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永續 百年彌堅 電子報 年 月 日 第 期...

5
1 頁共 5 中國工程師學會 Chinese Institute of Engineers 工程永續 百年彌堅 價值創新顧問培訓座談會│申請亞太工程師說明會│杜副秘書長受邀至國立中興大學演講│ 國內 BIM 應用專題研討會│赴日拜會臺北駐日文化經濟代表處等活動│參訪國家太空中心及台積創新館│ 傑出工程教授介紹│活動預告│考照及其他消息│認識中日工程技術研討會 電子報 106 10 2 004 發行人:邱琳濱理事長 價值創新顧問培訓座談會 0907)座談會由本學會青年工程師委員 會莫仁維主任委員主持,分別由劉慶尚先 生分享「價值方法引導經驗」,何毅夫先 生分享「顧問技巧經驗」。邱理事長致詞 後並致贈兩位講師感謝狀且與全體座談 菁英合影留念。參與本次座談會的成員多 為公司主管或老闆,互動間激盪出許多精 彩的火花與新想法,有了本次座談會經驗 後,本學會未來將朝著更多元的議題,廣 邀各界菁英持續辦理此類活動。 講師簡報粉絲專頁申請亞太工程師說明會 09220926)中華臺北亞太工程師暨國際工程師監督委員會主辦的申請亞太工程師說明會,由委員會 王華弘執行長及何金駒副執行長分梯說明。亞太、國際工程師每年開放申請時,都會開說明會讓想申請 的人對這資格有初步的了解與認識,一年都會有兩個階段可以申請,今年第二階段的申請到 10 20 止。想聽說明會但錯過的工程師,可以多注意委員會的網站,明年第一階段約是 3 月份左右。( 委員 會網站杜副秘書長受邀至國立中興大學演講 0927)本學會杜俊副秘書長受中興工程科技研究發展基 金會邀請至國立中興大學環工系演講,主題是「工程界走 向海外的機會及條件」,由中興大學環境工程學系林明德 教授主持,計有該系約 90 位碩士生及生醫工程研究所 10 餘位同學參加。杜副秘書長與學生們分享自身長年於海外 的工作經驗,建議學生面對國內大型工程項目日益減少、 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及如何選擇目標國家之考量等,該如 何準備自我、把握機會及赴海外工作。學生們對演講內容 高度專注,與杜副秘書長互動性佳,相信他們收穫良多。 活動報導 與會人員與莫主委(前左一)、劉慶尚先生(前左二)、邱理事長(前中)、何毅夫先生(前右四)及張秘書長(前右三)。 活動報導 活動報導 何副執行長向與會人員做說明。 王執行長向與會人員做說明。 圖左:杜副秘書長與林教授合影。

Upload: others

Post on 19-May-2020

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工程永續 百年彌堅 電子報 年 月 日 第 期 發行人:邱琳濱理事長›»子報/2017oct.pdf · 杜副秘書長受邀至國立中興大學演講 (0927)本學會杜俊副秘書長受中興工程科技研究發展基

第 1 頁共 5頁

中國工程師學會 Chinese Institute of Engineers

工程永續 百年彌堅

價值創新顧問培訓座談會│申請亞太工程師說明會│杜副秘書長受邀至國立中興大學演講│

國內 BIM 應用專題研討會│赴日拜會臺北駐日文化經濟代表處等活動│參訪國家太空中心及台積創新館│

傑出工程教授介紹│活動預告│考照及其他消息│認識中日工程技術研討會

電子報 106年 10月 2日 第 004期

發行人:邱琳濱理事長

價值創新顧問培訓座談會 (0907)座談會由本學會青年工程師委員

會莫仁維主任委員主持,分別由劉慶尚先

生分享「價值方法引導經驗」,何毅夫先

生分享「顧問技巧經驗」。邱理事長致詞

後並致贈兩位講師感謝狀且與全體座談

菁英合影留念。參與本次座談會的成員多

為公司主管或老闆,互動間激盪出許多精

彩的火花與新想法,有了本次座談會經驗

後,本學會未來將朝著更多元的議題,廣

邀各界菁英持續辦理此類活動。

( 講師簡報、 粉絲專頁)

申請亞太工程師說明會

(0922、0926)中華臺北亞太工程師暨國際工程師監督委員會主辦的申請亞太工程師說明會,由委員會

王華弘執行長及何金駒副執行長分梯說明。亞太、國際工程師每年開放申請時,都會開說明會讓想申請

的人對這資格有初步的了解與認識,一年都會有兩個階段可以申請,今年第二階段的申請到 10月 20日

止。想聽說明會但錯過的工程師,可以多注意委員會的網站,明年第一階段約是 3 月份左右。( 委員

會網站)

杜副秘書長受邀至國立中興大學演講 (0927)本學會杜俊副秘書長受中興工程科技研究發展基

金會邀請至國立中興大學環工系演講,主題是「工程界走

向海外的機會及條件」,由中興大學環境工程學系林明德

教授主持,計有該系約 90位碩士生及生醫工程研究所 10

餘位同學參加。杜副秘書長與學生們分享自身長年於海外

的工作經驗,建議學生面對國內大型工程項目日益減少、

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及如何選擇目標國家之考量等,該如

何準備自我、把握機會及赴海外工作。學生們對演講內容

高度專注,與杜副秘書長互動性佳,相信他們收穫良多。

活動報導

與會人員與莫主委(前左一)、劉慶尚先生(前左二)、邱理事長(前中)、何毅夫先生(前右四)及張秘書長(前右三)。

活動報導

活動報導

何副執行長向與會人員做說明。 王執行長向與會人員做說明。

圖左:杜副秘書長與林教授合影。

Page 2: 工程永續 百年彌堅 電子報 年 月 日 第 期 發行人:邱琳濱理事長›»子報/2017oct.pdf · 杜副秘書長受邀至國立中興大學演講 (0927)本學會杜俊副秘書長受中興工程科技研究發展基

第 2 頁共 5頁

「國內 BIM 應用專題」研討會

(上圖:研討會情形。)

(圖左:邱理事長、周總編輯及張秘書長與講師們合影。)

(0927)此研討會為工程會刊系列五,由出版委員會周頌安總編輯主持,邱理事長開幕致詞,研討會分

六個專題及綜合座談。六個專題分別為周慧瑜教授「BIM 應用聚焦,才是營建業改善先天不良體質的藥

方。」;李仲昀副總工程司「淺談導入建築資訊建模 BIM 應用的契約問題與因應對策。」;游中榮經理

「建築資訊模型(BIM)在軌道運輸工程設計之應用。」;陳志丞主任「臺北市邁向智慧城市的利器

-BIM+GIS」;諶家瑞副理和 Ricky「印尼雅加達市精華商業區地下捷運系統之設計」以及陳志文主任「漫

談對 BIM 技術之看法」。現今各國對 BIM 都相當重視,臺灣雖然發展不算晚,但與其他國家相比似乎不

夠積極,許多制度規範仍相當欠缺,希望大家集思廣益,思考出我們在 BIM 上的發展方向,共同為未

來的推展努力。( 專題簡報、 完整報導及照片)

拜會及宴請臺灣科學技術協會

(0910)邱理事長率團拜會臺灣科學技術協會,

代表團成員有張秘書長、黃執行秘書、陳執行幹

事、謝顧問及陳顧問。與臺科協會討論辦理今年

中日工程技術研討會相關事宜,會後宴請臺科協

會理監事,並致贈學會紀念牌及臺灣土產。11 月

19 日將在臺北舉辦第 32 屆研討會,邱理事長除

感謝臺科協會一直以來對中日工程技術研討會

的高度支持外,也邀請他們屆時到臺灣共襄盛舉。

( 粉絲專頁完整報導及其他相片。)

拜會臺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

(0911)邱理事長率團拜會位於日本東京港區

白金台的臺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由駐日代

表謝長廷先生親自接待。邱理事長首先致贈謝

學會紀念牌及臺灣土產,感謝代表大力支持臺

灣科學技術協會,並協助邀請日本高知名度專

家學者出席今年的中日工程技術研討會,還力

邀謝代表出席日方的壯行會。謝代表不吝地給

代表團許多寶貴意見,諸如建議代表團除邀請

日方專家學者到臺灣指導外,也可邀請臺灣之

專家學者至日本舉辦研討會,除技術交流外還

能行銷臺灣;建議學會可多跟日本的工程學會多多交流,促使形成更多技術交流的機會等。( 粉絲專頁

完整報導及其他相片。)

會務報導

代表團與臺灣科學技術協會理監事合影。

會務報導

代表團與臺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謝長廷代表合影。

活動報導

Page 3: 工程永續 百年彌堅 電子報 年 月 日 第 期 發行人:邱琳濱理事長›»子報/2017oct.pdf · 杜副秘書長受邀至國立中興大學演講 (0927)本學會杜俊副秘書長受中興工程科技研究發展基

第 3 頁共 5頁

拜訪日本大成株式會社及參訪其技術中心

(0911)本日在日商華大成臺灣分公司鍾

維宇總經理陪同下,學會代表團拜訪日本

大成株式會社並至技術中心參訪。由長島

一郎副技術長負責接待,在聽過簡報後,

穿戴安全帽並佩掛無線平板進入技術中

心,一路由技術導覽員解說,鍾總經理全

程翻譯,團員中的日語通謝博士及陳哲生

總經理還一同加入討論呢!

( 粉絲專頁完整報導及其他相片。)

拜訪鹿島株式會社及參訪東京外環道潛盾工地

(0912)在日商鹿島臺灣分公司出浦昇總經理及李玲瑜經

理陪同下,拜訪鹿島株式會社海外土木事業部,由茅野副

社長、鈴木董事、田中部長及中島次長接待,鹿島株式會

社曾參與臺灣多項工程,與臺灣工程界有很深厚的關係,

多位主管及工程師就表示因為曾參與臺灣的工程,所以對

臺灣並不陌生呢!所參訪之外環道使用潛盾機刃口外徑

16.1 公尺,解說之工程師表示此為目前世界上最大口徑。

邱理事長利用餐會致贈茅野副社長及田中部長學會紀念

牌。( 粉絲專頁完整報導及其他相片。)

國家太空中心及台積創新館

(0930)由本學會李建中常務監事及歐善惠理事帶隊參訪位於新竹科學園區內的國家太空中心及台積創新館,

第一站我們先到國家太空中心,到簡報室看過中心的簡介後,一路由蕭博士及林博士介紹和說明,我們一窺

神秘的太空中心,參訪團員也提及大家關心的福衛五號影像問題,可惜那是另一個部門負責,所以沒有得到

正面答案。參觀路線有經過「衛星整測廠房」、「太空中心史館」等,在廠房還看到正在研發的福衛七號呢!

最後由李常務監事及歐理事代表學會致贈紀念品,由林博士代表接受。( 完整報導及相片、國家太空中心申

請參訪相關。)

接著,參訪團來到也是位於新竹科學園區的台積創新館,由陳永瑄副館長代表接待,現場有安排解說員

帶大家先大略的了解創新館內的設施,之後大家可以自由參觀。創新館內有互動式的設施讓大家了解一天生

活下來會接觸到多少晶片?還會依接觸的多寡幫你分級呢!館內有收藏張忠謀博士的手稿,透過夫人的問答,

讓大家看到不一樣的張博士,還能與張博士進行互動式問答,展區的最後是張博士的一句話,小編猜想那句

話代表了張博士創建台積公司的心路歷程吧!( 完整報導及相片、台積創新館。)

參訪報導

代表團與大成株式會社技術中心導覽員合影。

參訪報導

參訪團與鹿島株式會社社員們於東京外環道潛盾工地內合影。

參訪報導

參訪團於國家太空中心合影。 參訪團於台積創新館前合影。

Page 4: 工程永續 百年彌堅 電子報 年 月 日 第 期 發行人:邱琳濱理事長›»子報/2017oct.pdf · 杜副秘書長受邀至國立中興大學演講 (0927)本學會杜俊副秘書長受中興工程科技研究發展基

第 4 頁共 5頁

林國峰先生

林教授任教 35餘年,現除任職於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系,同時也是國家實

驗研究院兼任資深顧問、APEC 颱風與社會中心兼任資深顧問、臺北市政府災害防

救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兼颱洪組召集人及經濟部德基水庫管理委員會委員兼考評

召集人。

林教授活躍於學術研究界外,在工程建設、災害防救及國際交流方面也受各

界肯定。水利學術研究方面,林教授於國際知名期刊發表論文百餘篇,研究成果

廣為國際引用;工程建設及災害防救方面,林教授長期致力於防洪排水設計、水

庫集水區相關治理與規劃、都市雨水下水道規劃等,成果用於多項工程,例如臺

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淹水防洪設計、新武界隧道及栗栖溪引水工程等。

在國際交流方面,林教授積極參與國際學術活動,在國際學術組職擔任要職,加強我國與國際學會的連

結,並增進我國於國際水利學界的知名度。教授在教學方面也不惶多讓,曾獲多項獎項及榮譽,如教育

部教學特優教師獎、教育部產學合作獎及國科會第一級研究主持費獎勵等。

「工程建設與環評制度─省思與建言研討會」訂於 106 年 10 月 27 日星期五下午 1 點 30 分舉辦,

報名資訊請點我。

「海外工程經驗分享研討會」訂於 106年 11 月 3日舉辦,線上報名及相關資訊。

「2017 邁向循環經濟共識論壇」訂於 106年 11 月 9日舉辦,相關資訊請多關注學會網站。

WFEO 2017 年會暨世界工程論壇(WEF 2017)訂於 106 年 11月 26 日至 12月 2 日假義大利羅馬舉

辦,歡迎報名。詳情請點我。

中華台北亞太及國際工程師監督委員會從即日起至 10 月 20日辦理第 2梯次國際工程師(IntPE)及

亞太工程師(APEC Engineer)之申請,詳情請至委員會網站。

NCEES 考試專區。

「工程」雙月刊已電子化, 說明請點我。

關於學會電子報, 有意見想提供。

關於學會, 有意見想提供。

本學會民國 106年「傑出工程教授」得獎人

本年度經濟部水利署水利節「大禹獎」得獎人

傑出工程教授介紹

國立臺灣大學

土木工程系特聘教授

活動預告

其他消息

考照訊息

Page 5: 工程永續 百年彌堅 電子報 年 月 日 第 期 發行人:邱琳濱理事長›»子報/2017oct.pdf · 杜副秘書長受邀至國立中興大學演講 (0927)本學會杜俊副秘書長受中興工程科技研究發展基

第 5 頁共 5頁

網站:http://www.cie.org.tw/

電話:02-23925128 傳真:02-23973003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仁愛路二段 1號 3樓

臺灣在民國 50、60 年代時,面臨各國相繼斷交及退出聯合國的逆境,但各種工程及產業正值起飛

的時代,面臨工程人力及技術不足的困境,產業界整體技術水準有待提升,於是,前一期為大家介紹的

METS(近代工程技術討論會)便孕育而生,但中美距離遙遠,又兩年才舉辦一次,在獲取新知及解決

問題上略顯不夠即時。

日本為我國最鄰近的國家之一,其以技術立國舉世聞名,

在諸多因素下,對臺灣的工程界一直保有相當友善的關係,亦

可成為國內吸取先進技術最有利的管道之一。中日斷交後,日

方之專家學者想來臺訪問或學術交流等,都難以得到日本政府

的簽證。民國 69年,本學會日本分會王樹芳前理事長提出建議

舉辦「中日 METS」,以學會作為平臺,使中日雙方專家學者可

以進行技術交流。

在臺日雙方各界人士努力奔走下,同年(69),在臺順利舉辦第一屆中日工程技術研討會。第一屆

國內總主持人為本學會朱書麟理事長,日方為日本分會郭茂林理事長,研討會分組共計五組,分別為造

船輪機、電機、金屬材料、環境衛生及土木建築,日本專家學者計 26人。

中日工程技術研討會與中美 METS 運作的方式大相徑庭,中日邀請的對象以日本專家學者居多,囊

括日本各事業單位、政府單位及學校研究單位等,當時,日方也害怕交流的結果變成「培植對手」,所

以受邀者不見得能獲得其上司首肯,甚至自己本身也不願前來,但日本分會的學者們四處勞苦奔走,又

因學會屬學術團體,立場中立,才得以使中日工程技術研討會成功舉辦;後來,雙方情誼、信任及默契

慢慢累積,不僅日本分會的學者得以直接邀請日本專家學者來臺,而且他們還會主動推薦合適人選,形

成一種良性循環,中日舉辦至今已歷時 37年,共 31屆。

而第 32屆中日工程技術研討會即將在今年 11 月登場,屆時請大家共襄盛舉,讓這活動得以延續。

註:民國 98年起,改為兩年舉辦一次。

認識『中日工程技術研討會』

本學會第 43、44 屆理事長

朱書麟先生 日本分會理事長

郭茂林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