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文化與企業社會責任之關係 ─以金融產業、生技產業實證比較 ·...

30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三卷第一期 70 組織文化與企業社會責任之關係 ─以金融產業、生技產業實證比較 洪春吉 * 、蔡佩君 ** 摘 要 組織文化與企業社會責任皆為管理領域內之重要議題,研究主題以組織文化對企業 社會責任之影響研究在國內外文獻較為少見,其中針對金融產業與生技產業之實證比較 更為罕見。本研究以臺灣重要產業之金融產業與生技產業為研究母體,實證探討金融產 業、生技產業之組織文化與企業社會責任之關係與影響差異,因此極具創新性與價值 性。 本研究實證結果發現如下:(1)金融產業對組織文化之認知高於生技產業。(2)金融 產業對企業社會責任之認知高於生技產業。(3)金融產業之「家族文化」、「層級文化」 構面皆能影響企業社會責任。(4) 生技產業之「層級文化」構面最能影響企業社會責 任。(5)金融產業之主管人員對於組織文化之認知高於非主管人員,主管人員對於企業 社會責任之認知高於非主管人員。(6)生技產業之主管人員對於組織文化之認知高於非 主管人員,主管人員對於企業社會責任之認知高於非主管人員。 壹、緒論 文化一詞出自人類學,當人類必須適應環境變遷,自然要靠文化來解決諸多問題; 靠著文化,人類才得以群聚(王源欽,2008)。文化提供適應環境問題的解決方案,幫 助人們更貼近他們的社會(曾光榮、魏鸞瑩、黃金印,2009 Cullen & Parboteeah, 2008Morgan, 2006;陳怡君,2005;陳慶盛,2004);且經由個體與個體、個體與內 外環境的交互作用,產生調適之行為表現,賦予符號象徵意義,是一種認知與行為的結 合(林欽榮,2010;譚光鼎,2007;張慶勳,2006)。 文化是組織建立的基石,組織文化即是以組織為範圍,而組織的運作當然深受文化 的影響,所以表現出來之文化風格亦是不同於其他組織(Robbins & Judge, 2011;張潤 書,2009;曾光榮等人,2009Hoy & Miskel, 2008;譚光鼎,2007Morgan, 2006;袁 *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暨研究所教授 **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暨研究所碩士

Upload: others

Post on 06-Sep-2019

1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三卷第一期

    - 70 -

    組織文化與企業社會責任之關係 ─以金融產業、生技產業實證比較

    洪春吉*、蔡佩君**

    摘 要

    組織文化與企業社會責任皆為管理領域內之重要議題,研究主題以組織文化對企業

    社會責任之影響研究在國內外文獻較為少見,其中針對金融產業與生技產業之實證比較

    更為罕見。本研究以臺灣重要產業之金融產業與生技產業為研究母體,實證探討金融產

    業、生技產業之組織文化與企業社會責任之關係與影響差異,因此極具創新性與價值

    性。

    本研究實證結果發現如下:(1)金融產業對組織文化之認知高於生技產業。(2)金融

    產業對企業社會責任之認知高於生技產業。(3)金融產業之「家族文化」、「層級文化」

    構面皆能影響企業社會責任。(4)生技產業之「層級文化」構面最能影響企業社會責

    任。(5)金融產業之主管人員對於組織文化之認知高於非主管人員,主管人員對於企業

    社會責任之認知高於非主管人員。(6)生技產業之主管人員對於組織文化之認知高於非

    主管人員,主管人員對於企業社會責任之認知高於非主管人員。

    壹、緒論

    文化一詞出自人類學,當人類必須適應環境變遷,自然要靠文化來解決諸多問題;

    靠著文化,人類才得以群聚(王源欽,2008)。文化提供適應環境問題的解決方案,幫

    助人們更貼近他們的社會(曾光榮、魏鸞瑩、黃金印,2009;Cullen & Parboteeah,

    2008;Morgan, 2006;陳怡君,2005;陳慶盛,2004);且經由個體與個體、個體與內

    外環境的交互作用,產生調適之行為表現,賦予符號象徵意義,是一種認知與行為的結

    合(林欽榮,2010;譚光鼎,2007;張慶勳,2006)。

    文化是組織建立的基石,組織文化即是以組織為範圍,而組織的運作當然深受文化

    的影響,所以表現出來之文化風格亦是不同於其他組織(Robbins & Judge, 2011;張潤

    書,2009;曾光榮等人,2009;Hoy & Miskel, 2008;譚光鼎,2007;Morgan, 2006;袁

    *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暨研究所教授 **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暨研究所碩士

  • 組織文化與企業社會責任之關係─以金融產業、生技產業實證比較

    - 71 -

    漱萱,2006;余朝權,2005;郭祥益,2005;Hofstede, 2001)。任何群體都有自己的文

    化,組織文化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是一種無形的意識型態,好比組織成員間的接著劑,

    使得組織運作能有共同的認知與步伐,朝著共同的願景邁進(岑淑筱、林佳穎,2010;

    溫金豐,2009;李朱慧、林孟鋒,2008;Morgan, 2006)。

    組織文化亦具有控制與影響成員行為的功能,並可禁止成員不適當的行為

    (Robbins & Judge, 2011;林欽榮,2010;沈介文,2009;溫金豐,2009;曾柔鶯,

    2008;李長貴、諸承明、徐坤東、許碧芬、胡秀華,2007;Cameron & Quinn, 2006;房

    美玉,2002;張德銳,2000)。所以,組織文化在維繫人心、設定目標、激勵挑戰,甚

    至是員工在選擇服務單位作為終身貢獻時,都有可能會影響到組織內部流程、工作效率

    與績效成果(周瑛琪,2008;Osland et al., 2007;陳振榮,1998)。

    近年來,世界各地因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環境汙染、企業醜聞及金融風暴等影

    響,國際企業運作對社會、文化與自然環境的衝擊日益擴大,企業經營所產生經濟問

    題、社會信任與環境危機亟待解決(張瑞生,2010;陳良棟、黃星富、湯奕華、莊竣

    捷,2009;黃正忠,2009b;廖勇凱、李正綱、楊湘怡,2009;顏國瑞,2009;Kinicki

    & Williams, 2008;張元,2008;陳春山,2008;葉保強,2007;Johnson et al., 2005;黃

    慶源,2005;Koh & Boo, 2004),特別是二十一世紀興起的東亞華人社會,面對全球化

    時代不能忽略企業與社會關係產生的跨領域議題,形成當前企業社會責任倡議興起的背

    景(張瑞生,2010)。

    企業屬於社會中一個重大的環節,企業創造的利潤提供了社會的各項需求,而社會

    則供給了企業創造財富的空間及資源,所以企業與社會間勢必存在著相對的期望與想法

    (康峰菁,2010;宋兆賢、鄭焜中、劉維琪,2009;林以介,2009;陳春山,2009;陳

    清港,2009;溫金豐,2009;Kinicki & Williams, 2008;黃正忠,2008)。且因企業是一

    個開放系統,必須與所處的環境互動,而一個追求永續經營的企業,自然要與環境中的

    利害關係人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以達到互利雙贏的結果(宋兆賢等人,2009;溫金

    豐,2009;顏國瑞,2009)。

    Schermerhorn(2008)認為採取企業社會責任之行動是組織的義務,不僅可為組織

    本身謀取利益,更可兼顧社會整體之利益;黃正忠(2005)指出,企業社會責任是一種

    倫理、品德、企業核心價值、管理策略與作業準則。因此,企業如能善盡企業社會責

    任,與社會保持良性的互動,則將更具備長期生存下去的優勢與保有永續經營的競爭力

    (Kreitner & Kinicki, 2008;陳春山,2008;Bansal, 2005;黃營杉,齊德彰,2005;

    McWilliams & Siegel, 2001)。

    諸多企業瞭解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價值及競爭優勢的效益,以企業社會責任作為核

    心價值及策略服務(陳春山,2008),亦即將企業社會責任融入組織文化之中,以做為

  •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三卷第一期

    - 72 -

    企業未來的發展策略;企業本身也可進一步以積極的企業社會責任思維,與核心價值相

    結合,並將企業社會責任當成企業經營理念的一環,做好各項工作,忠實的履行企業社

    會責任(Robbins et al., 2011;林以介,2009;陳春山,2009;陳清港,2009;溫金豐,

    2009;Choi & Gray, 2008;余坤東,2008;林宜諄,2008;胡憲倫、許家偉,2008;黃

    正忠,2008;Daft & Wan, 2007;吳松齡,2007)。而隨著組織文化的不同,每家企業會

    有不同程度的企業社會責任認知,以及不同企業社會責任的政策及表現(莫冬立,

    2009;程心瑤,2007)。

    金融機構在金融市場上扮演著資金供給者與資金需求者之中介者角色(張盛和,

    2010;郭大維,2008;行政院經建會,2007),也是匯聚民間儲蓄與企業投資之重要管

    道,更是國家經濟櫥窗與支持產業發展之經濟命脈(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央銀行、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4)。金融產業不僅具有知識密集度高、就業效果大、產值

    大之特性(臺灣經濟研究院,2006),更具有範疇經濟、規模經濟之特性(經濟日報

    社,2007);其亦提供整合性管理服務且政策互動性高(施勇任,2006),因此對整體

    產業經濟之發展,具有關鍵性影響(行政院經建會,2007)。 生物技術商業化帶動生技產業的發展(經濟部工業局,2007),各先進國家均將生

    物科技列為國家級之重點科技,予以積極推動開發,且因具有應用範圍廣、低能源依存

    度、低汙染、低耗能、高附加價值、高報酬、高技術密集、回收期長等特性,故全力發

    展成為具有策略性、技術性之關鍵產業(許舜喨,2010;徐作聖、鄭智仁、陳仁帥,

    2009;朱延智,2008;范建得、戴華,2004;傅豐誠,2004;蘇遠志,2004)。我國政

    府亦將生技產業列為國家重要發展之目標(經濟部工業局,2007),將生物科技列為

    「兩兆雙星」中未來深具潛力的兩顆閃亮明星之一,全力予以支持和推動,為臺灣創造

    下一波新的高科技產業,帶動國家的經濟成長(朱延智,2008;張超群,2008;何玉

    婷,2004)。

    綜觀上述,金融產業、生技產業兩產業相對而論,金融產業是知識密集型產業(金

    管會,2010;施光訓、謝茵如、陳貞妤,2008;黃楹鈞、郭怡君,2008),生技產業是

    知識、技術密集型產業(朱延智,2008;經濟部工業局,2007;范建得、戴華,

    2004)。兩產業具有極為不同之特性且為影響國家經濟成長之重要產業,故深具研究價

    值。

    本研究以天下雜誌(2010)所列之國內前一百大金融產業、臺灣證券交易所「公開

    資訊觀測站」所列之國內上市上櫃與一些國營、民營生技產業為實證研究對象,依循上

    述學者重視產業特性之論點,進行金融產業、生技產業(金融產業屬知識密集型服務

    業、生技產業屬知識、技術密集型製造業)之組織文化與企業社會責任關係之實證比

    較,探討不同產業間(金融產業、生技產業)組織文化與企業社會責任是否有差異?單

  • 組織文化與企業社會責任之關係─以金融產業、生技產業實證比較

    - 73 -

    一產業內組織文化對企業社會責任是否有影響關係?單一產業內主管人員與非主管人員

    對組織文化與企業社會責任會造成何種差異?由於組織文化與企業社會責任皆為管理領

    域內之重要議題,研究主題以組織文化對企業社會責任之影響研究在國內外文獻較為少

    見,其中針對金融產業與生技產業之實證比較更為罕見,故本研究極具創新性與價值

    性。

    貳、文獻探討

    一、組織文化

    Pettigrew(1979)為早期探討組織文化之學者(鍾媚芳、陳雪如,2008;郭祥益,

    2005;郭建志,2003;江岷欽,1993;Hofstede et al., 1990),自 1980 年代開始,組織

    文化的概念開始受到學術上熱烈的研究及討論,但其定義和研究卻充斥著各種不同的觀

    點(孫瑞霙,2002;Denison, 1990)。從 Ouchi(1981)《Z 理論:美國企業如何迎接日

    本的挑戰》;Deal & Kennedy(1982)《企業文化:現在企業的精神支柱》;Peters &

    Waterman(1982)《追求卓越:美國傑出企業成功的秘訣》等都是組織文化早期探討之

    文獻。

    組織文化被認為是由組織成員之態度、經驗、規範、信念與價值觀等所組成,會影

    響到組織成員的行為,且會進一步幫助組織完成使命(Summerill et al., 2010;Shih &

    Huang, 2010;Dessler & Huat, 2009;Robbins & Coulter, 2009;Chang & Lu, 2007;

    Osland et al., 2007;Ruzena et al., 2006;Irani et al., 2004;Chu, 2003;Levin, 2000);組

    織文化亦具有傳承、獨特、共享與動態等的性質(江滿堂,2008),同時透過社會化的

    過程,組織成員學習到如何採取相應之行動(Robbins & Coulter, 2009;Welch & Welch,

    2006)。Schein(2004)認為組織文化可定義為組織中被學習共享的基本假設,且可解

    決外部適應與內部整合的問題。換句話說,組織文化是組織成員的「知」與「行」之結

    合,而其目的則在解決問題(張慶勳,2006)。

    組織文化係龐雜而抽象的概念,為了研究需要,研究者常將組織文化予以分類,使

    組織文化的抽象程度降低(張中一,2009;江滿堂,2008;李明興,2008;郭祥益、吳

    明隆,2006;郭祥益,2005;洪啟昌,2005;Schein, 2004;繆敏志、林少龍,2003;

    孫瑞霙,2002)。且在多元價值之社會中,一個組織往往同時存有多種文化型態,大部

    分的組織皆非單一文化,往往會兼具數種文化(田志剛,2010;溫金豐,2009;Cullen

    & Parboteeah, 2008;江滿堂,2008;吳勁甫,2008;Morgan, 2006;郭祥益、吳明隆,

    2006;洪啟昌,2005;濮世緯,2003;孫瑞霙,2002;鄭彩鳳,1996),甚至互相對立

    矛盾的特質都可能並存於組織中,只不過是比例權重相異而已(田志剛,2010;溫金

  •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三卷第一期

    - 74 -

    豐,2009;洪啟昌,2005;濮世緯,2003;孫瑞霙,2002)。所以,藉由組織文化型態

    的特徵,不僅可以使組織更清楚自己的屬性,更可進一步預知組織效能的可能情形(陳

    秀玉,2007;林朝夫,2000)。

    綜合言之,組織文化是組織經過很長的一段時間慢慢篩選、歸納、累積,最後成為

    一種組織內部待人處世的制約氛圍,所以具備相當強的穩定性,不容易被更動

    (Robbins & Judge, 2011;林欽榮,2010;賴明豐,2006;余朝權,2005;張添洲,

    2003)。因此,讓組織成員了解本身對所處環境的貢獻價值,發展組織的正面功能才能

    培育優良的組織文化(林鉦棽、謝瑜玲,2007)。

    二、企業社會責任

    由於目前企業社會責任之定義仍無一個可被廣為接受的共識(Robbins et al., 2011;

    Okoye, 2009;莫冬立,2009;陳春山,2009;申永順,2008;胡憲倫、許家偉、林柏

    維、李亨祥,2008;黃正忠,2008;廖勇凱,2008;Davis, 1960),但因此議題已逐漸

    成為企業主要的議程,為了回應內外部的壓力與期待,許多企業已經從本身的認知出

    發,逐步發展出公司的企業社會責任(廖勇凱等人,2009;程心瑤,2007;莫冬立,

    2006;Epstein & Roy, 2001;McWilliams & Siegel, 2001)。

    Bowen ( 1953 )發表「企業人的社會責任」(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Businessman)從個體層次闡述經營者對社會責任的態度與作為,可謂早期對社會責任

    之定義(Inoue & Lee, 2011;康峰菁,2010;張瑞生,2010;Choi & Gray, 2008;廖勇

    凱,2008;黃慶源,2005)。企業社會責任係描述企業在經營時,應堅持倫理價值觀、

    遵從法律規定、表明對個人的尊重,以及促進對社會大眾與環境的改善(李秀玲,

    2010;李明機,2010;張盛和,2010;陳春山,2010;曾昭明,2010;黃正忠,

    2010a;黃鈴如,2010;章嘉玉,2009;莫冬立,2009;陳良棟等人,2009;蔡政哲,

    2009;顏國瑞,2009;Greenberg & Baron, 2008;申永順,2008;林宜諄,2008;葉保

    強,2007;黃營杉、齊德彰,2005;伍忠賢,2003),並主張管理者在進行決策與採取

    行動時,有義務考量所有利害關係人的利益並設法增進全民福祉(康峰菁,2010;莫冬

    立,2009;Schermerhorn, 2008;林宜諄,2008;Cochran, 2007;Daft & Wan, 2007;

    Osland et al., 2007;Johnson et al., 2005;Mohr & Webb, 2005;Werther & Chandler,

    2005;Koh & Boo, 2004;Epstein & Roy, 2001;McWilliams & Siegel, 2001;Maignan &

    Ferrell, 2000;Turban & Greening, 1997)。

    而現今的企業社會責任不應只侷限於傳統的法律及經濟責任,應包含更多元的企業

    社會責任(Cochran, 2007;Koh & Boo, 2004);若企業能確實落實企業社會責任,將可

    帶來正面的企業形象,且有助於企業的成長,並達成永續經營的最終目標(李秀玲,

  • 組織文化與企業社會責任之關係─以金融產業、生技產業實證比較

    - 75 -

    2010;黃鈴如,2010;洪瑞希,2009;蔡政哲,2009;顏國瑞,2009;Greenberg &

    Baron, 2008;Kinicki & Williams, 2008;胡憲倫等人,2008;張元,2008;廖勇凱,

    2008;Werther & Chandler, 2005)。

    三、組織文化對企業社會責任之影響

    宋兆賢等人(2009)認為,由於強勢文化會比弱勢文化對員工更具有影響力,所以

    一個強調企業社會責任的組織文化將會對員工的行為有強力且正面的影響;其行為也會

    教導員工避免做出違規的行為(Kreitner & Kinicki, 2008;Cameron & Quinn, 2006)。組

    織領導者亦須具備企業社會責任意識,承擔起應負的企業社會責任,並與組織成員共同

    落實(張盛和,2010;黃正忠,2009a;余坤東,2008;吳松齡,2007)。

    永續發展是人類追求之目標,企業雖然是以獲利作為主要發展目標,但企業所獲得

    的利潤,不單是來自於企業經營的結果,亦包含來自公眾消費及企業所處的文化環境、

    政治等因素互動的結果(陳良棟等人,2009)。而組織從事企業社會責任相關方面的公

    關活動,表示了組織文化價值觀的內涵,不僅獲得員工認同,也因社會評價高,能夠吸

    引外來優秀人才,這是從事企業社會責任的另外一種收穫(陳春山,2008;余坤東,

    2008;Koh & Boo, 2004;伍忠賢,2003)。

    朱竹元(2009)表示,臺灣企業應為企業的永續經營而以正面的態度努力投注於企

    業社會責任的落實,倘若能視企業社會責任的壓力為臺灣與企業再次提升的契機,善加

    把握,順勢將企業社會責任融入經營策略之中,實踐在業務運作之間,甚至表現在組織

    文化裡面,相信能趁勢成就另一次的臺灣奇蹟。

    四、金融產業、生技產業之產業特性

    金融產業為知識導向之服務型產業(行政院金管會,2010;施光訓等人,2008;黃

    楹鈞、郭怡君,2008),係以市場導向與顧客導向提供超過客戶預期的服務品質,並配

    合整個金融環境與政策,不斷推出各項新種金融產品(業務)來滿足顧客的需求(王宗

    炳,1994);也藉由科技化金融服務創新與應用來提升產業經營及服務能力(經濟部技

    術處,2006)。臺灣的金融體制於 2001 年,經由金融控股公司的機制,連鎖經營銀行、

    證券與保險等業務,使得臺灣金融市場呈現嶄新面貌,並朝股權集中化、組織大型化、

    業務多角化、專業分工化、客戶服務單一化的方向發展(于宗先、王金利,2005)。

    生技產業自 1978 年以來迅速成長,已被視為 21 世紀知識經濟時代的新興產業(蘇

    遠志,2004),是革新的、劃時代的技術產業,也是最具有潛力的產業(朱延智,

    2008)。生技產業係利用生物科技來生產治療及預防人類疾病之產品及提供相關服務的

    產業(國家實驗研究院,2009;張超群,2008),不但是一種跨學門的整合性科學,更

  •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三卷第一期

    - 76 -

    是研究生命科學、醫學、農學、生物工程的基本工具(朱延智,2008;蕭宏恩、吳志

    鴻、潘玉愛、黃鼎元,2006)。我國政府除了將生技產業列為重點推動產業之外,更致

    力於產業發展環境的建構,投入人力、經費以輔導推動產業發展(王素彎,2009;拓墣

    產業研究所,2009;國家實驗研究院,2009;許毓真,2009)。

    金融產業為知識密集型產業(行政院金管會,2010;施光訓等人,2008;黃楹鈞、

    郭怡君,2008),具有知識密集度高、就業效果大、產值大(臺灣經濟研究院,2006)、

    範疇經濟、規模經濟之特性(經濟日報社,2007);生技產業係屬於知識、技術密集型

    產業(朱延智,2008;經濟部工業局,2007;范建得、戴華,2004),具有應用範圍

    廣、低能源依存度、低汙染、低耗能、高附加價值、高報酬、高技術密集、回收期長等

    特性(許舜喨,2010;徐作聖等人,2009;朱延智,2008;范建得、戴華,2004;傅豐

    誠,2004;蘇遠志,2004)。

    本研究依據產業特性,將金融產業、生技產業均列為知識密集型產業。但由於兩產

    業之產業特性仍有所差異,故針對兩產業進行差異比較,茲將歸納整理如表 1 所示。

    表 1 金融產業、生技產業之差異比較

    金融產業 生技產業

    產業類型 服務業 製造業

    產業特性 知識密集 知識、技術密集

    組織特性 服務導向 研發導向

    管理類型 知識服務管理 技術與製程管理

    經營型態 大型企業為主 中小企業為主

    產業階段 成熟期 成長期

    產業發展 易受景氣影響 不易受景氣影響

    產品特質 無形產品 有形產品

    整合重點 商品整合 知識、技術整合

    產品開發期 產品開發期短 產品開發期長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自「金管會(2010);徐慧霞、何苔麗(2009);朱延智(2008);施光訓、謝茵如、陳貞妤(2008);黃楹鈞、郭怡君(2008);經濟部工業局(2007);郭憲章、俞淑惠、溫德威、吳壽山(2006);于宗先、王金利(2005);何玉婷(2004);范建得、戴華(2004)」。

    五、各構面之研究假設

    洪春吉、潘宜家(2011)以金融業、半導體業為研究對象,研究發現不同產業特性

    會造成不同產業間資訊文化與管理創新有顯著差異,且金融業高於半導體業。洪春吉、

    趙皖屏(2009)以金融業、鋼鐵業、光電業為研究對象,研究發現不同產業特性會造成

  • 組織文化與企業社會責任之關係─以金融產業、生技產業實證比較

    - 77 -

    不同產業間組織文化與組織創新有顯著差異,且鋼鐵業、光電業均高於金融業。郭祥益

    (2005)研究結果發現,不同產業間在組織文化、組織學習、知識管理與組織效能上的

    表現,服務業、金融業皆優於製造業。林彩梅(2006)亦認為,不同的組織特性會擁有

    不同的組織文化。徐瑞玲(2008)實證研究指出,航空業與旅館業對於執行企業社會責

    任最適合方案有所不同。王建彬、袁建中(2007)以生技、半導體、汽車及零組件、紡

    織產業為研究對象,認為不同生命週期的產業,其所面臨的問題與困難應有所不同,解

    決之道亦有所差異。根據上述學者之實證研究指出,均認為不同的產業特性會影響企業

    採行不同的管理方式(洪春吉、潘宜家,2011;洪春吉、趙皖屏,2009;徐瑞玲,

    2008;王建彬、袁建中,2007;林彩梅,2006;郭祥益,2005)。經上述實證研究指

    出,不同的產業特性會造成企業在管理運作上的差異,由於金融產業與生技產業具有不

    同的產業特性,故金融產業與生技產業在組織文化、企業社會責任上應有顯著差異。根

    據上述推論,本研究提出下列之研究假設:

    假設 1:金融產業與生技產業間組織文化有顯著差異。

    假設 2:金融產業與生技產業間企業社會責任有顯著差異。

    Choi & Gray(2008)認為,將企業社會責任融入組織文化之中,可被當成企業經

    營理念的一環,並可獲得員工認同與吸引外來優秀人才(Koh & Boo, 2004)。隨著組織

    文化的不同,每家企業會有不同程度的企業社會責任認知,以及不同企業社會責任的政

    策及表現(莫冬立,2009;程心瑤,2007)。因此,本研究推論組織文化對企業社會責

    任應有顯著影響,故提出研究假設如下:

    假設 3:金融產業之組織文化對企業社會責任有顯著影響。

    假設 4:生技產業之組織文化對企業社會責任有顯著影響。

    洪春吉、趙皖屏(2009)實證金融業、光電業,發現單一產業在不同職位階層之組

    織文化、組織創新有顯著差異;袁漱萱(2006)實證流通業主管領導風格、組織文化與

    領導效能之相關研究,發現不同服務年資與職位階層之員工對組織文化的知覺有顯著差

    異;洪啟昌(2005)實證教育行政機關組織文化、知識管理與組織學習關係之研究,發

    現在整體組織文化營造上不同的服務年資與職位階層具有顯著差異。根據上述研究結

    果,本研究提出下列之研究假設:

    假設 5:金融產業之主管人員對於組織文化、企業社會責任之認知與非主管人員有顯著

    差異。

    假設 6:生技產業之主管人員對於組織文化、企業社會責任之認知與非主管人員有顯著

    差異。

  •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三卷第一期

    - 78 -

    參、研究方法

    依此研究架構為目的與根據上述之推論與假說,擬定本研究之研究架構圖,如圖 1

    所示。

    一、研究架構

    圖 1 研究架構圖

    二、研究工具

    (一)組織文化量表

    本研究所採用組織文化量表為 Cameron & Quinn(2006)以競值架構(途徑)為基

    礎之研究觀點所發展而成的原始問卷,以此作為衡量組織文化類型量表。依照 Cameron

    & Quinn(2006)以「彈性自主 v.s 穩定性控制/內部焦點整合 v.s 外部焦點差異化」之觀

    點所發展出的組織文化量表,其組織文化可分為「家族文化」(Clan Culture)、「權變文

    化」(Adhocracy Culture)、「市場文化」(Market Culture)、「層級文化」(Hierarchy

    Culture)四個構面,各構面包含 6 個題項,共計 24 題。本量表以 Likert 五點尺度量表

    衡量,由受測者勾選非常不同意、不同意、無意見、同意、非常同意等五個選項,分別

    金融產業

    ◆ 主管人員

    ◆ 非主管人員

    組織文化

    ◆ 家族文化

    ◆ 權變文化

    ◆ 市場文化

    ◆ 層級文化

    企業社會責任

    ◆ 經濟責任

    ◆ 法律責任

    ◆ 倫理責任

    ◆ 自發責任

    生技產業

    ◆ 主管人員

    ◆ 非主管人員

  • 組織文化與企業社會責任之關係─以金融產業、生技產業實證比較

    - 79 -

    給予 1-5 分。

    衡量組織文化之各構面之定義如下:

    1. 家族文化(Clan Culture)

    家族文化就像是一個家庭式的組織,充滿著共享的價值觀與目標、團結、共

    同參與、個性化以及生命共同體的感覺。其典型特色在於注重團隊精神、成員參

    與計劃以及組織對成員的承諾。家族文化的主要管理任務是賦權給成員並提升他

    們的參與感、承諾、忠誠度與共識。

    2. 權變文化(Adhocracy Culture)

    權變文化主要目的在促進適應性的培養、彈性與創造力,以因應不確定性、

    模糊性及資訊超載的環境。權變文化強調個人化、冒險並預測未來,工作場所也

    具備有動態性、創業家精神及創造力的特性;其領導者是具有遠見、創新與冒險

    導向的,並引領組織走向知識、產品及服務的尖端。

    3. 市場文化(Market Culture)

    市場文化關注的焦點是與利害關係人進行交易以創造競爭優勢,其組織的競

    爭力與生產力係為核心價值觀。市場文化的基本假設為:外部環境並不溫和親

    切,而是充滿敵意,顧客的挑剔程度高且注重價值。而組織應致力於在同業中提

    升自己的競爭定位,且管理的主要任務在驅使組織朝向生產力、成果及利益導向

    邁進;其長期的市場占有率與滲透力係為成功要素。

    4. 層級文化(Hierarchy Culture)

    德國社會學家 Max Weber 提出科層體制的七項典型特點:制度化、專業

    化、菁英管理、層級性、所有權分離、無私人性及責任制,這些特性將會高度影

    響目標的完成;而決策權分明、標準化的規範與程序、控制與責任制更被評定為

    係組織成功的關鍵要素。此種組織文化形式係為一種正式化及結構化特性的工作

    場所,成員的行事作為會被組織程序所控制。

    (二)企業社會責任量表

    本研究所採用企業社會責任量表為 Maignan & Ferrell(2000)之研究觀點設計而成

    的原始問卷,以此作為衡量企業社會責任類型量表。依照 Maignan & Ferrell(2000)所

    發展出的企業社會責任量表,其企業社會責任可分為「經濟責任」(Economic

    Responsibilities )、「法律責任」( Legal Responsibilities )、「倫理責任」( Ethical

    Responsibilities)、「自發責任」(Discretionary Responsibilities)四個構面,其中「經濟責

    任」構面有 3 個題項、「法律責任」構面有 3 個題項、「倫理責任」構面有 5 個題項、以

    及「自發責任」構面有 5 個題項,共計 16 題。本量表以 Likert 五點尺度量表衡量,由受

  •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三卷第一期

    - 80 -

    測者勾選非常不同意、不同意、無意見、同意、非常同意等五個選項,分別給予 1-5 分。

    衡量組織文化之各構面之定義如下:

    1. 經濟責任(Economic Responsibilities)

    經濟責任包含社會回應,使企業能維持經濟成長並符合消費者的需求。

    2. 法律責任(Legal Responsibilities)

    法律責任意味著企業必須在法律責任的架構下履行他們的經濟使命。

    3. 倫理責任(Ethical Responsibilities)

    倫理責任要求企業遵守社會的道德常規並界定適當的行為。

    4. 自發責任(Discretionary Responsibilities)

    自發責任包含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的商業活動,與超越倫理意義中的期望。

    三、問卷之信度與效度分析

    本研究在信度方面針對組織文化與企業社會責任問卷,進行信度檢驗分析,其各構

    面之 Cronbach’s α 值:家族文化為 0.909、權變文化為 0.898、市場文化為 0.869、層級

    文化為 0.878,經濟責任為 0.735、法律責任為 0.808、倫理責任為 0.822、自發責任為

    0.817,各題項之 Item to Total Correlation 值介於 0.515~0.792 間。

    根據 Cuieford(1965)認為 Cronbach’s α 值>0.7 者為高信度,而 Nunnally(1978)

    之觀點亦認為,Cronbach’s α 值在 0.7 以上即具有高度的可信度;此外,單一構面所有

    題項之 Item to Total Correlation 值高於 0.5 時,可視為高度可信且內部具一致性量表

    (Churchill, 1995;Nunnally, 1978),故本量表證實具有良好之信度。

    此外,本研究針對效度方面亦進行檢測。在內容效度方面,是指衡量內容能夠代表

    研究主題的程度(陳寬裕、王正華,2010;Cooper & Emory, 1995)。若衡量工具能代表

    欲研究之觀念,即代表此一衡量工具有內容效度,可依據理論文獻發展衡量項目、依前

    測結果加以修正、先前學者研究或專家判斷等方式來提高內容效度(吳萬益,2008;

    Zaichkowsky, 1985)。本研究採用 Cameron & Quinn(2006)以競值架構(途徑)為基礎

    之研究觀點所發展而成的原始問卷,作為衡量組織文化類型量表;與採用 Maignan &

    Ferrell(2000)之研究觀點設計而成的原始問卷,作為衡量企業社會責任類型量表。因

    本研究之量表均由學者所發展,經其測試後,在內容效度上有一定程度的基礎,故本量

    表具有足夠的內容效度。

    收斂效度是指測量相同潛在特質的題項或測驗會落在同一個因素構面上,且題項或

    測驗間所測得的測量值之間具有高度相關(陳寬裕、王正華,2010)。平均變異萃取量

    (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 AVE)是計算潛在變數之各觀察變數對潛在變數的平均變

    異解釋力。Fornell & Larcker(1981)建議 AVE 須大於 0.5,即表示具有收斂效度。本

  • 組織文化與企業社會責任之關係─以金融產業、生技產業實證比較

    - 81 -

    研究組織文化之 AVE 為 0.83、企業社會責任為 0.69,各構面之 AVE 皆在 0.5 標準值以

    上,故本研究量表具有收斂效度。

    區別效度則是指構面所代表的潛在特質與其它構面所代表的潛在特質間具有低度相

    關或有顯著的差異存在(吳明隆,2009)。兩個構面間的區別效度檢定方法,是求未限

    制模式與限制模式之 χ2 值的差,若兩者之 χ2 值差距越達顯著水準(P

  •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三卷第一期

    - 82 -

    有效問卷回收率高達 56.1%。

    肆、實證分析

    本研究以多個不同角度切入,實證探討比較金融產業、生技產業之組織文化與企業

    社會責任之關係。對於所蒐集之問卷資料,使用 SPSS17.0 軟體,並採用單因子變異數

    分析、Pearson 積差相關分析、逐步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

    一、金融產業、生技產業之組織文化與企業社會責任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金融產業、生技產業之組織文化與企業社會責任之平均數與標準差,如表 2 所示。

    由下表可得知,金融產業、生技產業之組織文化與企業社會責任各構面之平均數均大於

    3,表示受測者對組織文化與企業社會責任各構面之認知均在中上程度,且金融產業在

    組織文化與企業社會責任各構面之平均數均高於生技產業。

    表 2 金融產業、生技產業之組織文化與企業社會責任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金融產業 生技產業 產業

    構面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家族文化 3.7672 0.70551 3.3181 0.83210

    權變文化 3.6240 0.71239 3.2102 0.84439

    市場文化 3.8374 0.63439 3.5305 0.74276

    組織文化

    層級文化 3.8469 0.62538 3.5392 0.74383

    經濟責任 3.7627 0.65363 3.4401 0.76151

    法律責任 3.6946 0.78588 3.5425 0.95351

    倫理責任 3.7419 0.65709 3.5451 0.69783

    企業社會責任

    自發責任 3.7537 0.65457 3.5634 0.75059

    二、金融產業與生技產業間組織文化、企業社會責任之差異

    金融產業、生技產業間組織文化、企業社會責任之差異分析,如表 3 所示。分析結

    果顯示,組織文化各構面與企業社會責任之「經濟責任」、「倫理責任」、「自發責任」構

    面,金融產業之認知高於生技產業;而企業社會責任之「法律責任」構面,兩產業之員

    工在認知上則無顯著差異。由實證分析結果顯示,本研究假設 1、2 均獲得支持與驗證。

  • 組織文化與企業社會責任之關係─以金融產業、生技產業實證比較

    - 83 -

    表 3 金融產業與生技產業間組織文化、企業社會責任之差異分析

    構面 F 值 P 值 差異比較

    家族文化 40.697 0.000*** 金融產業>生技產業

    權變文化 33.751 0.000*** 金融產業>生技產業

    市場文化 23.622 0.000*** 金融產業>生技產業

    組織文化

    層級文化 24.161 0.000*** 金融產業>生技產業

    經濟責任 24.669 0.000*** 金融產業>生技產業

    法律責任 3.687 0.055

    倫理責任 9.629 0.002** 金融產業>生技產業

    企業社會責任

    自發責任 8.649 0.003** 金融產業>生技產業

    註:**P

  •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三卷第一期

    - 84 -

    表 4 金融產業之組織文化對企業社會責任之逐步迴歸分析表

    依變數 自變數 β值 T 值 VIF F 值 R2 Adj. R2 D-W 檢定 市場文化 0.419 6.379*** 2.661

    經濟責任 層級文化 0.200 3.045** 2.661

    107.327*** 0.348 0.344 1.609

    家族文化 0.437 6.549*** 3.628法律責任

    層級文化 0.302 4.529*** 3.628206.574*** 0.506 0.504 1.800

    家族文化 0.625 3.628*** 5.737權變文化 0.251 5.675*** 3.516倫理責任 層級文化 0.330 4.402*** 3.652

    225.237*** 0.627 0.624 1.984

    家族文化 0.474 7.380*** 3.493

    自發責任 權變文化 0.278 4.324*** 3.493

    221.937*** 0.524 0.522 1.641

    註:**P

  • 組織文化與企業社會責任之關係─以金融產業、生技產業實證比較

    - 85 -

    五、金融產業之主管人員對於組織文化、企業社會責任之認知與非主管人員有顯著差異。

    金融產業之不同職位階層在組織文化、企業社會責任之差異分析,如表 6 所示。分

    析結果顯示,不同職位階層之員工在組織文化、企業社會責任各構面之認知上均有顯著

    差異,主管人員之認知均高於非主管人員。由實證分析結果顯示,本研究假設 5 獲得支

    持與驗證。

    表 6 金融產業之不同職位階層在組織文化、企業社會責任之差異分析

    構面 F 值 P 值 差異比較 家族文化 33.270 0.000*** 主管>非主管 權變文化 28.117 0.000*** 主管>非主管 市場文化 30.449 0.000*** 主管>非主管

    組織文化

    層級文化 36.323 0.000*** 主管>非主管 經濟責任 5.535 0.019* 主管>非主管

    法律責任 30.797 0.000*** 主管>非主管

    倫理責任 41.980 0.000*** 主管>非主管 企業社會責任

    自發責任 45.191 0.000*** 主管>非主管 註:*P非主管 市場文化 9.511 0.002** 主管>非主管

    組織文化

    層級文化 16.580 0.000*** 主管>非主管 經濟責任 9.427 0.003** 主管>非主管

    法律責任 15.706 0.000*** 主管>非主管

    倫理責任 10.078 0.002** 主管>非主管 企業社會責任

    自發責任 15.796 0.000*** 主管>非主管 註:**P

  •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三卷第一期

    - 86 -

    伍、結論與建議

    一、研究假設之驗證

    本研究根據實證研究之結果,彙整所提各項假設之驗證結果,如表 8 所示。

    表 8 研究假設驗證結果表

    研究假設 實證結果

    假設 1 金融產業與生技產業間組織文化有顯著差異。 支持

    假設 2 金融產業與生技產業間企業社會責任有顯著差異。 支持

    假設 3 金融產業之組織文化對企業社會責任有顯著影響。 支持

    假設 4 生技產業之組織文化對企業社會責任有顯著影響。 支持

    假設 5 金融產業之主管人員對於組織文化、企業社會責任之認知與非主管人員有顯著差異。 支持

    假設 6 生技產業之主管人員對於組織文化、企業社會責任之認知與非主管人員有顯著差異。 支持

    二、結論

    (一)金融產業對組織文化之認知高於生技產業。

    本研究發現金融產業對組織文化之「家族文化」、「權變文化」、「市場文化」、

    「層級文化」等各構面之認知均高於生技產業。

    不同產業之組織文化通常會有一些差異(沈介文,2009),所面臨的問題與困難有

    所不同,解決之道亦有所差異;因此,不同產業特性會影響企業採行不同的管理方式去

    因應(洪春吉、潘宜家,2011;洪春吉、趙皖屏,2009;王建彬、袁建中,2007;林彩

    梅,2006;郭祥益,2005)。

    金融產業為知識密集型產業(行政院金管會,2010;施光訓等人,2008;黃楹鈞、

    郭怡君,2008),係以市場導向與顧客導向提供超過客戶預期的服務品質,並配合整個

    金融環境與政策,不斷推出各項新種金融產品與業務來滿足顧客的需求(王宗炳,

    1994);且金融產業間跨業經營,發揮統合競爭力的趨勢也更加明顯(郭憲章等人,

    2006)。再者,金融產業常透過相互間的資金流通,形成綿密的支應網絡(郭大維,

    2008),其內部行為亦會增加金融產品的活力與提高企業之價值(郭憲章等人,

    2006)。雖然生技產業亦屬於知識密集型產業(朱延智,2008;張超群,2008;何玉

    婷,2004;范建得、戴華,2004),但生技產業是以研發導向為主(經濟部工業局,

    2007),其研發經費高、需要長時間投注且獲利高度依賴於市場的專有與保護。因此,

    生技產業經常利用專利權的排他性取得長期的經濟利益(朱延智,2008;何玉婷,

  • 組織文化與企業社會責任之關係─以金融產業、生技產業實證比較

    - 87 -

    2004)。

    郭祥益(2005)實證研究發現,在面臨全球化、資訊化時代的來臨,策略伙伴關係

    建構越來越大;因此,國內服務業、金融業在組織文化、組織學習、知識管理與組織效

    能上的表現皆優於製造業。上述研究結果與本研究實證結果相符。

    (二)金融產業對企業社會責任之認知高於生技產業。

    本研究發現金融產業對企業社會責任之「經濟責任」、「倫理責任」、「自發責

    任」等各構面之認知高於生技產業。

    不同產業為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分別提出自律規範。隨著全球促進金融產業重視企

    業社會責任之呼籲(黃正忠,2010b),許多金融機構承諾在進行專案融資時,對於企業

    社會責任考量提供共同的架構與基準,以期降低環境風險(張盛和,2010;陳春山,

    2010;莫冬立,2009;黃正忠,2008)。因金融機構一旦發生問題,動輒發生系統性風

    險,其造成對國家經濟影響範圍遠大於一般企業;因此,金融產業更應責無旁貸關注利

    害關係人之利益,承擔企業社會責任(張盛和,2010)。

    此外,臺灣金融產業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早已行之有年(黃正忠,2009a),康峰菁

    (2010)在企業社會認知程度調查中發現,事實上臺灣的服務業是有意願善盡企業社會

    責任,亦即認為積極參與社會慈善活動、善盡企業社會責任是必要的。故金融產業朝向

    負責任、重環保、兼顧社會公義與永續發展的期待,似乎已有了大一統的趨勢(黃正

    忠,2009b)。

    由於許多科技發展仍處在摸索階段,人類對於科技應用的結果,並無法完全掌握

    (余坤東,2008);且生技產業在經濟效益不顯著、對生態環境的衝擊與基因改造動植

    物技術的發展都有可能衝擊「人與人的社會關係」以及「人與自然的生態關係」,因此

    在國際間極具爭議(朱延智,2008;余坤東,2008)。故未來生技產業所帶來新的企業

    社會責任議題(複製動物、複製人)與健康風險議題(基因改造作物),未來將有可能

    成為焦點(莫冬立,2009;余坤東,2008)。

    雖然金融產業不像製造業一樣,營業活動不至於有造成環境汙染之可能,但並不表

    示金融產業不能為環保貢獻心力;金融產業乃企業資金的主要提供者之一,藉由授信融

    資之政策可影響一般企業處理環保與工安的決策與方式(朱竹元,2009)。此外,2008-

    2009 年金融海嘯席捲全球,金融產業更面臨空前的信任危機,永續發展已成為金融海

    嘯後確立復甦的一項關鍵性指標(黃正忠,2010b),而責任投資則被認為是未來防治金

    融危機再度爆發的重要機制(曾昭明,2010)。反觀生技產業普遍具備環保概念,符合

    現代企業社會責任之趨勢,但高成本因素卻受限了生技產業應用的發展(許嘉伊,

    2010)。上述研究結果與本研究實證結果相符。

  •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三卷第一期

    - 88 -

    (三)金融產業之組織文化對企業社會責任有顯著影響。

    本研究發現金融產業之組織文化能影響企業社會責任,其中「家族文化」、「層級文

    化」構面皆能影響企業社會責任。

    家族文化典型特色在於注重團隊精神、成員參與計劃以及組織對成員的承諾

    (Cameron & Quinn, 2006)。金融產業為因應國際化與自由化,強調成員間應具備團隊

    合作之能力(行政院經建會,2007;施勇任,2006)。曾昭明(2010)指出,金融產業

    必須倚賴參與者之互信合作、責任擔當與透明度,來維繫金融市場之有序運作。Davis

    et al.(2008)甚至提出全球企業社會責任(Global CSR)來反應企業負責任之行為應超

    越國界。

    Cameron & Quinn(2006)之實證研究結果發現,服務業較傾向「家族文化」,因

    服務業在管理上較注重產品的研發、行銷、配合顧客需求、人力資源發展等因素。因

    此,若企業在經營時,能夠關注到利害關係人(張瑞生,2010;廖勇凱等人,2009;曾

    柔鶯,2008;賴英照,2008;Osland et al., 2007;Johnson et al., 2005;Mohr & Webb,

    2005;McWilliams & Siegel, 2001),堅持倫理價值觀、遵從法律規定、表明對個人的

    尊重,以及促進對社會大眾與環境的改善(Greenberg & Baron, 2008),將更具備長期生

    存下去的績效、優勢與保有永續經營的競爭力(Kreitner & Kinicki, 2008;Bansal,

    2005;黃營杉,齊德彰,2005)。

    Cameron & Quinn(2006)認為「層級文化」係透過明確的決策、標準化的規範與

    程序、控制與權責分明為組織成功的關鍵。新修訂的銀行法提高商業銀行或工業銀行轉

    投資金額的規模上限,再加上金融控股公司法的成立,金融產業朝向集團化、大型化的

    趨勢發展(郭憲章等人,2006),股權集中化、專業分工化的方向亦是一大趨勢(于宗

    先、王金利,2005)。張添洲(2003)指出,組織的規模日益擴大,組織的正式化程度

    必然提高。

    同時,金管會頒布金融控股公司治理守則,明訂新設金控公司須盡企業社會責任,

    並於申請時載明:防治金融犯罪、資訊揭露、公平競爭、勞資關係與員工福利、消費者

    參與、協助金融穩定等項目(陳春山,2009)。且在金融海嘯過後,充分反映金融產業

    之商業模式必須有所調整,證明在經濟不永續之衝擊下,整個投資鏈也必須考慮調整服

    務及產品(黃正忠,2010a)。Singh et al.(2008)指出當一個創新者及不斷在市場中推

    出新金融產品,其正確、真實地告知產品的特性且總是保持優良的品質,也是企業社會

    責任表現方式之一。

    上述研究結果與本研究實證結果相符。

  • 組織文化與企業社會責任之關係─以金融產業、生技產業實證比較

    - 89 -

    (四)生技產業之組織文化對企業社會責任有顯著影響。

    本研究發現生技產業之組織文化能影響企業社會責任,其中「層級文化」構面最能

    影響企業社會責任。

    依據生技產業白皮書(2007)指出,生技產業係結構複雜、價值鏈長、專業分工細

    且需要高度品質管制之產業;因生物技術屬於高度知識密集之尖端技術,故需要大量科

    技人才運用生物技術開發相關產業(范建得、戴華,2004);同時生技產業應建立一個

    完整的上、中、下游體系,依據各廠商之專長,強化產業內之技術網路連結度(朱延

    智,2008)。

    朱延智(2008)認為生技產業需要人才、技術與資金之密集投入,在人體動物的試

    驗程序後,更要面對法規之審查與產品責任,以確保產品上市後,在功效及安全性上沒

    有任何不確定性,所以每一環節都需受到道德倫理之約束。不管用於人或動物,生技產

    品皆須通過政府單位的審查(何玉婷,2004),這些行為也反應在工作的嚴密標準上

    (廖勇凱等人,2009;經濟部工業局,2007),一切都是為了要提升企業對社會整體福

    祉所應盡的倫理與道德義務,亦代表對社會整體福祉之關懷(黃恆獎、王仕茹、李文

    瑞,2010)。為達成經濟發展、民生福祉、永續發展、安全等目標,顯示生技產業同時

    兼顧「經濟成長、社會公義、環境永續」等三構面(張超群,2008)。上述研究結果與

    本研究實證結果相符。

    (五)金融產業之組織文化、企業社會責任在不同「職位階層」上均有顯著差異;生

    技產業之組織文化、企業社會責任在不同「職位階層」上均有顯著差異。

    本研究發現金融產業與生技產業之主管人員對於組織文化、企業社會責任之認知均

    分別高於非主管人員。

    洪春吉、趙皖屏(2009)實證金融業、光電業,發現單一產業在不同職位階層之組

    織文化、組織創新有顯著差異;袁漱萱(2006)實證流通業主管領導風格、組織文化與

    領導效能之相關研究,發現不同職位階層之員工對組織文化的知覺有顯著差異。上述研

    究結果發現主管人員皆高於非主管人員,與本研究實證結果相符。

    三、研究貢獻

    (一)許多研究發現,不同的產業特性會影響企業之營運與採行不同的管理方式

    (洪春吉、潘宜家,2011;洪春吉、趙皖屏,2009;徐瑞玲,2008;王建

    彬、袁建中,2007;林彩梅,2006;郭祥益,2005)。其實證結果與本研究

    結果相符。本研究延續上述學者重視產業特性之論點,針對產業間不同特性

  •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三卷第一期

    - 90 -

    之角度,實證金融產業、生技產業之組織文化與企業社會責任關係之比較研

    究,發現金融產業之組織文化、企業社會責任均高於生技產業;因金融產業

    屬於知識密集型服務業,而生技產業屬於知識與技術密集型製造業,發現產

    業變項為影響組織文化與企業社會責任關係之關鍵變項,不同產業間之組織

    文化與企業社會責任有呈現顯著差異之現象。因此,學術界或實務界在研究

    組織文化、企業社會責任等其它相關管理議題時,應視產業特性之不同做適

    度的調整,而在其他實證或學術研究時,產業變項是必須予以關注之重要關

    鍵變項。

    (二)本研究發現組織文化對企業社會責任之影響會因產業的不同而有所差異,金

    融產業之「家族文化」、「層級文化」構面能夠影響企業社會責任,而生技

    產業之「層級文化」構面最能夠影響企業社會責任,故本研究認為產業變項

    是影響變數間關係的重要關鍵變項。許多學者亦認為隨著產業的不同,會導

    致自變數對依變數造成不同影響(洪春吉、潘宜家,2011;洪春吉、李純

    慧,2010;洪春吉、林卿凰,2010;洪春吉、趙皖屏,2009;洪春吉、陳彥

    菁,2008;郭祥益,2005),其實證結果與本研究結果相符。

    (三)本研究發現「家族文化」、「權變文化」對倫理責任與自發責任之高層次企業

    社會責任影響最大,「市場文化」對經濟責任之基本層次企業社會責任影響

    最大,「層級文化」則對每個層次之企業社會責任皆有影響。顯示出組織在

    面對不同層次之企業社會責任,需以不同類型之組織文化深植組織成員的價

    值觀,並因應內外在環境的變化。

    四、研究限制

    本研究針對天下雜誌(2010)所列之國內前一百大金融產業、2010 年 6 月 30 日臺

    灣證券交易所「公開資訊觀測站」所列國內上市上櫃之生技產業與一些國營、民營生技

    產業進行研究與抽樣調查,故本研究所獲得之研究結論與建議,較適用於臺灣金融產

    業、生技產業。若將本研究之結論應用於國外企業或其他產業為研究對象時宜謹慎為

    之。

    五、後續研究建議

    本研究以金融產業、生技產業等兩種極具不同特性之產業實證組織文化與企業社會

    責任之關係,建議後續研究者可針對傳統產業、非營利企業等產業,進行比較不同產業

    間組織文化與企業社會責任關係之實證研究。

  • 組織文化與企業社會責任之關係─以金融產業、生技產業實證比較

    - 91 -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1. 于宗先、王金利(2005)。台灣金融體制之演變。台北:聯經。

    2. 公開資訊觀測站 http:// mops.twse.com.tw

    3. 天下雜誌(2010)。2010 年一千大調查 高彈力企業。台北:天下雜誌,446,293-313。

    4. 王宗炳(1994)。金融服務業品管圈活動實務。台北:財團法人金融人員訓練中心。

    5. 王建彬、袁建中(2007)。不同生命週期產業評估創新政策。科學管理季刊,12(3),35-74。

    6. 王素彎(2009)。從〈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看我國生技產業發展。經濟前瞻,126,114-118。

    7. 王源欽(2008)。組織文化與組織偽善關聯性之跨國性研究:老子學說之觀點。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

    博士論文。

    8. 田志剛(2010)。媒體組織文化、組織信任、創新策略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

    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9. 申永順(2008)。ISO26000 企業社會責任標準之發展與因應。環境工程會刊,19(1),13-22。

    10. 伍忠賢(2003)。公司治理的第一本書。台北:商周。

    11. 朱竹元(2009)。對資本市場推動企業社會責任的想法。永續產業發展雙月刊,44,69-73。

    12. 朱延智(2008)。產業分析(五版)。台北:五南。

    13. 江岷欽(1993)。組織分析。台北:五南。

    14. 江滿堂(2008)。國民小學校長多元領導型態、團體動力、學校組織文化特質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

    15.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2010)。金融競爭力專區統計資料。

    16.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央銀行、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4)。金融服務業發展綱領及行動

    方案。載於服務業發展綱領及行動方案(93.11~97.03)。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17.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7)。台灣服務業發展簡訊,14,10-11。

    18. 何玉婷(2004)。勇闖生技路:12 家台灣生技產業的明日之星。台北:聯經。

    19. 余坤東(2008)。企業倫理:商業的道德規範。台北:前程。

    20. 余朝權(2005)。組織行為學(二版)。台北:五南。

    21. 吳明隆(2009)。結構方程模式:AMOS 的操作與應用。台北:五南。

    22. 吳松齡(2007)。企業倫理:開創卓越的永續經營磐石。台中:滄海。

    23. 吳勁甫(2008)。競值架構應用在國民小學校長領導行為、學校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

    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24. 吳萬益(2008)。企業研究方法(三版)。台北:華泰。

    25. 宋兆賢、鄭焜中、劉維琪(2009)。管理學:整合觀點與創新思維。台北:前程。

  •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三卷第一期

    - 92 -

    26. 岑淑筱、林佳穎(2010)。組織文化、管理者人格特質與領導型態關係之研究-以觀光產業為例。島

    嶼觀光研究,3(2),26-50。

    27. 李朱慧、林孟鋒(2008)。以人格特質與組織文化探討高科技產業內知識分享與組織績效之研究。致遠

    管理論叢,3(1),18-37。

    28. 李秀玲(2010)。淺談「上市上櫃公司企業責任實務守則」及相關配套機制推動情形。證券暨期貨月

    刊,28(5),5-18。

    29. 李明機(2010)。推動上市上櫃公司履行企業社會責任。證券暨期貨月刊,28(5),19-26。

    30. 李明興(2008)。外在環境、組織文化、知識管理能力、組織創新與組織績效之實證研究。國立成功大

    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31. 李長貴、諸承明、徐坤東、許碧芬、胡秀華(2007)。人力資源管理:增強組織的生產力與競爭優勢

    (二版)。台北:華泰。

    32. 沈介文(2009)。企業倫理:商業世界的道德省思。台北:雙葉。

    33. 周瑛琪(2008)。人力資源管理:跨時代領航觀點(三版)。台北:全華。

    34. 房美玉(2002)。台灣半導體產業之組織文化對於內外工作動機與工作績效及工作滿意度間關聯性的影

    響。管理評論,21(3),69-96。

    35. 拓墣產業研究所(2009)。生技研發成果產業化-產業趨勢分析。創新深耕,夏季號,48-53。

    36. 林以介(2009)。企業倫理(二版)。台北:全華。

    37. 林宜諄(2008)。企業社會責任入門手冊。台北:天下遠見。

    38. 林彩梅(2006)。多國籍企業論(六版)。台北:五南。

    39. 林朝夫(2000)。縣市政府教育局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

    論文。

    40. 林欽榮(2010)。組織理論與管理(二版)。台北:揚智文化。

    41. 林鉦棽、謝瑜玲(2007)。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與組織文化對組織公民行為的影響之研究。人文暨社會

    科學期刊,3(1),1-15。

    42. 施光訓、謝茵如、陳貞妤(2008)。金融服務業智慧資本衡量指標之研究。中華管理學報,9(4),113-

    134。

    43. 施勇任(2006)。金融機構整合性風險管理簡介。華南金控,37,1-8。

    44. 洪春吉、李純慧(2010)。組織公平與組織公民行為之關係-以金融業、營建業實證比較。臺灣銀行

    季刊,61(4),201-226。

    45. 洪春吉、林卿凰(2010)。知識創造與管理創新、技術創新之關係-以生技產業、光電產業實證比

    較。臺灣銀行季刊,61(3),94-118。

    46. 洪春吉、陳彥菁(2008)。不同產業之組織學習與管理創新、技術創新之關係-以半導體業、紡織成

    衣業實證比較。青年企業管理評論,1(1),13-39。

  • 組織文化與企業社會責任之關係─以金融產業、生技產業實證比較

    - 93 -

    47. 洪春吉、趙皖屏(2009)。組織文化與組織創新之關係-以金融業、鋼鐵業、光電業實證研究。臺灣

    銀行季刊,60(3),96-115。

    48. 洪春吉、潘宜家(2011)。資訊文化與管理創新、技術創新之關係-以金融業、半導體業實證比較。

    臺灣銀行季刊,62(1),42-65。

    49. 洪啟昌(2005)。教育行政機關組織文化、知識管理與組織學習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

    育行政組博士論文。

    50. 洪瑞希(2009)。淺談台灣 CSR 時代的來臨。證券櫃檯月刊,141,55-61。

    51. 胡憲倫、許家偉(2008)。國際間企業社會責任相關準則與規範介紹。環境工程會刊,19(1),7-12。

    52. 胡憲倫、許家偉、林柏維、李亨祥(2008)。國際間企業社會責任規範與貿易之間的關係-兼談企業

    之因應作法。永續產業發展雙月刊,39,40-49。

    53. 范建得、戴華(2004)。生物技術對倫理、法律與社會影響及妥善的因應策略。國家政策季刊,3(3),

    125-178。

    54. 孫瑞霙(2002)。競值架構下領導型態、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之研究-以台灣地區技術學院為例。國

    立臺北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55. 徐作聖、鄭智仁、陳仁帥(2009)。產業分析(三版)。台北:全華科技。

    56. 徐瑞玲(2008)。企業社會責任決策及成本評估之整合方法與其在服務業之應用。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

    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57. 徐慧霞、何苔麗(2009)。顧客關係管理系統導入對金融業顧客滿意度及忠誠度的影響。中華技術學院

    學報,40,61-76。

    58. 袁漱萱(2006)。流通業主管領導風格、組織文化與領導效能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

    學系博士論文。

    59. 國家實驗研究院(2009)。中華民國科學技術年鑑。

    60. 康峰菁(2010)。企業社會責任的整體認知與實際作為之研究:以台灣服務業為例。企業管理學報,

    86,75-114。

    61. 張中一(2009)。領導風格、組織文化與自我效能對組織績效影響之研究-以傳統產業法人研究機構

    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62. 張元(2008)。企業社會責任行為對財務績效的影響與金控銀行與獨立銀行的績效比較-配對方法的

    應用。國立政治大學金融系博士論文。

    63. 張添洲(2003)。學校經營與行政。台北:五南。

    64. 張盛和(2010)。公股事業機構之社會責任。財稅研究,42(4),1-13。

    65. 張超群(2008)。2015 年台灣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機會與政策走向。科技法律透析,五月,28-38。

    66. 張瑞生(2010)。企業實踐社會責任之歷程及模式建構研究-以臺灣電子科技產業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三卷第一期

    - 94 -

    67. 張德銳(2000)。教育行政研究(三版)。台北:五南。

    68. 張慶勳(2006)。學校組織文化與領導。台北:五南。

    69. 張潤書(2009)。行政學(四版)。台北:三民。

    70. 莫冬立(2006)。追求典範:企業社會責任評等系統的發展與應用。證券櫃檯月刊,122,62-73。

    71. 莫冬立(2009)。企業社會責任守則全球發展現況與未來趨勢。證券櫃檯月刊,141,27-32。

    72. 許舜喨(2010)。生技專利聯盟模型可行性之探討-以中草藥為例。智慧財產評論,8(1),29-86。

    73. 許毓真(2009)。跨領域專業人才需求增溫-我國生技產業科技人才供需現況。生技醫藥產業透析,

    4,1-6。

    74. 許嘉伊(2010)。前瞻工業生技未來發展趨勢。臺灣經濟研究月刊,33(3),53-59。

    75. 郭大維(2008)。論我國金融機構公司治理之強化。台灣金融季刊,9(4),47-64。

    76. 郭建志(2003)。組織文化研究之回顧與前瞻。應用心理研究,20,83-114。

    77. 郭祥益(2005)。企業組織文化、組織學習、知識管理對組織效能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

    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78. 郭祥益、吳明隆(2006)。企業組織文化、組織學習、知識管理對組織效能影響之研究。正修學報,

    19,279-300。

    79. 郭憲章、俞淑惠、溫德威、吳壽山(2006)。銀行評價:整合財務績效及金融商品創新、市場競爭力之

    觀點。台灣管理學刊,6(1),35-58。

    80. 陳秀玉(2007)。技專校院組織變革、組織文化、教師專業角色知覺與教師工作投入之研究-以餐旅科系教師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81. 陳良棟、黃星富、湯奕華、莊竣捷(2009)。我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之推動成效。永續產業發展雙月

    刊,44,7-17。

    82. 陳怡君(2005)。學校文化與領導。學校行政雙月刊,40,63-76。

    83. 陳春山(2008)。企業社會責任及治理:CSR 策略實務手冊。台北: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暨期貨市場

    發展基金會。

    84. 陳春山(2009)。企業社會責任全球七大趨勢。永續產業發展雙月刊,44,18-25。

    85. 陳春山(2010)。企業社會責任的國際組織及各國規範發展。證券櫃檯月刊,147,18-22。

    86. 陳振榮(1998)。由中鋼之企業文化談中國式管理。工業安全衛生月刊,105,20-23。

    87. 陳清港(2009)。公司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之效益與經驗談。證券櫃檯月刊,141,40-43。

    88. 陳順宇(2005)。多變量分析(四版)。台北:華泰。

    89. 陳寬裕、王正華(2010)。論文統計分析實務:SPSS 與 AMOS 的運用。台北:五南。

    90. 陳慶盛(2004)。優質學校文化之探討與形塑。學校行政雙月刊,32,24-34。

    91. 章嘉玉(2009)。企業社會責任與永續發展投資景氣衰退中逆轉勝的可能選擇。永續產業發展雙月刊,

    44,74-81。

  • 組織文化與企業社會責任之關係─以金融產業、生技產業實證比較

    - 95 -

    92. 傅豐誠(2004)。兩岸生物科技產業競合策略。國家政策季刊,3(3),179-202。

    93. 曾光榮、魏鸞瑩、黃金印(2009)。人力資源管理:新時代的角色與挑戰。台北:前程。

    94. 曾昭明(2010)。責任投資與非財務資訊揭露之國際趨勢。證券櫃檯月刊,147,31-37。

    95. 曾柔鶯(2008)。現代管理學(七版)。台北:高立。

    96. 程心瑤(2007)。企業責任報告揭露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會計研究所博士論文。

    97. 黃正忠(2005)。企業在地方永續發展扮演角色之探討。研考雙月刊,29(5),110-119。

    98. 黃正忠(2008)。明日領袖的宏觀視野-企業社會責任(CSR)。環境工程會刊,19(1),1-6。

    99. 黃正忠(2009a)。突破 CSR 在台灣的罩門。證券櫃檯月刊,141,22-26。

    100. 黃正忠(2009b)。遽變中不變的軌跡-企業責任與永續發展。永續產業發展雙月刊,44,3-5。

    101. 黃正忠(2010a)。ESG 揭露與企業永續報告書的發展。證券櫃檯月刊,147,38-42。

    102. 黃正忠(2010b)。邁向低碳與企業責任發發展的國際風向球。證券櫃檯月刊,147,23-30。

    103. 黃恆獎、王仕茹、李文瑞(2010)。管理學(二版)。台北:華泰。

    104. 黃楹鈞、郭怡君(2008)。臺灣服務業中長期發展關鍵與策略。經濟部技術處。

    105. 黃鈴如(2010)。國內外企業社會責任(CSR)之實施概況。標準與檢驗,139,33-46。

    106. 黃慶源(2005)。企業經理人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之行為模式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博

    士論文。

    107. 黃營杉、齊德彰(2005)。企業倫理、社會責任與慈善公益作為之研究-以台灣高科技電子產業為

    例。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1(2),65-82。

    108. 溫金豐(2009)。組織理論與管理(二版)。台北:華泰。

    109. 溫金豐(2009)。組織理論與管理:基礎與應用。台北:華泰。

    110. 經濟日報社(2007)。中華民國金融證券年鑑。

    111. 經濟部工業局(2007)。生技產業白皮書。

    112. 經濟部技術處(2006)。金融領域創新資訊應用專輯。

    113. 葉保強(2007)。企業社會責任的發展與國家角色。應用倫理研究通訊,41,35-47。

    114. 廖勇凱(2008)。企業倫理學:理論與應用。台北:智勝。

    115. 廖勇凱、李正綱、楊湘怡(2009)。管理學:理論與應用(二版)。台北:智勝。

    116. 臺灣經濟研究院(2006)。我國服務業發展現況。

    117. 蔡政哲(2009)。邁向綠色前瞻企業的永續經營之道-企業社會責任。品質月刊,45(7),27-34。

    118. 鄭彩鳳(1996)。競值途徑應用在高中職校長領導角色、學校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119. 蕭宏恩、吳志鴻、潘玉愛、黃鼎元(2006)。科技倫理。台北:新文京。

    120. 賴明豐(2006)。企業文化對組織推動知識分享與管理的影響。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博士

    論文。

  •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三卷第一期

    - 96 -

    121. 賴英照(2008)。賴英照說法:從內線交易到企業社會責任。台北:聯經。

    122. 濮世緯(2003)。國小校長轉型領導、學校文化取向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

    系博士論文。

    123. 繆敏志、林少龍(2003)。企業外在環境與組織變項對組織文化影響之研究。文大商管學報,8(2),1-

    23。

    124. 鍾媚芳、陳雪如(2008)。會計師事務所組織文化對知識分享之探討。會計與財金研究,1(1),45-59。

    125. 顏國瑞(2009)。國際潮流下的企業社會責任。證券櫃檯月刊,141,7-13。

    126. 譚光鼎(2007)。再造學校文化以推動學校組織革新。中等教育,58(1),4-20。

    127. 蘇遠志(2004)。生物技術產業發展的策略。國家政策季刊,3(3),1-24。

    英文文獻

    1. Bansal, P. (2005). Evolving Sustainably:A Longitudinal Study of Corpora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6(3), 197-218.

    2. Bowen, H. R. (1953).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Businessman. NY: Harper & Row.

    3. Cameron, K. S. & Quinn, R. E. (1999). Diagnosing and changing organizational culture: Based on the

    competing values framework.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4. Cameron, K. S. & Quinn, R. E. (2006). Diagnosing and changing organizational culture: Based on the

    competing values framework (Rev. edi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

    5. Chang, K. & Lu, L. (2007). Characteristics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stressors and wellbeing. The case of

    Taiwanese organizations. Journal of Managerial Psychology, 22(6), 549-568.

    6. Choi, D. Y. & Gray, E. R. (2008). Socially responsible entrepreneurs: What do theydo to create and build their

    companies? Business Horizons, 51(4), 341-352.

    7. Chu, K. F. (2003). An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the empowerment for change in SMEs in the Hong Kong

    manufacturing industry.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139, 505-509.

    8. Churchill, G. A. (1995). Marketing Research: Methodological Foundations (6th edition). New York: the Dryden

    Press.

    9. Cochran, P. L. (2007). The Evolution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Business Horizons, 50(6), 449-454.

    10. Cooper, R. D. & Emory, C. W. (1995). Business Research Method (5th edition). Chicago: Irwin Co.

    11. Cuieford, J. P. (1965). Fundamental Satistics in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 (4th edition). New York: McGraw

    Hill.

    12. Cullen, J. B. & Parboteeah, K. P. (2008). Multinational Management: A Strategic Approach (4th edition).

    Mason: Thomson South-Western.

    13. Daft, R. L. & Wan, T. H. (2007). Organization Theory and Design: A Modern Introduction. Singapore: South-

  • 組織文化與企業社會責任之關係─以金融產業、生技產業實證比較

    - 97 -

    Western.

    14. Davis, G. F., Whitman, M. V. N. & Zald, M. N. (2008). The Responsibility Paradox. 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 Winter.

    15. Davis, K. (1960). Can business afford to ignor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2 (3),

    70-76.

    16. Deal, T. E. & Kennedy, A. A. (1982). Corporate Cultures Reading. MA:Addison-Wesley.

    17. Denison, D. R. (1990). Corporate Culture and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18. Dessler, G. & Huat, T. C. (2009).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 An Asian Perspective (2nd edition).

    Singapore: Prentice-Hall.

    19. Epstein, M. J. & Roy, M. J. (2001). Sustainability in Action: Identifying and Measuring the Key Performance

    Drivers. Long Range Planning, 34(5), 585-604.

    20. Fornell, C. & Larcker, D. F. (1981). Evaluat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with Unobservable Variables and

    Measurement Error.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8(1), 39-50.

    21. Greenberg, J. & Baron, R. A. (2008). Behavior in organizations (9th edition). NJ: Prentice-Hall.

    22. Hofstede, G. (2001). Culture's consequences: comparing values, behaviors,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across nations (2nd edition).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23. Hofstede, G., Neuijen, B., Ohayv, D. D. & Sanders, G. (1990). Measuring Organizational Cultures: A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tudy Across Twenty Case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35(2), 286-316.

    24. Hoy, W. K. & Miskel, C. G. (2008).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8th edition).

    Boston: McGraw-Hill.

    25. Inoue, Y. & Lee, S. (2011). Effects of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n corporate

    financial performance in tourism-related industries. Tourism Management, 32(4), 790-804.

    26. Irani, Z., Beskese, A. & Love, P. E. D. (2004).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and corporate culture: constructs of

    organisational excellence. Technovation, 24(8), 634-650.

    27. Johnson, G., Scholes, K. & Whittington, R. (2005). Exploring Corporate Strategy (7th edition). NJ: Prentice-

    Hall.

    28. Kinicki, A. & Williams, B. K. (2008). Management: A Practical Introduction (3rd edi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29. Koh, H. C. & Boo, E. H. Y. (2004). Organisational ethics and employee satisfaction and commitment.

    Management Decision, 42(5/6), 677-693.

    30. Kreitner, R. & Kinicki, A. (2008).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8th edition). Boston: McGraw-Hill Irwin.

    31. Levin, I. M. (2000). Five Windows into Organization Culture: An Assessment Framework and Approach.

  • 臺灣銀行季刊第六十三卷第一期

    - 98 -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Journal, 18(1), 83-94.

    32. Maignan, I. & Ferrell, O. C. (2000). Measuring Corporate Citizenship in Two Countries: The Case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France.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3, 283-297.

    33. McWilliams, A. & Siegel, D. (2001).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 Theory of the Firm Perspective.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6(1), 117-127.

    34. Mohr, L. A. & Webb, D. J. (2005). The Effects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Price on Consumer

    Responses. The Journal of Consumer Affairs, 39(1), 121-147.

    35. Morgan, G. (2006). Images of Organization. CA: Sage Publications.

    36. Nunnally, J. C. (1978). Psychometic Theory. McGRAW-Hill Inc., New York.

    37. Okoye, A. (2009). Theorising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s an Essentially Contested Concept: Is a

    Definition Necessary?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89, 613-627.

    38. Osland, J. S., Kolb, D. A., Rubin, I. M. & Turner, M. E. (2007).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 Experiential

    Approach(8th edition). NJ: Prentice-Hall, Englewood Cliffs.

    39. Ouchi, W. G. (1981). Theory Z: How American Business Can Meet the Japaness Challenge.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40. Peters, T. & Waterman, R. (1982). In Search of Excellence. NY.: Harper & Row.

    41. Pettigrew, A. M. (1979). On Studying Organizational Culture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4(4), 570-

    581.

    42. Robbins, S. P. & Coulter, M. (2009). Management (10th edition). NJ: Prentice-Hall.

    43. Robbins, S. P. & Judge, T. A. (201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4th edition). NJ: Prentice-Hall.

    44. Robbins, S. P., DeCenzo, D. A. & Coulter, M. (2011). Fundamentals of Management (7th edition). NJ: Prentice-

    Hall.

    45. Ruzena Lukásová, Emilie Franková & Alois Surynek (2006). Organizational culture of Czech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An empirical typology. Journal for East European Management Studies, 11(4), 349-371.

    46. Schein, E. H. (2004).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 (3rd edi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

    47. Schermerhorn, J. R. (2008). Management (9th edition). NJ: J. Wiley.

    48. Shih, C. C. & Huang, S. J. (2010).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software

    process improvement deployment.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June 4.

    49. Singh, J., Salmones, M. M. G. & Bosque, I. R. (2008). Understanding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Product Perceptions in Consumer Markets: A Cross-cultural Evaluation.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80(3), 597-

    611.

    50. Summerill, C., Pollard, S. J. T. & Smith, J. A. (2010). The role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 in water

    safety plan implementation for improved risk management.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July 11.

  • 組織文化與企業社會責任之關係─以金融產業、生技產業實證比較

    - 99 -

    51. Turban, D. B. & Greening, D. W. (1997).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and organizational attractiveness to

    prospective employe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0(3), 658-672. 52. Welch, D. E. & Welch, L. S. (2006). Commitment for hire? The viability of corporate culture as a MNC control

    mechanism.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15(1), 14-28.

    53. Werther, W. B. & Chandler, D. (2005). Strategic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s Global Brand Insurance.

    Business Horizons, 48, 317-324.

    54. Zaichkowsky, J. L. (1985). Measuring the Involvement Construct.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2, 34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