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日 星期日 惠及民生福祉 - Peoplepaper.people.com.cn/rmrb/page/2019-09/22/07/rmrb2019092207.pdf · 克/ 千瓦时降至 2018 年的 307.6 克/ 千瓦时;粉煤 灰、脱硫石膏等已广泛应用于水泥生产、建筑砌

772019年 9月 22日 星期日

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我记忆

里北京人做饭取暖都是靠烧煤。

煤有不同的烧法,最早是自己

买煤粉,做煤球、煤饼。后来有了蜂

窝煤供应,不用再自己做煤饼。那个年

代,能烧蜂窝煤是一大进步,因为蜂窝煤

比起煤球、煤饼占地小、好储存、易点燃。

有时候回家晚了,夹一块蜂窝煤到邻居家火

上烧一下,借个火就能着。所以,那个年代无

论住筒子楼还是大杂院,家家户户门口都码着

半人高的蜂窝煤。

大约上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我家用上了煤

气罐,拧开阀门,划根火柴,蓝盈盈的火苗就着

了,又方便又干净。

但是,用煤气罐也有烦恼,特别怕“断气”。

做 饭 途 中 ,灶 火 变 小 ,大 家 都 会 很 紧 张 ,赶 紧 摇

晃 煤 气 罐 ,或 者 拿 着 盛 满 热 水 的 脸 盆 去 蒸 煤 气

罐。这些办法都不管用,就得赶紧骑上车、驮着

煤气罐去气站换。我就赶上过蒸着馒头断了煤

气,好好的一锅馒头瞎了,所以印象特别深刻。而

且,那时候煤气罐金贵,凭本定量供气,普通老百姓

家一般只有一个煤气罐。如果煤气用得快,到年底

就没气用了。

进入 21世纪,北京老旧小区改造,我们的小区通

了天然气。通了天然气再不怕煤气罐断气了,随时

点火随时着,而且不仅做饭烧天然气,连洗澡也烧

上了天然气,既安全又方便,这样的生活,我年轻时

做梦都不会想到呀!

(本报记者 冉永平整理)

观 察

李风琴家用能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

能源 70 年来的巨变。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当家

的能源就是煤炭,原油产量只有 12 万吨,而天然气

产量几乎是零。截至 2018 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

已经突破 2800 亿方,居世界第三位。天然气在一

次能源中的消费比重已经接近 8%,全国大约有 4亿人像李大妈一样,用上了方便清洁的天然气。

不受“断气之苦”讲述人:李风琴(81 岁,退休工人)

过去哪想得到,屋顶装上“蓝板板”、晒晒太阳,

就能有收入进口袋?

前两年我在外地打工手受重伤,家里一下没了

收入来源,成为贫困户。那段时间,我天天犯愁。

去年女儿听说光伏扶贫,贷款给家里安了一套原装

户用光伏。只要有光照,这些“蓝板板”就能带来收

入,国家还给咱补贴。

还 别 说 ,光 伏 扶 贫 真 挺 适 合 我 们 家 这 种 情

况。发出的电可以自用、剩余的卖给电网,每个月

能带来五六百元的收益。现在技术也先进,女儿的

手机安装了软件,能随时看到家里每天发多少电,

如果哪里有异常还会自动“报警”,技术人员“上门

看诊”。

我们算了算,投入安装的钱四五年就能回

本,剩下还能用 20 年左右,收益全归咱!有了这

个“阳光存折”,接下来养老是不用愁了,也能

给孩子减轻负担,脱贫真有奔头。这不,邻居

看着眼馋,也跃跃欲试。

太阳能不仅照亮了我们家的致富路,整

个村也都受益哩。过去没有路灯,一到晚上

黑漆漆的,出行不方便,村里人都待在家;

几年前装上了太阳能路灯,晚上道路亮堂

堂的,大家聚在一块散步聊天,别提多热闹

了。相信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敞亮!

(本报记者 丁怡婷 潘俊强整理)

观 察

光伏发电回报稳定、可持续,不仅能助

力清洁低碳发展,也成为精准扶贫的有效手

段。采访中,天合光能有关负责人告诉记

者,在山东沂源县,大约有 1200 户家庭安装

了户用光伏,平均每家每年能有六七千元的

收入。“阳光红利”正在源源不断地释放。

在 光 照 资 源 较 好 的 贫 困 地 区 因 地 制 宜

开展光伏扶贫项目,既能增强贫困群众的内

生 发 展 动 力 和 活 力 ,又 符 合 国 家 能 源 发 展 战

略 。 截 至 2018 年 底 ,26 个 省 份 农 网 接 入 1930万千瓦光伏扶贫项目,惠及约 260 万贫困户。从

一次“输血”到长效“造血”,“蓝板板”正成为“金

罐罐”。

用上“阳光存折”讲述人:刘青叶(64 岁,山东淄博市沂源县下土门河北村村民)

新中国成立以来,能源发展一直致力于更好地惠及民生。从用得上能源——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全面解

决,人均生活用电量从不足 1 千瓦时提升至约 695 千瓦时,到用上好能源——农网改造、油品质量升级等民生

工程持续推进,再到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亲历者和受益者,普通老百姓的生动讲述,串起了能源发展

的 70 年变迁以及释放的巨大民生福祉。

惠及民生福祉

②②

③③

图图①①::葛洲坝水电站葛洲坝水电站一隅一隅。。 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供图供图

图图②②::国家电网工作人员为四川省广安市溪口镇芭茅垭村杨国家电网工作人员为四川省广安市溪口镇芭茅垭村杨

云珍老人云珍老人换照明灯换照明灯。。 人民视觉人民视觉

图图③③::广东省广东省湛江市外罗海上风电项目安装风机塔筒湛江市外罗海上风电项目安装风机塔筒。。

刘鹏飞刘鹏飞摄摄

图图④④::长庆油田采油工人踏雪巡线长庆油田采油工人踏雪巡线。。 何炳彦何炳彦摄摄

版式设计版式设计::沈亦伶沈亦伶

上世纪 80 年代初,我上大学的时候,

隔壁宿舍的同学用一种叫“热得快”的东

西烧开水,那种电器的功率应该有几百瓦,

直 接 插 到 暖 水 瓶 中 把 水 加 热 。 很 快 ,其 他

宿舍也开始效仿。结果问题来了,保险丝时

不时就烧断。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知道过去

的 配 电 箱 ,远 不 是 现 在 这 种 带 自 动 断 电 保 护

的 ,而 是 用 保 险 丝 ,电 流 过 大 就 会 烧 断 保 险

丝。后来有的同学把保险丝换成了不容易熔断

的铜丝,结果差点出大事,导致学校严格禁止宿

舍再用“热得快”。

90 年代初期,空调开始进入家庭。由于空调

功率大,楼里谁家用了空调,即使不掉闸,灯也会

变暗。由于常常掉闸,我住的小区装空调要先报

批,否则属于非法安装,要拆除甚至罚款。记得我

家第一次买空调时也是去居 委 会“ 报 备 ”,还 认 真

算 过 家 里 电 器 的 负 荷 ,居 委 会 大 妈 再 三 嘱 咐 ,“开

了空调就别用洗衣机啊。”

几十年过去了,我已搬了两次家,现在我家每个房

间都装有空调,还有冰箱、微波炉、电烤箱……这么多电

器,却再不用担心掉闸问题。最近,我还买了电动汽车,

自己装了充电桩,一个充电桩的功率就是六七千瓦,这

在过去简直不敢想象。现在我家一个月的用电量差

不多比过去一年的用电量都多了。

(本报记者 冉永平整理)

观 察

1949 年 ,我 国 的 发 电 装 机 只 有 185 万 千

瓦 ,还 不 足 今 天 一 个 中 型 电 厂 的 装 机 规 模 。

到 1999 年,我国发电装机增加到 3 亿千瓦,

但 电 力 仍 紧 缺 ,拉 闸 限 电 时 有 发 生 。 2018年 ,我 国 发 电 装 机 已 经 突 破 19 亿 千 瓦 ,人

均 发 电 装 机 容 量 也 从 1980 年 的 0.07 千 瓦

提 高 到 1.36 千 瓦 。 今 天 ,绝 大 多 数 中 国

老百姓都可以放心地使用大功率家用电

器了。

告别“拉闸限电”讲述人讲述人::张利国张利国((5454 岁岁,,律师律师))

1983 年 ,我 被 分 配 到 大 同 电 厂 干 设 备 检

修 。 当时电厂用的还是上世纪 50 年代的 6000 千

瓦和 2.5 万千瓦机组,污 染 物 排 放 也 比 较 多 。 记

得 师 傅 第 一 次 带 我 去 现 场 ,噪 音 大 到 听 不 见 说

话,只能靠比划。一 天 下 来 工 作 服 都 黑 了 ,在 烟

囱 旁 边 弥 漫 着 刺 鼻 的 硫 味 ,眼 睛 也 是 酸 得 很 。

那 时 候 ,设 备 自 动 化 水 平 不 高 ,缺 陷 比 较 多 ,检

修 人 员 需 要 频 繁 加 班 、抢 修 。 说“ 苦 脏 累 ”真 不

夸 张 !

煤 电 真 正 的“ 脱 胎 换 骨 ”应 该 在 2000 年 以

后。随着国产 60 万千瓦超临界机组投产,煤电

机 组 不 断 更 新 换 代 ,技 术 水 平 迅 速 提 高 ,如 今

我国煤电超超临界机组多项参数达到世界先

进水平。国家出台一系列节能环保法律法规

以及相关政策,加快了煤电污染控制和清洁

生产的进程。 2004 到 2009 年,当时我所在的

大同二厂先后投资 3 亿多元对机组进行脱硫

改造。

推动清洁高效利用,我们煤电人的脚

步 从 来 没 有 停 过 。 全 国 6000 千 瓦 及 以

上火 电 厂 平 均 供 电 标 准 煤 耗 已 从 1978 年 的 471克 /千 瓦 时 降 至 2018 年 的 307.6 克 /千 瓦 时 ;粉 煤

灰、脱硫石膏等已广泛应用于水泥生产、建筑砌

块、路基材料等;烟尘排放下降了 99.8%,我们公

司 最 先 进 的 电 厂 已 经 能 降 至 0.01 克 /千 瓦 时 以

下 。 如 今 ,见 不 着 滚 滚 黑 烟 、闻 不 到 刺 鼻气味,

不少煤电厂绿树成荫、窗明几净,成了名副其实

的“花园式”电厂。

(本报记者 丁怡婷整理)

观 察

煤电在我国电力供应结构中约占 2/3,是保障

电力供应的主力电源,也是煤炭较为清洁高效的利

用方式。与煤电打了 30 多年交道的李建荣,见证

了我国煤电的清洁发展转型足迹。截至 2018 年

底,我国煤电超低排放机组达到 8.1 亿千瓦以上,节

能改造 6.89 亿千瓦,大气污染物排放指标跃居世界

先进水平。到 2020 年,我国具备改造条件的燃煤

电厂将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重点区域不具备改

造条件的高污染燃煤电厂将逐步关停。

煤电“脱胎换骨”讲述人:李建荣(55 岁,国电电力大同发电公司员工)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