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泮嶺宗師 -...

118
1 陳泮嶺宗師

Upload: others

Post on 31-May-2020

6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8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1

陳泮嶺宗師

Page 2: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2

Page 3: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3

Page 4: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4

裕盛出生於台中市,退於公職,於民國五十一年間加入陳泮嶺

先生於台中市模範農場內所成立九九健身會,學習陳師所傳授九九

太極拳及形意、八卦、刀劍棍等多種武藝,迄陳師於五十六年仙逝

後,五十七年起本人就在附近各鄉鎮市,傳習太極拳九九及多項傳

統器械。

本會九九太極拳組織於民國六十一年三月間,報奉總會成立,

為不辜負恩師遺志,繼續傳習所有拳藝,為全民健康運動未曾怠懈,

更為今後能廣為推展全民運動,增進國內外交流,配合現今競賽活

動所需,整編九九太極拳競賽套路(5~6 分鐘),敬請太極同道各前

輩不吝指教,共同發揚國粹(太極拳)。

Page 5: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5

第壹篇、太極拳之淵源與經論 黃裕盛…………………………...…...8

第貳篇、九九太極拳簡介………………………………………..………10

第參篇、陳泮嶺宗師簡介..……………………………………………..11 第肆篇、九九太極拳基本動作說明…………………………………….15

第伍偏、九九太極拳運動要領………………………………………….22

第陸篇、太極操………………………………………………………….30

第柒篇、九九太極拳四十二式競賽套路重點說明及提要…………….43

第一段 ……………………………………………………………….43

1預備式 2開太極 3上步打擠 4右琵琶式

5攬雀尾 6斜單鞭 7左右搬攔 8提手上勢.....

第二段 ……………………………………………………………….60

9白鶴亮翅 10摟膝拗步(二) 11左琵琶式

12並步進步搬攔捶 13如封似閉 14十字手…..

第三段…………………………………………………….…………..70

15斜摟膝拗步 16轉身抱虎歸山 17 斜單鞭

18 轉身肘底看捶 19拗步倒攆猴(三) 20斜飛勢

21左右搬攔 22提手上勢

第四段 ……………………………………………………………….81

23白鶴亮翅 24摟膝拗步 25海底針 26扇通臂

27翻身撇身捶 28退步搬攔捶 29活步攬雀尾

30單鞭 31雲手(二) 32單鞭.

第五段 ……………………………………………………………….95

33.下勢 34上步七星 35退步跨虎 36轉身左劈面掌 37雙擺腳 38彎弓射虎

39繞步搬攔捶 40如封似閉 41十字手 42收勢

第捌篇、探討九九太極拳…………………………………………………………107

第玖篇、九九太極拳宗旨…………………………………………………………114

Page 6: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6

黃裕盛 中華民國奧林匹克委員會委員

中華民國體育運動總會理事

中華民國太極拳總會理事長

中華國際太極拳聯盟總會主席

台中市九九太極拳道協會理事長

台中市體育總會太極拳委員會主任委員

Page 7: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7

台中縣九 九太極拳道協會

黃裕盛師 承及傳習拳架簡介

玄盛門

國術館

大陸拳

太極拳

協會

總會

少林

劉培中老師

王國勳國師

王德勳國師

王煥禎老師

門惠峰老師

李德印老師

王延年老師

蕭祖明老師

石理事長覺

章文明老師

林善民老師

辛洪源老師

武紹林老師

陳泮嶺老師

六十一

年 五十七年

六十五年

五十八年

六十一年

八十六年

七十年

六十一年

六十一年

六十七年

五十七

年 五十一

年 時

台北中華民國

社會行為研究社

豐原市

台中市

台中市

豐原

北大體育學院

豐原體育館

台北

台北

台北

豐原武道舘

台中市

模範農場

崑崙仙宗玄門道功及拳劍祕錄禪功、

三合、堪輿學

易學推理

三元堪輿學

太極刀、太極劍、太極棒、如意棒、龍形棒、太極扇、梅花扇、太極棒

對打、太極拳對打、擒拿、散手、三十六式太極拳。

四十二式亞運套譜

四十二式拳劍

二十四式正宗太極拳、三十二式太極劍。

太極拳:初級拳

太極拳:中級拳

六十四式太極拳譜

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地功拳︶拈手︵擒手︶、六合槍、

六合棍、三節棍、哨子棍、盤龍棍、龍形棍、七、九節鞭、春秋大刀、

單面刀、六合刀、日月雙環、月牙鏟、昆吾劍、趕月劍、龍形雙鈎、奪

叉、聞雞起舞劍、三節棍對槍、大刀進槍、花槍對、哨子棍進槍、三人

對、小五花對、三才劍對練。

少林:峯拳、手杖、五郎棍、守喉槍、純陽劍、龍形劍、梅花雙劍、梅

花刀。

形意:五形拳、五形連環、形意劍。

八卦:八卦掌、八卦棍、游身掌。

太極:健身操、九九太極拳、推手、散手。

入門、研習及傳習拳架名稱

Page 8: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8

第壹篇、太極拳之淵源與經論 黃裕盛

太極拳係依據我國道家文化「虛、靜」吐納導引演變而來。虛者,

筋骨肌膚舒展,血氣調和無形無象,全身透空之謂也。靜者,養靈根

而靜心者也。是以虛無而始,以虛無而終。拳藝之道,頗與儒、釋、

道三家之妙旨(誠、空、虛)表裡相合之修練方法,然所之遵者只一

理,即拳理、規矩而已。

蓋三豐祖師乃元季儒者,博學多才,後隱居武當山,研修各家拳

技並得遇火龍真人傳以金丹大道,卒將隋唐各家太極拳法研練貫串,

創立十三式太極拳,此為明時技擊拳術之泰斗,嗣後學道於太清宮,

少林師法,練習最精,技進能融貫少林宗法,而著力於氣功神化之學 ,

晚年又發明七十二穴點按各術。

張三豐之太極拳全套共七十二路,一百零五式,本是配合人體節

律的自動調節,演練時更注重旋轉的整體效應,並用意使氣達於十指

尖,使肢體放長的一種彈性運動。

太極拳架乃通過八門勁法和五步變化的運用,可加快內氣勁路的

自感性,能覺悟天地乾坤法則之玄氣功。

太極拳之道,旨在自衛禦敵,延年益壽,尚德修身,怡心養性,

變化氣質,皆由功架而化出。傳統練法原從單式著手,尚無一定拳路 ,

這樣可利用於實戰。而今太極拳套路之形成,多為養生所需,乃至要

求連綿不斷,周而復始。一套十三式,乃十三種方法,即是八門( 註:

八門為八卦為天,五步為五行為地,八門五步即天地陰陽)。根據八門

手法的陰陽和五步的五行屬性,可查知人體氣脈的走動狀態, 能發輝

因人施訣,因功施教之效益。

嚴格而言,太極拳之氣功一詞至今尚未定論,而且需具備「功、

法、數、術」四方面,才能稱為完整的太極拳。是當今氣功真偽的試 金

Page 9: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9

石。簡單而言,法是原,即是方法,是修為的路徑,其訣竅著重於悟。

而功是基礎,來自於法,著重於煉。可謂法本自生、法以功得、 法無

定法、悟法即法。數術,內含陰陽五行之理,反映出功中的體用變化,

屬於時空變化體系,注重於應用,然數是運用之理,術為功法 的具體

運用也。

太極拳之傳承淵源,融合易學、氣數、象理為一體,亦是老子所

謂一氣化三清。

太極拳為今日大眾所喜愛,乃因可省時、省錢,不分老幼、空間,

隨時隨地可自行研練,概為本身之健康,延年益壽。亦可集體練功 ,

是當今世界最理想的一種柔和運動。祈願本會同道共同將太極拳發揚

光大。

Page 10: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10

第貳篇、九九太極拳簡介 九九太極拳係由陳泮嶺宗師所編著,採陳、楊、吳

各家之所長,姿勢選擇其較優,運動求其量大,應用

採其較廣,復溶合形意、八卦與陳師四十年之經驗及

體會。主張體用合一,以纏絲精為經,開合虛實為緯,

經緯備而結合動作之剛柔快慢,可謂全而臻上乘之功。

動作採用平架(中架)子,合乎中庸,人人適宜,姿勢優美,富於韻律

及審美性。

本套太極拳乃陳師遍訪名師請益與研究,承襲固有精神並著手使

其名稱統一、理論統一、動作方式標準化、教學方法科學化,冀使太

極拳術能普及於全國,宏揚於世界,提高中華文化之地位,曾經在大

陸教育部、軍訓部等合辦之國術教材編審委員會審定採用。

此拳架九九勢,也為了紀念陳師在台成立九九健身會(因陳師之

教始自九月九日之重陽節)之精神,因九為陽數,象天行健,君子以

自強不息,九九者,健之又健也,使太極拳之愛好者能長長久久,健

康久久。後有美籍人士史密斯記者等來我國研究國術,並蒐集國術有

關資料,彼等認為中國拳術,必將盛行於歐美,請求陳師爺編輯太極

拳一書,譯成英文專本,以供世界各國愛好人士之用。陳師乃先編著

本套太極拳,於五十一年完成「中華國術太極拳教材」付梓,銷行海

內外。

茲為適合於今日競賽規則所需,在五分至六分鐘演練時間為基準,

編訂九九太極拳競賽套路。力求開展舒適之運動精神下,不拘於小節,

多注重規律原則。經總會核定,適用於今後賽場評審套路之依據。敬

望同好們能喜愛並共同勉勵。

Page 11: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11

第參篇、陳泮嶺宗師簡介 陳師名泮嶺,字峻峰,河南省(中州)西平縣人。河南

嵩山有少林寺,是中外馳名之地,嵩山有峻極峰,為嵩

山之主峰。先生致力國術七十年,提倡國術五十年,抑

嵩山峻極峰之靈氣所鐘。

陳師七歳時開始學國術,由其父子鑑公傳習。太公

好武嗜友,凡有路過之國術家,必然挽留招待,遇有好的武藝,即懇

以傳授陳師兄弟輩,所以陳師少年時期,即承家傳,復得其它武師之

專門傳授,成績已頗可觀。

長年,負笈京師北洋大學及北京大學,除拜李存義先生為師專攻

形意外,復師事紀德、楊少侯、佟聯吉、劉彩臣、程海亭等諸先生,

學習太極、八卦、形意。加以家傳刀槍劍棍等,共達七十餘種。

陳師學水利工程,曾有導黃導淮之計劃,可惜未付諸實行,當其

為黃河水利工程總局長,轄七省之流域,為當時水利專家之首領。陳

師辦教育:歷任河南省立一中校長,創辦水利工程測繪學校,創辦河

南水利工程專科學校,成立中原工學院,在臺更興創設逢甲工商學院。

陳師獻身革命:在開封參加辛亥起義,成立開封市黨部,主持發展縣

市黨部四十餘處,成立河南省黨部;策動響應北伐軍;討逆軍興任豫

西特務總隊長,受機密任務,在敵後作策反活動;抗戰軍興,回豫督

導抗戰,及至安徽敵後督戰。

陳師之致力國術,從七歳時起,過後在北京天津讀書時期止,廣

徵博訪二十年。始在開封創辦「青年改進俱樂部」,暗中發展武術,

後成立河南武術會。在西平成立「守望社」,清剿土匪,及在淇縣縣

長任內,又創辦團練,肅清土匪。十七年成立河南省國術館,開辦六

期,舉行省考者七次。廿八年任中央國術館副館長,主持教育部及軍

Page 12: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12

政部(國防部的前身)聯合成立之「國術編審委員會」,編成教材五十

餘種。

自卅八年來臺後,卜居臺中市西區模範村,每日清晨必到附近農

場練習國術,起初是陳師一個人練習,後由立委霍戰一先生的倡議,

開始傳授國術。國術界人士紛紛向其請求恢復中央國術館,後與中央

有關部門幾經交涉,因限於法令而未果。乃與各界人士於民卅九年十

一月十二日組識成立『中華國術進修會』,俾對國術得以繼續研究與

提倡推廣。之後有牟尚齋先生於四十六年某月日提議「師之教自九月

九日始,九陽數也。天行健,自強不息。九九者,是健之而又健者也。

何不名之為「九九健身會」以誌不朽。」因而在四十六年農曆重九集

模範農場,凡在農場學習國術而現在臺中市者,簽名於帛以敬師,並

攝影留念。由模範農場始,而成『九九健身會』。成立後,於民四十

九年在台北設立太極拳俱樂部,集合太極拳名家數十人,對太極拳加

以鑽研與推廣。

中間坐者即陳泮嶺宗師

Page 13: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13

於台中農場教習太極拳

以陳師五十年提倡國術之苦心,在農場傳授時,已經剔除糟粕,

取其精華,其在農場傳授之武術,計有:

(一)初學:國術操、岳氏連拳、峰拳。

(二)形意:五行、相生、十二形、連環拳、連環劍、連環棍、連環刀、四把、

八式、雜式捶、十二紅捶。

(三)八卦:八卦掌、八卦劍、八卦棍。

(四)太極:太極拳、推手、自創雙邊太極。

(五)刀:大六合刀、雙刀、春秋大刀。

(六)劍:純陽劍、龍形劍、梅花雙劍、對劍。

(七)棍:五郎棍、少林棍

(八)槍。

Page 14: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14

指導王樹金推手 指導楊宗鼎推手

陳泮嶺宗師習拳之歷程:

民前十四年開始習少林武術。

民國三年考入北京大學預科,從佟聯吉、劉彩臣、程海亭 諸 先生,學習八卦、形意;從吳

鑑泉、楊少侯兩 先生學太極。

民國六年轉入北洋大學,拜 李存義 先生為師,專攻形意。

民國八年(因五四運動無法留在法租界)轉回北京大學從紀德(子修)老先生,及 許禹生先

生,練習形意、八卦、太極,各種武術。

民國十六年赴陳家溝研究陳家太極四年。

太極拳 形意拳 八卦掌

楊露禪

楊班侯

楊健侯

楊少侯

吳全祐

吳鑑泉

紀子修

許禹生

李存義

程海亭

程廷華

董海川

劉奇蘭

陳長興

陳泮嶺

少林拳岳氏散手

劉仕俊

家傳

Page 15: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15

第肆篇、 九九太極拳基本動作說明 一、步型:

1.中定步

為太極拳主要樁步,前腳順直,後腳外斜約三十度,兩腿微曲,

扣膝圓襠,前腳為虛,後腳為實,為進退轉換之起步,故名中定。

尾閭與頭頂成一垂直,上下相生相成,互為表裡,中聚內勁

2.自然步:

兩腳平行分開,寬與肩等,兩腿保持彈性,是直非直。如提手上勢

與開太極。

Page 16: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16

3.馬步:如開太極,雲手,兩膝微扣,鬆腰圓襠。

4.弓步:

弓步,前腳撐,後腳蹬,如摟膝拗步、單鞭等式。

Page 17: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17

5.仆步:

後腳外擺,體重置於後腳,前腳膝前頂,如單鞭下勢。

6.獨立步:

收胯提膝,單腳站立,如拗步倒攆猴

Page 18: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18

7.丁字步

兩膝相扣,襠勁下沉,如白鶴亮翅、單鞭右刁手等式。

二、步法:

(一)蛇形猫步:走如蛇形,邁若猫步

Page 19: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19

(二)上步:後腳越前腳一步

(三)進步:由並步前邁一步

(四)退步:前腳向後退一步

Page 20: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20

(五)並步:後腳靠前腳並立

(六)繞步:

Page 21: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21

『中國之文化,導源於「易」。易,窮究天地陰陽造化之理,參萬事萬物造化之機,即我國之所謂道也。道,無形無迹,無相無名,強名之曰「道」。由道生一,由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故道者,無極也。一者,太極也、即混元之勢也。二者、兩儀陰陽也。由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陰陽分,陰陽分而萬物化育,此宇宙之本體論,實較諸形而上學說為完美無疪。創「太極拳」者,深明萬物化生莫非陰陽之氣。動則生陽,靜則生陰;一動一靜,互為其根;陰陽合則為太極,太極分則生陰陽;放之可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萬事萬物,莫非此理。根據此理,依照生理自然之法則,人身肢體屈伸進退之方法,與健身發育之原理,配合技擊以柔化克剛之神妙,創此拳法以養性衛身,又因其動作的自然運轉、吞吐、開合、虛實循環、配合呼吸,及拳套的連、綿、圓、合,動靜互生,皆符合陰陽變化的哲理,而創此拳術,故其拳以「太極」名也。』

陳泮嶺

Page 22: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22

第伍篇、九九太極拳運動要領 一.姿勢中正安舒,身心鬆淨

1.虛靈頂勁:頭向虛頂,應將頸部放鬆,不可用力上頂,只要下顎

微收,頸部自然而然直起,然後叩齒舐舌,集中精神,目前平

視,使神貫於頂。

2.尾閭中正:脊柱正直則軀幹神經脈絡上下通暢,使氣血運行順遂。

3.沉肩墜肘:兩肩鬆垂,係將肩骨環節鬆開,不可用勁控制,隨著

精神意念與兩胯內勁相合。兩肘下墜,則呼吸自然,使氣下沉。

4.含胸拔背:稱含胸,係指含虛言,與有形無關。是一種平靜其精

神情緒,使之泰然明靜,一意專注,不動心神。身腰保持中正安

舒,兩肩鬆沉,將胸腔鬆開,使氣下沉丹田,不挺凸,不向內彎

曲,則前胸自然空洞,呼吸順遂,即是「含胸」;保持脊柱正常,

不挺胸,不駝背,任其自然豎直;上自頭頂,下達腰部,保持中

正鬆靈之態勢,使勁貼附於背脊。拔背,不是弓背,而是將炁貼

於背,順脊骨而上並使集合於一點。由此透發於上肢,所謂「力

由脊發」;是謂「拔背」。故含胸拔背,則氣沉丹田,而上輕下

重,使身軀鬆淨自然,以確保體態端正。肚臍又稱胎元,是人之

根本所在,行拳時如果能微收胎元,自然含胸拔背,力貫指掌。

5.鬆腰圓襠:腰鬆氣向下沉,能使兩足有力,下盤穩固。四肢之虛

實變化,如有不得力處,全恃腰腿部轉動得宜以資補救,故云「刻

刻留心在腰間」,又云「氣如車輪,腰如車軸」。腰為一身樞紐,

腰動則先天之氣如車輪旋轉,氣遍全身而不稍滯,無處不隨腰運

動圓轉,所以練太極拳時特別留意鬆腰。每換式換步先鬆腰,才

能夠換式換法,換法換意,換意換氣,換氣換勁。又鬆胯得以補

助鬆腰之不足,有時腰雖鬆淨轉動,仍覺不甚合宜,則同時鬆胯

Page 23: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23

以資補救。走拳最忌夾襠,夾襠則腰腿生硬,即運動不靈,又易

被人封閉,所以襠要圓,步才能活。襠如何能圓?祇須兩腿保持

彈性,不可挺伸;襠勁鬆開,不要夾緊,則襠自圓,乃得進退轉

換靈活。則重心向下,兩腳有力,下盤穩固,襠圓則步法轉換靈

活。

6.全身鬆開:全身鬆開,方能沉著,呼吸自然,因是不致有分毫拙

勁留滯,以自束縛,乃能輕靈變化圓轉自如。

7.心氣沉靜:心神專一,則氣沉丹田,乃得心淨之妙,然後運動乃

得安舒合法。

8.體態端正:即時時保持姿勢正確,上體端正。凡一動一靜間,均

求姿勢正確,上體端正,才能保持重心,行功養氣,調息養神,。

此節八項,為太極拳基本要領,不論在靜止時或動作間,切實揣摩各

項作法,力求正確修得之,初學特加注意。

二.舉動輕靈貫串,連綿圓合

太極拳練法,以心行氣,以氣運身,從心所欲,毫無阻滯。一

舉一動,純用心意引導手足運動,不用拙氣拙力,配合自然呼吸,

慢慢輕靈的運動,由起式至收式貫串不斷的演練下去,是為「輕靈

貫串」。在此式至彼式交接之間,換式、換法、換氣、換氣,徐徐

運動如抽絲然,要求做到「連、綿、圓、合」四字的總要訣,其法

為:

1.連 一式接著一式,一式導出一式;此式之始,乃前式之終;而

此式之終,又是後式之始。如貫珠、如串錢,累累不絕;如長

江,如大河,滔滔不斷。故「連」是太極之勢。

Page 24: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24

2.綿 綿則輭,輭則鬆,鬆則靈。全身鬆淨,以心行氣,以氣運身,

動作配合自然呼吸,徐徐運動,愈慢愈佳,如抽絲然,綿綿不

絕,如「綿」是太極之意。

3.圓 開合屈伸,進退起落,身手腰步,均要走圈。手圓、步圓、身

腰圓,意氣皆圓;圓才能化,圓才能活,活然後靈,隨勢變換,

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至。故「圓」是太極之形。

4.合 動於內,以意合氣,以氣合勁;形於外,手眼身步相隨,氣

若車輪,腰似車軸,上下內外,牽動往來;動靜虛實,隨屈就

伸,無不相合。故「合」是太極之法

三.動作配合呼吸,內外一致

太極拳運動時,用意不用力,當呼則呼,當吸則吸,純任自然。

故初學者,祇求動作和緩,姿勢正確,不用絲毫拙力,便全身鬆開,

氣血通暢,不必注意呼吸。待動作嫻熟,達到中正安舒之境地,則

呼吸自然深長而調和。再進而隨動作開合,開為吸,合為呼,逐漸

使呼吸配合動作,則動作愈緩和,呼吸愈深長,使氣息斂之於髓,

達之於神,勻其鼻習,凝其耳韵,而調其內;活潑於腰,虛靈於頂,

神貫於背,而動於外。蹬之於腳,發之於腿,運之於手,形之於指,

此種運動,從下而上,以腳為根,是謂「根催」。以指領手,以手

領肘,以肘領身,以肩領身,此種走勢,從外而內,以手為梢,以

腰為軸,是謂「指領」。練習太極拳,要求氣調於內,勢動於外,

運勁根催,走勢指領,動作才能內外一致。其法為

1.徐徐開展,動作時用意不用力,純任自然呼吸,務求姿勢正確,

動作和緩,久練則呼吸自然深長。

2.配合呼吸,開為吸,合為呼,屈為吸,伸為呼,收為吸,放為呼

Page 25: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25

為沉,均自然配合之。

3.內外一致,氣調於內,勢動於外,運勁由根摧,走勢用指領,動

作才能內外一致。

四.呼吸自然深長,氣沉丹田

太極拳呼吸,純任自然而不用力,練時先調順呼吸,使之深長

或腹呼吸,將氣沉入丹田,利用腹呼吸鼓盪內臟蠕動,增加內分泌

液,使各機能健旺,發揮營養作用,再用意引氣運遍全身各細胞,

這是內功調息的功用。其法為:

1.自然深長,純任自然不用力,徐徐由鼻呼吸,使之深長成腹呼吸,

用意將氣納入小腹,是內功調息法。

2.氣沉丹田,即深長呼吸,使心氣下降沉入丹田,再用丹田之氣鼓

盪內臟蠕動,增加內分泌,促進營養,就是行氣作用。

五.養氣沉靜調息,心神內斂

太極拳首重養氣,凡動靜間均須沉心靜慮,自然調息,勻其鼻息,

凝其耳韵,斂氣凝神,愈積愈充,此養氣之道也。其法為:

1.沉靜調息:氣以直養而無害,養氣順乎自然,心動則意生,意動

則氣隨,意靜則氣沉,故調息必須心意沉靜。

2.心神內斂:除去心中雜念,使心神沉靜內斂與氣相守於丹田,沉

靜調息精氣交沛發生內勁。

六.行氣徐徐鼓盪,運貫週身

太極拳首重養氣,尤貴行氣。行氣之法,完全不用力,以心意

導引丹田之氣,運貫週身。設使氣停聚一處不動,則成死氣,有害

Page 26: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26

無益。故習太極拳,必須以意導氣,當氣下沉於丹田時,則加以鼓

盪,使生有活潑潑之機,以意導氣,運貫於週身;再以氣導勁,則

意至氣至,氣至勁透,先天內勁神化矣。其法為:

1.徐徐鼓盪:太極以心行氣,全不用力,用意導引徐徐鼓盪丹田精

氣,使之運行。

2.運貫週身:以氣運身,完全用心意引導丹田精氣,配合動作,運

貫各部而至週身,意到氣亦到,心意與氣配合而行,久則後天拙

力拙氣化盡,先天內勁自然增長,由習慣成自然,則一切意想力

得支配生理作用,而促進新陳代謝,故可卻病延年。

七.運動全神貫注,手眼相合

太極拳運動,要求心到、眼到、手到,動作間,務要全神貫注,

才不致散亂,而得完整一氣。運動以意運手,以手領肘、領肩、領

身而運行。手分左右,以鼻樑之重面為界,左手管身左半面,右手

管身右半面,兩足隨兩手上下相合運動。兩手又分賓主,以別用勁

先後輕重。互為賓主,在前者高者為主,後者低者為賓,適應虛實

開合運轉變換,而以手領導運動。眼神代表心意,意之所至,眼神

注之,氣亦隨之,兩眼正視主手指尖而運轉往還,則外體內氣動靜

相合,動作完整一致,是為「手眼相合」,久練則手隨眼打,勁跟

手發,而神化矣。其法為:

1.全神貫注:心到,眼到,手到,行拳佈式,務要全神貫注,才不

致散亂,必須心神專一。

2.主手應鼻:運動是以意運手,以手領肘領肩領身而運行,手分左

右,動作時在前者高者為主手,後者低者為賓手,均以主手領導

運動,與眼相合,而且正對鼻尖,謂之應鼻。

Page 27: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27

3.手眼相合,眼為心神意之所動,眼神注之,氣亦隨之,兩眼隨視

主手食指運動往返,則外體內氣動靜相合,而得動作完整一致,

是為手眼相合,久練則手隨眼打,勁跟手發,而得神化矣。

八.進退嚴守分寸,虛實分清

太極拳動作主宰於腰,由腳而眼而腰而手,宜上下相隨,完整

一致,貫串一氣,內外相合,要求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

故凡出手進退,要嚴守分寸,用掌舉步要虛實分清,力求圓穩之道,

其法為:

1.嚴守分寸:出手進退轉換,均要保持體態端正,重心勿出兩腳構

成底盤內,姿勢務求正確。

2.虛實分清:出掌分陰陽虛實,則收放均可奏效。舉步分虛實,虛

則以能隨意起落為度,實則要腿彎曲保持彈性。

九.步法輕靈圓穩,猶似貓行

1.輕靈圓穩:舉步輕則靈,圓則活,活則進退旋轉自如,必須氣沉

丹田,扣膝裹襠,乃能重心下沉而得穩定。

2.邁步為貓行:邁步學貓行,則得步法輕靈圓穩之妙矣。

十.太極陰陽互生,動靜隨心

太極拳運動,合太極陰陽互生之理,一動一靜,如環無端,隨心起

伏欲吾身練成一太極,則非一日之功,學者勉之,其法為:

Page 28: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28

1.陰陽互生:由太極生陰陽,陰陽育萬物,萬物歸陰陽,陰陽合太

極,前者由靜而動,後者由動而靜,故一動全身無有不動,一靜

全身無有不靜,靜中有動,雖動猶靜,皆陰陽變化互生之理。

2.動靜隨心:太極以心行氣,以氣運身,以柔克剛,故能隨時動員

(發勁)隨時復員(蓄勁)即動即靜,隨心起伏,輕靈便利,如

環無端,其力無窮,故能應敵變化而運用不盡也。

十一、步中定隨身換,進退顧盼。

太極拳步法皆隨身變換,一切動作姿勢,皆由中定而後虛實

變化,中定居中,每一式一勢,動作皆起於中定,止於中定。進

退顧盼皆然,其法為:

1. 步中定 一切動作步法,皆起於中定,步於中定,隨身勢變換為

進退顧盼。一切架勢皆由中定起,而後虛實變化為掤捋擠按,捋

挒肘靠及進退顧盼也。

2. 五步法 前進後退左顧右盼中定為五種步法,是皆起於中定,步

於中步。故中定步為下式的起步,亦為上式的止步。

3. 十三勢 掤捋擠按捋挒肘靠八法,合進退顧盼中定五步,為太極

拳十三勢,十三勢以中定一勢為主(如琵琶勢),以掤等十二勢

為輔。有中定然後有一切勢,一切勢皆不能離中定。每一虛實皆

先有中定而後有變化。勢勢有虛實,姿勢有中定,中定者,重心

之所寄托也,守中則順,失中則背,故虛實變化,皆起於中定,

亦止於中定。

Page 29: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29

十二 手開合步轉換,勁用纏絲。

1.開合轉換 太極拳之身手腰步的開合轉換,均走圓弧之形,盡是

圓活之意。每一動作,有全身大圓圈大開合,局部小圓圈小開合,

無論進退皆本於圓圈之作用,故均走螺旋形如纏絲然,陳家溝稱為

「纏絲勁」。

2.纏絲勁 為螺旋圓弧進退之勁也,和槍膛中的來福線同理。纏絲

法,可分為進纏退纏左纏右纏上纏下纏裏纏外纏大纏小纏順纏逆纏

等等。要皆即引即纏即進即纏不能分開,乃得陰陽互為之妙。

十三 引進落空合即出,因敵變化。

引進落空合即出,為太極拳散手攻守總訣。引進是化人,合出

即發人也。每一動作皆走圓圈,其作用:半圈化,半圈打,故每一

勢中,有攻有守,即拿即發,即化即打,渾然太極,無形無跡,運

之於無形,行之於無跡,開合虛實,陰陽奇正,因敵變化,運用無

窮。

Page 30: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30

第陸篇、太極操

太極操編排采太極拳陰陽、開合、虛實、吞吐、曲伸、圓轉之理,

配合呼吸練之,共有上下、左右、前後三組六節之動作,以強化人體

奇經八脈與十二經絡之暢通。

人身不外陰陽,背為陽,腹為陰,上為陽,下為陰,左為陽,右

為陰,外為陽,內為陰。故手三陽經行於手膊外,手三陰經行於手膊

內,足三陽經行於體幹外,足三陰經行於體幹內,氣之行走路線即循

陰陽內外法則。仙經之督脈。行於背之當中。統領諸陽經。任脈行於

腹之當中。統領諸陰經。背為陽、腹為陰。二經下交會陰。上會齦交。

一南一北。如子午相對。又如坎卦居北之正中。離卦居南之正中。一

定不易也。【萇氏武技叢書】言練形不外陰陽,陰陽不明從何練起。

故借動作之俯仰、開合、旋轉、推拉、曲伸、鬆抖導之以氣,以形合

氣,培養中氣,練氣實內,以達健身祛病之效。

太極操為陳泮嶺宗師所編之健身運動,簡單易學,舒服有

效,目的在普及社會,使人人均有健身機會,其動作雖僅六節,

然對於全身各部之運動量均能圓滿達到,並為演練太極拳套路

前之暖身運動,以達事半功倍之效。根據過去經驗無論男女老

幼,如能早晚按時依法運動,弱者能強,病者能癒。

以上六節運動之總功效為:1肌肉靈活 2氣血流暢 3內臟健

旺 4骨髓豐滿。

Page 31: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31

第一節 俯仰運動(俯仰天地) 功效 深呼吸 伸肌活腰 擴大肺活量.

說明 此節為禮拜天地之叩首動作,可平衡身體任督兩脈之陰陽兩氣,

仰身時,引天氣入任脈,俯身時,導地氣入督脈,行水火顛倒之功。

天地為乾坤,能合乾坤之正氣。此節動作拉抻人身背部至腳底之兩大

筋,增進其柔軟彈性以輕身延年。

動作

(一)自然式,面南,如圖(1)

(二)兩腳分開,寬同肩齊,並行而立。兩臂向左右輕輕同時平舉同肩高,

手心向地,五指伸直,如圖(2)。

(三)兩手翻轉向天,向上高舉于頭上方,兩掌相合後降至胸前,如圖

(3)(4)(5)。兩掌向上翻轉朝天,目注掌背,十指交叉,胸開背夾,氣吸滿

胸腹,如圖(6)。兩掌翻轉向內放下至胸前,如圖(7)。兩掌收回合十吸

氣,如圖(8)。

(七)兩肘張開,兩掌十指交叉,上體向前向下彎,兩膝不屈,下彎度數

視各人不同以不用力為度,逐漸加增,以能及地面為佳。兩掌向地下

按,同時呼氣,頭勿抬起,如圖(9)。雙手再鬆開,吸氣如圖(10),再往

地下按,吐氣,重覆二至三次(註:以手掌做下按動作,腰配合即可)。

(八)兩掌分開至兩足,上體慢慢彈起,兩掌隨身腰舉起,同時吸氣,如

圖(11)(12)。

(九)兩臂上舉至頭如圖(13)後,上體後仰,兩臂分開,氣吸到最滿,如

圖(14)。

(十)上體慢慢下彎,同時吐氣,兩掌隨身腰下落,如圖(15)

(十一)身體彎至極限時,兩手不停向後舉,同時兩掌變刁手,氣吐到盡,

如圖(16)。

(十二)上體用腰勁彈起,重覆(九)至(十一)一俯一仰動作三至四次。

(十三)收式:第(九)動作後將上身復直兩掌落下,向兩肩前彎曲,兩掌

徐徐下垂,氣息下沉丹田,眼向前平視。

Page 32: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32

圖(1)自然式

圖(3)手心翻轉向天

圖(4)上舉

圖(5)合掌

圖(6)托天

圖(7)

圖(8)

圖(9)按地

圖(10)

圖(11)兩手分開

Page 33: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33

圖(12)上身彈起

圖(13)兩手高舉

圖(14)身體微仰

圖(15)身體下俯

圖(16)兩手後勾

圖(17)收式一

圖(18)收式二

Page 34: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34

第二節 開合運動(蒼鷹展翅)

功效 發達肩膀 健強四肢 開胸調氣.

說明 太極拳每個動作都有下半身鬆腰落胯及上半身之開合(胸背折

疊).開胸則合背,合胸即開背,陰陽互為其根。此節如大鵬展翅之

動作,以腰腿升降帶動兩手做開合,可活開肩閘骨之筋肉(膏盲)並

開胸順氣,開時吸氣,意念在背後,合時呼氣,氣由左右交至胸前處。

動作

(一)自然式,面南,如圖(1)

(二)兩腳分開,寬同肩齊,並行而立。徐徐吸氣,兩臂向左右輕輕同時

平舉同肩高,手心向地,五指伸直,如圖(19)。

(三)鬆腰落胯曲腿下蹲,帶動兩臂向前合,呼氣沉於丹田,如圖(20)。

(四)兩腿徐徐伸直,帶動兩臂徐徐左右平分,開胸夾背,胸腔開展擴張

吸氣,如圖(21)。

(五)鬆腰落胯曲腿下蹲,帶兩臂向前合,呼氣沉於丹田,如圖(20)。

(六) 兩腿徐徐站直,徐徐吸氣帶動兩臂左右平分,開胸夾背,胸腔開

展擴張吸氣,如圖(21)。。

(七)兩腿徐徐鬆彎下蹲,兩掌收回腰再徐徐向前平伸,掌心向上,如圖

(22),氣息下沉丹田,貫滿兩掌指肚。

(八)兩臂先合十字手,如圖(23),再重覆(四)至(七)動作。

(十)收式:兩掌下按徐徐起身還原動作,兩臂下垂成自然式姿勢,如圖

(24)(25)。

Page 35: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35

圖(21)兩手張開

圖(19)手心向地,兩手平舉

圖(20)兩手前合

圖(22)兩手前穿

圖(23)十字手

圖(24)收式一

圖(25)收式二

Page 36: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36

第三節 旋轉運動(彩虹繞天)

功效 健強腎腰 增加肌肉伸縮性 靈活全身各關節

說明 左右手穿掌有解擒腕之法,翻身有劈卦之法。

本動作可拉到身體的側面經絡(肝經、膽經),以肚臍與命門為旋轉

中心。

動作

(一)自然式,面南,如圖(1)

(二)兩腳分開,寬同肩齊,並行而立。徐徐吸氣,兩臂向左右輕輕同時

平舉同肩高,手心向地,五指伸直,如圖(19)。

(三)體重先移至左腳,左手翻轉向上,眼注左手,如圖(27)。

(三)體重移至右腳,右手翻轉向上,左手翻轉向下,眼注右手,如圖(26)。

(四)身腰向左側旋轉,右手劃弧上舉,左手劃弧下降,兩臂配合一起旋

轉,如圖(27)。

(五)上體向左彎下,右手向左側劃弧至左腳面上,左手變刁手向後向上

鉤,如圖(28)。

(六)右手在兩足面間擺盪,由左足至右足,再右足至左足,如圖(29)(30)。

(七)上體由腰勁彈起,右手循原下彎路徑向上向右劃弧,如圖(31)(32),

至右側平肩止,掌心朝上。以上為左旋轉,再將體重移左足,反向做(三)

至(七)動作,為右旋轉。

(十四)上述動作左右旋轉為一次,收式時由右旋轉至左手平肩後,坐馬

步,右手翻轉掌心向上,兩手向內劃圓至胸前放下還原,如圖

(33)(34)(35)。

Page 37: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37

圖(25)左穿

圖(26)右穿

圖(27)劃弧上舉

圖(28)上體側俯

圖(29)

圖(30)

圖(31)

圖(32)

圖(33)收式一:兩手平肩

Page 38: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38

圖(34)收式二

圖(35)收式三

Page 39: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39

第四節 推拉運動(青龍出水)

功效 開合調息 伸縮腹背肌肉 增強腰胯力量

說明

推掌時,氣血腹前下灌前腿,仰掌向後拉時,氣由尾閭循脊骨上行至

後腦,再收掌氣過前額下歸丹田。

動作

一、左斜隅推拉

(一) 身左轉45度,面朝東南,先提右膝,兩手置於兩胯,如圖(36)。

(二) 右腿往西北方後退一大步,同時兩手向前掤起至肩高,如圖(37)

(三) 身後坐右腿,兩肘後拉,兩手轉成陽掌置腰際,如圖(38)。

(四) 兩掌轉向下,由左足兩側向前推,右腳蹬開右腿弓住,如圖(39)。

(五) 兩掌向上向左右平分,掌心朝上,上體向後仰,兩足不動後腿坐實。

目向天視,氣息吸入丹田,如圖(40)。

(六) 身轉正立直,兩掌向下落,右足並右足復原自然式,如圖(41)(42)。

二、右斜隅推拉

此上(一)至(六)為一次運動,如是左右方互換,連作2至3次。

圖(36)

圖(37)退左步

圖(38)後坐雙捋

Page 40: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40

圖(40)仰身雙掛

圖(42)收式二

圖(41)收式一

圖(39)俯身雙按

Page 41: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41

圖(44)抬臂上舉

圖(45)兩手分開

圖(46)蹲身合抱

圖(47)起身雙捧

第五節 曲伸運動(三光落地)

功效 促進內臟活動 增進消化能力 加強四肢力量

說明

此動伸放則彌綸六合,卷曲則收藏於密,若熊之冬眠,鳥之伸展。鍛

練腰腿及脊骨之伸縮性,尤能拉伸尾閭、項骨及腰椎。

動作

(一) 兩足並立,兩手交叉向上抬舉至頭頂上方,翻托成掌心向上,中指

相對,徐徐吸氣入丹田,如圖(44)(45)。

(二) 兩掌徐徐分開翻轉向前下落平肩時,身體同時下蹲,兩掌由膝前下

落合抱掌心向上,徐徐沉氣於丹田,如圖(46)。

(三) 身體徐徐起立,兩掌抱圓漸漸向上托起,如圖(47)。到額前時向上

翻轉,掌心朝天,徐徐吸氣入丹田,如圖(45)。

(四) 重覆(二)至(三)動作2至3次。

(五) 兩掌分開翻轉向肩落平徐徐下落成自然式。

-

Page 42: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42

圖(48)正面平甩

圖(49)左側平甩

圖(50)右側平甩

第六節 平均運動(四方逍遙)

功效 放鬆全身肌肉 氣血流暢 恢復正常狀態,心身舒暢。

說明 此節動作最為重要,有甩手鬆彈之法,配合腰胯,重點在兩腎之

間的摩擦,能暢通百脈,但主要鍛練人體之帶脈及中脈。前五節動作

在拉伸全身上下左右之筋骨,最後以鬆彈之法,讓筋肉保有彈性。

動作

(一) 左足向左橫跨同肩寬成自然步,兩手伸直左右平分與肩高,如圖

(48)。

(二) 兩膝稍曲,身體稍下蹲腰鬆胯正,兩臂下落,氣沉丹田,兩膝彈起,

身體左轉,右臂向左及左臂向後振平甩手。完全利用雙膝彈性及腰

部旋轉力量,配合呼吸自然輕微的將兩臂振開,如圖(49)。

(三) 兩膝再微曲,身體下蹲,兩臂下落,氣沉丹田,雙膝彈直身體轉正,

兩臂向左右振平甩手,氣吸入丹田,如圖(48)。。

(四) 如(二)式操作。向右轉向右後振開,如圖(50)。

(五) 如(三)式操作。身向左轉正面南。

此上為左右振臂一次,如是連做四次或八次。再轉正兩臂由外向內

劃圓前落按下成自然式姿勢。

Page 43: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43

第柒篇、九九太極拳四十二式競賽套路 重點說明及提要

1預備式 2開太極 3上步打擠 4右琵琶勢

5攬雀尾 6斜單鞭 7左右搬攔 8提手上勢

Page 44: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44

面南兩腳併立,體態自然。全身放鬆,平心靜氣。兩眼向前平視,

心神內斂,注守丹田,舌抵上齒齦,用鼻自然呼吸, 兩肩自然下垂,鬆

腰舒腹,兩手中指貼於大腿外側正中,如圖 1-1。

圖 1-1

【要領】 下顎微收,頸部自然而然直起,即豎玉枕。意念微放兩肘,兩 肩即自鬆開,胎元自收,以備輕靈運動。

Page 45: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45

體重沉於右腳,虛左腳向左橫跨約肩寬成自然步,兩腿鬆開,是直

非直,保持靈活彈性,兩胯保持平行端正,扣膝圓襠,輕提會陰,尾閭

中正,腰勁下沉,使下盤穩固。如圖 2-1。 (一)上下掤按 吸氣,由前式兩臂徐徐自前平舉,高與肩齊,手梢不用力,十指

自然下垂,徐徐吸氣,目注兩掌,如圖 2-2。再鬆腰曲腿,徐徐沉氣,

歸入丹田,再由丹田直貫注四肢。兩臂仍平舉向前,垂肩墜肘,兩腕

曲而不折,十指自然微頂,手心向前下方,作雙手推按狀,如圖 2-3。此動如天地開辟,陽清為天,陰濁為地,體內陽昇陰降,上輕下固。

【要領】 動作配合呼吸,用意不用力,以心行氣,以氣運身,虛靈頂勁,氣沉

丹田。

圖 2-1

圖 2-2

圖 2-3

Page 46: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46

(二)左右掤按

由前式鬆腰舒腹,以腰為軸,徐徐左右轉動(左重則左虛,右重

則右杳),配合呼吸,先用左肩推左手,上體右擰,繼用右肩前推右手,

上體再左擰。氣在腹內鼓盪運行,貫注兩手,先左手,後右手,目視

前掌。作畢,復行轉正成雙推掌,如圖 2-4、2-5、2-6。

【要點】 1 使氣在腹內鼓盪,上昇於頂,前貫於掌,下注於腳,以活肩胯,穩固

下盤。及練習轉腰、順肩、催胯、行氣貫掌之動作。 2.掤按兩相求,為太極拳基本手法,掤要以纏絲滾動化開,高約與眉齊,

按要沉肩墜肘,手成反弓之型。 3.腰為一身樞紐,腰動則先天之氣如車輪旋轉,氣遍全身,而不稍滯,

無處不隨腰運動圓轉。腰為全身之主宰,虛實變化,皆由腰轉動,故

腰鬆則全身皆鬆,轉換輕靈,而氣下沉,兩足有力,下盤穩固,四肢

開合、變化皆能得機得勢,所以每動作前先行鬆腰,以求輕靈圓活與

氣淨。

圖 2-4

圖 2-5

圖 2-6

Page 47: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47

(三)繞弧旋轉 1.由前式兩腿不動,鬆腰徐徐吸氣,兩手先向左橫移,如圖 2-7。 2.由前式上體向右擰轉面朝西南,兩手隨上體右轉劃弧(向上向右)至右

側按劈,如圖 2-9。 3.由前式兩手隨身腰由右續向前下向左上劃弧至左前方,高與肩平,面

對東南,徐徐起身,如圖 2-10。

圖 2-7

圖 2-8

圖 2-9

圖 2-10

Page 48: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48

【要點】以腰為中心,脊柱為立軸,在身前劃一圈,使腹內之氣隨腰

部搖轉鼓盪,運貫全身,並練習雙手隨腰旋轉之運動,要求內外合一,

意氣神一致。

(一)右採捋 由前式徐徐吸氣,上體繼向右擰約 45 度,體

重移置左腿,右腳跟內旋,兩手隨身擰,右手心向

外翻,虎口朝下,左手心向內翻,虎口朝上,手心對內,指尖與眉齊,

兩掌向右採捋相距約一小臂長,目視左掌,如圖 3-1。 (二)上步左平擠 1. 由前式鬆腰坐右腿下蹲,左腳先收至右腳旁,左手同時向胸前下切,

右手向後帶至右腰旁,如圖 3-2。 2.左腳前邁一步,身腰前移,蹬開後腿成左弓步,向前打擠,左手心朝

內,右手心朝前,指根扶於左手腕內,向前頂勁,同時頂頭塌腰,氣

沉丹田以貫注兩手,面對正南,如圖 3-3。

圖 3-1

圖 3-2

圖 3-3

Page 49: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49

【要點】 1.右手外翻採捋時,先與口齊高護面,再轉至與肩平高。 2.左小臂平擠橫放(掤),約與心高,右手沉肩墜肘前推(按), 【應用】 對方沖擊或摔擊我上部時,我用右手採或架其來擊之手,用左手捋

撥之,使其向前落空,並搖動其重心順勢下落,雙手擠法進步打擊之,

使其向後跌出。

(一)開 1.由前式鬆腰坐右腿,身右轉約九十度,面對西方。同時扣回左腳尖,

兩手下落按於腹前,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如圖 4-1。 2.前動不停,兩手繼向左右平分,體重再徐徐移至左腳,手心翻轉向前,

高與肩齊,如圖 4-2。 (二)合

由前式坐左腿,虛右腳向西向內移成中定步,同時兩手合抱於胸

前,均成立掌,右前左後,手心相向,成右琵琶勢,氣沉丹田以貫

注兩手,體態端正面對西方,目視右掌,如圖 4-3。 【要領】

配合動作幅度的大小,開為吸,合為呼,以增大呼吸量。

Page 50: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50

【說明】

太極拳琵琶式,即所以護三絕(眉間、中脘、氣海三穴),步為中

定步,前腳為虛,後腳為實。為太極拳基本樁勢,諸勢之母,多站多

練,基礎悉在於是,變化盡在於是,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兼三才仍歸入於道也。左手護身為主,右手攻擊為賓,主賓要分明。

本攬雀尾六個動作包含上下左右前後,練習掤捋擠按四法,暗含

採挒肘靠四法,可以單用,亦可以連用。

圖 4-1

圖 4-2

圖 4-3

Page 51: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51

(一)下捋上掤

1.由前式徐徐吸氣,身右擰,體重先移右腿,右手向右上方外旋掤出成

陽掌,指尖與眉齊,左手配合身擰內旋成陰掌,置於右手下,如圖 5-1。 2.鬆腰身左轉,全體徐徐下蹲,坐實左腿,兩掌隨身後引,左手先收於

腹前成陽掌,右手前劈成陰掌,如圖 5-2。 3.動作不停,兩掌隨身左轉,左手盪至左肩高,身再向右迴正,兩掌向

前上方掤起,如圖 5-3。

【要點】

1.右手上掤時,手心朝上配合吸氣,對應天上之三光日月星電波。 2.下捋時,左手由下向上劃弧為引地下三寶水火風磁場。 3.兩手相合為將日月星與水火風合為精氣神。

圖 5-2

圖 5-1 圖 5-3

Page 52: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52

(二)左捋平擠 1.由前式鬆腰後坐,徐徐吸氣,先身腰稍右擰,左手推右手隨身向右微

領(採),如圖 5-4。 2.然後身腰回向左轉約九十度,臉隨身轉向西南,然後坐左腿,同時兩

手向左上捋,左手心外翻,與左肩平,右手向內翻與眼平,如圖 5-5。

3.由前式鬆腰,徐徐轉正面南,同時右小臂下落於胸前切推,左掌手指

根扶住右腕內,高與胸齊,然後頂頭塌腰,徐徐沉氣,後腿蹬開,前

足撐住成右弓步,兩掌向前平擠,如圖 5-6。 4.動作不停,右手向外翻轉下切成陰掌,左掌按於右腕上。涵胸拔背,

氣沉丹田以貫注兩手,體態保持端正,面對正西,目注右掌,如圖 5-7。

圖 5-4

圖 5-5

Page 53: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53

(三)雙捋雙按

1.由前式兩手先向前鬆開,徐徐吸氣,後坐左腿,兩肘隨身後縮下沉,

兩手變陽掌,向後收至腰之兩側,然後身腰左擰約三十度,兩掌隨身

轉,面對西南,如圖 5-8。

圖 5-7

圖 5-6

Page 54: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54

2.由前式兩掌先平掤與胸高,右手穿於左肘,左手扶於右肘。身向右轉,

兩手在胸前劃上半圓後,分開成陰掌下按,同時身腰下沉,尾閭微收;

手指微領,勁由跟催,弓步前推,兩虎口相對,如圖 5-9。

【要點】按以腰攻,按掌用著似傾倒。須用腰催肩,肩催肘,肘催手。 【應用】例如對方被我雙捋引進落空時,彼重心搖動,立足不穩,我

乘機翻掌按其胸部,使其向後跌出。

圖 5-8

圖 5-9

Page 55: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55

(一)右刁手 由前式鬆腰徐徐吸氣,後坐左腿,扣右腳,身左轉,面南,同

時兩手隨身轉向左後方捋,右手以肘為軸,隨身腰右擰,經面前向左

向下再向右上挑成刁手,左手指扶右腕內側,面對西南,體重移置右

腿,左腳跟提起,目視右掌,如圖 6-1、6-2。 (二)左單鞭

由前式鬆腰坐右腿,身左後轉向東北,左腳向東北邁進一步成

左弓步,右手刁手不動,同時左手心朝裏,由面前隨身左轉向外翻,

手心向前向下按成陰掌,食指與鼻尖相對,頂頭塌腰,垂肩墜肘,氣

沉丹田以貫注前掌,扣膝裹襠,體態保持端正,面對東北,目注左掌,

如圖 6-3。

圖 6-2

圖 6-1

圖 6-3

Page 56: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56

【要點】

1.單鞭者,單手成鞭或兩手合為一條鞭,為太極拳重要象形招法,如常

山之蛇,能夠頭尾相應,招前顧後。前手如蛇頭,後手如蛇尾,成太

極陰陽圖形.右手三指(姆食中)緊撮成尖可以點打,無名指與小指併靠

前三指,如此腕部靈活,心氣也不會悶。 2.攬雀尾與單鞭互為奇正,陳鑫謂太極拳之兩儀。

(一)開 由前式鬆腰徐徐吸氣,身腰右擰,坐右腿,同時右手向後反掌,

雙手皆翻成陽掌,面對東南,目顧右掌,如圖 7-1。 (二)合

由前式身左擰,體重移左腿成左弓步,右掌從右向上向左劃弧,

與左掌合成抱球狀,面對東北,如圖 7-2。 (三)向右搬

由前式鬆腰,身右後轉,扣左腳尖,同時兩手仍抱球狀,隨身轉

向右後方搬,徐徐沉氣,目視右掌,如圖如圖 7-3。

Page 57: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57

(四)向左攔 1.由前式鬆腰坐左腿,右腳鬆開換步順直,兩手向下向後向前劃弧翻掌,

右手翻成陽掌朝右斜方,左手為陰掌置右肘下,面南西南,如圖 7-4。 2. 由前式鬆腰,徐徐吸氣,身左擰,坐左腿,右搬左下捋。曲腿下蹲,

同時右手下落用小臂向左下方攔壓,右肘與左膝蓋相合;左手下按成

陰掌,置於左膝外側,面對東南,目視右掌,如圖 7-5。

圖 7-1

圖 7-2

圖 7-3

Page 58: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58

【要點】

1. 向左攔動作時,左掌先下按於左胯側,右臂攔壓方能配合腰襠下落,

同時右膝要內扣。 2. 手向外化對方來擊為搬,向裏化為攔,即外搬裏攔。 【應用】

例如對方右手擊來,我用右手向右搬開,對方繼用左手來擊,我用

左手採其腕,用右小臂挒壓其右臂,使其前傾成背勢。

1.由前式鬆腰起身,右手外翻成陰掌,如划水般下撥於襠前,左手由

左至右似風掃,手心朝右橫撲於面前,體重移置右腳,如圖 8-1。2.右

圖 7-4

圖 7-5

Page 59: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59

腳不動,左腳前移成自然步。同時左手翻成陰掌收於胸前,右手翻成

陽掌收於腹前,如圖 8-2。 3.徐徐起身,兩腿伸直,同時右手向前向上提起,架於額前上方,

左手下按於腹前,大指對臍,兩手均成陰掌,體態端正,面南,目平

視,如圖 8-3。

【要點】

1. 提手者若提物向上,為上掤手,與套路之單鞭下勢相對(提手上下天

地分,單鞭左右陰陽連)。太極拳的套路編排上有左必有右,有上必

有下,有前必有後,以合乎太極陰陽之理。此招用意是用掌背擊敵

之下顎。腰腿隨其伸縮上下,可練脊骨之伸縮力。 2. 以上左右搬攔及提手上勢,係連用法,運動時要一氣完成。

圖 8-1

圖 8-2

圖 8-3

Page 60: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60

9白鶴亮翅 10摟膝拗步(二) 11左琵琶式

12並步進步搬攔捶 13如封似閉 14十字手

Page 61: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61

(一)左亮翅 由前式鬆腰徐徐吸氣,身左轉九十度,左腳不動,右腳前移半

步,扣膝向東,同時左手下落護襠向左上方挑起,高與眼平,右手

向左劃弧護面下落,雙手左挑右按,抱琵琶,面對東北,目視左手,

如圖 9-1。 (二)右亮翅

由前式鬆腰徐徐吸氣,身向右後方旋轉,面對西南,坐實右腿,

左腳跟提起,腳尖向東,同時右手向下護襠向右上挑起高與眼平,

手心斜向上。左手向右劃弧護面下落,與右手環抱於胸前(抱琵琶),

面對西南,目視右手,如圖 9-2。

【要點】 1 兩手隨身轉,上手護面,下手護襠,挑掌時配合丁字步下沉身腰,掌

圖 9-1

圖 9-2

Page 62: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62

力方能充實。 2.前動提手上勢為上下伸縮,此動白鶴亮翅為左右旋轉,為向裡纏動作

(與雲手向外纏旋轉路徑相反),後動摟膝拗步為前後吞吐。故本套太極

拳兼具上下左右前後之球形運動,使身體平均發展。

(一)左摟膝拗步 1.由前式鬆腰,身左轉對東,坐實右腿,左腳向前邁一步,同時右肘上

提,右手立掌置於右耳旁,手心對耳,食指前指,左手向下摟於右膝

上方成陰掌,護於襠前,面對東南,目前視。 2.鬆腰徐徐沉氣,上身向前向左擰,面對東,右腿蹬開,左腳掌前撐成

左弓步,同時右手立掌隨身轉順鼻尖向前貫出推按成陰掌,同時左掌

摟至左膝外側成陰掌,掌根下按與前掌配合,氣沉丹田以貫注兩手,

目視右掌,如圖 10-1。 (二)右摟膝拗步 左琵琶 1.由前式鬆腰徐徐吸氣,上體微後坐,左腳尖外擺約 30 度,身前移坐

實微曲之左腿,右腳前移靠左腳旁點地,身左擰約 45 度。同時左手由

下向左後上方挑起上竪,手心斜向上,右手由上向左護面橫於胸前(兩手抱琵琶),面對西北,目視左掌,如圖 10-2。 2.由前式鬆腰,徐徐沉氣,先將身回轉向東,提左肘,左手向前成立掌,

置於左耳旁,手心對耳,食指前指,右腳前邁一步,右手隨身轉向下

摟於左膝上方護於襠前,目視東方。 3.然後向右擰約 45 度,前腳掌撐住,左腿徐徐蹬開成右弓步,同時左

手隨身順鼻尖向前貫出推按成陰掌,右掌摟至右膝外側成陰掌,掌根

下按與前掌配合,頂頭塌腰,沉肩墜肘,涵胸拔背,氣沉丹田以貫注

兩掌,目視左掌,如圖 10-3。

Page 63: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63

【要點】 1.摟膝拗步原為拗單鞭,與單鞭為相對動作,楊家舊稱又有摟膝打肚掌

或擊胸掌之名,為太極拳中重要動作。下摟之掌需以腰轉帶動,才能

化開來力。

2.此勢為後手發,前手打,為以陰貫陽之交叉運動。 3.『開太極』之提按掌為原地馬步,摟膝拗步為進身弓步。提有上掤之

勁,按有下劈之勁,兩者以纏絲貫穿,指領根催,舒指坐腕,有大海

浪捲,浪落(劈),浪推之意象。

圖 10-1 圖 10-2

圖-10-3

Page 64: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64

由前式鬆腰,上體微後坐,兩手鬆開。身稍右擰,右腳尖外擺 45度,坐實右腿,左腳提收於右腳旁,腳尖著地。同時右手按掌配合身

擰向右劃一平圓收於右胯旁,左手內旋照面。兩手如抱琵琶狀,目視

左掌。

(一)並步左搬 由前式,左腳往前半步,右腳向前靠左腳並立,身微下蹲,對正東

北,同時雙手向左搬推,左手在上與眼平,外翻成立掌,拇指應鼻,

右手按掌在下與腰同高,左肘對左胯外側,右肘斜橫於胸前,徐徐

沉氣以貫注兩掌,面對東北,目視左掌,如圖 12-1。 (二)進步右攔

由前式鬆腰,坐實右腿,左腳前邁一步成右坐步,同時兩手握成陽

拳左前右後,由身左前上方向身右前下方攔壓,左小臂斜橫於腹前,

右陽拳收附腰右側,身下蹲,面東,目視左拳,如圖 12-2。

圖 11

Page 65: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65

(三)右沖拳 1. 由前式原地蹬開右腿成左弓步,同時右拳向前平沖,左手變立掌,

附於右肘內側,頂頭塌腰,沉肩墜肘,涵胸拔背,氣沉丹田以貫注

右拳,目視右拳,如圖 12-3。

(一)雙捋

1.由前式鬆腰徐徐吸氣,原地後坐右腿,同時左掌由右小臂下方沿

外側向前撐出,右拳變掌,由左腕上向後抽,收至左肘,兩手旋轉

成陽掌,面對東北,目前視,如圖 13-1、13-2。 2.然後身腰後抽再向右擰約 40 度,兩肘同時後縮雙捋,兩手均陽掌

置於腰之兩側,面對東南,目視右掌,如圖 13-3。

圖 12-1

圖 12-2

圖 12-3

Page 66: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66

(二)雙按 1.由前式鬆腰徐徐隨身左轉,同時右手沿左小臂穿至左肘,左手扶

於右肘內,兩手抬與胸高。動作不停,兩掌在胸前劃圓,翻成陰掌

下按,同時坐實右腿,保持尾閭中正蓄勢待發,如圖 13-4。 2.右腿蹬開成左弓步,雙掌即向前按出,同時頂頭塌腰,沉肩墜肘,

氣沉丹田以貫注兩手,面對東北,目視雙掌,如圖 13-5。

圖 13-1

圖 13-2

圖 13-3

Page 67: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67

1.由前式鬆腰徐徐吸氣,後坐右腿,兩掌先向下落與腰同高。扣左腳,

身左轉下蹲,同時左手在上,右手在下,隨身轉護襠前,如圖 14-1。 2. 再坐實左腿,身右後轉向南方,右腳後移收至左腳旁,兩手隨身轉

護於襠前,如圖 14-2。 3. 右腳橫開一大步,然後坐實右腿,再內移左腳成自然步,同時兩掌

向左右分開,隨身起立,向上劃圓弧,兩手相合於胸前,交叉環抱,

兩手心互向左右,頂頭竪項,沉肩墜肘,涵胸拔背,鬆腰舒腹,氣

沉丹田,體態端正,目平視前方,如圖。調息養神,然後再作下式, 如圖 14-3、14-4。

圖 13-5

圖 13-4

Page 68: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68

【說明】

由預備式至此勢(十字手)止,在此可以調息養神,但意仍不斷,

圖 14-1 圖 14-2

圖 14-3

圖 14-4

Page 69: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69

十字手可接續下段,亦可合太極收式。至此段共十四勢,亦為小太

極套路,適合初學者習練以奠其基。有馬步(開太極)、弓步(單鞭,

摟膝拗步)、中定步(右琵琶式)可以多站之以加強腿力。

九九太極拳前十四勢提要說明表

步型 招式名稱 手法

自然步 提手上勢(開) 十字手(合) 掤按

馬步 開太極(前按) 十字手(下按) 掤按

中定步 右琵琶式(中定步) 左琵琶式(虛步) 掤按採挒

弓步 上步打擠—左平擠 攬雀尾-右平擠 擠

攬雀尾(左捋) 上步打擠(右捋) 採捋

如封似閉(左按) 攬雀尾(右按) 按,封閉

斜單鞭(順步) 摟膝拗步(拗步) 按掌刁手

後坐步 左右搬攔(右搬左攔) 搬攔捶(左搬右攔) 採挒搬攔

側 丁字步 白鶴亮翅(左亮翅) 白鶴亮翅(右亮翅) 挑掌

Page 70: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70

15斜摟膝拗步 16轉身抱虎歸山 17 斜單鞭 18 轉身肘底看捶 19拗步倒攆猴(三) 20斜飛勢 21左右搬攔 22提手上勢

Page 71: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71

(一)白蛇吐信 由前式鬆腰,徐徐吸氣,左腳不動,右腳跟提起,上體左擰面對

東南方,同時右手立掌翻成陽掌向左斜方穿出,左手立掌翻成陽掌收

至右肘窩;退右腳,左手陽掌順勢由右小臂上穿出,右陽掌收至左肘

處,如圖 15-1。 (二)右琵琶

坐實右腿,身右擰面對西方,同時右手向下隨身腰摟膝護襠,摟

過右膝向西北方挑起,食指正對鼻尖,左手隨身轉向右護面,環抱於

胸前,目視右掌,如圖 15-2。 (三)由前式鬆腰徐徐沉氣,身左轉面對東南,左腳隨身轉向東南

邁進一步,右腿徐徐蹬開,成左弓步,同時左手向下向後摟至左膝外

側,右手提肘立掌,掌心對耳,從右耳側向前貫成出陰掌,氣沉丹田

以貫注兩掌,面對東南,如圖 15-3。

圖 15-1

圖 15-2

圖 15-3

Page 72: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72

1. 由前式鬆腰,徐徐吸氣,坐右腿,扣左腳再坐左腿,身右後轉向

西,同時右手下落於腹前向右摟,提左肘,左掌置左耳側面向西,如

圖 16-1。 2. 繼續隨身右轉,右腳向西北隅邁足一步,然後蹬開左腿成右弓

步,同時右手繼向右後摟膝護襠,左手以指領掌,由左耳側向西北方

貫出,氣沉丹田以貫注兩掌,目視左掌,如圖 16-2。

【說明】

抱虎歸山為將虎抱住再送出去之意,應用上帶有摔角,為摟膝

拗步左右轉身之法。

圖 16-1

圖 16-2

Page 73: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73

1. 由前式鬆腰,徐徐吸氣,後坐左腿,扣右腳,身左轉面西,同時

右手由右胯經面前向西北劃圓弧,挑成刁手,左掌附小臂內側,坐實

右腿,提起左腳跟,面對西北,如圖 17-1、17-2。 2. 由前式鬆腰,身左後轉向東南,左腳向東南移足一步,右刁手不

動,左手心向裏裹,由面前隨身左轉向外,翻成陰掌向前按出,右腿

徐徐蹬開成左弓步,目視左掌,如圖 17-3。

圖 17-1

圖 17-2

圖 17-3

Page 74: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74

(一)左採右柺 1. 由前式鬆腰,徐徐吸氣,身稍後坐,左腳尖外擺,左轉身左手向左

劃採,右勾掌鬆開向右撲掌,如圖 18-1。 2. 體重移至左腳,提右膝吸氣,兩手握拳,右臂略高,如圖 18-2。 3. 身左轉向東,右腳向南落成左弓步,同時左手握陽拳收置左腰側,

右手隨身轉向前成陽拳柺砍手心向上,沉肩墜肘置於胸前,如圖 18-3。

【說明】提右膝時,高度要適中,才能保持重心與靈活。

(二)下壓上鑽 由前式鬆腰徐徐沉氣,坐實右腿,左腳復移半步,足尖點地成左虛

步,同時右拳翻轉成陰拳下壓胸前,左手陽拳由右拳上鑽出,高與眼

平,氣沉丹田以貫注左拳,目視左拳,如圖 18-4。

圖 18-1

圖 18-2

圖 18-3

Page 75: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75

圖 18-4

1. 由前式鬆腰,左拳變陰掌下按,如圖 19-1。右腳不動,左腿提起成

獨立步,徐徐吸氣,同時右拳變陰掌前撐,左肘上提,左掌變立掌

置左耳側,目視右掌,如圖 19-2。 【要領】提腿與撐右掌提左手,要協同動作。 2. 由前式鬆腰徐徐沉氣,左腳後退一步落地成右弓步,同時右手向下

摟至右膝外側,左手向前貫出成陰掌,左肩微順,右肩微合,頂頭

塌腰,沉肩墜肘,涵胸拔背,氣沉丹田以貫注兩手,體態端正,目

視左掌,成左倒攆猴,如圖 19-3。 3. 由前式鬆腰徐徐吸氣,左腳跟順直後,坐實左腿,右腳收靠左腳點

地,同時左手立掌上豎向右護面,右掌隨身擰向右後挑起,面向西

南,目視右掌,如圖 19-4。 4.隨身轉向東,同時左手下摟護襠,右手提肘成立掌,置於右耳側,鬆

Page 76: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76

腰蹲身,目視東方。退右腳成左弓步,右掌向前貫出按平成陰掌,

左掌摟至左膝外側,右肩前順,左肩微合,涵胸拔背,沉肩墜肘,

鬆腰沉氣以貫注兩掌,體態端正,成右倒攆猴,如圖 19-5。 5.重覆動作 3 與 4,惟左右方向相反,成左倒攆猴,如圖 19-6、7

圖 19-1

圖 19-2

圖 19-3

圖 19-4

圖 19-5

圖 19-6

Page 77: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77

【要領】 1.柔活兩臂,練習腿桩,堅實腰脊,運動督脉,遇敵襲擊時,我退步

先用前手化其勁,再以後手貫擊其面或胸部。兩手上下皆要走橢圓或

立圓形,不可柺硬彎。 2.拗步倒攆猴為摟膝拗步之退行法。

(一)左右開 1.由前式鬆腰徐徐吸氣,後坐左腿身左擰,同時左手由上向左後

方捋成陰掌,右手向右前內旋成陽掌,兩手向左右撐開高與肩平,如

圖 20-1。 【要領】此動為左採右挒手法,配合腰勁向後引領,兩手位置要在身

圖 19-7

Page 78: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78

之左右。 【應用】例如對方採我左手,我用左後方以捋勢領之,使其前傾。 (二)上下合

由前式鬆腰,坐實右腿身下蹲,體重移右腿,左腳向前點地,面

對東北,同時右手立掌上豎向左護面,位於左肩前,手心朝左,左手

下落護襠手心朝右,兩手心上下相應,面東北,如圖 20-2。 【要領】蹲身蓄勁掩護 (三)前後挑

由前式左腳向東北邁進一步成左弓步,同時左手立掌上挑與肩

平,右手立掌由上向下按成陰掌,坐腕於右胯外,頂頭塌腰,沉肩墜

肘,氣沉丹田以貫注兩手,面對東北,目視左掌,如圖 20-3。

【說明】 斜飛勢與野馬分鬃一樣,主要表現八法之四隅勁,本式斜飛定式

時為上下挒,與野馬分鬃之左右挒用法不同,並均衡鍛練人體不同方

位之伸縮力。

圖 20-1

圖 20-2

圖 20-3

Page 79: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79

由前式鬆腰,坐右腿,扣回左腳尖,身右後轉,面向南方,同時右

手陰掌在下,向右後方搬化,左手掌心向前向右攔掃,如圖 21。

【要領】此處左右搬攔為左右迴旋動作。

1.由前式,收右腳與左腳成自然步,右手隨腳向右下劃抱於襠前,

左手收成陰掌在胸前。兩手上下相抱,如圖 22-1。

圖 21

Page 80: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80

2. 徐徐起身,兩腿伸直,同時右手向前向上提起,架於額前上方,

左手下按於腹前,大指對臍,兩手均成陰掌,體態端正,面南,目平

視,如圖 22-2。

【要領】

1.以上左右搬攔及提手上勢,係連用法,運動時要一氣完成。 2.第一段提手上勢為進步,本段為退步。

圖 22-1

圖 22-2

Page 81: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81

23白鶴亮翅 24摟膝拗步 25海底針 26扇通臂 27翻身撇身捶 28退步搬攔捶 29活步攬雀尾 30單鞭 31雲手(二) 32單鞭

Page 82: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82

本勢動作應用及要領,均與前第九勢相同,如圖 23-1、23-2。

上左步摟膝按掌。本勢動作應用及要領,均與前第十勢相同。

如圖 24。

圖 23-1

圖 23-2

Page 83: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83

圖 24

(一)向右提捋

由前式鬆腰起身,徐徐吸氣,左腳後收半步,腳尖點地成左

虛步,同時左手由右手臂下前穿按,右手抽回提肘掤成立掌至右

額前,如圖 25-1、25-2。 (二)向下探刺

由前式兩腳不動,徐徐沉氣下蹲,右掌配合曲膝向前下方探

刺,左掌附右腕內,目視右掌,頂頭沉肩,氣沉丹田,如圖 25-3。

Page 84: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84

圖 25-1 圖 25-2 圖 25-3

【說明】

海底為人體之最下部,指會陰穴部位,廣泛來說為人體肚臍以下之

部位。以掌指喻針來點刺攻擊敵人之下部要害為海底針,指尖須朝下。

【應用】

由前式設摟膝拗步之右掌被對方所擒,我則速以左手沿右小臂下前

撐解脫並以右掌向下探刺。此式亦含太極八法之採法,能反採敵之手

腕。

1. 由前式鬆腰起身,徐徐吸氣,坐實右腿,左腳前進半步,成左弓步。

同時右手由下向上挑後外翻上架,左手沿右臂內側向前推送,兩掌虎

口相對,右掌置於額前,左掌前按,目視左掌,氣沉丹田以貫注兩手,

Page 85: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85

面東,如圖 26-1、26-2。

圖 26-1 圖 26-2

【要領】兩掌雖斜托,但兩胯要端正。 【應用】例如對方襲我,我用右手上架化開,同時用左掌將其按出。

(一)翻身 由前式鬆腰徐徐吸氣,後坐右腿,扣左腳尖,身右轉面向南,兩手

舉至頭上方成雙托掌,如圖 27-1。 (二)撇打

1. 身繼向右轉,坐實左腿,右腳向西北移半步,同時蹬開左腿成右弓

步,左手下降成陰掌扶右肘內,右手握拳曲臂,以肘為軸心隨身向後

翻轉,右小臂豎起,拳心照面,如圖 27-2。

Page 86: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86

2.右拳向西向下撇壓與胸平成陽拳,同時左手陰掌由右拳上向前劈按,

右拳收回置腰側,面對正西,目視左掌,氣沉丹田以貫注兩掌。如圖

27-3

圖 27-1 圖 27-2 圖 27-3

【要領】 翻身劈拳推掌須協同動作,左掌虎口向下。 【應用】例如對方從身後擊來,我用轉身用右拳劈出,繼用左掌撲

擊之。

(一)左搬右攔 由前式鬆腰徐徐吸氣,兩腳不動,後坐左腿,同時左手向左搬,

握拳收回腰間成陽拳,右拳由腰側向前繞圈翻成陽掌,向左下方攔

Page 87: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87

壓,面對西南,氣沉丹田以貫注兩拳,目視右拳,如圖 28-1。 【應用】例如對方正面擊來,我用左手搬採對方手腕,同時用右小臂

攔擊其臂。 (二)右搬左攔

由前式鬆腰徐徐吸氣,右腳收至左足側,兩手均成陰拳置於左

腰側。右腳後退一步,坐實右腿後順直左腿,同時右拳向右外搬採,

收回腰際成陽拳,左手變陰拳由左側向上向前繞圈再變陽拳,向右

下攔壓,氣沉丹田以貫注兩拳,面西北,目視左拳,如圖 28-2、28-3。 【應用】例如對方繼進撲擊,我乃退一步,同時用右手搬採對方手腕,

用左小臂攔擊之。 (三)弓步沖拳 由前式鬆腰徐徐吸氣,兩腳原地不動,蹬開後腿成左弓步,同時

右拳向前平衝成立拳,左手變立掌扶於右肘內側,同時頂頭場腰氣沉

丹田以貫注兩手,體態端正,面對西方目視右拳,如圖 28-4。

圖 28-1 圖 28-2 圖 28-3

Page 88: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88

圖 28-4

【應用】例如對方迫近我身時,我則乘勢用右拳沖擊之。 【要領】此段搬攔捶為五步之退步。亦可上步搬攔,使進退靈活。

(一)右後捋 由前式鬆腰徐吸氣,兩腳原地不動,後坐右腿,身右擰,同時右手

變掌,由右上方向後捋,掌心朝外,左手扶右腕背,面對西北,目視

右掌,如圖 29-1。 (二)進步前上掤

由前式左腳尖外擺約 30 度復踏實,右腳邁進一步成右步,同時右

手下落,隨右腿前進經腹前與左手合後向上掤,虎口向上,手心向內,

高與眼平,左手扶右腕內側,頂頭塌腰,沉肩墜肘,涵胸拔背,氣沉

丹田以貫注兩掌,如圖 29-3、29-4。

Page 89: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89

(三)標步左捋

由前式鬆腰徐徐吸氣,右腳不動,左腳尖仍外擺前邁一步,置於 右腳尖前方成標步,同時左手推右手隨身擰向右微領,再向左後捋回,

面西南,目視右掌,如圖 29-5。 (四)上步打擠

由前式鬆腰左腳不動,右腳邁進一步成右弓步,同時徐徐沉氣,

貫注兩掌,左掌指根推右手腕向胸前下切,繼向前平擠,面西,目視

右掌,如圖 29-6。 (五)雙捋

與第五勢動作相同 (六)雙按

與第五勢動作相同

圖 29-1 圖 29-2 圖 29-3

【要領】

攬雀尾在本拳套中為中定步,故加練活步,以補其缺,且備活步推

Page 90: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90

手之用。

圖 29-4 圖 29-5 圖 29-6

圖 29-7 圖 29-8 圖 29-9

Page 91: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91

與第六勢斜單鞭動作相同,惟此動為正單鞭,面向正東。

圖 30-1 圖 30-2 圖 30-3

【要領】單鞭為太極拳重要動作,本套太極拳斜正方向均練習之。

(一)起式: 由前式鬆腰徐徐吸氣,身右轉坐實右腿,扣左腳尖對南方,同時

鬆開右掌,向右後雲劈,左掌隨身轉向右上托,置於右肘下,高與胯

齊,如圖 31-1。

Page 92: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92

(二)左雲手 由前式鬆腰徐徐吸氣,坐右腿,身左轉回正坐馬步,同時左手向

上劃圓弧,手心朝裏由右向左雲護面,右手由右向下向左抄護襠前,

掌心向下,目視左手,如圖 31-2。 身繼向左後轉,體重移左腿,同時左掌隨身轉向左雲至左後方成陰掌

按平,高與肩齊,右掌隨身轉向左上托,置於左肘下,高與胯齊,徐

徐沉氣,面對東北,目視左掌,成左雲手,如圖 31-3。 (三)右雲手

由前式鬆腰,徐徐吸氣,坐實左腿,收回腳並立,身右擰,同時右手

向上劃圓弧,向右雲護面,手心向內,隨身轉擰,左手向下向右劃一

圓弧護襠,手心向下,面對南方,目視右掌。 再行連續身轉向右後方,同時右掌向右後方雲,翻成陰掌按平,高與

肩齊,左掌繼續隨身擰向右抄托,翻成陽掌,托於右肘下,高與胯齊,

徐徐沉氣,面對西北,目視右掌成右雲手,如圖 31-4。 (四)左雲手

由前式鬆腰徐徐吸氣,坐右腿,身左轉,左腳向左橫移一步成馬

步,同時左手向上劃圓弧,手心朝裏由右向左雲護面,右手由右向下

向左抄護襠前,掌心向下,目視左手,如圖 31-5。 身繼向左後轉,體重移左腿,同時左掌隨身轉向左雲至左後方成

陰掌按平,高與肩齊,右掌隨身轉向左上托,置於左肘下,高與胯齊,

徐徐沉氣,面對東北,目視左掌,成左雲手,如圖 31-6。 (五)右雲手

由前式鬆腰,徐徐吸氣,坐實左腿,收回腳並立,身右擰,同時

右手向上劃圓弧,向右雲護面,手心向內,隨身轉擰向右側為止,不

復後雲,下接單鞭,左手亦到右側為步,面對南方,目視右掌。 【要領】 1.此為重要手法,且為雙邊運動,故須重複演變。 2.雲時手隨腰動,腳隨手移,動作要協同一致。

Page 93: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93

【應用】 例如對方來擊,我以雲手將其撥開,同時橫步管制對方下部,用

肩靠其上部,使其傾跌。

圖 31-1 圖 31-2 圖 31-3

圖 31-4 圖 31-5 圖 31-6

Page 94: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94

(一)右刁手 由前式鬆腰徐徐吸氣,兩腳不動,右掌外翻掌心向上,高與眼平,

如圖 32-1。 身微左擰再右擰,同時右手向內翻劃過面前向下劃繞一圈,向右上挑,

左手扶於右腕內側,面對西南,坐實右腿,左腳跟提起,如圖 32-2。 (二)左單鞭

由前式鬆腰坐右腿,身左轉向東,左腳向東邁進一步成左弓步,右

手刁手不動,同時左手心向裏裹由面前隨身左轉向外翻掌,向下按平

成陰掌,食指與鼻尖相對,同時頂頭塌腰,垂肩墜肘,氣沉丹田以貫

注前掌,扣膝裹襠,體態端正,面對正東,目注左掌成正單鞭,如圖

32-3。

圖 32-1 圖 32-2 圖 32-3

Page 95: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95

33.下勢 34上步七星 35退步跨虎 36轉身左劈面掌 37雙擺腳 38彎弓射虎 39繞步搬攔捶 40如封似閉 41十字手 42收勢

Page 96: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96

1.由前式鬆腰,右腳掌外擺,身向後移,體重移至右腿,同時右刁手

向右側頂出,面向西南,左陰掌翻成立掌於左側,如圖 33-1。 2.後坐右腿,身體下舖,同時左掌下沉至左膝上,右手勾掌下降至右

側如圖 33-2。

圖 33-1 圖 33-2

【要領】向右頂出右刁手時,眼先向右側看。 【應用】例如對方來擊,我身下鋪閃躲之,並蓄勁待發或對方抓住我

左手,我則下鋪沉肘,採引其手,使之落空或傾跌。

Page 97: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97

1. 左膝前頂,體重移至左腿,蹬開右腿成左弓步後,腳尖扣正,同

時左手立掌上穿,右手刁手向後上鈎,如圖 34-1-。 2. 由前式鬆腰起身,徐徐吸氣,左腳尖外擺踏實,右腳前進半步成

右虛步,同時右掌由左掌下穿出,兩掌交叉成十字手,右掌在外,

掤架於胸前,氣沉丹田以貫注兩掌,面東,目視兩掌,如圖 34-2。

圖 34-1 圖 34-2

【說明】頭肩肘手為身體上半部,胯膝足為身體下半部,合為七星。 能夠上下相顧。 【應用】兩手交為十字手可以掤架或採拿對方,右腳可膝撞前踢。

Page 98: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98

1. 由前式,後退右腳坐實,同時雙掌隨身落向下按護襠,面東,

目視兩手,如圖 35-1。 2. 由前式身右轉面對南,右腳跟內合坐實,同時兩掌隨身轉前後

分開,左手向後刁手,右掌摟過右膝外側向上提肘翻成陰掌向前貫出,

左腳前上半步成虛步,如圖 35-2、35-3。

圖 35-1 圖 35-2 圖 35-3

【要領】刁手與貫掌係利用腰胯旋扭及配合圓襠以凝聚重心來加強力

量。 【說明】退步跨虎與上步七星為連貫招式,一進一退,一左一右,一

開一合,一正一側。

Page 99: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99

1.由前式徐徐吸氣,左腳坐實身右轉,合右腳跟,面西,同時右掌向

右撥按,左手變陽掌置腰際,目視右掌,如圖 36-1。 【應用】例如對方由後方擊來,我轉身用右手撥化。

2.由前式身繼右擰,右腿坐實,左陽掌向右斜方,由右手背上向前穿

出,如圖 36-2。 3.身左轉,左腳向左前方邁進一步成左弓步,同時左掌向左橫劈成陰

掌,右掌置左脇下,氣沉丹田以貫注兩掌,目視左掌,如圖 36-3。 【應用】承上用右手撥按,同時出左掌擊之。

圖 36-1 圖 36-2 圖 36-3

Page 100: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100

由前式徐徐吸氣,坐實右腿,身右擰轉,面北,兩手向右劃面

至右肩旁,如圖 37-1(正)、37-3(後)。 身左擰,體重移置左腳,提右腳向左上繞向右擺圈,同時兩手

向左平移,與右擺腳相反方向,由右腳面上經過,如圖 37-2(正)、37-4、5(後)。

圖 37-1 圖 37-2

【要領】雙手與右腳運動方向相反,相遇於胸前。 【應用】例如對方徒手或器械來擊,我用雙手上護,同時擺右 腳擊之。

Page 101: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101

圖 37-3 圖 37-4 圖 37-5

(一)左彎弓射虎 1.由前式右腳落地,身左擰兩手向左下落握拳,拳眼相對,如圖 38-1。 2.身右擰成右弓步,同時右拳翻成陽拳向右前壓,左拳提肘至左耳向前

貫出,如圖 38-2。 (二)右彎弓射虎 3.由前式坐實左腿,身左轉同時左手為陰拳,右手為陽拳收回左腹前,

如圖 38-3。身右擰,兩拳沿腰轉至右腹,然後隨腰拉肘至右側提起,

向右前方雙貫,左手立拳在下,右手翻拳在上,虎口相對,高與頭平,

體重置右腿成右弓步,氣沉丹田以貫注兩拳,目視右拳,如圖 38-4、5。 【要領】

此為左弓開弓之技法,腰用螺絲擰勁及兩腿彈力,貫出雙拳,動

作要協同一致,連貫作成。

Page 102: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102

圖 38-1 圖 38-2 圖 38-3

圖 38-4 圖 38-5

Page 103: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103

1. 由前式鬆腰,徐徐吸氣,身左擰,重量移左腿,收右腳同時雙拳

下落由右向左向繞弧,如圖 39-1。 2. 身右擰,右腳繞至左腳前落地,同時雙拳隨身向前向右下搬攔壓

平,左拳在前,右拳在腰側,均成陽拳,氣沉丹田以貫注兩拳,

面東,目視左拳,如圖 39-2。 3. 由前式右腳不動,左腳前邁一步,左拳鬆開成立掌,蹬開右腿成

左弓步,同時右拳向前沖出成立拳,左掌扶右肘內,面對東北,

目視右拳,氣沉丹田以貫注右拳,如圖 39-3。

圖 39-1 圖 39-2 圖 39-3

【應用】

用繞步閃開對方來擊,隨進步雙拳壓斫對方手腳,並乘勢沖擊對

方胸部或腹部。

Page 104: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104

與第十三勢動作相同

圖 40-1 圖 40-2 圖 40-3

圖 40-5

圖 40-5

Page 105: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105

(一)下十字手 由前式鬆腰徐徐吸氣,後坐右腿,兩掌先向下落與腰同高。扣左腳,

身左轉下蹲,同時左手在上,右手在下,隨身轉護襠前,如圖 41-1、41-2。 (二)上十字手 1.再坐實左腿,身右後轉向南方,右腳後移收至左腳旁,兩手隨身轉護

於襠前。 2.右腳橫開一大步,然後坐實右腿,再內移左腳成自然步,同時兩掌向

左右分開,如圖 41-3。隨身起立,向上劃圓弧,兩手相合於胸前,交

叉環抱,兩手心向內。

圖 41-1

圖 41-2

圖 41-3

圖 41-4

Page 106: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106

1. 兩手心向外在胸前向左右劃圓,如圖 42-1。 2. 雙手徐徐放下,手心向上收附於腿旁,並收回左腳成並步,返原收

勢,如圖 42-2、42-3。

圖 42-1

圖 42-2

圖 42-3

Page 107: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107

第捌篇、探討九九太極拳 入門弟子 陳其彰 蔡秀幸

約民國 71 年,我們開始打太極拳,黃裕盛老師從豐原騎著摩托車到

沙鹿這兒指導九九太極系列拳架與器械,至今二十餘年仍不辭辛苦的

指導我們,很感謝黃老師。黃老師告訴我們,九九太極拳是陳泮嶺宗

師結合陳氏、楊氏、吳氏和自己多年研究的拳架心得,綜合改編而成。

拳架美觀大方,體用兼備,適合所有人練習,以為健身延年之術。所

以我們應該更認真的學習與研究,將九九太極拳推廣出去。 為了與大家共享九九太極拳,茲將我們所學報告與大家,更期盼大家

能給與我們指導。 壹、 九九太極拳的緣起推廣

一、 九九太極拳係陳祖師泮嶺先生所編著。跟隨陳祖師習之者多

人,其中以黃裕盛老師繼而推之最力。 二、 陳祖師泮嶺簡介:

陳祖師生前曾任中央國術舘副館長、河南省國術舘館長、教育

部及軍訓部合辦之國術教材編審委員會主持人,民國二十年當

選國民會議代表。二十四年當選中央執行委員。民國五十年在

台創校逢甲學院,並任第一任校長。服務黨國,興辦水利,創

辦教育,提倡國術,功在國家,勞績卓著。曾蒙政府明令褒揚,

以昭忠勤。 三、陳祖師泮嶺生平及師承

陳祖師公泮嶺,字峻峰,河南省西平城東十五里陳庄村人。生

於民前二十年元月十九日,病逝於台中省立醫院,時民國五十

六年四月七日,享壽七十六歲。年幼時喜好武術,精通各種拳

藝及兵器。在家從父習少林,民初從李存義及劉彩臣兩先生習

形意,從佟聯吉、程海亭先生習八卦,於北大在學時從吳鑑泉、

楊少侯、紀子修、許禹生諸先生習太極,至民國十六至二十年

間數度至河南溫縣陳家溝研究陳氏太極拳。 三、 陳祖師泮嶺在國術上的貢獻

民國十四年,成立河南武術會,民國十七年,將武術改稱為「國

Page 108: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108

術」,並成立中央國術舘於南京。三十年,在重慶教育部及軍訓

部聯合成立國術編審委員會,聘請國術名家多人,編成教材五

十餘種,掛圖四十餘幅,於三十三年送教育部審查並採用。 來台後三十九年成立「中華國術進修會」(即現在國術會前身),

並舉辦國術全省、全國比賽,台灣國術由於公之大力倡導,發

展迅速。台灣省運動會由民國四十六年第十二屆起,增加國術,

並列為錦標賽項目。 四、 成立九九健身會及傳授九九太極拳

陳祖師家居台中,在台中農場傳授國術,長達十八年,有教無

類,亦有遠自美國、日本等國,來台從陳祖師學者。民國四十

六年九月重九之日,在台中從陳祖師學習國術之徒眾,正式成

立九九健身會,以表崇敬,「師之教始於九月九日,九陽數也,

天行建健,自強不息,九九者健之又健者也,何不名之曰九九

健身會,以垂久遠」。日後陳祖師每日晨早繼續在台中農場傳授

各種出色之國術及兵器外,就傳習九九太極拳、推手、散手及

無數內外拳術。公編有太極拳教材(九九太極拳)並有形意、

八卦、槍、刀、棍、劍、鞭等二十餘種教材。 陳祖師定居台中,故九九太極拳從中台灣發展開來,漸至南台

灣、北台灣,並推廣至美國、日本、韓國、泰國等世界各地。 五、黃裕盛老師的推廣

現今中華民國太極拳總會副理事長黃裕盛老師,當陳祖師在世

時,加入九九健身會,經常往返台中豐原間,在台中市糢範農

場內,跟隨陳祖師及各長老前輩練習太極拳及各種器械,並將

陳祖師之九九太極拳、散手、形意、八卦、槍、刀、棍、劍、

鞭,推廣不遺餘力,造福人群,並將之推上國際舞台。 為因應國際競賽方便,配合中華民國太極拳總會競賽規定,競

賽時間為5-6分鐘,黃裕盛老師特將九十九式,縮減為四十二式,

以利競賽與推廣,並保留原套路方法與精神。學習此九九競賽

套路者,心深喜愛,易學並能獲健康,故學者日益增加,甚獲

Page 109: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109

好評。

貳、 九九太極拳的結構 一、 根據太極陰陽原理。

依照生理自然之法則,人身肢體屈伸進退之方法,與健身發育

之原理,配合技擊以柔化克剛之神妙,創此拳法以養性衛身,

又因其動作的自然運轉、吞吐、開合、虛實循環、配合呼吸,

及拳套的連、綿、圓、合,動靜互生,皆符合陰陽變化的哲理。 二、 在陳祖師中華國術太極拳教材中敘述:現在之太極拳,皆出

於楊家、吳家、武家、郝家。郝家出於武家,吳家出於楊家,

而楊家與武家又出自陳家,可以說現在所練之太極拳皆係由河

南溫縣陳家溝直接或間接所傳授。 九九太極拳係採吳、楊、陳氏各家所長,配合行意、八卦之特

色,採用平架,姿勢優美,富於韻律及審美性,主張體用合一,

求其運動量大,應用較廣。 參、 練九九太極拳的注意事項

一、 練太極拳時,身體要蹲多低呢?愈低表示功力愈好嗎?陳祖

師在中華國術太極拳教材中提及:拳架可分高架子、中架子、

低架子,別家有先練高架、次練平架、後練低架的方法,九九

太極拳則採用平架子,平架子又稱中架子。運動時不高不低、

亦高亦低,當高則高、當低則低,合乎中庸,人人適宜。 二、 九九太極拳,主張體用合一。黃老師常告訴我們:「打拳要

打真的打實的。」亦即身、手、步每一動作每一招式,皆有其

攻防作用,及應用之方法,皆具運動之功效,且在運動上極有

分寸。 三、 練九九太極拳時,速度要打快好呢?還是慢慢打好呢?

陳祖師說:1、初慢後快,快而復慢。2、先不用力,後求發勁。 這是什麼意思呢?初步慢練是活動全身筋骨血脈,使流通暢遂。

第二步快練,是練柔成剛。第三步復慢練,則是練剛化柔。結

Page 110: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110

果:雖慢猶快;柔中有剛。 先用意不用力,以摸勁聽勁,俟心意力相合時,便進而練習發

勁。練太極不求發勁,則只知化人而不能放人也。 四、九九太極拳,全身各部份之運動,均相配合,處處兼顧,使全

身之大小肌肉發育平衡。 肆、 九九太極拳與力學

一、 先求穩。 穩主要是重心的問題。底盤愈大和重心愈向下愈穩。故要先求

如何穩住重心於體內,再求如何顛仆敵人重心於體外。練拳時,

以兩腳支撐構成底盤。兩腳如支柱,所以要前撐後蹬,氣沉丹

田,重心向下,且前不出腳尖,後不出腳跟,保持在兩腳所構

成之底盤內,自身既穩,再研究如何顛仆敵人之重心。 二、 如何顛仆敵人之重心。

1、「掤」勢,是引人重心向上。2、「履」勢,是引人重心向外。

推手所用的一沾、二搖、三擊的方法,就是沾住敵人,用聽

勁知其力的方向,搖動分化其力點和擾亂其重心,然後發勁

攻擊對方,使對方失卻重心而顛仆。 三、 動之於腰,發之於跟,形之於手指。

即是以腰為力點,腳跟為支點,手指為著點,正合於力學上,

力之三點的基本原理。 四、 力的集中。

鼻尖、指尖、足尖,三尖上下相照,是使全身力量集注於一面;

胯催肩,肩催肘,肘催手,而達於指稍,是使全身力量集中於

一線;功夫成熟時,腳踏實地,扣上襠勁,主宰於腰,蓄而後

發,將全身力量貫注於一點,發力如發彈,其勁銳而深入,無

堅不摧。 五、 出掌要沉肩,踢腳要收胯,使發出之力與收回之力(反作用

力)相反而力相等。 如此則對方所受之力不減,而自身所受之力為零,所以可保持

Page 111: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111

自身的穩定。重心不出體外免為人所乘,與力學上之「兩力相等

而方向相反,其結果等於零」不謀而合。 六、 行拳不外一攻一守。

守用分力法,以分化對方之來擊使其落空;攻則用合力法,集

中力量以擊人,此是力學中分力與合力的道理。 伍、 九九太極拳的特性

太極拳所以異於他種拳術者,因其特性有四: 一、 圓。

太極拳無處不求圓。身(腰)圓、手圓、步圓、意(氣)皆圓。 1、 圓才能活:在表,身手步之運行;在內,以意使氣,以氣喚

勁,皆要求圓。圓,才能夠活潑運行自如。但在此所謂圓,

不是指正圓的圓圈,而是每一姿勢,每一動作,運行成弧,

不起尖稜之意。 2、 圓才能化:太極拳處處求圓,太極拳處處求化,絕對不使用

拙氣與笨力。圓,又何以能化?因為圓,運行便利,減少阻

力(摩擦),如其受外力之作用,在著力點處,即由分散而消

失。我們試以手擊運行中之球形物體,其手必從旁滑落,球

體毫不受力;如果以其他物體,投入運轉之輪形中(如車輪),

不但不受力,而且會沿線拋出。 3、 圓受力最小:圓,便利運行,圓化去外力,而圓受力最小。

設圓如球,球形之體積最小,在國術中身法亦是愈小愈佳;

體積愈小,受力亦愈小。身法愈小,予人之攻擊目標亦愈小。

太極拳先求開展,後求緊湊;開展之圓弧大,緊湊之圓弧小。

所以太極拳在練習時,圓弧要大;應用時,圓弧要小;而練

太極拳之功夫愈純熟,其圓弧亦漸小。 二、 連。

練習太極拳,自始至終須一貫到底,一式導出一式,連綿不斷。

此式之始,乃上式之終;而此式之終,又是次式之始。無停頓

之形,無滯留之意。也就是太極「由一(太極)生二(陰陽),

Page 112: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112

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復合為一(合太極)。」的道理。所以

太極拳,又稱為太極長拳,一經引發,滔滔不斷如長江大河,

連綿不絕如抽絲狀。 其他拳術,有斷有連,容易授人以隙;太極拳渾元一氣,處處

有一陰陽,處處象一太極,只有屈伸之勢,而無斷續之跡。 三、 沾。

習太極拳者,蓄而不發,發則必中。去不丟,來不頂,沾而復

黏,纏沾不脫。急動則急應,緩動則緩隨;人剛我柔,隨屈就

伸。敵人出手,即被沾住,欲進有失,欲罷不能,我則應而發

之。 各種拳術中,固然也有沾勁,但不似太極以沾勁為主。太極拳

主化,能沾然後能化,能化然後能發;也就是要沾得注,才能

夠化得開,化得開才能夠發得出。 四、 調息法。

常見一般拳術與運動,在劇烈或時間長久時,無不氣喘吁吁。

呼吸是使人類直接從大自然中攝取必須之營養—氧,呼吸律動

自然而調和。如果呼吸微弱和呼吸急促,則失去自然,有損於

健康。呼吸微弱,是由於肺活量小;肺活量小,則吸收之氧氣

供給不足。呼吸急促,是運動劇烈,循環增速,加重心臟工作,

皆違反生理自然。 練太極拳,一開一合,一吸一呼,開時吸,吸是氣蓄;合時呼,

呼是氣沉,氣沉丹田而發散於四肢。因為練太極拳,既綿又柔,

既慢又勻,屈伸開合,極其自然。採用腹式呼吸,呼吸既深又

長,且由氣鼓盪著橫膈脈,腹壁之張縮,加強腸胃之蠕動,促

進內分泌之功能,因此得到健康的效果和一種奇異之功能—內

功。 所以太極拳,是將中國道家的導引吐納功夫,加入拳式中練習,

即拳式中含有內功。其他拳術,多是分開練習,拳術歸拳術,

內功自內功。

Page 113: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113

陸、 練九九太極拳對於健康的功效 一、 肌肉靈活。

九九太極拳之種種動作,活動量大,且多屬曲線與螺旋之配合

運動,能使週身肌肉拉長,伸縮性大,所以練太極拳者,雖到

老年,其動作靈活身手敏捷。 二、 氣血流暢。

太極拳的動作,處處與呼吸配合,以養氣為體,以運氣為用。

養氣是正心誠意,修身養性,養成中和浩然之氣;運氣是氣沉

丹田,再由丹田運至週身,以意領氣,以氣催血,使意志集中,

力量集中。所以練太極拳者,不易受疾病感染,皆由於氣血流

暢,而又抵抗力強,故可以袪病。 三、 內臟健旺。

太極拳運動,是呼吸的伸縮運動,旋轉的螺絲型運動,起伏的

波浪式運動,皆有助於增強內臟的蠕動,促進內分泌之作用,

使內臟愈健旺愈堅強。 四、 骨髓豐滿。

太極拳的功夫,是練精化氣,化氣為髓,使骨髓豐滿充實,內

分泌正常,骨節潤澤。 所以練太極拳至相當程度,即收到相當效果,有一種顯著的表

現,體重一定超過於大小同等體格之常人。 柒、結語

太極拳是我國固有的文化,是由技入道的一門崇高武術,以修身養

性鍛練體魄。它可以促進身體的健康袪病延年,並有精深奧妙的戰

鬥技術,加上具有優美的姿態,習拳者受益良多,故深受大眾喜愛,

學習者日益增多,除盛行於國內各地,並已漸傳至各國。於今我們

有幸,能學到此九九太極拳,更應細細揣摩,精益求精,練拳持之

以恆,必能收到大利益。感謝陳祖師公泮嶺,感謝黃裕盛老師,感

謝諸多前輩以及拳友們。

Page 114: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114

第玖篇 九九太極拳宗旨 入門弟子 郭豐緖

陳泮嶺師爺於三十九年來台,在重九之日授武於徒,繼而

應眾徒之見,於四十六年重九之日成立『九九健身會』,九者陽數也,

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九九者,健之又健,亦重陽即純陽也。

重陽為易經乾卦之象,乾卦之象為天,其義為剛健,其德為元、亨、

利、貞。乾天蘊含充沛剛健之陽氣,運行不已,變化無窮,沿著春

夏秋冬四季而循環往復,主宰整個宇宙,正可體現其創始萬物、處

事亨通和諧、固守正道之四項美德。易經先天卦圖中,九數居於中

央,1+9+8=18(天地),2+9+7=18(澤山),3+9+6=18(火水),4+9+5=18(雷風),18 兩位數加起來又是 9,故 9 為宇宙恆久之數,生生不息

之動力,也代表調和陰陽相合之數(先天八卦圖中陰陽兩數都居於

9 數兩旁,12345678 順生)。故九為先天之數,恰巧 9 的數字顛倒為

6,六為後天之數,後天八卦直橫斜相加均等於 15,15 兩位數加起

來為 6,因此易經以九六兩數代表乾坤兩卦。

中華文化之九九重陽為日月並應,兩九(陽)相重之日,為玄天上

Page 115: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115

帝之成道日(玄天上帝誕辰為三月三,三三為九)。明朝大儒黃宗羲所

記「三丰夜夢元帝以授拳法」,其中元帝即是武當主神玄天上帝(亦稱真武大帝),其外形為披髮、仗劍、赤足,腳踏龜、蛇,龜蛇為一

陰一陽,合為玄武(太極拳亦龜蛇纏繞之運動),在人體即兩腎,元

帝亦暗喻人身之元氣居於坎(北)方。玄天上帝於太和山(現今武當山)

修鍊四十二載,於九月九日之兩九(陽)相重成道,九九為重陽,純陽

退陰,亦是道家修練之目的與境界。太極拳屬武當門,為真武(內修

元真、外鍊武術)之學,由拳架修鍊先天元炁以長生久久。九九太

極拳為由技返道之學,以後天之拳架導引先天之真氣,呼翕九陽,

抱一含元,拳中藏劍,如師爺所言『可以養生,可以禦侮』、『盡人

可學,內外一致』、『其玄莫測,其勇無比』。 陳師爺畢生研究最深為太極拳,並且遍訪名師請益,各派太極

所見甚廣,曾在陳鑫太極拳圖說中題序言:『愚耽國術,所見多矣;

功用之神,莫若此極。』、『惟現在所練之楊家太極拳路子,確係陳

家溝陳長興所傳,稱為老架子;武家太極拳路子,確係陳家溝之鄰

村趙堡陳清平所傳,稱為新架子。至今各家太極拳,雖紛歧雜陳,

然拳譜大同小異,其中姿勢,亦常有出入,而動作與精神,歷代遞

傳演練亦復不少。以著者個人觀察,太極拳之基本精神,確仍然保

存;在動作與應用上,則見仁見智。』陳師爺有意融會各家之長,

以太極之理為宗,依十三勢八門五步為法,整理出一套舒展大方、

體用兼賅之太極拳造福人類。

九為陽數,為三與六數之合,三為陽六為陰,亦闡示陰陽合一。

九九拳架套路分三段六節,亦如六爻之變。以十字手(陰陽相合)分

段,每段以提手上勢(陰陽相分)分上下節,從渾元樁起至合太極止,

共有九九勢一氣呵成。提手上勢為開,十字手為合,如一年之冬夏氣

象,提手上勢為脊骨之拉伸,將陽氣貫頂;十字手為脊骨之抱合,將

陽氣歸元。

Page 116: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116

第一段適合初學者習之以奠其基,拳之基在步,本段步法有馬步

(開太極)、弓步(單鞭,摟膝拗步)、中定步(手揮琵琶)、並步(並步左

搬)等可以多站之。 第二段以第一段為基礎加上了腿法之訓練以肆其術,有前後之分

腳、蹬腳,左右之踹腳、踩腳,乃一腿之變化。九九太極拳較原楊家

太極拳多了左側踹及右下踩。本段步法有標步、虛步(肘底捶、高探馬、

左右貫耳),獨立步(拗步倒攆猴),坐盤步(坐盤勢)。 第三段有腰胯難度較高的擺腳及鋪腿下勢,動作較前二段更開展,

身法表現出縱、橫、高、低、進、退、反、側,除了極其藝,更加強

氣血循環,筋骨開暢,整個演練下來約十五至廿分鐘。收式後會偏向

西北方,由地上後天八卦圖來看,西北方位為乾位,乾為天,而九九

太極拳之精神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如以現今之天文學來看,

太陽系行星俱以太陽為中心旋轉,而太陽則以銀河為中心旋轉,銀河

又以其它星系中心旋轉,因此實際上大陽並不會留在原地,而是會上

移,形成螺旋之路徑)。 拳套教材之分段按起承轉合編排使習者能夠循序漸進、觸類旁通、

舉一反三。套路始終順逆纏絲的螺旋運動,如纏絲或如抽絲形象亦如

螺旋而必須走弧綫,一如子彈通過槍膛中,拳論說:不論開展的大動

作或緊湊的小動作,千萬不可離開這種對立統一的太極勁,純熟之後,

自然這個纏絲圏就愈練愈小至不見圏之境界稱為意知。練功時在方法

上慢中求陰柔之勁,而時在快中求剛勁,兩者合一,即可發揮剛柔相

濟之功,如只求慢而不求快,即為只有陰而無陽已失太極之本體,蓋

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才為太極之真象,行功愈靜,招式更快,架子

是形,功力為本,拳式之使用必須方位準確,才有威力,真氣注於腿

彎及真炁穴達於腰眼發於掌心。

Page 117: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117

古代以九數為至高,形容天有九重天,也代表太極之無限大。天

雖至高至大,我們所居地球有三光地靈交泰生化萬物,天地靈真都在

不斷旋轉,我們人體身同宇宙,亦效法天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自然),時刻陰陽相對,旋轉不停,混元一炁(如先天八卦圖),

能夠不斷修煉拳技以達神明之境界(陳泮嶺師爺云:『技者,近於道矣)。

九九重陽因與"久久"同音,這也是陳泮嶺宗師從大陸來臺,將生平

所學編成九九太極拳,在臺灣落地生根發揚光大,俾使大家能健康久

久,幸福美滿久久。

Page 118: 陳泮嶺宗師 - 首頁三十二、六十四、螳螂拳、花車架八式拳、中興拳、連步拳、八方拳、埋伏拳、羅漢拳、小虎燕、孫賓拳 ︵ 地功拳 拈手

118

參考資料:1.陳泮嶺著中華國術太極拳教材。 2.雷殊曼「從九九健身會憶陳峻峰先生」。 3.黃裕盛老師講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