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

3
第 18 卷 第1期 牡丹江大学学报 Vol.18 No.1 2009 年 1 月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Jan. 2009 152 文章编号:1008-8717200901-0152-02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北京市商务科技学校基础部,北京 101100) 要: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往往忽略了语文教材的美学分析。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趣味 性,探索语文教学中的美育规律,语文教学应以情感为中介、充分发挥美育的能动性,且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关键词:美育渗透;情感中介;潜移默化;能动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在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影响下,不少教师津津乐道于 课文的字、词、句、章的分析,反复进行的是听、说、 读、写训练,把生动鲜活的文章讲死,把学生学习语文 的积极性消磨殆尽。我国的语文教育专家历来非常重视 语文的美育功能,把阅读教学视为实现语文美育的主要 途径。教师可以利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语文课 的美育功能,最终培养起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 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而传 统的语文教学正是忽略了语文教材的美学分析,影响了 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趣味性。为了探索语 文教学中的美育规律,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 和尝试。 美育即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语文教学的美育就是 以语文教学为平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的一 种教学活动。语文教学应该成为实施审美教育或美感教 育的重要阵地,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个阵地,引导学生 阅读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通过诗歌、小说、散文、戏 剧等作品的分析、鉴赏,提高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自然 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其不断积累语言文学知识,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创作的能力。美育是主体通过 不断的审美体验,水滴石穿般地浸润人的内心,慢慢地 塑造人的个性,仿佛清风拂过人的心田。由于对象的个 性不同,人们会追寻着不同的美的形式,得到不同的审 美体验,并使人性得到了升华,从而造就了完整意义上 的人。 下面就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美育渗透的 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以情感为中介 与一般的教育方式相比,美育的基本特点是通过丰 富的形象,以情感为中介,悦耳悦目,并打动人的心灵, 从而激发共鸣,达到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丰富人的心灵 的目的。审美活动的过程,就是美育的过程,是通过审 美对象的感性形态对人进行感化的过程。因此,美育的 过程,也是教育对象审美享受的过程,而不是在审美活 动之外对学生进行政治说教。在教学过程中,我通常强 调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区别,并引导学生分析、 比较,以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和道德水平的提高。北京市 各类职业学校《语文》课本中选录的《孔雀东南飞》、《林 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雷雨》等课文源 自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的人物、情节无不充满着真、 善、美与假、恶、丑的矛盾和斗争,正是我们进行语文 教学应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的要点。 课文中的《清塘荷韵》(季羡林)、《绿》(茅盾)、《灯》 (巴金)、《关雎》(《诗经》)、《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箪秋》 (李清照)、《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等优秀篇章 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具有审美价值的对象,在对人们进行 感化时,首先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最能吸引人的感性形 象。孔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1] 其中的“色”, 正是指感性形态对人的吸引力,而其中的“德”则是一 种理性对人的约束。喜欢美的容貌与悦耳的声音是人的 本性,美育便是从顺应人的这一本性开始的,它首先以 美的形象吸引人。在养目养耳的基础上,美育的目的在 于通过感性形态悦情悦意。因此,美育是在满足人的感 性需要的前提下感化人,通过满足人们的感官的需要给 人以心灵的快适,从而使人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 感性形象的审美价值所给人的感官享受中,包含着 与人的生理同构的节奏和韵律。《关雎》、《一剪梅· 红藕 香残玉箪秋》、《大堰河——我的保姆》等诗篇具有很强 收稿日期:2008-08-26

Upload: others

Post on 25-Oct-2020

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 courseware.eduwest.comcourseware.eduwest.com/courseware/0157/content/jianjie/10.pdf · 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雷雨》等课文源

第 18 卷 第 1 期 牡丹江大学学报 Vol.18 No.1

2009 年 1 月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Jan. 2009

152

文章编号:1008-8717(2009)01-0152-02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赵 锦 (北京市商务科技学校基础部,北京 101100)

摘 要: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往往忽略了语文教材的美学分析。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趣味

性,探索语文教学中的美育规律,语文教学应以情感为中介、充分发挥美育的能动性,且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关键词:美育渗透;情感中介;潜移默化;能动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在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影响下,不少教师津津乐道于

课文的字、词、句、章的分析,反复进行的是听、说、

读、写训练,把生动鲜活的文章讲死,把学生学习语文

的积极性消磨殆尽。我国的语文教育专家历来非常重视

语文的美育功能,把阅读教学视为实现语文美育的主要

途径。教师可以利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语文课

的美育功能, 终培养起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

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而传

统的语文教学正是忽略了语文教材的美学分析,影响了

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趣味性。为了探索语

文教学中的美育规律,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

和尝试。

美育即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语文教学的美育就是

以语文教学为平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的一

种教学活动。语文教学应该成为实施审美教育或美感教

育的重要阵地,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个阵地,引导学生

阅读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通过诗歌、小说、散文、戏

剧等作品的分析、鉴赏,提高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自然

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其不断积累语言文学知识,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创作的能力。美育是主体通过

不断的审美体验,水滴石穿般地浸润人的内心,慢慢地

塑造人的个性,仿佛清风拂过人的心田。由于对象的个

性不同,人们会追寻着不同的美的形式,得到不同的审

美体验,并使人性得到了升华,从而造就了完整意义上

的人。

下面就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美育渗透的

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以情感为中介

与一般的教育方式相比,美育的基本特点是通过丰

富的形象,以情感为中介,悦耳悦目,并打动人的心灵,

从而激发共鸣,达到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丰富人的心灵

的目的。审美活动的过程,就是美育的过程,是通过审

美对象的感性形态对人进行感化的过程。因此,美育的

过程,也是教育对象审美享受的过程,而不是在审美活

动之外对学生进行政治说教。在教学过程中,我通常强

调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区别,并引导学生分析、

比较,以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和道德水平的提高。北京市

各类职业学校《语文》课本中选录的《孔雀东南飞》、《林

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雷雨》等课文源

自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的人物、情节无不充满着真、

善、美与假、恶、丑的矛盾和斗争,正是我们进行语文

教学应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的要点。

课文中的《清塘荷韵》(季羡林)、《绿》(茅盾)、《灯》

(巴金)、《关雎》(《诗经》)、《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箪秋》

(李清照)、《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等优秀篇章

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具有审美价值的对象,在对人们进行

感化时,首先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 能吸引人的感性形

象。孔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1]其中的“色”,

正是指感性形态对人的吸引力,而其中的“德”则是一

种理性对人的约束。喜欢美的容貌与悦耳的声音是人的

本性,美育便是从顺应人的这一本性 始的,它首先以

美的形象吸引人。在养目养耳的基础上,美育的目的在

于通过感性形态悦情悦意。因此,美育是在满足人的感

性需要的前提下感化人,通过满足人们的感官的需要给

人以心灵的快适,从而使人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

感性形象的审美价值所给人的感官享受中,包含着

与人的生理同构的节奏和韵律。《关雎》、《一剪梅·红藕

香残玉箪秋》、《大堰河——我的保姆》等诗篇具有很强

收稿日期:2008-08-26

Page 2: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 courseware.eduwest.comcourseware.eduwest.com/courseware/0157/content/jianjie/10.pdf · 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雷雨》等课文源

153

的音乐性,音节的长短、声响的高低,相互搭配和谐,

使人的身心产生共鸣,进而影响到人的社会交往。

正是由于这些优秀篇章以其形象诉诸感性,不需要

进行直接推理,不需要作深刻的理解,因而引导学生反

复默读、朗读、分角色唱读等形式,成为讲读课的主要

形式。蔡元培在《以美育代宗教》中说:“纯粹之美育,

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粹之习惯,而使人我

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盖以美为普遍

性,决无人我差别之见能参入其中。”[2]

在艺术作品中,感性形象是情感的载体。这种诉诸

感性对于接受主体来说,是通过情感的途径让人感动,

达到怡情悦性的效果。感性、生动的审美对象作用于人

的感官,感发着人的情感。对于某些应用性文章,例如

《陈情表》(李密)、《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以及演

讲稿、辩论词等文章,同样具有美学价值,这类文章不

但具有语言美、结构美,同样具有情感美。为了让学生

学好非文学类文章,也要注重调动学生的感情因素。在

讲解李密的《陈情表》时,我紧紧抓住“臣以险衅,夙

遭闵凶……臣侍汤药,未曾废离。”这段文字,充满作者

对祖母刘氏无限的爱,我就引导学生反复阅读,使不少

学生潸然泪下。我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

强调感性物象通过情感的途径吸引学生,提高了教学质

量。

二、美育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曾经过高地估价美育

的时效价值,总是企盼通过阅读一篇文学作品,观看一

部电影或一台优秀的剧目,或者通过一堂生动的语文课,

能够立竿见影地提升自己的美学观念,改变自己的审美

观、价值观、人生观。事实上,美育对于审美对象的性

情的陶冶、情感的净化,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而

是春风化雨般地逐渐沁入他们的心灵,需要一个潜移默

化的过程。也就是说,要通过一个感知、理解、同化的

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不断的熏陶和浸染,使审美主体

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发生着微小的变化,渐渐形成

一种心理结构,用自己的视角辨认真、善、美与假、恶、

丑,并能持久地影响着自己的精神生活。孔子曾用风作

比喻,说:“草上之风必偃。”[3]风并不着意表现什么,

却能让万物感受得到,春风一吹,百草偃伏,百花盛 。

美育正是以这种感性的方式,来陶冶人的精神,改变人

的气质。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

哉!”[4]大自然虽然不言不语,却默默滋润着万物的生长。

美育也正是像大自然的和风细雨之于禾苗,使之茁壮成

长,但又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人熏陶感染,使

人的心灵得以净化。

美育的客观规律不是人们的一个美好愿望可以改变

的,这对我改进自己的语文教学很有价值。语文教学的

美育渗透,应该作为语文教师长期的追求目标。“大语文”

观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追求目标。语文教学应该从课内

走向课外,从单一的学科走向所有的人文学科和社会学

科,从校内走向校外,从社会走向自然……。阅读教学

课内多提供方法,课外提供阅读作品。在我的倡导下,

学生阅读范围渐渐扩大,课内学了《林黛玉进贾府》,课

外阅读《红楼梦》;课内学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

外阅读《水浒传》;课内学了《茶馆》、《雷雨》的片断,

课外阅读两个剧本的原文。我还注意由某一位作家的一

部作品或一篇文章引发学生阅读他更多的作品。学习了

散文《绿》,引导学生阅读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学

习了散文《灯》引导学生阅读巴金的《家》、《春》、《秋》,

学习了随笔《提醒幸福》,引导学生阅读毕淑敏的小说、

散文作品《预约死亡》、《红处方》、《看家护院》、《送你

一条红地毯》、《月晕而风》等。学生长期的课外阅读,

对大量的艺术作品进行加工、整理、研究,经过由此及

彼或由彼及此地想象联想活动,视野慢慢扩大了,审美

品位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认识能力和自身的整体

素质提高了,这时才算真正具有了审美能力。美育的终

极目的是要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具备敏锐的审美能

力、良好的审美趣味、健康的人生态度、完善的心理结

构、丰富的个性魅力的人,并具有自由的超越精神和炽

热的理想追求,这就注定美育是一个长期发展和实施的

活动,并且其目的体现和实现在美育的全过程中,其过

程本身就是目的。

三、充分发挥美育的能动性

美育能让人从中获得充分的自由,这不仅表现在主

体对于美育的陶冶是心甘情愿的,而且表现在主体接受

美育时能够表现出主体能动的创造性。我们通常说艺术

欣赏是一种再创造,其实一切审美活动都激发了主体在

有限的范围内做能动的创造,从独特的体验中获得自得

之趣。

与一般教育相比,审美主体不是被动地受到感发,

而是有着能动性与创造性,审美主体是自觉地参与其中

的。实际上美育就是人的一种感动生发,是审美主体通

过创造性想象对对象所作的动情的领悟,在审美活动中,

审美主体拨动全身的每一根心弦,在被感化的过程中调

动起积极的创造性,激励着欣赏者满足自身独创性的需

要。

美育领域宽阔,多种多样,丰富生动,随时随地都

可以实施。我国近代美育理论家蔡元培先生说:“名山大

川,人人得而游览;夕阳明月,人人得以赏玩;公园的

造像,美术馆的图画,人人得而畅观。”[5]这自然世界是

美育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美育的理想目标之一。高山

大海使人心胸壮阔,小桥细水使人低徊不已,长河落日

使人昂然兴起,狂风骤雨令人痛快淋漓。人们对审美境

界的不断追求,使得美育的对象更加宽(下转 165 页)

Page 3: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 courseware.eduwest.comcourseware.eduwest.com/courseware/0157/content/jianjie/10.pdf · 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雷雨》等课文源

165

可以利用免费资源找好内容后,利用本单位的纸质文献

查找或使用本地区高校网下载使用。(2)免费资源的跨

库使用。CNKI 有账户登录、IP 登录、访客登录三种方

式,免费用户以访客身份进入,这是一种非正式用户,

不需要点击登录,可直接点击各数据库链接进入相关数

据库页面。也可选择单个数据库下面的跨库检索入口,

对所有数据库进行一站式知识搜索,免费浏览文献的题

录。(3)网站不定期使用的免费平台,可查到更详尽的

论文摘要、文献中的部分内容,这对我们决定文献的取

舍很有帮助。如近期的“CNKI 数字出版平台”,在搜索

栏中按照通用文献检索,在发表时间中按照具体日期检

索,输入日期 2006-01-06 到 2008-01-06 ;根据作者

检索,输入 陈大超 并在作者单位中输入 辽宁师范大

学 进行文献检索可得到检索结果 5 条,点击其中任意一

条可看到除了显示题名、作者、摘要、刊名、出版时间

等还显示了正文快照。

参考文献:

[1]http://www.se-express.com/about.htm [2]http://scholar.google.com/intl/zh-CN/scholar/about.html [3]http://www.google.cn/about.html [4]http://cn.about.yahoo.com/product/search.html [5]http://help.yahoo.com/help/gb/ysearch/ [6]http://www.cnki.net/xssl/01.htm [7]http://www.cnki.net/gycnki/gycnki.htm [8]许丽丽.因特网上的英语语言文学资源[J].新世纪图书

馆,2004,(5). [9]颜世伟.搜索引擎的学术搜索服务及其影响分析[J].大

学图书情报学刊,2007,(2). [10]刘莉.CNKI 检索功能的深度开发和使用[J].大学图书

情报学刊,2007,(2). 作者简介:王晓虹,女,牡丹江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

(上接 153 页)广,美育也不再局限于狭窄的一隅,天

地万物都可以进入审美的视野。作文教学曾经是广大教师

为犯难的事情,我在作文教学中,把美育与写作联系在

一起,提示学生不要说假话、空话,并利用学校位于北京

的优越条件,有计划地让学生先后游览了八达岭、颐和园、

故宫、北大、清华园、香山等学生向往的地方,利用人文

景观、自然景观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学生的心灵。他们

热情地写出了《长城遐想》、《朱自清先生曾在这里漫步》、

《红叶,红叶》等优秀散文。也有不少学生在热爱北京的

同时,也捕捉到了与北京的人文风貌和自然风貌极不相称

的现象(“不文明”现象),写出了《距离文明还有多远?》、

《请把纸屑放在垃圾桶里》、《这是一片被践踏的绿地》等

随笔,感人肺腑,内容生动充实,这是过去课堂作文所没

有过的。这就说明,学生通过审美活动不仅被动地受到感

化,而且在审美活动中能有自觉的追求。审美对象中所包

含的情感容易感动人,人们也乐意被感动;而审美对象的

感性形态也以其和谐、优美、壮丽等特征给审美主体以享

受。这种享受之中包含着享受者积极的追求和能动的创

造。这种积极的追求和能动的创造本身,就是美育的基本

内涵。因而,审美主体对美的对象的追寻、对审美教育的

要求,是以一种积极能动的态度出现的。

审美是在人与物的自由关系中形成的。主体在参与

审美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充分地体现了自己的主动性。

每一次审美活动的 后完成,都给主体以全新的感受,

而这种全新的感受既使主体受到陶冶,又让其满足了创

造欲。因而,同一种审美对象在不同的主体面前,会激

发不同的感悟, 终呈现出全新的意象,让主体从中获

得满足和熏陶。审美活动的过程也就是美育进行的过程,

审美活动中的个体差异以及由此表明的主体的能动性,

正是美育的重要特征。

人对美的追求是无止境的,美育在人对美的追求中

不断 拓出新的境界。这种 拓,表现在审美主体永不

满足于既有的审美对象,而且不断地主动 辟新的审美

对象。

这就必然引起美育领域不断变化,不断宽阔,多样

性、生动性、灵活性称为美育的突出特点。这就给语文

教学的美育拓宽了领域,扩大了范围。可见,语文教学

的美育问题是一个超出本学科范围的综合性课题,它涉

及到由课内到课外的问题,由文科到理科的问题,由校

园到社会的问题,由社会到自然的问题,更涉及到语文

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等具体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

索和尝试。

参考文献:

[1]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132. [2]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70. [3]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162. [4]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212. [5]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220-221.

作者简介:赵锦(1972—),女,汉族,山东菏泽人,北

京市商务科技学校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

向:现当代文学、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