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亞太產業供應鏈夥伴關係新局wto.cnfi.org.tw/admin/upload/activity/book/429/1060118-2.pdf ·...

26
經濟部工業局 中華民國106118營造亞太產業供應鏈夥伴關係新局

Upload: others

Post on 15-Nov-2019

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經濟部工業局 中華民國106年1月18日

營造亞太產業供應鏈夥伴關係新局

簡報大綱

壹、推動背景

貳、營造亞太產業供應鏈夥伴關係新模式

參、推動產業合作具體作法

肆、結論

2

推動背景

3

• 新南向政策秉持長期深耕、雙向互惠:

將整合各部會、地方政府,以及民間企業與團體的資源與力量,從「經

貿合作」、「人才交流」、「資源共享」與「區域鏈結」四大面向著手

,進行橫向串連,與新南向國家創造互利共贏的新合作模式。

• 新南向政策從供應鏈整合:

依據「新南向」政策綱領推動四大連結策略,其包含「軟實力連結」、

「供應鏈連結」、「區域市場連結」及「人和人連結」,其中供應鏈連

結應及早著手建立,瞭解東南亞及南亞各國國家之發展現況及產業需求

,並針對當地國家欠缺而台灣具有優勢之關鍵產業提出合作目標及具體

方法。

4

一、前言

5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 工研院IEK

二、新國際形勢現況分析(1/3)

• 南向佈局是我國製造業能量的延伸:

東南亞具有人口紅利、豐富天然資源、充裕人力及人才供應,具高度發展潛

力,可與我國產業共創商機,且我國製造業附加價值率自2011年以來持續成

長,整體產業已向高值化轉型,南向佈局是市場擴大、供應鏈延伸的必須。

6

中國大陸

韓國

日本 印度

澳紐

香港 歐盟

RCEP 架構協定2003年7月1日生效

貨品貿易協定2005年7月20日生效

服務貿易協定2007年7月1日生效

投資協定2010年2月15日生效

升級版2016年7月1日生效

架構協定2006年7月1日生效

貨品貿易協定2007年6月1日生效

服務貿易協定2009年5月1日生效

投資協定2009年9月1日生效

貨品貿易協定2008年12月1日生效

架構協定2004年7月1日生效

貨品貿易協定2010年1月生效

服務貿易與投資協定2015年7月1日生效

2013年5月啟動,2016年12月6-10日在印尼進行第16回合談判

2014年7月啟動談判 2007年4月啟動談判

二、新國際形勢現況分析(2/3)

• 東協可成為我國產業之海外FTA前進基地

以越南與歐盟間FTA為例,未來歐盟

會將紡織品在內的99%進口品關稅

降為零。

0%

東協FTA簽署情況

產業合作 關稅

5-20%

利用各國已對外洽簽FTA進一步拓展市場商機:東南亞、南亞目標國,已利用東協或單一國家身分與其

他國家洽簽自由貿易協定,可憑藉其優惠關稅之優勢共同開拓其他國家市場開放商機。

二、新國際形勢現況分析(3/3)

7

台灣強項

• 台灣優勢製造能力與完整的產業生態體系對東協國家極具吸引力

工業區

規劃

智慧

城市

資源

循環

電子

資訊

金屬

機械

民生

化工

綠色

能源

台灣產業技術優良,製造能

量先進,可提供東協國家客

製解決方案

台灣產業累積多年行銷實力,

可與東協國家分享經驗,共

同合作開發區域與全球市場

台灣產業分工細密,多年來

已建立起完整供應鏈體系,

深具產業群聚發展經驗,可

與東協國家合作複製群聚經

三、營造亞太產業供應鏈夥伴關係新局

定位、任務與角色

8

啟動多方合作的敲門磚 定位

• 過去廠商單打獨鬥,未來透過整體機制進行連結

行銷台灣經驗的試金石 任務

• 執行市場開拓、產業對接、投資協助、公協會、智庫和技術法人交流等工作

「承西啟東」的加值者 角色

• 持續與歐美日國家合作學習先進製造技術,引進創新能量,融入台灣產業多

元、彈性精神,發揚到亞太新興國家

營造亞太產業供應鏈

夥伴關係新模式

9

10

台灣 國家對接平台 (分階段推動)

亞太各國

一、亞太國家交流與合作整體架構與未來規劃

經貿議題

貿易 +投資

未來強化產業深度合作:視產業需要,篩選優先國家

產業合作

工業+科技 投保 協定

智慧 財產

勞動力

貿易 談判

工業區 規劃

智慧

城市

資源

循環

電子

資訊

金屬

機械

民生

化工 …

綠色

能源

廣邀雙方公協會、技術法人、智庫參與

智庫專家交流 人才交流 公協會交流 產業鏈對接

• 以政府資源搭建產業交流平台,協助中小企業降低南向風險

• 以系統化機制建立密集頻繁的產業交流,進一步驅動後續產業合作

契機,提高區域經濟參與度及能量

驅動更多元化合作議

題的討論,例如合資

模式、行銷分工等

二、未來雙邊產業交流原則

11

民間主導、政府支持

深度整合、產業雙贏

經驗共享、參與成長

以公協會先行,作為推動產業鏈結先鋒及主

力部隊,政府在後支持並挹注資源。

藉由產業深度對話,整合供應鏈上下游,創

造互補雙贏供應鏈夥伴關係。

分享台灣創新成長之發展經驗,與新南向目

標國齊頭並進,相互學習成長、共創商機

12

三、亞太產業供應鏈夥伴關係推動架構

業務組

經濟部 (工業局等)

工作小組

亞太辦

工業部窗口

協調窗口

工作小組 官方窗口

高峰會舉辦

工業部門

工總/ 電電公會等 專業公協會

對等 公、商協會

高峰會與年度工作推展規劃與溝通

高層會議 (部長/公協會理事長主持)

高峰會/合作議題窗口與追蹤

獎勵爭取與障礙排除

13

四、首波交流國家篩選原則

• 綜合考量經濟成長率、市場規模、製造業發展程度、與台灣產業連結度、人力資源,第一階

段選擇印度、印尼、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作為優先交流國家,未來將分階段增加

對其他國家佈局

經濟成長率

至2018年預估5%-8%之間

市場規模

人口紅利18億2,997萬

與台灣產業連結度

近10,000家台商投資佈局

第1

梯隊

澳洲、新加坡、紐西蘭、汶萊

第2

梯隊

以經濟成長率和市場規模排序

印度、印尼、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

第3

梯隊

緬甸、柬埔寨、孟加拉、巴基斯坦、斯里蘭卡、

寮國、尼泊爾、不丹

製造業發展程度

全球製造業競爭力排名︰台灣第7,印

度、越南、馬來西亞、泰國、印尼分別

為第11 、13 、15 、16和18

人力資源

大學生占同年齡層人口比例約20-50% *如有其他國家合作需求,可視情況進行小型交流活動

14

五、產業合作項目的選擇策略(1/2)

對方“未來”

之發展需求

雙方產業

之主動合

作意願

我國具有優勢且具

備輸出能力

第三國可

能參與之

競合強度

1. 市場需求

2. 政府中長期產業推動政策

方向與亟待解決的產業發

展關鍵議題

1. 國際/國內產業

競合結構

2. 第三國之賽局

作為

1. 具全球產業競爭力

2. 已有技術/系統輸出或驗證實蹟

1. 產業鏈之互補性

2. 雙方產業之互動程

度/過往合作經驗

3. 對方需要之急迫性

15

• WEF「全球競爭力報告」以資源驅動型、效率驅動型、創新驅動型將各經濟體

分類,依據各國所處的不同發展階段,可以進行產業合作的策略選擇。

資料來源︰世界經濟論壇(WEF)「2016-2017全球競爭力報告」

五、產業合作項目的選擇策略(2/2)

資源驅動型

競爭力主要來至於勞動人力與天然資源

效率驅動型

勞動成本增加,致力提升生產效率與產品品質

創新驅動型

競爭力仰賴是否提供獨特創新之產品、服務、模式、製程等

Transition

Transition

創新研發合作

技術加工型

製造業合作 技術加工型

製造業合作

簡易加工型

製造業合作

• 印度

• 孟加拉

• 柬埔寨

• 寮國

• 尼泊爾

• 巴基斯坦

• 菲律賓

• 越南

• 汶萊

• 印尼

• 泰國

• 斯里蘭卡

• 馬來西亞

• 台灣

16

六、亞太國家產業合作可能模式

• 由國際產業合作模式之文獻探討、園區開發與人才交流經驗,歸納可能合作模式如下表

• 可優先依產業技術生命週期與合作的市場階段選定適合模式,但還需配合產業特性與發

展情況,研擬實際合作方式

產業合作模式 園區合作模式 人才合作模式

1 產業標準 7 授權策略 1 新區開發 1 退休人員

2 技術聯盟 8 技術收購/移轉/交換/

合作 2 區中區開發 2 來台受訓

3 行銷聯盟 (如共用

平台、共創品牌等) 9

產學/產研合作 (如合作

研發、原型試製等) 3 區對區開發 3 當地技術訓練

4 製造聯盟 10 單向授權或行銷服務

(如電商合作等)

5 合資 (研發) 11 直接權益投資

6 特定領域研發合作

協議/研究契約 12 顧客-供應商協定

*詳細資料請見「臺灣與新南向國家產業合作模式」

17

七、六國優先鏈接產業初步規劃

國家 印尼 馬來西亞 泰國 印度 越南 菲律賓

初步

規劃

鏈結

產業

• 造船

• 電子製造業

• 資源循環產業

• 食品生技產業

• 智慧城市

• 金屬製品

• 工業園區規劃

• 食品

• 紡織(成衣)

• 化妝品、藥品

• 鋼鐵產業

• 智慧城市

• 食品

• 紡織

• 數位內容產業、

文創

• 汽車

• 工業園區規劃

• 電子製造業

• 金屬製品

• 智慧城市

• 綠色科技產業

• LED智慧照明

• 智慧校園

• 鋼鐵及其下游

用鋼產業

• 紡織

• 半導體與電子

組裝

• 汽車零組件

• 生物科技

• 工業園區規劃

下表為初步規劃鏈結產業,後續將進一步洽商,並邀請各界提供意見。

推動產業合作具體作法

(以台印尼為例)

18

19

一、印尼簡介

• 印尼是世界第三大熱帶雨林國家,由17,508個島嶼組成,60%物流運輸仰賴船

運,為加強區域間連結,降低物流成本,海洋經濟與相關產業為未來發展重點。

• 印尼人口達2.55億,全球排名第四,15-64歲人口比例達67%,擁有豐沛勞動力

以及廣大的內需市場。

• 農林漁牧業、製造業及運輸通訊為構成印尼GDP之主要來源,三者合計占印尼

總體GDP約50%。

• 工資成長快速,排名東協前三。

• 印尼85%人口信奉回教,為世界最大的穆斯林國家。

• 印尼為台灣對東南亞投資第2大國,整體對外投資第5大國,截至2016年10月,

台灣在印尼之累計投資總額達171.93億美元。

• 目前台商約有2,000家(約2萬人)布局印尼市場,主要分布雅加達、萬隆、泗水、

三寶瓏、棉蘭及巴里島為主,共為印尼創造近百萬就業機會。

萬島之國

全球最大

穆斯林國家

台灣於東協區重要據點

東協最大

經濟體

20

二、印尼優先鏈接產業之建議

金屬製品產業

智慧城市

食品生技產業

電子製造、資源循環產業

造船產業

• 印尼由17,508個島嶼組成,60%物流運輸仰賴船運,為加強區域間連

結,降低物流成本,未來將致力發展「海洋經濟,投資造船、漁業、

冷凍冷藏等產業。至2019年規劃新建24個港口,包含5大樞紐港和19

個集散港,同時增加貨運船隻,更新造船設施,鋪設港口外道路。

• 電子和電信業為印尼重點發展產業之一,預計於2018年成為全球第4大

智慧手機市場,2015年起開始實施4G手機內含達20%在地製造零組件

之銷售規範,將於2017年起提高至30%。

• 造船、港口等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工業發展將帶動對鋼鐵和金屬製品之

大量需求。

• 為平衡區域發展,印尼政府積極推動「東向政策」,相關城市基礎設

施建置如智慧城市系統等亦將增加,同時,預計增加爪哇地區之外14

個工業區以及22個中小型工業中心(印尼東西部各11個) 工業園區規劃

• 為滿足糧食自主,印尼鼓勵提高水稻、玉米、黃豆、糖、鹽、牛肉、

魚貨產量,以增加家庭食用量。

• 自2014年印尼政府開始推動全民醫療保險,目標在2019年達成覆蓋率

100%,帶動對醫藥與醫材需求。

• 民間主導,政府支持

• 透過雙邊產業高峰論壇或

特定產業交流會議,深化

雙方業者了解,促進雙方

業者合作

• 採取貿工技模式:初期以

國內生產製造後出口,並

同時培訓印尼人才;待訂

單規模達到一定水準後,

再推動技術出口或赴印尼

設廠投資。

21

三、印尼造船產業、食品生技及工業區之推動策略

對接策略 目標

媒合印尼船廠/船

東在台下單,確認

雙方的需求及合作

模式,並設立「台

印船舶技術交流中

心」。

以全船裝備包供合

作模式 (PD模式,

Package Delivery)

,在台設計、建造,

由印尼船廠派員來

台訓練,後續訂單

再由台灣船廠訂定

採購規範及備料,

出口至印尼當地組

裝。

台灣船廠在印尼設

立維修中心,並定

期派員至印尼船廠

提供技術指導以及

協助組裝台灣後續

出口的零件,促成

台灣對印尼船廠技

術移轉。長期規劃

以維修中心為據點,

在印尼投資設廠 。

第三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一階段

造船產業之推動策略

•定位:民間主導,政府支持

•目標:透過雙邊產業高峰論

壇的互動,台印尼新產業鏈

合作及商機的促成,協助台

灣食品生技廠商向印尼延伸

核心能耐,進行國際商機串

連,同時帶動印尼產業提升。

•模式:

•台灣主導:選擇及聚焦特

定優勢品項(印尼特色農林

魚牧礦資源),協助我國廠

商及公協會與印尼特色品

項之供應鏈上下游廠商形

成群聚,共同創造及延伸

產業鏈,爭取全球市場。

•印尼主導:協助台灣食品、

化妝品取得清真認證,進

軍印尼市場。 22

對接策略 目標

透過雙邊產業高峰

論壇及雙方產業交

流,建立聯繫及合

作管道(1)選擇及

發展值得聚焦的優

勢品項。(2)提供

清真認證協助。

實地優勢產業鏈國

際合作串連,促進

雙方技術交流。(1)

特色原料在台研發

製造,行銷全球;

或產製高值半成品

回銷印尼加工,行

銷東協(2)印尼在

地農林漁礦資源協

同開發。

深度夥伴關係建立,

促成系統且持續的

雙方產業鏈合作關

係,持續人才培訓

及技術交流等合作,

連接印尼當地行銷

通路,協助提供印

尼2.5億人口飲食

品質及健康,共同

創造產業商機。

第三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一階段

三、印尼造船產業、食品生技及工業區之推動策略 食品生技之推動策略

• 以產業合作前提下,建置

亞太產業園區開發合作交

流平台。

• 架接海外用地需求及提供

合適產業用地。

23

對接策略 目標:提供南向產業用地資訊及建立媒合機制

• 建立供需平台,掌握海外發展需地課題,協助至少5處 (新南向國家)區中區或新開發園區供給或需求面之海外用地評估作業。

• 配合產業需求,完成2處 (新南向國家)以上之區中區或新開發園區需地規劃、啟動開發作業及用地取得。

• 規劃建立海外園區開發支援管理合作系統;含推動溝通協調及技術支援。

• 完成2處 (新南向國家)區中區或新開發園區之開發作業。

• 執行海外園區開發支援管理合作系統推動海外園區管理支援系統永續經營及智慧管理模式。

第三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一階段

三、印尼造船產業、食品生技及工業區之推動策略 工業區之推動策略

24

2017台印尼產業鏈結高峰論壇規劃

時間及地點:2017.03.30。高雄漢來飯店

Slogan:台印尼共創產業新局

會議亮點:政策宣示 / 國內外重量級貴賓 / 簽約儀式

台灣 印尼

主辦單位 工總、鋼鐵公會等 GAMMA(印尼製造業協會)、造船協會等

指導單位 經濟部 印尼工業部等相關部會

執行單位 金屬中心 GAMMA(印尼製造業協會)

邀請與會人員 台灣 印尼

主席/團長 工總許勝雄理事長 GAMMA主席:Dadang

與會人員 產官研及智庫代表共同與會,預估 300-350 人

印尼相關產官研及智庫代表共同與會,預估 100人

四、台灣-印尼產業鏈結高峰論壇規劃(初稿) 2017 Taiwan Indonesia Industrial Collaboration Summit

肆、結語

25

26

• 營造亞太產業供應鏈夥伴關係為政府推動重要政策,籲請

企業積極配合參與相關活動。

26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