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丑小鸭

丑小鸭

本报讯(丁佐祥)近年来,东台苏东双语学校着力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努力谋求学校的新发展。

立德树人,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抓好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工作,强化《守则》《规范》教育,让学生懂得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什么事情必须做,什么事情严禁做,让行为规范内化成学生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的行为习惯。抓好主题教育活动,利用升旗仪式、学生集会、主题班会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诚实守信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珍爱生命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民主法治教育以及感恩教育等,结合建军 90 周年,对学生进行热爱解放军的教育。继续组织主题班会开放活动,努力提高班会课质量。抓好特殊儿童教育帮扶工作。针对民办学校留守儿童多,单

亲家庭学生多的实际,有针对性、有成效地做好教育帮扶工作。

面向全体,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认真总结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坚持“课改之星”“课堂之星”“最佳小组”的评选表彰奖励制度。树立学生身边的典型,激励学生比学赶超。结合期中期末考试,召开表彰大会,评选表彰学习标兵,发放奖学金,积极营造成绩优秀光荣的氛围,激励学生勤奋学习,立志成才。拔尖补差同步推进,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开展语文、数学、英语、物化等学科兴趣小组活动,为学生搭建争先创优的平台,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在提高优秀率、优生率上下功夫,在培养尖子学生上见成效。推进双语阅读,打造书香校园。认真抓好名著阅读指导,扎实抓好开放阅读活动。结合4月23日“世

界读书日”,举办读书节等活动,切实抓好“真阅读”计划的落实。

加强体育和艺术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身体和艺术素质。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艺术教育的教学和活动,让每个学生至少学习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经常组织小型多样的文艺体育类竞赛活动。结合有关节日和学校传统,全年度计划组织中小学生跳绳、踢毽子比赛、小学生韵律操比赛、男子“三打三”篮球赛等二十多次活动。认真抓好田径、篮球运动队的训练,积极开展书法、绘画、舞蹈、健美操、形体训练、跆拳道、电子琴等兴趣小组活动。健全和完善学生考核奖励制度。在原有的每学期发放奖学金的基础上,增设特长学生表彰奖励制度。

苏东双语学校

落实新举措 谋求新发展

■责任编辑:余 玲 电话:85222316 ■版式设计:陶扬

市关工委自2005年以来,在全市范围内坚持校站结合,办好学校以外德育辅导校(站),走出一条以德育人,以文化人,以情感人,以爱帮人的办学路子。

2004 年以前,市关工委在进行大量的走访调研中发现,本市富安镇关工委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依托富安镇成人教育中心场地、设备和师资,聘请 20 多名老同志,创办青少年德育中心校。唐洋镇退休老师王资桂,见村里一些留守儿童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只能管三顿饭,而没有办法管理和辅导他们,放学和放假后到处乱走闲逛。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于是就在家中办起了辅导班,把村里 5 个留守儿童集中起来。家庭辅导站一诞生,就得到了广泛欢迎。在此基础上,市关工委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动员“五老”

“出山”,掀起“献爱心,大手牵小手”活动。同时,在全市推出以镇创建德育中心校,以社区、村

企业独办、联办创建辅导站,实施“校站结合”模式,中小学校建留守儿童德育班,家庭辅导站(老少同乐楼)流动辅导点等形式,较好地形成了一张校外德育教育网络。

农村留守儿童一般年龄比较小,日常生活有明显的依赖性,留守儿童德育学校就进行衣食住行能力、理财能力的培训,不少学校建立起电子阅览室,对高年级留守儿童教他们利用电脑与远方父母视频对话,欢迎留守儿童约定时间与父母视频聊天,尽量满足留守儿童的亲情需求,充分感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现在全市基本做到“一校多室”,一是有德育讲堂室,讲堂有活动计划,聘请相对稳定的教辅人员(学校老师、“五老”、村官等),一般一月或双月一次德育课的宣讲或讲座,讲一个专题材料,或讲一组学英模、本地好人的故事,讲法律知识、科技知识。二是有文化、才艺室,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由专业

人员讲学、传艺。开展了诗词书画、歌舞乐器、体育竞技进德育学校活动,开设了诗词、书画、文艺创作、报纸采编、电子琴、古筝、二胡、舞蹈、象棋、乒乓球、跆拳道、武术等近 20 项艺术和体育竞技课程,寓思想道德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之中,同时又在技艺课程中增设思想道德课,使不少青少年在校外辅导校(站)中获得立德、增智、学艺全面发展。三是电子阅览室。指导学会电脑使用,办电子小报。四是有图书阅览室、服务室等,不少有条件的镇村关工委还创办了老少同乐楼。如 2016 年富安镇就以此为平台,组织100多名老干部、老教师、大学生村官和青年志愿者,带领 1200 多名青少年走访抗战老兵、抗战英烈亲属、抗战支前民工,收集本地抗战故事 40多篇,写心得体会,采访笔记 1000 多篇。

为使校外德育校点办学正常化、规范化,在计划安排上,做到

“五定”,定全年活动计划、定时间、定授课内容、定地点、定辅导人员。在活动内容上,做到“双明确”:明确老同志负责德育辅导,组织德育点评,美德伴我行实践活动。明确在职教师负责学习辅导、文体活动等。在资源上整合,充分利用镇、社区、教育中心、少年宫等现有资源创办德育中心校,为分校(站)尽量配置电教设备,整合村农家书屋、居家养老中心的资源办德育分校(站)。在工作机制上,以镇、村两级关工委为主,进行德育学校、分校(站)的筹划建设与管理,市关工委定期检查指导德育学校的发展工作、考核奖励以及各种规章制度的建立推广。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底,全市创办德育中心校18所,德育分校 351 所,学校留守儿童德育班11所,家庭辅导站265处,辅导点215 处,参加校外辅导的“五老”1638 人,志愿者 1443 人,接受辅导的学生44783人次。

小 校 站 大 情 怀——“德育学校”创建回眸

巴建华

我爸爸老家在江苏省东台市,每逢过年过节,爸爸妈妈总带我去东台看望爷爷奶奶。

爷爷家订了一份《东台日报》,报上有个专栏叫“丑小鸭”,专门登载中小学生的优秀习作。我第一次看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从此,我就成了她的忠实“粉丝”,差不多每期每篇都看。“丑小鸭”里的习作内容丰富多彩,语

言生动活泼,讲的大多是东台的故事。有写东台建设成果的,有写文明新人新事的,有写名胜古迹的,有写历史名人的,有写同学友谊的……从这些习作中,我知道了东台是“全国百强县(市)”“全国卫生城市”“二胡之乡”“书画之乡”;了解了西溪宝塔、董永七仙女文化园、安丰古街、黄海森林公园的来历;知道了范仲淹、吴嘉纪、戈公振、吴为山在东台的故事;了解了发绣、陈皮酒、鱼汤面、三仓西瓜……

爸爸妈妈看到我喜欢看“丑小鸭”,非常高兴,经常鼓励我。但他们“得寸进尺”,要我看一篇以后要写一篇读后感或模仿写一篇作文。哎哟,这可为难我了,得动多少脑细胞啊!我想讨价还价,少写一点,可他们不答应。我提出条件:往后到东台凡是我要玩的、吃的、买的都得满足,也不打折。他们爽快地答应了。在“协议”达成后,我和妈妈慎重地拉了钩。

就这样,我玩够了东台的名胜古迹,吃遍了东台的美

食美味,买全了东台古今名人的书籍资料。现在我已经成了一个“小东台通”,一回到上海,就向周围的同学、小伙伴们炫耀,他们个个都很羡慕,都想来东台玩呢!

“丑小鸭”让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还激发了我写作的兴趣,提高了写作能力,我真想大声地说:“丑小鸭”,谢谢你!

妈妈给我讲过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我知道我现在还是一只“丑小鸭”,但我坚信,只要我奋发图强、不畏艰难、天天向上,将来一定会和东台的“丑小鸭”们一起,成长为一群“白天鹅”,在东台、上海、全国甚至全世界的蓝天上展翅翱翔!

我爱看“丑小鸭”上海市徐汇区爱菊小学四(3)班 周易兮

我的家庭,带给了我无尽的幸福。

我是一个爱看书的孩子,家中的书很快就会被我看完。每当我向妈妈开口要买书的时候,我的妈妈绝不会拒绝,一定按照我的要求给我买。如果书店新上了什么名著,妈妈也会买给我。

妈妈给我的幸福,是满足。我的爸爸非常喜欢玩电脑、看

手机,但是,他每一天工作下班,无论有什么要事,他总是会腾出半小时到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或是陪我一起去游泳,或是和我一起在家里玩,或是跟我一起散散步。我的爸爸绝不认为这是浪费时间。

爸爸给我的幸福,是陪伴。我的爷爷这一生饱经风霜,经

历许多困难,每当与我在一起时,他便会教给我为人处世的准则与道理,让我明白了宽容,奉献……每当我因为什么事而生气,悲伤,或是不满时,爷爷便单独陪着我,安慰我,让我心静下来。

爷爷给我的幸福,是教导。我的奶奶喜欢出去旅行,我因

为学习,没有时间与她一起,但是,每次她回来,总是带一些东西给我和姐姐。

奶奶给我的幸福,是关爱。满足、陪伴、教导、关爱……我

想,这就是幸福。

家庭给我的幸福市实验小学 509班 储瑞楷

教育·成才 5 版2017年 3月 1日 星期三

郑娴 曹江 崔冰清

近日,由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秘书处、中国青年报社共同举办的2016年度全国“最美中学生”“最美中职生”寻访活动结果正式揭晓。经过县、市、省和全国共青团系统层层选拔,我市东台中学高二(2)班学生倪笑荣获全国“最美中学生”称号。

书桌后,一堆厚厚的书本中,我们发现了倪笑。温文尔雅,脉脉温情地对着我们笑笑。这就算是初识。倪笑在学校是出名的才女,全国作文得过一等奖,品学兼优自不必说,一手二胡拉得也是出神入化,修长的身材颇爱运动,泳池里也是健将。

但说起这些,她淡淡地笑笑,书山有路勤为径,洒下一路的勤劳汗水,路边的玫瑰自会绽放。是的,她正用勤奋和汗水,书写美丽的人生。

策马扬鞭自奋蹄“勤能煮海,进可登天”,在东

台中学这座知识的百花园中,倪笑用执着追梦作为飞翔的动力,用勤奋进取作为采撷的行动,她像勤劳的蜜蜂吮吸着知识的琼浆。

“不为庸中佼佼,但求铁中铮铮”。这位女孩身上,有一种攀登高峰的执着。一路辛苦一路歌,她用辛勤的汗水和不懈的努力换来了沉甸甸的果实:

自2007年至今,每学期均被评为校“三好学生”;跨入省重点高中东台中学以来,历次学科考试总分均居年级前列;首次“磊达杯”奖学金考试一等奖,并作为获奖代表上台发言;第十八届“语文报杯”作文竞赛全国一等奖;在国家、省、市级报刊杂志发表习作二十多篇……

这个策马扬鞭的女孩,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追逐梦想,正如她所欣赏的一句话“也许你某天会把自已所学的知识全部忘掉,但是知识却早已给了你十足的底气。”是啊,唯勤奋,才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风采,迎来人生美好的春天。

动人以行不以言作为担任多年班长的倪笑,

深谙“德高自正”之道,更明“动人以行不以言”之理。熟悉她的同学说她亲和而坚持原则,教过她的老师说她大气正直而善良。

言行端正,年级表率!她时时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以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塑造自我,影响他人。常规管理,敢言敢管,雷厉风行,从不拖泥带水,有领头羊的威信;大扫除时,哪里最脏,哪里有她,从不挑肥拣瘦,有老黄牛的特性;闲暇时,多与同学们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有知心姐姐的亲和……在她的带动下,班级每学期都被评为“文明班级”,而她也被评为“校优秀班干部”“盐城市优秀学生干部”。

脚踏实地,精益求精!学有余力的她,乐意为同学们服务,为

集体奉献智慧。每次活动,她总是放弃休息时间,一有空就和班主任、同学们一起策划,一起排练,“懈怠”二字与她无缘。班级

“校会操比赛一等奖”“校运动会比赛一等奖”“文艺会演一等奖”的荣誉,凝聚了倪笑同学的智慧和汗水。

修身处世德为先“把阳光和热量分给你周围

的人,你将得到更多的光和热。”倪笑如是说。水晶般心灵的她,用纯洁善良、乐于助人,谱写了一曲曲充满爱心的颂歌。

受熏陶,爱心家庭育爱心。倪笑成长在一个温馨慈爱的家庭。从小爸妈就通过言传身教撒播爱心的种子,使她逐步养成了乐于助人的好习惯。

重友谊,扶贫怜弱有爱心。在学校,倪笑有一颗真诚的爱心。对于困难同学,她总是乐于伸出援助之手。班上一位陈姓同学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不太理想。倪笑了解到她父亲患病,母亲体弱,家境困难,于是就和妈妈一起经过数次的奔波,帮助同学家办理了低保手续。倪笑还主动要求和陈同学同桌,帮她补习功课,并鼓励她树立信心,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两人一起学习,共同成长,渐渐地,陈同学变得开朗起来,成绩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动真情,助贫敬老献爱心。自小学开始,倪笑就一直关心着班级牵手对象季连香奶奶。每有空闲,她总要到季奶奶家去看看,陪季奶奶谈谈话,帮助打扫卫生,每次总忙得满头大汗,季奶奶也总是心疼地让她歇歇,但倪笑从不感到累,因为她最快乐的事就是看到季奶奶灿烂的笑容。逢年过节,她都请爸爸妈妈一起,买上点心、米、油等生活用品,去看望季奶奶。至今已有九个年头,倪笑和季奶奶之间爱的沟通从未间断。季奶奶逢人便夸:“笑笑真懂事啊!遇到这样的孩子,我真是高兴!”

因为有爱,倪笑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快乐。也正因为有爱,她先后被评为“东台市少年儿童道德之星”“东台市美德少年”

“盐城市十大美德少年”“江苏省四好少年”。

绝知此事要躬行“世上最珍贵的财富并不是

你拥有了什么,而是你经历了什么。”作为学生会副主席,她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节假日,参加志愿者一日活动;组织卫生打扫,走向街头做“环保小卫士”;到社区向群众义务宣传法律法规知识;到街道、车站、公园等地开展学雷锋活动;到市儿童福利院、市社会福利院看望孤残儿童、孤寡老人,给他们带吃的,讲故事……

她勤学苦练,多才多艺。二胡十级,书法七级。她还酷爱体育运动,每天坚持跑步。在每一年的校田径运动会上,800 米女子长跑跑道上,年年都看到她为班级而战的矫健身影。

她还关注社会生活,进行社会调研,结合专家指导意见,写出《靠港船舶接用岸电技术推广应用前景研究》的论文,获“登峰杯”全国中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复赛三等奖。

生命如歌,或抑扬顿挫,或宛转悠扬,只有付出才会收获。倪笑同学以饱满的激情,昂扬的风貌,朝着太阳的部落,阔步向前!翘首未来,等待她的将是一个灿烂美丽的远方!

书写美丽人生——访全国“最美中学生”倪笑

2 月 26 日,距离 高 考 还 有 100天。不少学校纷纷组织高三学生举行百日冲刺宣誓大会。现场学子们作出了“不负父母期望,不负恩师厚爱,不负青春理想”等宣誓,决心用汗水勤奋努力,以优异成绩铸就高考辉煌。图为 2 月 26 日下午安丰中学高三学生举行百日冲刺誓师动员活动。

练凝 摄

本报讯(胥照方 章丽彬)近日,第十五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冬季现场决赛在北京落下帷幕,东台中学参赛的七名学生全部获奖,并取得全国重点高校自主招生的认定资格。其中,高三(2)班冯梓阳、高三(15)班黄心怡获国家一等奖,高三(1)班周畅、高三(9)班张牧涵、高三(17)班贾钰纯、高三(16)班王一然、高三(19)班杨歆玥获国家二等奖。

“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主办、《中学生》杂志社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承办。其以崭新的理念、正确的导向、严谨的组赛程序、公正的评选原则,赢得了广大师生的信赖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已成为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国家级作文赛事之一,被许多高校自主招生认可。

本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冬季现场决赛于1月23日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全国各地经初赛、复评的千名选手参加,白烨、曹文轩、顾之川、林莽等著名诗人作家、文学评论家担任评委。与以往相比,参赛门槛有了较大提高,参赛选手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近 200所知名中学,如清华大学附中、天津市南开中学、河北省衡水中学、山东省实验中学、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湖北省黄冈中学、江苏省苏州中学等,所有参赛者由初赛进入决赛的入选比例只有1%,竞争十分激烈。决赛环节设计了三个题目供选手自由选择,这三个题目的选题范围分别是生活、思辨和审美,代表了大赛所倡导的中学生写作的三个重点表现领域。决赛中,东台中学参赛选手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学写作特长,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东台中学七学生获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大奖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