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核病十年減半全民動員 第二期計畫 - cdc ·...

48
I 結核病十年減半全民動員 第二期計畫 行政院 99 11 8 日院臺衛字第 0990062307 號函核定 行政院 101 8 29 日院臺衛字第 1010053142 號函修正 行政院衛生署 中華民國 101 年 9 月

Upload: others

Post on 10-Oct-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結核病十年減半全民動員 第二期計畫 - CDC · 追蹤資料亦顯示,愈年帅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機率愈 高,尤其是學齡前帅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的240

I

結核病十年減半全民動員

第二期計畫

行政院 99 年 11 月 8 日院臺衛字第 0990062307 號函核定

行政院 101 年 8 月 29 日院臺衛字第 1010053142 號函修正

行 政 院 衛 生 署

中華民國 101年 9月

Page 2: 結核病十年減半全民動員 第二期計畫 - CDC · 追蹤資料亦顯示,愈年帅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機率愈 高,尤其是學齡前帅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的240

II

結核病十年減半全民動員第二期計畫

目 錄

壹、計畫緣起 ........................................................................................................ 1

一、計畫依據 ................................................................................................ 1

二、未來環境監測 ...................................................................................... 2

三、問題評析 ................................................................................................ 4

貳、計畫目標 ........................................................................................................ 9

一、目標說明 ................................................................................................ 9

二、達成目標之限制 ................................................................................ 9

三、預期績效指標及評估基準 .......................................................... 10

參、現行相關政策及方案檢討 .................................................................. 13

肆、執行策略及方法 ....................................................................................... 16

一、主要工作項目及執行方法 .......................................................... 16

二、分年執行策略與步驟 .................................................................... 34

伍、期程及資源需求 ....................................................................................... 40

一、計畫期程 .............................................................................................. 40

二、所需資源說明 .................................................................................... 40

三、經費來源及計算基準 .................................................................... 40

四、經費需求 .............................................................................................. 41

陸、預期效果及影響 ....................................................................................... 42

Page 3: 結核病十年減半全民動員 第二期計畫 - CDC · 追蹤資料亦顯示,愈年帅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機率愈 高,尤其是學齡前帅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的240

III

柒、附則 ................................................................................................................. 43

一、替選方案之分析與評估 ............................................................. 43

二、有關機關配合事項 ....................................................................... 43

Page 4: 結核病十年減半全民動員 第二期計畫 - CDC · 追蹤資料亦顯示,愈年帅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機率愈 高,尤其是學齡前帅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的240

1

結核病十年減半全民動員第二期計畫

壹、計畫緣起

結核病一直是台灣最嚴重的傳染疾病,到國民所得已超過一

萬三千美元的今天,每年仍有將近約一萬三千名的新發個案,其

嚴重性比所有其他傳染病的總和還大。

結核病不但危害民眾健康及生命,耗損社會生產力,更嚴重

影響國家競爭力及國際形象。台灣推展結核病防治工作已逾半世

紀,在防疫人員長期的努力下,疫情雖已有很大的進展,但相較

於先進國家,仍有數十年的差距,需加速改進,迎頭趕上。

台灣地狹人稠,人口密集且流動性大,加以社會高度發展造

成人際關係疏離、醫療資源普及造成個案就醫自由,病人的發現

及管理較農業社會困難許多。近年來,結核病在全球有捲土重來

之勢,台灣的結核病防治工作受到開放觀光、外勞引進、國際往

來頻繁等因素影響,亦面臨了高度挑戰,亟應採取更積極主動的

介入措施,突破防治工作的瓶頸,以保障民眾健康。

自 95 年度起,行政院核定實施「結核病十年減半全民動員

計畫」,為期十年,經推行第一期五年計畫,每年新增個案數由

94 年 16,472 例下降至 97 年 14,265 例已略見成效,衡酌結核病

流行現況及評估過去執行成效,並配合知名國際組織 Stop TB

Partnership(終止結核夥伴)推薦之全球結核病防治計畫「The

Global Plan To Stop TB 2006-2015」,與世界接軌,廣納專家學者

建言,爰研提「結核病十年減半全民動員計畫」第二期延續計畫,

以竟其功。

一、計畫依據

95 年 7 月 7 日院臺衛字第 0950031290 號函,同意「結

核病十年減半全民動員計畫」。

Page 5: 結核病十年減半全民動員 第二期計畫 - CDC · 追蹤資料亦顯示,愈年帅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機率愈 高,尤其是學齡前帅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的240

2

二、未來環境監測

(一)全球結核病流行現況及趨勢

結核病是由結核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引起的飛

沫傳染病,過去由於缺乏有效的治療藥物,病患約有半數死亡、

四分之一成為慢性傳染源,幾乎等於是不治之症。1944 年後,

結核藥物陸續問世,各國結核病的流行已有顯著的改善。但自

1980 年代起,由於許多國家防治計畫不完善、多重抗藥性結核

的產生、愛滋病的盛行及全球人口的快速流動,全球普遍面臨

結核病回升的威脅。世界衛生組織有鑑於結核病疫情日益惡

化,於 1993 年宣布結核病為「全球緊急危機」,呼籲各國重視

結核病防治工作,嚴密防範結核病的全面反撲。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顯示,2007 年,據估計全

球共有 927 萬起結核發病病例,高於 2006 年(924 萬例)、2000

年(830 萬例)和 1990 年(660 萬例)的水準。多數病例發生

在亞洲(55%)和非洲(31%),小部分病例發生在東地中海區

域(6%)、歐洲區域(5%)和美洲區域(3%)。2007 年病例數

排名前五位的國家是︰印度(200 萬)、中國(130 萬)、印尼(53

萬)、奈及利亞(46 萬)和南非(46 萬)。雖然結核病發生率在

世界衛生組織 6 個區域中有五個區域趨於穩定下降,另歐洲區

域則為持帄狀態,但是發生率緩慢下降,每年降幅不到 1%。估

計 2007 年的發生率為每十萬人口 139 人,盛行率則為每十萬人

口 210 人。同年估計有 50 萬名多重抗藥性結核病人,85%集中

在 27 個國家,總數排名前五名的國家分別是印度(131,000 人)、

中國(112,000 人)、俄羅斯(43,000 人)、南非(16,000 人)、

孟加拉(15,000 人)。

目前,大多數的國家均已將結核病的診斷和治療服務納入

衛生保健範圍免費提供,一半以上的結核病高負擔國家均已訂

定國家結核病防治計畫,結合國家整體資源,共同進行結核病

防治。歷經近幾年努力,雖然全球結核病負擔逐漸減輕,但估

計仍有約 37%結核病患未能在都治(DOTS)監督下獲得治療,

Page 6: 結核病十年減半全民動員 第二期計畫 - CDC · 追蹤資料亦顯示,愈年帅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機率愈 高,尤其是學齡前帅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的240

3

高達 96%多重抗藥性結核病患未能獲得符合國際標準的診斷和

治療。為了加速達成全球結核病十年減半之目標,世界衛生組

織和終止結核夥伴(Stop TB Partnership)訂定了一系列策略,

呼籲所有國家一起努力。

(二)台灣結核病流行現況及趨勢

1.發生率

民國 94 年經通報確診為結核病病例者 16,472 人,結

核病發生率為十萬人口 72 人;97 年經通報確診為結核病

病例者 14,265 人,結核病發生率為十萬人口 62 人,94

至 97 年發生率降幅為 14%。

從民國 94 年至 96 年結核病新案中,依性別區分,男

性結核病人數及發生率約均為女性的 2 倍。依年齡區分,

結核病發生率隨年齡增加而明顯上升,94 年至 96 年新發

現結核病人中約有 52%為 65 歲以上老年人。

在縣市差異上,結核病推估發生率東部較西部高,南

部較北部高。民國 94 年以台東縣推估發生率最高,達每

十萬人口 259 人,高雄縣、花蓮縣分居二、三位;95、96

年均以花蓮縣推估發生率最高,達十萬人口 190 人、166

人,屏東縣、台東縣則分居二、三位。94 至 96 年山地鄉

結核病發生率分別為每十萬人口 293 人、267 人、206 人,

明顯較一般地區結核病發生率為高(每十萬人口/71 人、

66 人、62 人)。

2.死亡率

民國 94 年台灣結核病死亡率為十萬人口 4.3 人,死亡

人數 970人,占總死亡 0.7%;民國 95 年台灣結核病死亡率

為十萬人口 3.65 人,死亡人數 832人,占總死亡 0.6%;96

年台灣結核病死亡率為十萬人口 3.4 人,死亡人數 783 人,

占總死亡 0.6%。與過去比較,結核病死亡率從民國 36年的

每十萬人口 294.44 人下降到 96年 3.4 人,下降幅度可觀。

Page 7: 結核病十年減半全民動員 第二期計畫 - CDC · 追蹤資料亦顯示,愈年帅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機率愈 高,尤其是學齡前帅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的240

4

在民國 94 至 96 年的結核病死亡情形,依性別區分,

男女性死亡比分別為 3.2:1、2.7:1、3.7:1,男性結核

病死亡高於女性;依年齡區分,結核病死亡率隨年齡增加

而增高,在全部死於結核病的病人中,有約 80%屬於 65

歲(含)以上的老年人,顯示台灣地區結核病死亡年齡分

布主要集中於老年人口。

在縣市差異上,結核病死亡率與發生率均為東部較西

部高、南部較北部高。民國 94、95 年結核病死亡率以台

東縣最高,分別達每十萬人口 10 人、9.69 人,花蓮縣與

屏東縣互為二、三位。96 年屏東縣以每十萬人口 8.19 人

高居第一,其次為台東縣與花蓮縣。

與其他國家相較,我國結核病推估之發生率高於美

國、英國、日本及新加坡,與南韓及馬來西亞相近,低於

其他東南亞國家,如越南、泰國、菲律賓及印尼。死亡率

則較美國、大部分歐洲國家為高,與日本、新加坡相近,

較大多數東南亞國家為低。

3.治療成功率

我國 93年痰塗片陽性新案世代 12個月之追蹤治療成

功率為 61%,94 年為 64%,與美國(64%)相當,但均

未達到世界衛生組織(WHO)85%的目標。如以性別化

區分,則 94 年世代追蹤 12 個月治療成功率,男性為 62%,

女性為 70%。

三、問題評析

結核病防治工作於民國90年自慢性病防治局移由本署疾

病管制局負責後,展開新的里程碑。透過一系列「不通報、

不給付」、「通報即登記」、「都治(DOTS)計畫」、「進階都治

(DOTS-Plus)計畫」、「公務預算支付結核病醫療費用」等政

策之推行,加上「結核病十年減半第一期計畫」資源之投入,

使結核病防治於過去數年間,繳出亮麗之成績,個案發生率

Page 8: 結核病十年減半全民動員 第二期計畫 - CDC · 追蹤資料亦顯示,愈年帅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機率愈 高,尤其是學齡前帅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的240

5

由 94 年每 10 萬人口 72 人,降低為 97 年每 10 萬人口 62 人,

降幅達 14%。然而面對世界衛生組織一再的呼籲,國際各國

競相投入資源進行結核病防治,加上與我國往來密切之東南

亞諸國均仍屬結核病高發生率國家,要與全球結核病防治計

畫同步達到「結核病十年減半」的目標,仍需採取更積極有

效策略,投入結核防治工作。

以下就目前我國結核病防治面臨之問題,說明如下:

(一)個案發現、通報問題

1.結核病的潛伏期長、發病時間不一致

由於結核病的潛伏期長,一般人於初次感染後,終

其一生體內結核菌再度活化伺機發病( endogenous

reactivation)的機率約為 5-10%,其中約有一半是在感染

後的前二年發病,第一年的危險性最大,以後每年發病機

會逐年遞減,但終生均有發病可能。另因初次感染者的症

狀不典型,發燒、咳嗽、體重減輕等症狀都不明顯,痰液

也不一定驗得出結核菌。因此常延誤就診的時間,並造成

疾病的傳播。諸多國際間之研究結果亦顯示,與傳染性肺

結核個案之接觸者如為帅童,則終其一生的發病機率高達

17%,較成人接觸者發病機率的 5-10%為高。本國接觸者

追蹤資料亦顯示,愈年帅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機率愈

高,尤其是學齡前帅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的 240 倍, 而

成人則為同齡者之 8~50 倍。

2.病人延遲

疾病早期之症狀不明顯及民眾之警覺性低,均會導

致延後就醫時間之問題,加以我國民眾喜歡自行服用成

藥,更抑制疾病症狀之產生,造成醫師診斷之困難。加

以一般社會大眾對結核病的歧視、標籤化,造成病患諱

疾忌醫,或因缺乏病識感,都會延遲就醫時間。

此外,我國結核病患 65 歲以上老年人佔 51%,且

Page 9: 結核病十年減半全民動員 第二期計畫 - CDC · 追蹤資料亦顯示,愈年帅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機率愈 高,尤其是學齡前帅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的240

6

隨年齡增加發生率有上昇之趨勢,另因台灣已進入老年

化社會,老年病人多重健康問題例如糖尿病、癌症、抽

菸、免疫力低下等,均增加醫療照護的嚴竣挑戰。

3.診斷延誤

結核病的症狀不典型,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加上

一般醫師對結核病診治不熟悉,若醫師缺乏警覺性,常

導致診斷之延誤。讓所有醫師熟悉此疾病,使病患均能

獲得適當的診斷,是結核病防治能否成功的重要關鍵。

4.通報延遲

醫事人員對傳染病通報流程不熟悉或疏於注意,如

公衛人員未接獲通報,無法即時管理個案,可能造成個

案於社區傳播病菌。

5.實驗室品質不齊

國內每年結核病檢驗檢體量龐大,依現行結核病檢

驗,尚有許多方法需由人工操作執行,無法以自動化設

備代勞,且傳統檢驗人員訓練期程長。人員工作負荷

量、操作之純熟度及是否確實遵守標準操作程序等,皆

會影響檢驗品質。另因結核菌為生物危險等級第三級病

原,感染機率及相對危險性較高,工作環境設施安全待

改善及缺乏適當之鼓勵或人員危險津貼等,致檢驗技術

人員執行結核病檢驗意願普遍不高。目前國內有百餘家

實驗室從事結核病檢驗,品質監督尚乏機制。因此,爭

取相關資源、提升結核病檢驗品質及專業人員參與結核

病檢驗之意願,刻不容緩。

(二)臨床醫療部分

1.醫療品質差異

早期我國結核病患均於專責機構接受照護,配合健

保制度推行,民眾就醫選擇增多,大部分結核病患已分

布於所有醫療院所求醫,但一般醫師對結核病診治經驗

Page 10: 結核病十年減半全民動員 第二期計畫 - CDC · 追蹤資料亦顯示,愈年帅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機率愈 高,尤其是學齡前帅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的240

7

不足,不適當的處方可能造成治療失敗甚至轉為抗藥性

結核病,衍生後續更多的問題個案產生。

2.醫療院所診治意願不足

現行健保給付制度造成醫療院所診治結核病患之意

願低落,為避免醫療院所不願意診治結核病患,使病患

之治療失去連續性,也容易因為病患輾轉於各醫院間求

醫,造成醫院院內感染問題。妥善運用公務預算,提高

醫院的診治意願,可早日達成結核病十年減半之目標。

加上醫院結核病感染事件在報章媒體時有所聞,雖然事

後大多已排除為院內感染,然而也造成醫療院所擔心影

響醫院聲譽,而不願意收治結核病患。

3.困難個案的治療

世界衛生組織近年來一再呼籲世界各國正視抗藥性結

核病之危機。台灣多重抗藥性結核病(MDR TB),自 95

年開始進行登記監測,新案多重抗藥性結核病的比例達 1%

為一個值得注意的警訊。另外隨著檢驗技術的提升,超級

多重抗藥性結核病(XDR TB),也逐漸被診斷發現,目前

國內已有 15 人,這些個案以目前臨床可用藥物,要治癒非

常困難,而一旦被此類病菌傳染,也增加了新個案的治療

困難。如果抗藥性結核的問題不能改善,以後可用的有效

結核藥物勢必越來越少,結核病的治療越來越困難,這正

是台灣以及全球結核病防治工作面臨的嚴苛挑戰。

(三)個案管理部分

1.疾病治療期程長,管理不易

結核病的治療期程長達 6 個月以上,部分困難治療的

個案,可能需 2 年以上的治療;加上治療時需合併 4 種以

上有效的抗結核藥物,而這些藥物又常合併產生副作用,

導致病人對醫囑之遵從性低,治療中斷的結果就是產生更

多的抗藥性結核病,且造成不斷的傳播疾病。所以每一位

Page 11: 結核病十年減半全民動員 第二期計畫 - CDC · 追蹤資料亦顯示,愈年帅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機率愈 高,尤其是學齡前帅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的240

8

結核病患其治療過程都需要公衛人員持續的管理,透過醫

療與公衛的結合,才能落實結核病防治工作。

2.基層公衛人力不足

每年新增結核病個案約 1 萬 4 千人,均需要公衛護士

介入管理,於漫長的治療過程中,適時提供衛教與心理支

持,所需人力非常龐大,現行各縣市衛生所雖已推行綜合

保健業務,每一位公共衛生護士均參與結核病防治工作,

惟因仍需承辦其他業務,相形之下,人力仍顯不足。於第

一期結核病十年減半全民防制動員計畫資源投入下,各縣

市聘僱關懷員協助公衛護士關懷個案確實服藥,減輕許多

公衛負擔。所以公衛護士角色除傳統的親自個案管理外,

應投入更多心力進行都治品質管理之工作。

3.不合作及特殊個案管理

台灣結核病個案就年齡結構而言,以 65 歲以上老人

發生率最高,病人數約為所有新案的 50%以上,死亡數占

所有死亡個案的 80%以上。65 歲以上老人,除了居家照護

之外,部份老人由長照機構照護,因此交互感染的可能必

頇予以重視。另山地鄉結核病發病數相較於全國雖占少數

(每年約 400-500 人),但發生率高達每 10 萬人口 200 人

以上,較台灣發生率高出 3-4 倍。其他族群(居無定所的

遊民、貧困獨居者及外勞)及人口密集機構(部隊、監獄、

呼吸照護病房)等亦同屬高危險族群,應納入防治重點。

少數極度不合作個案,雖為數不多,卻耗費許多社會成本

並造成民眾恐慌,無形中也更加重一般人對結核病的歧視

標籤化。另我國外籍配偶人數日益增多,自 93 年約 33 萬

人增加至 97 年約 41 萬人,女性人數為男性人數的 13 倍,

且因大多來自東南亞結核病高發生率國家,其中經通報為

結核病者,95 年共有 128 位、96 年 143 位、97 年 139 位。

面對這些染病之外籍配偶及其可能造成的後續感染,均為

防治工作的重點之ㄧ。

Page 12: 結核病十年減半全民動員 第二期計畫 - CDC · 追蹤資料亦顯示,愈年帅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機率愈 高,尤其是學齡前帅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的240
Page 13: 結核病十年減半全民動員 第二期計畫 - CDC · 追蹤資料亦顯示,愈年帅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機率愈 高,尤其是學齡前帅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的240

9

貳、計畫目標

一、目標說明

為順利達成結核病十年減半之總目標,需依據公共衛生

之概念,分別規劃防治策略,本計畫執行之目標如下:

(一)使已被發現的病人得到標準化完善醫療照護,儘速治癒,

減少社區傳染源。

(二)透過高品質個案管理進行投石入池式接觸者檢查,主動發

現早期病人,切斷傳染鏈。

(三)預防潛伏性感染者發病,有效控制結核病個案之發生。

(四)降低結核個案死亡率。

二、達成目標之限制

(一)基層公共衛生人力長期無法補足應有員額,造成第一線工

作人員負擔過重,且因人員流動性大,對業務不熟悉,亦

使工作無法落實。

(二)防治經費不足,缺乏足夠的經費支持,使計畫無法全面推

動,影響計畫目標之達成。

(三)經濟不穩定,高失業率等因素衝擊下,影響低收入個案健

保納保及就醫等權益,導致病患無法早期就醫,延緩納入

防治體系照護。

(四)醫事人員如未依照診治指引之規範給予病患適當之處

置,恐影病患治療成果。

(五)政策之規劃需各縣市政府衛生局積極配合執行,否則將影

響本計畫推動成果。

(六)面對國內每年數十萬件結核病檢體,上百家機構進行結核

病檢驗現況,相關檢體運送與合約實驗室運作年耗資數千

萬元。然因政府預算及人力逐年減列,已面臨專責督導與

實驗室品質監控人力不足之窘境,在人力與經費持續不足

下,檢驗品質提升之成效恐將受到影響。

Page 14: 結核病十年減半全民動員 第二期計畫 - CDC · 追蹤資料亦顯示,愈年帅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機率愈 高,尤其是學齡前帅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的240

10

三、預期績效指標及評估基準

為使本計畫指標更具評估意義,經徵詢專家學者意見,

並配合我國結核病流行病學趨勢,預期績效指標經專家建議

規劃如下:

(一)結核病新增個案年齡標準化發生率至 104 年達每十萬

人口 36 人

因我國 65 歲以上個案占全國結核病個案 53%,且人口

老化問題逐年嚴重,在排除人口老化之不可抗力因素

下,較可真實呈現努力之成果。以第一期計畫核准年

之前一年(94 年)人口結構進行標準化之發生率為每十

萬人口 72.5 人進行推算,期望至 104 年可達成每十萬

人口 36 人之目標(100 年每十萬人口 47 人)。

(二)年齡標準化完治率至 104 年達 94.5%

我國結核病年齡標準化完治率於 96 年達到 92%,因近

年來致力於都治計畫推動,結核病患在都治關懷員協助

下,大多能順利完成治療,扣除死亡個案後,完治率的

成長空間有限,但本署仍期望能達到 94.5%之目標。

(三)個案追蹤治療結果 18 個月失落率至 104 年低於 1.0%

我國個案追蹤治療結果 18 個月失落率於 96 年為

1.42%,因近年來致力於都治計畫推動,結核病患在都

治關懷員每日關懷下,失落率下降空間有限,本署繼

續努力,期能達到 1.0%之目標。

(四)結核病死亡率至 104 年低於每十萬人口 2 人

我國結核病死亡率 95、96 年分別為每十萬人口 3.6 人、

3.4 人,因我國 60%以上結核病人均為 65 歲以上高齡

族群,故死亡率下降空間有限,本署仍規劃於 104 年

下降至每十萬人口 2 人。

(五)主動發現比率達每年新案總數至 104 年達 4%以上

個案發現為結核病防治首要工作,如能於早期主動發現

個案,及早展開防治作為,當更能控制疫情,98 年主

Page 15: 結核病十年減半全民動員 第二期計畫 - CDC · 追蹤資料亦顯示,愈年帅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機率愈 高,尤其是學齡前帅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的240

11

動發現比率為 2.9%,當個案管理品質提升,感染源減

少情況下,主動發現比例會隨之下降;惟為能更早期發

現個案,將加強接觸者檢查及潛伏感染個案之篩檢,提

高主動發現比率。

另因各縣市人口數及結核病發生率差異性過大,如以所

有縣市發生率減半為計畫評估指標,不具意義;且本署每年

即已依前年度統計資料分析結果,訂定縣市考評指標,故本

(第二期)計畫未就縣市部份,另訂指標。此外,因結核病

為慢性傳染病,故相關結果指標之計算均需俟開始治療後 18

個月始可計算,故每年度結束時僅可呈現二年前之成果。

預期績效指標 評估基準

年度目標【註 1】

100

101

102

103

104

結核病新增個案年齡

標準化發生率(每十萬

人口)

【(某年某一年齡組

之發生數 該年齡組之

人口數) 2005 年該年

齡組之人口數】 2005 年

該年總人口數

47 45 42 38 36

年齡標準化完治率

(%)

以 WHO 標準人口為依

據,針對:年度結核病新

案經 18 個月追蹤治療

後,醫師診斷為完成治療

人數 【註 2】 / 同年度結

核病新案數,進行年齡別

標準化計算

93.5 93.5 94 94 94.5

個案追蹤治療結果 18

個月失落率(%)

年度結核病新案經 18 個

月追蹤治療,結果為失去

追蹤人數【註 3】 / 同年

度結核病新案數

1.3 1.2 1.2 1.1 1.0

Page 16: 結核病十年減半全民動員 第二期計畫 - CDC · 追蹤資料亦顯示,愈年帅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機率愈 高,尤其是學齡前帅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的240

12

備註:

1.本計畫目標之定義均比照世界衛生組織(WHO)年報,有關新

增個案年齡標準化發生率、結核病死亡率資料統計為計畫年度

前一年;其他指標之分析則為計畫年度前二年之追蹤世代(至

2015 年 12 月 31 日計畫結束,新增個案年齡標準化發生率、結

核病死亡率採計 2014 年資料;其他指標則採計 2013 年追蹤世

代之結果)。

2.完成治療定義:接受完整結核病治療,且經臨床醫師診療判定

可完成治療者。

3.失去追蹤定義:病人經通報登記後,於追蹤管理過程中持續行

蹤不明,致無法得知個案治療管理狀態者。

4.主動發現定義:指經由接觸者檢查、巡檢、團檢而發現之潛伏

感染及發病人數。

5.本指標所指偏鄉,係依行政院研考會認定之偏遠程度較高,且

98 年度結核病發生率高於每十萬人口 100 人之鄉鎮。

結核病死亡率(每十萬

人口)

(年度因結核病死亡人數/

年中人口數) ×10 萬

2.7 2.5 2.3 2.2 2.0

主動發現比率(%) 年度主動發現人數【註 4】

/同年度結核病新案數

*100%

3 3.5 3.5 4 4

偏鄉【註 5】12 歲以上

居民胸部 X 光篩檢數

(人次數)

年度中完成胸部 X 光篩

檢人次數

27000 35000 43000 51000 59000

痰檢體 24 小時內送達

檢驗機構之比率(%)

【(年度TB代檢網資料庫

實驗室收件日期-採檢日

期≦1 日之檢體數)/痰檢

體總數)*100%

70 75 80 85 90

結核病檢驗認可實驗

室完成國內財團法人

全 國 認 證 基 金 會

(TAF)認證比率(%)

(年度 TAF TB 認證家數/

衛生署TB認可家數)*100

85 89 93 97 100

Page 17: 結核病十年減半全民動員 第二期計畫 - CDC · 追蹤資料亦顯示,愈年帅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機率愈 高,尤其是學齡前帅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的240

13

參、現行相關政策及方案檢討

「結核病十年減半全民動員第一期計畫」自 95 年奉核定執

行至今,針對當初所提問題,已規劃多項執行計畫因應。

除加強接觸者檢查及高危險群篩檢,搭配 X 光巡檢,以早

期發現個案。另在臨床診療策略上,因應社會型態及民眾就醫

習慣之改變,以結核病每年新增 1 萬多名病例數之診治量而

言,勢必頇朝提升一般醫療院所對結核病之認知,並能處理一

般結核病個案之方向規劃。為提升一般醫院診治水準,除參考

國際資料,邀集國內專家及相關之專科醫學會共同編訂適合我

國之「結核病診治指引」,並廣發國內醫界參考使用,同時與相

關醫學會、學會合作,針對醫院工作人員舉辦多場教育訓練,

以提升其診治、照護水準,盡量減少延誤診斷之機會。另外自

實施「結核病十年減半計畫」以來,致力於結核菌實驗室檢驗

品質提升,除補助部分實驗室提升其設備,亦與相關學會合作,

辦理教育訓練,以提升檢驗人員品質,另與數家合約實驗室簽

約,協助無法自行進行檢驗之醫院執行相關痰液檢查;同時佐

以品管查核、訪視輔導,以確保實驗室品質。依本署疾病管制

局 98 年對全國醫療院所結核菌實驗室進行之問卷調查資料顯

示,全國約 85.8%之結核菌檢體送至區域級以上之實驗室進行

抗酸菌抹片;34.1%送至本署疾病管制局補助之結核菌合約實

驗室進行檢驗,顯示我國實驗室痰檢驗品質已有大幅進步。該

局並與各縣市衛生局合作,邀集結核病診治專家,定期召開結

核病諮詢委員會,針對疑似個案及其他診療相關問題提供處理

建議並協助確診,同時建立起公共衛生界與醫界之溝通管道。

另與中央健康保險局合作,進行醫院病歷抽審,以儘早發現不

適當之醫療處方,確保病患可獲得適當之醫療。

此外為避免院內感染事件發生,該局邀集國內專家,編訂

「結核病院內感控指引」,提供各醫療院所參考,同時納入衛生

Page 18: 結核病十年減半全民動員 第二期計畫 - CDC · 追蹤資料亦顯示,愈年帅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機率愈 高,尤其是學齡前帅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的240

14

署醫院評鑑,並積極宣導其重要性。另對於聚集感染事件,建

置「重要或群聚事件疫調報告帄台」,要求所有疑似聚集事件均

需上網填報,使資訊公開透明。

在個案管理策略上,為使每一位結核病患都能完整接受治

療,積極推動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的結核防治策略—直

接觀察治療執行計畫(DOTS,以下簡稱都治計畫),「以病人為

中心」,在醫療照護人員或關懷員的關心關懷下,確保病人服下

每劑藥物,如期治癒,並避免抗藥性細菌的產生。同時觀察病

人如有副作用產生,及時提醒其安排回診,將公共衛生照護與

臨床醫療密切結合,以維護病人及社區之健康。截至 97 年底之

資料顯示管理中之痰塗片陽性個案納入都治計畫之執行率已達

90%以上,第二期計畫規劃逐步詴辦擴大都治計畫範圍。

另為因應多重抗藥性結核病增加之趨勢並呼應 WHO 於 96

年 3 月提出之警告,除持續加強都治(DOTS)管理,避免因治

療中斷導致抗藥性菌株產生,另致力於提升實驗室檢驗量能,

加速多重抗藥性結核病診斷速度及準確性,以早期發現病人。

同時於 96 年 5 月架構「MDR 結核病醫療照護體系」,負責多重

抗藥性結核病之醫療照護任務。另外因多重抗藥性結核病之治

療較為複雜,所需治療時間周期較長,並且需要密切監測不良

反應和治療過程,所以照護醫院除執行多重抗藥性結核病醫療

作業外,另需執行進階都治工作,嚴格督導病患接受治療;讓

醫療與社區管理合一,再佐以原公衛人員之訪視管理,以有效

降低多重抗藥性結核病之威脅,執行至今,團隊照護的新病人

12 個月痰液檢查陰性率帄均可達 90%,成效卓著。另編列經費

以公務預算購置抗結核二線藥物,並配合對醫療院所執行處方

箋抽審,以確保病患均能獲得適當之治療。對第一線醫護人員

每年透過各種方式給予在職教育,提升專業智能。另與社團法

人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合作,研發新檢驗技術及治療方

法,期使多重抗藥性結核病疫情獲得改善。

針對山地鄉、外籍勞工、愛滋病個案等弱勢民眾,與中央

Page 19: 結核病十年減半全民動員 第二期計畫 - CDC · 追蹤資料亦顯示,愈年帅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機率愈 高,尤其是學齡前帅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的240

15

健保局合作,提供必要之醫療扶助,同時鼓勵縣巿衛生局(所)

發展在地化的結核病防治工作,山地鄉部分,本署整合所屬各

單位,成立 2 個輔導中心及 75 個健康營造中心,補助醫療設備

296 項及資訊設備 367 項,巡迴醫療車 17 輛,以提升偏遠部落

的醫療服務品質及資訊設備,同時協調醫院支援其鄰近之山地

離島偏遠地區、居家照護、衛教、巡迴醫療等工作,加強基層

醫療保健服務。97 年辦理提升山地鄉衛生所醫師繼續教育訓

練,並建置山地離島及原住民偏遠地區醫療影像傳輸(PACS)

系統,完成泰安鄉等 8 個點與本署署立醫院連線。另透過其自

行整合山地鄉在地的資源,全面動員提升主動發現病人及個案

追蹤管理之績效,已有效降低山地鄉結核病的發生率自 94 年每

十萬人口 293 人降為 96 年 206 人,雖仍較一般地區發生率為

高,但如持續加強各項防治措施,應可逐漸拉近與一般地區民

眾發生率之差距。

另針對 65 歲以上族群高發生率之問題,規劃於安養院等人

口密集機構詴辦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計畫,以降低其發病率。

透過上述努力,結核病通報確診個案數已由 94 年的 16,472

人,下降至 97 年的 14,265 人,新增個案發生率也由每十萬人口

72 人,下降至每十萬人口 62 人,整體累計降幅為 14%。97 年

因各縣市加強接觸者檢查及個案發現策略,導致計畫年度指標

落後情形發生,然而如能於早期發現個案,及早介入治療措施,

短期雖無法達成指標,對計畫總體指標之達成仍有助益。因感

染結核菌後可長期潛伏於人體中伺機感染,所以頇長期與其抗

戰,我國歷經之前數年之努力,雖已略見成效,但與美、日等

先進國家相較,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所以研提第二期計畫,

賡續加強各項防治工作,針對第一期計畫不足之部分,也將在

後續計畫中致力提升。

Page 20: 結核病十年減半全民動員 第二期計畫 - CDC · 追蹤資料亦顯示,愈年帅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機率愈 高,尤其是學齡前帅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的240

16

肆、執行策略及方法

一、主要工作項目及執行方法

(一)強化病人發現、通報策略

1.強化個案發現

(1)加強特定族群監測工作

甲.外勞(外籍人士、外籍配偶)結核病監測

(甲) 外籍勞工依規定於入國後三日內、入國工作

滿六個月、十八個月及三十個月之日前後三

十日內辦理健康檢查,含肺結核篩檢。外籍

人士(含外籍配偶)、無戶籍國民、大陸地區

人民及香港、澳門居民,申辦居留或定居時,

頇檢附健康檢查合格證明,含肺結核篩檢。

(乙) 確保外籍人士健檢醫院品質,要求健檢醫院

建立標準作業程序,衛生單位及認證機構定

期、不定期辦理健檢醫院品質查核。

(丙) 如有未確診之爭議個案,得提報本署疾病管

制局各分局結核病診療諮詢小組或由衛生局

聯繫診療醫師(院)取得病歷等資料送諮詢

委員討論。

乙.特定職業及族群別結核病監測

(甲) 針對特定職業例如健康工作者、監獄拘留所

及人口密集機構結核病監測。依據本署疾病

管制局「人口密集機構傳染病防治及監視作

業」及「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規定,請機

構加強入院前之健康檢查及定期篩檢與咳嗽

監測,並空留病舍緩衝區,以因應疑似聚集

事件之臨時區隔。

(乙) 加強對安養院、呼吸照護病房等人口密集機

構落實感染控制工作,同時加強群聚感染之

Page 21: 結核病十年減半全民動員 第二期計畫 - CDC · 追蹤資料亦顯示,愈年帅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機率愈 高,尤其是學齡前帅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的240

17

監測。

(丙) 配合勞工安全衛生法之規定,提升勞工健

檢,特別醫護人員篩檢之品質;與內政部、

中央健康保險局合作,提升老人健檢品質,

俾能主動發現職場與老年結核病患。

(丁) 針對原住民族群,透過原住民或山地鄉團體

以社區營造的各種方式,進行結核病相關教

育活動之規劃,期能更貼近其需求,將結核

病防治觀念從小紮根,扭轉長期以來山地鄉

為結核病高發生率之事實。

(2)加強接觸者檢查

加強接觸者檢查工作,透過高品質個案管理進行

投石入池式接觸者檢查;所謂投石入池方式為其接觸

者經檢查如新發現確診結核病個案時,應依接觸者檢

查對象規範對新發現個案再調查其接觸者辦理第二波

之接觸者檢查,例如擴大由第一級同房間接觸者、第

二級同樓層接觸者、第三級同建築接觸者篩檢範圍級

數規定往上提升一級至同建築接觸者為止。此外,將

接觸者檢查完成率納入縣市工作績效考評,並引進美

國接觸者進階追蹤模式,逐步落實推動接觸者檢查,

以早期發現遭傳染之個案,早期給予適當治療。同時

編列預算以保障結核病患接觸者之就醫權益並減輕其

檢查費用之負擔,期能及早發現已受感染者提供追蹤

治療服務,將可減少傳染源並有利結核病防治。

(3)推動潛伏結核感染治療政策

依據感染後發病機率以及感染治療投藥安全性等

進行考量,逐步擴大推動潛伏結核感染治療,俾有效

減少日後其發病的機會。

甲.未滿 13 歲之結核潛伏感染者。

乙.HIV 陽性之結核潛伏感染者。

Page 22: 結核病十年減半全民動員 第二期計畫 - CDC · 追蹤資料亦顯示,愈年帅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機率愈 高,尤其是學齡前帅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的240

18

丙.人口密集機構,例如矯正機關、長期照護機構等之結

核潛伏感者。

丁.確診傳染性結核病個案密切接觸之潛伏感染者。

(4)加強 X 光篩檢

為提升 X 光巡迴篩檢品質並善用民間資源,除運

用第一期計畫期間購買且配置於全國北、中、南、東

4 個區域之 4 台數位 X 光巡迴車,自 97 年至 99 年 6

月底,已篩檢 176,514 人次。另規劃逐步委託品質優

良之醫療院所,針對醫療資源缺乏的山地鄉、離島等

偏遠地區、矯正機關(含監獄、看守所、觀護所等)、

結核病患親密接觸者等或高發病危險族群進行胸部X

光巡迴篩檢;第一期計畫期間,已針對山地鄉十二歲

以上居民全面造冊,進行胸部 X 光篩檢,至 97 年底

已累積篩檢 64,488 人,到檢率 69.57%。96 年山地鄉

個案發現率每十萬人口 206 人,遠高於我國個案發生

率每十萬人口 62 人,故第二期計畫將持續結合政府與

民間之力量,運用已購置之數位 X 光車或醫療單位之

X 光車,加強山地鄉篩檢工作。

2.加強醫事人員訓練

(1)強化醫師養成教育

由醫學生養成教育階段著手,規劃與合作,增加對結

核病防治之認識。

(2)加強辦理教育訓練

甲. 與縣市衛生局、相關醫學會合作,持續辦理結核

病診療再教育工作,以維持並提高其診療品質。

乙. 與教育部合作,於醫學生養成教育過程,提高結

核病相關課程比重,使其成為一般醫師之通識,

避免診斷延誤。

丙. 規劃醫師進行臨床實習在職訓練,整合教學與臨

床為一體,使醫師更熟悉臨床病症表現,有助於

Page 23: 結核病十年減半全民動員 第二期計畫 - CDC · 追蹤資料亦顯示,愈年帅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機率愈 高,尤其是學齡前帅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的240

19

醫療品質之提升。

丁. 邀集結核病診治專家,成立結核病諮詢委員會,針

對疑似個案及其他診療相關問題提供處理建議並協

助確診,同時建立起公共衛生界與醫界之溝通管道。

3.疫情通報監視

(1)強化結核病患資料庫效能

維護全國結核病人資料庫正常運作,蒐集並即時

更新結核病個案完整的診斷、通報、登記、治療、檢

查、管理、接觸者狀況等資料,提供個案管理及疫情

分析所需資訊。另針對結核病個案之結構來源及其變

化,亦將納入監測範圍,進行分析,以探討其原因,

並發展因地制宜之防治措施。

(2)提升目前已建置之多功能的網路結核病通報查詢系

統功能

鼓勵醫療院所直接上網通報結核病個案,增加通

報點,提高通報時效;定期統計公布各項最新疫情資

料,並提供各種即時報表服務,方便衛生機關、醫療

院所掌握個案狀況及各地區結核疫情。

(3)落實結核病通報政策

甲.加強宣導並嚴格執行傳染病防治法有關個案通報

之規定,責成各縣市衛生局加強督導醫療院所依規

定通報結核病患,強化結核病患通報率;並定期研

考各醫療院所結核病患診斷日至通報日間隔,提高

通報時效,落實傳染病防治法之精神。

乙.配合結核病醫療費用納入公務預算賡續推動「不通

報、不給付」政策,並與中央健康保險局合作進行

醫療費用申報案與全國結核病人資料庫勾稽。

(4)通報資料分析回饋

定期整理各醫療院所通報資料進行分析,並將

分析結果回饋各縣市衛生局轉知醫療院所,以使醫

Page 24: 結核病十年減半全民動員 第二期計畫 - CDC · 追蹤資料亦顯示,愈年帅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機率愈 高,尤其是學齡前帅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的240

20

療院所及公衛人員了解個案通報後之情形,作為日

後改善參考。

(5)防止人為延誤

甲.防止來自病人端之延誤,加強辦理各種衛教宣導

活動,提醒民眾有症狀時,不要諱疾忌醫、儘

速就醫接受檢查。

乙.解決醫師之延誤,與各醫學會、縣市衛生局合作

舉辦相關研討會,藉以提升醫師診斷結核病之

警覺性與能力。透過補助,並藉結核菌檢驗網

之設置,提升醫療院所診斷結核病之能力。

丙.持續進行健保結核病費用申報資料與結核病資

料庫之勾稽作業,另持續與衛生署死亡統計進

行勾稽,以確實查核個案通報的死角。

4.提升實驗室檢驗品質,推動實驗室認證制度

為與國際接軌,使結核病的診斷回歸細菌學依據,且

已在案管理的病人,亦可藉著定期追蹤痰液細菌量多寡,

評估治療效果,協助醫師臨床診治,讓結核病的診斷及治

療具有科學上的依據,本局自民國 90 年起建構之國內結

核病合約實驗室代檢網,已提供良好的轉檢管道,並配合

於本計畫第一期執行,提供包括痰檢體之抗酸性抹片鏡

檢、病原體培養、鑑定及藥物感受性詴驗等完整與快速的

檢驗,期提升檢驗正確率、縮短檢驗時效。

本計畫第二期則強調結核病檢驗網分級、推動實驗室

認可、檢驗技術相關研發與國際接軌。透過認可實驗室、

區域參考實驗室及國家級參考實驗室之分層分工合作,以

提供更便利之優質結核病檢驗服務及監測。

截至 99 年 7 月 29 日止,結核病檢驗認可實驗室 33

家,其中 9 家為結核菌合約實驗室,地理分布如下表。

Page 25: 結核病十年減半全民動員 第二期計畫 - CDC · 追蹤資料亦顯示,愈年帅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機率愈 高,尤其是學齡前帅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的240

21

縣市別 結核病檢驗認可實驗室

(33家)

結核菌合約實驗室家數

(9家)

基隆市 1 0

臺北市 6 2

臺北縣 3 0

桃園市 1 1

桃園縣 1 0

臺中市 5 0

雲林縣 1 0

嘉義市 1 0

嘉義縣 2 0

彰化市 1 1

彰化縣 1 1

臺南市 1 0

臺南縣 3 1

高雄市 3 1

高雄縣 2 1

花蓮市 1 1

合計 33 9

(1)提升檢體送驗品質

結核病病人檢體採檢送驗品質之良窳,攸關檢

驗結果正確性,更直接影響病人診治及後續傳染病

之防治工作。本計畫執行除能提升檢體送驗品質包

括痰液採檢品質、送驗時效、保存及送驗溫度(4-8

℃)等外,並將分階段落實檢體採集後 24 小時送

達檢驗機構之政策,以提升檢驗報告正確率。依疾

病管制局結核病代檢網資料庫數據,99 年 1-6 月抗

酸性抹片鏡檢檢體總件數 91,663 件,其中 24 小時

內送達檢驗機構件數計 45,272 件,佔 49.3%。有

鑑於送驗時效之重要性,本署疾病管制局冀在本計

畫支持下,突破政府預算及人力逐年減列之窘境,

在預算與人力充分支持下,在 100 年時,痰檢體

Page 26: 結核病十年減半全民動員 第二期計畫 - CDC · 追蹤資料亦顯示,愈年帅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機率愈 高,尤其是學齡前帅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的240

22

24 小時內送達檢驗機構之比率能達成 70%之目

標,並逐年提升,於 104 年時,達到痰檢體 24 小

時內送達檢驗機構之比率為 90%之目標。此外,將

教育基層工作人員,正確採檢及保存、運送之相關

知識,以透過醫護人員之解說及指導,以利提升採

檢之品質。另透過「全國傳染病檢體採檢送驗品質

管理工作」,加強第一線工作人員的結核病檢體採

集及送驗品質教育訓練,逐年落實 24 小時送驗的

時效品質。

(2)結核菌檢驗分級分工架構

為更進一步提升結核病檢驗品質、時效與便利

性,將朝向落實檢驗分級分工機制,使國內結核病檢

驗分由結核病檢驗認可實驗室、區域結核病參考實驗

室及國家級分枝桿菌參考實驗室負責,現有之結核病

合約實驗室功能與任務,將逐步由認可實驗室承接。

(3)結核病檢驗認可實驗室

依「傳染病檢驗及檢驗機構管理辦法第四條」及

「認可傳染病檢驗機構作業要點」,結核病檢驗認可

實驗室為通過本署疾病管制局書面審查認可的傳染

病檢驗機構,可進行抗酸性抹片鏡檢、病原體培養、

病原體鑑定及藥物感受性詴驗等共 4項檢驗項目。

結核病檢驗認可實驗室可發揮區域檢驗室之

功能,為鄰近區域醫療機構就診之疑似結核病人提

供全套的結核菌檢驗服務,使醫院毋需自設實驗

室,即可享受方便、優質的結核菌檢驗服務。

依據現行「行政院衛生署認可傳染病檢驗機構作

業要點」規定,截至 99 年 7月 29 日止,國內符合申

請衛生署結核病檢驗認可實驗室資格共計 34 家,已

審核通過之實驗室共計 33 家。疾病管制局將積極鼓

勵符合資格之實驗室申請通過認可,取得代檢資格,

Page 27: 結核病十年減半全民動員 第二期計畫 - CDC · 追蹤資料亦顯示,愈年帅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機率愈 高,尤其是學齡前帅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的240

23

以利提升國內結核病檢驗之品質與時效。預計於 100

年時,結核病檢驗認可實驗室認可率將達百分之百,

並於 104年時,推動所有結核病檢驗認可實驗室完成

國內財團法人全國認證基金會(Taiwan Accreditation

Foundation,簡稱 TAF)之認證(現行僅 81%)。

另為提高醫事機構申請認可實驗室意願,將評估

規劃與健保局給付連結之可能性,並提供結核菌合理

檢驗成本資料,作為中央健康保險局調整現行健保有

關結核菌檢驗支付標準參考,期提昇醫院設置結核菌

檢驗之意願。此外,將提供認可實驗室於傳染病通報

系統登打結核病代檢結果之功能,俾診治醫療院所可

即時查詢檢驗結果,提升檢驗報告時效,減少紙本傳

真、寄送,達到節能減碳之功效。

(4)結核病檢驗合約實驗室

疾病管制局結核菌合約實驗室代檢網於 90 年 10

月開始設置,初期以建置送檢網路、資料回饋及收、

送檢流程為主,以提高結核病病人檢驗的便利性、普

及率及結核病檢驗之正確性,使結核病的診斷、治療

能回歸細菌學的依據,結核病疫情的評估、及防治政

策的規劃更具科學的基礎。

為建立合乎品質標準之結核菌實驗室及檢驗網

絡,疾病管制局於全國不同地區建立結核菌合約實驗

室,提供全套的結核病檢驗,達成每一結核病患必安

排痰塗片、抗酸菌培養,凡培養陽性菌株必做鑑定,

鑑定為結核菌菌株者進行抗結核菌藥物感受性詴

驗,有效縮短其採檢至檢體報告時間,以提供各地民

眾良好品質及有效率之結核病實驗診斷服務,俾利早

期發現病人早期治療,減少社區傳染源,使病人發生

率、自然感染率、死亡率降低。目前共計有 9家合約

實驗室(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台北市萬芳醫院、署立

Page 28: 結核病十年減半全民動員 第二期計畫 - CDC · 追蹤資料亦顯示,愈年帅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機率愈 高,尤其是學齡前帅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的240

24

桃園醫院、彰化基督教醫院、署立彰化醫院、署立胸

腔病院、高雄長庚醫院、高醫中和醫院、花蓮慈濟醫

院),於 100 年底完成階段性任務後,其功能任務將

逐步由認可實驗室承接。

(5)建立區域結核病檢驗參考實驗室

研擬由疾病管制局提供相關經費補助,挑選數家

醫學中心結核病實驗室擔任區域結核病參考實驗

室。除協助訓練區域內其他結核病實驗室檢驗人員以

提昇檢驗能力,同時負責與督導區域內結核病實驗室

品質管理、監控及諮詢輔導等, 另肩負該區域疑似

結核病群聚事件之相關檢驗。

(6)建立國家級分枝桿菌參考實驗室

由疾病管制局分枝桿菌參考實驗室負責特殊結

核菌檢驗之執行(如基因鑑定、菌種鑑定)、結核菌

株庫/基因庫之建置、標準實驗室運作系統與全國結

核病實驗室品管系統建立、結核檢驗技術之學術研

發、及對全國結核菌檢驗單位之輔導、支援及考核。

為有效管理認可實驗室、合約實驗室及區域結核

病參考實驗室之檢驗服務品質,疾病管制局將透過品

質文件審查、實地抽查、實驗室外部品管能力測詴實

績等,實施各項相關管制與考核作業。

(7)監測與確認特殊分枝桿菌群

甲.監控結核菌抗藥性情形,透過認可實驗室藥物感受

性詴驗資料,監控各地結核菌抗藥性情形,以評

估各地結核病個案管理品質,及早介入解決問題。

乙.與公衛管理資訊系統進行整合分析,監測人畜共通

結核病及卡介苗接種副作用等。

丙.非結核分枝桿菌已成為近年來結核菌檢驗項目日

益嚴重問題,建立非結核分枝桿菌監測系統將有

效釐清疑似結核病患治療時所造成之抗藥性問

Page 29: 結核病十年減半全民動員 第二期計畫 - CDC · 追蹤資料亦顯示,愈年帅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機率愈 高,尤其是學齡前帅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的240

25

題。

(8)結核病研究與檢驗方法改良與開發

甲.鼓勵學術研究單位及與生技產業,共同進行結核病

相關研究及評估與開發新檢驗方法及技術帄台等。

乙.爲配合世界衛生組織針對結核病分子檢驗採分級制

度,將我國結核菌實驗室臨床分子檢驗項目予以標

準化,並針對檢驗架構推動核酸檢測及基因分型之

分級檢測網絡。

(9)其他

甲.訂定結核菌新興檢驗指引

邀集學者專家定期針對「結核菌檢驗手冊」內容審

查,密切注意全球結核菌新興檢驗科技進展,依學

術界共識,訂定各項指引(包括 EQA;External

Quality Assurance)供國內結核病實驗室參考。

乙.檢驗人才培訓與認證

為提高檢驗技術人員參與結核病檢驗之意願及留住

有經驗結核病檢驗人才,提升結核病檢驗品質,本

署疾病管制局將與國內相關學會或單位合作,建構

結核病檢驗技術人員認證制度,以保障操作人員安

全。另將定期辦理人才培訓相關訓練及規劃實驗室

人才長程養成計畫,期透過接軌型訓練計畫(指認

可結核病實驗室依據用人需求,自行辦理之教育訓

練)、紮根型訓練計畫(指區域結核病參考實驗室定

期提供區域內之認可實驗室教育訓練及實務研習)

及成長型訓練計畫(指二家以上區域結核病參考實

驗室共同規劃辦理跨區域之教育訓練及實務研習)

等,整合國內醫療院所資源,提供結核病檢驗技術

人員實際汲取技術及經驗之務實致用人才培訓,有

效提升國內專業結核病檢驗技術人員專業智識與檢

驗準確性。

Page 30: 結核病十年減半全民動員 第二期計畫 - CDC · 追蹤資料亦顯示,愈年帅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機率愈 高,尤其是學齡前帅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的240

26

(二)提升臨床結核病診療水準

1.提升診療醫師專業

(1)與縣市衛生局、相關醫學會合作,持續辦理結核病診

療再教育工作,以維持並提高其診療品質。

(2)與教育部合作,於醫學生養成教育過程,提高結核病

相關課程比重,使其成為一般醫師之通識,避免診斷

延誤。

(3)規劃醫師進行臨床實習在職訓練,整合教學與臨床為

一體,使醫師更熟悉臨床病症表現,有助於醫療品質

之提升。

(4)邀集結核病診治專家,成立結核病諮詢委員會,針對

疑似個案及其他診療相關問題提供處理建議並協助確

診,同時建立起公共衛生界與醫界之溝通管道。

(5)與中央健康保險局合作,進行病歷抽審,針對不符診

治指引之處方予以核刪,使臨床醫師瞭解正確的醫療

行為,同時納入教育訓練案例討論,以維持高品質之

醫療處置。

2.提升醫院診療意願

(1)公務預算給付結核病醫療費用

甲、為提高醫療院所診治結核病患之意願,並解決長

久以來健保支付過低之問題,由本署編列公務預

算,針對防治重點規劃支付項目。

乙、落實專案管理制度提升結核病醫療品質,加強醫

療與公共衛生的橫向整合,中央健康保險局辦理

結核病照護品質支付,透過醫院個案管理專員之

設置及給付之改善,提升醫療院所服務品質,並

搭配結核病就醫免自付額之措施,提高民眾積極

就醫意願及就醫穩定性,降低結核病病患就醫失

落率,提高結核病個案完治率。

Page 31: 結核病十年減半全民動員 第二期計畫 - CDC · 追蹤資料亦顯示,愈年帅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機率愈 高,尤其是學齡前帅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的240

27

(2)加強醫院設備,提供更好的診療環境

補助醫院設置負壓取痰室、病房保護及娛樂設

備,提供病患高品質之診療環境。

(3)院內感染控制查核

甲.在每年之院內感染控制查核輔導中,將結核病院內

感染防治作為列為查核基準項目,且持續與相關

學會、協會合作,推動教育訓練工作,同時加強

感控查核,確保各級醫院落實感染管制措施。

乙.強化「重要或群聚事件疫調報告帄台」功能,提供

疫調單位登錄單一事件之疫調內容,並於事後在

不洩漏個案隱私的前提下,就相關案例資料,分

析探討其疫情處理方式,以作為檢討改進。

丙.另邀請專業機構協助醫院評估其空調設備等是否

符合標準。

3.困難個案診療服務

(1)持續推動「MDR 結核病醫療照護體系」,補助指定醫

院負責多重抗藥性結核病之醫療照護任務,以避免一

般醫療院所因缺乏經驗或因考量健保給付問題而衍生

該類病患無法獲得適當醫療照護之問題。

(2)以專案進口方式,自國外引進更多種類之治療藥物,

同時與國外專家交流,隨時接受最新治療新知,為這

類病人重新燃起治療的一線生機。

(三)落實個案管理

1.提升個案管理績效

(1)擴大實施都治計畫

結核病患治療過程長達六個月以上,是一項長期

的抗戰,面對疾病治療所帶來的不適、長期服藥的堅

持及各種可能發生的副作用,在在都需要極大的耐心

和毅力,病患常因種種因素未能持續規則服藥,不但

Page 32: 結核病十年減半全民動員 第二期計畫 - CDC · 追蹤資料亦顯示,愈年帅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機率愈 高,尤其是學齡前帅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的240

28

影響本身治療,可能產生抗藥性細菌,更會繼續傳染

他人,造成更嚴重的問題。世界衛生組織強力推薦每

一位結核病個案均應實施「都治計畫」(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藉由經過訓

練並且客觀的關懷員(非家屬擔任)執行「送藥到手、

服藥到口、吃完再走」,關懷結核病個案服藥治療過

程,確保每一個病人規則服下每一顆藥,在治療的漫

長歲月中,幫助病人重拾健康,也減少感染源。因此,

個案追蹤管理非常重要,需投入更多資源進行個案追

蹤管理,始能有效降低個案失落率,提高防治績效,

減少抗藥性結核病患的產生。

延續第一期計畫,由原先僅針對痰陽病患執行都

治,擴大到所有結核病患均納為都治對象,一方面使

更多病患受惠,確保防治成功,另一方面,藉由聘請

關懷員送藥關懷服務,取代以往需由公衛護士執行之

部分工作,已顯著改善減少公衛人員需打電話督促患

者按時吃藥的情形,可將節省的時間用於管理較為棘

手之個案。

(2)管理過程標準化

為使每一名病患均能獲得完善之服務,針對管理

過程訂定「結核病工作手冊」,詳實規範各項工作流

程,使第一線工作人員可隨時查詢並依據辦理。

利用「TB 就診手冊」作為臨床與公衛溝通橋樑;

每位確診病患均由公衛護士發給一本「TB 就診手

冊」,病患於就診時攜帶,由醫師填寫個案就診相關

資料,俾利防疫單位即時掌握個案治療及複查狀況。

如公衛人員於管理過程發現病患有副作用等問題,亦

可透過此手冊即時向診療醫師反應,協助病患順利完

成治療。

Page 33: 結核病十年減半全民動員 第二期計畫 - CDC · 追蹤資料亦顯示,愈年帅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機率愈 高,尤其是學齡前帅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的240

29

(3)加強個案管理品質監控工作

甲.縣市衛生局例行監控報表回饋

利用全國結核病人資料庫製作各項工作品質統計結

果,製成例行性報表、及各種即時監控指標,提供各

縣市衛生局自我評核,研擬改善因應措施。

乙.縣市衛生局年度指標達成度考評

每年針對防治工作重點訂定全國各縣市考評指標,並

公開考評結果,讓各縣市參考,同時運用標竿學習良

性競爭原理,給予優秀縣市獎勵,提供觀摩檢討,鼓

勵其他縣市跟進。

丙.督導層級之縣市衛生局及本署疾病管制局所屬各分

局辦理個案實地抽查訪視,本署疾病管制局定期辦

理地方結核病防治工作實地查核示範工作,以確保

個案接受到高品質個案管理服務。

(4)觀摩學習

不定期辦理縣市觀摩會,使各縣市間互相學習長處並改

進缺點。

(5)個案管理資料自動監測、回饋

系統自動產生監測報表供衛生局所下載參考,以了

解轄區個案管理缺失及應加強事項,定期檢討。

2.基層公衛人力不足

與衛生局合作辦理傳染病防治計畫,聘任關懷員及行

政關懷員協助個案送藥關懷及管理督導,讓公衛人力更專心

處理困難個案。

3.特殊個案管理

(1)整合跨部會資源推動原住民結核病防治工作

甲.配合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所訂補助要點,提供相關

資源,以鼓勵原住民病患接受治療。

乙.以競賽獎勵的方式,鼓勵縣巿衛生局(所)發展在地

Page 34: 結核病十年減半全民動員 第二期計畫 - CDC · 追蹤資料亦顯示,愈年帅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機率愈 高,尤其是學齡前帅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的240

30

化的結核病防治工作,透過其自行整合山地鄉在地的

資源且全面動員,提升主動發現病人及個案追蹤管理

之績效,降低山地鄉結核病的發生率。

(2)實施慢性傳染性結核病人收容管理作業

鼓勵慢性傳染性肺結核病人至指定醫院長期住院

治療,補助住院營養暨生活費每日 600 元,同時由公務

預算支付住院期間之病房費、診察費及部份負擔,期使

病患規則治療,阻絕傳染源。另針對頇長期隔離之慢性

病患,以人性化方式規劃收容安置模式,同時兼顧病患

人權及防疫需求。

(3)無健保個案醫療費用補助

針對未具健保身分之患者,如因經濟因素無力負擔

醫療費用,由本署編列公務預算,支付相關醫療費用。

(4)落實法定傳染病隔離治療

針對不合作且具傳染性之肺結核個案,如經專科醫

師認為應住院治療且不接受勸告住院者,地方衛生主管

機關依據傳染病防治法,可開立隔離治療通知書,予以

強制就醫隔離。如病患收到強制住院處分仍拒絕住院

時,可進一步依傳染病防治法予以強制處分或罰鍰,俾

杒絕社區傳染源持續傳播之危險。

(5)檢討修訂法律依據

甲. 檢討傳染病防治法執行之行政程序方式及協調協辦

警政單位協助,針對極度不合作之病患,請求當地

警察機關派員到場協助,以提升公權力並保障一般

民眾健康。

乙. 針對少數極度不合作之病患,如有危害一般民眾健

康之虞,必要時,依行政程序公布其姓名資料。

丙. 對不合作且有導致他人感染之虞的病患,落實強制

隔離措施,以保護其他民眾之安全。

(四)大眾航空器限制搭乘措施

Page 35: 結核病十年減半全民動員 第二期計畫 - CDC · 追蹤資料亦顯示,愈年帅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機率愈 高,尤其是學齡前帅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的240

31

我國於 98年先後加入國際衛生條例(IHR)、世界衛

生組織(WHO)觀察員,作為地球村的一份子,配合全

面推行限制傳染性結核病患搭乘大眾航空器,針對傳染性

較高之結核病患,限制其搭乘大眾航空器,以避免傳播病

菌。另對於上述限制之外的結核病患及由國外搭機至我國

之結核病患,也依據國際衛生條例(IHR),進行轉介追蹤。

(五)加強衛教宣導,提升全民結核病防治知能

1. 透過各種媒體(電視、廣播、報紙、網路、戶外電視牆等)

宣導結核病防治資訊,並由新聞局協助提供可資運用之媒

體通路加強宣導。

2. 製作創意文宣或教材、開發多元行銷通路,深入各種不同

對象受眾,強化宣導防治觀念,降低結核病患遭標籤化歧

視之問題。

3. 配合世界衛生組織全球性宣導主軸,於世界結核病日前後

擴大宣導活動,喚起社會大眾的重視。

4. 結合各縣市政府,配合所轄重點議題、文化特色、節慶活

動,藉由社區、原住民族地區、醫療院所、學校、支持團

體等,激發創意,舉辦各項因地制宜的宣導活動,推動在

地化防治衛教。

(六)人才培育、加強研究與國際合作

1.辦理專業人員訓練與資源連結

與地方衛生單位及學會、醫院等合作辦理醫師、檢驗、

護理人員、個案管理師、關懷員等工作人員之結核病防治

相關專業能力訓練活動,使相關人員均有充足之知識,足

以解決病患之問題,提升照護人員素質。

2.加強與各國專業性國際組織合作,進行結核病防治經驗

交流

甲. 選派優秀專業人員或贊助民間團體前往國外開會、考

察、研習,汲取新知和國際經驗,以提升國內防治品質。

乙. 舉辦國際性學術研討會,邀請國外專家學者與會,促進

Page 36: 結核病十年減半全民動員 第二期計畫 - CDC · 追蹤資料亦顯示,愈年帅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機率愈 高,尤其是學齡前帅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的240

32

學術及經驗交流。

丙. 參與國際性研究計畫,提供及獲得最新技術、結核菌株

庫/基因庫等相關資訊,除提升我國專業能力也增加國

際間能見度。

丁. 與專業性國際組織(如世界衛生組織(WHO)、「全球對

抗愛滋病、結核病及瘧疾基金」-Global Fund to Fight

AIDS, Tuberculosis and Malaria 等)進行各項專業交流與

聯繫。

戊. 薦送優秀的臨床醫師出國訓練、研習或參與國際會議,

汲取國外經驗。

己. 參與國際監測帄台,下載國際型別資訊並提供台灣型別

資訊,促進比對交流。

3.鼓勵專業研究

補助學術團體進行結核病相關科技計畫,進行檢驗、

藥品等新技術之研發,以提升結核病治療成功率。

(七)提供卡介苗接種服務

針對出生滿 24小時且體重滿 2500公克以上之嬰兒

提供卡介苗接種服務,以避免結核性腦膜炎產生。另加

強接種技術教育訓練,持續辦理接種技術評價。同時辦

理卡介苗接種副作用監測,隨時檢討疫苗接種政策。

(八)強化各級政府防治效能

1.強化我國結核病防治體系

依據現行地方自治精神,中央政府負責制定政策,並給

予地方政府必要之協助;各縣市政府衛生局應配合中央政

策,督導所轄人員,確實執行各項防治工作,分層負責。

2.落實標準化作業流程之推動,加強查核

各層級相關人員依據防治計畫發展之各項標準作業流

程推動相關防治工作,上層機關加強查核工作,以確保已依

據標準作業流程作業,另適時依實際需要修正作業流程。此

外,針對防治工作需要,增修各項指標並持續進行縣市政府

Page 37: 結核病十年減半全民動員 第二期計畫 - CDC · 追蹤資料亦顯示,愈年帅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機率愈 高,尤其是學齡前帅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的240

33

年度考核工作。

3.強化縣市政府在地化的「結核病十年減半防治計畫」

部分發生率較高之縣市,於第一期計畫推行前即已明顯

高於其他縣市,惟經推行第一期計畫後,雖仍高於其他縣

市,但其降幅較一般縣市為大,顯示防治策略已奏效。仍將

持續鼓勵各縣市政府依據中央所訂防治政策為主軸,結合在

地資源,針對地區之特性發展縣市防治計畫,並鼓勵各縣市

研提創新計畫,給予額外之經費補助。此外,針對部分縣市

推動專案詴辦計畫,以協助解決當地問題。另發展自動化全

面品管作業,定期公布各項指標達成情形,督導未達標準之

縣市檢討改進。

4.賡續強化公衛及醫療的聯結

結核病防治需公衛與臨床醫療的緊密結合,藉由社區持

續性的管理,確保病患治療不會中斷,方可順利完成治療。

Page 38: 結核病十年減半全民動員 第二期計畫 - CDC · 追蹤資料亦顯示,愈年帅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機率愈 高,尤其是學齡前帅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的240

34

二、分年執行策略與步驟

項目 年度 100 年 101 年 102 年 103 年 104 年

一、強化病人發現、通報策略

針對高危險族群進行 X 光巡檢,早日發現個案

針對未滿 13 歲之兒童施予潛伏結核感染之治療

推動 HIV 陽性之潛伏結核感染個案接受潛伏結

核感染之治療

推動人口密集機構之潛伏結核感染個案接受潛

伏結核感染之治療

鼓勵醫療院所直接上網通報結核病個案,增加通

報點,提高通報時效;定期統計公布各項最新疫

情資料,並提供各種即時報表服務,方便衛生機

關、醫療院所掌握個案狀況及各地區結核疫情

賡續推動「不通報、不給付」政策,並與中央健

康保險局合作,進行醫療費用申報案與全國結核

病人資料庫勾稽

加強接觸者檢查工作,納入縣市工作績效考評。

同時編列預算以保障結核病患接觸者之就醫權

益並減輕其檢查費用之負擔

維護全國結核病人資料庫正常運作,蒐集並即時

更新結核病個案完整的診斷、通報、登記、治療、

檢查、管理、接觸者狀況等資料,提供個案管理

及疫情分析所需資訊

二、提升實驗室檢驗品質,推動實驗室認證制度

提升檢體送驗品質,加強結核病檢體採集及送驗

品質教育訓練

擴充傳染病通報系統結核病代檢網資訊系統功

能,進行認可實驗室登錄檢驗結果相關作業。

推動認可檢驗實驗室通過 TAF 認證

Page 39: 結核病十年減半全民動員 第二期計畫 - CDC · 追蹤資料亦顯示,愈年帅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機率愈 高,尤其是學齡前帅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的240

35

提供合理檢驗費用資料予健保單位

監測國內結核菌抗藥情形。

監測人畜共通結核病及卡介苗接種副作用等

建立實驗室合作診斷、研發區域網絡。

三、提升臨床結核病診療水準

與專家學者討論醫學生養成教育中結核病應佔

比例,求取共識。

與醫策會討論,將結核病防治課程納入 PGY1 範

將結核病防治課程納入 PGY1 訓練

進行醫師定期至結核病訓練醫院進行臨床訓練

之可行性評估

進行國內醫院作為結核病訓練中心軟硬體評估作業

規劃提高醫學生養成教育中結核病所佔比重計

畫草案,且與相關部會討論達成共識

開始提高醫學生養成教育中結核病所佔比重

與相關醫學會合作,辦理結核病診療再教育工

作,以維持並提高其診療品質

規劃將醫師定期接受結核病臨床再訓練納入換

照規範

邀集結核病診治專家,成立結核病諮詢委員會,

針對疑似個案及其他診療相關問題提供處理建

議並協助確診,同時建立起公共衛生界與醫界之

溝通管道

定期評估結核病諮詢委員會之審查項目及審查

結果,以作為評估施予教育訓練之課程內容參考

與中央健康保險局合作,進行病歷抽審,以維持

Page 40: 結核病十年減半全民動員 第二期計畫 - CDC · 追蹤資料亦顯示,愈年帅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機率愈 高,尤其是學齡前帅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的240

36

高品質之醫療處置

持續推動「MDR 結核病醫療照護體系」,補助指定

醫院負責多重抗藥性結核病之醫療照護任務,以避

免一般醫療院所因缺乏經驗或因考量健保給付問題

而衍生該類病患無法獲得適當醫療照護之問題

在每年之院內感染控制查核輔導中,將結核病院

內感染防治作為列為查核基準項目,且持續與相

關學會、協會合作,推動教育訓練工作,同時加

強感控查核,確保各級醫院落實感染管制措施

補助醫院設置負壓取痰室,以確保取痰過程中對

工作人員及其他病患之保護

補助醫院購置病房保護及娛樂設備,提供病患高

品質之診療環境

四、落實個案管理

加強弱勢個案之轉介,尋求社政單位協助

與相關部會討論外籍勞工管理政策。

利用全國結核病人資料庫發展系統自動監控報

表及各項監控指標,定期回饋各縣市參考,自我

評核

針對防治工作之重點,訂定全國各縣市考評指

標,並公開考評結果,讓各縣市參考,同時給予

優秀縣市獎勵,鼓勵其他縣市跟進

訂定並隨時修正「結核病工作手冊」,詳實規範

各項工作流程,使第一線工作人員可隨時查詢並

依據辦理

藉由聘請經過訓練並且客觀的關懷員執行「送藥

到手、服藥到口、吃完再走」,關懷結核病個案

服藥治療過程,確保每一個病人完成治療

進行都治執行成果評估,持續辦理查核作業

配合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所訂補助要點,提供

相關資源,以鼓勵原住民病患接受治療

Page 41: 結核病十年減半全民動員 第二期計畫 - CDC · 追蹤資料亦顯示,愈年帅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機率愈 高,尤其是學齡前帅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的240

37

鼓勵慢性傳染性肺結核病人至指定醫院長期住

院治療,並補助住院營養暨生活費

由公務預算支付慢性傳染性結核病患住院期間

之病房費、診察費及部份負擔,期使病患規則治

療,阻絕傳染源

邀集專家學者就需長期隔離之慢性傳染性病患

安置問題進行討論

尋求適當之場地規劃長期收容政策,同時兼顧病

患之權益

規劃慢性傳染性病患長期收容安置方案

針對不合作且具傳染性之肺結核個案,如經專科

醫師認為應住院治療且不接受勸告住院者,地方

衛生主管機關依據傳染病防治法,可開立隔離治

療通知書,予以強制就醫隔離

督導各縣市衛生局加強輔導不合作個案,與醫療

院所維持良好合作關係,運用醫師之影響力,使

個案完成治療

定期辦理地方結核病防治工作實地查核工作,以

確認落實工作

推動「傳染病防治法」修正案,將不合作傳染病

個案管理,納入法條

五、大眾航空器限制搭乘措施

督導縣市政府衛生局確實發放「限制傳染性肺結

核病患案搭乘大眾航空器出國出境通知單」,通

知個案,並給予正確衛教。

持續監控「中央傳染病追蹤管理系統」,確保限

制搭乘名單正確性

與內政部出入國及移民署等相關單位保持密切

聯繫,以確保執行流程順暢,避免影響民眾權益

評估針對高傳染性個案延長限乘措施之可行

性,並進行政策修訂

Page 42: 結核病十年減半全民動員 第二期計畫 - CDC · 追蹤資料亦顯示,愈年帅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機率愈 高,尤其是學齡前帅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的240

38

六、加強衛教宣導,提升全民結核病防治知能

透過各種媒體(電視、廣播、報紙、網路、戶外

電視牆等)宣導結核病防治資訊,並由新聞局協

助提供可資運用之媒體通路加強宣導。

製作創意文宣或教材、開發多元行銷通路,深入

不同對象受眾,強化宣導防治觀念,降低結核病

患遭標籤化歧視之問題

配合世界衛生組織全球性宣導主軸,於世界結核

病日前後擴大宣導活動,喚起社會大眾的重視

七、人才培育、加強研究與國際合作

進行各縣市及醫療院所結核病防治人員分布調

查,以了解各單位需求,安排適宜之教育訓練。

配合政策需要,持續參與相關國際醫療合作活動

委託學會辦理醫院個管師教育訓練,提升醫院個

案管理效能,使公衛與臨床醫療緊密結合

與縣市衛生局合作辦理關懷員教育訓練,使其熟

悉如何與病患互動,並具備基本之結核病知識

鼓勵相關人員將國內結核病照護成果撰寫成論

文,投稿至國際知名期刊

持續辦理科技研究計畫補助,獎勵優秀人員參與

開發,並鼓勵申請專利。

參與國際性研究計畫,除提升我國專業能力也增

加國際能見度

選派優秀人員或贊助民間團體前往國外參加開

會、考察、研習,汲取新知和國際經驗,以提升

國內防治品質

參與國際監測帄台,促進國際間菌株型別之比對

交流

八、提供卡介苗服務

Page 43: 結核病十年減半全民動員 第二期計畫 - CDC · 追蹤資料亦顯示,愈年帅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機率愈 高,尤其是學齡前帅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的240

39

督導各縣市衛生局,以 NIIS 系統追蹤一歲內嬰

兒卡介苗接種完成率。

辦理國小入學預防接種普查,並追蹤受感染者感染

源,計算年感染率資料,以作為防治政策之評估

追蹤接種卡介苗異常反應者之菌株進行培養,以

釐清疫苗問題

委託相關學會辦理卡介苗接種技術評值工作,並

培養種子教官

九、強化各級政府效能

定期進行流行病學資料分析,了解我國結核病現況。

視需要召開傳染病防治諮詢委員會議,檢討防治政

針對新訂或修改之重要政策,至各縣市辦理說明

會,使基層公衛人員了解政策規劃緣由及執行方式

依據防治重點,訂定年度考核指標,持續進行縣市

政府年度考核工作

審核縣市年度防治計畫,並辦理抽查工作,以確

保執行品質

Page 44: 結核病十年減半全民動員 第二期計畫 - CDC · 追蹤資料亦顯示,愈年帅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機率愈 高,尤其是學齡前帅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的240

40

伍、期程及資源需求

一、 計畫期程

本計畫自民國 100 年 1 月 1 日起至 104 年 12 月 31 日

二、 所需資源說明

(一) 所需人力需求:將以短期工服人力以應新增工作需求。

(二) 所需財務需求:本計畫執行期間為 100 年至 104 年,所需

經費共為 9,156,888 千元(不含人事費)。

三、 經費來源及計算基準

(一) 經費來源:每年循公務預算編列程序編列支應

(二) 計算基準:

(單位:仟元)

年度

項目 100 101 102 103 104 總計

一、強化病人發現、通報策略

強化個案發現 150,700 190,300 190,300 170,800 164,800 866,900

加強醫事人員訓練 1,750 10,250 9,150 7,900 7,900 36,950

疫情通報監視 5,540 5,540 5,540 5,540 5,540 27,700

提升實驗室檢驗品,

推動實驗室認證制度 45,500 66,500 56,000 56,000 56,000 280,000

二、提升臨床結核病診療水準

提升醫院診療意願 95,170 702,758 632,242 613,000 581,000 2,624,170

困難個案診療服務 360,242 406,958 340,000 316,000 280,000 1,703,200

三、落實個案管理

提升個案管理績效 352,396 654,804 640,300 576,800 566,200 2,790,500

特殊個案管理 13,042 87,362 77,322 77,760 69,678 325,164

四、加強衛教宣導 43,920 45,654 26,650 24,150 24,150 164,524

五、人才培育、加強研究

與國際合作 22,530 79,560 72,880 67,530 67,530 310,030

六、提供卡介苗接種服務 5,810 5,660 5,560 5,410 5,310 27,750

合計 1,096,600 2,255,346 2,055,944 1,920,890 1,828,108 9,156,888

Page 45: 結核病十年減半全民動員 第二期計畫 - CDC · 追蹤資料亦顯示,愈年帅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機率愈 高,尤其是學齡前帅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的240

41

四、 經費需求

本計畫執行期間為 100 年至 104 年,所需經費共為

9,156,888 千元(不含人事費)。按年度分,100 年度所需經費

為 1,096,600 千元,101 年度所需經費為 2,255,346 千元,102

年度所需經費為 2,055,944千元,103年度所需經費為 1,920,890

千元,104 年度所需經費為 1,828,108 千元。

前列經費將逐年提出先期作業計畫,並經預算編列程序核

定後辦理。

年度項目 100 101 102 103 104 總計

經常門 1,063,242 2,246,946 2,047,544 1,915,690 1,822,908 9,096,330

資本門 33,358 8,400 8,400 5,200 5,200 60,558

合計 1,096,600 2,255,346 2,055,944 1,920,890 1,828,108 9,156,888

Page 46: 結核病十年減半全民動員 第二期計畫 - CDC · 追蹤資料亦顯示,愈年帅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機率愈 高,尤其是學齡前帅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的240

42

陸、預期效果及影響

經由本計畫之推行,投入大量資源,使我國結核病防治成果逐

漸與世界各國接軌,預期效果及影響如下:

一、 與世界衛生組織計畫呼應,達成結核病減半之目標。

二、 透過各項教育訓練,提升醫療診治水準,使臨床醫師均能

熟悉結核病診療,提供病患適當之處置。

三、 經由多面向的宣導,使一般民眾對結核病之認知提升,能

早期發現異常,早期就醫,同時對結核病之標籤化降低。

四、 系統化的薦送人員出國訓練,培養結核病防治相關公衛與

醫界新血,賡續投入防治工作。

五、 透過品管機制,使國內結核病檢驗水準可達到國際之標

準,協助區域檢驗,盡世界公民之責任。

六、 各縣市政府衛生局均有能力規劃、執行在地化之防治計畫。

七、 因個案數減少,健保支付結核病醫療費用降低,可轉移至

其他需要的支出項目。

Page 47: 結核病十年減半全民動員 第二期計畫 - CDC · 追蹤資料亦顯示,愈年帅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機率愈 高,尤其是學齡前帅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的240

43

柒、附則

一、 替選方案之分析與評估

本計畫於逐年辦理年度先期作業計畫及編製年度概算時,將

配合檢討經費需求,調整資源分配並依法定預算數調整修正

計畫經費,按年度作業計畫及當時疫情分析需求,重新調配

資源及經費。

二、 有關機關配合事項

(一) 縣市政府:提出縣市在地化結核病防治計畫,執行及

評估在地化結核病防治成效,同時有效率進行人力調

度作業,以發揮最大工作成效。

(二) 教育部:主動督導各級教育單位,辦理學校結核病防

治教育宣導,灌輸學生正確觀念,加強學生生活輔導,

防止校園疫情擴大。另規劃增加醫學院結核病課程時

數與臨床實習規劃工作。

(三) 內政部:負責進行外籍配偶、安養機構、外國人收容

所、遊民及替代役男結核病防治教育宣導,並辦理個

案相關資料分析,提供衛生單位擬定政策參考。

(四) 法務部: 進行各矯正單位收容人結核病防治教育宣

導,並配合辦理個案篩檢與管理事宜,同時進行相關

資料分析,提供衛生單位擬定政策參考。另與衛生單

位共同規劃及評估不合作個案之處理。

(五) 國防部:負責辦理軍人結核病防治教育宣導、篩檢、

個案診治及管理。

(六) 外交部:規劃各種國際合作事宜,透過外館、醫療團

瞭解各國防治現況與實際需求,以作為研擬合作計畫

之參考。另透過政府及非政府間國際組織之管道,積

極參與相關區域或多邊合作計畫。

(七) 新聞局:負責新聞媒體溝通事宜,協助衛生單位辦理

Page 48: 結核病十年減半全民動員 第二期計畫 - CDC · 追蹤資料亦顯示,愈年帅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機率愈 高,尤其是學齡前帅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的240

44

結核病防治教育宣導,提供民眾正確的結核病防治資

訊。

(八) 勞委會:規劃外籍勞工健康檢查事宜,如發現結核病

個案,依法廢止其聘僱許可,並副知內政部入出國及

移民署及其所屬服務站,督促雇主儘速安排外籍勞工

返國。

(九) 原住民族委員會:負責進行原住民結核病防治教育宣

導及配合篩檢,鼓勵個案規則治療,改善生活習慣,

降低結核病患病率及死亡率。

(十) 衛生署醫事處:負責進行醫師結核病在職教育與臨床

實習規劃工作,協助管控並提升醫院照護品質,及辦

理醫院評鑑工作。

(十一) 衛生署中央健康保險局:辦理公務預算支付結核病醫

療費用相關委託作業,另執行結核病申報案件之審查

作業。

(十二)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辦理專案進口抗結核藥品之

審查作業。

(十三) 衛生署企劃處:辦理計畫研考追蹤。

(十四) 結核病相關學術、社會團體:與衛生單位共同辦理結

核病防治教育宣導、學術研究及國際交流合作。

(十五) 醫療院所:負責結核病個案診斷、門診及住院治療與

追管照護事宜,協同主管機關提高結核病醫療、檢驗

品質、追蹤管理及進行相關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