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米粉體產業之作業環境...

7
New Technology 22 工業安全科技 2006.APR 工安技術論壇 奈米粉體產業之作業環境 及人員健康管理 目前國際間奈米材料的研究正在快速的發展, 有科學家預言「奈米科技」將會是二十一世 紀科技與產業發展最大的驅動力,因此對人類 所造成的影響層面將可能擴大。當物質奈米化 (尺寸小於100 奈米)後所展現特殊的物性、 化性及材料特性,使得改質後的全新物質可能 具有新的危害性,因此在職業衛生管理上大家 一直所慣用的相關毒性資料是否仍舊適用,實 在值得商榷。由於奈米物質在各方面的特性, 目前仍多存在著極高的不確定性,所以尚沒有 一套界定奈米產業安全衛生管理要項之完整規 範,這樣的現況將有可能直接影響到從業人員 的健康及作業環境的安全。 有鑑於此,本文之研究對象以生產或使用奈米 粉體之相關產業為標的,發展相關的管理規 範,內容包含產業危害分級及相關測試技術 作者:闕妙如 現職:工研院能環所副研究員 TEL03-5916451 E-mail[email protected] (含分級規範建立、粉體之細胞毒性測試及皮 膚滲透等測試方法建立),以及各級危害所對 應執行的安全衛生相關工作。 奈米粉體不但性質特殊,而且種類繁多,以奈 米碳管為例,就有單壁碳管、雙壁碳管及多 壁碳管,而各碳管上又可因特殊需求摻雜各式 的官能基或貴金屬,因此同樣都是稱之奈米碳 管,但是其毒性卻可能有極大的差異,因此面 對如此多變且複雜的奈米物質世界,若以過去 視容許濃度(PEL)為基準之管理模式及建立各物 質的物質安全資料表(MSDS)似乎已不再適用, 因此現階段急需建立一套創新的管理模式。 本文所提出之模式乃為因應上述之需求,具有 簡易執行、單價低廉等優點,希望能提供奈米 產業之從業人員良好的輔助。 作者:黃奕孝 現職:工研院能環所組長 TEL03-5915031 E-mail[email protected] 作者:張火炎 現職:成功大學環境醫學研究所副教授 TEL06-2353535-5597 E-mail[email protected] 作者:石東生 現職:勞委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所長 TEL02-26607598 E-mail[email protected]

Upload: others

Post on 25-Jan-2020

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New Technology

22 工業安全科技 2006.APR

工安技術論壇

奈米粉體產業之作業環境

及人員健康管理

目前國際間奈米材料的研究正在快速的發展,

有科學家預言「奈米科技」將會是二十一世

紀科技與產業發展最大的驅動力,因此對人類

所造成的影響層面將可能擴大。當物質奈米化

(尺寸小於100奈米)後所展現特殊的物性、化性及材料特性,使得改質後的全新物質可能

具有新的危害性,因此在職業衛生管理上大家

一直所慣用的相關毒性資料是否仍舊適用,實

在值得商榷。由於奈米物質在各方面的特性,

目前仍多存在著極高的不確定性,所以尚沒有

一套界定奈米產業安全衛生管理要項之完整規

範,這樣的現況將有可能直接影響到從業人員

的健康及作業環境的安全。

有鑑於此,本文之研究對象以生產或使用奈米

粉體之相關產業為標的,發展相關的管理規

範,內容包含產業危害分級及相關測試技術

作者:闕妙如

現職:工研院能環所副研究員

TEL:03-5916451E-mail:[email protected]

(含分級規範建立、粉體之細胞毒性測試及皮

膚滲透等測試方法建立),以及各級危害所對

應執行的安全衛生相關工作。

奈米粉體不但性質特殊,而且種類繁多,以奈

米碳管為例,就有單壁碳管、雙壁碳管及多

壁碳管,而各碳管上又可因特殊需求摻雜各式

的官能基或貴金屬,因此同樣都是稱之奈米碳

管,但是其毒性卻可能有極大的差異,因此面

對如此多變且複雜的奈米物質世界,若以過去

視容許濃度(PEL)為基準之管理模式及建立各物質的物質安全資料表(MSDS)似乎已不再適用,因此現階段急需建立一套創新的管理模式。

本文所提出之模式乃為因應上述之需求,具有

簡易執行、單價低廉等優點,希望能提供奈米

產業之從業人員良好的輔助。

作者:黃奕孝

現職:工研院能環所組長

TEL:03-5915031E-mail:[email protected]

作者:張火炎

現職:成功大學環境醫學研究所副教授

TEL:06-2353535-5597E-mail:[email protected]

作者:石東生

現職:勞委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所長

TEL:02-26607598E-mail:[email protected]

2�

New

Technology工安技術論壇

工業安全科技 2006.APR

壹、前言奈米科技為 2 1世紀新產業革命技術,許

多的奈米物質應運而生,其中包括奈米結晶

材料(nanocrystalline materials),奈米孔隙材料(nanoporousmaterial),奈米纜線,奈米碳管(carbon nanotubes)及奈米粉體(nanopowder)等,而這些物質中又以奈米粉體種類最多且運用最為廣泛。由於奈

米結構的材料,仍有很多的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

諸如材料強度、延展性、磁特性、表面催化性以及

腐蝕行為等等,會隨著粒徑大小不同而發生變化,

對人體細胞的影響也將有所改變,而正因為這些奈

米材料可能潛在的傷害,促使奈米材料的安全性逐

漸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

在去年(2004)七月及八月著名的科學雜誌Science 和Nature分別介紹了該研究小組的報告並對奈米污染發出預警。報告指出「游離狀的奈米顆

粒和奈米碳管可能容易穿透細胞,產生組織的毒

性」;對於環境來說,“奈米科技可能帶來便利,

亦會帶來傷害,就如水之能載舟亦能覆舟〞。正因

為如此,許多先進國家正在考慮規範奈米材料及科

技對人類及未來環境的安全性之相關準則。

目前國內奈米粉體材料的發展很快,部分奈

米粉體和一維奈米線已與其他材料結合,並逐步進

入市場,如化妝品、織物、抗菌材料等。在含有奈

米顆粒或奈米纖維的紡織品或生活用品中,奈米材

料可能會隨時間推移而脫落,而脫落的奈米顆粒、

纖維或含有奈米材料的衣物是否會給直接使用的人

體和環境帶來危害,目前仍無法得知。因為奈米的

尺寸較細胞微小,這樣的特質為治療醫學、細胞生

物學、藥理學研究帶來了方便,同時也可能帶來了

隱憂。因此,我們必須先瞭解將應用在人類身上的

奈米顆粒或材料,是否會在使用時進入人體各個組

織細胞,甚至是對DNA產生傷害,目前並沒有太多的資料可提供我們參考。

而許多奈米級的物質表現出與原本材料極大

不同的性質,因此其性能也有很大差異。如導電性

良好的金屬銀,當尺寸小於十幾個奈米時可成為非

導體;鐵磁性的物質進入奈米級則顯示強順磁效

應;化學惰性的金屬鉑製成奈米微粒後是活潑的激

活劑等等。這在在都告訴我們,奈米化後的物質,

有許多的性質與特性是需要學者專家再加以研究,

特別是那些與人體和生命直接相關的醫療材料。因

此,在我們還不了解奈米材料的很多性質之前,應

該未雨愁繆的先考慮日後“奈米污染〞的問題。

但是,到目前為止尚未有一套有效、實用的

奈米物質危害管理辦法,或是奈米物質的容許濃度

標準、風險評估的步驟等議題被發表,縱觀現在相

關的研究已陷入某種程度的困境,原因在於新的奈

米物質種類千變萬化且發展極為快速,因此相關學

者無法因應發展的腳步而即時訂出容許濃度標準,

或是目前量測奈米尺寸的儀器極為昂貴,導致無法

有效測定環境或是個人的暴露濃度,因此使得奈米

研究人員或是相關從業人員無所依循,必須擔心是

否要隨時承擔奈米物質危害所導致的風險。

有鑑於此,本文將提出一套簡易、有效奈米

粉體危害管理規範,思維方式將跳脫傳統健康風險

評估所強調的劑量-反應關係及暴露評估的流程,而是利用有限的資料先將奈米物質依危害程度分

級,並依各危害等級制訂相對應的安全衛生管理措

施,這樣的做法可解決目前資訊不足及相關研究經

費窘迫的限制,更可達到減低奈米研究人員及從業

人員作業危害之目的。

貳、 奈米從業人員管理規範建議擬訂方法探討

一、國外相關文獻提出之評估方法

檢視目前世界各國所發表之文獻資料中,對

於奈米產業的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至今尚無一套實

用、完整的管理規範,但是歐盟於2004年針對奈米物質的風險評估提出了一些看法,這些做法提供

本計畫訂定奈米從業人員管理規範重要的參考。在

這份資料中,歐盟提出以健康風險評估之觀念來管

制奈米物質危害之執行架構,此架構是經由健康風

險評估的五大步驟而來,包括定義風險(危害辨

識)、風險特性描述(危害特徵描述)、暴露評

估、風險計算及風險管理(如圖 1)。根據歐盟提出之說法,就奈米技術而言,有

關定義風險則是所謂的危害辨識,而內容包括奈米

微粒特性分析、逸散分析、健康效應與環境效應

等。經過上述的考量,若是認定仍有風險者再進行

第二階段危害特徵描述。在進行危害特徵描述時,

應先鎖定欲調查之族群,是針對勞工、消費者或是

已受暴露之特有族群,再進行初步的體內與體外的

毒理測試,以嘗試瞭解奈米微粒進入細胞後可能產

生的刺激與生理反應。第三階段的暴露評估,則是

New Technology

2� 工業安全科技 2006.APR

工安技術論壇

根據前兩段的資訊,研判可能產生暴露的路徑,如

吸入、食入或皮膚吸收,以及進行一般環境及作業

場所的環境監測,瞭解奈米微粒逸散後對生體與人

體可能產生的影響。第四段風險計算,則是透過一

些計算模式與高低劑量暴露動物的實驗測試結果,

得到作業場所下的奈米微粒暴露極限值。經過以上

的評估之後發現仍具有極度高風險時,便需要進行

風險管理,並透過預防性保護(個人防護或是變更

製程)、量測技術與毒理評估相關規定來進行相關

的管理工作。

1.危害辨識 2.危害特徵描述 4.風險計算

微粒特微

.長徑比

. 直徑(粒子/ 團

聚)

. 表面積/表面特性.水溶性

.化學成份

排放

.生產體積

.物質流量

. 潛 在 微 粒 外 洩(生產、使用、

洩漏處理)

健康效應

.人類

.實驗動物

環境效應

.持續性

.生物放大

.長範圍傳輸

流行病學研究

.作業人員

.消費者

.曝露群眾

體內實驗-動物活體(in vivo).急性/慢性

.不同物種

體外實驗-細胞或試管(in vivo). 人類/ 動物,不

同細胞型態

. 模 式 ( 肝 、 皮膚、組織效應)

外插模式

.高劑量-->低劑量.動物-->人類恕限值計算

. 吸入量、外洩濃度、最大工作場

所濃度

5.風險管理

預防措施

.個人防護設備

.製程改善

標準化

.量測技術

.毒性評估

法規

.曝露/外洩標準

.生產標準/限制

3.曝露評估

曝露途徑

. 吸 入 、 皮 下 組織、食入

環境監測

.生物吸收

作業環境監測

.人員曝露

圖1 歐盟建議對奈米技術之風險評估與風險管理方法

這樣的風險評估方法雖然普遍的應用在各種

產業,看來也非常完善及合理,但是這樣的評估模

式對於奈米產業而言,有下列缺憾:

1. 工作場所中的奈米微粒沒有適合的評估方法或是量測方法,因此無法進行暴露評估。

2. 毒性資料極度缺乏,因此無法進行風險評估。

因此,奈米產業目前在相關資訊大量缺乏、

及量測技術尚不普及的情況下,致使上述的風險評

估系統,現階段實在無法有效的進行安全衛生管理

相關工作。

二、以容許濃度為基準的管理模式於奈米產業

並不適用

根據過去的經驗,事業單位對於使用有害物

時,最常用的管理手段便是藉由容許濃度的標準值

來進行評估管理,不論是使用何種物質,只要是國

內外有容許濃度標準者,就可以提供使用者作為管

理的依據。但是在奈米產業中,由於奈米科技發展

快速以及材料之多樣化等特性,卻是使得以容許濃

度為基礎的管理方式無法再適用。以發展腳步快速

而言,奈米科技造成了新物質研製的風潮,使得世

界各國數不清的各個實驗室,在短短幾年之內皆同

時研發不同且創新的奈米材料,然而一種物質的容

許濃度標準建立,卻是要藉由流行病學、毒理學等

各領域的專家歷經數年以上方可以獲得,因此各種

奈米物質容許濃度建立的速度將遠遠不及物質研發

的腳步。另外一方面,奈米科技講求的是控制分子

的能力,因此所產生的物質樣式極為特殊,以碳為

例,傳統的碳只有單一形式,因此危害程度也較能

確定(可參照碳的物質安全資料表),故可以單一

的容許濃度值妥善的進行管理,然而奈米碳就大不

相同,其結構不但相當複雜且多樣化,單是就現在

極為熱門的奈米碳球及奈米碳管而言,奈米碳管不

但可以分為多壁碳管、雙壁碳管、單壁碳管等不同

的類型,奈米碳球及碳管更可因應不同的研發需

求,分別於各種結構上再摻雜各式各樣不同的官能

基(如貴金屬、抗體等),在這樣的情形下,同

樣是奈米尺寸的碳,其物質形成的方式有極多的變

化,其毒性自然也無法以單一標準的容許濃度來表

示。因此,對於奈米產業的職業衛生管理,若仍要

配合研發速度的腳步去建立各種奈米物質的容許濃

度標準,將會是緩不濟急、無法順利持續往下走的

一條死胡同,正確的做法則必須依據奈米產業特

性,重新思考一套合理的管理模式,才是當務之急

應做的工作。

三、以分級的觀念進行奈米管理規範擬訂之基

奈米科技提供了一種快速改變物質尺寸及組

成,甚至是創造新物質的技術。因此以安全衛生管

理的角度來看,任何試圖與奈米科技追逐時間的管

理方式,如加速建立各種物質的容許濃度,建立量

測技術等方式將會有緩不濟急之虞。然而,若回歸

各項物質的基本特性,依序制訂出分類準則,將複

雜的奈米物質依危害性分別歸類,並針對各類物質

提出安全衛生管理基準,反而更能化繁為簡並掌握

奈米物質管理之核心。

2�

New

Technology工安技術論壇

工業安全科技 2006.APR

現有生物性危害之管理方式,是國內專家參

考美國CDC:“Biosafety in Microbiological and Biomedical Laboratories",4th Edition, 1999所出版的刊物中,提及利用分級的原則進行不同級別的管

理,對於生物風險群組以危害性、特性及反應性等

三項風險評估因數進行評估,最後將生物安全等級

分成四級,並進行分級管理。

圖3 奈米物質管理之分級架構

危害等級 評估因子

危害等級1該物質不會逸散,所產製之微粒不

致影響操作者或環境,或微粒可快

速溶解,不會經由空氣散佈,對操

作人員及環境無影響。

危害等級3該物質會逸散並直接對使用者、勞

工及環境造成影響、不易溶解、其

他形比例未超過100 : 1 且粒徑 < 100 nm,具毒性或是不確認是否具有毒性,因此應對從業人員有完善的防

護,並定期對作業環境進行評估。

危害等級2該物質會逸散並直接對使用者、勞

工及環境造成影響、不易溶解、其

外形比例>100:1且長度<5µm,或是外形比例<100:1且粒徑>100nm,事業單位應制訂安全工作手則,並進

行相關的管理措施。

製程參數

物性/外形

毒性

產量大小

微粒是否逸散

是否對使用者、勞

工、環境造成影響

是否快速溶解

長度>5µm

粒徑<100nm

細胞毒性

皮膚穿透毒性

雖然生物性危害中的致病性危害物種類繁

多,但是皆能用一個完善的分類原則區分出各種危

害物的危害等級,以一、二、 三、四級危害涵蓋所有的危害物,並能有效的管理。同樣的,奈米物

質具有與生物性危害物種種類繁多之共通特性,

因此若運用早已應用於生物性危害管理之相關歸類

方式及管理模式,是一個可以思考的具體方向,

因此,依據生物性危害之分級評估模式,以製程參

數、奈米物質的物化特性及毒性等評估因數初步描

繪出奈米物質的危害分類標準,架構圖可參見圖

3。

參、擬訂奈米從業人員管理規範建議為使奈米衛生管理規範確實可行,本文將融

合國外文獻提供之風險評估方法與生物性危害分級

管理兩者之概念進而擬訂奈米衛生管理分級流程,

依據歐盟於圖1所提出之評估方法,第一步必須先進行危害辨識,評估之項目包含奈米微粒特性分

析、逸散分析、健康效應與環境效應等項目,但是

奈米物質屬於新興物質,有許多資訊極度缺乏,因

此為使該管理規範可以充分實用,對於現今無法獲

圖2 生物性危害之分級管理架構

生物安全等級 風險評估因子 生物風險群組

BSL-1生物製劑不可能引致健康成人的疾病

BSL-4生物製劑能夠引致嚴重危險、毀減性

的人類疾病,並且通常無法有效預防

或處理者

BSL-3生物製劑能夠引致嚴重危險、毀減性

的人類疾病,但通常能有效預防或處

理者

BSL-2生物製劑能夠引致人類的疾病但很少

會很嚴重,通常能有效預防或處理者

危害性 引起疾病的嚴重性

傳染便利性

傳染的途徑

對於其他種類的動物

及植物可能的影響

特性 危害物質是否為原生種類

危害物的數量與分佈

反應性 目前是否存在有效療

治療藥劑或疫苗的存在量

人體的免疫作用

■RG-1多數細菌

枯草桿菌、酵母菌

大腸桿菌K12型部分疫苗

流行性感冒(1-2)…

■RG-4依波拉病毒

剛果出血熱病

拉沙熱病

綠猴病(Marburg)…

■RG-3炭殂桿菌

開放性結核菌

HIV 1、2型日本腦炎

漢他病毒

SARS…

■RG-2大腸桿菌

登革熱

肉毒悍菌

腸病毒

A、B、C、D、E肝病毒退伍軍人症…

New Technology

26 工業安全科技 2006.APR

工安技術論壇

得之資訊,將暫時予以保留,對於建立危害分級所

需進行之評估,將以製程參數、物化特性及毒性為

主要之評估因數,各評估因數將以下列項目進行評

估:

* 生產量(製程參數)* 生產者、使用者、環境之潛在暴露量(製程參數)

* 加工、使用、製程期間潛在微粒逸散量(製程參數)

* 溶解度(物化特性)* 外型比例(物化特性)* 微粒長度、直徑(物化特性)* 毒性篩選(毒性)

在訂定危害分級之過程,首先是針對生產量

/操作量的多寡、是否有逸散的可能、以及其溶解性大小為第一步判斷之依據。若是在操作過程中,

其使用量極小,或屬於濕式製程,完全無逸散之可

能,這意味著奈米物質和人體接觸的機會極小,故

針對這類型的奈米作業場所,可將其列為低度危害

等級;至於中度風險會有兩種類型,第一種類型是

假設奈米物質有可能與人接觸,但因為奈米物質特

有的聚集、團聚特性,事實上接觸人體時的物質尺

寸已非奈米等級,這將會歸類於中度危害等級,另

一種情形是人類所接觸到的物質確實是奈米尺寸,

但是經過細胞毒性及皮膚滲透毒性等初步測試後,

顯示其相對毒性低的物質,則可劃分為中度危害等

級;但是若奈米物質有機會逸散出來並有接觸到人

體的可能,而且其毒性資訊極為缺乏亦或是經過測

試後無法證明其危害性低者,此時便要以最高危害

等級的方式來進行管理。此種以危害分級為基礎的

管理觀念雖已於2004年歐盟的相關規範中被提出討論,但尚未實際被運用,經由實際運作後將危害分

級流程修正如圖4。經由這樣的分級流程,可將奈米從業人員之

危害區分為不同之等級,再依據不同之等級提供不

同之管理方式,如此便可針對奈米產業提供一套完

善之管理方法並進一步降低作業人員於工作場所中

所面臨之危害。

依據歐盟所建議的風險評估方法及參考生物

危害管理之分級觀念融合後建立以危害分級對奈米

產業作業人員進行分級管理,在訂定危害分級之過

程,首先是針對操作量的多寡、是否有逸散的可

能、以及其溶解性大小做為第一步判斷之依據。若

是在操作過程中,其使用量極小,或屬於濕式製

程,針對這類型的奈米作業場所,可將其列為低度

危害等級;至於中度危害等級,依據圖4之評估方式,則會有兩種類型,第一是奈米物質有可能與

人接觸,但奈米物質因為具有聚集、團聚等天然特

性,當與人體接觸時的物質尺寸已非奈米等級,

這將會歸類於中度危害等級,另一種情形是人類所

接觸到的物質確實是奈米尺寸,但是經過細胞毒性

及皮膚滲透毒性等初步測試後,顯示其相對毒性低

的物質,皆可劃分為中度危害等級;但若是奈米物

質有機會逸散出來並接觸到人體的可能,而且其毒

性資訊極為缺乏亦或是經過測試後無法證明其危害

性低者,此時便要以最高危害等級的方式來進行管

理。

利用現場評估、細胞毒性測試與皮膚滲透測

試,可初步判定出該奈米物質可能的危害等級後,

只要依據每一種危害制訂出貼切的安全衛生措施,

就可經濟而有效率的管理各種危害狀況,依實務的

需求制訂出低、中、高三個等級危害相對應的管理

措施如下:

1.低度危害當所有的奈米物質皆在負壓下或密閉裝置內

製備或操作,或當奈米物質在溶液狀態下操作,而

且全程操作過程中不會因維護保養而開啟密閉設施

或乾燥的程式,也就是製備或操作的全部過程中不

會接觸到奈米物質時。或是雖然有可能接觸,但是

物質本身的使用量非常少,則可視為低度危害之狀

況。

圖4 奈米物質管理之危害分級架構

產量(>1噸/年)及/或

微粒逸散製程

使用

加工

及/或

直接曝露於使用者

生產者

環境

危害等級1 危害等級2 危害等級3

快速溶解 外形比例

>100:1?YES NO

YES

NO

長度

>5µm?

直徑

<100nm

毒性篩檢細胞毒性

皮膚穿透NOYES

NO

NO

YES/UNKNOWN

YES

YES

NO

2�

New

Technology工安技術論壇

工業安全科技 2006.APR

此種狀況下,各種操作環境不需要再添加特

殊的控制設施或防護裝備,個人也不需要使用專業

的防護器具,而只需要做好日常工作之整潔、整理

及整頓(5S)即可,此種狀況之下之健康管理程式可依一般實驗室安全工作規則辦理即可,依作業環境

測定實施辦法,每半年進行一次作業環境測定,

並依勞工健康保護規則,每年進行一次健康檢查,

(作業環境及健康檢查的項目可依實際需要擴充)。低度危害僅限於操作狀況及參數皆沒有改變

之下才可延續,若各項狀況有變異,必須依危害等

級評定流程,重新進行判定危害等級,並進行各種

相對應的措施。

2.中度危害在製造過程中奈米物質雖然有可能造成人員

暴露,但因為奈米顆粒之自然特性等因素會聚集成

尺寸大於100nm的粉體,亦或是已有證據顯示奈米物質的毒性強度低時,皆可定義為中度危害等級。

因此不論是研究人員或是從業人員在面對這樣等級

的危害時,皆應該注意使用有效的工程控制措施,

選擇合格的個人防護具,並具備有相當的工作規

範,以毒性及管理程度而言,皆類似於石綿危害之

等級。

3.高度危害若經評估後發現奈米物質有機會逸散出來並

可能接觸到人體,而且其毒性資訊極為缺乏亦或是

經過測試後無法證明其危害性低者,此時便要以最

高危害等級的方式來進行管理。

經由這樣的分級流程,可將奈米從業人員之

危害區分為不同之等級,再依據不同之等級提供不

同之管理方式,如此便可針對奈米產業提供一套完

善之管理方法並進一步降低作業人員於工作場所中

所面臨之危害。在管理規範中,依據危害等級的高

低,針對風險控制面、暴露檢測面及健康管理等層

面皆有相關建議。在風險控制管理面,又分成工程

控制、管理控制及防護具管理;而暴露檢測管理則

包括暴露評估及風險評估;至於健康管理,以特殊

健康檢查及生物偵測為考量的內容,對於各項內容

相對應之各個危害等級,如表1所示。由於表1中各項內容之規劃目前尚處於測試階段,尚需要經過時

間的驗證,一旦未來有更好的技術或工具被發展,

該管理規範將可依實際需要或是最新資訊隨時進行

更新,使奈米從業相關人員獲得最好的照顧。

肆、結論與建議奈米科技發展快速,此種新興科技雖然帶來

了新的希望與憧憬,但是對於安全衛生環保卻可能

產生重大的衝擊。傳統的鑑認、評估、控制的管理

流程,若是一成不變的施加在奈米產業上,似乎將

表1 奈米從業人員之分級管理規範低度危害 中度危害 高度危害

風險控制管理面

工程控制

製程控制條件改善 不需評估是否需要對既有反應器之反應動力學、

混合特性與其他參數進行最適化再設計

對既有反應器之反應動力學、混合特性與其他參數

進行最適化再設計數

通風系統 不需 需於抽風櫃中進行需於抽風效率良好之抽氣櫃內進行且抽氣櫃之排氣

必須要有奈米粉體過濾裝置

管理控制

制訂安全工作手則 不需 需依石綿危害等級訂安全工作準則 依奈米物質防範準則制訂工作準則

派工/調工 不需 宜考慮適度的調工 應全程密閉作業,與派工/調工無關

防護具管理

呼吸防護 不需 需使用N95等級以簡易型口罩 需使用全面式以上的防塵口罩

其他防護 視需要選用乳膠手套 需全程使用橡膠或不滲透手套

暴露檢測管理

暴露評估 不需 需定期進行可吸入粉塵測試s定期評估分散粒徑濃度

s針對特殊危害作業特別加以測定各粒徑

風險評估 不需 不需 應有評估管理之機制,以掌握可能的風險

健康管理

特殊健康檢查 不需 進行粉塵作業特殊健康檢查s進行粉塵作業特殊檢查

s腹部超音波

生物偵測(檢體測試) 不需 不需 s進行危害物生物指標或代謝檢驗

New Technology

2� 工業安全科技 2006.APR

工安技術論壇

會窒礙難行,其原因在於奈米物質種類繁多,發展

腳步快速,再加上此奈米產業大部分物質的特性多

尚未明瞭,因此風險評估所需的相關資訊及技術,

如劑量-反應關係、容許濃度、量測技術等皆無法趕上新物質發展的速度,如果只依循「針對未知狀

況必須採行最高等級防護」的制式概念,不論施行

何種操作都將施以最嚴格的管理(包括與外界隔

離、穿戴全套最高等級的防護衣等),在實務面的

執行幾乎不可能達成。上述狀況不論是在無任何管

理規範或是使用最高等級管理規範都失之過偏,若

不加以改變,則奈米技術的研究人員或是從業人員

都將得不到良好的保護。因此利用本文所規劃建立

的危害分級方法,分級標準制訂,並根據分級結果

施行安全衛生管理以作為其日常作業之工作模式,

將會是比目前制式做法更貼近實際需求的一種管理

制度,並可以使奈米工作人員獲得初步的保護。

由於奈米技術正在起步,相關的安全衛生管

理方案也必須隨之進步並依據實際需求加以修正,

未來一旦相關資訊有任何的更新、或是發展出更具

效率的評估工具(如量測儀器設備等),甚至是更

好的管理工具被提出時,本文所建議的整體管理方

案將可依據新技術來加以修正。

事實上,現代工業的製程不斷進步,以往掌

握所有危害狀況、瞭解物質危害性及毒性、判定劑

量反應關係並訂出容許濃度的理念,將可能會更頻

繁的受到挑戰,因此面對新科技的來臨,在安全衛

生的管理上必須要有新理念及新思維,而工業安全

衛生研究者更必須接受此種挑戰,以共同提出符合

新科技發展需求的安全衛生管理制度為努力之目

標。

assess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110: 3–14.

4. Oberdorster G, Oberdorster E, Oberdorster J, 2005.

Nanotoxicology-An Emerging Discipline Evolving from

Studies of Ultrafine Particles.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113: 823-839.

5. Oberdorster G, Maynard A, Donaldson K, Castranova

V, Fitzpatrick J, Ausman K, Carter J, Karn B, Kreyling

W, Lai D, Olin S, Monteiro-Riviere N, Warheit D, Yang

H, 2005. Principles for characterizing the potential

human health e�ects from exposure to nanomaterials:

elements of a screening strategy. Particle and Fibre

Toxicology 2: 1-35.

6. Kreyling WG, Semmler M, Erbe F, Mayer P, Takenaka

S , Schulz H, Oberdorster G, Ziesenis A, 2002.

Translocation of ultrafine insoluble iridium particles

from lung epithelium to extrapulmonary organs is size

dependent but very low. Journal of 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Part A 65: 1513-1530.

7. Crowder KC, Hughes MS, Marsh JN, Barbieri AM,

Fuhrhop RW, Lanza GM, Wickline SA, 2005. Sonic

activation of molecularly-targeted nanoparticles

accelerates transmembrane lipid delivery to cancer

cel ls through contac t-mediated mechanisms:

Implications for enhanced local drug delivery.

Ultrasound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31: 1693-1700.

8. Chang L, Zhang Z, Zhang H, Friedrich K, 2005. E�ect of

nanoparticles on the tribological behaviour of short

carbon fibre reinforced poly(etherimide) composites.

Tribology International 38: 966-973.

9. Bruske-Hohlfeld I, Peters A, Wichmann HE, 2005. Do

nanoparticles interfere with human health? Gaia-

Ecological Perspectives for Science and Society 14:

21-23.

10. Krug HF, 2003. Nanoparticles: Health risk, treatment

strategy? Nachrichten Aus Der Chemie 51: 1241-1246.

11. Dreher KL, 2004.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nanotechnology: Toxicological assessment of

manufactured nanoparticles. Toxicological Sciences

77: 3-5.

12. 雷侑蓁、鄭尊仁,2004。奈米材料之健康風險初

探。化工資訊與商情,12:59-63。

參.考.文.獻

1. Tomellini R, de Villepin C, 2005. Nanotechnology,

Proceedings of the Workshop: Research Needs on

Nanoparticles. European Commission, Office CDMA,

Brussels.

2. M o g h i m i S M , H u n t e r A C , M u r r a y J C , 2 0 0 5 .

Nanomedicine: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rospects. The

FASEB Journal. 19: 311–330.

3. Borm PJA, Schins RPF, Albrecht C, 2004. Inhaled

particles and lung cancer, part B: Paradigms and ri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