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小手册” 二黄姜种植忙 - asrbs.net ·...

1
责任编辑:石江寒/校对:唐云霞/组版:赵勇 ANSHUN DAILY 综合 3 2020年4月21日 星期二 谷雨前后,镇宁樱桃大量上 市,各大樱桃产区的田间地头随 处可见游客及果农采摘樱桃的丰 收场景。 据了解,目前镇宁樱桃种植 面积达 6 万亩,2019 年,镇宁全县 樱桃产量达 2.08 万吨,实现产值 2.8 亿元。预计今年产值产量将突 破新高,现如今,镇宁樱桃种植由 传统的农户分散种植逐步形成特 色产业,注重结合自然风光、旅游 资源等元素综合布局,形成产业 聚集、特色鲜明、群众喜爱的“明 星水果”产业。 图为游客在白马湖街道办事 处黄马社区白马湖组樱桃种植基 地里采摘樱桃。 □记者 陈国平 近日,在西秀区双堡镇塘上村二 黄姜种植基地里,犁地机来回穿梭,农 户们忙着放种、施肥、盖土……一幅春 耕劳作图正在徐徐展开。 “塘上村今年发展种植了300多 亩的二黄姜,现在地里有30多名村民 正在种植。”塘上村村支书肖邦洪告诉 记者,今年塘上村借助500亩坝区建 设,种植了二黄姜 300 多亩,通过发展 “短、平、快”经济作物来实现农户致富 增收。 塘上村通过建立村社一体合作 社,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有效的提 高了土地利用率的同时通过土地流 转、基地务工、年底分红等方式拓宽了 农户增收的渠道。 “我们通过合作社统一流转土地, 然后采取返租倒包的模式,由种植大 户来承包土地去发展种植产业,今年 300多亩的二黄姜种植土地已经全部 完成流转,村民们除了得到流转费以 外还可以在种植基地务工来增加收 入。”肖邦洪说,通过大户种植发展产 业,能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有着多年传统种植经验的塘上村 村民肖飞凤在基地务工,她一边熟练 的挥舞着锄头,一边高兴地和记者话 起了家常,“以前家里的地都是种玉 米,一年也就卖几百元钱,现在把土地 流转出去了,在家闲着没事就到基地 务工,一天有 80 多元收入,只要是肯 干一个月也有2000多元的收入,比种 植玉米可是划算得多了。”满脸笑容的 肖飞凤还说了明年的打算,今年先看 看形势如何,如果种植这些“小疙瘩” 能赚钱,明年就到合作社去包一片地 来种植。 种植基地负责人王曹真介绍道, 二黄姜的种植源于关岭,在双堡镇政 府的引导下来到了塘上村发展,二黄 姜属于“短、平、快”经济作物,亩产达 到4000斤左右,按照市场价6元一斤 来算,有很高的种植价值。“我们的种 苗、种植技术均由关岭引进,一点也不 用担心。”王曹真说,到塘上村发展主 要是起到一个示范带头的作用,把成 熟的种植经验带到塘上村,通过今年 的发展种植全面带动塘上村村民发展 二黄姜产业种植,从而走出一条种植 致富“新路子”。 “今年9月份采收以后,我们将接 着种植菜心,不让土地闲置,有效的提 高土地的利用率。”双堡镇农服中心副 主任柏宏伟告诉记者,由种植大户带 头发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能充分调 动农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 本报讯( 记者 唐琪 文/图 为助 力乡村旅游发展,加强乡村环境整治, 连日来,经开区城管局出动执法人员及 环卫保洁员,对幺铺镇歪寨村及沿线开 展村庄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进一步打造 优美舒适、干净整洁、文明和谐的城乡 环境。 此次集中整治,重点对歪寨村道路 两侧的杂物废料及建筑垃 圾进行清理。共出动 110 余人次,执法车及垃圾收 运车 30 台次,全面清除路 口、村口、房屋前后等积存 的垃圾,卫生死角。据统 计,共清理杂物、垃圾 60 余处,清理建筑 垃圾 47 吨、生活垃圾 10 余吨,清理住家 户门前乱堆乱放 11 户。 通过整治,有效改善歪寨村村容村 貌,增强了村民环境保洁意识,营造了人 人动手、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社会氛 围,共同创造舒适整洁、文明卫生的 环境。 经开区: 乡村环境整治 促进生态旅游发展 对歪寨村周边环境进行提升整治 正是谷雨好时节,田间地头农事 忙。走进紫云自治县板当镇大地村, 水泥路入山村,一户户农家小院整洁 干净,一垅垅禾苗满目青绿,村民们脸 上都洋溢着喜悦。 近年来,大地村以基层党建为抓 手,抓班子、带队伍、强基建、树新风、 兴产业,成为“先进村”“示范村”,去年 获得全镇年度考核一等奖。 去年10月,大地村狠抓基层党组 织建设,重新选拔村党支部书记、一名 副支书、一名民生监督员,全村 24 个 村民小组更换了 13 名小组长。今年 2 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临聘两名大学 本科毕业生到村委工作,发展后备干 部 3 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 3 名。 大地村村医班荣进目睹了村里的 变化,他感叹,过去两三年建不成的通 组路,在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里修通 了,村里的路网工程、饮水安全管网实 行了全覆盖。 为大力发展扶贫产业,促民增收 助脱贫,去年 8 月,大地村组织 50 名思 想进步的群众到西秀区双堡镇大坝 村、宁谷镇林哨村、七眼桥镇金鸡农场 等地参观学习,激发村民们的干事创 业积极性,推进了大地村“村社合一”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合作社吸纳 所有贫困户作为社员,共同发展扶贫 产业。 在大地村村委办公室后面的山坡 上,摆放着不少的蜂箱,大地村党支部 书记吴彪随意打开一箱蜂,提起一片蜜 板,指着上面的蜜糖向记者介绍道,去 年 10 月,大地村引进了 500 箱蜂,今年 初又引进了 100 箱蜂,共 600 箱,选址 6 个生态植被较好的养殖点发展养蜂。 “以前村民都以种植传统农作物 为主,大地村在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中, 结合自身实际,走种养结合的产业发 展道路。”省军民融合办驻大地村第一 书记王小彬说,去年,大地村利用产业 精准扶贫资金65万元量化入股紫云 自治县广茂园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 社,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肉牛养殖产业; 利用产业精准扶贫资金24万元发放 给具备饲养条件的24户农户,发展生 态循环农业牛、马、猪养殖产业;利用 “特惠贷”资金100万元入股洛麦村食 用菌及菌棒加工产业;村中公路沿线 种植紫花苜蓿和荞麦400亩,增加蜜 源养殖蜜蜂;另外,还种植了 300 亩甘 蓝,现已全部采收销售,目前正在翻耕 地块,准备栽种辣椒。 王小彬说,大地村在推进村合作 社统筹发展扶贫产业的同时,还支持 和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促发 展。该村村民韦贤凯种植粮竹草100 多亩,养殖肉牛近百头,解决 10 多名 贫困村民就近就业;韦波返乡种植花 椒100多亩,正在建设圈舍准备养殖 生猪;残疾人陈新阳自强不息,养殖了 3000 只肉兔。 通过努力,大地村基础设施在不 断完善,农村产业革命稳步推进,村民 生活也越来越好。 本 报 讯(沈 宽 利) 为做好做实巡 察问题整改“后半篇文章”,关岭自治县 委巡察办特编制《巡察整改工作手册》, 进一步规范整改工作流程、规范整改工 作报告、规范整改卷宗资料,帮助被巡 察单位厘清整改思路、提高整改实效、 强化成果运用。 《巡察整改工作手册》主要分为整 改程序图、整改方案模板、整改报告模 板、整改卷宗模板四个部分,整改程序 图主要以工作流程为主线,按照“规范 简洁、便于操作”的原则,对职责任务、 整改时限、程序步骤等进行标注说明, 要求被巡察党组织严格按照流程图开 展工作;整改方案、整改报告、整改卷宗 均以模板化的方式对整改具体要求、卷 宗装订内容等作明确规定,确保巡察反 馈问题整改不打折扣、不走过场,整改 工作规范化、高效化推进。 “这本‘小册子’就像一本‘参考 书’,能帮助我们有目标、有步骤的开展 整改工作。”顶云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饶 茂富表示,当前顶云街道正在开展巡察 反馈问题整改工作,这本《巡察整改工 作手册》就像一场“及时雨”,让被巡党 组织对照手册内容和要求,在整改工作 中找准方向、抓住重点,确保问题整改 到位。 截至目前,关岭自治县委巡察办共 发出《巡察整改工作手册》84 份,84 个党 组织正在按照相关要求规范巡察整改 工作。 关岭: 编制“小手册” 推动巡察整改规范化 西秀区塘上村: 二黄姜种植忙 □本报记者 詹艳 文/图 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从我做起 富美安顺 富美安顺 · · 相约 相约 2020 2020 将农村产业革命向纵深推进 将农村产业革命向纵深推进 紫云大地村: 小山村的美丽嬗变 □本报记者 姚福进 文/图 本报讯( 记者 高 智) 4 月 17 日 , 关岭灞陵河漂流景区首漂仪式在断桥镇 木城丽水景区举行。 据悉,灞陵河漂流景区位于关岭自 治县断桥镇,气候舒适。木城河河面宽 广且水流平缓,适合各个年龄阶段的游 客参与体验漂流。游客乘坐观光竹筏 缓缓而过,能感受到十里画廊带来的视 觉冲击,既可享受山水峡谷之间的悠然 自得,又可感受快速驰骋河面的舒适, 尽情感受两岸风光,悠然自得“漫” 生活。 据了解,灞陵河漂流景区是由木城 丽水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开发、承建 的全新景区,在景区原有基础设施上,规 划建设戏水池和漂流滑道,增添许多趣 味性和可玩性。景区还为游客专门打造 了客田酒店、烧烤长廊和野外露营基地 体验项目。其中的星空露营基地还可提 供野奢帐篷酒店及野地露营,游客既可 体验刺激漂流,又可感受烧烤、篝火、星 空野望的休闲度假氛围。 关岭灞陵河漂流景区启动首漂 大地村肉牛养殖场 村民正忙着种植二黄姜 本报讯( 记者 肖劲松) 日前,记者 从市应急局获悉,今年以来,市应急局围 绕强化底线思维、风险意识,突出风险隐 患排查和宣传教育,全面做好防汛抗旱 工作。 围绕“六个能力建设”,提升应急处 置水平。健全完善指挥体系,提升协调 指挥能力,健全工作机制;修订完善水 工程防洪调度、水量应急调度方案,以 及弃渣(土)场、垃圾填埋场、工业园区、 移民安置区、景区、学校等防洪抢险应 急预案;加强预警预报体系建设,不断 提升灾害监测预警的科技能力;强化风 险隐患管控,抓好汛前隐患风险巡查排 查和整改;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构 建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 急管理体制,强化应急物资储备,备足 备齐各类防汛抗旱物资;加强应急值守 和信息报送,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 度,确保及时接报和处置重大险情和灾 情。 强化隐患排查,确保安全度汛。4 月以来,该局先后组织督查组对西秀区 虹山水库、娄家坡水库进行了防汛工作 检查,并对黄果树旅游区开展防汛准备 工作督查,进一步督促被督查单位健全 完善防汛抗旱指挥体系,不断提升防汛 抗旱指挥能力,加强防汛物资储备,完善 应急预案等。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市民防灾减灾 意识。4月7日,该局联合安顺广播电视 台制作并发布《防震减灾生命至上》宣传 讲解视频,以家中、办公室、酒店、商场、 户外等真实场景作为背景,通过人物生 动模拟地震来临时的正确应对方法,用 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防震应急逃生、自 救互救等基本常识,提升全体市民的防 震减灾能力。视频同时提醒市民,面对 地震灾害信息,要以政府发布信息为准, 做到不信谣、不传谣。 市应急局: 多举措做好防汛抗旱工作

Upload: others

Post on 17-Aug-2020

1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编制“小手册” 二黄姜种植忙 - asrbs.net · 肖飞凤还说了明年的打算,今年先看 看形势如何,如果种植这些“小疙瘩” 能赚钱,明年就到合作社去包一片地

责任编辑:石江寒/校对:唐云霞/组版:赵勇 ANSHUN DAILY 综 合 3 2020年4月21日 星期二

谷雨前后,镇宁樱桃大量上市,各大樱桃产区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游客及果农采摘樱桃的丰收场景。

据了解,目前镇宁樱桃种植面积达6万亩,2019年,镇宁全县樱桃产量达 2.08 万吨,实现产值2.8亿元。预计今年产值产量将突破新高,现如今,镇宁樱桃种植由传统的农户分散种植逐步形成特色产业,注重结合自然风光、旅游资源等元素综合布局,形成产业聚集、特色鲜明、群众喜爱的“明星水果”产业。

图为游客在白马湖街道办事处黄马社区白马湖组樱桃种植基地里采摘樱桃。

□记者 陈国平 摄

近日,在西秀区双堡镇塘上村二黄姜种植基地里,犁地机来回穿梭,农户们忙着放种、施肥、盖土……一幅春耕劳作图正在徐徐展开。

“塘上村今年发展种植了300多亩的二黄姜,现在地里有30多名村民正在种植。”塘上村村支书肖邦洪告诉记者,今年塘上村借助500亩坝区建

设,种植了二黄姜300多亩,通过发展“短、平、快”经济作物来实现农户致富增收。

塘上村通过建立村社一体合作社,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有效的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的同时通过土地流转、基地务工、年底分红等方式拓宽了农户增收的渠道。

“我们通过合作社统一流转土地,然后采取返租倒包的模式,由种植大户来承包土地去发展种植产业,今年300多亩的二黄姜种植土地已经全部完成流转,村民们除了得到流转费以外还可以在种植基地务工来增加收入。”肖邦洪说,通过大户种植发展产业,能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有着多年传统种植经验的塘上村村民肖飞凤在基地务工,她一边熟练的挥舞着锄头,一边高兴地和记者话起了家常,“以前家里的地都是种玉米,一年也就卖几百元钱,现在把土地流转出去了,在家闲着没事就到基地务工,一天有80多元收入,只要是肯干一个月也有2000多元的收入,比种

植玉米可是划算得多了。”满脸笑容的肖飞凤还说了明年的打算,今年先看看形势如何,如果种植这些“小疙瘩”能赚钱,明年就到合作社去包一片地来种植。

种植基地负责人王曹真介绍道,二黄姜的种植源于关岭,在双堡镇政府的引导下来到了塘上村发展,二黄姜属于“短、平、快”经济作物,亩产达到4000斤左右,按照市场价6元一斤来算,有很高的种植价值。“我们的种苗、种植技术均由关岭引进,一点也不用担心。”王曹真说,到塘上村发展主要是起到一个示范带头的作用,把成熟的种植经验带到塘上村,通过今年的发展种植全面带动塘上村村民发展二黄姜产业种植,从而走出一条种植致富“新路子”。

“今年9月份采收以后,我们将接着种植菜心,不让土地闲置,有效的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双堡镇农服中心副主任柏宏伟告诉记者,由种植大户带头发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能充分调动农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

本报讯(记者 唐琪 文/图) 为助力乡村旅游发展,加强乡村环境整治,连日来,经开区城管局出动执法人员及环卫保洁员,对幺铺镇歪寨村及沿线开展村庄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进一步打造优美舒适、干净整洁、文明和谐的城乡环境。

此次集中整治,重点对歪寨村道路两侧的杂物废料及建筑垃圾进行清理。共出动110余人次,执法车及垃圾收运车30台次,全面清除路口、村口、房屋前后等积存的垃圾,卫生死角。据统

计,共清理杂物、垃圾60余处,清理建筑垃圾47吨、生活垃圾10余吨,清理住家户门前乱堆乱放11户。

通过整治,有效改善歪寨村村容村貌,增强了村民环境保洁意识,营造了人人动手、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社会氛围,共同创造舒适整洁、文明卫生的环境。

经开区:乡村环境整治

促进生态旅游发展

对歪寨村周边环境进行提升整治正是谷雨好时节,田间地头农事忙。走进紫云自治县板当镇大地村,水泥路入山村,一户户农家小院整洁干净,一垅垅禾苗满目青绿,村民们脸上都洋溢着喜悦。

近年来,大地村以基层党建为抓手,抓班子、带队伍、强基建、树新风、兴产业,成为“先进村”“示范村”,去年获得全镇年度考核一等奖。

去年10月,大地村狠抓基层党组织建设,重新选拔村党支部书记、一名副支书、一名民生监督员,全村24个村民小组更换了13名小组长。今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临聘两名大学本科毕业生到村委工作,发展后备干部3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名。

大地村村医班荣进目睹了村里的变化,他感叹,过去两三年建不成的通组路,在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里修通了,村里的路网工程、饮水安全管网实行了全覆盖。

为大力发展扶贫产业,促民增收助脱贫,去年8月,大地村组织50名思想进步的群众到西秀区双堡镇大坝村、宁谷镇林哨村、七眼桥镇金鸡农场等地参观学习,激发村民们的干事创业积极性,推进了大地村“村社合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合作社吸纳

所有贫困户作为社员,共同发展扶贫产业。

在大地村村委办公室后面的山坡上,摆放着不少的蜂箱,大地村党支部书记吴彪随意打开一箱蜂,提起一片蜜板,指着上面的蜜糖向记者介绍道,去年10月,大地村引进了500箱蜂,今年初又引进了100箱蜂,共600箱,选址6个生态植被较好的养殖点发展养蜂。

“以前村民都以种植传统农作物为主,大地村在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中,结合自身实际,走种养结合的产业发展道路。”省军民融合办驻大地村第一书记王小彬说,去年,大地村利用产业精准扶贫资金65万元量化入股紫云自治县广茂园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肉牛养殖产业;利用产业精准扶贫资金24万元发放给具备饲养条件的24户农户,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牛、马、猪养殖产业;利用

“特惠贷”资金100万元入股洛麦村食用菌及菌棒加工产业;村中公路沿线种植紫花苜蓿和荞麦400亩,增加蜜源养殖蜜蜂;另外,还种植了300亩甘蓝,现已全部采收销售,目前正在翻耕地块,准备栽种辣椒。

王小彬说,大地村在推进村合作社统筹发展扶贫产业的同时,还支持

和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促发展。该村村民韦贤凯种植粮竹草100多亩,养殖肉牛近百头,解决10多名贫困村民就近就业;韦波返乡种植花椒100多亩,正在建设圈舍准备养殖

生猪;残疾人陈新阳自强不息,养殖了3000只肉兔。

通过努力,大地村基础设施在不断完善,农村产业革命稳步推进,村民生活也越来越好。

本报讯(沈宽利) 为做好做实巡察问题整改“后半篇文章”,关岭自治县委巡察办特编制《巡察整改工作手册》,进一步规范整改工作流程、规范整改工作报告、规范整改卷宗资料,帮助被巡察单位厘清整改思路、提高整改实效、强化成果运用。

《巡察整改工作手册》主要分为整改程序图、整改方案模板、整改报告模板、整改卷宗模板四个部分,整改程序图主要以工作流程为主线,按照“规范简洁、便于操作”的原则,对职责任务、整改时限、程序步骤等进行标注说明,要求被巡察党组织严格按照流程图开展工作;整改方案、整改报告、整改卷宗均以模板化的方式对整改具体要求、卷

宗装订内容等作明确规定,确保巡察反馈问题整改不打折扣、不走过场,整改工作规范化、高效化推进。

“这本‘小册子’就像一本‘参考书’,能帮助我们有目标、有步骤的开展整改工作。”顶云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饶茂富表示,当前顶云街道正在开展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这本《巡察整改工作手册》就像一场“及时雨”,让被巡党组织对照手册内容和要求,在整改工作中找准方向、抓住重点,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截至目前,关岭自治县委巡察办共发出《巡察整改工作手册》84份,84个党组织正在按照相关要求规范巡察整改工作。

关岭:编制“小手册”

推动巡察整改规范化

西秀区塘上村:

二黄姜种植忙□本报记者 詹艳 文/图

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从我做起

富美安顺富美安顺··相约相约20202020将农村产业革命向纵深推进将农村产业革命向纵深推进

紫云大地村:

小山村的美丽嬗变□本报记者 姚福进 文/图

本报讯(记者 高智) 4月 17日,关岭灞陵河漂流景区首漂仪式在断桥镇木城丽水景区举行。

据悉,灞陵河漂流景区位于关岭自治县断桥镇,气候舒适。木城河河面宽广且水流平缓,适合各个年龄阶段的游客参与体验漂流。游客乘坐观光竹筏缓缓而过,能感受到十里画廊带来的视觉冲击,既可享受山水峡谷之间的悠然自得,又可感受快速驰骋河面的舒适,尽情感受两岸风光,悠然自得“漫”

生活。据了解,灞陵河漂流景区是由木城

丽水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开发、承建的全新景区,在景区原有基础设施上,规划建设戏水池和漂流滑道,增添许多趣味性和可玩性。景区还为游客专门打造了客田酒店、烧烤长廊和野外露营基地体验项目。其中的星空露营基地还可提供野奢帐篷酒店及野地露营,游客既可体验刺激漂流,又可感受烧烤、篝火、星空野望的休闲度假氛围。

关岭灞陵河漂流景区启动首漂

大地村肉牛养殖场

村民正忙着种植二黄姜

本报讯(记者 肖劲松) 日前,记者从市应急局获悉,今年以来,市应急局围绕强化底线思维、风险意识,突出风险隐患排查和宣传教育,全面做好防汛抗旱工作。

围绕“六个能力建设”,提升应急处置水平。健全完善指挥体系,提升协调指挥能力,健全工作机制;修订完善水工程防洪调度、水量应急调度方案,以及弃渣(土)场、垃圾填埋场、工业园区、移民安置区、景区、学校等防洪抢险应急预案;加强预警预报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灾害监测预警的科技能力;强化风险隐患管控,抓好汛前隐患风险巡查排查和整改;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构建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强化应急物资储备,备足备齐各类防汛抗旱物资;加强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及时接报和处置重大险情和灾

情。强化隐患排查,确保安全度汛。4

月以来,该局先后组织督查组对西秀区虹山水库、娄家坡水库进行了防汛工作检查,并对黄果树旅游区开展防汛准备工作督查,进一步督促被督查单位健全完善防汛抗旱指挥体系,不断提升防汛抗旱指挥能力,加强防汛物资储备,完善应急预案等。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市民防灾减灾意识。4月7日,该局联合安顺广播电视台制作并发布《防震减灾生命至上》宣传讲解视频,以家中、办公室、酒店、商场、户外等真实场景作为背景,通过人物生动模拟地震来临时的正确应对方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防震应急逃生、自救互救等基本常识,提升全体市民的防震减灾能力。视频同时提醒市民,面对地震灾害信息,要以政府发布信息为准,做到不信谣、不传谣。

市应急局:

多举措做好防汛抗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