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工藝史期末報告-藍染 -...

11
台灣工藝史期末報告-藍染 9542013 徐毓霆 9542032 黃瀅忻 9542038 黃新耘 9542044 周伯奕 一、藍染的源起 藍染,是中國一像歷史悠久的染織工藝。種染、製靛、作染,遠在四、五千 年前商周時代就有了記載。詩經中「終朝採藍,不盈一擔」即已出現藍草的栽種, 歷代王朝也設有染色管理機構;周稱染草之官,又稱染人、秦設染色司、唐宋有 染院、明清則為藍靛所。周朝制定青藍色為平民百姓的服色,由漢墓馬王堆出土 的青羅染織品,證實製藍、染藍的技術至秦漢已相當成熟,而藍的親切樸實,卻 又變化多端,自古即被平民譽為「來自上蒼的禮物」。 台灣藍染的緣起 台灣藍染的緣起 台灣藍染的緣起 台灣藍染的緣起 在明治、大正年間,三角湧(三峽)山區有可以製染料的植物山藍〈大菁〉, 再加上清澈的三峽溪溪水可以用來漂洗布、溪畔可以晾曬染布,因此當地染布業 非常興盛。加上當時淡水河水運便利,在三角湧染好的布經由萬華大量銷往廈 門、漳州、福州、上海等地。這些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遂造就了發展染布業的 絕佳環境,於是染布業在當時市場中逐漸成為三角湧街的特色行業,清朝末年, 三角湧成為北台灣最重要的染布業中心。 台灣藍染的消失 台灣藍染的消失 台灣藍染的消失 台灣藍染的消失 「藍」在十九世紀中葉,曾遍植且聞名於台灣,一八五○至一九○五年,是 台灣藍業的鼎盛時期,《淡水廳誌》提到:「菁靛有園菁、山菁兩種,淡北內山種 之,常運漳泉南北發售。」淡北內山,應是現在的大與陽明山、淡水河 三峽溪附近山區。 一八八○年,全島栽植山藍面積三千,當時藍已成為台灣的誌。 在當時遍植藍染植物「大菁」(山藍)、「菁」(野木藍),明山、 三峽、鹿港、台南以等地,是製藍、染藍的中心,了大規模的製藍工 廠外,也遍設染,至今仍留下遺跡清末因栽種面積擴大,一度鬆懈 對原住民的戒備致使山區情勢,漢人受害事頻傳,不得不放棄藍作,藍作快速衰退,這是因,再加上化染料傳入,台灣本島業逐漸興 起,植茶比較藍作所潤較大,多民因此圃改園,山藍因而

Upload: others

Post on 04-Nov-2019

1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台灣工藝史期末報告-藍染 - teacher.yuntech.edu.twteacher.yuntech.edu.tw/~wangcyi/taiwancraft/a3-pdf/台灣工藝藍染期末書面.pdf · 台灣工藝史期末報告-藍染

台灣工藝史期末報告-藍染

9542013 徐毓霆

9542032 黃瀅忻

9542038 黃新耘

9542044 周伯奕

一、藍染的源起

藍染,是中國一像歷史悠久的染織工藝。種染、製靛、作染,遠在四、五千

年前商周時代就有了記載。詩經中「終朝採藍,不盈一擔」即已出現藍草的栽種,

歷代王朝也設有染色管理機構;周稱染草之官,又稱染人、秦設染色司、唐宋有

染院、明清則為藍靛所。周朝制定青藍色為平民百姓的服色,由漢墓馬王堆出土

的青羅染織品,證實製藍、染藍的技術至秦漢已相當成熟,而藍的親切樸實,卻

又變化多端,自古即被平民譽為「來自上蒼的禮物」。

台灣藍染的緣起台灣藍染的緣起台灣藍染的緣起台灣藍染的緣起

在明治、大正年間,三角湧(三峽)山區有可以製染料的植物山藍〈大菁〉,

再加上清澈的三峽溪溪水可以用來漂洗布、溪畔可以晾曬染布,因此當地染布業

非常興盛。加上當時淡水河水運便利,在三角湧染好的布經由萬華大量銷往廈

門、漳州、福州、上海等地。這些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遂造就了發展染布業的

絕佳環境,於是染布業在當時市場中逐漸成為三角湧街的特色行業,清朝末年,

三角湧成為北台灣最重要的染布業中心。

台灣藍染的消失台灣藍染的消失台灣藍染的消失台灣藍染的消失

「藍」在十九世紀中葉,曾遍植且聞名於台灣,一八五○至一九○五年,是

台灣藍業的鼎盛時期,《淡水廳誌》提到:「菁靛有園菁、山菁兩種,淡北內山種

之,常運漳泉南北發售。」淡北內山,應是指現在的大屯山與陽明山系、淡水河

上游三峽溪附近山區。

一八八○年,全島栽植山藍面積曾達三千甲,當時藍衫已成為台灣的標誌。

在當時全台各地都遍植藍染植物「大菁」(山藍)、「小菁」(野木藍),陽明山、

三峽、鹿港、台南以及萬巒等地,都是製藍、染藍的中心,除了大規模的製藍工

廠外,也遍設染坊,至今仍留下不少的遺跡。但清末因栽種面積擴大,一度鬆懈

對原住民的戒備,致使山區情勢不穩,漢人受害事件頻傳,不得不放棄藍作,導

致藍作快速衰退,這是主因,再加上化學染料傳入,台灣本島北部製茶業逐漸興

起,植茶比較藍作所獲利潤較大,多數的農民因此將藍圃改為茶園,山藍因而荒

Page 2: 台灣工藝史期末報告-藍染 - teacher.yuntech.edu.twteacher.yuntech.edu.tw/~wangcyi/taiwancraft/a3-pdf/台灣工藝藍染期末書面.pdf · 台灣工藝史期末報告-藍染

廢,台灣的藍染業也走入歷史。

如果不是台灣工藝研究所開辦了植物染的課程,或許就不會有機會讓台灣的

藍染產業再現了。

台灣藍染再現台灣藍染再現台灣藍染再現台灣藍染再現

921 大地震之後,各級政府實施災區重建計畫,而南投縣的台灣工藝研究所

也為南投縣災民辦理各項手工藝輔導訓練,其中植物染色非常受到歡迎,發展興

盛。

植物染

緣起:

植物染料源於中國,遠在周朝開始就有歷史記載,設「染草之宮-染人」一

職;而植物染是利用不同溫度的水,將天然植物色素充分的溶解出來做成染液,

將布染成我們要的圖樣和顏色,即稱為植物染。

‧歷史文化意義:天然染色累積了許多前人的經驗與智慧,這些優良的色彩文

化應該重新賦予意義。

‧永續環保: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並可避免化學染料的嚴重污染問題。

‧美感層次意義:不但可以得到鮮豔的高彩度色,更可以得到細膩的中間色,

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但是在有許多色彩的植物染裡,卻唯獨缺少了藍色,技師們便開始蒐集可以

製造出藍色的植物,在 2003 年時,工藝研究所開辦的藍染技藝課程,讓藍染重

新活躍在台灣的手工藝界。

二、技師-湯文君

湯文君老師從小就對美工與藝術非常有興趣,在

高中時期原本向念純藝術的科系,但由於父母的意

見,於是轉念了廣告設計的視覺傳達設計。在 921 之

後,由於家住工藝所附近,便參加了工藝所開辦的植

物染色研習課程。而當老師迷上植物染後,卻開始思

考,為何擁有這麼多顏色的植物染卻沒有藍色這個色

調呢?於是便開始研究,才發現在早期的台灣是有藍

染這個產業的。

2003 年後,老師轉換領域到了藍染這個區塊,進入了藍染世界之後,發現

藍染和其他植物染有許多的不同,包括了色素萃取方式和染製的記法等等。雖然

說藍染這項工藝在作品上的呈現全都是藍色,但我們藉由深和淺的不同,可以製

Page 3: 台灣工藝史期末報告-藍染 - teacher.yuntech.edu.twteacher.yuntech.edu.tw/~wangcyi/taiwancraft/a3-pdf/台灣工藝藍染期末書面.pdf · 台灣工藝史期末報告-藍染

造出許多不一樣的效果,猶如國畫一樣。

在 2005 年的時候,工藝所邀請了日本友禪大師-橋詰清實來台授課,老師

毫不猶豫的報名參加,並成為橋詰清實老師的學生。由於語言不通,在上課的過

程中藉由比手畫腳和簡單的漢字溝通,產生許多有趣的畫面,也讓這位日本大師

對台灣的學生印象深刻。

老師本身就非常喜愛中國的工筆花鳥畫,所以學習友禪藍染之後,很自然的

就把中國花鳥工筆畫的表現意境,融入了老師的作品中。2007 年時,國立台灣

工藝研究所規畫了高詰老師與其學生的作品展,裡頭也包含了湯文君老師的作

品,可以在「友禪藍染之美」這本書中找到。

友禪友禪友禪友禪----

「友禪」原是人名,因他的獨特繪畫技巧特色而衍變成一種繪畫特色名稱,

從京都發展至各地,原來在扇子上作畫發展至和服設計,將繪畫放在布上面營造

風花雪月的氣氛,通常用在和服上以粉紫等色系居多。後來友禪的繪畫特色又因

各地區的不同,又在友禪前加上地名,例如「京友禪」。

友禪染色是一項歷史悠久的工藝技術,分工生產,技法精緻,有許多的專業

名詞與文化內涵。如果不是對日本染色工藝有相當了解,並且同時具備藍染工藝

的專業技術知識等,並不容易達成此有成效的教學內容與成果。

友禪藍染是染繪布料的工藝技法。其勾勒線條、漸層刷色以及花卉題材等,

與中國的工筆繪畫有相似性,但是防染技法與藍染底色表現的意境卻大為不同,

兩者所表現出來的細緻與唯美卻是不分上下的。

Page 4: 台灣工藝史期末報告-藍染 - teacher.yuntech.edu.twteacher.yuntech.edu.tw/~wangcyi/taiwancraft/a3-pdf/台灣工藝藍染期末書面.pdf · 台灣工藝史期末報告-藍染

三、認識藍染植物

藍草除可染色外,也是一種藥草,《本草綱目》記載:「藍時氣味苦,寒,無

毒,可解諸毒。」先民穿藍染衣服上山下田,可防蛇、毒蟲的侵襲,現代科學研

究分析也證實,藍染衣物具強力殺菌作用,可預防皮膚病。

1.山藍:俗稱「大青」或「大菁」,是一種屬於爵床科的草本植物,喜歡潮濕

陰冷之地,故一般分佈在台灣北部山上。山藍的葉子是對生的十字葉,葉緣成頓

齒狀,複生葉脈。每年的四月至十二月共有兩次的採收期,大約在每年的十二月

開淡紫色的小花。山藍因忌直射陽光,適合生長低海拔背陽山谷坡地,故名「山

藍」。於雜樹林下潮溼地或山溝溪旁的腐植土繁殖,為多年叢生植物,仟插法栽

植生產,二年生較宜,葉片大者如手掌,生葉乾燥時呈黑色,秋季花期,花呈吊

鐘形淺紫色,每年五月、十月兩次採收莖葉以沉澱法加工製造染料。

2.野木藍:

俗稱「小青」或「小菁」。喜歡陽光充足之地,是一種耐熱的木本植物。木

藍之羽狀葉片極小,花呈淺紅色,成熟葉乾燥時呈灰藍色微帶紅紫味,種子栽植

利用之木藍植物,以兩年生較合適,一年二至三穫,以沉澱法整束生枝葉浸水製

染料。野木藍(Indigofera tinctoria)屬豆科蝶形花亞科,廣泛分布於熱帶亞洲、

非洲和美洲。當時,有水源灌溉的田地大多種植水稻,其他地區就種植如甘蔗,

禾穀、木藍、蔬菜和花生等作物,所以木藍通常被種在貧瘠且缺水的田地。台北、

台中、台南廳是較重要的生產區。

3.蓼藍:生長在溫帶的草本植物。草本,紅色五瓣小花,葉卵形。

4.菘藍:溫寒帶的草本植物。草本,高二、三次,花黃,十字形,業倒卵形。

四、製作染液-製藍與建藍

藍染染料製作可分為生葉浸水沉澱法與乾葉堆積發酵法兩種。台灣早期製藍

大多利用沉澱法,將生葉中的靛素溶於水的特性,生葉浸水溶出青綠色液,於適

當時機撈出變為褐黃綠色的腐葉,投入石灰快速攪拌,促使它氧化轉為非溶性靛

藍素,在借石灰的重量將靛藍素沉澱於底層成泥狀,靜置後,去除上方的透明液,

收集藍色沉澱,便是「藍靛」染料,也就是藍泥。藍泥製好,並非立刻就可以用

來染布,還必須經過建藍的步驟,才能得到可溶性的藍色染液。

製藍製藍製藍製藍,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採菁、浸泡與打藍

1採菁:趁著大清早葉面沾滿露水之際,將大菁的葉子採收回來,清洗乾淨並加

Page 5: 台灣工藝史期末報告-藍染 - teacher.yuntech.edu.twteacher.yuntech.edu.tw/~wangcyi/taiwancraft/a3-pdf/台灣工藝藍染期末書面.pdf · 台灣工藝史期末報告-藍染

以挑選。將生葉採摘後,在放入大型容器如菁礐1或塑膠桶等,注水,在葉面上

加壓重物,使生葉完全的浸泡在水中。

1礐(ㄑㄩㄝˋ):坑池的意思。菁礐是用來浸泡沈澱大菁、製作藍泥染料的石砌池子。因為浸泡大菁需要用大量的水,所以菁礐多建在溪流之旁,以便於取水,而大菁就種植在菁礐附近,取地利之便,以節省人力運輸作業。 菁礐有上、中、下三池,三池為一組,上池是石灰滷池,中池是浸泡池,下池是攪拌沈澱池。上池與中池都有導管,中池與溪流之間有水管接通,以方便引水到池裡;池與池之間有導管連接,下池另設有排水口。 二百年前,先民在用這個菁礐池時,上池與下池皆有導管,上池是與溪流之間有水管接通,以便引水到上池裡;而上、下池之間又有導管連接二池,下池另有排水口。

Page 6: 台灣工藝史期末報告-藍染 - teacher.yuntech.edu.twteacher.yuntech.edu.tw/~wangcyi/taiwancraft/a3-pdf/台灣工藝藍染期末書面.pdf · 台灣工藝史期末報告-藍染

2浸泡:放入菁礐以清水浸泡,浸泡的時間依季節和溫度還有藍葉量多寡而定,

氣溫高時約一日半至兩日,氣溫低實則多浸一日不等(夏天溫度高花的時間就相

對的比較短,約為 36小時),水必須滿過葉面,並用磚塊等重物壓住,以免部分

葉子未浸泡,一般而言大約要浸泡約二至三天。當生葉釋出水溶性藍色素,使液

體轉成青綠色,接觸空氣的液面氧化成暗藍色,為使充分浸泡溶出色素,需將生

葉加以翻動,徹底浸水。當浸出液轉變為半透明濃青綠色,接觸空氣的表面液,

張成藍色薄膜狀,且藍葉有七、八分轉成褐黃綠色時,即可撈出準備打藍作業。

3打藍(製藍):去除腐葉,此時藍靛素已經溶解在水中了,加入石灰乳(或是

氫氧化鈉等鹼性溶液),然後不停地攪拌,攪拌的時間則視泡沫高聳的情形而定,

當泡沫下降減少後停止,而呈現細小狀時,即可停止攪拌,並讓藍液靜置;藍靛

沉殿後,藍液上層會釋出咖啡色廢液。

Page 7: 台灣工藝史期末報告-藍染 - teacher.yuntech.edu.twteacher.yuntech.edu.tw/~wangcyi/taiwancraft/a3-pdf/台灣工藝藍染期末書面.pdf · 台灣工藝史期末報告-藍染

4取藍:把藍液沈澱分層,接著傾倒上層澄清液,把下層藍泥裝入棉布袋過濾便

可以取得藍靛泥。

建藍建藍建藍建藍,建化還原過程:藍泥製好,並非立刻就可以用來染布,還必經過建藍的步

驟,才能得到可溶性的藍色溶液,對纖維布料有染著力。

將泥藍發酵還原藍靛,必須先以草木灰製作鹼水;將藍靛和幫助染液發酵的

營養劑加入鹼水,每日攪拌並隨時補充加入營養劑,反覆細心照顧直到藍靛染液

成型,使它變成隱性溶液,便可用來染布。

Page 8: 台灣工藝史期末報告-藍染 - teacher.yuntech.edu.twteacher.yuntech.edu.tw/~wangcyi/taiwancraft/a3-pdf/台灣工藝藍染期末書面.pdf · 台灣工藝史期末報告-藍染

古書中的記載:

台灣縣志 記載:『取藍草條并葉以石灰水浸久取其下凝者為澱以染。』

這段話告訴我們老祖宗製作染液的過程:

『 採菁 』:趁著早晨露水未乾之前,採收大菁。

『 浸泡 』:將採回的大菁浸泡在清水中,使顏色滲出。

『 打藍 』:加入石灰並且不停地攪拌,使藍色素加速沈澱。

五、藍染技法

1、絞染

絞染是學習染色過程中最初的一種技法,其變化的技法包括縫染、夾染等技

法;其利用手抓提布料後綁緊,以作為防染圖樣,只要一塊布和一條綿

繩,綁在布上成為防染的部分,就可以隨意設計出極富變化的染色花紋。

如日本的絞染極為著名。

2、夾染

夾染是利用兩片木板或形狀相同的板夾,將布摺疊多次再施以板夾,以

夾緊來達到防染效果,不只是木片,只要是硬質與不怕水的東西都可以

拿來夾染,它可染出如連續、對稱,放射狀等幾何圖形的多樣花紋,還

可利用染色次數來做變化或染出深淺的多重色彩。

3、缝染

它是以絞染為基礎,取針線按布上圖紋平針缝後,並拉緊綑綁,達

到防染效果的一種技法,而呈現較真實的圖文。

Page 9: 台灣工藝史期末報告-藍染 - teacher.yuntech.edu.twteacher.yuntech.edu.tw/~wangcyi/taiwancraft/a3-pdf/台灣工藝藍染期末書面.pdf · 台灣工藝史期末報告-藍染

4、型染

在型紙(桐油紙、柿紙、合成紙)上雕出圖樣,然後刮以型糊,乾後進行浸

染,再將型糊刮去或洗掉,即得藍底白花或白底藍花的效果。中國藍印

花布便是採此種方法製作。

5、蠟染

利用臘加溫後,以銅筆或蠟刀沾蠟,在布上點繪、刮繪出圖樣,是封住

陰陽圖紋部分成防染的一種技巧;進行浸染後,可利用多次浸泡與氧化,

來染出深淺明暗效果,臘的裂紋會像冰裂紋般的感覺,獨一無二非常迷

人;最後再將蠟熱煮脫去,製成品非常繁複精美。例如印尼蠟染世界有

名。

6、紮染

紮染是將布以三角摺疊後在用針線逢紮的技法,利用這種技法可以染出

小碎花紋、蝴蝶紋等。

Page 10: 台灣工藝史期末報告-藍染 - teacher.yuntech.edu.twteacher.yuntech.edu.tw/~wangcyi/taiwancraft/a3-pdf/台灣工藝藍染期末書面.pdf · 台灣工藝史期末報告-藍染

7、糊染

糊染技法是將柿紙以陰陽紋鏤刻紙板,再將柿紙置於染布上,並將

防染糊刮上,紙板上的鏤空刻花就被刷上防染糊,達到防染效果以留出

花紋,浸染後,完成白地藍色花紋或蘭花白地的圖紋。

七、藍染工藝的文化面

何謂工藝?我們或許一開始會普遍的認為它是手工的,傳統工藝是什麼?為

何要提倡傳統工藝且它是必要的嗎?回溯到早期人們的生活,生活當中人們所用

到的器物如:繩子、斧頭、刀具、織布…等,我想這些器物無不都是出自於人的

一雙手,甚至是一雙腳來製做。我們取自然中的器物,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這一點從古代人們的農具與原住民生活所使用的器物最能感受到。工藝的源起應

是始於人類知道利用天然物為工具,以克服困難,人類懂得加工天然物以提高其

效用,工藝行為隨之發生,如舊石器時代人類為求生存,以抗外敵、以利生活,

將現有的石塊、石片、獸骨加以琢磨而成石刀、石鑽、石鑿、骨刀等,可以算是

最原始的工藝行為及活動。工藝製品原先就是為了人民日常生活所需而做出來

的,工藝重點是著重在「為生活所用」,而工藝的產生,也反映了當時的生活經

驗與智慧,是足以表現出當時在地的生活文化。

當然藍染工藝也是不例外的。藍染原料的植物「山藍」與「木蘭」皆是早期

先民開發台灣的重要經濟作物,早期台灣生產的「藍靛染料」除了作為交易品,

由染郊輸出至對岸中國大陸外,同時它也在台灣各地形成染坊聚集,和民間生活

關係是相當密集的,也因如此,我們是可以藉由藍染工藝來認識台灣早期的生

活。除了上述所提到藍染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與產業的基礎外,它還具有環

保與色澤獨特等特點,透過各種不同的染色技法可以賦予布料新的質感,藉由前

面所提到的特點,我們認為它可以與衣服或窗簾做創意時尚的結合。國際知名的

學者愛德華‧薩伊德也有說過:「記憶的保存是族群認同最好的方法。」為什麼

我們會想要推廣藍染這項傳統工藝呢?無非是想要讓人們去認識它、了解它進而

認同它;藍染這項工藝是早期人們不斷傳承至今的,我們是有義務將它繼續傳承

給下一代的。

八、結論

台灣藍染工藝在民國 31 年消失之後,經過各界的努力而逐漸復甦,可說是

興盛。在近年來結合社區營造、文化產業推廣的政策,使不少地方都結合了當地

興盛的工藝,將之傳達給居住在當地的居民,也有不少的工藝家開設工坊來教導

大眾一些工藝的知識,也有 DIY 實作體驗,不僅能讓民眾了解工藝的美,也可使

民眾將自己手做的工藝品帶回去做紀念。當然也有不少的人結合了文化創意產

業,將傳統與創新結合。

由於藍染的特性體驗創作簡單而備受民眾喜愛,許多藍染工坊如在三峽、苗

栗、南投皆是,近年來與服裝設計結合,提倡服裝色彩、質料的自然美,透過藍

Page 11: 台灣工藝史期末報告-藍染 - teacher.yuntech.edu.twteacher.yuntech.edu.tw/~wangcyi/taiwancraft/a3-pdf/台灣工藝藍染期末書面.pdf · 台灣工藝史期末報告-藍染

染技法與現代流行元素相互結合呈現給大眾,藉由藍染能夠染製多層次的色階特

性,使現代衣物呈現古典素雅之美,也多了一份自然流暢之感;讓工藝家與學校

科系合作,透過服裝設計系學生的設計專業領域,與工藝家對美的感受、藍染工

藝的技術文化互相融合,而讓傳統工藝有不一樣的新姿態。

除了藍染與服裝結合之外,也透過工藝家的巧思以及對藝術的敏感度創造出

許多不同於以往的文化商品,在工坊裡頭可以看到工藝家們的創意,對於工藝採

用實用性較高的態度而去進行創作,因此,不論是實用性較高的零錢包,或者是

較偏向於女性用品的絲巾,也都表現出藍染的獨特性,而這也不就正好符合了工

藝品在生活上的主要特色嗎?

對於藍染的文化創意產業之建議與發展策略來說,由於所受訪之老師較多時

間從事於創作,進而參加比賽,而較少將時間放在工藝品之營利事務上,因此架

上之工藝品為有空閒之時間再將之補上,當然我們可以看到藍染工藝應用在文化

創意產業上頭是屬於多變的,雖然只有藍色的色調,卻可以變化出不同深淺黯淡

的藍色,運用不同的藍染技法,在布上或是欲染之物品上頭呈現不同的花樣,從

中展現藍染之美。

舉凡零錢包、絲巾,甚或是包包都可以有藍染的蹤影存在,如真要從一個發

展策略來說,藍染卻也是具有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潛力,而我們也可以將藍染這

樣工藝與生活週遭的任何事物結合,譬如藍染的筆記本、窗簾、沙發套,甚至是

地毯,都是結合性相當高的文化創意,也具有相當大的實用性價值。

九、問題

藍染工藝文資系推廣原因

在我們的報告中有提到,藍染產業曾經在台灣的工藝史消失,而身為文資系

的學生,我們知道這項工藝對台灣的重要性,至於設計系的學生,雖然具備了設

計專業知識與創意的能力,但若不能好好的保存與詮釋它的文化內涵,使人們認

識進而認同它,它就會有再次消失的可能。因此我們認為文化資產保存與設計系

是應該要互相合作,我們把該工藝的文化面提出來,使人們了解它,而設計系則

可以把這項工藝與許多產品做結合使之創新,這也就是所謂傳統與創新不該是捨

棄其中一項,而是應該要互助前進的。

六、參考資料

友禪藍染之美 馬芬妹 2008 年 6月

植物染教學網站 http://163.26.106.1/~paint/index.html

藍染植物染 DIY活用百科 陳姍姍 2004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