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體 -...

1
资阳网 www.zyrb.com.cn 官方微博 新浪@资阳日报 广告热线 028—26655858 教體 新闻热线 028-26656119 2019年1月15日 星期二 编辑 刘英 版式 李小梅 07 报名 报名外包有猫腻吗 外包有猫腻吗—三问美术校考报名拥堵事件 母通常对孩子的人 生充满期待,这种 期待也会影响到孩子的 人生轨迹。有的家长不 顾孩子的实际情况,对孩 子期待过高,往往会给孩 子带来不良影响。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 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 网,对 1863 名家长进行 的一项调查显示, 68.8%的受访家长表示 对孩子有很高期待, 57.7%的受访家长坦言 会羡慕别人家孩子优秀。 注:请本版用文作者(单位)与本报联系,以便发放稿酬。 教育 今年寒假,武汉小学低年级将不 布置书面寒假作业。记者从武汉市 教育局获悉,武汉市中小学、幼儿园 将于 1 月 25 日放寒假,这个假期,教 育部门将对全市中小学书面作业实 行总量控制,为学生减负。 (1月9日 《人民日报》) 这显然会得到孩子们的欢迎, 可以开心过年。其实,寒假本来就 不长,书面作业限制一下很有必 要。去年8月,教育部会同国家卫 生健康委员会等八部门制定《综合 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 求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 业,这是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一 项措施。当然,有些地方执行得不 好。要破“减负困局”“教育困局”, 尊重孩子天性很重要,教育只能是 因势利导,而不是强人所难,于小学 生,尤其如此。实际上,无论于孩子 的身心健康,还是就孩子的学习效 果而言,都应一张一弛,寒假期间应 严控作业以免给孩子“添堵”。让学 校尤其是家长转变观念,教育部门就 应有一刀切的规定。 现在,许多地方的学校已经推出 小学生不留课外作业的好做法,甚至 还有“无作业班”。比如,上海市规 定:“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 业;小学其他年级的课外作业,应保 证绝大多数同学能在1小时内完 成。”现在寒假来临,各地应延续类似 好做法,让孩子能够快乐过寒假。 据《大众日报 》 严控书面作业 让孩子快乐过寒假 68.8%受访家长 坦言对孩子有很高期待 山东省龙口市某教育机构分校校长 安然(化名)觉得,自己对孩子表达的期 待,可以让孩子更有动力。“我孩子高三 时每周只回家一次,每次返校时孩子的 情绪会有些低落,我就鼓励她、给她打 气,每天给她发一个励志短信,一直坚持 到她高考。” 调查显示, 68.8%的受访家长坦言对 孩子有很高期待。交互分析发现,学历 为专科的家长中,有 72.9%的家长表示对 孩子有很高的期待,高于其他学历者。 进一步调查显示,健康的心理 76.7% )和强健的体魄( 58.7% )是受访家 长对孩子最普遍的期待。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陈祉妍 认为,父母对孩子抱有高期待,本身不是 坏事。如果对孩子没什么期待甚至不管 不问,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积极的、正 向的期待,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有利 于孩子努力并获得成就感。“但是我认为 父母期待过高反映出来的问题,是没能准 确了解自己孩子的特点,或者只是从某个 单一的维度来了解孩子,比如成绩。” 对于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 期待,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 教授蒋建荣认为,这本身是无可厚非的, 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出人头地、光宗耀 祖,希望孩子为社会多做一些事情。从 我们家族的传承来看,就是希望一代更 比一代强的。事实上,我们只要在社会 上从事一定的劳动,为社会作出了贡献, 就体现了个人的价值,每个人所作的贡 献都是独特的,这份价值也就是独特的。 57.7%受访家长 会羡慕“别人家的孩子” 调查显示, 73.7%的受访家长经常或 有时向孩子表达期望,仅 6.1%的受访家 长从不这样做。 北京师范大学大三学生祁莫雨(化 名)回忆,从高中开始,父母对她成绩的 要求越来越高。“我能明显地感觉到妈妈 的紧张。她会有意无意地跟我说希望我 考上哪所大学,或者跟我念叨哪个亲戚 在哪里工作。” 调查中, 57.7%的受访家长坦言会羡慕 别人家孩子优秀, 42.4%的受访家长不会。 祁莫雨虽然能够理解父母对自己的 高期待,但她坦言并不是很喜欢,“比如 高考那会儿,父母给我的压力让我很恐 惧,害怕考不好。选专业也是,妈妈特别 想让我去学法律、金融这样的专业,可我 觉得自己不适合,费了很大努力才把我 妈说服。有的时候她会跟我说别人家的 孩子怎么样,这让我很不舒服,我觉得每 个人都是独特的,不存在可比性。” 陈祉妍觉得,父母应该给孩子一些 人生规划,但不能简单地自己觉得什么 好就强加在孩子身上。 陈祉妍认为,一方面,父母应该对孩 子抱有积极的期待。另一方面,父母在 孩子面临困难时要有信心、支持孩子,相 信孩子一定会变得更好,这样的期待有 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谈到家长对孩子的期待,蒋建荣觉 得,家长对孩子表达期待时,要从大局着 眼。“格局决定布局,布局决定结局。首 先让孩子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其次要 指导和帮助孩子做好手头的事情,把现 在要做的事情一步一步地做好,打好基 础才有可能实现目标。所以家长如果能 够支持孩子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既有远 大的目标和理想,又有一步一个脚印把 事情做好的精神和态度,相信孩子的人 生会是成功的,会对他所从事的领域有 所贡献”。 蒋建荣认为,每个人所做的事情,看 似平凡,但从每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来看 都有不平凡之处。“我建议家长可以更多 地引导孩子把注意力放在怎样把现在的 事情做好,不要去跟别人攀比。我们要 比的是今天的自己是不是比昨天的更 好,让孩子活出自我。” 据《中国青年报》 四川大学日前在成都召开本科 教育工作会议,会上表彰了本年度优 秀教育工作者和先进单位。川大外 国语学院教授石坚获得了四川大学 第五届“卓越教学奖”特等奖,这是此 奖自 2015 年设置以来,第一次评选 出特等奖获得者,奖金为 100 万元。 四川大学设立“卓越教学奖”,重 奖长期潜心本科教学、教学成果突出 的一线教师,旨在增强教师的责任 心、使命感,激发教师投入教学、参与 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从制度上确 保“教师是第一身份,上好课是第一要 务,关爱学生是第一职责”。自2015 设立以来, “卓越教学奖”使长期从事 本科教学的优秀教师得到充分肯定 与尊重,使一线教师有荣誉感和成就 感,为形成尊师重教的育人氛围发挥 了积极推动作用。今年,在川大默默 坚守 41 年教学工作的石坚教授经过 层层考核和学生网上投票,脱颖而 出,成为百万大奖的首位得主。 在颁奖台上,石坚说:“学校因学 生而存在,老师因育人而变得高尚, 是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对真理的探 索、对美好的向往让我不敢固步自 封,让我不断努力前行,是学生的犀 利问题让我不断去探索、学习。因为 学生的存在,我得以传道授业解惑, 我的人生价值才能得到承认。” 在四川大学教务处处长张红伟 看来,石坚获得这一荣誉是实至名 归。她说:“石坚老师 41 年如一日默 默耕耘在本科教育一线。他在校园 里骑着自行车奔波的形象已经在川 大人眼中定格,他深受学生喜爱。在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方面大家对他都 是敬佩有加。他谦和、与人为善、循 循善诱,很注重学生个人的成长。” 这次特等奖奖金高达 100 万元, 对于这笔高额奖金,石坚也有着自己 的打算。他说:“这个奖项应该颁给 川大所有优秀的教师群体。这份奖 金我准备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来 奖励教师和学生;我在任职期间,送 走了 3 名因病去世的青年教师,他 们家庭都很清贫,所以另一部分我 打算用来成立教师关爱基金,来关 心我们的中青年教师。” 据《光明日报》 四川大学百万元“卓越教学奖” 重奖一线教师 近几年来,互联网和手机端报名引 入美术校考后,确实解决了考生的不少烦 恼。但艺考报名渠道的单一化,以及交由 第三方平台运营过程中的处置失当,让一 些考生蒙受不必要的损失,一些网友为此 质疑相关公司可能“有背景”,公共服务不 应完全交由第三方平台运营。 “其实只是因为我们入这一行早。” 刘伟辉告诉记者,他最初就业的公司就 是做美术院校现场报名系统的,后来自 己创业,在这方面扩展了功能,开发了 美术校考信息采集、线上缴费、在线确 认等技术。 “其他美术院校听说我们这方面的 技术比较成熟,来考察过,我们是通过投 标拿到的项目。”刘伟辉说,当时,很少有 企业会为美术高校的校考开发报名软件。 对部分考生质疑“艺术升”针对考 生肖像审核收 50 元加急服务费,以及 价值 656 元的 VIP 艺考服务卡,是通过 收钱来开启报名“快速通道”,造成了拥 堵,刘伟辉解释,加急审核只是针对在 线确认截止前,考生需要在短时间内完 成肖像审核所提供的加急服务,一般考 生报名并不需要这项服务。艺考服务 卡则主要包含报考指南和录取预测,这 两项服务都不涉及报名通道。 关于公共服务是否可以完全交由 第三方平台运营,浙江省社会学会会长 杨建华表示,一般来看,引入市场机制 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是个多赢举措,但不 能过度依赖第三方,应充分考虑政策联 动因素,否则会导致预案不足。如果预 案不足,报名没法错峰,又渠道单一,就 容易出问题。 目前,教育部已通过官方微博发布 公告,要求各大艺术院校确保每位有意 愿的考生都能报考并且参加考试。中 国多所艺术院校也相继调整报名信 息。鲁迅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以及 天津美术学院相继增设了考点和考位, 中央美院、湖北美院部分考点的报名截 止日期也有相应的顺延。 杨建华表示,艺考报名作为公共服 务之一,无论是引入第三方平台还是交 由相关公共机构统一运营,相关部门都 需在服务的事前、事中、事后做好监管 指导,确保服务有序。 据新华社 调查显示: 过半受访家长承认会羡慕“别人家的孩子” 期,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等 “八大美院”本年度专业 课考试(俗称“校考”)陆 续启动,可唯一的报名途 —“艺术升”手机客 户端和网站却系统崩溃, 打乱了考生的计划,给不 少考生带来严重影响,引 起教育部关注并表态。 这起报名拥堵事件是如 何发生的?存在一些考 生在网上所说的“垄断” 吗?报名等类似服务应 该外包吗?新华社记者 调查采访有关各方,努力 还原背后真相。 8 日下午,记者来到“艺术升”的开 发方杭州亦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展开 调查。公司负责人刘伟辉坦言,公司对 流量预估不足。“2018 年报名,我们准备 25 台服务器,今年我们原以为 50 台服 务器够用了,结果还是出现了拥堵,后 来不得不增加到 225 台才保证畅通。” 据了解, 1 3 日,中央美术学院开 始报名,报名量明显超过去年。1 5 日,鲁迅美术学院和湖北美术学院开始 报名,当时的名额也很快报满,没有报 成功的考生,转向 6 日接受报名的西安 美术学院和天津美术学院。 “艺术升”回应, 6 日早上 6 点,西安 美术学院和天津美术学院同时开放报 名,报名请求迅速达到每秒 28 万次,由 于负载过大,导致系统超荷。后经服务 器扩容,到 7 日凌晨 2 点,系统恢复正 常。此间,最高报名数据请求达到每秒 34 万次。刘伟辉表示, 8 日上午,广州美 院开放报名,当天报名顺利,没再拥堵。 另有教育界人士分析,这次报名拥 堵也与美术类高考政策调整有关。按照 惯例,美术类考生要参加全省范围的专 业课统考,再参加高考的文化课,学校则 根据专业课成绩和文化课成绩予以录 取。目前,部分院校认可统考成绩,而部 分院校则会在统考结束后、高考之前单 独设置校考,作为专业课的考查标准。 根据 2018 12 月底教育部发布的 2019 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 生基本要求》,除经教育部批准的部分 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含部分艺术 类本科专业参照执行的少数高校)外, 2019 年高校美术学类和设计学类专业 一般不组织校考。这就意味着校考的 竞争更为激烈。 知情人士分析说,“过去考生要统 一参加统考,有些院校即以统考成绩为 准,而一些院校还要设置校考,参加过 统考的考生才有资格参加。现在大部 分的校考取消了,考生自然要往余下的 校考去挤,这就造成几所院校本次报考 考生人数迅速上升。” 鲁迅美术学院招生办相关负责人 表示,艺考报名有其特殊性,在报考规 则上各专业有相互关联关系,不同于高 考报名只提供一个单一化产品,分开两 套系统报名,一定程度上无法实现报考 规则的控制。负责人同时也表示,未来 确实也需要考虑备用通道及方案。 还原 报名拥堵是如何发生的? 追因 报名为何会拥堵? “我和同学们 5 点多就起床开始 等,等到 6 点进入报名界面后,发现已 经进不了系统了,一直等到半夜 12 点, 还是没有报上名,就放弃了。” 1 6 日, 在北京备战艺考的湖北籍考生赵可经 历了一次“难熬”的校考报名。 1 6 日,西安美术学院和天津美 术学院共同于早上 6 点开启报名窗口 后,许多学生打开“艺术升”客户端,不 是闪退,就是网络拥塞,界面上的汉字 也成了一串串问号。6 日上午,“艺术 升”官方发布消息称,由于访问量持续 过大,暂停报名服务。 “拥塞当天, App 部分界面出现乱 码,始终显示在加载,然后提示网页错 误。许多学生提交完善信息审核过程 中,也出现不成功的情况。”内蒙古包头 市艺考培训教师王全福告诉记者,自己 的画室就有 100 多名学生没有报上名。 然而,拥堵带来的影响还不只这 些。除一些学生因系统故障放弃报考 外,还有一些学生也因在就近考点未报 上名,需要在春运期间去外地考点考 试,增加了考生和家长的负担。 疑问 报名外包有猫腻吗? 丁雅诵 全国共摸排校外培训机构 40万 所,存在问题机构 27.3 万所,现已完 成整改24.8万所,完成整改率达到 90%……一组最新公布的数据,展现 出治理校外培训的进度与力度。 自今年2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开 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8月国务 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 构发展的意见》以来,各地结合实际 出台方案、积极推进。比如,天津规 定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 20:30,不 得留书面作业;江苏严禁校外培训机 构组织中小学生等级考试及竞赛;山 东要求坚持零起点教学,严禁超纲超 前等等。层层规范之下,校外培训机 构逐步走向正轨。那些或是场所存 在安全隐患、或是不具备办学许可证 和营业执照、或是实际教学与宣传内 容相去甚远的校外培训机构,大多已 经关停。 培训机构虽然规范了,但现实 中,校外培训热还在持续“升温”,家 长们送孩子上培训班的“热情”也并 未消减。尤其是寒假将至,排队报 名、网上抢课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孩子们的负担依旧沉重。正如教育 部相关负责人所言,即使是完成了整 改,也只是将校外培训机构初步纳入 了规范有序管理的轨道,在减轻中小 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改革征程中,这 只是其中一步。 如何定位校外培训,防止治理成 果反弹?如何规范秩序,发挥学校教 育主渠道的作用?如何杜绝盲目攀 比,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如何切实减 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种种 问题,还需标本兼治、内外联动、持之 以恒、久久为功。 应当明确的是,校外培训应该是 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者,而不能成为 教育秩序的干扰者。对于那些满足 中小学生选择性学习需求、培育发展 兴趣特长、拓展综合素质具有积极作 用的课外班,我们应予以肯定。而对 于那些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和素质教 育要求,开展“应试”培训,超前教、超 前学,严重干扰学校正常教学和招生 秩序,令学生痛恨、家长无奈、自己却 赚得盆满钵满的培训机构,则必须依 据“负面清单”,坚决整顿、绝不手软。 校外培训的火热状态,应当引起 学校教育的反思。毕竟,只有提高了 中小学的教育品质、育人能力,才能 从源头上降低学生和家长参与课外 培训的需求。一方面,想方设法提高 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让学 生在学校里“吃饱吃好”;另一方面, 解决好“课后三点半”问题,帮助学生 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开阔视野、增强 实践能力,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只有 不断提升学校教育的质量,才能从源 头上遏制校外培训机构的野蛮生长。 除了整治培训机构、提升学校教 育质量,减负更需要一场观念上的革 新。有些人执迷于“抢跑”“速成”,要 求孩子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长跑;有 些人攀比心切,总是担心自己的孩子 “输在了起跑线上”……正所谓“鸡汤 喝得众人醉,错把忽悠当翡翠”,一些 培训机构的虚假宣传迎合了家长的育 儿心理。而事实上,对于基础教育阶 段的孩子而言,品性修养、能力兴趣、 身心健康等,才是比琐碎知识更重要 的财富。因此,整个社会都应当提高 教育素养,树立正 确 的 成 才 观 、成 功 观,为孩子铺就更广阔的人生道路。 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涉及 深化招生考试改革、提高学校教育 教学质量、健全校外培训机构发展 长效机制等各个方面。教育改革 千头万绪,但再难也要推进改革, 期待更多改革落到实处,为孩子营 造更好的教育环境。 据《人民日报 》 校外培训规范只是第一步

Upload: others

Post on 29-Oct-2019

4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教體 - paper.zyrb.com.cnpaper.zyrb.com.cn/resfile/2019-01-15/07/07.pdf定:“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 业;小学其他年级的课外作业,应保 证绝大多数同学能在

资阳网 www.zyrb.com.cn 官方微博 新浪@资阳日报 广告热线 028—26655858

教體新闻热线028-26656119

2019年1月15日 星期二编辑 刘英 版式 李小梅

07

报名报名外包有猫腻吗外包有猫腻吗??——三问美术校考报名拥堵事件

父母通常对孩子的人生充满期待,这种

期待也会影响到孩子的人生轨迹。有的家长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对孩子期待过高,往往会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863名家长进行的 一 项 调 查 显 示 ,68.8%的受访家长表示对孩子有很高期待,57.7%的受访家长坦言会羡慕别人家孩子优秀。

注:请本版用文作者(单位)与本报联系,以便发放稿酬。

视教育 点

今年寒假,武汉小学低年级将不布置书面寒假作业。记者从武汉市教育局获悉,武汉市中小学、幼儿园将于 1 月 25 日放寒假,这个假期,教育部门将对全市中小学书面作业实行总量控制,为学生减负。(1月9日《人民日报》)

这显然会得到孩子们的欢迎,可以开心过年。其实,寒假本来就不 长 ,书 面 作 业 限 制 一 下 很 有 必要。去年 8 月,教育部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八部门制定《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这是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一项措施。当然,有些地方执行得不好。要破“减负困局”“教育困局”,

尊重孩子天性很重要,教育只能是因势利导,而不是强人所难,于小学生,尤其如此。实际上,无论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还是就孩子的学习效果而言,都应一张一弛,寒假期间应严控作业以免给孩子“添堵”。让学校尤其是家长转变观念,教育部门就应有一刀切的规定。

现在,许多地方的学校已经推出小学生不留课外作业的好做法,甚至还有“无作业班”。比如,上海市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的课外作业,应保证绝大多数同学能在 1 小时内完成。”现在寒假来临,各地应延续类似好做法,让孩子能够快乐过寒假。

据《大众日报》

严控书面作业让孩子快乐过寒假

68.8%受访家长坦言对孩子有很高期待

山东省龙口市某教育机构分校校长安然(化名)觉得,自己对孩子表达的期待,可以让孩子更有动力。“我孩子高三时每周只回家一次,每次返校时孩子的情绪会有些低落,我就鼓励她、给她打气,每天给她发一个励志短信,一直坚持到她高考。”

调查显示,68.8%的受访家长坦言对孩子有很高期待。交互分析发现,学历为专科的家长中,有 72.9%的家长表示对孩子有很高的期待,高于其他学历者。

进 一 步 调 查 显 示 ,健 康 的 心 理(76.7%)和强健的体魄(58.7%)是受访家长对孩子最普遍的期待。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陈祉妍认为,父母对孩子抱有高期待,本身不是坏事。如果对孩子没什么期待甚至不管不问,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积极的、正向的期待,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有利于孩子努力并获得成就感。“但是我认为父母期待过高反映出来的问题,是没能准确了解自己孩子的特点,或者只是从某个单一的维度来了解孩子,比如成绩。”

对于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蒋建荣认为,这本身是无可厚非的,

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希望孩子为社会多做一些事情。从我们家族的传承来看,就是希望一代更比一代强的。事实上,我们只要在社会上从事一定的劳动,为社会作出了贡献,就体现了个人的价值,每个人所作的贡献都是独特的,这份价值也就是独特的。

57.7%受访家长会羡慕“别人家的孩子”

调查显示,73.7%的受访家长经常或有时向孩子表达期望,仅 6.1%的受访家长从不这样做。

北京师范大学大三学生祁莫雨(化名)回忆,从高中开始,父母对她成绩的要求越来越高。“我能明显地感觉到妈妈的紧张。她会有意无意地跟我说希望我考上哪所大学,或者跟我念叨哪个亲戚在哪里工作。”

调查中,57.7%的受访家长坦言会羡慕别人家孩子优秀,42.4%的受访家长不会。

祁莫雨虽然能够理解父母对自己的高期待,但她坦言并不是很喜欢,“比如高考那会儿,父母给我的压力让我很恐惧,害怕考不好。选专业也是,妈妈特别想让我去学法律、金融这样的专业,可我觉得自己不适合,费了很大努力才把我妈说服。有的时候她会跟我说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样,这让我很不舒服,我觉得每

个人都是独特的,不存在可比性。”陈祉妍觉得,父母应该给孩子一些

人生规划,但不能简单地自己觉得什么好就强加在孩子身上。

陈祉妍认为,一方面,父母应该对孩子抱有积极的期待。另一方面,父母在孩子面临困难时要有信心、支持孩子,相信孩子一定会变得更好,这样的期待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谈到家长对孩子的期待,蒋建荣觉得,家长对孩子表达期待时,要从大局着眼。“格局决定布局,布局决定结局。首先让孩子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其次要指导和帮助孩子做好手头的事情,把现在要做的事情一步一步地做好,打好基础才有可能实现目标。所以家长如果能够支持孩子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既有远大的目标和理想,又有一步一个脚印把事情做好的精神和态度,相信孩子的人生会是成功的,会对他所从事的领域有所贡献”。

蒋建荣认为,每个人所做的事情,看似平凡,但从每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来看都有不平凡之处。“我建议家长可以更多地引导孩子把注意力放在怎样把现在的事情做好,不要去跟别人攀比。我们要比的是今天的自己是不是比昨天的更好,让孩子活出自我。”

据《中国青年报》

四川大学日前在成都召开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会上表彰了本年度优秀教育工作者和先进单位。川大外国语学院教授石坚获得了四川大学第五届“卓越教学奖”特等奖,这是此奖自 2015 年设置以来,第一次评选出特等奖获得者,奖金为 100万元。

四川大学设立“卓越教学奖”,重奖长期潜心本科教学、教学成果突出的一线教师,旨在增强教师的责任心、使命感,激发教师投入教学、参与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从制度上确保“教师是第一身份,上好课是第一要务,关爱学生是第一职责”。自2015年设立以来,“卓越教学奖”使长期从事本科教学的优秀教师得到充分肯定与尊重,使一线教师有荣誉感和成就感,为形成尊师重教的育人氛围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今年,在川大默默坚守 41年教学工作的石坚教授经过层层考核和学生网上投票,脱颖而出,成为百万大奖的首位得主。

在颁奖台上,石坚说:“学校因学生而存在,老师因育人而变得高尚,是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对真理的探

索、对美好的向往让我不敢固步自封,让我不断努力前行,是学生的犀利问题让我不断去探索、学习。因为学生的存在,我得以传道授业解惑,我的人生价值才能得到承认。”

在四川大学教务处处长张红伟看来,石坚获得这一荣誉是实至名归。她说:“石坚老师 41年如一日默默耕耘在本科教育一线。他在校园里骑着自行车奔波的形象已经在川大人眼中定格,他深受学生喜爱。在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方面大家对他都是敬佩有加。他谦和、与人为善、循循善诱,很注重学生个人的成长。”

这次特等奖奖金高达 100万元,对于这笔高额奖金,石坚也有着自己的打算。他说:“这个奖项应该颁给川大所有优秀的教师群体。这份奖金我准备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来奖励教师和学生;我在任职期间,送走了 3 名因病去世的青年教师,他们家庭都很清贫,所以另一部分我打算用来成立教师关爱基金,来关心我们的中青年教师。”

据《光明日报》

四川大学百万元“卓越教学奖”重奖一线教师

近几年来,互联网和手机端报名引入美术校考后,确实解决了考生的不少烦恼。但艺考报名渠道的单一化,以及交由第三方平台运营过程中的处置失当,让一些考生蒙受不必要的损失,一些网友为此质疑相关公司可能“有背景”,公共服务不应完全交由第三方平台运营。

“其实只是因为我们入这一行早。”刘伟辉告诉记者,他最初就业的公司就是做美术院校现场报名系统的,后来自己创业,在这方面扩展了功能,开发了美术校考信息采集、线上缴费、在线确认等技术。

“其他美术院校听说我们这方面的技术比较成熟,来考察过,我们是通过投标拿到的项目。”刘伟辉说,当时,很少有

企业会为美术高校的校考开发报名软件。对部分考生质疑“艺术升”针对考

生肖像审核收 50 元加急服务费,以及价值 656 元的 VIP 艺考服务卡,是通过收钱来开启报名“快速通道”,造成了拥堵,刘伟辉解释,加急审核只是针对在线确认截止前,考生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肖像审核所提供的加急服务,一般考生报名并不需要这项服务。艺考服务卡则主要包含报考指南和录取预测,这两项服务都不涉及报名通道。

关于公共服务是否可以完全交由第三方平台运营,浙江省社会学会会长杨建华表示,一般来看,引入市场机制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是个多赢举措,但不能过度依赖第三方,应充分考虑政策联

动因素,否则会导致预案不足。如果预案不足,报名没法错峰,又渠道单一,就容易出问题。

目前,教育部已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公告,要求各大艺术院校确保每位有意愿的考生都能报考并且参加考试。中国多所艺术院校也相继调整报名信息。鲁迅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以及天津美术学院相继增设了考点和考位,中央美院、湖北美院部分考点的报名截止日期也有相应的顺延。

杨建华表示,艺考报名作为公共服务之一,无论是引入第三方平台还是交由相关公共机构统一运营,相关部门都需在服务的事前、事中、事后做好监管指导,确保服务有序。 据新华社

调查显示:

过半受访家长承认会羡慕“别人家的孩子”

近期,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

“八大美院”本年度专业课考试(俗称“校考”)陆续启动,可唯一的报名途径——“艺术升”手机客户端和网站却系统崩溃,打乱了考生的计划,给不少考生带来严重影响,引起教育部关注并表态。这起报名拥堵事件是如何发生的?存在一些考生在网上所说的“垄断”吗?报名等类似服务应该外包吗?新华社记者调查采访有关各方,努力还原背后真相。

8 日下午,记者来到“艺术升”的开发方杭州亦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展开调查。公司负责人刘伟辉坦言,公司对流量预估不足。“2018年报名,我们准备了25台服务器,今年我们原以为50台服务器够用了,结果还是出现了拥堵,后来不得不增加到 225台才保证畅通。”

据了解,1月 3日,中央美术学院开始报名,报名量明显超过去年。1 月 5日,鲁迅美术学院和湖北美术学院开始报名,当时的名额也很快报满,没有报成功的考生,转向 6日接受报名的西安美术学院和天津美术学院。

“艺术升”回应,6日早上 6点,西安美术学院和天津美术学院同时开放报名,报名请求迅速达到每秒 28万次,由于负载过大,导致系统超荷。后经服务

器扩容,到 7 日凌晨 2 点,系统恢复正常。此间,最高报名数据请求达到每秒34万次。刘伟辉表示,8日上午,广州美院开放报名,当天报名顺利,没再拥堵。

另有教育界人士分析,这次报名拥堵也与美术类高考政策调整有关。按照惯例,美术类考生要参加全省范围的专业课统考,再参加高考的文化课,学校则根据专业课成绩和文化课成绩予以录取。目前,部分院校认可统考成绩,而部分院校则会在统考结束后、高考之前单独设置校考,作为专业课的考查标准。

根据 2018年 12月底教育部发布的《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基本要求》,除经教育部批准的部分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含部分艺术类本科专业参照执行的少数高校)外,

2019 年高校美术学类和设计学类专业一般不组织校考。这就意味着校考的竞争更为激烈。

知情人士分析说,“过去考生要统一参加统考,有些院校即以统考成绩为准,而一些院校还要设置校考,参加过统考的考生才有资格参加。现在大部分的校考取消了,考生自然要往余下的校考去挤,这就造成几所院校本次报考考生人数迅速上升。”

鲁迅美术学院招生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艺考报名有其特殊性,在报考规则上各专业有相互关联关系,不同于高考报名只提供一个单一化产品,分开两套系统报名,一定程度上无法实现报考规则的控制。负责人同时也表示,未来确实也需要考虑备用通道及方案。

还原 报名拥堵是如何发生的?

追因 报名为何会拥堵?

“我和同学们 5 点多就起床开始等,等到 6 点进入报名界面后,发现已经进不了系统了,一直等到半夜 12点,还是没有报上名,就放弃了。”1月 6日,在北京备战艺考的湖北籍考生赵可经历了一次“难熬”的校考报名。

1 月 6 日,西安美术学院和天津美术学院共同于早上 6 点开启报名窗口

后,许多学生打开“艺术升”客户端,不是闪退,就是网络拥塞,界面上的汉字也成了一串串问号。6 日上午,“艺术升”官方发布消息称,由于访问量持续过大,暂停报名服务。

“拥塞当天,App 部分界面出现乱码,始终显示在加载,然后提示网页错误。许多学生提交完善信息审核过程

中,也出现不成功的情况。”内蒙古包头市艺考培训教师王全福告诉记者,自己的画室就有 100多名学生没有报上名。

然而,拥堵带来的影响还不只这些。除一些学生因系统故障放弃报考外,还有一些学生也因在就近考点未报上名,需要在春运期间去外地考点考试,增加了考生和家长的负担。

疑问 报名外包有猫腻吗?

□ 丁雅诵

全国共摸排校外培训机构 40万所,存在问题机构 27.3 万所,现已完成整改 24.8 万所,完成整改率达到90%……一组最新公布的数据,展现出治理校外培训的进度与力度。

自今年 2 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以来,各地结合实际出台方案、积极推进。比如,天津规定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 20:30,不得留书面作业;江苏严禁校外培训机构组织中小学生等级考试及竞赛;山东要求坚持零起点教学,严禁超纲超前等等。层层规范之下,校外培训机构逐步走向正轨。那些或是场所存在安全隐患、或是不具备办学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或是实际教学与宣传内容相去甚远的校外培训机构,大多已经关停。

培训机构虽然规范了,但现实中,校外培训热还在持续“升温”,家长们送孩子上培训班的“热情”也并未消减。尤其是寒假将至,排队报名、网上抢课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孩子们的负担依旧沉重。正如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所言,即使是完成了整改,也只是将校外培训机构初步纳入了规范有序管理的轨道,在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改革征程中,这只是其中一步。

如何定位校外培训,防止治理成果反弹?如何规范秩序,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如何杜绝盲目攀比,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如何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种种问题,还需标本兼治、内外联动、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应当明确的是,校外培训应该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者,而不能成为教育秩序的干扰者。对于那些满足

中小学生选择性学习需求、培育发展兴趣特长、拓展综合素质具有积极作用的课外班,我们应予以肯定。而对于那些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和素质教育要求,开展“应试”培训,超前教、超前学,严重干扰学校正常教学和招生秩序,令学生痛恨、家长无奈、自己却赚得盆满钵满的培训机构,则必须依据“负面清单”,坚决整顿、绝不手软。

校外培训的火热状态,应当引起学校教育的反思。毕竟,只有提高了中小学的教育品质、育人能力,才能从源头上降低学生和家长参与课外培训的需求。一方面,想方设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让学生在学校里“吃饱吃好”;另一方面,解决好“课后三点半”问题,帮助学生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开阔视野、增强实践能力,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只有不断提升学校教育的质量,才能从源头上遏制校外培训机构的野蛮生长。

除了整治培训机构、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减负更需要一场观念上的革新。有些人执迷于“抢跑”“速成”,要求孩子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长跑;有些人攀比心切,总是担心自己的孩子

“输在了起跑线上”……正所谓“鸡汤喝得众人醉,错把忽悠当翡翠”,一些培训机构的虚假宣传迎合了家长的育儿心理。而事实上,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而言,品性修养、能力兴趣、身心健康等,才是比琐碎知识更重要的财富。因此,整个社会都应当提高教育素养,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成功观,为孩子铺就更广阔的人生道路。

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涉及深化招生考试改革、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健全校外培训机构发展长效机制等各个方面。教育改革千头万绪,但再难也要推进改革,期待更多改革落到实处,为孩子营造更好的教育环境。

据《人民日报》

校外培训规范只是第一步

分分享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