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绿洲的“疫情单元”解禁了epaper.cnxz.com.cn/xzrb/page/1/2020-02/10/08/2020021008_pdf.pdf图2:在单元入户门上张贴《解除隔离医学观察通知单》。...

1
图1:解禁了,拍张照纪念一下。 图 2:在单元入户门上张贴《解除隔离医学观察通知单》。 图 3:封闭了 14 天的地下室的门也打开了。 图 4:为每一位居民再测一次体温。 图 5:邻楼的阿姨也跑来记录这激动人心的时刻。 10时整,整个单元 27 户 65 位居民全部下楼并完成了体温 测量,一切正常,全部安好。 体温测量期间,社区党委书 记李小平不失时机地穿插着给大 家讲了一些注意事项,包括:现在 口罩等防疫物资暂时还比较紧 张,购买要拿相关证件;徐州市新 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 应急指挥部通告(第7号)、(第 8号)、(第9号)的内容及相关 要求,提醒大家目前疫情防控形 式还很严峻,一定要配合《全市 社区疫情防控工作规范》,严格 遵守小区封闭管理制度,减少聚 会、聚集,要少出门、不出门、不扎 堆,回家要勤洗手和消毒等。 最后,李小平向大家介绍了 一直为他们跑前跑后服务的郭 琼、赵伟伟等社区工作人员和严 格按照要求对单元进行消杀作 业的社区物管人员,赢得了大家 一致的掌声。 这掌声是发自肺腑的,这是 27 户 65 位解禁居民向逆行者致 敬的声音。 居家隔离 14 天,这 27 户 65 位居民是怎么过的? 在他们的单元微信群里,有 一篇名为《孤岛并不孤立》的文 章,是这样记录这 14 天的: 1 月 25 日,我们单元成为全 市焦点,因为这里发现了全市第 一例新冠肺炎患者,从此我们的 生活轨迹被打乱。 1 月 26 日 23 时 50 分,患者 被疾控中心接走,整个单元被隔 离,恐慌、恐惧、烦躁、焦 虑 ,引 起 血压升高 ,体 温 上 升 ,又 加 重 了 恐惧感。 恐惧之下,大家的聊天记录 是这样的: 喝喝酒,压惊; 天天在家血压升高,心跳加 速 @ 社区郭; 继续喝,体重又长1 斤。何以 解忧,唯有杜康; 上午接个固定电话可把我吓 得不轻,腿都软了。一接是派出 所的电话。事后,一身冷汗,一量 血压、心跳直线上升。 …… 几天后,剧情开始反转,102 室住户在群里说:“亲们甭紧张, 咱们肯定无事。平时忙忙碌碌, 现在休闲下来就当 ‘享受’,顺 其自然,一切都会好的。这段经 历将会成为人生最难忘的记忆, 若干年后回忆起我们同舟共济 的场面还会被触动。” 文章中接 着 写 道 :“ 为 了 转 移注意力,放松思想压力。各家各 户开展不同的娱乐活动,有猜谜 语、套圈。”在下面上传的图片 中,有在家跳舞的、套圈等,还有 在群里猜谜语、做语文版数学题 的…… 随后,剧情再次升级,大家开 始点赞、感谢隔离期间发生在他 们身边的正能量,他们赞“我是 党员,让我来吧”的社区工作人 员郭琼,感谢帮他们买菜并送到 单元门口的超市人员,感谢进户 采样的疾控人员,感谢进入楼层 消毒的物管人员; 剧情继续升级,厨艺和生活 物品的分享成了微信群的主流, 有的说:“缺喝的到我家打,我们 用的是净水机,来打水,千万别 客气,你不是说我们本来是一家 人的吗?”有的说:“有谁家一点 青菜都没有的吗?我这有菠菜、 菊花菜,朋友家农场送的。”有的 说:“我们家有米、面 ,需 要 的 来 拿!” …… 患难见真情,中国好邻居。居家 隔离14天,他们就是这样度过的。 “14 天,我们共同度过!” 用掌声向逆行者致敬 9日早上 8 时,泉山区和平街道 天山社区党委书记李小平赶到天山 绿洲二期,为该小区“疫情单元”解 禁做最后准备。 “这个单元 11 层,一梯三户,共 33 户,除了 5 户没人住、1 户送医之 外,还剩 27 户 65 位居民。居家隔离 14 天。为防止居民进出,我们不仅把 单元门封了,就连地下室的门也封 了。每天,我们要求大家测两次体温 并上报,对单元门厅、电梯以及各楼 层每天进行两次严格消毒。”李小平 说,为方便和居家隔离居民联系并给 大家提供服务,社区在单元封闭后不 久,就针对该单元住户建立了专门的 微信群,解禁时间和相关事项在群内 发了通知,要求大家都出门透透气。 同时,请社区医生配合解禁工作,为 每一位居民测量体温并记录备案。 9时整,和平街道办事处主任佟 昱鹏将 《解除隔离医学观察通知 单》贴在单 元 入 户 门 上 ,标 志 着 这 个 “疫情单元”正式解禁。与此同时, 社区医院的梁医生手持额温枪守在 单元门处,社区工作人员做好了记 录体温的准备,小区物管人员祖海 涛来到地下室,将两道被封闭的地 下室门打开…… 阳光明媚,静待花开。 “脚踏实地的感觉真好!” 9时 05 分,该单元的武奶奶第一 个出现在大家面前,额温枪测量体温 为 36.2。看见守在单元门口的街道 和社区工作人员,老人一个劲地说: “谢谢你们了,辛苦你们了!” 慢慢地,下来的居民越来越多, 因为戴着口罩,看不见笑脸但能听到 此起彼伏的笑声,以及大家被闷在家 里居家隔离 14 天的心里话—— “终于接地气了!再不接地气腿 都软了!脚踏实地的感觉真好!” “自由的感觉真好啊!外面的空 气都是甜的!” …… 201室的孙大爷忙着用手机给大 家拍照,他说他要把这珍贵的时刻记 录下来,发到他们的单元群里留作纪 念;为了庆祝居家隔离结束并且全部 身体健康,和家人或邻居做胜利手势 合影很受大家欢迎;邻楼的王阿姨也 赶来了,扛着她几万元一套的照相机 来的,她说这么感人的时刻值得拍照 留念。 居民廖先生说,他 1 月 23 日赶 回来过年,1 月 26 日就被要求居家隔 离,隔离了 14 天,同楼层、不同楼层 的邻居都成了朋友。那个微信群刚开 始还是以室名登记的,后来都悄悄改 成实名了。大家都说,一定要珍惜这 段共同战“疫”的情谊。 “疫情单元”在阳光下解禁 ◎文 / 图 徐报融媒记者 陆铭 2月9 日,正月十六,是一个好日子。 当天,我市首例被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家住天山绿洲的 王先生等 5 位患者出院了; 当天,天山绿洲“疫情单元”的居民经过严格的 14 天居家 隔离,解禁了。 社址:云龙区富春路8号 邮编 221018 徐工商广字第 030003 号 总值班室 85690460 要闻采访部 85695710 85697229 融媒体采集中心 85805907 85693598 85806880 报纸编辑部 85690457 85600164 融媒体发布中心 80805093 综合办公室 85600213 广告中心 85690469 发行中心 85690141 徐州日报社印务中心承印 87799237 2020年 2 月 10 日 星期一 责编:黄剑华 美编:王皎洁 校对:朱美华 08 本报讯(徐报融媒记者 王彬 许 春明) “滚蛋吧,冠状病毒”徐报融 媒网络元宵灯会, 2 月 8 日下午 5 时 在今日徐州 APP 准时开启 “直播” 模式。这场在特殊时期精心策划的线 上“闹元宵”活动,受到了网友的极 大关注,在 3 个小时的播送过程中, 实时观看数据显示为 61 万人次。 徐报融媒网络元宵灯会共分为 4个主题单元,分别是“齐心大徐州, 唱响‘空城记’”“加油大徐州,致敬 ‘守护者’”“坚强大徐州,最美‘逆 行者’”以及“坚守‘小 家 ’,护 佑 ‘大徐州’”。每个单元均由徐州战 “疫”专题视频、元宵秀花灯、居家小 舞台、阻击疫情小课堂、有奖猜灯谜 等不同环节组成,还有名家助阵。 在当天的直播活动过程中,朗诵 《少年中国说》《在春天到来之前》、 原创歌曲《最美的祝福》、歌曲《听 我说,谢谢你》等表演类节目,收获 了超强的人气。这些在全民阻击疫情 背景下表演的节目,用艺术的形式展 现了徐州人敢和病毒比高低的无畏 气魄,酣畅淋漓地向外界鲜明的表达 出徐州精神、徐州力量。 元宵灯会,怎能少得了花灯呢? 直播中,汉服小女生“秀花灯 送祝 福”“用过的红包变身精巧小红 灯”“做只红色花灯送最美祝福” “76岁范奶奶变废为宝做花灯” ……在“元宵秀花灯”环节,很多市 民尤其是小朋友们,晒出了他们在 家精心制作的花灯。一个个造型别 致的手工花灯,代表着大家期盼春 天早点到来的心愿。 猜灯谜的环节,吸引了众多网 友的参与。“酉时一到自然醒” “改变旧貌争第一”“听得净是孩 子声”……四轮有奖猜灯谜,每轮 提供两到三组谜面供大家竞猜,增 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让元宵节猜 灯谜的民俗,用网络的形式完美地 呈现。 万众一心抵抗疫情,大徐州信 心百倍。“网络灯会”在整个直播过 程中,将全市上下抗击疫情的视频 或者图文信息,进行插播,彰显了抗 “疫”主题。《徐州不慌,因为有你》 《“空城” 徐州,你在我眼里是最 美》《逆行的牵挂》等短视频,真实 再现了抗“疫”中的徐州人和徐州 城,让很多观看直播的网友留下感 动的泪水。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 志深入一线的图文报道,更加坚定 了大家抵抗疫情的信心。 整场直播晚会从下午 5 时开 始,持续至当晚 8 时结束,用时 3 个小时。朋友们,元宵节虽然已经 过去了,但我们抗击病毒阻击疫情 的决心却从未有过动摇。居家隔 离,出门坚持 戴口罩,这两 天,空暇的时 候,也可以扫 码重温一下热 闹的 “网上元 宵节”。 61万人次正月十五线上“闹元宵” 徐报融媒网络灯会直播受关注 本报讯(徐报融媒记者 刘苏) 在这场战“疫”中,每个人都在积极 贡献自己的力量。医护人员冒着生 命危险奋战在第一线,记者拿着摄 像机、记录本冲锋在第一线,画家用 手中的笔赞美这个时代的英雄…… 2 月 6 日,我市画家李勇逸用手中 的画笔, 将贾汪文广新体局干部职 工冒风雪、战严寒,在疫情防控第一 线值班的画面定格在画纸上。 画面上,3 位工作人员戴着口 罩,用大衣帽子抵挡着风雪,举起大 喇叭对居民进行有关疫情的宣传。3 人背后,党旗在风雪中飘扬。“当 天,同事们冒雪值班,我作为一个民 革党员参加了防疫战,亲身感受之 下,带着激情完成了这幅作品。”李 勇逸说,他以文化馆的几位同事们 为素材创作了这幅作品,以此记录 这个不平凡的时刻,为中国加油。 李勇逸长期以来坚持深入生 活,勤奋思索,创作了众多表现爱国 深情和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从 1980 年至今,20 多次赶赴陕北延安 写生,特别是近年创作的梁家河山 水画系列,艺术地表达了他对延安 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独特理解。李勇 逸曾在徐州美术馆(艺术馆)举行 个人画展,短短一周的时间吸引了 数千人前去参观,好评如潮。 画家李勇逸 用画笔定格防控疫情第一线 27户 65位居民居家隔离 14天 天山绿洲的“疫情单元”解禁了 1 2 3 4 5 李勇逸的作品。 一纸请战书 29 个鲜红的手印 空军勤务学院疫情防控工作有效推进 ◎徐报融媒记者 王正喜 通讯员 金莉雅 田戎 一纸请战书,29 个鲜红的手 印,29 颗鲜红的心,在党旗的映照 下更加熠熠闪光。驻徐空军勤务学 院教练勤务营所有警卫战士在连 长陶睿的带领下,自发地写下了请 战书。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 任。学院党委闻令而动,第一时间下 发 《坚定信心 严守纪律 主动作为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宣讲教育 提纲》,并组织了“强化各级组织功 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专题 党日活动,采用电话、视频等多种方 式将《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 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 通知》 重要精神逐一传达到每一名 党员。 学员四大队率先落实人员摸底 排查,第一时间建立“人员流动台 账”。岗哨执勤分队不间断地对进 出人员和车辆分别进行体温测量与 车辆检查,逐一排查,严控输入风 险。广大党员、干部在得知营门岗哨 值班人员不足的情况下,主动承担 起了站岗值勤的任务。为减少家属 区人员流动,学院引进蔬菜、水果配 送,从源头上降低了家属外出采购 所带来的风险。并通过广播、下发知 识手册、悬挂横幅标语等方式对全 体人员进行宣教,疫情防控工作有 效推进。 岗哨执勤分队不间断地对进出车辆进行检查。

Upload: others

Post on 10-Aug-2020

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天山绿洲的“疫情单元”解禁了epaper.cnxz.com.cn/xzrb/page/1/2020-02/10/08/2020021008_pdf.pdf图2:在单元入户门上张贴《解除隔离医学观察通知单》。

图 1:解禁了,拍张照纪念一下。图 2:在单元入户门上张贴《解除隔离医学观察通知单》。图 3:封闭了 14 天的地下室的门也打开了。图 4:为每一位居民再测一次体温。图 5:邻楼的阿姨也跑来记录这激动人心的时刻。

10时整,整个单元 27 户 65位居民全部下楼并完成了体温测量,一切正常,全部安好。

体温测量期间,社区党委书记李小平不失时机地穿插着给大家讲了一些注意事项,包括:现在口罩等防疫物资暂时还比较紧张,购买要拿相关证件;徐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通告(第 7 号)、(第8 号)、(第 9 号) 的内容及相关要求,提醒大家目前疫情防控形式还很严峻,一定要配合《全市

社区疫情防控工作规范》,严格遵守小区封闭管理制度,减少聚会、聚集,要少出门、不出门、不扎堆,回家要勤洗手和消毒等。

最后,李小平向大家介绍了一直为他们跑前跑后服务的郭琼、赵伟伟等社区工作人员和严格按照要求对单元进行消杀作业的社区物管人员,赢得了大家一致的掌声。

这掌声是发自肺腑的,这是27 户 65 位解禁居民向逆行者致敬的声音。

居家隔离 14 天,这 27 户 65位居民是怎么过的?

在他们的单元微信群里,有一篇名为《孤岛并不孤立》的文章,是这样记录这 14 天的:

1 月 25 日,我们单元成为全市焦点,因为这里发现了全市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从此我们的生活轨迹被打乱。

1 月 26 日 23 时 50 分,患者被疾控中心接走,整个单元被隔离,恐慌、恐惧、烦躁、焦虑,引起血压升高,体温上升,又加重了恐惧感。

恐惧之下,大家的聊天记录是这样的:

喝喝酒,压惊;天天在家血压升高,心跳加

速 @社区郭;继续喝,体重又长 1 斤。何以

解忧,唯有杜康;上午接个固定电话可把我吓

得不轻,腿都软了。一接是派出所的电话。事后,一身冷汗,一量血压、心跳直线上升。

……几天后,剧情开始反转,102

室住户在群里说:“亲们甭紧张,咱们肯定无事。平时忙忙碌碌,现在休闲下来就当 ‘享受’,顺其自然,一切都会好的。这段经

历将会成为人生最难忘的记忆,若干年后回忆起我们同舟共济的场面还会被触动。”

文章中接着写道:“为了转移注意力,放松思想压力。各家各户开展不同的娱乐活动,有猜谜语、套圈。”在下面上传的图片中,有在家跳舞的、套圈等,还有在群里猜谜语、做语文版数学题的……

随后,剧情再次升级,大家开始点赞、感谢隔离期间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正能量,他们赞“我是党员,让我来吧”的社区工作人员郭琼,感谢帮他们买菜并送到单元门口的超市人员,感谢进户采样的疾控人员,感谢进入楼层消毒的物管人员;

剧情继续升级,厨艺和生活物品的分享成了微信群的主流,有的说:“缺喝的到我家打,我们用的是净水机,来打水,千万别客气,你不是说我们本来是一家人的吗?”有的说:“有谁家一点青菜都没有的吗?我这有菠菜、菊花菜,朋友家农场送的。”有的说:“我们家有米、面,需要的来拿!”

……患难见真情,中国好邻居。居家

隔离14天,他们就是这样度过的。

“14 天,我们共同度过!”

用掌声向逆行者致敬

9日早上 8 时,泉山区和平街道天山社区党委书记李小平赶到天山绿洲二期,为该小区“疫情单元”解禁做最后准备。“这个单元 11 层,一梯三户,共

33 户,除了 5 户没人住、1 户送医之外,还剩 27 户 65 位居民。居家隔离14 天。为防止居民进出,我们不仅把单元门封了,就连地下室的门也封了。每天,我们要求大家测两次体温并上报,对单元门厅、电梯以及各楼层每天进行两次严格消毒。”李小平说,为方便和居家隔离居民联系并给大家提供服务,社区在单元封闭后不久,就针对该单元住户建立了专门的微信群,解禁时间和相关事项在群内发了通知,要求大家都出门透透气。同时,请社区医生配合解禁工作,为每一位居民测量体温并记录备案。

9时整,和平街道办事处主任佟昱鹏将 《解除隔离医学观察通知单》贴在单元入户门上,标志着这个“疫情单元”正式解禁。与此同时,社区医院的梁医生手持额温枪守在单元门处,社区工作人员做好了记录体温的准备,小区物管人员祖海涛来到地下室,将两道被封闭的地下室门打开……

阳光明媚,静待花开。“脚踏实地的感觉真好!”

9时 05 分,该单元的武奶奶第一个出现在大家面前,额温枪测量体温为 36.2℃。看见守在单元门口的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老人一个劲地说:“谢谢你们了,辛苦你们了!”

慢慢地,下来的居民越来越多,因为戴着口罩,看不见笑脸但能听到此起彼伏的笑声,以及大家被闷在家里居家隔离 14 天的心里话———“终于接地气了!再不接地气腿

都软了!脚踏实地的感觉真好!”“自由的感觉真好啊!外面的空

气都是甜的!”……201室的孙大爷忙着用手机给大

家拍照,他说他要把这珍贵的时刻记录下来,发到他们的单元群里留作纪念;为了庆祝居家隔离结束并且全部身体健康,和家人或邻居做胜利手势合影很受大家欢迎;邻楼的王阿姨也赶来了,扛着她几万元一套的照相机来的,她说这么感人的时刻值得拍照留念。

居民廖先生说,他 1 月 23 日赶回来过年,1 月 26 日就被要求居家隔离,隔离了 14 天,同楼层、不同楼层的邻居都成了朋友。那个微信群刚开始还是以室名登记的,后来都悄悄改成实名了。大家都说,一定要珍惜这段共同战“疫”的情谊。

“疫情单元”在阳光下解禁

◎文 / 图 徐报融媒记者 陆铭

2 月 9 日,正月十六,是一个好日子。当天,我市首例被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家住天山绿洲的

王先生等 5 位患者出院了;当天,天山绿洲“疫情单元”的居民经过严格的 14 天居家

隔离,解禁了。

社址:云龙区富春路 8号 邮编 221018 徐工商广字第 030003 号 总值班室 85690460 要闻采访部 85695710 85697229 融媒体采集中心 85805907 85693598 85806880 报纸编辑部 85690457 85600164融媒体发布中心 80805093 综合办公室 85600213 广告中心 85690469 发行中心 85690141 徐州日报社印务中心承印 87799237

2020年 2月 10日 星期一责编:黄剑华 美编:王皎洁 校对:朱美华

08

本报讯(徐报融媒记者 王彬 许春明)“滚蛋吧,冠状病毒”徐报融媒网络元宵灯会,2 月 8 日下午 5 时在今日徐州 APP 准时开启“直播”模式。这场在特殊时期精心策划的线上“闹元宵”活动,受到了网友的极大关注,在 3 个小时的播送过程中,实时观看数据显示为 61 万人次。

徐报融媒网络元宵灯会共分为4 个主题单元,分别是“齐心大徐州,唱响‘空城记’”“加油大徐州,致敬‘守护者’”“坚强大徐州,最美‘逆行者’”以及“坚守‘小家’,护佑‘大徐州’”。每个单元均由徐州战“疫”专题视频、元宵秀花灯、居家小舞台、阻击疫情小课堂、有奖猜灯谜等不同环节组成,还有名家助阵。

在当天的直播活动过程中,朗诵《少年中国说》《在春天到来之前》、原创歌曲《最美的祝福》、歌曲《听我说,谢谢你》等表演类节目,收获了超强的人气。这些在全民阻击疫情背景下表演的节目,用艺术的形式展现了徐州人敢和病毒比高低的无畏气魄,酣畅淋漓地向外界鲜明的表达出徐州精神、徐州力量。

元宵灯会,怎能少得了花灯呢?直播中,汉服小女生“秀花灯 送祝福”“用过的红包变身精巧小红灯”“做只红色花灯送最美祝福”“76 岁范奶奶变废为宝做花灯”……在“元宵秀花灯”环节,很多市民尤其是小朋友们,晒出了他们在家精心制作的花灯。一个个造型别

致的手工花灯,代表着大家期盼春天早点到来的心愿。

猜灯谜的环节,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参与。“酉时一到自然醒”“改变旧貌争第一”“听得净是孩子声”……四轮有奖猜灯谜,每轮提供两到三组谜面供大家竞猜,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让元宵节猜灯谜的民俗,用网络的形式完美地呈现。

万众一心抵抗疫情,大徐州信心百倍。“网络灯会”在整个直播过程中,将全市上下抗击疫情的视频或者图文信息,进行插播,彰显了抗“疫”主题。《徐州不慌,因为有你》《“空城” 徐州,你在我眼里是最美》《逆行的牵挂》等短视频,真实再现了抗“疫”中的徐州人和徐州城,让很多观看直播的网友留下感动的泪水。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深入一线的图文报道,更加坚定了大家抵抗疫情的信心。

整场直播晚会从下午 5 时开始,持续至当晚 8 时结束,用时 3个小时。朋友们,元宵节虽然已经过去了,但我们抗击病毒阻击疫情的决心却从未有过动摇。居家隔离,出门坚持戴口罩,这两天,空暇的时候,也可以扫码重温一下热闹的 “网上元宵节”。

61万人次正月十五线上“闹元宵”

徐报融媒网络灯会直播受关注

本报讯(徐报融媒记者 刘苏)在这场战“疫”中,每个人都在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医护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奋战在第一线,记者拿着摄像机、记录本冲锋在第一线,画家用手中的笔赞美这个时代的英雄……2 月 6 日,我市画家李勇逸用手中的画笔, 将贾汪文广新体局干部职工冒风雪、战严寒,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值班的画面定格在画纸上。

画面上,3 位工作人员戴着口罩,用大衣帽子抵挡着风雪,举起大喇叭对居民进行有关疫情的宣传。3人背后,党旗在风雪中飘扬。“当天,同事们冒雪值班,我作为一个民革党员参加了防疫战,亲身感受之下,带着激情完成了这幅作品。”李勇逸说,他以文化馆的几位同事们为素材创作了这幅作品,以此记录这个不平凡的时刻,为中国加油。

李勇逸长期以来坚持深入生活,勤奋思索,创作了众多表现爱国深情和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从1980 年至今,20 多次赶赴陕北延安写生,特别是近年创作的梁家河山水画系列,艺术地表达了他对延安

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独特理解。李勇逸曾在徐州美术馆(艺术馆)举行个人画展,短短一周的时间吸引了数千人前去参观,好评如潮。

画家李勇逸用画笔定格防控疫情第一线

27户65位居民居家隔离14天

天山绿洲的“疫情单元”解禁了1

2

3 4

5

李勇逸的作品。

一纸请战书 29 个鲜红的手印空军勤务学院疫情防控工作有效推进

◎徐报融媒记者 王正喜通讯员 金莉雅 田戎

一纸请战书,29 个鲜红的手印,29 颗鲜红的心,在党旗的映照下更加熠熠闪光。驻徐空军勤务学院教练勤务营所有警卫战士在连长陶睿的带领下,自发地写下了请战书。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学院党委闻令而动,第一时间下发 《坚定信心 严守纪律 主动作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宣讲教育提纲》,并组织了“强化各级组织功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专题党日活动,采用电话、视频等多种方式将《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

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重要精神逐一传达到每一名党员。

学员四大队率先落实人员摸底排查,第一时间建立“人员流动台账”。岗哨执勤分队不间断地对进出人员和车辆分别进行体温测量与车辆检查,逐一排查,严控输入风险。广大党员、干部在得知营门岗哨值班人员不足的情况下,主动承担起了站岗值勤的任务。为减少家属区人员流动,学院引进蔬菜、水果配送,从源头上降低了家属外出采购所带来的风险。并通过广播、下发知识手册、悬挂横幅标语等方式对全体人员进行宣教,疫情防控工作有效推进。

岗哨执勤分队不间断地对进出车辆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