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138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賴建誠 新竹市 30013 清華大學經濟系 電話: (03) 574-2891 傳真: (03) 572-2476 [email protected] www.nthu.edu.tw 2008 1

Upload: others

Post on 11-Oct-2019

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賴建誠新竹市 30013

清華大學經濟系電話: (03) 574-2891傳真: (03) [email protected]

www.nthu.edu.tw

2008 年 1 月

Page 2: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2

序 4

為什麼要讀經濟史? 9

1 為什麼電腦鍵盤不依 ABCD 排列? 17

2 為什麼國際標準軌寬是 143.5 公分? 22

3 環境與身高 29

4 天氣晴雨和股市紅綠 33

5 法老王的怪夢解析 36

6 為什麼 1866-68 年芬蘭饑荒會餓死十萬人? 41

7 鐵路對美國早期的經濟發展助益不大? 45

8 蒸汽機對英國的產業革命助益不大? 50

9 英國是產業革命的龍頭? 54

10 為什麼《共產黨宣言》對英國的影響不大? 57

11 為什麼歐洲要殺巫者? 62

12 為什麼歐洲的教堂要蓋這麼大這麼久? 66

13 罪與贖:天主教煉獄說的經濟詮釋 70

14 經濟閉關自守能撐多久? 74

15 1918 年流行感冒的深遠影響 77

16 戰爭與國家的形成 80

17 有用的戰爭 85

18 擴大內需是日本經濟成長的關鍵? 87

19 為什麼猶太人會被抄家? 90

20 為什麼阿米許人的經濟表現較差? 93

21 金本位是傳遞大恐慌的元兇? 97

22 煙賭娼應該公營嗎? 101

23 謠言•盲從•擠兌 105

24 馬鈴薯是季芬財嗎? 108

25 經濟成長對英文的影響 112

Page 3: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3

附錄

1 鬱金香情結 116

2 黃金的魔力 121

3 布勞代爾的《地中海史》 123

4 《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導讀 126

5 告別施捨 133

作者簡介

賴建誠([email protected],www.econ.nthu.edu.tw),1952 年生,巴黎高等社會

科學研究院博士(1982),哈佛大學燕京學社訪問學人(1992-3)。清華大學經濟系教授,

專攻經濟史、經濟思想史。

學術著作有:《近代中國的合作經濟運動:1912-1949》(1990)、Adam Smith Across

Nations: Translations and Reception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2000, Oxford UP,主編)、

《亞當史密斯與嚴復:國富論與中國》(2002)、Braudel’s Historiography Reconsidered

(2004)、《梁啟超的經濟面向》(2006)、《邊鎮糧餉:明代中後期的邊防經費與國家財

政危機,1531-1602》(2008)。

半學術性的文集有:《年鑑學派管窺》(譯著,1996, 2003)、《重商主義的窘境》

(1992)、《綠野仙蹤與中國》(1998)、《西洋經濟史的趣味》(2008)。譯有雷蒙.阿宏

(Raymond Aron)《入戲的觀眾》(1987, 1992, 2000, 2006)、西蒙.波娃《波娃的告別:

與沙特的對話》(2002, 2006)、《波娃的告別:再見,沙特!》(2002, 2006)。

Page 4: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1984 年 8 月清華大學設立經濟系,在中央日報的海外版徵求師資;我從歐洲寫信

應徵經濟史教師,竟然收到趙岡教授的回信。我早就拜讀過,他在台北聯經公司出版的

《中國棉業史》(1977)和《中國土地制度史》(1982),也正好在期刊上讀到《中國土

地制度》英文版(史丹佛大學 1985 年)的摘要,可以想見收到他的回信時有多麼驚奇。

他也寫過《紅樓夢研究新編》(1976)、《花香銅臭讀紅樓》(1979),直到《中國傳統農

村的地權分配》(2005,聯經)才封筆。能和他在同個系上工作,必然相當有意思。

趙岡當時約 56 歲,和我現在的年齡差不多,是身高六尺的博雅紳士;夫人陳鍾毅

女士高雅內歛,是他多本中文書的合著者。我對清華的工作機會,完全沒有說 No 的條

件。20 多年後回想起來,這是我這輩子最重要的選擇,決定了我的長期工作,全家人

的生活,甚至連兒子都在清華人文社會學院讀大學部。

1985 年 1 月我到清華報到時,是經濟系的第二位教師。趙岡告訴我聘用的原因,

是教育部規定的必修科目,包括西洋經濟史、西洋經濟思想史、中國經濟史。他知道不

容易找到教這幾門課程的人,只好聘用我。他說得委婉,但我立刻感覺到:這三科是必

修課,必然會讓學生反感,會用對待三民主義、國父思想的態度來看待我。

我竟然以這幾項科目,作為研究專業領域,真是「天堂有路你不走」。1990 年代初

期,教育部撤回必修科目的主導權,改由各校系自由決定,我的感覺才轉好。20 多年

後回想這件事,如果當初教育部沒有這項規定,我怎麼有機會找到這麼好的工作?

那時台灣還在戒嚴時期,不准出國觀光,學生對歐洲充滿了好奇。我在法國和比利

時住了 5 年多,就靠著穿插歐洲的生活、風景、思潮、制度來誘引注意。那時清華對外

打的招牌,是要走數理計量經濟路線。有些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說,經濟史和思想史沒

有數學模型,也不能用嚴謹的方式證明,根本就是從垃圾中製造垃圾。我完全沒有爭辯

Page 5: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5

的能力,充份體會到雙重歧視(個人與專業)的滋味。

在教學上我也碰到許多困難,主要是教材上的供需失調。以西洋經濟史為例,當時

在台灣能找到的中文教材,和我在 1970 年代初期接觸的差不多。周憲文先生在台灣銀

行經濟研究室,出版了好幾冊西洋經濟史文選,都是從日文轉譯過來的。一方面這些題

材與內容對我們太生疏,二來筆調沈悶,無法引起學生的興趣。如果直接用英文教科書,

又有太多的人名與地名學生跟不上。

中國經濟史也有類似的困難,因為主要的作者是歷史學界出身,他們關懷問題的角

度和經濟學界很不相同,對學生既無挑戰性,又沒學到多少經濟學的養份。西洋經濟思

想史就更嚴重了:都是英文教科書,是寫給歐美學生讀的,作者假設學生在高中時期,

已經熟知歐洲的社會經濟背景,許多基本的事情就不交待了,這些對台灣的學生來說,

根本就是天書。

幾個學期下來,同學很快就歸納出實用的判斷:這三門課將來考研究所時用不上,

留學時沒有人會關心你這幾三科的成績,工作時沒有人會問你是否讀過這幾門課。我是

靠這幾門課過活的人,不能沒有對策。我逐漸體會到兩項要點:(1)如果用同一本教科

書,從開學講到期末,學生很快就厭倦。(2)要把這幾門課教好,除了教材有趣,更重

要的是教師的表演能力。也就是在掌握教材的要旨後,舉較能理解的例子作類比,或當

作切入問題的楔子;更重要的是,要穿插費心找來的故事和笑話。

教了七年之後,到 1992 年我去哈佛進修時,我收到前幾屆畢業生的教師節卡和聖

誕卡,說他們偶爾會回想到,我在課堂上提過的人物和事情。為什麼我能從被輕視的情

境,轉變到有些人對這幾門課還有記憶?關鍵是找到引人興趣的教材。那是個還沒有電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印下來,同時也注意歐美同行的講義內容。

以西洋經濟史為例,在美國大學教這門課,不需顧慮文字的難度和文化背景,只要

挑出好文章讓學生看,每星期讀三篇都沒問題。我們的社會條件不同,必須在好文章內,

再挑出文字簡單、表格眾多、圖形豐富的有趣題材,每次上課(90 分鐘)不能超過 15

頁。

在這些約制條件下,我逐漸累積出 30 篇這類型的文章。我的上課方式是:每週 3

小時分兩次,每次 1.5 小時,讀 1 篇 15 頁的文章,若超過 20 頁,就分兩次。每學期約

Page 6: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6

有 18 週,可上 35 次課,扣掉期中期末考和國定假日,大約可上 30 次,大約可以讀 25

至 28 篇。每年都會有新的好文章出現,我就汰舊換新,所以約有一半的文章是近 10

年發表的,有些好的老文章,還是每年都發讀。

每次上課前,先找一位同學負責主讀一篇或半篇。上課時這位同學報告 15 至 20

分鐘,我講解 60 分鐘,最後 10 分鐘討論。有時其他同學會有不同見解,但大部分的情

況,是我用這 10 分鐘解說下篇的方向與論點,以及選定下一位報告的同學。

幾年下來,這種做法累積了一些口碑。西洋經濟史的 35 人的小教室,有還會爆滿;

中國經濟史 50 人的大教室,有時還要搶座位。每學期末學生會在網路上,給各科教師

打評鑑分數,也有具體的建議匯整給教師參考。評鑑的滿分是 4 分,3 分以上就不錯了;

3.5 分以上,教務長會寫一封恭賀函,有一次我甚至還得到 3.8 分(上網填卷率 88%)。

2006 年 5 月,我代表科技管理學院,到學校競選傑出教學獎,結果得到一張慰勉函,

可見清華有不少人教得比我更受學生歡迎。

我挑文章的原則是「三項 ing」。(1) Interesting(讀起來有趣),(2) Entertaining(有

娛樂效果),(3) Provoking(具有爭辯性)。難得有同時符合這三項原則的文章,只要符

合其中一項,故事流暢就可入選了。換句話說,我偏好故事性強、容易轉述、啟發性高

的文章。有些文章較技術性,故事性較低,不適合在此綜述。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本

書其實是我教西洋經濟史的課程講義大綱,或是「讀者文摘」。

選進本書的文章,我認為還是有高下之分。我依三項原則來判斷一篇文章的價值:

(1)能增加某個議題的新知識,這類型的文章篇數最多。(2)能提出某項新觀念,來分析

舊題材而得出新意義,這種文章就少多了。(3)能改變我們對某個題材的認知與理解,

這才是上品。我認為本書中有三篇符合第(3)項的高標準。

(1)第 7 章介紹 Fogel 如何運用「反事實推論法」(counterfactual analysis),這是研

究方法上的重大啟發。他提出一項新觀念:「社會節省」(social saving),用來計算美國

鐵路的經濟效益。結論是:美國鐵路對 19 世紀的經濟發展助益不大,改變了我們對這

個題材的認知。

(2)第 10 章〈為什麼《共產黨宣言》對英國的影響不大?〉雖然沒有提出新觀念,

我還是很喜歡也很佩服,因為作者用新觀點、新證據來分析舊題材,改變了我們對勞工

階級革命的認知與理解。

Page 7: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7

(3)第 24 章介紹 John Davies 對馬鈴薯的研究,他說明為何在愛爾蘭大飢荒時期,

馬鈴薯才有可能成為季芬財(Giffen goods)。簡略地說,就是當馬鈴薯漲價後,對馬鈴

薯的需求反而提升,產生正斜率的需求曲線,而非正常狀況下的負斜率需求曲線。他提

出新觀念說:(a)收入必須逼近生存底線時;(b)在沒有其他食物可選擇替代的情況下,

才會出現季芬財。季芬財的觀念早已超過一百年,如果馬鈴薯是季芬財,為什麼你還要

去麥當勞排隊買薯條?直到現在,大一經濟學原理所教的季芬財,都沒有提到(a)與(b)

這兩項必要條件。全世界有多少人讀過、教過季芬財的觀念,竟然要等這麼久,才讓

Davies 告訴我們正確的答案。

整體而言,這是一本推廣型的讀物,每章挑一篇主要文章來解說,是初階的導引。

每章最後都會列出所根據的論文出處,如果想對經濟史進一步學習,請看第 0 章〈為什

麼要讀經濟史?〉的附錄「延伸閱讀」。我心目中的讀者,是大三、大四經濟系和歷史

系的同學,以及對人文社會問題有興趣的一般讀者。如果高三同學想讀,我也不反對。

我希望中壯年讀者,可以轉述有趣的故事給家人和子女。

這本書有個大缺點:我把每項主題限制在(打字稿)5 頁內,以簡潔為主要訴求,

以題材的廣泛性,來彌補深度的不足,把硬澀的專業論文,改寫成能吸引閱讀的摘述。

我認為比較理想的寫法,是要:(1)先綜述整個議題的來龍去脈;(2)把焦點聚在爭論點

上;(3)說明新證據為何能改變我們的認知。要做好這三點,等於是要寫一篇小的 survey

文章,篇幅必然要加三倍。我退而求其次,只要做到書名所說的「趣味」就滿意了。

這些文章大都是生活性的題材。大部分的經濟史學者,都在研究更嚴肅的重要議

題,例如經濟成長、生產力變動、技術進步、金融制度、農業和工業的競爭力、國際貿

易,這些沈重的問題在本書都不會出現,就讓更高明的專家去解說吧!我在各章內所提

供的,也不是每個主題的最前沿知識,我主要目的是引發興趣,鼓勵讀者從「延伸閱讀」

所提供的資料庫、網站、專業期刊,去追尋自己的答案。

本書所挑選的文章,大都輕鬆有趣,這是從每年成百上千篇論文中挑出來的。我從

全世界成千上萬位經濟史學者努力的成果中,找得出少數適合大眾閱讀的幾篇。歐美的

經濟史研究,是一項重要產業,從業人口眾多,鼓勵發展新穎手法,故事較有趣動。台

灣的經濟史研究人員太少。歷史學界方面,主要分佈在中研院史語所和近史所,也有些

在大學擔任經濟史的教研工作。經濟學界方面,台大經濟系有好幾位專研台灣經濟史的

Page 8: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8

教授,清華也有幾個人,其餘分散在各大學。

1992-3 年間,我常參加哈佛經濟系的經濟史研討會,幾乎每周都有外賓報告論文,

當時哈佛經濟系專研和兼研經濟史的教授,我算了一下共有六位。哈佛商學院的商業史

研究群,隔周有一場研討會;鄰近的 MIT 經濟系,有兩位著名的經濟史教授,也常舉

辦論文發表會。那一年我常參加這三處的研討會,見到不少這個領域的高手。

1993 年 10 月,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芝加哥大學的 Robert Fogel 教授,以及在密蘇

里州聖路易市華盛頓大學的 Douglass North 教授,表彰他們在經濟史研究的重要貢獻。

11994 年 47 卷 1 期的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英國經濟史學會的官方刊物),在卷首

「編輯的話」內有一段賀詞:「經濟史學會的會員和本刊的讀者,很高興知道諾貝爾經

濟學獎已經頒給 Robert W. Fogel 和 Douglass C. North。我們在此恭賀這兩位得獎者,同

時也很高興,經濟史這個學門能以這種方式被承認了。」從 1993 年 10 月起,在諾貝爾

獎的光環加持下,經濟史就不再是從垃圾中製造垃圾的學門了。

本書的主體,是介紹 25 篇他人的研究成果,書末的 5 篇附錄(2 篇導讀與 3 篇書

評),是我自己的見解,希望能有水果、甜點、咖啡的效果。依照這個學門的成長速度,

這本書每 5 年就要增訂,每 10 年就要新寫一冊,希望得到讀者的指正與建議。撰寫期

間得到許多修正意見,在此向諸親友致謝。

賴建誠清華大學經濟系

[email protected]

1有 7 項資料可以找到介紹這兩位得主的研究成果。(1)從網頁〈Nobelprize.org〉內,查索經濟學 1993 年

得獎人。(2) Claudia Goldin (1995): “Cliometrics and the Nobel”,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9(2):191-208。(3)劉瑞華(1994)〈新經濟史革命:介紹 R. Fogel 和 D. North 的學說〉,《新史學》,5(3):141-64。

(4)吳惠林(1994)〈1993 年諾貝爾經濟學得主:傅戈和諾斯教授〉,《經濟前瞻》,33:155-9。(5)劉瑞華(1994)

〈經濟史學家有資格獲得諾貝爾獎嗎?諾斯教授的學術貢獻〉,《經濟前瞻》,33:160-6。(6)葉淑貞(1994)

〈開啟台灣經濟史研究的契機:從 1993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傅戈及諾斯談起〉,《經濟前瞻》,33:167-78

(此文同時刊載於《經濟論文叢刊》,1994 年 6 月 22(2):127-67)。(7)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4 年 6 月 96 卷 2 期頁 155-99,有 6 篇文章介紹這兩位得獎者的著作與貢獻。

Page 9: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為什麼要讀經濟史?

如果你想當個好經濟學家,做些有貢獻的事,讀經濟史有幫助嗎?我的學識和聲望

不足以說服你,我先介紹 Donald McCloskey 的基本論點。他從哈佛取得博士學位後,

到芝加哥大學擔任經濟史教授,寫了許多文章與專書,擔任過經濟史學會的會長。更特

殊的是,他經歷過痛苦的易裝癖與變性手術,把 Donald 改為女性的 Deidre,詳見她的

自傳 Crossing(1999 年芝加哥大學出版)。他(她)的著作還包括性別研究與修辭學,

詳見她的個人網頁。

我要推介他那篇 1976 的名作〈歷史對經濟學有用嗎?〉(Does the Past Have Useful

Economics?)。McCloskey 認為歷史對經濟學可以提供五項功能:(1)更多的經濟事實,

(2)更好的經濟事實,(3)較好的經濟理論,(4)較好的經濟政策,(5)較好的經濟學家。這

篇經濟史學界必讀的文章,30 年之後還有相當的可讀性,請欣賞他的文筆與博學,以

及文章後面所附的 138 項書目。歷史對經濟有用嗎?McCloskey 的答案是:當然。以古

人來說,史密斯、馬克斯、馬歇爾、凱恩斯、熊彼德的著作裡,都有明顯的歷史面向,

這些人物的著作,轉而在歷史留下重要的軌跡。

以下是我對這個題目的看法與見解,先舉九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為例,他們都做

過與歷史相關的研究。(1) Paul Samuelson 晚期有不少分析經濟史與思想史的重要文章。

(2) John Hicks 寫過一本 A Theory of Economic History (1969)。(3)海耶克(Friedrich von

Hayek)的著作裡,有濃厚的歷史思維。(4) Milton Friedman 寫過《美國貨幣史,1867-1960》

(1963)。(5) George Stigler 是經濟思想史學界的大老,他是 Mark Blaug 在哥倫比亞大學

寫李嘉圖(David Ricardo, 1772-1823)方法論博士論文(1955)的指導老師。(6)芝加哥

大學的 Robert Lucas Jr.,大學主修歷史。(7) Arthur Lewis 在 1979 年以經濟發展學獲獎,

Page 10: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10

寫過幾本經濟史的著作。(8) Simon Kuznets (1971)與 Theodore Schultz (1979)這兩位得

主,在著作中也常運用歷史證據。

二次大戰後,各國的經濟學教育深受美國影響,尤其是開發中國家的留學生。在美

國攻讀博士學位期間,若沒讀過經濟史,回國後自然不會看重這個學門。日本經濟學界

從戰前起,就深受歐洲(尤其是德國)的影響,經濟史與思想史至今都還是必修課。

為什麼戰前也深受歐洲影響的美國,會把經濟史改為選修或甚至廢止呢?第一,美

國學界的實用主義傾向濃厚,高等教育的學費高昂,學生傾向選擇可以立即運用的知

識,因而普遍認為經濟史沒有用。第二,1950 年代之後的經濟學,愈來愈自然科學化,

數學與統計大量引入後,吸引許多理工科的人材投入,以文史取向的經濟史就被輕視

了。第三,開發中國家的學生湧入美國,重點放在學習最新的技術,老掉牙的經濟史無

人問津。第四,經濟史學界在 1960 年代之前不夠爭氣,由老式的制度學派掌控,他們

的視野、論點、教材、著作都缺乏競爭力。

1950 年代末期,計量經濟史學開始發展,經過 30 多年的努力,Robert Fogel 與

Douglass North 在 1993 年,以經濟史的研究得到諾貝爾獎,這個學門才得到基本的尊

嚴。現在哈佛、耶魯、MIT、芝加哥、史丹佛、柏克萊都有經濟史名師,這個學門總算

有點門面了。

其中最關鍵的原因,是他們走對了計量史學之路:把經濟理論、統計方法、數學模

型,用來探討歷史的經濟面向,自稱為 Cliometrics(Clio 是希臘的歷史女神,metrics

是計量衡量學的意思),或 Historical Economics(歷史經濟學)。這和使用敘述手法、簡

單圖形與表格說明的傳統經濟史研究迥異,對一般經濟學者而言,雙方也比較有共同的

語言與溝通的平台。

那麼,簡要地說,歷史對經濟學有什麼用呢?計量史學者一直努力要說服經濟史同

行:把統計方法、經濟理論、數學模型引入經濟史,會有意想不到的好處,這項努力大

概成功了。現在計量史學者應該反過來,要努力說服經濟學界:把歷史研究引入經濟學

的分析中,會有哪些意想不到的好處。

要辯護經濟史是否有用,基本的道理其實很簡單。如果有效的經濟學理,是根據事

實來提煉出有用的概念,那麼現代的經濟學理視野,必然會受到觀察樣本的限制。歷史

的重要功能,就是開闊認知的可能性。歷史能提供許多過去的精采現象,是眼前所不易

Page 11: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11

觀察到或想像到的。

就像研究古生物,能幫助生物學家對演化過程的了解;就像研究古代地質學,能幫

助理解地球的長期發展特性;就像研究冰凍層,能幫助理解地球暖化的問題。人類過去

的經濟活動中,必然有許多嚴重的失業問題、景氣循環問題、物價膨脹∕緊縮、貨幣供

需失調現象,是現代無法觀察到,也不是現代理論所能充份解釋的。

歷史可以輔助目前觀察樣本的不足,也能提醒現代的經濟學家,當今的理論仍有許

多無法充份解釋的現象。經濟史學者透過集體努力,彙編了更豐富的史料與文獻,我們

現在擁有比過去更多的統計數字,有更多元的歷史觀點與分析工具,能肯定地說:我們

比所研究的對象,更了解他們的時代。舉個具體的例子,如果你要掌握惡性通貨膨脹的

特質,20 世紀上半葉的德國經驗沒必要去了解嗎?歷史是社會的實驗室,產生過許多

讓人嘆為觀止的經濟事件,過去的事情不全然是垃圾。

我兒子讀小學時,問我在經濟系教什麼課?我說:經濟史。他的反應很正常:這不

是沒有用的東西嗎?別人都在研究股票和房地產,你為什麼做這種奇怪的事,難怪我們

家這麼窮,住這麼舊的房子,也沒有好汽車,讓我沒面子和父母在科學園區工作的同學

相比。

我說:那只怪你投胎前沒觀察清楚。接著我問他:你看過《鐵達尼號》電影,覺得

好不好看?他說很好看。我說:每個時代都有精采的事,不一定會在其他時代重複發生。

電影公司找到《鐵達尼號》這個好題材,引起全世界觀眾的熱情,不也是大賺一筆嗎?

會比研究股票差嗎?我就是靠經濟史吃飯的,你身上的每件東西、每項玩具、每頓飯都

是歷史提供的。

我只能用這種粗暴的手法,讓自己的小孩噤聲,但也擔心這會成為他日後嫌惡歷史

的深層潛意識(被迫屈服於無法認同的事情)。過去的事不就過去了嗎?未必。我到了

55 歲,才更明白孩童與青春期的成長經驗,到現今還在操控我的想法與行為。猶太人

會忘記歷史嗎?當然不會。如果你想當個好經濟學家,怎麼有權利輕視經濟史呢?你會

說:我當然有權利,因為我根本就沒興趣。那就說不下去了。

現在換個話題:經濟理論會影響(經濟)歷史的研究嗎?答案是肯定的,例子很多。

例如李嘉圖主張自由貿易,認為可以讓各國的資源交流,使各國的工資與物價水準逐漸

拉平。用現在流行的話來說,這就是全球化的過程。經濟史學者從 1980 年代中期起,

Page 12: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12

有不少人投入這個題材,現在已有明確證據顯示,李嘉圖的理論是對的。Friedman 與

Schwartz 的《美國貨幣史》(1963),也是用來支持貨幣數量學說的重要研究。

反過來問:經濟史的研究會影響或修正經濟理論嗎?答案也是肯定的,舉一個顯

例:1950 年代起,經濟發展與經濟成長理論迅速興起,如果沒有經濟史的研究作根據,

成長理論學者怎能掌握英國經濟的長期變動特質,並據以提出成長模型?如果對俄羅斯

與日本的經濟發展,沒做好充份的歷史理解,怎能臆造出農業國家的經濟發展機制與雙

元成長模型?(參見Filippo Cesarano (2006): “Economic history and economic theory”的

新綜述)

若有機會,你可以問那些在第一線工作的理論家,尤其是研究經濟成長的學者,例

如 Paul Romer 或 Robert Barro,問歷史知識對他們有什麼用處。你大概也願意相信,愛

因斯坦對哥白尼、伽俐略、牛頓的貢獻應該都很熟悉吧。

其實歷史知識對科學發展的重要性,在歐洲一直沒有人懷疑過。1950 年代起,美

國執世界科學牛耳之後,由於她的實用主義傾向,加上第三世界留學生的急切心態,才

把歷史的重要性壓縮到另一個極端。現在的經濟學已經過度數學化和邏輯化,在電腦模

型建構出來的理論,未必有實際的解釋意義。倒不如在人類的共同遺產裡,找尋廉價實

惠的史實作為分析對象,這對經濟理論的推展,反而是最可靠的投入要素。

若從亞當史密斯算起,經濟理論的發展至今還不到 250 年,其中有較重要發展的時

期,是 1900 年之後的事。人類的文明史若以 5 千年來算,各大洲、各地區、各國所發

生過的有趣經濟事件不知凡幾,現代經濟學家所能掌握的理論工具,還遠不足以解釋這

麼複雜的現象。E. Ray Canterbery 說:“Mathematics brings rigor to economics but history

prevents it from succumbing to rigor mortis.”(數學把嚴謹帶入經濟學,但歷史讓經濟學

免於被數學的僵硬壓垮)。

為什麼要在電腦裡,一味追求符合數學的特性,以人為的方式建構純邏輯的理論,

而不顧慮這樣的模型,是否有解釋真實世界的能力?為什麼不問問我們的祖先,看他們

發生過哪些難題與趣事,看看現今的理論能否幫他們解決問題。更重要的,能否從祖先

的血淚經驗,來改善現今理論的不足,擴展思考的視野。這種觀點在冰島詩人 Einor

Benediktsson 的作品中,表達得很貼切(引自 McCloskey 1976:453):

To the past you must look,

Page 13: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13

If originality you wish to build;

Without the teaching of the past,

You see not what is new.

如果經濟史真的那麼重要,為什麼沒有多少人願意投入?第一,很多人認為這個行

業看不到前景,就業困難。以美國為例,各大學和研究機構對經濟史的人材需求不高,

但 1990 年代之後就不同了。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每年都會公佈當年的最佳博士

論文獎,刊出論文摘要與評審報告,以及這些生力軍目前的職位。經濟史是個沒前途、

無就業機會的行業,這種觀點在 Fogel 與 North 得到諾貝爾獎之後就改觀了。

第二,經濟史的研究不夠科學化,顯現不出經濟學在模型與計量方法上的驚人分析

效果。其實經濟史是一門應用經濟學,Cliometrics(計量史學)的主要訴求,就是把經

濟理論與統計方法,運用在歷史題材上。如果你稍微翻閱 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 季刊內的文章,大量運用計量方法的程度,恐怕會超出你的想像。

第三,研究經濟史太麻煩,需要到處找零碎的史料、殘缺的統計數字,弄得滿身大

汗吃力不討好。此外,理論模型所要求的變數,很不容易找到對應的資料;更討厭的,

是要花很多時間,去了解研究主題的時代與社會背景,要做很多投入還不一定能得到預

期的結果,投資報酬率太低。

第四,如果我的數學能力好,統計觀念強,在機會成本的考量下,當然選擇在電腦

前、桌子上、飛機上、咖啡館裡、汽車內就能完成的模型推演,既省事又優雅又科學,

何必把全身弄髒,去做缺乏科學美感的經濟史?再說,如果我在兩方面有相同能力,寫

一篇經濟史的精力,早就寫出好幾篇純邏輯推演的文章了。

第五,缺乏滾雪球效應。如果我經過一家餐廳,只見小貓兩三隻,通常會選擇另一

家排長龍的。原因很簡單:經過這麼多人的檢驗,是香花還是毒草早就清楚了。除非我

品味特殊,怎麼會在冷門領域裡浪費時間與精力呢?但我也常提醒自己:人多的地方不

要去,如果不比別人強,那就跟別人不一樣;太多人淘挖過的金礦,就不必去湊熱鬧了。

Fogel 和 North 在 1950-60 年代讀博士班時,勇敢選擇超冷門的經濟史,才有機會在 1993

年得到超額的報酬。

如果你的歷史感受力不錯,能寫簡單的數學模型,會操作初級的統計軟體,肯流汗

挖掘歷史材料,那就可以考慮選擇這個行業,應該會比在主流領域容易存活。如果你建

Page 14: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14

構數學模型的能力比喝開水還容易,也能在主流經濟學門裡出頭,那為什麼不考慮把經

濟史當作第二專業,享受重新詮釋歷史的快感,說不定還會有「無心插柳柳成蔭」的驚

奇呢。前面提過的幾位大師級人物,也走過這條路線,營造出古今貫通的添翼效果。

參考文獻

Cesarano, Filippo (2006): “Economic history and economic theory”, Journal of EconomicMethodology, 13(4):447-67.

McCloskey, Donald (1976): “Does the Past Have Useful Economics?”Journal of EconomicLiterature, 14(2):434-61.

附錄:延伸閱讀

1 網站

最重要的經濟史網站(http://eh.net/)於 1994 年設立,是由(1)美國經濟史學會

(Economic History Association,1940 年設立)、(2)商業史研討會(Business History

Conference,1954 年設立)、(3)計量經濟史學會(Cliometric Society,1983 年成立)、(4)

英國經濟史學會(Economic History Society,1926 年設立)、(5)經濟學史學會(或稱為

經濟思想史學會 History of Economics Society,1974 年成立),共同支持的網站。單就經

濟史這個領域來說,這個網站提供非常豐富的資訊。

(1)最近與將來的主要研討會訊息,例如 2006 年 8 月在芬蘭赫爾辛基的第 16 屆國際經

濟史大會(每 4 年一次),以及在各國舉辦的各種經濟史會議。

(2)介紹重要的經濟學者及其著作。

(3)介紹經濟史的經典著作,以及回顧性的評論。

(4)最新的論文與摘要。

(5)疑難解答(Ask the Professor)。

(6)新書評論。

(7)行事曆(查閱哪一天有哪些會議或事情)。

(8)經濟史講義(由各國經濟史教授提供課程大綱,方便了解同行開設哪些課程、使用

哪些教材)。

(9)統計資料庫,內容非常豐富,例如有 1880-1913 年間的國際金融統計、奧圖曼帝國

Page 15: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15

1600-1900 間的經濟與社會史資料。

(10)會員資料庫,可查索會員的研究主題。

(11)百科全書:依字母序排列,題材豐富,隨時有新條目。

(12)想知道 1790 年的 1 美金是現在的幾倍價值嗎?想知道 1257-2001 年間的黃金價格

嗎?「How Much is That?」提供許多有用的統計與換算方法。

(13)相關網站:內分(a)各國與經濟史相關的學會網址聯結,例如「礦冶史學會」。(b)主

要的經濟史期刊,2006 年 7 月時有 27 種,可迅速連結到出版社,查索各卷的內容。

(14)主要的經濟史研究中心網址。

(15)會員之間對各種議題的線上討論內容。

2 專業期刊

http://eh.net/網站內,在 Related Websites 裡,列有 27 種英文的經濟史期刊,可連結

到出版社的網頁上。其實非英語國家有不少經濟史的專業刊物,例如日本的《社會經濟

史學》(1 年 6 期,1931 年創刊),法、西、德諸國也都有期刊,但未列在這個網頁上。

就經濟學界而言,除了專業的經濟史期刊外,有些很重要的共同期刊,例如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每年都

會刊出幾篇經濟史的好文章。Oxford Economic Papers 在 1987-88 和 2007-08,有過兩次

「經濟史專輯」。

在專業刊物中,我最常看的有下列 4 種: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1940 年創刊,

每年 4 期,是這個行業最重要的刊物,我付了一筆會費,成為終身會員)、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1963 年創刊,著重運用計量方法在歷史資料上,是計量史學的代

表性刊物,季刊)、Economic History Review(英國經濟史學會的刊物,題材與分析手法

較傳統,排斥計量史學的手法,1926 年創立,季刊)、European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1996 年創刊,每年 3 期,是歐洲歷史經濟學會 European Historical Economics Society

的官方刊物)。

除了上述的英國、美國、歐洲這 3 個經濟史學會,還有一個計量經濟史學會

(Cliometric Society,1983 年成立)。這個學會在 2007 年創辦一個新刊物 Cliometrica:

Journal of Historical Economics and Econometric History,由德國的著名出版社 Springer

Page 16: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16

發行,法國計量經濟史學會(Association Française de Cliométrie)主持,其下有國際編

輯委員群,這是最新的經濟史刊物。與經濟史相關的專業英文刊物實在不少,再加上非

英語的期刊,數量恐怕會讓人驚奇。

3 資料庫與參考文獻

最重要的線上資料庫是 EconLit,這是經濟學界最熟悉的論文查索方式。它的資料

來自美國經濟學會之下的刊物之一: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JEL,1969 年由

Journal of Economic Abstract 改為現名,季刊)。各國的經濟學專業期刊,若要在 JEL

刊載各期內容索引,須先經過審查是否如期出刊、論文是否合乎學術標準。通過審查後,

要呈交每期論文的題目、作者姓名、服務機構、摘要、關鍵詞、題目分類編號。這是非

常豐富的資料庫,可依作者、關鍵詞、刊物名稱、題材分類,做全文搜尋。如果你對巫

婆問題有興趣,鍵入 Witchcraft 就會有不少發現。EconLit 資料庫在臺灣已很普遍,簡

易好用,1969 年起的論文都可查索到,資料庫每年更新 4 次。

經濟史是個老行業,1969 年之前的論文也能查詢嗎?有 3 本書目可查索:(1) Donald

McCloskey and George Hersh, Jr. (1990) eds.: A Bibliography of Historical Economics to

1980,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05 pages, 4,300 items。(2) Derek Aldcroft

and Richard Rodger (1992) eds: Bibliography of European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nd edition), 304 pages, over 6,000 entries。(3) Charles Wilson

and Geoffrey Parker (1977) ed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s of European Economic

History 1500-1800,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50 pages。

有沒有經濟史百科全書呢?2003 年 6 月,牛津大學出版 The Oxford Encyclopedia of

Economic History(5 冊),主編者是美國西北大學經濟史名教授 Joel Mokyr,共 2,806

頁,訂價 695 美元,由 800 位專家寫了 900 個條目。書評說編得很好,只是太過著重「西

方」,太過歐洲中心,但這也是難免的事。索引做得很好,查索便利。

如果我對某個題材有興趣,除了這套百科全書,我會用電腦找尋三項資源,依序是:

(1) Google,(2) EconLit 資料庫,(3) Eh.Net 內的 Encyclopedia。經濟史是個豐富有趣的

學門,同好們,深入挖掘吧!

原刊於《歷史月刊》2007 年 1 月第 229 期

Page 17: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1 為什麼電腦鍵盤不依 ABCD 排列?

1970 年我讀大一時,商學院的學生都要學算盤、英文打字、操作機械式計算器。

我早就學過算盤,但總覺得無緣;學習操作機械式計算器時,倒是第一次看到這種洋玩

意。計算時要先按下被乘數的數值,然後按乘數值,我依稀記得,這會讓有些桿子上下

移動,然後搖轉右側的把手,就得出乘積來。做多位數字相乘或相除時,速度甚至比算

盤快,但我對這玩意還是沒興趣。我第一次看到掌上型電子計算機,是 1974 年大學畢

業時,只能顯示 8 個數字,要插電才能用,售價 3 千元,是大學畢業生的起薪。

印象較深的是打字機,我對這東西較有興趣,總覺得好像可以透過它,打出有意義

的東西。那是一些老舊到難以形容的美製敲擊式打字機,我不記得牌子是 Underwood

或是 Remington。打字的原理大略如下:如果你按下 A 鍵,就會有一根細扁的鐵桿,擊

向一個圓形滾筒,滾筒上面是一張白紙,白紙的前方是黑色墨水帶。按下 A 鍵時,鐵

桿就打向整個鍵盤的正中間缺口,透過色帶把 a 字打在紙上。如果要顯示出 A 字,就

要按 shift 鍵,打出大寫字母,和現在電腦鍵盤一樣。正確地說:現在的電腦鍵盤排列

方式,是承繼自彈簧式打字機。

這些打字機不知已被多少學長糟蹋過,每個字桿的彈簧,隨著英文字出現的頻率不

同(在鍵盤中間位置的 TYU 最常打到,QZX 這些鍵較少打到),彈簧的鬆緊度各異,

所需的打擊力道與彈回的時間也不同。如果打太快,有些字桿還未彈回,就敲打其他字

鍵,這些鐵桿就會糾纏成一堆,要用手逐一分開撥回,才能打下個字母。

這是機械老舊後不可避免的結果,練習時有三分之一時間,用在拆解糾結的打擊

桿。應對之道,就是不要照練習本上所教的,十個手指全放在鍵盤上同時打字。如果只

用左右手的各三個手指(也就是說,只剩下 6 個指頭有功能),就可減少許多麻煩。我

不是手腳靈巧型的人,練習久了之後,覺得用 4 指神功打得最快。

Page 18: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18

1979 年我去巴黎讀書時,買了一個日製 Brother 牌打字機,鍵盤的排列方式和英文

很不相同:法文字母多了é, è, à, ë, î, ï, ü, ç, œ,此外,ABCD 的位置也不完全和英文鍵

盤相同。我用了五年多的法文鍵盤,幾乎忘了英文鍵盤的相對位置。1995 年夏,我在

慕尼黑大學三個月,德文的鍵盤排列又不同了:有獨特的β,和上面有兩個小點的字母

(例如 ü, ö),而且英文字的 C 很多在德文都改為 k(例如 capital = kapital),ABCD 的

排列方式,也和英文鍵盤不完全相同。

我適應過英法德三種鍵盤,在很熟練時,三種鍵盤的速度幾乎沒差別。但在這個過

程中,也養成了壞習慣:我無法同時記住三種鍵盤的正確位置,打字時必須稍微瞄一下

鍵盤,和打字練習教本上的指法完全不同,只能自嘲為「偷瞄式指法」。

經過三種鍵盤的折磨,我已無法學會打字時需要同時拆解字型的倉頡輸入法,我只

會看著鍵盤,以每分鐘十個字以內的速度,使用最不須學習的注音輸入法。結果呢?這

20 多年來,我還是要先用有格稿紙寫字,然後使用天下最昂貴的「太座輸入法」打出

文章。

說到鍵盤的複雜度,我看過埃及機場查護照的阿拉伯文鍵盤。我當然看不懂,但是

明確知道,阿拉伯文的數字鍵(在鍵盤最右邊的方塊區),和我們所熟知的 1234 寫法很

不一樣;也就是說,我們所熟知的阿拉伯數字,在阿拉伯文裡的寫法很不相同。我試過

在微軟的 Word 裡,查各國文字的鍵盤排方式,還真是複雜到超出想像。

如果電腦(或打字機)是中國人發明的話,你覺得鍵盤會是什麼樣子?依部首排列

最符合共同的認知。我算過,從 1 畫到 17 畫共有 232 個部首;若鍵盤每行排 20 個字,

要 12 行才能排完。再加上標點符號和輔助性符號(加減乘除),我算了一下,依部首排

列的鍵盤,約是英文鍵盤行數的 4 倍。現在的中文輸入法,都是遷就英文鍵盤,所以才

會弄出我無法以合理邏輯去拆解的倉頡法。人類有高度的適應力,有許多人可用倉頡

法,每分鐘打出 125 個字以上,所以只能怪自己魯鈍了。

在電腦普及之前,中文是可以打字的。打字員桌上有兩個大型字盤架,依部首分格,

裡面是一個個的鉛字。一眼望去,一個字也認不得,因為都是反向排列。打字員找到她

要的字,把「抓字機」朝那個字按下去,機器就夾住這個反體字,用彈簧的力量夾打在

色帶上,滾筒上的白紙就出現一個正面字。熟練者的速度,甚至比手寫快。常用字放在

第一層的字盤裡,罕用字放在第二層。若有怪字,那就要另外鉛鑄,每個新字大約三元。

Page 19: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19

扯了半天閒話,現在回來談正題:請看一下你的鍵盤,電為什麼第一排左上方的順

序,是 QWERTY 而不是 ABCDEF?道理很簡單:如果依 ABCD 排列,打字速度就會

變慢;因為在英文詞彙裡,最常出現的字母並不是依 ABCD 排列。也就是說,若要追

求打字速度極大化,就要把最常出現的字母,放在最靈巧的手指位置上,也就是在食指

和中指最容易按鍵的地方。

根據語言專家統計,英文詞彙裡有 70%是由 DHIATENSOR 這十個字母組成,應該

放在手指最靈巧的位置上。但這卻不可行,因為把最常出現的字母集在一起,會產生另

一項無法解決的困擾:在打字機的時代,這十個字母的打擊桿如果位置太集中,你快速

連打 DHIAT 這五個字母,字桿的彈簧還沒來得及彈回,你又快速打 ENSOR 這 5 個字

母,這十個字桿很容易糾結在一起,打字速度反而變慢了。

那怎麼辦?打字機製造商各自研擬不同的字母排列方式。經過市場的競爭、選擇、

淘汰,最大多數人採用的,是 Remington 公司 1873 年推出的 4 行鍵盤,最上行是以

QWERTY 順序排列。如果你注意看這一行字鍵,可以看出這行內隱藏著幾個字母:TYPE

WRITER(打字機)。

QWERTY 鍵盤一旦在市場成為主流,就會出版許多練習這種規格的教材,用來訓

練新進打字員。幾年內,透過滾雪球效應,原本不採用 QWERTY 鍵盤的生產商,在「西

瓜偎大邊」的原理下,都改用 QWERTY 系統。即使有人提出能增強打字速度的鍵盤排

列方式(有些宣稱可增快 20% - 40%),也沒人敢用了,QWERTY 系統因而獨霸天下。

經過一個世紀,到 1980 年代個人電腦鍵盤問世時,字桿會糾纏的問題已經不存在,

照理應該改採速度較快的 DHIATENSOR 排列方式。但是電腦生產商的關懷,並不是打

字速度的極快化,而是記憶體容量與中央處理器的速度。就算你能證明 DHIAT 系統絕

對比 QWERTY 系統有效率,我打賭沒有電腦鍵盤製造商會採納你的高見。所以,不是

最好的東西就能存活得最好,達爾文的適者生存、天擇原理(survival of the fittest, natural

selection),在工商業界還是適用的。

1980 年代中期,台灣出現好幾套中文輸入法,有倉頡、大易、行列、無蝦米,有

人說這是「萬碼奔騰」。它們的共同特色,就是要在英文鍵盤的框架內,來拆解中文的

方塊字。現在流行的自然輸入法、漢音輸入法不必拆解,較受人歡迎。注音符號只有

37 個,在 4 行英文鍵盤內可以放得下。

Page 20: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20

現在請你看一下鍵盤,竟然是以ㄅㄆㄇㄈ的方式斜排下來,這等於是英文鍵盤以

ABCD 排列一樣不合理。但是你有更好的ㄅㄆㄇㄈ排列方式嗎?你有統計證據,能反證

ㄅㄆㄇㄈ的排列,會對打字速度造成明顯困擾嗎?相對於倉頡輸入法要在大腦中一邊拆

解方塊字,同時要找到正確的字鍵盤位置才能打字,ㄅㄆㄇㄈ的不合理排列,根本算不

上是個問題。

倉頡碼受限於英文鍵盤的容量,必然有許多方塊字無法拆解,所以你看一下「X」

這個字鍵上,會有個「難」字,就是供倉頡碼碰到不易拆解時用的。我一直無法理解,

倉頡碼如何拆解「凹凸」這兩個字。正確的拆解碼是:凹=尸+尸+山;凸=月+尸+

尸,真是沒天理。1985 年時我已 33 歲,身上扛著各種壓力,時間比金錢重要,有可能

學會倉頡法嗎?但我兒子在小學五年級時,很快就學會倉頡,同年齡的孩童也沒困難,

現在的青少年流行 MSN,對他們的打字速度很有幫助。

倉頡法的市場佔有率最高,為什麼?這和 QWERTY 問題有異曲同工之妙。倉頡法

是 1980 年代中期最有人氣的輸入法,最早一代的電腦打字員就是學倉頡法。打字教材

也以倉頡最多、最便宜,發明者朱邦復先生又免費提供社會使用,很快就獨霸市場。但

和 QWERTY 系統不同的是,中文輸入法沒有定於一尊,有人愛用漢音輸入法,有人愛

用自然輸入法,也有人證明倉頡不是速度最快的輸入法。

我覺得倉頡碼的優勢,在於可以逐字輸入,不必考慮和下個字的關係,這對要輸入

文言文、非口語文字的人來說,還是較好用。我對這種沒有合理邏輯的輸入法,只能舉

雙手投降。

Paul David(1985)談 QWERTY 的五頁短文,已成為討論這類議題的開山之作,

至今仍是不可忽略的文章。在 QWERTY 這個簡明的故事裡,他要傳達哪些重要的訊息

呢?首先,經濟現象和其他社會現象一樣,都會受到歷史路徑的影響(path-dependent),

會受到遙遠的過去中,某些突發事件的影響,「歷史的偶然」是不可忽略的;這種動態

過程的本質是「歷史性的」,歷史是重要的。他引用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第 9 篇第

1 章)內的名句:「他們的每項行動,雖然看起來都是自由意志,其實從歷史的角度來

看,都不是完全自由的,而是全然受到之前歷史的束縛。」

第二,要注意產品在技術上的相互關聯性(technical interrelatedness)。例如 QWERTY

的排列方式,主要是考慮打字機的擊桿糾結問題,而不是因為 QWERTY 的打字速度最

Page 21: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21

快。所以要注意軟體和硬體的搭配問題,要考慮使用者的人體工學、使用習慣、文化偏

好。第三,要注意系統的規模經濟(system scale economies)問題:QWERTY 和倉頡輸

入法一旦成為主流,深入市場與人心(locked in),就會造成滾雪球效應。第四,或許

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準不可逆性」(quasi-irreversibility):現在的電腦鍵盤已無字桿

糾結的問題,但仍使用 1873 年的 QWERTY 排列法,而不使用較具效率的 DHIATENSOR

排列法。

Paul David(1985)的核心觀念是 path dependence,我建議讀者從網路上參閱 Puffert

(2003)這篇解說完整的綜述性文章,文末附有討論 QWERTY 問題的詳細書目。

QWERTY 問題的核心概念如下:經濟現象會受到從前軌跡的影響,而非只受到當前條

件的左右。在這種「途徑依賴」的過程中,歷史是重要的:歷史過程會有長久的影響力,

即使只是過渡性的改變,都會產生長遠的效果。我們必須探討研究對象的歷史,而非只

看當前的科技、偏好或其他眼前的事情。

參考文獻

David, Paul (1985): "Clio and the economics of QWER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Papers and Proceedings), 75(2):332-37.

David, Paul (1986): "Understanding the economics of QWERTY: the necessity of history", inW.N. Parker, ed., Economic History and the Modern Economist. Oxford: OxfordUniversity Press.

David, Paul (1997): "Path dependence and the quest for historical economics: one morechorus of the ballad of QWERTY", Economic History working paper No. 20(http://www.nuff.ox.ac.uk).

Puffert, Douglas (2003): “Path dependence”(http://eh.net/encyclopedia/).

原刊於《當代》2006 年 12 月第 232 期

Page 22: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2 為什麼國際標準軌寬是 143.5 公分?

我讀初高中時,住家離台糖小火車鐵道很近,每天看到同學從各鄉鎮搭火車通學,

40 年後仍歷歷在目。我對台糖鐵路還有一項深刻的記憶。這種火車的主要功能,是把

台糖在各地區契約耕作的甘蔗,採集後運到糖廠加工成各種正產品(各式各樣的糖)和

副產品(例如健素糖、蔗板)。這種白色製糖用的甘蔗,和街上或市場看到的黑色甘蔗

(口嚼或榨汁)不同:黑蔗的甜度低、皮薄、肉脆,白蔗相反。

1960 年代國際糖價高,那時台灣經濟尚未成長,鐵路沿途有不少人偷白蔗。我在

小學高年級時,跟同學去看青少年的英勇作為。蔗農把 15-20 根甘蔗,用蔗葉綁成一大

綑,放在運貨物的平台式車廂上。如果最下層是南北方向置放,上一層就東西方向置放,

再上一層又換成南北向,讓甘蔗之間的摩擦力互相牽制,只要火車速度不太快,就不會

在運送途中掉落。

蔗農綁甘蔗時,因為甘蔗的長短不一,有幾根會較突出。較有力氣的青少年,不難

從慢速行駛的火車抽下甘蔗。一次沒抽出來也沒關係,他們約間隔 15 至 20 公尺站列,

前面沒抽下的,下一位繼續,經過 3 至 5 人一定抽下來。第 2 種方法更狠:有些空軍眷

村子弟,家裡有降落傘用的尼龍繩(這是買不到的高檔貨),他們在繩頭綁上鐵鈎,抛

向最上層的甘蔗,整綑拖下來,或吃或送或賣。

台糖受不了這種損失,就在車廂之間不規則地穿插空車,上面坐人,手裡拿著催淚

槍,朝這些偷甘蔗的青少年發射。我沒有上場的資格,但和其他人被催淚槍射過,還記

得淚涕縱橫的滋味。

我那時知道台糖火車的車廂比台鐵的小,鐵軌也較窄。聽人說台糖火車叫做「五分

車」,不明白是什麼意思。1970 年到台北讀大學,那時以坐平快車為主,知道台灣的縱

貫鐵路是日據時期修造的,聽人家說這叫做「七分車」,也不明白是什麼意思。後來看

Page 23: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23

電影《東方快車謀殺案》,看到洋人的火車竟然有包廂,廂外有通道,覺得洋火車比台

灣的火車寬敞。1979 年到巴黎第一次坐有包廂的火車,感覺台灣的火車還真窄。1992-3

年在美國,更確定台灣的軌寬有點奇怪。

很慚愧,我一直沒去弄清楚五分車、七分車、歐洲車、美國鐵軌的寬度有什麼差別,

為什麼會採用這麼不同的規格。這件事拖到 2001 年初,我讀到 Douglas Puffert(2000)

的論文後,才把整個事情弄清楚。1995 年夏,我在慕尼黑大學三個月,在經濟史研討

會上認識 Puffert,是個溫文儒雅的年輕學者,他在史丹佛大學的博士論文(1991),就

是以北美鐵軌的寬度為主題,在主要的經濟史期刊上發表好幾篇論文。

我從「維基百科」(Wikipedia)查「軌距」,得到許多具體的數字,摘述如下。維

基百科說,1937 年制定的國際標準軌(143.5 公分=4 英呎 8 吋半)是英國提出的,這

個說法不夠正確,稍後詳說。現在歐洲大部份國家都使用標準軌,例外的國家有:愛爾

蘭與北愛爾蘭(160 公分)、西班牙(167.4 公分,正在改為標準軌)、葡萄牙(166.5 公

分)。阿根廷與智利的軌距是 167.6 公分;俄羅斯及鄰近國家,以及蒙古、芬蘭都是 152

公分。

日本的軌距是 106.7 公分(3 呎 6 吋),日據時期修築的台灣軌寬也是 106.7 公分,

這是國際標準軌(143.5 公分)的 74%,稱為「七分車」。台灣的糖業鐵路和阿里山的森

林鐵路,是 76.2 公分的窄軌,是 143.5 公分的 53%,簡稱「五分車」。日本在 1960 年代

修建新幹線(高速鐵路)時,採用 143.5 公分的國際寬軌,提高行駛的穩定性。台灣高

鐵、台北和高雄的捷運,都採用 143.5 公分的標準軌。清朝末年中國的鐵道,由英國和

比利時承建,採用 143.5 公分標準軌。

我在想:現在以電力帶動的火車頭,牽引力比 20 世紀初期的蒸汽機火車頭大許多,

為何不把軌寬擴大為 200 公分,不是更寬敞又可載更多貨物嗎?維基百科說:以現代的

角度來看,(1)寬軌不一定可以載更重更多;(2)寬軌車不一定較快;(3)建造標準軌與建

造窄軌的成本相差不大;(4)窄軌也可以達到和標準軌一樣的負載量。我覺得奇怪,不

明白為什麼會這樣。有興趣的讀者,請在維基百科查「軌距」,內有豐富的資料,文末

的「外部連結」(科普鐵路館),提供豐富的相關訊息。

其實 1937 年制定的國際標準 143.5 公分軌寬,是沿用美國 1835 年就存在的規格。

Puffert(2000)的論文重點,是要分析為什麼 143.5 公分的軌寬,會在諸多規格的激烈

Page 24: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24

競爭下脫穎而出。這篇文章的主題,可說是美國軌寬的發展與競爭史。

1835-90 年間,北美(美國與加拿大)至少有 9 種軌道:3 英呎(91.4 公分)、3 英

呎 6 吋(106.7 公分)、4 英呎 8 吋半(143.5 公分)、4 英呎 9 吋(144.8 公分)、4 英呎

10 吋(147.3 公分)、5 英呎(152.4 公分)、5 英呎 4 英吋(162.6 公分)、5 英呎 6 吋(167.6

公分)、6 英呎(182.9 公分)。

為什麼會這麼複雜?因為:(1)各地區修築鐵路時,鐵路工程師的技術來源與傳承

不一,有些採英國體系,有些則否。(2)故意不相容,阻擋其他地區的農工業產品進入。

(3)各地區的地形地勢不一,對軌道的需求自然不同。

為什麼後來會統一使用 145.3 公分,1937 年之後成為國際標準軌寬呢?這就是本文

的要點:說不出合乎邏輯的道理,這是政治與經濟交互角力後,一步步發展的結局,這

正是典型的 path dependence 問題(依發展途徑而異、受到隨機性的因素干擾)。市場機

能、競爭、效率、最適化這類的觀念,在這個議題上無法發揮功能,因而稱為「市場失

靈」。

美國最早的鐵道,是承襲英國的 4 英呎 8 英吋(142.2 公分)規格,這是 18 世紀末,

在英國礦區發展的原初型鐵路,在 Newcastle 地區最通行。有位叫 George Stephenson(史

蒂文生)的工程師,在 Stockton 和 Darlington 之間建造一條運煤鐵道。1826-30 年間,

他被任命在利物浦和曼徹斯特(Liverpool and Manchester, L&M)之間建造鐵路,特點

是用蒸汽機來推動火車頭。這是第一條靠蒸汽機推動的鐵路,也是第一條完全依靠載運

乘客與貨運的鐵路,更是第一條與礦冶完全無關的鐵路,在鐵道史上有顯著的開創地位。

不知為什麼原因,Stephenson把鐵軌加寬了半英吋(1.3公分),成為 4呎 8吋半(143.5

公分),這就是日後國際標準軌的規格。1826 年,Stephenson 在競爭 L&M 鐵路時,他

的對手刻意提出 5 呎 6 吋(167.6 公分)的寬軌(加大 24.1 公分),但沒被採用。

George Stephenson 的兒子 Robert,後來在國會的委員會上說:143.5 公分軌寬也不

是他父親訂的,而是從家鄉地區的系統「承襲」(adopted)來的。Samuel Smiles 是

Stephenson 的朋友與早期傳記的作者,他說 143.5 公分的軌寬,「沒有任何科學理論上的

依據,純粹是因為已經有人在用了。」(Puffert 2000:939 注 11)。

美國早期的鐵路建造者,參觀 L&M 與其他地區的鐵道,認為 L&M 的規格較適合,

就把整套工程技術搬回美國。另有一批工程師,1829 年參觀英國鐵路,回國後在巴爾

Page 25: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25

的摩(Baltimore)與俄亥俄(Ohio)之間築了另一條鐵路(B&O),把原本的 4 呎 6 吋

軌寬改為 4 呎 8 吋半,目的是要和 L&M 系統的火車「接軌」。

但有幾批工程師卻另有盤算,有些採用 3 呎 5 吋,有些認為 5 呎較易使用(整數較

簡潔),有些人用 4 呎 9 吋(何必用 8 吋「半」 這麼奇怪的規格呢?),有人堅持 4 呎

10 吋也不錯。簡言之,在最複雜的時候,美國鐵路有過 9 種軌寬並存。

現在回過頭來,看鐵道的發源國(英國)。他們在建築 Great Western Railways

(GWR)時,把軌寬擴大為 7 呎(沒錯!213.4 公分),幾條較短的路線,用 5 呎或 5

呎 6 吋。有些美國工程師,看到鐵路老大改為寬軌,為了迎頭超越,就把紐約與愛力(Erie)

之間的鐵路,建為 6 呎寬(182.9 公分),希望能達到三個目的:最高速、最舒適、最低

成本。

但事與願違,有些人認為 5 呎 6 吋就夠了。幾經實驗,19 世紀中葉的美國鐵道工

程師,在考慮火車頭的拉牽力之後,覺得還是以 5 呎至 5 呎 6 吋之間較合適。加拿大的

鐵路學者也有同感,而這正是英國當時採用的軌寬。

1860 年之後,又有人感覺寬軌太耗動能,對蒸汽機的負擔過重,認為還是老規格

(4 呎 8 吋半)較合適。在地勢變化較大的地區,其實 3 呎 6 吋更合用,因為較容易轉

彎。在多山的地區,若用 3 呎寬的鐵軌,就不必挖太寬的隧道,可以省下不少成本:3

呎的鐵路成本,比 4 呎 8 吋半的建造費用便宜三分之一(枕木、石塊、人工、管理都較

省)。

建造鐵路時,美國政府只負責土地與公共事務,對具體的投資、興建、技術規範都

不插手。如果你是第一位在某個區域的鐵道投資者,只要考慮自己喜歡哪種軌寬;第二

位投資者,或許也可以自由選擇軌寬;但第三位投資者,就必須考慮接軌問題,沒有多

大選擇空間。在這種機制下,美國的鐵道系統就出現一項特質:地區性的軌寬整合度很

高,但全國性的相似度很低。

簡言之,美國的軌寬是由民間工程師決定,而這又受到他們之前的經驗影響:或是

向英國某個地區學來的,或是依所購買的火車頭帶動力,來決定軌寬。為什麼 4 呎 8

吋半最後會成為主流?因為採用者最多,滾雪球效應最大。換個角度來問:政府為何不

居間協調呢?南北戰爭之前,有誰能預期日後會建造出全國性的鐵路網呢?

那時投資鐵路的人,只想載運貨物和非乘客的人員,從河運搶些生意做,佔住某個

Page 26: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26

地區的地盤。他們甚至不想和其他區域的鐵路接軌,基本的心態是互不侵擾地盤。加拿

大也不希望美國的火車駛入,鐵道的規格因而形成割據。現在美加兩國的鐵路、電話號

碼、電壓、影印紙規格都已統一化,那是很後來的事了。

其實加拿大的國會,很早就知道軌寬標準化的重要性:1851 年主張採用 5 呎 6 吋

(167.6 公分),他們的 GWR 在 1854 年營運時,就是依這個規格。美國國會把橫跨大

陸的軌寬選擇權,授給林肯總統,他決定用採用 5 呎寬(152.4 公分)。但是中西部的鐵

道業者不願接受,就和東部的同行結盟,遊說國會採用最老式的英國軌寬(4 呎 8 吋半,

143.5 公分)。

某些較貧困的地區,資本不夠,希望採用窄軌,就在 1872 年另組一個「國家窄軌

聯盟」(National Narrow-Gauge Railway Convention):之後全國各地的窄軌,95%採用 3

呎(91.4 公分)的規格。在這種「地區性整合度高、全國性整合度低」的結構下,美國

的鐵道系統,怎麼可能在 20 年內(1866-86),就完成規格統一呢?4 呎 8 吋半的規格獲

勝,是因為它有特殊的優越性嗎?

其實在 1860 年代時,誰也不知道 4 呎 8 吋半會成為日後的國際標準,當時存在 9

種規格,工程師並無明顯的偏好。為何會有統一化的認知呢?主要是各地區的經濟發展

後,運輸量大幅增加,東西兩岸的產品與人員相互運送,無法透過較受地域性限制的水

運。當時東西橫向的鐵路,大都採用 4 呎 8 吋半,產生大者恆大的雪球效應,市場佔有

率愈來愈高。各地區的鐵路公司,在利益的考量下愈來愈合作:發展跨區的鐵道系統,

共同管理相互協助,這是推動鐵道標準化的重要因素。

大家會問:把原來不是 4 呎 8 吋半的軌寬,不論是拉寬或縮窄,轉換的成本不是很

高昂嗎?是的,費用看起來是不小,但相對於鐵道的總價值,百分比並不高。主要的花

費是整修路基,尤其是在擴寬軌道時。如果只是把軌道稍微拉寬或縮小,這屬於「移軌」

的問題,成本並不高。較貴的部份,是更換為 4 呎 8 吋半的車廂和火車頭(機頭)。

1871 年時,把 Ohio 和 Mississippi 鐵路,從 6 呎縮為 4 呎 8 吋半的平均成本,是每

英哩 1,066 美金,再加上價值 5,060 美金的新車頭。到了 1885-6 年間,這些成本更低了:

更動南方軌道與設備的成本,每英哩約只需 150 美金。把窄軌拉寬的成本,每英哩約

7,500 美金。

對那些和 4 呎 8 吋半較接近的軌道(例如 4 呎 10 吋),就建造可以調整輪子寬度的

Page 27: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27

車體,來相互通車。一旦整合的意願明確化,確知每英哩的更動成本,佔鐵道總價值的

百分比不高後,20 年內很快地就整合完成了。4 呎 8 吋半成為美加的標準規格,1937

年成為國際標準,沿用到今日。

美國軌寬的故事告訴我們:(1)市場的需求,是規格統一化的重要推手。(2) 1880 年

代統一的 4 呎 8 吋半,以今日的車頭牽動能力而言,並不是最具能源效率的規格;但這

已是國際標準,改動不了了。(3) 4 呎 8 吋半能一統天下,並不在於規格上的優越性,

而是歷史的偶然造成。(4)並不是最有效率、最具優勢的東西,就能存活得最好。(5)這

種 path dependence(歷史的偶然)的現象,在度量衡上最常見。聽說 1 英呎的定義,就

是某位國王鼻尖和手指之間的距離。

對美國標準軌寬問題有興趣的讀者,請進一步參閱Puffert (2003) “Path dependence”

(http://eh.net/encyclopedia/) 16 頁的長文,與 2 大頁的參考書目。

參考文獻

Puffert, Douglas (2000): “The standardization of track gauge on North American railways, 1830-1890”,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60(4):933-60.

Puffert, Douglas (2003): “Path dependence” (http://eh.net/encyclopedia/).

附錄:網路版美國鐵軌的故事

經濟學中有個名詞稱為「路徑依賴」,它是類似於物理學中的"慣性",一旦選擇進

入某一路徑(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就可能對這種路徑產生依賴。以下美

國鐵軌的故事,也許有助於我們理解這一概念,並且加深對其後果的印象。

美國鐵路兩條鐵軌之間的標準距離,是四點八五英尺。這是一個很奇怪的標準,究

竟從何而來的?原來這是英國的鐵路標準,因為美國的鐵路,最早是由英國人設計建造

的。那麼,為什麼英國人用這個標準呢?原來英國的鐵路,是由建電車軌道的人設計的,

而這個四點八五英尺,正是電車所用的標準。

電車軌標準又是從哪裡來的呢?原來最先造電車的人,以前是造馬車的。而他們是

用馬車的輪寬做標準。好了,那麼,馬車為什麼要用這個輪距標準呢?因為如果那時候

的馬車,用任何其他輪距的話,馬車的輪子很快就會在英國的老路上撞壞。為什麼?因

為這些路上的轍跡寬度,為四點八五英尺。

Page 28: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28

這些轍跡又是從何而來呢?答案是古羅馬人定的,四點八五英尺正是羅馬戰車的寬

度。如果任何人用不同的輪寬,在這些路上行車的話,輪子的壽命都不會長。我們再問:

羅馬人為什麼用四點八五英尺,作為戰車的輪距寬度呢?原因很簡單,這是兩匹拉戰車

的馬的屁股寬度。故事到此應該完結了,但事實上還沒有完。

下次你在電視上看到,美國太空梭立在發射臺上的雄姿時,你留意看,它的燃料箱

的兩旁,有兩個火箭推進器。這些推進器是猶他州的工廠所提供的,如果可能的話,這

家工廠希望把推進器造得胖一些,容量就會大一些,但是他們不可以,為什麼?

因為這些推進器造好後,要用火車從工廠運到發射點,路上要通過一些隧道。而這

些隧道的寬度,只比火車軌道寬了一點點。然而我們不要忘記,火車軌道的寬度,是由

馬屁股的寬度決定的。

因此,我們可以斷言:可能今天世界上最先進的運輸系統的設計,是兩千年前便由

兩匹馬的屁股寬度決定了。這就是路徑依賴,看起來有幾許悖謬與幽默,但卻是事實。

Page 29: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29

3 環境與身高

吳念真導演在某個電視廣告上,說過一句引人注意的話,大意是:他最得意的事,

就是兒子長得和他完全不一樣。像我們在 1950 年代初期出生的人,在物質匱乏的 1960

年代末期之前就完成發育。我身高 170 公分,在軍隊「9 人 1 班」的隊伍裡排第 4 位,

約是同齡男性身高的 30%。我比 1930 年出生的父親高 10 公分,吳念真的兒子,依他那

種深以為傲的口氣,應該至少比他高 15 公分。

20 多年來,我的主要工作對象是 18 到 22 歲的清華學生。我常看到比我明顯高的

男孩,但我沒有具體數字可用來說明,台灣男性從 1930 年代起,隨著經濟的急速成長,

平均每 10 年增加幾公分。電視上常可看到華裔美籍(ABC)青年,比台灣青年明顯地

高,神情也較開朗活潑。為什麼同種族的人,橘化為枳之後會有這麼顯著的差異?台灣

和美國的國民所得差異,能解釋這件事嗎?

台大經濟系魏凱立(Kelly Olds)教授專研台灣經濟史,2000 年他發表一篇論文:〈身

高與台灣人經濟福利的變化,1854-1910〉。他運用 1921-31 年間,日本在台灣所做的成

人平均身高調查,比較日本治台之前和之後的差別。這項研究顯示,日治初年的男女身

高都明顯增加:1908-10 年間出生的男性,比 1887-89 年間出生的男性,平均增高 2.62

公分,女性平均增高 2.48 公分。根據這項 1920 年代的調查結果,當時就有人相信,台

灣的經濟將會很快發展起來。

研究經濟環境與身高、疾病的關係,最近已成為經濟學的一個領域,還有一份專業

期刊:Economics and Human Biology(2003 年創刊,每年 3 期)。這個領域的主要議題

之一,是研究營養淨值(蛋白質和卡洛里)對身高的影響。研究的地區遍及世界各地,

基本上都支持發育時期的營養與身高密切相關。根據魏凱立的資料,1850-99 年間出生

的台灣男性,成年後的平均身高在 160.3 至 162.8 公分之間,女性在 149 至 150.9 公分

Page 30: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30

之間。相對地,1902-10 年間出生的男性,平均身高在 164.2 至 165.3 公分之間,女性在

150.8 至 152.5 公分之間。

我對歐洲人的身高有三件印象很深的事。(1) 1979 年我初到巴黎時,感覺我在同年

齡的法國男性中,大概在 50%左右。後來去西班牙和義大利旅行時,感覺到拉丁民族的

身高,和日耳曼族的德國、荷蘭、丹麥有明顯差距。荷蘭人的高挺、冷靜、(尤其是)

節儉,讓我印象深刻。

(2)西班牙國王菲利浦二世(1527-98),曾經雄霸地中海域。1984 年我參觀他建造

的龐大皇宮時,注意到他的寢室相當高雅寬闊,風格與法國的凡爾賽宮非常不同。菲利

浦二世的臥室寬敞通風,床舖看起來實在舒服,炎熱夏天參觀時,真想躺下去大睡一覺。

我有點驚訝地看到,床相當短,幾乎是正方型的,中央部位微隆。我剛剛才看到他的全

身畫像,明白一件事:這張床足夠他嬉戲翻滾了。

(3)巴黎的軍事博物館,位於市中心拿破崙墓園邊,一進門就可看到密集排列的各

種精造武器,從刀箭到盔冑到各式槍礮,豐富到難以形容的程度。它的門票和一般博物

館很不同:48 小時有效,兩天內可隨時進出,因為沒有人能在一天內詳細看完。其中

有個展覽室,是真人尺寸的各國戰士館,展示軍人的服裝與武器配備。我看到高盧(法

國)戰士時有點意外:怎麼比預期的矮?根本無法和山西的兵馬俑相比,如果那時時候

中法兩軍肉搏戰,法軍恐怕不會佔上風。

這些都是印象,沒有具體的數字佐證。身高體重的歷史研究,也是近 20 多年來才

累積出一些成果。《美國經濟學刊》(American Economic Review)在 2001 年 3 月第 91

卷 1 期,刊出 Steckel 與 Prince 合著的一篇短文(頁 287-93),提供一項跨國的對比數據。

以 19 世紀中葉出生的軍人為例,澳洲、美國、加拿大軍人的平均身高 171-2 公分,

挪威、愛爾蘭、蘇格蘭、瑞典 168-9 公分,英、法、俄、德、荷 164-6 公分,西班牙和

義大利 161-2 公分。你如果去過英國和荷蘭,很難相信一百年前他們保家衛國的軍人,

平均只有 165 公分。1840 年鴉片戰爭時,如果英軍的平均身高只有 165 公分,中國軍

人應該不超過 160。

如果你以為 19 世紀中葉(1850 年代),澳、美、加軍人的身高領先世界,那就搞

錯了。Steckel 和 Prince 的文章提供明確數據,說北美 8 個印第安族成年人的平均身高,

是 172.6 公分(樣本數 1,123 人)。這 8 個族群中最矮的,是 Comanche 族,平均 168 公

Page 31: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31

分(樣本數 73 人);最高的是 Cheyenne 族,平均 176.7 公分(樣本數 29 人)。也就是

說,已經有高度文明的歐洲人,平均竟然比遷移性的印第安人矮 3 至 11 公分。為什麼?

這項研究是根據 1892 年調查的數千筆資料,由當時著名的人類學者 Franz Boas 主

持,帶領一個團隊在各地區仔細調查。這些資料在 1982 年發現後,輸入電腦得出上述

的資訊。這些印第安人 8 族的總人口,19 世紀中葉時少於 10 萬,散居中西部的廣大平

原區。而在他們的分布地區,在 19 世紀時總共約有 3 千萬頭野牛生存過。主因是地廣

草肥,資源豐富,人類的威脅小;印第安人飲食中的肉類蛋白質豐富,也用野牛皮交換

其他地區的糧食與物品。

舉幾個例子,說明外人對印第安人的印象。1819-20 年間,Stephen Long 上校進入

密蘇里地區,說當地人的「身高和歐洲人差不多,或甚至還要高一些,有許多高個子。」

1830 年代,George Catlin 在上密蘇里州生活過幾年,說在那裡的 Sioux 族「又高又直」;

他說 Cheyenne 族的男人,在完全長成之後很少低於 6 呎。從當時屍骨所得的資料,也

證實印第安人的平均身高,超過當時的歐洲人。

歐洲人的科技比印第安人進步,醫療與衛生條件也明顯優越,為什麼義大利與西班

牙人,反而比北美原住民平均矮 10 公分以上?印第安人的糧食充足、活動空間大、大

幅度奔走活動,時常舞弄弓刀斧槍,這些都是大家熟知的事,他們還有哪些優勢嗎?

(1)他們的人口密度小,可遷徙的空間大,排泄物裡的寄生蟲,較不易在人口中交

互感染。定居型的民族,例如中國和西歐,人口密集、排泄物處理不完善,流行病多,

活動空間少,肉類蛋白質不足,容易生病。(2)定居民族的財富不均,窮人比例高,營

養不足,發育不良,活動空間少。游獵民族較無累積不動產的動機,社會所得較平均,

對他人較慷慨,社會的互助性較強,較不會濫墾濫殺。

相對地,歐美人是歷史悠久的定居農業民族,積極累積各式財富,鼓勵自由競爭;

19 世紀之前缺乏社會性的互助組織,追求個人與英雄式的成就。若發生流行病,不易

群體遷徙,例如黑死病就使義大利減少 1/4 人口。而非土地固著性的印第安人,人口密

度低,又容易遷徙,流行病的威脅性較低。

我喜歡看相撲、摔角和各式競技運動,覺得這些都不是台灣能參加的項目。我們在

國際體壇上的些許表現,大都是隔著網子比賽(桌球、羽球),或是較靜態的競爭(如

保齡球),或是靠女性(紀政),或是靠未成年人(青少棒)。四年一次的世界足球賽,

Page 32: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32

韓國曾經名列第四(2002 年),而台灣尚無法組隊。

從前國人喜歡笑日本人腿短個子矮,其實這是阿 Q 式的精神勝利法,無濟於事。

我從報紙上看到台灣孩童的近視比例,以及國小高年級學童的身高、體重、握力、引體

向上、百米速度,都與日本、韓國的同齡學童有明顯差距。這讓我想到民國初年,有人

提倡體育救國,想到孫中山說的東亞病夫。

歷史的結構真不容易改變:自己在進步,但別人進步得更快。目前台灣的物質條件,

和先進國家已無差別,甚至到了營養過剩的程度。現在要積極作為的,是在義務教育的

階段強化體能訓練。

參考文獻

魏凱立(Kelly Olds, 2000)〈身高與台灣人經濟福利的變化,1854-1910〉,《經濟論文叢

刊》,28(1):25-42。

Steckel, Richard and Joseph Prince (2001): “Tallest in the world: Native Americans of the Great Plain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1(1):287-94.

Page 33: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4 天氣晴雨和股市紅綠

我讀大學部時,學校有點名制度。每堂課會有個中年職員拿著班級名單,一眼望去

就可看出哪個位子缺席。做了三次記號後,就不准參加期中或期末考,有人因而要多讀

一年。我對這種制度相當痛恨,心想要是老師教得好,課堂早就擠爆了,教不好的人才

靠點名維持顏面。1979 年到巴黎後,第一次看到班上有各種膚色的同學,甚至有老師

向學生買一根煙當場抽起來,對厭惡框框的我,真是一大舒暢。

1985 年我開始教書時,感謝上天,清華沒有點名制度。有些和我同輩的教師,竟

然向學生說,點名三次不到就當掉,讓我驚駭不已。我教的科目是經濟史和思想史,最

初幾年因為是必修課,所以課堂人數還不少。改為選修課後,人數自然銳減,而我又不

點名,真正上課的人數就更有限了。

我才理解為何需要點名制度:幫那些沒有行情的教師維持基本尊嚴。在人數可憐的

課堂裡,我會在意某些較有反應的學生是否會出席。新竹的強風,尤其是冬季的東北風,

吹出好吃的米粉,也常吹得我意亂心雜,情緒低落時還會萬念俱灰。每當有強風大雨,

我就擔心我那可憐的課,會不會只有我一個人出席。

多年的教學與生活經驗,我深知天氣晴雨會明顯影響上課的出席率。和我有類似擔

心的行業還不少:你去問餐廳的老闆,去問開業醫生,去問計程車司機,去問主辦各類

活動的單位,都會得到相同的答案。如果下雨會影響醫院的生意,除了賣傘業之外,還

有哪個行業不受影響?有許多學術報告已經證實,下雨會影響各類比賽的成績(田徑、

球賽尤其嚴重),會顯著影響情緒,降低樂觀度,連續陰雨會提高自殺率,降低協助他

人的意願。

經濟學界也提出類似的證據:天氣晴雨和股價之間,有統計上的高度密切關係。你

或許會問:現在買賣股票都透過電腦和網路,這個問題還有意義嗎?是的,這篇文章裡

Page 34: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34

的證據,是在不必出門交易之前的事。重點是:不要小看天氣對人類行為的影響力,也

不要高估人類的經濟理性,連和金錢密切相關的股票交易,都會受到陰雨的影響。

要證明天氣晴雨和股價紅綠密切相關,基本原理很簡單:把某段時期內每日的天氣

狀況,和同一時段每日的股市指數輸入電腦,用統計軟體看這兩個系列的數字是否顯著

相關。經濟學與統計學的研究,再也沒有比這種方法更簡單的了,而這樣的研究成果,

竟然刊登在退稿率非常高的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上,原因很簡單:沒有人做過這

麼簡單的驗證,得到這麼違反基本經濟理性假說的結果。

這樣的研究有什麼用?可以提醒經濟學界說:(1)不要老是在資本、技術、勞動、

貨幣內打轉,影響經濟行為的因素還有很多,心理層面是不易數量化的重要變數。(2)

對研究財務金融的學者來說,不要侷限在利率、資產、價格、股利、貨幣這些具體的金

融面上,「人的行為」也是一項重要因素,現代的「行為財務學」已經了解這點。(3)對

研究股市的人來說,不要老是在「訊息」(內線或外線)這個因素上鑽研,「非理性」的

隨機因素,說不定會有更震撼的效果。

Saunders 的具體做法,是整理紐約的天氣資料。從 1893 年元月 1 日起,紐約市每

天從上午 8 時 04 分起,記錄整天的天氣狀況。但有些用文字,有些用數字,格式不統

一,不便輸入電腦分析。從 1927 年元月 1 日起,天氣變化就有統一格式的完整數據可

用,內分六項變數:溫度、相對濕度、降雨量、風速、日照、「雲層狀況」。日出至日落

之間的雲層狀況,又分 0 至 10 類:10 表示整天烏雲密佈,是降雨量最大的狀態,0 表

示萬里無雲。

在股價方面,他使用三種指數:(1)道瓊工業平均指數(Dow-Jones Industrial Average,

DJIA),1927 年元月 1 日到 1989 年 12 月 31 日。(2)紐約證券交易所指數與美國證券交

易所指數(NYSE/AMEX),1962 年 7 月 6 日至 1989 年 12 月 31 日,依股票價值加權

(value-weighted);(3)同樣的指數,但無特別加權(equal-weighted)。因為是用每日的

資料,所以觀察的樣本非常大,依不同的切取法,最大的樣本數有 9,990,最小的也有

6,298,很夠做各式各樣的統計分析。

他得到的結果很明確:都是顯著的負相關,雨勢愈大,股市的交易量就下降,平均

股價也下跌。只有少數幾個變數的統計顯著水準是 95%(這已經很高了),更多變數的

顯著水準是 99%(高到難以置信),還有不少變數的顯著水準是 99.9%和 99.99%。也就

Page 35: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35

是說,在 1927-89 年間,降雨量對紐約證券交易指數的負面影響,不但是「無庸置疑」,

還甚至強烈到超乎想像。

他試過各種分切資料的方式,都得到類似的結果。接著又依不同的年代分期,得到

截然不同但合理的結果:1983 年 1 月 1 日至 1989 年 12 月 31 日之間,降雨量和股市的

表現,在統計相關度上不顯著(也就是沒有統計上的相關性)。為什麼?原因很簡單:

股票交易開始用電腦撮合,投資者,尤其是散戶,不必到交易所或號子去買賣,只要透

過電腦螢幕看股票行情,然後下單買賣;不必出門,不再受晴雨的影響。

這個簡單的故事,告訴我們一項重要觀念:經濟學教科書總是假設,人類的經濟行

為是理性的,其實未必;理性的假設,基本上是方便數理模型的設定與數學的演算。人

是情緒性的動物,處理金錢時,尚且深受晴雨的影響,處理感情與糾紛時,必然會更加

衝動。我的生活經驗一再顯示:人類是情緒性的動物,尤其是大權在握時。

就生活的層次來看,不論是相親、搬家,真的是「選日不如撞日」。所謂的黃道吉

日,還不如無大風、無大雨、無大太陽、無泥濘的普通日子。如果你看過一些戰爭片,

或是問作戰指揮官,他們都知道天氣的關鍵性。不要小看天氣的影響力,更不要低估情

緒的作用力。難道情緒的作用都是負面的嗎?未必,請上網查「emotion」,那是另一個

很有趣的議題。

參考文獻

Saunders, Edward Jr. (1993): “Stock price and Wall Street weather”, American EconomicReview, 83(5):1337-46.

Page 36: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5 法老王的怪夢解析

《舊約•創世紀》37 至 50 節摘錄

約瑟十七歲與他哥哥們一同牧羊。約瑟的哥哥們見父親愛約瑟過於愛他們,就恨約

瑟,不與他說和睦的話。約瑟做了一夢,告訴他哥哥們,他的哥哥們回答說:「難道你

真要作我們的王嗎?難道你真要管轄我們嗎?」他們遠遠地看見他,趁他還沒有走到跟

前,大家就同謀要害死他。彼此說:「你看!那做夢的來了。來吧!我們將他殺了,丟

在一個坑裏,就說有惡獸把他吃了。我們且看他的夢將來怎麼樣。」

猶大對眾弟兄說:「我們殺我們的兄弟,藏了他的血有甚麼益處呢?我們不如將他

賣給以實瑪利人,不可下手害他;因為他是我們的兄弟,我們的骨肉。」眾弟兄就聽從

了他,把約瑟賣給以實瑪利人。他們就把約瑟帶到埃及去了。米甸人帶約瑟到埃及,把

他賣給法老的內臣─護衛長波提乏。

過了兩年,法老做夢,夢見自己站在河邊,有七隻母牛從河裏上來,又美好又肥壯,

在蘆荻中吃草。隨後又有七隻母牛從河裏上來,又醜陋又乾瘦,與那七隻母牛一同站在

河邊。這又醜陋又乾瘦的七隻母牛吃盡了那又美好又肥壯的七隻母牛。法老就醒了。他

又睡著,第二回做夢,夢見一棵麥子長了七個穗子,又肥大又佳美,隨後又長了七個穗

子,又細弱又被東風吹焦了。這細弱的穗子吞了那七個又肥大又飽滿的穗子。到了早晨,

法老心裏不安,就差人召了埃及所有的術士和博士來,卻沒有人能給法老圓解。那時酒

政對法老說:「有一個希伯來的少年人,是護衛長的僕人,我們告訴他,他就把我們的

夢圓解,是按著各人的夢圓解的。」

法老遂即差人去召約瑟,約瑟對法老說:「法老的夢乃是一個。神已將所要做的事

指示法老了。七隻好母牛是七年,七個好穗子也是七年。那隨後上來的七隻又乾瘦又醜

陋的母牛是七年,那七個虛空、被東風吹焦的穗子也是七年,都是七個荒年。埃及遍地

Page 37: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37

必來七個大豐年,隨後又要來七個荒年,甚至在埃及地都忘了先前的豐收,全地必被饑

荒所滅。當七個豐年的時候,征收埃及地的五分之一,叫他們把將來豐年一切的糧食聚

斂起來,積蓄五穀,收存在各城裏做食物,歸於法老的手下。所積蓄的糧食可以防備埃

及地將來的七個荒年,免得這地被饑荒所滅。」

約瑟見埃及王法老的時候年三十歲。他從法老面前出去,遍行埃及全地。埃及地的

七個豐年一完,七個荒年就來了。正如約瑟所說的,各地都有饑荒;惟獨埃及全地有糧

食。及至埃及全地有了饑荒,眾民向法老哀求糧食,法老對他們說:「你們往約瑟那裏

去,凡他所說的,你們都要做。」當時饑荒遍滿天下,約瑟開了各處的倉,糶糧給埃及

人;在埃及地饑荒甚大。

饑荒甚大,全地都絕了糧,甚至埃及地和迦南地的人因那饑荒的緣故都餓昏了。約

瑟收聚了埃及地和迦南地所有的銀子,就是眾人糴糧的銀子,約瑟就把那銀子帶到法老

的宮裏。於是,約瑟為法老買了埃及所有的地,埃及人因被饑荒所迫,各都賣了自己的

田地;那地就都歸了法老。約瑟和他父親的眷屬都住在埃及。約瑟活了一百一十歲。人

用香料將他薰了,把他收殮在棺材裏,停在埃及。

熟悉《聖經》的讀者,都知道舊約內的這段故事。故事中的男主角約瑟(Joseph),

大約在西元前 17 世紀進入埃及,那位法老王名叫 Apophis 一世,是 Hyksos 王朝的第二

位國王,在位相當久。

美國德州大學 Austin 分校經濟系的 Daniel Hamermesh 教授,寫了一篇短文,運用

基礎的經濟分析工具,嘗試回答兩個問題:(1)如果真的有連續七個豐年和連續七個荒

年,埃及能撐得過嗎?(2)這件三千七百年前的大飢荒,若和現代的荒年相比,真的那

麼嚴重嗎?

這是很有創意的論文,分析的手法和論點都很簡單,但想想看:經濟學界有多少人

讀過《聖經》內這段精采的故事,卻沒有人能用合理的工具和簡明的邏輯,來分析這段

可能是真實的故事。對經濟學家來說,舊約中所提供的數據太少,我們欣賞此文時,不

要拘泥文內各項數值的精確性,只要方向性的理解即可。這段故事並無信史,但在埃及

的銘文上常見到這項記載。

用經濟學的術語來說,法老王所面對的是一個兩期(跨期)的問題:七年豐年,七

Page 38: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38

年荒年。他在位的時間很長,是個英明君主,希望埃及能度過這項危機,希望能在 14

年間得到一項「最適解」。他接受約瑟的建議:「當七年豐年的時候,征收埃及地的五分

之一,…所積蓄的糧食可以預備埃及地的七個荒年,免得這地被飢荒所滅。」

假設豐年的收成是 1,但只要有糧食就會有腐損(被老鼠、蟲子、官員吃了),所

以假設腐損率為(希臘字母的)δ,δ介於 0 和 1 之間。約瑟建議儲糧 1/5(= 0.2),所

以在豐年時(第 1 期),埃及可食用的糧食是 0.8(= 1- 0.2)。他們存下多少糧食給荒年

(第 2 期)時吃呢?存糧 s = 0.2 [1 - δ],也就是說,雖然能存下 0.2 的糧食,但還要扣

除被腐損的δ。作者寫了 4 條簡單的方程式,做了一些較技術性的假設,我用文字性的

說明來替代。

簡言之,他要得出兩項變數的數值,來回答一個關鍵問題:荒年時欠收率(x)有

多高?要得出 x 值,他需要兩項變數:一是前面說過的腐損率 δ,在此假設 14 年內皆

為δ = 0.2;二是法老王的「社會時間偏好率」(social rate of time preference),以希臘字

母ρ來表示,ρ也是介於 0 和 1 之間。

我先簡單說明「時間偏好率」的概念。如果一個國王年輕即位,預知自己會當很久

的統治者,他就會從長計議,肯花時間來了解各項問題,也願投資各項基礎建設。這種

長治久安型的君主,我們就說他的社會時間偏好率很低(接近 0,表示目光長遠)。相

反地,如果國王征服另一個國家或地區,只想掠奪財富和婦女,沒有長期深耕經營的打

算,他的社會時間偏好率就很高(接近 1,表示短視近利)。好,現在來看 Hamermesh

的最後一條方程式。

x = 1.2 - 0.28 - 0.8[1 - δ] / [1 + ρ]

此處的 x = 欠收率,1–x = 收成率,δ = 腐損率,ρ = 社會時間偏好率。他運用這條方

程式,計算出下列的各種組合可能性:

各種可能的 x(=荒年欠收率)

社會時間 偏好率(ρ)

腐損率(δ) 0 0.25 0.50 1.0

0 0.40 0.56 0.67 0.80

0.20 0.52 0.65 0.73 0.84

Page 39: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39

0.40 0.64 0.74 0.80 0.88

0.60 0.76 0.82 0.87 0.92

0.80 0.88 0.91 0.93 0.96

先從腐損率說起。為了簡化,他只取 5 個數值(垂直看下來),最低值(下限)為

0(完全沒有腐損),最高值(上限)為 0.8。你也可以爭論說,若取 10 個點會更精確,

那當然也可以,只要把你認為較適合的數字,代入前述的方程式即可。

同樣地,為了簡化,他對法老王的社會時間偏好率,只取 4 個數值(水平地看),

因為ρ = 0表示法老王的目光恆久遠,ρ = 1表示短視近利,他取 0.25 這第 2 個數值,

表示法老王的統治期夠長,不會短視近利,但也沒有千秋萬世的心態。你若認為ρ = 0.2

或ρ = 0.3較合適,他也不會反對。

現在來看這兩項變數的可能組合。他認為腐損率δ = 0.2較合理,ρ = 0.25較有可能,

所以兩者的交會點就是表內的 0.65,這就是上面那條方程式的 x 值(表示荒年的欠收

率)。也就是說,荒年時的收成,是豐年期的 0.35(= 1 - 0.65)。這是最重要的一點:作

者透過方程式的推理,猜測出荒年的欠收率,而這是〈創世紀〉內沒有提供的重要訊息。

我很佩服這項推論的能力,也覺得合情合理,但我有一項邏輯上的批評:上面那條

方程式與表格都顯示,影響 x 的變數有兩個,一項是腐損率δ,另一項是君主的英明度

ρ。欠收率的高低,很受自然天候的影響,那是上天的旨意,怎麼會受到君主英明度 ρ

的影響呢?從上面的表格來看,君主愈短視,欠收率就愈高,天下哪有這種因果?可是

話說回來,你能把上天的旨意寫進方程式內嗎?我們就體諒作者一下,稍微閉一下左

眼,我們要的是創意推理,就別抓他小辮子了。

好,我們接受上面那條方程式,也接受那個表格吧!這個表格讓我們得知,埃及在

7 個荒年期間的欠收率(假設都同樣)是 0.65,也就是凶年時糧食減產 2/3,只生產豐

年時期 1/3 的糧食。別擔心,依照約瑟的先見之明,已經在前 7 年每年都預留 0.2(= 1/5)

了,所以在荒年時,埃及人可用的糧食是 1/3 + 1/5 = 8/15 = 0.53。如果扣掉一些較輕微

的腐損率,大約共有 0.5 的糧食可供食用。

豐年時埃及人可食用的糧食,大約是 1 - 0.2(儲存率)- 0.2(腐損率)= 0.6。這兩

個數目(0.5 和 0.6)相比,我們可以大略推測:在約瑟的先見之明下,荒年期的 7 年間,

Page 40: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40

埃及人的糧食約比豐年期少 10%(= 0.6 - 0.5)。

這是 Hamermesh 的版本,你相信嗎?我覺得他低估了欠收率(x),因為〈創世紀〉

內說:「飢荒甚大,全地都絕了糧,甚至埃及地和迦南地的人因那飢荒的緣故都餓昏了。」

(參見摘述經文的最後 1 段)。如果荒年時有 0.5 的糧食,應不致於如此。我認為,假

如欠收率 x = 0.84,就較符合「餓昏了」的記載。但是要得到 x = 0.84,就必須假設法

老王是個短視近利的人(ρ = 1),而事實似乎不是如此。

如果拿 3 千 7 百年前的欠收率,和今日世界各地的欠收率相比,Hamermesh 認為 x

= 0.65 並不太嚴重。1996-8 年間,美國 8 個州的小麥欠收率,平均約是 0.2;1968-9 以

及 1972-3 年間,印度穀物的欠收率分別為 0.4 和 0.6。埃及和今日的狀況相比,較嚴重

的是 7 年的長期荒災。現代世界若有大型飢荒,聯合國會以各種方式救助,荒災不會長

達 7 年。

參考文獻

Hamermesh, Daniel (2002): “How ‘grievous’ was the biblical famine?”, Economics Letters,74:379-83.

原刊於《當代》2007 年 9 月第 238 期

Page 41: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6 為什麼 1866-68 年芬蘭饑荒會餓死十萬人?

大家熟知的近代大型飢荒,有愛爾蘭 1847 年的大飢荒,導致大量移民到美國;二

次大戰後,有印度和孟加拉的大飢荒,21 世紀初期仍時有所聞的非洲飢荒。中國的故

事就不必說了,鄧雲特(1937)《中國救荒史》記載許多可歌可泣的事蹟;1960 年代在

毛澤東時期,發生過吃觀音土的事,甚至還有吃人的傳聞,易子而食的慘事在中國早已

不是新聞。

我們較不熟知的故事,是芬蘭 1866-8 年間的飢荒。我們對芬蘭大概只有兩個印象:

這是 Nokia 手機的祖國,同時也是世界聞名的千湖國與千島國。其實這是一體的兩面:

芬蘭有 1/4 的國土在北極圈內,有 187,888 個湖泊和 179,584 個島嶼。在這種支離破碎

的地區,要架設多少電線桿、拉多少電話線,才能構成完整的通訊網?解決之道就是發

展無線話機,只需要成本較低廉的「點狀」基地台,不必高成本的「線狀」電話線。

千湖國和千島國的意思,就是交通不便:如何建構出有效的公路網和鐵路網?這種

地理特點的嚴重後果,就是一旦農產欠收發生飢荒,如何把糧食運送到缺糧之處?這就

引發兩項經濟學上的重要問題。(1)市場失靈:因為交通不便,鄰近地區或鄰國的多餘

糧食運不到;或是運到之後成本過高,災民買不起。(2)政府失靈:在這種情況下,政

府就算有心要救,也無技可施,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飢民餓死。

1866 年發生飢荒時,芬蘭人口有 180 萬,死亡率約 7.76%。那是個和平時期,純粹

是由於農業欠收。1860 年代的芬蘭是貧窮農業國,扣掉湖泊和不可居住的島嶼,可耕

地只佔全國面積的 8%。地廣人稀,交通不便,都市化的程度低,只有南部靠波羅的海

地區,以及西部海灣地區,可以和外國買賣穀物。

黑麥(rye)是窮人的主要食物,佔全國農產量的一半;第二重要的是燕麥(oats),

是給馬和牲畜吃的;第三是做麵包的大麥(barley)。以黑麥為例,1860 年的總產量是

Page 42: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42

25.6 萬公噸,1867 年大欠收時,只收成 12.8 萬公噸,少了一半;大麥的收成,也大約

減少一半。這是全國性的荒年,但更重要的是地區間的嚴重失衡:芬蘭有 9 省,以

Varsinais-Suomi 省為例,平均每人的農產量(總產出除以總人口),1867 年時約為 175

公斤,而 Kuopio 省則只有 70 公斤。

問題就出在這裡:歉收程度較不嚴重的地區,為什麼政府不把這些「較多」的糧食,

轉運到嚴重缺糧的地區?答案很簡單:非不為也,實不能也。有一項觀念,可以說明芬

蘭 9 省之間的糧價,在飢荒期間由於運輸上的阻礙,造成糧食市場的整合度很低。這項

觀念,就是經濟學界熟知的 law of one price(價格單一化)。以可口可樂為例,它的售

價低,市場廣,銷量大。同樣容量的可樂,在阿拉斯加的售價,與在紐奧爾良的售價相

同或相差無幾。

現在很多國家都能做到這一點,那是因為鐵路與公路運輸發達,讓運費只佔商品價

值的很小比例。美國在南北戰爭之前,穀物的運送範圍只要超過 25 英哩,運費就超過

貨價。在這種情況下,市場的整合度必然相當低,不可能做到價格單一化。在芬蘭飢荒

時期,由於「千湖」與「千島」的阻隔,糧食價格的整合度很低,各省之間糧價的差異

很大,沿海和內地之間尤其明顯。

芬蘭飢荒的例子,告訴我們幾項特點。(1)國內糧食的市場分隔性高(整合度低),

主要是運輸條件不足,導致糧食價格無法單一化。(2)同樣重要的是,飢荒時期全國各

地的糧價同步變動。雖然各省的糧價變動幅度不一,但基本上是同步起伏。這種同步變

動的趨勢,更使得各省之間的糧價無法相互平衡。(3)飢荒時期各省之間糧價失衡的情

況,比非飢荒時期明顯嚴重。(4)各省之間糧價調整的步調緩慢,而且在統計上不顯著

(表示幾乎沒有經濟意義)。(5)囤積糧食惜售求利的狀況不明顯,或許是由於糧食普遍

缺乏,無糧可囤。(6)政府未能提出積極對策,主因是地廣人稀,運送成本過高,不易

形成有效的政策。以上六項特徵可以濃縮成兩點:市場失靈、政府失靈。所造成的後果

很簡明:十萬人餓死。

以下稍微對比中國政府如何主導糧食供需。1998 年 2 月我去哈爾濱參觀冰雕,之

後搭火車南下瀋陽,沿途看到許多像大型蒙古包式的單調深色建築,一直猜不透是什麼

奇怪的東西。下車後問當地人,才知道那是因為前一年中國各地農業豐收,餘糧過多無

處可存,就由中央規劃在東北沿著鐵路線蓋糧倉,把各省的餘糧集中管理。我問不到餘

Page 43: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43

糧的總噸數,但聽說光是把餘糧集中到東北的運費,就花了六億人民幣。有幾千年慘痛

飢荒經驗的國家,才會有這種不惜血本的作為。

有一年美國總統帶執政團隊到中國訪問,中國的經濟官員好奇地問:美國的物價是

由哪個單位管制?美國官員感到莫明其妙:市場機能自己會運作,又不是戰時,為什麼

要管制?中國官員又問:那你們的糧食由哪個機構調配?美國沒發過大型飢荒,根本沒

這種問題意識,只能禮貌地回答說「沒有」。

站在中國官員的立場,以中國的人口和幅員,怎麼可能不管制物價、不調配糧食?

中國的留美經濟學人,不要以為自由經濟那套「看不見的手」學說,是超越時空的真理。

中國的經濟是需要鬆綁,但還是要積極管理,中國的物資條件與文化背景和歐美迥異,

洋大人的自由經濟有他們的背景與環境條件,未必適合移植。

隋煬帝在西元 610 年左右開鑿江南河,建立南糧北運的重要體系。史書上說他暴虐

無道,要人民在運河兩岸牽引他的座船,淤淺處還要人下水推船,甚至泡到腰身以下腐

潰還不肯放過。或許他真的是暴虐,但如果隋朝沒有建立起南糧北運的體系,之後的朝

代如何能以北方的有限糧食,餵養稠密的華北人口?又如何支撐得起北方延綿的 9 邊

13 鎮,長期無底洞地耗費糧餉?

南糧北運是帝國生存的大動脈,全漢昇(1943)《唐宋帝國與運河》首頁就說,隋

煬帝開鑿的運河,「這一條動脈的暢通與停滯,足以決定唐宋國運的盛衰隆替,其關係

的密切簡直有如真正的動脈之於身體那樣。」明代每年要從南方漕運 4 百萬石糧食到京

城,就是在這條輸送線的基礎上運作的。

如果隋煬帝沒有鑿通運河,中國歷史上不知要多添幾百萬冤魂;反過來說,如果芬

蘭歷史上出現過隋煬帝,1866-68 年的那場飢荒,說不定可以少死 5 萬人。暴君未必無

知,他們為了長期的統治,必然要用強勢的做法,來完成非常困難的工程。

前面提到,可口可樂的價格幾乎全國統一,市場佔有率也非常高,使它的主要對手

百事可樂倍感威脅。百事可樂就出個奇招,恭請尼克森總統(1913-94)擔任董事,希

望他在 1970 年代到俄國和中國訪問時,把百事可樂帶入鐵幕國家。他們估計,中國每

人每年只要喝 1 瓶,把這些空玻璃瓶連接起來,就可以從地球排到月球,繞一圈之後再

回到地球。可口可樂的對策更高明,他們找到梵蒂岡的教皇,願意付任何代價,請他做

一件小事:聖誔夜大彌撒結束時,不要說 Amen!改說 Coca Cola!

Page 44: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44

最後說個搶救飢民的小悲劇。1960 年代大陸某處河水暴漲,圍困住某個村落,交

通斷絕,糧食無以為繼。空軍派飛機投糧,飛到災區後,看到災民聚集在沙洲上熱烈歡

迎。地面的災民很多,已經缺糧一陣子,又從未見過飛機,興高采烈地聚在狹長的沙洲

觀看。飛行員怕砸死人,不敢投糧。災民期待已久,看飛機只在上空盤旋,群起鼓譟揮

舞要他們快投。飛行員反而更不敢投,一直盤旋到油料將盡,再不投就機糧全毀了。結

果呢?很多人沒餓死,反而被來救他們的糧包砸死了。

參考文獻

Ó Gráda, Cormac (2001): “Markets and famines: evidence from nineteenth-century Finl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49(3):575-90.

Page 45: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7 鐵路對美國早期的經濟發展助益不大?

建造鐵路是重大型的投資,以 2000 年代初期的台灣高速鐵路為例,不知經過多少

年的籌畫,召募了多少金主,歷經幾任財政部長與交通部長。歐洲與日本的鐵道系統,

為了爭取這筆大生意,不知牽扯多少政治人物參與;有多少立法委員積極爭取,要高鐵

在自己的選區停靠,有多少地皮因開發而暴漲。以今日的建築設備、金融體系,一條

500 公里不到的鐵路就搞得烏煙瘴氣、全國上下煩躁不耐。

試想看看:19 世紀在美國築一條鐵路,資金募集的困難度、建築技術的障礙,不

知要比今日麻煩多少倍。這麼龐大的投資,對鐵路公司而言,最基本的目的就是要賺錢;

對政府而言,是要能降低運輸成本,流通農工業產品,促進經濟快速發展。然而 Robert

Fogel(1964)卻告訴我們相反的答案:19 世紀的美國鐵路,對經濟發展助益不大,對

GNP(國民所得)的貢獻度不超過 2%。

Fogel 有三項獨特的貢獻。(1)在研究方法論上,他把反事實推論法(counterfactual

analysis),成功地運用在美國鐵路的個案分析上,證明這種研究方法的可行性,以及可

能產生的意外結論。(2)在具體操作的層次上,他提出「社會節省」(social saving)的概

念,估算鐵路能為社會帶來多少貢獻,或是能替社會節省多少。(3)他透過(1)與(2)的探

討,得到一項驚奇的結論:鐵路對 19 世紀的社會節省貢獻不多,甚至遠比不上河運,

鐵路對經濟發展的助益,遠小於專家與社會的認知。

Fogel 的這項研究,是「計量史學」早期的重要里程碑,讓經濟史學界從泥濘的崎

嶇路,看到一條筆直寬闊邁向成功的高速公路。經濟史不再是抄抄寫寫、說個半真半假

的故事,而是有命題、有觀點、有概念、有分析、有對比、有精確計算的「科學」分析;

因而有了基本的尊嚴,可以和其他經濟學門平起平坐了。好幾個國家的經濟史學者,把

這種方法運用來分析俄國、墨西哥、巴西、英國、蘇格蘭鐵路的經濟貢獻。

Page 46: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46

這麼昂貴重要的鐵道體系,對經濟發展的助益真的那麼次要?19 世紀美國的工業

產值,有哪一項產業比鐵路重要?沒有。如果連鐵路對經濟的助益都不大,那麼有哪些

產業才真正重要?鐵路的重要性,是它在經濟起飛時期,所扮演的火車頭角色,透過運

送原料、產品、人員的功能,對全國的工業產生重分配的效果。

Fogel 透過「商品產量」的資料,發現鐵路對工業產品的重分配效果「非常小」

(minimal)。以鐵礦業來說,鐵路對鐵礦產值的貢獻,在 19 世紀末期的最佳狀況下,

最多只有 17% 的貢獻度。在煤業方面,鐵路的貢獻度不到 5%;對木材業的貢獻勉強

有 5%;對機械業的貢獻度小於 1%。對運輸設備的貢獻度最大(25%),但也只有「用

牲畜拉動運輸」貢獻度(50%)的一半。對製造業整體而言,鐵路的貢獻度小於總產值

變動的 3%,完全沒有發揮「火車頭產業」的功能。

現在來談他的另一項估算:鐵路替美國帶來多少「社會節省」?他以農業產品為分

析對象,估算鐵路在「區域之間」(interregional,例如從中西部的主要市場,把農產品

送到東部與南部)與「區域之內」(intraregional,例如中西部諸城鎮之間),對農產品所

帶來的運輸效益。換句話說,如果沒有鐵路,農產品在區域間與區域內的運送,會因而

較無效率或成本會較高昂嗎?

Fogel 發現:在「區域之內」運送農產品時,鐵路取代水路的速度,會比在「區域

之間」來得快。也就是說,在「區域之內」運送農產品時,較容易捨水路而選擇鐵路;

但在「區域之間」運送農產品時,並不會那麼快就捨水路來就鐵路。換言之,鐵路在「區

域之內」會有較佳的「社會節省」。經過複雜的計算,Fogel 認為鐵路對運送農產品的貢

獻,不超過 GNP 的 2.5% 至 2.8% 。

如果鐵路的貢獻這麼低微,那麼最主要的運輸體系是什麼?河道水運。依 Fogel 的

估算,美國土地總價值 76% 的地方,都有水運可到。假如真的沒有鐵路,某些部分的

土地就會失去價值。Fogel 估算,因為沒有鐵路而損失的土地價值,有 3/4(75%)集中

在伊利諾、愛荷華、內布拉斯加、堪薩斯這四州。也就是說,假如沒有鐵路,美國有大

部份地區的土地價值,不會受到嚴重的損失。就算有損失,問題也不大:這些因為沒有

鐵路而失去價值的土地,只要把既有的運河網路稍微延伸,這些土地還是可以用來從事

生產。

他得到的結論是:因為沒有鐵路而損失的可耕地價值,約佔 GNP 的 1.8%;若再把

Page 47: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47

因而衍伸出來的間接損失算入,則約佔 GNP 的 2.1%。他計算美國東部與西部之間,把

城市和城市之間的道路總加起來,大約有 825 條。他估算四項主要農產品(小麥、玉米、

牛肉、豬肉,共約佔 42% 的農業總產值)的最低運送成本,比較有鐵路和無鐵路時的

成本差異。他得到一項更驚異的結論:「區域之間」由於有鐵路的創新,所獲得的「社

會節省」大約只佔 GNP 的 0.6%;如果更誇張地假設鐵路運費為零(完全免費),鐵路

對美國的社會節省,大概只佔 GNP 的 1.3%。

我和大多數讀者一樣,很難接受這麼違反長期共通認知的結論:鐵路真的這麼沒有

貢獻?後來逐漸覺得或許有可能,我想到三項原因:(1)大家對鐵路的好印象,是因為

大都會的居民,在交通上、工作上、生活上、商品上,長期享受到鐵路的便利與效率,

報紙與其他媒體,時常傳達鐵路的不可或缺性。但美國在內戰之前的鐵路網,並不夠密

集,還是有相當多的地區、相當高比例的人口,沒有享受到鐵路的利益。也就是說:1960

年代的讀者,以自己的時代觀點,高估了鐵路在 19 世紀的實際貢獻。

(2)美國有不少大河穿越過好幾大洲,這些大河的運輸量很大,運費比鐵路便宜很

多。以五大湖區為例,運河和湖泊的運輸既方便又便宜,鐵路在大河流域和湖泊區的競

爭未必有優勢。19 世紀的美國經濟產出中,以農產品和笨重的礦冶、機械為大宗,水

運較有競爭力。但鐵路有另一種優勢,例如可以橫向溝通東西部,也可以縱向溝通南北

部。

(3)若以 19 世紀的經濟發展需求來看,鐵路未必那麼關鍵,反而是傳統的河運和湖

泊體系,才是產生高額「社會節省」的運輸工具。光靠 19 世紀的稀鬆鐵路網,恐怕不

足以支撐起經濟發展。20 世紀的鐵路網逐漸形成,產生規模經濟優勢,運費大幅下跌,

所創造的社會節省,才有顯著的 GNP 意義。

換個角度來看,其實 Fogel 的結論也不意外。英國是最早有鐵道系統的國家,要到

19 世紀下半葉鐵路網形成後,運費低廉到工商業界與百姓能廣受好處時,才會有顯著

的社會節省效果。初期的鐵路對英國經濟發展,貢獻遠遠比不上發達密佈的內河航運。

同樣地,美國鐵路的貢獻也必須在 20 世紀初,構成有效運輸網,能普遍加惠工商業與

百姓之後,才會產生不可或缺的貢獻。

同樣的道理,雖然美國在 1940 年代已能製造 B52 長程轟炸機,但飛機對經濟發展

的貢獻,必須在 1960 年代成為普遍化的運輸工具,才有顯著的 GNP 意義。1960 年代

Page 48: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48

的讀者,早已接受鐵路的不可或缺性,突然看到 Fogel 說鐵路對美國的經濟意義不大,

一下子轉不過來,還懷疑他的估算偏低。19 世紀上半葉的英國鐵路、20 世紀上半葉美

國航空業的經濟貢獻也不大,Fogel 的結論應該有道理,只是我們一下子沒想通。

1993 年我初讀 Fogel(1964)的書時,感受非常深刻;2006 年寫這篇文章時重讀,

覺得這本 42 年前出版的名著,還是很了不起。我認為第 1 章導論(16 頁)寫得尤其好,

他把相關的議題清晰地呈現出來,從各種角度來對比不同的見解,說明過去的研究有哪

些命題上的謬誤、受到哪些視野上的限制、在理論上與計算方法上有哪些缺失。讀這章

導論的強烈感覺,讓我聯想到錢穆在〈劉向歆父子年譜〉(《燕京學報》1930 年第 7 期)

所寫的導言,內分 28 點力駁康有為《新學偽經考》的謬誤。

第 1 章之外,我要推薦同樣令人印象深刻的第 3 章(頁 49-110),主題是探討美國

農產品在「區域之間」的配送問題。Fogel 先提出估算理論架構,寫了一些方程式、定

義各項變數的內容,然後用許多統計數字、說明圖、地圖進行各種估算。這一章有可能

是 1965 年之前,最細密的計量史學代表作。這類的詳細估算,在第 4、5 兩章也一再出

現。整體而言,我建議讀者去圖書館翻閱,或甚至從網路書店買一本,看看在計算機與

電腦都不方便的時代,經濟史學界已經有這種驚人的成果。

1979 年 Fogel 在哈佛經濟系任教時,擔任美國經濟史學會的會長。他在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發表一篇 54 頁的長文,對「社會節省」這個觀念的爭議,提出更完整

的說明與證據,內容更是令人嘆為觀止。Fogel 能獲得 1993 年諾貝爾獎,我認為實至名

歸,因為他不只在鐵路問題上征服了學界,之後他對美國奴隸問題的深入研究,以及至

今仍未中斷地探討新領域,實在是經濟史學界的典範。

和 Fogel 同時代探討鐵路問題的學者很多,其中以當時任教於柏克萊經濟系的

Albert Fishlow 最有名。Fogel 的書問世後一年,Fishlow 出版《美國鐵路與南北戰爭之

前經濟的轉變》(1965)。這兩本幾乎同時出版的書,對美國鐵路的經濟貢獻,有截然相

反的論點。

鐵路對美國早期的經濟發展助益是否顯著,是可以繼續爭辯的問題,但我感覺 Fogel

在概念能力與分析的穿透力上,會比 Fishlow 有感染性。經濟史學界受 Fogel 影響最深

的,是他的研究方法(反事實推論法),以及他所創用的「社會節省」概念。他在經濟

史領域半世紀的辛勤研究與教學,協助帶動了整個學界的發展,也帶領出好幾代的生力

Page 49: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49

軍,分佈在北美各地的經濟系,讓這個古老的行業回復了應有的尊嚴。

參考文獻

Fishlow, Albert (1965): American Railroad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Ante-BellumEconom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eviewed by John Majewski, September 2006,http://eh.net/bookreviews/library/Majewski.shtml).

Fogel, Robert (1962): “A quantitative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railroads in American economic growth: a report of some preliminary findings”,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22(2):163-97.

Fogel, Robert (1964): Railroads and American Economic Growth: Essays in EconometricHistory,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Reviewed by Lance Davies, May2000, http://eh.net/bookreviews/library/davis.shtml).

Fogel, Robert (1979): “Notes on the social saving controversy”,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39(1):1-54 (Presidential address of the Economic History Association).

劉瑞華(1994):〈新經濟史革命:介紹 R. Fogel 和 D. North 的學說〉,《新史學》,5(3):141-64。

原刊於《當代》2006 年 10 月第 230 期

Page 50: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8 蒸汽機對英國的產業革命助益不大?

什麼?我們小學就知道,蒸汽機對產業革命的絕對重要性,這是全世界普遍的認

知,難道過去兩百多年間,那麼多人確定過的事情,竟然是錯的嗎?倫敦大學政經學院

(LSE)的著名經濟史教授 Nicolas Crafts,2004 年在皇家經濟學會的刊物 Economic

Journal 上,發表一篇簡明易懂的翻案文章,要說服讀者說:如果沒有蒸汽機的話,英

國在 17-18 世紀的產業革命還會是發生、會成功。

這個議題有點像 Robert Fogel 在 1962 年發表的論文,要證明美國在 19 世紀時如果

沒有鐵路,經濟的發展與成長並不會受到影響。Crafts 和 Fogel 要告訴我們:知識界長

期以來的看法是錯的,早期的蒸汽機和鐵路,對英美經濟發展助益不大。Crafts 認為在

1830 年之前,蒸汽機對英國的經濟成長貢獻微小(little),直到 1850 年改良出高壓蒸汽

機後,對經濟的貢獻才達到頂峰,距離瓦特 1769 年研發新型蒸汽機,已經是 80 年後的

事了。

蒸汽機和電力一樣,屬於「一般目的型的科技」(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ies, GPT)。

以蒸汽機為例,剛發明時只有少數人使用,經濟效益不明顯(typically minimal);需要

幾十年的改良推廣,才普遍化為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

Crafts 的文章要回答三個問題:(1)蒸汽機對生產力成長的貢獻,何時達到最高峰?

(2) 19 世紀的蒸汽機,和 20 世紀末期的資訊科技(如電腦、網路、電子郵件)相比,

兩者的貢獻度能相比擬嗎?(3)蒸汽機對生產力的貢獻,和整體經濟的成長可以相呼應

嗎?

蒸汽機的運用方式大約有三種:(1)靜態式的引擎,例如設在工廠內的蒸汽機;(2)

帶動火車頭的蒸汽機;(3)《鐵達尼號》這類大型郵輪內的蒸汽機。經由瓦特改良的蒸

汽機,在 1769 年取得專利權,到了 60 年之後的 1830 年代,全英國蒸汽機動力的總和

Page 51: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51

才 16 萬 5 千馬力,大約是全國動力來源的 1.5%,重要性很低。

也不是和一般人想像的,說蒸汽機發明之後,就有許多工廠、火車、輪船大量投下

資本,來運用這種科技。甚至到了 1870 年代,蒸汽機所產生的馬力,幾乎有一半是用

在開礦和棉紡業上。相對於當時的農業和服務業,蒸汽機對英國的 GNP 幾乎沒有貢獻。

這種情形在美國也一樣:要到 1850 年代,蒸汽機產生一馬力的成本,才低於水力

產生一馬力的成本,製造業才轉而大量使用蒸汽機。為什麼要在瓦特改良(1769)之後

將近一世紀,蒸汽機才比水力有成本上的優勢?原因很簡單:1850 年之前的蒸汽機壓

力不夠,要燃耗過多的煤,才能產生所需的推動力。1850 年之後改良出新式渦爐,能

提供高壓動力,降低煤的消耗,提升馬力效率,蒸汽機在產業界才具有競爭力。

具體地說,在瓦特之前的 Thomas Newcomen 型蒸汽機,若每小時要產生一馬力,

必須燃耗 30 磅煤。改良型的瓦特蒸汽機,只需耗煤 12.5 磅;到 19 世紀中葉,已進步

到只耗煤 5 磅;20 世紀初期,更進步到只耗 2 磅。

換個方式來表達:1760 年時,若要用蒸汽機產生一馬力,每年的成本需要 33.5 英

鎊(以 1760 年的幣值來計算),1800 年降到 20.4 鎊;1870 年降到 8 鎊,1910 年只須 4

鎊。也就是說,產生一馬力的年度成本,在 1760 到 1910 的 150 年間,成本相差 8 倍以

上。如果計入這 150 年間英鎊的貶值程度,則應該超過 10 倍。

生產每馬力的耗煤量大幅減低,除了節省成本,還有許多好處,試舉一例。《鐵達

尼號》在 1912 年首航時,只需更少的空間載運燃煤,就可從英國航行到美國,船上可

供旅客使用的空間更大,載客數量更多,船費就可低廉化。1850 年之後的跨洋郵輪業

務能蓬勃發展,蒸汽機的燃料下降、馬力效率的增長,是重要關鍵。同樣的道理,鐵路

網也才能迅速發展。

以英國為例,利物浦和曼徹斯特之間的鐵路,是 1830 年通車的。20 年後,英國已

鋪設 7 千英哩的鐵路網,後來發展到 2 萬英哩。對英國的經濟來說,鐵路是非常重要的

投資。1855 年時,與鐵路相關的總資本存量,約佔國內生產毛額(GNP)的 30%。1850

年代初期,英國的火車每年總共約行駛 6 千萬英哩;1870 年代中期時,每年約行駛 2

億英哩;1910 年超過 4 億英哩。這種神速的進步,當然是蒸汽機能源效率改進之賜。

現在換個角度,來看蒸汽機對其他行業的貢獻。以工廠內的靜態式蒸汽機來說,它

對勞動者生產力的貢獻有多大?這可分兩個角度來看。一是佔 GNP 的比例:1760-1850

Page 52: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52

期間,蒸汽機的「產值」只佔 GNP 的 0.1%到 0.5%;1850-70 年間約佔 1.2%,1870-1910

年間佔 2.2%。這呼應了前面的說法:1850 之前的蒸汽機,幾乎沒有 GNP 的意義。

第二個角度,是看蒸汽機給社會帶來多少利益,也就是 Fogel 所提出的社會節省

(social saving)。得到的答案相似:1760-1850 之間,蒸汽機的社會節省,約佔 GNP 的

0.2%到 0.3%之間;1850-70 年間佔 1.0%,1870-1910 年間佔 1.8%。結論和前面一樣:

1850 之前,蒸汽機的整體社會意義有限,1850 之後才超過 1%,比過去的印象少很多。

蒸汽機早就發明了,為什麼要 1850 年之後才有 GNP 上的意義?主因是燃料轉換為

動力的效率不夠理想,導致每馬力的生產成本過高;加上機械設計不良,產生的馬力不

足,因而功能有限。試想:在 1850 之前,若每部火車要載幾車箱的煤,才能行駛 100

英哩,火車的時速會有多快?越洋郵輪的肚子裡,要裝多少煤才夠航行到紐約?剩下多

少空間給旅客?旅客數量不足,旅費就貴。簡言之,火車、輪船和飛機都一樣,成本必

須降低到能使一般民眾受益,這些產業才會有 GNP 意義。

以鐵路為例,1830-50 年間,這個產業每年的盈餘,只佔英國 GNP 的 0.6%,1850-70

年間快速成長到 2.1%,1870-1910 年間是 2.7%。以鐵路的「產值」來說,1830-50 年間

只佔 GNP 的 1%;1850-70 年間明顯增到 4%,1870-1910 年間是 6%。這種效果在輪船

就稍慢了:1850-70 年間,輪船業的利潤只佔 GNP 的 0.2%,1870-1910 年間激增到 1.1%。

同樣地,輪船業的「產值」在 1850-70 年間,只佔 GNP 的 0.7%,1870-1910 年間飛躍

到 3.4%。鐵路和輪船都是靠蒸汽機推動的運輸業,也是蒸汽機最能展現功能的行業,

上面的證據顯示:1850 之前,蒸汽機沒有 GNP 的顯著意義。

是不是這類「一般目的型的科技」(GPT),都有類似的情形?電力發明 40 年之後,

一般民眾才能普遍受惠。瓦特在 1796 改良蒸汽機之後,要等 80 年才有普及的商業意義。

若以 1927 年 Charles Lindbergh(林白)單人無停靠飛越大西洋為起始點,飛航器也要

40 年之後,才有商業和 GNP 上的意義。IBM 在 1950 年代開始製造大型電腦主機,雖

然很快就有工業和科學上的用途,但必須在 35 至 40 年後,才對一般人的日常生活有深

刻影響,個人電腦才迅速發展成有 GNP 意義的產業。

Crafts(2004)這篇文章告訴我們三項重點。(1)蒸汽機有經濟上的意義,是在 19

世紀下半葉(1850)之後;過去認為它對英國產業革命的貢獻不可磨滅,這種見解恐怕

不成立。(2)蒸汽機從瓦特在 1769 改良之後,到能讓百姓普遍受益,需要約 80 年的漫

Page 53: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53

長等待。20 世紀發明的電力、飛機、電腦,所需的成熟時間較短(50 年、40 年、30

年),就能產生比蒸汽機更大的 GNP 百分比產值。(3)我們對歷史的認知,大都建構在

印象式的證據上;現在經濟學界有更好的分析工具,有更多的統計數字可用,可以推翻

愈來愈多的錯誤認知。

我好奇的是:如果蒸汽機的發明,對 18 世紀的英國工業革命貢獻不多,那麼工業

革命的起因、革命的主力是什麼?請知道答案的讀者告訴我。

參考文獻

Crafts, Nicolas (2004): “Steam as a 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 a growth accounting perspective”, Economic Journal, 114:338-51.

Page 54: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9 英國是產業革命的龍頭?

提到產業革命,許多人腦中的立即反應就是:蒸汽機、在英國、從 17 世紀至 19

世紀。德國慕尼黑大學經濟史教授 John Komlos,告訴我們三項不同的觀念:(1)產業革

命和政治革命很不同的一點,就是沒有明確的起訖年。產業革命是長久累積的緩慢變動

過程,界定出確切的年代,純粹是教學與考試的方便,沒有真正的經濟意義。(2)過度

強調英國的龍頭地位,或是英國強盛、歐陸弱慢的錯誤形象,其實法德都有行業比英國

先進。(3)過度強調某些關鍵產業,例如棉紡、毛紡、蒸汽機,其實同時期還有許多行

業有過重要的發展,需要做更全面更深入的分析。

在所謂的產業革命期間,英國並不是一枝獨秀地發展,歐洲各地都有平行的成長,

例如法國的亞爾薩斯、捷克的波希米亞、比利時與荷蘭的法蘭德斯、德國的漢堡、義大

利的隆巴第、法國北部、瑞士的蘇黎世。以捷克的波希米亞和莫拉維亞為例,1760-1800

年間,產業勞動力的年成長率約 4%,比英國還高。以平均國民所得來說,法國在 18

世紀的成果,和英國一樣亮麗。當時就有人說,產業革命其實是 1799 年從法國開始的。

英國在棉紡、鋼鐵、蒸汽機這幾項,確實領先各國。但不要忘了,倫敦的造紙廠很

想學到法國、荷蘭、義大利同行的優良秘密,英國並不是樣樣領先。再以金融業為例,

阿姆斯特丹的銀行、證券、融資,組織上和規模上都遙遙領先倫敦。古典經濟學派的大

師大衛理嘉圖,就是從荷蘭的金融界轉到英國,用他的專業知識發了大財。簡言之,歐

陸諸國在軟體與硬體上,都不是英國的跟隨者。

再以最著名的棉紡業為例,英國在印度掌控原料的優勢,加上成熟的生產技術與積

極的海外行銷能力,在這個產業上確實超越各國。但這也只限於產業革命的初期,而且

領先的期間也不長。因為新大陸美國的棉花產量,在黑奴的協助下,很快就比英國品質

好價格低,機械化得比英國快。再就棉紡技術來說,瑞士與亞爾薩斯的棉紡業者,在

Page 55: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55

1830 年就超越英國了。

以上的內容,是要更正一項觀念:產業革命並不只是在英國發生,而是在歐陸諸國

與北美同時發展。英國最著名的棉紡業,其實也只集中在幾個地區,例如曼徹斯特、蘭

開夏地區,並非全國都是棉紡業。再說,英國諸多城市中,也有許多與產業無關,牛津、

劍橋這些學術城不說,East Anglia、Westmoreland、Cornwall 這些城市就與工業無關。

第二項要更正的觀念是:並不是在產業革命時期,才有機械化的能力;其實在更早

的時期,工廠就知道要運用機械了。以動力來說,大家以為蒸汽機是產業革命的關鍵,

其實蒸汽機具有國民所得的意義,是 1830 年之後的事。在此之前,蒸汽機的產業貢獻,

未必比水力推動的機械來得大。

以英國為例,西元 1066 年時,全國已有 6 千座水力磨坊,這些水力磨坊對 13 世紀

的產業貢獻,未必比蒸汽機對 18-19 世紀的 GNP 貢獻來得小。再以煤礦為例,1550 到

1680 年間,年產量從 0.2 百萬公噸激增到 3 百萬公噸。這些簡單的數據,是要說明 17-18

世紀機械化與蒸汽機的發明,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重要。替代性的動能早已存在,而

且在 19 世紀之前,甚至比蒸汽機還有效率。

第三項要更正的觀念是:要判斷一個社會的進步,不能只看它的產業成果。像蒸汽

機這類的技術突破,當然很引人注目,但社會結構與經濟組織的改變也很重要,例如:

教育的普及程度、對專利權的法律保護、社會制度的合理化、金融體系的發展、貨幣制

度的流暢化、運輸網路的興建、公共衛生的普及。也就是說,社會、政治、經濟各方面,

都要能同步成長才有意義,不能只看重產業的單點成果。就這點而言,歐陸諸國的成就

並不比英國差,英國並沒有領先列強的優勢。

第四項要更正的觀念是:早在 17 世紀,就出現大規模的染料廠、玻璃廠、鼓風爐,

僱用員工的人數早已上百,有些工廠甚至還超過千人。簡言之,機械化的大型工廠,並

非在工業革命時期才出現;並不是在工業革命時期,才有現代工業。工業革命是延續性

的演化發展,是根基於之前幾百年來的成就,而不是突然出現;也沒有明顯的「時代斷

裂性」,讓我們明確看出工業革命「之前和之後的差別」。

經濟成長率在 1760 年之後,確實有過明顯的上揚。但不要忘記,英國在 1840 年時,

是「飢餓的 40 年代」,也不要忘記馬爾薩斯的《人口論》,是 1798 年出版的(《人口論》

強調食物以等差級數成長,人口以等比級數成長)。這兩件事指出:在傳統認知的產業

Page 56: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56

革命時期,英國經濟也有非常困難的階段,生活未必比產業革命之前好。就算產業革命

時期經濟快速成長,很快就被更快的人口成長率消耗掉了。

第五項要修正的觀念是:並不是在產業革命時期,所有的行業都煥然一新,欣欣向

榮。事實是:各行各業的狀況很不平均,機械化的過程很緩慢,老的舊機器與過時的生

產模式,也不是幾十年間就能汰舊更新。到了 1830 年代,針織業、織布業、皮革業、

造車業、建築業、食品業,還都是用傳統的方式生產。以棉紡業來說,它是個鑽石般閃

亮的行業,但並不是工業的火車頭,更不是產業革命成功不可或缺的關鍵。當時前四大

就業部門(雇用人數最多的行業)中,有三項與工業無關:農業、家庭服務業、建築業。

有一項對英國產業發展很重要,但一直被人輕忽的因素,是內河航行網的完成。1750

年時,可航行的水道增加一倍,使得物料、商品、人員的運送成本大幅下降,這是比機

械化和蒸汽機更重要的基礎建設。

整體而言,產業革命是個多面向的現象,不單是由蒸汽機和棉紡業組成。也不只是

生產技術的發明與進步,軟體方面的進步(教育、衛生、金融、貨幣、法律),必須同

時發展才有意義。歐洲的產業革命,是幾世紀來長期累積的現象,是一種百花齊放的狀

態,不是英國獨有的特殊成就。也不是單用蒸汽機就能描述,它是 18 世紀時歐洲與北

美的景氣上揚現象,是跨國性的,是演化與進化式的,不是突然的與革命式的,是長期

緩慢的,不是短暫激烈的。

參考文獻

Komlos, John (2000):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as the escape from the Malthusian trap”, Journal of European Economic History, 29(2-3):307-31.

Page 57: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10 為什麼《共產黨宣言》對英國的影響不大?

很多人聽說過《共產黨宣言》(Manifest der Kommunistischen Partei,譯為 Manifesto

of the Communist Party,或 The Communist Manifesto,馬克思與恩格斯合著,1848 年 2

月 21 日出版),但很少人知道這本 100 頁不到的名著,有哪些主要訴求。它有十項主要

目標,以下列舉前五項:(1)廢止土地財產權,把所有地租用在公共目的上。(2)採累進

所得稅。(3)廢止繼承權。(4)沒收移居外國者和反叛者的財產。(5)把金融信用集中在國

家手中,以國家資本創辦國家銀行,行使金融獨占權。

如果我是生活在 19 世紀西歐的良心公民,怎麼不會被《共產黨宣言》吸引?1920-30

年代共產主義在中國風行時,就有人看穿這套主義的特質:30 歲之前不相信共產主義,

是沒有人性;30 歲之後還相信共產主義,是沒有理性。

很多人看過馬克思的相片,一副革命家的樣子,皮膚黝黑,眼睛深陷,碩大結實,

蓄著威儀逼人的大鬍子。在實際生活裡,他衣著散亂、舉止遲鈍、拘泥細節、跡近於病

態的完美主義者。相對地,恩格斯是個資產階級,高瘦貌美文雅,喜歡賽馬、比劍、狩

獵,曾經在 Weser 河兩岸間游了 4 趟。他風趣機敏,心智靈巧敏銳,結結巴巴地可以說

20 種語言。為了貫徹革命熱情,他特地在無產階級中找愛人。恩格斯只被阿拉伯語的

四千種動詞字根難倒,而馬克思學了 20 年英文,還改不掉生硬的條頓口音。恩格斯犀

利而具廣度,馬克思睿智而具深度。

康乃爾大學的 George Boyer 教授,1998 年發表一篇讓人耳目一新的論文。(1)探討

馬恩合寫《宣言》時英國的經濟狀況,也就是說,他要重構《宣言》的經濟史背景。(2)

闡明馬克思寫作此書時,未必了解當時的產業界實況,他過度接受恩格斯對外界看法的

「二手傳播」;也把恩格斯在 1845 年出版的《英國勞工階級的狀況》,摘錄到《宣言》

的第一部分內。(3)重新檢討 1830-40 年代,棉紡織業重鎮曼徹斯特的經濟、社會、政治

Page 58: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58

情勢,重估 1830-40 年代的勞工生活狀況。(4)回顧《宣言》出版後,英國經濟狀況的變

化,說明為何《宣言》在英國沒有得到勞工界的注意與支持,反而是到了 1910 年代,

才在俄國得到熱烈回響。

馬恩合寫《宣言》時,兩個人都還不到 30 歲。馬克思因為政府關閉他所編輯的報

紙,1843 年從普魯士搬到巴黎,1845 年被法國驅逐出境。恩格斯當時住在巴黎,他父

親經營棉紡業,在德國與英國的曼徹斯特有分公司。1842 年他們在巴黎結識,合寫過

兩本書:The Holy Family(1845)和 The German Ideology(1846)。1847 年 11 月,他們

去倫敦參加「共產黨聯盟」(Communist League)大會,馬克思在會中大放異彩。會議

結束時,有人邀約他們寫一項「宣言」來陳述「聯盟」的主張。馬克思在 1847 年 12

月至 1848 年元月間寫出《宣言》,2 月在倫敦出版,正好趕上歐洲各地的革命熱潮,但

《宣言》對革命似乎沒有影響。

《宣言》最廣為人知的,是書內第一部分:「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兩位作者描述

產業資本主義的發展,預測它日後不可避免的命運。他們一開始就宣稱:「所有社會的

歷史,就是一部階級鬥爭史。」他們把資產階級形容為「無憐憫心、赤裸裸的自私自利、

無恥、直接、粗暴的剝削」。資產階級製造了無產階級(現代工業的勞動階層),這些可

憐的勞工,把自己一塊塊地賣給資本家,只有在找到工作時才能生存,而且只有在能用

勞工來增加資本時,才找得到工作。

工人成為機械的附屬品,像士兵一樣地被組織起來。隨著工人階級生活條件的惡

化,資產階級愈來愈不適合治理社會;社會內部會產生動亂,爆發為公開的革命,推翻

資產階級,摧毀私人財產。資產階級的所作所為,其實都是在自掘墳墓,因此,「無產

階級除了手銬和腳鐐之外,沒什麼好損失的,他們可以贏得整個世界。世界各國的勞動

者,聯合起來吧!」

以上是眾所熟知的「思想」,現在來看當時英國產業界的「實況」。1840 年時,英

國成年男性勞動力中,有 47.3%在產業界工作;1900 年之前,西歐沒有任何國家的工人

比例這麼高過。這 47.3%的工人,並非全都在與機械、技術相關的部門工作。1861 年之

前,整個英國還稱不上是「一座工廠」,大型的工廠很少(大都是棉紡廠);這些棉紡廠

位於英國中西部蘭開夏地區,集中在此區東南方的曼徹斯特。

我們從《宣言》得到的印象是:只要是勞工,就被資產階級剝削得很悲慘。其實是

Page 59: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59

《宣言》過度渲染了,大部分的工人還是在傳統的小型工廠就業,真正被系統地剝削的

大型棉紡廠很少,而且集中在曼徹斯特。以撰寫《美國的民主》聞名的法國政治思想家

Alexis de Tocqueville(1805-59),1835 年參觀曼徹斯特與伯明罕(1840 年代英國的第 2

大工業城)。他說曼徹斯特「有一些大資本家,幾千個窮苦的工人,和少數中產階級。

工廠內的工人數以千計,每個工廠有兩三千人。」而伯明罕「有少數大產業,有許多小

工業。工人在自己家裡工作,或在小型工廠內和老板一起工作。工人看起來較健康,生

活較好,較有秩序,也比較有道德。」

問題出在哪裡?因為恩格斯的家族在曼徹斯特有棉紡工廠,他沒在伯明罕住過,他

把曼徹斯特的狀況,過度一般化為全英國的普遍情形。貧困的馬克思,家庭的負擔那麼

重,根本沒錢去倫敦之外的地方旅行,他對勞工階級的知識,泰半靠恩格斯轉述,或從

報章雜誌斷章取義。革命的熱情加上共產黨「聯盟」的委託,這兩個人在 30 歲不到的

年紀,在見聞有限的認知裡,渲染了勞工階級被剝削的慘狀。外國和後世的讀者,缺少

第一手的實況理解,很容易就被《宣言》裡的動人言詞,激起無限的情懷。

為什麼恩格斯在曼徹斯特時,會觀察到工人的悲慘生活?《宣言》的解釋是:因為

他們被資本家無情地剝削。現代的經濟史學者有另一種解釋:因為那時的英國正處於

「1840 年代的飢荒」(hungry ’40s)。恩格斯對曼徹斯特的悲慘印象,和 de Tocqueville、

Charles Dickens、Sir Charles Napier 等人的觀察類似。有人說:每個時代都有一座讓人

震驚的城市(the shock city),而曼徹斯特就是 1840 年代令人「震驚的城市」。它吸引世

界各國人士來參觀,把社會與政府措手無策的問題,以及富人與窮人之間的階級問題,

都浮在桌面上讓大家看得一清二楚。

1841 年普查 128 家曼徹斯特的工廠,資料顯示有 32%的棉花工人,在規模大於 5

百個工人的工廠裡就業。城裡的街道狹窄,路面沒舖設,到處是污泥、排泄物、噁心的

臭味,骯髒的環境讓傳染病迅速散布。勞工、機械工的平均死亡年齡是 17 歲。相對地,

在鄉村地區的 Ruthland,平均死亡年齡是 38 歲;曼徹斯特的孩童,57%在 5 歲之前死

亡。為什麼工人還要住在曼徹斯特?因為工資是 Ruthland 的 2 倍。

恩格斯到曼徹斯特參觀的時間,是 1842 年秋季,正是「飢餓的 40 年代」初期:英

國的景氣大幅下跌,棉紡業陷入困境,資本家破產。失業率在 1841 年時已經 15%,1848

年更高達 18.6%。雖然有社會救濟,但那是杯水車薪。以 1842 年夏季為例,每天要供

Page 60: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60

應三千人熱湯(無食物),「有很多人已經到了絕對飢餓的狀態」。在這種高度壓力下,

整個社會與工人階級已經出現暴動的傾向(rioting propensities)。

1842 年 8 月 7 日,有一萬名工人發動罷工,要求「合理的工作與合理的工資」(a fair

day’s wage for a fair day’s work)。罷工者拔掉工廠的動力設備,破壞生產工具,軍隊介

入逮捕帶頭者。罷工事件三個月後,也就是 1842 年的秋季,恩格斯才來到曼徹斯特,

他所見到的是罷工後的殘破景象。

現在要爭辯的是:你認為這是社會性的事件,還是經濟性的罷工?前面說過,工人

要的是「合理的工作與合理的工資」,目的在養家活口,屬於「經濟衰退型的民權運動」。

恩格斯把他在曼徹斯特的見聞轉告馬克斯,15 個月後《宣言》出版時,罷工運動早已

結束,氣氛消失。如果《宣言》提早 2 年出版,說不定會有火上加油的效果。1842 年

大罷工時,有人預測會出現革命,但沒發生,原因很明白:工人要生活,生活不下去才

暴動。

《宣言》在 1848 年 2 月出版後,歐洲各地掀起了革命的浪潮:從巴黎開始,迅速

傳到奧地利、德國、義大利。為什麼沒傳到英國?這是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明顯對立的

時期,是勞資鬥爭最好的戰場,是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聯盟最期盼發生革命的國家,

為什麼反而一片寧靜?因為 1848 年之後不久,英國就進入 1850-60 年代的「維多利亞

繁榮期」(Victorian boom)。

1856-73 年間,英國工人每小時的生產力,每年成長 1.3%,這項成長率直到 1951-73

年間才被超越過。也就是說,《宣言》裡所預測的(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工資會下降),

完全猜錯了。工人的生活水準,在這段繁榮時期大幅提高,實質工資在 1851-73 年間,

增加 26%,在 1851-81 年間增加了 38%。經濟好轉後,工人組織全國性的工會,保障工

人的福利,不必依靠國家來救助。

工人生活安定後,對鬥爭的興趣就不大了;《宣言》裡所預測的工人革命,也就無

從發生。這項重要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拼經濟」是治國的首要目標,古今中外皆然。

《宣言》裡所傳達的訊息,以現代的眼光來看,顯然是從一個較短的事件時間,對單一

產業(棉紡)與單一城市(曼徹斯特)做了較狹隘的觀察,提出過度悲觀的結論(資本

制度必亡),也過度高估無產階級革命的可能性與可行性。

英國經濟好轉後,《宣言》的兩位作者仍未死心,期盼著下一波的經濟危機,會再

Page 61: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61

帶來革命的熱潮,歷史顯然讓這兩位 30 多歲的作者失望了。失望之餘,他們轉而批評

勞工階級在向資本家(壓迫者)搖尾乞憐。恩格斯去世之前一年(1894)說:「我們對

英國工人實在失望,…他們的思想與觀點,基本上是資本主義式的,他們只有實際傾向

的狹隘心態。」恩格斯去世 22 年後(1917),共產黨的革命才在俄國發生。

參考文獻

Boyer, George (1998):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Communist Manifesto”, Journal ofEconomic Perspectives, 12(4):151-74.

Buchholz, Todd (1989): New Ideas from Dead Economists: 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Economic Thought,馮勃翰譯:《經濟大師不死》,台北:先覺出版社(第 6 章:馬克思)。

Heilbroner, Robert (1983): The Worldly Philosophers,蔡伸章譯:《改變歷史的經濟學家》台北:志文出版社(第 5 章:馬克思)。

原刊於《當代》2007 年 8 月第 237 期

Page 62: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11 為什麼歐洲要殺害巫者?

13 至 19 世紀間,歐洲約有一百萬人被控巫罪而死。主要的審判與行刑,集中在 16

和 17 世紀,以德國的某個鄉鎮為例,一天之內有四百人被處死。受害者主要是女性,

基本上都是窮人,寡婦的比例高得有點奇怪。施刑者的分佈很廣:宗教法庭和民間法庭

都有,天主教和基督教都做。地理分佈很平均:歐洲各地都有,西南歐比北歐和東歐更

早開始,也更早結束;美洲也有類似的事情,尤其以麻州的 Salem 城最為人知。

雖然歐美地區審判巫者的事情,在 18 世紀時已經結束,但今日仍有許多國家(尤

其在開發中地區),還有指控巫者與殺巫的情形。例如非洲南撒哈拉沙漠地區,就指控

巫者散佈愛滋病毒使人病亡。崇信巫者與殘殺巫者,是古今中外的普同現象。

研究歐美巫者的文獻非常豐富,只要在 Amazon.com 打入 witchcraft,就可以找到

讀不完的著作。在中國方面,Philip Kuhn 的名著《叫魂》,研究乾隆盛世的妖術大恐慌,

是近 20 年來較著名的一本。在歐洲方面,現在較可追溯的事件,是 13 世紀時由宗教機

構(尤其是天主教的法庭)執行,但到了中世紀晚期,就少見到教會介入,審判巫者的

事件減少許多。有人提出不同的解釋,說明為何巫者人數後來會減少,其中一種說法是:

專業男性醫師出現後,女助產士和女性民俗療者(女巫)的活動空間就少了。

大多數對巫者的研究,都屬於某個地區的某些案例或某類行為,屬於微觀層面的分

析。哈佛大學經濟系的女博士生 Emily Oster,2004 年發表一篇宏觀性、跨地區性的報

告,檢討為什麼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會出現大規模的巫者審判。Oster 採取不同的切

入點,認為歐洲會發生大規模審判巫者、殺滅巫者,主要是經濟性的因素:氣候轉入小

冰期,農穫減少,在糧食短缺的壓力下,必須去除生產力最低的窮人、老人、寡婦,社

會給這些邊際人口的罪名,就是宣稱這些代罪羔羊為巫者。

為什麼她會有這種奇特的見解?因為審判巫者活動最盛的時期,正好都是平均氣溫

Page 63: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63

較低的階段,也就是氣象史上所謂的小冰期。這會導致農作物欠收,海水太冷也會影響

漁獲,這對歐洲北部的食物供應,會產生嚴重衝擊。巫者審判增加、氣候變冷、經濟成

長下降,這三者之間的相關性,應該不只是單純的偶然。

為什麼要用指控巫者的方式,來消除邊際人口?因為巫者的陰森形象,最容易引起

民眾的驚恐與排斥。歐洲的宗教勢力龐大,擁有現成的教會組織網絡,方便利用制度殺

人。以天主教為例,驅魔是教廷正式許可的作為,去世不久的教宗保祿二世,就曾經在

公共場所替一位少女驅魔,但未成功。

如果 21 世紀初期的歐洲,尚能接受教宗的驅魔,我們對文藝復興時期的殺巫現象,

就不必驚訝了。幾乎所有的宗教都會提到魔鬼,《聖經•出埃及記》第 22 章 18 節說:「行

邪術的女人,不可容她存活。」天主教和基督教的獵巫歷史久遠,道教和佛教在這方面

的記載更多。

大致說來,文藝復興時期歐洲的獵巫活動,在 15 世紀初期相當明顯,15 世紀末到

16 世紀之間暫時平息。16 世紀中葉到 18 世紀末,是迫害巫者最嚴重的階段,這也是本

文探討的時期。歐洲自中世紀以來,就有許多記載巫者的文獻,以 1484 年出版的 Malleus

Malleficarum 為例,這本類似巫術大全的書,對各式各樣的巫術信仰、巫者的法力與作

為,都有詳盡的記載。也提供完整的引導,說明要如何審訊嫌疑巫者,使她(他)們認

罪;解說巫者如何呼風喚雨、破壞農作、興波作浪、打閃電、引發海嘯。這些事情我們

都知道,是非人力所能及的自然現象,卻硬要被指控為巫者的代罪羔羊承擔責任。

從氣象史的角度來看,平均氣溫在 10 至 13 世紀之間,是四百年的「中世紀溫暖期」。

14 世紀起,氣溫開始下降,直到 19 世紀初期才又回暖。在這段小冰期間,最寒冷的是

1590 年代,以及 1680-1730 之間,平均溫度約比之前的世紀低華氏 2 度。看起來數字好

像很少,但已足夠讓當時接近北極圈的冰島被冰塊包圍,倫敦的泰晤士河和荷蘭的運河

結凍。平均氣溫降低華氏 2 度,對農作物有何影響?如果今天冷明天暖後天熱,全年的

「總積溫」不變,短暫的溫度失調對農作物沒有影響。但如果整年平均低華氏 2 度,365

天就共降低 730 度的總積溫,那就嚴重了。

英國著名的經濟學者 Stanley Jevons (1835-82),曾經研究太陽黑子活動對農業欠收

的影響,也有人研究印尼火山爆發,對全球氣溫變化的影響。現在 Oster 要用統計數字,

來觀察氣溫變化和殺巫的活動,統計上是否有顯著相關。研究歐洲殺巫歷史的學者,早

Page 64: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64

就把氣候的極端化,當作控訴巫者的重要因素。Oster 想用經濟學界擅長的計量工具,

來證實這項猜測,她得到的答案很明確:Yes。

她的資料取自歐洲 11 個地區的檔案:瑞士的 Basel、愛沙尼亞、英國的 Essex、芬

蘭、法國東部的 Franche-Comté、日內瓦、英國的 Home Circuit、匈牙利、瑞士西邊與

法國交界的 Neuchâtel、巴黎、蘇格蘭。她用這些資料畫出兩條線:一條是溫度變化趨

勢,另一條是殺巫人數的起伏線。很明顯地,在 1520-1770 期間,只要氣候變暖,殺巫

人數就下降;氣溫一下降,殺巫人數就上升。但這只是用肉眼來判斷,未必有科學的說

服力。

Oster 把這些數據輸入電腦,用統計軟體來顯示相關性是否可靠。她得到的係數,

顯著水準都在 90%以上,有好幾項在 95% 以上,更有好幾項在 99%以上。她反復作不

同的統計檢定,得到的答案都是顯著負相關:氣溫下降會引發更多的審判巫者案例。

有人會說,以這麼寬廣的地區,用這麼長的年份來做迴歸分析,雖然統計上很顯著,

但也應該用個知名的城市為例,看這種負相關是否還成立?Oster 用日內瓦的資料,再

度明確顯示:氣溫降得愈低,控訴巫者的案例就明顯增加。她引述歷史學界的研究,說

各國內戰的發生,通常是在景氣衰退的時期。我們都知道,農業時代影響收成的重要因

素,就是氣候(氣溫)變化。

2003 年有人發表一項研究,說近代非洲坦桑尼亞仍有殺巫,被指控為巫者而受害

的,通常是年老女性。在降雨量極少或極多時,被殺的巫者人數都會增加。Oster 說,

其實現代的坦桑尼亞,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一樣,在面臨糧食短缺的壓力時,會選擇

清除社會中最不具生產力的份子,而老婦、寡婦、窮人都沒有自我保護能力。指控這些

人是否為巫者其實不是要點,重點是在那個社會裡要用哪種罪名最方便,或是最順理成

章。在宗教性濃厚的歐洲,巫者是最好的罪名。

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退休的陳良佐教授,寫過兩篇深厚扎實的論文(1991、1996),

探討春秋到兩漢時期的氣候變遷。他的基本結論是:「戰國到文景時代的氣候是溫暖

期,…武帝時期是氣候溫暖期轉入小冰期的過渡期。…到了元帝時期正式進入小冰期。

王莽時代低溫和災害達到高峰。東漢初期的氣候是西漢小冰期的延續,…桓靈時代氣候

惡劣的程度不下於王莽時期。」(1996:323)

這項結論明白告訴我們:西漢末期會有嚴重的社會動盪,和當時的氣候有密切關

Page 65: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65

係;王莽雖然極力挽回頹勢,積極做了許多改革也徒然無功;漢朝的滅亡和氣候的變遷

脫離不了干係。過去的歷史解釋,大都把責任歸在帝王的英明與否,其實怎麼能把翻船

的責任全算在船長頭上,而不考慮當時海象與風浪的惡劣程度呢?

參考文獻Kuhn, Philip (1990): Soulstealers: the Chinese Sorcery Scare of 1768,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孔復禮(Philip Kuhn)原著,陳兼、劉昶譯(2000):《叫魂:乾隆盛世的妖術大恐慌》,臺北:時英出版社。

Oster, Emily (2004): “Witchcraft, weather and economic growth in Renaissance Europ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8(1):215-28.

陳良佐(1991)〈從春秋到兩漢我國古代的氣候變遷:兼論《管子•輕重》著作的年代〉,《新史學》,2(1):1-49。

陳良佐(1996)〈再探戰國到兩漢的氣候變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7(2):323-81。

Page 66: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12 為什麼歐洲的教堂要蓋這麼大這麼久?

1979-84 年間,我在巴黎與比利時求學,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在護照允許的地

區內廣泛旅行。當時的台灣護照,規定不准到社會主義國家,東德、匈牙利、波蘭、俄

國、南斯拉夫的領事館會說,我們可以給簽證,但是台灣政府不讓你來。所以我的足跡

就限在北非、西歐諸國與英國。

歐洲的宗教氣氛很重,每到個大地方,就會看到幾座重要教堂,仍歷歷在目,簡單

說五個。一是巴黎的聖母院,終年訪客不斷,其實它的高度與面積只能算中等。我走上

屋頂逛了一圈,對中世紀教堂的設計與建築能力,大為嘆服。雨果的小說《鐘樓怪人》,

就是以此為背景,更讓遊客非到此一遊不可。

第二個印象深刻的,是德國科隆河畔尖聳入雲的大教堂,內部高度 155 英呎。有好

幾張大照片顯示,二次大戰期間科隆被夷為平地,但美軍轟炸時完全沒損傷教堂,因為

他們知道這是重要文化財,炸下去就會結下民族深仇。走入這個哥德式教堂的內部,會

有一種震撼的感覺,實在蓋得既雄偉又藝術。

第三是倫敦的聖保羅大教堂,黛安娜王妃與查理王儲的婚禮,就是在這裡舉行的,

內部高度 103 英呎。我記得是隆冬時去的,有個管理員要我這個不懂禮貌的訪客,進教

堂後要脫帽。

第四是羅馬的梵蒂岡教堂,參觀後才了解什麼叫做教廷。我參觀過梵蒂岡兩次,它

是全世界最漂亮、最雄偉、最豐富、最權威的教堂。走入大廳後,就有嘆為觀止的米開

朗基羅作品,天花板上的壁畫,讓人有天使正在升空的感覺。走到教堂頂端的圓屋頂,

有個金碧輝煌的 mosaic(馬賽克鑲嵌細工圖畫),漂亮得令人目瞪口呆。在中段的寬廣

陽台裡,有 12 尊聖像,各自約有兩層樓高,不知建築時如何搬上去的。教堂內的電梯

寬大,有保養很好的木板,給教會的大老當座椅。附設的雕刻館、美術、圖書館,都豐

Page 67: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67

富到讓人搖頭。

第五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法國香檳地區的 Reims 主教大教堂,13 世紀時蓋的,

有許多漂亮的石雕作品。大門的圓形彩色窗上頭,寫了三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拉丁字:

Deo Optimo Maximo。我在 Google 查了一下,有兩種譯法,一是 To God, best and greatest;

二是 To God, most good, most great。我覺得都沒有譯出內涵,但也知道這三個字不容易

翻譯,需要略作解說。

Deo 就是上帝或是神,很清楚。Optimo 是數學上「最適」的意思,Maximo 是「極

大」的意思。這三個字合起來就是:上帝是最大的,同時也是最適的。能同時具備「最

大」和「最適」這兩項條件的,大概也必須尊稱為上帝了。這三個簡單的拉丁字,顯示

中世紀歐洲人的思考已經相當深刻了。

聽說埔里的中台禪寺,建造費用了 30 億台幣。在有大型卡車運輸、有吊車施工、

有電腦可模擬設計的條件下,還需要這麼龐大的經費。我有理由相信,建造梵蒂岡教堂

的總經費,以現代的幣值和現代的施工技術,300 億或甚至 3000 億台幣也蓋不起來(藝

術品要算在內)。

蓋一座大教堂的技術困難很多,有一項肉眼看不到而難度又很高的,是內部空間與

音響聲學(acoustic)的設計。在沒有麥克風擴音器的時代,如何讓講道者的聲音傳達

遍教堂,又不會有迴音干擾,要做好這一點非常不容易,有些教堂就很以聲響的傑出效

果為榮。

現在回到本文的主題:為什麼歐洲每個城市都有雄偉的教堂,有些還要蓋兩三個世

紀?以法國史特拉斯堡的教堂為例,蓋了不知幾百年,至今還有一邊(我記得是右邊)

的大柱子頂端尚未完成。為什麼要用這麼長的時間蓋得這麼大?先看以下的統計表:

城市(國家) 面積(平方英呎) 內部高度(英呎) 建築年代

Amiens(法國) 70,000 144 1220-1290

Bourges(法國) 79,200 117 1199-1265

Burgos(西班牙) 64,600 1221-1568

Canterbury(英國) 55,000 1096-1497

Chartres(法國) 75,000 106 1134-1220

Page 68: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68

Ely(英國) 46,000 1083-1348

Laon(法國) 57,000 1160-1230

Reims(法國) 91,250 1201-1427

Rouen(法國) 不詳 1150-1509

Salisbury(英國) 72,600 84 1220-1334

Strasbourg(法國) 35,000 1190-1439

巴黎聖母院 60,000 1163-1250

有三位經濟學者 Bercea、Ekelund、Tollison 在 2005 年合寫一篇短文,說明歐洲各

地用幾百年的時間,花費這麼大的人力與財力,來蓋超大型的教堂,其實符合經濟學上

的競爭策略。從專業期刊的角度來看,這篇文章寫得不好,主筆者是 Bercea,是個研究

生兼助理。文章還很生嫩,論點不夠堅強,推理也不夠嚴密,思考上也沒多大刺激性,

談不上創意,如果我是期刊主編,可能不會接受。那為什麼還會刊登出來呢?因為他們

用產業競爭的角度,來看歐洲各地競相建築大教堂的動機。故事的主軸很簡單,摘述如

下。

中世紀的歐洲經濟尚未起飛,封建領主的莊園是經濟重心,每年能剩餘累積的部份

不多。當時最能掌控經濟、影響政治的是宗教界,教會所擁有城市土地、農莊、捐獻,

這是其他團體無法比擬的資源。為了維護教會的獨占性特權,最好的策略就是以幾百年

的時間,建築超大型的教堂,把該地區的剩餘資源大幅投入教堂,這有兩點好處。(1)

經濟資源與勞動市場都在教會的掌控下,教會的政治、經濟、宗教實力穩居第一。(2)

不同的宗教(例如基督教),若想進入此地區發展,就很不容易搶到所需的各種資源,

來蓋自己的教堂。

簡單地說,天主教的策略,就是用「超額設備」(excess capacity)的手法,蓋一座

比實際需要還大很多的教堂,來阻擋其他宗教的進入與競爭。換言之,天主教先搶光對

手的可能生存空間,讓自己獨自壯大,然後又以這麼雄偉的教堂(好像是孔雀的漂亮大

型尾扇)來炫耀,一方面吸取更多的資源(磁吸效應),二方面又可嚇阻潛在的競爭者

與威脅者。

教會搶奪經濟資源的常見手法,是以政治和宗教的力量,占有最具經濟價值的土

Page 69: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69

地,然後在各種市集與交易場所課稅。接著要求商人捐獻報效,用這些錢來蓋教堂,進

行軍事活動(宗教戰爭)。教會是宗教團體,但在經濟資源的搶奪上,卻是個精明獨占

企業家;商人若想要發展大生意或包工程,教會是必須攀結的機構。

教堂更是多重功能的聚會所:政治、宗教的中心,民間生(受洗)死(葬儀)的必

經場所,也是利益交換、磋商、賄賂、糾紛仲裁、節慶活動的中心。反過來說,中世紀

的經濟尚未起飛,哥倫布尚未發現新大陸,如果不興建超大型的教堂,地方經濟怎會繁

榮?勞動市場怎會活絡?政治與工商業的協調、磋商、調解,由誰來做?

簡言之,此文的作者認為,中世紀歐洲教堂要蓋這麼大這麼久的原因很簡單:教會

先掌控地方的政治與經濟資源,然後用超額設備(excess capacity)的手法,以幾世紀

的時間蓋超大型教堂,產生一種 grandeur effect(孔雀開屏效應)。這麼做有三項好處:

一方面鞏固自己的地盤;二方面向潛在的競爭者與威脅者炫耀,阻擋他們進入;三方面

透過這種大型公共建設,繁榮地方經濟,活絡當地的就業市場。

參考文獻

Bercea, Brighita, Robert Ekelund and Robert Tollison (2005): “Cathedral building as an entry-deterring device”, Kyklos, 58(4):453-65.

Page 70: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13 罪與贖:天主教煉獄說的經濟詮釋

「煉獄(Purgatory)是天主教用來描述信徒死後靈魂暫時受罰的地方(或狀態),是天主

教教條之一。煉獄的拉丁文 purgare 意思是洗滌。煉獄的對象是已確定永遠得救的人,煉獄在

天堂和地獄之間,靈魂淨化後便可進天國得享福樂。但由於煉獄的道理不是建基於《聖經》,

故不被大多數東正教、基督新教和基督教系的新興宗教所接納。《聖經》裏沒有出現這詞語和

直接闡釋,但天主教認為《聖經》有暗示煉獄的道理。天主教認為罪分有大罪和小罪,大罪即

該死罪,是使靈魂死的罪;小罪是不致於死的罪,可以在煉獄煉淨。有功德的天主教徒死後可

以直升天堂,但天主教教條指出,信徒若在生前犯有未經寬恕的輕罪和各種惡習,靈魂就會下

到煉獄受火煉,淨化後才可進天國。若在世信徒為煉獄中的靈魂虔誠祈禱、施捨和請神父做彌

撒,便可拯救靈魂早些離開煉獄。」

以上是「維基百科」的解說。煉獄的觀念在中世紀出現,成為天主教會的悔罪學說,

讓信徒的懺悔,可以從生前延伸到死後。其實這項觀念存在已久,經過千年的演變,在

13 世紀以煉獄的學說出現。

這項學說有個類似佛教的「積德」觀念,稱為 treasury of merits(功德簿)。如何

積德呢?其中一種途徑,就是「出售」赦免(indulgence),信徒可以用金錢贖罪

(redemption),來減贖所犯的惡過。中世紀的天主教會,從 12 世紀起逐漸濫用這項學

說,導致後來馬丁路德的反抗,引發 16 世紀的新教改革(Protestant Reformation)。

以下要談的不是煉獄這個概念,也不是它在天主教、基督新教、東正教之內的不同

見解,而是為什麼天主教要提出這種「新教義」。Ekelund 和 Hébert(1992)提出一種

詮釋,認為這是天主教在中世紀時,因為在「宗教市場」上出現新競爭對手,市場占有

率受到挑戰與威脅,不得不推出新產品(煉獄說、贖罪說)來鞏固地盤。

主要的論點是:如果教徒能以「購買贖罪券」來減輕罪惡感,教會就可以讓「罪惡

感的成本降低」;信徒只要花錢,就不會把罪惡帶入地獄,可加速進入天堂。換句話說,

Page 71: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71

煉獄與金錢贖罪這種新教義,可以降低進入天堂的門檻。在宗教市場上,這是很有創意

的新產品,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信徒,二方面教會能增加許多收入,三方面可以減少其

他教派與異教學說的威脅。

羅馬帝國衰亡之後,歐洲地區的宗教市場,大致由基督徒、異教徒、猶太教主導;

其他的宗教規模較小,威脅性不大。這段期間,天主教逐漸成為最主要的勢力。到了

11 世紀,新宗教逐漸興起,單是在歐洲就有 19 種宗教,12 世紀時數目更明顯增加。

對付這些異教的主要手法有兩種:說服他們屈服加入,或用強硬手段逼服,採取軟

硬兼施的雙面手法。第三種強化天主教主控權的方式,就是在教義上提出新學說,煉獄

是新學說中最引人注目的概念。為什麼天主教要這麼做?因為敵對的宗教團體,搶走相

當多的信徒與收入,這是維持市場占有率的應變措施。

煉獄的概念,在日常生活的具體應用,就是讓信徒所犯的罪惡提早消除,讓他們的

靈魂洗滌乾淨,進入天堂。這種概念類似商業法裡的破產法,容許商人依法宣告破產後,

在商場上東山再起。煉獄和破產法的共同特徵,就是在合法的情況下,降低「改頭換面

重新做人」的成本。這種提供「新希望」的機會,就是一大商機。

具體的做法是:教會告訴信徒說,犯了罪就要贖罪,可以在生前贖,也可以死後才

贖。贖罪的代價視罪過的嚴重性而異,基本上成正比。如果是殺人罪,那就沒辦法贖減。

如果沒那麼嚴重,就可以用在世時的功德(奉獻)來減贖。如果信徒在未贖罪之前過世,

親友家人也可以幫他在死後贖罪。教會接受金錢作為贖罪的「支付方式」。這種新辦法

廣受歡迎,因為市場的需求很大,有太多人需要用這種新辦法減輕罪惡感,或是得到教

會的寬恕。

信徒相信,上帝手上有一本功過簿(spiritual accounting system),至於是用哪種方

式償贖(用功德、用服事、用金錢),上帝都可以接受;金錢甚至比功德更有效。煉獄

的概念出現前,彌補罪過的方法只有一種:用等量的功德來平衡功過。煉獄的概念出現

後,功德就可以用金錢來衡量;上帝的寬恕也依罪過的大小,而有不同的價碼。富人犯

罪過時,不必辛苦地累積同額的功德,掏錢就可以了事,代價大幅降低。

這種新贖罪方式,不就等於是鼓勵犯罪過嗎?消除罪過的成本已經降低,支付的方

式也方便了,有錢人做些從前不敢做的事也無所謂,因為他們付得起。教會是在追求利

Page 72: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72

潤極大化,但對某些罪過(例如造口業傷人),卻不易訂出贖罪的標準價格,只能依良

心程度和經濟能力自由奉獻。

前面說過,中世紀時的宗教市場競爭激烈(11 世紀至少有 19 種宗教),各自推出

「低價方案」(較容易被上天拯救)來吸引信徒。這等於是在「教義」市場上競爭,各

種宗教推出新教義吸引信徒;煉獄的觀念,就是天主教面臨強大市場壓力時,所推出的

新教義。這種教義在《聖經》內找不到根據,希臘東正教和基督新教,都不認同這種新

見解。伴隨煉獄而出現的,還有兩項新觀念:赦免與告解。

甚至連梵蒂岡的教皇也「向錢看」了。教皇 Clement 三世(1084-1110)上任的第

一年,就要求主教們募款供十字軍東征。他授權主教依「信徒的人品與獻金數量」,來

赦免他們的罪過。到了 12 世紀,為了支應十字軍東征,出售赦免已成為有系統的做法。

現在無法估算教會從贖罪和赦免中獲取多少金額,但知道教皇和地區性的教會,如

何分配金額:教皇通常可分得 1/3 或 1/2,有時甚至可分到 2/3。大地區的主教有樣學樣,

開始和轄區教會分享赦免和贖罪的利益,造成教會的「地方」與「中央」互搶財源。

這種「新產品」推出後,對天主教有哪些影響與利弊?教會「出售」的是「無形」

的產品,推出新產品的目的,是要鞏固市場的主宰性與信徒的「品牌效忠度」。地方教

會熟知教區內信徒的狀況(廠商對消費者很了解):教會知道哪些人有錢,哪些人犯過

哪些錯,哪些人良心不安,哪些人來教會告解過哪些不可告人的事。

如果廠商(教會)的訊息完整,又能提供獨占性的商品(教義),通常就能實施有

效的「差別取價」:對富人訂高價格、對小康者取中價位,對小市民收低價。梵蒂岡的

資料顯示:除了上中下三種價格外,蘇格蘭地區還有五種差別價格的制度,在某些地方

還出現過七種差別性的價格表。

這種貪財的行為,到馬丁路德提倡宗教改革時,就把煉獄的觀念當成反對天主教的

核心議題,其他較小的教派也跟著附和。基督新教宣揚要信徒直接和上帝溝通,不必透

過「中間人」(教士)來傳達上帝的旨意。基督新教走的路線,是要信徒直接向上帝懺

悔,要信徒保有較高的自覺性,透過自勵自勉自修來獲取上帝的慈憐。

路德派的新教義,其實也是在提供一種廉價的新宗教產品,讓信徒用很低廉的成

本,就可以和上帝直接溝通,逐漸搶走天主教的地盤。天主教在 11 世紀推出的新產品

(煉獄與寬赦),在競爭激烈的宗教市場曾經發揮功效。這種差別取價向錢看的做法,

Page 73: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73

替天主教累積了可觀的財富,五世紀之後被基督新教用更新的產品(教義),逐漸取代

天主教的主宰地位。

參考文獻

Ekelund, Robert, Robert Hébert and Robert Tollison (1992): “The economics of sin and redemption: purgatory as a market-pull innova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Organization, 19:1-15.

“Purgatory” (http://en.wikipedia.org/wiki/Purgatory)「煉獄」(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2%BC%E7%8B%B1)。

Page 74: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14 經濟閉關自守能撐多久?

我們常聽到因戰爭而被圍城的故事,例如明末清軍圍攻揚州城的慘烈,例如二次大

戰期間,俄國聖彼得堡被德軍長期圍困,餓死幾十萬人的地獄情狀。我們較少聽到閉關

自守的事,其實稍想一下,也可以找到幾個例子:(1)明代被倭寇侵擾後,規定「片板

不准下海」;(2)日本被美國 Matthew Perry 將軍(1794-1858)強迫開國(1852-4)之前,

不就採取鎖國政策嗎?(3)中國在毛澤東時代,不就是個「鐡幕」嗎?(4)金正日主政下

的北韓,也是在自我封閉、人民飢餓、領袖神格化的閉鎖狀態。

研究經濟鎖國的文章不多,Bernhofen 與 Brown(2004、2005)認為日本鎖國(沒

有國際貿易)與不鎖國(自由貿易)的 GNP,大概會有 8%到 9%的差異。這兩篇好文

章寫得太技術性,不易轉述。Douglas Irwin 寫了一篇故事性較強的文章,分析美國在

1807 到 1809 年間(傑佛森總統時期),因為採取貿易禁運(embargo)政策,造成 GNP

大約 5%的損失。那時期美國的對外貿易(貨物出口加上船隊的運費利益),約佔 GNP

的 13%;閉關自守的代價高昂,14 個月後就廢止鎖國禁運政策。

這件事發生在英法戰爭期間,這場打了非常久的戰爭,稱為 Napoleonic Wars(注

意:有個 s)。其中有一段較持續性的爭戰,大約從 1792 年 4 月打到 1815 年 11 月,拿

破崙在這段期間(1799-1815)統治法國,就以他的名字來指稱這段戰爭。英國想要封

鎖歐陸,所以禁止中立國(尤其是美國)的船隻進出。英國海軍在美國東岸巡邏,攔阻

美國船隻、上船搜索、逮捕船員、沒收船隻、貨物和其他財物,還指控美國的水手,說

他們是英國的逃兵。法國也有類似的作為,但沒英國那麼囂張。

美國對這種欺凌的反彈聲浪日高,但因國家弱小也無法強硬反抗,只有四條路可

走:(1)屈服於英國的欺壓;(2)對英宣戰,要求英國尊重美國船隊的權益;(3)對國內頒

布閉關禁運令,保護美國的財產不受外國欺凌;(4)對英國經濟報復。

Page 75: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75

英國又引發幾次事端後,美國政府決定閉關禁運,一方面保護本國船隻與船員免於

英國的騷擾;二方面要讓英國在航運與商品上產生困擾,逼迫英國改變政策。1807 年

12 月,傑佛森總統諮請國會通過禁運條例,國會很快就禁止美國船隻航向外國港口,

也禁止外國船隻從美國運出任何貨物。

禁運的效果很好,1808 年只有很少的(走私)美國船隻在歐洲港口出現。1800 至

1807 年間,美國船隻運載到英國的總貨量,每年約在 11 至 19 萬噸之間。1807 年 12 月

實行禁運後,1808 年運至英國的貨物,陡降到 3 萬噸左右(減少 80%);14 個月之後,

禁運令在 1809 年 3 月解禁,載貨量立刻跳回原先的水準(約 17 萬噸)。

為什麼在禁運期間,還有 3 萬噸的貨物載運到英國?主要是有商人不遵守禁運令,

因為海岸線很長,走私活動無法禁絕。另一方面,禁運令阻擋許多人的財路,也阻斷不

少人的生機,工商業都希望趕快廢止,尤以東北部的新英格蘭地區最積極。禁運令只撐

14 個月的另一項因素,是英法兩國不怕美國的威脅,完全不予理會。1808 年的美國實

力不足,本來想用禁運來要脅英法,沒想到自討沒趣,14 個月不到就破功了。

從進出口的金額來看,禁運期間(1807 年 12 月至 1809 年 3 月)的商品出口額,

從 1807 年的 4 千 9 百萬,跌到 1808 年的 7 百萬(減少 80%以上),出口利潤減少 64%。

進口方面,從 1807 年的 8 千 5 百萬,跌到 1808 年的 4 千 5 百萬(大約少了一半)。

美國那時的主要出口貨物,是煙草、麵粉、棉花、稻米,這四項貨物在 1807 年時,

佔出口總值的 2/3。在禁運期間,因為無法銷售到國外,導致稻米的批發價格下跌 50%,

棉花和麵粉跌了 30% - 40%,煙草跌了 20%左右。相反地,原先從外國進口的物品,在

禁運期間平均飊漲 1/3 以上。整體而言,這 14 個月禁運對進出口的打擊程度,相當於

美國把進口關稅提高到 60%。

Irwin 嘗試計算禁運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做了不同的假設條件與複雜的計算後,他

認為禁運大概使 1808 年的 GNP 減少了 5%。1807 年美國的 GNP 約為 6 億 8 千萬,減

少 5%等於損失 3 千 4 百萬美金,在那時候是個天文數字。2004 年台灣的 GNP 是 333,442

百萬美元,減少 5%就是損失 168 億美元,禁運一年的代價相當高。

當時的輿論界說:「禁運造成沿海各州癱瘓,然後向內陸各州蔓延。新英格蘭地區

受到嚴重打擊,物價跌了 3/4,國際貿易全部停擺。」美國的第一任財政部長 Alexander

Hamilton(1755-1804),早在 1794 年就指出禁運的可能後果:「禁運對我們的貿易會有

Page 76: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76

很沈重的干擾,對進出口的影響難以估算。國外的貨物價格會高得離譜,本國的貨物價

格,也會等比例地下跌。這會影響我們(國家)的收入和信用。這些狀況結合在一起之

後,會對整個社會產生最危險的不滿與失序,逼使政府不體面地受挫。這些嚴重的後果,

都不是由外在因素引發的。」

現在來看國會對禁運的態度。當時的議員有兩派:共和黨(Republicans)和聯邦派

(Federalists)。1807 年 12 月投票實施禁運時,共和黨有 82 票贊成實施,19 票反對。

1809 年 2 月表決是否要維持禁運時,共和黨有 33 票贊成維持,59 票反對。只間隔 14

個月,共和黨對禁運的態度截然相反。聯邦派對禁運的態度從頭到尾都很一致:全票反

對,零票贊成。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閉關自守的代價很高,明朝片板不准下海、毛澤東禁絕海外

關係、今日北韓的鎖國政策,事後都證明為不智之舉。

參考文獻

Bernhofen, Daniel and John Brown (2004): “A direct test of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advantage: the case of Jap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12(1):48-67.

Bernhofen, Daniel and John Brown (2005): “An empirical assessment of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gains from trade: evidence from Japa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95(1):208-25.

Irwin, Douglas (2005): “The welfare cost of autarky: evidence from the Jeffersonian trade embargo, 1807-09”,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3(4):631-45.

Page 77: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15 1918 年流行感冒的深遠影響

2003 年初台灣爆發 SARS 時,台北市和平醫院封院的事件,以及其他醫院有醫師

犧牲的情況,許多人都還印象深刻。當時升高中的基本學力測驗還因而延期,各型的口

罩嚴重缺貨,火車與汽車的乘客銳減。各國對 SARS 全力撲救,加上天氣轉熱(SARS

病毒怕高溫),狀況才控制下來。

接下來的另一個大威脅,就是讓全世界高度警惕的禽流感(avian influenza 或簡稱

為 bird flu)。這是候鳥在各國之間遷移,透過雞鴨、鳥類、豬隻,傳染病毒給人類的流

行感冒,有許多國家都有災情報告。台灣嚴密監控各種可能管道,撲殺不少從大陸走私

的鳥類。

目前威脅人類的是 H5N1 型病毒。H5N1 是什麼意思?H 是 Hemagglutintin(血球

凝集素),主要的功能是「與宿主細胞上的受體結合,以利病毒進入細胞中。病毒進入

細胞後,會接管細胞,合成大量的病毒蛋白質與 RNA,之後再將這些蛋白質和 RNA 組

裝起來,就成了新病毒。病毒要離開細胞時,神經胺酸酶(Neuraminidase,簡稱 N)會

切斷病毒與宿主的連結。」簡言之,H 是用來進入細胞的,N 是用來離開細胞的。(《科

學人》2005 年 12 月號頁 59)

H 有 16 種,N 有 9 種,H 與 N 的組合共有 144 種(= 16 x 9)。H5N1 表示:這種

病毒是由 H5 和 N1 組合成的。H1 到 H16 的編排順序,是依照病毒鑑定的先後順序編

號,N1 到 N9 也是依鑑定的時間順序排列。

1918 年的流感(不一定是由飛禽傳染,所以不能稱為禽流感),是 H1N1 型病毒株,

引發全球大流行,4 千多萬人喪命。1957 年的流感是 H2N2 型,全世界約 100 至 400 萬

人死亡。1997 年在香港流行的,是 H5N1 的禽流感,18 人罹病、6 人喪生。1999 年香

港有 H9N2 型流感病毒,感染 2 位孩童。2003 年在 8 個亞洲國家傳播 H5N1 型,同年

Page 78: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78

荷蘭有 1 千人感染 H7N7 型病毒。

2004 年 1 月,越南和泰國證實有 H5N1 型病例。2005 年 6 月,中國中部湖泊有 6

千隻野生禽鳥,死於 H5N1 病毒。同年在俄國、印尼、哈薩克、蒙古、越南都有 H5N1

型病毒的感染報告。(《科學人》2005 年 12 月號頁 50-1)2006 年在土耳其、匈牙利、西

歐,都發現有候鳥死於 H5N1 病毒。

以上是從生命科學的角度,來看流感病毒的基本特性,以及過去一百年間對人類的

威脅。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系的 Douglas Almond 教授,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這件事,把

焦點聚在:1918 年流感時受孕的胎兒,比流感之前和之後受孕的胎兒,成年之後的各

項健康指標,是否都明顯惡化?

醫學界對流感的衝擊,大都著重在流行時的威脅。現在經濟學界提出明確的證據,

指出流感的危害是長遠的,提醒大家不要低估這個重要的面向:懷孕受胎時期的外在環

境,會影響出生時的體重與成年後的各項健康。

1918 年的流感,是從 1918 年的 10 月到 1919 年 1 月,只有 4 個月期間。約有 1/3

的懷孕婦女得到禽流感,所以在 1919 年 6 月左右出生的嬰兒,有 1/3 可能在胎兒時期,

透過母體間接感染了。Almond 運用 1960-80 年間的十年普查資料(Decennial Census

data),發現 1919 年上半年出生者,教育程度較差,身體殘缺的比例較高,平均所得較

差,社經地位也較低。

但這項資料沒有健康方面的數據,所以他進一步運用 1984-96 年間的 Survey of

Income and Program Participation(SIPP)調查資料。這項資料共有 25,169 個樣本,都是

1915-23 年間在美國出生,在此項研究進行時,年齡為 60 到 82 歲之間的人士。

我們都知道,戰爭期間出生成長的人,因為營養不足,日後的身高體重與健康較差。

1918 年的流感影響更明顯:流感期間受孕出生者,在 SIPP 資料內的死亡率,是非流感

期間受孕者的 7 至 10 倍。若用統計迴歸來表示,受流感影響的胎兒,日後在整體健康、

聽力問題、說話能力、舉取物件、行走困難、糖尿病、中風這 7 項上,都系統性地表現

較差,而且在統計上非常顯著(99%)。

若把這 25,169 個人的出生日期,分成 1919 年第 1 季(1-3 月)、第 2 季(4-6 月)、

第 3 第 4 季,再做統計迴歸分析,結果更明顯:在第 1-2 季出生的人,也就是在禽流感

發生時受孕的人,上述 7 項健康指標都明顯地差(99%顯著水準);而同年第 3-4 季出

Page 79: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79

生者,這 7 項指標就明顯地改善(也是 99%顯著)。

這項研究的政策建議是:政府應該增加對胎兒健康的投資。長期而言,(1)這對全

國人力資本的健全性會有助益,(2)會減少許多慢性病的醫療費用,(3)減少許多社會福

利開支。

參考文獻

「禽流感專輯」,《科學人》2005 年 12 月,第 46 期,頁 37-60。徐明達(2003)《病毒的故事》,台北:天下雜誌。Almond, Douglas and Bhashkar Mazumder (2005): “The 1918 influenza pandemic and subsequent health outcomes: an analysis of SIPP data”,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Papers and Proceedings), 95(2):258-62.

Almond, Douglas (2006): “Is the 1918 Influenza Pandemic Over? Long-Term Effects of InUtero Influenza Exposure in the Post-1940 U.S. Population”, Journal of PoliticalEconomy, 114(4):672-712.

Barry, John (2005): The Great Influenza: The Epic Story of the Deadliest Plague in History。王新雨譯:《大流感:致命的瘟疫史》,台北:台灣商務(2006)。

Kolata, Gina (2001): Flu: The Story of the Great Influenza Pandemic of 1918 and the Searchfor the Virus That Caused It,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吉娜‧科拉塔(2002)《流行性感冒:1918 流感全球大流行及致命病毒之發現》,台北:商周出版。

Page 80: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16 戰爭與國家的形成

大家都知道,15 世紀之後西歐的經濟快速成長,有一項重要因素,那就是「國家

的興起」。如果沒有國家的資助,哥倫布怎麼有能力、有機會去發現新大陸?如果沒有

國家的力量,重商主義怎有可能蓬勃發展,締造出「日不落國」的大英帝國?中世紀的

莊園領主,從經濟發展的可能性來說,再怎麼有辦法都還是地區性的。美國休士頓大學

的 Richard Bean 教授,1973 年發表一篇論文,說明戰爭型態的改變,是造成現代國家

興起的主因。

14 世紀時戰爭型態的改變,使得盔甲型的騎士軍隊逐漸失去作用。15 世紀中葉時,

攻城用的大礮逐漸成熟,使得城堡也失去作用。15 世紀下半葉,歐洲開始出現「常備

軍」。15 世紀末時,軍隊的規模急劇擴大,主要是因為中央政府的稅收大增,軍隊的經

費也大幅增加。1450-1550 年間,歐洲出現由中央政府掌控的民族國家(nation-state)。

這些事件看起來獨立無關,其實有密切的因果。(1)步兵的戰鬥效率提升後,小國

寡民已不符經濟效益;中央集權化的國家,在國防優勢上比地方分權型的政府有利。(2)

15 世紀中葉火礮廣泛應用後,大幅提升「國家的最低效益規模」,減弱了封建領主對抗

中央政府的能力。(3)西歐的封建領主在 1500 年時,幾乎已經屈從中央政府,國王因而

取得完整的課稅權。(4)到了 16 世紀初期,軍隊的規模、政府的收入、政府對軍隊的投

資,都大幅增長。16 世紀末時,西歐不再是由領主割據的小國,而是被幾個大型國家

(英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荷蘭、波蘭、德國)分治。(5)這種局面能維持好幾

百年,主要是因為在政治與軍事上形成「新的均衡」。雖然各國之間大大小小的爭戰不

斷,但直到 1789 年法國大革命之前,主要國家的疆界很少改變。

為什麼經濟史學者會重視民族國家的興起?因為這種權力集中化的趨勢,對歐洲日

後的經濟成長很重要:只有在進入國家的層次後,海權與帝國主義才有可能。國家大型

Page 81: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81

化之後有哪些優缺點?優點是:(1)可貿易的地區變大,增進人員與物品的流通性。(2)

地大物博之後,可運用的資源較充足。(3)從前的封建領主,需要負擔自己的防衛開支;

軍隊國家化之後,有事時由國家調兵平息即可,全國的平均國防成本因而大減。(4)國

家大型化之後,較不易被鄰國欺侮併吞。以上這四點,可用一個概念來掌握:國家規模

經濟化之後,國防效益明顯提升。

但為什麼沒有出現統一全歐洲的超級大國呢?主因就是「規模報酬遞減法則」。國

家的規模愈大,複雜度就大增:不同的民族、語言、宗教,都會造成管理成本大增。以

14-16 世紀的運輸條件來說,國家太大就會出現「鞭長莫及」的困擾:對遠方或邊境的

掌握困難,超級大國反而成為沈重的包袱。超大型的國家就像超大型的企業,終究要分

割才好治理;但如果國家的規模太小,容易被併吞。所以今日英、法、義、西、德、波

諸國的大小,是長期經營之後的「最適規模」。

1400-1600 間,哪些因素決定國家的最適規模呢?Richard Bean 認為關鍵因素就是

「戰爭型態的改變」與「課稅權力的集中化」。中世紀是地方性的分權(封建領主),以

及非現代市場性的社會(小範圍內的商品交換);主要的武力是騎兵,只要能發揮防衛

功能即可,不需耗費大筆資金來裝備、大量養兵備用,這是小型政府喜愛的軍隊形式。

城堡型的厚石建築,已足夠防衛步兵與騎兵,如果打不進城堡,最簡單的辦法就是

圍住它。有時圍城好幾年,城堡內的糧食不足只好投降;但圍城者也有補給上的困難,

所以這就成了非軍事問題,而是備戰能力的問題。

到了 15 世紀中期,火礮改變了這個局面。1449-50 年間,法國的查理七世在 369

天內,攻下 60 座城堡。這種礮兵的裝備,需要許多資金與專業訓練,必須在國家的層

級才可能擁有,封建領主的城堡守勢因而瓦解。而要養這些昂貴的新型軍隊,必須先有

能力徵用社會的剩餘資源,也就是掌控課稅的權力。

若以國防軍費占 GNP 的百分比來說,羅馬帝國時約為 6%,中世紀的歐洲約 1%;

16 世紀時約 2%,18 世紀時是 6%至 12%,美國在第二次大戰後約為 10%。這些高額的

軍事開支,當然要靠國家的課稅能力。大體而言,15 世紀末期,英法兩國平均每人的

稅負額大約加倍,西班牙約增 10 至 20 倍。

這些稅從哪裏徵課呢?中世紀國王有自己的稅源:皇家土地的租金、封建領主稅和

各項關稅。打仗時,有錢人可以付錢請人代役,這也是國家的收入來源。此外英國有羊

Page 82: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82

毛稅、西班牙有牧羊人稅、法國有食鹽專賣稅。這些項目在戰時都無法增加,所以國家

有時被迫鑄「劣幣」來賺「鑄幣稅」。此外還有財富稅(所得稅)、消費稅、人頭稅。如

果還不夠,那只好向猶太商人借;日後若還不起,就抄猶太商人的家,沒收財產,驅逐

出境。

這些稅源太紛雜,用指數來表達較簡潔。以英國政府從每個國民所課的稅為例,若

1505-9 年間的稅收指數為 100,那我們會看到 1422-38 年間的指數是 59,1454-61 年間

是 43,1482-5 年間是 52。一個世紀後的大變化是:1598-1603 年間的指數大幅增至 123,

1628 年是 143,1640 年是 148。

戰爭對國家財政造成多大的負擔呢?英國愛德華三世時,在 1369-70 年間的戰事

裏,花在陸軍、海軍、外交、借債、賄賂、贖金的總額,大約佔全國支出的 70%。亨利

四世在 1413-22 年間的戰爭裏,花掉國家總預算的 2/3,以及他個人在法國的財產收入。

亨利七世時,在 1485-1509 年間的戰爭裏,只花掉和平時期預算的一半,這是最節省的。

伊麗莎白一世執政的最後 5 年(1598-1603),戰爭花掉政府總支出的 3/4。西班牙

Hapsburg 王朝在 1572-6 年間,也花了預算的 3/4 去打仗,真是「大礮一響,黃金萬兩。」

如果軍隊沒有國家化,政府的稅權沒有集中化,上述的事情根本不可能發生。這就是戰

爭開銷、國家形成、稅權集中三者之間,在西歐的交互關係。

我對明代北方的邊防經費(也就是九邊 13 鎮的糧餉開銷),做過一項研究,主要的

數字與結論如下。邊鎮糧餉是明代國家財政的一大負擔,邊防與財政危機可以説是一體

的兩面。有人說「明代亡於邊防」,以《萬曆會計錄》(1582)卷 17-29 為例,13 邊鎮官

軍與糧餉的編制,在萬曆初期(1570 年代)有官軍人數近 70 萬,軍費高達 8 百多萬兩。

這 8 百多萬兩,是萬曆六年太倉(國庫)撥給各邊鎮年例銀總額的 2.57 倍左右,是同

年太倉銀庫收入的 2.25 倍左右。邊鎮糧餉對國家財政的耗竭,並不亞於錢穆所指出的

三大項:內府、宗藩、冗官。

嘉靖 27 年(1548)到萬曆 45 年(1617)之間,從太倉(國庫)所支付的軍費銀兩

數,佔太倉歲出銀兩數的百分比,以萬曆 14 年(1586)的 53.37%最低。只有兩個年份

低於 60%;有 3 個年份在 60% - 70%之間;從萬曆 18 年(1590)之後,都超過 85%,

甚至有高到 97.25%者(萬曆 40 年)。分析嘉靖、隆慶、萬曆年間,邊防軍費占國庫支

出的比例之後,我得到三項結論:(1) 13 邊鎮糧餉是國家財政危機的主因;(2)若無邊鎮

Page 83: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83

的負擔,政府的財務結構應該會有明顯的改善;(3)若無北虜的侵擾,明代中後葉的經

濟會有更好的榮景,朝代的壽命也能顯著地延長。

參考文獻

Bean, Richard (1973): “War and the birth of the nation stat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33(1):203-21.

North, Douglass and Robert Thomas (1973): The Rise of the Western World: a New EconomicHist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劉瑞華譯《西方世界的興起》,台北:聯經,待刊)。

賴建誠(2008)《邊鎮糧餉:明代中後期的邊防經費與國家財政危機,1531-1602》,台北:聯經(中央研究院叢書)(http://www.econ.nthu.edu.tw/teachers/lai/index.html)。

Page 84: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17 有用的戰爭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大約有三百萬人死亡,損失全國財富的 1/4。1945 年

戰爭結束時,許多西方分析家預測,日本將淪為二、三流的國家。沒想到 30 年內,經

濟上就有「日本奇蹟」的驚人表現。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歷史系教授 John

Dower,1990 年在美國人文與科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 Sciences)發行的刊

物 Daedalus 上,發表一篇引人省思的文章:〈有用的戰爭〉。

他說太平洋戰爭雖然摧毀了日本,但也為日後的快速復興,提供三項重要的助力。

(1)鏟除老邁建設,重新設計新時代的架構;(2)破除舊勢力,方便日後的民主化與土地

改革;(3)政府積極扶植產業成長,發展海外市場。Dower 說他的主要目的,不是要替

戰爭說好話,希望讀者不要誤解。他的主要論點是:日本為了備戰,以及戰後的積極復

甦,刺激出日本的第二次產業革命。

日本的昭和時期(1926-89),大致可分成三個階段:(1) 1945 年之前的 15 年間,稱

為「黑谷期」,特點是軍國主義與高壓政權。(2)戰後美軍佔領期(1945-52),是「去軍

事化」與民主化的「新日本」時期。(3)從 1960 年開始的高經濟成長期,以及 1970 年

代之後的超級經濟強國期,也稱為「日本奇蹟」期。

對飽受日本侵凌的亞洲人,以及對一部分的日本人而言,1931-45 這 15 年間,確實

是段黑暗的悲劇期。Dower 提出一項論點,說日本戰後的「奇蹟」,其實在二次大戰之

前,或甚至在昭和的早期,就做好扎根準備,而不是戰後突然發展起來的。

想想看,日本在二次大戰期間,已有能力製造航空母艦,有火力強大的大和號、武

藏號戰艦,有性能優異的零式戰鬥機。這些先端技術的扎根,才是戰後產業迅速發展,

在國際市場稱霸的歷史根源。

說得更深一層,日本從明治維新(1866-69)開始,就在人才、制度、社會基礎諸

Page 85: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85

方面,做了長期的準備,才有能力在 1894-1945 這半世紀內,發動甲午戰爭、日俄戰爭、

中日戰爭、太平洋戰爭。二次大戰戰敗迅速站起來之後,有人說這是「新的日本」,其

實都是在延續過去的強韌命脈。

以戰後協助日本快速發展的重要機構為例,財政部(大藏省)、中央銀行(Bank of

Japan)都是戰前就有的組織。日本的 Cabinet Planning Board,早在 1937 年就設立了。

戰後舉世聞名的「通商產業省」(Minist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y, 簡稱 MITI

或通產省),前身就是 1922-43 年間的 Ministry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第二次世界大戰造成多大損失呢?日本政府估算過,大約摧毀了全國財富的 1/4,

相當於 1935-45 年間的全國總產值,此外還要加上海外資產的損失(約 2 百億美元)。

日本敗了,許多地方被夷為平地,但也提供一個全新開始,以及更上一層樓的好局面。

重要的是,在戰前已經培養好的科技人才、教育體系、生產與設計的能力(例如戰前日

本的商船建造能力,世界排名第三)。

戰後能迅速興起的另一項重要原因,是日本不准擁有軍隊,只能有防衛性的自衛

隊,政府把昂貴的軍備資源,轉投入「拼經濟」。戰後有 11 家主要的汽車製造廠(如豐

田、日產、五十鈴),其中只有本田汽車是戰後創辦的;之外的十家在戰爭期間,一直

都是軍需品的供應者。這些廠商在戰前就能生產戰鬥機、坦克、戰艦、精密儀器,戰後

轉型為「經濟戰士」,一點困難也沒有。

在金融體系方面,世界聞名的野村證券(Nomura Securities),1925 年就創辦了。

日本最大的電器製造商日立(Hitachi),是 1910 年創辦的;排在日立後面的東芝(Toshiba)

電氣,是 1904 年設立的。在人才培養方面,1930-45 年間總共訓練出 4 百萬有現代觀念

的工人;1935-45 年間,技術學校的總數,從 11 所激增至 4 百所;戰前日本全國人口中,

高中學歷者的比例,是全世界最高的。

戰前的大財團,雖然被佔領的美軍強制解散,但 1960 年代起,財團又迅速興起。

有歷史悠久的三井、三菱、住友財團,也有新的銀行團出現,如富士、第一勸業、三和。

1927 年時,日本有 1,400 家一般性的商業銀行,1931 年時銳減到 683 家,戰爭末期只

剩 61 家,戰後就只剩幾家超大型的銀行。這些數字表示:日本金融界在戰前就開始合

併化、大型化、集團化。

以上的簡要說明,證實日本戰後的奇蹟,其實一點也不必驚訝:這是從 19 世紀下

Page 86: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86

半葉的明治維新開始,長期深耕的必然結果。現在來看第二個問題:第二次大戰如何幫

助日本浴火重生?主要有三項:1946-48 年間的土地改革、去軍事化(自衛隊化)、民主

化(非天皇化)。合稱為戰後三大改革,都是由占領軍(麥克阿瑟元帥)主導,主要目

的是打破舊的社會勢力。

為什麼這三項改革會成功?主要是美國占領軍的強勢推行,日本社會在戰敗的劣勢

下,也不得不遵從。但「內應」還是很重要:知識界與學術界支持革新,農村人口歡迎

土地改革,美軍占領下的行政效率高,政策容易落實。簡言之,戰後舊勢力瓦解,這些

改革不是由「看不見的手」默默完成的,而是由「看得見的腳」積極落實的成果。

美國占領部隊由上而下的強勢作為,消除了共產黨的活動空間,也為日後的行政體

系設定新架構。在經濟方面,政府有效掌握數額不大的外匯存底,制定新的產業政策,

確立「經濟治國」的路線。一方面是計畫性、干預式的政府,另一方面採取自由市場經

濟(但非自由放任),同時具有下列風格:(1)新重商主義的國家路線;(2)有個「精明」

的政府在規畫指導;(3)各種經濟資源(如金融、原物料),在政府整合下發揮出「網脈」

的效果。

簡言之,戰後的日本是個有明顯目標要追尋的國家,內部又有激烈的競爭制度,可

說是政府強力介入的資本主義國家:企業大型化、政治保守化、國防最小化。這些改變,

若不是經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而且在敗戰後被美國占領,恐怕也不易在原有的基礎

上,在 30 年內就創造出「日本奇蹟」吧!如果沒有二次大戰,日本在經濟上的成就,

恐怕反而不如今天。這就是「創造性的毀滅」?所以戰爭是必要的罪惡?

參考文獻

Dower, John (1990): “The useful war”, Daedalus, 119(3):49-70.

Page 87: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18 擴大內需是日本經濟成長的關鍵?

二次大戰後,「經濟發展」成為經濟學的重要研究領域。幾十年間的研究,得到一

項共同的認知:出口是經濟成長的引擎,貿易對新興國家的成長尤其重要。戰後經濟成

長最快速的國家,是從被夷為平地之後迅速興起的日本。1950-90 年間,日本在全球貿

易體系中的重要性,已是舉世公認:日本的外匯存底長期穩居世界第一,第二名是西德,

第三名是以「一滴外匯一滴血」積極累積外匯的台灣。(2006 年 10 月底,台灣的外匯

存底為 2,618.21 億美元,世界第 3 名。第 1 名是大陸,2006 年 10 月底破兆;第 2 名是

日本)。

牛津大學經濟系的 Andrea Boltho 博士,運用 1913 至 1990 年間的各種統計數據,

告訴我們說:外銷並不是日本經濟成長的引擎,真正重要的,是日本國內市場的大幅增

長。換句話說:國內需求(內需)才是經濟成長的主力,尤其是 1952-73 這段關鍵性的

快速繁榮期。大家所看到的優異出口表現,其實是國內市場需求成功之後的必然成果。

外銷對日本經濟確實有過助益,但並非不可或缺的原動力,而是在景氣衰退時,幫助景

氣加速回升的助力。

整體而言,在 1885-1990 這一百年間,日本只有 1885-1913(中國辛亥革命之前)、

1937-52(中日戰爭至戰敗復原前),這兩個時段的經濟成長率較差。以國內生產毛額

(GDP)的成長率來說,日本和先進國家(OECD)的對比是:

日本 OECD

1885-1913

1913-37

1937-52

2.7%

3.7%

0.7%

2.6%

1.6%

2.1%

Page 88: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88

1952-73

1973-90

9.0%

3.9%

4.0%

2.5%

此表顯示,日本經濟成長最驚人的時段,是 1913-37、1952-73、1973-90。學界有兩種

對立性的見解。

(1)明治時期,日本的出口以蠶絲為主,對外採取高關稅來保護國內產品,主要的

競爭者都在國內。日本從 1911 年到 1970 年間,對內延續這種高關稅的保護政策,對外

採取積極的出口政策,才會有這麼高的成長率。

(2)另一種看法是:日本在高關稅保護期間(1970 年代初期之前)的經濟成長,基

本上是國內市場的大幅成長期(擴大內需),帶動了大量生產,進而提高品質與降低成

本,才能在 1970 年代的國際市場迅速崛起,維持至今日的雄霸地位。

這兩種見解都有研究結果支持,Boltho 提出新的證據,用簡潔的圖表來支持第(2)

種見解。他認為 1895-1990 年間,日本的經濟成長三部曲是:(1)進口國外先進產品,(2)

國內市場增長,(3)進國際市場。

要怎麼證明呢?他先做簡單的 Granger 因果分析:(1)是出口的成長導致 GDP 的成

長呢?(2)或是反過來,GDP 的成長帶動出口的增加?他以 1913-37、1952-73、1973-90

三個時段,來做因果分析,結果很明顯:(1)出口對 GDP 的成長沒有因果關係;(2)相反

地,GDP 的成長對出口有顯著因果。

接下來看第二項證據:日本的出口額在二戰後大幅增長,是否因為採低價競爭?

Boltho 對比(1)日本出口品的國內批發價格變動幅度,(2)國際競爭對手出口品的價格變

動程度。答案是:確實,日本出口品價格下降的幅度,比國際競爭對手來得大,但差距

並不明顯到足以解釋,為何在同一段時間,日本的出口量會如此鉅額上升。也就是說,

價格競爭應該不是關鍵,產品的新穎性與品質的可靠度可能更重要。

第三項證據是出口數量的變化。1913-90 年間,日本出口額的成長率,都明顯高於

全世界的平均出口成長率。讓人較意外的是:雖然日本的出口成長率很驚人,但國內市

場的成長率更驚人;在不同的時段都是如此,顯示國內市場更是 GDP 快速成長的主因。

第四個要考慮的因素是,日本是否採取低匯率政策,讓日圓被低估,刻意用貶值來

刺激出口?我記得 1960 年代讀初高中時,一直有個印象:10 日圓等於 1 台幣,40 台幣

等於 1 美元,也就是說 1 美元等於 4 百日圓。1990 年代末期,日圓已升到 100 日圓等

Page 89: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89

於 1 美元(升值 4 倍)。

這是個人的印象,Boltho 提供我們一條趨勢圖:在 1949-90 年間,若以 1949 年日

圓與美元的匯率指數為 100,那我們會明顯看到,這 40 年間的日圓升值得很快,從來

沒跌入 100 以下,甚至一路上升,到 1988 年時,指數已突破 200。所傳達的明顯訊息

是:二戰後日圓的走勢比美元強勁,日圓的實質購買力增強兩倍以上,完全沒有被低估,

不是採貶值政策來刺激出口。

第五項是我認為最有力的證據,對比重要產業的三項數值:生產額、出口額、進口

額。以汽車業為例,日本在 1950 年代初期,就開始生產汽車,數量增長得很快。到 1958

年左右才開始外銷,數量也增長得很快。在進口方面,在 1950 年代初期有少量進口(工

業用車為主),1958 年時就幾乎不進口了,1960 年代才再度進口,數量雖有增加,但遠

少於出口的數量。汽車業是個顯著的代表:在國內市場增長之後,才開始出口。

這種情況在機車、鐘錶、機械工具、電視業表現得更明顯:國內大幅生產的時間與

大幅出口的時間,在機車業是相差 10 年,鐘錶業差 13 年,機械工具、電視都差 8 年。

這幾項產業都是日本在國際市場上的強項,但毫無例外地,都是國內市場比國外市場更

早成長。

這種時間的落差,在上述的「傳統產業」很明顯。1970 年代起的「新興產業」,國

內市場與國際市場興起的「時間落差」,就明顯縮小了。電子計算機、影印機、電視螢

幕、傳真機這類產品,都是在國內市場興起之後兩三年內,就在國際市場上大放異彩。

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有兩點相同:國內市場較早起步,國內需求大於國際需求;但有一

點不同:新興產業占總出口金額的比例並不高,1970-90 年間只占出口總值的 4%。

上述的五項證據,支持 Ohkawa 與 Rosovsky 在 1973 年發表的見解:日本的出口成

長率很高,是因為日本的經濟成長率很高;而不是因為出口的成長率高,才導致經濟的

成長率高。

參考文獻

Boltho, Andrea (1996): “Was Japanese growth export-led?”, Oxford Economic Papers,48:415-32.

Ohkawa, K and Henry Rosovsky (1973): Japanese Economic Growth, Stanford UniversityPress.

Page 90: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19 為什麼猶太人會被抄家?

中世紀的西歐,時常有猶太人借錢給國王之後,被賴債、抄家、驅逐的故事。英國

的愛德華一世(Edward I,1239-1307)、法國的菲利普四世(Phillip IV,1268-1314)都

做過這種事。有了賴債和抄家的惡名,還有誰敢借錢給國王?為什麼國王會做這種殺雞

取卵的事?精明的猶太人,為什麼還願意拿自己的財富,換取被抄家驅逐的風險?

納粹對猶太人的驅逐,是滅絕性的;中世紀國王對猶太人的抄家,是選擇性的(針

對特定家族)。國王缺錢向猶太人借款,基本上是互利的事,有借有還才能長期共生,

為什麼古今中外的抄家事件,受害者都是親信大臣或密切往來的富商?

以中國為例,明朝萬曆皇帝抄了他童年玩伴太監馮保的家,據朱東潤《張居正大傳》

第 14 章說,「在查抄馮保家產的時候,得金銀一百餘萬,珠寶無數,神宗開始領略查抄

底滋味。」首輔內閣大學士張居正逝後,萬曆皇帝也抄了他的家,還把他兒子下獄。「居

正兄弟和諸子底私藏,都搜出來,一共得到黃金萬餘兩,白銀十餘萬兩。這是很大的數

量,但是問官們還不滿意,他們重行拷問,要張家招出寄存宅外的二百萬銀兩,…」

猶太人為什麼要貸款給英國國王?賺利息是基本目的,更重要的是希望國王保護他

們的財產權。結果呢?歷史一再顯示:開始時,國王有禮貌地向猶太人借錢,也依約定

還錢,就像萬曆皇帝請張居正當他的啟蒙老師一樣。幾十年之後,皇帝對張居正的嚴正

與權勢起了反感,英國國王發現猶太人長期吸了太多的血,最後的結果都一樣:抄了「金

主」(猶太人)的家,也抄了「太子太傅」(張居正)的家,果然是伴君如伴虎。

為什麼中國皇帝和英國國王,都會做這種忘恩負義的事?為什麼殺雞儆不了猴?原

因很簡單:有誰能(敢)阻擋?況且四周不知早有多少人,對張居正和猶太人深懷怨恨,

必欲除之而後快。國王向猶太人借的錢愈多,心裡就愈不舒服;等到哪一天覺得還不起,

乾脆找個罪名把金主殺了。從權力不對稱的角度來看:黑道老大向我借的錢,我也只能

Page 91: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91

禮貌地暗示,我敢明白催討嗎?

為什麼英國的愛德華一世,會做殺雞取卵的事?因為他找到另一位重要的金主:義

大利的金融商人。義大利人不只是貸款的金主,他們還向英國買羊毛、付關稅。1290

年左右,猶太人已不是愛德華一世的重要金主,國王想到過去被猶太人敲過大竹槓,現

在已另有金源,舊恨湧上心頭,就把無力反抗的猶太富商抄家驅逐了。法國的菲利浦四

世,對 Templar(聖殿騎士)也下過類似的毒手。

難道猶太人不會團結起來,要脅不再貸款給國王嗎?放款收利息時,他們之間是競

爭性的,國王一方面利用他們的競爭關係,支付較低的利息;二方面在抄家時,也不是

全部撲殺,而是選擇性地抄幾家,然後對從前沒做到國王生意的猶太商人示好。這種手

法一方面可以讓這群鵝持續生蛋,二方面又可挑出最肥或最討厭的鵝殺給大家看。

法國的諾曼地公爵(Duke of Normandy,又稱為 William the Conqueror),在 1066

年侵入英格蘭,稱為 Norman conquest of England(諾曼征服)。這次征服使英格蘭受到

歐陸的影響加深,改變了英格蘭的文化與語言。在此之前,英國沒有猶太人,他們是在

諾曼征服的早期來到英國,在非猶太社區內只准從事借貸業,並受到國王的保護。亨利

三世時(1216-72),對猶太社群課「沒收稅」(confiscatory taxes)。愛德華一世延續這項

政策,在 1290 年反猶風氣大盛時,把猶太社群驅逐出英國。

以下是 1066 年(諾曼征服)至 1290 年(大驅逐)之間發生的事。亨利三世在對猶

太人抄家之前,先對猶太人課重稅,約占全國總收入的 1/7。要課到這麼多稅金,國王

必須先保護猶太社群,允許他們的資金大幅成長,協助猶太人收回所貸出的資金。具體

的做法是在 1190 年代規定,所有的貸款都必須向當局登記,這有兩項好處:保障猶太

人可收回貸款,國家方便向猶太人課高稅。

開始時,猶太人只借錢給平民百姓,範圍幾乎遍及全國。三、四位住在倫敦較有規

模的猶太商人,和貴族階級有資金來往,其中有一位更大戶的猶太人,開始借錢給皇室。

利息有多高呢?通常以每英鎊每星期付幾便士的形式交付。每鎊有 240 便士(1 鎊有 12

先令,每先令有 20 便士 = 12 x 20 = 240),如果每鎊每星期付 1 便士的利息,等於是年

利 21.66%(這不是複利,因為猶太人不准收複利)。

當時猶太人所收的年息,介於 21.66%和 43.33%之間;在特殊的情況下,會高達 60%

或甚至 87%。同一時期,南歐的行情就低多了:義大利約在 23%至 37%之間,西班牙

Page 92: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92

是 20%。英國在此時期的通行利率約是 43.33%,也就是每鎊每星期要付 2 便士。在這

種不合理的高利下,金融市場只要出現新的資金管道,猶太人就立刻被排擠。

最早出現的競爭者是義大利人,他們在歐洲各地累積了豐富的經驗,建構了複雜的

政治與經濟網絡。義大利人在 1223 年左右,開始進入英國市場,到 13 世紀中葉時已經

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義大利 Lombard 地區的金融商人,在理查國王(Richard,1189-99)

和約翰國王(1199-1216)時,已經開始貸款給皇室,到亨利三世(1216-72)時,貸款

金額開始大幅增加。

皇室對義大利金融商人的態度相當不同:貸款時不需強制登記,也就是說,日後不

需課稅,也不必擔心會被抄家驅逐。有人說這是因為宗教上的歧視:義大利人是基督徒

(Christian),而猶太人不是。如果猶太商人改信基督教呢?不行,國王會沒收改宗者

的家產。

為什麼皇室要抄猶太人的家?最常見的說法是:因為打仗需要一大筆錢,在嚴重缺

錢情急之下,被逼得剖開垂手可得的「大撲滿」(猶太富商)。猶太人長期放高利貸,早

已累積深厚的民怨,誰曰不可殺?抄沒有國家保護的猶太人最省事,難道皇室會向國家

富強的義大利金融商人下手?英國驅逐猶太人之後的 16 年,法國卡佩王朝(Capetian)

在 1306 年,也對猶太人做了同樣的事。

法國的猶太人資料較缺,但基本狀況和英國類似:皇室希望猶太人提供資金,一方

面活絡資本市場,二方面可增加稅收,這是找鵝來下蛋。如果皇室找到另一批鵝(義大

利的金融商人),就開始討厭猶太人。一旦發生戰爭需錢孔急,就把原先會下金蛋的鵝

宰掉,來填補錢坑的深淵。猶太人借錢給皇室是一種共生關係,英法兩國例子都顯示:

這種關係不能共患難。沒有國家的保護,猶太人注定是刀俎下的魚肉。

參考文獻

Barzel, Yoram (1992): “Confiscation by the ruler: therise and fall of Jewish lending in theMiddle Ages”,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35(1):1-13.

Veitch, John (1986): “Repudiations and confiscations by the medieval state”,Journal ofEconomic History, 46(1):31-6.

Page 93: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20 為什麼阿米許人的經濟表現較差?

「阿米希人(Amish)是美國和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群基督新教再洗禮派門諾會信

徒(Mennonite),以拒絕汽車及電力等現代設施,過著簡樸的生活而聞名。阿米希是德

裔瑞士移民後裔組成的傳統、嚴密的宗教組織,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他們不從軍,不

接受社會福利,或接受任何形式的政府幫助,許多人也不購買保險。大多數阿米希人在

家說一種獨特的高地德語方言,又稱為賓夕法尼亞德語;而所謂的「瑞士阿米希人」則

說一種阿勒曼尼語的方言(他們叫它「瑞士語」)。阿米希社區分成若干個團契。本條目

主要介紹保守的、舊教條團契。新教條團契使用汽車和電話,但是他們也自認是阿米希

人。」(引自「維基百科」)

2006 年 10 月 2 日《中國時報》A14 版報導:一位送牛奶的貨車司機,疑似為了 20

年前的兒時宿怨,攜帶大批槍械,闖進賓州藍卡司特郡巴特鎮的阿米許社區,在只有一

間教室的小學,射殺 11 名女生,其中 5 人死亡,凶手舉槍自盡。這件「屠殺案震驚全

美國,而阿米許社群與世隔絕的生活和教育方式,也再度引起外界的好奇。」

阿米許的起源,要從 16 世紀宗教改革初期說起。基於對舊教會腐敗的不滿,在瑞

士的蘇黎世發起「再洗禮教派運動」(Anabaptist movement)。其中以 Menno Simons 領

導的門諾教派(Mennonite),發展為勢力最大的一支,主張將宗教信仰實踐在單純樸素

的日常生活中。到了 17 世紀末,門諾教派中有一位 Jacob Amman,帶領一批信徒自立

門戶,自稱 Amish 或稱「阿曼門諾」。主要分佈在瑞士、德國和中歐某些地區,主張回

歸儉樸生活,與現世做更嚴謹的隔離。

18 世紀初,阿米許信眾受到宗教迫害,分兩批(1700 年代與 1815-60 年間)逃往

美國。最初落腳在賓州,之後逐漸散布至愛荷華、密西西比、印第安那、伊利諾、密西

根。他們的外觀很容易辨識:成年男子穿黑衣留長鬚,女子把長髮挽成髻,著深色連身

Page 94: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94

裙。

現代的阿米許人,仍然保留傳統的生活方式,經濟方面的成就,自然比不上一般美

國人。如果回溯到 19 世紀下半葉,他們在農業上的表現,也比不上非阿米許人嗎?難

道是他們較不勤奮?或另有宗教或文化上的因素?Metin Coşgel分析 1850-80 年間,愛

荷華州密西西比河西岸 Johnson 郡兩個鄉鎮(Sharon 與 Washington)的資料,顯示阿米

許人的農業生產力明顯較差。

挑選這兩鎮來研究的原因是:(1)這是當時阿米許人最密集居住的地方;(2)對新的

農業技術還沒排斥;(3)鄰近地區有非阿米許農民,可以對比農業經營型態與收益;(4)

1850、1860、1870、1880 有過 4 次農業調查,提供許多可供分析的細節資料。

作者希望了解三項問題:(1)在相同的環境與科技條件下,阿米許人與非阿米許人

在經濟上的表現,是否有明顯的差異?(2)經營效率的差異,是否受到耕作方式與投資

型態的影響?(3)而耕作與投資型態的差異,是否又受到宗教與文化因素的影響?

外界的認知,是阿米許人排斥機械性的工具,所以農業生產力應該比非阿米許人

差。其實反對使用耕耘機是 20 世紀的現象,19 世紀時阿米許人還有過農業工具上的發

明。另一種想法是:阿米許人在歐洲受到宗教迫害,只能在地質較差的地方求生存,他

們必須更勤奮,農業技術必須更精湛,才能在農業上有所成就,來榮耀上帝。也就是說,

他們的宗教信仰,必然對農業生產力有積極的助益。表 1 對比阿米許與非阿米許的農業

經營成果。

1850 1860 1870 1880

收入∕成本的倍數比

阿米許

非阿米許

3.98

5.45

4.13

5.29

3.28

4.48

2.67

3.09

每英畝的營收額$

阿米許

非阿米許

6.67

6.13

12.26

12.45

14.36

16.39

9.18

17.78

農家戶數

阿米許 3 28 73 94

Page 95: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95

非阿米許 45 108 203 237

整體而言,我們可以看到,1850、1860 年代時雙方差距不大。到了 1880 年代,以

每畝的營收額來看,雙方的差距就很明顯了(9.18 比 17.78)。阿米許族人互助的情形很

常見,相互幫忙耕種收割也是常態,這些都可以減少雇工支出。為什麼在農勞動成本明

顯減少的情況下,農業收益反而比非阿米許人差?

有一種可能性是:非阿米許農人追求利潤極大化,傾向於挑選市場價值最高的作

物,單一專業化生產。而阿米許人較不和外界貿易,在分散風險以及追求自保的考量下,

必須種植基本生活的作物,也就是說,阿米許人的心態讓他們避免生產專業化。

1850 年時,阿米許農戶平均生產 6.7 種作物(非阿米許 6.1 種),1860 年時 6.7 種

(非阿米許人 6.5 種),1870 年時 9.6 種(非阿米許人 8.5 種),1880 年時 13.2 種(非阿

米許人 10.5 種)。這項數字顯示,1850-60 年間雙方幾乎無差別,1880 年時相差將近 3

種。但作物總類數量的差別,應該不足以解釋表 1 內農業收益的差異,因為分散作物不

至於導致成本明顯高升,或收益明顯下降。

再考慮另一項因素:會是由於阿米許人的生產工具較差嗎?應該不會,因為那時的

機械動力農具尚未普及。阿米許人反對使用騾子,因為那是馬與驢的混血,而且沒有再

繁殖的能力,是違反自然的東西。此外就看不出阿米許人的工具較差。

另一項可能,是阿米許人對土地的投資過高。也就是說,即使農業產出與非阿米許

人相同,收益與投資之比也會明顯降低。現在來看表 2 的對比。

1850 1860 1870 1880

平均每戶的農業資產額

阿米許

非阿米許

1262

1201

3174

2817

6957

4927

6923

5253

從上表可以看出:阿米許人對農地的投資,明顯高於非阿米許人。有什麼理由讓他

們這麼做?較可能的解釋是:他們希望自己的農地有較高的價值(較肥沃、灌溉佳、運

輸便利),下一代才會更有意願繼承,讓社區的延續性更長遠,阿米許的宗教與文化保

Page 96: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96

持得更完整。具體的做法,是長輩替兒子準備好耕地,在農業資產上長期大量投資,希

望他們成年後不要四散。

有數字能證明阿米許人長大後,離鄉的比例較低嗎?簡單的算法,就是計算

1860/1870 兩次農業調查期間,還居留在同一社區的孩童比例:阿米許人有 28%,非阿

米許人只有 7%。1870/1880 那次調查就更明顯了:阿米許人有 53%,非阿米許人只有

12%。這表示父輩的土地遺產,對阿米許人「根留原地」的傾向,有很明顯的效果。同

樣地,若計算「子承父業」的比例,阿米許人也是明顯超出。

結論是:阿米許人為了文化與宗教的完整和延續性,會把大部分的資金投入購買與

改良土地;可用的業務資金相對就少,農業生產力因而比不上非阿米許人。他們寧可追

求族群的延續性,而犧牲經濟上的收益。這是一個顯著的例子,說明文化與信仰確實會

影響經濟成就。

16 世紀宗教改革時,有人觀察到:「天主教徒睡得好,基督教徒吃得好。」那是因

為天主教追求內心平靜,較不鼓勵追求財富。而基督新教(Protestant)則鼓勵勤奮節儉,

用財富來榮耀上帝。這是 Max Weber 的著名學說,但 R. H. Tawney 反駁這種邏輯。這

是個曾經引起大爭辯的公案,內容相當複雜曲折,順便提到供讀者思考:文化與宗教會

影響經濟成就嗎?

參考文獻

Coşgel, Metin (1993): “Religious cultur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of the Amish, 1850-80”,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53(2):319-31.

Hostetler, John (1993): Amish Society,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4th

edition.

Page 97: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21 金本位是傳遞大恐慌的元兇?

經濟史學界有一種說法:大學部的經濟史課程,通常只有一學期(3 學分),其實

只要教「1929 年經濟大恐慌」這個題材就夠了。為什麼?第一,這個題材引發許多大

爭辯,都尚未有定論,例如:大恐慌的起因為何?為何這麼快就傳佈到全世界?它是如

何終止的?各國政府有過哪些有效的作為?第二,大恐慌所牽涉的主題眾多:貨幣危

機、匯率政策、利率政策、農業政策、國貿政策、金融危機、產業政策、社會福利措施。

上述的眾多題材,一星期上兩次課,也只能大概觸及,何況還有談不完的個案(美、日、

英、法、德、南美洲、中國)研究。

1929 年大恐慌的起因,主要有三種說法。(1)產業結構說:1914-8 年第一次世界大

戰期間,歐洲經濟嚴重破壞,戰後復興重建時,必須向美國購買建設物資(如鋼鐵)與

生產設備。在國外市場的強烈需求下,美國工業界迅速擴張生產。十年之後到了 1928

年時,歐洲的重建已告一段落,對美國的物資需求銳減。1918 年後大幅擴張產能的美

國產業,在海外市場急劇縮減之後,面臨景氣衰退,開始裁員,導致全面性的經濟恐慌。

(2)貨幣政策說,這是以芝加哥大學經濟系教授 Milton Friedman(1912-2006,1976

年諾貝爾得主)為首的論點。他們認為造成 1929 年大恐慌的主因,是聯邦儲備銀行

(Federal Reserve Bank,類似中央銀行)在這段期間,不恰當地減縮貨幣供給量,造成

物價大跌、股市下跌,導致世界性的災難。

(3)金本位體制說。它的背景是金銀複本位,意思是說:黃金與白銀都是中央銀行

用來發行貨幣的信用準備,國家規定黃金與白銀之間,有固定的交換比例(19 世紀中

期約 15.5 比 1);任何人都可以拿紙幣,向銀行換回等值的黃金或白銀。這套複本位制

在歐洲已實行數百年,到了 1870 年左右,以英、美、法、德為首的列強,因為國際銀

價大貶,逐漸放棄白銀的貨幣功能,改採黃金單一本位制,簡稱金本位制。

Page 98: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98

金本位制在 1880-1910 年代運作得很好,在 1914-8 年世界大戰期間中止運作。當

時執世界金融牛耳的英國,直到 1925 年才又回復金本位,但只撐了 6 年,到 1931 年 9

月就再度脫離,全世界的金本位制就逐漸崩潰了。

1914-31 年間,金本位制可說是多災多難。最主要的原因,是金本位制國必須公告

幣值,例如 1 英鎊等於多少公克的純金。理論上,任何持有英鎊的人,都可以向英格蘭

銀行換回公告價值的黃金。也就是說,金本位制是一種固定匯率制,英國在經濟衰退時,

必須苦撐住這個匯率,目的就是要維持金本位制的基本特徵:鈔票與黃金之間的自由(與

強制)兌換。

英國的經濟實力衰落時,以凱恩斯為首的經濟學家,大力主張脫離金本位。他們認

為 1880-1910 年代的金本位,確實給大英帝國帶來世界金融領袖的榮耀,但第一次大戰

後,金本位反而成為英國的金腳鐐(golden fetters)。凱恩斯說:「很少英國人不想敲開

我們的金腳鐐。」

只要是金本位的國家,在 1920 年代都明顯感到金腳鐐的桎梏。兩次世界大戰之間

(1918-39),有 60 個國家是這個黃金俱樂部的會員(詳見 Lawrence Officer 論「金本

位」文章的表 2)。依照金本位的基本定義,這 60 個國家的貨幣,都必須保持固定的黃

金含量,也就是說,必須讓持有該國貨幣的人,隨時可以兌換公告價值的黃金。

在全球性的金本位體制下,這 60 個國家等於是穿上同一條黃金做的褲子,好處是

匯率穩定,有助於國際貿易與金融交易。缺點呢?如果有一家失火,黃金俱樂部的會員

國,很快就燒成一片火海。1920 年代時的美國,已逐漸取代英國,成為國際金融的要

角。1929 年美國發生經濟大恐慌,這隻大象一倒,透過金本位的連鎖反應,很快就把

英法德以及黃金俱樂部會員國全部拖下海,有人說這是「金腳鐐的溺斃效果」。

中國那時因為太窮,沒有資格參加金本位,仍然延用老舊的銀本位:對外的貿易、

結算、清償都用白銀計算。主要國家都採金本位的固定匯率時,中國採銀本位的浮動匯

率(與金價脫鈎)。1929 年大恐慌時,由於有銀本位這道防火牆的保護,對中國經濟的

衝擊就減緩許多。

故事扯遠了。現在回來看前面說的「大恐慌三說」:產業結構說、貨幣政策說、金

本位制說。我們把重點放在金本位說,因為前兩說已有許多人發表過無數論文,而金本

位說是 1990 年代初期才興起,主要的倡說者是柏克萊經濟系的 Barry Eichengreen 和

Page 99: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99

MIT 經濟系的 Peter Temin 兩位教授,

以下引述 Eichengreen 的名著《金腳鐐》(Golden Fetters,1992)序言首頁的首段

見解:「1920 年代的金本位,給 1930 年代的大蕭條(或大恐慌)鋪下了舞台。主要的

原因,是金本位制提高了國際金融體系的脆弱性。美國經濟的不穩定,就是透過金本位

制,散佈到世界各地。金本位制把美國初期不穩定的衝擊放大,金本位制也是讓經濟穩

定政策無法落實的主要障礙。由於金本位制的僵硬規定,使得經濟決策者無法防止銀行

業倒閉,也無法阻擋金融恐慌的散佈。基於上述的各項原因,國際金本位制成為世界性

大恐慌的核心因素。基於同樣的原因,必須在放棄金本位制之後,經濟復甦才有可能。」

證據何在?Eichengreen(1992)和 Temin(1993)提供各種面向的統計,在此只需

提出黃金俱樂部會員國的物價同步變化即可。若把 1929 年英美德法的物價都設定為

100,我們很清楚地看到,在 1929-32 年間,這四國的批發物價指數同步下跌,在 1929-30

年間還幾乎重叠。要到了 1932 之後,因為各國的對策不同,物價走勢才有明顯的不同

走向。

舉個反例。前面說過,金本位國家的幣值,必須和黃金價格密切連繫(所以稱為固

定匯率),中國在銀本位下,幣值與國際金價無涉,等於是採浮動匯率。好處是什麼呢?

1929-32 年間,金本位國家物價大幅下跌 30%至 40%時,中國的物價不但不跌,反而高

升 25%。

就算中國在 1932-35 年間,終究逃不過國際低迷的影響,物價的跌幅也只比 1929

年時低 15%左右,災情比金本位國家輕多了。所以窮有窮的好處,富人住在摩天樓雖然

讓人羨慕,一旦發生強烈地震或無情大火,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窮人住在小

平房,大火地震時容易逃脫。

日本在明治維新後,一心想加入黃金俱樂部,但外匯不夠改採金本位。解決的辦法

就是發動甲午戰爭(1894),痛打中國一頓,要求大量賠款,才夠本錢買西裝領帶加入

列強的金本位行列(1897)。加入之後沒多久,就碰到 1914-8 年的大戰,金本位制停擺。

1925 年跟著英國回復金本位,6 年後(1931)又隨著英國脫離金本位。我們應該問日本

經濟史學者:在 1897-1931 這 35 年間,日本這麼辛苦地加入、停擺、再加入、又脫離

金本位,值得嗎?日本如果沒參加金本位,1929 年大恐慌時,災情應該會減緩許多。

Page 100: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100

參考文獻

Eichengreen, Barry (1992): Golden Fetters: the Gold Standard and the Great Depression,1919-1939,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ai, Cheng-chung and Joshua Jr-shiang Gau (2003): “The Chinese silver standard economy andthe 1929 Great Depression”, Australian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43(2):155-68.

Officer, Lawrence: “Gold standard” (http://eh.net/encyclopedia/article/officer.gold.standard).Temin, Peter (1993): “Transmission of the Great Depression”,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7(2):87-102.

Page 101: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22 煙賭娼應該公營嗎?

陳水扁先生當選台北市長後,宣佈要禁絕色情業。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沒有人真

的認為這件事會成功,知道只會讓色情地下化、管理困難化、性侵害嚴重化。《莊子˙

胠篋》內有幾句話,可用來評論這種做法:「聖人生而大盜起,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煙(毒品的通稱)賭娼這三件事,古今中外皆有,這種與人類同生死、共存亡的事,怎

麼可能一聲令下而禁絕。

煙賭娼不能禁絕,只能走向良性管理,我覺得荷蘭的色情業管理很好。1980 年代

初期,我常有機會去荷蘭,熟悉阿姆斯特丹火車站附近的紅燈區。各國的觀光客都有,

男女老少結伴觀賞櫥窗女郎,沒有難為情也沒有尷尬。不同膚色、各種年齡的性工作者,

每人有個房間,內有暖氣,穿三點式,燈光柔和誘人。消費者從落地窗看好對象,禮貌

地推門進去談價錢。成交後放下窗簾,路人會心一笑;若沒成交,禮貌地說聲再見。

我的意思就這麼簡單:台灣有限的警力,不要花精力抓煙賭娼,愈抓愈多,愈抓愈

勾結。不要拿道德來評斷煙賭娼,那是基本人性,公開化、透明化、管理化之後,對社

會的好處一定勝過禁絕化、地下化、污名化。

以下是荷蘭把爪哇(印尼)鴉片公營化的成功故事,我很同意作者的結論:把毒品

交易公開化,或許沒有想像中的那麼不道德。毒品公開化就像荷蘭的色情業:供需地上

化、價格合理化、管理政府化,反而會使整體吸毒量減少,這才是終極目的。

荷蘭東印度公司(VOC)從 17 世紀初起,就在東南亞活動。1640 年從葡萄牙人手

中奪取麻六甲海峽之前,VOC 的貿易規模很小。1640 年之後,VOC 就從印度買鴉片,

賣到 Batavia(現今雅加達)。鴉片的利潤很高,但 VOC 無法深入印尼內地,1677 年時

和爪哇王談條件:VOC 有鴉片專賣權,若爪哇王要打仗,荷蘭人就挺他。簽了這個約

之後,鴉片的銷售量倍增。到了 1795 年,荷蘭和英國戰爭,切斷了鴉片的來源,VOC

Page 102: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102

在四年後的 1799 年宣告破產。

1806 年,荷蘭東印度政府(Dutch East Indies government)自己進口鴉片,拍賣給

各地方政府,由中間商加工後,賣給各地零售商。從下面的表格可以看出,鴉片收入對

殖民政府財政的重要性(金額單位是百萬荷蘭盾 guilder)。

年代 殖民收入 殖民支出 盈虧 鴉片收入

1816-1835 497 527 -30 46

1836-1875 3,845 3,067 808 329

1876-1915 6,393 6,686 -293 712

1816-1915 10,765 10,280 485 1,087

我們只需看最下面那行:1816-1915 這一百年間,殖民爪哇的總盈餘是 485 百萬盾,

如果沒有 1,087 百萬盾的鴉片收入,殖民政府就要虧損將近 600 百萬(即 6 億)盾:鴉

片是爪哇政府的金雞母。

前述的鴉片行銷體系,基本上是「政府進口、民間經銷」,以課稅為主旨(tax-farm)。

殖民政府一方面想禁鴉片(因為有害健康),二方面又想大賺黑心錢,在政策上就搖擺

不定:又想提高鴉片價格來抑制消費(以價制量),這是好事;但提高價格又會減少收

入(這是壞事),也會誘使更多的鴉片走私(也是壞事)。同一時期,英國和美國都有反

對買賣鴉片害人的浪潮;荷蘭國內在 1890 年有過一次大爭辯,至少有十位國會議員主

張全面禁絕。

在諸多壓力下,殖民地的鴉片制度重新調整,由鴉片局(opium regie)獨占進口、

提煉、銷售的管道。做法是政府供應鴉片,價格統一固定,目的是打擊走私、減少犯罪、

降低貪污、減少消費量,維護殖民地區的健康。這套做法其實是法國人想出來的,1881

年在中南半島實施,由政府提煉後賣給大盤,再由地方零售商經銷。荷蘭記取法國失敗

的原因,排除當地華人介入當中盤商和零售商,改由政府人員從頭到尾全程主控。

1893 年荷蘭國會批准鴉片局正式運作,設在財政部之下。1894 年 9 月 1 日先在爪

哇沿海外的 Madura 島試辦成功後,在爪哇逐區試行。鴉片局經過十年努力,在 1903-4

年間,才全部掌握殖民地的鴉片產銷體系。1905 年時,鴉片局共有 630 位工作人員,

Page 103: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103

1913 年時超過 1 千人。主要的成果是:品質統一化,走私大幅減低,消費者要先登記

(執照化)才可購買。

具體的成果有哪些?(1) 1895 年鴉片局成立前,鴉片消費量每年約 4 萬公斤,鴉片

局成立十年內,消費量大減到 3 萬公斤。(2)每公斤的鴉片價格,從 800 盾左右降到 5

百多盾。(3)查獲的走私量與查獲次數,都銳減到原先的 1/5。(4) 鴉片局供應的品質提

升,價格穩定,市場糾紛減少。(5)鴉片局不以利潤極大化為目的,銷售的同時也舉辦

減少鴉片消費的活動。

如果我們能從歷史學到一點「教訓」,荷蘭在爪哇的鴉片政策告訴我們:不要禁絕

煙賭娼,那是不可能的事。為什麼不乾脆公開化,讓大家看個清楚,讓政府把這三大產

業納入管理,讓它們「去污化、地上化、證照化」。荷蘭的鴉片政策告訴我們,這些原

本「見不得人的商品」,在公營管理之後,總消費量會減少,價格會下跌,走私會減少,

品質更可靠。

參考文獻

van Ours, Jan (1995): “The price elasticity of hard drugs: the case of opium in the Dutch East Indies, 1923-38”,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3(2):261-79.

van Luijk, Eric and Jan van Ours (2001): “The effect of government policy on grug use: Java,1875-1904”,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61(1):1-17 [For comment and reply, see 2002,62(4):1116-25].

van Luijk, Eric and Jan van Ours (2002): “Drug use and drug policy”, Journal of Institutionaland Theoretical Economics, 158(4):576-93.

Page 104: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23 謠言•盲從•擠兌

地球上運動速度最快的是光,在電子郵件還沒發明之前,第二名是謠言:台北還沒

確定的消息,在北美華人圈內早已人盡皆知了。謠言蔓延的管道,在沒有發電話和電視

之前,主要是靠耳語。謠言的嚴重後果就是盲從:在資訊不完整或不對稱的情況下,在

擔心後果嚴重,又沒有足夠的資訊供判斷時,只好跟著別人做同樣的反應。

謠言無日不在,無所不在,沒有人能逃得過,就算不相信也會七上八下。曾參的母

親聽三個人說她兒子殺了人,雖然認為不可能,但終究還是相信而逃跑了。我小學四年

級時,同學盛傳某天晚上是世界末日,我沒有能力判斷真假,但看大人照舊過日子,從

此就不太受謠言的困擾;但是到了 55 歲,還是避不掉耳語的誘惑。

經濟生活裡的謠言耳語非常多:每天都有人在報明牌,說哪支股票怎樣怎樣,說哪

家企業傳聞跳票,電視上的股票分析師,更是強力的轉播站。這些每天都上演的事,反

而很難用精確的數字來掌握。2000 年 12 月號的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刊登一篇論

文,以愛爾蘭裔的銀行擠兌為例,顯示在特定族群內,特別容易產生謠言、耳語、跟風

(一窩蜂)、狂熱、恐慌。其實盲從跟隨的情形,在農民選擇作物、大學生選課、搶購

物資這類的行為上,都是常見的事,只是不易有確切的量化證據。

構成謠言耳語的前提,是有一批人構成一個「訊息網路」(information network

participants),而這批人所組成的社會網路(social network),又和地緣(例如洛杉磯的

華人社群)有密切關係。這些人對危機與恐慌的反應,會出現幾種代表性的模式,各自

吸引不同反應的人,形成跟風行為(herd behavior)。歷史上最有名的經濟盲從,是 17

世紀在荷蘭發生的鬱金香狂熱。其實盲從與跟風,古今中外無時沒有、無地不存在,只

是規模大小型態不一,基本性質是相通的。

這篇故事的主軸,是紐約市曼哈頓的 Chambers 街上,有一家銀行叫做 The Emigrant

Page 105: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105

Industrial Savings Bank(EISB),1854、1857 年發生過兩次恐慌性的擠兌。這家銀行的

主要客戶,是愛爾蘭裔的移民,其中有不少最近幾年才抵達美國。銀行有可能倒閉的謠

言傳開後,在不同族裔、不同職業、性別、移民年資長短、收入高低的顧客當中,引起

不同程度的恐慌。本文的兩位作者,運用存在紐約市立公共圖書館內的 EISB 銀行微縮

膠片(microfilm),把與客戶相關的各項資料鍵入電腦。

他們得到一項預料中的答案:謠言的傳佈、盲從的反應、擠兌的客戶群,和地緣(愛

爾蘭裔)有高度密切相關。這些有共同反應模式的人,大都來自愛爾蘭的同一地區,到

美國之後上同一個教堂,把錢存在同一家銀行。我有點困惑:這是「把所有雞蛋放在同

一個籃子」的危險做法,為什麼他們會採取這種「要死一起全部死」的行為?以下呈現

事件的經過,與經濟分析的結果。

EISB 是 1850 年 9 月由一群愛爾蘭人創辦的銀行,1850 年代末期的客戶中,90%是

愛爾蘭人,大都是 1847 年大飢荒之後移民來美國。這些客戶,大都是年輕男性先到美

國,接著是兄弟姐妹與父母全家報到。大飢荒之後的移民,基本上是小市民小存戶,以

勞工階級為主,客戶的基本資料如下表。我們可以看到:驚慌客戶居住在美國的時間較

短,開戶的時間也較短,存款餘額也較少。

1854 年 的擠兌 1857 年 的擠兌

鎮靜客戶 驚慌客戶 鎮靜客戶 驚慌客戶

之前的存款額

之前的提款額

存款餘額

開戶時間(月數)

在美國的年數

女性比例(%)

勞工比例(%)

2.18

1.33

186.86

16.05

7.98

31.71

44.72

2.61

3.08

124.36

11.56

5.42

31.61

59.59

2.01

1.1

223.36

23.84

10.61

32.97

42.78

2.19

1.45

161.5

18.34

8.02

43.36

52.38

1854 年那次擠兌的起因,是 12 月 12 日時,有一家銀行叫做 Knickerbrocker Savings

Bank,因為經營不善,無法提出每周的營業報告書。雖然其他銀行的基本面還算健全,

Page 106: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106

但在快速謠言耳語的感染下,EISB 銀行在兩星期內,大約有兩百位客戶湧到銀行,把

存款提走關閉帳戶。

1857 年那次的擠兌,主因是 Ohio Life and Trust Company,在 8 月 24 日傳出倒閉的

消息;以及 9 月 17 日有一艘航向紐約的郵輪沉沒,船上載有未買保險的黃金,價值兩

百萬元。這兩件事在英美金融界引起恐慌,擔心銀行業與證券業會大受影響。EISB 被

這個颱風尾掃到,9 月 28 日至 10 月 13 日之間,有五百多人提領存款,關閉帳戶。

1854 年時 EIBS 共有 598 位客戶,恐慌時有 235 位關閉帳戶(39.30%)。但風頭一

過,又有許多人回頭開戶,真正關閉帳戶的只有 6%。1857 年那次,客戶總數有 1,035,

驚慌期間有 505 位關閉帳戶(48.79%),風頭過後又回來許多人,真正離開的只有 8.7%。

如果把非愛爾蘭人剔除,則在 1854 年恐慌時,愛爾蘭人的總客戶數是 439,其中有 193

位是驚慌戶(43.96%);1857 年時,愛爾蘭人的總客戶數是 766,驚慌戶 399(52.09%)。

把這些客戶的資料輸入電腦,然後做統計迴歸分析,得到幾項確定的結果。(1)存

款餘額愈少的人愈驚慌;(2)開戶期愈短的人愈緊張;(3)在美國居住時間愈短的菜鳥愈

慌張;(4)女性比男性有明顯擠兌的傾向;(5)勞工階比專業人士沒有安全感;(6)最重要

的訊息是,來自愛爾蘭 Ulster 地區的移民最鎮定,最沒有擠兌現象:一方面係數值很高,

二方面顯著程度超過 99%,充份顯示驚慌∕盲從∕鎮定與地緣的密切相關性。

上述的迴歸分析,只能看出整體性的趨勢。兩位作者進一步繪出愛爾蘭地圖,對比

驚慌戶與原籍地之間,是否有明顯的地理相關:驚慌度愈高的地區,用愈深的顏色顯示。

答案和迴歸分析相同:驚慌戶的分布,有明確的地理聚集性。

為什麼愛爾蘭裔的客戶,驚慌比例那麼高?因為愛爾蘭是個經濟困難的國家,1815

年時,全國 850 萬人口中,只有 9 萬人在銀行有戶頭;到了美國之後,單是在 1850 年,

就有 7 萬人在銀行開戶。這些新移民沒有銀行經驗,把錢存在銀行本來就不放心,一聽

到同鄉說銀行發生狀況,就群湧擠兌,提錢走人。

這些新移民剛到美國時聚居曼哈頓,愈是貧困、愈是菜鳥就愈沒有判斷力,風吹草

動就驚慌失措。回想我們自己,難道就沒有類似的情形?一窩蜂不理性的狂熱行為,在

台灣的六合彩、股市狂熱、地下期貨,不也都是謠言、耳語、盲從、跟風的產物?西歐

經濟史上的南海公司泡沫事件、荷蘭的鬱金香狂熱事件、紐約愛爾蘭人的擠兌事件,都

是市場感染(market contagion)的行為。

Page 107: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107

參考文獻

Kelly, Morgan and Cormac Ó Gráda (2000): “Market contagion: evidence from the panic of 1854 and 1857”,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5(5):1110-24.

Page 108: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24 馬鈴薯是季芬財嗎?

大一經濟學原理教科書內,依商品(財貨)的性質,區分出幾種類別。(1)正常財:

例如電腦、房子,當所得增加時,會增加對這類產品的消費;當價格提高時,會減少對

這類產品的消費;當價格減少時,會增加對這類產品的消費。正常財內分兩種:(a)必需

品:所得增加時,消費會增加,但消費的增加比例,會小於所得的增加比例,例如米飯、

肉類。(b)奢侈品:所得增加時,消費會增加,而且消費增加的比例,會大於所得增加

的比例,例如名牌皮包、鑽石。

(2)炫耀財,又稱為 Veblen 財:價格越高,需求越大,需求曲線變成奇怪的正斜率。

(3)劣等財:所得增加時,消費反而減少(例如泡麵)。(4)季芬財(Giffen goods),這是

英國統計學者 Sir Robert Giffen(1837-1910)觀察到的怪異現象:一般商品的需求曲線

是負斜率(價格愈低,需求愈高,反之亦然);但是馬鈴薯價格上升時,窮人對馬鈴薯

的需求反而上升,需求曲線變成奇怪的正斜率,就算馬鈴薯是最便宜的食物(劣等財),

也是如此。

如果馬鈴薯是劣等財、是季芬財,那你為什麼還會去麥當勞排隊買薯條?Donald

Walker 在最權威的 The New Palgrave: A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卷 2 頁 523-4,寫了一篇

回顧季芬財的文章。他說: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項研究,運用家戶行為的資料,證明

個人的消費曲線,是季芬財的形式;在市場需求上,也找不到這種曲線。能找到市場需

求曲線是季芬財形式的機率非常低,季芬財這項觀念是難以理解的(elusive)。

季芬財是難以理解的?那麼注重實證內容的馬歇爾(Alfred Marshall, 1842-1924),

怎麼會在他那本影響幾十年的《經濟學原理》(1890)內,鄭重其事地介紹這個觀念?

另一項事實是:1890 年之後的一百年間,經濟學界一直無法證明季芬財的存在,現在

有些大一經濟原理教科書,已不再提這個觀念,直接把馬鈴薯視為一種劣等財(所得增

Page 109: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109

加時需求減少)。

芝加哥大學出版的重量級期刊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4 年(102 卷第 3

期)刊出 John Davies 的論文,才讓我們明白季芬財不是抽象的觀念,早在 1845-48 年

愛爾蘭大飢荒之前就存在了。為什麼經濟學界普遍認為,季芬財只是理論性的觀念呢?

因為經濟學界在分析季芬財時,都沒有理解到兩項重要的前提。

(1)季芬財必須在所得逼近生存底線時才會出現;(2)必須在沒有其他食物可選擇替

代時,馬鈴薯才會成為季芬財。也就是說,經濟學家在正常的社會裡,不可能找到季芬

財,季芬財是只有在被迫求生時(survival imperative),被生存的壓力驅迫時,才會出

現的消費行為(subsistence-driven behavior)。經濟學界找不到季芬財,因為他們總是用

「效用極大化」的觀點,來分析價格變動時,消費者會如何改變消費方式。

他們從未考慮過:是在哪種環境下,才會逼迫消費者做出季芬財的行為。換句話說,

經濟學界太注重正常環境下的 consequence 分析(價格變動後,消費選擇的變動),忽略

了在環境極端惡劣時的「怪異」行為。富裕時期的經濟學者,把季芬財視為一種理論上

的玩具(有趣但不存在);19 世紀的經濟學家,在當時的背景下能了解食物壓力,比較

能接受季芬財的觀念。

以一位低收入的勞動者為例,在社會條件穩定時,他有能力買必需品(馬鈴薯)和

奢侈品(肉類)。如果馬鈴薯的價格上漲,他就被迫放棄肉類,來購買更多的馬鈴薯,

才能維持基本的卡洛里數量。假設這位工人:(1)每天需要 3,000 卡的熱量;(2)每磅馬鈴

薯能產生 300 卡,每磅肉可產生 1,500 卡;(3)每天只有 5 元可購買食物;(4)肉類價格每

磅 3.5 元;(5)馬鈴薯每磅 0.25 元。他的 5 元預算,可買 1 磅肉和 6 磅馬鈴薯,總共提

供 3,300 卡的熱量。

如果馬鈴薯價格漲到每磅 0.5 元,而他又不願放棄 1 磅的肉類消費,那就只能買到

3 磅馬鈴薯和 1 磅肉類,每天只能轉換為 2,400 卡洛里,無法維持生命。若要活命,就

必須把所有的錢(每天 5 元),都拿來買馬鈴薯(10 磅),才能攝取維持生命的 3,000

卡。也就是說,劣等財(馬鈴薯)漲價後,這位工人在生存的壓力下,被迫提高對劣等

財的消費量。這顯示季芬財的主要特性:這是只有在危及生存時,才會出現的反常消費

行為;如果沒有生存的壓力,就不會發生。

對讀過大一經濟學原理的讀者,我們可以用術語來解釋:(1)季芬財出現時,消費

Page 110: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110

者的需求曲線,不是交切在他的「預算線」上,而交切在他的「基本生存線上」。(2)基

本生存線的位置,必然低於預算線。(3)無異曲線(即可以自由選擇馬鈴薯與肉類的搭

配組合),只可能出現在預算線上,不可能出現在基本生存線上。(4)季芬財出現時,消

費者在生存的壓力下,被迫只能選擇一種食物(馬鈴薯),他的選擇點必然落在 X 軸或

Y 軸上,而不是在第一象限內,稱為角隅解(corner solution)。(5)消費者的所得效果,

此時會大於(馬鈴薯和肉類的)替代效果。(6)季芬財必然是劣等財。

談過理論架構後,現在來看愛爾蘭的實際狀況。馬鈴薯的原產地在南美洲,人類已

有 1 萬 3 千年的種植經驗,大約在 1585 年傳入愛爾蘭。此時的食物組合以燕麥麵包為

主,搭配肉類與各項蔬果,還有奶製品。馬鈴薯剛引進歐洲時,主要是當作餵豬的飼料。

17 世紀時逐漸成為主要食物,18 世紀時,和牛奶攪拌後,成為農民階級的唯一食物。

19 世紀時狀況更嚴重,連牛奶都沒有了,馬鈴薯的攝取量愈來愈多。

這種糧食逐漸單一化的傾向,就是飢荒的前兆:90%的人口只靠馬鈴薯維生,成年

人每天要吃 8 到 14 磅的馬鈴薯。要吃多久呢?1 月 1 日到 12 月 31 日,年復一年,不

吃就餓死。如果你還是搞不懂什麼是季芬財,那很簡單,只要三餐都吃馬鈴薯,連吃三

天你就終身難忘了。

這樣吃下來,不會營養失調嗎?不會,因為馬鈴薯的營養相當均衡。如果你每天吃

10 磅,所攝取的卡洛里是身體需求的 132%,蛋白質是身體需求的 167%,維他命 C 是

1,485%,維他命 B6 是 534%,鐵質是 344%,鋅質是 119%;唯一不夠的是鈣質,只有

40.5%。也就是說,馬鈴薯吃不死人,只是會難受死了。

為什麼愛爾蘭人會陷入這種慘狀?原因很簡單:馬鈴薯引入後,原本存在糧食的壓

力舒解了,人口因而大增。17 世紀中葉時,全國約有 1.1 百萬人,兩百年後 19 世紀中

葉飢荒發生時,人口已爆增到 9 百萬。增加最多的時期是 1779-1841 年間,人口增加率

約 172%,也有專家說不止此數。以人口密度來說,已經超過當時的中國,名列世界第

一。簡言之,愛爾蘭掉進了馬爾薩斯的陷阱,無法逃脫人口與食物之間的嚴重不平衡。

愛爾蘭變成歐洲最窮的地區,物質上的匱乏程度,和當時澳洲的原住民相當。

人口爆增而耕地不變的情況下,每戶的平均耕地就被壓縮到只剩 1 英畝。假設一戶

農家有兩個大人和四個小孩(4 至 18 歲),這六個人每人每天平均各需 2,500 卡洛里,

一天就要 1.5 萬卡(等於 43 磅馬鈴薯),一年共要 1.5 萬卡 x 365 = 547.5 萬卡 = 15,695

Page 111: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111

磅馬鈴薯。這 1 英畝的地,如果全部拿來養牛,每年能「種出」6 百磅的肉類,連兩個

人都養不活。若全部用來種馬鈴薯,就可以生產 15,680 磅,剛好維持一家 6 口的基本

熱量需求。

結論很簡單:對一般人來說,速食店賣的馬鈴薯是正常財;對窮人來說,馬鈴薯是

能不吃就不吃的劣等財。如果我的耕地有限,上有老母下有妻兒,被逼得只能傾全力種

馬鈴薯維生,其他食物都沒得想,年頭到年尾只能吃馬鈴薯,年復一年,不吃就只有死

路一條,這時的馬鈴薯就是季芬財。

參考文獻

Davies, John (1994): “Giffen goods, the survival imperative, and the Irish potato cultur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2(3):547-65.

Walker, Donald (1987): “Giffen’s paradox”, The New Palgrave: A Dictionary of Economics,2:523-4.

Page 112: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25 經濟成長對英文的影響

經濟繁榮和語文豐富度,會有密切的關係嗎?應該是吧,因為「男人有錢就變壞」

(下一句是「女人變壞就有錢」),有了錢名堂就多,各式各樣的名詞和形容詞自然跟著

多起來。經濟成長後,國際間的貿易更頻繁,新產品、新名詞、新概念跟著增加。這項

邏輯大概沒有人反對,有數字證明嗎?有。

Reksulak、Shughart、Tollison 這三位經濟學家,2004 年發表一篇論文,運用牛津英

文字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ED)第 2 版的光碟內容,證實在西元 252-1985 年

間,英文受到國際貿易的顯著影響。依據他們的資料,現今使用英文的人口超過 3 億,

比使用中文的 7.5 億人口(不止吧!)少一半以上。但英文是 44 國的官方語言(法文

有 27 國,西班牙文 20 國),這 44 國的總人口超過 16 億,占人類的 1/4。現今常用的英

文字(word)大約有 20 萬,德文約 18.4 萬,法文約 10 萬,所以用英文來研究經濟與

語文的成長,應該有重要的代表意義。

OED 的初版,是 1928 年時由 Dr. James Murray 主編,共 10 冊。OED 編輯組從 1858

年起,向各界廣泛徵求各種書刊中,如何使用不同的詞義(quotation)。開始時有 1,300

人回應,後來增加到 2,300 位學者共同投入,包括最有名的殺人犯 Dr. W.C. Minor(詳

見 Winchester《瘋子•教授•大字典》)。Dr. Murray 約收到 5 百萬條 quotations,用來解說

第 1 版內的 252,200 個單詞。

第二版的 20 冊在 1989 年發行,合計 21,730 頁,共收錄 291,500 個字,選用 2.5 百

萬條 quotations 來解說詞義。現在正在編輯第 3 版(OED3),預算額是 5,500 萬美元;

2005 年 11 月時,已收錄 301,100 個字詞,每年約新增 4 千個新字詞。OED 的電子版 1988

年問世,2002 年時是版本 3(Version 3),各校圖書館大都有線上版可用。

OED 第 2 版內對字詞的解說,共有 2,436,600 條 quotations,其中有 25,000 條取材

Page 113: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113

自《聖經》,這是最常被引用的書。其次是莎士比亞的著作,有 33,300 條,是最被常引

用的作者。有多少經濟學家被引用過多少次呢?亞當史密斯排名第一,524 次;John

Stuart Mill 第二名,351 次。常被引用的經濟學家有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79

次;Stanley Jevons 有 21 次,Joseph Schumpeter 有 13 次,Francis Edgeworth 和 John Bates

Clark 各 8 次。

西元 252 到 1985 年間,被 OED 引用的 quotations,分佈在哪些時代呢?

西元 百分比 百分比累計

1 至 12 世紀 1.0 1.0

13 世紀 1.0 2.0

14 世紀 3.5 5.5

15 世紀 4.5 10.0

16 世紀 10.0 20.0

17 世紀 16.0 36.0

18 世紀 11.0 47.0

19 世紀 31.0 78.0

20 世紀 20.0 98.0

無法辨別年代 0.5 98.5

我們很容易看出,被引用最多的著作發表在 3 個階段:(1) 17 世紀(16%),這是重

商主義蓬勃發展的階段。(2) 19 世紀(31%),這是蒸汽機廣泛應用、產業革命大躍進的

時期。(3) 20 世紀(20%),這是科技大成長、新興國家獨立、兩次世界大戰、國際貿易

激增的世紀。

現在來看西元 252-1985 年間,新增的 230,719 個英文字詞,分佈在哪幾個世紀。

西元 新字詞 累計字詞數 百分比 百分比累計

1 至 12 世紀 7,681 7,681 3.33 3.33

13 世紀 5,014 12,695 2.17 5.50

Page 114: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114

14 世紀 16,561 29,256 7.18 12.68

15 世紀 16,102 45,358 6.98 19.66

16 世紀 35,810 81,168 15.52 35.18

17 世紀 46,773 127,941 20.27 55.45

18 世紀 21,735 149,676 9.42 64.87

19 世紀 60,559 210,235 26.25 91.12

20 世紀 20,484 230,719 8.88 100.00

答案和上個表一樣:16-17 世紀重商主義時期,成長率首次超過 10%(15.52%、

20.27%);19 世紀達到最高峰(26.25%),較驚訝的是 20 世紀(8.88%),竟然比不上

18 世紀(9.42%)。

接下來要玩經濟學界最擅長的遊戲:經濟因素和英文字詞的成長之間,有統計上的

相關性嗎?簡單地說,就是要用電腦統計軟體,以「新增字詞」為「被解釋性變數」,

然後用人口、國民所得 GNP、進口額、出口額、政府收入、政府支出這 6 項,當作「解

釋性變數」,來看雙方的相關性。資料是 1830-1969 年間的年度統計,為什麼限定在

1830-1969?因為 1830 年之前無可信的經濟統計數字可用,1969 是因為 OED 內最近的

quotation 是 1969 年引用的,所以只挑出這 140 年來做迴歸分析。對語言學界而言,這

可能是奇怪或可笑的做法,輕鬆一下嘛,看經濟學界有什麼好論點可提供。

先說這個迴歸分析的整體解釋度有多高。非常高,R 平方值都在 0.85 至 0.89 之間:

作者宣稱他們編織的魚網,一次就可以抓到這個大湖裏 8 至 9 成的魚蝦。換句話說,英

文字詞的增長速度,和上述 6 項經濟變數之間,有 85%到 89%的統計相關,在實證研

究上算是非常顯著了。因果關係的方向,是經濟蓬勃帶動新語詞的增長。

接下來看個別變數的狀況,答案恐怕會引起較多爭議。(1)人口的增加和國民所得

(GNP)的增加,對新字詞有顯著的負面影響。人口愈多,國家愈富有,新字詞怎麼反

而會減少?應該是相反吧!(2)政府收入(稅收)和支出(公共建設)的增加,也會顯

著減少新字詞,這實在違反常識。(3)出口額增加,與新字詞的增加有密切關係;這合

乎預期,因為要賣東西到各國,必須學習更多外國文字與觀念。(4)進口額增加,會減

少新字詞的增加。這又違反常識了:台灣半世紀來外國進口的商品,不知給我們的文字

Page 115: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115

帶來多少豐富的內容。

我的意見是:這樣的迴歸分析,得到違反常識的結果,很難讓人接受。作者硬講了

許多理由,來說明這些結果並非不合理,反而讓人更難接受。我覺得這篇文章沒有說服

力,太冗長(28 大頁),有不少偏離主題的內容,在競爭性很強的期刊市場上,應該沒

有刊登的價值。我覺得有趣的部分,是它對 OED 內容的各種統計分析:各世紀間新字

詞的分佈狀況(表 1、表 2、附表 A 至附表 E)。我覺得這篇文章的意義,是在提醒語言

學界說,不要忽略經濟因素對語言豐富化的影響。

參考文獻

Lamberton, Donald (2002) ed.: The Economics of Language, UK: Edward Elgar.“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http://en.wikipedia.org/wiki/Oxford_English_Dictionary).Reksulak, Michael, William Shughart II and Robert Tollison (2004): “Economics and English:

language growth in economic perspective”, 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 71(2):232-59.Winchester, Simon (1998): The Professor and the Madman: A Tale of Murder, Insanity, and

the Making of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New York: HaperColins (賽門‧溫契斯特著,景翔譯:《瘋子‧教授‧大字典》,臺北:時報文化,2000)。

Page 116: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附錄 1鬱金香情結

Mike Dash (2000): Tulipomania: The Story of the World's Most Coveted Flower & theExtraordinary Passions It Aroused, New York: Three Rivers Press. 麥克.戴許著,李芬芳譯:《鬱金香熱》,時報公司出版(2000 年 5 月)。

提到鬱金香,我腦中同時浮現兩個情景。孩童時期初讀大仲馬的《黑色鬱金香》

(1850),雖然那是從英文轉譯的改寫本,但基本的訊息在一世紀多之後,對一個異文

化的孩童,還是留下了驚嘆感。成年後也想給自己的孩子看看這本傑作,但只能找到李

牧華先生從英文翻譯的絕版書(1972,台北:文化圖書公司)。我希望台灣的小孩在不

久之後,可以讀到從法文譯出的完整注釋本。心急的讀者,可以在第 11 章末,看到作

者對《黑色鬱金香》傳說的綜述。

另一個情景,是和鬱金香接觸的經驗。1979 年末我去歐洲讀書之前,沒見過這種

傳聞中的美麗花朵。在巴黎的住宅區初見它時,就像見到久聞大名的人物和美女一樣:

初見之下沒想像中的完美,稍加細看,確實不錯,隔年再見時,才體會到為什麼眾人會

讚賞。每年花季盛開時,布魯塞爾街道兩旁各式美色的鬱金香,廿年之後仍歷歷在目,

同時也回想起在那幾年之間,身處於異文化之下的諸多見聞、學習的喜悅、人事物的眾

多變動。

1980-4 年間,我去過荷蘭著名的 Keukenhof 花園兩次,特別注意鬱金香的各式品

種。那是個 28 公頃左右的花園博物館,每年春季吸引上百萬世界各地的遊客,觀賞千

萬種奇花異草,保證不虛此行。我好奇的是:荷蘭人從 17 世紀起,就開始哉培這種黑

鑽石,兩世紀之後到底成功了沒有?大仲馬在小說內(第 31 章),說此事在 1673 年 5

月已經成功,並領得十萬荷蘭盾的重賞。

Page 117: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117

我真想見識一下,特地請導覽者指點去看最深色的鬱金香,但答案是失望的,連照

片都懶得拍。我覺得除非是人為地改變基因,否則在天擇的過程中,沒有一種植物會演

化出全黑的花朵。在人為的雜交控制下,我只看到深褐色的鬱金香,而這是所有鬱金香

顏色中,我認為最醜陋的。再說,黑色花朵必然比淡色花易吸熱,吸了高熱就易蒸發本

身的水份,在自然界中存活的機率應該會降低,所以如果真有黑色鬱金香,那必然是滿

足人類喜好的異常產物。

人類竟然會用那麼多心思,狂熱地追逐一種既不實用、又無美感、對鬱金香本身無

益、純粹是一時風尚的特殊顏色。而追求黑色的偏執,在看完這本書之後必然會體會到,

這只不過是鬱金香狂熱過程中的小插曲。我舉本書第 11 章末的例子,來說明這種瘋狂

的激情。1600 到 1630 年間,「一個父母都在工作且盡力想要存錢的家庭,景氣好時每

年可能攢下 20 或 50 塊荷蘭盾的積蓄。」1636 年 12 月,一朵值 3,000 荷蘭盾的鬱金香,

可以換到下列物品:8 隻肥豬 + 4 隻肥公牛 + 12 隻肥羊 + 24 噸小麥 + 48 噸裸麥 + 2

大桶葡萄酒 + 4 桶各值 8 塊荷蘭盾的啤酒 + 2 噸奶油 + 1000 磅乳酪 + 1 個銀製水杯 +

1 包衣物 + 1 張附有床墊與寢具的床 + 1 艘船。

3,000 塊荷蘭盾的花算貴嗎?在繁榮時期(見第 9 章),最著名鬱金香的單顆球莖,

從 1633 年的 5,500 塊,「攀升到 1637 年元月的一萬塊天價。」1637 年 2 月初,鬱金香

市場開始疲軟,在元月份可以賣 600 到 1000 塊荷蘭盾的一整個花床鬱金香,據說只能

以 6 塊錢易主,而一批在市場大好期間價值約 400 塊的球莖,也只能賣到 2 塊。這些價

格顯示,就算能找到買主,也只有舊價的 5%,不到原價 1%的情況更是常見。

這種大崩盤的情景我親身經歷過,後來又目睹了好幾次。1960 年代台灣一窩蜂地

養鳥,45 歲以上的人,必然還記得十姊妹、文錦和各式各樣的家鳥炒作事件。當時普

通公務員的月薪不到一千元新台幣,我家裡就養過好幾對市價一萬五的錦靜。那確實是

漂亮的好鳥,換算現值至少是半部 BMW 3 字頭的跑車。有些才剛買回來,第二天就打

架死了,也有因為驚慌撞籠而死的。

每天把這些鳥當皇帝皇后般地供奉,給它們住檜木做的鳥籠、餵雞蛋,只巴望它們

趕快發情,多下幾個金蛋,連番孵出金子銀孫。結果不到幾年,下場和荷蘭的鬱金香一

模一樣。不過中國人不會暴殄天物,不久之後餐館的菜單上出現「炒十姊妹」,原先在

鳥店裡炒得火熱的寶貝,淪落到在鐵鍋裡炒得火熱,身價差了兩個零以上。

Page 118: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118

這種十姊妹現象,在台灣重複過好幾次:全民運動式的股市大狂熱,造成菜籃族的

經濟知識大躍進;鴻源機構大吸金,在大開香檳之後沒幾年,主事者下獄,親友反目,

泡沫又破了;六合彩運動只是個較小型的鬱金香現象,還有前兩年到處盛開的葡式蛋塔

店,…這些事情在您有生之年,還會再看到很多次。

從此書可以了解,股市或網路狂熱,在更寬廣的視野下,其實只是人類這種動物在

經濟化的社會裡,一再重複的現象而已。雖然各個文明在不同時代,會有各式有趣的案

例,但基本的原理與狂熱的暴起暴落過程,則是普世相通的(另見第 15 章的其他例子)。

西洋經濟史學者對鬱金香狂熱、海外殖民地投資狂熱、土地炒作、股市泡沫,都有

很好的理論與實證分析,有些還很能糾正過去的見解。這裡不是介紹這些論點的地方,

只是我在專業上忍不住要介紹兩本非技術性的好書,敬請參閱。(1) Peter Garber (2000):

Famous First Bubbles: The Fundamentals of Early Manias, MIT Press; (2) Charles

Kindleberger and Robert Aliber (2005): Manias, Panics, and Crashes: A History of Financial

Crises, 5th edition, New York: Wiley (Wiley Investment Classics).

然而上面所說的,都是鬱金香在荷蘭炒熱之後的事。如果您對知識有興趣的話,有

沒有想過:鬱金香狂熱為什麼會在荷蘭而不在其他地方發生?土耳其人把它傳入荷蘭之

前,這種美麗的花朵有過哪些複雜的歷史?它有過哪些引人遐思的名字?為什麼現在稱

它為 Tulip?經過哪些植物學者的苦心經營,鬱金香才有這麼多彩多姿的面貌?在它變

富貴之前,有人把鬱金香的球莖,加上油醋調味烤來當作晚餐,味道如何?這本書要告

訴我們的,就是「鬱金香情結」:美麗的花朵、複雜的歷史、瘋狂的激情。

作者的細膩書寫,以及諸多引人注目的細節,我不必在此重複。倒是有幾個聯想到

的問題,依我目前所知的略述如下,如果您有更好的見解,請不吝分享。

本書第 11 章說鬱金香的崩盤期是 1637 年 1-2 月,這是對的。可是《黑色鬱金香》

開頭的場景是 1672 年 8 月,哈倫市的鬱金香社懸賞十萬荷蘭盾,給能培植出黑色鬱金

香的人,也是同年的事。大仲馬在小說的第 31 章宣佈有人成功得賞,那時是 1673 年 5

月。如果鬱金香市場在 1637 年已經崩盤,為什麼在 37 年後的 1673 年,還有人要出十

萬重金給黑色鬱金香?而且在大仲馬的書內各章也可以看到,荷蘭對鬱金香的栽培與研

究,在 1673 年時幾乎還是全民性的運動,並未因崩盤而潰散,反而還繼續深入研究發

展。

Page 119: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119

相對地,台灣的鳥市崩潰後,並沒有類似的延續性科學探討,原因是:荷蘭的花卉

市場,在國內和國際經濟上都有其重要性,短暫的崩盤並不會使整個產業消除掉;而台

灣的鳥類市場,不具有這種重要性,泡沫一破就煙消雲散了。

第二個議題是:為什麼要追逐黑色的鬱金香?如果這是大仲馬虛構的,或是半真半

假的事,那就不必追究答案了。如果真有此懸賞,那有可能是因為還沒有人做得到,困

難度高,希望在重賞之下出現奇蹟。如果真的能出現黑色,那麼鬱金香的色系就十全十

美了。

另有一項猜測,可當作助談。歐洲人原先認為天鵝是白色的,不相信會有黑色的天

鵝,因為這會壞了他們心中的完美形象,就像他們在心目中塑造的天使不會穿黑衣一

樣,那是撒旦的顏色。據說 16 世紀時在澳洲發現了黑天鵝,如果天鵝都能有黑的,為

什麼鬱金香就沒有黑色的?鳥類的黑色或許有保護功能,但黑色的花朵,如前所述,對

自己的存活與繁衍卻不利。

第三個議題是:如果荷蘭的鬱金香和台灣的十姊妹,是普遍人性的重複現象,為什

麼人類會有這種瘋狂的盲從行為?這是有利於人類存活的因素嗎?或純是上帝的敗

筆?有一種說法大略如下。在石器時代,人類的族群活動規模不大,或許在一兩百人之

間。管理人類大腦情緒的機制,同時包含理性與非理性兩種,處理日常生活事項時,基

本上是理性面在運作。但若遇突發狀況,或有障礙要超越,而這些事情是一般人無法理

解或無法掌握時,就會失去自我判斷力似地跟隨他人行動,出現盲從現象。

所以我們常可聽到一種說法:「理性的個人、盲目的群眾」,大概就是在說明這個現

象。一旦需要聚集人群,就是要應付突發狀況,或有大型障礙要排除,或是出現了超級

的利益,或是遇到前所未見的奇特現象。一旦進入「群眾」的狀態,理性的面向就被壓

抑下來,非理性的「跟風」,就如滾雪球般地增長。從納粹到紅衛兵到任何一窩蜂的盲

從現象,大概都可以從這個觀點來理解。

新古典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是:「人的經濟活動是理性的」。這個假設的隱含前提是:

「個人在做供需交換時」,但不能據以推論說:「人的群體經濟活動也是理性的」,史例

昭昭,事實正好相反。

鬱金香狂熱是個完整的案例,本書作者細膩地析述了整個過程。這是個漂亮的例子

(美麗的主角),再加上大仲馬動人的文采,把這個泡沫事件傳播到好幾世紀之後的不

Page 120: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120

同社會裡,更深入了老少婦孺心中。人類的經濟瘋狂行為,也因而有了一個優雅的代名

詞:Tulipomania。

此文是《鬱金香熱》的導讀,2000 年 5 月時報公司出版。感謝李怡嚴教授(清華

大學物理系退休)對本文的指正,並提供重要的相關文獻與論點,其實他是本文不具名

的合著者。

Page 121: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附錄 2黃金的魔力

Peter Bernstein (2000): The Power of Gold: The History of an Obsession, New York: Wiley& Sons。彼得˙伯恩斯坦:《黃金的魔力》,台北:商周出版,2002 年,517 頁。

漢人的習俗裡,長輩與諸親友給新生嬰兒的禮物,最常見的就是黃金:金元寶、金

項鍊、金手鐲…。在象徵吉祥如意、長壽百歲的祝福之外,我後來才領悟到,其實這是

家族成員對新加入者,所提供的一項「逃難基金」。幾千年來兵刀水火的血淚教訓,這

個民族早已充分認知「天命無常」、「富不過三代」,給新生兒的禮物,還有什麼比黃金

更具有「急難救助」的功能?台灣中央銀行地下室所藏的黃金存量,聽說在全世界央行

中名列前茅,也是基於同樣的動機:逃難恐慌症。

「漢人與黃金」是我一直很想瞭解的題材,因為其中有太多的謎題需要解答。舉個

例子。《孟子 · 公孫丑下》,陳臻問孟子曰:「前日於齊,王餽兼金一百而不受;於宋,

餽七十鎰而受;於薛,餽五十鎰而受。前日之不受是,則今日之受非也。」一般對「兼

金」的注解是「好金也,其價兼倍於常者」;對「鎰」的理解是「二十兩」,百鎰就是二

千兩。問題是:「兼金」的「金」是黃金嗎?孟子有二千兩黃金的行情嗎?當時有這麼

豐富的黃金在市面上流通嗎?

彭信威在《中國貨幣史》頁 65 說:「古時金銀銅都稱金」。如果是這樣的話,諸王

送孟子的到底是金或銀或銅?勞幹在 971 年《中研院史語所集刊》寫了一篇〈漢代黃金

及銅錢的使用問題〉,內容豐富,但對這個問題也沒有明確的解答,反而增加了不少疑

惑。讀了這本《黃金的魔力》,我更確信需要有一本《漢文化裡的黃金》,來告訴我們這

個民族的「黃金拍案驚奇史」。

Page 122: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122

本書作者是哈佛大學出身,在紐約的 New School 大學兼任教授,1973 年以自己的

名字創辦投資顧問公司,寫過幾本投資學與金融史方面的暢銷書。全書 20 十章分三篇,

首篇有 9 章,綜述黃金在西方文明史上多采多姿的角色;次篇有 7 章,談 17-19 世紀黃

金在西歐諸國(以英國為中心)的貨幣功能;第三篇有 4 章,縱談 20 世紀國際金本位

的興衰,與國際金價的激烈起伏過程。

我較熟知的題材,是第三篇的國際金融史。他摘述得相當生動,有很貼切的描寫與

評論。書後的 11 頁參考文獻相當完整,我知道的主要文獻都列入了。但問題是,有許

多已列出的文獻,在正文中並未真的引述到。這就顯示出本書特質:這是一本寫給華爾

街人士看的金融史,作者在博覽群書之後,依時間順序、依題材做了輕鬆、愉快、知識

豐富的綜述。你若問我這本書好不好看,答案是正面的。你若問內容可不可靠,我會說

這是綜述型的書,沒有多少作者的見解。你若問這本書有無深度,我會說:對商業出版

者而言,這是個冒犯性的問題。

作者是個「知識經濟」的實踐者,他在「轉售」知識,他不是嚴肅型的深度工作者,

本書前兩篇的內容最能確認這項性格。西方文化與黃金在幾千年的糾纒過程中,累積了

非常豐富的文字著作,作者光是從英文著作(和一些法文書刊),就寫出這本五百多頁

的大書。以這個題材的豐富材料看來,如果他願意的話,可以再寫出三本,反正他只是

在綜述與剪裁而已。

你若問這本書值不值得看,那我會說不錯。舉個例子來說明我的閱讀感受。我對「試

金石」如何運作一直沒搞懂,在其他書上也沒看到夠好的解說,作者在頁 50 和 115 對

試金石的說明,讓我有釋然通暢的快感。這類有用的小知識還有不少,我對此書的好感,

就是建立在諸多的小解惑上。

原刊於《中國時報》2002 年 8 月 11 日

Page 123: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附錄 3布勞代爾的《地中海史》

《菲力普二世時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年;唐家龍、曾培耿等譯,上下冊,1,018 頁(台灣商務印書館,2002 年)。

布勞代爾這本博士論文在 1949 年出版、1966 年大幅修訂後,不斷被譯為多國語

文。這本書為什麼那麼有魅力?貢獻何在?

在一千多頁的篇幅裡,並非頁頁珠璣,因為他的文體是描述性的,過度細節與注

重事實,常在好幾頁之後還看不到一個具體的論點,有時讓人會沮喪。本書的價值,

是啟發我們如何用不同的眼光,去觀察這個既具體而又千變萬化的海域,去構思不同

的歷史概念。這種歷史形象構圖的思考方式,才具有長久的生命力。

要欣賞的,是《地中海》的整體造型,而非細部的磚瓦,因為那不是有大史識的

史學家,所要呈現的部分。他後來出版的名著《資本主義》(1979)與《法國史》(1986),

其中的主要觀念,都已在《地》出現過了。這些概念包括:長時段、趨勢變動、事件、

經濟世界、經濟重心變遷說、輔助性的敵人……等等。

本書首篇是從人文地理的觀點,呈現大地中海域的環境特色,所對應的歷史時間,

是作者最注重的「長時段」(以世紀為單位)。這些地理與環境上的特殊狀況,深刻

地影響此海域內,各族群的活動型態。第二篇是從「趨勢性變動」(以幾十年為單位),

來觀察地中海域經濟、政治、社會結構等面向的「整體性」變動;也就是從宏觀、社

會性時間的觀點,來看人類的行為。第三篇是典型的事件史,作者表現出豐富的細節

知識與熟練的手法,但卻視這類題材為「歷史的泡沫」,只是表層現象,數目眾多卻

Page 124: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124

無深層的力量。

作者用三種歷史時間的概念,把諸多問題分置在三個層級上,一方面把全書的架

構撐出了立體感,二方面也顯示出,他對歷史層級重視的順序。各章之下再分二到四

節,每節之下再細分數小節(其實各小節都可更深入地擴充成長論文,或甚至一本專

書)。

在篇幅的限制下,這些小子題常被壓縮到二至三頁,不夠深入,一觸即離。篇幅

如此簡要,對外行人而言不夠清晰,對內行人又失之淺略。本書珍貴之處,是在於整

體架構性的設計,而非細節的內容。他的史學論述,不是提出假說、呈現證據、得出

推論的方式;布勞代爾是歷史圖像的建構者,一位能掌握龐雜細節的大繪圖者。

布勞代爾此書撰寫時,並無預先設定的目標,而是先隨著個別檔案資料的刺激寫

出內容,之後再合成全貌。優點是地中海的複雜面向,得以不受預設架構之限制,缺

點是成品必然龐雜枝蔓。布勞代爾著名的三種歷史時間觀,是在全書脈絡了然於胸之

後,他才頓悟出來的。

《地》特點在於:是材料在帶領作者,而非材料屈服於作者的意願。他寫作的風

格,不是在既定的論點內詳細舉證辯駁,而是在小篇幅內運用許多細節資料,同時處

理好幾個視角。他先描繪出一個小題材的枝葉(小節),再拼構出一個上層的景觀(節),

再往上構成章、篇、全書,是個由下寫到上的描述與建構過程。

較嚴重的缺陷,或許是他對義大利、西班牙和法國的檔案掌握較佳,常可見到在

一個共通性的題材中(如論城市的功能),只舉義大利或法國南方為例。但這是一本

論地中海的著作,不免讓人懷疑這些例證,是否能顯示出地中海域的通性?

我認為最有創見部份,是論貴重金屬從北非和美洲流入後,對地中海域的影響。

作者認為並沒有之前學者所認為的那麼強,貴重金屬所發揮的功能,要視當地過去金

銀存量、相關事情,以及貨幣流通速度、國與國之間的聯繫、經濟活力、國家與商人

活動的情形,或甚至連「民意」都有關係。

金、銀(以及銅)的數量,並不就是等於貨幣存量,金屬貨幣之間也會相互碰撞、

競爭。更重要的是,歐洲本身的經濟已經開始成長,否則單純的金銀進口,不會有這

麼大的物價效果。現代國家的興起、軍隊的開支、公務人員的薪資、以現金課稅等等

經濟貨幣化之後,才會對美洲的金銀產生有效需求。換句話說,他不贊同簡單的貨幣

Page 125: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125

數量說:貨幣存量與物價水準之間,有緊密的或比例的關係。

英語系的地中海研究者,對《地》的架構設計較無意見,但對檔案資料運用、具

體問題則有異議。半世紀以來評述此書的文章很多,多從各自熟習學門的角度(如西

班牙外交史、海戰史等等)評論,較少見到經濟史學者有系統的批評。美國新經濟史

學者多持負面看法,例如 1993 諾貝爾獎得主經濟史學者 Douglass North 認為,此書

是一本藝術作品,年鑑學派並未對經濟史提供有助益的見解。

布朗大學的名史學者 Anthony Molho 認為:「《地》在跨越美國專業歷史人士的

群島時,就像是一艘失去蹤影的船。《地》當然沒有轉變美國歷史學界著述的風貌,

它也沒有改變美國大眾文化對地中海的傳統形象,也沒有因而在美國開創出一種布勞

代爾學派式的歷史寫作風格。」本書在各國所得到的評價不同,這是個值得再探討的

有趣問題。

原刊於《中國時報》 2002 年 7 月 14 日

Page 126: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附錄 4《15 至 18 世紀的物質文明、

經濟和資本主義》導讀

《15 至 18 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施康強、顧良譯,3 冊。台北:貓頭鷹出版社,1999 年(台北:左岸文化出版社,2006 年)。

1 架構與內容

1.1 結構

這套三部曲的第一冊,是作者在 1952 年依他老師費夫賀(Lucien Febvre, 1878-1956)

之囑而寫的,1967 年由巴黎的 Armand Colin 出版,收錄在《世界的命運》(Destins du

Monde)叢書內。他之所以會寫那一冊,主要是當時他已投入許多心血,研究工業革命前

的歐洲經濟,Febvre 囑他先摘要出版。

出版之後,作者有兩項不滿意的地方:(1)一本沒有註解的經濟史著作,說服力必

然大減。(2)他對這個領域的接觸愈廣、領會愈深,就愈發地疑惑。因為他觀察到的現

象,似乎與他所熟知的理論相牴觸,例如 Werner Sombart 和 Josef Kulischer 對資本主義

的理解,布勞代爾認為他們雖然舉證豐富,但在觀點上有一種傾向,就是把經濟活動當

成一種「均質的實體」來看待,也認為唯有透過統計數字,才能理解經濟史。

此外,一般歷史著作也傾向於把重點放在歐洲本身,好像其他的世界並不存在。他

們常把歐洲描述成一個逐漸邁向理性化的市場,終於累積出工業革命的果實;而且把工

業革命看作分水嶺,把歷史切成一個工業化之後的現代社會,和一個工業化之前的傳統

社會。布勞代爾對上述的看法相當不滿意,在長達 25 年的閱讀、整理、擴充之後,終

於在 1979 年出版了這套三部曲。他把第一冊擴充改寫,換了書名《日常生活的結構:

Page 127: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127

可能的與不可能的》,同時也把初版未附上的註解儘可能復原。

肉眼能輕易觀察到的經濟活動,例如店鋪的交易、工廠的生產,是了解經濟現象的

起始點。作者提醒我們,在觀察長期的經濟活動變化時,不能只把眼光放在顯而易見的

活動上,應該要體察影響這些表面現象的深層因素;而這些面向卻常被忽視,或雖然被

理解,但未賦予公平的歷史分量。

他提出一個「三層經濟活動」的概念,來彰顯 15-18 世紀歐洲經濟的特質,同時也

可應用在亞非美等幾大洲的情況。作者認為,經濟活動中的最底層,是日常生活性的生

產與交易活動,並無正式的組織;這類活動的地理半徑很短,只限於城鄉或稍大的區域

內。第一冊就是以這種「日常生活的結構」,作為主要探討對象。

第二冊《貿易的活動》,探討再往上一層的經濟活動:較具規模的區域性(各省或

鄰近諸國之間)商業體系,是如何茁長發達的。第三冊把範圍再往上,推到國際與洲際

的層面,以「經濟世界」為探討的單位:在經濟階序(hierarchy)頂端的那群人,如何藉

著控制與操縱交易,來追求利益。例如 18 世紀的阿姆斯特丹,或 16 世紀義大利熱內亞

的富商,他們掌握了金融體系網路的核心,可以在千里之外控制生產、貿易,或甚至攪

翻各地區經濟活動的秩序。這種網路的完成,給近代資本主義的運作與成長,提供一塊

肥沃的土地。

這三層的經濟活動之間並非相互排斥,而是並存共生的。最底下的一層,當然是各

民族都早已有之;第二層是 15 世紀左右,才在西歐有較具體的雛型;第三層更晚到 17、

18 世紀,才稍微完整。各大洲內各國的經濟發展情況不一,這三層經濟活動出現的時

代不同,占國民生產額的比例也不同。

從書中的脈絡看來,這個分析架構似乎不是一開始就擬好,而是隨著對題材的了

解,才逐漸意識出來。作者在全書導論(I:24)中說:他擔心讀者會對這種三分法質疑,

例如,作者是用哪些標準,來切分第二冊的市場經濟與第三冊經濟世界的歷史素材呢?

市場經濟和資本主義是區分得開的概念嗎?他遲疑許久之後,才決定以「市場經濟」(注

意:這是有實質交易的「市場」活動,而不是現代經濟學所說的「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

作為中間那一層。他認為這種三分法,不但適用在 15-18 世紀的西歐,甚至在今日仍然

具有解釋力。

在寫作方法上,作者有意避開理論性的探討,而專注於「具體的觀察與歷史的比較」

Page 128: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128

(I:25)。因為他很明瞭,學界對「資本主義」這個名詞,有太多不同的觀點與理解(宋

巴特、韋伯、Tawney 等人之間,就有很大的認知差距)。如果再加入理論的面向,必然

會更陷入沼澤,倒不如以實例的舉證,來說明自己對資本主義這個概念的理解。透過史

實的陳述,會更能彰顯出 15-18 世紀之間,資本主義發展的過程中,真實生活的豐富性、

複雜性與異質性。

他並不是要向讀者證明某項理論、假說、觀點,而是想要描述 15-18 世紀之間,人

類的經濟活動出現了一種新型態,被 19 世紀末以後的人稱為資本主義。作者所要呈現

的,是這段時期緩慢醞釀與發展的動態過程,以及與其相互影響的因素,而不是去分析

「資本主義」這個概念本身。

1.2 內容

第一冊:物質生活

第一冊內的題材差異性最高,所需要掌握的原始資料、他人的研究成果、統計數據

最龐雜,資料的可信度也較低。本冊的內容,大都是食衣住行、技術、貨幣、市鎮等複

雜的事項,很難用一個或數個架構,把這些資料串成具有邏輯性的結構,這是題材上的

先天性弱點。

作者為什麼要花那麼大的心血,寫他認為最困難、最不容易從中提出有意義命題與

理論的第一冊呢?因為他認為,要掌握工業革命之前的經濟活動範疇,要體會出它的深

度與厚度,這個環節是不能逃避的。

布勞代爾認為,每個時代在經濟生活方面,都有它的底與頂,這也就是本冊的副標

題:可能的與不可能的。在日常生活中,電視與飛機在二次大戰之後是可能的,而在

20 世紀初是不可能的。今日不可能到太空和海底觀光,下個世紀則有可能成真。透過

「可能與不可能」這個上下限度,可以掌握不同時代人們的努力與成就。

他並不是以最尖端或最劣等的情況來衡量,而是透過前述日常生活的各種要素(衣

食住行等),來彰顯各時期的進步與停滯。這是個有意義的觀察點。他的研究顯示,在

15-18 世紀之間,人類並未能有效突破大自然的約制條件,達到原本是可能的限度。

以陸地運輸為例,雖然在 1830 年代時,西歐已有相當好的交通網路,但仍未達到

當時可能的最高限度。火車的發明與普及,使得交通網路大幅增加,所需的費用平民化,

Page 129: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129

這才達到 19 世紀中葉的可能限度。人類的經濟活動,就是一直在把這條可能的界限,

往外、往上推展。

在這個概念下,作者要回溯地界定出,15-18 世紀之間這些可能曲線的變動情形。

試想,如果能透過時光隧道,去伽利略、休謨、盧梭、笛卡爾等人的家裡住幾天。最讓

人印象深刻的,或許不是這些名人的智慧,而是他們的生活環境與方式:照明、取暖、

食物、醫療等等。經歷工業革命、兩次世界大戰、技術與糧食突破等激烈動盪過程的人

類,如果能逆著時光,去了解 15-18 世紀之間(即封建制度之後與工業革命之前),就

長期的眼光來看,為什麼有過停滯性的局面?經過哪些醞釀與醱酵,才能導致工業革命

的突破?從這些過程中,可以找出哪些律則嗎?

這種對日常生活結構的研究,另有一層意義。日常生活的習俗與細節,雖然沒有大

理論可談,但它反映了大多數人在長時期內反覆進行的活動。這種細微但重要的動態變

化過程,是建構某個時代社會經濟史的絕佳材料,但卻又因其細微,反而常被歷史學者

忽視。雖然它是經濟活動的底層,但也是影響上面兩層的根基;反過來說,它也是上面

兩層活動的接受者。忽略了這個面向的研究,對經濟活動的理解,就缺了一個重要的環

節。

第二冊:經濟生活

「物質生活」與「經濟生活」這兩個面向的交會形式,有上百種不同的面貌:市場、

攤販、店鋪......。本冊分析這些不同的交易形式,從最基本的物物交換,到成熟的交易

行為。作者試圖從所描述的史實中,捕捉此時期經濟生活的律則與機能,看看是否能建

構出一套經濟「通」史,或者是建構出一套「文法」、一種「模式」、一種「類型」。宣

稱這項目的之後,作者在「前言」(II:21)表明要這麼做的話,必須涵蓋社會面、政治面

和經濟面。

布勞代爾提出一項啟發性的結論。他認為在 15-18 世紀之間,公平自由競爭的經濟

活動,在最低層的日常交易中較常見到(如菜市場)。但在較高層次的交易活動中(如

批發、遠程貿易、金融兌換業),反而是以投機、市場獨占、價格控制等行為為主,因

而累積了財富與權勢,不可避免地造就了社會的寄生階級(II:22, 227-8)。

也就是說,15-18 世紀之間的經濟活動,造就了一個新的社會階級:商人。而商人

Page 130: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130

之間也有差序性的高低:從國際性的大資本家,到地方性的中小型富商,而這整個商人

階級(經濟活動性的),是附著在一個深厚的平民百姓階級(日常生活性的)之上。

本冊前兩章用相當大的篇幅,詳細描述市場交易、攤販、店鋪、市集、證券交易的

基本活動與機能。第三、四兩章,說明資本主義的基本意義,以及它在生產、流通等方

面,在本國與在國際之間的行為。最後一章從社會的面向,來看經濟活動的意義。作者

認為,一個多元化的社會必然有多面向的「秩序」,經濟活動的結構性變化,只是其中

的一項「秩序」,它會受到國家角色、文化型態等因素的影響。

第三冊:經濟世界

布勞代爾在第二冊的前言(II:23),說明他在第二冊中並未遵守「連續的歷史時間」,

而只依觀察問題的方便性,把事情依題材而非依史實的時間順序來處理。在第三冊中,

他說要轉回來遵守「世界時間」。他為什麼要用「世界時間」的概念?那是因為第三冊

所要探討的主題,是「經濟世界」這個大單位。如果能有一套理論性的「世界時間」來

配合,就會讓整本書有更完整的體系。

換個方式來說,他之前在《地中海》(1949)內,提出三種歷史時間的概念;在以

經濟世界為主題的第三冊裡,他似乎「被迫」要提出一種新的「世界時間」,來和以「經

濟世界」為單位的探討相呼應。所以他在本冊的序言裡(III:17),就說歷史的研究,需要

提出一種和從前不同的時間單位:世界時間。而這個世界時間「並非人類歷史時間的總

和。這個特殊的時間單位,在不同的時期與不同的地點,主宰了世界的某些地區與某些

的事實。」

作者在序言(III:18)內,只用一段話解說世界時間的意義,之後全書中就無類似

的說明與應用。他以印度為例,若把印度與國外有交往的地區,劃出一個大略的四邊形,

就可以看出,只有在此四邊形上的地區,是和外在的世界生活在同一個時間步調上。各

地區的發展程度,多少會有一些時間上的落差,但和那些與世界主流脈動毫不相干的地

區相對比,仍可分辨出與世界時間完全獨立的地區。

以中國晚清沿海的通商口岸為例,它和「華洋隔絕」的西北、西南地區,很明顯地

屬於截然不同的世界時間。以世界時間來劃分的話,在地球儀上就可劃分出與世界同步

的區域,以及自我封閉的「社會經濟時區」。作者認為,能用世界時間歸類出來的地區,

Page 131: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131

可以視為「世界史的一種上層結構」,它代表著一種成就上的集結地區,是由在其下層

的地區,努力創造出來的。

2 綜合評論

就研究方法而言,布勞代爾認為,應該從最基本活動的史料,來建構出這段時期的

特質:從日常的生活環境、使用的物品,來追蹤人類生活史的變動。例如從食衣住行的

細節、市場交易活動的細部史實、原始的貿易文件、支付記載等基本史料著手。這是從

底層往上建構,而不是像過去一樣,從高階層經濟決策、大型經濟組織模式,從上層往

下層建構的觀點,來研究社會經濟史。

從這種角度所觀察到的資本主義發達過程,和馬克思及其跟隨者的視野完全不同。

這不是歷史進步階段的觀點,也不是階級之間對抗鬥爭的學說。布勞代爾不預設理論,

甚至有意避開任何理論的爭執,而是要讓史料來說話。

就史料的運用來說,第一冊有 40 頁的註解與書目,第二冊有 47 頁,第三冊有 46

頁。25 年的廣泛閱讀相關文獻之後,他對資本主義發展過程的細部理解相當完備,絕

非僅提出漂亮學說架構,而材料不夠充實的研究所能匹敵。

在寫作方法上,他的舉證方式常有炫耀淵博之嫌。如果以簡潔達意的標準來看,則

有不少例子與書目,可以去除而不傷大旨;我甚至覺得用三分之二的篇幅,就很足夠表

達全書的主旨。他這種撰寫社會經濟史的方式,和戰後英美經濟史學界講求簡潔論證的

學風完全不同。他的寫作方式,並不是「因果關係」式的論證,也不是「功能關係」的

詮釋,而是以史料為基礎的歷史表達。

以基本糧食為例,他用麵粉的產量、價格、生產特性等資料,來做廣泛的舖陳,而

不是提出一個經濟性的命題,來籠罩這些材料。我較關切的命題是:糧食產量和價格,

與人口增減之間的相關程度,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呈現過哪些不同的關聯?需要從哪些不

同的角度,來釐清這些複雜面貌的主要特質?而布勞代爾對這些議題完全沒有觸及。

3 總結

對任何傑出史學家來說,要寫一部 15-18 世紀間的資本主義發達史,都不是一件輕

易的事。如果要達到布勞代爾的「總體史」目標,那恐怕會更困難。很令人敬佩地,布

Page 132: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132

勞代爾投入 25 年的光陰,完成設定的目標。我對這本名著的綜合印象,可以用一項比

喻來表達。

以家庭內常用的燈泡為例,如果電力轉換為亮度的效率不高,燈泡很快地就會燙

手;也就是說,電力耗在熱度上的比例,大於轉換為亮度的部分。我們對傑出史學家所

企求的,當然是亮度(歷史的洞識),而非熱度(出版界與讀書界的熱潮)。我 40 歲時

認為,這套書的熱度大於亮度;我現在 55 歲,認為這三冊的亮度和熱度相當;20 年後

75 歲時,應該會認為亮度大於熱度。

資本主義史必然會一而再地改寫,布勞代爾的三冊鉅著,也必然會一而再地被引

述。理由是:(1)在 20 世紀寫作資本主義史的歷史學者當中,他是很具代表性的一位,

也提出了他獨特的資本主義發展史觀。(2)他把與這項題材相關的新舊文獻,都摘述引

用到了,日後的研究者,必然能從書後附註的書目裡,得到相當的啟發。(3)書內所附

的諸多地圖、圖表、統計數字、相片、圖畫,都是很有用的視覺輔助,有時甚至比正文

還更具吸引力。

出版一世紀之後(2079),這部著作必然還會流傳,不只是它那種百科全書式內容,

所帶來的強烈吸引力;更因為它在架構、概念、論證方面,所引發的高度爭辯性。

原刊於《中國時報》2000 年 2 月 26 日

2006 年 12 月 9 日修改結論

Page 133: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附錄 5《告別施捨:世界經濟簡史》

Gregory Clark (2007): A Farewell to Alms: A Brief Economic History of theWorl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xii + 420pp. $29.95 cloth.

本書作者克拉克在經濟史學界的知名度相當高,作品時常出現在經濟史的專業期

刊上。較特殊的是,他很少用數學方程式和計量迴歸,通常只用簡單的圖表和幾何圖

形就夠了。他的文章品質高又容易理解,2005 年曾以一篇論 1209-2004 年間英國勞動

階級狀況的文章,刊在芝加哥大學出版的頂級期刊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上,

內容直接、簡單、透徹、有新意、有洞見。這是值得倣效的寫作方式:用基本的分析

方法來處理普通資料,得出有意義的創見。

本書是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西方世界經濟史叢書」的第 14 本,中文世界對其中

的第 4 本較熟悉:Kenneth Pomeranz 的《大分流》(The Great Divergence,2000)。《告

別施捨》這本書名(A Farewell to Alms),應該是倣自海明威 1929 年的著名半自傳體

小說《戰地春夢》(A Farewell to Arms,又譯為《永別了,武器》)。對英文讀者而言,

這是聽起來很熟悉的書名,但內容完全不同:世界經濟簡史。

作者 1957 生於蘇格蘭,今年正好 50 歲,目前是加州大學 Davis 校區經濟史教授

兼系主任。1979 年從劍橋大學畢業(主修經濟學與哲學),之後進哈佛大學經濟系,

1985 年取得博士學位,之後在史丹佛和密西根大學任教。他的主要探討興趣,是「長

時期」的經濟成長、國家財富的研究,主要的研究對象是英國與印度。

本書的主旨,從書衣上的簡介,是要回答下列問題:為什麼世界上的某些地區會

這麼富裕,而其他地區又那麼貧困?為什麼產業革命(伴隨著前所未見的快速經濟成

Page 134: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134

長)會發生在 1800 年左右的英國,而不是在其他時間或在其他地方發生?為什麼工業

化不會讓整個世界都富裕起來?反而讓某些地區甚至更貧困?分析這些深刻的問題

外,本書提出引人爭辯的新論點:文化(而不是剝削或地理因素或是資賦資源的差異)

才是解釋國家貧與富的重要因素。

作者反對目前流行的看法:產業革命是在穩定的政治、法律、經濟制度下,在 17

世紀這短暫的期間內,爆發出來特殊現象。克拉克所提出的證據顯示,這些制度性的

因素,在工業化之前早已存在了。他的論點是:這些制度會緩慢地改變人民的文化,

鼓勵百姓放棄漁獵時期的直覺性作為(暴力、無耐心、不肯努力),轉向辛勤工作、理

性化與教育。

他認為社會必須有長期間的定居和安全性,才能發展出這些文化的特性與有效率

的工作,才能讓經濟成長。對那些沒有長時間穩定的社會,工業化是遙不可及的事。

克拉克反對 Jared Diamond(戴蒙)在《槍礮、細菌與鋼鐵》內的論點,說天賦資源(例

如地理環境)對國家的貧富會有重要影響。

以上這幾段話,我認為是出自編輯人員,而非作者本人的文字,因為克拉書中的

兩個關鍵性觀念並未提到:一是馬爾薩斯陷阱,二是工業生產過程中的效率問題。我

對這兩項要點會再詳述,以下說明全書的結構,以及我的閱讀角度和主要觀感。

全書 18 章,除了首末的導論和結論兩章,主體的 16 章分成三部份:首篇(2 至 9

章)析論 1800 年之前的經濟生活,這時期的特點,是人類的經濟生活一直無法跳脫出

馬爾薩斯陷阱。簡單地說,就是人口的成長率小於糧食的成長率。此篇的主要內容包

括幾個面向:生活水準、生育率、預期壽命、富者生存、技術、制度與成長。

次篇(10 至 14 章)探討 1800 年左右發生的產業革命,有哪些重要成就;過去的

三種主要學說,為何不足以解釋產業革命的特殊現象;英國的產業革命有哪些成就與

特點;為何中國、印度、日本沒有類似的產業革命?革命之後對人類的生活有哪些重

要改變?

末篇(15 至 17 章)對比 1800 產業革命之後,為何某些國家的經濟有急速且驚人

的成長?相對之下,為何有許多國家還那麼貧窮落後?作者認為關鍵在於生產過程的

效率:英美歐洲的生產效率與成本,和印度、非洲等國的成本效率相差懸殊,導致讓

人驚嘆的「貧益貧、富益富」。

Page 135: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135

整體而言,我認為第 1 章綜述全書的方向、旨要與見解,寫得還算有吸引力。其

中最重要的是圖 1.1 內,那條在 1800 年之前低水平的固定馬爾薩斯陷阱線,以及 1800

年產業革命之後,貧國與富國雙方大分歧的示意圖。本書有兩項特色,一是穿插不少

相當有用的相片,對比貧富狀態的落差;二是有大量的統計表格和圖型。這些都是從

作者 20 多年來蒐集建立的資料庫整理出來,很少見到把這麼多各文明的古今數據湊在

一起,製作出這麼有用的好圖表。我認為這些圖表都相當有說服力,對作者的訊息傳

達也有顯著助益。

第一篇(2-9 章)中,我最推崇第 2 章。這是我所見過對馬爾薩斯陷阱這個概念,

解說得最完整、最有說服力、最有啟發性的文章。在此之前,我對這項概念只有單點

式的模糊概念,讀完本章後我才有較整體性的理解。我認為此章的內容、邏輯、證據、

圖表、理論推導,都是很可以學習的範本:圖 2.1 至 2.5 的幾何圖型解說很清晰,這是

理論性的建構;圖 2.5 以統計數據標示出 1200 至 1800 年之間,英國平均每人所得(橫

軸)和人口(縱軸)之間時進時退的狀況。圖 2.6 和圖 1.1 相對照來讀,有效地幫助我

看清楚,什麼叫做「無法逃脫馬爾薩斯陷阱」。這是我對全書最感激的地方。

現代經濟學的分析架構與思考邏輯,是建立在已經逃脫出陷阱之後的狀況,所以

在閱讀此章時,一下子不容易體會作者的邏輯。舉例來說,在馬爾薩斯陷阱之下的世

界(人口成長率大於糧食成長率),任何會增加死亡率的事情,例如戰爭、動亂、疾病、

公共衛生惡劣,反而會提升生活水準:因為這些事會造成許多人死亡,社會上搶奪糧

食的人口減少,平均每人的生活水準因而改善。相反地,任何會減少死亡率的事情,

例如醫療進步、公共衛生條件改善、社會和平與秩序,都會使人口增加,反而會使平

均每人的糧食減少,降低生活水準,

因此,我們現在認為的美德,包括清潔乾淨、和平紀律、糧食安全存量、所得平

均、慈善義行、努力工作,在馬爾薩斯模型內,都是屬於有害生活水準的惡行。相反

地,我們現在公認的惡行,例如衛生條件差、殺嬰、墮胎、貧富不均、自私懶惰、荒

年,反而是有助於提高個人生活水準的美德。

第 3 章的主題,是對比 1800 之前與之後,貧國(如馬拉威)、富國(如英國)和

原始部落(如波斯瓦納!Kung 族)的各種生活水準:工資、物價、卡洛里、蛋白質。

作者以具體的數字,告訴我們兩件違反直覺的事:(1)原始部落每天攝取的蛋白質和卡

Page 136: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136

洛里,不一定比工業革命之後的英國人差。(2)古代人的工資實質購買力,甚至比現代

的英國人好。但現代人有兩項優勢:(1)生命預期比古人和原始人高(即平均壽命更

長);(2)平均身高在 1800 之後有明顯的增加。這是由於糧食充足和醫療衛生的進步,

是古人和原住民比不上的地方。我認為第 3 章的實證資料非常豐富,很有說服力,好

幾方面改變了我的認知。

第 4 至第 9 章的手法和第 3 章差不多,主要的差別是題材不同(生育率、預期壽

命等)。如果興趣不高或時間有限,只要翻閱這幾章的圖表就夠了,都很容易理解。

第二篇的 10 至 14 章分述五項主題。(1)第 10 章以簡單的理論架構和簡潔的圖表,

解說 1800 之後人口與所得(代表食物)這兩項重要因素,在英國與其他先進國家增長

的情形,簡稱為現代的經濟成長與國富。克拉克認為其中的主要關鍵,是產出的效率

(efficiency gain)大幅增長。而這種效率的增長,主要得自創新與因之而得的「外部

效果」。此章寫得簡潔有力,內容合情合理。

(2)第 11 章就相對地不易讀懂。作者的主軸是要批評下列三種學說,無法解釋產業

革命之所以會發生的原因。

(a)外生成長理論(exogenous growth theories),即外在的法律、政治與社會性制度,

會有效地幫助產業革命發生,也就是「制度決定表現」論。他批評制度學派的人歷史

知識不足,單是在制度上有效率,若基本糧食不足,逃不出馬爾薩斯陷阱,再好的制

度也都枉然。這小節他寫了 7 頁半(頁 210-7),牽扯不少較間接、甚至不相干的內容,

減弱了說服力。

(b)多重均衡理論(multiple equilibrium theories,頁 218-23),我左看右看,雖然明

白個別段落的大概意思,但還是很難拼湊出具體圖像,也無法具體理解作者的重要論

點。更奇怪的是,接下來插入 3 整頁批評人力資源(human capital)說,主要是在反

對 Gary Becker 等人的見解。我猜測作者的目的之一,是要推翻制度學派的觀點,可

是突然出現這不相干的小節,既突兀又缺乏說服力。

(c)最後的內生成長理論(endogenous growth theory,頁 226-8)只有 2 頁,主要的

論點是,在產業革命之前這一大段長時間內,經濟系統內的某些特徵,已經創造出現

代成長的「前提條件」。也就是說,不必等待有外來資本、技術、創新這類的誘發,產

業革命也會自動發生,會產生高效率的成長。克拉克認為以上這三種理論,都無法解

Page 137: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137

釋 1800 年的產業革命。

此章的內容讓人讀得很辛苦,又沒立即提出作者的對照性新觀點。這是第二篇的

理論架構,我認為過於晦澁,缺乏深刻說服力。

第 12 章將近 30 頁(230-58),談英國的產業革命實況,寫得非常好,這是他最拿

手的題材,統計圖表尤其精采有說服力,我覺得 12 章和第 2 章是本書最成功的部分。

但接下來的第 13 章,論中、印、日為何無產業革命,我認為這是一大敗筆。他在

最後一段的總結,解說中國和日本為何比英國遲緩:「有兩項重要因素或許可以解釋這

個現象。在 1300-1750 這段期間,中日的人口增長比英國快。但是中日這兩個社會的

人口系統,和英國富裕人家相較之下,繁殖率較低。」他會這麼說,是因為他在圖 13.4

對比清朝皇族的生育率,遠低於英國的富人,甚至在 1770 年之後,還低於英國的一般

平民。

我覺得此章的內容太單薄,只用皇族(富人)的繁殖率,根本無法解釋為何中國

無產業革命。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Anna Karenina,1877)這本小說的開

場白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克拉克用英國產業革

命成功的架構,套在中國的個案上,等於是用幸福家庭的架構套用在不幸福的家庭上,

而沒有具體解釋,這個不幸家庭的悲慘問題所在。克拉克的這種邏輯與方法完全不恰

當。其實他只要從 JSTOR 資料庫稍微搜尋一下,就可以在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Change 這本期刊,找到Yifu Lin (1995): “The Needham puzzle: why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did not originated in China” 和 Kent Deng (2003): “Development and its

deadlock in Imperial China, 221 B.C. - 1840A.D.”這兩篇論文,說明中國為何沒有產業革

命,也可以知道他的論點,距離中國的史實有多遙遠。

第 14 章論產業革命對社會的長期影響,長達 28 頁,其實都是簡單易懂的圖表,

沒有多大啟發性。

第三篇(15-17 章)有兩項明確的主題:(1)第 15 章解說 1800 之後,世界各國的

經濟成長狀況,對比貧富國之間的驚人落差。圖表與相片都呈現得很好,簡明易懂,

無可批評之處。(2)第 16 章以英國、印度為例,說明在 1800-2000 年這段期間,造成貧

富國差距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貧國的產業生產效率太差。這是顯而易見的事,應該沒

人有異議。但我認為應該還有其他重要因素,包括傳統的因素如資本不夠、教育水平

Page 138: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 scholar.fju.edu.twscholar.fju.edu.tw/課程大綱/upload/037503/content/1001/D-ET65-08857-B.pdf · 子郵件也沒有網路的時代,我廣泛翻閱中國和西洋經濟史期刊,看到簡單有趣的文章就

138

不足這類的問題。

作者用 15 頁(336-51)的篇幅,詳細解說為何窮國(以印度為例)的生產無效率,

這個主題占全章的 2/3 篇幅。他在頁 359-65 又用 7 頁篇幅,討論一個類似的問題:為

何窮國的勞工品質這麼低?兩者合計共 22 頁,在一本正文 377 頁的世界經濟簡史書

中,以這麼高的篇幅,詳析印度棉紡業不效率的情形,在比例上實在不恰當。我也感

覺到,克拉克在分析窮國生產不效率的狀況時,他的文筆也跟著沒效率起來。

第 17 章解說為什麼富國、窮國會有這種大分歧的狀況,我覺得內容平淡,有好幾

頁(360-5)太細節繁瑣,缺乏吸引力。第 18 章是 7 頁的總結,缺乏力道。他以日本

為例(圖 18.1),反覆說明所得的增加,並不會帶來更高程度的快樂。他告訴我們:人

類花了太多力氣,追求不一定會讓我們更快樂的事。這些說法學界早已知曉。

這本書的製作精美,圖表和相片很有吸引力也有解釋力。我只發現表 2.1 缺了單

位(應該是「百萬」),以及頁 305 第 4 行的一個錯字(應是 country 而非 county)。如

果你的時間有限,我建議讀較精采的第 1、2、3、10、12 這五章。我認為歷史系和經

濟系的同學,可從此書學到不少經濟史的知識。這本書對 1800-2000 之間的經濟變動,

解說得很好,但作者太重視產業、工廠這類微觀(個體)層面的證據,過度把重點放

樹木上,較忽視森林的結構與變動因素。我同時推介戴蒙的《槍礮、細菌與鋼鐵:人

類社會的命運》(1998 中譯),來當作互補與平衡性的讀物。

原刊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