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报人眼中的奉贤精神 - fengxianbao.net事,平凡中透着温馨,渗进旁观者的...

1
8 2018 11 30 日 星期五 责任编辑 叶 丹 古华风 本报地址:奉贤区南桥镇环城东路383 号丽洲大厦26 电话: 67110518 (办公室) 67110519 (传真) 发行67110518 邮编: 201499 奉贤报印务照排 电话: 67110518 上海浦东彩虹印刷厂承印 40年前,改革开放如一声春 雷,唤醒了中国大地;23 年前,也是 奉贤改革开放成果之一—《奉贤 报》,犹如一只春燕,飞进了寻常百 姓家。作为一名《奉贤报》的记者,我 有幸参加了奉贤改革开放20周年 的系列报道,我在记录中,感受到了 改革开放20年给奉贤带来的翻天 覆地的变化;我也在记录中,见证了 又一个20年,奉贤如何从少年正在 走向充满生机的青年。 我常在想:什么是奉贤精神?勤 劳勇敢、自强不息?这些中华民族共 有的精神,也许奉贤都有。那么是一 种什么样的精神,激励着奉贤人民, 在改革开放40年中,把一个偏远郊 区、没有任何大工业大项目支撑的 奉贤,建设成为今天的全国文明城 区?回想自己 23 年的记者生涯,回 望那些发生在奉贤大地一桩桩一件 件的大事小情,我似乎慢慢悟出了 什么才是奉贤独有的精神。 “韩琨事件”,对于今天的年轻 人来说非常陌生,这个发生在上世 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故事, 曾轰动全国。韩琨是功臣还是罪人? 3000多元奖金补贴该不该拿?那时 的《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刊出,并开 辟专栏,在全国引发长达3个月的 大讨论。最后,时任中央政法委书记 陈丕显就“韩琨事件”召开专门会 议,并一锤定音:韩琨无罪!类似韩 琨这样的“星期天工程师”一律释 放!在纪念改革开放 20 年之际,我 有幸采访了3位主要当事人:已经 退休的韩老,以及原钱桥乡党委书 记、时任县委副书记刘正贤,原钱桥 乡乡长、已退休的黄云清。听几位老 人讲当年“泥腿子”搞工业的迫切与 艰难,讲他们大胆借脑借技的故事, 讲韩老家被抄、人被抓的重重压力, 我似乎领悟到了这就是奉贤精神! 那种为求发展,解放思想、敢为人先 的“吃螃蟹”精神。 讲到奉浦大桥,请允许我先讲 个故事。有一个乡镇,以各种优惠政 策引来了一个市区的工业项目,对 方提出到现场看一看。那时从市区 到奉贤,必须通过西渡口摆渡过江。 那天恰逢雾大车堵,一行人楞是足 足等了五六个小时。不用说,项目黄 了。而在当时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 举。一江之隔,让奉贤失去了多少发 展良机;一江之隔,又让奉贤成了上 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下只角”。“一 架长虹通南北”,成了奉贤几代人的 梦想和渴望。奉贤人卯足了劲,上面 没有规划,我们自己筹钱架桥。 1996 年,也是我进入奉贤报社的第二年, 我有幸参与并见证了奉贤人民众志 成城造大桥的全过程。这就是奉贤 精神!那种在夹缝中求生存、求突 破,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离任上海市 委书记前,来奉贤考察,我有幸参与 了全程采访。记得他在座谈讲话时这 样说:“奉贤在上海各区县中没有优 越的地理位置,但奉贤人民不等不 靠,艰苦奋斗,民营经济发展非常有 活力。”上一点年纪的人都知道,在改 革开放的前20年,奉贤人民正是靠 着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 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的“四千 精神”,用“硬件不足感情补”的钻劲、 韧劲,把一个个项目引进来,让集体 和个人的钱袋子一天天鼓起来。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奉贤人民 正是靠着这种不屈不挠、勇于开拓、 团结奋进的精神,经济和社会发展 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突破,创造了 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地方经济实力 持续增强,社会民生事业快速发展,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我们聚全区之 力、十年磨一剑创建成了全国文明 城区,如今,又在向更高目标—全 国生态园林城区进发。 奉贤精神支撑我们取得了改革 开放 40 年的丰硕成果。今天,我们 仍将秉持这种精神,努力把奉贤真 正建设成为“树的世界、花的海洋、 鸟的天堂、云的故乡、人的乐园”! (撰稿并演讲者为上海奉贤报 社副总编,演讲入围上海市庆祝改 革开放40周年演讲大赛总决赛并 获三等奖) 他,奋战一线的刑侦干警;她, 经案侦查能手。他们同在一个地址 上班,走进大门,她向左,他往右。 常言道,一个警察身后,有一个 家庭的牺牲与支持,那么两个警察 身后呢?一名基层民警,侦查办 案,值班备勤、巡逻增援。他们曾 粗略算过,一年五分之一值班雷打 不动,还有五分之一不时地加班出 差。都说再深的感情也会因生活琐 事油盐酱醋变了模样,再好的脾气也 会磨得面目全非。可比常人面对更 多困难的他们,却有着比多数人更幸 福的模样。 平日里遇见,他们脸上多数带 着温暖笑容。工作时,他们一如既 往为各自的理想信念冲锋在前;生 活中,他们尽力顾好家中老幼,闲暇 时举家出游共享天伦,他们的孩子 也被养成了活泼开朗的模样。 我很羡慕,也很讶异。是什么 让他们始终恩爱如初,即使面对繁 忙的工作、巨大的压力、诸多困难, 也依旧矢志不渝、初心不改? 他说,双警的确不易,却也因此 比寻常夫妻更知悉彼此的难处,更 能得到彼此的理解支持,成为对方 最坚实的后盾。前段日子,爷爷病 重入院,几度出入抢救室,远在外地 出差的他无能为力,是妻子一边照 顾发烧的女儿,一边守在医院。正 如多年前,外公离世的那段时间,自 己也是这般身在千里之外,是妻子 将一切处理妥当。她是个好妻子。 她说,他是个好丈夫。有段时 间,两人手头案件接二连三,都要赴 外地出差,且归期难测,恰逢家中孩 子病着,心中难免焦躁。自己素来 易激动,工作忙碌不顺心时便会发 脾气。幸好,他是个好脾气,每每此 时,总会耐心劝慰。待自己静下心, 两人据轻重缓急梳理手头案件,错 峰出差,达成了异于常人的默契。 光阴或许会模糊记忆,却冲淡 不了那份感情。因为他们懂得沟 通,懂得相互理解,懂得共同分担。 我相信,他和她的感情会随时间流 逝而沉淀,会愈发醇厚。也相信,还 有这样的双警家庭演绎着各自的故 事,平凡中透着温馨,渗进旁观者的 心中,熨帖人心,感染你我。 一个报人眼中的奉贤精神 (演讲稿) 重阳节前一天晚上,岳母终 于熬不过病痛的折磨,带着眷恋 和渴望,离开了我们。作为女儿女 婿,我们都深陷于无尽的悲痛之 中。这几天,一种无以名状的对岳 母的思念之感一直萦绕在心头无 尽怀念总是“悔”。岳母啊,您一生 操劳,还没享清福,身体却不行 了,您就这样走了…… 人生苦短,岳母一生更是艰 辛、劳碌。她本是个“双料头”人, 干起活来干劲足、出手快,早年是 奋战在农村血防战线上的一位女 将。在那物质匮乏、生活困难的年 代,岳母岳父省吃俭用、含辛茹苦 养家糊口,待到熬出苦头,双双身 体都已透支,岳父提早招架不住, 撒手人寰,这无疑对岳母是个重 大打击。失去了老伴,岳母强打精 神,依然不畏生命,硬撑着逐渐年 老的身躯,还是那样干个不停,下 田劳作;还是那样艰苦朴素、勤俭 节约,舍不得花钱享用。在岳母心 里,只有子女,唯独没有她自己。 其实,她的生命已经不堪重负,更 需要敬畏、更需要呵护。 农村老人享受养老政策后, 岳母的身体却每况愈下,她才觉 得有所后悔,责怪自己以前熬着 做。每当去看她时,她总是对女儿 说:“阿妈以前做得太多了,你不 要做得太累,不合算,身体要紧。” 我心里也在想,现在国家养了,您 还舍不得吃,舍不得用,一味地顾 小辈。也许不到最后,岳母是不会 对自己的生命肃然起敬。近几年, 岳母得了一种近似于帕金森的 病,严重影响生命质量。后来老人 因此病而不断摔倒,几度骨折、卧 床不起。前几次骨折恢复尚好,但 今年4月又一次摔倒,股部骨折, 病情严重,每次去看望岳母的时 候,她总是对我们说:“人已经不 好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走,我是活 一天算一天……”听到这样的话, 我总是劝她:“妈,不会的,我们会 想办法的。”其实,我也知道,老人 是不能站起来了。 岳母最后的日子是痛不欲生 的。看着她万般的不舒服,我们也 无奈,只是不断地安慰她。原来她 是很想活下去的,对晚年美好生 活的向往是热切的。她几次对我 说:“现在国家养了,不做也有得 吃,可惜身体不行了……”话语之 中带着几分悲凉和叹惜。生命如 此脆弱,岳母的身体已逐渐枯萎 耗尽,我们总是生怕老人旦夕离 去。每当妻子服侍母亲傍晚回家 时,我总是问: “娘怎么样?好点吗? 吃得下吗?”妻子生怕我伤心,有时 总是瞒着点,但还是说: “阿妈是一 天不如一天……”老人弥留之际, 我放弃了外出,尽力守候在她身 旁。想不到那天晚上,岳母一颗微 弱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岳母走了,我们为失去这位 慈母而悲痛万分,诉不尽深深的 思念之情。从岳母身上,我们学到 了她艰苦朴素、勤劳吃苦的优良 品德,也使我感悟了善待自己,敬 畏生命的真谛。生命对于我们只 有一次,珍爱生命应从自己做起, 敬畏生命先要学会善待自己。敬 畏生命,并不是贪生怕死、苟且偷 生。不要一味透支生命,世上没什 么事比生命更重要,这也是岳母 最后希望我们记住的。 前段时间,我一个人重温了电影《爱乐 之城》,感触颇多。 影片讲述了一段追寻爱与梦想的故 事。女主角米娅是片场咖啡厅的服务员, 梦想成为一名演员。男主角塞巴斯汀是一 名钢琴演奏者,爱好爵士乐,梦想是开间俱 乐部。两个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在城市中 相遇,慢慢坠入爱河。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因为种种缘故, 两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影片结尾,米 娅和塞巴斯汀在一家爵士乐酒吧再次相 遇。当两人目光相遇时,一切仿佛又回到 了初识的那天……影片采用“反事实思维” 的方法,重现了二人初次见面的场景。 在英语表达中,“whatif”表示假设。 正如影片中的主人公,如果用另一种方式 处理矛盾解决问题,或许就能改变故事的 结局,让主人公其乐融融,让观众拍手叫 好。人总是习惯给自己营造一个“也许”的 画面:也许我有能力完成这项任务,也许我 不会失去一位挚友…… 当我们沉醉于自己搭建的“也许”这座 空中楼阁,进行着酣畅淋漓的表演时,现实 却毫无情面地拆毁一切,就如舞台灯光突 然收聚,帷幕落下,演出结束,一切重新归 零。影片的结尾,并没有以持续的幻想作 为结局。钢琴声销声匿迹的那一刻,酒吧 中闪烁的灯光忽地亮起。米娅坐在观众 席,塞巴斯汀站在舞台上。米娅终于还是 离开了,但不是挽着塞巴斯汀,而是自己的 丈夫。 这世上根本不存在“也许”。既知如此, 我们为何不去诚恳地对待周遭的事物,用热 忱的情感去拥抱生活,尽力减少遗憾?影片 中,塞巴斯汀问米娅: “我们走到哪了?”米娅 回答:“只能走走看了。”这也是许多人的常 态,总是“走走再看”,于是遗失了昨天,也错 过了今天,只剩明天的“也许”。 面对世事的变迁,我们无力回击。但 我们却可以不被“也许”的泡影限制,不让 这座虚无缥缈的“空中花园”浪费时间。 敢问路在何方?路就在脚下。人生的 路途中没有那么多的“也许”,我们要做的 是脚踏实地,勇敢坚定地迈出脚步,去做想 做的事。 余童欢 身边故事 身边故事 警营里的 “牛郎”“织女” 孙佳蓉 胡晏 静候 心灵感悟 心灵感悟 人生没有“也许” 祁亚亚 人生百味 人生百味 敬畏生命 肖文华

Upload: others

Post on 09-Oct-2020

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一个报人眼中的奉贤精神 - fengxianbao.net事,平凡中透着温馨,渗进旁观者的 心中,熨帖人心,感染你我。 一个报人眼中的奉贤精神(演讲稿)

8 2018年11月30日 星期五

责任编辑 叶 丹 古华风

本报地址:奉贤区南桥镇环城东路383号丽洲大厦26楼 电话:67110518(办公室) 67110519(传真) 发行67110518 邮编:201499 奉贤报印务照排 电话:67110518 上海浦东彩虹印刷厂承印

40 年前,改革开放如一声春雷,唤醒了中国大地;23年前,也是奉贤改革开放成果之一——《奉贤报》,犹如一只春燕,飞进了寻常百姓家。作为一名《奉贤报》的记者,我有幸参加了奉贤改革开放 20 周年的系列报道,我在记录中,感受到了改革开放 20 年给奉贤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也在记录中,见证了又一个20年,奉贤如何从少年正在走向充满生机的青年。

我常在想:什么是奉贤精神?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这些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也许奉贤都有。那么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激励着奉贤人民,在改革开放40年中,把一个偏远郊区、没有任何大工业大项目支撑的奉贤,建设成为今天的全国文明城区?回想自己 23 年的记者生涯,回望那些发生在奉贤大地一桩桩一件件的大事小情,我似乎慢慢悟出了什么才是奉贤独有的精神。

“韩琨事件”,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非常陌生,这个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故事,曾轰动全国。韩琨是功臣还是罪人?3000多元奖金补贴该不该拿?那时的《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刊出,并开

辟专栏,在全国引发长达 3 个月的大讨论。最后,时任中央政法委书记陈丕显就“韩琨事件”召开专门会议,并一锤定音:韩琨无罪!类似韩琨这样的“星期天工程师”一律释放!在纪念改革开放 20 年之际,我有幸采访了 3 位主要当事人:已经退休的韩老,以及原钱桥乡党委书记、时任县委副书记刘正贤,原钱桥乡乡长、已退休的黄云清。听几位老人讲当年“泥腿子”搞工业的迫切与艰难,讲他们大胆借脑借技的故事,讲韩老家被抄、人被抓的重重压力,我似乎领悟到了这就是奉贤精神!那种为求发展,解放思想、敢为人先的“吃螃蟹”精神。

讲到奉浦大桥,请允许我先讲个故事。有一个乡镇,以各种优惠政策引来了一个市区的工业项目,对方提出到现场看一看。那时从市区到奉贤,必须通过西渡口摆渡过江。那天恰逢雾大车堵,一行人楞是足足等了五六个小时。不用说,项目黄了。而在当时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一江之隔,让奉贤失去了多少发展良机;一江之隔,又让奉贤成了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下只角”。“一架长虹通南北”,成了奉贤几代人的

梦想和渴望。奉贤人卯足了劲,上面没有规划,我们自己筹钱架桥。1996年,也是我进入奉贤报社的第二年,我有幸参与并见证了奉贤人民众志成城造大桥的全过程。这就是奉贤精神!那种在夹缝中求生存、求突破,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离任上海市委书记前,来奉贤考察,我有幸参与了全程采访。记得他在座谈讲话时这样说:“奉贤在上海各区县中没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但奉贤人民不等不靠,艰苦奋斗,民营经济发展非常有活力。”上一点年纪的人都知道,在改革开放的前20年,奉贤人民正是靠着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用“硬件不足感情补”的钻劲、韧劲,把一个个项目引进来,让集体和个人的钱袋子一天天鼓起来。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奉贤人民正是靠着这种不屈不挠、勇于开拓、团结奋进的精神,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突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地方经济实力持续增强,社会民生事业快速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我们聚全区之力、十年磨一剑创建成了全国文明

城区,如今,又在向更高目标——全国生态园林城区进发。

奉贤精神支撑我们取得了改革开放 40 年的丰硕成果。今天,我们仍将秉持这种精神,努力把奉贤真正建设成为“树的世界、花的海洋、鸟的天堂、云的故乡、人的乐园”!

(撰稿并演讲者为上海奉贤报社副总编,演讲入围上海市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演讲大赛总决赛并获三等奖)

他,奋战一线的刑侦干警;她,经案侦查能手。他们同在一个地址上班,走进大门,她向左,他往右。

常言道,一个警察身后,有一个家庭的牺牲与支持,那么两个警察身后呢?一名基层民警,侦查办案,值班备勤、巡逻增援。他们曾粗略算过,一年五分之一值班雷打不动,还有五分之一不时地加班出差。都说再深的感情也会因生活琐事油盐酱醋变了模样,再好的脾气也会磨得面目全非。可比常人面对更多困难的他们,却有着比多数人更幸福的模样。

平日里遇见,他们脸上多数带着温暖笑容。工作时,他们一如既往为各自的理想信念冲锋在前;生活中,他们尽力顾好家中老幼,闲暇时举家出游共享天伦,他们的孩子也被养成了活泼开朗的模样。

我很羡慕,也很讶异。是什么让他们始终恩爱如初,即使面对繁忙的工作、巨大的压力、诸多困难,也依旧矢志不渝、初心不改?

他说,双警的确不易,却也因此比寻常夫妻更知悉彼此的难处,更能得到彼此的理解支持,成为对方最坚实的后盾。前段日子,爷爷病重入院,几度出入抢救室,远在外地出差的他无能为力,是妻子一边照顾发烧的女儿,一边守在医院。正如多年前,外公离世的那段时间,自己也是这般身在千里之外,是妻子将一切处理妥当。她是个好妻子。

她说,他是个好丈夫。有段时间,两人手头案件接二连三,都要赴外地出差,且归期难测,恰逢家中孩子病着,心中难免焦躁。自己素来易激动,工作忙碌不顺心时便会发脾气。幸好,他是个好脾气,每每此时,总会耐心劝慰。待自己静下心,两人据轻重缓急梳理手头案件,错峰出差,达成了异于常人的默契。

光阴或许会模糊记忆,却冲淡不了那份感情。因为他们懂得沟通,懂得相互理解,懂得共同分担。我相信,他和她的感情会随时间流逝而沉淀,会愈发醇厚。也相信,还有这样的双警家庭演绎着各自的故事,平凡中透着温馨,渗进旁观者的心中,熨帖人心,感染你我。

一个报人眼中的奉贤精神(演讲稿)

重阳节前一天晚上,岳母终于熬不过病痛的折磨,带着眷恋和渴望,离开了我们。作为女儿女婿,我们都深陷于无尽的悲痛之中。这几天,一种无以名状的对岳母的思念之感一直萦绕在心头无尽怀念总是“悔”。岳母啊,您一生操劳,还没享清福,身体却不行了,您就这样走了……

人生苦短,岳母一生更是艰辛、劳碌。她本是个“双料头”人,干起活来干劲足、出手快,早年是奋战在农村血防战线上的一位女将。在那物质匮乏、生活困难的年代,岳母岳父省吃俭用、含辛茹苦养家糊口,待到熬出苦头,双双身体都已透支,岳父提早招架不住,撒手人寰,这无疑对岳母是个重

大打击。失去了老伴,岳母强打精神,依然不畏生命,硬撑着逐渐年老的身躯,还是那样干个不停,下田劳作;还是那样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舍不得花钱享用。在岳母心里,只有子女,唯独没有她自己。其实,她的生命已经不堪重负,更需要敬畏、更需要呵护。

农村老人享受养老政策后,岳母的身体却每况愈下,她才觉得有所后悔,责怪自己以前熬着做。每当去看她时,她总是对女儿说:“阿妈以前做得太多了,你不要做得太累,不合算,身体要紧。”我心里也在想,现在国家养了,您还舍不得吃,舍不得用,一味地顾小辈。也许不到最后,岳母是不会对自己的生命肃然起敬。近几年,

岳母得了一种近似于帕金森的病,严重影响生命质量。后来老人因此病而不断摔倒,几度骨折、卧床不起。前几次骨折恢复尚好,但今年4月又一次摔倒,股部骨折,病情严重,每次去看望岳母的时候,她总是对我们说:“人已经不好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走,我是活一天算一天……”听到这样的话,我总是劝她:“妈,不会的,我们会想办法的。”其实,我也知道,老人是不能站起来了。

岳母最后的日子是痛不欲生的。看着她万般的不舒服,我们也无奈,只是不断地安慰她。原来她是很想活下去的,对晚年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热切的。她几次对我说:“现在国家养了,不做也有得

吃,可惜身体不行了……”话语之中带着几分悲凉和叹惜。生命如此脆弱,岳母的身体已逐渐枯萎耗尽,我们总是生怕老人旦夕离去。每当妻子服侍母亲傍晚回家时,我总是问:“娘怎么样?好点吗?吃得下吗?”妻子生怕我伤心,有时总是瞒着点,但还是说:“阿妈是一天不如一天……”老人弥留之际,我放弃了外出,尽力守候在她身旁。想不到那天晚上,岳母一颗微弱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岳母走了,我们为失去这位慈母而悲痛万分,诉不尽深深的思念之情。从岳母身上,我们学到了她艰苦朴素、勤劳吃苦的优良品德,也使我感悟了善待自己,敬畏生命的真谛。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珍爱生命应从自己做起,敬畏生命先要学会善待自己。敬畏生命,并不是贪生怕死、苟且偷生。不要一味透支生命,世上没什么事比生命更重要,这也是岳母最后希望我们记住的。

前段时间,我一个人重温了电影《爱乐之城》,感触颇多。

影片讲述了一段追寻爱与梦想的故事。女主角米娅是片场咖啡厅的服务员,梦想成为一名演员。男主角塞巴斯汀是一名钢琴演奏者,爱好爵士乐,梦想是开间俱乐部。两个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在城市中相遇,慢慢坠入爱河。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因为种种缘故,两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影片结尾,米娅和塞巴斯汀在一家爵士乐酒吧再次相遇。当两人目光相遇时,一切仿佛又回到了初识的那天……影片采用“反事实思维”的方法,重现了二人初次见面的场景。

在英语表达中,“what if”表示假设。正如影片中的主人公,如果用另一种方式处理矛盾解决问题,或许就能改变故事的结局,让主人公其乐融融,让观众拍手叫好。人总是习惯给自己营造一个“也许”的画面:也许我有能力完成这项任务,也许我不会失去一位挚友……

当我们沉醉于自己搭建的“也许”这座空中楼阁,进行着酣畅淋漓的表演时,现实却毫无情面地拆毁一切,就如舞台灯光突然收聚,帷幕落下,演出结束,一切重新归零。影片的结尾,并没有以持续的幻想作为结局。钢琴声销声匿迹的那一刻,酒吧中闪烁的灯光忽地亮起。米娅坐在观众席,塞巴斯汀站在舞台上。米娅终于还是离开了,但不是挽着塞巴斯汀,而是自己的丈夫。

这世上根本不存在“也许”。既知如此,我们为何不去诚恳地对待周遭的事物,用热忱的情感去拥抱生活,尽力减少遗憾?影片中,塞巴斯汀问米娅:“我们走到哪了?”米娅回答:“只能走走看了。”这也是许多人的常态,总是“走走再看”,于是遗失了昨天,也错过了今天,只剩明天的“也许”。

面对世事的变迁,我们无力回击。但我们却可以不被“也许”的泡影限制,不让这座虚无缥缈的“空中花园”浪费时间。

敢问路在何方?路就在脚下。人生的路途中没有那么多的“也许”,我们要做的是脚踏实地,勇敢坚定地迈出脚步,去做想做的事。

■ 余童欢

身边故事身边故事

警营里的“牛郎”“织女”

■ 孙佳蓉

■ 胡 晏静 候

心灵感悟心灵感悟

人生没有“也许”■ 祁亚亚

人生百味人生百味 敬 畏 生 命■ 肖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