONTENTS

39ASIAN CULTURE

39

ASIAN CULTURE

AUGUST 2015

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学报A JOURNAL OF THE SINGAPORE SOCIETY OF ASIAN STUDIES

2015 年 8 月出版 MCI (P) 041 / 08 / 2015 ISSN 0217/ 6742

Articles/论文

Lin Shu’s Unidentified Translations of Western Literature林纾未被辨识的西方文学译本

César GUARDE-PAZ古二德

1

Benming and Daoist Thought in Tangut Astral Beliefs道教的“本命思想”对白高大夏(西夏)国星神信仰之影响

现、当代的中华移民及其后裔:归根、生根、失根与无根Returning to the Root, Taking Root, Losing Root, and Without Root: Chinese Immigrants and their Descents i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Times

CHUNG Pi-fen鍾碧芬

廖建裕Leo SURYADINANTA

20

44

日本流行文化对东日本大地震的回应:“绊”及“自肃”的思想史分析The Japanese Pop Culture’s Response to the Earthquake in Eastern Japan: An Analysis on kizuna and jishuku from the Perspective ofIntellectual History

吴伟明WU Wei Ming

60

新、马华教起源的几个相关历史因素的讨论——革命、维新、科举、学堂Revolution, Reform, Civil Service Exams,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Schools: On the Origins of Modern Chinese Educationin Singapore and Malaya

Fieldwork Report/田野调查报告

梁秉赋NEO Peng Fu

72

East Meets Far East: The Arabian Nights in Hui-Zhuo, China远东与近东的相遇:惠州的“阿拉伯之夜”

Commentary/评论

Clayton MACKENZIE and Moira ARTHURS麦肯锡、亚瑟

83

曹符义、曹亚志或非同一人?Could Cao Fuyi and Cao Yazhi be Two Distinct Individuals?

何奕恺HO Yi Kai

88

Book Reviews/书评

历久常新的文史专著——陈荣照教授《诗经史料价值研究》读后A Review 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Book of Poetry as Historical Sources by Tan Eng Chaw

李家树LEE Kar Shui

92

A Review on Lyricism and Chinese Modern Poetics by Zhang Songjian评张松建的《抒情主义与中国现代诗学》

Giusi TAMBURELLO朱 西

98

i

Articles/论文

Lin Shu’s Unidentified Translations of

Western Literature

林纾未被辨识的西方文学译本

César GUARDE-PAZ

古二德

1

Benming and Daoist Thought in

Tangut Astral Beliefs

道教的“本命思想”对白高大夏(西夏)

国星神信仰之影响

现、当代的中华移民及其后裔:

归根、生根、失根与无根

Returning to the Root, Taking Root, Losing Root,

and Without Root: Chinese Immigrants and their

Descents i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Times

CHUNG Pi-fen

鍾碧芬

廖建裕

Leo SURYADINANTA

20

44

日本流行文化对东日本大地震的回应:

“绊”及“自肃”的思想史分析

The Japanese Pop Culture’s Response to the

Earthquake in Eastern Japan: An Analysis on

kizuna and jishuku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llectual History

吴伟明

WU Wei Ming

60

新、马华教起源的几个相关历史因素的讨论——

革命、维新、科举、学堂

Revolution, Reform, Civil Service Exams,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Schools:

On the Origins of Modern Chinese Education

in Singapore and Malaya

Fieldwork Report/田野调查报告

梁秉赋

NEO Peng Fu

72

East Meets Far East: The Arabian Nights in

Hui-Zhuo, China

远东与近东的相遇:惠州的“阿拉伯之夜”

Clayton MACKENZIE

and Moira ARTHURS

麦肯锡、亚瑟

83

目 录 CONTENTS

Asian Culture No. 39 《亚洲文化》第 39 期

ii

Commentary/评论

曹符义、曹亚志或非同一人?

Could Cao Fuyi and Cao Yazhi be

Two Distinct Individuals?

何奕恺

HO Yi Kai

88

Book Reviews/书评

历久常新的文史专著——

陈荣照教授《诗经史料价值研究》读后

A Review 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Book of

Poetry as Historical Sources by Tan Eng Chaw

李家树

LEE Kar Shui

92

A Review on Lyricism and Chinese

Modern Poetics by Zhang Songjian

评张松建的《抒情主义与中国现代诗学》

Giusi TAMBURELLO

朱 西

98

《亚洲文化》第39期 2015年8月

60

日本流行文化对东日本大地震的回应:

“绊”及“自肃”的思想史分析

吴伟明*

一、前言

二〇一一年三月十一日的东日本大地震是战后日本最大的自然灾害。海啸造

成伤亡惨重,复加上核污染的遗害,日本遭遇沉重而长远的打击。不少日本学者

及时事评论员视 3.11 事件为当代日本历史的分水岭,虽然乐观及悲观的看法并存,

基本上均认为后 3.11 时代的日本不再一样。1 日本经济评论员池田信夫评曰:

二〇〇一年称“9.11”的同时多发恐怖袭击给世界带来冲击。我们感到与

其毫不逊色,称“3.11”的东日本大地震好像会成为日本历史的转捩点。当然

地震本身不会改变历史,但是它可以令预想的变化加快出现。2

与 3.11 后日本相关的研究项目、书籍、学术会议及文章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3.11 后”成为流行语,市面出现一批以“3.11 后”为题的书籍。笔者从事日本思

想史及流行文化的研究,本文尝试从思想史的角度分析日本流行文化如何回应东

日本大地震,并探讨“3.11 后”的首年日本有否出现结构性变化及日本重生的契

机。

东日本大地震后出现一些关键词,其中“绊”及“自肃”代表两种日人面对

国难时的普遍回应,一正一负,均反映岛国的集体主义。流行文化的灾后回应亦

在“绊”及“自肃”这两大范畴中呈现出来。本文探讨“绊”及“自肃”的思想

史渊源、3.11 前后的变化及对日本的影响。

二、绊:命运共同体的情意结

“绊”(kizuna)是东日本大地震后最为广泛使用的流行语,它也顺理成章获选

为二〇一一年的日本年度汉字及十大流行语之一。3 《朝日新闻》在该年曾有五百

九十三篇文章的标题中有“绊”。4

61

“绊”在中文比较少用,而且绝少作单字用,作复合词时的意义多带负面,

如羁绊、绊倒、牵绊、绊手绊脚、绊脚石等。“绊”何时输入日本已不可考,因它

在《万叶集》中已有使用,所以不会迟于七世纪。“绊”在日本历史文献及文学中

并不常用,而且发音是 hodashi 或 fumodashi,意思是束缚,跟中文原意相近。平

安中期成书的汉和辞书《和名抄》将它解作连系,犹如用绳将马及狗加以束缚。

明治以降“绊”有了新的读音(kizuna),而且可作单字用,意义仍较负面。明

治初年散文集《浮世医者》(太田贞次郎,1877)第五回的标题为“恩爱の为めに

情累の绊を絶つ”(为了恩爱,断绝感情的牽绊)。这是现代文献最早使用的例子。

大正文集《古今史实美谈丛书》(大河內翠山,1923)第三集的标题有“泪に断つ

心の绊”(为断绝心中的牵绊而流泪)。一九六〇年代的《朝日新闻》及《国会议

事录》使用“封建的な绊”及“悪弊の绊”等用语。

一九八〇年代以来,“绊”有了新的字义,泛指命运共同体般的纽带关系,意

义变得正面,而且迅速普及起来。Kizuna 的读音可能假借自“骑纲”,指将马与车

连系的纲。绊(kizuna)的现代意义很难翻译,是日语“缘”、“运命”再加“关系”、

“连带”之意,是一种命运共同体的正面人际关系。英文可译作 bond。这种“绊”

的关系多用于男女朋友及家族成员。5“绊”自此亦可用於正面人際关系,一九八

〇年代出現“夫妇の绊”及“地域の绊”的用法。一九九〇年代“家族の绊”成

流行语。此外,亦有人用“親子の绊”。6 一九九五年一月十七日阪神淡路大地震

后曾有警察将救灾经历以《绊》为题出版文集。

在一九九〇年代后半以降,“绊”(kizuna)成为常用词,其普及与流行文化关系

颇大,因它常见于动漫、电子游戏、日剧、电影、音乐及小说。早在一九九五年

十一月八日播放的《新世纪エヴァンゲリオン》(新世纪福音战士)动画第六话〈决

戦、第 3 新东京市〉中便出现“绊”(kizuna)。女主角凌波丽对男主角碇真嗣解释

为何要出战时道:“绊だから…私には他に何もないもの。”(“这是因为绊……除

此之外,我对其他人而言没有甚么价值。”)其他以绊为名的作品计有电影《绊》

(1998)、《绊》(2008)、漫画《スパイラル~推理の绊》(1999-2005,中译《推理之

绊》,有电视动画版及小说版)、小说《流星の绊》(2006-2007,2008 年出电视剧版)、

街机游戏《機動戦士ガンダム~戦場の绊》(2006-2011,中译《机动战士高达:战

场之绊》)、电视动画《ひぐらしのなく頃に》(中译《寒蝉鸣泣之时》)的歌曲《With

You 绊》(2008 年 11 月) 及其任天堂 DS 游戏《ひぐらしのなく頃に绊》(2008-2010,

全四作)、动画电影《Naruto 疾風伝绊》(2008 年 8 月) 及流行曲《绊》[多首歌曲

采此名,主唱者包括上户彩 (2002)、Orange Range(2005)、龟梨和也 (2005)、

GReeeeeN(2007)、松浦亚弥(2008)、中孝介(2008)、长渕刚(2010)及北乃纪伊(2011

年 2 月)等]。

62

虽然“绊”从一九九五年年尾至二〇一一年年初的十五年间已渗透在流行文

化中,但其意义大多只局限于个人及家族层次的关系上,缺乏社会及民族层次的

表述。7 3.11 大地震后“绊”便被赋予社会及民族层次的意义。灾后日人对灾民表

示感同身受,“绊”字随处可见,连当时日本首相菅直人致各国的感谢信中亦以它

为标题。铃木秀子将东日本大地震的感人故事编成《いのちの绊~大震災を生き

る》(生命之绊:活在大地震)(静山社,2011 年 7 月)。在全球化下,“绊”亦成

为跨国界及跨种族的人文关怀,全球各地人士均加入支持日本。东京书店将外国

人对灾民的慰问辑成《3.11~绊のメッセージ》(3.11:绊的留言)(东京书店,2011

年 5 月)。

流行文化方面,日本演员、歌手、导演、漫画家、作家、运动员等均对东北

灾区伸出援手,发挥“绊”的守望相助精神。流行文化界的支持有以下特色:第

一,多自发性。虽然不排除部分可能有商业计算,但多出于真正的关怀。第二,

规模大及组织力强。不少支持组织都打破商界、地域及国界的限制。

灾后演艺界成立一个叫“绊 311”的网站,来自不同电影公司及艺人事务所的

影帝影后及一线艺人抛下竞争及嫌隙,纷纷加入,其中包括渡边谦、役所广司、

吉永小百合、佐藤浩市、中井贵一、竹中直人、松雪泰子及松隆子等。他们用文

字、录像及音乐慰问灾民。渡边谦是“绊 311”的主力,透过其影响力,不少西方

演员(如 Tom Cruise, Leonardo DiCaprio, Clint Eastwood, John Cusack)及歌星(如

Santana, Sarah Brightman)都在该网站留言或以影片鼓励灾民。“绊 311”成为演艺

界一个跨国网上支持平台。论“绊 311”的使命,发起人渡边谦及作家小山熏堂写

道:“现在这个国家最珍贵的财产是绊。克服困难的关键是人与人之间的绊。我们

义务制作节目给灾民打气。我想这些节目也成为新的绊。”8“日本能否超越眼前的

困难,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绊。与其哀悼、悲伤,不如团结一致,朝重建努力。向

灾区、全世界传送这股绊的力量。”9“我们希望以日文 kizuna 而非 tsunami 成为世

界共通语。为多人传递燃点内心的希望。”10

除“绊 311”的网上世界支持外,一些演员还赴灾区亲自向灾民打气。渡边谦

曾多次走访东北,去过二十多个避难所。他还主演英语记录片《Beyond the Tsunami》

(Discovery Channel,NHK 及 Bang Singapore 共同制作),在 3.11 大地震的周年纪

念日在 Discovery Channel 播出。吉永小百合在二〇一一年五月九日访问宫城县名

取市,表示不论演员、歌手及运动员都能尽一己之力为灾民打气。福岛县出身的

演员西田敏行在二〇一一年三月二十七日带食物慰问避难东京味之素体育馆的福

岛县灾民。同年九月四日赴福岛出席福岛支持音乐祭,其他演出者包括福山雅治

及长泽正美等。十月二十五日他与导演三谷幸喜赴宫城县仙台市出席电影《ステ

キな金縛り》(中译《搵鬼打官司》)特别上映会,两人分别致辞为灾民打气。这

63

次上映会是第二十四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支持东北地区灾民“TIFF ARIGATO プロ

ジェクト”(东京国际电影节感谢计划)的一部分。

音乐界对赈灾尤为热心,多位歌星为灾区筹款、献唱或作访问。出身宫城县

仙台市的歌手稻垣润一在 3.11 大地震后找了七位宫城县出身(如中村雅俊、游佐

未森等)或长大(如佐藤宗幸、小川もこ等)的歌手組成“みやぎびっきの会”(宫

城回归会),于二〇一一年六月七日在涩谷举行音乐会,收入拨入“びっきこども

基金”(回归儿童基金),主要用于支持宫城县的中小学校。“宫城回归会”的复兴

支援歌是《虹を架けよう》,并以 CD 义卖此曲。核心成员小川もこ於二〇一一年

五月十八日在个人博客中以〈绊〉为题的短文中写道:“甚么计划、捐款的名称、

不要败给地震的口号等。今天听到绊这个词,一如其字型,如线的一半般幼细,

将东西连系在一起。”11 该会于二〇一二年九月十三日在涩谷公会堂举办为宫城县

筹款的慈善演唱会“东日本大震灾复兴支持 LIVE 2012”,十多位来自不同地区的

日本歌星(如佐田雅志、八神纯子等)也参与演唱。这是少数至今仍活跃的赈灾

组织。

歌手 Gackt 在灾后第二天,即三月十三日成立“Show Your Heart 基金”,收集

善款给灾区重建。歌手(如 Luna Sea、泉谷茂、石川绫子、相川七濑、玉置成实、

谷村新司)、艺人(如藤原纪香、川崎麻世、观月亚里莎)及运动员(如北岛康介、

高桥尚子、野村忠宏)等过百人响应,在网站留言替灾民打气。连韩国(如裴勇

俊)及台湾(如徐熙媛)的艺人也参加。Gackt 所属的组合 YELLOW FRIED

CHICKENz 在二〇一一年十月十二日访问南三陆町及东松岛市及二〇一二年三月

十一日的 3.11 周年纪念日访问岩手县及宫城县。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埼玉县举行大型跨国慈善音乐会“地球·音乐

会·绊”(Earth Concert Kizuna),有日本、中国、韩国、香港、美国、及蒙古等地

的艺术团体及歌星演出,用传统及现代歌舞为灾区筹款。该音乐会由 Earth Concert

Kizuna 实行委员会主办,获联合国支持。

著名艺人事务所及歌手亦纷纷投入赈灾活动。秋元康代表 AKB48 及其姊妹组

合向灾区捐款五亿日元。AKB48 同时展开“誰かのために”(为了谁)计划,其主

题曲《誰かのために~What can I do for someone~》(四月一日公开下载)收入全

数用于赈灾,并派成员去灾区慰问及表演。Johnny’s Entertainment 于灾后迅速成立

“Marching J”计划,招募捐款。二〇一一年四月一日至三日集旗下四十八名艺人

在东京代代木第一体育馆站台募捐,观众人数三天合计三十九万。“Marching J”

首年筹得捐款逾八亿日元。它在 3.11 周年纪念在东京巨蛋举行慈善演出。Mr.

Children 灾后为灾民创作打气歌《かぞえうた》(数愿之歌),三月十四日创作,四

月四日推出,收入全数捐出赈灾。他们于九月二十四日及二十五日在宫城县演出,

64

作为该年度全国巡回演出的终点站。

日本漫画家纷纷用漫画给灾民打气,甚至深入灾区的避难所。这些应援灾民

的漫画插图数量过百,其中以井上雄彦最有心。井上在灾后第二天起,即三月十

二日,火速创作了六十张代表灾区的小孩及老人微笑图(他称之为 Smile),放在

twitter 以抚慰灾民。后来井上将微笑图制成明信片,将收入全捐作赈灾。他与时装

品牌 Beams 合作推出 Smile 系列 T 恤义卖。他又找乐队 BUMP OF CHICKEN 制作

加油歌《Smile》,配以灾区人物微笑图的 MV,在网上发布及义卖唱片。

集英社、讲谈社及白泉社等著名漫画出版社旗下画家纷纷用插图来表达慰问。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六日十二位漫画家(包括浦泽直树、西原理惠子)赴福岛探

访在川俣町体育馆避难的二千多名灾民及举行签名会。七十七名职业漫画家在四

月组成“东日本大震灾慈善同人志”,义卖同人志筹款。五十七名来自日、韩、中、

港、台、菲、马及澳门八地的职业漫画家共同出版同人志《AsiaM 梦》,在四月九

日在东京义卖。五十三名不同背景的漫画家在二〇一一年八月在东京召开的全球

最大同人志即卖会 Comiket80 合力出版及义卖鼓励灾民的同人志漫画集。

动画师亦自发动员起来。动画师合田经郎发起“てをつなごうだいさくせん”

(携手大作战)计划,集日本及欧美的儿童至爱卡通人物于一堂,手牵手微笑,

一起给灾区儿童打气。日本代表角色有 Pikachu、多啦 A 梦、Keroro 军曹;西方代

表角色有 Miffy、Thomas、Big Bird、Elmo 及 Snoopy。其官网容许下载图片,并

鼓励在灾区贴出。歌手慎原敬之为此计划创作主题曲《てをつなごう》(携手吧)。

卡通人物的数量从最初的十八名增至四十名。这种跨国大型合作在卡通史上罕见。

一般而言,当突发性大型天灾及对抗外敌入侵等国难来临时,人民容易团结

起来,共渡时艰。这种倾向在岛国尤为明显。东日本大地震的发生,令日本全国

各地人民感同身受,产生“绊”这种血浓于水的感觉,纷纷积极对灾民进行精神

及物资上的支持。自 3.11 大地震后,“绊”的意义从私人层面的关系被提升至社会、

国家甚至全球的视野中的人际关系。从流行文化界而言,我们看见日本国内不同

人士及团体暂时放下自我及对竞争对手的成见,彼此互相合作赈灾。另一方面,

在全球化的冲击下,“绊”已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扩至及升华为“地球村”的

人文精神。不同国籍的演员、歌手及动漫作家均加入赈灾活动。重新定义的“绊”

超越日本传统的内外之别,外国人不再是“外人”(gaijin)及“他者”(the other),

日人与外国人建立作为地球村成员的“绊”。

三、自肃:命运共同体的过度伸展

“自肃”是自我克制以配合客观环境及别人心情之意,是日人所谓阅读“空

气”的反应。12 它是现代日语的和制汉字,不见于中国及日本古籍。13“自肃”一

65

词虽非典出中国,但其思想却受儒家礼教的影响。以守父母孝为例,三年内对生

活言行诸多限制,要杜绝一切乐事,包括禁酒戒肉绝色。

“自肃”的使用在一九三〇年代后半出现,跟战时体制相配合。哲学学者户

坂润(一九〇〇至一九四五年)在《世界の一環としての日本》(作为世界一环的

日本,1937)有“文化統制と文化の自粛”一节,这是文献的最早使用例子。高

橋直服在《非常時と人事管理》(非常时期与人事管理,1938)用“自粛の必要”。

国体学创始者里见岸雄(一八九七至一九七四年)在《八紘一宇:東亜新秩序と

日本国体》(1940)首章以“日本民族の自粛自戒”为题。他以自肃为日本国体,以

它为日本重建东亚的必要心态。14 高須芳次郎(一八八〇至一九四八年)在《皇

道と日本学の建設》(皇道与日本学的建设,1941)强调“国民自肃”的重要性。

二战期间政府用它劝人勿奢侈浪费及军部训示部下要言行谨慎。15

自肃本是战时思维,战后它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成为一种社会伦理。自肃是

现代日本相当普遍的社会现象,在国难(如天灾、战争)或国葬(如天皇驾崩)

时出现。这可说是心理学上因“生存者罪恶感”(survivor’s guilt)而产生的创伤后压

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或 PTSD),但此情况在日本不是个人问题,

而是社会整体的感染。其主要特色如下:第一,自肃由年长及中年人主导,年青

一代多表不满及冷淡。16 第二,自肃多来自社会压力多于个人道德选择。非自发

性而是受他人提示而出现的自肃行为称“他肃”。第三,自肃多趋非理性及过度。

国难或国葬之际,日本传媒及娱乐事业进行自肃已成惯例。一九八九年昭和天皇

弥留之际及死后数天电视台取消所有娱乐节目便是例子。17

3.11 大地震后全国进入自肃模式。在社会压力下,自我行乐被视作妄顾灾民

感受的失德行为。不论出于自愿或受压,全民自肃以示哀悼。除日常消费外,连

结婚宴会、毕业典礼、运动会、暑中见舞(炎夏的问候)及年贺状(贺年卡)也

成自肃对象。过份自肃或整天叫人自肃的人被称“自肃厨”。消费锐减,对受灾重

创的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春天赏樱及盛夏烟花的活动也多取消。东京都知事石

原慎太郎明言:“现在不是喝一杯欢乐畅谈的时候。”他下令辖下的公园要摆放要

求花见自肃的木牌。主题公园、动物园及游乐场先暂停后减少营业时间。黄金周

的国内旅行人数比二〇一〇年同期锐减三成。即使当时首相菅直人劝喻国民不要

过分自肃,但情况没有多大改善。评论家唐泽俊一对此有一针见血的分析:

盲目叫“自肃、自肃!”只会令日本失去动力。现在这个国家不论甚么事

情均以“要考虑被灾地的心情”为理由而自肃或延期。可是它导致复兴日本

最重要的“人的活力”消失。如此早便决定因“要考虑被灾地的心情”为理

由中止烟花大会实在极之过分。18

66

金融评论家岸本义之称自肃为东日本大地震带来的“第 5 の被害”(第五波破

坏)。19 有“新经营之神”之称的日本首富 Uniqlo 社长柳井正直斥自肃为日人坏

习惯,令全国经济受害。作家兼 IT 评论家佐佐木俊尚反对自肃,表示南亚大海啸

后,日本人自肃不去印度尼西亚旅游,令当地经济受打击,是好心做坏事的实例。

在 3.11 后他在 twitter 提出“反对自肃运动宣言”,引起很大回响。20

流行文化是自肃运动的中心,尤以灾后的首一、两个月的影响最大,简直难

以运作,相关活动不是取消便是延期。自肃的主要形式可分以下两大类:

第一,取消娱乐节目及活动。一切为观众及消费者带来快乐的东西都要暂时

放下。灾后首数天,各大电视台抽起综合表演、游戏、电影、电视剧及动画等娱

乐挂帅的节目,转而播放有关地震及核电事故的紧急报道及特备节目。21 电视台

连赖以生存的广告也暂停,转而播放政府的公益广告。22 二〇一一年三月份举行

的歌星演唱会及宣传活动大多取消。Johnny’s Entertainment 在三月十五日宣布取消

所有旗下艺人在该月的演唱会,受影响的涉及六队组合十八场演唱会。w-inds.将

原定三月十四日举行的出道十周年纪念演唱会改为四月二十八日。相对而言,

AKB48 因自肃不足招来批评。她们的秋叶原表演舞台以安全检查为理由在灾后停

了十七天,三月二十九日便重开。AKB48 还派出三名成员,联同姐妹组合 SKE48

的十二名成员来香港出席握手会及于三月十一日至十三日举行的C3日本动玩博览

中演出。此外,日本职业垒球因照常比赛而承受沉重压力。

第二,搁置或延期推出可令人联想地震的文化产品。电视及电影不敢播放灾

难片。23 电影《2012》及电视剧《幻夜》均延期播放。以二〇〇四年南亚海啸为

背景的《Hereafter》在日本的上映于三月十五日被腰斩。电影《唐山大地震》本计

划在二〇一一年三月二十六日在日本公映,结果取消。以战国为背景的电影《の

ぼうの城》(木偶主公之城)原本计划在二〇一一年九月公映,因水攻一幕容易令

人想起海啸,决定延后一年才推出。电视动画《One Piece》484 话因其中一角白胡

子引发地震及海啸遭抽起不放。动画《プリキュアオールスターズ DX3 未来に届

け!世界をつなぐ☆虹色の花》(中译《光之美少女 ALL STAR DX3 向未来传达!

连通世界☆虹色之花》)在二〇一一年三月十九月公映时将海啸的一幕删掉。动画

《お兄ちゃんのことなんかぜんぜん好きじゃないんだからねっ》(中译《腹黑妹

妹控兄记》)第 10 话因有海啸而延期播放。二〇一一年三月电视台播放动画《ド

ラゴンクライシス!》(Dragon Crisis! 中译《龙之界点》)第 10 话时将蓝龙少女控

制水的一幕剪掉。同年四月电视台播放动画《そふてにっ》(中译《迷糊软网社》)

第 3 话及《Dororon えん魔くん~メ〜ラめら》(中译《Dororon 炎魔君:熊~熊

燃烧》)第 3 话时分别删掉洪水及旋涡的画面。麻雀漫画不再出现打好牌而出现的

海啸背景。《帰ってきたウルトラマン》(归来的超人力霸王)在二〇一一年十二

67

月在电视播放时抽起有津波怪兽的第 13 及 14 话。

游戏是自肃的重灾区。东日本大地震后,日本游戏商扣起大量已完成作品,

不敢推出市场。《Disaster Report》(IREM)(绝体绝命都市系列)首当其冲。这游戏

以天灾中人们自救为主题。DR4 原本计划在三月在 PS3 推出,它刚好以地震为题,

发展商决定放弃这系列。其他受影响而延期推出的作品其实大部份与地震或海啸

无直接关系,但因为出现火及海便成自肃对象。怕人想起地震与海啸而要延期的

作品有《MotorStorm: Apocalypse 4》(Sony)(设定是在崩溃中的城市中穿梭)及

《Yakuza: Dead Souls》(Sega)(出现破烂的街景)。任天堂将原计划在二〇一一年

三月十七日推出的《Steel Driver》(中文称《钢铁潜艇》)延期,该作充满因海战引

起的波涛汹涌场面。Namco Bandai 亦押后原于同年四月七日上市的《One Piece

Unlimited Cruise Special》,因内有引发海啸的白胡子。24

自肃对日本流行文化打击甚大。日本内阁的政策机关“知的财产战略本部”

在《知的财产推进计划 2011》(二〇一一年六月三日)中提出以下的忠告:

我们必须注意,将 Cool Japan 的文化产品输出海外是日本向世界表达强

力复兴意志的方式。我们希望不要陷于过度自肃的恶性循环,要透过 Cool

Japan 的活动令国内有朝气,加速复兴。25

自肃可谓是命运共同体的过度伸展,是一种与当今时代格格不入的战时残留下来

的保守思维。跟“绊”的主动关怀及支持灾民不同,自肃是带有强制性的消极反

应及自我牺牲,不但对赈灾无助,而且无必要地扩大灾祸带来的破坏。

四、后 3.11 日本的变与不变

东日本大地震后,人们不断问:“3.11 后的日本是否不再一样?”“3.11 是否是

日本历史的分水岭?”“3.11 可否成日本重生的契机?”一年以后,问上述问题的

人愈来愈少。事实摆在眼前,日本还是老样子,东日本大地震在日本社会泛起的

涟漪早已归于平淡,从日本流行文化对东日本大地震的反应亦得出相同结论。

日本流行文化在东日本大地震后出现两大反应:“绊”及自肃。“绊”显示两

种可催化日本流行文化进化的新元素:第一,“绊”被重新定义,从昔日的个人层

次提升及扩及群体的层次,被赋予社会、民族及全球化的崭新视角。从思想史而

言,这是东日本大地震带来的最大突破。第二,“绊”带来新的合作模式。国内的

大型赈灾活动多涉跨公司跨地区的合作,而且不少还有外国人的参与。对照之下,

自肃只是传统思维的伸延,没有带来改变日本的诱因。

日本流行文化在东日本大地震后出现的绊及自肃只属短暂现象,以首两个月

68

最为强烈,然后随时间淡化。在二〇一二年 3.11 的周年纪念后,日本流行文化基

本上已回复地震前旧貌。绊字不再常见,不同的赈灾计划正处于是否停止或继续

的十字路口。艺人事务所及其旗下艺人重回彼此竞争,不相往来的旧模式。日本

与海外艺人并无因东日本大地震建立合作伙伴的关系。日本仍未见重生之兆头,

反而灾前早已呈现的衰落之势延续下去,东日本大地震深化已存在的问题多于提

供日本复兴的契机。

本文作者,吴伟明,为香港中文大学日本研究学系教授。

注释 1. 正面的看法是 3.11 大地震为日本开拓新的能源政策(代表为能源政策专家柏木孝夫及科学

史学者中山茂)及救灾政策(代表为三菱总合研究所)。负面以它带来日本金融动荡(代表

为东京大学经济学教授福田慎一)及经济困局(代表为经济学学者池田信夫)。

2. 池田信夫,〈はじめに〉(前言),池田信夫、小黑一正、泽昭裕、村上宪郎、小幡绩共著,

《3・11 後〜日本経済はこうなる!》(3.11 后日本经济会这样!)朝日新书 303(东京:朝

日新闻出版,2011),页 3。

3. 二〇一一年日本十大“新語・流行語”中有一半与大地震相关:“絆”、“歸宅難民”、“3.11”、

“風評被害”及“こだまでしょうか”(政府公益广告口号,意思是“是回音吗?”)。

4. 〈“絆”の戦后史〉,《dongfang99 の日記》,2011 年 12 月 16 日(http://d.hatena.ne.jp/dongfang99/

20111216)。

5. 庆应大学教授井出新追溯“绊”的思想至江户时代,而发现绊一直以家族为中心。參井出新,

〈家族の絆〉,庆应义塾大学文学部编,《“絆”を考える》(论“绊”)(东京:庆应义塾大学

出版会,2012),第一章,页 7-27。

6. 〈“絆”の戦后史〉,《dongfang99 の日記》,2011 年 12 月 16 日。

7. 社民党在二〇〇一年于大阪、东京及京都分别建立“市民の絆”的市民团体,不过这种用法

并不常见,“绊”真正超越个人及家族的层次是东日本大地震之后。二〇一二年一月九名脱

离执政民主党的国会议员组成“新党绊”,这时“绊”已超越个人及家族的层次。

8. Kizuna311 (http://kizuna311.com/about/)。

9. 张瑞昌,〈渡边谦的“绊 311”〉,《中国时报》,2012 年 2 月 14 日。

10. Kizuna311 (http://kizuna311.com/calendar/)。

11. 小川もこ Life is Beautiful (http://djmoko.livedoor.biz/archives/2011-05.html)。

12. 山本七平,《“空気”の研究》(东京:文艺春秋社,1977)。

13. 东汉刘熙的《释名》将敬解曰:“敬,警也,恒自肃警也。”清学者阮元在《揅经室续集》及

刘宝楠在《论语正义》曾加以引用,但“恒自肃警”在中国历代文献并不常见,亦无缩写为

69

“自肃”。

14. 里見岸雄,《八紘一宇:東亜新秩序と日本国体》(东京:锦正社,1940),页 172-173。

15. 战时军部多用“自肃自戒”。参〈軍ノ自肅自戒ニ關スル件陸軍一般ヘノ通牒〉(有关军人

自肃自戒的文件:给陆军的一般通牒),军事史学会编,《大本営陸軍部戦争指導班機密戦

争日誌》(东京:锦正社,1998),陸密第 4708 號。

16. 日本经济新闻社在二〇一一年四月七日公布网上调查结果,77.9%日人认为灾后自肃过分,

其中以年青人比例最高。表示支持自肃者只得 12.2%,且以年长者为主。参〈自粛ムード“行

き过ぎ”と答えた人が 8 割~日経ネット调査〉(答自肃情绪过分者八成:日经网上调查)

(http://www.j-cast.com/2011/04/08092547.html)。

17. 有关昭和天皇去世前后的自肃现象,参朝日新闻社会部编,《ルポ自粛〜東京の 150 日》(自

肃的现地报告:东京的 150 日)(东京:朝日新闻社,1989);Norma Field, In the Realm of the

Dying Emperor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93), p. 20.

18. 《週刊新潮》2011 年 4 月 7 日特集〈“自粛自粛自粛”で日本が滅びないか!〉(“自肃自肃

自肃”日本如何不灭亡!)。

19. 第一至第四波破坏依次序是地震、海啸、核污染及停电。参岸本义之,〈脱自粛による日本

の再構築〉(脱离自肃以重建日本),收录在横山隆治、山本直人等著,《ポスト 3.11 のマー

ケティング〜企業は、消費者は、どう変わるか?》(后 3.11 的市场学:企业及消费者如何

改变?)(东京:朝日新闻出版,2011.7),页 12-14。

20. 〈佐々木俊尚氏“自粛”“不謹慎”反対運動立ち上げを宣言〉,《週刊ポスト》2011 年 4 月

1 日号。

21. 电视台从三月十五日开始逐渐恢复播放娱乐节目。

22. 各电视台停播广告的时间如下:朝日(74 小时)、TBS(62 小时),日本及富士(61 小时)。停播

广告不独是电视台的决定,商户也自肃停播其广告。

23. 相对之下,美国流行文化在二〇〇一年 9-11 事件后并没有出现自肃现象,只有零星的自我

审查,而且只涉及删除世贸中心的内容。例如电视卡通《The Simpsons》其中一集(179 话)

在 9-11 事件后播放时删去世贸中心的场景。有关 9-11 事件后美国流行文化如何避开世贸中

心,参 Ted Gournelos and Viveca Greene, eds., A Decade of Dark Humor: How Comedy, Irony,

and Satire Shaped Post-9/11 America (Jackson: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 2011), chapters 3,

5. 中国内地在二〇〇八年 5.12 汶川大地震及印度尼西亚与泰国在二〇〇四年南亚大海啸后

并无出现媒体及群众的自肃现象。

24. 有关 3.11 后成自肃对象的流行文化作品名单,参〈第 1 章:震災と放送禁止編〉,《完全版:

放送禁止作品》(東京:三才ムック,2011)。

25. 知的财产战略本部,《知的財産推進計画 2011》(内阁官房,2011.6)(http://dl.ndl.go.jp/view/

download/digidepo_3525205_po_chizaikeikaku2011.pdf?contentNo=1)。

70

参考文献

英文资料

Field, Norma (1993). In the Realm of the Dying Emperor. New York: Vintage Books.

Gournelos, Ted & Viveca Greene (Eds.), (2011). A Decade of Dark Humor: How Comedy, Irony, and

Satire Shaped Post-9/11 America. Jackson: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

中文书籍

张瑞昌(2012)。〈渡边谦的“绊 311”〉。《中国时报》2012 年 2 月 14 日。

日文书籍

户坂润 (1937)。《世界の一環としての日本》。东京︰平凡社。

高桥直服 (1938)。《非常時と人事管理》。东京︰交通経済社出版部。

里见岸雄(1940)。《八紘一宇:東亜新秩序と日本国体》。东京:锦正社。

高须芳次郎 (1941)。《皇道と日本学の建設》。日本︰大阪屋号书店。

山本七平(1977)。《“空気”の研究》。东京:文艺春秋社。

朝日新闻社会部编(1989)。《ルポ自粛〜東京の 150 日》。东京:朝日新闻社。

军事史学会编 (1998)。〈軍ノ自肅自戒ニ關スル件陸軍一般ヘノ通牒〉,《大本営陸軍部戦争指

導班機密戦争日誌》,陸密第 4708 號。东京:锦正社。

三才ムック(2011)。〈第 1 章:震災と放送禁止編〉,《完全版:放送禁止作品》。东京:三才ム

ック。

週刊新潮(2011) 。〈“自粛自粛自粛”で日本が滅びないか!〉,《週刊新潮》2011 年 4 月 7 日

特集。

岸本义之(2011)。〈脱自粛による日本の再構築〉,收入橫山隆治、山本直人等著,《ポスト 3.11

のマーケティング〜企業は、消費者は、どう変わるか?》。东京:朝日新闻出版。

池田信夫(2011)。〈はじめに〉,池田信夫、小黑一正、澤昭裕、村上憲郎、小幡績共著,《3・

11 後〜日本経済はこうなる!》,朝日新書 303。东京:朝日新闻出版。

铃木秀子 (2011) 。《いのちの絆~大震災を生きる》。东京︰静山社文库。

东京书店编(2011)。《3.11~絆のメッセージ》。东京︰东京书店。

週刊ポスト(2011) 。〈佐々木俊尚氏“自粛”“不謹慎”反対運動立ち上げを宣言〉,《週刊ポ

スト》2011 年 4 月 1 日號。

井出新(2012)。〈家族の絆〉,庆应义塾大学文学部编,《“絆”を考える》。东京:庆应义塾大

学出版会。

71

网上资料

Kizuna311。http://kizuna311.com/about/。

Kizuna311。http://kizuna311.com/calendar/。

小川もこ Life is Beautiful。http://djmoko.livedoor.biz/archives/2011-05.html。

〈自粛ムード“行き過ぎ”と答えた人が 8 割~日経ネット調査〉。http://www.j-cast.com/2011/04/

08092547.html。

知的财产战略本部。《知的財産推進計画 2011》(内阁官房,2011.6)。http://dl.ndl.go.jp/view/download/

digidepo_3525205_po_chizaikeikaku2011.pdf?contentNo=1。

〈“絆”の戦後史〉,《dongfang99 の日記》2011 年 12 月 16 日。http://d.hatena.ne.jp/dongfang99/

20111216。

ASIA

N C

ULT

UR

E 39

第三十九期

第三十九期

目录 CONTENTS

39ASIAN CULTURE

39

ASIAN CULTURE

AUGUST 2015

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学报A JOURNAL OF THE SINGAPORE SOCIETY OF ASIAN STUDIES

2015 年 8 月出版 MCI (P) 041 / 08 / 2015 ISSN 0217/ 6742

Articles/论文

Lin Shu’s Unidentified Translations of Western Literature林纾未被辨识的西方文学译本

César GUARDE-PAZ古二德

1

Benming and Daoist Thought in Tangut Astral Beliefs道教的“本命思想”对白高大夏(西夏)国星神信仰之影响

现、当代的中华移民及其后裔:归根、生根、失根与无根Returning to the Root, Taking Root, Losing Root, and Without Root: Chinese Immigrants and their Descents i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Times

CHUNG Pi-fen鍾碧芬

廖建裕Leo SURYADINANTA

20

44

日本流行文化对东日本大地震的回应:“绊”及“自肃”的思想史分析The Japanese Pop Culture’s Response to the Earthquake in Eastern Japan: An Analysis on kizuna and jishuku from the Perspective ofIntellectual History

吴伟明WU Wei Ming

60

新、马华教起源的几个相关历史因素的讨论——革命、维新、科举、学堂Revolution, Reform, Civil Service Exams,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Schools: On the Origins of Modern Chinese Educationin Singapore and Malaya

Fieldwork Report/田野调查报告

梁秉赋NEO Peng Fu

72

East Meets Far East: The Arabian Nights in Hui-Zhuo, China远东与近东的相遇:惠州的“阿拉伯之夜”

Commentary/评论

Clayton MACKENZIE and Moira ARTHURS麦肯锡、亚瑟

83

曹符义、曹亚志或非同一人?Could Cao Fuyi and Cao Yazhi be Two Distinct Individuals?

何奕恺HO Yi Kai

88

Book Reviews/书评

历久常新的文史专著——陈荣照教授《诗经史料价值研究》读后A Review 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Book of Poetry as Historical Sources by Tan Eng Chaw

李家树LEE Kar Shui

92

A Review on Lyricism and Chinese Modern Poetics by Zhang Songjian评张松建的《抒情主义与中国现代诗学》

Giusi TAMBURELLO朱 西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