牯嶺街小劇場 no no.44.pdf ·...

6
文/姚立群(牯嶺街小劇場館長) 四月與七月,由策展人郭昭蘭與藝術家區秀詒攜手呈現了第六屆台灣國際實驗媒 體藝術展(EX!T),區秀詒個展「居所與他方:影像測量計劃」。前者秉其於現代 性研究的學養,積極參與/思考當今眾多台灣在地藝術現場,對於包括聲音藝術與 臨場藝術等提論;而後者,生長於吉隆坡、求學與創作的軌跡跨越馬來西亞美國澳門等地,從「表演性電影」(Performative Cinema)與「影像再考 掘」(Archaeology of Image)等實踐路徑,不斷延展精彩的發想。在此以三件影像 裝置為主的個展中,可見雙方細膩掌握論述的核心與發展,加上具體的空間媒介,台 北的牯嶺街小劇場與吉隆坡的Lost Gens’藝廊,通力支持,使作品既慷慨提供觀者認 知與想像的敘事量,也鼓舞了他們臨界敲探文化/政治/歷史等等框架。 這是相當罕見的台北-吉隆坡藝術交流。一個由兩地的策展人與藝術家合作的視覺藝 術展,邀集新加坡、馬來西亞、台灣的學者、藝術家與策展人共同組成的多形式論 壇,在兩地落實相同的規格,在展期間不斷評估展覽狀況以開闢更多的特別場合,進 行多重多元的交流(中學與大學生戶外教學/台北-藝術家選片的馬來亞主題放映會 /吉隆坡-中英文分場的藝術家講座/吉隆坡-Ai FM電台專題對談等)──這在台灣 -馬來西亞的跨文化交流歷史上,單就一視覺藝術個展而言,相信是空前的。事實 上,它也是基於身體氣象館-牯嶺街小劇場集過去十年的經驗,所支撐起的最新的 「亞洲現場」。 像這樣企圖彰顯出最為真實緊密、亞洲的「歷史美學現場」面向,於活動中 (再)激發電光石火,由外而內地,闡述文化上「重劃」(Re-mapping)思維的可 能性等,幾乎是從2010EX!T開場以來,就積極而為了。它以概念上集放映、亞洲 論壇、現場表演、出版四位一體的做法,在有限的在地經濟/人力資源底下,若非同 步一氣到位,也一定分項施行而逐步組合。幾年下來,既可見它儼然成為一個亞洲電 影創作者與研究者交流的另類場合,也看到一個萌發新的策展/論述人才的沃壤形 成。這既是EX!T的發展,也是小劇場本身不斷更新中的一環。 2013年,與南京策展人曹愷聯合策畫了第四屆台灣國際實驗媒體藝術展(EX!T「在左邊的亞洲:南京」。當屆活動的架構主要是專題放映與論壇。針對一場綜合座 談,我訂下一個迂闊的題目「在台北看亞洲——實驗媒體藝術的回顧與前瞻」,邀請 吳俊輝、區秀詒、曹愷、郭昭蘭等台灣、馬來西亞、中國的藝術家、策展人,從各地 的實驗電影、實驗影像等既有的範疇,以及他們所碰觸的介面、耕耘的領域,談至迄 新現場 I:從「居所與他方:影像測量計劃」回望 09— 10 2015 EX!T6 居所與他方:影像測量計劃 為你朗讀IV 觀察報告 《美麗小巴黎》、《白水》、《目前想不到》 劇評 今的脈絡。連結到稍後由曹愷與石昌杰教授所進行的「影像藝術——兩岸實驗動畫對 話錄」——這談話,實就這二、三十年的兩岸/亞洲光景觀照,展呈了一幅具體、真 實的嶄新風景;那裡既有天差地別的脈絡源頭,又富有提供延伸/詮釋著冷戰前後兩 岸/全球的、非常獨特的創作學觀點。 翌年,年輕的張騰元策展「遠離.遠離越南」,繼續於另一個「在左邊的亞洲」, 一氣從那狹長的國境中,從北到南,串起河內、峴港、西貢三個電影文化重鎮,邀集 了三位當今為國際視覺藝術界/電影界所青睞的藝術家(阮純詩、范筱)/導演(潘 黨迪),偕同台灣年輕世代的社運者(洪滿枝)/策展人(徐明瀚)/藝術家(許家 維)/影評(洪健倫)等,以及區秀詒,一樣地在牯嶺街小劇場,透過大量的越南電 影/影像作品的放映,清晰介紹了當今越南電影意志的活源與路徑,以及當今的藝術 家如何反饋歷史並探索不明地帶,引領獨特的視野。活動全程,放映內容意外豐富, 觀點紛陳,又在盡情交流之下,貢獻於亞洲文化深層的鑽探,完成迄今於台灣最為紮 實的越南影展。 事實上,2013 2014 年的EX!T 嘗試將論壇前導形式的「在左邊的亞洲影展」 Shooting Left Asia2006起)與實驗電影專項的EX!T2010起)相互跨越、串 聯。這個發展,在階段性的意義上,提示一幅後冷戰的亞洲文化透視:依然是積極理 解原來偌大疏離之鄰境的視線,能夠精確聚焦到亞洲實驗電影/媒體藝術的新基地, 「南京」與「河內」。這樣一來,或許現實上未鎖死框架,反而是讓藝術家/觀眾的 種種聚合形式錯落,讓眾聲喧嘩中,充滿多重的跨文化展望。 順著上述側重於實驗電影展演的陳述,拉回頭去看重要的2009年那場大膽提出以 影像的劇場性與表演性發動策展的第二屆牯嶺街小劇場國際藝術節「形影相析(/ 晰)」——迄今,可能更清楚掌握到,在一座劇場,如果真能發揮了那份廣納/爬 梳/再展呈的平台功能,藝術的後端成果與前端的創意與論述也就能不斷邂逅、誕 生,新舊風景,無盡觀照,時時帶有如最初啟發藝術家們提出他們獨特的創作時那般 鮮活的氣息!而牯嶺街小劇場從2005年身體氣象館接辦以來的發展,在這樣不斷打開 如上述風景的同時——從活動的創意,到創作的實現,再到場館建築的檢討,追問的 就是「在劇場,在一座亞洲的劇場裡,是什麼是真實,又是什麼阻隔了真實」——關於當代的大哉問。■ 專題 NEWSLetter 牯嶺街小劇場 文化報 44 牯嶺街小劇場:台北市中正區牯嶺街五巷2www.glt.org.tw Guling Street Avant-garde Theatre - No.2, Lane 5, Guling St., Zhongzheng District, Taipei City 100, Taiwan EX!T6【居所與他方:影像測量計劃 】特別放映之夜 攝影/林育全 No.

Upload: others

Post on 20-Jul-2020

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牯嶺街小劇場 No NO.44.pdf · 格化手法映襯劇情的荒謬,搬演現代寓言,越是荒謬越是 無奈、越是煽情也越是虛無。整齣戲的企圖頗大,納入了

文/姚立群(牯嶺街小劇場館長)

 四月與七月,由策展人郭昭蘭與藝術家區秀詒攜手呈現了第六屆台灣國際實驗媒

體藝術展(EX!T),區秀詒個展「居所與他方:影像測量計劃」。前者秉其於現代

性研究的學養,積極參與/思考當今眾多台灣在地藝術現場,對於包括聲音藝術與

臨場藝術等提論;而後者,生長於吉隆坡、求學與創作的軌跡跨越馬來西亞—台

灣—美國—澳門等地,從「表演性電影」(Performative Cinema)與「影像再考

掘」(Archaeology of Image)等實踐路徑,不斷延展精彩的發想。在此以三件影像

裝置為主的個展中,可見雙方細膩掌握論述的核心與發展,加上具體的空間媒介,台

北的牯嶺街小劇場與吉隆坡的Lost Gens’藝廊,通力支持,使作品既慷慨提供觀者認

知與想像的敘事量,也鼓舞了他們臨界敲探文化/政治/歷史等等框架。

這是相當罕見的台北-吉隆坡藝術交流。一個由兩地的策展人與藝術家合作的視覺藝

術展,邀集新加坡、馬來西亞、台灣的學者、藝術家與策展人共同組成的多形式論

壇,在兩地落實相同的規格,在展期間不斷評估展覽狀況以開闢更多的特別場合,進

行多重多元的交流(中學與大學生戶外教學/台北-藝術家選片的馬來亞主題放映會

/吉隆坡-中英文分場的藝術家講座/吉隆坡-Ai FM電台專題對談等)──這在台灣

-馬來西亞的跨文化交流歷史上,單就一視覺藝術個展而言,相信是空前的。事實

上,它也是基於身體氣象館-牯嶺街小劇場集過去十年的經驗,所支撐起的最新的

「亞洲現場」。

 像這樣企圖彰顯出最為真實緊密、亞洲的「歷史—美學—現場」面向,於活動中

(再)激發電光石火,由外而內地,闡述文化上「重劃」(Re-mapping)思維的可

能性等,幾乎是從2010年EX!T開場以來,就積極而為了。它以概念上集放映、亞洲

論壇、現場表演、出版四位一體的做法,在有限的在地經濟/人力資源底下,若非同

步一氣到位,也一定分項施行而逐步組合。幾年下來,既可見它儼然成為一個亞洲電

影創作者與研究者交流的另類場合,也看到一個萌發新的策展/論述人才的沃壤形

成。這既是EX!T的發展,也是小劇場本身不斷更新中的一環。

 2013年,與南京策展人曹愷聯合策畫了第四屆台灣國際實驗媒體藝術展(EX!T)

「在左邊的亞洲:南京」。當屆活動的架構主要是專題放映與論壇。針對一場綜合座

談,我訂下一個迂闊的題目「在台北看亞洲——實驗媒體藝術的回顧與前瞻」,邀請

吳俊輝、區秀詒、曹愷、郭昭蘭等台灣、馬來西亞、中國的藝術家、策展人,從各地

的實驗電影、實驗影像等既有的範疇,以及他們所碰觸的介面、耕耘的領域,談至迄

新現場 I:從「居所與他方:影像測量計劃」回望

09— 10 2015

EX!T6 居所與他方:影像測量計劃

為你朗讀IV 觀察報告

《美麗小巴黎》、《白水》、《目前想不到》劇評

今的脈絡。連結到稍後由曹愷與石昌杰教授所進行的「影像藝術——兩岸實驗動畫對

話錄」——這談話,實就這二、三十年的兩岸/亞洲光景觀照,展呈了一幅具體、真

實的嶄新風景;那裡既有天差地別的脈絡源頭,又富有提供延伸/詮釋著冷戰前後兩

岸/全球的、非常獨特的創作學觀點。

 翌年,年輕的張騰元策展「遠離.遠離越南」,繼續於另一個「在左邊的亞洲」,

一氣從那狹長的國境中,從北到南,串起河內、峴港、西貢三個電影文化重鎮,邀集

了三位當今為國際視覺藝術界/電影界所青睞的藝術家(阮純詩、范筱)/導演(潘

黨迪),偕同台灣年輕世代的社運者(洪滿枝)/策展人(徐明瀚)/藝術家(許家

維)/影評(洪健倫)等,以及區秀詒,一樣地在牯嶺街小劇場,透過大量的越南電

影/影像作品的放映,清晰介紹了當今越南電影意志的活源與路徑,以及當今的藝術

家如何反饋歷史並探索不明地帶,引領獨特的視野。活動全程,放映內容意外豐富,

觀點紛陳,又在盡情交流之下,貢獻於亞洲文化深層的鑽探,完成迄今於台灣最為紮

實的越南影展。

 事實上,2013與2014年的EX!T嘗試將論壇前導形式的「在左邊的亞洲影展」

(Shooting Left Asia,2006起)與實驗電影專項的EX!T(2010起)相互跨越、串

聯。這個發展,在階段性的意義上,提示一幅後冷戰的亞洲文化透視:依然是積極理

解原來偌大疏離之鄰境的視線,能夠精確聚焦到亞洲實驗電影/媒體藝術的新基地,

「南京」與「河內」。這樣一來,或許現實上未鎖死框架,反而是讓藝術家/觀眾的

種種聚合形式錯落,讓眾聲喧嘩中,充滿多重的跨文化展望。

 順著上述側重於實驗電影展演的陳述,拉回頭去看重要的2009年那場大膽提出以

影像的劇場性與表演性發動策展的第二屆牯嶺街小劇場國際藝術節「形影相析(/

晰)」——迄今,可能更清楚掌握到,在一座劇場,如果真能發揮了那份廣納/爬

梳/再展呈的平台功能,藝術的後端成果與前端的創意與論述也就能不斷邂逅、誕

生,新舊風景,無盡觀照,時時帶有如最初啟發藝術家們提出他們獨特的創作時那般

鮮活的氣息!而牯嶺街小劇場從2005年身體氣象館接辦以來的發展,在這樣不斷打開

如上述風景的同時——從活動的創意,到創作的實現,再到場館建築的檢討,追問的

就是「在劇場,在一座亞洲的劇場裡,是什麼是真實,又是什麼阻隔了真實」——那

關於當代的大哉問。■

專題

NEWSLetter

牯嶺街小劇場文化報 44

牯嶺街小劇場:台北市中正區牯嶺街五巷

2號

ww

w.g

lt.org

.twG

ulin

g Stre

et A

vant-g

arde

Th

eatre

- No

.2, Lan

e 5

, Gu

ling

St., Zh

on

gzh

en

g D

istrict, Taipe

i City 1

00

, Taiwan

EX!T6【居所與他方:影像測量計劃 】特別放映之夜 攝影/林育全

No.

Page 2: 牯嶺街小劇場 No NO.44.pdf · 格化手法映襯劇情的荒謬,搬演現代寓言,越是荒謬越是 無奈、越是煽情也越是虛無。整齣戲的企圖頗大,納入了

那些略而不見的⋯⋯文/王詩琪(劇場工作者)

 盜火劇團的《美麗小巴黎》從名為「小巴黎」的新造鎮出

發,切出三篇牽扯其中的片段:抗拒土地徵收的農夫、滿懷

大建築師夢想的年輕工人、被金屋藏嬌的年輕小三與佔領空

屋的街頭賣藝人,從小故事切進時代脈絡,反應奇形怪狀

的社會現況,探討金錢與買賣的關係,也表現時下對於

「新」的盲目追求與需索無度的物質欲望。

 演出開始於「小巴黎」造鎮的俱樂部中,從女伶刻意模

仿法語發音的矯揉風情,破題諷刺「小巴黎」這類企圖營

造異國情調的山寨建案。三段故事間各自對應的轉場片

段,前兩段轉場以倒敘一位瘋子的由來、一名失蹤者的協

尋單,從眾人眼、口貼近「他」究竟是誰;第三段則從紅

娘配對的綜藝環節裡,因應他人產生的自我表演,耍弄形

象的翻轉與扮演。整齣戲企力營造喜鬧劇的風格,所有演

員刻意誇張的妝容,運用光影戲、繽紛分明的光區安排以

及配合劇情下重拍、充分發揮提點作用的鑼鼓點,種種風

格化手法映襯劇情的荒謬,搬演現代寓言,越是荒謬越是

無奈、越是煽情也越是虛無。整齣戲的企圖頗大,納入了

非常多故事元素,題材建構完整,但快速形塑角色輪廓的

同時,也讓故事有了落入刻板印象的疑慮。

 在第一篇段落中,主角老薛經同鄉口中可知是個「身分:農

夫」、「情感特質:暴躁導致狗急跳牆、手段偏激」的莊稼漢

子,但觀眾並未看到除了世代依地而活之外,如此依戀土地的

理由,也就不明白不願賣地的原因。不賣地的老薛成了拿命一

搏的悲劇英雄,賣地的同鄉相對的成為看準時機的得利者,

「賣與不賣」的大哉問背後,是什麼在衝突?可惜了戲就點到

此為止,讓關注焦點扁平成制式僵化的權力傾軋。

 第二段從「一名失蹤者」倒敘一名年輕工人的故事。在

「新舊工人碰面,不順眼→雙方彼此了解,相知相惜→意外

出現,陰影降臨,悲劇」的公式情節下,將觀眾對於這名青

年的不捨與疼惜推到高點,回想開頭的協尋啟事,那名青年

是如何從活生生的人變為屍體,又如何從有形成為無形?無

解的操弄隱瞞手段是什麼?而殘酷就藏在這未被寫明之處。

 第三段故事有趣的是,男、女演員同時扮演兩個角色,

女生既是嬌縱小三也是忠心小狗,男生既是擺闊大老闆也

是落魄流浪漢,兩人從針鋒向對到理解彼此,角色瞬間轉

換的姿態與反應,成功引來陣陣笑聲,細究其中反應,同

一名演員身上發生的轉變,究竟是什麼造成了這些差距?

在戲劇的世界裡,或許就是導演指令,那在現實世界中的

導演這一切的又是什麼呢?

 「小巴黎」在土地徵召、工程意外、入住率不佳後,索

性捲土重來改名「小羅馬」重新上市。但到底是誰是這其

中的得利者?到底是誰造了小巴黎?又或者該問的,是誰

需要這類新造鎮?是哪種欲望造就了這些怪現象?回觀台

灣,同樣不乏「村上春樹」、「夏卡爾」、「世外桃源」

這類公寓大廈,都市改建、古蹟拆遷、樹一直死,改變從

不停止更新,在諷刺複製西方符號的盲目潮流之後,對於

這些個人式點狀擴散,從而構築的整體權力結構,反倒是

本劇掠過的部分,《美麗小巴黎》構築的世界,也變得又

近又遠,近的是題材極度反映現況,遠的是,真實世界的

問題與糾結遠遠複雜許多。但刻板又如何?在這個寓/預

言氾濫的年代,「美麗小巴黎」這則現世寓言,再現種種

光怪陸離,意圖呼喚觀者對時下社會怪現象的憂患意識,

或許也反應著逐漸僵化疏離、缺乏彈性與深度對話空間的

社會現況吧!■

演出節目:盜火劇團《美麗小巴黎》

演出地點:牯嶺街小劇場二樓藝文空間

觀賞時間:2015年05月01日07:30PM

回歸敘事,拘謹的嬉鬧《白水》 文/王奕傑(劇場工作者)

 剛入座,微亮的劇場背牆上投影打著一個傳統風的符號徽

章,寫著白水二字,有著帶審慎態度搬演經典的嚴肅感。同

黨劇團這一次重新詮釋九零年代台灣小劇場「臨界點劇象錄

劇團」編導田啟元的劇本《白水》,除了將編排的調度著重

在法海的角色身上,也嘗試融合更豐富的肢體語彙,企圖與

之前搬演過的《白水》版本,拉出一個不同的樣貌。

 以《白水》為本,轉換角色觀點的敘事操作也曾在之前

臨界點劇象錄自行製作的《白水2003》出現過,林文尹導

演的這個版本則是以許仙的角度出發,補足田啟元原版本

故事視角上的缺口。而這次邱安忱所導演的《白水》則選

擇以法海為故事主線,延伸了原本田啟元版沒有的想像。

除了將法海內心交戰的掙扎放了大幅的時間去描繪,亦將

整個水漫金山的人蛇鬥法場面轉化為法海個人內心裡翻來

覆去的不醒夢靨。

 相較於之前的版本,邱安忱與同黨劇團的《白水》則強

調了一種「扮裝」的現代意像。原本田啟元原版《白水》

的男串女角1,男演員扭曲的走著白蛇的步伐呈現出的陰柔

男體,到了邱安忱的版本則變成穿上男裝的女法海,直接

在女演員身上掛上了性別的符號,使得這個法海看起來不

男不女也非男非女,有著中性氣質十分強烈現代人特質。

其餘三位女演員則穿著裙裝2。柔軟飄逸的衣裙材質與細

緻、靈敏的肢體動作,加上著重於頭部與手部動作肢體設

計,強化了妖魔化的視覺印象。Agung Gunawanrut的動作

設計產生了兩面的效果,雖然精準的舞蹈動作的確賦予四

位演員更美麗與傳統風格的肢體語言,但另一方面也少了

《白水》劇本中叛逆惡搞、野性的味道。對照當年田啟元

版的《白水》,如果田啟元意在如何呈現一種非傳統的/

扭曲的男性身體,邱安忱則是更在視覺上著墨,意圖呈現

一種剛柔並濟、中性的身體。

 演出文本結構的改動雖然合理順暢,但畢竟原文本對法

海的文字描述有所缺乏,即使導演在戲劇處理上加了許多

篇幅企圖用肢體呈現法海的內心獨白,仍不足以說明法海

究竟為何掙扎於此一夢靨,是懊悔?還是對情慾的壓抑?

這是筆者看完演出仍無法從中看出此版本著重於法海一角

的必要性,稍稍感到遺憾的地方。

 此製作中最大的驚喜則是見到資深劇場演員詹慧玲再次演

繹《白水》文本(詹曾演過《白水》的改編作《水幽》)。

漸入中年的表演者,經過生活與生命的歷練,詹慧玲帶著一

種圓熟、厚實的姿態呈現法海內心的苦難,足以說明生命本

身就是歷練一個表演者非常重要的資產。飾演另外三角的演

員亦是細膩詮釋,但礙於時間與篇幅,相對於法海的角色就

顯的有些許單薄。

 雖然整體的表演仍有統合上的不流暢感,例如舞蹈性的

身體語言與類戲曲文本的詞句、寫實風格的情緒呈現,企

圖將三者並行,但感覺的出演員在協調表演時的卡關,有

時會出現一句一話、一句一動作的不順暢。但這並非是同

黨劇團在此次的製作才在面對課題,不只是同黨,許多劇

團也都還在摸索中文韻文體在現代劇場中的呈現這件事,

筆者認為同黨劇團這次是努力的實驗出了他們在《白水》

這個文本上,韻文表演的出路。■

註1:《白水》首演於1993年身體氣象館主辦的【1993身體劇場表演

祭】,由四位男演員演出白蛇、青蛇、法海、許仙四角。參閱鍾得凡

〈田啟元編導風格研究—以《白水》為例〉(2007)

註2:後來的演後座談有提到此次於牯嶺街劇場演出的版本並不同於同

黨之前在中國的演出的首演版,首演時是四位女演員皆穿著男性西裝。

演出節目:同黨劇團《白水》

演出地點:牯嶺街小劇場一樓實驗劇場

觀賞時間:2015年05月31日02:30PM

在那座臨時的祭壇裡——《惹內的女僕和她們的排練場》文/黃佩蔚(劇評人)

 牯嶺街一樓實驗劇場被一分為二,原觀眾席區域變身為裝

置「Happy Couple Time」微型展,視覺展示呼應著作品概

念。穿過展區,進入剩下一半近乎正方的空間中,觀眾席與

舞台再次切割對分,第一排觀眾緊緊捱著散落一地,屬於女

子的私密空間。

 無法察覺的氣息從衣堆中細微著,就在第一排觀眾眼前

30公分處,克萊兒彈坐而起,劃破靜止的時間。她時而急

切匆忙如僕,時而優雅傲嬌如貴婦,全身素黑的蘇朗芝,始

終維持著無調的聲音、略顯卑微的姿態,時有瘋狂,也隨時

冷靜。夫人的桃紅色手套,從成堆華服中妖嬈而至。被劃破

了的時間,掉了一地,也亂了序,再也沒有人搞清楚,究竟

誰先進來,誰扮演了誰,誰算計了誰,最後,是誰喝了那杯

椴花茶。

 《惹》劇導演林文尹,切割空間,也切割文本,重組文

字,錯置段落,企圖從惹內的「扮演」裡,重新拼貼深探

關於表演/劇場的實驗想像。展區內容自作品核心轉譯,

可謂巧思,但缺乏動線規畫的概念先行,讓觀者處於無以

進入,又強迫觀看的尷尬裡,成了食之無味的聊備一格,

無以醞釀,也無法稍有溫存。觀演之間,看似透明開放,

卻在演員能量不足的失語失恃中,形成真空隔離,從視覺

展示到舞台詮釋,觀者站在最遙遠的距離裡,直視一場言

溢於表的過度扮演。

 導演在演前自述中提到:「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觀眾要走

進劇場看戲,但我好像知道為什麼我在劇場作戲,可能是

因為我經常在想著劇場裡面種種的可能性。『想著種種的

可能性』這件事情,可能就是所謂的『實驗』,而『實

驗』本身可能是沒有成果的1。」邏輯或可成立,但觀看

《惹》劇,是無法不與「小劇場學校2」並行思考的,那是

關於實驗的本質與基礎。

 小劇場學校開始運作於2011年,隔年正式立案為劇團。

首次售票演出,即是林文尹編導《鋼筋哈姆雷特的琵琶》,

此後,每年皆有其新作,包括2013《昆西莫多》、2014《寄

生》等,亦皆以小劇場學校為班底。此外,2013年起,每周

一次的《女僕》班,由溫吉興、林文尹前後帶領,再由林延

續發展為此作,距正式演出,亦有兩年之久。

 由此可知,林與小劇場學校的教學/編導關係及《惹》演

練時程,應為長期累積的依存,而非一般製作的單純受邀編

導或短期合作。相對於大部分演出在時間及製作關係的條件

限制,《惹》有太多利基點,能疊成相加成為有所「成果」

的實驗。然而,對應原著劇本中至關重要的演員表現,

《惹》卻差強人意。導演滿足個人創作實驗之餘,忽視長期

工作的沃土中,應大有可為的演員養成,以致,理應承接臨

界點劇象錄劇場精神影響的演練,未在三位長期受訓的學

(演)員身上有所承襲,舞台上的侷促困窘,與其說是素

人,更像移動的道具,令人同情。

 關鍵恐怕要回到小劇場學校如何思考教學與製作間加乘

或削減的關係運算。做劇場與做教育相似卻截然不同,創

作跟教學相關卻也可能互斥。小劇場學校的自我定位,關

係到能否以劇場標準嚴格檢視其產出。另,林文尹在小劇

場學校中長期駐點,儼然為駐團編導的歷程,是否能納入

個人創作脈絡之中。若將過去四年的作品暫視為之,卻無

以見累積於合作演員的基本訓練,是實驗時間不夠久?亦

或其實驗條目中缺乏演員訓練?若真如此,沒有基礎的

「實驗」,又該如何想像成果?無怪乎《惹》劇,成為在

這些拉扯之間,一個左右為難的犧牲品。■

註1:見臉書專頁塗鴉牆「寫在《惹內的女僕與她們的排練場》演出前

一周導演的告白」

註2:小劇場學校,以前臨界點團員為核心,每年11-12月招生,為期三

年,首年著重表演基礎,隔年加入創作及選修課程,第三年則為個人畢

業製作。不定期進行小型發表,如:三三小劇會、年度公演。現有高雄

學期班、花蓮短期班。

演出節目:小劇場學校《惹內的女僕和她們的排練場》

演出地點:牯嶺街小劇場一樓實驗劇場

觀賞時間:2015年07月17日07:30PM

1

《美麗小巴黎》

演出劇照。

攝影/黃煚哲

《白水》演出劇照。

攝影/Terry Lin

劇評

44p.2

Page 3: 牯嶺街小劇場 No NO.44.pdf · 格化手法映襯劇情的荒謬,搬演現代寓言,越是荒謬越是 無奈、越是煽情也越是虛無。整齣戲的企圖頗大,納入了

為你朗讀� 專題

無題便是題文/陳昱君(為你朗讀IV製作人)

 由身體氣象館主辦、牯嶺街小劇場協辦的「為你朗

讀」,在2015年跨越了「三」這個數字,邁入第四屆。凡

事過三,便如鼎之三足,約約已找到其骨架站立的姿勢與

地點,「應該」要開始穩穩地為其包覆符合的肉身了;三

這個數字,彷彿有魔咒一般,比二多出了一筆驗證資料,

又不如四那樣冗贅,「三」如此精準地可具備「試水溫、

反其道對照、再驗證收攏」幾個階段,迫使我們將它作為

一個評審的起始點,意思是:「『四』啊,你應該要能現

出端倪了!」,那麼為你朗讀IV究竟是順應著什麼樣的端

倪而行呢?

 日子在走,也許大家都背著越來越重的書包,但我們先

不掉書,以比較陽春的比喻來開始討論幾個事情:

﹟我們該如何理解讀劇這件事——概念的澄清

 不同文化中的同一件事,意思將可以完全不一樣;我們

就近,以劇場來舉例,「表演」這二字,對於生長自不同

系統的演員,可以有相距非常遙遠的理解;「舞監」這個

角色,在台灣、在香港、在美國,則可以有完全不同的工

作內容,而這樣的差異,便可能在溝通過程中造成誤解,

也影響一個團隊中的每個個人,或者觀演雙方期望值的走

向落差。我們可以說,許多問題的起源,都在於溝通時未

將雙方或多方所使用的詞面意義澄清(這裡的「問題」二

字是中性的),如此一來,彼此的表達就無法「盡可能

地」相近,因對於該討論物件的認知在起點就已不同(而

且這個不同可能並未被意識到)。

 近年這個小島上的讀劇風潮大概是以葡式蛋塔般的姿態

席捲而來,這句話的意思,並不是在說本來沒有蛋塔,更

沒有隱含我正站在反潮中的畫面,而是陳述一個現實狀

況,這個狀況延伸出的是:因為一口氣太多蛋塔出現了,

促使我們會開始去思考哪一家是正統的。我相信大部分同

在這個行業中的人們,都不斷地對自己保持提問:哪一種

表演,才是好的?以哪一種方式認知舞監,才是最終目

標?讀劇,究竟該是老老實實地唸,還是要為它找一個吸

睛又突破性的形式?讀劇要長成什麼樣子,才是「對」

的?每一屆的演後座談,我也都從觀/聽眾們口中,聽到

一樣的問題,和不一樣的答案。除了感謝他們願意將問題

提出之外,也讓人忍不住往其根源溯去。這些辯論,似乎

暫時沒有答案,也許就是因為,各方各地的人們,正懷抱

著形狀不同的「讀劇」二字。

 讀劇可能是初始,古希臘的劇作家正是以這樣的方式開

始的,對著聽眾讀了、討論、修正、再讀,以「完成」儘

量完美的「劇本」為目標(暫不談那更遠的目標可能是所

謂的正式演出)。讀劇當然也可以發展成為完整的新劇

種,雖文本主位,但需要技術與形式輔之,使它不至於無

聊,使它和廣播劇有區別,而成為某種「階段性」的完成

品,也就是一種半完成的正式演出。在這兩種比較明顯有

差異的選擇之間,當然有更多其它差別細微的主張。可惜

此篇文章暫且只是單向的,所以讀者如你的想法,我暫時

無從得知,只得先說說我的:相對於努力將「讀劇」歸納

到某種形式、類別中,我傾向於將「讀劇」二字,只看成

是一個「動作」。而它所能做的,則是「傳遞訊息」。

﹟要「聽」讀劇還是「看」讀劇?——設定自己的判準

 處在網路時代中,語言紛亂,花招不窮,也不能窮。讀

劇既已被做為公開且售票的演出,若招式窮了,你就真的

得口袋窮了(至少現況是這樣,我們期待未來)。到這

裡,請容我先做個非常大膽的討論前提:古希臘的讀劇觀

/聽眾是無需繳費的。(為什麼說大膽呢?因為手邊現有

的資料,都還沒看過有人記錄那時的觀眾交不交入場費這

個細節,很顯然地,這件事和其他細節一樣,於歷史中也

許一點也不重要。但既然要討論下去,那麼就先挑選出這

樣的假設。)古希臘的讀劇情境若不包含收費行為,則能

造成觀賞目的的單純,意即,我們或許不該將那種「回歸

純粹」的想望,放在一切有售票的讀劇演出之中(按此舉

例,則中央大學以「全球泛華青年劇本創作競賽」得獎作

品為讀本,主辦的第一屆讀劇藝術節不在此列)。這的確

是很現實的,當面對一個藝術作品的時候,竟然很常是這

樣看的:我花了多少錢,我將有多少期望值;少花多少

錢,我可以多出多少容忍度。則,我們把討論標的放在有

收費的讀劇演出(而這句話完全不是以營利為目的的意

思,僅是類別區分),那麼,於我而言,能夠掌握不同

「讀劇」活動/演出的宗旨,並依該宗旨而採用不同的判

準來解讀,就變成了關鍵,可以替身為觀眾或者觀察者的

人們,闢出一條理解的路徑。

 「為你朗讀」系列,「朗讀」這個命題,單以文字來

解,則當然又比讀「劇」要來得可能性大一些。2013年

底,「為你朗讀」第一屆,芝山雅韻戲劇團從《瘋狂理髮

師》發想,改編出《空遺恨》,演出時演員不著歌仔戲

服,僅琢磨以七字調、哭調仔的唱曲技藝來呈現;「為你

朗讀II」鄭智源受邀編導了以「兒童繪本」為朗讀材料的

《為坐下的人唸一次繪本》,蔣韜、鄭尹真則合作以現場

物件聲響為主要,佐以人聲,呈現楊佳嫻詩集《金烏》;

第三屆則是著重聯合台北、澳門、北京三地脈絡的「三城

敘事」主題,有詩、有時事、有南管唱本等。我雖無在每

屆朗讀中都擔任要角,從旁觀察仍是有用的檢視角度,在

「為你朗讀IV」策畫之前,我十足困惑地詢問前幾屆的製

作人永宏:「我們到底要做什麼?都第四屆了,前面每次

都不一樣,現在我要朝什麼方向去?」。而經過第四屆的

洗禮,我給自己一個領悟:朗讀可尋味之處,原來不在定

義朗讀,而是在觀賞判準上的「可選擇性」。

 「讀」即宣揚,「朗」則清晰,清楚地送出訊息,就是

這樣而已。「朗讀」作為一個動作,是該被人們演繹,而

非是人們反被這個動詞牽制;不同的舞者對同一個動作指

令,則可能展現出不同的舞動方式,而身為觀者,我所能

做的善事,就是本能地選擇一個直觀的角度,來盡所能的

解讀他動作中的意涵。當我選擇盯著他,則我可以看見他

為了舞動出那樣的線條,專注了幾秒的眼神、手臂揮動了

多大的力道,甚至他遭遇阻礙時那閃過一秒的岔神,和立

即回復的自制;當我閉上眼睛,我則看不見,只能感覺到

他的呼吸,但因而也有可能可以想像他的動作。相信我們

都明白,閉眼時看見的動作,和睜眼看見的,不會一樣。

如上述以身體和動作為例,我們可以很輕鬆地意識到每個

人對觀看方式與角度的選擇權,因為舞動的定義很簡單

(意思是,我並不會去想:那位舞者那樣跳躍是正確的

嗎?因為他就只是跳躍,無論他用什麼姿態跳,那跳躍都

是一個跳躍)。那麼雖然讀劇多了更多複雜的材料,但我

們是否依舊可以將身體對照成詮釋者、動作就是朗讀,而

願意給予我們自己這個權力:將上述對於判準的選擇權,

繼續運用在理解讀劇上?

﹟為誰朗讀?朗讀做什麼?

 一個演出被演出,究竟有什麼意義?借用大哲學家的智

慧,這樣來說:意義即是「理解的可能性」,有人聽懂

了,這句話才有了意義。若是說話的人有了盡力去說的誠

意,聽話的人有了儘量聽懂的渴望,那麼各式語言帶來的

隔閡則更有可能被消弭。這樣說,並非僅限於期待某種柔

善的場景,而「辯論」反而是可接受的,並且應要趨向那

裡去。我記得,「為你朗讀IV」某場演後座談中,有一位

觀眾直白又爽朗地,從座席中對導演說:「我完全不懂你

為什麼要這樣做。」,她的提問在這尚禮過剩的環境中,

簡直刀刃般使人備受威脅,但我傾向不將它理解成威脅,

而只是她為了「儘更多量」來聽懂,所採取的動作。于此

我們可以說「為你朗讀」每一場演出後的座談交流,就正

企圖提供觀演二元之外的「一」,一個允許追溯作品根源

的場合(當然創作者得很用心提醒自己座談會所提供的是

什麼可能,才不會又落回另一個披著多元開放外皮的二元

陷阱)。於是針對「讀」這種難有一貫定義的動作,「辯

論」是需要被允許的,而既然發生地在牯嶺街小劇場,則

可期待更多轟轟烈烈的場面。

 回到題目上,我想再鋌而走險進入詭辯:每份藝術作品

都是一種表達,若是一個作品被完成以及呈現的意義,在

於被理解,那麼,只要台上的呈現能夠被理解,那麼就都

能夠算是一個完成品。

 有人問,讀劇的功能在於幫助劇作家檢視並修改劇本

嗎?劇本的終點是所謂的正式演出嗎?可是如果讀劇就是

個正式演出呢?這個演出要多完整才能叫正式演出呢?這

樣還是讀劇嗎?我想這是永遠的鬼打牆提問,而我要推翻自

己第一段的那句話——這些問題並不是暫時沒有答案,而是

永遠沒有答案。因為那個唯一的理型並不存在。

 「為你朗讀IV」將朗讀系列從前的重點之一「沙龍」拉出

來作為主幹,沙龍則聚集之地,在本屆「聚集」的親和性這

件事變得重要。牯嶺街二樓藝文空間變成了一日咖啡廳,咖

啡廳作為聚集地,來人聽電影劇本《廣島之戀》;有了一日

茶館,店小二奉茶,來的人聽栢優座念唱京段子《武松打

店》等,共六檔演出,貫穿的就是「讀」這個動作,這正是

第四屆為你朗讀:看這些人,有多少種不同的讀法,在不同

的場域設定中,能發明出多少種朗讀的變形。於是我們針對

這個方向有無高程度地被執行或者達成來做討論,而不針對

這樣做到底對不對,到底算不算是讀劇。

 回顧到自己一開始問永宏的問題,也許我是想知道朗讀的

定義,因而我可以行動,符合整套脈絡,知道如何在建立的

過程中再放上一塊磚。但不管是「為你朗讀」還是「讀

劇」,都難以在現階段找到獨一的定義,為什麼呢?也許因

為,定義得望著脈絡解讀,但再仔細想一想,脈絡二字,其

實是某種觀察後的整理,而非建築時的指標。現階段,是百

家爭鳴吧,總得度過那個辯證廝殺的苦痛過程,不管是殺人

的或是提倡和平的那個,都不是正道也不是歪道,而是平行

的路,都在努力使人理解,以求更多追隨。不管身為要族或

者平民,我們在百家中如何自處?略略如同面對一個藝術作

品的時候,我們能有兩種最常見的選擇:一是懷抱著一個理

型來檢視眼前的呈現,挑出其中需要修正之處,改動它。二

是接受眼前的這個呈現提供給你的所有,理解它是什麼,然

後找出方式回應(如果能就此應對方式來做討論,就更好

了),而這兩個方法,我認為一個合適觀眾,一個合適創作

者(詮釋者),孰適合孰,甚至反過來都不會有人覺得奇

怪,但採用不同方法所獲取的,就大相脛庭了。

 那些不斷重複的問題,我們也許永遠都在思考。而或

許,我們都有自己的答案。重點也許不在統一答案,而

是,讓各個不同的答案,都能在檯面浮出來,就算要打殺

也無所謂,創作者和觀眾,不打不相識,那將是我對為你

朗讀的未來期待!■

3

1

「2015為你朗讀Ⅳ」演出劇照

新銳入選:1.《無驚無驚》、2.《藍色窗簾》、3.《無眠》;4.當代名家轉身《柱》、5.電影主題《廣島之戀》、6.傳統戲曲創新《武松打店》

攝影/1、4 林育全;2、3 陳昱君;5、6 薛姝瑀

   1                    2                    3

4                       5                    6

44p.5

專題||為你朗讀 IV

Page 4: 牯嶺街小劇場 No NO.44.pdf · 格化手法映襯劇情的荒謬,搬演現代寓言,越是荒謬越是 無奈、越是煽情也越是虛無。整齣戲的企圖頗大,納入了

什麼是本土,什麼是國際

論壇日期:2015年04月18日

論壇地點:牯嶺街小劇場二樓藝文空間

主持人:郭昭蘭|藝術家:區秀詒|回應人:王俊傑

對談整理:楊凱婷

編者按:2015年身體氣象館主辦由郭昭蘭策展的EX!T 6「居所與他方:影像測量計劃—區秀詒個展」,其場域橫跨台灣台北與馬來西亞吉隆坡二地,於台北展期間舉辦「開幕論

壇」、「藝術家講座」、「特別放映」三場特別活動;吉隆

坡展期舉辦「展覽專題講座」與「藝術家講座」兩場特別活

動。本刊特別節選整理「藝術家講座」之內容,由策展人郭

昭蘭、回應人王俊傑與藝術家區秀詒三人進行對談,就展覽

作品進行論述外,也對近年藝術圈東南亞熱潮有一番精采的

觀照與討論。(以下內容經摘錄刊出。)

王俊傑(以下簡稱「王」):近幾年台灣有一股東南亞熱

潮,是因為一些被西方國家關注的藝術家、電影導演被選入

參加重要的國際性大展,他們的創作語言被西方肯定,再回

到亞洲,當然大家也開始關注。可是這些被西方認可的東南

亞藝術家其實大部分都不住在東南亞,所講的語言可能是英

語或是歐洲語言。這可以去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會對

東南亞這個議題有興趣?其實這是一種投射,我們關注的是

自己的問題,台灣長期因為政治問題而影響了全部的面向,

最嚴重的當然在文化上面。

 台灣今天會有東南亞熱,是我們要找一個出口,要有一個

對照、參照。如果今天去研究歐洲、美國,它們已經是真正

主體性的國家了,不需要我們去研究它。而日本、韓國在亞

洲是相對先進,在文化上面的發展已經很成熟,因此會選擇

東南亞是有跡可尋的。再者,東南亞很複雜,政治、宗教、

種族、經濟上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問題,是一個很好的參

照。如果是這樣的觀點,我們如何去看區秀詒的作品,以及

在這時間點有這樣一個完整的個展。因為她的背景,我們不

能用很疏離的關係去看區秀詒;她跟台灣的關係其實很密

切,只是她不是台灣人,她並不是一個作品做得不錯的東南

亞藝術家被找來台灣做一個展覽。從她的作品裡面可以感受

到台灣性嗎?似乎沒有,但這不是重點,秀詒的作品對我來

說是她創造了某種距離,這距離讓我們可以去看為什麼我們

要去關注台灣以外的地方發生什麼事,目的是回過頭來看台

灣到底面臨了什麼問題,我們怎麼去思考自己的處境。尤其

是創作者怎麼去面對自己的環境,到底要做什麼創作,這些

創作的價值在哪裡?

郭昭蘭(以下簡稱「郭」):剛俊傑老師的提問或說提點,

其實把為什麼這個展覽在2015年的現在、在這個地方發生,

我們想要做什麼的很多問題都拉進來了。今天有這樣一個展

覽不是因為亞洲經驗想要再擴大或是再探問,而是在當代藝

術的語境裡,我們談了很多什麼是主體、什麼是台灣性,或

是台灣性在當代藝術裡面到底重不重要,這些其實都不斷地

回到台灣集體意識裡的矛盾,關於什麼是本土?什麼是國

際?這個展覽還是在回應這個問題。從展覽到現在我似乎沒

有說的很清楚,主要是希望把焦點放在秀詒的作品上,凸顯

秀詒怎麼去談她的處境。但這展覽的確是有這樣的企圖,很

有自覺的在回應這個主題。

 關於本土與國際的問題,台灣主體性的談法已經談不下

去,我不是認為這個問題不該談,而是去想到底要怎麼談。

過去顯然台灣談主體的對象是想像有一個國際,但那個國際

所畫出來的地圖是

相當不均等的,裡

面有美國、日本、

歐洲,對藝術圈來

說,那是西方主流

藝術的論述跟引

進,可是我們的國

際差不多只有那一塊,其他地方都不存在。作為一個策展

人,我覺得可以做一些事情讓這個問題變成可見,或是可以

被討論的。

王:剛聽昭蘭老師在說的時候我有一個感覺,我們每個人一

天到晚忙的要命到底是在追求什麼?好像就是爭取所謂發言

權與主體性,可是這些其實必需架構在一個全球化的狀態底

下,它基本上就是政治結構,而且隨時在改變。大家在不同

領域、不同圈圈裡面追逐所謂的主導權或是發言權,而這東

西就是大架構底下的政治遊戲而已。譬如台灣這幾年有東南

亞熱,但這並不是台灣所創造或發明的,為什麼會引起我們

去關注這樣的議題,是因為西方已經發了證書給那些所謂被

認可的藝術家們,這些藝術家在國際大展裡被展出。但這些

藝術家的作品是怎麼跑出來的?被誰認可、被誰決定的?是

基於什麼樣的品味、目的而被選出來?我們接受到的資訊已

經是非常末端了,可是一直以為我們還在創造一股新的可能

性。我們今天自認是在處理一個政治正確,或是即時發生的

現實議題,但可能根本不是這樣,只是在這大框架底下參與

這邊緣的遊戲而已。我們怎麼重新退回去思考自己的處境?

思考處境的目的並不是要去爭奪所謂的發言權,而是到底釐

清了我們語境的脈絡沒有。所以我剛才會說,秀詒的作品對

我來說是某種距離,但這距離是很好的,可以讓我們再去思

考一天到晚在爭取的到底是什麼?這樣的爭取有沒有意義?

怎麼回到事物的本質再去探討?做創作的人為什麼創作?

區秀詒(以下簡稱「區」):今天的切入點滿有趣的,「為

什麼在這個時間點在台灣,在過去幾年非常多東南亞熱潮這

樣的狀態之下做這樣的一個展覽」,剛也提到台灣觀眾因觀

看的距離而得以反思自己的處境或自身主體性。我想說的是

這距離有它的多重性,這距離並不只是台灣觀眾在觀看我作

品的距離,也包括我跟我出生地之間的距離。我相信如果今

天我在馬來西亞生活,在馬來西亞境內做創作,我沒有辦法

做出今天大家看到的這些作品。因為我跟出生地間的距離,

讓我重新思考問題到底在哪裡。

 2013年的選舉是馬來西亞最近幾屆選舉裡面滿重要的一

次。那次選舉的結果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反對陣線(好幾個

反對黨組成的陣線聯盟)在得票數上贏過執政陣線。後來因

為選區劃分的問題,反對黨陣線即便總得選票數多於執政陣

線,也因無法得到比較多的議席而並沒有執政。馬來西亞從

1957年之後都沒有換過政府,只有馬來半島獨立成馬來亞。

其實2013年的時候我不在馬來西亞,心裡面有非常多的糾

結,覺得好像要去做一些事情,但在遠方所以沒有辦法。但

也正因為這樣的距離觸發我去想得更多,選舉後衍生出非常

多關於種族、政治宗教等議題的報導和討論。我開始好奇它

的建構過程到底是怎麼樣的,後來就做了入場進來的第一件

作品《棉佳蘭一日無光(第一章)》,有點像是把我從小對種

族的觀念如何被框架或架構起來的過程重新再走一遍。我用

的方法不那麼直接,如果直接去罵或用比較直接的語彙去批

評馬來西亞,其實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這樣的話我不必然要

透過創作的方式,可以用其他方法,可以去做政治或社會運

動的參與。

 為什麼要用創作的方式去談這些事,必然有另外一種的談

法,在做第一件作品時已經想好要用類似烏托邦的概念去談

馬來西亞。如果看過1960年代一些香港電影,在投射南洋

──新加坡、馬來西亞一帶時,不管是影像或是主題曲旋

律、歌詞上的投射,都把南洋塑造成非常漂亮、冶豔,很熱帶

風情異國的地方。其中有一些icon一定會出現,比如椰樹、海

邊、陽光,一切都很美好。這想像本身就是烏托邦的概念,

但這概念對於馬來西亞人來說是挫折的,可是那是他心裡面

的嚮往。所以我用了這個方式,把這個想像的烏托邦重新再

建構一次,我才可以用其他的形式、方式去談其他更深入的

問題。譬如在馬來西亞大家掛在嘴邊的種族課題,其實是殖

民時期就留下來的問題,它很直接的和當時殖民政府所實行

的政策是有關的。在這距離的過程中我再思考了很多這方面

的問題,才衍生出2015年新做的這兩件作品。對台灣觀眾來說因為有那樣的距離可以去反思或是思考自身的處境,對我

來說也是因為有那個距離,所以我才會重新去想那些事情。

 另外在馬來西亞,我覺得約略可以把展覽分成兩種不同的

品味,一種完全是英國殖民留下的品味,另外更大多數是一

些在地的藝術家,他們為在地的環境跟社會做出非常多的努

力,也做非常多社會參與的工作,最近有大量的社會性參與

藝術跟社區藝術。去看那些作品的時候,可能會覺得它非常

粗糙,這粗糙的狀態一開始當然是有意識要用這樣的狀態,

去抵抗某種標準所訂下來的體制。但很詭異的是這樣的生態

也慢慢變成一種主流,粗糙的處理也變成另一種形式的主

流,當初的抵抗性好像沒那麼強烈了。在吉隆坡很多人會說

不缺藝術活動,但那思考本身是回到一個迴圈裡,它已經是

從原先要去抵抗某一個東西,到自己變成主流後,沒有去思

考置換而變成現在停滯的狀態。我會覺得我需要先跳出來,

從一個有距離的狀態去回看這一切,或是去回看我的出生

地,才有辦法透過創作去思考或處理這些問題。

王:本來一些非常抗爭性或是激烈的藝術家最後他們也變成

主流,這似乎似曾相似。在台灣也是這樣,1980年代前後那些進步知識份子,到了1990年代他們全部變成主流了,掌握了台灣所有重要的位置。進入主流後當然會說他們變得

保守了,不像以前那樣激進,但進入或不進入主流跟激不激

進以及是否代表你不夠進步,這之間有非常多弔詭的東西可

以去討論。譬如說,現在看區秀詒的作品,絕大多數人都會

從政治批判的觀點去看她的東西。但她如何去進行創作的思

考,我相信很多人對這大概沒什麼興趣。這要回到當代藝術

最重要的兩件事情,一個是觀念,另一個是轉換的概念。怎

麼把觀念轉換成一個創作的形態,如果沒有經過一個觀念的

鋪陳跟轉換的話,它不會形成當代藝術的作品。可是我們社

會好像只想去看議題式的東西,政治性是否正確,當政治過

度正確後就開始變成主流。反而我們忽略了作為文化、作為

藝術它的主體性是什麼,為什麼要是一種文化或一種藝術,

一定有它的某種價值,透過藝術家、創作者去進行觀念的鋪

陳,用另外一種方式去跟這個社會進行對話。

 因為我們是藝術家,不是政治家也不是作家,所以我們會

用我們的方式。如果你迷失在主流、非主流的話語裡,就會

跟整個價值產生混淆,我們不能只看表面上的政治正確或議

題性的意識,而要回到創作、回到藝術本身,去看它背後到

底是怎麼想的。

區:這系列的作品名字叫「棉佳蘭計畫」,我並不是要把馬

來西亞的問題當做我作品的一個議題來處理,我思考的是影

像的問題,為什麼一定要用影像去呈現或打開這樣的討論。

如果試圖想要從作品裡面去尋找一些議題,會有點挫折,因

為那些訊息沒有辦法直接的獲取,沒有辦法直接知道那個問

題到底在哪裡。做創作時我把影像的問題也考慮進來了,前

面提到我在美國學習過實驗電影,那對我的影響非常深。在

亞洲討論實驗電影時,很容易落入形式化的討論,因為它有

某一種樣態,或是用了某種技法,所以說它是實驗電影。但

實驗電影背後的脈絡與精神性並不是在於這些技法的研發,

或是不同形式的開創,而是來自於它們對某個體制的抵抗,

包括對於影像生產的主流體制或是整個敘事體制的抵抗,它

和當時的社會氛圍是有關係的。(文接第6版)

EX!T6 藝術家講座

台北

居所與他方影像測量計劃

於台北牯嶺街小劇場二樓藝文空間展覽現場。攝影/林育全

台北展覽現場。攝影/林育全

專題||什麼是本土,什麼是國際|E

X!T6

藝術家講座

44p.3

Page 5: 牯嶺街小劇場 No NO.44.pdf · 格化手法映襯劇情的荒謬,搬演現代寓言,越是荒謬越是 無奈、越是煽情也越是虛無。整齣戲的企圖頗大,納入了

到新加坡,跟著北上東岸直至哥打巴魯,然後穿越中部再回

到半島西岸。像秀詒一樣我拍了一些畫面,iPhone中的照片

和錄影畫面多達好幾GB。

 那次的旅程,以及其數位痕跡的存在對我來說,就像是穿

行於(和秀詒所穿行相同的)土地自己所搬演的故事一樣。

秀詒將之命名為:「棉佳蘭」。

 既然我沒有給那片——我們的——土地一個名字,我或許

也會開始使用她。

 如果名字並不是要來給予任何定義,而是像坐標一樣在無

限浮動的敘事海洋中幫忙引領方向呢?

 在《棉佳蘭一日無光(第一章)》中,棉佳蘭這個名字就

像一個固定點。擬真的敘事、歷史的主觀性以及採集影像該

有的真實性在它的四周不斷地旋轉跳動。它們重疊,接著分

開、相互抵抗,像不間斷的舞蹈。這件作品澄清了一件事,

它剖開自身的組成部分並分析之間的關係。

 如果棉佳蘭是方法,那《百代照相館》企圖透過故事如何

協助導航來實踐這個方法。我無法理解那些佇立在錄像對面

牆前的圖表。只有在聆聽完錄像裡敘述者的旁白後我才意識

到,那其實是他們在空白地圖上的移動路徑。換言之,我需

要那些故事才能解讀這些土地邊界被抹除的地圖。

▎棉佳蘭作為方法 III:權力與時間 故事遊戲和其他都很不錯,但讓我們在這裡談些實際的。

重要的事、實在的事、歷史!

 我有《馬來紀年》的英文翻譯本。《馬來紀年》述說15世

紀馬六甲王朝的歷史。馬六甲王朝是最早期也是最偉大的馬

來王朝。隨同《棉佳蘭一日無光(第一章)》的錄像所展出

的其中一個歷史文件,正指向該文本的節錄。閱讀著那些文

件,我很驚嚇地發現那些文字是對於一個叫做「棉佳蘭」的

地方韻律化的形容。

 我還沒閱讀完《馬來紀年》的第一章,但我相當確定「棉

佳蘭」不在那本書裡。「棉佳蘭」只是秀詒在其藝術計劃中

所創造的。還是不是這樣的?

 超越影像,超越話語,書寫的文字才有讓一切變成里程碑

的權力。

 你覺得在那些看起來不可動搖的,組成我們如何認識馬來

西亞的那些基礎文件當中,到底有多少是錯誤歸咎的?文件

的字裡行間又有多少捏造的地方和人名?被對的人重覆到足

夠的次數,被述說、傳唱和書寫,在流逝幾個世紀的傳說中

發酵以後,難道馬來西亞不也可能來自於「棉佳蘭」嗎?

 《鼠鹿、漢都亞、獠牙王、巫師、迷航的飛機與其他》主

要由1950到1960年代的撿拾影片組合而成。一些是歷史資

料影片,一些是經典馬來電影片段。被搗爛的故事中並沒有

敘事。隨後顯現的是鄉愁滑溜的外衣,一種籠罩着那個時代

的「感覺」。這個「感覺」是被大量的視覺與聽覺素材所創

造的,但它沒有確實的質地(texture)。質地來自錯誤,來

自經由缺席產生的裂隙與腫塊,以及勞力與人類的細節。

 我的問題是,究竟將這些質地從歷史驅逐並使之扁平化

的,是時間還是權力。

▎影像作為機具 I:魔術 今天和過去最大的不同,在於獲得創造歷史的說故事工具

的管道的人民數量是空前的。如果你有一台可串聯的電腦或

手機,意味著你有一台可以近乎無限量截取、製作以及散播

影像、聲音和文字的神奇機器。

▎影像作為機具 II:權力 學習使用這種權力意味著學習如何可以把權力使用在別人

身上。這種權力是定位、扭曲以及操縱的權力。

 我把《百代照相館》看作這個展覽的心臟。這個作品被放

置在展場的中間絕對不是一個意外。在吉隆坡市中心老照相

館的分離銀幕畫面上,覆疊著同樣區域的外籍勞工所分享的

故事,關於他們如何來到馬來西亞以及接下來想往哪裡去。

 百代照相館在馬來亞獨立前已經存在。照相館的破爛狀態

毫不留情地被顯現出來。那裡沒有戀物般的鄉愁,但攝影很

顯然地充滿了愛與照護。因為這種誠實,質地就出來了,其

他的故事可以遷入並棲息於裂隙之中。

 因此,那裡沒有讓外籍勞工「發聲」以服務於一個用心良

苦的訊息的必要。相反的,他們的故事被溫柔地摺疊入「棉

佳蘭—馬來西亞」的其一(敘事)中,就像做蛋糕一樣,輕

輕地把原料疊入其中。

▎是否能有非強制性(non-coersive)影像? 我在Bersih 4集會走上吉隆坡街頭的前一周看了「居所與

他方」。

 因為過去曾經為Bersih抗爭、人權活動以及政黨製造政治

宣傳(品)的關係,我很清楚影像的操縱能力可以有多強。

 非強制影像可能存在嗎?我對這個問題喪失信心。這些政

宣(品)製作的工作誕生於極度需要妥協的狀態。那幾乎變

成信仰的危機了。如果所有影像是非強制性的,那至少我要

為了「更(偉大的)好」(greater good)來使用它。

 但甚麼是「好」呢?

 我想那裡有些過去抗爭未出現過的影像和敘事為Bersih1 4

所控制,而這很可能是受網絡社群所刺激的關係。

 我感到好奇的是,似乎參與的表現性比參與本身還要重

要。比如說,不斷更新關於購買黃色T恤的動態,在推特上

發散關於排隊買黃色T恤以及隊伍有多長的消息,或者是穿

著黃色衣服的自拍照、俯瞰吉隆坡街頭的黃色海洋等。

 那裡有由上而下的,或者同輩間的討論監視。對於Bersih

4的質疑並沒有被當作一種參與的形式,相反的,在迫切需

要「拯救馬來西亞」的前提下變成必須被關閉的批評。

 而對於隨後的「紅衣集會」2所作的匆促檢視是俱有指導

性質的。當影像被揮舞成武器,則它在邀請反擊。兩者的議

程或許是對立的,但手段是相似的。在這個遊戲當中,只有

最強大的,最具強制性的會贏得最終勝利。

 《道德經》如是說道,「夫佳兵者,不祥之器」。「居所

與他方」建議其他人把影像當作機具,意義的創造,力量的

建立以及敘事的包容性。在螢幕激增,揮動互聯網相關的影

像機器者越來越多的今天,秀詒對於影像政治的檢視,是尖

銳而緊迫的。

寫於波德申(Port Dickson),2015年10月。■

譯註:

1. Bersih一字是馬來語「乾淨」的意思。Bersih 集會由馬來西亞社會組

織「乾淨與公平選舉聯盟」(簡稱「淨選盟」)所主導。2015年的

Bersih 4,既是2007年至今的第四次集會。

2.「紅衣集會」由馬來西亞主要的執政黨巫統大港區部主席拿督嘉馬尤

諾斯所發起,於2015年9月舉行,目的是要抗衡早前「淨選盟」的Bersih

4 集會,以力挺首相納吉與捍衛馬來人尊嚴為宗旨。

文/Sharon Chin 翻譯/區秀詒

▎Video Art 錄像藝術 對於這個展覽我其實有點遲疑,直到最後一天才去觀賞。

我⋯⋯不喜歡錄像藝術。一來覺得錄像很無聊,二來我每天

都面對螢幕好幾個小時,眼球很容易就累了。最近我的視力

急速惡化,晚上開車就像個老太婆一樣,迎面而來車子的亮

光射到我眼睛並融化成可讓人瞬間失明的光暈。

▎Boredom 無聊 展覽確實有點無聊。那裡有三件作品,全都是錄像裝置。

 當我走進展場的時候,《棉佳蘭一日無光(第一章)》已

經播到一半了。我沒把片子看完,但回頭看了兩、三次。

《百代照相館》的聲音透過耳機傳播,作品也提供了可讓你

舒服坐下的矮木平台。這個作品我從開始看到結束。

 《鼠鹿、漢都亞、獠牙王、巫師、迷航的飛機與其他》有

著最大的銀幕和最大的聲響。它的聲響滲入其他兩件作品的

寂靜時刻,堅持而擾人。

 觀眾不需跟隨作品任何線性的方向,可以任意開始或停

止。而最終得到的「無聊」(我相信是計算過的,是恰恰好

的數值)讓思緒可以遊蕩到邊緣,到影像、聲音的片段、字

幕以及旁白之間。

 你最後一次覺得無聊是甚麼時候?如果你擁有一支智慧型

手機,就更沒有真正的原因讓你覺得無聊,除非是有意識的

行為。「無聊」變得對我非常重要。某些午後我坐在門邊看

著屋外,看著天空轉成夜色。我的思緒(以及整個世界)擴

延了。我會記得我有身體。

 雖然很快地,我需要回到電腦的面前。

▎棉佳蘭作為方法 I:遊戲 我最喜愛的媒體文化思想家Douglas Rushkoff 曾提出,我

們身處的數位連結現實最確定的特質,其實是傳統起承轉合

敘事的崩毀。

 與其那樣,在現今世界具有意義的故事跟隨的是諸如《龍

與地下城》(Dungeons & Dragons)或 Minecraft 等遊戲的

敘事結構。這個敘事結構存在著一套描繪想像世界的規則。

而每當你穿越其中,就像探索、互動、參與一樣,搬演著自

己的故事。

 在《棉佳蘭一日無光(第一章)》裡頭,伴隨著旁白聲的

是她(秀詒)在一趟馬來半島的旅途中所拍攝的畫面。秀詒

讓三位表演者搬演這樣一個故事的遊戲,告訴我們一個叫做

「棉佳蘭」的地方三個角色的故事。

▎棉佳蘭作為方法 II:名字與導航

 我在2012年經歷了一趟相似的旅程,從西岸的吉隆坡開車

8月1日,吉隆坡Lost Gens'開幕現場:藝術家區秀詒致詞。攝影/姚立群

吉隆坡

居所與他方影像測量計劃

關於「居所與他方」的一些筆記

1. 吉隆坡Lost Gens'服務台。攝影/姚立群 2. Lost Gens' 展覽現場 馬來西亞劇場人孫春美。攝影/艾立森

3. 無限發掘 FINDARS-綜合座談現場:馬來西亞學者孫松榮與藝術家區秀詒。攝影/艾立森

44p.4

專題||關於﹁居所與他方﹂的一些筆記

Page 6: 牯嶺街小劇場 No NO.44.pdf · 格化手法映襯劇情的荒謬,搬演現代寓言,越是荒謬越是 無奈、越是煽情也越是虛無。整齣戲的企圖頗大,納入了

9-10月 展演資訊:09/02-09/03|【2015第八屆臺北藝穗節-GLT場地自主策畫】少男少女秘密組織《天堂躲貓貓》

09/04-09/05|【2015第八屆臺北藝穗節-GLT場地自主策畫】淘克斯創意《白日夢派對─偶爾不平凡》

09/06-09/07|【2015第八屆臺北藝穗節-GLT場地自主策畫】心酸酸工作室X林靖雁《雜生少年》

09/08-09/10|【2015第八屆臺北藝穗節-GLT場地自主策畫】貧民百萬劇場人《網路解碼棒棒》

09/11-09/12|【2015第八屆臺北藝穗節-GLT場地自主策畫】夢劇社X四維空間《不夢》

09/13|【2015第八屆臺北藝穗節-GLT場地自主策畫】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青年團《難丁格爾》

09/18-09/20|腦動劇團《兩顆門牙事件簿》

09/25-09/27|讀演劇人第五號作品《愛的兩國論》

10/08-10/09|【樂之形音樂週】民權歌劇團《迷幻文武場》

10/10-10/11|【樂之形音樂週】李婉菁×Handmade電音班《電音中篇小說》

        王永宏×張又升×楊政《青年信物交換》

10/15-10/25|體相舞蹈劇場《紀錄片》

10/22|TT不和諧創作・第二講「從身體原鄉出發 ──     如何觀看原住民文化脈絡下的當代劇場創作」

10/24-10/25|萬隆/第三世界 六十年台北論壇

10/30-11/01|戲途會社《神秘客、我要上班》第四集(公部門)

10/30-11/01|三缺一劇團《獨。姝》

牯嶺街小劇場

會員募集中

看戲

不難

幼娟手創工坊/

手工紙編胸花

更多購票詳情及優惠內容,詳情請洽牯嶺街小劇場(02)2391-9393 http://www.glt.org.tw/

一年份/

PAR表演藝術雜誌香草集/

花植香氛洗髮精

申請加入會員限量好禮送

郭:這必須提到這次展覽在EX!T台灣國際實驗媒體藝術展這

樣的架構裡面,過去這個媒體藝術展一直處於亞洲的實驗電

影脈絡裡。至於這是不是對於實驗電影的一種新的創造,我

沒有從這角度來想。2012年我和鄭慧華在鳳甲美術館策的錄

像雙年展裡面放了很多的紀錄片,同樣會有觀眾問是不是要

透過這樣的形式對所謂錄像藝術的定義去做打開,其實也沒

有,思考的是在錄像這個結構裡有需要去排除像紀錄片這樣

的形式嗎?展覽裡想要處理的命題是我們比較關切的,至於

藝術家作品的類型不是那麼必要。

 剛剛俊傑老師和秀詒的討論引發我很多想法,我還在回想

東南亞熱的問題,以及當代藝術在全球語境裡,在雙年展架

構下這種主流的運作模式跟我們展覽之間的關係。西方主流

藝術對於非歐洲中心以外區域的觀照,特別是柏林圍牆倒

塌、全球化後,他們開始關注東南亞、非洲的問題,對我們

來說是不是在「跟風」?我最近翻譯《藝術力》這本書,會

發現藝術是沒有辦法去抵抗或處理什麼議題的,藝術其實非

常孱弱,只能像我們現在這樣坐在這裡聊天。但又不得不

說,從90年代柏林圍牆倒塌後,藝術有一股力量一直在重新

檢討自身,想要突破過去已經設定下來,無論是從藝術、文

化上,或是歐洲中心這樣概念底下設下的疆界。

 另一個問題是像這樣的展覽會不會過於議題式,或說它根

本在販賣另外一種異國情調?我的答案當然是絕對不是。也

許有些人一聽到馬來西亞就覺得跟觀光局發出的馬來西亞廣

告是一模一樣的。可是藝術做一些不一樣事情的地方就是在

於,你來到這裡看到區秀詒作品,她的作品就告訴你不是你

想的那樣。我們不得不面對某些事物的異國情調狀態,但藝

術就是不那麼輕易讓你對很多事物二元、很定義式或異國情

調式去理解。

王:我1989年到德國唸書的時候先去了巴黎,在龐畢度看到

了西方當代藝術策展裡非常重要的一個大展「大地的魔術

師」。那是西方第一個由策展機制發動對非歐美系統藝術家

的關注,尤其是對亞洲、非洲等。從此之後在國際大展裡面

一定要有這種非主流的藝術,代表西方在高度文明之後也開

始關注非主流的藝術狀態,然後把它納入到體系裡。後面當

然很多人討論這種關注是真的還是假的關注,或者只是代表

(文承第4版:什麼是本土,什麼是國際—EX!T6藝術家講座)

區:雖然這次展覽的作品沒有辦法說它是實驗電影,但教育

的過程對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當我思考影像問題時,我會

去想為什麼今天談論這件事情時它必定要用影像,如果談論

的是一個很政治性的議題,那是否有可能去討論影像跟政治

的關係,並不是要去挪用一個政治的課題作為我影像的內

容,而是那影像本身所具有的政治性。這次作品的處理方

式,觀眾觀看時會有一些挫折,無法從影像和聲音的敘事找

到很直接的連結,它常常是處於斷裂的狀態。我們習慣於看

電影時影像是為對白或旁白服務的,它可能是再現那些東

西,或呈現和所講的話語有關的畫面。但在這次展覽裡面看

不到那些,在觀看的時候會有疏離感,這疏離感不只是語言

的問題,也包括影像跟聲音這樣的關係。即便今天的觀眾可

以聽懂作品裡面的馬來語,也會覺得那故事很莫名其妙,旁

白和影像連接起來非常怪,會覺得為什麼畫面可以跳來跳

去、畫面的處理好像都在不同年代,或是可以任意從有顏色

跳到黑白。只有在這種處理方式底下,可以從它當中所產生

縫隙之間有更多自己的想像、做更多的思考。而不是我很清

楚明白的告訴觀眾,我到底要說什麼或是我的結論是什麼。

 一般拍片可能會有腳本或藍本,拍紀錄片也會有預設的立

場。但做這三件作品的時候,我不曉得它最後會是怎樣的狀

態,會變成怎樣的結果。譬如像《鼠鹿、漢都亞、獠牙王、

巫師、迷航的飛機與其他》這件作品,一開始我是要蒐集很

多人記憶中的民間故事,民間故事可能對正規歷史來說是不

入流的,但它是歷史的一部分,這些民間故事背後的產生必

定和當時社會或歷史脈絡是有關。開始訪問的時候原本帶著

攝影機,後來慢慢變成只有收音,最後連收音都沒有,我想

先去採集這些故事,再慢慢從這過程中去發現或衍生這些我

想討論的議題。

王:郭老師是不是可以從當代藝術的角度來談一下──秀詒

剛有提到幾個重點,譬如說電影對她的影響,尤其是實驗電

影。而這次作品裡的語言可能更接近當代藝術的動態影像,

但又不完全是。她已經試圖要跳脫很多種現有媒介的處理模

式,當然這跟她自己的經驗是有絕對關係的。

我們是非常有包容性,什麼都可以接受。因為他們高度文化

的發展,開始把關注力散播到其他地方時,我們要回過來

問,到底是因為這個非西方主流的地方開始有自覺而被發

現,還是因為西方的關注所以促使這些非主流地區國家的自

覺,這兩者是不一樣的。

 我們一天到晚在爭取主體性,要發言權,好像別人都在打

壓我們,但縱使進入到西方一流大展又怎樣,其實並不如表

面大家所看到的那樣。還是要回到自身去關注這個環境,不

要太在意是不是搶到了發言權,或是不是進入了主流的議題

裡面被討論,因為完全都沒有意義。還是要回到我們選擇了

藝術、選擇了創作這條路,就要開始進入為什麼要做創作與

做了什麼,這個思考是很重要的。不只是處心積慮怎麼進入

主流市場,怎麼賣作品,而是作品到底表現了什麼。

郭:我的確說藝術是非常孱弱的,但這個弱正好是因為它沒

有辦法處理現實,它沒有其他能力,它終究還是關於想像的

事情。只是它意識到想像的事情是推動現實背後的幻影或說

假設,所以它可以跟現實有所關聯。但終究來說藝術是非常

孱弱,也因為它的孱弱,它不是現實,所以才會對現實有一

種虛幻的改造力量。

 俊傑老師提出了一個很大的觀照,的確「居所與他方」在

這標題上就預設了,如果今天這作品是區秀詒虛構了一個地

方,想要去處理她的出生地馬來西亞,這不僅僅是區秀詒在

處理她的居所與他方,她也在投射這樣的一個作品在台灣展

出的時候,一定自然會投射出台灣對於自身處境,甚至台灣

跟馬來西亞或者台北與吉隆坡之間的對照關係,但這關係是

期待被打開,不是被限縮在一個被設定好的假定裡面的。■

專題||什麼是本土,什麼是國際|E

X!T6

藝術家講座/演出訊息

44p.6

本期主編 姚立群|編輯顧問 王墨林、杜思慧、吳俊輝、沈敏惠、容淑華、耿一偉、孫平、李銳俊 (澳門)、曹愷 (南京)、郭慶亮 (新加坡) |編輯 楊凱婷|美術編輯 林育全

指導單位 文化部、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發行所 身體氣象館|發行人 姚立群|印刷 經緯印藝實業有限公司(02)8228-6316

電話 (02)2391-9393|傳真 (02)2391-5757|電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地址 100台北市中正區牯嶺街5巷2號|網址 www.glt.org.tw

44p.6

https://www.facebook.com/GLTAGT

每週二至日,

10

:00

-22

:00/週一休館

OP

EN

HO

UR

: Tuesd

ay. - Sun

day. 10:00-22:00, clo

sed every M

on

day

TE

L:+

88

6-2

-23

91

-93

93 

FAX:

+8

86

-2-2

39

1-5

75

7 g

ulin

g.g

lt@m

sa.hin

et.n

et

國內地區擺放地點||台北─小小書房、台北市藝術統合教育研究會、台北國際藝術村、台北當代藝術館、甘樂文創、有河book、府中15、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辦公室桃園─ThERE CAFÉ & LIVE HOUSE 新竹─Sweet Day 台中─東海書苑 嘉義─洪雅書房 台南─肥貓故事館 高雄─橋頭藝術村 宜蘭─百果樹‧紅磚屋 花蓮─樸石咖啡館 台東─台東劇團、鐵花村 以及各大藝文場所

海外地區擺放地點||香港─香港藝術發展局 澳門─邊度有書、連勝街NO.47藝文空間、風盒子社區藝術發展協會 北京─蓬蒿劇場 天津─天津人民藝術劇院 廣州─歌莉婭225

EX!T6【居所與他方:】藝術家講座 攝影/林育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