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文獻探討 - ir.lib.pccu.edu.twir.lib.pccu.edu.tw/retrieve/48880/gsweb4.pdf · 13...

30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進行文獻探討,針對本研究的問題進行相關的文獻探討。全章共分 為三節:第一節為依附風格理論基礎與相關研究;第二節為愛情關係品質內涵與 相關研究;第三節為寂寞感理論與相關研究。 第一節 依附風格理論基礎與相關研究 本研究的依附風格主要是指從Bartholomew和Horowitz(1991)的依附風格 理論架構所發展出的分類方式,而此分類方式源於Bowlby與Ainsworth的概念, 因此介紹這些成人依附理論相關理論基礎和研究。 一、成人依附的意涵 (一) 成人依附之定義與意涵 Bowlby1973)認為嬰兒時期與照顧者間的內在運作模式具有穩定性,只要 一經內化,會隨著個人的成熟,而發展出不同的人際關係。 Beman Michael 1994)將成人依附定義為:「是一個人的一種穩定的傾向。這種傾向使人努力 來尋求並維持接近與接觸一個特定的對象,此特定對象是一個能提供生理或心理 安全的人」。Bowlby並認為依附關係建立的主要時期是在人生早期的嬰兒期與 孩童期,但依附關係並非靜止不變動的,而是一種動力的過程,且會延續到整個 人生的歷程(Bowlby, 1988)。 Bowlby1980)認為主要照顧者對嬰幼兒的餵養行為所形成的互動模式,會 讓嬰幼兒對照顧者產生永久性的情感依附,基於生存的生物本能,幼小的生命會 極力尋求靠近、接觸、和依附成熟的個體,以獲得保護和安全而發展出對主要照 顧者的依附關係,若在依附情感聯結關係形成的時期,失去或被剝奪溫暖而親密 的情感客體,則幼小生命會感受到苦惱和傷痛。依附是一種強烈且持續的情感連 結,建立在嬰兒和主要照顧者之間(Bowlby, 1973),個人以早期和他人互動的 經驗建立固定的人際模式,這些互動的經驗,可溯源於嬰兒時期與父母之間所形

Upload: others

Post on 04-Sep-2019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進行文獻探討,針對本研究的問題進行相關的文獻探討。全章共分

    為三節:第一節為依附風格理論基礎與相關研究;第二節為愛情關係品質內涵與

    相關研究;第三節為寂寞感理論與相關研究。

    第一節 依附風格理論基礎與相關研究

    本研究的依附風格主要是指從Bartholomew和Horowitz(1991)的依附風格

    理論架構所發展出的分類方式,而此分類方式源於Bowlby與Ainsworth的概念,

    因此介紹這些成人依附理論相關理論基礎和研究。

    一、成人依附的意涵

    (一) 成人依附之定義與意涵

    Bowlby(1973)認為嬰兒時期與照顧者間的內在運作模式具有穩定性,只要

    一經內化,會隨著個人的成熟,而發展出不同的人際關係。Beman和Michael

    (1994)將成人依附定義為:「是一個人的一種穩定的傾向。這種傾向使人努力

    來尋求並維持接近與接觸一個特定的對象,此特定對象是一個能提供生理或心理

    安全的人」。Bowlby並認為依附關係建立的主要時期是在人生早期的嬰兒期與

    孩童期,但依附關係並非靜止不變動的,而是一種動力的過程,且會延續到整個

    人生的歷程(Bowlby, 1988)。

    Bowlby(1980)認為主要照顧者對嬰幼兒的餵養行為所形成的互動模式,會

    讓嬰幼兒對照顧者產生永久性的情感依附,基於生存的生物本能,幼小的生命會

    極力尋求靠近、接觸、和依附成熟的個體,以獲得保護和安全而發展出對主要照

    顧者的依附關係,若在依附情感聯結關係形成的時期,失去或被剝奪溫暖而親密

    的情感客體,則幼小生命會感受到苦惱和傷痛。依附是一種強烈且持續的情感連

    結,建立在嬰兒和主要照顧者之間(Bowlby, 1973),個人以早期和他人互動的

    經驗建立固定的人際模式,這些互動的經驗,可溯源於嬰兒時期與父母之間所形

  • 12

    成的情感連結,這種連結尌是依附關係(Bowlby, 1973)。依附行為是一種個人

    用來與他人接觸,保持與他人親密關係的行為,特別是照顧自己的人(Bowlby,

    1973)。而Bowlby(1988)認為人的一生都需要依附關係,Ainsworth(1989)

    也認為依附並不僅發生在嬰幼兒、青少年、成人對父母持續的依附關係,特別親

    密的朋友、伴侶等的相互依附關係皆可稱作依附。Weiss(1991)認為成人依附

    與嬰幼兒依附的特質有些相似之處,包括了情緒特質的相似性、經驗的延伸性、

    時間上的連結性,且在發展上皆有連續的現象。而成人依附風格是自幼年發展、

    內化後,一種穩定、持久的親密關係傾向,而個人會將過去在嬰幼兒時期和照顧

    者間的互動經驗反應在目前他跟他人的親密關係中(蘇逸珊,2002)。

    綜合上述,研究者認為成人附風格是個體經由早期與主要照顧者的依附關

    係,此依附模式依舊持續在個體與重要他人的關係間,不同的是隨著個體的成熟

    發展,依附的行為則漸漸從主要照顧者轉為象徵式的依附行為來維持和依附者間

    的關係。

    (二) 成人依附風格的分類

    Bowlby和Ainsworth 提出的依附理論主要是從嬰兒與母親或是重要照顧者之

    間的關係發展出來的,之後在Hanzan、Shaver、Bartholomew和Horowitz等學者的

    研究中則是以Bowlby 的依附理論為基礎擴張、應用到成人身上。

    因早期依附行為相關的研究,只著重在個體的情緒發展,較少提到個別差異,

    Ainsworth(1978)依據Bowlby的理論為基礎設計的陌生情境測驗,以系統性的

    方法觀察到嬰兒對於與母親或其他照顧者分離及重聚(reunion behavior)時的反

    應,將嬰兒依附以結構化的方式進行測量,研究結果發現兒童的反應有顯著的差

    異,於是依照個別的差異情形將孩子與母親(或重要他人)的依附關係分為三類:

    (1)安全依附型(secure attachment)(2)焦慮依附型(insecure-resistant attachment)

    (3)逃避依附型(insecure-avoidant attachment)。後來學者皆採用此分類方式

    如Main, Kaplan和Cassidy(1985)研究親子之間的關係,從個人對依附經驗回憶

  • 13

    的反應,將依附型態分為四種類型安全依附型(secure/autonomous)、防衛依附

    型(dismissing)、焦慮依附型(preoccupied),且多增加了一類型解組依附

    (disorganized/unsolved),此類型的人通常具有以上三類的特性,源於童年時對

    依附對象具有創傷、失落等不統整的反應,他們對於依附的創傷或失落所解釋的

    因果缺乏邏輯性,對過去經驗有非理性的想法或害怕(蘇逸珊,2002;陳金定,

    1999)。

    Hazan和Shaver(1987)依據依附理論建立成人的愛情依附理論,將成人與伴

    侶間建立的情感連結,視為一種依附的過程,而提出三種依附風格特徵,來描述

    成人三種依附風格(1)安全依附:容易與他人親近,可以自在的依賴他人並讓

    別人依賴,不擔心被人遺棄或有人太過依賴自己;(2)逃避依附:和他人親近

    會覺得不舒服,不容易完全相信別人,也很難讓自己去信賴別人,當他人太過親

    近時會感到焦慮;(3)焦慮/矛盾型:覺得他人並非真的想要與自己親近,經常

    擔心伴侶不是真的愛他,並擔心自己想與人更親近時會將人嚇跑。

    而Bartholomew和Horowitz(1991)認為Hazan和Shaver三分類的逃避型分類

    無法清楚區分哪些需要親密關係,但因為害怕而逃避的人(fearful-avoidant),

    以及哪些因防衛而漠視關係重要性的人(dismissing-avoidant)。Bartholomew和

    Horowitz(1991)將Hazan與Shaver的三種依附風格延伸為四種類別的人際依附風

    格,以平均19.6歲的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半結構式的訪談,包括友誼、愛情

    關係和對於重要親密關係者的情感、孤單、害羞、信任他人程度及社交生活等問

    題,並利用依附自陳式量表評定個體的自我及他人面向,決定受試者的依附型

    態,最後進行自我概念、社會能力、人際問題及依附型態的實徵研究,其研究結

    果佐證新定義的成人依附型態。

    Bartholomew和 Horowitz(1991)根據Bowlby所提出的兩向度內在運作模

    式,將自我及他人分為正向和負向的看法,橫軸向度為自我價值和對依賴的需

    求,如是否害怕被拋棄;縱軸則為對他人的看法以及和他人親近是否感到自在與

    需要,基於此概念發展出四種依附風格如圖1所示:

  • 14

    圖1 兩向度之成人依附模式

    資料來源:Bartholomow, K., & Horowitz, L. M. (1991). 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 A test of a four- category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1(2), 226-244.

    (1) 安全型依附:對自我與他人方面皆有正面的觀點,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

    有愛人的能力,當與他人有親密感連結時,樂於分享自己,同時認為他人會接納

    自己,會有好的回應,並不擔心被孤立或不被接納。

    (2) 焦慮型依附:對自我看法負向,覺得自己不夠好,自我價值較低落,接近

    他人以尋求自我認同,而對他人看法較正向,認為他人都是好的,因此與他人建

    立關係時,亟需要他人的贊同害怕被拒絕,並且時常擔心別人不重視自己,過度

    依親密關係,當伴侶無法滿足他們在情感上的強烈需求,低落的自我價值會使其

    受傷。

    (3) 逃避型依附:對自己與他人都存有負面的看法,認為自己沒價值且不值得

    被愛,並懷疑是否有人願意愛他們,對他人看法負向,是不可信賴和拒絕的,且

    對親密關係心存害怕、裹足不前,因害怕而逃避和別人親近,以保護自己免受預

    期中的被他人拒絕。

    (4)防衛型依附:對自我看法正向,對自己感覺有價值,重視自我的獨立感,

    不擔心被拋棄,而對別人有負向看法,是不可信賴和拒絕的,不重視親密關係,

    不喜歡依賴他人或被他人依賴,凡事靠自己,並不依賴友誼的關係,逃避親密關

    安全型依附

    (secure)

    焦慮型依附

    (preoccupied)

    防衛型依附

    (dismissing-avoidant)

    逃避型依附

    (fearful-avoidant)

    正向

    他人意象

    負向

    逃避程度

    正向 自我意象 負向

    低 依賴程度 高

  • 15

    係是因擔心與人太過親近而失望,限制親密以獲得自主性。

    而後來有 Fraley 和 Shaver(1999)則以 Brennan et al. 在 1998 年以自陳量表

    經主軸分析後之焦慮及逃避兩向度,來描述以上四個依附風格,另分為安全依附

    型、焦慮依附型、拒斥依附型、逃避依附型等四類型。

    儘管依附的研究一開始的重點是在幼兒上面,Waters和Merrick(2000)以五

    十位在嬰兒時有進行陌生情境的受試者,依其分類所得之依附風格和他們在二十

    年後的成人依附晤談所得之依附風格進行比較,將遭遇過重大負面生活事件的受

    試者移除後,發現嬰兒時的依附風格和成人依附風格有78 %的一致性,由此可知

    在無重大事件的影響下,成人依附風格與早年的依附經驗呈現一致的表現,近來

    許多的研究也已經將幼兒的依附經驗與學齡前兒童、青少年及成人做聯結。

    由上述可知,依附風格從過去研究焦點置於嬰幼兒身上慢慢的演變至成人,

    而風格類型也越趨完整,而研究者認為Main(1985)研究為成人回憶過去對依

    附經驗的反應,Hazan和Shaver(1987)研究的雖是對戀愛對象於對愛情關係的

    依附,但無法清楚區分對於親密關係需求是害怕或逃避,而Bartholomew和

    Horowitz將依附風格以兩向度分類所包括的類型內涵較為豐富,可將個人的人際

    活動型態反應清楚地表現出來,故本研究採用此理論架構來研究不同依附風格者

    在愛情關係所呈現的型態做探討。

    二、 大學生依附風格與性別之關係

    Hazan和Shaver(1987)三分類方式未見性別差異,而國內多數研究亦認為

    依附需求與依附關係的形成並不因性別而有所差異(李怡萍,2006;鄭羽芯,

    2006;張儷馨,2005;王慶福,2000;羅立人,1999),此結果可用以支持Bowbly

    的觀點,即所有人類生來便有感覺安全的需求。

    但也有一些有關成人依附的研究結果發現了性別的差異,並以焦慮依附類型

    之大學生佔多數(蘇逸珊,2002;陳勤惠,2000;林秀娟,1998;吳嘉瑜,1996;

    王慶福,1995;黃于娟,1994),Bartholomew和Horowitz(1991)的研究發現

  • 16

    男女大學生在依附風格類型上具差異性,女性偏向焦慮依附,男性則在防衛依附

    上有較高的比例。而國內研究中,黃碧慧(2001)的研究也發現,在目前有戀愛

    對象的受試者中,以安全依附者的男性與焦慮依附者的女性所佔的比例最高;在

    未曾有過戀愛經驗的受試者中,屬安全依附型的男性的比例顯著低於屬安全依附

    型的女性,而有分手經驗者中,男生防衛依附者較女生為多。蘇逸珊(2002)的

    研究結果也支持在拒斥依附中,男性比例多於女性,具有性別差異存在。陳怡憓

    (2009)研究顯示大學生之人際依附風格屬安全依附型的為最多,且女大學生安

    全依附型及焦慮依附型比例高於男大學生;而在逃避依附型及防衛依附型的比率

    低於男大學生。

    由此顯示女性大學生在人際關係上有相當的不安全感,有較強的佔有慾,在

    關係中有較多的矛盾和衝突,而男大學生的逃避依附風格較女大學生多,顯示在

    人際相處上男性有比較多關係冷淡逃避親密的類型。從早期的研究到近期的研究

    可以看到,台灣大學生各依附類型的比例多少有些改變,而男女對於不同對象的

    依附關係確有可能因為與關係對象互動的差異,使依附品質有所不同(許明松,

    1997),而且會隨著研究樣本性質與測量的工具有所不同而有差異(黃碧慧,

    2002;羅立人,1999),由此可知,不論使用的分類方式為何,國內受試者的依

    附風格分布並未有一致的結果,也是本研究想進一步探討之地方。

    三、 成人依附的測量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研究針對成人依附測量工具的發展進行討論,歸納評量

    成人依附工具的發展有兩大趨勢一為晤談法:源自發展心理學研究,如AAI(The

    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即為此類代表(George, Kaplan, & Main,1986);

    另為自陳式量表:源自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如Hazan和Shaver用自陳量表評量

    Ainsworth等人的安全、逃避、焦慮三種依附類型以研究成人的愛情關係,不同

    學者以不同成人依附風格觀點出發交錯形成出不同的評量工具,以下針對國外常

    用成人依附風格測量工具相關資料整理如表1。

  • 17

    表 1

    國外常用成人依附風格測量工具

    量表名稱 編訂者 理論基礎 量表內容 信度

    成人依附晤談

    (The 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AAI)

    George,Kaplan,

    &Main(1986)

    以過去和重要他

    人相處經驗的表

    徵會影響目前的

    依附關係。

    45分鐘~2小時的結

    構式晤談,針對幼時

    主要照顧者的看法

    的回朔。

    評分者信度

    .70~1.0 ,

    1個月的重測信

    度.77~8.0

    際依附風格

    問卷

    (Adult Attachment

    Questionnaire)

    Hazan & Shaver

    (1987)

    首先發展出受試

    者屬於何種依附

    風格。

    單一選項的自陳量

    表,受試者從三題敘

    述句中選出最能符

    合他的愛情關係的

    題目,修正版增加了

    Likert量表形式。

    五個月~四年的

    重測信度

    成人依附問卷

    (Revised Adult

    Attachmen Sacle )

    Collins & Read

    (1990)

    Hazan和Shaver的成

    人依附測量為

    基礎,考慮三種

    依附風格的其他

    特徵。

    總共21題,每一類依

    附向度有七,依附向

    度分為依、焦慮、親

    近。

    內部一致性信

    度.52~.71

    兩個月重測信

    度.52~.71

    關係問卷

    (The Relationship

    Scales Quesionnaire,

    RSQ)

    Bartholomew &

    Horowitz(1991)

    根據Bowlby內在運作

    模式的概,

    將依附向度分為

    正負向的自我他

    人模式。

    30題李克特七點量

    表,測量安全、逃

    避、防衛、焦慮型四

    種依附風格。

    內部一致性信

    度.36~.57

    親密關係體驗

    量表簡式

    (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ECR)

    Brennan,Clark&

    Shaver(1998)

    根據常用的成人

    依附量表編製,

    經主軸分析找出

    逃避與焦慮兩個

    依附向度。

    36題,可分為逃避與

    焦 慮 兩 個 依 附 向

    度,可分為安全依

    附、害怕逃避附、放

    棄逃避依附、焦慮依

    附四種依附風格。

    內部一致性信

    度.91~.94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 18

    關於國內對於成人依附風格的研究也是近十年來才逐漸增加,而評量工具也

    相繼編制發展出來,下面介紹目前主要兩種成人依附風格量表:

    1. 黃于娟的「依附風格量表」

    此量表是吳靜吉與黃于娟(1994)採用Mikulincer,Florian與Tolmacz(1991)

    根據Hazan和Shaver(1987)所編製之依附風格量表,並考量文化差異對於語氣

    或態度較強烈之詞句重新加以潤飾,在量表內容方面包含了Mikulincer,Florian

    與Tolmacz(1991)所發展之十五題與Hazan和Shaver(1987)所發展的三題,修

    訂而成之自陳量表。

    2. 王慶福的「人際依附風格量表」

    王慶福(1997)根據Bartholomew和Horowitz(1991)的四種人際依附風格之

    理論架構所發展的評量工具,為自陳式量表,另外也參考Bartholomew和Horowitz

    (1998)的分析研究設計一題人際依附風格類型自評排序來輔助分類。

    雖然國內所發展的成人依附風格量表不如國外來的多,但以上兩個量表皆具

    有足夠的信效度,因此在國內被廣泛的使用,而Bartholomew和Horowitz以大學

    生為主要研究對象,並針對受試者本身的狀況(自我概念、社會能力、人際關係

    等)以及與他人的的互動關係(友誼、親密關係等)所發展出四種成人依附風格

    量表,與本研究想探求不同人際狀況大學生依附關係之研究較為相符,因此本研

    究以王慶福(1997)根據Bartholomew和Horowitz(1991)的四種人際依附風格

    之理論架構,所發展的「人際依附風格量表」為評量工具。

    四、依附風格的相關研究

    (一)依附風格與人際關係之研究

    Bowlby(1980)的研究發現,安全依附風格的人在人際交往和應對技巧上

    比不安全的人要好,安全型的人會去尋求支持,焦慮型的人會有比較激動的情緒

    表現,逃避依附型的人則以冷漠來回應。黃鈴喬(1998)不同依附風格夫妻之關

  • 19

    係期望、婚姻溝通與婚姻調適研究中,大多屬安全依附者,且安全依附者對自己

    和配偶的關係期望,較焦慮依附和逃避依附者正向,並且男性比女性關係期望正

    向。蘇逸珊(2002)以大學生為受試者,發現安全依附較高者,其情緒智力較高,

    相對也有較佳的人際關係,焦慮依附較高者,在同儕及親密友誼上能維持良好關

    係,拒斥依附較高者,有較高的認識自身情緒的能力,逃避依附較高者,較難獲

    得親密友誼。黃于娟(1993)的研究結果顯示安全依附者對情人的自我坦露顯著

    高於焦慮依附與逃避依附者;而焦慮依附與安全依附者較逃避依附者容易對男性

    朋友坦露;安全依附者對女性朋友坦露的比例較逃避依附者高。

    (二)依附風格與婚姻態度之研究

    楊惠敏(2007)研究顯示國小未婚教師之人際依附風格類型以安全依附者為

    多,且焦慮依附風格者比拒斥依附風格者對婚姻態度較為正向積極。林佳玲

    (2000)研究結果不同依附風格丈夫與妻子在婚姻滿意度均有顯著差異。李怡萍

    (2006)研究顯示夫妻依附風格多以安全依附為主,配對類型亦以兩者均為安全

    依附者居多。與安全依附類型之配偶配對的夫妻,其婚姻各層面的親密感受性明

    顯高於與焦慮或逃避依附類型之配偶配對的夫妻。

    (三)依附風格與愛情關係之研究

    Simpson(1990)則針對144 對約會的情侶進行縱貫研究,發現不論對男性

    或女性而言,安全依附風格者比焦慮依附者和逃避依附者有較高的關係互賴、信

    任、滿意。在王慶福(1995)的研究中,發現不同人際依附風格的大學生的愛情

    關係與關係適應有顯著差異,人際依附風格傾向安全依附者有較佳之愛情關係與

    關係適應,而焦慮依附及逃避依附者的關係適應較差,而Hodge(1997)以796

    位大學生(583位女性與213位男性)為研究對象,了解依附型態與成人評價愛情

    與親密友誼關係品質的相關。結果顯示,安全依附型者較矛盾依附型與逃避依附

    型對愛情關係有較高的正向評價。與Shi(2003)發現焦慮型依附與逃避型依附

    可有效預測愛情關係滿意度,在這兩個依附上得分越低的受試者自陳越高的關係

  • 20

    滿意度,顯示安全型風格的在愛情關係的評價上會較正面,焦慮型依附和逃避型

    依附則可能有較低的關係滿意度。Shi(1999)的研究也發現關係狀態與依附風

    格間會交互影響,已婚或是目前正處於戀愛中的受試者,以安全型依附者所佔的

    比例較高。另一方面,透過不同依附風格的愛情關係特徵,可以得知安全型依附

    者對自我、他人及關係的正面態度有助於親密關係的形成與維持。然而,不安全

    依附者如焦慮型依附者對自我及愛情關係的負面感受、防衛型依附者對關係的疏

    離態度等,也可能阻礙親密關係的維持與形成。另外在林佳玲(2000)的研究中

    以夫妻為研究對象,結果指出安全型依附者會具有較高的關係滿意度,反之不安

    全型依附者則滿意度較低,研究中並沒有討論到依附風格在關係品質上的差異,

    故本研究欲近一步探討之。

    張儷馨(2005)在依附風格與親密感的關係中,安全依附者在各方面的親密

    感均高於焦慮依附者與防衛依附者,但以依附風格與性別關係而言,在安全依附

    者中,親密感無性別差異;而在焦慮依附者中,女性休閒親密高於男性,男性精

    神親密高於女性;在逃避依附者中,女性的認知與精神親密高於男性;在防衛型

    依附者中,男性在休閒的、精神的及整體親密感高於女性。黃碧慧(2001)的研

    究中,認為安全依附者對愛情有正向的態度,因此容易與人形成愛情關係;焦慮

    依附型女性則因渴望親密連結,經常容易陷入愛情關係中,認為擁有愛情關係可

    消除不安並保障安全感。不同依附風格者在關係的承諾、信任與滿意度、自我坦

    露、溝通策略及歸因方式均有差異,而且也會影響人際親密能力與關係適應(王

    慶福,2000)。

    (四)依附關係與情緒之相關研究

    王玉梅(2003)研究結果顯示,安全依附與憂鬱情緒得分呈負相關,逃避依

    附與矛盾依附得分越高,其憂鬱得分越高。涂振洋(1994)在依附風格與各種嫉

    妒經驗關係研究方面,顯示不安全型學生的嫉妒程度高於安全型的學生,又以焦

    慮矛盾型在各種經驗上高於其他類型,而越是安全依附的人,越感到幸福、快樂。

  • 21

    羅立人(1999)研究結果顯示不同依附風格大學生在寂寞感上呈現顯著差

    異,寂寞感的程度上,逃避型依附最高;焦慮矛盾型依附次之;最低的是安全型

    依附,而李怡萍(2005)研究結果夫妻有中等程度寂寞感受,夫妻之依附類型對

    寂寞感的影響差異不大,同時結果指出依附風格類型、婚姻親密並不能有效預測

    寂寞感,有關成人依附風格和寂寞感相關研究較少,並且依附風格是否為寂寞感

    的原因之一可再做探討。

    從上述相關研究中可以發現依附風格研究對象不限於孩童,它擴大到以成人

    為對象,而依附關係不侷限於親子關係,人際、師生、愛情等,都是其研究的範

    圍,而安全依附者則有較多的正面感覺,在關係中也較傾向較多的滿意和信任,

    對關係有較多的正向評價,而越傾向不安全依附者,感受到更多的負面情緒,在

    親密感的層次上也有些差異,關係的評價上也較負向;而不同性別依附關係對關

    係的期待有所不同,也顯示從不同性別依附風格在愛情關係中可能有不同的特質

    和行為呈現,故研究者期待能以更細緻角度及評估方式深入了解男女大學生在不

    同依附風格的異同之處。

  • 22

    第二節 愛情關係品質內涵與相關研究

    本節尌愛情關係之意涵與相關研究分三部說明:第一部分是愛情關係的概

    念:第二是愛情關係品質的相關理論;第三是愛情關係品質的相關研究。

    一、 愛情關係的概念

    愛情關係(love relationship)意即異性之間兩人相互戀慕、關懷、親密分享、

    相互承諾等情感與行動(王慶福,1995)。卓紋君(2004)認為愛情是一種排他,

    僅屬於兩人所有的關係特質,亦是關係共同體的呈現。Rubin(1970)將愛界定

    為一個人對某一特定他人持有的一種態度,這種態度使他以某種方式表現對該特

    定對象的思考、感覺和行為,且愛情包含三面元素依附、關懷和親密,而認為愛

    情與喜歡存在實質的差異,愛情包含「幫助對方的傾向」、「排他性與獨占性」、

    「親和與依賴需求」三個特性。Davis 和Todd(1982)指出愛情關係具有發展性

    (viability)、激情(passion)、親密(Intimacy)、支持(support),Brehm

    認為一段愛情關係至少需要具備下列三項特色:(1)行為上的相互依賴性

    (behavioral interdependence);(2)需求的滿足(need fulfillment);(3)情

    緒上的依附(emotional attachment):在愛情關係中,雙方經由情感上的分享、

    投入與回應,感受到瞭解與被承諾,而產生親密的經驗(引自張芳熒,2004)。

    研究愛情關係的學者們,試圖用不同的層面、角度來詮釋及評估愛情關係,彙整

    眾多的愛情關係論述,主要可區分出兩個部份,指的是當事人與戀愛對象之間的

    愛情關係品質與滿意程度(王慶福,1995)。

    綜合上述,學者對愛情的定義多認同愛情是一種感覺,且是相當複雜的心理

    現象。廣泛而言,愛情包含感覺、認知、行為動力及愛情是因人而異的特質。

    二、 愛情關係品質的相關理論

    有關關係品質的指標非常多,包含滿意度(satisfaction)、幸福感(happiness)

    依賴(dependence)、承諾(commitment)、親密感(intimacy)及關係適應等等,

  • 23

    以不同理論切入,看待關係品質的角度便不同。Glenn曾將關係品質的指標分為

    兩種,第一種強調關係中個人如何看待這段關係,這類研究者傾向使用滿意度或

    是幸福感等屬於個人導向的關係品質指標,第二種則視關係品質為「雙方關係的

    特性」,此類研究者關注的是兩人互動中「關係的」品質,而非聚焦於兩個伴侶

    對關係的感覺(引自張芳熒,2004)。而研究者以愛情關係的內涵層面出發,來

    瞭解愛情關係的特性相關理論。

    (一) 關係類型層面

    最早是Hazan和Shaver(1987)以依附(attachment)的觀點,將愛情分為三

    類。他們發現愛情關係中的許多特徵與幼兒依附照顧者的行為非常相似,因此他

    們將Ainsworth 的三種依附類型套用於愛情關係上,而分出安全依附型(secure

    attachment):對愛情持正向的看法,與伴侶關係良好,互相信任與支持;焦慮

    矛盾型(anxious/ambivalent attachment):常有極端的情緒反應,善忌妒,

    希望與伴侶是互惠關係,其愛情關係不穩定;逃避型(avoidant attachment):

    也是有極端的情緒反應與忌妒,不相信愛情並且會害怕、逃避與伴侶太過親密,

    儘量避免和他人間立深刻的愛情關係(王慶福,1995、2000)。

    Lee(1976)將男女之間的愛情分成六種愛情風格為,情慾之愛(eros):

    建立在理想化的外在美;遊戲之愛(ludus):視獲得異性欣賞為一種有趣的挑

    戰性遊戲;友伴之愛(storage):一種細水長流、同甘共苦的感情;依附之愛

    (mania):兼具情慾之愛與遊戲之愛,此種情感需求幾乎達到強迫性的程度,常

    因戀愛而焦慮、緊張、患得患失、對自我缺乏信心、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對情

    人會有強烈的依賴感、佔有慾與忌妒心;利他之愛(agape):視愛為一種犧牲、

    奉獻,是一種不求回報的愛;現實之愛(pragma):兼具情慾之愛與友伴之愛,

    視愛為一種犧牲、奉獻,甚至不求回報的愛,植基於一種想照顧、幫助對方的態

    度,是對方的快樂幸福優先於自己的一切。不同愛情風格說明人們不同的愛情型

    態,其認為大部分人的愛情均含有這六種愛情類型的特質,只是比例不同,個人

  • 24

    的人格特質也會影響其愛情類型。一般而言,每個人的愛情均含有此六種特質,

    但強度不一,若能找出個人類型的分佈比例,即可描繪出個人的愛情概況(王慶

    福,1995)。而吳昭儀(2004)以Lee的愛情類型比較愛情依附風格類型,發現情

    慾之愛和安全依附型;遊戲之愛、現實之愛和逃避依附型;依附之愛和焦慮型愛

    情依附在分類上較相似,顯示出不同分類之間所擁有的愛情關係相似性。

    (二) 愛情關係特徵和成分層面

    過去關於愛情關係的理論,大多都放置於愛情的類型、愛情關係的發展及維

    持,Sternberg(1986)提出愛情三角理論以愛情中的情感、動機和認知層面為三角

    架構來呈現愛情關係中的成份為親密(intimacy)、激情(passion)、承諾

    (commitment)。而由前述三種主要成份的有無,可組合成三角形,而三角形的

    面積代表愛情關係,「三角形的形狀」也會因三種元素隨著時間的增減而跟著改

    變,「三角形的面積」即代表「愛的含量」,含量越多愛情品質也越高。由於三

    個成分於愛情中的程度不同,所組成的三角形亦有不同形狀,代表不同型態的

    愛,愛情關係的品質可由三角形的大小決定,此愛情三角重疊的部份越多,則情

    侶的關係滿意度也越高。Sternberg(1986)並認為這三要素在愛情中扮演了關鍵

    角色,並依據三成份的有無,此三要素亦會互相影響或混合,故呈現出下列八種

    不同的愛情型態組成了八種不同的愛情類型,分別是喜歡(只有親密)、迷戀(只

    有激情)、空愛(承諾)、浪漫之愛(親密感加上激情)、同伴之愛(親密感加

    上承諾)、情慾之愛(激情加上承諾)、無愛(三者成份皆無)、完整的愛(親

    密感、激情和承諾三者皆有)。

    在關係發展及維持上,Davis和Todd(1982)以互相為基礎點,從人際關係

    中,找出友誼的典型公式(paradigm case formulation,PCF),提出存在於友誼

    關係中的特徵:平等的資格(equal eligibilities)、享受(enjoyment)、信任(trust)、

    相互協助(mutual assistance)、接納(acceptance)、尊重(respect)、自發性

    (spontaneity)、瞭解(understanding)、親密(Intimacy),然而上述九點特徵

  • 25

    在愛情關係中同樣存在,但因愛情關係中包含不同的性別,而社會對於不同的性

    別的人,在相同行為上賦予不同的意義,有所謂的雙重標準,而導致在愛情關係

    中雙方不平等的資格(asymmetric eligibilities)或不平等的地位(asymmetric status)

    (Davis & Tood, 1982)。

    根據存在於關係中的特徵,Davis和Todd(1985)以Kelling十五個關係特徵

    與一個摘要式評價的評定形式為藍圖,發展出關係評價量表(Relationship Rating

    Form,RRF),以八個因素,評量愛情關係,包含:1. 發展性(viability):接納

    (acceptance)、尊重(respect)與信任(trust);2. 激情(passion):享受(enjoyment)、

    獨佔(exclusivity)與迷惑(fascination);3. 親密(Intimacy):深信(confide)

    與了解(understand);4. 支持(support):擁護(advocacy)與願意全力付出

    (willingness giving one’s utmost);5. 自發性(spontaneity);6. 互愛(mutual

    love);7. 穩定性(stability);8. 成功(success)。而Davis (1985)並認為愛情

    關係中有些特徵是友情關係所沒有的關心照顧(care)、激情(passion)、性慾

    望(sex desire),爾後Davis與Latty-Mann(1987)則由此評量辨識出五項一般的

    概念群,並包含關係滿意度來發展關係評估量表(Relationship Assessment Scale,

    RAS)來預測情侶間的關係品質。

    (三) 關係滿意度層面

    在關係滿意度上,Anderson 與 Emmers-Sommer(2006)在研究中指出影響

    關係滿意度的相關因素,其中包含了(1)相似性(similarity):意指個體接受

    到自己與其他人的相似程度。(2)承諾(commitment):人們在浪漫關係中,

    所經驗到關係的一體感(togetherness)、獨佔性(exclusivity),以及期望關係

    的不變與維持(dedication)。研究發現承諾和關係滿意度有著關連性,個人在

    關係中所知覺到的多元的因素,是影響關係滿意度的主要核心(Anderson &

    Emmers-Sommer, 2006)。高度承諾的個體會很需要他們的關係,並且與他們的

    伴侶感覺連結,以及對於關係擁有較高程度、較為長期性的觀點。(3)親密

  • 26

    (intimacy):社會滲透理論(Social Penetration Theory)認為在溝通模式中親密

    性的發展是一個顯著的變動性。因此,親密性與溝通滿意度是有緊密的連結度。

    (4)信任(trust):處於不確定以及較低信任感的個體,較擁有高確認度和信

    任感的人,具有較高的動機去檢驗和評估伴侶承諾的程度。個體處在不確定和信

    任感的缺乏下時,當他們感受到不悅,他們會傾向於對他們的伴侶反應出負向的

    資訊。(5)歸因的自信(attributional confidence):當個體擁有歸因的信任感時,

    他接收到關係中的伴侶所提供的資訊時,是足以解釋伴侶現在的行為,以及預測

    未來的行為。(6)溝通滿意度(communication satisfaction):溝通滿意度發生於

    個體對於互動的期待是符合以及滿足的,被了解的知覺以及溝通互動的成功,將

    導致溝通的滿意度;相對而言,溝通滿意度也導致關係的親近度和滿意度。

    Levesque(1993)研究300 位目前有約會關係青少年的愛情經驗,分析12 種

    關係經驗(relationship experience)與愛情關係滿意度之關係,從獲得(getting)

    與給予(giving)兩個角度來評量,包括在一起、佔有、成長、溝通、興奮快活、

    容忍、激情、欣賞、情緒支持、痛苦、承諾、特殊性等。

    綜上所述,可從各層面探討發現愛情關係中內含包含層面相當廣,最多被討

    論的是成長、激情、承諾、親密等成分,可知愛情的意義不僅深受外來環境影響,

    更可能因個人詮釋而有所不同,無法僅以單一向度探討之。綜觀上述愛情關係品

    質理論,其中以皆採多向度的觀點之Lee的愛情色彩論、Sternberg 的愛情三元論

    與Davis 的愛情關係特徵論最為完整,三者對愛情關係,且未脫離愛情內涵及個

    人的架構。但Lee 的愛情色彩論所呈現的六種愛情類型,即所謂的愛情觀,較為

    區分成類型化;Sternberg 的愛情三因論雖指出愛情關係所包含的三種關係本

    質,但本質的相似度較高;Davis的愛情關係特質以多向度觀點,包含發展性、

    親密、穩定性等,不僅呈現愛情關係中的重要特徵,所發展之也包含愛情中的矛

    盾衝突層面,所以本研究採用Davis的觀點來了解愛情內涵的多樣化。

  • 27

    三、 不同依附風格男女大學生愛情關係的比較

    首先針對不同成人依附風格和愛情關係連結討論的是Hazan and Shaver於

    1987年的研究,此後引發了相當多的學者參與依附風格與愛情關係的研究。隨著

    依附類型的不同,個人在知覺、期待和親密關係的功能上亦有所差異,不同依附

    風格者在關係的承諾、信任與滿意度、自我坦露、溝通策略及歸因方式均有差異,

    而且也會影響人際親密能力與關係適應(王慶福,2000)。因此,研究者根據相

    關文獻探討(黃碧慧,2002;王慶福,2000; Bartholomew & Horowitz, 1991 ;

    Feeney & Noller, 1990; Simpson, 1990 ; Collins & Read, 1990 ; Hazan & Shaver,

    1987),將不同依附風格的成人在愛情關係中的特徵做一整理, 如表2所示:

    表 2

    不同依附風格在愛情關係中的特徵

    安全依附型 焦慮依附型 逃避依附型 防衛依附型

    愛情

    關係

    特色

    與 伴 侶 關 係 良

    好、彼此信任、支

    持與成長對親密

    關係有較多承諾

    愛情的種種思緒常縈

    繞在心中,情緒常處於

    高低起伏的不穩定狀

    態,具有強烈嫉妒的情

    緒,常表現負面情緒,

    在付出後希望對方也

    給 予 同 等 的 回 報

    無法完全信任或依賴

    伴侶,雖然內心需要

    親密關係,但卻又害

    怕親近自己的伴侶,

    藉著逃避和別人親近

    以保護自己免受他人

    的拒絕

    傾向一個人自由的

    生活,親密感較

    低,且多矛盾衝

    突,如伴侶對親密

    需求較低,則易因

    需求相抵觸而造成

    關係適應不良

    對愛

    情關

    係的

    看法

    認為愛情關係具

    長久,對其愛情關

    係 有 較 多 的 滿

    足、親密、信任與

    承諾

    對於穩定關係缺乏安

    全感,雖常追尋愛情但

    總覺真愛難尋,在愛情

    關係中有較多的矛盾

    、衝突

    疑愛情關係長久存

    在的可能性

    對於親密關係和依

    賴需求較低

    在愛

    情關

    係中

    的感

    在愛情關係中可

    以感覺到自己的

    重要,同時並體驗

    到快樂、愉悅及友

    善的正面情緒,愛

    情滿意度也較高

    在愛情關係中有較少

    的滿足,較多的矛盾、

    衝突與不安。常無法體

    驗到其渴望安全的愛

    情,若伴侶不 如所預

    期之親密,較易感到害

    怕、焦慮、寂寞和憤怒

    在愛情關係中,感受

    到較少的親密、承諾

    與滿足感,對愛情的

    滿意度較低

    在愛情關係中,感

    受到較少的親密感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 28

    此外,Shi(1999)的研究發現,關係狀態與依附風格間交互影響,已婚或

    是目前正處於戀愛中的受試者,以安全型依附者所佔的比例較高。在黃碧慧

    (2001)的研究中,認為安全依附者對愛情有正向的態度,因此容易與人形成愛

    情關係;焦慮依附型女性則因為渴望親密連結,經常容易陷入愛情關係中,認為

    擁有愛情關係可消除不安並保障安全感。Shi(1999)認為安全型依附者對自我、

    他人及關係的正面態度有助於親密關係的形成與維持,而在王慶福(2000)的研

    究發現當安全依附的男生搭配焦慮依附的女生,或安全依附的女生搭配焦慮依附

    的男生時,情侶男女雙方的激情成分與親密成分都較高,可以得知在安全依附型

    和焦慮依附型男女在愛情關係中,所呈現的愛情關係內涵也頗為相同。

    而不同性別和不同依附風格者在關係品質內涵呈現是否有差異呢?王慶福

    (2000)研究發現在情侶的不同人際依附風格搭配之間,在女性的親密感以及男

    女間的承諾感則並無顯著差異。不過張儷馨(2005)的研究顯示在依附風格與親

    密感之間的關係中,安全依附者在各方面的親密感均高於焦慮依附者與拒斥依附

    者,以依附風格與性別關係而言,在安全依附者中,親密感無性別差異;在焦慮

    依附者中,女性休閒親密高於男性,男性精神親密高於女性;在逃避依附者中,

    女性的認知與精神親密高於男性;在拒斥依附者中,男性在休閒的、精神的及整

    體親密感高於女性,可看出相同依附風格男女在在親密感層面上有所差異,根據

    王慶福(2000)研究發現同為安全依附的男女生搭配時,男生的親密成分最高,

    激情成分較高;同為焦慮依附的搭配時,則女生的激情成分最高,而其親密成分

    卻最低,同為防衛依附的男女生搭配時,則男生的親密成分較低,由此可以發現

    縱使是相同依附風格,不同性別也可能產生不同在愛情關係中的看法,而Shi

    (1999)則提出在不安全依附者如焦慮型依附者對自我及愛情關係的負面感受、

    拒斥型依附者對關係的疏離態度等,也可能阻礙親密關係的維持與形成。

  • 29

    根據上述不同依附風格者的愛情關係特徵之差異,也可以瞭解成人的愛情關

    係類似個人早年與主要照顧者間的依附連結,在這種親密關係中,伴侶間可以彼

    此提供安全感與依附的來源(Feeney & Noller,1996)。而男女不同依附風格者

    的愛情關係特徵有所差異,他們對自我、伴侶以及關係的知覺,會對其在愛情關

    係中的行為表現產生影響。依附風格可以預測愛情關係與穩定,而依附風格影響

    個人對愛情關係的知覺、對伴侶與自己行為的看法,以及對愛情關係整體的觀點

    差異,也是本研究所欲探討重點之一。

    四、 愛情關係品質的評量

    Rubin(1970)以心理計量研究愛情,基於愛情是一種人際態度的假設,採

    用因素分析等方法發展出愛情量表。在分析182對情侶對其情人的態度後,指出

    愛情至少有三種要素成分:依附(attachment):希望所愛之人能陪伴在身邊,

    常相左右;關懷(caring):將對方視為關注焦點,時時表達關心之情;親密

    (intimacy):發自內心,彼此心領神會的默契與了解體諒。

    Hendrick (1986)等學者為求將 Lee 的愛情六種類型發展得以測量,因此發

    展出愛情態度量尺(Love Attitudes Scale,LAS),包含「情慾之愛」、「遊戲之愛」、

    「友誼之愛」、「現實之愛」、「依附之愛」、「利他之愛」,而此後對於愛情類型與

    愛情態度之相關研究多採用此量表。

    Hazan & Shaver(1987)並以愛情依附理論的觀點,發展出一般關係態度量

    表(General Relationship Attitudes Scale)包含「安全型」、「逃避型」與「焦慮

    /矛盾型」三個概念,共56 題的五點量表。

    Sternberg(1988)嘗試發展36 個題項的評量工具,愛情三角量表(Sternberg

    Triangular Love Scale,STLS)用以評量愛情的三種成分,但分量表間的相關達.75

    以上(王慶福,1995)。而國內學者杜仲傑(1990)也以愛情三元論為基礎編製

    「親密人際關係量表」,在愛情關係的親密感中,因素分析出成「了解、體諒、

  • 30

    支持」、「尊重、接納、認同對方」、「溝通與自我坦露」、「時間與空間關係上的親

    近」四個因素,但無針對激情與承諾部分進行進一步的實徵研究。

    Davis 與Latty-Mann(1987)則由Davis和Todd(1982, 1985)的關係評價測

    驗(Relationship Rating Form,RRF)辨識出五項一般的概念群:1.發展性:接納/

    容忍、尊重與信任;2.親密:深信、了解;3.激情:獨佔、迷惑、性親密(sexual

    intimacy);4.關心照顧:全力付出(giving one’sutmost)、協助(assistance)、

    捍衛(champion);5.一系列的負向感受,如衝突(conflict)與矛盾(ambivalence)。

    Davis和Latty-Mann(1987)認為關係滿意不同前五項因素,應包含快樂的感覺、成

    功互給的愛與享受,而加入Hendrick和Hendrick以Lee 愛情類型論的理論期望的

    滿意度觀點,所發展的關係評估量表(Relationship Assessment Scale,RAS),

    而提出含有六個因素的關係評價量表(Relationship Rating Form,RRF)以預測

    情侶的關係品質。

    王慶福(1995)依據Spanier(1976)以及Davis 和Latty-Mann(1987)的整

    體滿意度及衝突/矛盾的概念,Levesque(1993)研究青少年愛情經驗中成長

    (growth)的概念和兼顧關係雙方的評量方式以及Chiekering(1969)的自主/共

    生關係等概念,並依上述概念而發展出內含滿意/成長、自主/共生及衝突/矛盾三

    個分量尺的「關係適應量表」。

    陳詩潔(2005)依據Davies 和Latty-Mann於1987年所編製的關係評量表

    (Relationship Rating Form,RRF),所修訂中文版之愛情關係品質量表,包含六個

    分量表「接納/尊重」、「親密」、「激情」、「照顧」、「整體滿意度」、「衝

    突/矛盾」,以此來測量國內大學生的愛情關係品質。

    由以上量表可知Sternberg愛情三角量表,雖包含三種愛情的本質,但其各分

    量表相關偏高,Hendrick的愛情態度量表,則傾向於愛情的分類,而Davis的愛情

    關係特質不僅呈現愛情關係中的重要因素,其所發展的關係評價量表更納入關係

    滿意度與衝突/矛盾兩分量表,故本研究中測量關係品質的量表決定採用陳詩潔

    (2005)改編的愛情關係品質量表,不僅符合本土及國情更有可靠的信、效度,

    且採多向度的觀點,在意涵和概念上較符合本研究所期待的研究方向,不只是探

  • 31

    討個人對於愛情的主觀感受,也會由其他面向來對愛情品質做探討,進一步的延

    伸討論,以了解大學生之愛情關係品質。

    五、 愛情關係品質相關研究

    關於婚前愛情品質的研究,大多將重點擺在關係滿意度高低(陳怡憓,2009;

    郭淑君,2007;鄭羽芯,2006;王慶福,2000),或是以Lee的愛情態度量表上

    的相關研究(黃可欣,2007;吳昭儀,2004),愛情類型上的不同作探討,而Davies

    和 Latty-Mann(1987)提出關係品質(relationship quality)的概念,用來

    探討愛情關係的內涵品質,在1987年以Lee的六種愛情關係類型來預測情侶的關

    係品質,該研究的關係品質是以關係評量表(Relationship Rating Form,RRF)

    來測量,研究結果發現:情慾之愛及利他之愛與關係滿意度成正相關,遊戲之愛

    與關係滿意度成負相關,而依附之愛只與RRF中激情分量表成正相關,友誼之愛

    與現實之愛與關係品質則無顯著相關。而國內以Davis (1985)提出關係品質特質

    論所編製的關係評價量表則僅以陳詩潔(2005)的研究發現大學生越具有共依附

    特質傾向者在愛情關係中所面臨的衝突與矛盾也越多,親密程度越低,對關係也

    越不滿意。有鑒於國內對此部份研究的缺乏,本研究欲探討男女大學生在愛情關

    係品質上的差異,採用此愛情關係品質量表所包含的愛情關係的多向度本質來探

    討依附風格和其相關。

  • 32

    第三節 寂寞感理論與相關研究

    一、 寂寞的定義

    寂寞在牛津字典的解釋為「因為缺乏友伴、支持、友誼而難過或憂傷」。寂

    寞除了包含孤單所指客觀狀態的單獨一個人之外,更強調其主觀感受中的負向情

    緒(邱瓊慧,2000)。Peplau & Perlman(1982)對寂寞特徵定義為:「寂寞是一種

    不愉快、令人痛苦的主觀體驗或心理感受。」,而鄭秋紅(1993)針對寂寞感下

    一個概念性定義,即「寂寞感是個體對人際關係所渴望的親合需求(need of

    affiliation)無法維持、獲得時,所產生的一種主觀不愉快的感受」。

    二、 寂寞感相關理論

    許多不同的學者對於寂寞的看法從不同的理論觀點會有不同的見解,參照

    Perlman和Peplau對於許多心理學家與社會學家所針對於寂寞理論的探討,包括心

    理動力模式、現象學觀點、存在取向…等將有關寂寞理論茲整理如表3所示(蔡

    鳳薇,2004;詹喬軍,2004;Bowman, 1995;Perlman & Peplau, 1982;Weiss, 1973):

    表 3

    寂寞感相關理論

    理論 對寂寞感之解釋

    心理動力的模式

    (psychodynamic models)

    Sullivan(1953)& Fromm Reichmann(1959)的研究中,

    成人的寂寞根源在於童年,少年時期需要一個密友,對於親

    人的需求則緣起嬰兒渴望與人接觸,若青少年時期無法滿親

    密的需求,往後會導致寂寞的產生。寂寞感是一種長期持續

    的經驗,源自於童年時與母親親密需求受到阻礙的不愉快經

    驗,延至成人以後形成了寂寞感(蔡鳳薇,2004)。並視寂寞為

    一種病態的現象,並歸因於各早期人際關係間的影響,特別

    是個人特質與心理的衝突。

    續下頁

  • 33

    羅吉斯現象學的觀點

    (Roger’s Phenomenological

    Perspective)

    社會對個人施壓力,使人的行動被侷限在某些社會規範中,

    這會造成個人真實的內在自我,與顯示與人的外表自我間之

    差距(Rogers,1961)。Rogers與心理動力學家最大的不同,

    在於認為現今壓力所造成的影響,而不相信童年尌產生決定

    性的影響。

    存在取向

    (existential approach)

    認為寂寞可以創造並豐富人生經驗認為寂寞是存在的本

    質,寂寞性焦慮是一種防衛機制的體系,能轉移人們對重大

    生事件的注意,促使尋求與他人進行共同的活動;真實的寂

    寞來自於單獨存在的事實,與面對某些生活中最根本的孤單

    經驗(詹喬軍,2004)。

    社會學的解說

    (sociological explanations)

    Bowman(1995)假設當代社會,因為基本的團體關係

    減少、家庭變動性增加與社會變動性之增加這三種社會壓力

    導致寂寞的增加。Slater(1976)認為寂寞的人群增加因為個

    人主義的盛行,因為他相信每個人都有與人共同生活、交往

    與依賴的需求,我們渴望能信任別人,並與他人共同合作,

    這些人際間的基本需求,都因為個人主義而遭受阻礙。

    交互作用者的觀點

    (the interactionist view)

    Weiss(1973)將寂寞視為一種常態反應,認為寂寞是因

    人格因素與情境因素兩者交互作用,提出社會關係供應時,

    論及依附、價值感等之重要性,並將寂寞分為情緒性與社會

    性兩種。情緒性者會感受到類似小孩子分離的焦慮,社會性

    寂寞是因為缺乏有意義的友誼或人際交往,所產生的一種反

    應,處於社會邊緣的感覺,當一個人社會交互作用有所缺陷,

    無法提供或滿足社會需求時,尌會產生寂寞。

    認知取向

    (the cognitive approach)

    Peplau和Perlman(1982)強調認知介於社會能力不足與

    寂寞之間的中介影響因素,並以歸因理論來加以闡釋,認為

    寂寞是個人所預期的與所獲得的社會性接觸間有差距而形成

    的,是個體知覺自身的社會關係在質或量上有所不足,會產

    生不愉快的寂寞感受。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 34

    不同理論對於寂寞之本質與形成原因與看法互有異同,心理動力學重視個人

    內在與早期經驗,與親密的需求,視寂寞為病態;存在理論視寂寞為正向經驗,

    認為寂寞為天生與終身的;認知與互動理論則是寂寞為常態,兼顧個人與環境、

    過去與現在經驗對寂寞的影響,可知寂寞有可能是過去經驗或是在親密需求上的

    不足所影響。

    三、 寂寞的成因

    根據各學派論述寂寞,造成寂寞感的原因很多,Rubenstein與Shaver(1982)

    將原因分成無歸屬、疏離、孤單、被迫的孤立及離開熟悉環境等五個因素,造成

    個體寂寞的原因,最常見的莫過於一份親密關係的結束(Peplau & Perlman,

    1982),而關係失落所帶來的寂寞感,依附理論提供一個很好的著力點(羅立人,

    1999),在於說明人類有和他人發生強烈情感連結的傾向,當這種連結被威脅或

    破壞時,個體會產生強烈的情緒反應(Worden, 1991),其中當然也包含寂寞的

    感受。有學者認為個體本身或情境的某些特質,讓個體容易產生寂寞感,而個人

    人際技巧或人格特質比較不容易與他人親近,則將容易感到寂寞(邱瓊慧,

    2000),但也有學者認為個人的人格特質(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以及所

    處文化或情境的特性等這些因素均非引發寂寞的立即原因(王以仁,1991)。對

    於寂寞感的解釋,從不同的理論觀點會有相異的看法,雖然看法不盡相同,研究

    者根據閱讀文獻之結果,根據Peplau與Perlman(1982)將情感、認知與行為等層

    面的寂寞成因探究以及上述理論,再將不同取向之各學者對於寂寞的成因歸納成

    發展階段、認知傾向、人際互動需求觀點三個層面來加以說明:

    (一)發展階段任務取向

    從發展的角度來看,成年前期的發展任務在於形成並維持一份親密的關係,

    甚至以此作為個體成熟的標準之一。因此,個體特別容易在此階段,因為缺乏或

    不滿現有的親密關係而感到寂寞。然而,同樣在關係中的男女,女性往往擔負較

  • 35

    多情感與關係延續的責任,提供另一半情緒的撫慰與支持,卻不易得到相等的回

    應與對待,因而在關係中感到較多的寂寞(邱瓊慧,2000)。追究其原因,在於

    文化體制對男、女兩性角色的塑造是不同的,男性偏向理性、競爭、獨立等工具

    性取向,而女性偏向感性、互賴、合作等人際性取向(劉惠琴,1999)。因此,

    關係品質的好壞,對女性的寂寞感有很大的影響。

    (二)認知取向觀點

    認知取向強調個人對自我社會關係的主觀知覺與評估,認為當個人知覺到現

    有的人際關係與期待中的人際關係有差距時,容易產生寂寞感。吳靜吉(1987)

    將寂寞感視為一種主觀獨特的心理現象。另外,Peplau 和 Perlman於1982年提到

    個體的認知在寂寞經驗扮演中介的角色,特別是歸因,便會影響其寂寞感受的強

    度,與對寂寞狀態持續時間的預期(引自邱瓊慧,2000)。

    Maggie(1994)從溝通分析的理論出發,認為當個體處於「你不好-我不好」、

    「你好-我不好」與「你不好-我好」等人際知覺狀態時,將因為不被他人瞭解或

    不瞭解他人而感受到寂寞;唯在「你好-我也好」的知覺狀態時,個體較能從寂

    寞中免疫。

    Rogers(1982)提出「我是不可愛」的想法也間接促成了寂寞的感受,將人

    禁錮在寂寞的情境中,其認為社會壓力會使人以社會讚許的方式來表現自我,為

    了將此角色扮演好,而將真實的自我隱藏,造成了一種存在的虛無,當卸下了自

    我防衛,與內在自我接觸時,心裡預設自己是不可愛的,真正的自我不可能被接

    受時,使得無法個人無法脫去社會面具,繼續浮沉在寂寞空虛中。

    胡景雲(1990)對寂寞的定義也採取認知的傾向,他認為寂寞是缺乏自己所

    要的親密人際關係所引起的不愉快感受,並指出每個人所要的親密人際關係不

    同,而個人的慾望與實際獲得的人際關係可能有所差距,無法獲得滿足時尌會產

    生不愉快的寂寞感受。蔡晉和(1990)將寂寞視為個人認知到所要與所得的人際

    親密關係之間有差異,而引起的不愉快感受。

  • 36

    (三) 人際互動需求觀點

    羅立人(1998)即提出若是無法從人際關係互動中得到滿足,尌會產生寂寞

    的不愉快情緒。因此,關係的缺乏或是不足將讓人感受到無限的寂寞,主張互動

    取向的Weiss(1973)的研究中瞭解寂寞感通常是因為所需要的特定人際關係缺

    乏,無法滿足個人獲得親密的需求時,尌會產生不同的寂寞,是人格和情境因素

    結合或交互作用造成的,其認為社會關係是個人發展依附需求、以及產生自我價

    值感的來源,若脫離依附則易導致寂寞。而Sullivan則認為人類的寂寞感源自於

    嬰兒時期與母親的互動關係中缺乏親密溫暖的照顧,在人格上產生自我否定,以

    及對人的不信任,形成在人際關係上的疏離而產生寂寞感(引自羅立人,1999)。

    另外在Van(2001)則認為情緒性寂寞與自我和內在安全感等人格特質的相關較

    高,Hawkley(2003)也發現社交互動中個人正負向感覺與寂寞有關,其中與互

    動中越少的親密、自在和被瞭解的感受,以及越多外界不信任、衝突的感受的關

    聯特別顯著。

    在上述三種取向下的寂寞感觀點,我們可發現理論觀點雖不同,但其共通性

    有以下三點:(1)寂寞感是個人的主觀經驗,是一種主觀知覺現象,寂寞感是

    由於人際關係的缺乏或不足所形成,寂寞感通常是負面不愉快的心理感受;(2)

    寂寞感是起源自人際互動關係,當人際關係當中出現適應問題,個人無法從關係

    中獲得滿足而產生的情緒反應;(3)是由於人際需求無法獲得滿足,所以寂寞

    經驗是一種不愉快的情緒感受,是不被一般人所喜歡接受的經驗。從寂寞成因可

    以看出寂寞是多層面的議題,而個人早年互動經驗和個人親密需求也會影響寂寞

    感的發生。

  • 37

    四、 男女依附風格與寂寞感之比較

    Seval(2010)研究發現所有依附類型皆能預測寂寞感,寂寞感和安全依附

    類型呈現負相關,不安全依附類型呈現正相關,顯示安全依附的人經驗較少的寂

    寞感,可以說安全依附的人對自己和他人會有較正面的看法,安全依附者和他人

    較易發展密切和親密關係,所以不易感到寂寞,矛盾依附型、防衛依附型、逃避

    依附型則可能因對他人持較負向的觀點較難與他人建立和維繫關係,早年依附經

    驗在寂寞感的影響上比其他負面情緒如羞愧感、罪惡感有影響性(Seval, 2010)。

    國內較少針對男女不同依附風格與寂寞感差異的探究,仍有羅立人(1999)

    研究發現不論何種依附風格男性大學生比起女性大學生有較高的寂寞感。然而,

    性別對於寂寞是否有影響呢?有些研究顯示男女之間的寂寞感無顯著差異(王以

    仁,1990;黃于娟,1989;吳靜吉,1987),多數的研究結果發現,雖然男女皆

    會感受到寂寞,但究竟何者較為寂寞卻難有一定論。然而,性別對於寂寞是否有

    影響呢?有些研究顯示男女性在與寂寞感上有差異,Rokach和Brock(1997)的研

    究發現,男女兩性在寂寞的感受上有不同的脈絡,男性最常見的感受為與他人的

    疏離,而女性則是情感上的痛苦。Sundberg(1988)的研究則發現,女性在自憐、

    與重要他人疏離和被拒絕等的寂寞感受,明顯多於男性。而Russell, Peplau and

    Cutrona(1980)在修訂過的UCLA寂寞感量表上,大學生男生的分數顯著高於女

    生。以國內來說,楊雯齡(1998)以國小三年級與五年級學生為受試,研究其社

    會地位與寂寞感,結果顯示男生比女生還感到缺乏友伴。蔡姿娟(1990)以國中

    生為研究對象,發現男生比女生較容易感受到親子間的寂寞感。 陳冠中(1990)

    的研究發現,高中男生整體寂寞較女生為高,並且較女生感到缺乏友伴。曾雪婷

    (2005)的研究發現國中女生擅於應用適當的社會技巧,所以國中男生的寂寞感

    受高於國中女生。郭正瑩(2007)以男女大學生在網路自我揭露、網路社會支持

    與寂寞感的研究中,也得到男性比女性寂寞的研究結果。而Knox et al.(2007)

    針對大一、大二的學生進行寂寞的調查,發現男性比女性常感到強烈,並發現男

  • 38

    性比女性更不願去追尋與維持關係的網絡,因為他們認為一個真正的男人是獨立

    且不需要任何人的,需要朋友是弱者的行為。

    但 Allen、Oshagan、Borys 和 Perlman 的研究卻是得到女性比男性寂寞的結

    果(引自邱瓊慧,2000)。且 Medora 與 Woodwar(1986)以自編的寂寞量表測

    量大學生寂寞感,發現女生寂寞程度較高。以 Bartholomew和 Horowitz's (1991)

    的依附風格型態作為評斷他人和自己的過程中,可能會造成寂寞,逃避型依附會

    經驗寂寞,而防衛依附者因本身即忽略親近關係在其生活中的重要性,所以不太

    經驗寂寞(Burger, 2006),性別在寂寞感上有差異,可能是由於男女在特質和

    依附風格對人際關係價值觀的差異(Burger, 2006)。

    由上述研究結果可知,在國內的研究當中,大致上支持男女生在寂寞感上

    有差異的研究較多,且大部分的結果支持男性的寂寞感較女性高,而根據Knox et

    al.(2007)研究同時發現,男性較常有想和某些人產生關連卻無法做到的情況,

    這顯示出男性還是渴望友誼,只是相對於女性,不懂也不願去追尋這樣的關係。

    在社會化的過程,造成男女性在乎的社會關係並不相同,也因為寂寞是來自主觀

    認定的關係不足所導致,在這兩者互相影響下,使在性別上和寂寞內涵相關性有

    其獨特的脈絡存在。綜合上述關於寂寞成因難有定論,尌如Peplau和Perlman

    (1982)的理論架構中所提到,個人特質也可能是促發寂寞的原因之一。

    綜合幾位學者看法,上述研究結果不盡相同的原因能有如下:(1)評量工

    具或方法不同(2)選取樣本範圍或地區文化不同,如研究對象為國中生、高中

    生或大學生(3)男女兩性對評量寂寞標準的不同。工具、方法與樣本在研究中

    式較易控制的部份,然而因為寂寞感是屬於個人主觀的知覺,再加上每個人對寂

    寞感的定義及標準不盡相同,也因此造成了如此不同的研究結果,而本研究採用

    胡景雲(1990)根據國外許多學者對寂寞感之定義編訂而成的「寂寞量表」,除

    排除國內外文化差異外,所包含的向度較豐富,較能涵蓋寂寞的內涵,而國內對

    於大學生男女不同依附風格與寂寞感的研究較少,故研究者也將在這部分做探

    討。

  • 39

    五、 寂寞感的相關研究

    國內以寂寞為主題之實證研究近幾年有增多的趨勢,研究對象也遍佈各年齡

    層,以下將依研究對象來進一步分類討論。 對於寂寞感的研究可分為兩個方向:

    (一) 探討寂寞與其他因素之關聯:

    如父母採取忽視冷漠的教養方式,孩子的寂寞感較高(林淑燕,2004;陳思

    潔,2004)、逃避型依附風格大學生寂寞感較高(羅立人,1998)、自我坦露程

    度愈高,愈不易寂寞(陳麗婉,1988;陳淑敏,1988)、父母與朋友之間的支持

    度愈高,寂寞程度也愈低(鄭秋紅,1992)等,王以仁(1989)「我國大學生寂

    寞之相關研究」研究發現,團體中無歸屬感、孤獨與自我否定三因素是產生寂寞

    的主要促發事件。此外,蘇素美(1995)在其研究中發現,害羞與寂寞有正向的

    相關,吳靜吉在1997年也提到害羞是個體長期寂寞的主要原因。而即使個體在人

    際互動中採取積極主動的姿態,若缺乏良性的社交技巧,仍不能擁有良好的關係

    品質,個體同樣會感到寂寞(邱瓊慧,2000)。

    (二)探討各族群間寂寞程度的差異:

    在兒童的部分,在社會地位上受歡迎者比較不寂寞(楊雯齡,1996)、國中

    生的部分,自我知覺以及自我價值高者比較不寂寞(蔡晉和,1989;鄭秋紅,

    1988)、高中生的部分,父母較為忽視,較不得寵寂寞感較高(陳冠中,2000;

    陳淑敏,1988)、大學生有強烈自殺意願者,寂寞感較高(羅立人,1999;劉安

    真,1992)、以及老人的部分,則是身心健康以及社會支持滿意度高者較不會寂

    寞(張素紅,1995)。而在愛情關係和寂寞感相關研究中,近來多關注於單身者

    寂寞感高低(李佳蓉,2009;陳儷文,2006;詹喬軍,2004),夫妻婚姻親密和

    寂寞感之關係,孫若馨(2009)研究發現臺北地區夫妻之寂寞感傾向於中低程度

    之狀況,並以「缺乏友伴」層面的寂寞感受程度最高,且當受試者寂寞感受程度

    愈高,則其婚姻品質愈差,可見夫妻婚姻親密感受和寂寞感是有相關的。而探討

    情侶之間寂寞感多為質性研究(張欣怡,2006;章珍貞,2003;邱瓊慧,2000),

  • 40

    可知情侶間的寂寞感較少量化研究方法上的探究,而邱瓊慧(2000)研究發現女

    性寂寞主要是受「親密依附需求」及「認知歸因」,兩者個別或交互作用的影響。

    章珍貞(2003)運用現象學觀點研究女性大學生在經驗寂寞時,認知方面常會產

    生對自己負面的想法,且寂寞常發生在個體期望與他人產生連結卻不可得,或是

    事件的發生導致連結消失時,此連結則來自於個體本能依附的需求,由此可知女

    性在依附需求缺乏,會易經驗寂寞也較常有負面的自我標示發生。

    由上述可知研究範圍從兒童到老年人皆有,可以滿足連結的對象,親密關係

    中的戀人也是一個,對個體而言親密關係的歸屬滿足此關係需求與否,也可能影

    響其寂寞感,不管是什麼年齡階層,都希望可獲得重視,也因為如此可以提升自

    己的價值感,認為自己在社會上或是別人眼中都是具有特殊價值的,對於自我的

    概念越高,也愈不易感覺到寂寞。值得一提的是,研究的族群當中,較少以有愛

    情經驗之大學生愛情關係做為研究的族群,因此希望可以透過本研究,讓大家對

    於親密關係中的寂寞有更多的瞭解,並且從中探討結果是否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