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爾森媒體研究月刊 - magazine.org.t類比無線電視 7.1 6.2 6.5 4.3 2.2...

22
熱門話題 由「零電視家庭」談起,電視收視市場的碎裂與重整 線上購物與電視購物消費者觀察 服飾/配件/鞋品消費族群為例 數位閱讀時代已經來臨?-平面刊物讀者之數位閱讀現況初探 走進生活,陪伴你心-廣播聽眾收聽行為觀察 產品資訊 201305月份廣告量 各媒體新廣告素材統計 201305月小類廣告量排名前10201305月份前十名收視戲劇節目 - 韓國 媒體大事紀 尼爾森媒體研究月刊 201306

Upload: others

Post on 26-Sep-2020

1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熱門話題由「零電視家庭」談起,電視收視市場的碎裂與重整線上購物與電視購物消費者觀察 ‐服飾/配件/鞋品消費族群為例數位閱讀時代已經來臨?-平面刊物讀者之數位閱讀現況初探走進生活,陪伴你心-廣播聽眾收聽行為觀察

    產品資訊2013年05月份廣告量各媒體新廣告素材統計2013年05月小類廣告量排名前10名2013年05月份前十名收視戲劇節目-韓國

    媒體大事紀

    尼爾森媒體研究月刊

    2013年06月

  • 由「零電視家庭」談起,電視收視市場的碎裂與重整

    文/柳惠文

    所謂零電視家庭(Zero TV households)是指不再收看付費的有線電視、衛星電視,或甚至連接受免費電視訊號的天線都不用的家庭,根據美國尼爾森1的調查報告指出,「零電視家庭」佔美國整體市場的5%,比例雖低,但有成長趨勢,這群人不再使用傳統電視機看電視,而是打開電腦、手機收看電視節目、連續劇、或是電影。而處於人口密集度高,且有線電視普及的台灣,民眾對於電視媒體的依附程度又為何?

    由尼爾森媒體大調查的資料【表一】,2012年電視普及率仍近99%,並有高達81.4% 家庭裝設有線電視,13.0%認知擁有數位無線電視,而台灣雖然無法得知相同定義的「零電視家庭」市場大小,但由過去一個月使用網際網路與手機的用途中,「使用網際網路看網路電視/電影」,以及「使用手機看電視/電影/影片」的比例,分別為20.5%、7.0%,可以看出使用其他載具看電視的比例仍低,電視機依然是台灣觀眾主要的收視來源裝置。

    Copyright © 2013 The Nielsen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Nielsen and the Nielsen logo are trademarks or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CZT/CAN Trademarks, L.L.C.

    【表一】家中電視收訊方式愈趨多元

    Source: Nielsen MI & NW & LI Taiwan 2008 Y ‐ 2012 Y

    不同的收視載具使用電視機接收訊號

    過去一個月使用網際網路的用途[看網路電視/電影]

    過去一個月用手機做的事情[看電視/電影/影片]

    2012 Y 97.5 20.5 7.0

    Horz%

    家中電視的收訊方式 2008Y 2009Y 2010Y 2011Y 2012Y有線電視 85.6 84.0 83.0 82.4 81.4

    大/小耳朵/直播衛星 0.4 0.4 0.7 0.5 0.4數位無線電視 6.6 7.5 11.3 10.8 13.0中華電信MOD 2.7 4.5 6.1 7.2 8.7類比無線電視 7.1 6.2 6.5 4.3 2.2

    P2P網路直播電視 11.1 13.1 12.3壹電視網樂通 1.5 1.9

    Vert%

    科技擁有源自於對資訊的需求

    觀察家中電視收訊來源的趨勢,2012年家中裝有線電視比例較2008年減少4.2%,而中華電信MOD、P2P網路直播電視、壹電視網樂通等佔比的提昇,讓我們不得不注意到電視收訊來源的轉變。多樣的電視訊號來源2 ,強化電視市場的碎裂現象,而多元載具的出現,是否改變觀眾的媒體接觸習慣?

    1「我上網看」零電視家庭增多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ART_ID=449582。2一般民眾接收電視節目訊號的來源有四類:地面廣播(無線)、有線電視系統、衛星及寬頻通訊網路。

  • Copyright © 2013 The Nielsen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Nielsen and the Nielsen logo are trademarks or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CZT/CAN Trademarks, L.L.C.

    從電視觀眾的媒體接觸情形【表二】得知,電視依然是接觸最廣的媒體,但對「使用網際網路看網路電視/電影」以及「使用手機看電視/電影/影片」者來說,網際網路的接觸率較電視為高,然由過去七天有看電視的接觸率來看,該族群並非不看電視,而是減少對電視媒體的接觸頻次。有趣的是,使用網路或手機看電視者對其他媒體的接觸比例均較整體為高,該族群反而增加其他媒體管道的使用機會,顯然各媒體載具間的存在並未產生絕對排擠、互斥的情形。

    STORE

    【表二】電視、網路仍是接觸最廣的媒體

    Source: Nielsen MI & NW & LI Taiwan  2012 Y 

    媒體接觸情形 Totals過去一個月使用網際網路的用途

    [看網路電視/電影]過去一個月用手機做的事情

    [看電視/電影/影片]

    昨天看過報 39.6 44.3 52.3雜誌讀者 30.5 47.5 57.5

    昨天有看電視 91.1 87.7 88.0昨天有聽廣播 19.4 20.1 23.6

    昨天有用網際網路 57.1 90.2 97.9昨天看過的戶外廣告 48.3 61.2 58.3過去七天有看電視 96.6 96.5 96.0

    Vert%

    家中擁有的設備 Totals過去一個月使用網際網路的用途

    [看網路電視/電影]過去一個月用手機做的事情

    [看電視/電影/影片]家中有線電視情形有裝設數位機上盒 7.0  9.8 15.2家中電腦有內建或外接電視收視設備 20.1  40.1  39.0 家中轎車或休旅車加裝無線數位電視 5.9  7.9 11.8HD高畫質電視家中擁有情形 [有] 31.7  37.3  47.0 

    此外,家中擁有的設備中,「使用網際網路看網路電視/電影」以及「使用手機看電視/電影」者不論在機上盒、電腦內建收視設備或車用無線數位,甚至是高畫質電視的擁有比例均較整體平均為高,多元的設備顯示出該族群對收視資訊的渴求,亦重視視覺的享受,雙螢或多螢將是可預見的市場態勢。

    電視未死,只是數位化而已

    面對數位匯流的時代,電視載具的角色為何?觀察尼爾森電視收視調查【圖一】,2008年至2012年平均每日接觸人數微幅成長,顯示觀眾對於電視的接觸狀況並未降低,反因收視訊號來源的增加,更穩固了電視的媒體領先地位,然觀眾平均每日收視分鐘數的減少,一定程度表現了電視在多媒體的環境下所面臨的眼球爭奪戰。而在整體收視市場中的其他頻道(OTHER)3平均每日的接觸人數與收視分鐘均呈現上揚的趨勢,應與數位機上盒、MOD普及率增加,以及2012年轉播倫敦奧運收視提昇有關,在觀眾整體收視有限的情況下,頻道播出內容是左右觀眾收視的重要關鍵。

    3指未開放收視率於市場上的其他頻道群組,包括有線電視的系統台、地方台,或是數位頻道、MOD的頻道等。

  • Copyright © 2013 The Nielsen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Nielsen and the Nielsen logo are trademarks or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CZT/CAN Trademarks, L.L.C.

    【圖一】 看電視的人數逐年增加,惟收視時間減少

    Source: Nielsen  Audience Measurement  2008 Y ‐ 2012 Y

    16669 16769 16841 16898 16965

    7827 81288551 8932

    9470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2008Y 2009Y 2010Y 2011Y 2012Y

    225 220 218 218 220

    28 28 30 3237

    0

    50

    100

    150

    200

    250

    2008Y 2009Y 2010Y 2011Y 2012Y

    All channels(No VCR)

    Other*

    Ave. Daily Reach 000s Ave. Daily Mins/Viewer

    *OTHER中不含HBO、CNMAX兩頻道

    不變的是,內容為王

    由2013年1‐5月份節目排行【表三】可以發現,不論是何種的收視訊號來源,或是可接收訊號家戶數的多寡,觀眾收視偏好都是有跡可循的。以無線五台來說,閩南語連續劇、綜藝節目仍是最受觀眾喜愛的節目類型;有線頻道亦在閩南語連續劇、綜藝節目有不錯的收視表現,今年三月轉播的「世界棒球經典賽」收視表現亮眼,特別是中華對日本更是吸引觀眾的注意;而同樣擁有眾多類型頻道的MOD,其中不乏新成立且未在有線電視系統商上架的衛星電視台,以現今五個頻道4的資料顯示,「世界棒球經典賽」的轉播收視居冠,其他的韓劇、新聞播報也相當受到觀眾的支持。

    4MOD的收視調查目前提供五個頻道的收視表現,包括ELTAS/愛爾達體育台、ELTAD/愛爾達戲劇台、ELTAV/愛爾達綜合台、NTV‐N/壹電視新聞台、NTV‐V/壹電視綜合台。

  • Copyright © 2013 The Nielsen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Nielsen and the Nielsen logo are trademarks or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CZT/CAN Trademarks, L.L.C.

    5 Terr.                                                                   All Cable                                                        5 MOD (MOD Base)

    遙控器在手,收視的競爭卻是更為激烈,無線平台中從無線5台增加為16台,MOD的家庭豪華餐中也有約120個頻道,含近60個高畫質頻道,再加上原有的有線頻道及有線數位頻道,觀眾的收視選擇倍增,以同樣轉播「世界棒球經典賽」中華對日本的內容,觀眾可由無線頻道的公視、有線頻道的緯來體育台,甚至是高畫質的愛爾達體育台收視,數位匯流造成了收視觀眾的碎裂現象,也突顯出接觸目標觀眾將更為複雜以及困難。

    訊號平台成為另一種市場區隔

    由收視各平台的觀眾輪廓表現【表四】來看,現有收視電視頻道的觀眾較受45歲以上、高中以上教育程度的青睞,學生族群佔比相對較低,觀眾的地區分佈近似母體;而收視MOD的觀眾則以15‐24歲、35‐54歲、大專以上教育程度者所佔比高,大專以上教育程度更高達42%,可以看出MOD較受年輕族群以及高教育程度者的喜愛,除有工作男女為主要的收視眾外,也吸引學生族群的支持,中部以北、區/都會及市鎮(縣)地區比重較高。

    【表三】節目收視排行TOP10

    Prepared for: [尼爾森媒體研究月刊] Source: Nielsen  Audience Measurement & MOD Nielsen Audience Measurement  2013 Y 1‐5 M

    Counter Description(grouped) Channel Level 1(r) TVR

    Description (grouped) Channel Level 1

    (r) TVR Description (grouped) Channel Level 1

    (r) TVR

    1 風水世家 FTV民視閩南語連續劇 6.06直13WBC日VS中

    VLSPT緯來體育

    棒球 15.47直WBC世棒賽日本VS中華

    ELTAS愛爾達體育台

    棒球 3.06

    2民視第一發發發開窗迎春新

    FTV民視

    特別節目 5.37直13WBC中VS韓

    VLSPT緯來體育

    棒球 12.17直WBC世棒賽中華VS韓國

    ELTAS愛爾達體育台

    棒球 2.71

    3民視第一發發發

    gametowerFTV民視

    特別節目 4.98直13WBC荷VS中

    VLSPT緯來體育

    棒球 5.99直WBC世棒賽中華VS古巴

    ELTAS愛爾達體育台

    棒球 2.52

    4 綜藝大集合 FTV民視娛樂綜藝 4.72直13WBC中VS古

    VLSPT緯來體育

    棒球 4.39直WBC世棒賽荷蘭VS中華

    ELTAS愛爾達體育台

    棒球 1.18

    5 萬秀猪王 CTV中視娛樂綜藝 4.44直13WBC澳VS中

    VLSPT緯來體育

    棒球 4.38直WBC世棒賽澳洲VS中華

    ELTAS愛爾達體育台

    棒球 0.97

    6 萬秀猪王旺旺旺 CTV中視娛樂綜藝 4.38 阿爸的願望

    SANLI三立台灣

    閩南語連續劇 3.27

    直WBC世棒賽韓國VS澳洲

    ELTAS愛爾達體育台

    棒球 0.55

    7民視第一發發發勢如破竹萬

    FTV民視

    特別節目 4.32 天下女人心

    SANLI三立台灣

    閩南語連續劇 3.09 太陽的新娘

    ELTAD愛爾達戲劇台

    韓劇 0.54

    8日本VS中華

    2013WBC世界棒PTV

    公共電視棒球 4.30 超級夜總會 SANLI三立台灣娛樂綜藝 2.47

    直WBC世棒賽日本VS古巴

    ELTAS愛爾達體育台

    棒球 0.53

    9綜藝大集合初一

    特別節目FTV民視

    娛樂綜藝 4.14 超級紅人榜

    SANLI三立台灣

    競賽綜藝 2.12直WBC世棒賽日本VS荷蘭

    ELTAS愛爾達體育台

    棒球 0.51

    10 萬秀猪王旺金蛇 CTV中視娛樂綜藝 4.13 戲說台灣

    SANLI三立台灣

    閩南語連續劇 2.05 晚間新聞

    NTV‐N壹電視新聞台

    新聞播報節目 0.51

  • Copyright © 2013 The Nielsen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Nielsen and the Nielsen logo are trademarks or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CZT/CAN Trademarks, L.L.C.

    商圈文化是生活方式的延伸是生活型態的縮影

    人潮聚集的商圈是戶外媒體重要的經營地點。在大台北的商圈中,「西門町」、「台北站前」與「忠孝復興」是大台北地區民眾過去一個月有去過的前三大商圈(圖五),交通轉運與商圈的觀光特色都是驅使消費者前往的因素。在三大商圈中,「西門町商圈」的消費者最為年輕,對收支管理也較不在意,易受到廣告影響,崇尚潮流與科技,重視外表、物質與新商品的追求;「忠孝復興商圈」的消費者於上班族比例較高,他們積極進取有自信、關心投資理財,追求流行事物、強調生活品味與感受,消費者組成居於「高理性/高超值購物」族群比例高(56.7%),是一群有定見的精明消費者。「台北站前商圈」位於交通樞紐,消費者結構綜合上述兩商圈,學生與工作者族群的佔比都不小;不過,相較於前兩商圈,這群消費者會重視投資計畫,在各項生活型態的表現較為平實,對流行、科技、體驗消費與外表..等面向的態度較淡然,對生活或物質的追求顯得較為務實。透過以上的比較,可展現出商圈消費者的立體樣貌,不同族群對消費商圈的選擇有所不同,每個商圈都有其特殊的社群性,商圈文化是一種生活型態與價值觀的呈現。 圖五、大台北地區三大商圈之消費者生活型態

    都會區 都會區

    Copyright © 2013 The Nielsen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Nielsen and the Nielsen logo are trademarks or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CZT/CAN Trademarks, L.L.C.

    值得注意的是,現有收視電視頻道的有線電視戶觀眾佔比高達87%,較母體在有線電視分佈比例為高,顯示現有電視觀眾收視有線電視時間較長;而有看MOD的觀眾中,家中沒有裝有線電視的佔比高達九成,顯然MOD開拓了一個不同的收視市場。在數位化的浪潮下,分眾的目標族群市場,不再是完全由類型頻道劃分,在更前端的訊號選擇、影像畫質,甚至是特定頻道需求的積極度就可能已經進行區隔,如何接觸這群觀眾將是現今廣告、媒體從業人員所面臨的最大挑戰。

    繼鴻海的大電視熱賣,並結合與中華電信、凱擘電信業者的合約設定,不僅提供高畫質、高解析的影音感受,擴大了觀眾接近新電視環境的可能,加上政府將全面推動有線電視數位化及頻道分組收費,迫使收視市場邁向多平台的方向發展,於是電視市場從數位平台、頻道間的競爭有了新上下游的生態鏈,追求訂戶數規模以及收視觀眾的接觸廣度,才能達成最大化廣告主目標族群的數量,而你瞄準目標族群了嗎?

    Profile%

    【表四】收視不同平台的觀眾輪廓

    Profile Header Profile 台灣母體 看電視的觀眾 看MOD觀眾

    性別男性 50 50 49女性 50 50 51

    年齡

    4‐14歲 12 8 1115‐24歲 14 8 1825‐34歲 17 13 1135‐44歲 16 15 1845‐54歲 16 20 2555歲以上 24 36 18

    教育程度

    小學或以下 22 24 12初中 11 13 14高中 28 29 33

    大專或以上 39 33 42

    工作狀況

    有工作的男性 31 31 28有工作的女性 23 20 21

    學生 20 12 25家庭主婦 11 16 15

    沒有工作/退休 16 21 11

    地區分佈

    大台北 25 25 26其他北部+宜蘭 20 20 22

    中部+花蓮 27 26 29南部+台東 28 29 23

    地域劃分

    區/都會 44 45 44市/鎮(縣) 29 29 32

    鄉村 26 25 24

    有線電視裝置有 82 87 9沒有 18 13 91

    Prepared for: [尼爾森媒體研究月刊] Source: Nielsen  Audience Measurement & MOD Nielsen Audience Measurement   2013 Y 1‐5 M

  • 線上購物與電視購物消費者觀察 ‐服飾/配件/鞋品消費族群為例文/鄭子芸

    當實體通路市場已幾近飽和,而電視和網路媒體提供了消費者24小時的購物機會,讓消費者白天上班、中午午休、下班後賴在家裡不出門,都能透過一個點擊或一通電話購買到商品,掌握虛擬市場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和習性,便是許多通路業者和商品製造商一再思索的商業課題。本文便透過觀察網路購物和電視購物消費服飾、配件、鞋品或包包類型商品(以下均簡稱『服飾』或『服飾商品』)的消費者,剖析兩大主流虛擬通路消費者之特性與異同之處,作為策劃銷售策略或發展虛擬通路的參考。

    網路購物穩定成長,消費者規模近450萬人,電視購物約183萬人

    根據最新一季尼爾森網路及電視購物行為研究報告,網路購物市場消費人口持續成長(圖一),整體線上購物人口規模若以過去一年曾從事網購的人來看,今年第一季的資料顯示較去年同期成長雙位數,而過去三個月曾經網購的網友人數也成長約4%,換句話說,除了有不少消費者進入網購市場嘗鮮外,重度網購者也逐漸增加。而在電視購物市場,過去一年曾經電視購物的民眾約維持183萬人左右,重度電視購物族群規模近一年來則有逐漸流失的狀況。

    Copyright © 2013 The Nielsen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Nielsen and the Nielsen logo are trademarks or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CZT/CAN Trademarks, L.L.C.

    4272 4248 4194 41364446

    6118 62846474 6544

    6772

    1377 1250 1158 1055 1112

    1886 1775 1829 1810 1836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12Q1 12Q2 12Q3 12Q4 13Q1

    網路購物(P3M)

    網路購物(P12M)

    電視購物(P3M)

    電視購物(P12M)

    Base : 12‐65歲民眾

    [圖一] 過去十二個月和過去三個月網路和電視購物消費人數規模

    (單位: 加權千人口數)

    線上購物與電視購物消費者觀察 ‐服飾/配件/鞋品消費族群為例文/鄭子芸

    當實體通路市場已幾近飽和,而電視和網路媒體提供了消費者24小時的購物機會,讓消費者白天上班、中午午休、下班後賴在家裡不出門,都能透過一個點擊或一通電話購買到商品,掌握虛擬市場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和習性,便是許多通路業者和商品製造商一再思索的商業課題。本文便透過觀察網路購物和電視購物消費服飾、配件、鞋品或包包類型商品(以下均簡稱『服飾』或『服飾商品』)的消費者,剖析兩大主流虛擬通路消費者之特性與異同之處,作為策劃銷售策略或發展虛擬通路的參考。

    網路購物穩定成長,消費者規模近450萬人,電視購物約183萬人

    根據最新一季尼爾森網路及電視購物行為研究報告,網路購物市場消費人口持續成長(圖一),整體線上購物人口規模若以過去一年曾從事網購的人來看,今年第一季的資料顯示較去年同期成長雙位數,而過去三個月曾經網購的網友人數也成長約4%,換句話說,除了有不少消費者進入網購市場嘗鮮外,重度網購者也逐漸增加。而在電視購物市場,過去一年曾經電視購物的民眾約維持183萬人左右,重度電視購物族群規模近一年來則有逐漸流失的狀況。

    [圖一] 過去十二個月和過去三個月網路和電視購物消費人數規模

    4272 4248 4194 41364446

    6118 62846474 6544

    6772

    1377 1250 1158 1055 1112

    1886 1775 1829 1810 1836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12Q1 12Q2 12Q3 12Q4 13Q1

    網路購物(P3M)

    網路購物(P12M)

    電視購物(P3M)

    電視購物(P12M)

    Copyright © 2013 The Nielsen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Nielsen and the Nielsen logo are trademarks or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CZT/CAN Trademarks, L.L.C.

    (單位: 加權千人口數)

    Base : 12‐65歲民眾

  • Copyright © 2013 The Nielsen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Nielsen and the Nielsen logo are trademarks or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CZT/CAN Trademarks, L.L.C.

    商圈文化是生活方式的延伸是生活型態的縮影

    人潮聚集的商圈是戶外媒體重要的經營地點。在大台北的商圈中,「西門町」、「台北站前」與「忠孝復興」是大台北地區民眾過去一個月有去過的前三大商圈(圖五),交通轉運與商圈的觀光特色都是驅使消費者前往的因素。在三大商圈中,「西門町商圈」的消費者最為年輕,對收支管理也較不在意,易受到廣告影響,崇尚潮流與科技,重視外表、物質與新商品的追求;「忠孝復興商圈」的消費者於上班族比例較高,他們積極進取有自信、關心投資理財,追求流行事物、強調生活品味與感受,消費者組成居於「高理性/高超值購物」族群比例高(56.7%),是一群有定見的精明消費者。「台北站前商圈」位於交通樞紐,消費者結構綜合上述兩商圈,學生與工作者族群的佔比都不小;不過,相較於前兩商圈,這群消費者會重視投資計畫,在各項生活型態的表現較為平實,對流行、科技、體驗消費與外表..等面向的態度較淡然,對生活或物質的追求顯得較為務實。透過以上的比較,可展現出商圈消費者的立體樣貌,不同族群對消費商圈的選擇有所不同,每個商圈都有其特殊的社群性,商圈文化是一種生活型態與價值觀的呈現。

    圖五、大台北地區三大商圈之消費者生活型態

    都會區 都會區

    Copyright © 2013 The Nielsen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Nielsen and the Nielsen logo are trademarks or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CZT/CAN Trademarks, L.L.C.

    服飾/配件/鞋品為網路購物和電視購物最主流商品類別

    以網路購物和電視購物的銷售品類觀察(圖二),服飾類商品是最多網友在網路上購買的類別,一半的網購消費者過去三個月曾在網路上買衣服、內/睡衣、包包、項鍊、耳環、圍巾、鞋子等,而第一季的報告也顯示,食品飲料雜貨類已成為第二大類的網購商品;服飾類商品也同為電視購物最大宗的銷售類別,有將近三分之一的電視購物消費者過去三個月曾透過電視購物頻道購買服飾類商品。而次大的電視購物品類則是家庭日常生活用品,例如:清潔用品等。

    服飾/配件/鞋品

    食品飲料生鮮雜貨

    旅遊/休閒/交通服務

    家庭日常生活用品

    電腦硬體/遊戲硬體/週邊設備

    書籍報章雜誌(含電子版本)保養/彩妝用品/香水/香氛

    手機(含配件)電影票/表演/展覽/比賽門票/入

    場券

    電腦軟體/遊戲軟體/APP應用程式

    相機/DV/PDA/MP3/MP4/GPS/行車記錄器(含配件)

    花卉/禮品/玩具/文具/辦公用品

    視聽/家電用品

    保健營養食品/塑身/纖體食品用品

    家俱/寢具/家飾壁貼用品

    50

    15.3

    14.9

    14.7

    13.6

    13.6

    11.8

    10.5

    7.1

    5.9

    5.7

    4.7

    4.6

    4.2

    4

    服飾/配件/鞋品

    家庭日常生活用品

    保養/彩妝用品/香水/香氛

    食品飲料生鮮雜貨

    傢俱/寢具/家飾壁貼

    手機(含配件)保健營養食品、塑身/纖體食品用品

    美容美體/美甲/按摩/SPA服務旅遊/休閒服務

    視聽/家電用品

    相機/DV/PDA/MP3/MP4/GPS/行車記錄器(含配件)

    電腦軟硬體/遊戲軟硬體、週邊設備

    各類精品/珠寶/手錶

    書籍報章雜誌(含電子版本)花卉/禮品/玩具/文具/辦公用品

    32.7

    28

    13.6

    12

    11.6

    7.6

    7.4

    7

    6.1

    5.8

    4.7

    2.8

    2.7

    2.6

    2.5

    Base: 台灣12‐65歲過去三個月有網路購物民眾 Base: 台灣12‐65歲過去三個月有電視購物民眾

    電視購物的服飾/配件/鞋品消費者購買力強

    第一季報告顯示,網路購物服飾類商品的全年總消費金額約新台幣173億,平均每位服飾類商品消費者一年花新台幣7,800元網購該類產品;而電視購物的全年總消費金額約新台幣35億,平均每位電視購物消費者一年花將近新台幣10,000元在電視購物頻道買服飾商品。另一方面可以觀察到,將近40%的電視購物服飾消費者過去三個月也曾在網路上買衣服,反觀會在網路上買衣服的消費者,約僅有7%的人也會透過電視購物購買,可見雖然整體電視購物的消費規模較網路小,電視購物消費者的消費力卻是相當可觀,且消費管道更為多元。

    [圖二]過去三個月網路購物和電視購物購買的商品品類

    (單位: 百分比)

  • Copyright © 2013 The Nielsen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Nielsen and the Nielsen logo are trademarks or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CZT/CAN Trademarks, L.L.C.

    商圈文化是生活方式的延伸是生活型態的縮影

    人潮聚集的商圈是戶外媒體重要的經營地點。在大台北的商圈中,「西門町」、「台北站前」與「忠孝復興」是大台北地區民眾過去一個月有去過的前三大商圈(圖五),交通轉運與商圈的觀光特色都是驅使消費者前往的因素。在三大商圈中,「西門町商圈」的消費者最為年輕,對收支管理也較不在意,易受到廣告影響,崇尚潮流與科技,重視外表、物質與新商品的追求;「忠孝復興商圈」的消費者於上班族比例較高,他們積極進取有自信、關心投資理財,追求流行事物、強調生活品味與感受,消費者組成居於「高理性/高超值購物」族群比例高(56.7%),是一群有定見的精明消費者。「台北站前商圈」位於交通樞紐,消費者結構綜合上述兩商圈,學生與工作者族群的佔比都不小;不過,相較於前兩商圈,這群消費者會重視投資計畫,在各項生活型態的表現較為平實,對流行、科技、體驗消費與外表..等面向的態度較淡然,對生活或物質的追求顯得較為務實。透過以上的比較,可展現出商圈消費者的立體樣貌,不同族群對消費商圈的選擇有所不同,每個商圈都有其特殊的社群性,商圈文化是一種生活型態與價值觀的呈現。

    圖五、大台北地區三大商圈之消費者生活型態

    都會區 都會區

    Copyright © 2013 The Nielsen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Nielsen and the Nielsen logo are trademarks or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CZT/CAN Trademarks, L.L.C.

    網購服飾商品消費者年齡輕,電視購物偏熟齡,消費實力堅強

    以服飾商品的消費者輪廓而言(圖三),不論是網路購物或電視購物,均以女性消費者為主,佔七成五以上比例;在年齡分布上,網路購物的服飾商品消費者以年輕族群20‐29歲比重最高,佔將近四成,30‐39歲約佔三成。而電視購物的服飾類消費者則以中壯年族群30‐49歲為主,50歲以上的熟齡族比重甚至超過兩成。網路購物服飾類消費者當中擁有大學以上學歷達七成,電視購物則以高中/職學歷者為主。網購服飾商品的消費者以職業婦女和學生居多,電視購物服飾消費者則以職業婦女和家庭主婦為核心,家庭主婦甚至佔了超過兩成比重。以個人月收入和支出而言,電視購物服飾消費者的收入和支出皆較網購服飾消費者來得高,其中每月收入伍萬元以上者約佔15%,月總支出超過兩萬元者超過兩成,更顯示了電視購物服飾消費者的消費實力堅強。

    50.2 24.9  22.6 

    49.8 75.1  77.4 女性

    男性性別

    27.3  4.2  12.8 

    33.0 

    25.7 44.6 

    34.4 60.4 

    38.0 5.2  9.8  4.7 

    碩士/博士

    大學/大專

    高中職

    國中以下

    教育程度

    40.3  38.5  31.8 

    40.0  42.9  46.1 

    8.6  9.7  10.1 1.8 1.5 4$80,000或以上

    $50,000‐79,999

    $20,000‐49,999

    $19,999以下

    個人月總收入

    全體民眾網路購物

    服飾/配件/鞋品電視購物

    服飾/配件/鞋品

    13.6  16.3 18.4 

    38.2 

    12.9 

    21.3 

    31.5 

    36.5 

    20.5 

    11.8 

    28.2 

    26.3  22.3 50‐65 歲40‐49 歲30‐39 歲20‐29 歲12‐19 歲

    35.1  18.4  21.8 

    24.8  44.7  51.8 9.0  5.0 

    3.4 17.7  23.6  0.7 13.1  7.9  22.2 家庭主婦

    學生

    退休/待業

    工作女性

    工作男性

    56.0  52.2  37.6 

    21.2  24.6 28.8 

    8.4  10.4  13.2 4.7  5.2 8.6

    $30,000或以上

    $20,000‐29,999

    $10,000‐19,999

    $10,000以下

    年齡

    工作狀況

    個人月總支出

    全體民眾網路購物

    服飾/配件/鞋品電視購物

    服飾/配件/鞋品

    Base : 12‐65歲民眾

    [圖三]網路購物和電視購物之服飾/配件/鞋品類消費者輪廓

    (單位: 百分比)

  • Copyright © 2013 The Nielsen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Nielsen and the Nielsen logo are trademarks or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CZT/CAN Trademarks, L.L.C.

    商圈文化是生活方式的延伸是生活型態的縮影

    人潮聚集的商圈是戶外媒體重要的經營地點。在大台北的商圈中,「西門町」、「台北站前」與「忠孝復興」是大台北地區民眾過去一個月有去過的前三大商圈(圖五),交通轉運與商圈的觀光特色都是驅使消費者前往的因素。在三大商圈中,「西門町商圈」的消費者最為年輕,對收支管理也較不在意,易受到廣告影響,崇尚潮流與科技,重視外表、物質與新商品的追求;「忠孝復興商圈」的消費者於上班族比例較高,他們積極進取有自信、關心投資理財,追求流行事物、強調生活品味與感受,消費者組成居於「高理性/高超值購物」族群比例高(56.7%),是一群有定見的精明消費者。「台北站前商圈」位於交通樞紐,消費者結構綜合上述兩商圈,學生與工作者族群的佔比都不小;不過,相較於前兩商圈,這群消費者會重視投資計畫,在各項生活型態的表現較為平實,對流行、科技、體驗消費與外表..等面向的態度較淡然,對生活或物質的追求顯得較為務實。透過以上的比較,可展現出商圈消費者的立體樣貌,不同族群對消費商圈的選擇有所不同,每個商圈都有其特殊的社群性,商圈文化是一種生活型態與價值觀的呈現。

    圖五、大台北地區三大商圈之消費者生活型態

    都會區 都會區

    Copyright © 2013 The Nielsen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Nielsen and the Nielsen logo are trademarks or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CZT/CAN Trademarks, L.L.C.

    網路購物服飾消費者愛血拼,電視購物服飾消費者愛踏青

    由消費者平時從事的休閒活動(表一)可窺見網購和電視購物服飾商品消費者的差異,報告中發現網購服飾商品消費者對於逛街/購物有極高的偏好,逛街/購物不只是單純的目的性購物,已延伸為生活休閒的一大樂趣,為網購服飾消費者平時最常從事的活動第一位;除此之外,閱讀、去電影院看電影、逛書店和上KTV皆是網購服飾消費者較整體民眾或電視購物族群喜好的休閒活動,也反映了年輕族群的偏好。反觀電視購物服飾商品消費者,相較全體民眾或網購族,平時則更偏好透過戶外運動,例如:爬山/健行、騎腳踏車,或美容沙龍/三溫暖/SPA/泡溫泉/按摩來抒解壓力休閒放鬆。

    12‐65歲整體民眾 網路購物服飾、配件、鞋品消費者

    電視購物服飾、配件、鞋品消費者

    1 聽音樂 逛街/購物 聽音樂

    2 散步/健走 聽音樂 散步/健走

    3 逛街/購物 閱讀 逛街/購物

    4 玩網路連線遊戲 玩網路連線遊戲 閱讀

    5 閱讀 散步/健走 玩網路連線遊戲

    6 跑步/慢跑 去電影院看電影 爬山/健行

    7 爬山/健行 逛書店 逛書店

    8 去電影院看電影 上KTV 騎乘自行車

    9 騎乘自行車 跑步/慢跑 美容沙龍/三溫暖/SPA/泡溫泉/按摩

    10 逛書店 爬山/健行 去電影院看電影

    11 上KTV 騎乘自行車 跑步/慢跑

    12 下棋/打牌/麻將 美容沙龍/三溫暖/SPA/泡溫泉/按摩

    去博物館/美術館/畫廊看藝文展覽

    13 籃球 去博物館/美術館/畫廊看藝文展覽

    看舞蹈/相聲表演/演奏會/舞台劇

    14 園藝 看DVD/VCD 看DVD/VCD

    15 玩電玩/電視遊樂器 玩電玩/電視遊樂器 游泳

    [表一] 前十五項網路購物和電視購物之服飾商品消費者平時從事的休閒活動

  • Copyright © 2013 The Nielsen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Nielsen and the Nielsen logo are trademarks or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CZT/CAN Trademarks, L.L.C.

    商圈文化是生活方式的延伸是生活型態的縮影

    人潮聚集的商圈是戶外媒體重要的經營地點。在大台北的商圈中,「西門町」、「台北站前」與「忠孝復興」是大台北地區民眾過去一個月有去過的前三大商圈(圖五),交通轉運與商圈的觀光特色都是驅使消費者前往的因素。在三大商圈中,「西門町商圈」的消費者最為年輕,對收支管理也較不在意,易受到廣告影響,崇尚潮流與科技,重視外表、物質與新商品的追求;「忠孝復興商圈」的消費者於上班族比例較高,他們積極進取有自信、關心投資理財,追求流行事物、強調生活品味與感受,消費者組成居於「高理性/高超值購物」族群比例高(56.7%),是一群有定見的精明消費者。「台北站前商圈」位於交通樞紐,消費者結構綜合上述兩商圈,學生與工作者族群的佔比都不小;不過,相較於前兩商圈,這群消費者會重視投資計畫,在各項生活型態的表現較為平實,對流行、科技、體驗消費與外表..等面向的態度較淡然,對生活或物質的追求顯得較為務實。透過以上的比較,可展現出商圈消費者的立體樣貌,不同族群對消費商圈的選擇有所不同,每個商圈都有其特殊的社群性,商圈文化是一種生活型態與價值觀的呈現。

    圖五、大台北地區三大商圈之消費者生活型態

    都會區 都會區

    Copyright © 2013 The Nielsen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Nielsen and the Nielsen logo are trademarks or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CZT/CAN Trademarks, L.L.C.

    虛擬通路服飾消費者消費理性,為口碑傳播核心族群

    若從網路購物和電視購物服飾商品消費者的消費風格和自我認知面向來看,電視購物和網路服飾消費者相較一般大眾更為精打細算而且理性,購買商品前除了會做足功課、比價和搜尋資訊外,電視購物服飾消費者還要有價格和促銷誘因刺激其消費;另一方面,有絕大部分網購服飾消費者認為價格不是最重要考量。對於流行和外表的追求,網路服飾消費者和電視購物服飾消費者皆是高度流行敏感和外表追求的一群,這或許也是為什麼這兩群消費者在服飾類商品上的消費需求會更貼近網路和電視這樣多元且即時的購物平台。

    然而,即便對於外表和流行的追求在意而且敏銳,這兩群消費者卻較一般大眾對人際社交興趣缺缺;相對地,他們也更易受到意見領袖的影響,特別是他們認為名人容易影響他們的消費選擇偏好;網購服飾消費者則比較容易受到專家,或是周遭親友影響。除了消費資訊的收集外,電視購物和網路服飾消費者也是資訊的情報站,常是別人意見詢問的對象,意味著抓住這群消費者的心,也就找到了口碑傳播的核心。

    INDEX=(網路購物和電視購物之服飾配件鞋品類消費者各生活態度的人口比例 / 12‐65歲各生活態度的人口比例) X 100

    [圖四]網路購物和電視購物之服飾/配件/鞋品類消費者之消費風格和自我認知態度索引值

    網路購物服飾、配件、鞋品消費者

    電視購物服飾、配件、鞋品消費者

    INDEX % INDEX %

    消費購物態度

    高理性購物高超值購物 121 52.6 130 56.4

    高理性購物低超值購物 107 25.4 104 24.7

    低理性購物高超值購物 65 10.7 49 8.

    低理性購物低超值購物 68 11.3 66 10.9

    流行追求傾向

    高度流行追求 135 37.6 156 43.4中度流行追求 119 50.7 94 40.2低度流行追求 40 11.7 56 16.5

    外表追求傾向

    高度外表追求傾向 147 41.4 134 37.8中度外表追求傾向 111 41. 113 41.8低度外表追求傾向 50 17.6 58 20.5

    受意見領袖影響傾向

    意見領袖高度影響 96 26. 123 33.5意見領袖中度影響 115 54.3 97 46.意見領袖低度影響 77 19.6 81 20.5

    引領他人傾向

    高度引領他人傾向 119 26.6 124 27.7中度引領他人傾向 112 59.1 94 50.低度引領他人傾向 58 14.3 90 22.3

    人際社交傾向

    高度人際互動社交傾向 85 24.4 84 24.2

    中度人際互動社交傾向 107 45.8 88 37.8

    低度人際互動社交傾向 105 29.8 133 37.8

  • Copyright © 2013 The Nielsen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Nielsen and the Nielsen logo are trademarks or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CZT/CAN Trademarks, L.L.C.

    商圈文化是生活方式的延伸是生活型態的縮影

    人潮聚集的商圈是戶外媒體重要的經營地點。在大台北的商圈中,「西門町」、「台北站前」與「忠孝復興」是大台北地區民眾過去一個月有去過的前三大商圈(圖五),交通轉運與商圈的觀光特色都是驅使消費者前往的因素。在三大商圈中,「西門町商圈」的消費者最為年輕,對收支管理也較不在意,易受到廣告影響,崇尚潮流與科技,重視外表、物質與新商品的追求;「忠孝復興商圈」的消費者於上班族比例較高,他們積極進取有自信、關心投資理財,追求流行事物、強調生活品味與感受,消費者組成居於「高理性/高超值購物」族群比例高(56.7%),是一群有定見的精明消費者。「台北站前商圈」位於交通樞紐,消費者結構綜合上述兩商圈,學生與工作者族群的佔比都不小;不過,相較於前兩商圈,這群消費者會重視投資計畫,在各項生活型態的表現較為平實,對流行、科技、體驗消費與外表..等面向的態度較淡然,對生活或物質的追求顯得較為務實。透過以上的比較,可展現出商圈消費者的立體樣貌,不同族群對消費商圈的選擇有所不同,每個商圈都有其特殊的社群性,商圈文化是一種生活型態與價值觀的呈現。

    圖五、大台北地區三大商圈之消費者生活型態

    都會區 都會區

    Copyright © 2013 The Nielsen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Nielsen and the Nielsen logo are trademarks or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CZT/CAN Trademarks, L.L.C.

    「尼爾森網路及電視購物行為研究報告」提供品類和購物網站消費分析

    綜觀上述的分析,品類消費者不同的通路型態選擇也反應了他們獨有的特性與差異,對於同時發展電視購物頻道和網路購物平台,抑或是想從實體通路拓展到虛擬通路的經營者,需掌握到不同通路和品類消費者的特性,藉此發展不同的銷售策略;前文便說明,電視購物服飾消費者與網購的服飾消費族群是在不同生命週期的消費者,也因而他們的經濟能力、消費實力、生活型態或消費行為會有所不同。以電視購物的服飾消費族群而言,電視這樣的媒介適合作為服飾商品的展示平台,透過真人的展示和購物台主持人的介紹,讓消費者得以仔細看到服飾商品的細節和特色,鑑於該族群消費者易受名人的影響,以及對於高性價比商品的追求,再輔以名人的加持和價格優惠的提供,皆是刺激電視購物服飾消費者購買的方式。針對網路購物平台服飾消費族群的經營,相較於價格,可強化說明服飾商品的品質、提供比價資訊,或甚至是介紹單一商品的多種的穿搭方法來滿足他們對於商品的理性需求,並且加以運用網路口碑的操作,會是更能夠影響這群服飾消費者方法。

    在「尼爾森網路及電視購物行為研究報告」中,除了本文所舉例的「服飾/配件/鞋品類」消費者之外,亦可探討包括「電腦/遊戲硬體/週邊設備」、「書籍報章雜誌」、「旅遊/休閒」等30多種不同商品種類之消費者特性與相關消費行為分析,報告主要分析項目還包含:

    一、 虛擬市場消費情形,例如:消費金額、頻次、人數多寡等二、 消費者輪廓特性三、 網際網路使用情形四、 消費習性和生活型態

    此外,有鑑於不同購物網站或電視購物頻道往往在通路發展策略上也會有所不同,以上分析項目亦可針對特定網站或電視購物頻道各別深入探討,或細至網站的特定品類消費族群的特性差異。

  • 56 55.8 54.2 52.8

    16.9 17.3 17.1 16.5

    43.7 43.2 42.5 41.8

    0

    20

    40

    60

    80

    12Q2 12Q3 12Q4 13Q1

    紙張報紙 電子報紙只看紙張報紙

    49.9 50.5 51.3 52

    11 11.1 11 10.4

    40 40.6 41.3 42.3

    0

    20

    40

    60

    80

    12Q2 12Q3 12Q4 13Q1

    紙張雜誌 電子雜誌只看紙張雜誌

    數位閱讀時代已經來臨?-平面刊物讀者之數位閱讀現況初探

    文/黃宇真

    在網際網路蓬勃發展與行動裝置日益普及的驅動下,人們開始進入數位生活的時代,包括紙媒在內,大眾日常所接觸的媒體也逐漸與「數位化」接軌。在平面媒體乘勢發展「數位閱讀」之時,台灣民眾是否已經開始從「印刷紙張格式」轉由透過手機、平板電腦、電子閱讀器等裝置來閱讀「數位電子格式」的報紙或雜誌內容?又,報紙讀者和雜誌讀者之數位閱讀情形是否有所差異呢?以下我們透過媒體大調查的資料,來初步瞭解目前台灣民眾的數位閱讀現況。

    平面刊物市場目前依然以「印刷紙本格式」為主流

    依據媒體大調查的資料(圖一),2013年第一季12‐65歲民眾之中閱讀「電子報紙」的比例占16.5%,閱讀「電子雜誌」的比例為10.4%,雖可看出報紙市場的數位化程度相對較高,但整體而言台灣民眾閱讀電子報紙或電子雜誌的比例皆仍未達2成。在平面紙張刊物市場方面,台灣目前仍有5成左右的人會閱讀平面的「紙張報紙」和「紙張雜誌」刊物內容,且「只看紙張報紙/雜誌」的人皆占4成以上,顯示總體而言,「印刷紙張格式」仍為平面媒體市場的主流閱讀格式。

    Copyright © 2013 The Nielsen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Nielsen and the Nielsen logo are trademarks or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CZT/CAN Trademarks, L.L.C.

    註:「數位報紙」及「數位雜誌」係指透過電腦、手機、平板電腦、或是電子閱讀器等數位設備,閱讀或瀏覽任何形式的電子報紙/雜誌,包含報紙/雜誌網站、電子報、PDF檔、或是透過App應用程式看都算在內。Source:尼爾森媒體大調查2012Q2‐2013Q1各季資料

    報紙讀者採不同格式閱讀情形Base: 12‐65歲所有人 (單位: %)

    雜誌讀者採不同格式閱讀情形Base: 12‐65歲所有人 (單位: %)

    圖一、12Q2‐13Q1台灣民眾之平面刊物閱讀情形

    *報紙讀者定義為「過去七天有閱讀報紙的人」。 *雜誌讀者定義為「過去一年有閱讀雜誌的人」。

  • Copyright © 2013 The Nielsen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Nielsen and the Nielsen logo are trademarks or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CZT/CAN Trademarks, L.L.C.

    報紙數位化程度高於雜誌,平面紙張雜誌市場發展穩定

    從圖一另可看出,自2012年第二季至2013年第一季以來,在報紙方面,「紙張報紙」的閱讀比例略為下滑3.2個百分點,而「電子報紙」的閱讀表現相對穩定;同時,進一步也發現「只看電子報紙」的讀者規模是略為上揚的,顯示「電子報紙」不失為報紙市場中鞏固既有讀者或開發新讀者的有效途徑。反觀雜誌市場,其過去一年來「電子雜誌」的閱讀情形發展較緩,但「紙張雜誌」持續成長(+2.1%),可看出紙張雜誌市場發展維持穩定。

    報紙與雜誌讀者的閱讀平台移轉現況不同

    至於「紙張刊物讀者」與「電子刊物讀者」跨平台重疊閱讀的情形為何呢?依據圖二,無論是報紙或雜誌市場,其各有半數以上的「數位讀者」會重疊閱讀「紙張報紙/雜誌」;其中「電子報紙讀者」中有66%也是「紙張報紙」的讀者,「電子雜誌讀者」方面更有高達93%的讀者仍持續閱讀「紙張雜誌」。從另一個角度看來,電子報紙讀者中已有34%的比例係全然透過「數位電子格式」閱讀報紙,但電子雜誌讀者中僅有7%的極低比例完全沒有閱讀紙張雜誌。顯示報紙讀者的閱讀平台轉移程度較高,而紙張雜誌讀者則對於原有的紙張雜誌內容及形式保有其慣性與依賴度,因此,亦可看出雜誌讀者目前仍未呈現以電子雜誌來取代紙張雜誌閱讀之趨勢。

    BASE:電子報紙讀者

    66%

    34%有看紙張報紙

    沒有看紙張報紙

    電子報紙讀者同時閱讀紙張報紙之重疊情形Base: 過去七天閱讀電子報紙的讀者 (單位: %)

    電子雜誌讀者同時閱讀紙張雜誌之重疊情形Base: 過去一年閱讀電子雜誌的讀者 (單位: %)

    Source: 尼爾森媒體大調查 2013年第一季資料

    圖二、數位讀者重疊閱讀紙本刊物的情形

    BASE:電子雜誌讀者

    7%

    93%

    有看紙張雜誌

    沒有看紙張雜誌

    綜言之,或許因數位報紙市場起步較早,或由於其新聞時效性,故讀者會選擇透過較快速的數位管道來獲得最新即時訊息,以致報紙的數位轉移程度高於雜誌,由此看來,報紙之數位發展似乎有助於報紙讀者規模之鞏固與提升。然而就雜誌市場而言,數位雜誌讀者主要來自於紙張雜誌讀者的「雙平台閱讀」,雜誌讀者目前應是以「印刷刊物為主、數位格式為輔」的方式擷取資訊,其數位平台的發展應考量二類平台間的互補性;因此,如何善用雜誌之數位管道優勢、優化數位閱讀介面,以增強雜誌內容豐富度與即時性,進而提升附加價值,為現階段電子雜誌發展值得思考的方向。

    在觀察平面刊物數位化議題時,這些數位閱讀先驅者人口輪廓及閱讀行為有何特性?不同行動裝置對數位閱讀的驅動力為何?紙媒與數位媒體之間將如何消長與融合?這些都是數位浪潮之下,尼爾森媒體研究欲深入探討的。而為時時掌握最新市場現況與產業發展,未來,「尼爾森數位閱讀大調查」將持續觀察台灣平面刊物市場數位化的情形,以期提供媒體數位發展之參考。

  • Copyright © 2013 The Nielsen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Nielsen and the Nielsen logo are trademarks or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CZT/CAN Trademarks, L.L.C.

    走進生活,陪伴你心-廣播聽眾收聽行為觀察

    文/楊立偉

    聽眾生活作息與廣播收聽行為息息相關,聽眾在一天24小時中收聽電台的狀況,是電台安排節目、主持人的重要參考。本文將觀察各族群聽眾收聽不同類型電台的收聽狀況,來呈現聽眾一天的收聽模式。

    整體來看,廣播聽眾以工作族群最多(圖一),合計超過70%,其中男性工作者占了近半數。學生族群約佔10%,家庭主婦與退休/無工作者聽眾皆不到10%,本文主要觀察工作者以及學生族群之收聽狀況。由於各族群生活模式不同,收聽廣播模式也有所差異,以下將由聽眾所屬族群出發,來觀察他們一天24小時的收聽模式。

    [圖一]聽眾以男性工作者最多、女性工作者次之

    48.6 50.1 51.3

    26.7 25.4 24.7

    11.8 10.2 10.46.9 7.6 9.55.9 6.7 4.2

    音樂性電台 談話資訊性電台 綜合性電台

    男性工作者 女性工作者 學生 家庭主婦 無工作/退休

    1電台分類基準並非絕對,僅為分析之用。此處音樂性電台包括:中廣音樂網、好事聯播網、愛樂聯播網、城市廣播網、Hit FM聯播網、KISS聯播網、Apple聯播網、台北流行音樂電台、飛揚調頻、好家庭古典音樂台共22台。

    首先我們來看音樂性電台1的收聽狀況,圖二顯示了工作者以及學生族群在各時段的收聽佔有率以及收聽人數。從收聽佔有率來看,男性工作者集中在上午十點、下午三點、以及傍晚交通時段收聽。女性工作者收聽的時段較多,上午九點至十一點,以及下午兩點到五點之間,同時停留時間較長,下午五點後聽眾人數慢慢減少。學生族群是從傍晚四點以後逐漸加入收聽,晚上七點時達到高峰,之後逐漸減少。從人數來觀察,日間時段以上午十點以及下午三點至五點累積人數最多,主要收聽族群以上班族為主,其中又以男性上班族人數最多。到了傍晚,男女工作者人數逐漸減少,學生族群增加,晚上七點過後男女上班族以及學生聽眾人數逐漸相當。

    資料來源:尼爾森廣播大調查2013Q1BASE:過去七天收聽音樂性電台、談話資訊性電台以及綜合性電台聽眾

  • Copyright © 2013 The Nielsen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Nielsen and the Nielsen logo are trademarks or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CZT/CAN Trademarks, L.L.C.

    由於音樂性電台有強烈的陪伴性質,聽眾可以一邊收聽音樂,一邊做事情,聽眾平均停留時間較長,其中又以女性工作者收聽時間更長。但是到了傍晚,女性工作者比男性工作者更早離開音樂性電台。

    [圖二]音樂性電台聽眾平均停留時間長,晚間聽眾逐漸減少

    0

    10

    20

    30

    40

    50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

    男性工作者 女性工作者 學生%目標群收聽佔有率

    平均收聽時段數:3.4Hr

    0

    200

    400

    600

    800

    1000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

    男性工作者 女性工作者 學生 家庭主婦 無工作/退休

    000收聽千人數

    資料來源:尼爾森廣播大調查2013Q1BASE:過去七天收聽音樂性電台聽眾(共22台)

    談話資訊性電台2聽眾的收聽模式和音樂性電台有很大不同(圖三)。由於各電台節目內容會吸引不同族群的聽眾收聽,因此聽眾收聽節目的時段有所差異。男性工作者在上午八點至十點,以及下午三點、五點相對較多。女性工作者的收聽高峰為上午七點、十點、以及下午兩點和五點,和男性收聽時段稍有錯開,顯示男女工作者偏好的節目內容不盡相同。學生則在上午七點、下午四點、以及晚上七點到九點間有較高的比例收聽,下午五點後工作者聽眾減少速度較音樂性電台快。由於彼此收聽時段錯開,累積人數不若音樂性電台般集中,聽眾較為分散在各個時段。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傍晚過後聽眾人數逐漸減少,但是晚上10點時仍然有節目吸引到女性工作者和學生聽眾加入收聽,可見節目經營之重要性。

    2電台分類基準並非絕對,僅為分析之用。此處談話資訊性電台包括:中廣流行網、中廣新聞網、飛碟聯播網、News98、寰宇廣播、快樂電台共11台。

  • Copyright © 2013 The Nielsen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Nielsen and the Nielsen logo are trademarks or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CZT/CAN Trademarks, L.L.C.

    商圈文化是生活方式的延伸是生活型態的縮影

    人潮聚集的商圈是戶外媒體重要的經營地點。在大台北的商圈中,「西門町」、「台北站前」與「忠孝復興」是大台北地區民眾過去一個月有去過的前三大商圈(圖五),交通轉運與商圈的觀光特色都是驅使消費者前往的因素。在三大商圈中,「西門町商圈」的消費者最為年輕,對收支管理也較不在意,易受到廣告影響,崇尚潮流與科技,重視外表、物質與新商品的追求;「忠孝復興商圈」的消費者於上班族比例較高,他們積極進取有自信、關心投資理財,追求流行事物、強調生活品味與感受,消費者組成居於「高理性/高超值購物」族群比例高(56.7%),是一群有定見的精明消費者。「台北站前商圈」位於交通樞紐,消費者結構綜合上述兩商圈,學生與工作者族群的佔比都不小;不過,相較於前兩商圈,這群消費者會重視投資計畫,在各項生活型態的表現較為平實,對流行、科技、體驗消費與外表..等面向的態度較淡然,對生活或物質的追求顯得較為務實。透過以上的比較,可展現出商圈消費者的立體樣貌,不同族群對消費商圈的選擇有所不同,每個商圈都有其特殊的社群性,商圈文化是一種生活型態與價值觀的呈現。

    圖五、大台北地區三大商圈之消費者生活型態

    都會區 都會區

    Copyright © 2013 The Nielsen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Nielsen and the Nielsen logo are trademarks or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CZT/CAN Trademarks, L.L.C.

    從整體來看,上午七點對於談話資訊性電台聽眾來說相當重要,此時的節目能同時接觸到高比例的男、女工作者以及學生族群聽眾,能同時培養跨族群的聽眾。男性工作者在不同節目之間的停留程度較高,女性工作者則較容易因為節目結束轉台收聽,而談話資訊性電台的工作者聽眾在晚上五點過後離開的比例高於音樂性電台。

    [圖三]談話資訊性電台聽眾收聽時段較少,聽眾會依節目內容在不同時段進入收聽

    %目標群收聽佔有率

    平均收聽時段數:2.9Hr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

    男性工作者 女性工作者 學生 家庭主婦 無工作/退休

    000收聽千人數

    資料來源:尼爾森廣播大調查2013Q1BASE:過去七天收聽談話資訊性電台聽眾(共11台)

    0

    10

    20

    30

    40

    50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

    男性工作者 女性工作者 學生

    綜合性電台3由於節目多元,包含了談話資訊節目和音樂節目,節目安排可以擷取兩方的優點,因此聽眾呈現的收聽模式大致介於音樂性電台和談話資訊性電台之間(圖四)。男性聽眾基本上在節目之間的收聽情況較為連續,女性工作者則傾向挑選特定時段節目收聽。儘管六點之後工作者聽眾減少,但是聽眾停留時間較談話資訊性電台長,晚上十一點後人數才明顯減少。由於綜合性電台節目的多元性,聽眾進入收聽電台時段也會隨著節目內容改變,收聽時段較為分散,從人數來看也沒有特別集中時段,各時段之間的差異較小。若要進一步分析,可以分別比較單一電台與競台的時段節目安排,才能更精準掌握聽眾的喜好和需求。

    3電台分類基準並非絕對,僅為分析之用。此處綜合性電台包括: ICRT、寶島聯播網、亞洲聯播網、青春聯播網、台中廣播、全國廣播、大千電台共10台。

  • Copyright © 2013 The Nielsen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Nielsen and the Nielsen logo are trademarks or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CZT/CAN Trademarks, L.L.C.

    商圈文化是生活方式的延伸是生活型態的縮影

    人潮聚集的商圈是戶外媒體重要的經營地點。在大台北的商圈中,「西門町」、「台北站前」與「忠孝復興」是大台北地區民眾過去一個月有去過的前三大商圈(圖五),交通轉運與商圈的觀光特色都是驅使消費者前往的因素。在三大商圈中,「西門町商圈」的消費者最為年輕,對收支管理也較不在意,易受到廣告影響,崇尚潮流與科技,重視外表、物質與新商品的追求;「忠孝復興商圈」的消費者於上班族比例較高,他們積極進取有自信、關心投資理財,追求流行事物、強調生活品味與感受,消費者組成居於「高理性/高超值購物」族群比例高(56.7%),是一群有定見的精明消費者。「台北站前商圈」位於交通樞紐,消費者結構綜合上述兩商圈,學生與工作者族群的佔比都不小;不過,相較於前兩商圈,這群消費者會重視投資計畫,在各項生活型態的表現較為平實,對流行、科技、體驗消費與外表..等面向的態度較淡然,對生活或物質的追求顯得較為務實。透過以上的比較,可展現出商圈消費者的立體樣貌,不同族群對消費商圈的選擇有所不同,每個商圈都有其特殊的社群性,商圈文化是一種生活型態與價值觀的呈現。

    圖五、大台北地區三大商圈之消費者生活型態

    都會區 都會區

    Copyright © 2013 The Nielsen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Nielsen and the Nielsen logo are trademarks or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CZT/CAN Trademarks, L.L.C.

    [圖四]綜合性電台聽眾收聽模式介於音樂性電台及談話性電台之間,有較多聽眾晚上持續收聽

    從資料觀察中發現,聽眾收聽電台的狀況與生活模式息息相關。聽眾從早上出門開始收聽廣播,上午七點、十點以及下午五點無論各類型電台都是聽眾收聽比例最高的時候,這時候的節目能接觸到大多數的聽眾,可謂電台的黃金時段。而上班時段的聽眾主要以男女上班族為主,其中女性收聽音樂台的比例稍高,而男性相對偏好綜合以及談話資訊電台。晚上時段工作者聽眾比例減少,是學生族群主要的收聽時段,偏好音樂性電台以及綜合性電台。另外從資料中也發現,聽眾在選擇談話資訊電台或綜合性電台時,會考量節目內容,挑選適合的節目以及時段收聽,並且在節目結束時離開;但是對於音樂性電台聽眾,節目與節目之間的差異較小,聽眾比較容易連續收聽。

    由於各族群的生活模式以及節目內容差異,各時段聽眾收聽廣播的選擇和需求也不盡相同。若電台能掌握聽眾生活模式,在適當的時機播送合適的音樂、談話、或商品,將更能走入聽眾的生活。

    0

    10

    20

    30

    40

    50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

    男性工作者 女性工作者 學生%目標群收聽佔有率

    平均收聽時段數:3.1Hr

    0100200300400500600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

    男性工作者 女性工作者 學生 家庭主婦 無工作/退休

    000收聽千人數

    資料來源:尼爾森廣播大調查2013Q1BASE:過去七天收聽綜合性電台聽眾(共10台)

  • Copyright © 2013 The Nielsen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Nielsen and the Nielsen logo are trademarks or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CZT/CAN Trademarks, L.L.C.

    尼爾森媒體研究廣告量

    製表日期:2013年06月20日 2013年5月 vs. 2012年5月 單位:千元

    媒體 2013 / 4 2013 / 5 2012 / 5較去年同期成長率

    無線 325,566 339,280 339,420 0%有線 1,704,915 1,750,823 1,777,782 ‐2%報紙 883,370 850,323 811,711 5%雜誌 484,428 439,394 459,723 ‐4%廣播 300,147 325,208 314,621 3%戶外 264,130 361,595 323,309 12%小計 3,962,557 4,066,624 4,026,566 1%

    2013年1‐5月 vs. 2012年1‐5月 單位:千元

    媒體 2013 / 1‐5 佔比(%) 2012 / 1‐5 佔比(%)

    無線 1,647,254 9% 1,667,354 9%

    有線 8,194,756 43% 8,411,229 45%

    報紙 4,051,481 21% 3,778,166 20%

    雜誌 2,034,801 11% 2,086,063 11%

    廣播 1,520,665 8% 1,363,717 7%

    戶外 1,459,446 8% 1,488,896 8%

    小計 18,908,403 100% 18,795,425 100%

    2013年5月 vs. 2012年5月 單位:素材數

    媒體2013年4月

    2013年5月

    2012年5月

    較去年同期成長率

    電視 1,183 1,124 1,149 ‐2%報紙 2,772 2,808 2,834 ‐1%雜誌 2,504 2,161 2,372 ‐9%廣播 1,157 1,248 1,250 0%Total 7,616 7,341 7,605 ‐3%

    各媒體新廣告素材統計

    製表日期:2013年06月20日

    *2012年度權值:無線0.085, 有線0.049, 報紙0.320, 雜誌0.430, 廣播0.360, 戶外1

  • Copyright © 2013 The Nielsen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Nielsen and the Nielsen logo are  trademarks or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CZT/CAN Trademarks, L.L.C.

    2013年5月廣告量排名前10名小類製表日期:2013年06月20日

    全媒體

    名次 名稱 金額(千元)

    1 建築 545,7042 保養品 142,9863 汽車 112,9374 茶類飲料 96,7405 政府機構 80,579

    6 速食店 67,2957 行動電話 60,5288 牙膏 57,8559 西片 56,84310 一般保養品 54,814

    電視

    名次 名稱 金額(千元)1 保養品 84,943

    2 茶類飲料 83,0443 汽車 79,712

    4 速食店 59,2305 牙膏 55,731

    6遊戲軟體/線上遊戲 45,417

    7 行動電話 42,9228 一般保養品 41,4079 西片 39,058

    10 機車 36,382

    廣播

    名次 名稱 金額(千元)1 建築 72,9802 中文專輯 19,7983 政府機構 15,847

    4 超市、便利商店 12,6555 旅行業 9,5806 表演演唱會 9,0927 政府活動 7,9138 學校幼稚園 6,5139 其他金融財經 6,112

    10法人/協會/基金會 6,099

    報紙

    名次 名稱 金額(千元)

    1 建築 409,1432 政府機構 17,781

    3 超市、便利商店 13,5004 購物廣場中心 12,4925 基金 11,548

    6建設、營造工程

    企業 9,656

    7 保養品 9,3908 宗教 9,187

    9 電器廣場 9,11910 3C賣場 8,959

    雜誌

    名次 名稱 金額(千元)

    1 建築 35,6752 保養品 33,208

    3 鐘錶 17,5884 珠寶黃金 12,9235 綜合服飾/配件 12,833

    6 汽車 12,3797 運動休閒服飾 9,9418 威士忌 9,672

    9 政府機構 8,44710 粉底系列 8,168

    戶外

    名次 名稱 金額(千元)

    1 金融機構服務 22,6632 建築 16,5913 網路網站服務 15,451

    4 保養品 14,8565 西片 14,256

    6 補習中心 10,6987 行動電話 9,6038 投顧信託 8,888

    9 茶類飲料 8,629

    10遊戲軟體/線上遊戲 8,213

    *2012年度權值:無線0.085, 有線0.049, 報紙0.320, 雜誌0.430, 廣播0.360, 戶外1

  • 尼爾森05月份前十名收視戲劇節目 ‐韓國數據調查範圍:

    2013/05/01 ~ 2013/05/31

    根據韓國尼爾森電視收視調查,2013年5月的韓國電視劇TOP10排行,「最佳李順心」仍維持冠軍地位,進入尾聲的「百年的遺產」表現大幅進步,以相差不遠的成績屈居第二。「女婿們的戰爭」亦自第九名大幅躍升,以季軍之姿光榮下檔;「九家之書」挾帶著編、導、演的強大陣容,進入尾聲的高潮引起注目,自上月第十名站上本月第四。新進榜「金子輕鬆出來吧」為一齣以詼諧手法諷刺中上層社會裡的虛偽和真實,以及找尋婚姻與家庭真諦的家庭愛情劇;取材自日劇派遣女王的韓國版「職場之神」,內容是充滿個性、能力出眾的女主角在被派遣的公司裡努力奮鬥的職場生涯故事,本月以第八名表現下檔。「蔘生」自今年度1月首播,因為劇情接近尾聲,繼2月之後再度回到TOP10,以70年代的首爾為背景,描述女主角歷經生命威脅後改名為蔘生並努力成為醫生的奮鬥過程;第十名「天命」接檔IRIS2,為TOP10中除「九家之書」外,另一齣古裝劇,皇宮內醫院醫官擁有高明醫術卻無心仕途,在遭人陷害背上毒殺皇帝罪名後逃亡,為救治患重病的女兒四處尋找良藥。本月TOP10由KBS及MBC二電視台囊括,新進榜戲劇高達四部,但整體戲劇平均收視表現下降,吸引觀眾的注意仍有待觀察。

    4歲以上所有收視個人(總體:46,202,279    樣本數 : 12,540) ︳全韓國13個市場數據提供:尼爾森電視收視調查(韓國)  ︳個人數字收視記錄器

    Copyright © 2013 The Nielsen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Nielsen and the Nielsen logo are trademarks or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CZT/CAN Trademarks, L.L.C.

    電 視 劇 類 型 頻道平均收視

    1 最佳李順心Lee Soon Shin is the Best (최고다이순신)週末劇/愛情家庭劇

    KBS2 12.59 

    2 百年的遺產A Hundred Year Legacy (백년의유산)週末劇/家庭愛情劇

    MBC 12.34 

    3 女婿們的戰爭Oh Ja Ryong is Coming (오자룡이간다)每日劇/家庭劇

    MBC 8.05 

    4 九家之書KangChi, The Beginning (구가의서)週一週二劇武俠劇

    MBC 7.34 

    5 至誠感天Sincerity Moves Heaven (지성이면감천)

    每日劇/家庭愛情劇

    KBS1 7.02 

    6 可能愛過你It Was Love (사랑했나봐)

    晨間劇/家庭愛情劇

    MBC 6.59 

    7 金子輕鬆出來吧I Summon You, Gold! (금나와라뚝딱)

    週末劇/愛情喜劇

    MBC 6.41 

    8 職場之神The Queen of Office (직장의신)週一週二劇/喜劇

    KBS2 6.11 

    9 蔘生TV Novel – Sam Saeng (삼생이)每日劇/愛情劇

    KBS2 5.90 

    10天命Mandate of Heaven: The Fugitive of Joseon (천명)

    週三週四劇/古裝劇

    KBS2 4.23 

  • 2013年04月媒體大事紀‐新聞版面

    Copyright © 2013 The Nielsen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Nielsen and the Nielsen logo are trademarks or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CZT/CAN Trademarks, L.L.C.

    日期 報類 新聞標題(主標)05.03 蘋果日報 大悶鍋TVBS大復活 王偉忠親扛主持棒

    聯合報 眾星轉戰TVBS 「大悶鍋」改名復活05.04 蘋果日報 《風水世家》作法催淚吸330萬人 陳美鳳痴情劫戲如人生05.06 蘋果日報 楊一展林佑威偽同志翻紅《爸爸》擄2億腐女心

    銘報新聞 《金頭腦》3日拿下同時段綜藝節目第一經濟日報 有線TV數位化 拚明年100%達陣

    05.07 聯合報 纏鬥9個月 胡瓜重返綜藝霸主05.11 自由時報 三立經營新策略 改攻綜藝05.12 中國時報 《風水》置入SONY手機《兩個爸爸》《美味的想念》大家都打HTC05.24 聯合報 台灣年市值90億 泡麵戰不停歇

    蘋果日報 女29.5歲才婚 愈來愈晚05.29 聯合報 本周六成交 壹電視最快六月45台上頻

    2013年05月媒體大事紀‐新聞版面

    如您對「尼爾森媒體研究」有任何建議,歡迎您與我們聯絡:台北市南京東路5段188號12樓02 27568668 轉 媒體研究 [email protected] 本公司提供予市場之調查資料及報告(含本月刊)恂受著作權相關法律保護,未經本公司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變更、轉載、再製、散佈、出版、展示或傳播,違反本公司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