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聖師聖安多尼 · 2018. 6. 2. · 《安多尼金玉良言》余秉昭譯...

24
聖安多尼堂 堂區通訊 2018年 6月 地址:香港薄扶林道69A 電話:25466221 傳真:25480661 網址:http://www.anthonychurch.org E-mail : [email protected] 第574期 〔本文參考書籍: 《福音聖師安多尼》胡健挺編譯 香港天主教方濟會出版 《安多尼金玉良言》余秉昭譯 慈幼出版社〕 今年6月9日及10日是我們堂慶的日子,關於慶祝的 項目,相信大家從堂區的報告中,已知之甚詳,我不在 這裡重複了。 今年我們堂區慶祝現在這座雄偉的聖堂落成及祝聖 65周年,但堂區的開展卻早得多。於1879年,在今日的 明愛凌月仙幼稚園現址,第一座為西營盤教友而興建的 聖心堂舉行隆重的落成及祝聖禮。但於1892年,聖心堂 則被建於現在英皇書院部份現址的聖安多尼堂所取代。 其後堂區聖堂經歷種種變遷,最後於1953年建成現有的 聖堂。可以說,西營盤的堂區團體成立於1879年,到 現在已有139年的歷史。讓我們在慶祝建堂65周年的同 時,也開始慶祝明年堂區成立140周年。 本堂區自1892年以來,奉 聖安多尼為主保。在一般教友 的心目中,聖安多尼是「奇跡 大聖」,他尤其對許多物質上 或精神上窮困的求恩者,施與 救助,以彰顯天主的慈愛。我 相信這些年以來,教友藉聖安 多尼代禱而獲得的神形恩惠, 真是罄竹難書。 由於年代久遠,聖安多尼 出生的年份有三種說法,有一 說法是在1195年,較有批判性 的說法是在1190年或1188年。 聖人歿於1231年6月13日。在相對短促的生命裡,聖安 多尼成就了非凡的聖德。在他死後一年的5月30日,便 被教宗額我略九世列入聖品。1946年1月16日教宗比約 十二世宣布他為聖師,命名為「福音聖師」。教宗若望 保祿二世稱他為「福音的人」,因這是他特有的素質。 普世教會敬禮他為「福音聖師」及「福音的人」;他的 蒙召並非只是為詮釋福音、宣講講音,而更是為生活福 音。他在生時,他的同會兄弟薛拉諾寫道:「安多尼兄 弟…他的心靈常向天主開放,使他了解聖經的奧義,並 向人宣講耶穌的話,這些話比糖漿或蜂巢的蜜更要甘 甜。」聖安多尼極其尊重天主聖言的神聖性,為他來 說,「凡不認識慈愛的、憐憫的、謙虛的和被釘基督的 人,都是沒有教育的人。」 為我們恭敬聖安多尼的信眾,不單要知道聖人是 物質和精神貧乏者的救星,他更是向貧乏者宣講福音的 聖手,和完美地遵行福音而生活的楷模。我們堂區現正 推行「神聖閱讀」,福音聖師聖安多尼正是我們的好榜 樣。在慶祝我們堂區主保的前夕,讓我們聆聽聖安尼有 關聖言的三段教導,以幫助我們用更熱切的心來實踐 「神聖閱讀」,以建立信仰小團體,互相砥礪,跟隨基 督。 「甘願聆聽天主的聖言,是人已經獲得天國歸宿大 預兆。一如流亡者樂意追問和聆聽來自家鄉的消息,是 愛祖國的證據;同樣,基督信徒若喜歡聆聽天鄉的事, 就可以肯定他的心已嚮往天鄉。」現代社會有很多吸引 我們的事物,但按聖安多尼的教導,來自我們真正家鄉 的訊息,是沒有其他事物可相比擬的。 「目前渴求永生聖言和智慧之活水的人,都是貧窮 人、純樸人、謙遜人和老婦等。相反愛戀世俗的人,像 知名之士、達官權貴等往往只顧紙醉金迷、花天酒地, 對基督的福音都抱不聞不問的態度。」聖安多尼跟隨基 督向「貧窮人傳佈喜訊」,而物質或心靈上的貧窮人樂 意聆聽,相反,那些自滿自足的人卻不願聽從,我屬於 那類人呢? 「信友經過基督光輝的照耀,便會發出閃閃生輝 的善言,及容光煥發 的善表,好能灼熱人 心;正如水晶經過太 陽光線的照射後,會 起反射作用一樣。」 讓我們從個人或小組 的神聖閱讀中,讓基 督的聖言變化我們, 灼熱我們的心! 梁熾才 福音聖師 聖安多尼

Upload: others

Post on 17-Oct-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福音聖師聖安多尼 · 2018. 6. 2. · 《安多尼金玉良言》余秉昭譯 慈幼出版社〕 今年6月9日及10日是我們堂慶的日子,關於慶祝的 項目,相信大家從堂區的報告中,已知之甚詳,我不在

聖安多尼堂 堂 區 通 訊2018年

6月

地址:香港薄扶林道69A 電話:25466221 傳真:25480661網址:http://www.anthonychurch.org E-mail : [email protected]

第574期

〔本文參考書籍:《福音聖師安多尼》胡健挺編譯 香港天主教方濟會出版《安多尼金玉良言》余秉昭譯 慈幼出版社〕

今年6月9日及10日是我們堂慶的日子,關於慶祝的項目,相信大家從堂區的報告中,已知之甚詳,我不在這裡重複了。

今年我們堂區慶祝現在這座雄偉的聖堂落成及祝聖65周年,但堂區的開展卻早得多。於1879年,在今日的明愛凌月仙幼稚園現址,第一座為西營盤教友而興建的聖心堂舉行隆重的落成及祝聖禮。但於1892年,聖心堂則被建於現在英皇書院部份現址的聖安多尼堂所取代。其後堂區聖堂經歷種種變遷,最後於1953年建成現有的聖堂。可以說,西營盤的堂區團體成立於1879年,到現在已有139年的歷史。讓我們在慶祝建堂65周年的同時,也開始慶祝明年堂區成立140周年。

本堂區自1892年以來,奉聖安多尼為主保。在一般教友的心目中,聖安多尼是「奇跡大聖」,他尤其對許多物質上或精神上窮困的求恩者,施與救助,以彰顯天主的慈愛。我相信這些年以來,教友藉聖安多尼代禱而獲得的神形恩惠,真是罄竹難書。

由於年代久遠,聖安多尼出生的年份有三種說法,有一說法是在1195年,較有批判性的說法是在1190年或1188年。聖人歿於1231年6月13日。在相對短促的生命裡,聖安多尼成就了非凡的聖德。在他死後一年的5月30日,便被教宗額我略九世列入聖品。1946年1月16日教宗比約十二世宣布他為聖師,命名為「福音聖師」。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稱他為「福音的人」,因這是他特有的素質。普世教會敬禮他為「福音聖師」及「福音的人」;他的蒙召並非只是為詮釋福音、宣講講音,而更是為生活福音。他在生時,他的同會兄弟薛拉諾寫道:「安多尼兄弟…他的心靈常向天主開放,使他了解聖經的奧義,並向人宣講耶穌的話,這些話比糖漿或蜂巢的蜜更要甘

甜。」聖安多尼極其尊重天主聖言的神聖性,為他來說,「凡不認識慈愛的、憐憫的、謙虛的和被釘基督的人,都是沒有教育的人。」

為我們恭敬聖安多尼的信眾,不單要知道聖人是物質和精神貧乏者的救星,他更是向貧乏者宣講福音的聖手,和完美地遵行福音而生活的楷模。我們堂區現正推行「神聖閱讀」,福音聖師聖安多尼正是我們的好榜樣。在慶祝我們堂區主保的前夕,讓我們聆聽聖安尼有關聖言的三段教導,以幫助我們用更熱切的心來實踐「神聖閱讀」,以建立信仰小團體,互相砥礪,跟隨基督。

「甘願聆聽天主的聖言,是人已經獲得天國歸宿大預兆。一如流亡者樂意追問和聆聽來自家鄉的消息,是愛祖國的證據;同樣,基督信徒若喜歡聆聽天鄉的事,就可以肯定他的心已嚮往天鄉。」現代社會有很多吸引我們的事物,但按聖安多尼的教導,來自我們真正家鄉的訊息,是沒有其他事物可相比擬的。

「目前渴求永生聖言和智慧之活水的人,都是貧窮人、純樸人、謙遜人和老婦等。相反愛戀世俗的人,像知名之士、達官權貴等往往只顧紙醉金迷、花天酒地,對基督的福音都抱不聞不問的態度。」聖安多尼跟隨基督向「貧窮人傳佈喜訊」,而物質或心靈上的貧窮人樂意聆聽,相反,那些自滿自足的人卻不願聽從,我屬於那類人呢?

「信友經過基督光輝的照耀,便會發出閃閃生輝的善言,及容光煥發的善表,好能灼熱人心;正如水晶經過太陽光線的照射後,會起反射作用一樣。」讓我們從個人或小組的神聖閱讀中,讓基督的聖言變化我們,灼熱我們的心!

梁熾才福音聖師聖安多尼

Page 2: 福音聖師聖安多尼 · 2018. 6. 2. · 《安多尼金玉良言》余秉昭譯 慈幼出版社〕 今年6月9日及10日是我們堂慶的日子,關於慶祝的 項目,相信大家從堂區的報告中,已知之甚詳,我不在

二 零 一 八 年 五 月 份 牧 民 議 會 議 決 事 項

4. 7月舉行「尋羊運動」,詳情稍後公布。

5. 繼續推動出席堂區「每月聖言聚會」及「培育靈修活動」,讓天主的話滋潤信仰生活。請閱覽第3頁的資訊。

6. 延續推行「神聖閱讀」,先由善會領袖及核心成員加深認識和學習「聖言誦讀」,繼而推及在所屬團體中進行,增進信仰靈修。

7. 配合「青年年」,堂區及委會籌辦的靈修性、聯誼性等活動顧及吸引和鼓勵青年人參加,營造大家庭的生活文化。

8. 委派牧民議會議員李淑蘅負責統籌11月舉行的「耶穌出巡愛西環」福傳活動,安排籌備會議及各項專責人手。

1. 5月24日慶祝「聖母進教之佑瞻禮」,並舉行「聖母訪家」啟動禮,活動亦推廣「神聖閱讀」,直至玫瑰聖母月結束。通告及分享刊於第3-4頁。

2. 6月9日舉行「主保瞻禮暨65周年堂慶」,通告刊於第3頁。

3. 葡萄園籌辦「暑期興趣工作坊」,資訊刊於第18頁。

鳴謝捐贈《羊 牧 之 聲》願聖母進教之佑及聖安多尼酬謝你們,賜你們身心健康,家庭和睦,主寵日隆。

二 零 一 八 年 六 月 份 動 態 堂 區 禮 儀 活 動

02■堂區資訊

雷華天 $100關淑燕 $100潘宅 $200聖安多尼之友會 $300曾潔玲 $100鄭雅蓮 $100

精叻馬 $200李小蘭 $100胡保妹 $100太極福傳會 $500鮑思高聖詠團 $600李國強太太 $100

1st(周五)

首瞻禮六恭敬耶穌聖心晚上八時

3rd(周日) 耶穌聖體聖血節

9th(周六)

主保瞻禮暨65周年堂慶感恩祭下午五時(晚上八時彌撒取消)

10th(周日)

全日慶祝聖安多尼瞻禮(常年期第十主日)嬰兒領洗中午一時

17th(周日) 常年期第十一主日

20th(周三)

三三追思亡者下午六時

24th(周日) 聖若翰洗者誕辰

敬禮聖安多尼逢周二 晚上六時彌撒

明供聖體逢周四 晚上七時

誦唸「向聖若望鮑思高禱文」每月最後一天的各台彌撒後

「習練善終」祈禱每月逢首周一的各台彌撒後

「進教之佑聖母降福」經文每月廿四日的各台彌撒結束前

Page 3: 福音聖師聖安多尼 · 2018. 6. 2. · 《安多尼金玉良言》余秉昭譯 慈幼出版社〕 今年6月9日及10日是我們堂慶的日子,關於慶祝的 項目,相信大家從堂區的報告中,已知之甚詳,我不在

03■堂區資訊

主保瞻禮暨65周年堂慶日期:6月9日 (周六)時間:下午5:00 感恩祭主禮:湯漢樞機聚餐:晚上7:00 地點:上環美心皇宮錦 (彌撒後備有專車前往)餐券:$420 (大小同價)

歡迎捐獻及贊助抽獎禮物聖安多尼堂建堂65周年誌慶

聖心月神聖閱讀日期:6月12-14日 (周二至四)時間:8:00 – 9:15pm日期:6月16日 (周六)時間:11:00am – 12:15pm

【邀請:善會派代表參與】

*「神聖閱讀」是在虔敬的氛圍下閱讀聖經,和主相遇,認識祂,與祂談話和領受祂的恩寵,增益我們屬神的生命。

每月聖言聚會主題:「聖母的四項信條」

日期:6月17日 (常年期第11主日)時間:上午11:30 –中午1:00地點:馮強禮堂講者:Dominic Tam (曾接受吳岳清神父聖經培育逾10年, 講授聖經逾15年)

「聖母訪家」活動5月24日 - 10月31日

歡迎教友迎接聖母像回家一周* 與家人 / 朋友一起祈禱 *

* 分享聖經 * 敬禮聖母 *

登記:堂區辦事處

Page 4: 福音聖師聖安多尼 · 2018. 6. 2. · 《安多尼金玉良言》余秉昭譯 慈幼出版社〕 今年6月9日及10日是我們堂慶的日子,關於慶祝的 項目,相信大家從堂區的報告中,已知之甚詳,我不在

04■堂區資訊

堂區「青年年聖母月」多姿采

2018年為都靈聖母進教之佑大殿落成及祝聖150周年紀念(1868-2018),誌慶這一重大周年,慈幼會總會長范達民神父邀請整個慈幼家庭圍繞在聖母瑪利亞身邊來祈禱。我們堂區由5月15日至23日進行向聖母進教之佑九日敬禮,每天為不同意向祈禱,包括:(1)為教宗及全體聖職人員;(2)愛護地球;(3)各地政府;(4)獻身修道聖召;(5)中國教會;(6)家庭;(7)遭受苦難的人;(8)天主教教友;(9)青年。

5月24日,梁熾才神父主持慶祝聖母進教之佑瞻禮彌撒。之前,教友向聖母像獻花。彌撒中,我們奉獻敬禮聖母的「神花咭」。進教之佑降福後,我們全體唸由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撰寫的《向佘山聖母誦》。

教宗方濟各表示:「5月24日是中國上海佘山朝聖地特別敬禮的節日。這紀念日邀請我們在精神上與生活在中國的全體天主教徒同在。讓我們為他們祈求聖母,好使他們能慷慨和安寧地活出信德;也使他們能做出友愛、和諧與修和的具體行動,並與伯多祿繼承人完全共融。」

為了加強堂區教友對聖母的敬禮,我們今年再次推出「聖母訪家」活動。由現在開始直至10月尾,歡迎教友邀請聖母像到家中一星期,全家特別恭敬聖母,並每周一次,組織幾個家庭一起進行「神聖閱讀」。(註:通告見第3頁)

在履行愛德善工方面,我們的善會成員、教友及慕道者合力支持鮑思高慈善協會,購買2018年慈善籌款獎券(註:6月5日為抽獎日期),協助鮑思高慈幼會為貧困兒童及青少年所提供的服務。

在 聖 母 月 的 首 星期,教區和我們堂區舉行了歡迎新教友聚會,

報導分享刊於今期通訊第5及6頁。此外,培育組邀請到馬麗明修女於5月20日(五旬節主日)主持「聖體聖事」講座,參加者獲益良多,下期通訊將刊登分享內容。

Page 5: 福音聖師聖安多尼 · 2018. 6. 2. · 《安多尼金玉良言》余秉昭譯 慈幼出版社〕 今年6月9日及10日是我們堂慶的日子,關於慶祝的 項目,相信大家從堂區的報告中,已知之甚詳,我不在

05■堂區資訊

「教會是我家•齊來建設她」的迎新聚會。在牧民助理盧太的召集下,我們一眾新教友出席了這聚會,與各堂區一眾新教友聚首一堂,氣氛熱鬧非常。

聚會開始前,大家一起欣賞一些在各堂區慕道班及領洗時的照片,隨著天主教「玫瑰福傳舞蹈團」及「結果子合奏團」帶領教友一起跳唱歌曲「祝福每一天」,正式揭開了當天活動的序幕。

根據資料顯示,香港天主教教區今年共有2,839位新教友。大家都很感恩能加入天主教這個大家庭。

首先,教友總會指導神師劉德光神父帶領大家祈禱並致辭。而話劇「教區零距離」,採用視像訪問形式,向新教友們介紹了楊鳴章主教、夏志誠輔理主教、陳志明副主教、蔡惠民副主教、林祖明副主教及教區秘書長李亮神父在教區的工作,及對信仰問題的回答,一眾神父都強調祈禱的重要

黃嘉茵(新教友)

教區迎新教友聚會為了歡迎新教友加入天主教

的大家庭,教區於5月1日舉辦了性。楊主教訓示新教友們,天主已臨在,天主的國已在我們當中,我們應當宣揚基督的福音,熱愛天主,投向天主,遵從天主的教誨,要與天主的愛合而為一,並且一直堅持下去。而教友們亦應當支持教區、支持修會、支持神職人員,以自己所長及知識來建樹教會,見證信仰生活的奇蹟。

由慕道者成為教會之初生教友,當中的成長過程絕對少不了導師及陪談員的指導。聚會的尾聲當然要感謝所有的導師們及陪談員。當導師們及陪談員踏上台階的時候,新教友們都站立起來熱烈地鼓掌,感激他們一直以來的指導和帶領。最後,主教及一眾神父帶領所有教友進行結束祈禱,並降福在座每一位。

希望各位新教友繼續在信仰生活上努力,與天父建立緊密的關係,並一起盡心建設天主教會大家庭。

Page 6: 福音聖師聖安多尼 · 2018. 6. 2. · 《安多尼金玉良言》余秉昭譯 慈幼出版社〕 今年6月9日及10日是我們堂慶的日子,關於慶祝的 項目,相信大家從堂區的報告中,已知之甚詳,我不在

06■堂區資訊

堂區於5月6日為今年領洗的新教友舉辦了「迎新教友日」。當日節目非常豐富,不但有堂區神長勉勵我們多學習、誦讀聖言及學習「神聖閱讀」,還有牧民議會會長及三大委員會委長(傳信委員會、禮儀委員會及互愛委員會)介紹他們的工作,另有福傳及神恩分享。隨後,我們乘搭旅遊車到慈幼會修院,舉行主日感恩祭,並參與兩個很特別的福傳活動。

到達修院,晴朗的天空,清新的空氣,令人舒暢。樹木環繞的聖心花園,噴水池的潺潺流水,美麗而莊嚴的進教之佑聖母像,讓我們感覺寧靜、平安。但可惜路上塞車阻礙了時間,只好大合照後,就開始了自助餐。

下午環節是迎新日的核心活動。慈幼會盧山修生和教友Michelle及幾位 青 少 年 組 成 的「山中聖訓」音樂福傳小組,和大家分享了13首福傳歌曲,每首都短短幾

分鐘,全部的曲詞都是自創的。他們所創作的

歌曲清新,而歌詞包含聖經故事和信仰道理,並以音樂來宣講,讓聆聽者更易明白聖經道理。大家感到很容易上口,跟着唱。本人特別喜愛「先生請給我這水」、「搭地鐵」、「苦路」等歌曲。在每首歌之間,盧修生都會簡介該曲的內容,及其帶出的信仰訊息。他講得生動風趣,且結合生活,使大家都非常投入。聽完歌曲,主日學校長蕭太回應,這些歌曲令人感動且易明,對內對外都是一個很好的福傳途徑,正代表了大家的心聲。

接着是「善牧助更新協會」更新人士張先生分享,他以自己的人生經歷、天主如何觸動他心靈,並身體力行去幫助更新人士及宣揚福音。真情分享也讓我們感慨良多。在牧民助理盧太的呼籲下,大家都伸出援手,自由捐獻給予他們的工作。

最後,在修院的聖堂,由劉戩雄神父 為 我 們 主持了主日感恩祭。神父道出了「愛的誡命」的要素,我們獲 益 良 多 。全堂區新教友在這「慈幼會修院」一齊參加彌撒,真是機會難得,也正體現我們是慈

幼大家庭的一份子。

豐富、精彩、觸動心靈的「迎新教友日」讓我獲益良多。感謝天主!感謝堂區的安排,感謝「慕道班同學會」和「主日慕道班信仰小團體、星期二慕道班信仰小團體」20多位義工的服務,令這天變得美麗、完滿,更希望在一眾新教友的信仰生活中產生深遠的影響。

堂區迎新教友日吳泳琪(新教友)

Page 7: 福音聖師聖安多尼 · 2018. 6. 2. · 《安多尼金玉良言》余秉昭譯 慈幼出版社〕 今年6月9日及10日是我們堂慶的日子,關於慶祝的 項目,相信大家從堂區的報告中,已知之甚詳,我不在

07■祈禱靈修

堂區培育組服務教友本堂培育組除了計劃延續每月的聖言聚會,亦把每月的「首主日靈修短片」訊息,透過不同

途徑與教友分享,包括《羊牧之聲》、上載到堂區網頁、Facebook及利用WhatsApp廣播給已登記聯絡電話的教友等。

今期通訊刊登6月3日(耶穌聖體聖血節)生活靈修的精簡內容,包括主日聖經金句、反省及祈禱文。

生 活 靈 修金句「耶穌拿起餅來,祝福了,擘開,遞給他們說:「你們拿去吃罷!這是我的身體。」(若20:21b)

這《彌撒默想》是國際上跨宗派的 著 名 禮 儀 專家 安 鵬 浩 神 父(Fr. Anscar J. C h u p u n g c o OSB)個人的默想 , 非 常 個 人的 , 十 分 有 啓發 , 十 分 有 智慧 , 十 分 有 深度,暖在心中,觸及靈魂深處。

明愛家庭服務相信美滿婚姻是建立家庭的重要基石。該機構一向致力推動婚姻培育的服務,陪伴夫婦們在婚姻路上共同成長。明愛家庭服務再次推出「因愛•同行」小冊子,在2018-2019年為大家帶來不同種類的婚姻培育服務。

*備註:堂區教友可在詢問處免費取用「因愛•同行」小冊子

建立美滿婚姻與家庭「莫忘真愛不設條件,它不計較,也不抱怨,

只單純地愛。」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

禮儀新書推介

反省• 耶穌基督以奧妙的方式,以餅酒成為自己的肉和

血,建立了聖體聖事,讓我們實實在在的吃到「生命之糧」。有什麼比聖體聖血更寶貴呢?

• 領受聖體前,我們有沒有預備相稱的心情以迎接基督呢?

• 我們有沒有嘗試省察罪過,看看自己是否堪當領受聖體聖血呢?

• 彌撒中恭領聖體,已變了 例 行 公事?還是珍而重之呢?

祈禱耶穌基督,感謝你召選了我們,求你助佑我們,在生活上實行你的教導,並能夠省察自己的罪過,以謙卑和愛慕的心跟隨你。亞孟。

全書164頁,內容包括:(1)緒言;(2)教會訓導;(3)進台式;(4)聖道禮;(5)聖祭禮;(6)禮成式;(7)附錄。

原作由安神父以英語親撰。新書《彌撒默想》中文版由香港教區禮儀委員會辦事處於2018年3月出版和發行,譯者為羅國輝神父。

銷售:公教進行社 $50

Page 8: 福音聖師聖安多尼 · 2018. 6. 2. · 《安多尼金玉良言》余秉昭譯 慈幼出版社〕 今年6月9日及10日是我們堂慶的日子,關於慶祝的 項目,相信大家從堂區的報告中,已知之甚詳,我不在
Page 9: 福音聖師聖安多尼 · 2018. 6. 2. · 《安多尼金玉良言》余秉昭譯 慈幼出版社〕 今年6月9日及10日是我們堂慶的日子,關於慶祝的 項目,相信大家從堂區的報告中,已知之甚詳,我不在

09■喜訊分享

主內締結婚約

5月5日吳瑋崙、樊綽穎

5月6日唐致信、孔穎芝

5月26日羅仲賢、馮業瑩

慈愛的天父,感謝您的智慧及偉大,因為您創造了天地萬物及人類,尤其是創造了父親。您把賦予生命的重大任務交給了父親。在父親英明的領導下,讓小生命能快樂健康地成長。

求您祝福天下所有的父親,賜給他們一顆愛和勇敢的心,智慧的頭腦,健康的身體。當他們感到疲倦時,給他們力量;當他們焦慮時,扶持他們;當們感到氣餒灰心時,鼓勵他們;當他們手足無措、不知怎樣維持家庭生計時,求您指引他們;當他們歡樂時,與他們一起歡樂;當們憂苦時,支持他們並與他們同在;當他們看不到前景時,給予他們新的希望。

天父,最重要的,求您時時陪伴所有的父親,給他們一顆信賴您的心,無論環境順逆,疾病健康,成功失敗,快樂痛苦,得意失意,都能將一切交托於您手中。

大聖若瑟,您曾做過耶穌的養父,您把耶穌撫養成人,您知道做父親是什麼一回事,求您做所有父親的嚮導與模範,福佑他們並與所有父親相偕。以上所求是靠我們的主基督。亞孟。

聖 心 月 祝 福 天 下 父 親

6月17日

斐林豐神父 6月23日

斐林豐神父 梁熾才神父6月21日

黃家輝神父6月23日

6月24日:吳希義神父6月29日:梁熾才神父 梁啟光神父

Page 10: 福音聖師聖安多尼 · 2018. 6. 2. · 《安多尼金玉良言》余秉昭譯 慈幼出版社〕 今年6月9日及10日是我們堂慶的日子,關於慶祝的 項目,相信大家從堂區的報告中,已知之甚詳,我不在

10■教區資訊

2018年維護生命日文告

主內親愛的兄弟姊妹:

今年的維護生命日,我特別呼籲大家,當面對生命與死亡的抉擇時,我們必須選擇生命。(參閱申30:19)

受到死亡文化的影響,社會似乎認為,死亡可以化解很多困難!當一個人感到無路可走時,可能會想到自殺。婦女意外懷孕,為免影響自己的前途,可能會選擇墮胎。一個人患了末期疾病,為免成為家庭的負擔,可能會要求安樂死。

可是,死亡絕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一個人自殺,不只問題沒有解決,很多時還會帶給家人心理的創傷,甚至令家庭陷入困局。事實上,社會上也有家人自殺後,引發的自殺謀殺案,令人感到悲痛。婦女選擇墮胎,以為可以一了百了,其實不但奪去一個無辜的小生命,更會為自己引致不同程度,有時甚至是很嚴重及始料不及的哀痛創傷。在面對末期疾病時,有人亦可能以為安樂死是一項可考慮的選擇。其實,安樂死是蓄意殺死病人,與放棄過份進取(aggressive)治療的決定不同。「當死亡已逼近且不可避免時,人可以本著良心拒絕採用希望極小而又麻煩(burdensome)的方法來延長生命」,但卻沒有直接終止生命的權利(參閱《生命的福音》通諭65)。

聖經說:「你應愛慕上主你的天主,聽從他的話,完全依賴他;因為這樣你纔能生活。」(申30: 20)

可惜,俗化的社會,將基督信仰推至生活的邊緣,讓人生活得好像天主並不存在一樣。失去了信仰的光照,人面對矇矓的未來,便容易產生憂慮、恐懼,甚至絕望。因為在失去希望的時候,在面臨死亡的時刻,只有耶穌基督是我們真正的牧人,只有他知道如何走出死亡幽谷,只有他的牧杖和短棒能令我們安慰舒暢,也只有他是我們的希望(參閱《在希望中得救》通諭6)。

教會尊重並保護任何階段的生命。天主的愛,催迫我們走向任何有需要的人,向他們展現天

父憐憫之情,讓絕望的人獲得希望,讓失胎的母親得到安慰,讓懷孕婦女的憂慮得到紓解,讓長者及末期病人得到適切的關懷和支持,也讓失去生命的胎兒得到安葬。

主內的兄弟姊妹,尤其是醫護人員、教師、社會工作者,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將基督的愛帶給有需要的人,培養下一代對個人及社會的關切,建立生命文化。我們應以愛的服務,向我們的近人保證,他的「生命永遠受到維護和促進,尤其是微弱或受到威脅的生命」(《生命的福音》通諭77)。

在此,我衷心祝福你們在生活當中為生命所作出的各類服務與見證!

香港教區主教

2018年5月3日聖斐理伯及聖雅各伯宗徒慶日

Page 11: 福音聖師聖安多尼 · 2018. 6. 2. · 《安多尼金玉良言》余秉昭譯 慈幼出版社〕 今年6月9日及10日是我們堂慶的日子,關於慶祝的 項目,相信大家從堂區的報告中,已知之甚詳,我不在

11■教區資訊

教區青年節2018 —— BE BRAVE「瑪利亞,不要害怕,因為妳在天主前獲得了寵幸」(路1:30)

為與教區內的青年一同慶祝「青年年」,今年教區青年牧民委員會將會舉辦一星期的活動,內容包括︰社區服務、放榜祈禱會、青年營等活動,歡迎堂區及學校鼓勵青少年參加。有關活動詳情如下 (按時序)︰

「敢.營」 青年營日  期 ︰ 2018年7月14日至15日(星期六至日)入營時間 ︰ 7月14日下午一時 (沙田聖本篤堂集合) 離營時間 ︰ 7月15日下午六時 (調景嶺明愛專上學院解散) 地  點 ︰ 保良局賽馬會北潭涌度假營對  象 ︰ 12至35歲的公教青年或對天主教信仰有興趣的青年費  用 ︰ 每位港幣$300元 工 作 坊 ︰ A. 傳教士之行(馬鞍山) (主講者︰  夏志誠主教)

B. 地鹽世光之行(鹽田梓) (協辦單位︰ 鹽光保育中心)C. 廚餘扎染 (協辦單位︰ Dyelicious 染樂工房)D. 舞.信仰 (主講者︰  Hip-Hop舞者柯南)E. 韓式戀愛秘笈 (主講者︰  韓國殉道福者修會朴暎燮神父)F. 音樂工作坊 (協辦單位︰ FreeUp Music)G. 福音劇場工作坊 (主講者︰ 卓灝賢@思定劇社)

報名方法 ︰ 請填妥報名表格,並連同支票遞交或郵寄至「教區青年牧民委員會」收,信封面請註明「教區青年節」。截止日期為2018年6月11日(星期一)。(支票抬頭︰教區青年牧民委員會)

教區青年節愛德服務第一場

日  期 ︰ 2018年7月8日(星期日)時  間 ︰ 上午11時至下午2時30分 地  點 ︰ 元朗聖伯多祿聖保祿堂

「Be Brave」放榜祈禱會*

日  期 ︰ 2018年7月10日(星期二)對  象 ︰ 應屆DSE考生及關心考生的朋友

*時間地點容後公佈

教區青年節愛德服務第二場^

日  期 ︰ 2018年7月12日(星期四)^時間地點容後公佈 教區青年節2018青年彌撒

日  期 ︰ 2018年7月15日(星期日)時  間 ︰ 下午4時30分地  點 ︰ 調景嶺明愛專上學院 對  象 ︰ 歡迎青少年及教友參加

Page 12: 福音聖師聖安多尼 · 2018. 6. 2. · 《安多尼金玉良言》余秉昭譯 慈幼出版社〕 今年6月9日及10日是我們堂慶的日子,關於慶祝的 項目,相信大家從堂區的報告中,已知之甚詳,我不在

12■普世教會

了解,天主的恩寵是持續不斷的,不會消失,也不會稍縱即逝;因此,它永不失敗。即使在未來,天主的恩寵也會永遠援助我們,特別是在遭逢考驗和面臨黑暗的時刻。

我們的生命並非只是偶然、或者只是在掙扎中求生存;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篇寶貴的故事,為天主所珍愛。我們「在祂眼中獲得了寵幸」,意指造物主在我們身上看到一份獨特的美好,祂為我們的生命,有一個偉大的計劃。

四、在當下鼓起勇氣當我們心中篤定天主的恩寵與我們同在時,我們就有力

量在當下鼓起勇氣:有勇氣身體力行天主在此時此地對我們生命全面性的要求;有勇氣領受天主揭示給我們的聖召;有勇氣生活出我們的信仰,不必予以隱藏或刪減。

是的,當我們向天主的恩寵開放時,不可能的事也會成真。「若是天主偕同我們,誰能反對我們呢?」(羅8:31)。天主的恩寵碰觸到你們生命的「現在」,並「緊握」你們,不管你們是怎樣的,包括你們的恐懼和限制,也向你們揭露天主奇妙的計劃!你們青年人必須知道,真的有人相信你們:你們要知道教宗對你們有信心、教會對你們有信心!也請你們要對教會有信心!

一份重大的任務,被託付給年輕的瑪利亞,正因為她年輕。你們青年人有力量,因為你們的人生正處於活力豐沛的階段。你們要善用這股力量和這份活力來改善世界,並且就從最靠近你身邊的事物開始。我希望你們能在教會內被託付以重要的責任,人們將有勇氣為你們創造空間,而你們也能妥善準備自己,以承擔這些責任。

我再次邀請你們默觀瑪利亞的愛:一份溫柔慈祥、充滿活力又具體踏實的愛。親愛的青年人,你們每一個人在一生當中,將各自領受一份獨特的召叫;天主、教會和這個世界,都在等待你們每一個人有所答覆!巴拿馬世界青年日一天天靠近,我在此邀請你們準備好自己,偕同那些希望參加這場偉大探險的青年人,以喜樂和熱情,一起來相聚。世界青年日是為勇者所設立的,而不是給那些只追求安逸舒適、一有困難就畏縮閃躲的青年人。你們願意接受挑戰嗎?

(臺灣地區主教團秘書處恭譯)

主來敲我們的心門,一如祂向瑪利亞所做的;祂希望透過祈禱與我們建立友誼,藉著聖經和我們說話,在和好聖事中給予我們慈悲,在聖體聖事中與我們同在。

親愛的青年人,不要讓你們青春活力的火花熄滅在門戶緊閉的黑暗中,而只靠電腦和智慧型手機與外界取得聯繫。請打開你生命中的重重門扉!但願你的時間和空間充滿著饒富意義的人際關係和真實的人,你可以和他們分享你真實具體的日常生活經驗。

二、「瑪利亞!」「我以你的名字召叫了你」(依43:1)我們毋須害怕,因

為天主首先以名字召叫了我們。上主的使者加俾額爾天使,以瑪利亞的名字召叫了她。

當天主以名字召叫一個人的時候,祂也會向他揭露他的聖召、他成聖的計劃和他自我實現的藍圖;藉此,這人成為給予他人的一份禮物,且是獨一無二的。當天主想要擴展一個人的生命視野時,祂會給祂所呼召的人一個新的名字,好比祂對西滿所做的─祂後來稱他「伯多祿」。

親愛的青年人,因此,以名字被召叫,是一個標記,代表我們在天主的眼中,極其尊貴,祂是如此的愛著我們。天主以你們每一個人的名字召叫你們。你們每一個人都是天主眼中的那個「你」,非常寶貴,值得尊重和被愛(參閱:依43:4)。你們要滿心喜樂地接納天主和你展開的這場交談,接受天主對你提出的請求,祂正以名字召叫你。

三、「妳在天主前獲得了寵幸」瑪利亞毋須害怕,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她在天主前獲得了

寵幸。「恩寵」這個詞是說白白給予的愛,並不求回報。當我們知道我們不需要出示一張載滿功績的「傑出履歷」,天主就願意親近我們、幫助我們,這有多麼激勵人心!天使加俾額爾告訴瑪利亞,她在天主前「已經」獲得了寵幸,並不是說她在未來才會得到。天使如此向瑪利亞報告,幫助我們

Page 13: 福音聖師聖安多尼 · 2018. 6. 2. · 《安多尼金玉良言》余秉昭譯 慈幼出版社〕 今年6月9日及10日是我們堂慶的日子,關於慶祝的 項目,相信大家從堂區的報告中,已知之甚詳,我不在

13■普世教會

親愛的青年人:

2018年世界青年日的來臨,代表將於2019年1月於巴拿馬舉行的國際世界青年日的籌劃及準備,又再向前邁進一步。我們這次朝聖之旅的嶄新階段,將與世界主教會議常規會議(主題將探討「青年、信仰與聖召辨明」),於同年展開。此一巧合,實在振奮人心。

正如你們所知,我們已經選擇了瑪利亞陪伴我們走這次的旅程,並立她做我們的榜樣,求她為我們轉禱。天主曾揀選這位納匝肋的年輕女子,作祂聖子的母親。她將與我們一路同行,邁向世界主教會議和巴拿馬世界青年日。去年,我們受她的讚頌之詞所引領─「全能者在我身上行了大事」(路1:49)─教導我們要記住過去;今年我們要同她一起靜心聆聽天主的聲音,它能激發勇氣、給予所需的恩寵,以答覆祂的召叫:「瑪利亞,不要害怕,因為妳在天主前獲得了寵幸。」(路1:30)這是上主的使者總領天使加俾額爾,對瑪利亞所發的言語;她來自加里肋亞的一個村莊,是個平凡的小女子。

一、「不要害怕!」可以理解的是,天使的突然出現,以及祂奧妙的問候:

「萬福!充滿恩寵者,上主與妳同在」(路1:28),使瑪利亞深感困惑。她的身分和她的聖召,第一次被如此揭露,令她至為驚訝;在此之前,她一無所知。瑪利亞一如聖經中記載的其他人物,面對上主召叫的奧蹟,顫動不已;祂在她面前,陳列祂計劃的浩瀚偉大,讓她越感身為卑微受造物的渺小。天使透視她的心靈深處,說:「不要害怕!」天主也讀透我們的心,祂深知我們在生活中一定會面對的各樣挑戰,特別當我們必須面臨許多重要選擇時;因為我們在世的行事與為人,透過我們所做出的決定,表現出來。當我們面對未來、我們的生活方式和我們的聖召,而必須做出抉擇時,我們常會感到不寒而慄,被諸多恐懼和害怕所盤據及困擾。

而你們青年人呢?你們的恐懼是什麼?你們最擔心的是什麼?其實,那些已經領受了信德的恩賜、而且認真追尋個人聖召的青年人,並未免於恐懼:有些人認為,天主現在

對我的要求、或者天主以後所要要求我的,我可能做不到;或者,按照天主給我指示的道路前進,我可能不會有真正的幸福、也無法達到天主的要求;另有些人認為,就算我走上天主要我走的路,誰敢保證我能把這條路好好走完?我會不會灰心喪志?我 會 不 會 失 去 熱 忱 ? 我能夠終我一生,堅持到底嗎?

當懷疑和恐懼充斥我們心中時,「辨明」勢在必行,使我們得以整理紛亂的思緒和感情,從而謹慎且恰如其分地採取行動。因此,我請你們每一個人深入自己的內心,將其中的恐懼一一辨認出來。聖經並不輕忽人恐懼的經驗和它的諸多成因。亞巴郎曾經害怕過(參閱:創12:10),雅各伯曾經害怕過(參閱:創31:31;32:7),梅瑟(參閱:出2:14;17: 4)、伯多祿(參閱:瑪26:69)和宗徒們(參閱:谷4:38-40;瑪26:56)都曾經害怕過。耶穌自己,更經歷了無可比擬的恐懼和痛苦的折磨(參閱:瑪26:37;路22:44)。

聖召是一份從上而來的召叫;循此脈絡,辨明主要意指向發出呼召的「他者」敞開我們自己。因此,在祈禱中,必須保持靜默,才能聽到天主的聲音,在我們的心中迴響。天

「瑪利亞,不要害怕, 因為妳在天主前獲得了寵幸。」

第33屆世界青年日教宗方濟各文告摘錄•••••••••

(路1:30)

Page 14: 福音聖師聖安多尼 · 2018. 6. 2. · 《安多尼金玉良言》余秉昭譯 慈幼出版社〕 今年6月9日及10日是我們堂慶的日子,關於慶祝的 項目,相信大家從堂區的報告中,已知之甚詳,我不在

14■聖言啓迪

一些虛幻的事物。愛是具體的。耶穌要求我們遵守的命令只有一個,即「你們該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一樣」。

教宗問道,我們如何與他人分享復活主賜予我們的愛呢?他答說:「耶穌多次指出誰是我們應該愛的人,我們不是以言語而是以行動去愛。這個人是我在路上遇到的人,他的面容和經歷在向我發出詢問;他的臨在促使我從自身的利益和安全中走出來;他是那個期待我能聆聽他,並與他同行的人。」

教宗說,「讓我們首先從家庭、團體、工作和學校中開始。這樣,如果我與耶穌同在,那麼祂的愛可以傳到別人那裡,吸引他們到祂身邊,與其建立友誼」。這種對他人的愛在我們生命中必須成為一件恆常的事。「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蒙召,像保護珍寶一樣以愛來保護年長者,即使他們會帶來經濟問題和不便;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為病人,即使是臨終病人,提供一切可能的幫助;這就是為什麼總是要接納未出生的孩子;這就是為什麼,最終要捍衛和愛護從受孕到自然死亡的生命。」

教宗最後總結道,我們要彼此相愛,就如耶穌愛了我們一樣。「如果我們沒有一顆像祂那樣的心,我們就無法做

到。我們蒙召每主日 參 與 彌撒 聖 祭 ,為 的 是 在我 們 內 塑造 一 顆 有如 基 督 那樣 的 心 ,這 樣 , 我們 終 其 一生 會 被 祂的 慷 慨 行 為 所 指引。願聖母瑪利亞幫助我們存留在耶穌的愛內,不斷學習地去愛每個人,

尤其是最弱小者,因為這是我們基督徒的使命」。

5月13日,教宗談到普世教會於當天慶祝的耶穌升天節,表明這個節日將我們的目光引向高天,同時提醒我們不忘教會的使命。

教宗說:「耶穌升天勉勵我們仰目望天,然後立即注視大地,去執行復活的主託付於我們的使命。」耶穌升天「要求我們具有眼目和心靈」,好能與耶穌相遇,「服事祂並在眾人面前為祂作見證」。「這要求我們成為耶穌升天的男人和女人,也就是沿著時代的軌跡尋找基督的人,將祂救恩的話語帶到天涯地角」。

這是一段與耶穌相遇的旅程,充滿希望的標記。「在這段旅程中,我們透過弟兄姊妹和窮人,透過那些親身經歷著過去與今日貧窮的殘酷和痛苦的人,與基督相遇。一如復活基督當初以聖神的力量派遣祂的宗徒們,如今祂也以同樣的力量派遣我們,讓我們成為具體及可見的希望標記」。

耶穌授予門徒的使命正是「你們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傳福音」(谷16:15)。可見,傳揚福音「沒有邊界」而且「超出人的力量」。教宗說:「耶穌把這個重任交給一群卑微和沒有大學問的人,似乎實在過於冒險!然而,這個人數不多、又在世上強權面前顯得微不足道的團隊卻奉命將耶穌愛與慈悲的訊息帶到天涯地角。」

天主的計劃只能憑著天主賜予宗徒們的力量而得以實現,而宗徒們的使命也將得到聖神的扶持。天主的計劃經由世世代代蜿蜒前行,至今仍繼續不斷地行進。此外,耶穌交給宗徒們的使命也「要求我們眾人予以合作」。「每個人因自己所領受的聖洗聖事,都有能力宣講福音」。

聖洗聖事「促使我們成為使徒,前去宣講福音」。「因為耶穌賜予我們希望,祂升到天上且敞開天上之門,希望我們將來前往那裡」。童貞聖母瑪利亞幫助我們「舉心向上」,而且「腳踏實地」,「在生命和歷史的具體環境中勇敢地傳播福音」。

(資料:梵蒂岡電台)

Page 15: 福音聖師聖安多尼 · 2018. 6. 2. · 《安多尼金玉良言》余秉昭譯 慈幼出版社〕 今年6月9日及10日是我們堂慶的日子,關於慶祝的 項目,相信大家從堂區的報告中,已知之甚詳,我不在

15■聖言啓迪

今期通訊與大家分享教宗方濟各於復活期至耶穌升天節的一些主日福音反省。4月29日(復活期第5主日),教宗勉勵聖伯多祿廣場上的信眾在各自的生活中活出聖德,「與耶穌契合,秉持愛和服務的態度」。

當天的《若望福音》(若15:1-8) 記述,耶穌自稱是「真葡萄樹,邀請我們存留在祂內,從而結出許多果實」。教宗指出,基督徒生活的秘訣正是「保持」與基督的契合。

「這意味著與主同在,從而有勇氣走出自我,走出自己的舒適圈、我們狹隘和受保護的空間,轉向他人需求的開闊大海,在世界各地作出我們的基督徒見證。這種敢於走出自己和轉向他人需要的勇氣,源於我們相信上主復活了,我們堅信祂的聖神陪伴著我們的歷史。」

與基督共融所結出的最成熟果實,正是「向近人行愛德」,愛兄弟姊妹,「忘卻自我」,「直到承受最終的後果」,如同耶穌所做的那樣。

教宗說:「信徒的愛德活力不是戰略的結果,並非源於外力、社會需求或意識形態的驅使,卻是源自與耶穌的相遇以及存留在祂內。祂是我們吸取養分的生命,這『生命』為社會帶來不同的生活和消費方式,把弱小者置於首位。」

如果我們與主「親密」同在,我們就如葡萄樹和葡萄枝,就能「因著上主的復活結出新生命、慈悲、正義與和平的果實」。教宗引用宗座勸諭《你們歡喜踴躍吧》指出,聖人們「圓滿活出了基督徒的生命和愛德見證」。

「為了成聖,我們『沒有必要成為主教、司鐸、修女或會士。我們所有人都蒙召成為聖人,以愛生活,在各人日常

的工作中,在所處的環境中作出自己的見證』。我們所有人都蒙召成聖;我們必須帶著從復活主那裡得到的財富成為聖人。每項活動,無論勞動還是休息,無論家庭生活還是社會生活、行使政治責任、文化和經濟活動等,每項活動,無論規模大小,如果與耶穌契合,秉持愛和服務的態度,就是圓滿活出聖洗聖事和福音聖德的機會。」

5月6日(復活期第6主日),教宗再次重複向信眾說,耶穌多次指出,我們要以行動而非言語去愛他人。

當天福音取自《若望福音》(若15:9-17),記述耶穌要求門徒們「應存在祂的愛內」,祂說,「你們該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一樣」。這是耶穌給予門徒和那些願意實現裡外一致、成為復活主的團體之教導和意義。教宗解釋說,「基督的愛不是一種膚淺的情感,而是發自內心的基本態度,這態度在遵照基督旨意的生活中彰顯出來」。愛就是在每天的生活、態度和舉止中實現出來,否則,那只是

與│教│宗│一│同│反│省

與主契合 活出聖德 見證福音

Page 16: 福音聖師聖安多尼 · 2018. 6. 2. · 《安多尼金玉良言》余秉昭譯 慈幼出版社〕 今年6月9日及10日是我們堂慶的日子,關於慶祝的 項目,相信大家從堂區的報告中,已知之甚詳,我不在

16■教友分享

4月29日(復活期第5主日),天晴炎熱。早上八時半,我們一家四口和其他聖安多尼堂義工隊的隊員及家人,大大小小共44人,在神師黃家輝神父帶領下,浩浩蕩蕩地由教堂出發,乘坐旅遊巴士前往西貢,再坐船到今次目的地:鹽田梓。於車程中,我們首先為這次朝聖之旅向天主祈禱感恩,之後亦為其中一家四口因小女兒當天早上發燒而無奈臨時退出的一個家庭奉獻一串玫瑰經,祈求聖母保守及轉禱,讓小女孩早日痊癒。

鹽田梓是位於西貢海的小島,亦是一個朝聖熱點,那兒因設田曬鹽而得名。下船後,我們首先去到聖若瑟小堂參與黃神父特別為我們舉行的主日感恩祭。黃神父講道時,指出了我們這個義工隊一個更全面的意義:「義」工不僅是「義務」工作、不收取報酬這一般的定義,更有著因為信賴天主而成為「義」人的意思,就如亞巴郎因為信賴天主,所以成為義人,真的發人深省。感恩祭結束後,當地的兩位導賞員向我們介紹這座有128年歷史的聖堂。聖堂地方雖小,但整齊清潔,環境清幽恬靜,不愧是朝聖熱點。

中午一行人到附近餐廳吃簡單而美味的午飯,品嚐那兒出名的土窰爐燒雞和燒豬頸肉。午飯後我們便開始行山活動,沿途欣賞課室歷史文物展館、客家村屋、陳志明副主教的祖屋、古井及鹽田等,導賞員給予我們耐心詳細介紹。

今次朝聖之旅,既能親近天父,又增廣見聞,非常有益身心,大人及小朋友皆大開眼界,樂而忘返。感謝天父賜予我們這羣義工隊員及家人美好豐盛的一天!

義工隊鹽田梓朝聖 黃世基

Page 17: 福音聖師聖安多尼 · 2018. 6. 2. · 《安多尼金玉良言》余秉昭譯 慈幼出版社〕 今年6月9日及10日是我們堂慶的日子,關於慶祝的 項目,相信大家從堂區的報告中,已知之甚詳,我不在

17■教友分享 先 父 周 和 熙 , 八

兄弟姊妹中排行第四。幼 年 時 東 莞 長 大 , 接受私塾教育,誦習儒家經典。後隨親人來港生活,成家立業,生兒育女。

戰 前 初 期 , 他 曾任職正規消防員,戰後轉職英資公司工作;而工餘亦兼後備消防員工作。於60年代,他已擢升至消防隊長。在整個消防服務生涯中,曾獲頒兩項殊榮:「防衞獎章」和「長期服務獎章」。而爸爸喜獲並接受這兩項獎章,深表榮幸!

五零年代,爸爸除了要侍奉高齡的祖母外,還需要獨力擔負養育天主賜的九名兒女的天職。在主的大能安排下,爸爸與媽媽──周朱月瓊(聖名:瑪利亞)成家立室;先後生育了兩男七女。目前膝下有孫輩14人,各自成家,更繁衍生育15名曾孫。當兒女尚在幼時,爸爸獨力賺錢去供書教學,衣食住行所需的問題;他如何去解決及處理呢?他憑主賜予的智慧,有着如下的辦法:有教會的實質幫助──有奶粉、衣服和米派發;有後備消防的周年獎金;有華僑日報的助學金等支援去解決。直至家中的大家姐及二家姐,於十多歲時提早出來社會工作賺錢幫補家計,從而改善生活。

於1955年,經胡子義神父介紹,並帶領爸爸到聖安多尼堂,去學習道理,洗禮入教。1958年亦有幸得到恩澤民神父推介,於同年聖誕節,我們一家大小10人亦接受洗禮入教。翌年我們部份兄弟姊妹有幸考進天主教學校接受教育!在此,我們深感主的眷愛及祝福恩祐,感恩不盡!

爸爸將聖家的簡樸精神,活現於我們家庭的子女身上!媽媽取名瑪利亞;因她要照顧丈夫和子女起居,從未外出工作;故此,她仿似昔日聖母在聖家的服務精神。她一生順

從丈夫,履行教導子女的天職,把一切默存心中,從不多言及計較,她默然地去照顧各人的需要。

爸 爸 生 前 的 五 句寶訓:「負責任、明是非、知廉恥、重禮儀、愛自律」。他強調:如在日常生活中,銘記而實行在生活的話,足以我們一生受用;因德行較學識猶勝一籌呢!

爸爸一生充滿消防員的精神:守紀律,處

事認真及冷靜。他更強調:「天助、自助、人助,」更需要我們子女明白到: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道理。他在工餘時,曾參加多個教會團體:如聖安多尼堂─男聖體會、儲蓄互助社、鮑思高協進會等。社團有:周氏宗親總會,灣仔區文娛康樂體會,世界至德宗親總會等公益事業。他在社區團體的心德─攝影,是他最喜愛的活動;而他的慷慨,不遺餘力,值得我們後人學習及實行!

爸爸在世的任務已完成了,要跑的路亦跑完了。他於3月20日上午離世,蒙主寵召,享年96歲,願他早日安抵天鄉。

爸、媽,你們安息吧。我們會更努力,秉承你們的寶訓,以你們的榜樣及精神,去處世待人。「成聖自己,聖化他人」,作為愛主愛人的典範;願他日相聚,享受主在天鄉預設的盛宴!

我們尤如你仍在吩咐你的子女及孫兒們:「你們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一樣,你們應該要照樣做,別人便可認出你們是我的兒女」。

先父周和熙遺字:「人生自古誰無結,留得善表照世人」。

虔敬悼念—我們可敬愛的爸媽

吳永雄撰寫、周榮新供稿

Page 18: 福音聖師聖安多尼 · 2018. 6. 2. · 《安多尼金玉良言》余秉昭譯 慈幼出版社〕 今年6月9日及10日是我們堂慶的日子,關於慶祝的 項目,相信大家從堂區的報告中,已知之甚詳,我不在

18■善會分享

葡萄園舉辦的暑期興趣工作坊已經第20年了,目的是鼓勵孩子們在暑假中積極參與有意義的課餘活動。以不同形式吸收新知識,獲得新經驗,從中學習及思考,發揮潛能,提升自信心、責任感和獨立能力,培育良好的個人品格,自律精神及團體精神,並在天主的愛內達至全人發展。我們繼續舉辦較受歡迎的項目,每組限收8-10名7-12歲的初學者。因往年反應熱烈,又因名額有限,請從速報名。詳情請到堂區詢問處參閱報名單張。

「2018暑期興趣工作坊」

堂區愛心探訪小組成立於2014年,當時是為響應陳志明副主教提議各堂區舉辦愛心飯局活動,招待區內基層市民來堂區每月一次飯聚。為此,明愛莫張瑞勤社區中心社工和當年主任司鐸黃建國神父相討後,考慮到堂區廚房設備之不足,交通上之安排及種種問題,黃神父便建議愛德服務不一定是飯局,而探訪及幫助獨居長者亦是另一可考慮的事工。於是我們與西環明愛合作,成立了一個愛心探訪小組,服務對象就選定有60年歷史的西環邨。該邨可以說是最多獨居長者居住的屋邨,當中的人情味及歷史亦是最豐富。

感謝聖神的帶領,小組現有8位會員。每月第二個星期六早上,我們都會去西環邨探訪獨居長者,主要和他們聊聊天,聽聽他們的故事。在過去的3年,我們有為長者清潔家居、為他們舉辦新春聯歡、出外飲茶及新界半天遊。

如果你有興趣加入我們的小組,一起探訪獨居長者,歡迎到堂區辦事處查詢。希望透過我們小小的服務,能令獨居的老友記感到溫暖、喜樂及平安,而在服務中活出我們的信仰,實踐愛主愛人。

愛心探訪西環邨獨居長者「莊稼多而工人少」 (路10:2) 李淑蘅

編號 班別/課程內容 上課時間

1小小書法家教授正確的書法姿勢和基本的書法技巧。(由有相關經驗成人導師教授)

7月16 - 8月1日逢星期一、三、五上午9:00 – 10:00

2巧手手工小組透過創作及自製不同的手工作品,發掘創意及培養藝術素養。(由有相關經驗成人導師教授)

7月16 - 8月1日逢星期一、三、五上午10:00 – 11:00

3劇場表演訓練小組學習即興表演形式和合作精神。(由有相關經驗中學教師教授)

7月16,18,20,26,27,30日;8月1,3日上午11:00 – 12:00

4小小魔術師通過學習表演魔術,鍛鍊思考能力,體會魔術的樂趣。(由香港專業表演魔術師教授)

7月16 - 8月1日逢星期一、三、五下午2:00 – 3:00

5趣味英文班以輕鬆有趣的方法,訓練英文會話及演講能力。(由小學教師教授)

7月16 - 8月1日逢星期一、三、五下午3:00 – 4:00

6烹飪班教授簡單烹飪技巧,領略烹飪的樂趣。(由有相關經驗成人導師教授)

7月14 - 8月4日逢星期六上午10:30 – 12:30

7乒乓球訓練小組加強群體合作精神,鍛鍊體能,教授乒乓球基本打法及球例。(由有相關經驗成人導師教授)

7月14 - 8月4日逢星期六下午2:30 – 4:30

Page 19: 福音聖師聖安多尼 · 2018. 6. 2. · 《安多尼金玉良言》余秉昭譯 慈幼出版社〕 今年6月9日及10日是我們堂慶的日子,關於慶祝的 項目,相信大家從堂區的報告中,已知之甚詳,我不在

19■善會分享

本堂門捐款項 80,651.00

特別捐款 26,000.00

會員秘捐 6,620.00

中央分會已撥款 156,664.70

會員代付探訪款項(待中央分會撥款) 16,774.80

本年收入各項捐款交中央分會 113,271.00

本年度探訪款項(2,003個案 ) 119,775.60

本協會聯同本堂長青組、男聖體會招待長者新春聯歡 (100個案) 4,554.90

本協會舉辦 “與主樂遊遊” 活動招待55位長者、單親家庭一天遊及午餐 12,900.00

醫藥援助 (13個案) 5,748.00

教育援助 (補習費及書簿費) (28個案) 30,461.00共計 (港幣) 286,710.50 286,710.50

主耶穌基督說︰「施予比領受更為有福」(宗20:35)。我們衷心希望你們以各種方式支持聖雲先會的工作,並成為我們的一份子,用愛德行動活出信仰和在服務中將主的福音傳送予遇到的受訪同行者。

聖雲先會於1833年在巴黎成立,而香港第一個協會成立於1863年,現在全球有153個國家有聖雲先會,每日在世界各地為有需要的受訪者服務,本會的服務對象是不分種族和宗教,服務範圍包括探訪老人院的長者、獨居長者、年長的神父、新移民及南亞裔難民等。聖雲先會各會員每月都親自與受訪者接觸,透過日久的相處、尊重及關懷,使到我們和受訪者由互不認識到成為朋友,在愛中互相扶持。

以愛服務:認識及支持聖雲先會

聖 雲 先 會 聖 安 多 尼 堂 協 會 收 支 報 告2017年4月1日 ─ 2018年3月31日

註 (一) 本協會全年收入捐款交中央分會 HKD113,271.00 本協會全年各項支出由中央分會撥款支付 HKD173,439.50 收支對比 : (HKD60,168.50)

Page 20: 福音聖師聖安多尼 · 2018. 6. 2. · 《安多尼金玉良言》余秉昭譯 慈幼出版社〕 今年6月9日及10日是我們堂慶的日子,關於慶祝的 項目,相信大家從堂區的報告中,已知之甚詳,我不在

20■善會分享

主日兒童慕道D班─譚紫喬4月29日早上,我和一家人坐車到教堂去,如平常主日

一樣的路程,卻有著不一樣的心情。一路上我一直想着:我會不會讀錯字呢?擔心和緊張的心情伴隨地鐵站飛快而過。到達聖安多尼堂後,我就慢慢的把要讀的經文再看和讀熟。過了一會,論到我讀了,我害怕得全身顫抖,但卻裝著鎮定慢慢步出講台前,原來聖神真的臨在!拿起咪,我清晰地朗

讀每一句句子,直至完結,然後聽著大家同唸:「感謝天主!」心中想:「成

了!」向神父鞠躬後,便緩緩離開講台。知道自己有很多如聲線、速度等地方仍待改進,但感恩的是:原來踏出講台,就是更靠近天主,在

眾人前承認我是小小天主教徒的第一步啊!

主日兒童慕道D班─Elise HoI was very happy that my mother chose a white and

black dress for me. I like the Sunday gathering because the place is comfortable. It is big enough for twenty to thirty people. On 29 April, eight people were doing the reading with me. At first, I was reading after the first paragraph, then later someone wanted to read mine. So I let her, and then I changed to read the second paragraph. I felt a little bit unpleased, but I was still happy. I think that I read so well because I was not afraid. That night, I couldn’t sleep because I still felt the inner joy within myself.

主日兒童慕道D班─Andrea LeungI felt very happy that I would be taking part in the

children’s mass. When I first got the role, I was very excited and surprised. The teachers there taught me how to read the passage. I kept practicing and finally it was the day of the mass. My mother bought me a beautiful white dress. I felt like a princess wearing it and I really I love my dress. The mass started and I felt nervous. When a staff

called out my part, I stepped out of the seat area, took a bow and started on

and on to read. I finally did it! I was so happy. I know that God helped me because I was not nervous at all! It was an amazing day for me. I know that it was through God’s

help that I made it. I’m hoping to participate in more masses.

主日兒童慕道B班─黎琛瑜四月二十九日首次帶我的女兒琛瑜到聖安多尼堂上「主

日兒童慕道班」,適逢為兒童彌撒日,讓她有機會感受彌撒的儀式,目睹整個領禱、唱聖詩及領聖體的過程,與其他小朋友一起參與,最後離開時還有小朋友喜歡的「扭蛋」。

女兒幸運地抽到了一條十字架項鍊,令 她 非 常 感 謝 及 興奮,回到學校更與同學分享經過,嘴唇邊掛著「我的教堂」很美麗,我們亦感受到她的喜悅。

真的要稱讚教會的導師貼心安排。對於一個4歲多的小女孩,兒童彌撒來得較親切,且與小朋友參加群體教會聚會,學會舉行儀式時要嚴肅安靜。「扭蛋」這個創意安排更令小朋友喜出望外,愛上了教堂。

琛瑜在玫瑰崗幼稚園一直都有到校園的chapel祈禱,不時談及她心目中的耶穌爸爸,令我們儘管繁忙,亦希望帶琛瑜返主日兒童慕道班。這次經驗,讓我們感到這個決定是對的。

主日兒童慕道B班─謝以朗(母親分享)以朗在兒童主日彌撒中被選為負責讀禱文的其中一位小

朋友。得知要擔任這個重要的崗位時,他感到很興奮,並且認真的在家人面前朗讀來練習。

彌撒當天,以朗及其他小朋友跟從導師引領進行各項儀式,並且誠心認真地誦讀禱告。彌撒後,以朗表示預備時十

分緊張,可是完成後感到很滿足、很有成功感及愉快。爸爸也在彌撒當中,看

見小朋友接受神父祝福時很感動。

感謝慕道班導師給予機會,並感恩有天主對以朗的愛護和帶領。希望以朗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成長,繼續作天主的小羊。

Page 21: 福音聖師聖安多尼 · 2018. 6. 2. · 《安多尼金玉良言》余秉昭譯 慈幼出版社〕 今年6月9日及10日是我們堂慶的日子,關於慶祝的 項目,相信大家從堂區的報告中,已知之甚詳,我不在

21■善會分享

Let me start this sharing passage with 2 Corinthians 9:6 – “Consider this: whoever sows sparingly will also reap sparingly, and whoever sows bountifully will also reap bountifully.’’ These words really inspired me and touched my heart. For the last five years being a member of Don Bosco Choir, I have learned to understand more deeply about the word of God by listening to the holy gospel and the homily during mass. I have learned from Bible sharing with our community, also offering myself wholeheartedly to the Lord by singing which I can express my gratitude and sincere prayers to Him. I am overwhelmed of being in the group for their generosity and love.

I would say...I am blessed to have found a family in the church community where I enjoyed very much to serve and I really felt the holy spirit guiding us towards our works of service. I built up my self-confidence, my talent and ability to mingle with one another. I was an active member then, until one blessed day I had made up my mind to move to other country for an employment. I decided to leave because the perfect moment has come. God has granted my prayers and this is my dream come true.

Honestly, leaving Don Bosco Choir did not seem as simple because I have grown with my brothers and sisters in Christ who are nice to me and my spirituality is nurtured within this community. I have learned a lot of things that I can treasure for the rest of my life. And I surely would miss the whole group. I would miss to perform in the choir, gatherings, parties, activities, all the events and outdoor functions. I would really miss them all.

On 18 March, the Choir organized a simple lunch as a “Farewell Party “ for me. They wished me good luck for my new destination in life journey. I was overwhelmed with their warm wishes and prayers and it was a blessing for me to have them at that moment.

Right now I am here in Istanbul-Turkey, the Islamic country where I find myself completely a stranger in this new place, new cultures and traditions, new environment that I must be very vigilant to all the people around. I need to accept the fact that this is totally different from Hong Kong where I have worked for the last 14 years. The family whom I work with now is nice and kind-hearted, very generous to me. I am contented and happy because they treat me equally as part of their family. I don’t feel any discrimination even though we are of different religions, cultures and traditions. Despite of all our differences, we find comfortable to get along with each other. They have shown me the value of being a human who has freedom and the heart with good intentions. I am very lucky to work for them and I really thank the Lord for this opportunity and His generosity upon me. I thank the Lord for His blessings, guidance and ability that He bestowed

on me towards my work. I will dedicate myself by serving them faithfully and sincerely. All I hope is that I will be able to accomplish my commitment with them and that my hard-earned money will be kept accordingly for a better life and I will be able to share with other people who are in need. The Lord said in John 14:1 “ Do not let your hearts be troubled. You have faith in God; have faith also in me.’’

And yet, I would like to share with you the greatness of the Lord. Being new in this country, I have nowhere to go but to find my home - the Catholic Church. For the very first time when I took my day off, I looked for a Catholic Church around the city. Knowing that communication and language are the usual problem for a foreigner like me and haven’t got my own internet then, I asked a lady to help me find a church. Eventually she showed me the way, but to my surprise it was an Orthodox church. I slowly got inside and observed how they worship God. When I was inside sitting quietly, I felt uneasy. I didn’t feel the holy spirit so I left. The second time of search was the same – unsuccessful. Being frustrated, I lost my way and reached to the European side of Turkey and was badly upset by the taxi driver who cheated me to pay a costly fare. However, thank God that I came home safe and sound and forgot about the bad experience on that day.

Nonetheless, I am positive, hopeful and never give up. I continued to search for the third time and finally found the St. Anthony’s Church of Padua in Istanbul by the help of a Filipino lady who has worked here for quite some time. Again thank God for His guidance. I feel like at home, the home of St. Anthony’s Church in Pokfulam. The ambiance here is very solemn and quiet. There are less people going to church on weekdays. Now I have found my new home, the real church that I’ve been looking for and the place where I belong to. Praise the Lord! Thank Jesus. You are truly the way, the truth and the life. For God said in John 14:26 “Whoever wants to serve me, let him follow me, and wherever I am, there shall my servant be also. If anyone serves me the Father will honour him.”

So brothers and sisters, let us keep our FAITH, HOPE and LOVE for the Lord our God. I am wishing you all bountiful blessings and graces. May God be our light that shines upon us. Peace be with you all. God bless and all the best.

I Believe in a Perfect Moment Marivic David (Don Bosco Choir)

Page 22: 福音聖師聖安多尼 · 2018. 6. 2. · 《安多尼金玉良言》余秉昭譯 慈幼出版社〕 今年6月9日及10日是我們堂慶的日子,關於慶祝的 項目,相信大家從堂區的報告中,已知之甚詳,我不在

Holy Father’s Prayer Intention for June六 月 份 教 宗 祈 禱 意 向

antidote to the virus of falsehood is purification by the truth. In Christianity, truth is not just a conceptual reality that regards how we judge things, defining them as true or false. The truth is not just bringing to

light things that are concealed, “revealing reality”, as the ancient Greek term aletheia (from a-lethès, “not hidden”) might lead us to believe. Truth involves our whole life. In the Bible, it carries with it the sense of support, solidity, and trust, as implied by the root ‘aman, the source of our liturgical expression Amen. Truth is something you can lean on, so as not to fall. In this relational sense, the only truly reliable and trustworthy One – the One on whom we can count – is the living God. Hence, Jesus can say: “I am the truth” (Jn 14:6). We discover and rediscover the truth when we experience it within ourselves in the loyalty and trustworthiness of the One who loves us. This alone can liberate us: “The truth will set you free” (Jn 8:32).

Freedom from falsehood and the search for relationship: these two ingredients cannot be lacking if our words and gestures are to be true, authentic, and trustworthy. To discern the truth, we need to discern everything that encourages communion and promotes goodness from whatever instead tends to isolate, divide, and oppose. Truth, therefore, is not really grasped when it is imposed from without as something impersonal, but only when it flows from fre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rsons, from listening to one another. Nor can we ever stop seeking the truth, because falsehood can always creep in, even when we state things that are true. An impeccable argument can indeed rest on undeniable facts, but if it is used to hurt another and to discredit that person in the eyes of others, however correct it may appear, it is not truthful. We can recognize the truth of statements from their fruits: whether they provoke quarrels, foment division, encourage resignation; or, on the other hand, they promote informed and mature reflection leading to constructive dialogue and fruitful results.

Peace is the true newsThe best antidotes to falsehoods are not strategies,

but people: people who are not greedy but ready to listen, people who make the effort to engage in sincere dialogue so that the truth can emerge; people who are attracted by goodness and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how they use language. If responsibility is the answer to the spread of fake news, then a weighty responsibility rests on the shoulders of those whose job is to provide information, namely, journalists, the protectors of news. In today’s world, theirs is, in every sense, not just a job; it is a mission. Amid feeding frenzies and the mad rush for a scoop, they must remember that the heart of information is not the speed with which it is reported or its audience impact, but persons. Informing others means forming others; it means being in touch with people’s lives. That is why ensuring the accuracy of sources and protecting communication are real means of promoting goodness, generating trust, and opening the way to communion and peace.

I would like, then, to invite everyone to promote a journalism of peace. By that, I do not mean the saccharine

kind of journalism that refuses to acknowledge the existence of serious problems or smacks of sentimentalism. On the contrary, I mean a journalism that is truthful and opposed to falsehoods, rhetorical slogans, and sensational headlines. A journalism created by people for people, one that is at the service of all, especially those – and they are the majority in our world – who have no voice. A journalism less concentrated on breaking news than on exploring the underlying causes of conflicts, in order to promote deeper understanding and contribute to their resolution by setting in place virtuous processes. A journalism committed to pointing out alternatives to the escalation of shouting matches and verbal violence.

To this end, drawing inspiration from a Franciscan prayer, we might turn to the Truth in person:

Social NetworksThat social networks may work towards that inclusiveness which respects other for their differences.

社交網絡願社交網絡運作朝向促進包容,以尊重彼此之不同。

22■反省祈禱

Page 23: 福音聖師聖安多尼 · 2018. 6. 2. · 《安多尼金玉良言》余秉昭譯 慈幼出版社〕 今年6月9日及10日是我們堂慶的日子,關於慶祝的 項目,相信大家從堂區的報告中,已知之甚詳,我不在

or distorted data meant to deceive and manipulate the reader. Spreading fake news can serve to advance specific goals, influence political decisions, and serve economic interests.

The effectiveness of fake news is primarily due to its ability to mimic real news, to seem plausible. Secondly, this false but believable news is “captious”, inasmuch as it grasps people’s attention by appealing to stereotypes and common social prejudices, and exploiting instantaneous emotions like anxiety, contempt, anger and frustration. The ability to spread such fake news often relies on a manipulative use of the social networks and the way they function. Untrue stories can spread so quickly that even authoritative denials fail to contain the damage.

The difficulty of unmasking and eliminating fake news is due also to the fact that many people interact in homogeneous digital environments impervious to differing perspectives and opinions. Disinformation thus thrives on the absence of healthy confrontation with other sources of information that could effectively challenge prejudices and generate constructive dialogue; instead, it risks turning people into unwilling accomplices in spreading biased and baseless ideas. The tragedy of disinformation is that it discredits others, presenting them as enemies, to the point of demonizing them and fomenting conflict. Fake news is a sign of intolerant and hypersensitive attitudes, and leads only to the spread of arrogance and hatred. That is the end result of untruth.

How can we recognize fake news?None of us can feel exempted from the duty of

countering these falsehoods. This is no easy task, since disinformation is often based on deliberately evasive and subtly misleading rhetoric and at times the use of sophisticated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Praiseworthy efforts are being made to create educational programmes aimed at helping people to interpret and assess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the media, and teaching them to take an active part in unmasking falsehoods, rather than unwittingly contributing to the spread of disinformation. Praiseworthy too are those institutional and legal initiatives aimed at developing regulations for curbing the phenomenon, to say nothing of the work being done by tech and media companies in coming up with new criteria for verifying the personal identities concealed behind millions of digital profiles.

Yet preventing and identifying the way disinformation works also calls for a profound and careful process of discernment. We need to unmask what could be called the “snake-tactics” used by those who disguise themselves in order to strike at any time and place. This was the strategy employed by the “crafty serpent” in the Book of Genesis, who, at the dawn of humanity, created the first fake news (cf. Gen 3:1-15), which began the tragic history of human sin, beginning with the first fratricide (cf. Gen 4) and issuing in the countless other evils committed against God, neighbour, society and creation. The strategy of this skilled “Father of Lies” (Jn 8:44) is precisely mimicry, that sly and dangerous form of seduction that worms its way into the heart with false and alluring arguments.

In the account of the first sin, the tempter approaches the woman by pretending to be her friend, concerned only for her welfare, and begins by saying something only partly true: “Did God really say you were not to eat from any of the trees in the garden?” (Gen 3:1). In fact, God never told Adam not to eat from any tree, but only from the one tree: “Of the tree of the knowledge of good and evil you are not to eat” (Gen 2:17). The woman corrects the serpent, but lets herself be taken in by his provocation: “Of the fruit of the tree in the middle of the garden God said, “You must not eat it nor touch it, under pain of death” (Gen 3:2). Her answer is couched in legalistic and negative terms; after listening to the deceiver and letting herself be taken in by his version of the facts, the woman is misled. So she heeds his words of reassurance: “You will not die!” (Gen 3:4).

23■反省祈禱

The tempter’s “deconstruction” then takes on an appearance of truth: “God knows that on the day you eat it your eyes will be opened and you will be like gods, knowing good and evil” (Gen 3:5). God’s paternal command, meant for their good, is discredited by the seductive enticement of the enemy: “The woman saw that the tree was good to eat and pleasing to the eye and desirable” (Gen 3:6). This biblical episode brings to light an essential element for our reflection: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harmless disinformation; on the contrary, trusting in falsehood can have dire consequences. Even a seemingly slight distortion of the truth can have dangerous effects.

What is at stake is our greed. Fake news often goes viral, spreading so fast that it is hard to stop, not because of the sense of sharing that inspires the social media, but because it appeals to the insatiable greed so easily aroused in human beings. The economic and manipulative aims that feed disinformation are rooted in a thirst for power, a desire to possess and enjoy, which ultimately makes us victims of something much more tragic: the deceptive power of evil that moves from one lie to another in order to rob us of our interior freedom. That is why education for truth means teaching people how to discern, evaluate and understand our deepest desires and inclinations, lest we lose sight of what is good and yield to every temptation.

“The truth will set you free” (Jn 8:32)Constant contamination by deceptive language can

end up darkening our interior life. Dostoevsky’s observation is illuminating: “People who lie to themselves and listen to their own lie come to such a pass that they cannot distinguish the truth within them, or around them, and so lose all respect for themselves and for others. And having no respect, they cease to love, and in order to occupy and distract themselves without love they give way to passions and to coarse pleasures, and sink to bestiality in their vices, all from continual lying to others and to themselves.” (The Brothers Karamazov, II, 2).

So how do we defend ourselves? The most radical

Page 24: 福音聖師聖安多尼 · 2018. 6. 2. · 《安多尼金玉良言》余秉昭譯 慈幼出版社〕 今年6月9日及10日是我們堂慶的日子,關於慶祝的 項目,相信大家從堂區的報告中,已知之甚詳,我不在

Liturgy activities for the month of June 2018

Shepherd Flock’sDialogue

Saint Anthony’s Church Parish Newsletter No. 574

1st JuneFirst Friday of the monthFeast of Sacred Heart of Jesus Mass8:00pm (Chinese)

3rd June Solemnity of the Body & Blood of Christ

9th June 65th Parish Anniversary Mass5:00pm (Chinese)(8:00pm mass is cancelled)

10th June 10th Sunday of the YearCelebration of the Feast of St. AnthonyChild Baptism (1:00pm)

17th June 11th Sunday of the Year

20th June Commemoration of All Faithful Departed Mass6:00pm (Chinese)

24th June Solemnity of the Birth of St. John the Baptist

Events for St. Anthony’s Church*Holy Hour of Eucharistic Adoration (every Thursday evening 7:00pm)*St. Anthony’s Day (every Tuesday)

Dear Brothers and Sisters,

Communication is part of God’s plan for us and an essential way to experience fellowship. Made in the image and likeness of our Creator, we are able to express and share all that is true, good, and beautiful. We are able to describe our own experiences and the world around us, and thus to create historical memory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events. But when we yield to our own pride and selfishness, we can also distort the way we use our ability to communicate. This can be seen from the earliest times, in the biblical stories of Cain and Abel and the Tower of Babel (cf. Gen 4:4-16; 11:1-9). The capacity to twist the truth is symptomatic of our condition, both as individuals and communities. On the other hand, when we are faithful to God’s plan, communication becomes an effective expression of our responsible search for truth and our pursuit of goodness.

In today’s fast-changing world of communications and digital systems, we are witnessing the spread of what has come to be known as “fake news”. This calls for reflection, which is why I have decided to return in this World Communications Day Message to the issue of truth, which was raised time and time again by my predecessors, beginning with Pope Paul VI, whose 1972 Message took as its theme: “Social Communications at the Service of Truth”. In this way, I would like to contribute to our shared commitment to stemming the spread of fake news and to rediscovering the dignity of journalism and the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of journalists to communicate the truth.

What is “fake” about fake news?The term “fake news” has been the object of great

discussion and debate. In general, it refers to the spreading of disinformation on line or in the traditional media. It has to do with false information based on non-existent

Pope Francis’ Message: “The truth will set you free” (Jn 8:32) World Communications Day 2018

Fake news and journalism for pe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