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胃氣的觀點看濃縮中藥 賦形劑的選擇 ·...

10
TAICHUNG HSIE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AL 39 作者:江耿賢 服務單位:耀璿中醫診所 聯絡電話:04-24214811 通訊處:‧ 台中市北屯區豐樂路 10 之 22 號 摘要 本文藉由胃氣觀點說明以玉米澱 粉作為中藥賦形劑是不利於濃縮中藥 的藥效發揮,若能改以具有健胃、護 胃功能的粳米澱粉作為濃縮中藥的賦 形劑,對於提高濃縮中藥的藥效應該 有相當的助益。 關鍵詞:賦形劑、玉米、澱粉、米 前言 眾所皆知目前我們所使用的濃縮 中藥的藥粉其主要的賦形劑為澱粉, 而這類澱粉的主要來源是玉米。筆者 如同大多數的使用者一般,起初對於 濃縮中藥使用何種澱粉並不關心,也 不認為是自己應該關心的事,一直到 筆者內人-曾美芳醫師,在搜尋椰子 油相關訊息中,發現一則報導,才瞭 解到澱粉不只是澱粉,使用何種澱粉 作為濃縮中藥賦形劑對於藥效有很大 的差異,用了不恰當的澱粉作為賦形 劑,不但會使中藥的藥效大打折扣, 同時也會因為用藥無效或是效果不顯 而使臨床中醫師對於自己的辨證產生 動搖。因此對於中醫師與患者而言, 濃縮中藥賦形劑的選擇是否恰當有著 不可忽視的潛在影響。 胃氣是人體健康之本 在探討中藥賦形劑如何選擇之 前,筆者必須先討論胃氣的重要性, 藉以說明為何賦形劑在濃縮中藥療效 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傳統中醫認 為,胃是後天之本,腎是先天之本。 明代某些醫家如薛己、張景岳、趙獻 可等人特別強調腎的重要性,因而開 創溫補學派 1,影響到後世醫家認為 腎是人體中最重要的臟腑,強調腎 陽、腎陰充足與否是人體健康的關 鍵,導致八味丸、六味丸婦孺皆知的 社會現象。現代的中醫書籍則是認為 脾與腎是健康的主要關鍵,因此一般 重症患者末期的症候表現,經過辨證 大多都屬於脾腎陽虛的證型。然而筆 者認為生命之本在於胃氣,胃氣的強 弱才是決定患者是否能夠存活或是獲 得健康。 翻開《傷寒論》,裏頭的方劑無 不是以健胃作為基礎核心,即使是發 汗重劑的大青龍湯,仲景也不忘加入 生薑與大棗來健胃、護胃,更不用說 用來救逆的四逆湯,裡頭同樣含有大 量的乾薑與甘草。很多人因為四逆湯 裡頭含有附子而將四逆湯歸在脾腎陽 耀璿中醫診所‧‧江耿賢‧醫師 由胃氣的觀點看濃縮中藥 賦形劑的選擇

Upload: others

Post on 24-Sep-2019

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由胃氣的觀點看濃縮中藥 賦形劑的選擇 · 陳修園對於《傷寒論》的高度概括5、 6,有些學者把這句話拆成二個部份, 認為存津液是一個,保胃氣是一個7

TAICHUNG HSIE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AL

39

作者:江耿賢

服務單位:耀璿中醫診所

聯絡電話:04-24214811

通訊處:‧台中市北屯區豐樂路10之 22號

摘要

本文藉由胃氣觀點說明以玉米澱

粉作為中藥賦形劑是不利於濃縮中藥

的藥效發揮,若能改以具有健胃、護

胃功能的粳米澱粉作為濃縮中藥的賦

形劑,對於提高濃縮中藥的藥效應該

有相當的助益。

關鍵詞:賦形劑、玉米、澱粉、米

前言

眾所皆知目前我們所使用的濃縮

中藥的藥粉其主要的賦形劑為澱粉,

而這類澱粉的主要來源是玉米。筆者

如同大多數的使用者一般,起初對於

濃縮中藥使用何種澱粉並不關心,也

不認為是自己應該關心的事,一直到

筆者內人-曾美芳醫師,在搜尋椰子

油相關訊息中,發現一則報導,才瞭

解到澱粉不只是澱粉,使用何種澱粉

作為濃縮中藥賦形劑對於藥效有很大

的差異,用了不恰當的澱粉作為賦形

劑,不但會使中藥的藥效大打折扣,

同時也會因為用藥無效或是效果不顯

而使臨床中醫師對於自己的辨證產生

動搖。因此對於中醫師與患者而言,

濃縮中藥賦形劑的選擇是否恰當有著

不可忽視的潛在影響。

胃氣是人體健康之本

在探討中藥賦形劑如何選擇之

前,筆者必須先討論胃氣的重要性,

藉以說明為何賦形劑在濃縮中藥療效

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傳統中醫認

為,胃是後天之本,腎是先天之本。

明代某些醫家如薛己、張景岳、趙獻

可等人特別強調腎的重要性,因而開

創溫補學派 1,影響到後世醫家認為腎是人體中最重要的臟腑,強調腎

陽、腎陰充足與否是人體健康的關

鍵,導致八味丸、六味丸婦孺皆知的

社會現象。現代的中醫書籍則是認為

脾與腎是健康的主要關鍵,因此一般

重症患者末期的症候表現,經過辨證

大多都屬於脾腎陽虛的證型。然而筆

者認為生命之本在於胃氣,胃氣的強

弱才是決定患者是否能夠存活或是獲

得健康。

翻開《傷寒論》,裏頭的方劑無

不是以健胃作為基礎核心,即使是發

汗重劑的大青龍湯,仲景也不忘加入

生薑與大棗來健胃、護胃,更不用說

用來救逆的四逆湯,裡頭同樣含有大

量的乾薑與甘草。很多人因為四逆湯

裡頭含有附子而將四逆湯歸在脾腎陽

耀璿中醫診所‧‧江耿賢‧醫師

由胃氣的觀點看濃縮中藥賦形劑的選擇

Page 2: 由胃氣的觀點看濃縮中藥 賦形劑的選擇 · 陳修園對於《傷寒論》的高度概括5、 6,有些學者把這句話拆成二個部份, 認為存津液是一個,保胃氣是一個7

台中縣中醫會刊

40

虛的用方,事實上四逆湯的主要作用

是在於恢復胃氣,讓消化系統能正常

運作。筆者就學期間,上課中曾聽過

一位極具盛名的老師說過一件他親身

經歷過的的病例,當時病人已經重病

垂危,由於家屬的信賴,請老師做最

後的治療,經過詳細診斷,老師當下

處以附子理中湯,原本希求這一劑湯

藥能力挽狂瀾,誰知藥一下肚之後,

病人隨之斷氣,老師說他實在不解為

何如此。筆者當年也不解,直到深入

《傷寒論》中,才知道仲景在救逆時

是不用人參與白朮的,尤其是人參。

人參按照《神農本草經》所言性味屬

於甘微寒 2,在陽明病大熱津傷而無裡實邪,仲景用白虎湯加人參來處

理,由此可知人參利於陽證而不利於

陰證。因此面對即將斷氣的元陽虛衰

之人,若是再使用微寒的藥物無異是

促其胃氣加速衰敗。這時候只能用四

逆湯或是通脈四逆湯來恢復胃腸功

能,胃腸功能一旦恢復,津液氣血生

化有源,病人生命也得以繼續,換句

話說,只要胃氣不敗,病是可以慢慢

治療的。

或許有人會反問仲景在霍亂篇中

提到了四逆加人參湯,不也是加了人

參?這則條文(第 385條)是這麼說的,「惡寒,脈微而復利,利止,

亡血也,四逆加人參湯主之」,根

據胡希恕先生的研究,這是接續上

一則條文而來,第 384條云:「傷寒,其脈微澀者,本是霍亂,今是傷

寒,卻四五日,至陰經上轉入陰,必

利。⋯⋯」,這個病人原本是得了霍

亂,之後又得了傷寒。先前得霍亂時

因為上吐下瀉,體內津液大量耗損,

使得之後患傷寒時原本應該出現「脈

浮緊」反而成了「脈微澀」,換言之,

病人呈現的是表陰證,這裡的「陰經」

指的是少陰病,少陰病往往由於體內

津液不足而抗邪無力,四五天後,

會讓病情轉入裡陰證(由第 302條:「少陰病,得之二三日,麻黃附子甘

草湯,微發汗。以二三日無裏證,故

微發汗也」,也可以得到反證),所

以「必利」指的是太陰病(此時病人

已經出現少陰太陰並病的危證)。接

著連接到第 385條,這時候病人出現「惡寒,脈微而復利」,由於先前得

霍亂時吐下過度,讓體內剩存的津液

本來就不多,因此現在即使是處在具

有下利症候的太陰病,因為身體津液

大量亡失-「亡血」,反而「利止」,

仲景在這裡說明「利止」是因為「亡

血」,是身體已經無津液可下,而非

病情好轉痊癒 3。根據仲景用藥規律,在患者體液大量損失之後,會使用人

參來補津液 4,因此在四逆加人參湯中用人參作為補充津液的材料,配合

健胃的四逆湯而達到完整的治療,值

得注意的是這裡的人參用量很小,才

一兩,而同樣取人參補津液作用的白

虎加人參湯,人參用量確有三兩,二

者相比較之下,也可以清楚看出人參

利於陽證而不利於陰證。又太陰病篇

提出的治則是「宜服四逆輩」而非「理

中輩」(理中湯人參劑量亦為三兩),

可見得人參並非仲景用來處理裡陰證

(尤其是救逆時)的要藥。由以上的

論述可知,後世醫家強調用獨參湯或

是參附湯來救逆是何其錯誤,想必過

Page 3: 由胃氣的觀點看濃縮中藥 賦形劑的選擇 · 陳修園對於《傷寒論》的高度概括5、 6,有些學者把這句話拆成二個部份, 認為存津液是一個,保胃氣是一個7

TAICHUNG HSIE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AL

41

去有很多重病垂危的病家是死於這種

誤治之下的。

「存津液,保胃氣」是清代醫家

陳修園對於《傷寒論》的高度概括 5、6,有些學者把這句話拆成二個部份,認為存津液是一個,保胃氣是一個 7。不過就筆者的觀點而言,存津液即是

保胃氣,保胃氣即是存津液,二者並

無差別。胃氣強健則津液能夠充足,

有充足的津液也就標誌著胃氣是強健

的。人體能夠正常運作端賴胃腸是否

能夠正常運作,一個患有重病還仍有

好胃口的病人,近期內絕無殞命之憂

(當然不包括除中的情況)。反之,

看似輕病卻已胃口全失的人,若不努

力讓他胃口恢復,可以肯定命不長矣。

同樣在就學期間,另一個授課老

師曾經講述自己學醫拜師的經歷,在

跟診的六個月中,老醫師不曾教授過

他任何一點醫術,但因為看在老師這

六個月中每周辛勤南下跟診無缺席的

毅力份上,老醫師終於開口了,他說:

「萬病皆由感冒起,治療總由脾土

胃」,一語道破中醫治病取效之由與

《傷寒論》的真諦。所以筆者說胃氣

才是真正決定病人是否能夠獲得健康

的關鍵,即使腎陽虛的人若是不透過

胃腸來吸收補養腎陽的藥物,或是病

人本身胃腸功能很差,給他再多的補

腎陽的藥物也無濟於事,甚至會加速

病情惡化。

延伸來說,胃氣的強弱也是中藥

取效的關鍵,能夠促進胃氣強健的藥

物對於病情改善是大有助益的,反之

會使胃氣低弱的中藥是不利於病人恢

復健康。中醫用胃氣這個名詞,聽來

有些籠統,非中醫專業者比較難以理

解,如果用代謝能力可能比較容易理

解。代謝能力強的,本身胃氣也是強

的,這是可以肯定的。筆者舉下面的

例子作說明,如果代謝能力過於旺

盛,造成身體消瘦,食慾卻反增不減,

中醫稱之為胃火旺,給點清熱藥如白

虎湯、清胃散就可以讓代謝過於亢進

的情形改善。不過中醫所謂的胃氣不

全然等同於代謝,嚴格說來胃氣涵蓋

的範圍要比現代醫學所稱的代謝要來

的廣,不過為了討論方便,本文後面

的說明則直接將代謝與胃氣做連結。

玉米澱粉會妨礙胃氣運作

在 1940年代左右,美國的農人企圖用椰子油來養胖他們的家畜,卻

發現家畜不但沒有長胖反而讓牠們更

瘦、更有活力,胃口變得更好,經過

研究發現,這是因為椰子油有促進甲

狀腺功能的作用。後來他們使用抗甲

狀腺功能的藥物,將家畜養胖,不過

卻也造成家畜發生癌症。在 1940年代後期,人們發現只要以玉米或是大

豆來餵食動物就可產生相同的抗甲狀

腺功能 8。由此可知玉米會使甲狀腺素分泌

下降,造成基礎代謝率下降,進而使

體重上升。根據中醫理論的定義,在

生病之後,凡是能使人體代謝產生亢

進的現象,我們稱之為陽證;反之,

促使人體代謝低下的疾病,所表現出

來的症候,我們稱之為陰證。若是將

這套定義用在藥物上,亦即凡是讓人

體代謝亢進的藥物,我們稱之為陽藥;

而使代謝低下的藥物,則稱之為陰

藥。因為玉米會使人體代謝下降,所

Page 4: 由胃氣的觀點看濃縮中藥 賦形劑的選擇 · 陳修園對於《傷寒論》的高度概括5、 6,有些學者把這句話拆成二個部份, 認為存津液是一個,保胃氣是一個7

台中縣中醫會刊

42

以屬於中醫藥物學裡頭的陰藥。再根

據中醫理論,長期使用陰藥的作用會

使胃氣逐漸變弱,即使玉米本身並非

屬於苦寒的藥物,只要時間一久,肯

定會對消化系統產生不良的影響。日

常生活經驗也告訴我們這個道理,玉

米稍微多吃之後,會產生嚴重的腹脹,

而且會持續一段時間,這也是玉米讓

胃腸代謝能力下降的另一種表現。

除了上述的事實,底下筆者將利

用八綱辨證來說明用玉米澱粉作為賦

形劑對於濃縮中藥療效所產生的不良

影響。首先將疾病作分類,以八綱辨

證而言,若是以最簡單組成,任何疾

病都可以看成是病位與病性的組合。

病位是表、裡,病性是陰、陽、寒、

熱、虛、實。其中寒、熱、虛、實從

屬於陰陽,是陰陽中較具代表性的表

述,因此額外獨立出來,這裡不對寒、

熱、虛、實作個別討論。換句話說,

依照最簡單原則,疾病可分成四大類,

表陽證、表陰證、裡陽證與裡陰證。

根據中醫理論,凡是表證都需要

解表,或者稱之為汗法,也就是藉由

出汗的方式來達到治療的目的。而汗

是從何而來,顯而易知的是從我們每

天的飲食經過胃腸消化吸收後,進入

血管系統作為汗源,當身體要散熱時

則藉由這些汗源,將熱帶出體外,形

成排汗現象。因此胃腸的代謝功能,

決定了汗源的充足與否,汗源是否充

足,則決定在使用解表藥時,能否順

利發汗,將外感病邪驅除。觀察現有

的濃縮中藥中作為賦形劑的玉米澱粉

大概占了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不等,

因此當患者有外感,服用濃縮中藥的

解表藥物時,胃腸功能會受到玉米澱

粉影響而降低消化吸收能力,造成汗

源不足,使得解表藥物的功能無法有

效發揮,導致療效減弱,患者當然無

法很快痊癒。

或許有人會提出疑問:「表陽證

若是單從字面上解釋,是一種代謝亢

進的表證,使用玉米澱粉作為賦形劑

似乎是恰當的,因為玉米澱粉不是

可以降低代謝嗎?」然而事實並非如

此,只要是表證,所採取的治法就是

汗法,要能夠正確的發汗,解除疾病

威脅,必須要有充足的汗源作為依

靠,而玉米澱粉恰恰無法提供充足的

汗源,因此不合適作為表陽證用藥的

賦形劑。額外一提,一般大家的觀念

都是感冒要多喝熱開水,然而從胃氣

製造汗源的觀點來看,這句話並不是

十分正確,尤其是在冷飲、冰品充斥

的現代社會,大多數民眾的胃腸並不

健康,因此大量喝水之下,肯定會加

重胃腸負擔,導致胃腸運化失調,當

消化吸收功能變差時,汗源不足,身

體想藉由自身機能出汗,可能會因為

汗源不足而無法達到出汗目的,因此

多喝熱開水的結果很可能就是讓感冒

症候加重或是病程延長。

裡陽證是屬於表現出代謝亢進的

裡證,傳統中醫的治法是清熱法與攻

下法,玉米本身性味甘平,而清熱藥

物性味多屬於苦寒,對於清熱藥物會

有減效的作用,不過因為玉米具有甘

味,可以減低苦寒藥物敗胃的副作

用。而對於攻下劑以玉米澱粉作為賦

形劑也是不合適的,中醫認為凡是甘

味藥都有緩急迫的作用,所以對於攻

Page 5: 由胃氣的觀點看濃縮中藥 賦形劑的選擇 · 陳修園對於《傷寒論》的高度概括5、 6,有些學者把這句話拆成二個部份, 認為存津液是一個,保胃氣是一個7

TAICHUNG HSIE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AL

43

下迫切的病患,以玉米澱粉作為賦形

劑反而會妨礙攻下劑的動力,再者按

照中醫傳統說法,甘味藥因為有緩的

作用,可以延長藥物的作用時間,因

此對於如大承氣湯等會使患者感到難

受的藥物,很可能會使患者受苦的時

間延長。

對於陰證則玉米澱粉更不適宜,

陰證用陽藥,這是中醫用藥的定法,

根據上面的討論,玉米屬於陰藥,也

就不合適用來處理陰證。不論是表陰

證還是裡陰證,所使用的藥物都應該

是以提高人體代謝為目標,而玉米澱

粉恰恰會降低人體代謝率,加上它在

濃縮中藥中不可忽視的份量,想要用

以玉米澱粉作為賦形劑的濃縮中藥的

陽藥來治療陰證的患者,可以說是困

難度相當高,嚴格來說玉米澱粉在這

裡扮演了扯後腿的角色。

如果我們把上述的分類再細緻一

點,使用仲景的六經辨證,可以得知

除了表、裡這二個病位,還有一個半

表半裡的病位。對於半表半裡這個病

位的創見,筆者不得不佩服老祖先的

智慧,依照現代醫學的胚胎發生學觀

點來看,的確也是三個病位-分別是

外胚層、中胚層以及內胚層,其中中

胚層發展出身體內多數器官,這也大

致符合半表半裡的疾病有著多樣化表

現的臨床事實,因此過去有很多名中

醫都是以小柴胡湯作為主方來加減治

病,由這個觀點來看,也提供了臨床

處方依據,不過也因此仲景在對於屬

於半表半裡病位的少陽病下定義時,

與其他二個陽病的定義相較,顯得過

於籠統而不好操作。

同樣的,半表半裡這個病位配合

陰陽二種病性,也有二種類型,一個

是半表半裡的陽證-少陽病,另一個

是半表半裡的陰證-厥陰病。陰證的

討論如上述,所以厥陰病不作討論,

這裡只討論屬於陽證的少陽病。少陽

病的主方是少柴胡湯,這是歷代醫家

都認同的,而在《傷寒論》的中有一

則條文就詳細描述小柴胡湯這個方子

的設計原理。在第 97條寫到「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

結於脅下,正邪分爭,往來寒熱,休

作有時,默默不欲飲食,藏府相連,

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嘔也。小

柴胡湯主之。服柴胡湯已,渴者,屬

陽明也,以法治之」,少陽病的發生

是由於人體在第一道防線-表位無法

戰勝病邪,同時因為經過一番激戰之

後,在表位的氣血已經消耗得差不多,

因此「血弱氣盡,腠理開」,而病邪

也理所當然地往前繼續進攻,但人體

正氣並非一再撤退,而是集結在第二

道防線的根據地-半表半裡,若是以

體表位置而言,則是在兩脅之下。在

這裡正氣與病邪繼續戰鬥,二者各有

勝敗,因此「往來寒熱,休作有時」。

但是因為不停打戰的關係,消耗許多

氣血,進而影響到在後方也需要氣血

才能運作的胃腸,所以出現疲倦、不

想吃飯的情形-「默默不欲飲食」,

從這一句可以看出在少陽病階段胃腸

的代謝功能已經出現低弱的情況,因

此健胃是勢在必行,也是正氣獲勝的

關鍵 9,清代名醫徐靈胎先生說:「小柴胡之力,全在人參也」10正是此義。既然健胃是處理少陽病的重要手段,

Page 6: 由胃氣的觀點看濃縮中藥 賦形劑的選擇 · 陳修園對於《傷寒論》的高度概括5、 6,有些學者把這句話拆成二個部份, 認為存津液是一個,保胃氣是一個7

台中縣中醫會刊

44

若是使用會降低胃腸代謝的玉米澱粉

作為濃縮中藥的賦形劑勢必會讓小柴

胡湯原本具有的健胃功能大打折扣,

所以玉米澱粉同樣不適合用在處理少

陽病的藥物中作為賦形劑。

綜合上面所述,以玉米澱粉作為

濃縮中藥的賦形劑對於絕大多數的方

劑是不合適的,加上現代人冷飲、冰

品不斷、西式飲食盛行的情況下,國

人胃腸功能普遍低弱,更顯出以玉米

澱粉作為賦形劑的不合時宜。此外,

慢性病患者也會因為長期服用含有玉

米澱粉的濃縮中藥,而攝取過多的玉

米澱粉,進而使基礎代謝率下降,體

重直線上升,造成另一種疾病的出

現。再者慢性病患者在中醫的診斷

上,屬於陽虛的情形為多,由於本身

代謝能力已經不佳,若是服用的中藥

裡再有玉米澱粉,無異是雪上加霜。

從《傷寒論》中找答案

既然使用玉米澱粉作為濃縮中藥

賦形劑是不合適的,那麼應該用什麼

來代替玉米澱粉作為賦形劑是比較合

適的呢?答案就在《傷寒論》中,

《傷寒論》裡用來大清裡熱的方劑白

虎湯已然說明何者是最適宜做為中藥

賦形劑的。白虎湯清熱力之強(意味

著容易損傷胃氣),眾所皆知,清代

溫病大家吳鞠通先生還為它寫了四條

禁忌:「脈浮弦而細者,不可與也;

脈沉者,不可與也;不渴者,不可與

也;汗不出者,不可與也」11,可見得白虎湯若是誤用,對於胃氣的傷害

不同一般。既然是如此一張烈方,古

人在設計這個方劑時絕對不可能不作

預防。

在《傷寒論》中是如此描述白虎

湯的組成與使用方法,「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碎)、甘草二兩(炙)、

粳米六合,上四味,以水一斤,煮

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

服」12,這裡特別強調「煮米熟,湯成」而非《傷寒論》慣用「以水幾升,

煮取幾升」的敘述方式,可見得仲景

認為把米煮熟這個步驟很重要,也由

此透露出仲景在使用白虎湯這樣清熱

大劑時,是如何在不會妨礙藥效的同

時,又兼顧到病人胃腸的保護,這個

保護胃腸的方法就是加入粳米,也就

是我們吃的米。

現代社會在西方營養學的衝擊之

下,大家是聞澱粉色變,尤其是愛美

怕發胖的人士對於澱粉的攝取更是錙

銖必較,連帶稻米的消費量也受到波

及,多數的國人不是大幅減少攝取,

就是一口也不吃。根據農委會統計,

我國在 1984年時,每人每年稻米消費量為 84.4四公斤;2009年減為 48.09公斤,廿五年來幾乎少了近半 13。筆者認為若是將年齡因素考慮進去,在

年輕人身上大概會出現更大的差距。

巧合的是筆者臨床中發現,多數胃腸

疾病患者都有不吃米飯或是米飯吃得

很少的飲食習慣,在筆者勸說之下,

能改變飲食結構、願意以吃米飯為主

食的患者(筆者對患者作衛教的一般

建議是一餐中米飯佔 6-7成,蔬菜 2-3成,動物性蛋白 1成或更少),通常經過短時間的治療,胃腸功能多數很

快恢復,尤其是腹脹這一個症狀改善

尤其明顯。筆者認為現代國人的胃腸

疾病與不吃或是少吃米飯這二者之間

Page 7: 由胃氣的觀點看濃縮中藥 賦形劑的選擇 · 陳修園對於《傷寒論》的高度概括5、 6,有些學者把這句話拆成二個部份, 認為存津液是一個,保胃氣是一個7

TAICHUNG HSIE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AL

45

肯定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關係,事實

如何有待進一步研究,但結合仲景用

藥來看,米飯對於胃腸保護的功用是

可以確定的。

2010年根據日本《每日新聞》報導,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花 5年時間,追蹤 6萬個 45到 74歲的日本男女,後來有 1103人罹患糖尿病,尤其是每天吃 3碗飯以上的女生,罹患糖尿病機率比只吃 1碗的女性,高6成 714。這項研究造成國內以米飯為主食的婦女人心惶惶,筆者門診中

也有女性患者提出這樣的疑問。事實

上這是一項錯誤的研究,為何筆者敢

這麼說呢?因為根據同一份研究報告

指出,這樣的條件在日本男性則不成

立,他們對男性得到的結論是不喜歡

運動的男性比較容易得到糖尿病。為

什麼同樣的觀察條件,在女性會產生

如此差異性的結果,而在男性卻幾乎

沒有影響呢?很簡單,因為日本女性

喜歡吃甜食,像是蛋糕、甜點之類的

小點心,在電視上常常可以看到日本

女性在吃到這類甜點時,臉上總是充

滿了幸福滿足的笑容,嘴裡說著:「歐

依細ㄋㄟ(日語好吃美味的發音)」,

日本女性之所以愛吃甜食,據筆者推

測是因為日本這個國家盛行男人至上

主義,在職場上尤其如此,大多數的

女性心情容易抑鬱,而吃甜食能讓抑

鬱的心情得到抒解,符合中醫所謂

「肝苦急,食甘以緩之」15的理論,但是因為攝取的多是精緻食物,食物

裏頭也有著過多的精緻糖,不知不覺

中消耗過多的胰島素而讓胰島細胞提

早衰竭或是體細胞表面接受體因為長

期處在高濃度的胰島素環境中而產生

抗性。反之,男性在日本社會是備受

尊崇的,加上男生本來就不喜歡吃甜

食的占多數,所以同樣的條件在女性

會出現差異性,而在男性則無相關

性,這其實是錯誤研究方式造成的,

單一食物對人體影響的研究往往會犯

了這種錯誤。

2012年美國哈佛大學研究員也發表「亞洲每天吃 2、3碗白米飯的民眾,罹患第二型糖尿病機會,比起

少吃的民眾高出了 55%」16的研究報告,這也是犯了同樣毛病的研究,

華人尤其是南方人原本就是以米飯為

主食,按照這個研究結果,在過去的

歷史中糖尿病應該非常盛行,歷代醫

家應該會廣泛討論才是,可是歷史並

非如此,綜觀中國歷史上,糖尿病盛

行的朝代是在唐朝 17,原因為何?因為處於太平盛世,民生富裕,所以

飲食結構變得不同,多數人消費得起

肉品,大量吃肉的結果才導致糖尿病

的盛行,同樣美國飲食也是以肉品為

主,隨著美國在國際影響力大增,它

的飲食文化影響到亞洲國家,台灣速

食店、炸雞店到處林立就是很明顯的

例子,長期食用過多的油炸食物與肉

類,讓胰臟不停工作,早就奠定得糖

尿病的潛在傾向,不用說吃白米飯

了,即使改吃玉米、吃麵包,一樣容

易得到糖尿病,這是遲早的事,其根

本的原因不在於吃白米飯而是在於飲

食習慣,所以這種研究實在不具任何

意義,據筆者推測發表這個研究結果

的目的其背後應該有更大的理由是來

自於潛在的經濟利益而非研究結果本

Page 8: 由胃氣的觀點看濃縮中藥 賦形劑的選擇 · 陳修園對於《傷寒論》的高度概括5、 6,有些學者把這句話拆成二個部份, 認為存津液是一個,保胃氣是一個7

台中縣中醫會刊

46

身。因此說多吃白米飯會提高得到糖

尿病風險的報告是不足採信的。

反之,以白米飯為主食(若是能

吃糙米飯當然更佳),不僅可以保護

胃腸,提高代謝率。以中醫觀點而言,

更能夠因為吃米飯後使胃腸強健而增

強對於疾病的抵抗能力,減少疾病的

發生,尤其是外感疾病的發生,這不

啻是病人的福音,也是中醫預防醫學

的福音。因此若是將濃縮中藥賦形劑

玉米澱粉換成粳米澱粉,由經濟學觀

點來看,不但可以提高中醫治療效果,

縮短國人治療的療程,對於財政日益

困難的健保也是一大利多,對於國內

種稻農民的收益也是一大助益。整體

而言,是利多於弊,或許中藥廠的成

本會提高,但是本著「大醫精誠」的

信念,相信成本提高的部分,絕大多

數的中醫師都願意與中藥廠一起分擔,

而部分由患者自行吸收也是合理的。

結論

用玉米澱粉作為濃縮中藥賦形劑

的缺點,在上面的討論已經非常清

楚,而取代玉米澱粉作為賦形劑角色

的粳米,筆者也討論了它多面向的優

點,不論是在經濟效益或是治療效益

上,都遠遠比玉米澱粉來的優秀。現

在端看有無藥廠願意投入心力去作這

方面的研究改善,筆者過去曾經向某

家藥廠區域的營業主管討論使用粳米

澱粉的好處,也請他轉達高階經營

者,或許是人輕言微並沒有得到任何

回應,因此筆者期待論文刊出後,中

醫藥界有力量的人士可以促使中藥廠

對於這方面作積極研究,也許以粳米

為賦形劑的濃縮中藥上市後,會讓使

用者感受到驚人的療效。這也是筆者

對於中醫藥界的發展,表現出一個小

小的關心。

參考文獻

1. 甄志亞,傅維康:中國醫學史,知音出版社,台北,2000,370-376。

2. 尚志鈞校注:神農本草經校注,學苑出版社,北京,2008,44。

3. 胡希恕:胡希恕傷寒論講座,學苑出版社,北京,2008,523-524。

4. 黃煌:張仲景五十味藥證,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08-209。

5. 林慧光主編:陳修園醫學全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北京,1999,1105。

6. 百度百科:劉法洲。http://baike.baidu.com/view/3248080.htm。

7. 谷萬里:正氣 存,邪不可干。h t tp : / /www.cndzys . com/zyys /zywh/41072.html。

8. 林紹安:世界上最健康的油-椰子油。http://www.a-sir.com.tw/news_knowledge_detail.aspx?snnum=630。

9. 胡希恕:胡希恕傷寒論講座,學苑出版社,北京,2008,175-177。

10. 徐大椿:徐大椿醫書全集(上冊),人民衛生出版社,1988,180。

11. 劉越圖解:圖解《溫病條辨》,人民衛生出版社,北京,2003,13。

12. 胡希恕:胡希恕傷寒論講座,學苑出版社,北京,2008,49。

13. 曾志超:檢視台灣糧食政策。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

Page 9: 由胃氣的觀點看濃縮中藥 賦形劑的選擇 · 陳修園對於《傷寒論》的高度概括5、 6,有些學者把這句話拆成二個部份, 認為存津液是一個,保胃氣是一個7

TAICHUNG HSIE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AL

47

site/docDetail.jsp?coluid=110&docid =101787676。14. 許佳惠、陳怡妏:女1日3碗白飯,易患糖尿病。http://tw.nextmedia.c o m / a p p l e n e w s / a r t i c l e / a r t _id/32963093/IssueID/20101115。

15. 內經: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北京,2002,41。

16. 星島日報:吃太多白米飯易患 糖 尿 病。http://dailynews.sina.com/bg/news/usa/uspolitics/singtao/20120317/09103235730.html。

17. 楊 禾: 影 響 世 界 的 100 大 中國 古 代 發 明 與 發 現。http://v i p . b o o k . s i n a . c o m . c n / b o o k /chapter_163740_104050.html。

Page 10: 由胃氣的觀點看濃縮中藥 賦形劑的選擇 · 陳修園對於《傷寒論》的高度概括5、 6,有些學者把這句話拆成二個部份, 認為存津液是一個,保胃氣是一個7

台中縣中醫會刊

台中縣中醫會刊 第 33期TAICHUNG HSIE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AL

2013年 3月 半年刊 NO.33

編輯委員

創 刊 人:謝坤宗發 行 人:陳憲法主任委員:陳吟禎

總 編 輯:林大傑編輯委員: 葉宗仁、楊舜程、王永祥

陳秋澤、蘇怡豪

美術編輯:呂姿珊、賀曉帆

發 行 所:台中縣中醫師公會會 址: 420台中市豐原區圓環東路

703號 6F-1E - m a i l:[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網 址:www.tscma.org.tw/電 話:(04)25282490傳 真:(04)25282491郵政劃撥:02870411承 製:文興出版事業有限公司電 話:(04)23160278初 版:中華民國 102年 3月

著作權所有.翻印必究

投稿簡介

1. 本刊以聯絡會員感情,報導公會

動態及中醫藥學術為宗旨。本刊

為定期刊物,每年兩期,於每年

三、九月出刊。

2. 本刊園地公開,凡對本公會會務

或刊登文章內容有所指正皆歡迎

投稿賜教。會員或會友之生活隨

想心得,投稿分享,亦所歡迎。

3. 來稿請以中文為主,以方格原稿

紙由左至右棋行繕寫或電腦打字,

並加標點,字數不拘,如係譯稿,

請註明出處。

4. 凡經採用稿件,均贈送紀念品,

但無稿酬 (於年度會員大會領獎 )。

5. 來稿本會有刪改權,不願者,請

隨稿聲明。

6. 惠稿請著真實姓名、詳細地址、

學經歷及現職。逕寄 420台中

市豐原區圓環東路 703號 6F-1

台中縣中醫師公會收或 E-mail

[email protected] 或 sht.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