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 区 版 湖北黄州“寒食帖” -...

1
2020 3 4 ~10 1 5 P 6 8 ”。

Upload: others

Post on 10-Oct-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社 区 版 湖北黄州“寒食帖” - img1.xinmin.cnimg1.xinmin.cn/home/2020-03-04/150304.pdf · 版 p 15 前些天,光明日报刊发了一篇 文章《没有湖北,哪来中国诗?》,阐

你的名字叫勇者(国画) ■周园

■刘国斌“刘海戏金蟾”鼻烟壶

风雨同舟

朝洛蒙

风雨同舟永受嘉福

2020年3月4日~10日

责任编辑:管继平家庭收藏社区版 15P

前些天,光明日报刊发了一篇

文章《没有湖北,哪来中国诗?》,阐

述了古代叫“荆楚”的湖北地区,对

于中国的诗词文化有多么的重要,

甚至从文学的角度说,没有湖北,就

没有中国诗。譬如,战国时期的诗人

屈原就是湖北宜昌人,代表作《楚

辞》就是楚地特色的诗赋。李白、崔

颢的著名诗句如“江流天地外,山色

有无中”“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

载空悠悠”等,都是在湖北写的;还

有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

风流人物”,“回首向来萧瑟处,归

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也都在这

里写的。苏东坡还在湖北黄州,写了

一幅《寒食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

书”。

《黄州寒食诗帖》是宋代著名书

法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诬“谤讪朝

廷”罪名贬谪到黄州时所书的五言

诗作,是苏轼书法的代表作,非常典

型地代表了“宋人尚意”的时代特

色。全帖共两首,凡 17 行,共 129

字,后有黄庭坚大行书跋,明董其昌

小行书跋,真迹现藏台北故宫博物

院。

苏轼(公元 1036—1101),字

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和父亲苏

洵、弟弟苏辙号称“三苏”。同列“唐

宋散文八大家”。与宋代著名书法家

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苏轼平生酷爱写字,“幼而好

书,老而不倦”,自评“行草尤工”。苏

轼一生,因为一肚皮不合时宜,屡遭

贬谪,天涯海角,辗转奔波,但他为

人豁达、豪逸,常奋笔疾书,以抒发

心志和寄托情怀。他把书法看成是

“静中自是一乐事”“聊寓其心,忘忧

晚岁”的一种精神调剂。当时他以杰

出的诗人、书法家出名,随时有人登

门求字,他习惯于随时挥洒,随手赠

人,不计工拙,淡然处之。苏轼对书

法有着精辟、独到的见解,其书法美

学思想,散见于其诗文和词中。最核

心的观点,就是强调天然,强调字外

功夫,把“意”摆在首位。他说:“吾虽

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

常谓不学可。”(《次子由论书》)“我

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石苞舒醉墨堂》),并谦虚又不无

自信地说:“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

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其代表

作《黄州寒念诗》就是在一种平淡无

求的心态下,漫不经心随手抄录这

两首诗而产生的千古名作。

苏轼才华横溢,志存高远,诗

词、书画、文章冠绝当时。但在忧患

的宋朝一再碰壁,被诬贬到黄州。到

了第四个年头,黄州的春天,老是下

雨,一下就是两个多月,而且雨势不

减。使得苦雨萧瑟,海棠花谢,“小屋

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茶,

破灶烧湿柴。”凄风苦雨,孤寂失意,

使这位才华盖世的艺术家触景生

情,百感交集,于是他情不自禁地写

下了黄州寒食诗两首,并用他那一

手精妙绝伦的书法抄录下来,来表

达他无可奈何,又鼓荡难抑的郁勃

之气。

苏轼的代表作品有《治平帖》

《黄州寒食诗》《洞庭春色赋》《前赤

壁赋》《与谢民师论文帖》《天际乌云

诗》等。

苏轼的书法远宗王羲之,后学

颜真卿、杨凝式,晚年师承李北海,

并以自己过人的天赋、渊博的学识、

深厚的艺术修养作基础加以融化、

理解、吸收,自出新意,形成了挥洒

纵横、飘逸自然、天真烂漫、以“意

造”和“性情”为旨归的独特书法风

采,成为宋元明尚意书风扛大旗的

人。历代评价极高。即在当时,就被

著名书法家黄庭坚高度赞誉:“余谓

东坡书,学问、文章元气,郁郁芊芊

发于笔墨之间,此所以他人终莫能

及耳。”“本朝善书,自当推为第一。”

宋朝朱熹说“东坡笔力雄健”“其英

气逸韵,高视古人。”元代大书法家

赵孟頫说得更为形象:“东坡书如老

熊昼游,百兽畏伏。”元代书画家倪

瓒认为,苏轼的书法是“才德文章溢

而为此。”清代书法家王文治《论书

绝句》中说:“坡翁奇气本超伦,挥洒

纵横欲绝尘。直到晚年师北海,更于

平淡见天真。”这样一种高度,是一

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洗刷浮华

的淡问,其实也是一种人格学问的

高度。时至今日,苏轼的书法、学问、

诗词文章仍是人们心向往之的师法

对象。

那年秋天,我和沈胜利先生有枫叶国之旅,抵

达多伦多之后,我们最想去参观游览的就是皇家安

大略博物馆。

安大略博物馆是世界上收藏中国古文物仅次

于大英博物馆的大本营,在这里竟然还有一座完整

的中国北京明代的陵墓,真不知道他们是如何从中

国弄过去的?但这并不是我们参观的重点,我们更

关注的是他们收藏的中国鼻烟壶。

鼻烟壶体积小,方便携带出境。小小的鼻烟壶,

又几乎是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国外的中国艺术

爱好者可以小见大,从鼻烟壶上充分体验中国文化

的精华,所以,鼻烟壶是具有国际性的中国艺术品。

早在 1977 年的时候,安大略博物馆就曾经举

办过玻璃珍品展览,其中的中国玻璃手工艺品引起

了欧美学者们极大的兴趣,展品包括东汉的玻璃

珠,清代的料器,而鼻烟壶展品就有 100 多件。在

19世纪初,加拿大传教师怀特是河南省的主教,他

研究中国的文化艺术,大肆收集中国古文物,后来

成为了安大略博物馆中国文物收藏的主要提供者,

其中的部分鼻烟壶就是今天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的

展品。遗憾的是在博物馆是无法近距离欣赏鼻烟

壶,这么小的体积,只能用手机拍摄功能拉近看,实

在还是难以一窥全豹。

1983 年,国际鼻烟壶协会在多伦多举行会议,

大家欣赏到了加拿大著名画家海尼斯的鼻烟壶藏

品和其早在 1938 年就出版的《中国鼻烟壶藏品画

册》。海尼斯是安大略中央艺术学院的院长,他收藏

了 50多件中国鼻烟壶,包括景泰蓝、雕漆、瓷器、料

器等等,他将自己收藏的鼻烟壶以水彩静物画的形

式描绘下来,并标注了尺寸、造型等,编成了 75 页

的《中国鼻烟壶藏品画册》,现在只有多伦多大学图

书馆还藏有此书。

来自上海的沈再庭先生旅居多伦多三十多年,

在其寓所,我们却欣喜地上手欣赏了他多年来在加

拿大收集到的几款鼻烟壶。

乾隆刘海戏金蟾瓷鼻烟壶,高 6 厘米,小巧玲

珑,刘海笑容可掬身着蓝釉冰梅纹饰服装,背后驮

着绿釉金蟾,头顶金盖,上方为绿色琉璃圆珠。此鼻

烟壶还配有象牙底座,工艺也十分精致。

青年刘海,家贫如洗,但为人厚道,事母至孝,

他经常在山里砍柴,卖柴买米。山里有只狐狸修成

了精,幻化成美丽的姑娘,挡住了刘海的归路,并与

其成亲。为了帮助刘海登天,有一天姑娘口吐白珠,

垂钓于丝瓜井中,那井底金蟾咬钓而起,刘海乘势

纵身一跃,骑上金蟾背,羽化登仙而去。

清同治刘海戏金蟾瓷鼻烟壶,高 8 厘米,刘海

裸露上身,脖间挂着两串铜钱,骑在金蟾身上,壶盖

为骨质染色仿珊瑚。底部有矾红楷书款“同治年

制”。

那志良先生著有《珍藏鼻烟壶》一书,收入了各

色鼻烟壶 100 多件,而人物造型鼻烟壶仅有 2件,

为此那老先生也感叹:“人物鼻烟壶难得一见。”

广东路的上海文物商店,前几年还有销售“刘

海戏金蟾”鼻烟壶,那是上世纪 80 年代末,沈胜利

先生组织厂家仿制的,由于仿制难度较大,成功率

很低,销售价是600元,那时候不算便宜。我曾经买

过一个收藏,也经常和朋友们一起分享比对,因为

古玩收藏鉴赏也适用这个道理:不怕不识货,就怕

货比货。

湖北黄州“寒食帖”

能除一切苦

秦斋

生命重于泰山

彭磊

齐心抗疫(书法) ■祝成武

■文珎

【你鉴我赏】

左为乾隆刘海戏金蟾瓷鼻烟壶,高 6厘米,头顶

上方为绿色琉璃圆珠。 右为清同治刘海戏金蟾瓷

鼻烟壶,高 8厘米,壶盖为骨质染色仿珊瑚。底部

有矾红楷书款“同治年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