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chr/chr2011/chr74pdf/chr74a02... · 2011-11-07 · Ú n `u ì` v. ` s ` sh q Ì1o | ~ ! ef`...

12

Upload: others

Post on 30-Jan-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從二年律令看禦史大夫秩級與屬官的變化*1)

    南 玉 泉 (中国政法大学)

    Ⅰ. 序 言

    Ⅱ. 秩律 中御史大夫及其属官的秩级

    Ⅲ. 禦史丞的初置與隸屬的變化

    Ⅳ. 御史中执法與御史中丞

    Ⅴ. 御史中丞的地位

    Ⅵ. 小 结

    Ⅰ. 序 言

    二年律令·秩律是汉初吕后二年(B.C.186)关于官吏俸禄的法律规定.秩律 将西汉中央和地方官吏的秩级分为九等: 二千石、千石、八百石、六

    百石、五百石、三百石、二百石、一百六十石、一百二十石. 所有官吏的

    秩级原则上是由高向低排列, 各级之属官如果秩级相同, 则列主署官之後,

    即使秩级比其後所列署官秩级低; 如“有丞者××石”, 或“丞、尉××石.” 秩

    律 所列基本上包括了西汉初年的主要官吏, 當然, 相国、丞相一级没有列

    入其中. 秩律 诸条文引起我们注意的是有关御史大夫及其属官的秩级, 并

    由此引发御史大夫诸属官的设置问题. 下面搜罗爬扒剔, 力争求得正确的解

    释.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院重大

    课题“秦汉法律研究”(课题编号07JJD820173).

  • 中國史硏究 第74輯 (2011. 10)36

    Ⅱ. 秩律 中御史大夫及其属官的秩级

    秩律 : “御史大夫、廷尉、内史、典客、中尉……秩各二千石. 御史、

    丞相、相国长史, 秩各千石(四四一)” 又 赐律 还有“御史比六百石(二九

    六)”赏赐的条文. 先说御史. 御史之职最初只是王的文书而已, 因其日常與

    君王接近, 故地位一步步提高. 御史在汉初还没列入正秩, 只是按比六百石

    秩级赏赐, 说明汉初御史的地位并不高, 亦说明御史保留了早期较强的君王

    的私属性质. 刘师培先生说: “御史之职在周代之时亦属微官, 惟邦国之治,

    萬民之令, 均在御史所掌, 复兼摄赞书之职, 以书从政之人, 與後世起居注

    略同. 战国时秦、赵有御史, 亦属末僚. 盖御史训为侍御史, 犹言侍史, 惟

    居斯职者得以日亲君侧, 故至秦代, 即为尊官, 與丞相并, 复改称御史大

    夫.”1) 二年律令制定的时候, 御史大夫秩二千石, 與廷尉诸卿一样. 虽然秦朝已将御史大夫地位提高, 但在汉初, 御史大夫的秩级还没有脱离诸卿这

    一群体. 汉表 “御史大夫”注引臣瓒曰: “ 茂陵书 御史大夫秩中二千石.”至少在宣帝以後, 御史大夫脱离中二千石之列, 成为丞相與中二千石之间的一

    个过渡等级, 其地位才如 汉表 “位上卿, 银印青绶.”2)

    再说御史长史. 秩律 中有御史长史一职, 秩千石. 关于这个地方的标点,

    学者多有不同意见. 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 “御史、丞相、相国长史, 秩各千石(四四)”, “御史”後面标的是逗号, 因 赐律 有

    “御史比六百石”, 故此条若解释为御史秩千石就矛盾了. 彭浩、陈伟、工藤

    元男主编二年律令與奏谳书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出土法律文献释读(258—259页)以为“御史、丞相、相国长史, 秩各千石”在丞字後面脱一重文

    符号, 即应为“御史丞、丞相、相国长史, 秩各千石.” 如按这种观点, 又與

    秩律 “二千石囗丞六百石”相矛盾了.3) 因此, 我同意阎步克先生的意见, 以

    1) 邓实 主编, 国粹学报 第三年 第二册.2) 御史大夫秩级的上升, 可参考阎步克从官本位到爵本位 (三联书店, 2009) 下编第一章 战国秦汉间禄秩序列的变迁 .

    3) 该 条律文囗中的字不清, 我推测, 或为“之”, 或为“各.” 如御史丞千石, 律文必须另

    有条文规定御史大夫之丞不在此“二千石囗丞六百石”之列.

  • 从二年律令看御史大夫秩级與属官的变化 (南玉泉) 37为原文并不错漏, 这里的御史实即御史大夫. 御史後面应为顿号, 即御史大

    夫和丞相、相国的长史秩皆为千石.4) 但 汉表 明文御史大夫两丞, 秩千石,

    未见长史. 因此, 这就引出下一个问题: 御史丞是何时设立的, 其秩级到底

    是多少.

    Ⅲ. 禦史丞的初置與隸屬的變化

    御史大夫置二丞, 一为御史丞, 一为御史中丞. 二丞为御史大夫之副, 这

    在历代官志中都有明确的记载, 如应劭 汉官仪 : “御史中丞二人, 本御史

    大夫之丞. 其一别在殿中, 兼典兰台秘书.”5) 这里“御史中丞”的“中”字为衍

    文; 晋书·职官表: “御史中丞, 本秦官也. 秦时, 御史大夫有二丞, 其一御史丞, 其一为中丞.” 宋书·百官志记载與此略同.6)御史中丞为御史大夫之副, 这一点没有争议, 但该职是何时设置, 史家记

    载并不一致. 汉表 只说御史大夫秦官, 并未述及二丞. 晋书·职官表却明言“御史中丞, 本秦官也. 秦时, 御史大夫有二丞, 其一御史丞, 其一为中

    丞.” 宋书·百官志记载與 晋表 相同, 这种说法占主流. 但杜佑却不这样认为, 他在通典·职官六中记述: “御史中丞, 旧持书侍御史也. 初, 汉宣帝元凤中, 感路温舒缓刑之言, 季秋後请谳. 时帝幸宣室斋居而决事, 令侍御

    4) 参见阎步克, 从爵本位到官本位 (三联书店, 2009), p.419. 又, 本文所引二年律令均出自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 文物出版社, 2006).

    5) [清]孙星衍 等辑, 汉官六种 (中华书局, 1990), p.144.6) 宋书·百官志下: “秦时御史大夫有二丞, 其一曰御史丞, 其二曰御史中丞.” 大多数学者赞同御史大夫二丞说, 即一为御史丞, 一为御史中丞. 这在史籍事例中亦有所

    反映, 如汉书·廣川惠王刘越传: “天子遣大鸿胪、丞相长史、御史丞、廷尉正杂治鉅鹿诏狱, 奏请逮捕去後昭信.” 汉书·王尊传: “天子以新即位, 重伤大臣, 乃下御史丞问状.”“原其所以, 出御史丞杨辅……” 汉书·酷吏严延年传: “事下御史丞按验.” 但御史丞的地位显然没有御史中丞重要, 故史籍记载的较少. 宋吴仁杰等学

    者以为御史大夫属官一为中丞, 一为内史. 安作璋、熊铁基先生在秦汉官制史稿中已辩其误, 此不赘述. 参见安作璋、熊铁基, 秦汉官制史稿 (齐鲁书社, 2007),p.55.

  • 中國史硏究 第74輯 (2011. 10)38史二人持书, 持书御史起于此也.” 按杜氏所言, 御史中丞之职最早也应是

    宣帝元凤以後的事. 续汉书·百官志“治书侍御史二人, 六百石”,7) 六百石职官转为千石之吏的御史寺之丞, 历史上却没有丝毫迹象可寻, 这种可能性

    是不大的. 再者, 史记·景帝本纪: “中三年(B.C.147), 罢诸侯御史中丞.”这说明, 御史中丞在景帝中三年之前就已设置. 因此, 杜氏“御史中丞, 旧持

    书侍御史”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8)

    秩律 : “二千石囗丞六百石”(四四四), 赐律 : “御史比六百石(二九

    六)”赏赐,9) 比较御史长史和二千石之丞, 一为千石, 一为六百石, 二者级差

    相當大. 作为御史大夫之副, 御史长史的资格更为合适. 汉表 相国、丞相

    “有两长史, 秩千石”, 太尉、前後左右将军“有长史, 秩千石”, 郡守“有丞,

    边郡又有长史, 掌兵马, 秩皆六百石”, 独御史大夫“有两丞, 秩千石”, 九卿

    “自太常至执金吾, 秩皆中二千石, 丞皆千石.” 按 汉表 , 三公级官吏大多

    设长史, 秩级为千石, 九卿级官吏多设丞, 秩级亦为千石, 只有边郡郡守有

    丞、有长史, 秩级为六百石. 當时汉朝中央官或设长史, 或设丞, 未见二职

    同设的记载, 而设长史的边郡的地位似乎较内地之郡的地位更重要一些.

    秩律 “御史、丞相、相国长史, 秩各千石”, 與 汉表 中规定的丞相、太尉

    长史秩禄相同. 根据以上记载, 我们从逻辑的角度做如下两种推测: 一是御

    7) 太平御览 卷二二六, 职官部 二四: “续汉书曰: 百官志 曰持书御史秩百石.” 续汉书·百官志: “侍御史十五人, 六百石.”因治书侍御史起于御史, 故治书侍御史亦应为六百石, 不可能为百石. 太平御览所记文字在“持书御史秩”後面似脱漏一“六”字. 续汉书·舆服志下“青绀绶条”引东观书曰“中外官尚书令、御史中丞、治书侍御史、公将军长史、……皆千石”, 记载亦有误. 中丞为千石, 治书侍御

    史为其属官, 则其秩不可能为千石.

    8) 杜佑的这段话可能来自东汉胡廣的 百官箴 , 续汉书·百官志注引胡廣曰: “孝宣感路温舒言, 秋季後请谳. 时帝幸宣室, 斋居而决事, 令侍御史二人治书, 御史起此.”胡廣说“御史起此”, 明显不对. 胡廣是东汉中晚期人, 在尚书台供职多年, 他对

    本朝官制所记不可能出现这种错误. 因此, 错误的根源當是传抄刻錄过程中造成的.

    杜佑显然看到了“御史起此”是不对的, 根据文意在前加了“持书”二字. 杜佑的补正虽

    然符合胡廣原意, 但在这一段前面多出的“御史中丞, 旧持书侍御史”一句, 显然不是

    胡廣原话, 亦不知杜佑是否另有所据, 还是传抄中的错误.

    9) 阎步克先生认为, 此处御史當指御史少史. 我以为, 汉虽曾设御史少史之职, 但 赐

    律 之御史还应是御史大夫寺属员之御史. 参见阎步克, 从爵本位到官本位 (三联书店, 2009). p.419.

  • 从二年律令看御史大夫秩级與属官的变化 (南玉泉) 39史大夫属官既设长史, 又设丞, 长史秩千石, 二丞秩六百石; 二是 “二千石

    囗丞六百石”, 这里的“二千石”不包括御史大夫. 不论哪种推测, 至少在吕后

    二年(B.C.186)的时候, 御史长史是御史大夫的管家, 秩为千石; 御史丞这时

    可能还未设, 或者其秩级只有六百石.

    我们再比较一下两种推测哪种可能性更大一些. 应當看到, 御史长史一

    职, 因御史大夫职掌的改变多次反覆. 按 汉表 和宋书·百官志, 成帝绥和元年(B.C. 8)御史大夫更名为大司空, 置长史如中丞, 官职如故. 哀帝建

    平二年(B.C. 5)又恢复为御史大夫; 元寿二年(B.C.1)复为大司空, 而将御史

    中丞更名御史长史, 出为外台, 主掌监察. 东汉光武又“还曰中丞, 又属少

    府”, 當然御史中丞又为内台了. 10)从这一变化过程也可推知, 至少西汉後

    期御史长史與御史丞地位相當, 二者是不兼置的, 所以才有西汉後期和光武

    时的“大司空, 置长史”, “御史中丞更名御史长史”, “光武还曰中丞”的名称

    变动. 此前汉官志只见有御史中丞而未见御史长史. 因此, 景帝中元三年

    (B.C.147)以後, 御史长史與御史中丞同置的可能性应當被排除. 接下来应

    當探讨御史丞及御史中丞是何时设置的. 我以为应當在吕后二年(B.C.186)

    之後, 景帝中元三年(B.C.147)冬十一月之前.

    史记·景帝本纪“中三年冬, 罢诸侯御史中丞”, 说明此前汉廷與诸侯国均设御史中丞, 为打压诸侯王, 而罢其御史中丞;11) 进一步分析, 在吕后二

    年(B.C.186)之後, 景帝中三年之前, 御史大夫属官有过一次调整, 即御史大

    夫设两丞, 一曰中丞, 并将二丞的秩级定为千石, 而御史长史则被撤销. 自

    此, 丞相长史與御史中丞秩级相同, 二职常常同领皇帝交给的特殊使命, 如

    廣川惠王刘越传 : 本始三年(B.C.71), “丞相长史、御史丞、廷尉正杂治

    钜鹿诏狱, 奏请逮捕去後昭信.” 酷吏咸宣传 : “于是上始使御史中丞、丞

    相长史使督之, ……” 成帝纪 : 永始三年夏六月, “遣丞相长史、御史中

    10) 参见祝总赋, 关于汉代御史中丞的‘出外’、‘留中’问题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研究三秦出版社, 2006). 祝文对于两汉御史中丞的出外與留中, 论述颇为详尽. 笔者赞

    同祝先生东汉中丞留中说.

    11) 七国之乱後, 景帝中五年对诸侯王官职再次进行调整, 汉表 载: “景帝中五年令

    诸侯王不得复治国, 天子为置吏, 改丞相曰相, 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

    士官, 大夫、谒者、郎诸官长丞皆损其员.”

  • 中國史硏究 第74輯 (2011. 10)40丞逐捕, 以军兴从事, 皆伏辜.”十二月, “遣丞相长史、御史中丞持节督趣逐

    捕.” 如果御史大夫之丞是 秩律 规定的六百石, 按汉仪, 那就无法與丞相

    长史和廷尉正同列共事了.

    西汉成帝绥和元年(B.C.8), 御史大夫更名大司空, 禄比丞相. 哀帝建平二

    年(B.C. 5)恢复为御史大夫. 元寿二年(B.C.1)复为大司空, 御史中丞更名御

    史长史, 东汉光武时恢复旧称, 仍为御史中丞. 更名後的大司空“掌水土事”,

    與监察毫无关系, 所以续汉书·百官志“御史中丞”本注: “及御史大夫转为司空, 因别留中, 为御史台率, 後又属少府.” 同书“少府条” 本注: “自侍中

    至御史, 皆以文属焉.”自此, 御史中丞與御史大夫脱离了隶属关系, 成为名

    义上由少府统辖的监察机构.

    Ⅳ. 御史中执法與御史中丞

    汉书·高帝纪下: 十一年(B.C.196)二月, “御史中执法下郡守”, 注引晋灼曰: “中执法, 中丞也.” 这是否就能够证明汉高帝十一年(B.C.196)二月已

    设有御史中丞了呢? 我们先分析汉书·高帝纪下“御史中执法”这一官职的职能. 前已论述, 御史之职最初只是王的文书, 地位不高. 二年律令·赐律御史还比六百石赐, 说明他没被列在正秩中. 秦虽置御史大夫, 但其官寺建置尚在初期, 故不如丞相属员齐备, 管辖范围大.12) 其实, 就是丞相属

    员也并不齐备, 据安作璋、熊铁基先生论证, “在秦代, 丞相之下是可以说

    没有什么属官的, 办事靠各级各类官吏.”13) 御史大夫属员多在殿中活动,

    12) 晚清以来不断有关于秦汉封泥的著錄, 九十年代末更有大批秦封泥面世, 这些封泥

    对于研究秦代官制具有重要意义. 黄留珠先生曾对秦封泥與史载秦官进行对比研究,

    在秦封泥中多有三公九卿及其属官印, 却不见一枚御史大夫或其属官印, 这或从一

    个侧面说明秦时御史大夫初设时的状况. 参见黄留珠, 秦封泥窥管 (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7年 第1期). 他在该文的附记中说明秦封泥有“御史之印”, 特作补正. 见秦汉历史文化论稿 (三秦出版社, 2002.8), p.166.

    .

  • 从二年律令看御史大夫秩级與属官的变化 (南玉泉) 41属官也并非後代官志所记那样达到四十余人. 御史中执法之“中”, 自然指的

    是殿中,14) 其职掌是在殿中督察违法行为. 御史执法是其职责, 中执法即在

    殿中执法而已. 中执法只是御史职务的一种, 其它还有符玺御史、侍御史、

    监御史等. 中执法这一名称, 也看不出是一种具有管领性质的职官.

    不过, 史籍材料确实保留了御史中丞與御史中执法相关联的印痕. 陈萬

    年传附子咸传 “元帝擢咸为御史中丞, 总领州郡奏事, 课第诸刺吏, 内执

    法殿中”, 薛宣传 “成帝初即位, 宣为中丞, 执法殿中”, 王莽传 中“改郡

    太守曰大尹, 都尉曰太尉, 县令长曰宰, 御史曰執法.” 我们推测, 高帝、惠

    帝、吕后时期, 御史大夫属员还末严格区别分为殿中、外宫二大部分, 御史

    中执法只是殿中负责监督的御史而已.15) 这时御史寺的日常工作由御史长

    史负责. 吕后二年以後, 御史大夫属员一分为二, 御史中执法才发展成为御

    史中丞. 晋灼是西晋尚书郎, 他的注释一般认为不会有误, 他注御史中执法

    为御史中丞, 後人也就信相御史中执法就是御史中丞了; 如宋史·石公弼传: “大观二年, 拜御史中丞. 执政言: ‘国朝未有由左史为中执法者. ’”宋孙逢吉撰职官分纪巻十四: “有两丞, 秩千石, 一曰中丞, 亦谓中丞为御史中执法.” 实则御史中执法为御史的一种, 御史中丞是侍御史的负责人, 为御

    史大夫副二. 二职虽有发展演变关系, 但并不能等同. 赐律 “御史比六百

    石(二九六)”赏赐, 如将御史中执法作为御史职务的一种, 其秩级也只相當

    于御史.

    Ⅴ. 御史中丞的地位

    13) 安作璋、熊铁基, 秦汉官制史稿 (齐鲁书社, 2007), p.23.14) 文献通考 卷五三, 中丞条注“汉中丞有石室以藏秘书图谶之属, 以其居殿中, 故曰中丞.”

    15) 汉卫宏, 汉旧仪 , “御史, 员四十五人, 皆六百石. 其十五人衣绛, 给事殿中为待

    御史, 宿庐在石渠门外. 二人尚玺, [四人]持书给事, 二人侍前, 中丞一人领. 余三十

    人留寺, 理百官事也. 皆冠法冠” ([清]孙星衍 等辑, 汉官六种, 中华书局, 1990,p.63). 成帝绥和元年(B.C. 8)御史大夫更名为大司空後, 中丞自掌监察, 已无内外之

    属员的区别.

  • 中國史硏究 第74輯 (2011. 10)42秩律 “二千石囗丞六百石”, 即便御史中执法如晋灼所注是御史中丞,

    御史中丞也不可能超过六百石. 汉表 御史两丞秩千石, 未见长史, 故 汉

    表 所记载的两丞应是景帝以後的制度. 蔡质 汉仪 曰: “(御史中)丞, 故二

    千石为之”,16) “尚书、谏议大夫、侍御史、博士皆六百石.”17) 通典卷二四 职官六 中丞条本注承袭此说. 按汉书·百官公卿表、续汉书·百官志皆称御史中丞千石, 续汉书·舆服志下“青紺绶条”引 东观书 曰: “中外官尚书令、御史中丞、治书侍御史、公将军长史、……皆千石.” 不知蔡质

    汉仪 御史中丞二千石说何据. 不过, 蔡质 汉仪 这段完整的话是: “(御史

    中)丞, 故二千石为之, 或迁侍御史高第, 执宪中司, 朝会独坐, 内掌兰台,

    督诸州刺史, 纠察百寮, 出为二千石.” 我想, 造成中丞“故二千石为之”的原

    因, 一是传抄可能有误, 二是中丞“出为二千石”所致. 因为皇帝身边的内官

    地位高, 内官皆“高第”外补, 如续汉书·百官志注引 古今注 曰: “永元三年七月, 增尚书令史员. 功满未尝犯禁者, 以补小县, 墨绶.”墨绶为千石至

    六百石之吏,18) 而尚书令史只有二百石, 可以补小县比六百石的长吏. 这说

    明尚书、御史中丞的实际地位比其名义上的秩级要高得多.

    汉廷礼仪, 内官品虽低, 但礼遇高于外官,19) “至上莫若君父之前, 至重莫

    若朝廷之内”,20) 内官的礼遇、地位并非体现在官秩上, 而是体现在礼仪、

    16) [清]孙星衍 等辑, 汉官六种 (中华书局, 1990), p.207.17) 续汉书·舆服志下 青紺绶条注引 东观书 .18) 墨绶即黑绶.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秩比六百石以上, 皆铜印黑绶”, 续汉书·舆服志下 黑绶条, “千石、六百石黑绶”, 可知, 黑绶这一级规格变化不大, 只是“成帝阳朔二年除八百石、五百石秩. 绥和元年, 长、相皆黑绶.” 续汉书·百官志二光禄勋条: “左右仆射、左右陛长各一人, 比六百石.” 注引 汉官 曰: “陛长, 墨绶铜

    印.”可证墨绶最低为比六百石.

    19) 本文内官、外官的划分是以官员日常办公是否在皇帝身边为标准, 并非史籍所载

    中朝官、外朝官概念, 如汉书·刘辅传注引孟康曰: “中朝, 内朝也. 大司马左右前後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 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有关中

    朝、外朝的问题, 参见劳榦, 论汉代的内朝與外朝 (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论文类编, 中华书局, 2009). 又参见祝总斌,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p.2. 本文同意祝总斌先生关于中外朝官的分析, 本文所

    说的内、外官與史籍的中朝、外朝有联系, 但并不等同. 外官, 即相當于史籍所载外

    朝官, 如三公及诸卿; 尚书台诸属员、御史中丞及其属官本不属中朝, 但因在宫中办

    公, 本文将其称作内官. 之所以这样划分, 是因为礼仪制度上存在这种区别.

  • 从二年律令看御史大夫秩级與属官的变化 (南玉泉) 43权力的运作等政治待遇上. 御史大夫寺原本就位傍宫城, 在司马门内,21) 御

    史中丞更是在殿内更值.22) 中丞掌兰台, 兰台亦称内台. 东汉以後, 尚书、

    御史中丞、谒者称三台,23) 中丞地位仅次于尚书; 汉王隆 汉官解诂 : “建

    武以来, 省御史大夫官属入侍兰台. 兰台有十五人, 特置中丞一人以总之.

    此官得举非[法](官), 其权次尚书.”24) 可见, 御史中丞與尚书台属员一样,

    都应属于内官.

    御史中丞秩虽千石, 礼仪地位却在三公之上. 蔡质 汉仪 曰: “凡三公、

    列卿、将、大夫、五营校尉行复道中, 遇尚书仆射、左右丞郎、御史中

    丞、侍御史, 皆避车豫相迴避.” 可见, 内、外官同行复道时, 外官要礼让内

    官. 在这种情况下, 御史中丞與尚书台诸官的地位相當.

    但同是内官, 地位也不相同. 御史中丞其职掌是行使监督权, 故其地位低

    于号称中台的尚书台诸官. 蔡质 汉仪 曰: “御史中丞遇尚书丞、郎, 避车

    执板住揖, 丞、郎坐车举手礼之, 车过远乃去. 尚书言左右丞, 敢告知如诏

    书律令. 郎见左右丞, 对揖无敬, 称曰左右君. 丞、郎见尚书, 执板对揖, 称

    曰明时. 见令、仆射, 执板拜, 朝贺对揖.” 续汉书·百官志尚书令一人, 千石, 尚书仆射、尚书, 六百石, 左右丞、侍郎, 四百石, 御史中丞秩千石. 作

    为宪台之首, 遇四百石郎、丞时竟然也要“避车执板住揖, 丞、郎坐车举手

    礼之, 车过远乃去”, 可见内官中台的地位最高.

    朝议时, 御史中丞與尚书、司隶校尉具有特别的位置, 号三独坐. 後汉20) [宋]李攸, 宋朝事实 卷九.21) [汉]卫宏, 汉旧仪 : “御史大夫寺在司马门内, 门无塾, 署用梓板, 不起郭邑, 题

    曰御史大夫寺” ([清]孙星衍 等辑, 汉官六种, 中华书局, 1990, p.73). 汉书·元帝纪 颜师古注: “司马门者, 宫之外门也. 卫尉有八屯, 卫候司马主卫士徼巡宿卫.每面各二司马, 故谓宫之外门为司马门.” 西汉未央宫紧临东司马门, 汉书·五行志上: “永始四年四月癸未, 长乐宫临华殿及未央宫东司马门灾. ……未央宫, 帝所居也.” 汉书·张释之传注引如淳曰: “宫卫令‘诸出入殿门公车司马门者皆下, 不如令,罚金四两.”

    22) [汉]汉卫宏, 汉旧仪 : “御史、卫尉寺在宫中, 亦不鼓” ([清]孙星衍 等辑, 汉官六种, 中华书局, 1990, p.71).

    23) 後汉书·袁绍传注引 晋书 曰: “汉官尚书为中台, 御史为宪台, 谒者为外台, 是谓三台.”

    24) [清]孙星衍 等辑, 汉官六种 (中华书局, 1990), p.16.

  • 中國史硏究 第74輯 (2011. 10)44书·宣秉传: “光武特诏御史中丞與司隶校尉、尚书令会同并专席而坐, 故京师号曰‘三独坐’.”25) 司隶校尉虽位“三独坐”, 但属外官, 行复道遇御史中

    丞, 仍要“避车豫相迴避.” 因此, 在朝仪方面, 御史中丞低于中台诸官而高

    于外官.

    徐天麟西汉会要卷三十七 职官七 有班序一目, 按班序表, 丞相司直、司隶校尉班位在关内侯之後, 在城门校尉、八校尉、搜粟都尉、光禄大夫

    之前, 这些职官秩在二千石之列. 光禄大夫之後就是御史中丞, 其後则是丞

    相长史、三辅都尉; 尚书令则还在御史中丞之後八位. 这个班序原则上是按

    秩级排列的, 所以司直排在最前, 其後是司隶校尉, 再其後是御史中丞. 尚

    书令秩级只有千石, 當时其政治地位还不似东汉那样高, 班位在比二千石的

    骑都尉之後, 西域都护之前. 西域都护亦秩比二千石, 由此也可看出中央内

    官地位要远高于外官. 从这个班序表看出, 御史中丞的地位较高, 因为御史

    中丞、丞相长史皆秩千石, 而其後的三辅都尉秩二千石, 五官中郎将、羽林

    中郎将、护军都尉等秩级皆比二千石. 班位其前的光禄大夫按 汉旧仪 “秩

    比二千石”, 但也有中二千石的, 如汉书·孔光传“拜(光)为光禄大夫, 秩中二千石”, 故会要光禄大夫职下小注云: “非中二千石者, 叙在三辅都尉下.” 这样, 两千石的光禄大夫就班位于丞相长史之後. 司直、司隶、御史

    中丞、尚书令诸官在西汉的班序, 反映了诸官的政治地位, 虽然班位体现的

    是朝廷礼仪, 但官职的政治地位與礼仪存在关相當紧密的关系.

    Ⅵ. 小 结

    御史本微官, 秦朝设御史大夫, 後位列三公, 掌副丞相, “银印青绶”, 这

    种位序有一个发展过程. 汉初, 御史大夫只是秩同诸卿, 位列二千石的官吏.

    二年律令·秩律表明, 汉初, 御史大夫的管家应是御史长史, 秩级千石. 汉

    25) 汉官仪曰: “御史大夫、尚书令、司隶校尉, 皆专席, 号三独坐.” 此御史大夫应为御史中丞. 三独坐为光武时称号, 御史大夫已转官为大司空.

  • 从二年律令看御史大夫秩级與属官的变化 (南玉泉) 45初文帝之前, 可能还未设御史丞與中丞. 诸官志所记汉御史大夫有两丞, 其

    一为中丞, 秩千石, 这可能是景帝以後的制度. 汉武帝时期, 监察机关是中

    国历史上设置最复杂, 变化最大的时期. 中央监察机关或职务先後设置有御

    史大夫、丞相司直、司隶校尉、御史中丞, 负责地方监察的专门机构或职

    官先後有监郡御史、丞相刺史和州部刺史.26) 其间, 丞相司直一度被撤销,

    御史大夫改变职能, 司隶校尉名称亦曾变动. 在中央诸监察机构中, 御史中

    丞最为礼尊, 并且是唯一保留下来的监察机关. 御史中丞的设置、职掌及其

    與其他监察职官的关系, 随着新资料的发现, 研究会不断深入. 本文对御史

    中丞的相关制度只是做一浅陋分析, 挂一漏萬, 不足之处请学者们指正.

    26) 本文只论述汉中央监察机关御史中丞的设立及其关问题同, 有关两汉地方监察机

    制的问题可参阅杨宽先生战国秦汉的监察和视察地方制度(社会科学战线 1982年 第2期).

  • 中國史硏究 第74輯 (2011. 10)46(한글요약)

    이년율령(二年律令)을 통해 본어사대부(御史大夫)와 속관(屬官)의 변화

    난 위취안 (南玉泉)

    이 논문은 한 대(漢代)의 어사대부와 그의 속관인 어사장사(御史長

    史) 및 어사중승(御史中丞)의 설치 시기와 기능 및 그 질급(秩級)을 구

    명하고자 한 글로서, 장가산한간(張家山漢簡) 이년율령의 질율(秩律) 을 주된 분석 대상으로 하였다.

    어사대부는 전한 시대 최고 감찰기관이었으나 그 제도는 점진적으

    로 발전해 내려온 것이었다. 이년율령 질률 을 통해 보면 한초 어사대부의 질급은 2천석으로서 여타의 경상(卿相)과 같은 수준이었고,

    그의 속관인 어사장사는 1천석에 불과했다. 그리고 당시에는 어사중승

    은 보이지 않다가 여후(呂后) 2년 이후 경제(景帝) 중원(中元) 3년 이

    전에 설치되었다. 그리고 전한 말에 어사대부는 대사공(大司空)으로 바

    뀌고, 그 속관으로서 1천석관에 불과한 어사중승이 한 중앙의 최고 감

    찰기관 역할을 수행하였다. 이는 2천석관인 승상사직(丞相司直)에 비해

    낮은 질급이었으나 어사중승은 내관(內官)이었기 때문에 의례상 매우

    높은 지위를 누렸다.

    주제어: 어사중승, 이년율령, 질률, 감찰

    關鍵詞: 御史中丞, 二年律令, 秩律, 监察

    Keywords: Yu Shi Zhongcheng, Ernian luling, rank law, monitor

    (원고접수: 2011년 6월 29일, 심사완료 및 심사결과 통보: 10월 10일, 수정원고 접

    수: 10월 19일, 게재 확정: 10월 25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