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家书 侠骨柔情 -...

1
宜春日报《月都早刊》新闻热线: 70910767091077 QQ 群: 145684161 本刊主编:彭晓英 本版编辑:汪美媛 Email:[email protected] 国内统一刊号:CN36-0005 邮发代号:43-12 第 786 期 今日8版 宜春新闻网网址:http://www.newsyc.com 今日:晴 明天:晴 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 宜春报业集团出版 2015年9月 2 星期三 农历乙未年七月二十 见证历史 见证历史 时值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之际, 8 31 日,记者来到宜春中心城区,从市 公路局退休的 88 岁高龄抗战老兵申锡 德的家中,听他讲述战争时期的故事。 1943 年,经历日军“三光政策”后 幸存的申锡德,在老家山东流浪漂泊了 一段时间后,自愿加入八路军渤海军 区,并于 1946 年加入中 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党 员。 1943 年,我还只 15 岁,日军当时侵略 了我们村庄,对我们那 里实行‘三光’政策, 我所有的亲人都在那 次事件中去世了。”之 后申老一路流浪北 上,在途中遇见了八 路军,自此成为保卫 国家、抗日战争中的 一员。“是党养大了 我,也是党培育了我,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党 对我的恩情。”话到激动处,这位 88 岁高龄的抗战老兵用颤抖的声音诉说 自己最真挚的感情。 回忆起抗战时期,老人总有说不完 的话。在与日军的对战中,给申老留下 最深的印象就是敌我双方的硬件差 距。“那时候日军的武器很先进,跟他们 正面冲突我们只有吃亏的份。”申老回 忆,当时和日军对战利用最多的就是灵 活多变的游击战、地道战或是麻雀战等 作战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己方 最低伤亡。 然而,灵活多变的作战模式再有 效,也改变不了当时艰苦的环境。 “打仗时联络很困难,基本没有什么 后勤保障,大家经常饿着肚子急行 军,最多的一天我们空腹走了 180 里路,最艰难的一次我们饿了三天 没有吃东西。有一回我们在游击途 中一个油厂发现有黄豆,为了不引起 日军的注意,我们不敢生火油炸,只 能生吃。更多时候我们都是找到什 么吃什么。”说起这些艰苦往事,申老 一脸平静,但那些过往却一辈子都难 以忘怀。 “一个团上千号人,一场仗打下来 就剩四五十人,每次打仗只要打赢了, 我就会留在战场找老乡们,开始还能 找到,越到后面就越找不到几个了。” 记忆悠长,虽然已经过去了 70 多年, 申老依旧清清楚楚地记得一起抗战的 老乡和战友。而让申老这辈子最为 遗憾的,便是数次回到家乡都没能找 到曾经一起上战场的战友们。“各种 方式都找了,但好多人已经不在了。” 申老轻叹,当年从渤海军区一分区到 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再到后来的中 国人民解放军第 43 军,他跟随部队一 路南下,一路参加四平战役、辽沈战役 等大大小小数百场战役,能在一起的 老乡战友越来越少,如今,他只希望找 到一个能和他一起怀念那些红色岁月 的人。 回想起抗战时期,这位经历过数百 场战役洗礼的老兵依旧十分感慨。在 他保存在家中的军装上,挂满了各种 勋章,他从中找到一枚,介绍道:“这是 参加解放战争时发的,还有这枚是受 伤奖的功勋章,这枚是抗日的……”每 一枚勋章都是一段经历,每一枚勋章 都有一个故事,这大大小小的勋章,记 录的是抗战老兵申锡德永远难忘的红 色记忆。 这封家书是从昆明航空邮寄至江 西省三曲滩邮政局蒋叔敏先生收。三 曲滩今位于吉水县城北 5 公里的赣江西 岸,现名为金滩镇。信封上盖有 4 枚邮 戳,其中一枚残缺,只有一枚“明”字依 稀可辨(应为昆明投递日戳)另 1 枚无法 辨认,共余 2 枚为落地日戳, 1 枚为“江 西、赣县××,七月十三”, 1 枚为“吉安、三 十一年,七月十五”(三十一年为 1942 年),两枚日戳均为点线式三格园戳。 该封内页有使用过的痕迹,原系昆明防 空司令部公函封。 从该信的信封落款和信中相关文 字内容来看,写信的主人翁姓肖,名涛, 字月樵,写信时是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 令长官部罗卓英司令身边的一位随从 军官。信中多次提及上高,因罗卓英曾 任中国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 1939 年至 1942 年该集团军驻扎在江西省上高县 境内,罗卓英率领部队参加了著名的上 高会战,第二次、第三次长沙会战,肖涛 作为一名罗卓英总部身边的随从军官, 均参加了上述战役。此信不仅记载了 罗卓英任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官的 重要信息,而且还记录了第一路司令官 长官部在昆明拓东路有益巷 9 号的详细 地址等重要史料。这在一般史书上是 无法看到的,这个地名,将对进一步研 究中国远征军的筹建工作有着极高的 史实价值。 当然,我们拜读这封抗战家书,主 要还是被信中内容所感染。 这封看似极普通的家书,信中不曾 见什么豪言壮语,却真实记录了一位转 战南北抗日战场,又即将出国远征的中 国军人保家卫国的情怀。信中提及其 家乡永阳系今吉安县永阳镇。开篇第 一句“部队生活行踪无定,于第三次长 沙会战我等均奉令参加”。字里行间透 着强烈的时代特征,记载了血与火的历 史。通篇则反映了普通军人在抗战时 期心中牵挂的家事、国事之情结,承载 着绵长醇厚的骨肉亲情,真实反映了在 国破家亡的危急关头,“小人物”的系国 系家的深厚情怀。从军两兄弟,均争上 前线,小人物、大境界。主人翁弃小家、 顾国家,国比家大,侠骨柔情。当读到 “我等远去万里,不能兼理家事,一家大 小女流,处置乏人……焦念之余,几至 寝食不安”处,潸然泪下,战争无情,骨 肉分离,牵肠挂肚,余味绵长,感人至 深。尤其是信后补言中一句话“我决入 印”(赴印度参战),是本封信点睛之笔, 四字铿锵有力,字字重千金,荡气回 肠。“古来征战几人回”,这一话语呈现 出军人在战场上的英雄气概。 细细品读这封家书,感受故纸温 情,字里行间折射出抗战先辈的大“勇” 和大“情”。 “勇”在于将生死置之度外,在 中华民族危亡之际,不顾个人安危,抱有 以身殉国的准备,视死如归。 “情”表现在 家书中面对战乱,对家人的深深眷恋。 用情至深,感人肺腑,这种倾吐舍小家顾 国家的奉献之情,就是当年的抗战精 神。抗战先辈的大“勇”与大“情”,当为 我们继续发扬宝贵的精神财富。 烽火家书 侠骨柔情 陈旗海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 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五言律诗《春望》,这首诗曾让历朝 历代多少人感动不已,尤其是“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 的佳句。 近日,在吉安藏友郭先生处寻觅到数封抗日战争时期 的家书,其中一封家书与著名的上高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 和中国远征军筹建有关,众藏友均一睹为快。 现将该家书抄录如下: 叔敏弟: 部队生活行踪无定,于第三次长沙会战我等均奉令 前往参加。事后家兄即仍随队归还上高,我旋随罗总司 令出差长沙、吉安等地。便申假归度岁,于元月底回职 上高。匝月,罗总司令奉召赴渝,发表中国远征军第一 路司令长官新命,总部人员大都调赴缅甸。我於四月十 五开始登上万里长征之途,行抵昆明,因缅局急转,在此 停止待命,此时逾二月矣。于我启程时,曾与家兄商决, 留一人在家兼顾家务,谁知家兄亦已遵命出发,现当在 贵阳过来六十里之清镇候车来昆中,现缅方战事,已成 为段落。罗长官旬前已飞渝述职,并将依然负印度任 务,我等将亦前往。出国远征,相去遥遥,欢晤何所,企 首乡关,能不依依。月来赣东战争又复紧张,影响所及, 吉安必形动乱,我等远去万里,不能兼理家事,一家大小 女流,处置乏人,更无可资委托者,万一情势直下波及永 阳演受之祸,诚有不可想象者,焦念之余,几至寝食不 安。吾弟就近家乡,尚希于观点所及,对舍间有以指导, 盼甚幸甚。五月二十二寄上高手书,始于本日转到收 悉,附件仍行寄还望照收存。我等久离赣方,号卿并未 提及此事,既较简便,想无其复至也,绒衣打好,请迳寄 永阳家收。当此赣方时势转变,惠妹定已返乡,小孩行 动不便,宜先妥置,庶免临事牵累。吾弟尔后或因战事 行动,及对舍间情形盼随时航告,寄“昆明拓东路有益巷 中国远征军长官部通讯处”余容后详。草复即祝近安。 月樵手书。七、二于昆明 顷奉长官电示,本部决入印,如有家庭顾虑者,可仍 回上高总部工作。我决入印,家兄已函请折回江西,不 知意向如何,涛又及。 七、三 抗战老兵申锡德

Upload: others

Post on 26-Sep-2020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烽火家书 侠骨柔情 - epaper.newsyc.comepaper.newsyc.com/ycrb/page/1/2015-09/02/05/2015090205_pdf.pdf · 宜春日报《月都早刊》 新闻热线:7091076、7091077 QQ群:145684161

宜春日报《月都早刊》 新闻热线:7091076、7091077 QQ群:145684161 本刊主编:彭晓英 本版编辑:汪美媛 Email:[email protected]

国内统一刊号:CN36-0005 邮发代号:43-12 第 786期 今日8版 宜春新闻网网址:http://www.newsyc.com 今日:晴 明天:晴

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

宜春报业集团出版

2015年9月2日 星期三农历乙未年七月二十

见 证 历 史见 证 历 史

时值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8月31日,记者来到宜春中心城区,从市公路局退休的88岁高龄抗战老兵申锡德的家中,听他讲述战争时期的故事。

1943年,经历日军“三光政策”后幸存的申锡德,在老家山东流浪漂泊了一段时间后,自愿加入八路军渤海军

区,并于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党员。

“1943 年,我还只有15岁,日军当时侵略了我们村庄,对我们那里实行‘三光’政策,我所有的亲人都在那次事件中去世了。”之后 申 老 一 路 流 浪 北上,在途中遇见了八路军,自此成为保卫国家、抗日战争中的一 员 。“ 是 党 养 大 了我,也是党培育了我,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党

对我的恩情。”话到激动处,这位 88岁高龄的抗战老兵用颤抖的声音诉说自己最真挚的感情。

回忆起抗战时期,老人总有说不完的话。在与日军的对战中,给申老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敌我双方的硬件差距。“那时候日军的武器很先进,跟他们

正面冲突我们只有吃亏的份。”申老回忆,当时和日军对战利用最多的就是灵活多变的游击战、地道战或是麻雀战等作战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己方最低伤亡。

然而,灵活多变的作战模式再有效 ,也 改 变 不 了 当 时 艰 苦 的 环 境 。

“打仗时联络很困难,基本没有什么后勤保障,大家经常饿着肚子急行军,最多的一天我们空腹走了 180 多里路,最艰难的一次我们饿了三天没有吃东西。有一回我们在游击途中一个油厂发现有黄豆,为了不引起日军的注意,我们不敢生火油炸,只能生吃。更多时候我们都是找到什么吃什么。”说起这些艰苦往事,申老一脸平静,但那些过往却一辈子都难以忘怀。

“一个团上千号人,一场仗打下来就剩四五十人,每次打仗只要打赢了,我就会留在战场找老乡们,开始还能找到,越到后面就越找不到几个了。”记忆悠长,虽然已经过去了 70 多年,

申老依旧清清楚楚地记得一起抗战的老乡和战友。而让申老这辈子最为遗憾的,便是数次回到家乡都没能找到曾经一起上战场的战友们。“各种方式都找了,但好多人已经不在了。”申老轻叹,当年从渤海军区一分区到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再到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43军,他跟随部队一路南下,一路参加四平战役、辽沈战役等大大小小数百场战役,能在一起的老乡战友越来越少,如今,他只希望找到一个能和他一起怀念那些红色岁月的人。

回想起抗战时期,这位经历过数百场战役洗礼的老兵依旧十分感慨。在他保存在家中的军装上,挂满了各种勋章,他从中找到一枚,介绍道:“这是参加解放战争时发的,还有这枚是受伤奖的功勋章,这枚是抗日的……”每一枚勋章都是一段经历,每一枚勋章都有一个故事,这大大小小的勋章,记录的是抗战老兵申锡德永远难忘的红色记忆。

永远难忘的记忆

梁旭

本报见习记者

彭芝慧

记者

邓腾

这封家书是从昆明航空邮寄至江西省三曲滩邮政局蒋叔敏先生收。三曲滩今位于吉水县城北5公里的赣江西岸,现名为金滩镇。信封上盖有 4枚邮戳,其中一枚残缺,只有一枚“明”字依稀可辨(应为昆明投递日戳)另1枚无法辨认,共余 2枚为落地日戳,1枚为“江西、赣县××,七月十三”,1枚为“吉安、三十一年,七月十五”(三十一年为 1942年),两枚日戳均为点线式三格园戳。该封内页有使用过的痕迹,原系昆明防空司令部公函封。

从该信的信封落款和信中相关文字内容来看,写信的主人翁姓肖,名涛,字月樵,写信时是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部罗卓英司令身边的一位随从军官。信中多次提及上高,因罗卓英曾任中国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1939年至1942年该集团军驻扎在江西省上高县境内,罗卓英率领部队参加了著名的上高会战,第二次、第三次长沙会战,肖涛作为一名罗卓英总部身边的随从军官,均参加了上述战役。此信不仅记载了罗卓英任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官的重要信息,而且还记录了第一路司令官长官部在昆明拓东路有益巷9号的详细地址等重要史料。这在一般史书上是无法看到的,这个地名,将对进一步研

究中国远征军的筹建工作有着极高的史实价值。

当然,我们拜读这封抗战家书,主要还是被信中内容所感染。

这封看似极普通的家书,信中不曾见什么豪言壮语,却真实记录了一位转战南北抗日战场,又即将出国远征的中国军人保家卫国的情怀。信中提及其家乡永阳系今吉安县永阳镇。开篇第一句“部队生活行踪无定,于第三次长沙会战我等均奉令参加”。字里行间透着强烈的时代特征,记载了血与火的历史。通篇则反映了普通军人在抗战时期心中牵挂的家事、国事之情结,承载着绵长醇厚的骨肉亲情,真实反映了在国破家亡的危急关头,“小人物”的系国系家的深厚情怀。从军两兄弟,均争上前线,小人物、大境界。主人翁弃小家、顾国家,国比家大,侠骨柔情。当读到

“我等远去万里,不能兼理家事,一家大小女流,处置乏人……焦念之余,几至寝食不安”处,潸然泪下,战争无情,骨肉分离,牵肠挂肚,余味绵长,感人至深。尤其是信后补言中一句话“我决入印”(赴印度参战),是本封信点睛之笔,四字铿锵有力,字字重千金,荡气回肠。“古来征战几人回”,这一话语呈现出军人在战场上的英雄气概。

细细品读这封家书,感受故纸温情,字里行间折射出抗战先辈的大“勇”和大“情”。“勇”在于将生死置之度外,在中华民族危亡之际,不顾个人安危,抱有以身殉国的准备,视死如归。“情”表现在家书中面对战乱,对家人的深深眷恋。用情至深,感人肺腑,这种倾吐舍小家顾国家的奉献之情,就是当年的抗战精神。抗战先辈的大“勇”与大“情”,当为我们继续发扬宝贵的精神财富。

烽火家书 侠骨柔情陈旗海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五言律诗《春望》,这首诗曾让历朝历代多少人感动不已,尤其是“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佳句。

近日,在吉安藏友郭先生处寻觅到数封抗日战争时期的家书,其中一封家书与著名的上高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和中国远征军筹建有关,众藏友均一睹为快。

现将该家书抄录如下:

叔敏弟:

部队生活行踪无定,于第三次长沙会战我等均奉令

前往参加。事后家兄即仍随队归还上高,我旋随罗总司

令出差长沙、吉安等地。便申假归度岁,于元月底回职

上高。匝月,罗总司令奉召赴渝,发表中国远征军第一

路司令长官新命,总部人员大都调赴缅甸。我於四月十

五开始登上万里长征之途,行抵昆明,因缅局急转,在此

停止待命,此时逾二月矣。于我启程时,曾与家兄商决,

留一人在家兼顾家务,谁知家兄亦已遵命出发,现当在

贵阳过来六十里之清镇候车来昆中,现缅方战事,已成

为段落。罗长官旬前已飞渝述职,并将依然负印度任

务,我等将亦前往。出国远征,相去遥遥,欢晤何所,企

首乡关,能不依依。月来赣东战争又复紧张,影响所及,

吉安必形动乱,我等远去万里,不能兼理家事,一家大小

女流,处置乏人,更无可资委托者,万一情势直下波及永

阳演受之祸,诚有不可想象者,焦念之余,几至寝食不

安。吾弟就近家乡,尚希于观点所及,对舍间有以指导,

盼甚幸甚。五月二十二寄上高手书,始于本日转到收

悉,附件仍行寄还望照收存。我等久离赣方,号卿并未

提及此事,既较简便,想无其复至也,绒衣打好,请迳寄

永阳家收。当此赣方时势转变,惠妹定已返乡,小孩行

动不便,宜先妥置,庶免临事牵累。吾弟尔后或因战事

行动,及对舍间情形盼随时航告,寄“昆明拓东路有益巷

中国远征军长官部通讯处”余容后详。草复即祝近安。

月樵手书。七、二于昆明

顷奉长官电示,本部决入印,如有家庭顾虑者,可仍

回上高总部工作。我决入印,家兄已函请折回江西,不

知意向如何,涛又及。 七、三

抗战老兵申锡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