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02 平田卓也 中文簡報(完成) [相容模式] ·...

44
邁向機器人革命的實現 2015年9月 經濟產業省 製造產業局 產業機械課 機器人政策室

Upload: others

Post on 22-Jun-2020

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講02 平田卓也 中文簡報(完成) [相容模式] · 王牌,此外日本政府更積極成立 「機器人革命實現會議」,擬訂培育開創全球市場的成長產業所需的策

邁向機器人革命的實現

2015年9月經濟產業省 製造產業局

產業機械課 機器人政策室

Page 2: 講02 平田卓也 中文簡報(完成) [相容模式] · 王牌,此外日本政府更積極成立 「機器人革命實現會議」,擬訂培育開創全球市場的成長產業所需的策

1.「機器人革命」源委

Page 3: 講02 平田卓也 中文簡報(完成) [相容模式] · 王牌,此外日本政府更積極成立 「機器人革命實現會議」,擬訂培育開創全球市場的成長產業所需的策

安倍總理主導舉行機器人革命實現會議

5月6日 OECD閣僚理事會 安倍總理大臣主題演講• 服務產業的低產能為世界共通課題。追求機器人技術的提升

與普及,可望一舉解決此課題。• 在工業製造上,機器人也蘊含了大幅提升生產線產能的「可

能性」。• 以機器人創造「新產業革命」。盡速訂定總體規劃,納入成

長戰略之中。• 在日本包含看護的各領域已開始嘗試運用機器人。在運用機

器人方面,日本立志領先於世界,欲成為這方面的「標竿」。

2

-OECD閣僚理事會 安倍總理大臣主題演講-

Page 4: 講02 平田卓也 中文簡報(完成) [相容模式] · 王牌,此外日本政府更積極成立 「機器人革命實現會議」,擬訂培育開創全球市場的成長產業所需的策

(為解決社會課題而實現的機器人革命)堪稱讓日本過去得以在全球舞台上扮演領導地位,今後也可望創造出全新市場的創新象徵技術,正是機

器人技術。近年來由於技術發展突飛猛進,加上與IT的結合,不僅工廠的生產線,在醫療、照護、農業、交通等與生活密不可分的現場,機器人都支援人類的作業,甚至協助人類脫離單純作業或惡劣勞動環境。機器人已不再只是尖端機械,在日常生活中更受到廣泛運用,在不久後的將來甚至可望為我們的生活及產業帶來革命性的轉變。

在少子高齡化的背景下,機器人將成為解決人手不足及提升服務部門生產力等日本所面臨之課題的重要王牌,此外日本政府更積極成立「機器人革命實現會議」,擬訂培育開創全球市場的成長產業所需的策略,目標在2020年時日本得以獨步全球,在各領域中實現機器人實用化的「範本」 <關鍵方針>推動創新與解決社會難題的機器人革命

(機器人實現新產業革命)今日,日本企業被迫面臨許多眼前難題,例如製造業與服務業面臨全球性削價競爭,而必須強化競爭力,

中小製造業企業主、醫療/照護服務現場與農業/建設領域等缺乏人材的領域也因為勞動人口持續老化而

必須確保人手、加強物流效率等,活用機器人技術以提升生產力、企業獲利力及薪資。為此,必須集結全日本的智慧,成立「機器人革命實現會議」,因應現場需求檢討具體對策,並擬訂

「5年計畫」的行動計畫。此外,透過技術開發、放寬管制及標準化,於2020年前在製造領域上將機器人市場擴大為現在的2倍,在服務等非製造領域上擴大至20倍。再者,透過上述對策,提升各領域的生產力,例如設定目標將製造業的勞動生產力每年提升2%以上。

不僅如此,配合2020年東京奧運.帕運等,也計畫舉辦機器人奧運(暫稱)等,向全球展示機器人服裝及災害應變機器人等各種領域的機器人及通用設計等日本最尖端的技術。

3

因安倍總理倡議而成立的機器人革命實現會議

-「日本再興策略」修訂2014中記載-

Page 5: 講02 平田卓也 中文簡報(完成) [相容模式] · 王牌,此外日本政府更積極成立 「機器人革命實現會議」,擬訂培育開創全球市場的成長產業所需的策

(機器人革命成真會議 參與人員)新井 紀子 國立情報學研究所 社會共有知研究中心長池 史彥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 代表取締役會長石川 公也 社會福祉法人Silver Wing 常務理事小田 真弓 株式會社加賀屋 女將笠原 節夫 有限會社橫濱FARM 代表取締役菊池 功 株式會社菊池製作所 代表取締役社長黑岩 祐治 神奈川縣知事齋藤 保 株式會社IHI 代表取締役社長 最高經營負責人白石 真澄 關西大學政策創造學部 教授

杉原 素子 社會福祉法人邦友會新宿KEYAKI園 施設長諏訪 貴子 DAIYA精機株式會社 代表取締役津田 純嗣 株式會社安川電機 代表取締役會長兼社長野路 國夫 株式會社小松製作所 代表取締役會長野間口 有 三菱電機株式會社 相談役 (座長)橋本 和仁 總合科學技術.創新會議 議員

(東京大學大學院工學系研究科 教授)安田 定明 株式會社武藏野 代表取締役會長吉崎 航 Asratec株式會社 CHIEF ROBOT CREATOR

照片取自首相官邸網站 2014年8月在廣島土石流受到注目的飛行機器人實際演出

◇ 在總理之下成立、由機器人廠商.使用者雙方的學者專家等組成的機器人革命實現會議。平成26(2014)年9月11日,召開第1次會議,除專家委員外,同時獲得總理、經產大臣及其他相關政府官員等出席。

◇ 至今年1月止共計召開6次會議,擬訂「機器人新策略」。

(Luce Search inc.)

因安倍總理倡議而成立的機器人革命實現會議

-機器人革命實現會議召開-

4

Page 6: 講02 平田卓也 中文簡報(完成) [相容模式] · 王牌,此外日本政府更積極成立 「機器人革命實現會議」,擬訂培育開創全球市場的成長產業所需的策

2.「機器人新戰略」概要

Page 7: 講02 平田卓也 中文簡報(完成) [相容模式] · 王牌,此外日本政府更積極成立 「機器人革命實現會議」,擬訂培育開創全球市場的成長產業所需的策

機器人產生劇烈變化(「自律化」、「資訊終端化」、「網路化」)就連汽車、家電、手機和住宅也機器人化從工業製造到日常生活等各種領域活用機器人透 過 解 決 社 會 問 題 與 強 化 國 際 競 爭 力 ,為機器人創造出新的附加價值

於第1次會議中,實際演示活躍於2014年8月廣島土石流的飛行機器人(Luce Search株式會社)

◇ 去年5月,安倍總理於OECD閣僚理事會主張「以機器人創造新產業革命」。納入成長戰略。◇ 於9月11日舉行第1次會議(總理出席)。(主席為野間口 有 三菱電機株式會社 顧問)

◇ 1月23日在總理出席下舉行第6次會議。總結「5年計畫(機器人新戰略)」。

1.機器人革命實現會議的舉行與至今的過程

成為世界中機器人技術革新據點

成為世界第一的機器人運用社會(中小企業、農業、看護、醫療、基礎設施等)

以IoT(Internet of Things)時代的機器人領先世界(與IT結合,成為能夠充分運用大量數據、網路、人工智慧的機器人)

2. 「機器人革命」的背景與想法

「機器人革命」的背景與想法

實現機器人革命

◇ 目前為「機器人大國」 (產業機器人的年出貨金額、日本國內運作數量皆為世界第一)。◇ 少子高齡化與老舊建設等問題,使日本成為首先需面臨仰賴機器人的「課題大國」。◇ 歐美國家以運用數位化、網路化的生產系統作為成長關鍵迎頭趕上。

另一方面,中國等新興國家也正擴大投資機器人(年導入數量中國多於日本)。

透過徹底運用機器人,即使在數據驅動型的時代也能領先世界。

何謂機器人革命 實現革命的三大重點

(次世代產業機器人 NEXTAGE)

6

Page 8: 講02 平田卓也 中文簡報(完成) [相容模式] · 王牌,此外日本政府更積極成立 「機器人革命實現會議」,擬訂培育開創全球市場的成長產業所需的策

使日本成為世界最先進的機器人標竿大國 ~ 甚至將機器人普及於日常生活之中~

機器人革命的具體狀況

<農業>• 在2020年前使農地配備自動行駛拖拉機

• 導入有助於省力化的新機器人達20種以上的機種

<製造、服務>• 選定、發表服務機器人100個最佳實務範例

• 提升機器人的頭腦(AI)、眼睛(感測器)、手指(控制)• 於準備工作與服務業的內部工作等導入機器人。

使勞動生產力提升2%、強化日本國內環境的競爭力• 擴大系統整合業相關的市場規模

(高於機器人市場的成長率)

<看護、醫療>• 將移乘等高度引發腰痛風險的作業機會降為0

• 重新檢視看護關係各種制度。關於現行的3年1次檢討看護保險制度,使受理、研討要求彈性化,即時決定追加新設備。使用地區醫療看護綜合保證基金,支援照護機器人的導入,以減輕看護人員的負擔

• 使醫療機器人實用化支援達到100件以上。於標準期間內處理新醫療機器批准審查件數的8成(一般:14個月,優先:10個月)

<法規改革> 為建立「機器人無障礙社會」,與法規改革會議聯合,修正10條相關制度(修改機器人使用電波的規定、目視檢查的機器人化(設施維護)、修改飛行機器人相關規定 等)

<基礎整備>強化系統整合人材的育成(追加公共職業訓練課程、透過驗證計劃實施OJT等)

<基礎設施、災害資源、建設>• 情報化施工技術有助於提高生產力與省力化,使其普及率達到3成

• 重要/老舊設施的目視檢查與修復其中20%導入機器人

• 即使在災害現場,也不比真人施工遜色的施工效率

將接下來5年設為機器人革命的關鍵執行期�政府與民間投資機器人相關計畫總額達1000億日圓。�將機器人的市場規模擴大到2.4兆日圓(年度)。(目前為6000億日圓)

� 於福島設置新的機器人實際運用地域。(成立飛行機器人和災難機器人等的示範地區。與技術革新海濱城市之構想相結合。)

7

Page 9: 講02 平田卓也 中文簡報(完成) [相容模式] · 王牌,此外日本政府更積極成立 「機器人革命實現會議」,擬訂培育開創全球市場的成長產業所需的策

8<照片取自官邸HP>

◇ 作為「機器人新戰略」(2015年2月10日 日本經濟再生本部決定)的具體推動主體於5月15日設置。除了製造/服務業、農業、醫療/照護、建設/基礎建設等各行各業的機器人製作者/負責人(SIer、資訊通訊相關)之相關團體及企業、相關府省廳的參加(行政辦公室:日本機械工業連合會、設立時會員數226(包含參加企業規模超過6000家。設立後也隨時招募新會員))。

◇ 今後在協議會的底下將設置「IoT製造商業革新」「推動利用活用機器人」「機器人改革」等相關工作小組,具體面對目前難題(將先從「IoT製造商業革新」工作小組開始推動)。

(1)相關單位間的媒合、最佳實務範例(Best Practice)的共享.普及、(2)國際標準化、(3)資訊安全、(4)國際專案、(5)實證實驗所需的環境整建、(6)人才培育、(7)與相關機構合作推動研發、管制改革等、(8)資訊收集.傳遞、推廣普及事業的推動 等

事業目的

總理致詞內容。・1年前OECD募僚理事會中宣佈發動「機器人革命」。・協議會集結農林水產業、食品、醫療・福祉、通訊、

建設等各領域,可說是結合全日本(all Japan)。・跨越產業界及部會間的隔閡,必須官民合一,共同擁

有宏觀世界的策略及思維。・國際間的溝通也十分重要。以協議會為基礎,與德國

共同建立新的合作管道。

行動計畫-跨領域事項 「機器人革命倡議協議會(Robot Revolution Initiative)」的創設-

機器人革命倡儀協議會 創立紀念懇親會主辦單位 一般社團法人 日本機械工業連合會

Page 10: 講02 平田卓也 中文簡報(完成) [相容模式] · 王牌,此外日本政府更積極成立 「機器人革命實現會議」,擬訂培育開創全球市場的成長產業所需的策

◇ 為了在數據驅動社會脫穎而出,必須推展研究開發,而其關鍵技術則必須推展創新的次世代技術之研究開發。

◇ 應開發的次世代技術將是落實於產業和社會,可以帶來重大影響的關鍵技術(人工智慧、感測器及辨識的系統、構造、驅動(致動器),及其控制系統等的核心技術與基礎技術)。

◇ 同時研究開發多種關鍵技術並實施,然後透過舉辦研究會等達成技術合作和資訊共享,並且獎勵(競賽)的方式以促進技術競爭,同時導入開放式創新並進行研究開發。

行動計畫-跨領域項目 開發次世代技術-

9

研究開發的方法(概念)

應該開發的技術(意象)

核心技術 當前主要課題 解決課題必要的研究範例

人工智慧為了因應人為指示或四周情況進行思考並行動之技術

類推 雖然能以已知的資訊為基礎以一問一答的方式進行回覆,不過尚難以理解對話及指示的脈絡、字裡行間的意思,並以此為基礎進行流暢自然的應答。面對未知情況的應對也尚為不足(目前機器翻譯也尚未完成,發展中)。

學習 雖然能夠依照預先寫入的程式活動,不過難以掌握作業進度或了解周遭狀況,並在之後自主變更/決定相應動作。

人工智慧 需要考慮人工智慧模組化(例如:思考型與反應型等)等細節。

○數據驅動型AI的高度化(從大量數據學習的AI技術)

○知識推論型AI的高度化(從既有知識進行推測的AI技術)

○人腦型AI之研究(以軟體模擬人腦的功能,並做出和人腦相同動作的硬體設備。)

感測/識別

結構/驅動(促動器)/控制

OS/中介軟體等

放心安全評估/標準

其他技術

由上述之外廣泛領域轉換的技術等

目前 約兩年後 2020 2025

將構成技術並列研究 依據Stage Gate進行評估

隨時發揮效益

活用既有的機器人 活用新的機器人

產官學多方面研究

專題討論會/Challeng

e Program

Stage G

ate

結束

新加入

修正後重新開始

Stage G

ate

結束

新加入

專題討論會/Challeng

e Program

專題討論會/Challeng

e Program

等藉由參加專題討論會/

Challenge Program等刺激研究與開發

以DARPA型推進

Page 11: 講02 平田卓也 中文簡報(完成) [相容模式] · 王牌,此外日本政府更積極成立 「機器人革命實現會議」,擬訂培育開創全球市場的成長產業所需的策

10

� 整備機器人驗證實驗展場→ 有效加速研究開發、導入• 確保設備本身一定的需求以穩定使用• 明確化具體、制度上的效果以鼓勵事業化• 將來也可作為技術革新的據點存續下去• 設置福島縣「福島濱通機器人實證區域」(暫名)

� 人材養成→ 軟體人材、SIer為普及機器人的關鍵

• 以運用生產技術OB人材、OJT進行擴大(短期)• 活用公共職業訓練• 大學院內結合各領域課程

� 機器人奧林匹克→ 導入、普及機器人的契機

• 提供促進5年研究開發,加速其成果與驗證實驗的場地

• 於今年中啟動執行委員會,整備體制,於2016年之前決定具體的舉辦形式等事項

• 2018年舉行賽前賽

� 機器人大賞→ 以卓越實例達到振興產業的效果

• 宣傳優秀實例與活用實例,共享最佳實務範例• 新設獎項與擴大得獎對象等

◇ 以跨領域且中長期的觀點努力,如致力於國際標準化以拓展全球市場;整備驗證實驗展場將有助於開發與導入機器人;培育在最前線的人材以推展機器人的導入與活用等。

◇ 此外,於2020年舉辦機器人奧林匹克(暫名),於年內啟動執行委員會,整備體制。於2018年舉行賽前賽,聚集全世界最先進的機器人。

行動計畫-跨領域項目 標準化、整備實證地域等-

� 支援國際標準化→ 將日本的機器人技術展現於全世界所必備的項目

• 確保兼容性(通訊、介面、OS等)• 保證品質、安全(安全性、取得認證)• 確立必要的試驗方法(碰撞測試、穩定性試驗等)

Page 12: 講02 平田卓也 中文簡報(完成) [相容模式] · 王牌,此外日本政府更積極成立 「機器人革命實現會議」,擬訂培育開創全球市場的成長產業所需的策

◇ 為活用機器人而放寬法規及修改規定,並在雙方面取得平衡下推動法規改革。◇ 以機器人革命主導協議會為中心隨時處理問題。結合政府的法規改革會議,綜觀相關各制度,執行

綜合改革。建構機器人無障礙社會,(亦反映於「關於法規改革的第3次報告)」(6月16日 法規改革會議)、「法規改革實施計畫」(6月30日內閣會議決定)。

� 整備新的電波運用系統,為利用、活用機器人的重要關鍵(電波法)(遠端操作和無人驅動機器人所使用電波的處理方法(既有無線系統之間的頻率共用規定等、簡單手續))

→在2016年度之前,實施要求條件的整理及技術檢討,並依序實施必要措施。

� 重新檢視看護關係各種制度(現行看護保險對象機器的追加手續為3年1次,使其更加彈性化(可支援技術革新的受理要求、研討要求等))

→從2015年開始,隨時受理看護保險給付對象相關的要求、隨時決定追加新機器。

� 公共設施保養、維護之相關法令(機器人有效且高效率的運用方法(以人進行目視為前提的維修作業中,運用機器人的相關規定))

→2016年度之前透過各種機器人的現場驗證、現場試辦與評估,研討機器人的有效運用對策。根據其結果,依序運用於活用機器人的領域中。

� 新醫療機器的批准審查快速化(醫藥品醫療機器等法)(期盼能夠減輕患者負擔的手術支援機器人等,運用機器人技術的新醫療機器的處理方法)

→為圖批准審查的迅速化,關於新醫療機器,將總審查標準期間(優先審查品項為10個月)可處理的比例,於2018年度提高至8成。

� 針對無人飛行型機器人訂定規定(航空法等)(被看好能運用於災害現場等用途之無人飛行型機器人(UAV),其具體運用規定)

→關於大型無人機,參與國際民間航空機關(ICAO)預測於2019 年後進行修正的國際標準,並推行於日本訂定出規則。掌握小型無人機實際運用狀況,研討相關法令的整備。

� 道路交通法、道路運送車輛法(搭乘型移動支援機器人在公共道路上行駛)

→活用基於既有道路運送車輛法所訂定出的標準放寬制度,並根據2014年度中預計實施的「構造改革特區評估、調查委員會」的評估結果,亦運用2014年成立的「企業實證特例制度」,針對搭乘型移動支援機器人之處理進行檢討。

11

行動計畫-跨領域項目 執行機器人相關法規的改革

Page 13: 講02 平田卓也 中文簡報(完成) [相容模式] · 王牌,此外日本政府更積極成立 「機器人革命實現會議」,擬訂培育開創全球市場的成長產業所需的策

製造

行動計畫-個別領域項目 製造/服務-

12

�針對物流、批發業、零售業、飲食業、住宿業等行業的內部工作,徹底推動機器人的導入

�透過收集最佳實務範例與擴展於日本全國,針對支撐地區經濟的服務業,解決人手不足的問題並提高生產力,藉此形成提高工資的良好循環

�透過次世代關鍵技術的開發,研討自動化待客

�提升組裝工序中機器人所佔比例:大企業25%、中小企業10%

※2010年的自動車組裝中機器人所佔比例:7% 資料來源:(一般財團)機械振興協會經濟研究所

�運用次世代機器人的最佳實務範例:30例�可交互運用的硬體:1,000種製品以上�擴大系統整合事業相關市場規模(高於機器人市場的成長率)

�撿貨、分類與檢驗產品相關的機器人普及率約30%�在批發業、零售業、飲食業、住宿業等行業之中,以餐

點處理與清潔等內部作業為中心,收集最佳實務範例(100例左右)

以大型企業為中心進行導入,勞動生產力進年呈現停滯

� 以組裝零件、食品加工等勞動密集的製造業為中心,推進機器人的導入

� 挑戰在機器人化緩慢的準備工程上導入機器人,同時透過活用IT等提升機器人的水準

� 扶植聯繫使用者與製造商之間的系統整合商� 整備機器人的標準模組化(硬體/軟體)與共通基礎(機

器人OS(=基本軟體)等)

服務

和各國家相比勞動生產力偏低,需要改善

<日美服務業的勞動生產力水準比較>主要工業機器人的訂購企業出貨金額規模比較

製造業的勞動生產力變化(依規模區別)與機器人國內出貨金額

焊接

運送/搬入管理

領料/對位/包裝/收發貨

一般組裝※括號內的數字為中小企業用比例

[百萬日圓]中小企業用出貨金額 大企業用出貨金額

勞動

生產

力[

萬日

圓/

人]

機器

人國

內出

貨金

額[

百萬

日圓

機器人國內出貨金額 大型企業 中型企業 小型企業主

(勞動生產力、美國=1)

電力/瓦斯

金融仲介

建設不動產

通訊等生產力平均為美國的6成

批發/零售餐飲/飯店

其他服務

運輸等 食品加工

商業服務

Page 14: 講02 平田卓也 中文簡報(完成) [相容模式] · 王牌,此外日本政府更積極成立 「機器人革命實現會議」,擬訂培育開創全球市場的成長產業所需的策

醫療

行動計畫-領域別事項 看護、醫療-

13

�針對移床支援、步行支援、排泄支援、失智症看護、入浴支援等5領域,支援開發、實用化與普及化

�普及手術支援機器人等醫療機器�新醫療機器審查的迅速化

升至80%

�照護機器人的日本市場規模擴大至500億日圓�進行移位協助時,看護者有高度引發腰痛的可能,透過使用

照護機器人,目標是使可能性降至0�進行意識改革,活用最新機器人技術的新看護方法

將進行看護時想要利用照護機器人的意願(59.8%)提升至80%將接受看護時希望利用照護機器人的意願(65.1%)提升至80%

�使運用機器人技術的醫療相關機器之實用化支援,於2015~2019年5年內達到100件以上

老化程度上升、需要的照護人員增加、7成腰痛

營業額雖持續增加,但成長率有增有減

<醫療儀器業的國內市場規模>看護

職員人數 訪視型每日往返型

居住安養型小型多功能居家照護等

需要照護(需要協助)者

(註1)需要照護者人數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照護人員(估算值) (估算值) (估算值)

55萬人 149萬人 167~176萬人(164~172萬人)

237~249萬人(218~229萬人)

國內收入 國內銷售成長率

厚生勞動省藥事工業生產動態統計年報

Page 15: 講02 平田卓也 中文簡報(完成) [相容模式] · 王牌,此外日本政府更積極成立 「機器人革命實現會議」,擬訂培育開創全球市場的成長產業所需的策

農林漁產業/食品產業

行動計畫-個別領域項目 基礎設施、災害支援、建設/農林水產業、食品產業-

14

�透過建設現場的省力化、作業的自動化,因應中長期人力不足問題

�基礎建設的目視檢查等透過運用機器人,使技術人員的維護管理更加效率化、優化

�透過災害調查機器人迅速掌握受災狀況,於土石流災害現場之中提升無人化施工的施工效率

�拖拉機等農業機械藉由運用GPS自動行駛系統,進行自動化作業,突破作業能力的極限,實現前所未有的大規模、低成本生產

�藉由活用輔助衣或除草機器人等,使仰賴人力的重勞動機械化、自動化

�透過高度環境控制系統及受損果實判別機器人等的普及與大量數據解析,實現省力、高品質生產

�情報化施工技術有助於提高生產力與省力化,使其普及率達到3成

�日本國內20%的重要、老舊基礎設施,透過運用感測器、機器人、無損檢測技術等,使維修、修補高效率化

�即使在土石流或火山等嚴酷的災害現場中,也實現不比真人施工遜色的施工效率

�2020年之前使農地配備自動行駛拖拉機�於農林水產業、食品產業領域中,導入有助於省力化的

新機器人達20種以上的機種

可能因高齡化持續進行,而面臨勞動力嚴重不足

基礎建設/災害應用/建設

可能因就業者人數的減少、高齡化,將面臨勞動力嚴重不足

建設投資金額及建築業就業人數的變化就業人數的年齡層變化

(根據『建築業手冊2014』(日本建築業聯合會))

685萬人

499萬人

(註)( )內為構成比率

(建築業就業人數:萬人) (建設投資金額:兆日圓)

建築業就業人數

建設投資金額(年度值)

高峰時(97年)72.8%

高峰時(92年)的58.0%

(註)不包含所謂的「契約工」。資料出處:日本總務省「勞動力調查」、國土交通省「建設投資展望」

基礎農業就業人數 174萬人平均年齡 66.5歲

(萬人)

50歲未滿17.8萬人(10.2%)

65歲未滿106.7萬人

基礎農業就業人數佔全體比例(右刻度)

Page 16: 講02 平田卓也 中文簡報(完成) [相容模式] · 王牌,此外日本政府更積極成立 「機器人革命實現會議」,擬訂培育開創全球市場的成長產業所需的策

3.具體努力

Page 17: 講02 平田卓也 中文簡報(完成) [相容模式] · 王牌,此外日本政府更積極成立 「機器人革命實現會議」,擬訂培育開創全球市場的成長產業所需的策

3.(1)製造領域

Page 18: 講02 平田卓也 中文簡報(完成) [相容模式] · 王牌,此外日本政府更積極成立 「機器人革命實現會議」,擬訂培育開創全球市場的成長產業所需的策

製造領域中運用機器人的現況◇ 在日本的製造領域中,針對汽車產業的焊接、塗裝工序等方面,以大企業為中心導入

機器人。◇ 另一方面, 中堅、中小企業中機器人導入緩慢, 包含大企業在內,零件供給等準

備工序等的自動化支援亦嫌緩慢。◇ 近年來在生產力成長低迷的情況中,必須透過機器人等強化競爭力。

17

主要工業機器人的訂購企業出貨金額規模比較

(出處)(一般社團法人)日本機器人工業會

0

50,000

100,000

150,000

200,000

250,000

300,000

350,000

400,000

450,000

500,0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100

83 85 87 89 91 93 95 97 99 01 03 05 07 09 11

ロボット国内出荷額[百万円]

労働生産性[万円/人]

(年度)

ロボット国内出荷額 大企業 中規模企業 小規模事業者

製造業的勞動生產力變化(規模別)與機器人國內出貨金額

(出處)財務省「法人企業統計年報」改編加工※1 勞動生產力=附加價值/雇員人數※2 附加價值額=人事費+支付利息等+動產/不動產租賃費用+關稅和稅款+營業淨利※3 雇員人數=管理人員數+員工人數※4 數據為中位數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一般組立

ピッキング・整列

・包装・入出荷

運搬・搬入管理

溶接

中小企業向出荷額 大企業向出荷額

(22.4%)

(9.5%)

(16.2%)

(0.1%)※括弧内の数字は中小企業向の割合

[百万円]

焊接

運送/搬入管理

領料/對位/包裝/收發貨

一般組裝※括號內的數字為中小企業用比例

中小企業用出貨金額 大企業用出貨金額 [百萬元]

勞動

生產

力[

萬日

圓/

人]

機器

人國

內出

貨金

額[

百萬

日圓

機器人國內出貨金額 大型企業 中型企業 小型企業

Page 19: 講02 平田卓也 中文簡報(完成) [相容模式] · 王牌,此外日本政府更積極成立 「機器人革命實現會議」,擬訂培育開創全球市場的成長產業所需的策

◇ 以組裝零件、食品加工等勞動密集的製造業為中心,導入機器人。◇ 此外,即使是大企業也未支援的準備工序等方面之機器人化,與透過活用IT促進機

器之間結合,以圖提升機器人水準。

18

往後應重點培育的領域

擴展於各種領域,擴大市場規模• 沒有機器人運用技術的領域• 能夠隨機應變的機器人(準備工序、準備機器人等)• 各領域為小規模市場

提升機器人的水準• 準備工程等的機器人化• 機器之間的結合• 高階感測器、雲端技術、AI等之間的結合• 資訊終端的定位

(企

業規

模)

汽車電氣、電子

為中心

零件組裝

(大

)(

小)

「三品產業」(食品、化妝品、醫藥品產業)

「三品產業」(食品、化妝品、醫藥品產業)

具競爭力的具競爭力的製造

(機器人的功能)

機器人運用領域

多樣通用

特殊限定

Page 20: 講02 平田卓也 中文簡報(完成) [相容模式] · 王牌,此外日本政府更積極成立 「機器人革命實現會議」,擬訂培育開創全球市場的成長產業所需的策

19

高性能化、多功能化的機器人2000萬日圓左右

(市場:研究用、10台左右)

大型、個別生產線專用的機器人

【照護機器人的範例】

【產業用機器人的範例】

(市場:僅大企業、限定業種)

簡單、價廉所以「可使用」10萬日圓左右

(潛在市場:100萬台以上)

(潛在市場:中小企業、服務業)

<現場需求>

小型、通用(鎖定功能)中小企業也易於使用的機器人

課題1:與現場需求的差異

◇安全標準的制訂- 於服務領域中與人共同工作的機器人

◇法規、制度改革- 法規並未將運用機器人規劃在內

課題3:運用機器人的制度整備課題2:運用機器人的技術不足

◇活用機器人的知識獨攬於大企業手中◇對中小企業等缺乏經驗的業者,提供活用

機器人知識的服務業者(系統整合)亦少

課題4:偏於機械技術的技術開發

◇過去以機械技術為中心發展技術開發的結果是,缺乏高階感測器、雲端技術、人工智慧等能夠橫跨各種領域的技術開發

應克服的課題

Page 21: 講02 平田卓也 中文簡報(完成) [相容模式] · 王牌,此外日本政府更積極成立 「機器人革命實現會議」,擬訂培育開創全球市場的成長產業所需的策

能夠彈性因應新領域需求的機器人創造力

20

使用者A 使用者B 使用者C

機器人製造商1

機器人製造商2

機器人製造商3

• 機器人製造商(主要為大企業)個別因應各使用者的需求,提供機器人系統

- 以獨特規格保護產品- 由使用者主導工程、個別要求

使用者A

使用者D

使用者C

使用者B

使用者E

使用者F製造商5

製造商4

製造商3

製造商2

製造商1

SIer1

<現狀(以大企業為中心)> <今後(中堅企業、中小企業、新領域>

※SIer:系統整合商

使用者系統SIer

製造商系統SIer

SIer2

SIer3

◇至今為止大企業使用者與機器人製造商在直接交涉下,建構出獨自的生產線。◇今後,為了將範圍擴大至中堅中小企業與新領域,吸收各式各樣的使用者需求,與機器人製

造商之間聯繫的獨立系統整合所扮演的角色極為重要。◇再者,為確立如此商業模式,機器人的標準模組化(硬體/軟體)、共通基礎(機器人OS

(=基本軟體)與通訊介面的規格等)之整備因而不可或缺。

Page 22: 講02 平田卓也 中文簡報(完成) [相容模式] · 王牌,此外日本政府更積極成立 「機器人革命實現會議」,擬訂培育開創全球市場的成長產業所需的策

(參考)機器人系統整合商

◇ 為將機器人導入中堅企業、中小企業的生產現場與服務等各種領域,在因應各種顧客,導入機器人的成本效益等方面上,能夠給予適當建議的「系統整合商」(=SIer)所扮演角色極為重要。

◇ 中國等新興國家SIer及機器人製造商正逐漸崛起,從強化國際競爭力的觀點來看,能支援各種顧客的「獨立系統SIer」,其規模擴大及能力提升已變得不可或缺。

◇ 因此,調查日本SIer的實際狀況(※今年度由經濟產業省正在執行中),特定出必要的功能與技能,且必須戰略性進展人材育成等SIer強化策略。

類型 簡介 課題

使用者企業系統SIer

使用者系統企業的一個部門,或該部門所獨立而成的公司。從公司內部或母公司受理案件。

為特化開發該企業專用的客製系統,因此業界固定,且SIer之間的交流也很封閉。

機器人製造商系統SIer

機器人製造商的一個部門,或該部門所獨立而成的公司。受理母公司所受理及介紹的案件。

非自家公司品牌機器人的系統,就無法使用。與獨立系統SIer之間的連動非常重要。

獨立系統SIer

沒有母公司,資本獨立的公司。進行來自機器人製造商與其他的SIer等公司的轉包業務。

因為多是經營基礎薄弱的中小企業,所以想要海外拓展市場或進入日本國內其他業種都非常困難。

系統整合商的類型(參考NEDO機器人白皮書所製成)

21

Page 23: 講02 平田卓也 中文簡報(完成) [相容模式] · 王牌,此外日本政府更積極成立 「機器人革命實現會議」,擬訂培育開創全球市場的成長產業所需的策

22

◇ 針對製造、服務領域等未運用機器人的領域,進行導入實證,透過創造出導入範例以圖提升生產力的同時,透過調查機器人導入相關可行性(FS調查)表示成本效益,以促進機器人導入。

◇ 此外,在這些事業中,將支援運用機器人與建構系統的服務業者(系統整合商)當作骨幹活用、扶植。

補助對象範例補助對象企業

機器人導入驗證計劃� Komatsu kikai(股)� Sigma(股)� (股)三協製作所� 辻塑膠(股)� (股)Nidek� (股)Denso Wave� (股)本田物流� 不二精工(股)� (股)柏原齒輪製作所� (股)伊藤鑄造鐵工所� (股)藤岡寺田電機製作所� Pioneer(股)� Japan Marine United(股)� 若女食品(股)� Aida Engineering(股)� (股)湯山製作所� (股)Eco Green埼玉� Kyoraku(股)� (股)中橋製作所� Glory(股)� (股)Ringerhut� JUKI松江(股)� (股)江波工作所� (股)明石合銅� (股)Kutuzawa� 永井白衣工業(股)� 白鶴綿業(股)

� Aska(股)� (股)小倉屋柳本� NIC Autotec(股)� 寶化成工業(股)� GLORY Products(股)� (股)Nippon Access� 九星飲料工業(股)� (股)日輝製作所� 常磐鋼帶(股)� Senko(股)� 盟和產業(股)� (股)OREC� MORI MACHINERY(股)� 中津高志電機(股)� (股)Hirotec� 空知單板工業(股)� (股)栃木Nikon� (股)Hoyu Welding� (股)土屋合成� (股)明治機械製作所� Nippon Piston Ring(股)� (股)東光� 栗田產業(股)� 並木精密寶石(股)� (股)Tatsumi� (股)田名部製作所� (股)Y-TEC

� (股)神奈川建築職人會� 勝田產業(股)� (有)船戶工業� (股)Watanabe Linen� (股)武藏野� NIHONTAISANBIN

GLASS BOTTLE MFG(股)� 杉松產業(股)� ASE JAPAN(股)� (股)Nitori� (股)Nitorihd� Sanwa-Robotics(股)� 各務原航空機器(股)� ASKUL(股)� 湧別漁業合作社� 東北資材工業(股)� (股)津久勝� (股)山田製作所� FES(股)� 三木普利(股)� 丸市食品(股)� Primedelica(股)� 及源鑄造(股)� (股)Tamari工業� (股)內外� 深江特殊鋼(股)

機器人導入FS事業� Maruyo水產(股)� (股)Izox

� 網代漁業(股)� 三菱重工航空引擎(股)

� T2K(股)

(依受理編號排序,80家公司)

範例1 微型馬達用線圈的製造工序中導入機器人

範例2 生餃子擺放至容器上的作業導入機器人

餃子成形機製作生餃子

雙臂機器人夾起生餃子後排列

(※1)

【資料出處】(※1)川田工業(股)網頁、(※2) Tosei 工業(股)網頁、(※3)ABB(股)網頁

(※2)(※3) ※示意圖

微型線圈(直徑2.4mm馬達用)

熟練作業員負責的工序由機器人替代

在人手不足的餐飲店可販賣生餃子

(依受理編號排序,5家公司)

機器人導入驗證計劃

繞線機

軟焊脫鉤

移除線圈泡殼對位

熱處理製程

Page 24: 講02 平田卓也 中文簡報(完成) [相容模式] · 王牌,此外日本政府更積極成立 「機器人革命實現會議」,擬訂培育開創全球市場的成長產業所需的策

23

◇ 從2015年到2019年共5年的事業計畫。以製造領域及服務領域為對象,在明確化活用機器人相關需求、市場化上,進一步實施選擇應特化的功能與集中技術開發,並根據使用者需求,開發在該功能中具有壓倒性競爭優勢的機器人。

◇ 根據使用者需求訂定技術目標,實施技術開發。此外,使用階段關卡法,實施開放式的開發競爭。◇ 2015年4月20日~5月29日期間內,實施公開招募,有14個業者申請。事務局可替代能源、產業技術

綜合開發機構(NEDO)設置了審查委員會,由該委員會進行審查後,選定了10件。再者,9月左右預計舉行追加公開招募。

服務業

例如:放置各種尺寸的商品的機器人

例如:以人力進行分類的作業,以機器人代替

生產現場

食品產業 等

製造、服務領域的目標技術示意圖

贊助事業(10件)助成先企業名 テーマ名

1 カワダロボティクス株式会社双腕多能工ロボットSIマザーシステム開発と実用展開

2 富士通株式会社柔軟物組立工程のロボット作業計画自動生成技術開発

3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製造自動化の実用化技術開発

4 スキューズ株式会社ダイレクトティーチング機能を搭載した多能工ロボット開発

5株式会社三次元メディア株式会社SUWAオプトロニクス

産業ロボットの「目」と「脳」の高度化と普及化開発

6

株式会社ヒロテックシグマ株式会社ダイキョーニシカワ株式会社株式会社ワイテック

低コストなバラ積み自動車部品組付けシステムの開発

1株式会社アニマルステムセル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ウェーブ

再生医療バックヤード対応ロボットシステムの開発

2 トーヨーカネツ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マテハンシステムへのロボット組込・融合技術開発

3 アクティブリンク株式会社軽作業用パワーアシストスーツ(PAS)の試作開発と評価

4プライムデリカ株式会社永進テクノ株式会社

食品工場のコンビニ向け配送仕分ロボットの開発

ものづくり分野

サービス分野

No

※按NEDO公開發表的選定結果為排列順序

例如:辨識柔軟物的變形狀態執行作業的機器人

機器人活用型市場化適用技術開發計畫

Page 25: 講02 平田卓也 中文簡報(完成) [相容模式] · 王牌,此外日本政府更積極成立 「機器人革命實現會議」,擬訂培育開創全球市場的成長產業所需的策

24

<今後的時程表>・7月下旬 決定預定委託的主題・2016年 審查階段-關卡法・2017年~ 真正實施研究

※委託提供資訊(Request For Information;RFI)・9月中 根據5~6月實施的RFI之結果,預計公開招募調查研究

◇ 尚未實現的次世代機器人技術之中,由產學官合作開發人工智慧等核心技術。

◇ 往後,必要的風險與安全評估手法、安全技術等,也可與各種手法、技術等的共通基礎共同研究開發。

◇ 7月下旬,決定23件預定委託的主題。-選定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為次世代人工智慧技術

領域的據點。另外,部分選定ATR等4件提案。-在革新機器人關鍵技術領域中,針對探測、驅

動、統合技術,選定了共計18件。◇ 再者,必須從執行手段的研討階段開始進行研

究開發,關於研究調查應致力的項目,預計於9月中,實施公開招募作為研究調查。

事業示意圖(由產學官合作開發高階的關鍵技術)

各種手法、技術等的共通基礎

配合情況彈性因應人工智慧

自律執行各種作業智能驅動

� 機器人的自動計畫技術,實現教學省力化

� 能夠同時提起重物與進行精密動作,及具有輕量人工肌肉等革新驅動器與控制技術等

� 理解、預測情況與人的行動,做出適當行動的高智能

� 為使機器人之間密切合作所應有的知識、經驗共享基礎技術等

不受環境變化的影響視覺、聽覺等(探測)

� 於室外能夠高速且精密量測距離的感測器,與能更辨別光澤物等難辨識物的攝影系統

� 學習環境變化,可靈活因應狀況的視覺、聽覺、觸覺系統 等

※項目執行: 根據可替代能源‧產業技術總合開發機構(NEDO)所委託的研究開發,進行實施

開發次世代機器人核心技術

Page 26: 講02 平田卓也 中文簡報(完成) [相容模式] · 王牌,此外日本政府更積極成立 「機器人革命實現會議」,擬訂培育開創全球市場的成長產業所需的策

活用資料的嶄新生產方式與機器人扮演角色

25

即時最佳化生產線

- 根據設計、開發階段及消費者得來的數據,即時最佳化工廠生產線(單一工廠、多廠、多家企業)

- 使用數位數據串連生產工序中的運作資訊(=M2M),提升生產技術

建立設計開發模型

- 透過盡可能使用數位數據從事設計、開發,對試作及性能測試進行更高度的模擬

- 大幅縮短設計、開發所需時間

從產品及消費者收集數據

- 透過IT自動收集消費者的產品使用數據(產品=取得數據裝置)

- 收集消費者的使用狀況及需求,傳送給設計、生產現場

◇ 有鑑於工業4.0(德國)等動向,我們必須針對先進機器人技術等,仔細思考如何運用我國製造業優勢的生產流程。

奠基於IoT※上,建構需要彈性且經常維持最佳化的生產系統中,機器人所扮演的角色全部製程徹底自動化(硬體/軟體)標準化(連結系統)

市場動向

連結未來趨勢、改善產生的概念

※Internet of Things:將所有物品與網際網路連接

Page 27: 講02 平田卓也 中文簡報(完成) [相容模式] · 王牌,此外日本政府更積極成立 「機器人革命實現會議」,擬訂培育開創全球市場的成長產業所需的策

<最大輸出在80W以下>不需使用柵欄包圍,即可與人員共同作業。

<最大輸出超過80W>原則上,必須以柵欄包圍,與人員的工作空間進行區隔。

Zzzzz

在柵欄當中運作的機器人

修訂前

<最大輸出在80W以下>不需使用柵欄包圍,即可與人員共同作業。

<最大輸出超過80W>使用者應依據風險評估執行相關措施,若評估與工業機器人作業已不會對勞工產生危害,則可以在無圍欄的情況下與人員共同作業。

工業機器人在依照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之工業機器人規格(ISO 10218-1:2011及ISO 10218-2:2011)設計、生產以及設置,且製造商、使用者各自發行「技術檔案及符合性聲明書」下,可以在無圍欄的情況下與人員共同作業。

修訂後

即使超過80W,只要滿足上述條件,就能讓人員與機器人共同作業。

在人員的工作空間當中運作的機器人

明確定義與產業用機器人合作的安全標準

26

◇ 為了節省空間與建構具彈性的生產線,能夠與人員共同作業的工業機器人之需求逐漸升高。◇ 目前國際上的機器人無論輸出值高低。只要能做出確保安全的措施,就能夠與人員共同作業。◇ 目前為止,最大輸出超過80W的工業機器人依規定必須以柵欄等包圍,不過依據「規章制度改

革執行計畫」(2013年6月內閣會議通過),已於平成25年12月明確訂定出相關安全標準。

Page 28: 講02 平田卓也 中文簡報(完成) [相容模式] · 王牌,此外日本政府更積極成立 「機器人革命實現會議」,擬訂培育開創全球市場的成長產業所需的策

3.(2)服務領域

27

Page 29: 講02 平田卓也 中文簡報(完成) [相容模式] · 王牌,此外日本政府更積極成立 「機器人革命實現會議」,擬訂培育開創全球市場的成長產業所需的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將機器人應用在服務領域的背景

◇ 服務業在日本全體產業當中,佔了GDP、就業人數約7成比例。◇ 然而與其他產業、世界各國相比,其勞動生產力偏低。為了因應未來少子化與高

齡化、勞動人口減少的問題,提升服務業的勞動生產力是我國迫切課題。

比較日美服務業的勞動生產力水準

農林漁產、礦業

製造 建設批發/零售

金融/保險

不動產

運輸

資通訊

學術研究、教育、

學習協助服務

飯店、餐飲

醫療、福利

複合式服務

服務業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従業者数

(出處)2012年經濟普查-活動調查28

(備註)1. 依EU KLEMS資料庫製作(此處服務業包含建設以及食品加工)。2. 使用相同資料庫之各行業購買力平價(1997年數據)與勞動生產力水準相比,再使用

各行業的實質勞動生產力成長率延伸至前後期間。3. 各行業的勞動生產力及各行業的就業人數分配來自2000-04年平均數據。4. 「商業服務」包含租賃、資訊服務、研究開發、法務/技術/廣告、人力派遣、其他。5. 「其他服務」包含「洗衣、理容、美容、浴場業」及「其他個人服務」。

(出處)「選擇未來」委員會 第3次成長、發展Working・Group 「資料1服務業的生產性」

生產力經過平均約為美國的6成

服務業的就業人數佔比:75.6%

日本各行業GDP佔比

日本各行業就業人數佔比

農林漁產、礦業

製造

建設

批發/零售

金融/保險

不動產

運輸

資通訊

電力/瓦斯/供水

服務業

服務業的GDP佔比:69%(勞動生產性,美國=1)

員工數

Page 30: 講02 平田卓也 中文簡報(完成) [相容模式] · 王牌,此外日本政府更積極成立 「機器人革命實現會議」,擬訂培育開創全球市場的成長產業所需的策

應重點培育的領域

◇ 服務業大多可以分為:接待客戶等「對人的工作流程」,以及內場等「對物的工作流程」。

◇ 其中,在對物的工作流程,已經存在領先將機器人導入送餐及物流中心等流程,朝向自動化邁進的實例。

◇ 不只如此,在由經濟產業省所舉辦的企業公聽會中,也出現「應將對物的工作流程自動化列為優先議題」的意見。

多數的服務業,花在接待客戶等「對人的工作流程」(客房內、餐桌上的服務等)上的時間佔比偏低

此處舉出針對某家飯店作業的分析結果,發現就連本來應該要花較多的時間在接待客戶等「對人的工作流程」的接待人員,分配給「接待客戶」這個流程的時間只佔11.7~21.4%左右(引用自『2010年度地域新成長產業創造促進事業「由製造業技術思考-服務業促進創新/提升附加價值運動形成調查事業」』報告書)

服務業企業主公聽會結論(經濟產業省主辦)

- 首先應針對動作重覆率高的「對物的工作流程」改為機械化處理,「對人的工作流程」則應有柔軟的身段(餐飲業)

- 在「對物的工作流程」方面,應該將自動化作業導入內場和分發中心。技術上的課題不分行業,有很多相通的部分(零售業、流通業、餐飲業)

- 雖然分發中心幾乎已漸漸導入自動化設備,不過在設備間移動、卡車的搬運裝貨/卸貨部分目前還是以人力為主流(流通業)

- 若是指餐飲業的內場部分,可以在 洗碗、 打掃、 裝盤 等處導入機器人(餐飲業) 29

Page 31: 講02 平田卓也 中文簡報(完成) [相容模式] · 王牌,此外日本政府更積極成立 「機器人革命實現會議」,擬訂培育開創全球市場的成長產業所需的策

(參考資料)機器人應用於服務業領域的實例

30

配膳用推車運送系統(Kagaya Group)

◇使密集且大量的送膳/收膳作業變得有效率且自動化的作業◇以聲控進行內容識別等作業,客房人員即使穿著和服

也能簡便、安全操作◇為了讓飯店業者確保更多時間和客戶互動,帶來高品

質的招待服務,因而產生藉由機械化提升作業效率的需求◇全球第一個餐食自動運送系統

◇醫藥品批發業內,從進貨到出貨皆以自動化作業的物流中心◇約2,000個品項自動分類、包裝送往86個地方◇物流服務因為導入機器人而成功革新,交出生產力提

升50%等成果

醫藥品物流中心進階機器人系統(Toho Pharmaceutical Co., Ltd./日本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Daifuku Co., Ltd./YASKAWA ELECTRIC CORPORATION.)

Page 32: 講02 平田卓也 中文簡報(完成) [相容模式] · 王牌,此外日本政府更積極成立 「機器人革命實現會議」,擬訂培育開創全球市場的成長產業所需的策

3.(3)照護領域

31

Page 33: 講02 平田卓也 中文簡報(完成) [相容模式] · 王牌,此外日本政府更積極成立 「機器人革命實現會議」,擬訂培育開創全球市場的成長產業所需的策

將機器人應用在照護領域的原因

32

老年人口的演變與未來估計

照護現場的課題(1)從2010年到2025年的15年之間,65歲以上的老化人口約增加709萬人。社會整體的老化程度(老

化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將由23%大幅上升至30%。(2)團塊世代將一口氣被歸納成老人。2012~2014老年人的增加速度是每年100萬人以上。(3)照護人員的人數也從2012年的170萬人,增加到2025年時約需要250萬人。(4)7成的人員有腰痛的毛病,需要減輕在現場的工作負擔。

(萬人) 實際成果值 估算值

總人口(長條圖上數據)

老化程度(65歲以上人口比例)

至2010年為止日本總務省「國勢調查」、2013年為日本總務省「人口估計」(2013年10月1日目前)、2015年之後為國立社會保障/人口問題研究所「日本的未來估計人口(2012年1月估計)」假定出生中間值/死亡中間值的估計結果1950年~2010年的總計包含年齡不詳。計算老化程度時,已把年齡不詳者從分母剔除。

資料:

(註)

Page 34: 講02 平田卓也 中文簡報(完成) [相容模式] · 王牌,此外日本政府更積極成立 「機器人革命實現會議」,擬訂培育開創全球市場的成長產業所需的策

高齡人口白皮書2012

照護機器人大受期待的原因

33

估算值

歐美

實際成果值

義大利瑞典

日本

西班牙德國法國英國美利堅合眾國先進地區開發中地區

估算值實際成果值

日本中國印度印尼菲律賓韓國新加坡泰國先進地區開發中地區

亞洲領先世界建立日本在照護上的

創見

Page 35: 講02 平田卓也 中文簡報(完成) [相容模式] · 王牌,此外日本政府更積極成立 「機器人革命實現會議」,擬訂培育開創全球市場的成長產業所需的策

照護機器人5年開發計畫支持開發/導入的概念

加速推動開發/導入照護機器人的看法

≪ ≫

≪ ≫

單純、便宜所以「能用」10萬日圓左右≪低價格≫

因應2025年的需求單身老人所需共700萬台照護人員所需240萬台≪大量的≫

≪ ≫

功能的選擇及集中≪需求導向≫

複雜、昂貴的機器人2000萬日圓左右

具有開發意願的企業約200家

對照護機器人之實證測試有興趣的照護機構及自治團體等約400個機關

媒合

針對重點領域內的開發對象檢視成果挑選重點栽培的補助對象/取代(開發競爭)優秀事例展開/投入市場

早期導入「能用」的機器人由厚勞省集合

由經產省集合

針對海外市場� 居家照顧機器人的國際安全標準,在日本主導下於2014年2月發行。� 照護機器人的標準也將以上述成果為基礎,希望同樣由日本引領制訂。

34

Page 36: 講02 平田卓也 中文簡報(完成) [相容模式] · 王牌,此外日本政府更積極成立 「機器人革命實現會議」,擬訂培育開創全球市場的成長產業所需的策

加速推動開發/導入照護機器人的相關措施

・監測調查的委託等

・試作機的評估等

※經濟產業省和厚生勞動省,將鎖定並協助開發重點領域(從平成25年度起協助開發)※開發照顧機器人,需以能夠協助被照護人的自立及能夠幫助照護人員減輕負擔的前提下提供。

開發等的重點領域開發等的重點領域

○應用日本高水準的工程學技術,協助開發能回應年長者與照護現場具體需求的機械

【經濟產業省主導】

民間企業/研究機關等

○從開發初期即聽取現場需求,以及將試作機在照護現場實際測試(監測調查/評估)、準備導入所需要的環境狀態

【厚生勞動省主導】

照護現場照護現場

協助移位(穿戴、非穿戴) 協助活動(室外、室內) 協助排泄 協助入浴守護患有失智症的患者(機構、居家)

・將機器人技術運用在幫助照護人員施力的穿戴型機器

・將機器人技術運用在照護人員抱起被照護人時成為助力的非穿戴型機器

・將機器人技術運用在幫助老人家等外出、安全搬運物品等的步行支撐機

・將機器人技術運用在幫助老人家等在室內活動和起立坐下,特別是能讓來往於洗手間,和在洗手間內保持姿勢變得較為容易的步行支撐機

・將機器人技術運用在排泄物的處理,能夠調整設置位置的馬桶

・於照護機構內使用,將機器人技術運用在具備感測器和外部通訊功能的機器平台

・將機器人技術運用在居家照護,具備跌倒偵測感應器及外部通訊功能的機器平台

・將機器人技術運用在協助進出浴槽的機器

提供開發與照護現場交換意見的場所等(※)

※設置諮詢窗口、準備實際測試場所(掌握願意提供實際測試場地的機構)、向公眾普及相關資訊、提供交換意見的場所等

35

Page 37: 講02 平田卓也 中文簡報(完成) [相容模式] · 王牌,此外日本政府更積極成立 「機器人革命實現會議」,擬訂培育開創全球市場的成長產業所需的策

(參考)照護領域活用機器人的實例

36協助活動機器人協助移動機器人(穿戴型)

協助移動機器人(非穿戴型)

協助抱起減輕照護人員要部的負擔

能夠變身成輪椅的床鋪機器人

電動功能協助使用者在斜坡等也能穩定步行

Page 38: 講02 平田卓也 中文簡報(完成) [相容模式] · 王牌,此外日本政府更積極成立 「機器人革命實現會議」,擬訂培育開創全球市場的成長產業所需的策

◇ 居家照顧機器人因為與人經常接觸,在安全性上的要求也較高,不過由於安全標準尚未準備完全,對使用者來說使用基準高,對企業來說產品開發風險也較高。

◇ 不過就在平成25年度,與居家照顧機器人安全相關的國際標準已經建構完成,意即已具備能夠依循國際標準取得安全認證的機制。

居家照顧機器人的安全認證

對品質管理規範以及產品進行審查、發行證書

民營認證機關

(一般財團法人日本品質保證機構)

委託測試委託認證

安全檢驗測試機關

(居家照顧機器人安全檢驗中心)

測試結果

ISO13482(與居家照顧機器人安全性相關之國際標準)

參照提供標準

機器人製造商

參照提供標準

參照提供標準

平成25年度ISO13482完成

平成26年4月根據ISO13482申請認證

37

Page 39: 講02 平田卓也 中文簡報(完成) [相容模式] · 王牌,此外日本政府更積極成立 「機器人革命實現會議」,擬訂培育開創全球市場的成長產業所需的策

居家照顧機器人安全認證標章(JQA)

機器人裝HAL(CYBERDYNE)

居家照顧機器人的安全認證

居家照顧機器人安全檢驗中心(茨城縣筑波市)高速運載管理系統

「區域管理系統」(DAIFUKU)

照護機器人「Resyone」(Panasonic)

認證委託

測試委託

38

◇ 2013年2月,CYBERDYNE的機器裝HAL,取得國際安全標準草稿ISO13482DIS發出的安全認證,這是全球第一張。

◇ 2014年2月,Panasonic的Resyone、DAIFUKU的區域管理系統成功符合國際安全標準ISO13482,取得全球第一張符合該標準的安全認證。

◇ 這些機器人都已經被施以萬全的危險規避措施,並保證其安全性。◇ 居家照顧機器人安全檢驗中心與(一般財團法人)日本品質保證機構(JQA),已向全球證明擁有符

合國際標準,對居家照顧機器人進行安全檢驗測試以及安全認證的技術和實際成績。

Page 40: 講02 平田卓也 中文簡報(完成) [相容模式] · 王牌,此外日本政府更積極成立 「機器人革命實現會議」,擬訂培育開創全球市場的成長產業所需的策

居家照顧機器人安全檢驗中心(茨城縣筑波市)

行走穩定性測試• 確認移動作業型和乘坐型機器人在行走中不會翻倒。• 依照不同的機器人,使用測試裝置模擬假想的使用環

境(傾斜、階梯、溝渠、路面類型等),並觀察機器人在實際行走中的狀態。

衝撞安全性測試• 檢驗當機器人撞擊到四周的人或障礙物時,被衝撞的人

以及搭乘人所受到的傷害程度會在標準之下。• 準備衝撞測試設備使機器人衝撞障礙物,另外使用碰撞

人偶,測量施加到人偶上的撞擊力等推測傷害程度。

EMC測試• 檢驗機器人不會因為受到外部的電磁波等干擾,喪失

其安全功能或產生錯誤反應(動作)。• 於電磁波吸收室內重現機器人的實際工作狀態,同時

觀察當照射假定可能發生程度的電磁波,又施加靜電等時,機器人和安全有關的舉動是否沒有問題。

39

◇ 可針對機械強度、穩定性、對人安全、功能安全、電磁相容性等15個項目左右進行測試。可針對機器人類型、使用環境、功能、降低風險技術等選擇測試項目。

Page 41: 講02 平田卓也 中文簡報(完成) [相容模式] · 王牌,此外日本政府更積極成立 「機器人革命實現會議」,擬訂培育開創全球市場的成長產業所需的策

3.(4)基礎建設/災害應用領域

Page 42: 講02 平田卓也 中文簡報(完成) [相容模式] · 王牌,此外日本政府更積極成立 「機器人革命實現會議」,擬訂培育開創全球市場的成長產業所需的策

2013年3月 2023年3月 2033年3月公路橋[約40萬座橋註1(約70万座之中全長超過2m的橋)]

約18% 約43% 約67%

隧道[約1萬條註2]

約20% 約34% 約50%

河防建造物(水門等)[約1萬棟建造物註3]

約25% 約43% 約64%

下水管道[總延伸長度:約45萬km註4]

約2% 約9% 約24%

港灣沿岸[約5千構造物註5(水深-超過4.5m)]

約8% 約32% 約58%

註1:已在計算佔比時剔除約30萬座建齡不明的橋樑。註2:已在計算佔比時剔除約250條建齡不明的隧道。註3:僅限國家管理之建造物。包含約1,000棟建齡不明之建造物。(由於曾經在50年內整理過的建造物一般都留下了紀錄,因此將建齡

不明的建造物歸納在約超過50年的建造物當中。)註4:包含建齡不明的部分,約1萬5千km。(於30年以內鋪設的管道一般記錄都還存在,因此建齡不明的管道會被歸納在約超過30年的

部分。建齡不明管道會對照可於紀錄確認之建齡的維修延伸比例,並以此為據登記的維修延長狀況。)註5:已在計算佔比時剔除約100棟建齡不明的沿岸構造物。(來源:平成25年度國土交通白皮書)

建齡已超過50年的社會基礎建設之比例

41

Page 43: 講02 平田卓也 中文簡報(完成) [相容模式] · 王牌,此外日本政府更積極成立 「機器人革命實現會議」,擬訂培育開創全球市場的成長產業所需的策

民間企業/研究機關等○活用日本高度水準的工學技術,支援

基礎建設維持管理和依據災害現場具體需求的機器開發

基礎建設/災害現場○從開發較早期階段,針對現場需求的傳達

和試作機器,展開基礎建設和災害現場的實證(需求調查、評估)

・需求調查的委託等

・試作機的評估等

機械開發

【經濟產業省主導】

現場進行實證等

【國土交通省主導】建構開發機器人~檢驗~評估之建構開發機器人~檢驗~評估之

一貫化路線

『次世代社會基礎建設用機器人開發/導入重點領域』(2013年12月25日 國交省/經產省公開發表)國土交通省與經濟產業省鎖定並協助開發的重點領域(2014年度起提供開發支援)

(1)維護管理 (2)災害應變

邁向次世代社會基礎建設用機器人開發/導入之合作狀況

42

○橋樑.可取代的裝置.可取代鎚擊檢驗的裝置.使檢查人員接近檢查場所的

作業台車

○隧道.可取代目視檢測的裝置.可取代鎚擊檢驗的裝置.使檢查人員接近檢查場所的

作業台車

○河川及水壩的水中場所.可有效掌握堆積物狀況全貌

的裝置.可取代目視檢測的裝置

○災害狀況調查(土石崩落、火山災害、隧道塌陷)

.在土石崩落或火山災害現場,可取得高精細圖像、影像和地形資料等的裝置

.在土石崩落或火山災害現場,可測量含水比和透水性等的裝置

.在隧道塌陷現場,可取得引火性氣體等相關資訊的裝置

.在隧道塌陷處,可取得掌握塌陷狀況和規模所需高精細圖像、影像的裝置

○緊急應變復原(土石崩落、火山災害)

.可實現緊急應變復原的技術.可實現排水作業緊急應變的技術.可實現遠端、自律控制所需資訊傳達的

技術

Page 44: 講02 平田卓也 中文簡報(完成) [相容模式] · 王牌,此外日本政府更積極成立 「機器人革命實現會議」,擬訂培育開創全球市場的成長產業所需的策

43

中範圍 :橋樑檢查現場(金屬)

中範圍 :水庫水中檢查現場

中範圍 :橋樑檢查現場(金屬)

中範圍 :橋樑檢查現場(混擬土)

中範圍 、 :火山災害現場(調查、施工)

Miyagase水庫(神奈川縣愛甲郡)

國總研內公路橋(茨城縣筑波市)

新淺川橋(一般國道16號東京都八王子市)

櫻島(鹿兒島縣鹿兒島市)

中範圍 、 :坍方現場(調查、施工)

河道阻塞現場(奈良縣五條市)

於國交省直屬管轄區域建構實地勘查、評估制度

濱名大橋(靜岡縣濱松市)

中範圍 :火山災害現場(施工)

雲仙普賢岳(鹿兒島縣鹿兒島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