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劇場與當代文化 期末報告 實習心得與社群網路量化 …b95085/cultureNart/final.pdf劇場與當代文化 期末報告 實習心得與社群網路量化分析 B95902085

劇場與當代文化 期末報告 實習心得與社群網路量化分析 B95902085 資訊四 王舜玄 在這學期的課程中,我很幸運的在開學的第一個月就參與到課程的劇團參訪活動。我的小組是到無獨有偶劇團工作室去參訪。無獨有偶劇團工作室隱身在中山區的小巷子

裡面,外頭是從小跑到大的馬偕醫院,我驅車從醫院經過的時候也嚇了一大跳。在前往

參訪以前我對劇團的作品和源由並不熟悉,隨著這份期末報告的誕生我將劇團網頁上的

二十期電子報、三缺一劇團的八期電子報,以及無獨有偶劇團所有演出過的戲劇全部打

上搜尋網頁的資料,發現自己並非完全沒有和無獨有偶劇團沒有交集,早在小時候似乎

就看過劇團的演出了,小時候看過的「快樂王子」。我在報告的最後用資訊工程理論做

了一點分析,如果老師或助教沒有時間看完整的報告也請務必看最後一頁。 從自己的機車上下來,順利的馬上找到車位後開始循著地圖找尋劇團坐落的地點,那是多麼的不起眼以致於我問了隔壁

的人家才知道這裡就是劇團工作室。先前不乏觀戲的經驗卻不

曾看過劇團的工作室,於是乎我放空自己的心靈,從這一刻開

始的任何所聽所學都要好好的記下來。工作室裡有很多過去展

演的海報以及製作中的偶,一節一段的躺在石膏模型中、裡面

等待完成之時。團長讓我們自由參觀,等到老師來了以後開始

座談介紹,也不吝嗇的預演一段讓我們嘗鮮,「最美的時刻」就在不久以後要上映了,

於是我們看著主要演員「魏雋展」在舞台線裡面大展其能。眼前的魏大哥一人分飾兩角

甚至N角卻如行雲流水,絲毫不會感到錯亂與忘詞,於是當下我就問魏大哥要如何明白的區分每個角色,甚至將自我與戲中角色分開。

然後我回家查詢魏雋展大哥的資料,才發現演出這種多重角色對他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不管是先前也和無獨有偶劇團合作的「我是另一個你自己」或者自己當團長的三

合一劇團的「巷子裡的女人」都是多重角色的演出。強者我同學看過「巷子裡的女

人」,在得知我去過無獨有偶劇團參訪過,又和魏大哥肩並肩的拍照以後,吵著下學期

也要修傅老師的課,並且滔滔不絕的分享對這齣戲劇的觀賞心得。在「巷子裡的女人」

中,魏大哥一樣用真名演出,在戲中追尋著那不知道在哪裡的第四個女人,探討身為一

個在社會的人的既定的價值觀,如果發現這個前定的規則錯了,大部份的人不會就這樣

改變自己,而是自我解釋,把現在的現象解釋的如同這個既定的價值,如此這個觀念就

沒有被破壞了!一如戲中的魏先生聽了算命以後,和現在的女友分手,借以削足適履的

符合算命而出的價值觀-「找到生命中的第四個女人」,然後開始自我解釋得到下一個就是第四個、幸福的那一個的結論。當又覺得這位第四個不是理想的時候,就想像這是第

三點一個、三點二個……。然後打入了男人女人的觀點相岐的討論,男人心目中的理想的男人與女人心目中理想的男人是大不相同,男人眼中的理想女人和女人眼中的理想女

性也是大相逕庭。 談到這裡我想到大一英文課我在張小虹老師的課堂學習,課程是導讀並討論「M.Butterfly」這部劇本的內容、觀點以及意含,劇本之中有一句台詞「只有男人,才知

Page 2: 劇場與當代文化 期末報告 實習心得與社群網路量化 …b95085/cultureNart/final.pdf劇場與當代文化 期末報告 實習心得與社群網路量化分析 B95902085

道要怎麼演好男人想要的好女人」,於是乎戲中那個溫柔

婉約,孤依無助的”東方女子”其實是男演員所裝扮的,也成功的把人騙的團團轉以竊取機要資訊。這都是因為人的投

射作用,以既定的成見來觀察並解釋任何的接收資訊。張

老師說「M.Butterfly」這個戲劇一連串的劇情演下來,即使台詞在 M.Butterfly角色獨白的時候會不時的提示這個角色是男角色,這個演員是男演員,但是觀眾會由一開始確定

「他是男生」,隨著劇情慢慢入戲而開始疑惑,浮現出

「劇團會不會故意找女演員來演『演女生角色的男性角

色』」的想法,而最後一幕 M.Butterfly向男主角(同時也是向觀眾)坦承自己是男生的時候,在戲中會把全身衣物全脫掉,向男主角(同時也向

觀眾)證明自己是男生(男演員),這也是這個劇本對演員的一大挑戰之一,也是對社

會存在價值觀的一個挑戰,男人希望的理想女人是溫柔婉約、小鳥依人,讓自己保護;

女生希望自己能夠有自我的存在,不是時時依附在男人的陰影之下(這是我的理解,也

有可能只是「男生的理解」,所以女生心裡的理想男人與女人在此不深究)。說到這

裡,強者我同學也開始分享他在看那部劇場的經驗,一下子,魏雋展是男生,非常的男

生;過一會兒,魏雋展飾演女生,又非常的女生,不管是動作、姿態還是氣質,如果沒

有把自己抽出來不斷的告訴自己他是男生,真的會不小心把「正在演女角色的魏雋展」

當成女生,甚至戲劇演到中後段他開始懷疑他是不是真的是女生,還是說是同性戀!?

而且三缺一劇團、無獨有偶劇團、南風劇團以及林奕華導演的作品,常常有討論人類社

會的觀點與價值觀的議題的戲劇,如果能夠運用多角分飾和使觀眾入戲以後造成的角色

錯亂,再深深的如同M.Butterfly給與觀眾一個全裸大震撼,或許能夠再創造更多的話題與奇蹟。

在參訪座談會告一段落以後,老師留時間讓我們自由找團員與導演問題與討論,我注意到「最美的時候」導演BABOO不是無獨有偶劇團內建的成員,認至連主要演員魏雋展也並非是無獨有偶劇團的成員,團

長侃侃而談自己找到BABOO當導演合作的故事,BABOO也說著他看了魏雋展一次演出之後便對這位演員大感興趣,然後找來合作的往事。我

聽了也是大感興趣,因為我一直以為劇團之間的演員都要一直忠於原本

所屬的劇團,任何團員流動都有可能涉及商業利益與衝突,可是

BABOO告訴我這種團員互相交流的情況非常平凡,他們如同學術會議一般會常常到處開會,劇團間分享彼此的心酸與收穫,演員也會互相支

援演出,為此我回家也是查了不少資料。 首先我發現魏雋展曾任「三缺一劇團」的團長,巷子裡的女人就是他在三缺一劇團編導又演出的作品,另外也參與演出林亦華導演的「包法利夫人們」。我在那一個學期

看了兩部戲劇分別是「 包法利夫人們 」以及「看不見的城市」,不過我在觀賞包法利夫人們的時候並沒有特別注意哪一位演員是誰,因為那時後還小,對這些資訊還不熟悉 。

Page 3: 劇場與當代文化 期末報告 實習心得與社群網路量化 …b95085/cultureNart/final.pdf劇場與當代文化 期末報告 實習心得與社群網路量化分析 B95902085

這部戲劇探討的是女人對於愛情、物質、上流這些名分的追求,就如同今日世界的名

牌、虛榮、兒女的考試成績一樣,並且引用台灣當紅炸子雞的林志玲、利菁、蔡依琳等

等由許多節目與媒體特意炒作出來的社交名媛和我們溝通,看完這部戲以後我就從圖書

館找出 Gustave Flauber的小說中譯本來閱讀,戲中將原著小說的許多情境用當今社會的現象來代換,例如嗜血的八卦記者、中藥店老闆等等,藉此討論由許多媒體養成大眾習慣

去窺視名媛的世界, 而這些節目的主題,都扣著女性的欲望,並且 藉著性別錯置及原著中角色的置換造成許多效果讓我哈哈大笑,但是隨著大笑之後的平復,卻發現這些精煉

的嚴詞與對白中真正隱藏的思緒,為甚麼會這樣?到底是我們喜歡看,媒體才這樣走,

還是因為媒體這樣做我們才喜歡看?然後隨著劇情慢慢往下走,笑點剩下苦笑點,沈重

的氣氛持續著並把女主角帶向自殺的道路,當自己苦心追逐的一切都得到以後,我們還

要繼續做什麼?當自己不斷的想要的東西並不是自己理想的東西,那我們還能期待甚

麼?這部戲劇探討的議題是社會上許多現有的價值觀,但是這些價值觀代表的意義是甚

麼。如果念書是為了賺錢,那賺錢的目的、賺到錢以後要做什麼?許多年以前我住在台

中鄉下的房子,有庭院,有水池,但是因為叔叔積欠賭債而賣掉了。我現在可以說我為

了買回兒時回憶而讀台大,以期將來賺錢。但是退一步想,新的屋主或許會丟掉原有的

傢具,砍掉我種的樹而栽植他要的花卉,填掉養魚的水池當作轎車停車場,即使我有一

天買回來了,趕走現在的屋主以後,我還剩下甚麼,長久以來追逐的東西並不是自己心

目中的東西,或許就是這種結果。

然後我繼續和BABOO閒聊,問了他自己對投入戲劇這行的衝勁與展望,以及在台灣這個地方生存的條

件。他說台灣的戲劇還不成熟,像國外都有專屬的戲

劇公會,加入會員需要錢,許多戲劇的資訊與同行間

的保護措施都可以在會裡得到,台灣的同行間就只能

依照公演而認識,因為認識而合作。再者,台灣的政

府扶持和大眾願意接受的價格都不樂觀。例如國外一

個和無獨有偶劇團同樣名氣的劇團來台灣演出,觀眾

可以接受數倍以上的價格入場觀賞,也不願意花百位

數的金額看本土劇場的表演,許多老一輩的爸爸媽媽

很不能理解為什麼我們願意花幾百塊錢去看幾個人表

演兩三個小時的「瘋戲」。這是一個需要時間培養出

來的社會氣息,雖然已經在我們這一代開始萌芽,但是要讓大眾都知道藝文產業的重要

性仍然不是一蹴可及的目標。BABOO說小學時代非常喜歡明華園,某為小生是他的偶像,他從反覆的觀戲經驗中自己製作許多道具,自己開始默默的玩起來演起來,相當有

成就感,所以後來在因緣際會下就一直朝著這條路走下去。他說也曾經被人當面說我看

不懂你在做甚麼戲,很難看。我問他會不會很難過,他說怎麼可能不會。 為了做這份期末報告,我在網路上繼續尋找續多BABOO的相關資料,越查,讓我越感到驚訝。網路資料上的BABOO,有著許多輝煌的紀錄,他是一個導演,是一個經驗豐

Page 4: 劇場與當代文化 期末報告 實習心得與社群網路量化 …b95085/cultureNart/final.pdf劇場與當代文化 期末報告 實習心得與社群網路量化分析 B95902085

富的導演,更是一個過許多獎的導演,可是在和他對談的過程,我絲毫感受不到一點強

者的壓力與高傲的氣魄,他就像一位飽讀詩書卻低調的好同學,能夠敞開心胸回答我們

問題和我們聊天,告訴我們他的經驗與想法,不會因為我們不懂而露出「連這也不會

阿」的感覺,在網路上的資料上,他19歲就開始導演作品,累計龐大數量的作品。曾經合作的南風劇團擅於演繹經典以及文學主意的詮釋,我很遺憾的沒有看過BABOO的作品,但是我知道JorgeLuisBorges是魔幻寫實文類的先驅,早知道BABOO有導演這樣子的劇場我應該不能錯過的。是說2003年我大概還對這些知識很迷濛無知。

歡樂的時光總是過的特別快,而且我星期二的下午也還有電子學這種主科,於是乎時間到了就必須要準備

回學校而不能多聊,不然我實在不願意放過這麼一個能

夠和經驗豐富的前輩交談的機會。在之後的實習過程中

也無緣見到BABOO。我的實習課程是無獨有偶劇團在兩廳院實驗劇場演出結束以後,協助拆裝並復原的事

務。這也是我第一次在劇場的後台行走,我在觀眾席幫

忙撤椅子,然後在彈性鋼絲網上收納電線,並且將吊燈

放回原位。每個吊燈上面都有編號,分別是19、26、39、50,我們一開始都以為是熱度的單位,後來問工作人員才知道原來是角度的單位。整理過後有一位先生很熱心的讓我們問許多想問的問

題。我思考了許久,問他說這樣一次場場客滿的演出,演員和劇團能夠賺到多少?當然

答案是我最震驚卻不意外的回答:演一場賠一場。如同我先前所說,台灣的文藝風潮尚

未颳成大嵐。我在閱讀無獨有偶劇團的電子報的時候,發現劇團也常常出國交流,藉此

能夠融合各國的戲偶元素來創新自己的演出,而國外的觀眾也比台灣的觀眾熱情許多,

不似台灣的觀眾都會默默的欣賞卻不會勇於表達。而且,在文藝重鎮的歐洲有綿延百年

的劇場文化,民眾很習慣「花錢看戲」的感覺。電子報說劇團在國外參展時,遇到八年

前曾經觀賞過表演的觀眾,一聽到劇團又來參展就排除萬難也要再來看一次;而台灣經

過那段困苦打拼的年代,長輩們的眼中只有錢與勢,像我家現在只有我會浪費錢在觀賞

戲劇上。再者現在電影商業化的很嚴重,一部片子可以沒有結構完整的劇情和清楚的前

因後果,只要有最新的視覺科技和當紅的帥哥美女演員就可以賣座,其他家人都樂此不

疲,但是自從上大學接觸影展片與劇場以後,我現在很難接受這些只有視覺沒有心靈的

影片,一部好的影片可以從最生活化的觀察引人省思。而台灣的劇場「賺不到錢」的原

因之二,就是大部份的人不願意動腦筋去思考這些內涵,這是我在課堂上的發言之一。 後記:為了這個後記我算字數算的很辛苦才不會沒有位置打。我在查詢這些背景資料

的時候,一方面是為了能夠寫出更完整的報告,一方面也想了解這些我敬重的前輩們以

前的事蹟。我從無獨有偶劇團開始,尋著這個軌跡脈絡往下走。劇團->魏雋展->三缺一劇團->傅裕惠,老師就出現了;另一條路baboo->廖俊逞->南風劇團->傅裕惠又出現了!更不要說這些關鍵詞彙在各式搜尋中都會交叉出現。我們資訊工程學有一套社群網路分析,

能夠將這種各個地方同時出現的關鍵點找出隱藏的關係,例如在這些點中誰對其他人的

Page 5: 劇場與當代文化 期末報告 實習心得與社群網路量化 …b95085/cultureNart/final.pdf劇場與當代文化 期末報告 實習心得與社群網路量化分析 B95902085

網路連線最多,誰是較邊緣的,如果說把各自連線較大的分作小群體,會怎麼分,這些

小群體聯繫的關鍵人是誰。我有嘗試著寫程式來分析,但是無奈現在只能相容英文,中

文部份趕不上這份報告的期末大關。於是乎我想要列上少數但是手動分析出來的資料提

供老師做參考。社群網路學中,A和B的Recall的定義就是log(A和B的數目)/log(A或B的數目(取最大值)),而這數目我們通常就是用google搜出來的資料數作為參考。

左表是我在這次的劇團參訪與實習以後,

列舉找過的一些關鍵辭彙,有很多一樣查過

的辭彙沒有列上來因為空間不夠。我使用 李

嗣涔校長和我自己的名字作為對照組,以彰

顯這份實驗的正確性。 從左表可以看出第一群無獨有偶劇團為主

軸算出的recall,鄭團長身為團長,數值最高是當然,而雋展大哥由於剛演完「最美的時

刻」,一時之間網路上的資料也是非常豐

富;而傅老師和劇團之間的關係顯然還是比

我和校長高出許多。 第二群三缺一劇團由於雋展當過團長,數

值最高:而廖導演翰林導演由於和雋展合作

過,常常見到傅老師撰寫關於三缺一劇團的

文章,其數值都高於我跟校長。 第三群南風劇團可以發現導演、演員和傅

老師之間關係密切,於是乎recall數值都很高。第四群使用最美的時刻當作關鍵字,會

發現上述的規則稍有打破,原因是因為「最

美的時刻」一詞不見得在網路上全部都代表

這個戲劇的名稱,所以不見得可以從演員與

劇團的關係得到這個結論。 最後列舉到以傅老師為主軸的recall數值分析,發現一開始的推論又成立了,導演和劇

團成員和傅老師關係密切,甚至比老師和校

長還要親密(笑)不過我以我的名字和我的

許多朋友得到的recall值大約是10%,由此可知老師和劇團成員們的關係十分密切。 由於我不了解南風劇團和林導演的關係,

所以這麼高的recall值到底是因為他們合作過還是因為和其他人關係密切而高,將所有的

辭彙兩兩組合作實驗就可以知道,但是除了

仰賴程式以外,人的手似乎無法完成這種壯

舉。

Term1 and Term2 Recall 無獨有偶劇團 鄭嘉音 37.2% 無獨有偶劇團 魏雋展 36.7% 無獨有偶劇團 林奕華 24.4% 無獨有偶劇團 廖俊逞 25.8% 無獨有偶劇團 傅裕惠 21.9% 無獨有偶劇團 李嗣涔 14.4% 無獨有偶劇團 王舜玄 0.0% 三缺一劇團 鄭嘉音 18.8% 三缺一劇團 魏雋展 33.5% 三缺一劇團 林奕華 28.0% 三缺一劇團 廖俊逞 19.2% 三缺一劇團 傅裕惠 21.7% 三缺一劇團 李嗣涔 3.0% 三缺一劇團 王舜玄 0.0% 南風劇團 鄭嘉音 18.2% 南風劇團 魏雋展 25.1% 南風劇團 林奕華 32.1% 南風劇團 廖俊逞 27.2% 南風劇團 傅裕惠 25.6% 南風劇團 李嗣涔 0.0% 南風劇團 王舜玄 0.0% 最美的時刻 鄭嘉音 20.4% 最美的時刻 魏雋展 32.9% 最美的時刻 林奕華 33.5% 最美的時刻 廖俊逞 19.3% 最美的時刻 傅裕惠 23.7% 最美的時刻 李嗣涔 32.2% 最美的時刻 王舜玄 0.0% 傅裕惠 鄭嘉音 22.4% 傅裕惠 魏雋展 22.5% 傅裕惠 林奕華 28.1% 傅裕惠 廖俊逞 34.8% 傅裕惠 李嗣涔 11.0% 傅裕惠 王舜玄 4.7%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