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jydb.scedumedia.comjydb.scedumedia.com/upload/201608/b/16830101350078.pdf ·...

1
4 JYDB 邮箱 [email protected] 热线(028)86110109 2016 年 8 月 30 日 星期二 编辑 郭路路 美编 李静 读书 READING 在这里,见证教育的无限可能…… 本报全国发行 邮政编码: 610041 报址:成都陕西街26 号 邮发代号: 61-30 电话: 86112868 (办公室、传真)、 86140497 (广告部)定价1.30 元 本报法律顾问:万刚律师电话: 13908091146 广告经营许可证:川蓉工商字067 号印刷:四川工人日报印刷厂地址:成都龙潭工业园区 JYDB 教师书苑 JIAOSHISHUYUAN 近日来,一本封面装帧独特的 《雪窗帘》成为这个夏天最让人心 醉的书。《雪窗帘》是著名作家、茅 盾文学奖得主迟子建的最新短篇 小说集,代表了她 30 年来短篇小说 的最高成就。迟子建的《雪窗帘》 有种自然融入的妥帖,不做作,像 邻家女孩,透着种亲和和朴实,轻 易就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这是读者与迟子建的雪国故 乡的一次奇妙相遇,这里有浪漫、 感人、温馨的故事,有宁静美丽、披 着白衬衫的“金井”,有痴情善良却 孤独一生的吉喜;徜徉在格里格海 的细雨黄昏中,遥望远方,你会看 到在七月的礼镇,亲亲的土豆花正 在偷偷地聆听人间的对话。 这些人和景描绘出一幅幅清 新自然、充满着诗的韵味与浪漫的 北国雪乡的画面;这些简单的故事 勾勒出生存在那片纯洁干净的土 地上的人们的生与死、善与恶、美 与丑。亲情、爱情与人性交织在一 起,虽然苦涩、悲凉,但仍然流淌出 一种温暖和坚韧,支撑起诗意的精 神故乡,让我们对生活充满希望, 对人生充满信心。 书中的十余篇作品,大多写的 是北国雪乡的芸芸众生与自然风 土,清新耐读,淡然可喜。迟子建 继承了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优良 传统,写作风格融合了沈从文的清 新隽永与萧红的率真自然。观之 西方,则让人联想到华兹华斯的 《丁登寺》与梭罗的《瓦尔登湖》。 纵观此书,每篇文章都透着种 不温不火的淡定,哪怕言及生死, 也不那么风风火火的急躁狂妄,仿 佛迟子建的个性就是如此。生命 的有缘之遇,像个不老的传说,每 个人都会被宿命牵引着遇到属于 自己的缘。缘起缘灭,幻化成作者 笔下带着泥土芬芳的“亲亲土 豆”。礼镇以种土豆为谋生方式的 秦山夫妇,本来夫妻和美,但秦山 偏得了癌症去世了。饮食男女,柴 米夫妻,到底因命运不能执手白头 了,真可惜这份爱的不圆满,死去 的人可惜,活着的更可怜。当媳妇 穿着蓝旗袍为秦生守灵时,谁能忍 心看这一幕?艺术的魅力到此,修 成正果。这是令人凛然的残酷生 活,这同样是令人动容的生离死别 场景。虽然“当时只道是寻常”,却 不能否认寻常之美。 《雪窗帘》这本书不是一本能 立马给你治愈、催你醒来的心灵良 药,但是这本书却是一把塑造灵魂 的刻刀,人生会成为什么模样,只 有你自己才知道。雪是冷的,但思 念却是热的;家在远方,爱却仍在 心房。岁月无痕,却在记忆里,为 我们留下了太多值得珍藏的宝 物。恰如一扇半开半合的雪做的 窗帘,如此纯真,如此美妙,却又注 定要悄然而逝。 在远方的长路上,你是否也望 着窗外,想起了故乡? 上课是教师传道受业的重 要途径,教师只有上好了课,才 能守住讲台这块阵地,才能博得 学生的信赖,才能让学生发自内 心地敬仰,那么,怎么上课,才能 让学生喜欢呢?北京十一学校 特级教师魏勇的《怎么上课,学 生才喜欢》向我们揭示了这一秘 密。 以生为本是上好课的基本 前提。上课的目的是帮助学生 实现知识、能力、文化、道德层面 的成长,它的意义在于这主要是 一个学习过程,其次才是教学过 程。以生为本要求教师了解学 生的学习需求、学习能力以及学 习经验。教师只有了解到这些, 才能像医生对待病人那样对症 下药、药到病除。 魏勇认为课堂其实是师生 共同经历的精神旅行或者精神 探险。在这种探险中,教师的角 色接近于导游,始终在宽松愉快 的氛围中引领游客有计划地领 略未知的湖光山色,去探寻茂林 修竹中的某一处幽静。教师要 善于从教师这个高冷的角色转 换为平和的共同学习者,时刻提 醒自己曾经也是一名学生,以学 生的视角拨开横亘在师生之间 的迷雾。 以生为本,还要求教师与学 生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面对 知识的更新和时代的发展,教师 要作为一个谦卑者,要经常提醒 自己所知极其有限,只不过年龄 大一点、接受教育多一点,生活 阅历丰富一点,在创造力、想象 力和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上,教 师不一定强于学生,教师最多只 是平等中的首席,所以教师不能 自认绝对权威。 而教师要想上好课,首先就 得知道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好 课不能简单地与评价量表一一 对应,动辄拿着评课表对教学目 标、师生互动、教学流程、教学效 果、信息化手段等进行评价,看 似准确,实则不然。简单的对应 有时会割裂教学的整体性。好 课不必按部就班,应允许师生在 课堂上的某处教学景致中停留, 进而生发出真实的、天然的、非 量化的创见。 魏勇认为,好课的标准有 四: 一是好课要以学生为中心。 课的本质意义不是为了教师的 自我展示,学生也不是教师上课 的道具。魏勇在 2005 年参加成都 的一个优质课评比后,深有体 会。在 3 位名师授课后,听课的老 师和上课的学生对执教教师的 评价并不一致。评课老师认为教 师的专业素养高深,上课的学生 则仅仅认为教师教态亲切。这说 明学生仅仅对教师有印象,而对 教师的课却并未在意。 魏勇反思道:在教师精心设 置的课堂里面,为什么学生感受 最多的是教师的教态或者教师 的口才,而不是思想和认识上的 收获呢?这正是症结所在。教 师只是重视了课的设计,却并未 真正关注学生。仅仅是态度亲 切,又有什么意义呢?学生真正 期待的是未知的风景和思想上 的共鸣。 二是好课有一定的模糊 性。模糊性并不是指知识点和 教学思路模糊,一些需要精致的 东西仍然要准确到位,尤其是课 的内在逻辑仍要保持必要的流 畅合理,这种模糊我理解是教师 愿意时刻围绕学生的课堂反馈 放弃自己的先前预设,善于倾听 学生,与学生对话,机智地适时 调整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兴奋 点、发掘学生的闪光点、选准切 入的结合点,这样才能真正让师 生的思想发生碰撞,实现精神层 面的成长。 三是好课具有一定的开放 性。好课的开放性有两层意思: 一方面指师生具有开放接受合 理观点的心态;另一方面指能够 打破学科界限,实现学科融合。 拥有开放的心态,自然容易接纳 他人的思想和见解,进而加深对 事物的认识,促进问题的解决。 教师所需要保有的一个优良品 质就是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的 不足,甚至错误,这有时需要教 师具有放下架子和师道尊严的 勇气。开放的另一层意思即指 要有开放的教学设计,这样的设 计超越了专业本位、学科本位和 教师本位,如魏勇谈到的《美国 语文》中《有趣的故事》那篇课文 提到的教学要求那样,既有收 集、又有设计,自然地在语文课 中将历史、科学、艺术等有机地 结合起来。 四是好课是有边界的。好 课是开放的,但并不是说好课没 有原则,没有边界,好课需要循 着教学目标、学生实际、课堂状 态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而不能 毫无目的地延伸扩展。正如在 语文教学中应遵循的文本解读 的多元有界原则,好课也应遵循 一定的规定性,脱离教学目标和 学生实际的课既对课堂不够尊 重,也容易对学生产生误导。 如今的课堂多了一些眼花 缭乱,少了些许真实鲜活,尤其 在各级各类公开课中,我们发现 许多课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执教者除了不遗余力地展示自 身过硬的基本功之外,还显得有 过于和蔼可亲的做作,如魏勇参 加的国家级赛课活动时看到名 师执教后学生的茫然,我们知道 真正的课堂不是那个样子的。 真正的课堂究竟需要留给学生 什么值得一生铭记的东西。我 觉得好课最让学生受益的可能 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方式,进而让 学生学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只有这样课堂才真正变得富有 意义,才能焕发出生机和光彩。 要教会学生独立思考。思 考是人脑最可宝贵的品质,没有 独立思考的精神,我们的大脑就 成了别人的跑马场,就不会生发 出最有成就感的创见,更容易让 大脑变得懒惰懈怠。独立思考 首先就要教会学生怀疑。 要教会学生反思。反思是 最重要的思维品质,不仅教师要 反思,还要教会学生反思。要引 导学生建立辩证的哲学观,没有 绝对真理,只有相对真理,对历 史和前人所谓的真理都要谨慎 地辨别和运用。还要教会学生 反思自身学习方式。针对不同 学科、不同教师、不同学习内容 进行有针对性地改进。 要教会学生换位思考。对 一件事物的认识,我们很容易陷 入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判断, 其实,有时我们的判断是片面 的、断裂的、静止的,所以,需要 我们换一种角度,这样才能全方 位了解事物。我们还要教会学 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我 们不能两次踏进相同的河流。 任何事物都在发展变化,一时一 个样,所以需要一时一个眼光。 这样,才会将学生培养成通情达 理的人。 这样的课才能称之为好课。 在艾丽丝 · 门罗个人最满意的短 篇小说集《亲爱的生活》中读到《沙 砾》那篇时,我被书中人物面对支离 破碎的生活时,那五味杂陈的内心和 冷静向前的态度打动,以为那便是集 子的高潮。但直到今天,读到《火车》 这篇时,我才明白,那曾经感动我的 部分,仅仅只是这部书的序曲,《火 车》才是这本书最响亮最高亢最激昂 的部分。虽然合上书页那一刻,充溢 我心的是一种欲哭无泪的苍凉。 故事一开始,便是退伍兵杰克逊 乘火车回故乡的镜头,但他并没有真 的要回家,而是在离家还有几十公里 的地方突然地跳下火车。他要去哪 里,他为什么要跳车,这个巨大的问 号在阅读的过程中,一直盘旋在我的 心头。第二个场景的铺设便是在贝 尔的农场,又累又饿的杰克逊在贝尔 那里获得了一碗薄粥和一杯浓茶,他 们共同的生活亦从此开始。父母过 世后独自支撑农场的老姑娘贝尔过 得狼狈又萧索,房屋年久失修,露雨 滴水,家中电器大部分也损坏失灵, 家具破旧脏乱,这个被贝尔称为家的 地方早已摇摇欲坠。杰克逊从重建 马食槽开始,后又修整墙壁、购置取 暖器、修补房顶,生存条件改善后的 他们,共同生活了许多年。男耕女 织,恬静安适,外人以姐弟看待他们, 在杰克逊心里,这个大他 16 岁的女人 贝尔,是一个类似亲友的存在。 故事的转折来临,贝尔身体里长 了一个肿块,他们因此必须去多伦多 治病。手术后的第二天,一向对个人 生活避口不提的贝尔突然像换了一 个人一样,对杰克逊谈起了自己的父 母。她的父亲原是《多伦多每晚电讯 报》的专栏作者,他们买下农场原打 算消夏,后因母亲病重后行动不便, 神志不清,便决定长期住在那里。长 大后的贝尔肩负着日常家务和照顾 母亲的责任,父亲继续写作维持家庭 开支。忽然的一天晚上,父亲打开了 正在洗澡的贝尔的房门,站在门口盯 着赤身裸体的女儿。这一事件成了 父女心头隐匿的禁忌,疼痛,险恶,令 人避之不及。几日之后,父亲被驶来 的列车撞死,所有人都把父亲的死解 释为意外,独独贝尔不能。她一直隐 藏心事在懊悔和自责中潦草度日,直 到杰克逊的出现。她说,我现在明白 了,真正明白了这件事情,那不是任何 人的错,那是在悲剧的情境中人类性 欲的错。读到这一段的时候,我正坐 在孩子练琴的琴行门口,初夏的风拂 过脸颊,内心热浪翻滚,欲语不能。 贝尔坦诚的倾诉并没有成为和 杰克逊百年好合的开始,反倒促使了 他的逃离。杰克逊又阴差阳错成为 “美丽邓迪”公寓看门人,等待命中注 定的某一天,一位名叫艾琳的中年妇 女的出现,使谜底彻底揭开。原来, 杰克逊是个 ED 患者,他和艾琳曾是 青梅竹马的恋人。他在归途中近家 而不入,是因为不想让相爱的姑娘因 自己而失去幸福。 门罗用本篇最重的笔墨描写杰 克逊和艾琳两小无猜的青春。他们 曾是同学,杰克逊是害羞沉默的不起 眼的男孩,却吸引了聪明孤傲的艾 琳,他们在杰克逊服兵役前迅速确定 恋人关系,并在服役期间坚持通信。 门罗用轻描淡写的语调,写到艾琳某 一次去杰克逊家,见到了他言语粗鄙 的继母。这一刻,那蒙在剧场上空的 大幕终于扯开,原来,杰克逊小时候 曾被粗鲁下流的继母折磨过,他一直 未能逃离阴影,这也许就是他致病的 根源。 至此,整篇故事才五脏俱全,气 脉俱足,读者犹如站在山顶俯瞰大地 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个名叫杰克逊 的男子,他所有怪异的行动,他不断 地向前,不断地逃离,恨不得让所有 的人都忘掉他的一生。那一刻,我们 理解他,犹如理解自己的朋友或者兄 弟。 门罗很轻易地便用女性的敏感 细腻捕捉到了生命中那无处不在的 遗憾和悲伤,但她又如冷静大气的军 中统帅,不到最后一刻,绝不翻开手 中底牌。无论人物在命运中如何浮 沉颠簸,她均能压制住自己心中一切 的好奇、怜悯、冲动,为人物生活的徐 徐推进沉稳开路。她的短篇小说,篇 幅虽精巧,却并不妨碍她表现生活的 丰沛和恢宏,她的作品中极少戏剧化 的冲突,更多是用绵密笔致构建出的 普通人和普通的日常生活,他们像不 断向前推进的浩荡生活河流中的暗 涌,任何浮起的一个,都足见生命绝 望的真相。在整个阅读的过程中,你 不知该谈论些什么,却又忍不住感叹 唏嘘。 “丝雨织莺梭。浮钱点翠 荷。燕风轻、庭宇正清和。苔面 唾绒堆绣径,春去也,奈春何。宫 柳老青蛾。题红隔翠波。扇鸾 孤,尘暗合欢罗。门外绿阴深似 海,应未比,旧愁多。” 周密的词景色太多,一页页 扫过去,小山重叠的,看到这首 《唐多令》顿下来。人对什么景色 着迷,是有他平生的缘由的,你爱 “大江东去”,是爱苏轼这一笔意 气风发呢?还是滚滚长江东逝水 的酣畅风景呢? 夏日里你看着窗外发呆久 了,一转头自己的房间便是暗的, 沉沉的,这阴阴把你浸在里面,一 个西瓜扑通浸在井水。然而心里 知道这样的情境是安全的,庭宇 正清和。 你在干什么呢?手头什么事 情都没有,只是坐着,不刷手机, 懒得梳妆出门,你知道你在专心地 老去。燕子飞来飞去,而你在老 去。苔色盈盈欲上人衣,而衣里的 你在老去。风一样忽忽地老去。 翻绿扶疏,枝浪似海,外面的 世界,河伯不见北海若,我已经照 顾不来自己,大片的青春和不堪 回首无处安放,这世上尽然是无数 的我,这世上 3 个字又是无数的一 波波的青春。旧愁都在袜底,而新 愁铺天盖地地飞来,这尘暗了那尘 又起,奈春何,红尘滚滚。 我只记得无数的将晚,坐在 自己的房间里,烦恼着莫名,看外 面树阴一层一层重下去,一瞬间 万家灯火。 而此刻荷花正盛,不知身在 语焉不详的现在,还是暗中偷换 的未来。 冷的雪 热的思念 读《雪窗帘》 ■ 李雷 上真正的好课 读《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 ■ 张阿龙 请忘掉我的一生 读《亲爱的生活》 ■ 冯娟 坐看天色晚 ■ 范姗姗

Upload: others

Post on 24-Jul-2020

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读书 - jydb.scedumedia.comjydb.scedumedia.com/upload/201608/b/16830101350078.pdf · 本报全国发行 邮政编码:610041 报址:成都陕西街26 号 邮发代号:61-30

4

JYDB

邮箱[email protected] 热线(028)861101092016 年 8 月 30 日 星期二 编辑 郭路路 美编 李静 读书

周 刊

READING在这里,见证教育的无限可能……

本报全国发行 邮政编码:610041 报址:成都陕西街26号 邮发代号:61-30 电话:86112868(办公室、传真)、86140497(广告部)定价1.30元 本报法律顾问:万刚律师电话:13908091146 广告经营许可证:川蓉工商字067号 印刷:四川工人日报印刷厂 地址:成都龙潭工业园区

JYDB

教师书苑JIAOSHISHUYUAN

近日来,一本封面装帧独特的

《雪窗帘》成为这个夏天最让人心

醉的书。《雪窗帘》是著名作家、茅

盾文学奖得主迟子建的最新短篇

小说集,代表了她30年来短篇小说

的最高成就。迟子建的《雪窗帘》

有种自然融入的妥帖,不做作,像

邻家女孩,透着种亲和和朴实,轻

易就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这是读者与迟子建的雪国故

乡的一次奇妙相遇,这里有浪漫、

感人、温馨的故事,有宁静美丽、披

着白衬衫的“金井”,有痴情善良却

孤独一生的吉喜;徜徉在格里格海

的细雨黄昏中,遥望远方,你会看

到在七月的礼镇,亲亲的土豆花正

在偷偷地聆听人间的对话。

这些人和景描绘出一幅幅清

新自然、充满着诗的韵味与浪漫的

北国雪乡的画面;这些简单的故事

勾勒出生存在那片纯洁干净的土

地上的人们的生与死、善与恶、美

与丑。亲情、爱情与人性交织在一

起,虽然苦涩、悲凉,但仍然流淌出

一种温暖和坚韧,支撑起诗意的精

神故乡,让我们对生活充满希望,

对人生充满信心。

书中的十余篇作品,大多写的

是北国雪乡的芸芸众生与自然风

土,清新耐读,淡然可喜。迟子建

继承了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优良

传统,写作风格融合了沈从文的清

新隽永与萧红的率真自然。观之

西方,则让人联想到华兹华斯的

《丁登寺》与梭罗的《瓦尔登湖》。

纵观此书,每篇文章都透着种

不温不火的淡定,哪怕言及生死,

也不那么风风火火的急躁狂妄,仿

佛迟子建的个性就是如此。生命

的有缘之遇,像个不老的传说,每

个人都会被宿命牵引着遇到属于

自己的缘。缘起缘灭,幻化成作者

笔 下 带 着 泥 土 芬 芳 的“ 亲 亲 土

豆”。礼镇以种土豆为谋生方式的

秦山夫妇,本来夫妻和美,但秦山

偏得了癌症去世了。饮食男女,柴

米夫妻,到底因命运不能执手白头

了,真可惜这份爱的不圆满,死去

的人可惜,活着的更可怜。当媳妇

穿着蓝旗袍为秦生守灵时,谁能忍

心看这一幕?艺术的魅力到此,修

成正果。这是令人凛然的残酷生

活,这同样是令人动容的生离死别

场景。虽然“当时只道是寻常”,却

不能否认寻常之美。

《雪窗帘》这本书不是一本能

立马给你治愈、催你醒来的心灵良

药,但是这本书却是一把塑造灵魂

的刻刀,人生会成为什么模样,只

有你自己才知道。雪是冷的,但思

念却是热的;家在远方,爱却仍在

心房。岁月无痕,却在记忆里,为

我们留下了太多值得珍藏的宝

物。恰如一扇半开半合的雪做的

窗帘,如此纯真,如此美妙,却又注

定要悄然而逝。

在远方的长路上,你是否也望

着窗外,想起了故乡?

上课是教师传道受业的重

要途径,教师只有上好了课,才

能守住讲台这块阵地,才能博得

学生的信赖,才能让学生发自内

心地敬仰,那么,怎么上课,才能

让学生喜欢呢?北京十一学校

特级教师魏勇的《怎么上课,学

生才喜欢》向我们揭示了这一秘

密。

以生为本是上好课的基本

前提。上课的目的是帮助学生

实现知识、能力、文化、道德层面

的成长,它的意义在于这主要是

一个学习过程,其次才是教学过

程。以生为本要求教师了解学

生的学习需求、学习能力以及学

习经验。教师只有了解到这些,

才能像医生对待病人那样对症

下药、药到病除。

魏勇认为课堂其实是师生

共同经历的精神旅行或者精神

探险。在这种探险中,教师的角

色接近于导游,始终在宽松愉快

的氛围中引领游客有计划地领

略未知的湖光山色,去探寻茂林

修竹中的某一处幽静。教师要

善于从教师这个高冷的角色转

换为平和的共同学习者,时刻提

醒自己曾经也是一名学生,以学

生的视角拨开横亘在师生之间

的迷雾。

以生为本,还要求教师与学

生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面对

知识的更新和时代的发展,教师

要作为一个谦卑者,要经常提醒

自己所知极其有限,只不过年龄

大一点、接受教育多一点,生活

阅历丰富一点,在创造力、想象

力和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上,教

师不一定强于学生,教师最多只

是平等中的首席,所以教师不能

自认绝对权威。

而教师要想上好课,首先就

得知道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好

课不能简单地与评价量表一一

对应,动辄拿着评课表对教学目

标、师生互动、教学流程、教学效

果、信息化手段等进行评价,看

似准确,实则不然。简单的对应

有时会割裂教学的整体性。好

课不必按部就班,应允许师生在

课堂上的某处教学景致中停留,

进而生发出真实的、天然的、非

量化的创见。

魏勇认为,好课的标准有

四:

一是好课要以学生为中心。

课的本质意义不是为了教师的

自我展示,学生也不是教师上课

的道具。魏勇在2005年参加成都

的一个优质课评比后,深有体

会。在3位名师授课后,听课的老

师和上课的学生对执教教师的

评价并不一致。评课老师认为教

师的专业素养高深,上课的学生

则仅仅认为教师教态亲切。这说

明学生仅仅对教师有印象,而对

教师的课却并未在意。

魏勇反思道:在教师精心设

置的课堂里面,为什么学生感受

最多的是教师的教态或者教师

的口才,而不是思想和认识上的

收获呢?这正是症结所在。教

师只是重视了课的设计,却并未

真正关注学生。仅仅是态度亲

切,又有什么意义呢?学生真正

期待的是未知的风景和思想上

的共鸣。

二 是 好 课 有 一 定 的 模 糊

性。模糊性并不是指知识点和

教学思路模糊,一些需要精致的

东西仍然要准确到位,尤其是课

的内在逻辑仍要保持必要的流

畅合理,这种模糊我理解是教师

愿意时刻围绕学生的课堂反馈

放弃自己的先前预设,善于倾听

学生,与学生对话,机智地适时

调整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兴奋

点、发掘学生的闪光点、选准切

入的结合点,这样才能真正让师

生的思想发生碰撞,实现精神层

面的成长。

三是好课具有一定的开放

性。好课的开放性有两层意思:

一方面指师生具有开放接受合

理观点的心态;另一方面指能够

打破学科界限,实现学科融合。

拥有开放的心态,自然容易接纳

他人的思想和见解,进而加深对

事物的认识,促进问题的解决。

教师所需要保有的一个优良品

质就是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的

不足,甚至错误,这有时需要教

师具有放下架子和师道尊严的

勇气。开放的另一层意思即指

要有开放的教学设计,这样的设

计超越了专业本位、学科本位和

教师本位,如魏勇谈到的《美国

语文》中《有趣的故事》那篇课文

提到的教学要求那样,既有收

集、又有设计,自然地在语文课

中将历史、科学、艺术等有机地

结合起来。

四是好课是有边界的。好

课是开放的,但并不是说好课没

有原则,没有边界,好课需要循

着教学目标、学生实际、课堂状

态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而不能

毫无目的地延伸扩展。正如在

语文教学中应遵循的文本解读

的多元有界原则,好课也应遵循

一定的规定性,脱离教学目标和

学生实际的课既对课堂不够尊

重,也容易对学生产生误导。

如今的课堂多了一些眼花

缭乱,少了些许真实鲜活,尤其

在各级各类公开课中,我们发现

许多课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执教者除了不遗余力地展示自

身过硬的基本功之外,还显得有

过于和蔼可亲的做作,如魏勇参

加的国家级赛课活动时看到名

师执教后学生的茫然,我们知道

真正的课堂不是那个样子的。

真正的课堂究竟需要留给学生

什么值得一生铭记的东西。我

觉得好课最让学生受益的可能

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方式,进而让

学生学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只有这样课堂才真正变得富有

意义,才能焕发出生机和光彩。

要教会学生独立思考。思

考是人脑最可宝贵的品质,没有

独立思考的精神,我们的大脑就

成了别人的跑马场,就不会生发

出最有成就感的创见,更容易让

大脑变得懒惰懈怠。独立思考

首先就要教会学生怀疑。

要教会学生反思。反思是

最重要的思维品质,不仅教师要

反思,还要教会学生反思。要引

导学生建立辩证的哲学观,没有

绝对真理,只有相对真理,对历

史和前人所谓的真理都要谨慎

地辨别和运用。还要教会学生

反思自身学习方式。针对不同

学科、不同教师、不同学习内容

进行有针对性地改进。

要教会学生换位思考。对

一件事物的认识,我们很容易陷

入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判断,

其实,有时我们的判断是片面

的、断裂的、静止的,所以,需要

我们换一种角度,这样才能全方

位了解事物。我们还要教会学

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我

们不能两次踏进相同的河流。

任何事物都在发展变化,一时一

个样,所以需要一时一个眼光。

这样,才会将学生培养成通情达

理的人。

这样的课才能称之为好课。

在艾丽丝·门罗个人最满意的短

篇小说集《亲爱的生活》中读到《沙

砾》那篇时,我被书中人物面对支离

破碎的生活时,那五味杂陈的内心和

冷静向前的态度打动,以为那便是集

子的高潮。但直到今天,读到《火车》

这篇时,我才明白,那曾经感动我的

部分,仅仅只是这部书的序曲,《火

车》才是这本书最响亮最高亢最激昂

的部分。虽然合上书页那一刻,充溢

我心的是一种欲哭无泪的苍凉。

故事一开始,便是退伍兵杰克逊

乘火车回故乡的镜头,但他并没有真

的要回家,而是在离家还有几十公里

的地方突然地跳下火车。他要去哪

里,他为什么要跳车,这个巨大的问

号在阅读的过程中,一直盘旋在我的

心头。第二个场景的铺设便是在贝

尔的农场,又累又饿的杰克逊在贝尔

那里获得了一碗薄粥和一杯浓茶,他

们共同的生活亦从此开始。父母过

世后独自支撑农场的老姑娘贝尔过

得狼狈又萧索,房屋年久失修,露雨

滴水,家中电器大部分也损坏失灵,

家具破旧脏乱,这个被贝尔称为家的

地方早已摇摇欲坠。杰克逊从重建

马食槽开始,后又修整墙壁、购置取

暖器、修补房顶,生存条件改善后的

他们,共同生活了许多年。男耕女

织,恬静安适,外人以姐弟看待他们,

在杰克逊心里,这个大他16岁的女人

贝尔,是一个类似亲友的存在。

故事的转折来临,贝尔身体里长

了一个肿块,他们因此必须去多伦多

治病。手术后的第二天,一向对个人

生活避口不提的贝尔突然像换了一

个人一样,对杰克逊谈起了自己的父

母。她的父亲原是《多伦多每晚电讯

报》的专栏作者,他们买下农场原打

算消夏,后因母亲病重后行动不便,

神志不清,便决定长期住在那里。长

大后的贝尔肩负着日常家务和照顾

母亲的责任,父亲继续写作维持家庭

开支。忽然的一天晚上,父亲打开了

正在洗澡的贝尔的房门,站在门口盯

着赤身裸体的女儿。这一事件成了

父女心头隐匿的禁忌,疼痛,险恶,令

人避之不及。几日之后,父亲被驶来

的列车撞死,所有人都把父亲的死解

释为意外,独独贝尔不能。她一直隐

藏心事在懊悔和自责中潦草度日,直

到杰克逊的出现。她说,我现在明白

了,真正明白了这件事情,那不是任何

人的错,那是在悲剧的情境中人类性

欲的错。读到这一段的时候,我正坐

在孩子练琴的琴行门口,初夏的风拂

过脸颊,内心热浪翻滚,欲语不能。

贝尔坦诚的倾诉并没有成为和

杰克逊百年好合的开始,反倒促使了

他的逃离。杰克逊又阴差阳错成为

“美丽邓迪”公寓看门人,等待命中注

定的某一天,一位名叫艾琳的中年妇

女的出现,使谜底彻底揭开。原来,

杰克逊是个ED患者,他和艾琳曾是

青梅竹马的恋人。他在归途中近家

而不入,是因为不想让相爱的姑娘因

自己而失去幸福。

门罗用本篇最重的笔墨描写杰

克逊和艾琳两小无猜的青春。他们

曾是同学,杰克逊是害羞沉默的不起

眼的男孩,却吸引了聪明孤傲的艾

琳,他们在杰克逊服兵役前迅速确定

恋人关系,并在服役期间坚持通信。

门罗用轻描淡写的语调,写到艾琳某

一次去杰克逊家,见到了他言语粗鄙

的继母。这一刻,那蒙在剧场上空的

大幕终于扯开,原来,杰克逊小时候

曾被粗鲁下流的继母折磨过,他一直

未能逃离阴影,这也许就是他致病的

根源。

至此,整篇故事才五脏俱全,气

脉俱足,读者犹如站在山顶俯瞰大地

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个名叫杰克逊

的男子,他所有怪异的行动,他不断

地向前,不断地逃离,恨不得让所有

的人都忘掉他的一生。那一刻,我们

理解他,犹如理解自己的朋友或者兄

弟。

门罗很轻易地便用女性的敏感

细腻捕捉到了生命中那无处不在的

遗憾和悲伤,但她又如冷静大气的军

中统帅,不到最后一刻,绝不翻开手

中底牌。无论人物在命运中如何浮

沉颠簸,她均能压制住自己心中一切

的好奇、怜悯、冲动,为人物生活的徐

徐推进沉稳开路。她的短篇小说,篇

幅虽精巧,却并不妨碍她表现生活的

丰沛和恢宏,她的作品中极少戏剧化

的冲突,更多是用绵密笔致构建出的

普通人和普通的日常生活,他们像不

断向前推进的浩荡生活河流中的暗

涌,任何浮起的一个,都足见生命绝

望的真相。在整个阅读的过程中,你

不知该谈论些什么,却又忍不住感叹

唏嘘。

“ 丝 雨 织 莺 梭 。 浮 钱 点 翠

荷。燕风轻、庭宇正清和。苔面

唾绒堆绣径,春去也,奈春何。宫

柳老青蛾。题红隔翠波。扇鸾

孤,尘暗合欢罗。门外绿阴深似

海,应未比,旧愁多。”

周密的词景色太多,一页页

扫过去,小山重叠的,看到这首

《唐多令》顿下来。人对什么景色

着迷,是有他平生的缘由的,你爱

“大江东去”,是爱苏轼这一笔意

气风发呢?还是滚滚长江东逝水

的酣畅风景呢?

夏日里你看着窗外发呆久

了,一转头自己的房间便是暗的,

沉沉的,这阴阴把你浸在里面,一

个西瓜扑通浸在井水。然而心里

知道这样的情境是安全的,庭宇

正清和。

你在干什么呢?手头什么事

情都没有,只是坐着,不刷手机,

懒得梳妆出门,你知道你在专心地

老去。燕子飞来飞去,而你在老

去。苔色盈盈欲上人衣,而衣里的

你在老去。风一样忽忽地老去。

翻绿扶疏,枝浪似海,外面的

世界,河伯不见北海若,我已经照

顾不来自己,大片的青春和不堪

回首无处安放,这世上尽然是无数

的我,这世上3个字又是无数的一

波波的青春。旧愁都在袜底,而新

愁铺天盖地地飞来,这尘暗了那尘

又起,奈春何,红尘滚滚。

我只记得无数的将晚,坐在

自己的房间里,烦恼着莫名,看外

面树阴一层一层重下去,一瞬间

万家灯火。

而此刻荷花正盛,不知身在

语焉不详的现在,还是暗中偷换

的未来。

冷的雪热的思念

——读《雪窗帘》

■ 李雷

上真正的好课

——读《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

■ 张阿龙

请忘掉我的一生——读《亲爱的生活》

■ 冯娟

坐看天色晚■ 范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