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馮漢賢 經濟 邊際產量的計算 - Heung To...• 將軍澳香島中學經濟科科主任 • 香港經濟教育協會會長 • 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獲獎老師 • 香港大學教育碩士,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

•將軍澳香島中學經濟科科主任•香港經濟教育協會會長•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獲獎老師•香港大學教育碩士,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學士

馮漢賢

  表一顯示該西餅店的投入—產出關係。首兩欄(機器和勞力)是西餅店的投入。由於機器的數量不會隨產量改變,它是一項固定生產要素(Fixed Factor),而勞力則是一項可變生產要素(Variable Factor)。因此,西餅店的經營屬於短期生產(Short Run Production)。

表一:西餅店的投入—產出關係機器

(單位)

勞力 n

(單位)

總產量 TP

(件)

平均產量 AP (件)

邊際產量 MP (件)

5 2 30 15 20

5 3 60 20 30

5 4 84 21 24

5 5 100 20 16

5 6 114 19 14

產量的定義和關係  從表一可見,當西餅店在固定生產要素(機器)之上不斷投入可變生產要素(勞力),3項產量都會出現改變。首先,讓我們看看3項產量的定義:

總產量(Total Product, TP)  這是指生產者在既定時間內投入的固定和可變生產要素而所得的產出數量。以西餅店為例,當投入的數量是5單位的機器和3單位的勞力時,總產量TP3便是60件;而當可變生產要素增加至4單位的勞力,總產量TP4便會提高至84件。

平均產量(Average Product, AP)  顧名思義,這是指平均每單位可變生產要素可帶來的產出數量。如上文所說,當可變生產要素是3單位的勞力,總產量TP3是60件,3單位勞力的平均產量AP3則是20件(=60件/3)。當可變生產要素是4單位的勞力,總產量TP4是84件,4單位勞力的平均產量AP4則是21件(=84件/4)。由此可見,總產量和平均產量的

關係是:

邊際產量(Marginal Product, MP)  這是指當生產商投入多一個可變生產要素時,總產量的增幅。在西餅店的例子中,當投入的可變生產要素由3單位的勞力增加至4單位的勞力時,總產量會由60件增加至84件,所以第4單位勞力的邊際產量MP4是24件(=84件-60件)。因此,第n單位可變生產要素的邊際產量是n單位和n-1單位可變生產要素的總產出的差,即是:

第n單位邊際產量 = n單位的總產量- (n-1 )單位的總產量

MPn = TPn - TPn-1

邊際回報遞減定律  在文憑試的經濟科試卷中,3項產量常見於有關邊際回報遞減定律(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Returns)的題目。而在西餅店的例子中,當投入第4單位勞力,邊際產量便開始減少,所以該投入—產出關係可說明邊際回報遞減定律。  此外,值得留意是,在一般情況下,當投入的可變生產要素增加,總產量會不斷增加,而平均產量和邊際產量則會在增加至一定水平後開始減少。不過,平均產量和邊際產量不一定會同時開始減少。以西餅店為例,當投入4單位勞力,平均產量仍在增加。

16 1711月號︱校園經濟校園經濟︱11月號

經濟

數學

撰文:呂泰康 圖片:本報攝影組

編輯:謝振峰、鄧如翠、陸肇恩

經濟

通識

撰文:馮漢賢 編輯:呂泰康、鄧如翠、陸肇恩

圖片:法新社、路透社

邊際產量的計算  在文憑試經濟科的課程中,大家不時會遇到3種不同的產量,包括總產量(Total Product)、平均產量(Average Product)及邊際產量(Marginal Product)。究竟三者有何關係?大家可以參考以下有關某西餅店的例子。

想一想

平均產量 = 總產量可變生產要素的數量

APn = TPn

n

  經濟學上,國際間的分工可以增加產量,改善人民的生活,但在現實中,並非所有人支持國際貿易的進行。

答案

  表二顯示某製衣廠的投入—產出關係。解釋它能否說明邊際回報遞減定律。

表二:製衣廠的投入— 產出關係機器

(單位)勞力

(單位)平均產量 AP

(件)10 4 2010 5 2710 6 3310 7 3910 8 42

機器 (單位)

勞力(單位)

總產量(件)

平均產量(件)

邊際產量 (件)

1048020401051352755106198336310727339751083364263

  根據上表,當製衣廠投入第8單位勞力時,邊際產量開始減少,所以它可說明邊際回報遞減定律。

邊際回報遞減定律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Returns  指當廠商在固定生產要素上投入可變生產要素,邊際產量最終會減少。

概念選介

  在微觀經濟學的課程中,我們提到分工(Divison of Labour)或專門化(Specialisation)的原理。該生產模式有不少好處,例如,當不同人專門負責某工序,這能產生「熟能生巧」、「知人善任」、「促進機器使用」等提升生產力的效果。當教授宏觀經濟學時,我們會再次提及分工,但這不是企業內的小型分工,而是國家或地區之間的分工,即不同地區專門生產某種物品或從事某一工序,稱為國際分工。

貿易可創造多贏  國際分工的經濟學基礎是源自比較優勢定律(Law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該定律是英國經濟學家李嘉圖在其著作《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中提出來的,意謂一個國家倘若專門生產自己相對優勢較大[/擁有比較優勢(Comparative Advantage)]的產品,總產出會有所提升。在合理的貿易比率下,各國能享用的產品數量會增加。故此,國際分工及貿易應能造就有利各國的多贏局面。然而,這生產模式非所有人都贊同。

反對自由貿易  隨着運輸與資訊科技進步,加上國際

機構如世界貿 易 組 織( W T O )的推廣,全

球化(Globalisation)在近年不斷推展,國與國之間的疆界逐漸消失。然而,仍有不少人在抗衡及拒絕接受全球化及自由貿易,理由如下:

1. 利益分配不均  反對者認為自由貿易等同不公平、不對等的貿易。各國從貿易獲益的多少,是建基於貿易比率(Terms of Trade)的高低。在國際舞台上,發達國家及大財團具壓倒性的議價能力;相反,較落後的國家及其人民則處於劣勢。據一項調查發現,以每瓶零售價72.5港元的即溶咖啡計算,供應商只會向巴西的咖啡小農支付不足1港元,可見利益分配極不平均。

2. 本土工業受損  此外,全球化也會損害本土工業的利益。在2005年,當推廣自由貿易的世界貿易組織於香港舉行會議時,有過千名南韓

農民前來抗議,他們反對自由貿易,因為它會令大量的外國廉價大米進口南韓,對消費者或是好事,但會令大批南韓農民無法競爭,從而失去生計。  由此可見,在我們高舉全球化可提升全球生產效率的同時,利益分配的問題亦是不能不顧及的。

相關概念

分工Divison of Labour  是指工人專責生產某一項物品或負責某一生產工序的生產制度。

比較優勢定律Law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當每一個國家都專門生產機會成本較

低的物品,總產出便會上升。

全球化Globalisation  還沒有統一的定義,一般而言,是指因為跨國貿易、資訊流通、文化交流等,使全球各地的關係變得愈來愈緊密的過程。

經濟

經濟

通識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