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結構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18267/1/...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結構...

14

Upload: others

Post on 17-Jan-2020

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結構

黃惟饒

土宮、前之三口

貳、科學研究的基本概念

參、科學研究的歷程

肆、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要項

伍、結語

附註

申宜、前…

==口

在不斷追求生存的歷程中,人類必須不斷地探索周遭,以及自己身上的種種事物和現象,並透過觀察、記

錄、描述等方法,不停地累積思索與探究之所得,這種知識累積愈豐富,人類便愈有把握控制環境,並解決足

以威脅生存的種種問題,進而更能在物質或精神等方面,追求進一步的發展,以實現更高層次的自我,而隨著

人類社會的日益複雜,分工益趨精密,類似的工作,便成為專門人員所從事的學術研究工作。

長久以來,人類在知識累積的過程中,對物理與生物現象的研究成果,始終要遠遠超過對於人類自身社會

現象的認識。造成這種差距的主要因素,固然是由於社會科學研究對象,具有較高的不確定性,不似物理及生

物科學之研究對象之固定,有以致之(一証一);但是,在對社會現象之研究歷程中,大部份的時間,將研究方

向侷限於個人色彩濃厚,且較不易形成知識累積的哲學與規範的思辨之上,亦為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相對落後的

主因之一。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結構

.--"-苟

/、

三民主義學報第十五期

--'-­/、

對於社會現象之研究侷限於思辨上的現象,自十八世紀中葉起,開始發生變化,到了十九世紀末期,社

會科學更已取得了無可否認的科學的地位。(一一些一)這種變化的主要關鍵,便是在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被

引進於對人類社會現象的研究。

在人類早期的學術活動中,本來是沒有自然社會與科學領域之分的,但是自從歐洲文藝復興、啟蒙運動

之後,自然科學發展快速,使原本屬於哲學思辨領域的學間,紛紛改採以強調實證、事實與價值二八刀、並以

量化為主的自然科學研究方法。而由於研究對象與範疇的不同,為區分方便起見,於是而有自然科學與社會

科學之分。

採用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於人類社會現象的觀察與分析之後3社會科學逐漸發展出以下的幾項假定

••

(一註三)

1

外在世界(安門。『E-

詞。己已),包括人類行為及社會現象在內,不是雜亂無章,而是有一定規律可循

內刊J3

ιHμ‘

立以上所言及的規律,是可以用客觀的觀察程序及分析方法而獲知的。

94客觀的觀察與分析程序,是可以教授予人(3REEO)和說得明白

(PEEDEZ己的。

孔運用科學方法,社會科學家可相互印證其研究所得的結果之正確與否。

由於假設人的行為是有跡可循的,同時也是可觀察的,而所觀察的過程和結果,又可以相互傳播與檢

證'因此以「建立足以涵蓋被關心的科學問題中,有關各種經驗性事件或現象的行為之普遍性定律,從而使

我們能將各種獨立事件的知識加以組合,並對未發生的事件,做出值得信賴的預測。」(註四)為終極目標

的科學研究方法,便成為人類在研究自身的社會現象時,所採取的主要方法。

對於將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引用之於社會現象的研究上,雖也有人從各種不同的觀點加以反駁,(註

五)但是科學研究較容易形成知識累積,而有助於人類對自身社會現象之認識,則是不爭之事實。

然而,將原屬於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應用於社會現象的研究時,常因社會的紛歧,使得研究工作者或

報告閱讀者,因無法釐清研究方法、理論、與研究事象之間的界限,而產生障礙。

因此,能否提出一份精簡的參考架構,以幫助研究者或學習者,能夠精確而有效地從事或解讀一份研究,

是本文所擬解決的問題。

貳、科學研究的基本概念

所謂科學研究,係指「藉由一些經推測而與某種自然現象有關的假設和理論之引導,所做系統性、控制

性、經驗性和批判性的研究。」(註六)換言之,科學研究,便是將自然界所發生的事象,作成陳述性的假

設,或將既有的理論,根據邏輯的推演,導出可以研究的假設,再依假設之內容,蒐集支持或反對假設的相關

資料,並加以分析,最後再依分析之所得做成結論。

一般科學研究的結論,被要求要是「具有高度解釋價值的命題,假使包含在命題中的解釋價值很少或根本

沒有時,那麼我們就需要靠著修正的技術來求取更高的解釋價值的陳述。」(註七)經由此一研究的歷程

F

獲致的命題或陳述,應該是可被重新驗證的,也就是說當類似的情況發生時,這項命題或陳述,仍可被證明為

真,如若不然,則該一命題便須被修正或推翻,科學研究中的知識累積效果,即形成於此處。

參、科學研究的歷程

由前面的敘述,我們可以將科學研究的歷程,依既存理論之有無,分成兩類。

首先是沒有既存理論的研究,這類的研究,是以直接針對實際發生的事件或現象加以分析,並以研究發

現,做為命題或理論,由於人類知識累積的成果,不斷而且快速地在增加,因此這類研究存在的可能性,在今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結構

一J.. /、

三民主義學報第十五期

二六四

日幾已完全不存在了。

其次是有既存理論的研究,亦即以前人既有的理論或命題,做為分析事件或現象的框架,再以研究的結

果,檢驗該一既存理論的適用性與適當性,並決定予以支持或相以修正或推翻。這類的研究,自然是目前科

學研究的主要項目。

上述的兩種研究歷程,雖有方向的差異,但其基本精神,卻是一致的

l|

希望透過對社會現象的認知、

理解、與分析,得出足以描述、解釋、以至於預測、控制社會事象的社會科學理論。

為了達到上述的目的,除了要在資料的蒐集、認定和整理工作上,以嚴謹的態度從事之外,對於整個研

究的過程,亦須訂定細密的程序。

關於研究程序的訂定,有人以比較概略的方式,分成確定研究目的,形成問題架構,建立資料蒐集方

法,提出研究結果,以及討論與解釋等五個步驟。(註八)另外有人分為提出問題、建立假設、研究設計、

執行測量、資料蒐集、資料分析、以及經驗性的通則化等七個步聚。((証九)

此外,還有人將研究的程序,細分為十個步驟•.

(一証-0)

1選定研究題目

(EOEg品〉

PSZS)

立建立研究假設

(ng丘吉丘吉間用。ωg『nzzud。582)

3.選定並標明變項(Egzg口mm且

Ez--口伺〈色色-8)

4.建構操作性的定義

(PEEnz品。有至一。口巴巴巴巴古自)

丘操縱及控制變項(古巴苟且主晶宮已口。且gEDmgEZg)

在擬定研究設計(ng丘吉丘吉閃〉同BORnFUg-m口)

去擬定並建立觀察與測量的方法

(EmEgDmg已ng

丘吉丘吉間緊急gF

『OZO『〈色。口心口已

EOE)

a設計問卷與訪問表式

(PEEn門戶口mog自己。EZmm

口已EZEgpyo

告語)

zggz;

4

。心從事統計分析(hm門門注品。旱的丹已在一約旦〉gqg)

政撰寫研究報告

(JE門戶口問〉目。ωomz2月。可。江)

除了這種比較傾向於調查研究的程序之外,對於一般性的社會科學研究,也曾有人以較精細的方式,訂定

其步驟

••

(註一一)

1

決定研究問題(研究對象)

立蒐集並瀏潰有關材料。

門已發展或找出有關的理論及命題(哼。可旦去ω)。

dt對與理論和命題有關的基本概念(hgnGZ)下定義。

丘從理論及命題中確定變數或變數群

(poz習。『gzm

皂白),並區分相依變數(口。可g

已OEFEE2)

及獨立變數二且也2

倍且

gEEB)

丘從變數間的關係中引釋(口。已〈0)出假設。

1

蒐集有關變數之資料

(EZ)

a

針對資料將假設予以判定(斗。在指出vdEzgzg〉嚕一口已EZ)

。心獲得發見(2且古

mω)||假設的證實或推翻(〉

28EDnoREYZS。『且這。片古巴ω)。

且解釋發見三早已有皂白丘。口。叫自己已

Emω)

此新理論、新命題的樹立及(或)舊理論、舊命題的修改或推翻。

旦發表研究結果。

無論概略抑或詳細,也無論是否實施調查,或從事量化分析,由上述的幾種研究步驟中,我們可以歸納

出,杜會科學研究的四項主要內涵。

首先,科學研究的基本假設、推論原則、研究態度等,並不因既存理論之有無而有所差別。這類研究上的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結構

三六五

二-民主義學報第十五期

一-4八占1川

基本特徵,我們可稱之為方法論

(ZZE已。古巴)。(一証二一)

其次,在有既存理論的研究中,以既存理論,做為分析事象的框架,我們可將之稱為研究中的概念架構

(衍。Dno可門口旦司『mgo

逞。『阿)

復次,將概念架構應用於事象之研究時的策略、程序、或步驟,亦即研究的取向

(2習。只汀)。

最後,是研究分析時所借助的工具、技術,也就是一般通稱的研究技術(3早已舌。)。(一註二一一)

肆、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要項

一、方法論

方法論原屬知識哲學的研究範疇,是指認識論與邏輯而言,換言之,在知識哲學體中,方法論所要解決

的,就是「吾人內界主觀心意應如何認識外界客觀事實」的規律問題。(註一四)

借用到科學研究上的方法論,其本質仍與哲學相當接近,都是在解決知識的規律問題。一般而言,科學

研究的方法論,乃在探討概念、定律、理論、以及模式的性質與功能等問題。

概念是構成科學命題、科學陳述、和科學理論的基本單元,一個概念必須符合經濟驗意含(開呂立立皇

宮宮『門)和系統意含(ω芯片。目旦旦二百穹『門),才符合科學方法的要求。(註一五)

將若干概念,有系統地結合成一組命題,便成為假設(且這已古巴ω),假設的提出,應符合以下的標

准十..

(4社一六)

1

假設必須有可驗證性(斗BEE-

佇立;也就是說,所設立的假設,可用實徵的方法決定其真假。

Z

假設應該與同一研究範間內的已有知識相一致,而不宜有明顯的怯觸。

94假設應該簡約

(235。旦2ω),即假設中宜避免採用不必要的複雜概念。

4

假設應該能夠針對所研究的問題提供答案,而無「文不對題」的情形。

a

丘假設應該有邏輯的單純性

(Zm戶口且mug--n一句);也就是說,所立假設,可以直接解釋某一問題或現

象,而不必附加其他假設。

a

假設應該以量化或便於量化的形式加以表達。

門,L假設應該有相當的廣度,以便從而導出很多的推論。

一般而言,在研究中假設至少有指導研究、演繹推論、和增進知識等三項功能。(註一七)

研究者一旦提出假設就要決定一個適當的方法來檢證假設。每個檢證的方法,都是設計來蒐集證據,與假

設對照比較的,至於選擇那個方法,則須視假設的性質、現有的知識量、研究的技巧和資源而定。(註一八)

一般性的假設如果獲得了相當程度的證實,便成為假說,假說再進一步的多方而充分的證實,而終為有關專家

學者所一致接受,便會進而成為定律(「

2)

。(註一九)

定律的功能,在描述現象、解釋與預測、有系統地組織經驗、以及賦予事實意義。定律是否符合科學要

求,須視其概念的健全與否、概念間關係是否具經驗性質、定律本身是否具備經驗基礎、定律的形式是否完

整、定律的涵蓋面是否夠寬廣、以及定律之成為理論的可能性而定。(註二

0)

將相關的定律或假說,經由演繹、類推、或相聯等邏輯關係相互結合,便成為理論(→志。『呵)。理論具

有統合現有知識、解釋已有事象、預測未來的事象,以及指導研究的方向等功能。

(4註二一)

一個學科,必待理論系統充分建構之後,才算達到科學化之境界。而學科最需要的,乃是終由精密的演繹

過程,所完成可以涵蓋整個學科範圍的統一理論(口口叩門adg

司),但是在社會科學的研究範疇之中,由於

變項

(5EEω)

太多,因而尚未能出現這種理論,僅能在個別學科範圍內,建立具實證意義的小型理論(

Zω5

者月

2

肉。目。。司),或中型理論(呂EZ

月2

嗯且伯母山、)

從概念的製作、假設的提出、到定律的建立、以至於理論的建構,方法論所在意的,是層級與層級之間,

邏輯的可推演性,以及每一個層級的內容,在經驗上的可驗證性,而這樣的要求,是遍及於社會科學的各個學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結構

一一六七

三民主義學報第十五期

一一六八

科之間的。

一一、概念架構

科學研究固以建構理論為最終目標,但在社會科學方面,由於距普遍性理論之建構,尚有一大段距離,

因此特別需要一些可以統整一部份事實的架構,做為研究時的初步依據,而這種架構,便是概念架構,或參

考架構

(EEB

且用

$220)

概念架構的意義,有點類似德國社會學者韋伯(宮貝司

SFEE--SC)所提出的理念型

(ES二,這0)

。具體言之,則可從邏輯性的心智建構、理論性的因素選擇、以及統攝性的特殊概念等三方面,加以說明。

首先,概念架構所描述的事象,在真實的世界中雖並不存在,但是卻有許多事實與之相近,換言之,概

念架構乃是依據這些事實,所建構出來,理想化的心智產物。

其次,概念架構既是由真實事象中,抽離相關的因素,加以邏輯處理的產物,則因素的選擇標準,便是

個很值得探究的問題,一般而言,建構概念架構時,選擇因素的標準'常須根據個別學科的旨趣而定,絕非

任意而為。

最後,概念架構與概念並不相同,兩者雖然都是對事象觀察之後,經抽象化過程所獲致的結果,但概念

較著重於事象本身的具體事實••

概念架構則較偏重於事物之間某些特定條件的強調(註二二)

由於各學科研究對象、範疇各有不同,因此所發展之概念架構,在內涵與發展程度上,也各異其趣。如

政治學的主要概念架構,有行為科學途徑(巳佇立E

司〉毛

BRZC

、結構功能分析

(2『己的可ETFEEE­

〉口旦河丘之、系統理論(ω苟言自〉毛BEY)、集團途徑(的3

名〉毛

gEF)、決策理論(巴巴巴838

是)

、溝通理論

(PEES-SE口383)

、政治精英研究途徑

(2-一片古巴巴-ZS可BRF)

、以及組織分析(

mg古巴

g

古巴

32)等。(註一一一二)又如社會學的概念架構,則明顯地由結構功能理、衝突理論(hgt

呂立豆。。是)、社會交換理論(ωSE--畏的ygmo38品)、形象互動理論(身自σ。--nEZE丘吉旦

8)

、社

會進化論

(ω。旦旦開豆豆。口已

-8)、現象論

(22。EOB-。想)、民生論(自FSEEE

室。想)等幾個主要

4

理論流派,各自有系充地發展出其概念架構。(註三四)其他學科亦各有其主要的概念架構,於此不贅。

一般說來,概念架構的啟發價值常大於解釋價值,也就是說,概念架構最大的用途,也許是提示假設,以

待檢證。(註二五)換言之,概念架構若經大量研究檢證'並為學界普遍接受,未始沒有成為理論的可能,但

是在未成為理論之前,概念架構在研究的應用上,還是「待檢證的」。

從上述的這個角度而言,近世以來各國為求國家進一步發展,所提出各種各樣不同的「主義」'若能有效

加以整理,亦未始沒有成為概念架構的可能,若能再經進一步之檢證'則形成理論的機會,也並非沒有。社會

學中的衝突理論,即源自於馬克思主義,由於社會學界之努力,將馬克思主義,有效地由意識型態

(EO已。想)

,轉化為合乎學術水準之概念架構。這對今日我國人在有關「國父思想」之爭辯上,當有一定程度之啟發意

義,吾人若能將孫中山先生建立中華民國之立國主義,經學術化之研究整理,提出合乎學術要求之概念架構,

並佐以台灣地區之發展經驗論證之,則孫中山先生之思想,應該可以成為一套相當適於開發中國家,在從事於

其國家發展工作時,所參照之理論架構。

三、研究取向

在概念架構與具體事象之間,研究者必須選定一個途徑將之貫連,這也就是研究取向或操作方式的問題。

關於研究取向的種類,不同的學者常用不同的標準加以區八刀,在社會科學研究中,最常見的是以實驗的運

用與育,分為以下三類.•

(一註二六)

1

非實驗性的方法

(2gt只有立ESE-

宮。Fa)

是指研究者在蒐集資料過程中,不對研究對象實施任何控制,而僅單純地蒐集有關現象來印證其想法。如

個案研究

(pzg

旦河)、文獻分析(ggBOD門〉豆豆

ω)、內容分析(hgzzE

旦河丘之、歷史研究法(

旦旦。12-mg

身)等,均屬此類。

立準實驗性的方法

(ES--OM苟的立BODE-zzg

已)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結構

二六九

三民主義學報第十五期

t O

此法是指研究者在天然社會「景界」(EZE

的REEED

肉之中,所做的相當有系統地資料蒐集程序

的研究設計。換言之,此法雖未將研究對象加以控制,但仍運用各種辦法,將研究對象與其他可能形成干擾

的變數,儘可能加以區隔,以期達到科學性的要求。實地觀察(2且已。

σ兒『〈生8)

、抽樣調查(的ω呂立O

Eza)

、測驗(吋自己、長期縱貫研究(戶。品芹丘吉巴巴且可)、以及比較研究(9533立志呂立古已)

等均屬此類。

a

實驗性的方法(閃閃句。旦旦。早已

ZOFa)

此法即是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將研究對象安排在某種特定的情境中,作有控制的觀察,在這種研究

中,研究者一方面可以操控一部份或全部的變數,另方面也可以對研究對象,做準確而有系統的度量。一般

而言,這種方法在社會科學的研究中,實施的可能性並不大,較常運用這類方法的心理學,其控制組設計(

9

旦旦的『。呂巴巴穹),即屬此類研究。此外,如政治學的博奕理論(白白宮。

384)

之類的模擬研究法

(的百已色。口),也是實驗性的研究法。

除上述分類之外,由於近年來電子計算機的發達,電腦大量地被應用於科學研究的過程中,許多新的研

究取向,亦應運而生。雖然這些研究法尚未為國內學界所大量應用,但挾其工具之利,未來的發展潛力,勢

將不容忽視。

四、研究技術

研究的概念架構、取向確定之後,接下來的問題,便是如何選定適當的技術'並正確地使用,以有效地

進行研究。

一般而言,研究的技術'包含蒐集資料的技術(文件分析、參與觀察、實驗等);調查訪談的技術(取

樣、問卷設計、訪談技巧等);測量的技術(指標設定、量度製作、施測技巧、量表的建構與選擇等);以

及統計的技術(統計的實施、公式的選取、描述或推理的規則等)等。當然,研究結果的呈現技術,也就是

研究報告的撰寫規則與技巧,也包含於研究技術的範圍之內。

A

技術的問題,雖然比較不牽涉到科學研究的本質,但是卻常常直接關係到一項研究的品質與成敗。

伍、結

量五目口

在探尋人類社會的有關知識時,科學的研究雖不能涵蓋人類社會生活的所有層面,但是比較起哲學的思辨

而二一-7

科學研究較能形成知識的累積,則是不爭的事實。

有關人類社會社會現象的科學研究,方法論、概念架構、研究取向、和研究技術'是不可或缺的四個部

份。

方法論係指進行研究工作的基本遊戲規則,也就是從概念、假設、定律、假說、到理論形成的推理過程

中,所要遵循的規則。以目前社會科學的發展程度而言,假設的提出仍然是最主要的階段,定律和假說的形

成,亦有部份的成就,至於理論,尤其是統一或普遍的理論,嚴格說來則尚付諸闕如。

概念架構係指研究時所採用,依個別學科之範疇所建立的一套初步的分析依據。它基本上是一組根據學科

理論之旨趣,以及真實世界之具體事實,所構成的心智建構,最主要的功能,在幫助研究者,能藉之以提出研

究的假設,若經由大量的檢證而獲得接受,概念架構很有可能形成理論。此外,由於概念架構的特性,某些意

識型態若經學術化之整理,亦可成為概念架構以待檢證'這點尤其值得國內三民主義,或孫中山先生思想之研

究者,作為未來研究方向之參考。

研究取向係指介於概念架構與其體事象之間的操作途徑。也就是研究者如何利用研究架構,觀察具體事

象;或利用具體事象,檢證概念架構的問題。一般而言,研究取向的主要考慮,在於實驗方法之運用與否,也

就是研究者是不要控制研究的對象以進行研究,所造成研究進行時產生的差別。

研究技術則是指在研究的過程之中,研究者所運用的工具而言。研究技術雖然是屬於「技術問題」,但運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結構

三民主義學報第十五期

用的純熟與否,或使用的工具與場合是否得當,常會直接影響到研究的品質,甚或研究的成敗。

作為探尋知識的一種主具,科學的研究方法本身,卻也已成為一門相當重要的學科,如何釐清其結構,

當是能否對之有效運用的前提。本文之撰'乃在透過對方法論、概念架構、研究取向、以及研究技術四者在

研究過程中之定位的說明,分析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結構,至於個別研究方法的詳細內容,或各家爭論的問

題與是非,則不是本文所能或所欲解決的。

一.•

參閱魏鋪,社會科學的性質及發展趨勢,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三年六月三版,第一O

五|-O七頁。

-7.魏鋪,同前引書,第三六頁。

一二•.

魏鋪,同前引書,第一O二|-O三頁。

四••

早已哥還且

ZU同一nEE

∞••

m已浩浩油川悄悄巴也陪咕咕,

(Z。還

J『RWHEm『吧。『hrF。手。2.38).HU---

五••

如周愚文,教育學的科學研究之反省||「物理實上」形上預設的轉變對社會科學研究的啟示,即

是最近國內一篇對社會現象的科學研究之批駁的佳構,見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教育研究方法論,台

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民國七十八年七月再版,第一七五|一九四頁。

午八••

咒。已古吶。3

司司。已Z.•

可。已口已凶丘。口ω

。『∞ovm丘。司且同命的。凶『nyω『已。已一月一。P(ZotξJ門。『-nz。EW同古oym且

註註註註註註

mD已司戶口ωSPHE--HC∞∞)油HV-E.

七••

洪鑼德,現代社會學導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七年十月五版,第二三頁。

八.. n巴品的巳

-ZN心鬥凶惡。口目的﹒t有ZmzmgmpmEmgm2月

ngF同ggzu

古巴

ua

古的。旦旦間。-丘吉口少ω

......II1II...

『已。已在。P(Zod〈J門。其刊出。-TE口OYω2.ω口已封古巴。PEn--HC吋0),叮叮-HNIHh﹒

九••

巳ω〈EZRFEωω

宮門Hng

〈凶

ZRFEEF悶。mgRZZ

且古已ω

古手。

ω。旦旦

ω巳2

日,

(戶。口已。口開已建凶門已

〉『口。EF

門已••

HC吋0)可-H().

註-0..

吳聰賢,研究的性質與類別,載於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上

冊,台北,東華書局,民國六十七年七月再版,第四一|l

四三頁。

註一一•.

魏鋪,同前引書,第二三|一二七頁。

(一社二7.參閱楊國樞,科學研究的基本概念,同註

-O引書,第一頁。

註二二..

同前註'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筆者文中所言「程序或步驟」'與楊國樞先生之程序或步驟略有不

同,楊先生之意,應該是運用研究工具之程序或步驟,而筆者之意,乃是指整個研究的程序或步驟。

註一四.•

周世輔,三民主義的哲學體系,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六十九年一月再版,第三三頁。

註一五

••

易君博,政治學論文集||理論與方法,台北,台灣省教育會,民國六十四年十月初版,第三二頁。

註一六

••

楊國樞,同註二了第二四頁。

註一七•.

楊國樞,同註三一,第二五頁。

註一八•.

zsn

﹒-留美著,朱堅章主譯,黃紀、陳忠慶合譯,政治學的範圍與方法,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

司,民國六十七年十一月出版,第一一四頁。

(一社一九••

楊國樞,同註二了第二六頁。

一註二0..

呂亞力,政治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十八年四月初版,第三三|三八頁。

註二一••

楊國樞,同註二了第三三三四頁。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結構

三民主義學報第十五期

七四

一証二-7易君博,同註一五,第五六|五九頁。

註二三

••

呂亞力,同註二

0

,第二O八頁。

註二四..

蔡文輝,社會學理論,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十八年十月初版。

註二五••

BEn-Hgω

冒著,朱堅章等譯,同前引書,第一九三頁。

註二六••

魏鋪,同前引書,第一O九|一一八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