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緒論 - irlib.ntunhs.edu.twirlib.ntunhs.edu.tw/retrieve/4850/102ntcn0563012-001.pdf · 3...

144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高齡化社會是全球性無法避免之問題,我國老年人口比率逐年快速增加,由 於醫療科技的進步與物質生活的提升,疾病致死率逐漸降低,使得國人平均壽命 延長與老年人口增加。我國自 1993 年九月底,台灣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為 148.5 萬人,占總人口比率的 7.1%,正式邁入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所訂定的「高齡化社會(aging society)」標準。根據內政部社 會司人口結構分析資料顯示,從我國歷年人口結構觀察,高齡者(65 歲以上)比率 逐年上升,幼年人口(0-14 )比率則因出生率下降而逐年降低;2012 年底 65 以上者 269 4,406 人占 11.53%,0-14 歲者有 334 6,601 人占 14.32%,65 以上老年人口對 0-14 歲人口之老化指數為 80.5%(內政部統計處,2013),相 2002 年我國老化指數 44.17%10 年間已增加約 32%,顯示人口老化速率呈 現持續增加之現象。 老化指數包含少子化與高齡化問題,人口結構老化所帶來的現象,為老年人 口的增加,而產生對長期照護需求之殷切與快速成長(李,2007;趙、劉、陳, 2005;劉、葉,2004)。由於醫藥科學進步,人類平均壽命延長,家庭結構與功 能改變,傾向少子化與雙薪家庭,有些家庭在面臨家中老人因慢性病失能而乏人 照顧,故入住長期照護機構的老人比例與日俱增(郭、黃,2004;陳,2000)。 我國傳統一向視照顧年邁父母為子女的責任,但因社會風氣及家庭結構改變,使 愈來愈多的老人被安排住入照護機構。 由於老化,老年人會產生某些生理、心理疾病,如缺乏精力、動作遲緩緩慢、 食慾不振、體重減輕 (Charles, 2007)。初入住機構老人因居住環境上的改變,會 使他們面臨許多生理、心理及社會方面的適應問題(Porter & Clinton, 1992 Stein, Linn & Stein, 1985) ,導致老人拒絕接受新環境的生活,或是造成健康情形惡化, 導致罹病率或死亡率上升(邱、陳、李,2007)。老年人在心理上易出現焦慮、

Upload: others

Post on 12-Oct-2019

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高齡化社會是全球性無法避免之問題,我國老年人口比率逐年快速增加,由

    於醫療科技的進步與物質生活的提升,疾病致死率逐漸降低,使得國人平均壽命

    延長與老年人口增加。我國自 1993 年九月底,台灣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為 148.5

    萬人,占總人口比率的 7.1%,正式邁入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所訂定的「高齡化社會(aging society)」標準。根據內政部社

    會司人口結構分析資料顯示,從我國歷年人口結構觀察,高齡者(65 歲以上)比率

    逐年上升,幼年人口(0-14 歲)比率則因出生率下降而逐年降低;2012 年底 65 歲

    以上者 269 萬 4,406 人占 11.53%,0-14 歲者有 334 萬 6,601 人占 14.32%,65 歲

    以上老年人口對 0-14 歲人口之老化指數為 80.5%(內政部統計處,2013),相

    較 2002 年我國老化指數 44.17%近 10 年間已增加約 32%,顯示人口老化速率呈

    現持續增加之現象。

    老化指數包含少子化與高齡化問題,人口結構老化所帶來的現象,為老年人

    口的增加,而產生對長期照護需求之殷切與快速成長(李,2007;趙、劉、陳,

    2005;劉、葉,2004)。由於醫藥科學進步,人類平均壽命延長,家庭結構與功

    能改變,傾向少子化與雙薪家庭,有些家庭在面臨家中老人因慢性病失能而乏人

    照顧,故入住長期照護機構的老人比例與日俱增(郭、黃,2004;陳,2000)。

    我國傳統一向視照顧年邁父母為子女的責任,但因社會風氣及家庭結構改變,使

    愈來愈多的老人被安排住入照護機構。

    由於老化,老年人會產生某些生理、心理疾病,如缺乏精力、動作遲緩緩慢、

    食慾不振、體重減輕 (Charles, 2007)。初入住機構老人因居住環境上的改變,會

    使他們面臨許多生理、心理及社會方面的適應問題(Porter & Clinton, 1992;Stein,

    Linn & Stein, 1985),導致老人拒絕接受新環境的生活,或是造成健康情形惡化,

    導致罹病率或死亡率上升(邱、陳、李,2007)。老年人在心理上易出現焦慮、

  • 2

    混亂、無望感、憂鬱及孤寂感等遷居症候群(Walker, Curry, & Hogstel, 2007)。

    Holzapfel、Schch 和 Dodman(1992)以 50 位老人為研究對象,發現於入住機

    構後有 30%老人會有適應障礙,如失眠、退縮等適應等問題產生。Chenitz (1983)

    研究發現 60%老人剛遷居至照護機構 1 個月內會有混亂現象,如失眠、食慾差、

    憂鬱、疲倦等徵狀出現。Brooke (1989)研究提出老人在入住機構後六個月會有遷

    居症候群之發生,包括身體、心理均會出現生活不適應反應;因此當罹患慢性病

    的老人被送入機構,其不只要面對原有疾病,也要調適自己面對多重改變。綜合

    上述,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老年人口上升,老年化社會影響家庭變遷,也讓老

    人照護機構需求量上升,老人因罹患慢性病及社會家庭角色改變等種種的失落所

    引發的情緒,這些問題經常造成新入住老人生理及心理的負向影響,實不容忽

    視。根據內政部統計處 2009 年老人狀況調查結果顯示,65 歲以上老年人狀況調

    查報告顯示,有 23.59%與子女同住,但是有 42.40%願意入住老人福利機構(內

    政部統計處,2012),當有越來越多的老人在晚年生活可能選擇機構式照顧情況

    下,相對的在他們遷居時所面臨到的衝擊及不良反應時就需要受到注意,也使得

    機構老人的健康相關議題備受各界重視。

    孤寂感(Loneliness)是二十一世紀老人生活品質重要議題(Chalise, Saito,

    Takahashi, & Kai, 2007),老年是需要他人照顧的階段,當面臨子女不在身邊、人

    際關係互動減少時,因此容易產生孤寂感,影響生活品質,同時也因身體病痛與

    情緒障礙等身心狀況不良而產生孤寂感(林、陳,2008)。孤寂感常見於老人,是

    一種主觀且沮喪的情緒,是有負面影響,主要是老年人進入老年期後所面對的環境變

    動,如退休、兒女離家、疾病發生、生理功能退化等,如果無法接受與適應,就會產

    生孤寂感,而住在護理之家的老人,因爲社會互動的減少,更是常見,孤寂感偏向個

    人主觀感受所以往往容易被老人及醫護人員忽略(Krohn & Bergman-Evans,

    2000)。國外研究對老人狀況調查顯示,社區老人有孤寂感者佔60.2%(Wang,

    Snyder, & Kaas, 2001),其中影響老人孤寂感原因有喪偶、遷徙、慢性病、友伴

    關係等等,一般人在遭受重大事件後,如喪失重要的人,可能使孤寂感加重,以

  • 3

    至於影響健康、人際關係與生活型態(Beal, 2006)。國內根據內政部統計處於2009

    年老年人狀況調查報告顯示,65歲以上老人在日常生活感受中對「覺得很孤單、

    寂寞」佔19.9%(內政部統計處,2011)。國內多位學者指出機構的環境容易使老

    人在陌生環境中失去掌控感的焦慮與恐懼,甚至感覺自己被家人所拋棄而入住機構,

    同時喪失原有的人際關係和社會資源,產生情緒低落、社交隔離和孤寂感的問題(李、

    彭、吳,2004;范,2009;侯、陳,2008;黃,2000;萬,2004)。如果子女、親友

    因忙碌於工作無法長至機構探視老人,使得老人與家人間的聯繫減少,加上非自願入

    住機構的無奈,機構老人更容易有落寞、孤寂、及調適困難之情形(侯、陳,2004;

    黃、張,2006)。孤寂感在初期通常會被忽略,常歸因於老化因素而長期被忽略,

    導致老年人沮喪、空虛、自尊感降低、憂鬱、無助等負面情緒產生,也會影響老

    人健康,產生身心症狀,如頭痛、失眠、食慾不振、疲倦與免疫功能低下,以及

    憂鬱與心理健康問題等,進而造成疾病產生(楊,2001;Blazer, 2003;Brehaut et

    al., 2003)。由此可知隨著老人入住機構比例逐漸增加,老人心理狀況應加以重視。孤

    寂感在老年人健康議題中是值得我們多加了解、注意及重視並且進一步去改善,所以

    顯示出此相關議題的研究重要性。

    睡眠具有調和重組人們情緒、行為、認知、記憶及體內各種重要身體功能(李,

    2000)。人的一天有三分之一時間是在睡眠上,睡眠對健康有相當的影響(林,2000)。

    老年人面臨老化過程所帶來的身體功能減退、健康威脅、心理及社會重新適應之等問

    題,都可能造成老人睡眠品質之困擾,而老人睡眠之問題與其他年齡層相比較,實不

    容輕忽(Monane, 1992)。在老年人中的睡眠品質不良是常見健康問題之一,然而老化過

    程的生理變化也是造成老人睡眠品質不良原因(黃,2003),所以老化與睡眠問題的交

    互影響更顯現重要。睡眠時數為健康狀況與死亡預測因子,當睡眠不佳時會影響日常

    生活功能,精神狀態甚至意外事件發生影響與威脅生命安全(李,2005;施、侯、馬,

    2001;Walsh, 2004)。美國國家衛生部在1990年會議表示三分之二長期照護機構老人有

    睡眠困擾 (Becker & Jamieson, 1992)。根據內政部統計處2009年老年人狀況調查報告顯

    示,65歲以上老人表示生活中常常「睡不安穩」居多占40.07%(內政部統計,2011)。

  • 4

    回顧近年來對於老人睡眠品質之研究中,國內林(2000)提出「自費安養機構老人睡

    眠品質及其相關因素探討」以四家公私立自費安養機構205名老人為研究對象,睡眠品

    質差者占69.3%。洪(2006)提出「機構老人白天睡眠行為之因素及其與睡眠品質之相

    關性探討」,研究對象為南部一家長期照護機構80位65歲以上老年住民,發現82.5%

    機構老人有夜間睡眠品質不佳之狀況。曾(2007)提出『社區老人睡眠品質及其

    相關因素探討』,研究對象為桃園縣某社區245位65歲以上的老人,結果發現社區

    老人自覺睡眠品質差有59.2%。機構老人因較差之身體功能與身心問題,其睡眠

    問題原因亦為複雜(林、蘇、張,2003)。長期照護機構中認知功能障礙的老人

    多數都在室內,少有活動,這些都會影響老人的情緒及睡眠,因此常有白天打瞌

    睡及失眠問題(Skjerve,Bjorvatn, & Holsten, 2004) 。

    老人遷居機構後適應問題中除了承受入住機構心理適應外,還要面對身體上

    的虛弱、無法自行執行日常生活等問題,同時由獨立式生活,改變成機構式團體

    生活,面臨居住環境的多重改變,尤其新入住機構初期將會產生很大不適應,造

    成心理與生理健康狀況的影響,對老人是一種壓力,而遷移症候群中孤寂感為其

    一典型症狀,此外老人遷移後也常會有混亂情形出現,其中以睡眠品質不良最為

    常見,長期下來兩者均會影響健康狀況,造成老人健康情形再度惡化。故對入住

    機構老人妥善的評估,使能針對老人的需求提供協助,以利老人早日適應機構生

    活是不容忽視的。目前已有許多學者投入機構老人睡眠品質之相關研究,但鮮少

    有探討孤寂感與睡眠品質的相關性研究,故引發研究者之研究動機。本研究目的

    在探討新入住機構老人孤寂感與睡眠品質之狀況,並分析影響孤寂感及睡眠品質

    之相關因素,研究結果將提供給醫護人員參考,重視老人入住一年內孤寂感及睡

    眠品質的影響因子,主動減少這些干擾因子,以協助新入住機構老人面對新生活

    與環境能有較佳之適應。

  • 5

    第二節 研究目的

    1. 瞭解新入住機構老人的孤寂感現況。

    2. 瞭解新入住機構老人的睡眠品質現況。

    3. 探討影響新入住機構老人人口學特性、孤寂感和睡眠品質之相關性。

    4. 分析新入住機構老人睡眠品質的預測因子。

    第三節 研究問題

    1. 新入住機構老人的孤寂感為何?

    2. 新入住機構老人的睡眠品質為何?

    3. 新入住機構老人的人口學特性、孤寂感與睡眠品質之相關性為何?

    4. 新入住機構老人的人口學特性和孤寂感是否為睡眠品質之預測因子?

    第四節 研究假設

    1. 新入住機構老人的人口學特性與睡眠品質有關。

    2. 新入住機構老人的孤寂感與睡眠品質有關。

    3. 新入住機構老人的人口學特性和孤寂感可預測睡眠品質。

    第五節 名詞界定

    一、機構(institutionalize)

    (一)概念性定義(Theoretical Definition)

    本研究所謂機構(institutionalize)是指目前台灣老人照護機構依2007年7月30

    日內政部社會司修正公布之「老人福利機構設立標準」,可分為長期照顧機構、

    安養機構及其他老年人福利機構等,長期照護機構以照護及換且生活自理能力缺

    損之老年人為收入住對象,安養機構為需他人照顧或無扶養義務親屬或扶養義務

    親屬無扶養能力,且日常生活能自理之老人為照顧對象(內政部社會司,2007)。

    (二)操作性定義(Operational Definiton)

    本研究的機構是指國內已收容患慢性疾病、行動不便致生活無法自理,立案

  • 6

    之有養護機能的安養機構。

    二、老人(The elderly):

    (一)概念性定義(Theoretical Definition)

    依據內政部老人福利法第2條所訂,所謂老人指年滿65歲以上老年人(老人

    福利法,2009)。

    (二)操作性定義(Operational Definiton)

    本研究之老人指年齡超過65歲以上, 並為入住機構1年內,經核定屬安養照

    顧型的服務對象,其意識清楚、無精神相關疾病,並且可國、台語溝通表達者,

    且同意參加研究之老人。

    三、孤寂感(loneliness):

    (一)概念性定義(Theoretical Definition)

    指一種極度不愉快的情況,與人際之間的親密感未滿足有關(Sullivan, 1953)。

    (二)操作性定義(Operational Definiton)

    本研究採用Russell (1996)所修定的UCL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孤寂感量表第三版(UCLA Loneliness Scale, version 3),經國內學者張、

    楊(1999)翻譯成中文,並對譯成英文,其一致性CVI值達.85。在信度方面,施

    測於老人之Cronbach’s α值介於0.82到0.89之間(張、楊,1999;Russell, 1996;

    Wang, Snyder, & Kaas, 2001)。本量表共有二十題,採Likert scale四分法計分,1

    分代表「從不」至4分代表「總是」,總分為20到80分,分數愈高代表孤寂感的

    程度愈高。

    四、睡眠品質(sleep of quality):

    (一)概念性定義(Theoretical Definition)

    Buysse, Reynolds Ⅲ, Monk, Berman, 和 Kupfer (1989) 定義睡眠品質 (sleep

    of quality)分為質與量,在質的方面為自評睡眠品質滿意程度、睡眠中曾發生的

    困擾之頻率、睡眠充足感;在量的方面包括睡眠時數、睡眠潛伏期、睡眠效率;

    間接影響因素如用藥情形。

  • 7

    (二)操作性定義(Operational Definiton)

    本研究所指睡眠品質採用Buysse等在1989年發展的「匹茲堡睡眠品質量表」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作為測量工具,內容包括自覺睡眠品質

    (subjective sleep quality)、睡眠潛伏期(sleep latency)、睡眠時數(sleep duration)、

    睡眠效率(habitual sleep efficiency)、睡眠困擾(sleep disturbance)、服用安眠藥物

    (use of sleeping medication)及日間活動功能不佳(daytime dysfunction)等七項指

    標;每項指標得分以0-3 分計算,總分範圍介於0-21分,當七項指標總分大於5

    分,則判定個案睡眠品質差,總分小於等於5分表示睡眠品質良好,亦即總得分

    愈高表示睡眠品質愈差(Buysse et al., 1989; Buysse, Reynolds III, Monk, Hoch,

    Yeager, & Kupfer, 1991)。林等(2003)對205位65歲以上機構老人睡眠品質探討,

    使用PSQI內在一致性α為0.84,兩周後再測信度的相關係數r=0.80,p=0.01的水準。

  •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針對新入住機構老人新入住機構老人孤寂感與睡眠品質之文獻探討,分

    為老人入住機構的現況探討、老年人之孤寂感與相關研究、老年人之睡眠品質與

    相關研究的相關性進行文獻探討。

    第一節 老人入住機構的現況探討

    一、老人入住機構之現況

    醫療科技與公共衛生政策的進步與物質生活的提升,使國人平均壽命延長,

    老年人口比例亦逐年增加,造成人口結構高齡化。「高齡化、少子化」的社會趨

    勢,導致家庭結構變遷、價值觀改變讓父母與子女共住比例下降,人口老化帶來

    的挑戰就是照顧問題,老化後的生理改變,再加上慢性疾病症狀造成的殘障或失

    能,致使老年人的依賴程度增加,家庭照護者在自覺照護能力及人力無法負荷之

    情形下,只好將家中老年人安置於護理之家或養護機構居住(曾、徐、史、陳,

    2001)。社會文化及價值觀改變,疾病型態慢性化等等,以及社會結構變遷為核

    心家庭、雙薪家庭,以往傳統婦女照顧者投入職場,家庭照顧者比例減少等因素,

    令機構照護需求增加(李,2010)。老人因罹患慢性疾病身體殘障或因生理機能

    性退化,造成生活自理能力缺損迫切需求生活照護者,甚至因慢性疾病造成失能

    必須依靠安養護、長期的照護體系的協助(魏,2005);老化的影響造成老年功

    能上之減退、失能及慢性疾病的增加,因此也增加了機構照護之需求(陳,2002)。

    同時老人常因為身體功能欠佳,或日常生活無法自理,以及隨時需要別人協助而

    入住機構(Johnson & Tripp-Reimer, 2001)。機構照顧提供全天式、技術性、生活性

    及的服務,補充家庭照顧功能之不足,對於失依或需要照顧的老人而言,是一種

    較為適當的安置方式(卓,2001;陳,2002)。隨著高齡人口的增加,對於老人

    長期照顧及安養機構就養之需求亦隨之增加,2012年我國老人長期照顧及安養機

    構(不含榮民之家及護理之家)計有1,045所,可供進住人數5萬7,876人,實際進住人

  • 9

    數4萬2,947人,使用率為74.21%,(內政部統計處,2013),相較於2003年調查老

    人長期照顧及安養機構使用率68.96%,可見近十年來隨著高齡人口的增加,對於

    老人長期照顧及安養機構就養之需求亦隨之增加。目前台灣老人照護機構依2007

    年7月30日內政部最新修正公布之「老人福利機構設立標準」可分為長期照顧機

    構、安養機構及其他老年人福利機構,其中安養機構為需他人照顧或無扶養義務

    親屬或扶養義務親屬無扶養能力,且日常生活能自理之老人為照顧對象(內政部

    社會司,2012)。

    根據內政部統計處於2009年老年人狀況調查報告顯示,65歲以上老人患有慢

    性或重大疾病占75.92%,所患疾病以循環系統疾病相對較高;自理有困難者占

    16.81%;覺得自己健康及身心功能狀況不好則有27.15%;對老人養護機構服務

    內容表示瞭解者僅占27.42%,進住老人安養機構、老人公寓、老人住宅或安養之

    老人中,因本人意願者佔19.46%,而進住老人長期照顧機構或護理之家之老人

    中,出自本人意願者則佔42.40%(內政部統計處,2011)。蔡、張(2005)指出

    老年人入住機構的原因包括:缺乏親屬網絡且年老體衰;經濟狀況不好且貧窮無

    以為生;遭逢重大的生活壓力事件;不願與親人合住的考慮等等;一般而言老人

    常因高齡合併有慢性疾病、功能損傷、肌肉骨骼或心智損傷因素,造成無法自我

    照顧而必須選擇機構式的照顧生活(Tomiak, Berthelot, Guimond, & Mustard,

    2000)。也有學者研究顯示入住機構的住民特質以75歲以上、長期臥床、身體功

    能欠佳、健康狀況惡化、無法執行日常生活照顧、日常生活活動(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s)執行能力較差、隨時需要別人協助而入住、有兩種以上慢性病存在、

    肌肉骨骼疼痛的問題及有心智功能障礙者之情形(邱、林、謝、李、邱,2005;

    范,2002、侯,2004;Franklin , Ternestedt, & Mordenfelt, 2006; Gill, Allore, & Han,

    2006;Johnson & Tripp-Reimer, 2001)。

    二、老人入住機構之適應過程及問題

    遷居是指從一個熟悉環境或地點轉至另一個新的定點居住,對一些老年人而

    言,遷移到新的環境可能造成急性混亂、認知能力改變,出現合併症等(周、程,

  • 10

    2006)。老人遷居至機構對是相當大的一個生命過程改變,離開居住多年的地方,

    搬遷至一個全新的環境,對老人來說是陌生的,所以入住機構對老人適應新環境

    有頗大的挑戰及適應困難(Bekhet, Zauszniewski, & Wykle, 2008; Melrose,

    2004)。Smith (1986)指出由一個住處或健康照護環境,遷居到另一個住處,所產

    生的身心社會紊亂,定義為遷居症候群(Relocation stress syndrome)。北美護理

    診斷學會(North American Nursing Diagnosis Association, NANNDA)指出,遷移壓

    力症候群是指從一個環境遷移至另一個環境而產生生理及(或)心理社會的障

    礙。其定義特徵為:暫時性或永久性的搬遷、自願或非永久性的搬離、孤單、疏

    離、孤寂、憂鬱、焦慮、睡眠障礙、失去自我認同、失去自我價值感或自尊、身

    體症狀或疾病增加如胃腸不適、體重改變、缺乏安全感、悲觀、害怕(高,2006)。

    老人遷居到機構的適應過程中,將會面臨多重打擊及失落,多位國外學者也

    探討老人入住機構適應過程,Brooke (1989)以質性研究法對42位老年人以觀察及

    訪問方式,了解他們如何適應入住護理之家,並根據其研究結果將護理之家老人

    的適應過程分為四個階段,分別為:(1)混亂期(disorganization):90%的老人

    在入住後六至八週會經歷此過程,由於老人剛進入新的環境,正面臨多重失落,

    在身心方面亦有負向情緒產生,此期較高發生第一個月症候群;(2)再組織期

    (reorganization):發生在老人在入住二至三個月,老人會說服自己入住機構事實,

    並找出生活意義;(3)關係建立期(relationship building):發生在老人在入住後

    三個月,此時老人會與機構住民與工作人員建立新關係,如其他住民死亡或工作

    人員離職,會導致老人再度失落;穩定期(stabilization):發生在老人在入住三至

    六個月,會逐漸邁入穩定其對機構產生認同感,但對未來仍抱著不確定感,此四

    期在適應過程中,可能是反覆存在而不一定是依序進展,若有身體功能改變或特

    殊事件發生時很可能恢復入住初期不適應情形。Wilson (1997)以扎根理論

    (grounded theory),探討十五位護理之家老人,對入住兩週後至一個月的生活

    經驗,比較遷居前有無計畫對老人的影響,提出新入住老人入住機構適應過程,

    結果分為三個階段適應過程(transition):第一階段混亂期:老人離開原本的居

  • 11

    住環境與生活事物,初入新環境在加上種種失落,焦點只注意自已,心理產生孤

    寂、害怕、悲傷、失落、哭泣等負向情緒反應;第二階段適應期:老人開始將注

    意力轉移至機構,焦點開始認同護理之家、正向態度、開始建立新的社會網絡、

    開始對未來抱有希望,開始承認入住機構的事實;第三階段開始接受期:老人開

    始熟悉機構環境並擁有較多自我控制感,焦點開始注意自己以外的人、發展新的

    社會網絡、有安適的感覺、控制情境,此研究結果發現非預期性入住機構老人比

    計劃性入住老人需要更多適應時間,然而並非所有老人都能接受機構新生活與環

    境,調適過程時間因人而異。Lee等(2002)以質性方法探討護理之家住民調是

    歷程提出入住後兩星期到一個月為環境認識期(oritenting),之後有四周到五個

    月的正常期(normailizing),合理化期(rationalizing),最後為穩定期

    (tabilization),整個歷程需要3-7個月時間來做調適。

    遷移至機構對老人而言是生活重新再適應,老人需要有健康之身心才能達到

    生理、心理、社會三方面的適應:生理影響方面,環境改變使老人食慾下降、睡

    眠改變、大小便失禁、身體活動功能下降、甚至死亡。這種現象,最常發生在初

    進住機構的一個月內,因此被稱為「第一個月症候群」(first month syndrome);

    心理影響方面,環境改變使由家中遷居至至機構老人,由於機構團體生活環境改

    變使老人改變自己原先的活習慣去適應新環境,機構常常會有一些生活上之規

    定,讓老人感覺到失去主權及隱私權被剝奪,其中約有50-70%老人會產生負向

    情緒感受,因此造成心理壓力,如產生失落感、孤寂、羞恥感、憤怒、低自尊、

    失落感、憂鬱、焦慮、混亂、不安、無助、生活滿意度下降、缺乏安全感,嚴重

    時甚至自殺的感受;社會影響方面,環境改變使老人因身體疾病及老化原因降低

    與他人建立關係的動機,造成老人人際網路的阻斷,老人產生被動、依賴、退縮、

    敵意、缺乏信任感、不遵從,互動障礙等社交上衝擊(李等,2004;陳,2000;

    劉,1999)。機構生活不同於以往,老人的適應問題包括與家人距離太遠、隔離

    感、離開家以及放棄物品所有權、機構的交通和距離的限制,以及必須去熟悉和

    適應其他老人、機構的規則和限制等(楊,2002;Armer, 1993)。對於老年人而

  • 12

    言入住機構會對老年人生理、心理方面的負向影響,例如遺棄感、無望感、孤寂

    感、生活滿意度下降、老人感到失落、低自尊、無助、憂鬱、無望,生活安適感

    降低,並且常伴隨有負向情緒感受(葛,2001;陳、徐,2000;黃、張,2006;

    Johnson, 1993)。而入住機構的老人通常是身體健康惡化、經濟因素或是配偶的

    死亡,因此本身就已承受諸多的壓力,而入住機構所面臨的狀況更是新考驗的開

    始,面對照護機構的環境封閉、人際疏離,加上老人多方面的失落,就比較容易

    產生憂鬱感、焦慮感、無聊、孤疾、絕望、失眠等現象(Lee, Woo &, Mackenzie,

    2002)。然而老人對入住機構經常會認為自己老了沒有用了,因此失去信心產生

    孤寂與不被需要的感覺(陳,2002)。蔡(2007)認為居住在機構老人,因離開

    原本居住環境及親朋好友,會有無力感、無助感、孤寂感心理負向反應產生。由

    以上學者研究顯示遷居至機構為一種環境改變,對大多數老人而言的確會造成心

    理影響,對老人是一種心理壓力,也是生活重新再適應,老人也需要有健康之身

    心才能達到生理、心理、社會三方面的適應。

    陳(2000)研究指出老人身心健康狀況不佳和照顧需求是造成老人遷居的主

    要原因,老人如果沒有準備,或是非自願住到長期照護機構或未參與此決策者會

    對自己的生活失去控制感,更易產生一些負向情緒反應,造成食慾及身體活動功

    能降低、睡眠障礙、大小便失禁等。所以老人入住機構被迫適應新生活,對老人

    衝擊難以估計,甚至會有失眠情形發生(Thomasma, Yeaworth, & McCube, 1990)。

    Holzapfl等(1992)測量老人在入住機構前後身、心理反應,研究發現在入住後

    出現適應障礙或問題行為有相當高的比例,如失眠、退縮等適應障礙及問題行為

    產生。然而大多數老年人在入住機構前通常未被事先告知或參與討論,或是入住

    當天才看到陌生場所,這就是海德格所謂的被拋入(thrownness),即未經自己同

    意的情形,被放入自己無法選擇的存在,所產生的孤寂感。

    由上述文獻可知,老年人入住機構後由獨立式生活,改變成機構式團體生

    活,面臨居住環境的多重改變,尤其在入住初期將會產生很大不適應,造成心理

    與生理健康狀況的影響,尤其是環境改變對於老年人是一種壓力,在心理方面,

  • 13

    也是有負面情緒感受,包括孤寂、失去自主性、無安全感等;在生理方面會有不

    同程度及型態的衰退,包括睡眠品質受影響、活動力下降、食慾不振、甚至死亡

    等生理方面負面影響。

    第二節 老年人之孤寂感與相關研究

    一、孤寂感之相關概念

    (一)孤寂感之定義

    根據英漢辭典定義孤寂,為指為獨自一人、孤獨或寂寞(謝國平、張寶燕,

    1995)。loneliness 也被國內學者翻譯為寂寞(張、楊,1999;林、林,2007;

    楊,2001;魏,2005)與孤寂(林、陳,2008;林、楊、陳,2011;侯、陳,2004;

    黃、王、陳,2010;侯,2003;詹,2011;潘,2007;鄭、賴, 2007)等不同

    詞彙於國內研究陸續探討中。

    Sullivan 於 1953 年首先提出孤寂感是指一種極度不愉快的狀況和人際之間

    親密感為滿足有關,其可能會造成死亡或對個人生活造成嚴重影響(Russell,

    Peplau, & Ferguson, 1978)。國外文獻上定義上,Bekhet 等(2008)認為孤寂定義

    為未滿足的社交狀態、是一主觀陳述,如同源自客觀的社交隔離狀態、讓人感受

    到不愉快且令人困擾的情緒。Thomas (1996)定義孤寂為當個人想要有人陪伴,

    卻無人能在身旁的一種痛苦的感受,可因和重要及有意義的人、事分離而加重。

    Rook (1984)將孤寂感定義為一種持久的情緒沮喪,源自於個人覺得和他人分離、

    被人誤解、排擠以及缺乏合適的社交伴侶,來執行及提供情感連結的社交活動。

    是一種主觀、痛苦、不愉快的感受,進而產生負向的情緒(Peplau & Perlman,

    1982)。孤寂是複雜、多樣化的一種普遍現象(Ekwall, Sivberg, & Hallberg, 2005),

    是一種情境,為沮喪、憂鬱、消沉、分離的負向感覺,源自於社會需求與情緒未

    滿足的狀態,是一種人類社會、情緒、需求、及現實中的矛盾產物(Killeen, 1998;

    Peplau & Perlman, 1982;Russell, 1982; Young , 1982)。Rane-Szostak 和 Herth

    (1995)研究探討老年人及對孤寂感的感受,將孤寂感視為一種無法選擇、複雜、

  • 14

    主觀的經驗,由人際關係及環境因素所導致。North American Nursing Diagnosis

    Association (2008/2008)將孤寂定義為一種不明確的焦躁不安狀態,而想要或需要

    與他人進行更多接觸。

    國內學者指出,孤寂是一種主觀感受缺乏社會關係所產生的負面情緒,使人

    經驗到與他人分離、空虛、無意義的感覺,將孤寂感歸納為三點:(1)孤寂源於

    社會關係缺乏;(2)孤寂是一種主觀的經驗,是個人感受和評價社會關係不滿意

    的認知過程;(3)孤寂是社會增強不足,而社會關係是一種特殊的增強物,當一

    個人處於隔離的狀態會有被剝奪的感覺,這種不舒服的感覺會促使人尋求社會接

    觸,關係的建立就是一種酬賞,會加強行為的可能性,若是增強不足將會使人感

    到孤寂(張、楊,1999)。孤寂感可視為一種主觀的、痛苦的情緒感受,和個人

    社會關係缺乏、失落感及親密感需求未滿足有關,且渴望擁有具意義的人際互動

    (侯,2004;楊,2001)。同時它包含三大項:(1)人際疏離:在人際間或大環

    境內少與他人深刻的接觸;(2)無歸屬感:缺乏愛與支持及情感寄託;(3)孤獨

    無可依靠、孤立無援(楊,2001)。

    綜合上述文獻可知,孤寂感為心靈與他人分離,痛苦且主觀帶有負向的情緒

    感受,對人類的影響範圍由生理、心理到社會,讓人無法忽略;孤寂感是情緒的

    個人感受,為沮喪、消沉或空虛的感覺,和個人社會關係缺乏、失落感、親密感

    需求缺乏或不足,進而引發外觀與身體心像改變,導致身、心、靈及社會之健康

    受到影響。

    (二)孤寂感之類別

    Wesis (1973)以人際關係缺乏觀點,將孤寂分成兩種類別:1.情緒性孤寂

    (emotional loneliness):缺乏與他人之社會情緒連結(socialemotional bonding)與親

    密關係,是造成情緒性孤寂的主因,情緒性孤寂者在生活中常感空虛、焦慮與孤

    立,不論其是否處在群體之中,情緒性孤寂係由幼年缺乏情感依附對象所導致。

    2.社會性孤寂(social loneliness):缺乏受到認同的社會角色,以及社會關係網絡,

    將造成社會性孤寂,社會性孤寂者易感到無聊、缺乏生活目標與沮喪,而常會表

  • 15

    現出較積極向外參與活動,以尋覓可貴認同與歸屬的群體。Young(1982)以孤寂

    感的持續時間,將孤寂分為三種類別:(1)長期性的孤寂(chronic loneliness):指

    個體歷經兩年以上時間,仍無法有效改善其社會關係,所造成之孤寂類型;長期

    性的孤寂最受重視,常被當作預測身心疾病的重要指標;(2)情境式的孤寂

    (situational loneliness):通常來自生活中的重大壓力事件,例如配偶或友伴的過

    世、婚姻的結束,以及生活環境的改變等因素。通常經歷一段時間之後,個體能

    夠慢慢接受事實,從傷痛中平復,然若個體一直無法適應,則將損害其整體社會

    關係,最後往往演變為長期性的孤寂;(3)暫時性的孤寂(transient loneliness):

    指日常的、短暫出現的孤寂,常為一些較輕微之生活事件所引發,如工作負擔、

    人際衝突等,是最常見的孤寂型態。Andersson(1986)將孤寂感分為三種類型:

    (1)情緒性疏離(emotional estrangement):指經驗到親密關係的缺乏,造成孤寂;

    (2)社會性疏離(social estrangement):指經驗到社會關係的缺乏,造成的孤寂;

    (3)存在型性的孤寂(existential loneliness):為人類死亡與根本孤單所產生必然

    結果。國內學者吳靜吉(1994)由時間的觀點,將孤寂分為四種形式:(1)存在性

    孤寂感:認為人本身有許多的限制,有些限制是人力無法克制的如面臨死亡是現

    存但又無法解決的事,即是所謂的存在性孤寂;(2)社會性孤寂:人是社會性動

    物,每人在社會上都有屬於自己的社會網路,這些網路與他人連結,而構成自己

    的社會關係,當生病、失意時,這些扶持往往就會適時的提供支持及安慰,一旦

    失去社會網路,個人就會感到孤寂;(3)情緒性孤寂:是一種主觀、獨特的心理

    現象,一方面缺乏快樂、情愛等良性情緒,一方面卻又出現害怕、迷網等負面情

    緒。4.創造性寂寞:人在處於創造性工作時,需常常自處,不希望被打擾,他必

    須學會忍耐此種寂寞,所以稱為創造性寂寞。

    綜合上面所述,Wiess(1973)、Andersson(1986)和吳靜吉(1994)都提

    出情緒性孤寂與社會性孤寂,Young(1982)以孤寂感的持續時間分類,在老人

    生活中常會出現此三種孤寂感。存在性孤寂是指克服不了無法改變的事實,而產

    生的孤寂感,如當老人面對死亡時的無能為力。社會性孤寂是指失去自己與他人

  • 16

    互動的社會往關係或社會網路,而造成的孤寂,此類型的孤寂者容易感到無聊、

    缺乏生活目標與沮喪,如當老人失去摯愛的親人或是朋友時,就可能會感到社會

    性孤寂。情緒性孤寂是指缺乏一些與人連結的親密關係以及良性情緒,而在生活

    中感到空虛、焦慮、害怕等負面情緒,如老人在生活中缺乏請聽的對象,心中的

    情緒無法宣洩,感到孤單、害怕等負面情緒時,即為情緒性孤寂。不論時間的長

    短都有可能出現情緒性孤寂與社會性孤寂,到了老年都會出現許多無法改變現況

    所產生的孤寂感,如面對生理老化及死亡等,因此存在性孤寂在老人身上會很明

    顯,對於老年人而言,孤寂感為類型及程度上有所差異。不同的研究者對寂寞感

    有不同的分類,主要是依據其研究或描述之需要分類。由以上文獻可知孤寂感以

    兩種方法分類,一種以孤寂感的類型來分類,可稱為質的分法;另一種為依據人

    類孤寂感的高低程度來分,可稱為量的分法。本研究在寂寞感的測量乃採量的分

    類法,透過孤寂感量表測量,了解研究對象之孤寂感程度。

    二、孤寂感之測量

    孤寂是一種情緒感受,因個人感受不同進而造成行為表現有所差異,孤寂感

    有兩種測量方法:一為單向度方法(unidimensional approach),另一為多向度方法

    (multidimensional approach)。

    (一)單向度方法:

    單向度觀點為孤寂感只有頻率和強度的差異,沒有性質與類別上不同,可以從測

    量中得知孤寂感之高低情形,了解整體孤寂感整體現象。Russell、Peplau 和

    Ferguson(1978)發展了美國加州洛杉磯大學「學生寂寞量表」(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Loneliness Scale ),測試大學生的寂寞程度,問卷共計20

    題,全部為負向題,容易造成答題時之偏見。Russell、Peplau 和Cutrona於1980

    年發展的UCLA寂寞孤寂表精簡版(Short Form Scale of the Revised UCLA

    Loneliness Scale),將問卷改成10題正向題與10題負向題,用於大學生,Cronbach’s

    α值為0.94,之後就廣泛於應用於年輕人的「寂寞程度」測量。此版需要高的閱

    讀水準才能作答,不適用於老年人,相繼修改成適合老年人寂寞量表UCLA第三

  • 17

    版(UCLA Loneliness Scale, version 3 ),測量287位60歲以上老人的寂寞程度,

    Cronbach’s α值為0.89 (Russell, 1996)。Chen、Franklin、 Hastings 和 Long(1995)

    針對65歲以上聽力障礙老人進行研究,Cronbach’s α值為0.94,並得再測信度為

    0.73,以證明UCLA寂寞量表之適用性,並建立第三版量表的信效度,成為最常

    使用的測量老年人疾寞程度之工具。張、楊(1999)徵求得到原作者同意後,將

    Revise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Loneliness Scale(RULS-V3)量表翻譯

    成中文,再對譯成英文後,再經社會學、心理學、護理學共六位專家內容效度,

    內部一致性Cronbach’s α值為0.85,量表內容詞句為淺顯易懂。張素紅、楊美賞

    於1999年以110位65歲以上老人為研究對象,探討「老人寂寞與個人因素、自覺

    健康狀況、社會支持之相關研究」,結果寂寞得分為38.分(張素紅、楊美賞,

    1999),在國內研究中也被其他學者廣泛使用(侯,2003;侯,2004;魏,2005)。

    本量表以Likert Scale 四分法計算,分別為「從來沒有這種感覺」分數為1分,「很

    少有這種感覺」分數為2分,「有時候有這種感覺」分數為3分,「經常有這種感

    覺」分數為4分,量表總共20題,計有9題負向題,分別為1.5.6.9.10.12.15.19.20

    題,總分為20-80分,分數越高代表老人感受孤寂的程度越高,其量表內部一致

    信度為0.89~0.94 (Russell, 1996),中文版內部一致性為0.85(張、楊,1999);

    在信度方面,施測於老人之Cronbach’s α值介於0.82到0.89之間(張、楊,1999;

    Solano,1980; Wang et al., 2001)。本研究使用此量表為測量老人孤寂感研究工具。

    (二)多向度方法:

    多向度觀點為孤寂是由不同的孤寂類型所組成,是一個多向度的情緒感受以

    多面向的方式來測量,才能了解孤寂感的全貌。de Jong-Gierveld & Kamphuis

    (1985)所發展寂寞量表,可以區分情緒性寂寞和社會性寂寞兩個分量表,量表除

    了對荷蘭成年人做過大樣本測試,也廣泛應用於老年人寂寞研究(Dykstra, & De

    Jong-Gierveld, 2004;Dykstra, Van Tilburg, & De Jong Gierveld, 2005;Van Baarsen,

    Smit, Snijders, & Knipscheer, 1999;Van Baarsen, Snijders, Smit, & Van Duijn,

    2001),內容包含正負向題共11題。de Jong-Gierveld 與 van Tilburg於2006年為了

  • 18

    測量方便性,再將十一題精減為六題,。此量表區分為「社會性孤寂」與「情緒

    性孤寂」兩個分量表,其整體量表的內部一致性為0.84,分量表分別為0.77與

    0.84。中文版量表內部一致性為0.67,分量表分別為0.79與0.56(林、林,2007)。

    此量表優點為題數少,可區分孤寂的來源及其程度。

    三、老年人之孤寂感

    孤寂感(loneliness)在老年人階段經常發生,源自生活變化、老化過程、生活

    事件發生困難所致,是一種普遍的生活經驗,且為強烈的感覺,為負向心理狀態、

    (Ernst & Cacioppo, 1999; Fessman & Lester, 2000; Luanaigh & Lawlor, 2008; Liu

    & Guo, 2007; Savikko, Routasalo, Tilvis, Strandberg, & Pitkala., 2005)。寂寞對老人

    是一種常見現象,只是程度不同(黃,1998)。Russell於1986年提到孤寂感在老

    年人經驗到的生理、心理健康問題中扮演一個病因學角色,孤寂感對於身心健康

    影響會透過衝擊免疫系統過程惡化個體健康狀態(Russel, Cutrona, de la Mora, &

    Wallace, 1997)。馮(1992)指出老年人在老化過程中其生理、心理、社會及靈性

    方面皆會有所改變,可能面臨身體功能退化、認知功能改變或失能,也會阻礙參

    與與他人正常的一般性活動,讓老人容易感覺疲勞、孤寂、悲哀,因身體多病體

    力耗失快、缺乏安全感、活動退縮、家庭親密減少、過度焦慮、擔心等危機。許

    多學者研究發現低自尊、子女長大成人離家後空巢期、退休或各種角色的退出、

    或隨著老年人體力的衰退若沒有其他活動來延緩體力的衰退,也沒有親人陪伴在

    身邊、身邊的配偶或是朋友生病或死亡等失落事件造成心理壓力,而使得老人產

    生孤寂感(李,2003;李、林,2004;陳,2005;陳;2001;張,2002;Alpass

    & Neville, 2003;Rokach & Neto, 2002)。老年人的生理機能大不如前,再加上又

    面臨種種壓力,如:退休、子女離家、經濟壓力、親友凋零、擔心自己健康衰退、

    遷居等問題(侯,2004)。沙(1996)指出老年人如無法自己獨立生活,必須要

    依靠他人照顧才能生存時,此時更會影響到老人的孤寂,最嚴重的是長年累月的

    孤寂而影響到情緒及身心的健康。孤寂感可視為一種主觀的、痛苦的情緒感受,

    和個人社會關係缺乏、失落感及親密感需求未滿足有關(侯,2004;賴,2006)。

  • 19

    老年人孤寂感程度也較其他年齡層高(林,2002),75歲以上隨年齡增加寂寞感

    也隨之增加(Andersson, 1998),同時也是造成老年人死亡或疾病的高風險因素(Ye,

    Hawkley, Waite, & Cacioppo, 2012)。老年人孤寂感之原因可分為個人及情境因

    素,在個人因素方面,包括較以自我為中心、悲觀、害羞、內向和缺乏調適技巧

    (Killeen, 1998);在情境因素方面,包括面臨各種的失落,如退休、喪失健康、喪

    失原有的社會關係、喪偶以及遷居(Bondevik & Skogstad, 1996;Hicks, 2000)。

    美國有35%至84%的社區老人主訴感到孤寂感(Lauder, Mummery, & Sharkey,

    2006),有66%的護理之家老人有孤寂感(Krohn & Bergman-Evans, 2000),老人遷

    居到護理之家時,孤寂感的程度是高於一般社區老人(Bondevik & Skogstad,

    1996)。根據內政部統計處於2009年老年人狀況調查報告顯示,有19.9%的社區老

    人覺得孤寂(內政部統計處,2011)。我國傳統一向視照顧年邁父母為子女的責

    任,但因社會風氣及家庭結構改變,使愈來愈多的老人被安排住入照護機構(內

    政部統計處,2008)。對於有傳統觀念老年人而言,入住機構生活會帶來強大衝

    擊(Lee, 1999),較常感到孤寂(Savikko, Routasalo, Tilvis, Strandberg, & Pitkala,

    2005)。許多老人入住機構後,對心理造成影響有適應不良時,容易有無望、孤

    寂、退縮、被遺棄(邱等,2007;邱,2002;黃、黃,2007)的感受。另外子女

    親友因忙碌、工作,無法經常來機構探視老人,讓老人與親人彼此之間的互動、

    聯繫變少,所以機構中老人有落寞、寂寞及適應困難之情形(黃、張,2006)。

    老人因罹患慢性病、自我照顧缺損、需要醫療服務,倘若被迫遷居至住老人照護

    機構時,則孤寂感情形更加劇(劉,1999)。照護機構的環境封閉、人際疏離,

    再加上老人多方面的失落,機構老人就比較容易產生憂鬱感、焦慮感、無聊、孤

    寂、絕望等現象(Lee et al., 2002)。由此可知社區老人和機構老人特質與需求大不

    相同,可能同時因個人及情境因素,產生孤寂感,但機構老人在情境因素方面,

    面臨遷居及較多重之失落,故產生孤寂感比較高。

    對老年人來說孤寂感是一種普遍性、常見、不愉快又強烈的情緒,無論從心

    理或生理健康觀點來看,會產生負面的影響,與不良健康的後果有關:生理方面

  • 20

    會產生身心症狀,例如:失眠、頭痛,食慾不振、疲倦與免疫功能低下等,而被

    視為心理疾病的前兆(Brehaut et al., 2003; Holmen, Ericsson, Anderson, & Winblad,

    1992);心理方面出現生活滿意度的降低(Goodwin, Cook, & yung, 2001),產生憂

    鬱症、焦慮情緒(Rokach, 2001)、情緒障礙(唐,2004),甚至出現自殺情形(林

    千立,2008;Kim, 1999;Luanaigh & Lawlor, 2008;Peplau & Perlman, 1982;Rokach,

    2001),並且會威脅老年人對生命與人生的態度負向看法(林,2001;蔡,1995;

    Reker, 1997)。Cohen等(1983)指出內科疾病、社會心理、身體障礙、精神障礙、

    孤寂、缺乏有意義活動、白天打盹太多等都可能導致睡眠問題。Luanaigh 和

    Lawlor(2008)研究顯示孤寂感會對身體健康有害,導致睡眠品質不佳、血壓高、

    免疫壓力反應以及嚴重的認知功能隨著時間而下降。孤寂感可說是老年人一般常

    見的現象,呈現只是個別程度不同(黃,1998),孤寂感對影響老年人健康程度

    影響之大,不可以忽視它,值得我們重視與進一步探討。

    四、老年人孤寂感相關研究

    Riberiro (1989)對安養機構老人做孤寂感之研究,結果發現有 25%老人感到

    有孤寂感,並且孤寂感也影響到老人健康狀況。Bondevik 和 Skogstad(1996)

    比較護理之家和社區老人孤寂感的差異之研究中,將孤寂感定義為和重要他人分

    開所感受到的負向情緒,當老人遷居到護理之家,孤寂感的程度高於一般社區老

    人。Hicks (2000)探討老人之家老人對孤寂感感受,結果指出護理之家老人對孤

    寂感感受為自己與他人、寵物、事務之間缺乏親密關係及強烈失落感。一般人在

    遭受重大事件後,如喪失重要的人,可能使孤寂感加重,以至於影響健康、人際

    關係與生活型態,其中影響老年婦女孤寂感的原因有喪偶、遷徙、慢性疾病、獨

    居、單身、伙伴關係以及人際關係等(Beal, 2006)。隨著慢性病的老人的照護由家

    庭轉移到長期照護機構的比例增加,老人離開所熟悉的環境,心理上有情緒產

    生,例如被遺棄、孤寂感等等(蕭、林、葉,2004)。

    國內學者研究中,張(1996)以 120 位 65 歲以上社區老人為研究對象,結

    果顯示自覺健康狀況差,社會支持少的老人寂寞程度較高。侯(2003)研究探討

  • 21

    台北地區榮家的 65 歲以上 398 位單身老年榮民孤寂感情形,以「UCLA 孤寂感

    修正量表」(Revise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Loneliness Scale;

    RULS-V3)測量孤寂感,結果顯示孤寂感量表之平均得分為 45.8 分,而退役軍官、

    無宗教信仰、慢性疾病罹患總數較多者有較高的孤寂感。侯(2004),長期照護

    機構老人孤寂感之研究探討 100 名 65 歲以上老人,結果顯示孤寂感量表之平均

    得分為 49 分,且其與有無宗教信仰及過去有無職業之而有顯著差異,其中以無

    宗教信仰及過去有職業有較高孤寂感得分高。賴(2006)對長青學苑的 424 位老

    人進行問卷調查,研究結果顯示長青學苑老人之孤寂感,因老人的年齡、婚姻狀

    況、自覺經濟狀況、自覺健康狀況不同而有顯著的差異。施(2009)對 188 位

    65 歲以上喪偶老人,探討喪偶老人社會支持與寂寞感之關係及其調節變項之研

    究,研究發現喪偶老人的孤寂感會依教育程度、居住安排與自覺健康狀況不同而

    有差異。

    綜合上述文獻可知社區老人和護理之家老人,皆可能產生孤寂感,但相較之

    下,護理之家老人面臨遷居及比較多重之失落,故產生孤寂感的比較高。老年人

    的寂寞常被視為是老化的自然現象,以致於普通不被重視。但孤寂感會影響老人

    身心健康,產生老人負面情緒例如沮喪、人生無意義、自殺等等,也會影響身心

    健康症狀例如失眠、頭痛、免疫力下降等等;老化人口上升,孤寂感也越來越被

    重視(Pettigrew & Roberts, 2008)。隨著老人住機構之比例增加,機構老人孤寂感

    之議題應加以重視,因此探討機構老人孤寂感及其相關因素以提供機構人員於照

    護機構老人之參考。

    五、影響老人孤寂感之因素

    研究者參考國內外孤寂感文獻,針對研究主題相關之背景變項進行探討,有

    以下分別說明:

    (一) 性別

    Rokach (2001)探討老年人孤寂感,研究結果證實,孤寂感在男女性別上有顯

    著差異。多位學者研究發現女性老年人較男性容易感到孤寂(Holme´n et al.,

  • 22

    1992;Savikko et al., 2005;Tiikkainen & Heikkinen, 2005;Weiss, 1974),這可能

    是女性的壽命較男性長,較易經歷喪偶及獨居(Tiikkainen & Heikkinen, 2005)。

    Holmen 和 Furukawa(2002)研究發現男女性別老年人,社會性孤寂及情緒性

    孤寂皆具顯著差異,女性老年人感受到社會性孤寂及情需性孤寂皆高於男性。林

    (2008)發現老年人會因為性別不同,而在情緒性孤寂、社會性孤寂與整體性孤

    寂有顯著性差異,男性老年人在情緒性孤寂、社會性孤寂與整體性孤寂感得分顯

    著高於女性。研究顯示缺乏依附對象容易產生情緒性孤寂,由於女性平均壽命較

    男性高,女性老年人容易在晚年失去另外一半而產生情緒性孤寂(Weiss, 1989)。

    也有研究結果顯示男性老年人較為孤寂(張,1996;Mullins, Elston, & Gutkowski,

    1996)。但是也有研究結果顯示寂寞無性別與差異(Rokach & Sharma, 1996)

    (二)年齡

    Killeen (1998)指出在人的一生中都會經歷孤寂感,孤寂感發生的比率在一生

    中呈現出曲線型,在青少年及老年發生的比例較高。Rokach (2000)認為老年人特

    別容易感到寂寞。Holme’n等人(1992)發現孤寂感是一個複雜觀念,年齡較高

    為孤寂感及感受性之重要變項。Andersson (1998)認為老年階段寂寞程度高於其

    他階段,年齡越大孤寂感愈增加(林,2008)研究發現年齡與孤寂感有顯著差異。

    Savikoo等(2005)研究發現孤寂感與年齡增長有關。Andersson (1998)則指出大

    於75歲以上的老人,其孤寂感的程度較較65至74歲的老人高。也有研究顯示年齡

    與寂寞無關(de Jong Gierveld, 1998;Mullins & Dugan, 1990)。

    (三)婚姻狀況

    研究顯示未婚者(Iecovich et al., 2004;Tijhuis, De Jong Gierveld, Feskens, &

    Kromhout, 1999)、失去伴侶或是鰥寡者(Baltes & Mayer, 1999;Savikko 等, 2005)

    比較有會有孤寂感,而有配偶者孤寂感程度較低(Chou & Chi, 2004;Mullines,

    Johnson, & Anderson, 1987)。Paul、Ayis 和 Ebrahim(2006)指出喪偶是孤寂感

    最重要的影響因子,有婚姻的支持功能可減少孤寂感。林(2008)探討老年人孤

    寂及其相關因素,研究發現婚姻狀況與孤寂感有顯著差異。但張、楊(1999)對

  • 23

    老人孤寂之相關研究中指出,婚姻狀況和孤寂感未呈現顯著相關,可能是中國人

    的生活以家族為中心,喪偶的老人可經由家族中其他成員獲得支持。

    (四)自覺健康狀況

    Liu 和 Guo(2007)探討中國郊區275位空巢期老人與315位非空巢期老人的

    健康調查以及孤寂感之情形,發現孤寂感程度空巢期及非空巢期老年人的健康得

    分皆呈現負相關。Holme’n等人(1992)發現孤寂感與健康狀態較差有關,例如

    有孤寂感的人通常不會處於良好健康狀態。老人的自覺健康狀況與孤寂感皆呈顯

    著的負相關(張、楊,1999)。對社區老人研究中發現健康狀況差的老人其孤寂

    感感受相對增加。自覺健康狀況較差者,孤寂感的程度較高(賴,2006;Russell,

    1996;Savikoo et al., 2005)。Alpass 和 Lawlor(2003)發現因孤寂感產生的身

    心症狀影響身體健康,例如睡眠品質變差、血壓較高、免易壓力反應、以及認知

    功能下降。

    (五)社會支持網絡

    孤寂感和個人的社會支持網絡亦有密切相關,和家人、朋友及鄰居接觸頻率

    愈低者,孤寂感程度愈高(Holmen & Furukawa, 2002)。對護理之家的老人而言,

    和朋友接觸可降低孤寂感(Drageset, 2004)。Dugan 和 Kivett(1994)則認為和朋

    友接觸愈頻繁者,孤寂感的程度愈少,主要是因為和家人的互動是出於義務,而

    和朋友的接觸則是出於內心的意願及基於互惠的原則。國內研究也指出和家人相

    處愈滿意者,孤寂感程度愈低(張、楊,1999)。

    (六)罹患慢性病

    由於老年人生理機能衰退及身體活動力減低,探討老年慢性病、健康狀況與

    老年人孤寂感有相關(Russell, 1996),日常生活活動、老年人聽力與孤寂成負相關

    (Dugan & Kivett, 1994),罹患慢性病數量(Russell, 1996)與孤寂成正相關。

    (七)子女數

    研究發現有子女、孫子女者孤寂感程度較低(Chou & Chi, 2004;Mullines,

    Johnson, & Andersson, 1987),子女往往是老人其情感慰藉和支持最主要的來源

  • 24

    (Liu & Guo, 2007),對護理之家的老人而言和子女互動接觸可降低孤寂感

    (Drageset, 2004),家人會對老年人孤寂感造成影響。但也有研究顯示有無子女無

    關孤寂感(Zhang & Hayward, 2000)。

    (八)教育程度

    研究指出未受教育者其孤寂感的程度大於受過教育的老人(施,2009、張、

    楊,1999;蔡,2013;Savikooet et al., 2005)。

    (九)宗教信仰

    許多學者發現參加宗教活動,可認識更多的人,經由增加社會網絡而減少孤

    寂感(Dugan & Kivett, 1994;Krohn & Bergman-Evans, 2000;Lauder, Mummery, &

    Sharkey, 2006)。

    綜合以上文獻查證,影響老年人孤寂感的因素有人口學特性中,性別、年齡、

    婚姻狀況、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自覺健康狀況、子女數、社會支持網絡與罹患

    慢性病狀況等因素。老年人是孤寂感的高危險群,臨床人員除了對孤寂感能有更

    深入的了解,包含孤寂感的成因與對老年人的身、心、靈影響,提供合宜的照護,

    藉由減少因孤寂感所產生的負面情緒,進而預防孤寂感造成的健康影響。

    第三節 老年人之睡眠品質與相關研究

    一、睡眠品質之相關概念

    所謂睡眠品質是指個人主觀認為質性與量性睡眠的特質是否能滿足睡眠需求

    (Buysse et al., 1989)。武(2004)研究指出,睡眠品質包含了主觀的睡眠滿足感、

    實際的睡眠時數、睡眠效率、有無睡眠障礙,睡醒後的精神狀態和睡眠型態等的

    感覺與評價。睡眠品質涵蓋睡眠形態和主觀睡眠的滿足感,睡眠型態係指個人感

    覺在夜間與睡眠有關的行為,包括就寢、起床時間是否固定、半夜清醒後是否能

    立即入睡等,而主觀睡眠的滿足感則包括白天的精神狀況、自覺睡眠的滿意度。

    良好睡眠品質是維持生理與精神健康的必要條件,尤其需良好的思考,更須擁有

    充足睡眠,才能提升效率,睡眠乃是人類的基本生理需求,成人約有三分之一的

  • 25

    時間花在睡眠上,個人要發揮最佳的身心功能就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睡眠品質,

    一個優質的睡眠是生活品質的一部份,也是促進個人健康的必要條件(林、潘、

    張,2006)。Mahon(1995)認為睡眠品質在個人的健康及生活的滿意上扮演一

    個重要角色。一般認為良好的睡眠品質是指正常睡眠時間平均每日為7~8小時,

    睡眠潛伏期低於30分鐘,睡眠效率介於85%~95%之間,且自覺睡眠足夠醒來有

    充分的休息感。Buysse等(1989)認為評值睡眠品質的特性包括三方面:質的方

    面包括:主觀對睡眠品質的評價、睡眠困擾及睡眠的滿足感;量的方面包括:睡

    眠的時數、睡眠潛伏期的長短及睡眠效率;其他與睡眠間接有關的部分如安眠藥

    的使用、白天的疲倦程度等。有些學者認為睡眠品質涵蓋睡眠型態和主觀睡眠滿

    足感,所謂睡眠型態指個人感覺在夜間有關的睡眠行為,包括就寢、起床時間是

    否固定、半夜醒後是否能立即入睡;主觀睡眠滿足感為白天的精神狀況、自覺睡

    眠的滿足度等 (陳、王,1995;曾,2001;蕭、劉,2004;Simpson et al., 1996)。

    Buysse等(1989)指出睡眠品質可包括個人自覺睡眠品質、睡眠潛伏期、睡眠時

    數、睡眠效率、睡眠困擾、相關藥物使用以及日間生活功能障礙等七大項目。鄒

    (1993)指出睡眠品質是個人對睡眠直接或間接的特性所綜合的評價,睡眠狀況

    滿足的程度,是個人主觀性的睡眠品質。

    睡眠結構是依據腦波及生理參考指標之測量,正常睡眠為一系列4-5個

    90-100分鐘的週期循環,。睡眠有四至六個週期,每一週期有二個主要階段:快

    速動眼睡眠(Rapid-eye-movement sleep,REM)(與作夢有關) 與非快速動眼睡

    眠(Non-rapid-eye-movement sleep,NREM)。隨著週期進行,每一次的REM 睡

    眠時間增加,NREM 睡眠會逐漸變短且變淺。而NREM 再分成四階段,第一階

    段是由清醒進入睡眠的過渡期,佔總睡眠時間5%,第二階段是淺睡階段,佔總

    睡眠時間約45-75%,第三、四階段為熟睡階段,又稱慢波睡眠(slow wave sleep),

    也就是睡得最深的階段,一般在入睡後前期數小時發生,佔總睡眠時間20-25%

    (Richards, Nagel, Markie, Elwell, & Barone, 2003)。成人每晚睡眠時間約7-8小時,

    可進行4-5次的睡眠週期,約20分鐘可入睡,其睡眠效率可以大於90% (O’Connor

  • 26

    & Youngsted, 1995)。良好的睡眠是健康成人一天連續睡眠需6-8小時,睡眠潛伏

    期少於30分鐘,睡眠效率介於85-95%之間,且自覺睡眠充足,醒來有充分休息

    感(林等2003)。Cohen等(1983)研究中指出不良的睡眠品質指睡眠時數少於6

    小時、睡眠潛伏期(上床睡覺到睡著前所耗費的時間)大於30分鐘、夜裡醒來大

    於或等於3次,以上任何一項可代表睡眠品質差。Wingard 和 Berkman(1983)

    指出睡眠大於9小時或小於6小時者,其死亡率是睡足7-8小時者的1.7倍。不佳的

    睡眠品質會影響生活狀態及降低存活率( Patelet al., 2004)。

    長期受睡眠品質不良的人,除了造成記憶力減退外,也會引起其他病變,有

    些會產生白天嗜睡、以及精神狀況不佳等現象,對生命安全產生威脅。睡眠品質

    好壞牽涉到個體的遺傳、生理特性、身體健康、情緒和認知等心理因素,以及家

    庭社會環境因素(Lilie & Lahmeyer, 2004 ; Pallos, Gergely, Yamada, Miyazaki, &

    Okawa, 2007; Walsh, 2004)。廖、李、 李(2000)認為良好睡眠可易讓身體獲得

    充分休息,進行蛋白質合成、細胞分裂和生長激素分泌等重要新陳代謝活動,維

    持免疫功能及人體生理的恆定性,睡眠障礙時常是伴隨情感性疾患、焦慮疾患、

    藥物濫用、精神病、急性或慢性的壓力、甚至身體疾病而出現。睡眠時數為健康

    狀況和死亡的預測因子,當睡眠品質不佳會影響一個人的精神狀態、生活品質和

    日間功能,甚至增加相關意外事件的發生進而威脅生命安全(李,2005;施、侯、

    馬,2001;Walsh, 2004)。根據流行病學調查所發現睡眠問題與許多疾病甚至死

    亡率有關,所以睡眠品質也是評量生活品質指標之一(鄒,1983;Buysee et al.,

    1989)。

    二、睡眠品質的測量

    睡眠品質的評量是個人自覺睡眠的滿足感,由個人主觀感受認定是加上客觀

    的計算睡眠量所得到的結果,受環境因素、睡眠過程、睡眠時數與有關個人生理

    狀況等因素影響(李,2007;蕭、劉,2004)。睡眠是混合了生理與行為的複雜

    過程,睡眠品質的好壞不是直接用病理檢查可確認,完整的睡眠評估除了評估個

    體的生理狀況、心理狀況、精神狀況、睡眠史、生活型態、日夜節律、睡眠習慣、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_ob=ArticleURL&_udi=B6T44-4PX16WB-1&_user=2414342&_coverDate=12%2F31%2F2007&_rdoc=1&_fmt=&_orig=search&_sort=d&view=c&_acct=C000057212&_version=1&_urlVersion=0&_userid=2414342&md5=e87225531c3757914255ad2ed5bfeb12#bib3#bib3

  • 27

    睡眠環境外,還有個體對睡眠衛生知識的認知及態度等,甚至實驗室睡眠的檢查

    等,如此才能完整的評估睡眠狀況(楊,2000)。Ohns (1993)認為睡眠品質評估

    內容應涵蓋:自覺對夜間睡眠之評價與睡眠持續時間。Parrott 和 Hindmarch

    (1978)認為睡眠品質應評估三大面向:容易入睡性、睡眠週期完整性,與起床

    後行為與休息。熊(2008)研究中指出睡眠品質為對於睡眠的質與量兩方面的滿

    足程度,及間接影響夜眠的因素來評量,質的方面包括個案自評睡眠品質的滿意

    程度、睡眠中曾發生的困擾之頻率、睡眠充足感;量的方面包括睡眠時數、睡眠

    潛伏期、睡眠效率;間接影響因素如個案之用藥情形。睡眠的生理學包括非快速

    動眼睡眠期及快速動眼睡眠期兩個階段,睡眠品質是個人自覺睡眠的滿足感,而

    這樣的滿足感是個人主觀的感受加上客觀計算睡眠量所得到的結果(陳,2007)。

    綜合上面所述,要了解睡眠品質是否良好則需要有測量的標準(鄧,2003),

    以下為統整文獻中對睡眠品質之主客觀評量方法,如下:

    (一)客觀評量方法

    評估睡眠品質可以經由客觀儀器測試,評估了解老年人睡眠型態及狀況,以

    客觀角度來評值老年人的睡眠品質(楊,2000)。

    1. 睡眠觀察法(observation of sleeper)

    睡眠觀察是藉由醫護人員或實驗人員從旁觀察受試者的睡眠狀態,好處是儀

    器不會因儀器妨礙原本的睡眠行為,但需要大量的人力與時間進行觀察與紀錄,

    也可以藉由攝影記錄的方式減少人力負擔。睡眠觀察所耗費的人力頗大,所觀測

    的結果僅能作為總睡眠時間、睡眠活動與某些特定睡眠疾病的觀察,相對而言比

    較沒有效率。

    2.多重生理記錄器(polysomnography, PSG)

    Hans Berger於1982年發現多頻道睡眠記錄器(Polysomnography;PSG),其方

    法為電極放在頭皮上,測量兩個電擊間之電位變化,也稱為睡眠腦電圖(Frysinger, ,

    Quigg, & Elias, 2006):包括腦波圖(electroencephalogram, EEG)、眼電圖

    (electrooculography, EOG)、肌電圖(electromtogram, EMG)、心電圖

  • 28

    (electrocariography, ECG)、血氧測量等生理學參數作為測量項目,可提供REM及

    NREM各睡眠週期資料,來分析受試者睡眠狀態(鄧,2003; Frysinger, Quigg, &

    Elias, 2006)。缺點是成本高、需花費人力與物力較多,有時會因為檢查準備前

    的使用藥物、記錄判讀因人而異而影響判斷數據,這是目前最詳細及準確的測量

    方式(葉,2003;鄧,2003;Kushida et al., 2001)。

    3.多次入睡潛伏時間測試(MSLT)

    此為測試白天的嗜睡程度,有些人抱怨每天想睡覺,到底是真的想睡或者只

    是全身疲倦感、缺乏動力、無精打采,此項檢查能提供一個客觀的臨床證據。檢

    查方法為讓人有一晚充足的睡眠,在起床一個半小時後,開始讓病人每隔2個小

    時,連續4至5次,每次20分鐘左右,嘗試睡覺,並且記錄每次睡著的時間,然後

    求其平均值,以判定其嗜睡程度,平均的睡眠潛伏時間大於10分鐘為正常(葉,

    2003)。

    4.活動記錄器(actigraphy)

    是一種外型類似手錶的儀器(腕動計),它也像手錶戴在手腕上,但如果你

    是左撇子,則帶在右手腕上,它可按設定的時間,每隔2秒或60秒記錄手腕一次

    的活動,通常此儀器可用來診斷某些種類的失眠症及睡眠覺醒週期異常的疾患,

    此儀器除了洗澡外,必須24小時穿戴,連續記錄1至2星期,時間長短因人而異

    (Carney, Lajos, & Waters, 2004)。

    隨著科技進步,在睡眠評估上許多學者藉由生理感測技術的進步,以量化的

    生理數據,客觀地評估睡眠模式與睡眠品質。儘量在不妨礙睡眠的前提下,以非

    察覺式的睡眠監測裝置,提供睡眠評估上一個客觀的量化標準,這些量化的生理

    訊號與相關的睡眠品質評估整合後,可以提供睡眠品質一項客觀的評量標準。

    (二)主觀評量方法

    評估睡眠品質可藉由主觀描述了解其感受,包括由個案自行判斷入睡時間的

    長短、睡眠品質的好壞狀況,可透過視覺類比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s)、

    主觀評分量表(SublectivevRating Scale)、睡眠問卷法(Questionnaires)、訪談

  • 29

    法(Interviews)、及睡眠日誌(Dailey sleep charting)等方式,讓個案表達睡眠

    主觀感受,評價其睡眠品質之方法(楊,2000)。

    1. 睡眠日誌(Sleep diaries)

    最常用的睡眠日誌由Morin 於1993年所設計,可用來記錄個人每天睡眠狀

    態,紀錄內容為表格或圖式方式呈現,個案於起床的30分鐘內,填寫前一夜睡眠

    大致情形,約花5分鐘即可填寫完,包括上床時間、入睡時間、夜間醒來次數、

    起床時間量等,藉此紀錄讓病患直接感受到睡眠狀態,如入睡困難、睡眠時間、

    睡眠效率等(楊,2000),此為主觀評估連續七日的睡眠品質與睡眠效率問題,

    也可以觀察日夜節律的變化(Carlos, Mark, & Robert, 2003),受測者需高度配合,

    否則所收集的資料不準確(Kevin, & Jose, 1999)。研究指出以睡眠日誌評估睡眠其

    Cronbach’s α為0.87,敏感度為92.3%,特異性為95.6% (Roger, Carusricho, &

    Aldrich, 1993)。

    2. 會談法(interviews)

    訪視者針對所提出的資料擬定結構性訪談指引,訪視者利用訪談指引或半結

    構式問卷引導收集資料,適合困難閱讀的老人或小孩,優點為澄清疑問減少資料

    流失,缺點是較費時(林等,2003)。

    3. 量表

    (1) 視覺類比量表(Visual Analuge Scales, VAS)

    視覺類比量表是最簡單、花費時間最少之主觀測量法。以10公分的水平線,

    一端為「有最佳的睡眠」予以計10分,另一端為「有最差的睡眠」則予以計0分,

    0-10由受試者自行判斷,分數愈高代表睡眠品質愈好(McDowell & Newell,

    1996)。缺點為受試者不能掌握計分原則而無法回答時則無法評量(劉勝義,

    2004)。適合在各種安眠藥藥物對睡眠效果成效之比較上(林,蔡,2003)。

    (2)維辛哈式睡眠量表(Verran and Snyder-Halpern Sleep Scale, VSHSS)

    此量表由Verran 和 Snyder-Halpern於1987年所發展,以視覺類比量表發展

    成睡眠量表,量表的形態是使用10公分水平線之視覺類比測量法。內容包括睡眠

  • 30

    片段情形、睡眠干擾情形、最佳的睡眠情形、是否能補償睡眠等四類睡眠情形,

    總共15項,其中4項正向題,其餘皆為反向題,每題由病患自評昨夜睡眠感受,

    使用10公分水平線的視覺類比測量,正向題每單題最低0分,最高100分,反向題

    則反項計分,總分最低0分,最高100分(林,蔡,2003)。原始量表之信效度

    Cronbach’s α為0.82,1992年由林小玲翻譯成中文版,信效度Cronbach’s α為0.83,

    顯示有很高信度,VHS不僅測量病人睡眠總量,同時可益評估病人睡眠品質(林、

    蔡,2003)。該量表整體內在一致Cronbach’s α為0.4,正確性及相關性CVI值皆

    為1.0(蔡、林、林、梁,2000)。

    (3)愛沃斯嗜睡量表(Epwoth sleep scale, ESS)

    為澳洲Epwoth醫院的Johns (1991)所發展出來量表,目前為全世界睡眠醫學

    界中所廣泛使用,針對嗜睡患者最常發生的狀況,量表共有8題:如坐著閱讀、

    看電視、坐車等各種場合中、搭乘車輛1小時、下午躺著休息、午睡後、靜靜坐

    著且未喝酒精性飲料、坐在車內等紅綠燈等紅綠燈或塞車而是否有打瞌睡的情

    形,加以評估其白天嗜眠的嚴重程度及式睡頻率情形(王等,2003;劉,2004)。

    採Linker scale計分,由0-3計分,0分代表「從未打瞌睡」,1分代表「有一點想

    打瞌睡」,2分代表「很想打瞌睡」,3分代表「極度想打瞌睡」,總分範圍介於

    0-24分,分數若高於16分顯示個案有白天嗜睡情形,愈高代表打瞌睡的機會愈

    大,具有睡眠方面問題。王等(2003)將Epwoth嗜睡量表翻譯成中文版,其總分

    再測信度為0.74,內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為0.81。

    (4)匹茲堡睡眠品質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

    Buysse等(1989)提出睡眠品質的定義,是指個人評值質性與量性睡眠特質

    是否能滿足個人需求程度,更進一步的將睡眠品質區分為兩個重要元素:質的方

    面:主觀陳述對睡眠的品質、睡眠深度與充足感;量的方面:睡眠時數的長短、

    睡眠中曾發生的睡眠覺醒、睡眠潛伏期的長短與睡眠效率等。Buysse等人於1989

    年發展匹茲堡睡眠品質(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評估表,是一個屬於

    評估睡眠質與量的一個自填式問卷,此測量工具並進行為期18個月臨床測試,受

  • 31

    試者回顧其一個月以來的睡眠狀況,具有時效性。問卷一共九大題,其中第五題

    包括10小題,將睡眠品質分成七大項目,能分別計算每一項目的分數,加總後得

    到一個睡眠品質的總分(Buysse et al., 1989; Buysse et al., 1991)。

    根據問卷內容為七項指標,分別為:主觀的睡眠品質(Subjective sleep

    Quiality):個人對過去一個月睡眠品質的滿意度;睡眠潛伏期(sleep latency):個

    人就寢後要花多少時間才能真正入睡,根據Buysse等(1989)研究指出,入睡潛

    伏期超過十五分鐘以上無法入睡是睡眠困難;睡眠時數(sleep duration):過去一

    個月平均每晚實際睡眠時數;睡眠效率( sleep effiency):睡眠的實際時數/躺在床

    上的總時數之百分比(time asleep/time in bed×%),睡眠效率>85%屬於睡眠效率良

    好;睡眠困擾(sleep disturbance):會干擾個人睡眠的生理因素,如打鼾、腳抽動

    或痙攣、感覺冷、感覺熱、做惡夢身體不適等;服用安眠藥物(use of sleeping

    medication):使用處方藥或非處方藥物來促進睡眠;日間活動障礙(daytime

    dysfunction):個人是否因睡眠品質不佳而影響到個人執行白天日常生活功能等。

    每項指標得分以0-3分計算,0分表示過去一個月無此情形,1分表示過去一星期

    少於一次的機率發生無此情形,2分表示過去一星期有一至兩次發生無此情形,3

    分表示過去一星期有三次發生無此情形。總分範圍介於0-21分,當七項總分大於

    5分,則代表個案睡眠品質不良,總分小於等於5分表示睡眠品質良好,總分愈高

    表示睡眠品質愈差(Buysse et al., 1989;Tsai , et al., 2005)。PSQI問卷英文版整體

    內在一致性信度為0.83、敏感度89.6%、特異性86.5%(陳、張,2008;Buysse et

    al., 1989)。

    林等(2003)以機構老人為研究對象,其量表之值為.84,二週再測之相關

    係數r= .80(p < .001)。國內由王潤清於2003年取得原量表發展者Dr. Buysse及

    出版機構Elsevier Science之使用同意,並請英文專家將此量表翻譯成中文,再請

    精通中英語專家轉譯成英文,來檢視是否合乎原作者知量表原意,此量表修訂成

    中文版後邀請六臨床專家進行專家內容效度檢測,評定方式採整體之效度指標

    (the index of content validity;CVI)的計分方式,整體之CVI為0.94(王,2003),

  • 32

    而使用問卷評估睡眠品質是最簡便測量的測量工具,其中偵測睡眠品質的量表最

    多人使用「匹茲堡睡眠品質量表」(Drake, Roehrs, & Roth, 2003)。

    藉由主觀與客觀的測量方法來了解個案睡眠品質,主客觀睡眠評估工具之間

    有不同一致性,客觀的睡眠品質評估並非就能完全做為判斷標準,而主觀的睡眠

    品質則仍有其重要性存在(邱、邱,2010;徐,2007;劉、周、謝,2009)。本

    研究以匹茲堡睡眠品質量表為個案睡眠品質研究工具。

    三、老人與睡眠品質

    隨年齡的增長,老人的睡眠品質和睡眠時數在一天之內的分佈上有明顯的變

    化,年輕人深度睡眠期間約佔睡眠20-25%之間,但是老年人只占5-10%,而總睡

    眠時數及深睡期會隨之減少,然而睡眠中斷的情形卻隨之增加 (張、李,2003)。

    根據腦波發現老年人睡眠結構的改變包括NREM第一、二期增加,第三四期會漸

    進或進行性減低,由於REM的減少所以老年人睡眠習慣就早起(Hazzard, Blass,

    Ettinger, Halter, & Ouslander, 1999)。老年人生理系統中神經系統與睡眠功能老

    化,整個睡眠清醒週期提前,吃完晚餐後約七、八點就想睡覺,凌晨三、四點再

    也睡不著,且入眠期增長,淺度睡眠期增加,深度睡眠期減少,而快速動眼期亦

    稍微減少但幅度不大,並且在睡眠過程中常常覺醒,造成整個睡眠效率的降低。

    (Lee, Low & Twinn, 2007;Martin, Marler, Shochat & Ancoli, 2000;Monane, 1992;

    Stepnowsky & Ancoli-Israel, 2008)。研究調查發現老年人花在床上的時間較長,

    但真正入睡的時間較短,年長者白天打盹的次數較多(Buysse et al., 1992)。

    良好的睡眠品質對一個人的健康、幸福和效率是相當重要,睡眠不足或睡眠

    品質不良會在隔日白天精神狀態中反映出來,睡眠品質為心理和生理良好狀態的

    指標(Morgan, 1992),而良好的睡眠與健康之關係包括降低死亡率、降低血管疾

    病率與降低精神疾病率(許、崔,2004),睡眠品質不好可能影響內分泌平衡,

    產生記憶力、警覺性、注意力、判斷力減退,身體健康方面使體溫調節發生障礙、

    免疫系統產生變化、白血球不足、抵抗力下降,對老年人健康造成危害,例如血

    壓上升、心臟病發作、血糖不易控制、腸胃障礙功能不良等,良好的睡眠品質可

  • 33

    以讓大腦得到充分休息,處理白天所輸入的訊息和記憶,所以可被視為預測健康

    與生命長短的重要指標(李,2001;Eliopouios, Zinelis, & Papadopoulos, 2005)。

    根據美國國家老化研究機構(National Institude AGING, NIA)的老年人人口

    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發現,年齡超過65歲的老人有28%覺得有睡眠問題(Foley,

    Monjan, Brown, Simonsick, Wallace, & Blazer,1995),睡眠品質問題在中老年人盛

    行率高(Nau, McCrae, Cook, & Lichstein, 2005)。Lai (2005)對60歲以上社區老人睡

    眠品質調查,有40%主訴睡不好之經驗。黃(2002)對2045位65歲以上石牌社區

    老人失眠流行病學之探討發現,過去一個月,至少有一種睡眠抱怨問題共有351

    位佔17.2%,每週3次以上有睡眠問題者有194位佔9.5%。鄒(1993)探討敬老院

    老人睡眠品質與健康狀況,發現有36.4老人有睡眠不好問題。陳、王(1995)指

    出居住改變、退休、家人死亡,身體、角色、人際關係、社交活動的改變均會影

    響生活方式,如果無法適應會造成生活及情緒壓力,容易導致失眠,然而夜間睡

    眠品質不良,將會影響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睡眠品質長期不佳,容易造成白天

    嗜睡與精神不濟,進而影響工作與學習的效率,嚴重甚至可能導致心血管與精神

    方面的疾病,而且也容易增加意外事件的死亡率(朱、方,1998)台灣睡眠醫

    學學會所做的「國人睡眠趨勢大調查」發現本次調查亦發現,慢性失眠與慢

    性疾病息息相關,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高血壓,三高疾病的症狀及藥物

    作用與失眠問題交互影響,患者血壓升高、心跳加快後引發失眠,長期慢性失眠

    又會惡化原有疾病(台灣睡眠醫學學會,2009)。

    由上述文獻得知,個人對睡眠品質的評量是個人主觀的感受與自行建構認定

    的,會受到環境因素、個人的認知、睡眠時數,睡眠的過程和相關的生理症狀等

    因素的影響。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內醫療衛生與科技的快速進步,使得人的平均

    壽命不斷地延長,老年人口逐年上升,高齡化社會來臨老年人已經成為社會上不

    可忽視的消費族群,也成了眾所矚目的焦點,其中有關於老人睡眠問題更是值得

    重視。

  • 34

    四、影響老人睡眠品質的相關研究及因素

    研究者參考國內外睡眠品質文獻,針對研究主題相關之背景變項進行探討,

    有以下分別說明:

    (一)個人特質

    1. 性別

    Hsu(2001)研究80位66 ~93歲老人由中國遷移至西雅圖老人的睡眠品質,發現

    性別與睡眠品質有關。Schechtman、Kutner、Wallace 和 Buchner(1997)針對

    社區485位65歲以上老年人睡眠調查中發現,女性容易發生入睡困難及夜間睡眠

    中斷情形,女性發生睡眠障礙情形比男性高。國內多位學者針對睡眠研究中發現

    性別與睡眠品質有明顯相關,女性睡眠狀況不佳比例高於男性(李,2008,林,

    2000;吳,2001;曾,2007;陳、王,1995;陳,2008;蔡等,2000);Pinquart

    及Sorensen(2001)指出喪偶會影響睡眠品質。而鄒(1994)探討敬老院老人睡眠

    品質與健康狀況,指出性別與睡眠品質無關;林等(2006)、Lai(2005)研究結果

    也指出性別與睡眠無相關。由此可知,性別與睡眠品質之間關係無一致情形。

    2. 年齡

    研究顯示老年人睡眠品質不良高危險群,年齡增長導致老化所伴隨生理功能

    退化,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蘇,2000;徐、黃,2002),葉(2005)指出其

    生理系統也會跟著老化,睡眠功能也會有顯著變化,入眠期增長,淺度睡眠期增

    加。老年人常抱怨夜間醒來頻率增加、清晨早醒(Drake, Roehrs, & Roth, 2003),

    並且在床上時間多,但是睡眠總時數卻是減少情形(Martin, 2000)。陳(2008)針

    對台灣地區18歲以上成人自評睡眠品質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研究發現年齡越大

    睡眠困擾越嚴重,中夜間睡眠困擾以年齡越大者越嚴重。陳、王(1995)探討老

    年婦女睡眠品質,研究200位65歲以上社區婦女,研究結果顯示年齡對其睡眠品

    質具有影響力。也有研究結果指出年齡與睡眠無關(林,2000;陳,1995;洪,

    2005;曾,2007;曾、姜,2004;蔡等,2000;Schechtman et al., 1997)。以上

    發現年齡與睡眠品質之間關係無一致情形。

  • 35

    3. 婚姻狀況

    研究指出婚姻狀況與睡眠品質有差異(曾,2007;Ohayon, 1996),其中分

    居、離婚、寡居、喪偶者會有較高的失眠比例(Ohayon, 1996)。Schechtma等(1997)

    研究結果顯示已婚女性較較未婚容易產生睡眠障礙。Lai(2005)指出有喪偶情

    形者會影響睡眠品質。陳(2008)研究發現喪偶者夜間睡眠困擾較嚴重。然而有

    些學者研究結果指出婚姻狀況與睡眠品質無顯著差異(李,2008;林,2000;林

    等,2006;陳,1996;鄒,1994;Hsu & Lin, 2005)。以上發現婚姻狀況與睡眠

    品質之間關係無一致情形。

    4. 教育程度

    研究指出教育程度較好者對於個人有睡眠問題時,較能尋找社會資源處理

    (曾,2001;雷,2003;蘇,2000)。陳(2008)探討台灣地區18歲以上成人之

    睡眠品質現況,研究發現教育程度低在夜間睡眠困擾較嚴重。曾(2007)研究發

    現社區老人教育程度越低睡眠品質越差。Schechtma等人(1997)研究結果指出

    社區老人教育程度與睡眠品質呈負相關,教育程度越低者睡眠品質越高。蔡等

    (2000)對某區域醫院老人的睡眠障礙及其相關因子之探討結妥顯示教育程度越

    低者期睡眠品質優於高教育程度。但是也有結果指出教育程度與睡眠品質無統計

    無顯著差異(李,2005;李,2008;吳,2001;林,2000;林等,2003;林等,

    2006;Hsu & Lin, 2005)。以上發現教育程度與睡眠品質之間關係無一致情形。

    5. 宗教信仰

    陳、王(1995)研究探討200位老年婦女睡眠品質,發現老年婦女參予宗教

    活動與睡眠品質有顯著相關(r=0.46, p

  • 36

    影響睡眠品質。陳、王(1995)探討生活事件中包括經濟狀況,結果指出睡

    眠品質與生活事件呈現顯著相關。曾、姜(2004)研究社區老人睡眠品質,

    將經濟狀況歸在社經地位,結果指出睡眠品質與社經地位呈現顯著相關。曾

    (2007)對社區老人睡眠品質及其相關因素探討中發現經濟狀況睡眠品質顯

    著相關。Sutton、Moldofsky 和 Badley(2001)研究指出低收入比高收入有

    較高失眠比例。蔡等(2000)研究結果指出經濟與睡眠品質無顯著差異。以

    上發現經濟狀況與睡眠品質之間關係無一致情形。

    (二)健康背景

    1. 健康狀況

    因身體疾病所產生的疼痛、咳嗽、腹瀉等會造成其睡品品質受到影響,多數

    人自覺健康狀況差時或罹患多種慢性疾病時也會影響睡眠(陳、王,1995;

    Norrbrink, Hultling, & Lundeberg, 2005)。Schechtman等人(1997)對485位65歲

    以上社區老人研究指出自覺健康狀況與睡眠狀況呈現正相關。國內學者多位研究

    指出自覺健康狀況愈好者其睡眠品質也愈好,自覺健康狀況不佳者其睡眠品質也

    越差(李,2008;林,2000;吳,2002;曾,2001;雷、林,2003;陳、林,2006)。

    自覺健康狀況與睡眠品質有顯著相關(林等,2006;黃,2003)。由此可知,自

    覺健康狀況不佳者與睡眠品質有相關性。

    2. 慢性疾病

    文獻指出當疾病達到某一程度時會導致身體不適狀況產生,進而影響睡眠情

    形(姚、呂,1996;Norrbrink et al., 2005;Roehrs & Roth, 2005)。Hsu(2001)

    研究80位66 ~93歲老人由中國遷移至西雅圖老人的睡眠品質,發現慢性疾病與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