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鄉村社區永續觀點探討生態旅遊造成之衝擊 -以南投縣埔里鎮桃 … ·...

14
從鄉村社區永續觀點探討生態旅遊造成之衝擊-以南投縣埔里鎮桃米休閒農業區為例 從鄉村社區永續觀點探討生態旅遊造成之衝擊 推廣論述 -以南投縣埔里鎮桃米休閒農業區為例 林柏霖 壹、前言 近一、二年來因工作的緣故常到南投埔里桃米休閒農業區,每走一趟桃米休閒農 業區,就愈覺得它與嘉義阿里山的「達娜依谷」一樣,因名利雙收後便失去昔日擁有 純樸自然的面貌,並逐漸走向世俗觀光的趨勢,不僅對「桃米生態村」的名號讓人失 望,對於最近才成立的桃米休閒農業區也是一項打擊。 桃米休閒農業區一直是我嚮往並推薦的休閒農業生態旅遊模範,社區中有完整的 解說員訓練、解說系統建構、完善的回饋機制(解說員 20%、餐廳及民宿 5%)、統 一對外窗口-社區遊客服務中心、各種實力堅強的輔導團隊、長期關心與輔導、結合 社區人力創造社區利益等社區發展機制,有數不完的生態旅遊理念與作法在桃米休閒 農業區一一被實踐。 近幾年來,桃米休閒農業區已是台灣各社區轉型的必要參訪對象,它的成功也鼓 勵了許多以鄉村或休閒為發展重點的社區,勇於跨出生態觀光旅遊的腳步。曾幾何 時,它與達娜依谷一樣,因為有了名氣,政府各部門的資源就更加投入其中,社區的 建設將更令人矚目,當然其輔導後的「政績」也就被廣為宣揚。地方人士也懂得充分 運用政府急於表現的心理,打著「經費就花在桃米社區,保證最具宣傳效果」的口號, 成為新的景點包括「親水公園」,它又是「宜蘭冬山河」翻版,為什麼這個以生態為 主題的休閒農業區會逐漸迷失自己的特色,而桃米休閒農業區當年喊出「生態村」口 號,並積極復育濕地及發展自然生態,公共建設等也採取生態工法的方式,但不可否 認地確實讓人耳目一新,成為以生態為主題的休閒農業區,近來卻出現大片噴灑除草 劑的痕跡,讓村民無法摒除的有害農法,繼續荼毒大地,在社區中不是麻痺就是無法 勸阻。因為桃米休閒農業區的盛名遠播,其遊客絡繹不絕,也常常造成出現大小車輛 在狹窄的山間產業道路與住宅門前不斷會車與閃車,當地居民是如何看待這樣的交通 狀況,四處張掛顯眼卻不美觀的招牌,破壞了社區整體景觀,這也許是某些居民的個 人所為,但休閒農業區卻無法發揮整體規劃的力量,這或許是台灣大多數發展休閒觀 光的社區共同的弊病。 南投縣政府農業課課員 267

Upload: others

Post on 24-Oct-2019

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從鄉村社區永續觀點探討生態旅遊造成之衝擊-以南投縣埔里鎮桃米休閒農業區為例

    從鄉村社區永續觀點探討生態旅遊造成之衝擊

    推廣論述

    -以南投縣埔里鎮桃米休閒農業區為例

    林柏霖∗

    壹、前言

    近一、二年來因工作的緣故常到南投埔里桃米休閒農業區,每走一趟桃米休閒農

    業區,就愈覺得它與嘉義阿里山的「達娜依谷」一樣,因名利雙收後便失去昔日擁有

    純樸自然的面貌,並逐漸走向世俗觀光的趨勢,不僅對「桃米生態村」的名號讓人失

    望,對於最近才成立的桃米休閒農業區也是一項打擊。

    桃米休閒農業區一直是我嚮往並推薦的休閒農業生態旅遊模範,社區中有完整的

    解說員訓練、解說系統建構、完善的回饋機制(解說員 20%、餐廳及民宿 5%)、統一對外窗口-社區遊客服務中心、各種實力堅強的輔導團隊、長期關心與輔導、結合社區人力創造社區利益等社區發展機制,有數不完的生態旅遊理念與作法在桃米休閒

    農業區一一被實踐。

    近幾年來,桃米休閒農業區已是台灣各社區轉型的必要參訪對象,它的成功也鼓

    勵了許多以鄉村或休閒為發展重點的社區,勇於跨出生態觀光旅遊的腳步。曾幾何

    時,它與達娜依谷一樣,因為有了名氣,政府各部門的資源就更加投入其中,社區的

    建設將更令人矚目,當然其輔導後的「政績」也就被廣為宣揚。地方人士也懂得充分

    運用政府急於表現的心理,打著「經費就花在桃米社區,保證最具宣傳效果」的口號,

    成為新的景點包括「親水公園」,它又是「宜蘭冬山河」翻版,為什麼這個以生態為

    主題的休閒農業區會逐漸迷失自己的特色,而桃米休閒農業區當年喊出「生態村」口

    號,並積極復育濕地及發展自然生態,公共建設等也採取生態工法的方式,但不可否

    認地確實讓人耳目一新,成為以生態為主題的休閒農業區,近來卻出現大片噴灑除草

    劑的痕跡,讓村民無法摒除的有害農法,繼續荼毒大地,在社區中不是麻痺就是無法

    勸阻。因為桃米休閒農業區的盛名遠播,其遊客絡繹不絕,也常常造成出現大小車輛

    在狹窄的山間產業道路與住宅門前不斷會車與閃車,當地居民是如何看待這樣的交通

    狀況,四處張掛顯眼卻不美觀的招牌,破壞了社區整體景觀,這也許是某些居民的個

    人所為,但休閒農業區卻無法發揮整體規劃的力量,這或許是台灣大多數發展休閒觀

    光的社區共同的弊病。 ∗ 南投縣政府農業課課員

    267

  • 農業推廣文彙第 53 輯

    總之,對桃米休閒農業區的生態主題發展開始持懷疑態度,相信當初輔導團隊也

    不希望看到這樣的發展,但有些事情不是輔導團隊可以著力的,還是要靠休閒農業區

    中的全體居民達成共識,並透過居民自覺行動才得以發展休閒農業區。也許有人不會

    認為噴除草劑、交通擁塞、水泥化的親水公園是很大的「罪惡」,但至少要掛「生態

    村」及「休閒農業區」的名號,就要從嚴自我要求,也需要外界「嚴厲」的監督才行。

    反觀台灣太多的「生態村」是名不副實,當然其中政府單位及學者專家都該有責任,

    在協助其他社區發展生態旅遊時,冀望桃米能成為各個休閒農業區發展生態旅遊的範

    本。

    貳、生態旅遊與鄉村永續性

    一、生態性旅遊

    所謂生態性旅遊是以當地文化、環境最小的衝擊、當地最大的經濟效益與遊客最

    大的滿意程度來做為衡量的標準(歐聖榮、蕭芸殷,1998)。而在 2002 年生態旅遊工作計劃中,提到生態旅遊是一種以自然資源為主,包含自然環境的教育和解說,並且

    以永續經營方式管理,讓當地社區居民獲得回饋的旅遊方式進行。

    台灣在自然資源保育原則下,由政府辦理之生態解說活動行之有年,桃米生態村

    在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及水土保持局的輔導下,進行生態旅遊的規劃,針對推動生

    態旅遊的必要性分述如下:

    (一)生態旅遊是一種兼具生態保育與休閒遊憩的活動,我國雖非聯合國成員,但將

    2002 年訂為台灣生態旅遊年,共同推廣國際生態旅遊活動,促使國際人士瞭解台灣重視環境保育,提升台灣國際形象。

    (二)觀光產業為國家重要策略性產業,推動具有本土特色,符合生物多樣性保育之

    生態旅遊,為積極達成國內旅遊方案之重要目標。

    (三)因應全球化及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衝擊傳統農林漁牧產業,適合利用廣

    大農地與農村轉型推動符合生態保護之休閒服務業,增加產業附加價值。

    (四)生態旅遊地區環境脆弱,需要建立旅遊制度規範,避免環境二度破壞,確保生

    態資源永續利用。

    (五)國內生態保育觀念尚未普遍建立,將生態旅遊納入學校課程,灌輸生態環境教

    育,可培養國人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愛護國土資源。

    (六)利用台灣優異的生態資源,推動生態旅遊各項活動,對國內旅遊事業有正面之

    鼓勵效應。

    268

  • 從鄉村社區永續觀點探討生態旅遊造成之衝擊-以南投縣埔里鎮桃米休閒農業區為例

    由上述特質可知,生態旅遊是一種有別於大眾旅遊(mass tourism)的個體觀光(individual tourism),是一種地區性發展,並以地方資源、經濟、特色、生活為主的活動。歐聖榮、蕭芸殷(1998)指出生態旅遊遊客具有以下特質: (一)年齡集中在 26-45歲,教育程度偏高,多數為未婚,曾聽過生態旅遊且對生態旅遊了解程度較高。(二)

    主要旅遊動機是因為想要觀賞當地的自然景觀及接受體驗環境教育的機會。Fennel and Eagles(1990)認為生態旅遊的重點在於自然資源的觀光,遊客不僅只是追尋一種全新的經驗,還要尋求解說員及觀光經營者的協助與指導,以增進對當地文化(人文與自然)深刻的了解。藉由更近一步的了解與觀光活動所帶來的經濟效益,達到對當地資源的保育。

    二、鄉村永續性與生態社區

    (一)鄉村永續性

    永續鄉村的發展理念型態,可從提高地方的經濟多樣性,自主(self-reliance)的地方經濟和經濟結構,減少使用非再生資源、廢棄商品的有效管理和再利用、有效保護

    和增進生物多樣性與自然資源的適當管理,以及關注參與決策和社會正義等五個面向

    加以詮釋(Bridger and Luloff, 1999)。歐盟為鄉村發展問題進行廣泛的討論,並且發表寇克宣言(the cork declaration)提出下列重要訴求:

    1.重新重視城鄉發展間公平的公共支出。

    2.一個涵蓋農業調適與發展的跨部門整體發展措施。

    3.支持多樣化的經濟及社會活動與永續發展。

    4.一個可以適用在所有鄉村社區的區域整合性單一發展計畫。

    5.簡化機構與行政程序,包括建立鄉村發展基金(rural development fund)。

    6.鄉村發展政策基本執行由下而上,充分授權地方,以促進區域或地方政府與社區組織行政、技術能力及效益。

    (二)生態社區

    生態社區的意涵即對於生態學的範疇界定,更進一步指出應包括人與其他生物以

    及非生物間相互依存的關係,所以,生態學所發展的觀念與基本原理,除了可用來研

    究自然界生物與非生物的關係外,更可用來探討人與環境的相關性(odum,1989)。

    陳玉峰(2003)指出能夠恢復社區原有之自然生態,並進行生態保育又具有創造力的社區,就是生態社區。彭國棟(2001)指出生態社區應具有三大特色與五大理念:「相對比較自然、物種具多樣性、以生態工法進行社區工程」是社區需具備的特色;

    269

  • 農業推廣文彙第 53 輯

    對於五大理念上:「社區居民具有生態觀、能夠意識並了解問題的所在,具有物種辨

    識的知識、能夠有決心與行動去進行生態調查、保護與復育」。這樣的社區就可以稱

    為生態社區。

    李永展(2003)則以永續發展的「生活、生態、生產」三生理念來闡述生態社區:「生態社區就是將永續發展三生中的『生產』去除,具有生活與生態的社區」。另外,

    舉日本的例子說明,片桐光雄(2004)在「日本農村休閒產業之現狀與未來」文章中指出,日本的農村旅遊在 1960 年代濫觴,其起始點比都市大約晚五年左右,第一次石油危機之後日本的經濟重心以都市地區為主,而農村地區則有人口外流,資金及物力

    不足的現象,為了振興農村日本政府想盡各種方法,由於受歐美最近流行之農村旅遊

    (green tourism)的影響,日本也重新檢討如何妥善利用農村資源,而利用農村資源發展旅遊事業也成為振興農村的重要方案(陳昭郎,2005)。

    1997 年日本農協推動的「三個共生運動」(片桐光雄,2004):

    1.與消費者共生:透過供應安全、安心的糧食,營造信賴關係,開設農民市場,透過綠色休閒旅遊讓國民瞭解農業。

    2.與下一代共生:開設學童農園並支援體驗學習,提供地區產品給學校做為營養午餐食材。

    3.與亞洲共生:與亞洲地區的農家交流,推動體制之建構與環境營造之指導。

    都市居民利用休閒時間參訪農村,並在當地停留,實際體驗農村生活及農事作

    業,從事以停留型的交流為目的之綠色休閒旅遊,若以農家民宿的住宿人數為指標,

    根據農林水產省推測,在 2000 年,總人數達 900 萬人至 1000 萬人。近年來更推動綠色休閒相關產業組成網絡,並以合適的形態展開有效率並能永續發展的事業,同時建

    立地區經營型態的綠色休閒旅遊推動制度,期待將由政府主導,居民參加型式,轉變

    為建立以積極進取的居民為主體,行政機關予以支援的推動體制。

    參、環境變遷理論中生態體系的變遷理論

    人類社會強調環境之自然環境要素,則生態體系的變遷是要參考自然界平衡性

    (Balance of Nature)的理論概念,加以否定其靜止性質,而強調其動態性質,把生態體系看為包括許多的單位,有人類,生物及非生物,這些生態系的各種成分藉著內部能

    量的轉移及神經體系的調節而成為相當穩定的有機體性質,當其中一項成分或部門發

    生變動時,會造成對其他成分或部門的干擾,導致其他成分或部門也發生變動,經過

    干擾變動後各部門間相互調整其關係,會再達成新的平衡境界,但為時不久後又會再

    270

  • 從鄉村社區永續觀點探討生態旅遊造成之衝擊-以南投縣埔里鎮桃米休閒農業區為例

    發生干擾變動的情形,故生態體系可視為不斷在動態的變遷。

    生態體系中能量的變動主要透過食物鏈的關係而進行,此一體系之中存在著相生

    相剋的現象,吃者與被吃者相互轉移能量,以朝向平衡的境界,促成生態體系變遷的

    過程除因存在著食物鏈的關係外,也因其存在著入侵較弱的生物所佔據的地盤,繼而

    取而代之並延續下去。

    在生態體系的各種分子中無疑的人是萬物之王,力量最大,故常是促進體系變遷

    的主動者,最常見人口增多之後,使多種生物及非生物的數量為之減少,但又可製造

    成許多的物體,使原來平衡的生態體系改變型態與結構 (蔡宏進,1989) 。

    有關生態體系平衡及變遷理論概念由 John Muir 提出,強調人對生態體系的影響,每一種人為的建設與改變,對於生態都會造成強烈的衝擊,例如:人口的成長、

    建水庫、噴灑 DDT 殺蟲劑、開公路及其他建設都會產生這種作用。當然不同的人為改變所造成的生態影響會有不同,同一種人造的變遷對不同方面的生態也會有不同的

    影響。總之生態體系的各種生命之間是相互依賴的(Interdependence)、有差異性的(Diversity)、易受傷害性的(Vulnerability)(muir,1975)。

    肆、社區總體營造影響生態村建設因素探討

    「社區總體營造」是台灣近年來最具現代化的文化政策,此項計劃回應了台灣在

    1990 年代的社會挑戰,也呈現了這時期台灣文化政策從中央走向地方的轉型,「社區總體營造」作為一項「社會-文化」的改造工程,緊扣著台灣社會的現實,也充滿了

    對問題的反省與民眾的參與學習(文建會,1999)。呂嘉泓(2000)以嘉義縣鄒族部落山美社區為主要研究對象,探討社區營造的實務過程中,社區如何有效結合資源的永

    續發展,並改善社區困境與問題,降低各項資源的損耗風險,八十四年達娜伊谷自然

    生態公園成立,透過生態保育的過程與成果,加強社區居民的社區意識與認同協助山

    美村各項社區營造及保育工作。另外,宋郁玲、姜蘭虹(2002)在美濃發展生態旅遊發展與社區參與的研究結果顯示,由於反對政府在美濃地區建水庫,美濃從凝聚社區意

    識,到堅持反對水庫建置,逐漸發展成現今以客家族群認同、文化資產保護、生態保

    育及文化生態旅遊發展為宗旨的社區。美濃參與社區力量凝聚起社區意識及構築生態

    旅遊的契機,但卻也挑起美濃人的在地文化地景認識上的矛盾,在美濃的黃蝶祭活動

    中可以明顯看出來。反觀桃米休閒農業區在發展生態村的建構上,從九二一大地震後

    濫觴,透過社區總體營造的計畫案進入此社區,標榜生態村的模式來進行社區重建工

    作,具有相當的成績,也在生態旅遊解說上具有相當的成果。

    社會各界對於「社區總體營造」的工作全心投入且相當的積極。透過不同的方式

    271

  • 農業推廣文彙第 53 輯

    與方法,致力於社區文化、環境與產業之保存、傳承、活化、閒置空間利用再生、人

    才培訓、推廣與永續經營等工作,得以感受到桃米社區所散發出新生命力,帶動社區

    走出地震的陰霾,創造社區的進步與繁榮,透過此種生命力可以看到震後重建區成功

    重建並藉由許多成功的個案,鼓勵我們進行更完整的社區總體重建工程。

    九二一大地震過後如何讓產業的轉型以面對國際競爭市場的壓力,相關產業資源

    的整合,有助於降低成本且可增加競爭力,依目前農業的規模不大,而且產銷經常不

    能配合,應該培訓相關專業人才,來輔導災區的農民,提高農村產業競爭力。社區意

    識形成之後紛紛走出自己的路,有效地運用政府與民間的資源,解決眼前的問題,在

    九二一大地震後,桃米休閒農業區秉持社區總體營造精神來推動社區重建的成功經

    驗,更讓我們相信,社區的凝結與行動是集體化解結構性衝擊的根本力量。因此,發

    展生態永續觀光是未來的一條路,其目的在於從事生態觀光活動創造經濟利益的同

    時,亦維護天然及文化資源,使當地居民與觀光客得以永續的享用這些資源。

    伍、案例介紹

    一、桃米休閒農業區介紹

    在南投縣通往日月潭(台 21 線)的路上,一個生態豐富多元、景觀優雅特殊的美麗山村-桃米休閒農業區。彷彿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桃米休閒農業區位於

    埔里鎮西南方約五公里處,面積十八平方公里,人口一千二百多人,海拔高度介於四

    百二十至八百公尺之間,是中潭公路往日月潭必經之地,區內林木遍佈綠意盎然,蜿

    蜒的桃米坑溪、種瓜坑溪,孕育桃米休閒農業區豐富的生態多樣性。這個具有生命力

    的小山村,歷經九二一大地震的考驗,從破壞中找到重建的新契機。

    在台灣企業贊助的案例有許多成功的例子,飛利浦公司在九二一地震之後,發揮

    救災賑濟的公益精神,捐贈桃米社區教育經費 120 萬、及生態涼亭兩座。2001 年十月開始「綠色講座」,為期一年,為提升解說員的專業能力而開設「桃米生態調查及

    解說員進階研習班」,而桃米休閒農業區運用生態工法進行重建並兼顧安全與生態,

    並恢復河川的自然棲地為主要目的,透過原生植物育苗及河川濕地的保護來帶動生態

    旅遊的契機。

    在舉辦多次的生態解說員培育計畫中,以舉辦活動方式,搶救台灣生態,並以綠

    色總動員剷除外來小花蔓澤蘭,透過休閒體驗為主題,培育社區居民成為生態專業解

    說員並使其社區居民能夠自我成長。

    二、發展歷程

    272

  • 從鄉村社區永續觀點探討生態旅遊造成之衝擊-以南投縣埔里鎮桃米休閒農業區為例

    「桃米社區」在「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農委

    會水土保持局」、「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等團隊的協助下,研討出再出發的新腳步

    -「桃米休閒生態村」於焉而生,近來在南投縣政府的輔導下發展成桃米休閒農業區。

    期初規劃整個桃米生態村,讓全體村民都參與,採取在地就業的方式,幫助自己也幫

    助桃米,甚而在回饋給所有幫助過她們的社會大眾,目前計畫成立社區產業發展基

    金,並計劃將利潤二分之ㄧ做為社區公共財,以發展社區未來的相關建設(文建會,2002)。

    社區將生態村做完善的全區導覽地圖設計,也設有專人導覽服務,帶領遊客認識

    解說這些從小一起生活的大自然好朋友,同時他們也設計許多生態動物的簡單模型

    DIY 體驗產品,作為遊客帶回家的伴手禮。整個桃米休閒農業區對於社區發展及願景都有共同目標,但對文化產業開發卻摸不著頭緒該如何發展,在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大

    力協助督促,讓社區所研發的產品能夠加快速度,達到可自行販售的程度。社區的成

    員也努力激盪及學習新知識新觀念,也成立商品開發審議委員會,邀請大家共同商議

    產品的開發、款式、價位、DIY 產品的發展性,也在幾位有零售業市場經驗的協同顧問建議下,讓商品更精緻,更具市場性。

    社區居民在種種的努力之下,目的就是要將桃米休閒農業區豐富的生態景觀介紹

    給大家,讓大家來到桃米生態村時可以體驗,屬於大自然的饗宴,也可以親手做一隻

    青蛙或蜻蜓帶回家,使社區總體營造可以帶動地方產業的整體發展。

    三、生態資源的開發再利用

    行政院特有生物中心在桃米休閒農業區從事生態研究調查發現,因社區經濟衰退

    而低度開發的桃米休閒農業區,蘊藏著豐富的生態資源,其中生物的多樣性非常豐

    富,非常值得研究與開發(何貞青、顏新珠,2002)。相關的桃米生態區內-自然生態之自然資源如下:包括與野生動物共舞,桃米生態村遍布森林、溪流、濕地及生態池,提供各類野生動物棲息、覓食及繁殖的良好場地。依照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

    究保育中心專家針對當地最具特色的蜻蜓、青蛙及鳥類之調查結果,種類如表 1 表 1 桃米休閒農業區蜻蜓、青蛙及鳥類之調查結果 物種 台灣總種數 桃米里種數及占全省種數之比例 蛙類 29 21(72%) 蜻蜓 143 43(30%) 鳥類 450 60(13%)

    資料來源:故鄉文教基金會(2003)

    桃米休閒農業區物種生態非常豐富,不論是物種個數或每一物種之數量都非常具

    273

  • 農業推廣文彙第 53 輯

    多樣性,特別是大家最喜愛的青蛙和蜻蜓,可以說是其他鄉鎮都比不上的。每年 3 月到 10 月是牠們出現的旺季,只要在專業解說人員的帶領解說下,一定可以有趟愉快而深入的生態觀察、學習活動之旅,其中包括(金線蛙、貢德氏蛙、腹斑蛙、拉都希

    氏赤蛙、面天樹蛙、莫氏樹蛙、白頷樹蛙、小雨蛙、黑蒙西氏小雨蛙 ...等 21 種)、(粗鉤春蜓、杜松蜻蜓、猩紅蜻蜓、紫紅蜻蜓、霜白蜻蜓、善變蜻蜓、焰紅蜻蜓、眛

    影細蟌、短腹幽蟌、脛蹼琵蟌 ...等 45 種)、(牛背鷺、小白鷺、夜鷺、黑冠麻鷺、小彎嘴畫眉、大卷尾、小卷尾、紅嘴黑鵯、白環鸚嘴鵯、白腹秧雞、紅冠水雞、五色

    鳥等 72 種)。

    如此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若能結合休閒農業區的發展,將生態資源做適當的開發

    再利用,將有助於休閒農業區的發展,將休閒與生態做結合,發展具在地特色的休閒

    農業。

    陸、桃米休閒農業區發展生態旅遊之隱憂

    「生態村」一詞很容易予人錯覺,就是要人回復原始社會的生活,固然這錯覺乃

    由將村落一詞,連繫到農業社會,不自覺地將兩者劃上等號所致,基本上,農業社會

    的農業往往並不合乎生態。

    當然,村落不一定就是從事原始農耕的地方,凡是四周為大自然所環抱的小聚落

    皆可以稱為村落。而生態村則是要人過回歸自然、與大自然為伍、並與之和諧共處、

    以追求實現生命的終極價值如真、善、美、樂趣、物我齊一等代替追求金錢、社會地

    位和物質享受等作為人生的目的,生態村亦不應該刻意地排拒金錢和物質,生態村的

    村民絕對不可以將金錢和物質作為人生的目的,它們只是在實現前述各種終極價值時

    有所需要時,可以動用的工具而已。例如,生態村不應該使用便宜的城市電力,而應

    該以昂貴得多的生態能源取而代之。但生態村不單不應該排拒使用互聯網,互聯網更

    且是生態村內一個極為重要的資訊工具,由此可知,生態村並非反科技,物質、科技

    的使用與否,卻不在乎它們帶來經濟效益與否,帶來舒適享受與否,而在於他們對於

    實現生命的終極意義和價值上是否有用。綜合上述,生態村具有下列兩個不可更改的

    最高原則和幾個由此衍生出來的指引。

    一、地球生態系統所兼容

    在地球生態體系上最基本的是,生態村和村民的一切活動和物質動員皆必須在乎

    合生態運轉的模式之下進行,並且將對範圍內外的環境影響減降至最低可能的水平。

    在這個原則底下,絕大多數村民必須透過生態村取得生計,即生態村不可以只是拿來

    作渡假別墅或住宅屋之用,它更加必須是一個生產單位,就像傳統的村落一樣。因為

    274

  • 從鄉村社區永續觀點探討生態旅遊造成之衝擊-以南投縣埔里鎮桃米休閒農業區為例

    若不如此,即使全人類都住進生態村亦無法生存。

    另有一派理論主張生態村必須百份百自給自足,什麼東西都不可以外求,包括電

    器用品。因為如果這些電器用品在生產過程之中產生污染,村民依然透過買入這些物

    品間接地污染地球,於是乎上述的最高原則便不可能達到。上述主張所提到購買電器

    用品的後果是合理的,只不過如果要百份百自給自足,建構生態村的可行性便會下降

    得非常低,人類便失去了可以供他們選擇放棄這種不可延續的高污染生活的出路,這

    種主張結果只會做成可行出路的封殺。

    此外,這派主張的論證方式依然脫離不了主流工業社會的線性論證方法,即由下

    一個結論命題,結論命題又成為前題去推出下一個結論命題,如此類推,形成一條論

    證錬(Argument Chain)。當人們動用論證網絡去探討前述問題,會發現百份百自給自足的生態村固然可以確保村民對環境的影響維持在大自然可接受的水平,另一方面,

    根據學者的估計,村民起碼要有數百人,而且都必須各自在不同領域上學有專長的專

    家、學者、工程師和技術人員等。以人類的醒覺程度而言,要找到這樣大批人回歸大

    自然,可以說是難之又難。

    百分百自給自足的社區,只可以組合成一條近乎新石器時代生活的生態村,這時

    另一問題又出現,要找到志願過這種生活的人,不是不可能,而是即使環境已經變得

    相當惡劣,這類人依然只是社會內極少數的異類。此外,亦必須認識到,並不是成功

    建立了幾條生態村,就可以把永續的問題解決,而是必須地球上多數人都住進去。所

    以,並不是從單一生態村的角度來思考,還應該加入下面幾個想法﹕

    (一)在簡樸生活的價值取向下,相對城市生活而言生態村村民買入的物品自動會大

    大減少。

    (二)雖然無法百分之百自給自足,生態村必須奉行盡可能自給自足的條件,諸如生

    態村可以生產除米糧和烹調配料外的所有食物。

    (三)透過某程度的共享形式,如設立圖書共用書本,設立休閒室共用視聽設施,設

    立公廚共用爐具,設立資訊室共用電腦、電話及網路等來達到減低向外購置物

    品之必要。

    (四)盡量購買二手物品或重用別人丟棄的物品。

    (五)嚴格奉行綠色消費主義,盡量只購買符合嚴格環保要求的產品。這個措施具有

    雙重好處,除了能夠盡量滿足生態村的立村最大原則外,也可以發揮到消費者

    的市場影響力;當世上的生態村愈建愈多時,市面上所販售產品也會變得愈來

    愈環保。

    275

  • 農業推廣文彙第 53 輯

    (六)當世上的生態村愈建愈多時,生產分工自會出現,生態村也必須是個生產單位,

    只要生態村運動能夠成功地展開,最後會走向生態村只購買其他生態村出產的

    產品,而理論上也會假定其他生態村在環境影響的要求上也是同樣嚴格。

    當我們使用論證網絡模式探討這問題時,會發現除非生態村的發展並不成功,否

    則的話,到後期向外購買產品、服務並不會砥觸立村的第一最高原則。另外,即使生

    態村的發展並不成功,那些並非百分百自足的生態村比起現在的城市來,環境影響仍

    會很大,而且污染和破壞不會繼續擴張。

    二、在實踐簡樸方面

    城市居民即使想奉行簡樸,實際上亦難以行得通,因為消費和購物的誘惑與及壓

    力無處不在,兼且價廉物美,要都市人保持簡樸,實屬不易。其二是簡樸風氣之施行

    在都市有其困難。原因是自老闆至員工都希望人人多多消費,否則員工要擔心失業,

    老闆要擔心虧本,這兩類人佔據著都市人口中的大多數,他們怎會讓人四出鼓吹簡

    樸。最糟的問題還是:根本並沒有簡樸生活鼓吹者四處鼓吹簡樸,然而都市人自老闆

    至員工仍然天天四處鼓吹消費和購物。生態村則可以讓人在完全免於消費和購物的誘

    惑之下生活,想奉行簡樸的人於是可以隨心所欲地簡樸下去。其次,生態村民亦不用

    擔心太多人奉行簡樸會使他們失業,因為生態村採行生態經濟,而且大半自給自足,

    需要外求的東西不多,並且必要時可以渡過一段完全不假外求的長時期,使得執意要

    奉行簡樸的人幾乎可以完全免除後顧之憂。

    三、在生計方面

    桃米大多數村民必須透過生態村取得生計,即生態村不可以只是拿來作渡假別墅

    或住宅屋之用,它更加必須是一個生產單位,就像傳統的村落一樣。因為若不如此,

    即使全人類都住進生態村也不一定有其效用,例如原來一座火力發電廠的員工,他們

    住宿的地方不破壞環境,但他們依然透過營生的場所大規模地製造温室氣體和排出廢

    氣,與他們住與不住生態村,分別都不大。

    四、在氣體排污方面

    百分百生態能源的使用,包括將農業廢料所產生的沼氣收集作燃料使用,以及絕

    大部份村民不用外出工作和上學,必須外出時,除非遠行,否則將盡量使用單車及再

    生能電動車,於是村民日常人均溫室和污染氣體的排放量將因此減降至微不足道的份

    量。

    五、在物質動員方面

    盡量簡樸,共用圖書、視聽、電器、廚具等設施,盡量自行生產所需,不能自製

    276

  • 從鄉村社區永續觀點探討生態旅遊造成之衝擊-以南投縣埔里鎮桃米休閒農業區為例

    者,如電器至個人物品等,取不到別人丟棄之物時則盡量二手購入,生態村村民的使

    用物質,動員將可達成生態環境的永續性。

    六、在減少垃圾方面

    徹底減少物質動員,從源頭將物質動員量減少,此外亦規定村民在外購物時不可

    以購買含有不能由本村安排回收再用物料的東西。有機廢料如農業廢料和食物殘餘等

    將循環成肥料和沼氣燃料。必須丟棄的廢物將盡量分類回收,最後餘下必需使用而又

    不可能回收之物如壞掉不可以修復的廢物將丟掉到政府所指定的易於收集垃圾的地

    方,生態村將無需堆填或焚化任何垃圾。在這樣的安排下,村民必須丟棄的垃圾製造

    量將可減降至都市人的平均製造量的千分之一以下。

    七、在污水排放方面

    村民所使用的清潔劑必須百分百由純天然、且容易生物分解的原料所製成,並且盡量自行製造,所需要洗濯的衣物必需是棉、麻、或其他天然物質所織成,以使

    生態村所排出的生活廢水可以成為村內生態魚塘內微生物的養份來源,這些養份將透

    過生態池塘內的食物,被池塘內所飼養的魚兒吸收,然後再循環至村民的肚子內。生

    活廢水將透過生態魚塘得到淨化,最後所排放的池塘水分、養份含量將與未受人類干

    擾的小溪一樣。村民的排泄物則排放至地下的沼氣堆肥井內循環製成肥料和沼氣,村

    民必需設法防止人工化學物質混到堆肥內,例如必須使用無鉛管道,天然廁所清潔

    劑,無化學處理廁紙等。然而無化學處理的廁紙並不容易自行生產或購買得到,生態

    村可以拾取枯萎了的闊身樹葉作廁紙,在這樣污水可以達到零排放。

    八、在農作方面

    生態村將限制不可以施用化學肥料和農薬,但是即使有機耕作也具有一定程度的

    負面環境影響,主要在於佔用野地方面。增多一片耕地,意味著減少一片自然形成的

    生境,將奪走一片野生生物的生存空間。所以,生態村的農作必須達成以下三方面:

    (一)農地的利用必須盡量高效,盡量以最少面積達到滿足供應村民食用各物的需求。

    (二)農地生物物種盡量多樣化。例如食用樹木、菜地、小溪和生態魚池等盡量交錯

    地擺佈,除了讓野生生物可以較易共用生存環境之外,也較易令生活於農地上

    的野生生物較易借著物種多樣化,透過相生相剋機制達成平衡,蟲害相應減

    少,農地的生產效能也就相應增高。

    (三)盡量從野外以無干擾方式取得所食所用之物。例如亞熱帶地區一條未受人為干

    擾的山溪,其內所存活的溪螺數目跟市場上養在盆內待售的螺非常不一樣。山

    溪內的溪螺則不同,其數量受多個因素影響,若適當地、不超過某一頻密次數

    277

  • 農業推廣文彙第 53 輯

    地取用,則數量並不會減少。以此方式取得食物,較之開闢野地以有機耕作取

    得食物,所做成的環境影響又會進一步減少。不過,這方法往往並不足以提供

    足夠食物,並且需要先花數年時間作統計、試驗研究,但卻可以進一步將生態

    村的生態足跡減少。

    九、監督機制

    生態村可設立專責的監督小組,由具有相關專長的村民組成,長期視察村民個人

    與及整個村有沒有做出與實踐上述各項措施必須配合的守則,相違背的行為或事宜;

    違反環保守則的村民在屢勸不改的情況之下將會有所懲罰。

    陸、結語

    桃米休閒農業區在九二一大地震過後,透過社區總体營造成為一個令人稱羨的生

    態村,但近來生態村的美名受到質疑在親自造訪過後發現真有所謂的使用殺草劑及種

    植其他非在地作物的情形,這樣的作法有待當地人民去省思,畢竟要成為一個以綠色

    旅遊為主題的生態村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好不容易建立的良好口碑中,要如何去

    維持,並做得更好,也有待生態村或休閒農業區的成員去好好思考。

    透過檢討與反省能夠使我們的環境資源能妥善利用,尤其是好不容易保留下來的

    生態環境要做維護的工作實屬不易,也唯有透過社區居民的凝居共識才能帶領當地居

    民達成生態村美名的任務。

    參考書目

    1. 文建會(1999)。台灣社區總體營造的軌跡,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 片桐光雄(2004)。胡忠一譯,日本農村休閒產業之現狀與未來。2004 年休閒遊憩

    與健康效益研討會論文集 19:1-50。 3.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02)。生態旅遊年工作計劃草案。 4. 何貞青、顏新珠(2002)。家園與夢想-桃米生態村重建的故事,南投縣社區總體

    營造人才培訓營研討會紀錄,台灣,南投縣。 5. 呂嘉泓(2000)。社區營造在永續發展中之角色-以嘉義縣山美社區為例,國立中

    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6. 宋郁玲、姜蘭虹(2002)。生態旅遊發展與社區參與-以高雄縣美濃鎮為例,地理

    學報,32,19-40。 7. 陳昭郎(2005)。休閒農業概論,台北市:全華。 8. 歐聖榮、蕭芸殷(1998)。生態旅遊遊客特質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11(3),35-58。

    278

  • 從鄉村社區永續觀點探討生態旅遊造成之衝擊-以南投縣埔里鎮桃米休閒農業區為例

    9. 蔡宏進(1989)。鄉村社會學,台北市:三民。 10. Bridger,J.C. and A.E. Luloff(1999)Toward an interactional approach to sustainable

    community development.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5:377-387. 11. Muir, J. (1975). Change in Ecosystem: What can Happen to Them.Belmont.

    California. 75-87. 12. Fennel, D. A. & Eagles, P. F. J.(1990). Ecotourism in Costa Rica:a conceptual

    frame-work. Journal of Park and Recreation Administration, 8, 23-24. 13. Odum, H.T., (1989). Ecological Engineering and Self-Organization. In: Mitsch, W.J.,

    Jørgensen, S.E. (Eds.), Ecological Engineering: An Introduction to Ecotechnology. Wiley, NewYork.

    14. 故鄉文教基金會(2003)。桃米生態村-自然生態- 動物篇。取自 2008 年 9 月 30日。http://www.taomi.org.tw/03_1.php?ed_type=3

    15. 彭耀階(2008)。生態村第一最高原則。取自 2008 年 9 月 30 日。http://www.eco-economy-hk.org/firstprinciple.htm

    279

    http://www.eco-economy-hk.org/firstprinciple.htm

  • 農業推廣文彙第 53 輯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