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名〉 東亞高峰會成立的意涵與台灣 的因應策略:全球化與 … ·...

14
2006年新世紀聯合國獎徵文 新世紀智庫論壇第38期/2007.06.30 100 〈第三名〉 東亞高峰會成立的意涵與台灣 的因應策略:全球化與區域化的觀點 ●施偉仁/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 ●許倫彰/南華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 壹、前言 東協加三高峰會( ASEAN+3 )於 2005 年轉型為東亞高峰會( EAS ),每兩年舉 行一次,首屆東亞峰會 2005 年在馬來西亞 召開,2007 年則由中國大陸主辦,包括東 南亞國家協會( ASEAN )和東亞中、 日、韓三國的東亞高峰會前身為東協加三 高峰會,發軔於 1999 1 月第三屆東協非 正式高峰會議在菲律賓馬尼拉召開時,東 協十個會員國加上應邀與會的中國大陸、 日本及南韓三個國家元首,在會後發表共 同聯合公報,稱為「東協十加三」聯合宣 言,在聯合宣言當中,這十三個國家同意 在經濟領域進行合作,揭開東北亞與東南 亞正式合作的序曲。 這個高峰會標示著經濟全球化 1 下東亞 區域合作制度化的誕生,東亞高峰會可能 成為東亞經濟整合的重要機制,台灣雖有 雄厚經濟實力,卻因國際政治上被孤立的 政治現實無法參與, 2 這反映參與各種類 型的經濟合作除了經濟吸引力外,還需要 考慮政治風險。本文首先從經濟吸引力和 政治風險兩大面向建構東亞高峰會對成員 國影響的分析架構,繼而以此分析架構來 探討東亞高峰會對台灣的影響,本文主要 觀點如下: 1. 面對經濟吸引力愈高的國家傾向積極 參與東亞高峰會; 2. 政治風險愈低的國家傾向尋求參與東 亞高峰會。 承上觀點,本文最後試圖描繪出將台灣 未來面對東亞高峰會的策略和作為,本文 主張台灣對於東亞高峰會的因應之道應以 開創新局的藍海策略取代傳統競爭的紅海 策略,這個策略的主要目標即在於提高台 灣對於東亞高峰會的經濟吸引力及降低政 治風險,進而從此策略思惟建構具體作 為。 貳、東亞高峰會的經濟吸引力與 政治風險 經濟區域化是對全球化資本主義所帶來 之競爭壓力的回應, 3 然而,經濟吸引力 產生的同時,政治風險也相伴而來,也就 是政府的管制手段和社會福利政策面臨挑 戰。 4 以下分別就經濟吸引力及政治風險 兩個面向繼續加以說明。

Upload: others

Post on 03-Oct-2020

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第三名〉 東亞高峰會成立的意涵與台灣 的因應策略:全球化與 … · 6/28/2004  · 1.面對經濟吸引力愈高的國家傾向積極 參與東亞高峰會;

2006年新世紀聯合國獎徵文

新世紀智庫論壇第38期/2007.06.30 100

〈第三名〉

東亞高峰會成立的意涵與台灣

的因應策略:全球化與區域化的觀點

●施偉仁/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

●許倫彰/南華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

壹、前言

東 協 加 三 高 峰 會 ( ASEAN+3) 於 2005

年轉型為東亞高峰會(EAS),每兩年舉

行一次,首屆東亞峰會2005年在馬來西亞

召開,2007年則由中國大陸主辦,包括東

南 亞 國 家 協 會 ( ASEAN ) 和 東 亞 中 、

日、韓三國的東亞高峰會前身為東協加三

高峰會,發軔於1999年1月第三屆東協非

正式高峰會議在菲律賓馬尼拉召開時,東

協十個會員國加上應邀與會的中國大陸、

日本及南韓三個國家元首,在會後發表共

同聯合公報,稱為「東協十加三」聯合宣

言,在聯合宣言當中,這十三個國家同意

在經濟領域進行合作,揭開東北亞與東南

亞正式合作的序曲。

這個高峰會標示著經濟全球化 1 下東亞

區域合作制度化的誕生,東亞高峰會可能

成為東亞經濟整合的重要機制,台灣雖有

雄厚經濟實力,卻因國際政治上被孤立的

政治現實無法參與,2 這反映參與各種類

型的經濟合作除了經濟吸引力外,還需要

考慮政治風險。本文首先從經濟吸引力和

政治風險兩大面向建構東亞高峰會對成員

國影響的分析架構,繼而以此分析架構來

探討東亞高峰會對台灣的影響,本文主要

觀點如下:

1.面對經濟吸引力愈高的國家傾向積極

參與東亞高峰會;

2.政治風險愈低的國家傾向尋求參與東

亞高峰會。

承上觀點,本文最後試圖描繪出將台灣

未來面對東亞高峰會的策略和作為,本文

主張台灣對於東亞高峰會的因應之道應以

開創新局的藍海策略取代傳統競爭的紅海

策略,這個策略的主要目標即在於提高台

灣對於東亞高峰會的經濟吸引力及降低政

治 風 險 , 進 而 從 此 策 略 思 惟 建 構 具 體 作

為。

貳、東亞高峰會的經濟吸引力與

政治風險

經濟區域化是對全球化資本主義所帶來

之競爭壓力的回應, 3 然而,經濟吸引力

產生的同時,政治風險也相伴而來,也就

是政府的管制手段和社會福利政策面臨挑

戰。4 以下分別就經濟吸引力及政治風險

兩個面向繼續加以說明。

Page 2: 〈第三名〉 東亞高峰會成立的意涵與台灣 的因應策略:全球化與 … · 6/28/2004  · 1.面對經濟吸引力愈高的國家傾向積極 參與東亞高峰會;

2006年新世紀聯合國獎徵文

新世紀智庫論壇第38期/2007.06.30 101

一、東亞高峰會的經濟吸引力

(一)提高經貿互惠性

區域經濟整合與自由貿易協定,可視為

世貿組織自由化理念的一項重大例外, 5

在 現 實 國 際 經 貿 環 境 中 也 偏 向 承 認 互 補

論,世貿組織設立文件中的關稅暨貿易總

協定(The 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 GATT)第24條及服務業貿易總協定

(The 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s,

GATS)第5條則提供例外的依據,在須知

會世貿組織的情況下,仍准許各國締結區

域貿易協定,進行區域的經濟整合。6

一般而言,談到區域經濟合作的經濟吸

引 力 , 必 須 要 考 慮 區 域 經 濟 合 作 如 簽 訂

自 由 貿 易 協 定 所 帶 來 的 貿 易 創 造 效 果

(Trade Creation)和貿易移轉效果(Trade

Diversion)。貿易創造效果為自由貿易區

成員國間承諾互相取消關稅和非關稅貿易

障礙,使低成本成員國產品替代高成本第

三國產品的進口,促使自由貿易區區域內

成員國的貿易量增加,致使提高區域內整

體經濟利益或成員國的經濟福利;貿易移

轉效果則指自由貿易區成立後,由於成員

國間承諾互相取消關稅,使區域內成員國

以生產成本高的成員國產品取代生產成本

低的第三國產品進口,導致國內經濟福利

水準的下降。7

綜上所述,對參與區域經濟合作的成員

國而言,若貿易創造效果大於貿易移轉效

果,表示成員國國內經濟福利提高,經濟

吸引力高;反之,若區域經濟合作反而可

能帶來國內經濟福利的下降,參與區域經

濟合作的經濟吸引力低。

(二)促進產業結構轉型

經濟全球化背後主導的理論其實就是古

典 經 濟 學 的 「 比 較 利 益 法 則 」 所 強 調 的

「 水 平 」 的 國 際 分 工 可 使 各 國 獲 益 最 大

化,然而涵蓋已開發國家及開發中國家的

東亞高峰會興起,關注的議題重視地緣經

濟更甚於地緣政治, 8 透過南北合作正標

誌著逐漸興起的區域內垂直產業分工,因

而促進成員國的政府積極投入產業升級或

產業結構轉型。

二、東亞高峰會的政治風險

(一)總體風險

區域經貿合作並非完全是好處,也需要

承擔一定的政治風險。區域經濟合作通常

會對非成員國產生貿易障礙,區域合作參

與國獲得絕對獲益,但對第三國而言卻是

相 對 獲 益 , 區 域 經 濟 自 由 貿 易 協 定 的 發

展,有可能形成區域貿易壁壘。區域經濟

組織成立後,往往保留對外貿易的保護性

措施,甚至採取整體性措施,將保護性措

施延伸到其他會員或是新會員,使得整體

性 的 貿 易 保 護 水 準 比 以 往 更 加 具 有 限 制

性。9 如此,將使第三國的貿易利益受到

損害,易引起第三國的反對。此外,某些

國家如台灣為了希望提昇本國國際地位與

爭取國際的認同所以積極參與區域合作,

但其他參與國會因為政治性的考量,而非

經濟因素加以阻擾。

(二)個體風險

在進行區域合作談判時,各國或許對合

作本質的看法不同,現實主義者追求較其

他行為者多的利得,才是真正的利得,被

稱為「相對獲益」。若合作給對方帶來更

多的利益時,即使合作會帶來收益,也可

能 會 放 棄 。 10 相 反 的 , 新 自 由 制 度 主 義

者追求的是合作方彼此整體利益的提升,

因為前述國際社會處於無政府狀態,使得

國家行為者產生合作的需求,國家行為者

在 做 成 決 定 之 前 往 往 需 要 彼 此 協 調

Page 3: 〈第三名〉 東亞高峰會成立的意涵與台灣 的因應策略:全球化與 … · 6/28/2004  · 1.面對經濟吸引力愈高的國家傾向積極 參與東亞高峰會;

2006年新世紀聯合國獎徵文

102 新世紀智庫論壇第38期/2007.06.30

(coordinate),經協調過後的行為或決策

會使得參與協調、合作的各方都可能得到

更多的利益,因此,這種利益被稱為「絕

對獲益」。換言之,「絕對獲益」是己方

在合作前後兩個不同的時間點上利益的比

較。「相對獲益」則認為,一行動體在與

另一行動體互動所追求的利益必須要以對

方 所 得 到 的 利 益 為 參 照 點 。 11 一 般 而

言 , 若 成 員 國 評 估 絕 對 獲 益 大 於 相 對 獲

益,其政治風險低;反之,政治風險高,本

文將依相對獲益及絕對獲益的概念對行為

者參與東亞高峰會的政治風險做一衡量。

三、小結

綜上所述,我們可從經濟吸引力來分析東

亞高峰會對會員國和與其相關的重要非會員

國(尤其是台灣)的影響,繼之探討各國要

參與東亞高峰會的區域化合作所需考 慮 的

政治風險,將各國面對東亞高峰會可能的

策略和作為分為四大類型:旁觀者、阻礙

者、推動者和搖擺者,如下表一所示:

表一:各國面對東亞高峰會的策略和作為

經濟吸引力

高 低

政治風險 高 旁觀者 阻礙者

低 推動者 搖擺者

資料來源:作者自製

上數種種挑戰都使政府的治理能力面臨

考驗,政府必須評估區域經濟合作如東亞高

峰會對政治、經濟和社會的影響,以平衡區

域合作所帶來的經濟吸引力與政治風險。

參、東亞高峰會對台灣的影響

東亞高峰會的主要焦點在討論加速東亞

經濟整合,其成員於除了東協十國外,還

包括中國大陸、日本、南韓,而澳洲,紐

西蘭和印度也積極希望能夠加入,幾乎涵

蓋了所有東亞國家,對於台灣政治、經濟

方面的衝擊不言可喻,本節分別以經濟吸

引力及政治風險加以析論。

一、面對東亞高峰會台灣的經濟吸引力

(一)台灣在東亞經貿建制中恐有邊緣化

的危機

對外貿易在一國經濟活動中所佔的比例

增 加 , 表 示 該 國 經 濟 對 貿 易 依 賴 程 度 提

高 。 12 換言之,當貿易 量增加造成國家

對於其他國家的貿易依存度加深,一個國

家政策的選擇越容易受到國際經濟狀況及

其 他 國 家 的 影 響 , 13 但 貿 易 依 存 度 較 高

的國家有區域主義先行的誘因,由於自由

貿 易 區 的 目 標 和 原 則 與 GATT/WTO 相

同,且參與區域經濟合作的成員國也多是

WTO的會 員國 , 且 區 域 間 談判 的 成 員較

少,容易達成共識。14

目前東亞國家對大陸及香港出口依存度

己逐漸擴增,不單如此,東亞各國外貿獲利

的主要來源,亦轉向中國大陸。15 中國大

陸自從加入WTO後,外貿總額大增,讓中

國大陸在世界貿易地位的排名,由第六大

躍升至第三大,中國大陸每年實際吸收的

外人直接投資( FDI)金額都超過五百億

美元,已是目前全球外人直接投資最多的

地 區 。 16 中國大陸的市 場開放,也造成

了東亞地區對中國市場的依賴大幅上昇。

由於此種區域化的趨勢,東協自然願意尋

求進一步的區域內的經濟整合。17

(二)東亞高峰會降低台灣與東亞國家的

經貿互惠性

東協國家於1992年1月27日簽署「新加坡

宣言」,希望在2008年前成立「東協自由貿

易區」(ASEAN Free Trade Area, AFTA),

Page 4: 〈第三名〉 東亞高峰會成立的意涵與台灣 的因應策略:全球化與 … · 6/28/2004  · 1.面對經濟吸引力愈高的國家傾向積極 參與東亞高峰會;

2006年新世紀聯合國獎徵文

新世紀智庫論壇第38期/2007.06.30 103

隨後在1993年簽署了「共同有效優惠關稅

協定」(Common Effective Preferential Tariff,

CEPT),預定將於十五年內完成自由貿易

區構想。由於全球經貿市場的競爭愈來愈

激烈,東協四國因經濟高度同質性,使得

區 域 內 的 貿 易 成 長 極 為 緩 慢 , 18 東 協 整

體 的 區 域 內 貿 易 比 率 仍 然 很 低 , 也 就 是

說 , 東 協 在 貿 易 合 作 上 , 還 只 是 形 式 合

作,並沒有實質上的成果。19

在此同時,東協與中國大陸的貿易額卻

持續成長,中國加強與東協國家的雙邊關

係,保持人民幣的匯率穩定並持續進行取

消關稅障礙的貿易談判,推動東協─中國

自 由 貿 易 區 成 立 , 在 這 個 共 同 市 場 架 構

下,其總人口將高達十七億,國民生產毛

額高達二兆美元,總貿易額則達一兆兩千

三百億美元,將會使得「中國—東協自由

貿易區」成為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 20

2001年11月,在汶萊舉行的第五屆「東協

加 三 自 由 貿 易 協 定 」 高 峰 會 上 宣 示 成 立

「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展現中共主

導東亞區域經濟整合的高度企圖心。

東南亞國協有非經濟目標,但在經濟上

卻是失敗,1992年東協「新加坡宣言」成

立 東 協 自 由 貿 易 區 ( ASEAN Free Trade

Areas, AFTA),以實施共同有效優惠關稅

為主要策略,但因執行成效不彰,僅優惠

貿 易 協 定 往 後 繼 續 擴 大 用 範 圍 , 此 為

ASEAN成員國合作較具體項目。 21 東南

亞 國 協 的 優 惠 貿 易 協 定 ( PTA) 開 始 於

1997年,最初以個別產品為基礎,由各國

自願性地提出,並協商關稅的優惠措施。

由於過於緩慢與繁瑣,1980年改採全面性

協商方式。依據協定,在產品項目特定進

口限額範圍內,給予優惠關稅待遇。不過

這種全面性做法的缺點是,每個國家都有

一 長 列 的 排 除 名 單 。 22 加 上 中 國 大 陸 與

東協之間的貿易量不斷增加, 23 在中國

和東協簽署的「中國─東協全面經濟合作

框架協議貨物貿易協議」,正式敲定雙邊

貿易自由化及零關稅的階段時間表後,雙

方自2005年7月1日起,對七千種產品削減

或取消關稅,以期在2010年將這些貨物的

關 稅 降 到 0或 0.5% , 24 東 協 加 三 自 由 貿

易協定對中國大陸與東協而言所可能產生

之貿易創造效果將大於貿易轉向效果。

台灣被排除在東協加三自由貿易協定之

外,勢必付出更大的貿易轉向效果的經濟

成本,研考會模擬試算中共與東協建立自

由貿易區對台灣的影響,估計台灣的國內

生產毛額(GDP),將因此衰退0.05%,

即一年生產毛額將減少四十七億二千餘萬

元,台灣產業包括成衣業、皮革業、紡織

業、塑化業、木材加工及紙製品業等都將

受到影響。25

(二)東亞高峰會不利於台灣產業結構的

轉型

目前中國大陸已經成為東亞地區生產的

代工基地,中國大陸已成為東亞國家出口

的 主 要 吸 納 市 場 。 26 然 中 國 大 陸 雖 現 時

擁有勞力成本低廉的優勢,但遲早要面臨

從產業結構轉型需求。由於東協各國產業

除 新 加 坡 外 , 競 爭 性 大 於 互 補 性 , 27 儘

管東協推動自由貿易區已行之有年,但東

協區域內貿易只佔貿易總額的一小部分,

反而對中國進出口成長極為快速,顯示中國

與東協正逐漸建立區域內產業分工體系。

對東協而言,進行區域經濟合作也可轉

移區域內各國的分歧,及國內的政治、經

濟和社會問題,大陸經濟崛起之初,在外

資和市場各方面均對東協各國產生磁吸效

應。不過,東協各國慢慢瞭解,這是全球

Page 5: 〈第三名〉 東亞高峰會成立的意涵與台灣 的因應策略:全球化與 … · 6/28/2004  · 1.面對經濟吸引力愈高的國家傾向積極 參與東亞高峰會;

2006年新世紀聯合國獎徵文

104 新世紀智庫論壇第38期/2007.06.30

化大勢所趨,與之抗衡不如順勢積極與大

陸合作,善用大陸資源,並爭取在大陸廣

大市場的優勢,增強其競爭力。

台灣面對中國大陸的競爭,之前中國大

陸最大的電腦公司「聯想」以十二點五億

美元的價格購併 IBM公司的筆記型、桌上

型電腦部門。分析家指出,在合併之後,

聯想的營業規模上看百億美元,將成為戴

爾、惠普之後的世界第三大品牌。然而就

台灣的角度而言, IBM有不少代工廠、通

路商都在台灣;假如中國大陸還有其他的

政治考量,則以代工、通路管道壓縮台灣

廠商的生存空間,卻是絕對辦得到的。 28

若以此模式想像中國大陸其他廠商未來可

能 利 用 東 亞 高 峰 會 形 成 對 台 灣 產 業 的 壓

力,則台灣面臨的不利產業結構轉型就十

分令人憂心了。

二、面對東亞高峰會台灣的政治風險

(一)總體風險

在亞洲金融危機中,東亞最重要的兩個

區域合作組織—東協與亞太經濟合作會議

( Asia 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在危機管理和管制上明顯顯現出

無能為力的窘態。29 換句話說,東亞金融

危機促成了東北亞國家與東協國家間的深刻

反省,雙方開始進一步接觸與合作,30 由

於東亞高峰會形成,東亞地區在全球政治、

經濟等領域,將與北美、歐盟等形成三足

鼎立之勢。而中國大陸也將藉由主導東亞

經濟合作,躍居世界政經舞台主角之一。31

然而在東亞高峰會的機制下,東協希望

扮 演 領 導 角 色 , 32 然 而 東 協 如 果 有 意 扮

演領導角色仍存在一定的困難,首先東協

的經濟實力遠不及於遠東北亞的中、日、

韓三國,其次東協缺乏國際地位與威望,

最後東協內部本身有許多政治、經濟與社

會 文 化 的 分 歧 。 33 故 東 南 亞 國 家 也 希 望

引進印度的力量來制衡中共,避免東南亞

地區成為中共的禁臠。一些東協國家將中

國大陸與印度比喻為東南亞的雙翼,這其

中便隱含著權力平衡的意涵。事實上,印

度也想拉攏東協以制衡中共,雙方顯然具

有共同的利益。34

東亞高峰會的建立,不僅對我經濟將造成

嚴重衝擊,更進一步吸引亞太國家包括澳

洲、紐西蘭和俄羅斯等國積極爭取加入,35

印 尼 已 經 表 明 , 希 望 東 亞 峰 會 能 納 入 印

度,澳洲和紐西蘭。而東協同意從2005年起

與日本、南韓以及澳洲和紐西蘭展開自由貿

易談判,並與印度簽署規範政治、經濟 與

文化關係的廣泛協定。若台灣未能即時融

入東亞合作,則邊緣化問題將更嚴重。

(二)個體風險

台灣的個體風險來自於中國藉由東亞高

峰會,可發揮對東協國家影響力,進一步

圍堵台灣生存空間,這是因為中國大陸對

台灣採取相對獲益的外交模式,中國積極

與 東 協 國 家 進 行 睦 鄰 外 交 , 為 了 拉 攏 東

協,必須表現出一個負責任的區域性大國

形象,簽署「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和加

入與東協的「友好與合作條約」,強化跨

國合作,正是為了展現此一形象。 36

這然而台灣未能參與東亞高峰會不僅僅

是中國大陸的問題,台灣內部本身政治紛

爭因素也是參與區域合作的風險,台灣應

避免採取和中國一樣採取相對獲益的外交

行為,例如為了彰顯台灣的主權意涵,在

2003年 尋 求 與 新 加 坡 簽 訂 「 自 由 貿 易 協

定 」 的 過 程 中 , 堅 持 要 用 「 台 灣 經 濟 實

體 」 的 名 稱 , 而 遭 到 新 加 坡 的 拒 絕 。 37

以免台灣受到國內外相對獲益行為模式所

限,形成參與區域合作的高政治風險。

Page 6: 〈第三名〉 東亞高峰會成立的意涵與台灣 的因應策略:全球化與 … · 6/28/2004  · 1.面對經濟吸引力愈高的國家傾向積極 參與東亞高峰會;

2006年新世紀聯合國獎徵文

新世紀智庫論壇第38期/2007.06.30 105

肆、台灣對於東亞高峰會的策略

與作為

可以確定的是,東亞高峰會未來的議題

設定與討論仍將以經濟合作為主,並形成

以「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為核心的東

協 加 三 自 由 貿 易 協 定 經 濟 圈 。 38 台 灣 本

身不僅資源貧乏、經濟規模小,也是以外

貿才能生存與發展的國家,在經濟上要融

入一個大經濟體,才能生存、繁榮滋長,

39 由以上分析可知,台 灣面對東亞高峰

會是屬於經濟吸引力高但政治風險也相對

高的「旁觀者」角色,本文主張台灣對於

東亞高峰會的因應之道應以開創新局的藍

海策略取代傳統競爭的紅海策略,這個策

略的主要目標即在於提高台灣對於東亞高

峰會的經濟吸引力及降低政治風險,進而

從此策略思惟建構具體作為。

一、降低外貿交易成本提升台灣經貿互惠性

目前台灣政府針對東亞高峰會的因應對

策,是試圖繞過中國大陸參與東亞整合,

包括與美國、日本、新加坡暨紐西蘭等國

洽談自由貿易協定,重啟南向政策,向東

南亞開拓市場與投資,以分散過度依賴中

國 大 陸 的 風 險 。 40 然 而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

此種散槍打鳥洽談自由貿易協定的方式勢

必收效甚微,如南向政策對東協國家的吸引

力將遠不及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或東協加三

自由貿易協定,因此筆者主張台灣應認 清

各國的政策選擇做為未來決策的依據。

台 灣 想 在 東 亞 高 峰 會 扮 演 更 積 極 的 角

色,需要同是面對東亞高峰會有高政治風

險或低經濟吸引力國家的協助,例如美國

和日本,且美國與日本雖屬經濟大國,但

兩國貿易 依存 度並不 高 ,分別為 18.67%

和17.60%,美國和日本屬於內需為主的經

濟體,但卻形成世界主要市場的操盤者。41

2005年 著 名 之 《 外 交 政 策 》 ( Foreign

Policy) 雜 誌 和 A.T. Kearney公 司 所 共 同

公佈之全球化指數排名,在所有受調查之

六十二個國家中,美、日在貿易全球化次指

標中分列倒數一、二名。42 美國傳統上支

持自由貿易,但歐洲共同體成立後,美國轉

變態度支持GATT/WTO第24條的規定。43

美國目前被排除在東亞高峰會之外,美 國

所關切的是未來的東亞區域整合是否會排

除美國而成為獨立的行為者。44 美國經濟

實力至今仍無所匹敵,其是否接納東協加

三自由貿易協定機制,將取決東亞區域整

合是否會促進全球的貿易與投資自由化而

定 。 45 因此美國的態度 ,將左右未來東

協加三自由貿易協定的持續深化或廣化。

日 本 原 本 對 東 亞 區 域 整 合 的 態 度 較 被

動,一直到中國大陸積極推動區域經濟合

作後之後,日本才猛然覺醒迎頭趕上, 46

儘管日本對東亞的貿易增加速度比與美國

的貿易增加量快, 47 但 1990年之後,因

為日本國內經濟的持續停滯,日本本身的

財政困難,使日本無法對東亞其他國家提

供 大 量 投 資 。 48 昔 日 日 本 引 以 為 傲 的 官

方援助政策也持續減少。 49

以上種種跡象顯示,美國及日本在東亞

的 經 貿 實 力 和 影 響 力 有 下 降 的 趨 勢 , 台

灣 恰 可 藉 此 機 會 深 化 與 美 、 日 的 經 濟 合

作 關 係 外 , 更 可 積 極 與 之 建 立 自 由 貿 易

區或 CEPA( 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 並繼續增進實質關係,例

如關稅合作、簽訂投資協定鼓勵合資等,

使 美 、 日 成 為 台 灣 企 業 投 資 的 另 一 個 選

擇,以平衡中國大陸的影響力,避免台灣

企業過度投資中國大陸所造成的貿易轉向

問題。

Page 7: 〈第三名〉 東亞高峰會成立的意涵與台灣 的因應策略:全球化與 … · 6/28/2004  · 1.面對經濟吸引力愈高的國家傾向積極 參與東亞高峰會;

2006年新世紀聯合國獎徵文

106 新世紀智庫論壇第38期/2007.06.30

二、提升產業的附加價值促進東亞區域產

業結構轉型

全 球 化 下 的 產 業 結 構 追 求 效 率 與 生 產

力,最有效率的經濟體,是自己擁有的生

產能力有限,反而現在最重要的資源是最

看不見摸不著的無形資產,受過教育人民

比領土更重要,物資、資本與勞力的流通

比囤積儲藏更重要,國際經濟整體的利益

比地區利益更加重要,重視的是世界經濟

的市場,未來國際之間的來往,主要是資

本、技術、人力與資訊的快速流通。50

未來國際之間的來往,主要是資本、技

術、人力與資訊的快速流通。有論者把台

灣 、 香 港 、 新 加 坡 , 當 作 是 第 一 種 所 謂

「虛擬國家」的典型範例,以台灣來說,

許多企業實際上已經具有「虛擬企業」的

特質—— 這些企業的生產部門(工廠)已

經移到大陸、東南亞,台灣的總公司負責

的只是指導、管銷、流通的問題。這類型的

國家把大多數的製造業移往海外,而國內則

專心從事研究與產品設計;而大量的對外投

資、朝向服務業的產業發展趨勢,都 是 一

種 「 虛 擬 國 家 」 的 運 作 模 式 。 51 換 句 話

說,面臨東亞高峰會成形的壓力,台灣應

該 專 注 於 產 業 轉 型 , 提 昇 產 品 的 附 加 價

值,極具權威的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繼

1998年以來,2005年第二次以台灣為主題發

表台灣專題報導(Taiwan Survey),其中也

主張台灣應從生產走向創造性產業。52

「虛擬國家」要發展,在進行生產部門

外移的同時,更要一方面積極培養研究與

產品設計的能力,才能避免產業空洞化,

然而台灣的所謂高科技,尤其是電腦業,

大體以歐美的出口、代工為大宗,靠的是

對美國、歐洲、日本大廠的技術輸入,產

品輸出為主。它和歐美最大的不同是,美

國有七、八成市場靠內銷,歐盟的整個市

場也佔了歐洲產品的七成,日本的電子業

也有七成靠內銷。他們可以在內銷市場之

外,再開拓其他市場,因而科技研發的投

資可以大手筆投入,並制訂以保護本國產

業 為 主 管 制 法 令 與 措 施 。 台 灣 則 恰 好 相

反,近九成靠外銷,內銷比例太低,根本

沒有多少研發經費的投入,而技術則大多

是靠歐美、日本的技術輸入。53

事實上台灣過去經濟的發展仰賴無數中

小企業,就像變形蟲組織般的活躍在世界

經濟舞台,這些中小企業能夠生存的核心能

力就在於創新與靈活,能夠提昇產品附加價

值,台灣產業轉型的未來仍需要與政府建立

輔導機制與提出有效政策加以協助 , 例 如

學習日本對科技研發的投資大手筆投入,

或 是 如 日 本 利 用 政 府 開 發 援 助 ( ODA)

在東南亞進行國際分工也卓有成效。 54

伍、結論

全球化造成主權國家在政治、經濟、社

會上的脆弱性,尤其是政府的經濟主權逐

漸流失,致使許多國家尋求以區域合作作

為解決之道。換句話說,區域化是回應全球

化壓力的方式之一,而東亞高峰會即是這樣

的例子。然而,台灣本身不僅資源貧乏、經

濟規模小,也是以外貿才能生存與發 展 的

國家,在經濟上要融入一個大經濟體,才

能生存、繁榮滋長,55 由以上分析可知,

台灣面對東亞高峰會是屬於經濟吸引力高

但政治風險也相對高的「旁觀者」角色。

更重要的是,台灣應認清各國的政策選

擇做為未來決策的依據。台灣因為無法參

與 東 亞 高 峰 會 , 將 可 能 面 臨 邊 緣 化 的 危

機,商場上對外投資的成敗關鍵就是「了

解 差 異 」 , 56 本 文 主 張 台 灣 未 來 面 對 東

Page 8: 〈第三名〉 東亞高峰會成立的意涵與台灣 的因應策略:全球化與 … · 6/28/2004  · 1.面對經濟吸引力愈高的國家傾向積極 參與東亞高峰會;

2006年新世紀聯合國獎徵文

新世紀智庫論壇第38期/2007.06.30 107

亞高峰會的策略和作為應以開創新局的藍

海策略取代傳統競爭的紅海策略,這個策

略的主要目標即在於提高台灣對於東亞高

峰會的經濟吸引力及降低政治風險,進而

從此策略思惟建構具體作為。

因此台灣應該加強與面對東亞高峰會時

同為高政治風險或低經濟吸引力之日本、

美國等的實質關係,如此台灣面對東亞高

峰會雖無先天優勢,卻可以發展藍海策略

協助台灣產業掌握無人競爭的關鍵技術與

行銷技巧,並由政府負責降低政治風險,

以真正體現了全球化的精神,促使台灣產

業在東亞市場仍佔有不可替代之角色。

【註釋】

1.經濟全球化也就是資本主義的擴張,特

別是通訊和運輸之進步,促進經濟全球

化的進程;而個別經濟體(如廠商、銀

行、個人)追求利益的行為,則刺激了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經濟全球化表現在

由貿易和投資所帶動之有形或無形的商

品或服務流通,甚至於帶動人的流通,

各國政府減少對有形或無形的商品或服

務流通之限制。請參閱蔡宏明著,「全

球化、數位化與快速化時代的全球運籌

管 理 策 略 」 , 經 濟 情 勢 暨 評 論 , 第 6

卷,第1期(2000年6月),頁37。

2.童 振 源 , 「 區 域 貿 易 整 合 與 台 灣 的 戰

略 」 , 兩 岸 經 貿 月 刊 , 第 146期 ( 2004

年2月),頁16。

3.James H. Mittelman, “Subregional Responses

to Globalization,” in James H. Mittelman, (ed.)

The Globalization Syndrome: Transformation

and Resistanc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0); Charles Oman,

Globalization and Regionalization: The

Challenge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Paris:

OECD Development Center, 1994); Theodore

Pelagidis and Harry Papasotiriou, “Globalization

or Regionalism: States, Markets, and the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28(2002), pp.519-523.

4.大前研一著,李宛蓉譯,民族國家的終

結(台北:立緒文化,1996年);蔡繼

光 、 李 振 昌 、 霍 達 文 譯 , 瞭 解 全 球 化

(台北:聯經,2000年)。

5.世界貿易組織被稱為「經貿聯合國」,可

視為經濟全球化之代表,其之核心價值即

所謂無歧視貿易,係指:在對外關係上須

對來自所有會員之貨品給予同等最優惠待

遇之「最惠國待遇」(Most-Favored-Nation

Treatment);在 對 內 關 係 上 則 須 對 自 會

員進口之貨品給予與本國貨品同等待遇

之「國民待遇」(National Treatment)。

請參閱Kenneth R. Simmonds, and Brian H. W.

Hill, (ed.), Law and Practice Under the GATT,

(New York: Oceana, 1989), pp. 1-2.

6. 洪 德 欽 , WTO 法 律 與 政 策 專 題 研 究

( 台 北 : 學 林 出 版 社 , 2002 年 ) , 頁

249-251。

7.John H. Jackson, William J. Davey and Alan O.

Sykes, Legal Problem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lations, (St. Paul, Minn: West

Group, 2002), p.448。

8.Samuel S. Kim,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Northeast Asia (Roman & Littlefied, 2004),

pp.9-10.;Paul Bowles, “ASEAN, AFTA and

the New Regionalism,” Pacific Affairs, Vol.70,

No.2, 1997, pp.219-33.; Fredrik Soderbaum ,

“Introduction: Theories of New Regionalism,” in

Fredrik Soderbaum and Timothy M. Shaw, (eds.)

Theories of New Regionalism(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2003), pp.1-8.

Page 9: 〈第三名〉 東亞高峰會成立的意涵與台灣 的因應策略:全球化與 … · 6/28/2004  · 1.面對經濟吸引力愈高的國家傾向積極 參與東亞高峰會;

2006年新世紀聯合國獎徵文

108 新世紀智庫論壇第38期/2007.06.30

9.洪德欽,WTO法律與政策專題研究(台

北:學林出版社,2002年),頁284。

10.Kenneth N. Waltz,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79),

p.105.

11.「 絕 對 獲 益 」 與 「 相 對 獲 益 」 的 討 論

參 閱 : John C. Matthews, “Current Gains

and Future Outcomes: When Cumulative

Relative Gains Matte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1, No.1 (Summer 1996), p.114.

12.本文係以貿易進出口總值佔國內生產毛

額(GDP)之比例來衡量貿易依存度。

13.David A. Baldwin, “Interdependence and

Power: A Conceptual Analysi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34, No. 4 (Autumn 1980),

pp. 477-489.

14.OECD, Regional Integration and the

Multilateral Trading System (Paris: OECD,

1995), pp.63-66. ; John H. Jackson, World

Trade and the Law of GATT (Charlottesville,

Virginia: The Michie CO.,1969), pp.621-623.

15.鍾景婷、洪淑惠,「東亞經貿整合趨勢

與台灣角色」,台灣經濟論衡,2003年

11月,頁34-35;經濟日報社論,「東亞

經濟整合台灣怎麼辦?」,經濟日報,

2004/12/02 , < http://udn.com/NEWS/

OPINION/OPI1/2379560.shtml>。

16.經 濟 日 報 社 論 , 「 大 陸經濟步向入世

「 後 過 渡 期 」 的 挑 戰 」 , 經 濟 日 報 ,

2004/12/06 , < http://udn.com/NEWS/

OPINION/OPI1/2386541.shtml>

17.Hadi Soesastro, “ASEAN and APEC: Do

Concentric Circles Work?”, The Pacific

Review, Vol. 8, No. 3, 1995, pp.475-493.

18.鄧玉英、陳建甫,「從知識經濟看東協

四國產業競爭力」,東南亞經貿投資季

刊,第19期(2003年3月),頁9。

19.連文榮,「東協內部之競爭與合作─由

貿 易 面 與 國 外 直 接 投 資 談 起 」 , 東 南

亞 經 貿 投 資 季 刊 , 第 25 期 ( 2004 年 9

月),頁5;Paul Bowles, "ASEAN, AFTA

and the New Regionalism," Pacific Affairs,

Vo.70, No.2(1997), p.220.

20.John Wong, and Sarah Chan, “China-ASEAN

Trade Agreement: Shaping Future Economic

Relations,” Asian Survey, Vol.43, No.3

(May/June 2003), pp.507-510; Richard Stubbs,

“ASEAN Plus Three: Emerging East Asian

Regionalism?,” Asian Survey, Vol.42,No.3

(May/June 2002), pp.440-445;「中國—東

協十年內將共組自由貿易區」,中國時

報,2001年11月7日,版1。

21.孫 金 蘭 , 「 東 南 亞 國 協 自 由 貿 易 區 成

立 對 我 國 經 貿 之 影 響 及 因 應 對 策 」 ,

台 灣 經 濟 研 究 月 刊 , 第 17 卷 第 11 期

(1994年11月),頁91。

22. 林 欽 明 , 「 東 南 亞 國 協 區 域 經 濟 整

合」,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5卷第7

期(2002年7月),頁62。

23.JosephY. S. Cheng, “Sino-ASEAN Relations

in the Early Twenty-First Century,”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23, No.3

(Dec. 2001), pp.434-435.

24. 社 論 , 「 東 亞 經 濟 整 合 台 灣 怎 麼

辦?」,經濟日報,2004年12月2日,

<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

2379560.shtml>。

25.蔡 慧 貞 , 「 研考會: 我年生產毛額將

少 47.2億 」 ,中 國 時 報 , 2004年 12月 4

日 , <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

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

1+112004120400014,00.html>。

Page 10: 〈第三名〉 東亞高峰會成立的意涵與台灣 的因應策略:全球化與 … · 6/28/2004  · 1.面對經濟吸引力愈高的國家傾向積極 參與東亞高峰會;

2006年新世紀聯合國獎徵文

新世紀智庫論壇第38期/2007.06.30 109

26.鍾 景 婷 、 洪 淑 惠 , 「 東 亞 經 貿 整 合 趨

勢 與 台 灣 角 色 」 , 台 灣 經 濟 論 衡 ,

2003年11月,頁33-34。

27.Pushpa Thambipillai, “The ASEAN Growth

Area”, The Pacific Review, Vol.11, No. 2,

1998, p.251.

28.中 時 社 論 , 「市場還 會「愛台灣」幾

年?」,中國時報,2004年12月10日,

<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

Moment/newfocus-index/0,3687,931210009+

93121012+0+080127,00.html>。

29.Richard Stubbs, “ASEAN plus Three:

Emerging East Asian Regionalism?,”Asian

Survey, Vol.42, No.3, (May/June 2002), p.448.

30.Takashi Terada,“Constructing an „East Asian‟

Concept and Growing Regional Identity:

From EAEC to ASEAN+3,” The Pacific

Review, Vol.16, No.2, 2003, pp.251-277.

31.經 濟 日 報 社 論 , 「 東 亞 經 濟 整 合 台 灣

怎麼辦?」,經濟日報,2004/12/02,

<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

2379560.shtml>。

32.Keven G. Cai, “The ASEAN-China Free

Trade Agreement and East Asia Regional

Grouping,”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25, No.3, pp.387-404.

33.Douglas Webber, “Two Funerals and a

Wedding? The Ups and Downs of

Regionalism in East Asia and Asia-Pacific

after the Asian Crisis,” The Pacific

Review,Vol.14, No.3(2001), pp.363-364.

34. 方 天 賜 , 「 印 度 「 東 望 政 策 」 的 啟

示 」 , 聯 合 報 , 2004 年 12 月 6 日 , <

http://udn.com/NEWS/WORLD/WOR3/2

386781.shtml>。

35.管淑平、何中,「東 協 +3」明年起更

名 東 亞 峰 會 邁 向 亞 洲 單 一 市 場 」 ,

東 森 新 聞 報 , < http://www.ettoday.

com/2004/11/29/334-1720394.htm>。

36.Alice D. Ba, “China and ASEAN:

Renavigating Relations for a 21st-Century

Asia,” Asian Survey, Vol.43, No.4, p.641.;

中央社,「東協高峰會 主要議題及協

議摘要」,聯合報,2004年12月1日,<

http://udn.com/NEWS/WORLD/WOR3/2378

052.shtml>。

37.社 論 , 「 台 灣 正 逐 漸 成 為 東 亞 政 經 整

合 的 孤 兒 」 , 中 國 時 報 , 2003年 10月

12日,版A2。

38.Markus Hund, “ASEAN Plus Three:

Towards a New Age of Pan-East Asian

Regionalism? A Skeptic‟s Appraisal,”

The Pacific Review, Vol.16, No.3, p.397.

39.鍾 景 婷 、 洪 淑 惠 , 「 東 亞 經 貿 整 合 趨

勢 與 台 灣 角 色 」 , 台 灣 經 濟 論 衡 ,

2003年11月,頁34-35。

40.孫 國 祥 , 「 新 區 域 主 義 及 其 對 台 灣 發

展 的 影 響 」 , 全 球 政 治 評 論 , 第 3 期

(2003年7 月),頁83-113。

41.吳忠吉,「以貿易取代投資,兩岸經貿才

能解套」,新新聞,第770期,頁110-114。

42.詳 細 排 名 請 參 閱 《 外 交政策 》 雜 誌 網

站 , < http://www.foreignpolicy.com/

story/files/story2823.php>

43.Richard E. Baldwin, “The causes of

Regionalism” The World Economy, Vol.

20, No, 7, pp 865-888, 1997.pp.874-875.

44.Takashi Terada, “Constructing an „East

Asian‟ Concept and Growing Regional

Identity: From EAEC to ASEAN+3,” The

Pacific Review, Vol.16, No.2, p.274.

45.Keven G. Cai, “The ASEAN-China Free

Page 11: 〈第三名〉 東亞高峰會成立的意涵與台灣 的因應策略:全球化與 … · 6/28/2004  · 1.面對經濟吸引力愈高的國家傾向積極 參與東亞高峰會;

2006年新世紀聯合國獎徵文

110 新世紀智庫論壇第38期/2007.06.30

Trade Agreement and East Asia Regional

Grouping,”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25, No.3, p.393. 根 據 GATT/WTO第

24條 , 各 成 員 國 得 經 由 自 發 性 協 議 ,

發 展 更 密 切 的 經 濟 整 合 , 但 不 得 提 高

對區域外國家的貿易障礙。

46.2003年12月12日,日本與「東南亞國家

協會」(東協)等十個會員國,在日本

東京簽署「東京宣言」,在宣言內容當

中,雙方聲明除了將致力於擘建「東亞

共同體」之外,並謀求在2012年之前成

立 日 本 與 東 協 的 自 由 貿 易 區 , 日 本 政

府 也 承 諾 將 於 三 年 之 內 , 提 供 三 十 億

美 元 的 經 濟 援 助 給 東 協 國 家 。 參 閱

Keven G. Cai, “The ASEAN-China Free

Trade Agreement and East Asia Regional

Grouping,”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25, No.3, p.399.;「日本、東協東

京 宣 言 , 致 力 擘 建 東 亞 共 同 體 」 , 中

國時報,2003年12月13日,版A11。

47.Tim Shorrock, “Politics : Asia Shifting

Towards Economic Regionalism,” Global

Information Network, Jun28, 2004, p.1.

48.Douglas Webber, “Two Funerals and a

Wedding? The Ups and Downs of

Regionalism in East Asia and Asia-Pacific

after the Asian Crisis,” The Pacific

Review,Vol.14, No.3(2001), p.361.

49.蔡 增 家 , 「 一 九 九 七 年 亞 洲 金 融 風 暴

後 日 本 、 東 協 與 中 國 大 陸 互 動 關 係 的

轉變」,中國大陸研究,第45卷第4期

(2002年7、8月),頁75-99。

50.Richard Rosecrance著 , 李 振 昌 譯 ,虛

擬國家(台北:聯經),2000。

51.Richard Rosecrance著 , 李 振 昌 譯 ,虛

擬國家(台北:聯經,2000年)。

52.「 台 灣 應 從 生 產 走 向 創 造 性 產 業 」 ,

經濟日報,2005年1月13日,版A6。

53.中國時報,2002年4月9日。

54.Walter Hatch and Kozo Yamamura, Asia

in Japan's Embrace: Building a Regional

Production Alliance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55.鍾 景 婷 、 洪 淑 惠 , 「 東 亞 經 貿 整 合 趨

勢 與 台 灣 角 色 」 , 台 灣 經 濟 論 衡 ,

2003年11月,頁34-35。

56.Paul French、Matthew Crabbe著,劉素

玉 、 餘 慕 薌 譯 , 行 銷 金 亞 洲 ( 台 北 :

商智文化公司,2002年。)

【參考文獻】

一、中文專書

David Held等著,沈宗瑞等譯,2001。全球

化大轉變。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

Paul French 、 Matthew Crabbe 著 , 劉 素

玉、餘慕薌譯,2002。行銷金亞洲。台

北:商智文化公司。

Richard C. Longworth 著 , 應 小 端 譯 ,

2000。虛幻樂園( Global Squeeze) 。

台北:天下文化,2000年。

Richard Rosecrance 著 , 李 振 昌 譯 ,

2000。虛擬國家。台北:聯經。

大前研一著,李宛蓉譯,1996。民族國家

的終結。台北:立緒文化。

洪德欽,2002。WTO 法律與政策專題研

究。台北:學林出版社。

莊武英譯,1995。兩種資本主義之戰。台

北:聯經出版社。

福 山 (Francis Fukuyama) 著 , 李 宛 蓉 譯 ,

1998。誠信:社會德性與繁榮的創造。

台北:立緒文化。

蔡繼光、李振昌、霍達文譯,2000。瞭解

全球化。台北:聯經。

Page 12: 〈第三名〉 東亞高峰會成立的意涵與台灣 的因應策略:全球化與 … · 6/28/2004  · 1.面對經濟吸引力愈高的國家傾向積極 參與東亞高峰會;

2006年新世紀聯合國獎徵文

新世紀智庫論壇第38期/2007.06.30 111

二、中文期刊論文

林欽明,2002。「東南亞國協區域經濟整

合」,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5卷第7

期(2002年7月)。

孫金蘭,1994。「東南亞國協自由貿易區

成 立 對 我 國 經 貿 之 影 響 及 因 應 對

策 」 , 台 灣 經 濟 研 究 月 刊 , 第 17卷 第

11期(1994年11月)。

孫國祥,2003。「新區域主義及其對台灣

發 展 的 影 響 」 , 全 球 政 治 評 論 , 第 3

期,頁83-113。

連文榮,2004。「東協內部之競爭與合作

─由貿易面與國外直接投資談起」,東

南亞經貿投資季刊,第25期(2004年9

月),頁1-20。

童振源,2004。「區域貿易整合與台灣的

戰略」,兩岸經貿月刊,第146期,頁

15-18。

蔡宏明著,2000。「全球化、數位化與快

速 化 時 代 的 全 球 運 籌 管 理 策 略 」 , 經

濟 情 勢 暨 評 論 , 第 6卷 , 第 1期 ( 2000

年6月)。

蔡增家,2002。「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

暴 後 日 本 、 東 協 與 中 國 大 陸 互 動 關 係

的轉變」,中國大陸研究,第45卷第4

期(2002年7、8月),頁75-99。

鄧玉英、陳建甫,2003。「從知識經濟看東

協四國產業競爭力」,東南亞經貿投資

季刊,第19期(2003年3月),頁1-11。

鍾景婷、洪淑惠,2003。「東亞經貿整合

趨 勢 與 台 灣 角 色 」 , 台 灣 經 濟 論 衡 ,

2003年11月,頁29-47。

三、中文報章雜誌

「中國—東協十年內將共組自由貿易區」,

中國時報,2001年11月7日,版1。

「日本、東協東京宣言,致力擘建東亞共

同體」,中國時報,2003年12月13日,

版A11。

「台灣應從生產走向創造性產業」,經濟

日報,2005年1月13日,版A6。

社論,「台灣正逐漸成為東亞政經整合的孤

兒」,中國時報,2003年10月12日,A2。

吳忠吉,「以貿易取代投資,兩岸經貿才能

解套」,新新聞,第770期,頁110-114。

四、中文網際網路

何中,「東協峰會/2007年六國取消關稅

壁 壘 加 速 與 中 國 整 合 」 , 東 森 新 聞

報 , < http://www.ettoday.com/2004/11/

29/334-1720352.htm>

管 淑 平 、 何 中 , 「 東 協 +3明 年 起 更 名 東

亞峰會 邁向亞洲單一市場」,東森新

聞 報 , < http://www.ettoday.com/2004/

11/29/334-1720394.htm>。

中央社,「東協高峰會 主要議題及協議

摘要」,聯合報 ,2004年12月1日,<

http://udn.com/NEWS/WORLD/WOR3/2

378052.shtml> 。

中時社論,「東亞的拚經濟與台灣的拚政

治」,中國時報 ,2004年12月2日,<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

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14+

112004120200343,00.html>。

經濟日報社論,「東亞經濟整合台灣怎麼

辦?」,經濟日報 ,2004年12月2日,

<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

/2379560.shtml>。

洪財隆,「東亞區域主義的虛實」,中國

時 報 , 2004年 12月 3日 , < http://news.

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

slist-content/0,3546,110514+1120041203

00344,00.html>。

蔡 慧 貞 , 「 研 考 會 : 我 年 生 產 毛 額 將 少

Page 13: 〈第三名〉 東亞高峰會成立的意涵與台灣 的因應策略:全球化與 … · 6/28/2004  · 1.面對經濟吸引力愈高的國家傾向積極 參與東亞高峰會;

2006年新世紀聯合國獎徵文

112 新世紀智庫論壇第38期/2007.06.30

47.2 億 」 , 中 國 時 報 , 2004 年 12 月 4

日, <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

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

10501+112004120400014,00.html>。

方天賜,「印度「東望政策」的啟示」,聯

合報,2004年12月6日,<http://udn.com/

NEWS/WORLD/WOR3/2386781.shtml>。

社論,「大陸經濟步向入世「後過渡期」

的挑戰」,經濟日報 ,2004/12/06,<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2

386541.shtml>。

社論,「市場還會「愛台灣」幾年?」,

中 國 時 報 , 2004 年 12 月 10 日 , <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Mome

nt/newfocus-index/0,3687,931210009+93121

012+0+080127,00.html>。

五、英文專書

Balassa, Bela. 1961. The Theory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Homework: Richard O. Zrwin.

Bhagwati, Jagdish. 1991. The World Trading

System at Risk.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Hatch, Walter and Yamamura, Kozo. 1996. Asia

in Japan's Embrace: Building a Regional

Production Alliance.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ackson, John H. 1969. World Trade and the

Law of GATT: A Legal Analysis of the 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 Indianapolis:

Bobbs-Merrill Company. Jackson, John H.,

William J. Davey and Alan O. Sy kes.2002.

Legal Problem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lations, St. Paul, Minn : West Group.

Kim, Samuel S. 2004.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Northeast Asia. Lanham, Md.:

Roman &Littlefied.

Simmonds, Kenneth R., and Brian H. W. Hill, ed.

1987. Law and Practice Under the GATT,

New York: Oceana.

OECD, 1995. Regional Integration and the

Multilateral Trading System. Paris:OECD.

Ravenhill, John. 2001.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altz, Kenneth N. 1979.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 Random House.

Yasutomo, Dennis T. 1986. The Manner of

Giving: Strategic Aid and Japanese Foreign

Policy. Laham,Maryland: Lexington Books.

六、英文期刊論文

Ba, Alice D. 2003.“China and ASEAN:

Renavigating Relations for a 21st-

CenturyAsia,” Asian Survey, Vol.43, No.4,

pp.622-647.

Baldwin, David A. 1980. “Interdependence and

Power: A Conceptual Analysi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34, No. 4, Autumn 1980,

pp. 471-506.

Baldwin, R. 1997.“The Causes of Regionalism,”

The World Economy, Vol.20, No.7(1997),

pp.856-888.

Baldwin, Richard E. 1997. “The causes of

Regionalism” The World Economy, Vol. 20,

No, 7, pp 865-888,

Bowles, Paul. 1997 “ASEAN, AFTA and the

New Regionalism,” Pacific Affairs, Vo.70,

No.2, 1997, pp.219-233.

Buzan, Barry. 2003. “Regional Security

Complex Theory in the Post-Cold War

World,” in Fredrik Soderbaum and Timothy M.

Shaw (eds.), Theories of New Regionalism.

New York:Palgrave, pp.140-159.

Page 14: 〈第三名〉 東亞高峰會成立的意涵與台灣 的因應策略:全球化與 … · 6/28/2004  · 1.面對經濟吸引力愈高的國家傾向積極 參與東亞高峰會;

2006年新世紀聯合國獎徵文

新世紀智庫論壇第38期/2007.06.30 113

Cai, Keven G.. 2003. “The ASEAN-China Free

Trade Agreement and East Asia Regional

Grouping,”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25, No.3 (Dec. 2003), pp.387-404.

Cheng, JosephY. S. 2001. “Sino-ASEAN

Relations in the Early Twenty-First Century,”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23, No.3

(Dec. 2001), pp.434-435.

Hettne, Bjorn. 1999. “Globalization and the New

Regionalism: The Second Great

Transformation,” in Bjorn Hettne, Andras

Sapir, and Osvaldo Sunkel, eds. Globalism

and the New Regionalism. New York:St.

Martin Press, pp.1-24.

Hund, Markus. “ASEAN Plus Three: Towards a

New Age of Pan-East Asian Regionalism? A

Skeptic‟s Appraisal,” The Pacific Review,

Vol.16, No.3, pp.383-417

Katada, N. 2001.“Why Did Japan Suspend

Foreign Aid to China,” Social Science Japan

Journal, Vol.4, No.1 (April 2001), pp.39-58.

Long, William J. 1999.“Nonproliferation as a

Goal of Japanese Foreign Assistance,” Asian

Survey, Vol.39, No.2 (March-April 1999),

pp.328-347.

Matthews, John C. 1996. “Current Gains and

Future Outcomes: When Cumulative Relative

Gains Matte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1,

No.1 (Summer 1996), pp.112-146.

Mittelman, James H. 2000. “Subregional

Responses to Globalization,” in James H.

Mittelman, ed. The Globalization Syndrome:

Transformation and Resistance.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p.147-161.

Schott, Jeffrey J., “Free Trade Agreements:

Boon or Bane of the World Trading System,”

in Jeffrey J. Schott ed., Free Trade

Agreements : US Strategies and Priorities.

Washington, D.C :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4, pp.3-19.

Shorrock, Tim. 2004. “Politics:Asia Shifting

Towards Economic Regionalism,” Global

Information Network, Jun28, 2004, p.1.

Soderbaum , Fredrik. 2003. “Introduction :

Theories of New Regionalism,” in Fredrik

Soderbaum and Timothy M. Shaw, eds.

Theories of New Regionalism.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2003, pp.1-21.

Soesastro, Hadi. 1995. “ASEAN and APEC: Do

Concentric Circles Work?”, The Pacific

Review, Vol. 8, No. 3, pp.475-493.

Stubbs, Richard. 2002. “ASEAN plus Three:

Emerging East Asian Regionalism?,” Asian

Survey, Vol.42, No.3, (May/June 2002),

pp.440-455.

Terada, Takashi. 2003.“Constructing an „East

Asian‟ Concept and Growing Regional Identity:

From EAEC to ASEAN+3,” The Pacific

Review, Vol.16, No.2, 2003, pp.251-277.

Thambipillai, Pushpa. 1998. “The ASEAN

Growth Area”, The Pacific Review, Vol.11,

No. 2, pp.249-266.

Webber, Douglas. 2001.“Two Funerals and a

Wedding? The Ups and Downs of

Regionalism in East Asia and Asia-Pacific

after the Asian Crisis,” The Pacific Review,

Vol.14, No.3, pp.339-372.

Wong, John and Chan, Sarah. 2003.“China-

ASEAN Trade Agreement: Shaping Future

Economic Relations,” Asian Survey, Vol.43,

No.3 (May/June 2003), pp.507-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