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汙染對於皮膚的影響沙 斟 沙 斟 Ú l[z yd î...

2
米,約為頭髮直徑的28分之1,可以穿透 肺部氣泡,直接進入血管中,隨血液運 送至全身。PM2.5比PM10更容易深入人 體,對健康影響更大。 空氣汙染源 空氣汙染源可分成戶外及室內: 一、戶外汙染源:自然的汙染如森林大火、火 山噴發及沙塵暴等;人為的汙染則如交通 工具、工廠及焚化爐排放的廢氣等。 二、室內汙染源:包括抽菸、火爐、家具、 電子儀器及建築裝潢材料等;此外塵 蟎、動物毛屑、黴菌孢子及細菌等,則 為生物性的汙染源。 由於人們待在室內的時間很長,例如: 孩子白天在教室上學或成人在室內工作,全 家人晚上在家裡睡覺等,因此如何降低室內 汙染愈來愈受到重視。 空氣汙染與皮膚 皮膚是除了眼睛及呼吸系統外,最容易 受到空氣汙染物影響的器官,未被衣服覆蓋的 皮膚,如臉部、頸部及手部等,都直接接觸到 空氣中的汙染物。目前的研究指出,氣狀汙染 物中的揮發性有機物,會導致異位性皮膚炎患 者的表皮屏障能力降低、經表皮散失的水分增 近來空氣汙染嚴重,天空不再蔚藍,從窗 外看出去的迷濛景象,使我們懷疑這是大自然 的霧氣,還是汙染物質飄散在空中的結果。空 氣汙染對人體的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眼睛 以及皮膚都有許多不容忽視的影響。 本文能讓大家瞭解空氣汙染對皮膚造成 的傷害,也簡單介紹我們在日常生活的微小 改變,如何能夠減少對環境的衝擊。 空氣汙染物的分類 空氣汙染物分為「原生性」與「衍生 性」。「原生性汙染物」是由汙染源直接排放 產生,又分為「氣狀」及「粒狀」,「氣狀汙 染物」包括硫氫化物、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 物及碳氫化合物等,「粒狀汙染物」則包括懸 浮微粒、金屬燻煙及油煙等;而「衍生性汙染 物」則是指由前驅物質在大氣中經過物理、化 學或生物作用轉化而成的汙染物,如:光化學 氧化物、臭氧、酸霧及硫酸物等。 粒狀汙染物的分類 空氣中粒狀汙染物(Particulate matters, PM)是指由燃料燃燒及工業過程所 產生的微粒物,可以飄浮在空氣中,依照粒 徑大小加以分類: 一、總懸浮微粒(PM100):粒徑大小為100 微米,約為海灘沙粒大小。 二、懸浮微粒(PM10): 粒徑大小為10微 米,大約為沙子的10分之1,可以通過鼻 腔之鼻毛與彎道,到達喉嚨。 三、細懸浮微粒(PM2.5):粒徑小於2.5微 撰文◎皮膚科主任 王綺嫻 空氣汙染對於 皮膚 的影響 6 Feb.2016

Upload: others

Post on 31-May-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空氣汙染對於皮膚的影響沙 斟 沙 斟 Ú l[z Yd î 米,約為頭髮直徑的28分之1,可以穿透 肺部氣泡,直接進入血管中,隨血液運 送至全身。PM2.5比PM10更容易深入人

日常生活中的皮膚保健

米,約為頭髮直徑的28分之1,可以穿透

肺部氣泡,直接進入血管中,隨血液運

送至全身。PM2.5比PM10更容易深入人

體,對健康影響更大。

空氣汙染源空氣汙染源可分成戶外及室內:

一、戶外汙染源:自然的汙染如森林大火、火

山噴發及沙塵暴等;人為的汙染則如交通

工具、工廠及焚化爐排放的廢氣等。

二、室內汙染源:包括抽菸、火爐、家具、

電子儀器及建築裝潢材料等;此外塵

蟎、動物毛屑、黴菌孢子及細菌等,則

為生物性的汙染源。

由於人們待在室內的時間很長,例如:

孩子白天在教室上學或成人在室內工作,全

家人晚上在家裡睡覺等,因此如何降低室內

汙染愈來愈受到重視。

空氣汙染與皮膚皮膚是除了眼睛及呼吸系統外,最容易

受到空氣汙染物影響的器官,未被衣服覆蓋的

皮膚,如臉部、頸部及手部等,都直接接觸到

空氣中的汙染物。目前的研究指出,氣狀汙染

物中的揮發性有機物,會導致異位性皮膚炎患

者的表皮屏障能力降低、經表皮散失的水分增

近來空氣汙染嚴重,天空不再蔚藍,從窗

外看出去的迷濛景象,使我們懷疑這是大自然

的霧氣,還是汙染物質飄散在空中的結果。空

氣汙染對人體的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眼睛

以及皮膚都有許多不容忽視的影響。

本文能讓大家瞭解空氣汙染對皮膚造成

的傷害,也簡單介紹我們在日常生活的微小

改變,如何能夠減少對環境的衝擊。

空氣汙染物的分類空氣汙染物分為「原生性」與「衍生

性」。「原生性汙染物」是由汙染源直接排放

產生,又分為「氣狀」及「粒狀」,「氣狀汙

染物」包括硫氫化物、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

物及碳氫化合物等,「粒狀汙染物」則包括懸

浮微粒、金屬燻煙及油煙等;而「衍生性汙染

物」則是指由前驅物質在大氣中經過物理、化

學或生物作用轉化而成的汙染物,如:光化學

氧化物、臭氧、酸霧及硫酸物等。

粒狀汙染物的分類空氣中粒狀汙染物(Pa r t i c u l a t e

matters, PM)是指由燃料燃燒及工業過程所

產生的微粒物,可以飄浮在空氣中,依照粒

徑大小加以分類:

一、總懸浮微粒(PM100):粒徑大小為100

微米,約為海灘沙粒大小。

二、懸浮微粒(PM10):粒徑大小為10微

米,大約為沙子的10分之1,可以通過鼻

腔之鼻毛與彎道,到達喉嚨。

三、細懸浮微粒(PM2.5):粒徑小於2.5微

撰文◎皮膚科主任 王綺嫻

空氣汙染對於皮膚的影響

6 F e b . 2 0 1 6 7F e b . 2 0 1 6

醫訊234.indb 6 2016/1/21 上午 11:48:17

Page 2: 空氣汙染對於皮膚的影響沙 斟 沙 斟 Ú l[z Yd î 米,約為頭髮直徑的28分之1,可以穿透 肺部氣泡,直接進入血管中,隨血液運 送至全身。PM2.5比PM10更容易深入人

日常生活中的皮膚保健

加,進而引發更嚴重的癢感及皮膚炎的症狀。

研究指出,媽媽在懷孕期間及產後1年內

抽菸,小寶寶產生異位性皮膚炎的機率比不抽

菸母親生下的寶寶高出2倍。異位性皮膚炎的患

者若抽菸或暴露於二手菸,皮膚中的免疫細胞

數量及免疫發炎反應會大幅增加,導致病情加

重。臺灣的研究亦發現,抽菸會誘發成人期才

發病的異位性皮膚炎,皮膚的病灶多位於臉部

及手部,罹患風險是不抽菸成人的4倍。因此家

中若有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或家族史,建議家

中成員最好不要抽菸,以免加重患者病情。

空氣汙染物中的細懸浮微粒(PM2.5),

可以經由呼吸攝入、手指接觸進而由口腔食

入,或皮膚接觸穿過皮膚屏障等方式進入人

體,因此對人體健康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PM2.5的原生性來源有大自然界的海鹽粒子、

裸露地表經風力作用產生的灰塵微粒,還有人

類活動的鍋爐燃燒、營建工地的粉塵,以及

汽、機車排放的廢氣及揚塵等。PM2.5衍生性

的來源則更為廣泛,燃燒煤礦、燃油、石化工

廠、建物塗料、農業施肥或交通工具衍生的化

學物質,經日光照射後互相產生光化學反應而

形成。因此要減少PM2.5的汙染,需要大家一

起努力才能達成。

「氧化壓力」及「發炎反應」學者研究發現,環境中懸浮微粒的濃度,

和民眾因頭痛、高血壓、咳嗽及蕁麻疹就醫的

人數呈線性相關。懸浮微粒對皮膚造成傷害的

原因為「氧化壓力」及「發炎反應」。

懸浮微粒在皮膚表面導致氧化物和抗氧化

物的不平衡,這些不平衡衍生出氧化壓力,氧

化壓力會傷害皮膚保護及屏障的功能,使得更

多的汙染物對皮膚造成傷害及造成過敏。

懸浮微粒由於體積小,表面積大,因此汙

染物表面吸附更多的汙染物,例如多環芳香烴

等,汙染物亦會夾帶金屬,這些金屬及多環芳

香烴使得皮膚中發炎的免疫物質增加,使皮膚

疾病惡化以及導致皮膚老化。

大家一起努力,減少環境汙染在臺灣,空氣汙染源63%來自臺灣本島,

37%屬於境外飄入。火山爆發的火山灰、中國

大陸的沙塵暴及霧霾等境外原因,都會對臺灣

的空氣造成影響,我們能做的只有盡量減少本

島產生的汙染,如此一來也能降低汙染物質之

間互相反應產生的衍生性汙染物,減少對人體

健康的影響。

減少對環境的汙染,人人有責,我們可以

從食、衣、住、行等方面著手:

一、食:選擇更健康的烹調方式,油炸、燒烤

或高溫煎煮會產生較多PM2.5的油煙,除

了對負責煮菜的媽媽有不好的影響,煮

好的食物上沾染的PM2.5也會經由食用而

進入人體,建議以滷、煮、蒸的方式為

主,對空氣及對身體都好。

二、衣:選用天然衣物材料,如:棉、麻等,

化學合成纖維材料需使用較多石化原

料,耗能又造成汙染,應盡量避免。選

擇水溶性乾洗店家,取代傳統石油性乾

洗溶劑,才能減少揮發性有機物質對環

境及人體的影響。

三、住:減少使用有機揮發溶劑的塗料,因為

家具及住宅中的有機揮發溶劑對小孩的

氣喘及皮膚炎皆有不當的影響。

四、行:多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減少汽機車的

使用,並定期檢驗交通工具氣體排放,

以維護空氣品質。

大家生活在地球上,每個人都有責任及義

務維持地球環境的永續狀態,環境越美好,大

家才能更健康。

作者介紹

王綺嫻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系醫學士,臺北醫

學大學醫務管理碩士,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

校訪問學者,專長為一

般皮膚病、乾癬、痤瘡、

感染性皮膚病及美容醫

學治療,興趣為寫作。

6 F e b . 2 0 1 6 7F e b . 2 0 1 6

醫訊234.indb 7 2016/1/21 上午 11:4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