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

27
第十二章

Upload: others

Post on 21-Oct-2019

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第十二章 生 殖

生殖: 生物体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子代个体的功能;

是动物绵延和繁殖种系的重要生命活动。

在高等动物,生殖是通过两性生殖器官的活动来

实现的,生殖过程包括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

的形成过程,交配和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等重

要环节。

第一节 男性生殖功能与调节

第四节 性 生 理 学

第三节 妊 娠 与 分 娩

第二节 女性生殖功能与调节

男性生殖器官:

曲细精管 生精细胞

睾丸 支持细胞

间质细胞

附性器官:

附睾、输精管、

前列腺、精囊、

阴茎等

第一节 男性生殖功能与调节

(一) 生精作用

一、睾丸的功能

• 曲细精管是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发生和发育成熟的场所

• 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

精子细胞→精子

• 人的精原细胞发育成精子约需 2 个半月。

影响精子生成的因素

•年龄 (不同年龄男性在精液浓度、精子的活动度和形态学等指标方面的显著差异,DNA碎片精子的比例在30岁以下男性中为14.05%,40岁以上男性为20.27%)

•温度

•其它因素:疾病、接触放射性及有毒化学物质、吸烟、酗酒

精子<0.2亿/ml精液,不易受孕

(二) 内分泌功能:

睾丸间质细胞合成、分泌雄激素,主要是睾酮。

睾丸支持细胞合成、分泌抑制素。

1. 睾酮的生理作用

(1) 影响胚胎(Y染色体)向男性分化,促进内生殖器官发育。

(2) 促进精子细胞的分化和精子的生成。

(3) 刺激生殖器官的生长和维持性欲。

(4) 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增加钙磷沉积,促进骨骼、肌肉生长; 增强骨髓造血功能,使红细胞增多。

2. 抑制素的生理作用

选择性作用腺垂体,抑制FSH的合成和分泌,生理剂量对LH无明显作用。

抑制素的结构近似物----激活素: 促进FSH的分泌。

下丘脑GnRH

腺垂体 FSH L H

睾 丸

间质 细胞

支持 细胞

曲细精管

雄激素

抑制素

精 子

激活素

环境因素

二、睾丸功能的调节

●下丘脑-腺垂体-睾丸轴:

●睾丸内的局部调节:

睾丸可产生多种肽类,如:

GnRH、IGF-1、转化生长因

子、白细胞介素等,以旁分泌

和自分泌的方式,局部调节睾

丸的功能。

睾丸支持细胞还能将睾酮转

化成雌二醇→直接抑制间质细

胞合成睾酮。

第二节 女性生殖功能与调节

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

是卵巢,此还还有输

卵管、子宫、阴道及

外阴等附属性器官。

生卵子

青春期后, 一般每个月15-20个卵泡开始发育→一个成熟→排卵→

黄体→白体(呈月节律性)。

分泌激素

排卵前卵泡分泌雌激素; 排卵后黄体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呈月节律) 。

分泌少量雄激素和抑制素。

一、卵巢的功能

(一) 卵巢的生卵作用

青春期开始后,卵巢生卵功能出现月周期性变化,分为:卵泡期(排卵前期)、排卵期和黄体期(排卵后期) 。

1.卵泡期

卵泡开始生长发育到卵泡成熟的阶段

2. 排卵期

卵泡发育成熟(在排卵的前一天左右), 雌激素的分泌达高峰→对下丘脑正反馈调节→形成的LH分泌峰→排卵

3. 黄体期:

在LH和FSH作用下,排卵后的残余卵泡发育成黄体;

若不受孕,黄体开始退化,致使子宫内膜剥脱,发生流血,成为月经。

如若受孕,则由胎盘分泌绒人毛膜促性腺激素,使黄体继续发育成妊娠黄体。

(二) 卵巢的内分泌功能

1. 雌激素

人类的雌激素有雌二醇(E2 , 主)、雌酮和雌三醇(E3)。

生理作用: 促进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副性征的出现,并维持在正常状态。

排卵前颗粒细胞和内膜分泌雌激素; 排卵后黄体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呈月节律)。此外卵巢还分泌抑制素、少量雄激素和多种肽类激素。

③ 子宫: 促进子宫发育和子宫内膜发生增生期变化;

子宫颈腺分泌多而稀薄粘液, 宫口松弛, 利于精子穿行。

(1) 促进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

① 卵巢: 协同 FSH 促进卵泡发育, 通过对下丘脑的正反馈作用, 间接促进排卵。

② 输卵管: 增强输卵管运动, 利于卵子向子宫腔运行。

④ 阴道: 增强阴道的抵抗力(阴道上皮细胞增生、角化;

糖原含量↑→分解后使阴道分泌物呈酸性)。

(3) 对代谢的影响

① 促进蛋白质合成。

② 促进成骨细胞、抑制破骨细胞活动,加速骨骼的生长,促进骨骺软骨的愈合。

③ 降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而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

④ 促进醛固酮的分泌, 引起水钠潴留。(某些女性经前水肿可能与此有关)

(2) 促进女性第二性征

① 刺激乳腺导管发育增生、使乳腺发达,乳房和皮下脂肪增多。

② 使骨盆增宽、音调增高等女性副性征的出现,并维持于成熟状态。

2. 孕激素

⑴ 子宫:

• 在雌激素的协同作用下,子宫内膜由增生期发展为分泌期,并维持于分泌期状态,为受精卵着床提供适宜环境;

• 降低子宫平滑肌的兴奋性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即具有安宫保胎作用。

⑵ 乳腺:

• 促进乳腺腺泡和导管发育,为分娩后泌乳准备条件

主要有孕酮、20α-羟孕酮和17α-羟孕酮,对妊娠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4) 其他:促进女性副性征的形成、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但主要与妊娠有关。

⑶ 产热:女性的基础体温随月经

周期而发生波动: 排卵日短暂降低,

排卵后升高0.5ºC (依此作为判定

排卵日的标志)。

基础体温的升高与孕激素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有关。

3. 雄激素

4. 抑制素

二、卵巢功能的调节

(一) 子宫周期

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控

月经: 指女性至青春期后, 在卵巢激素周期性分泌的影响下, 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剥落和流血现象

• 月经期持续 3~5 天

• 增生期 第 6~14 天

• 第十四天为排卵日

• 分泌期第 15~28天

月经周期: 指成年女性平均 28 天发生一次周期性的子宫内膜脱落和流血现象。

卵泡期

黄体期

(二) 卵巢周期与子宫周期的激素调节

1. 卵泡期

分为卵泡早期 (第1~5天, 月经期) 和卵泡晚期 (第6~14天, 增生期)

(第6~14天, 增生期): 雌激素和孕激素对腺垂体 FSH、

LH 分泌的反馈抑制↓ →FSH、LH 先后↑→卵泡发育成熟

→雌激素分泌↑(第一次升高)→ 雌激素和抑制素共同对腺垂

体的负反馈调节 → GnRH↓ FSH↓ →卵泡发育形成成熟卵

泡→优势排卵。

(第1~5天, 月经期) :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低,子宫内膜剥落出血

卵泡发育成熟,LH分泌达高峰(LH峰,雌激素高峰所诱导),消除了卵母细胞成熟抑制因子(OMI)的作用,导致排卵。

2. 排卵

3. 黄体期

在 LH 和 FSH 作用下,排卵后的残余卵泡发育成黄体, 并分泌大量孕激素和雌激素(雌激素第二次升高),

反馈地抑制GnRH、LH、FSH的分泌→雌激素和孕

激素分泌↓ 进入月经期。 。 若不受孕, 黄体的退化, 孕激素, 雌激素分泌减少, 致使子宫内膜剥脱, 发生流血, 成为月经。

若受孕, 胎盘分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维持黄体的分泌功能, 继续不断地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 使妊娠顺利进行。

知识归纳:

关于激素的分泌峰:

排卵前一天左右雌激素达第一分泌峰;

排卵后一周左右雌激素达第二分泌峰。

排卵后一周左右孕激素达分泌峰。

排卵前一日FSH、LH、雌激素达分泌峰。

复习思考题

1. 简述雌激素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2. 简述月经周期中雌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对下

丘脑-腺垂体的反馈调节作用。

本章要点

掌握内容:

掌握性腺的主要内分泌功能。月经

周期的概念,形成机制。

熟悉内容:

月经周期中女性激素与月经

周期的关系。

了解内容:

掌握、熟悉以外的内容均为了解内容。

下丘脑GnRH

腺垂体 FSH L H

卵 巢

颗粒 细胞

优势 卵 泡

排卵

雌 激 素 ↑

环境因素

雌激素No.1峰

黄 体

孕激素↑

No.2峰

在每个月经周期中,

雌激素的分泌呈两次规律升高:

排卵前一天左右(卵泡期)雌激素达第一次分泌峰;

排卵后一周左右

(黄体期)雌激素达

第二次分泌峰。 抑制素

月经周期中激素水平的变化

比较内容 卵泡期 黄体期

血中激素水平 第1~4天 第5~14天 第15~28天

促卵泡激素 渐增 有所下降后 逐渐下降后 又渐升 又略升

黄体生成素 低 较大增高并达 逐渐下降 高峰(排卵日)

雌激素 很低 渐至顶峰 达第二次高峰 (排卵前日) 后下降

孕酮 很低 仅略增高 达高峰后下降

卵泡发育 初始 逐渐成熟,至 黄体后期 第14天时排卵 萎缩退化

子宫内膜变化 剥落.出血 修复.增厚,但腺体 血管充血.腺体 不分泌 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