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开展警示教育活动...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主办 总第 7504 期 国内统一刊号:CN11-0194 PEOPLE`S COURT DAILY http://www.rmfyb.com 邮发代号:1-174 2018年10月24日 星期三 34 年护航对外贸易助力海洋经济 上海海事法院:涉外司法亮丽窗口航运中心司法卫士 本报记者 严剑漪 本报通讯员 张巧雨 1984 年 6 月 1 日,中国首批 六家海事法院之一的上海海事 法院在上海市杨树浦路8号正 式成立。上海海事法院勇敢开 拓、大胆创新,经过 34 年的努 力,成为了我国重要的涉外司法 窗口之一。 一代代“海法人”呕心沥血, 为对外贸易巨轮保驾护航,助中 国海洋经济乘风破浪。如今,上 海海事法院已经成为上海国际航 运中心建设重要的司法 保障,承担着国家海洋维 权的新使命,正以永不懈 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 前的奋斗姿态继续前进。 图为1984年上海海事法院扣押的巴拿马籍船只“帕芝”轮。 资料图片 图为2016年,上海海事法院依法扣押“AMBABHAKTI”轮。 倪中月 一家“破土新生”的法院 “我们在 1981 年成立了水上运输法 院筹备组,当时我是副组长。”1932年 出生的徐娟芳曾担任上海海事法院副院 长,每次回忆起那段难忘的筹备岁月 时,她都感慨不已。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组织上突然 通知徐娟芳调任上海水上运输法院筹备 组副组长,并安排她前往北京参加交通 部干部学校为期 5 个月的水运政法班培 训。 经济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海 商法……徐娟芳埋头苦学。“当时交通 部管理部门的领导讲授了有关港口管 理、水上交通和运输管理、外轮进出港 领航和外轮代理等规定规则,还有研究 海商海事案件的教授、律师专门讲授与 航运相关的国际公约、国际惯例,打开 了我们的国际视野。”徐娟芳说。 1984 年 6 月 1 日,上海海事法院挂 牌成立,院址选在上海港第三装卸作业 区的候工楼,一楼专门用于法院办公, 楼上就是装卸工人们的工班会议室和更 衣室。 “那时候的法庭就是一间普通的办 公室,在窗框上挂一个国徽,摆上两张 办公桌,上面铺一块白布,然后放上木 制的审判员、书记员等席卡,再加上几 条板凳,给原告、被告坐,就这样开庭 了。”康维奇于1985年进入上海海事法 院,先后在海商庭、立案庭、连云港派 出法庭、执行局等部门工作,他对老法 庭印象深刻。 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中,上海海事法 院开始正式对外受理案件。很快,“帕 芝”轮案来到了徐娟芳的面前。因被 告香港斯堪船务有限公司拖欠修船、 油漆费,作为原告的两家香港公司来 到上海海事法院,申请扣押被告停泊 在宁波北仑港锚地的巴拿马籍“帕 芝”轮。 扣还是不扣?这成了摆在中国 “海法人”面前的一道难题。尽管世 界其他国家已有扣船先例,但中国却 从未开过先河,法律法规中也没有相 关规定。 “万一扣错了怎么办?”质疑声不 断。 徐娟芳等法官们一遍遍翻阅案 卷、核对证据,研究其他国家扣押 船舶的法律和做法,借鉴国际“1952 年扣船国际公约”的相关规定,还上 门请教了著名海商法学家、中国海 商法学科奠基人之一的魏文达教授 的意见。最后,徐娟芳团队顶着巨 大压力,将扣押船舶的请示报告上 报到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时任上 海高院院长的华联奎批准同意了上 海海事法院的意见。10 月 24 日,成 立不足5个月的上海海事法院发出 了第一份扣押船舶命令。 通过“帕芝”轮案,上海海事法 院不仅成功探索了司法扣船程序,也 让中国海事审判在国际航运界崭露头 角。一个月后,上海海事法院又在上 海港通过诉前扣船扣押了希腊籍“阿 加米能”轮。 下转第二版 (据新华社) 要闻简报 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 23日上午在广东省珠海市 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 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 出席仪式,宣布大桥正式开 通并巡览大桥,代表党中 央向参与大桥设计、建设、 管理的广大人员表示衷心 的感谢、致以诚挚的问候。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 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仪式 并致辞。 本 报 北 京 10 月 23 日 电 (记 者 ) 今天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召开 机关警示教育大会,最高人民法院党组 书记、院长周强出席会议并讲话。周强 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 央和国家机关警示教育大会精神和丁薛 祥同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警示教 育活动,从违纪违法案件中汲取深刻教 训、引以为戒,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坚定不移推进人民法院党风廉政建设和 反腐败斗争,扎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 从严治院向纵深发展。 周强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 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风 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习近平总书记 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最 高人民法院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 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压实压紧 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深入开展廉洁司法 教育,切实加大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力 度,坚定不移推进人民法院党风廉政建 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把全面从严治 党、从严治院引向深入。 周强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坚定不 移推进人民法院党风廉政建设。要深入 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严明政治纪 律,切实做到“两个维护”,牢固树立“四 个意识”,认真贯彻落实党章党规,坚定 政治信仰,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人民 法院得到不折不扣贯彻执行。要严格遵 守党的优良传统和惯例,坚持党的群众 路线,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严格遵守人民 法院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 作惯例,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充分 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优越 性。要加强政德修养,重视司法良知教 育,发挥典型引领作用,牢固树立以人民 为中心的思想,夯实拒腐防变的思想道 德基础。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 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认 真落实机关党建工作“八项制度”要求, 培育风清气正的机关政治生态。 周强强调,要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 任制,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院各 项举措落地见效。要严格落实机关党建 责任,层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 强化监督问责。党组成员、机关党委、 机关各单位党组织要切实承担责任,主 动谋划工作。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 责任制,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 用好人民法院自有媒体,做好重大突发 事件和敏感问题舆论引导,充分发挥国 家法官学院、机关党校党员培训和理论 宣传研究的重要作用。要抓好基层党组 织建设,提高党员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 力,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手 段增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 继续推动解决机关党建“灯下黑”问 题,找准“病灶”,堵塞漏洞,健全日 常监管机制和风险防控机制,对违纪违 规的干警严肃追究责任。 下转第二版 周强出席最高人民法院机关警示教育大会强调 深入开展警示教育活动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院向纵深发展 图为最高人民法院机关警示教育大会现场。 孙若丰 改革开放 40 年,中国走向良法善治的 40 年。 从拨乱反正到良法善治,从“不枉不纵”到 “疑罪从无”,从恢复律师制度到普及公共法律服 务……回望40年,中国司法进步的足迹清晰可 见。 从拨乱反正到良法善治 1978年,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通过的 宪法中,规定了重新设置人民检察院。 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革开放 40 年来我国司 法制度日臻完善,不断磨砺守护公平正义之剑, 检察机关的恢复重建可视为一大起点。 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 我国第一部刑法、刑事诉讼法,我国刑事诉讼程 序首次得到统一规范,刑事审判从此有法可依。 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拨乱反正,人民法 院全面复查和纠正文革前后判处的冤假错案。到 1981年底,全国各级法院共复查文革期间判处 的 120 余万件刑事案件,依法改判超过 30 万件。 一大批冤案错案得以平反,凝聚人心、传播法 治、匡扶正义的效果明显。 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正轨,离不开完善的民事 立法。1986 年 4 月,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 通过民法通则,结束了中国没有系统的民事立法 的历史。民法通则确立了“自愿、公平、等价有 偿、诚实信用”的现代民法基本原则,为改革开 放和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基本民事法律框架。 1986年10月,全国首个基层法院行政审判庭在湖南汨罗县法院成立。 1988 年 10 月,最高人民法院正式设立行政审判庭。1989 年 4 月,七届全国人 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行政诉讼法,标志着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正式确立。 刑事、民事、行政,并列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三大诉讼制度。在波澜壮阔 的改革开放大潮中,我国朝着良法善治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从“不枉不纵”到“疑罪从无” “不枉不纵”,即“不冤枉一个好人,不放过一个坏人”,曾被广大司法办 案人员视为座右铭。 1996年,刑事诉讼法首次作出修改,其中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 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 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下转第二版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 40 年 本报北京 10 月 23 日电 10 月 22 日至23日,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 政治部主任马世忠考察了北京市高级 人民法院和朝阳区人民法院,分别与 北京市部分法院负责同志和朝阳区人 民法院干警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 马世忠强调,各级人民法院要提 高思想站位,进一步增强改革的信心 和决心,积极发挥改革主体作用,强 化担当精神,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矛 盾突出的重点难点问题,坚定不移将 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进行到底。要 积极稳妥推进法院内设机构改革,认 真落实改革主体责任,积极研究解决 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强改革 督察指导,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加快 构建符合司法规律和人民法院实际的 内设机构体系。要全面落实司法责任 制,进一步深化法官员额制改革,落 实法官单独职务序列及其配套保障制 度,加强新型审判团队建设,切实提 高审判质效,完善审判监督管理机 制,统筹推进法院司法体制综合配套 改革。 马世忠要求,各级人民法院要认 真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全面落 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加强人民 法院过硬队伍建设,努力锻造忠诚干 净担当的高素质人民法院队伍。坚持 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扎实深入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 育,进一步筑牢理想信念、坚守法治 信仰、砥砺作风品行,确保人民法院 队伍忠诚可靠。 下转第二版 马世忠在北京法院调研时强调 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 高质量完成内设 机构改革任务 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队伍建设 本报北京10月23日电 (见习记 姜佩杉)今天下午,最高人民法院审 判委员会专职委员、二级大法官胡云腾在 最高人民法院会见了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最 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凯瑟琳·霍尔姆斯一行。 胡云腾对霍尔姆斯一行到访表示欢 迎。他表示,中国法院与澳大利亚法院 交往密切,两国法院之间重视交流合 作。近年来,中国法院深入推进司法体 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大力加强司法公开 和信息化建设,实行案件繁简分流,着力 提高司法效率,不断提升案件质量,实现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 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工作目标。 凯瑟琳·霍尔姆斯感谢胡云腾的会 见,她简要介绍了澳大利亚法院的基本 情况,表示对中国法院信息化建设、互联 网法院印象深刻,希望继续深化彼此间 的交流合作。 双方还就刑事案件审理等话题进行 了交流探讨。最高人民法院有关部门负 责人参加会见。 本 报 沈 阳 10 月 23 日 电 今天下 午,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在辽宁 沈阳召开巡回点工作座谈会。最高人民 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第二巡回法 庭庭长贺小荣出席并讲话。 贺小荣指出,经过三年多来的不 断努力和探索,第二巡回法庭在落实 依法治国、维护公平正义、推进司法改 革、践行司法为民、培养法官队伍方面 取得积极进展,已成为人民法院服务 新时代东北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 贺小荣强调,当前,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实现东北全面 振兴也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今年 9 月 2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 东北振兴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为推进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指明了方 向、提供了遵循,也对人民法院服务 东北振兴提出了全新要求。 下转第二版 胡云腾会见澳大利亚昆士兰州 首席大法官凯瑟琳·霍尔姆斯 贺小荣在最高法二巡巡回点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立足改革发展大局 履行巡回审判职能 为新时代东北振兴提供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Upload: others

Post on 25-Sep-2020

3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深入开展警示教育活动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院向纵深发展rmfyb.chinacourt.org/paper/images/2018-10/24/01/... · 1984年6月1日,上海海事法院挂 牌成立,院址选在上海港第三装卸作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主办

总第7504期 国内统一刊号:CN11-0194

PEOPLE`S COURT DAILY http://www.rmfyb.com

邮发代号:1-174 2018年10月24日 星期三

34年护航对外贸易助力海洋经济

上海海事法院:涉外司法亮丽窗口 航运中心司法卫士本报记者 严剑漪 本报通讯员 张巧雨

点 睛1984年6月1日,中国首批

六家海事法院之一的上海海事法院在上海市杨树浦路 8 号正式成立。上海海事法院勇敢开拓、大胆创新,经过 34 年的努力,成为了我国重要的涉外司法窗口之一。

一代代“海法人”呕心沥血,为对外贸易巨轮保驾护航,助中国海洋经济乘风破浪。如今,上海海事法院已经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重要的司法保障,承担着国家海洋维权的新使命,正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前进。

图为1984年上海海事法院扣押的巴拿马籍船只“帕芝”轮。 资料图片 图为2016年,上海海事法院依法扣押“AMBA BHAKTI”轮。 倪中月 摄

一家“破土新生”的法院

“我们在1981年成立了水上运输法院筹备组,当时我是副组长。”1932年出生的徐娟芳曾担任上海海事法院副院长,每次回忆起那段难忘的筹备岁月

时,她都感慨不已。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组织上突然

通知徐娟芳调任上海水上运输法院筹备组副组长,并安排她前往北京参加交通部干部学校为期5个月的水运政法班培训。

经济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海商法……徐娟芳埋头苦学。“当时交通部管理部门的领导讲授了有关港口管理、水上交通和运输管理、外轮进出港

领航和外轮代理等规定规则,还有研究海商海事案件的教授、律师专门讲授与航运相关的国际公约、国际惯例,打开了我们的国际视野。”徐娟芳说。

1984年6月1日,上海海事法院挂牌成立,院址选在上海港第三装卸作业区的候工楼,一楼专门用于法院办公,楼上就是装卸工人们的工班会议室和更衣室。

“那时候的法庭就是一间普通的办

公室,在窗框上挂一个国徽,摆上两张办公桌,上面铺一块白布,然后放上木制的审判员、书记员等席卡,再加上几条板凳,给原告、被告坐,就这样开庭了。”康维奇于1985年进入上海海事法院,先后在海商庭、立案庭、连云港派出法庭、执行局等部门工作,他对老法庭印象深刻。

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中,上海海事法院开始正式对外受理案件。很快,“帕

芝”轮案来到了徐娟芳的面前。因被告香港斯堪船务有限公司拖欠修船、油漆费,作为原告的两家香港公司来

到上海海事法院,申请扣押被告停泊在宁波北仑港锚地的巴拿马籍“帕芝”轮。

扣还是不扣?这成了摆在中国“海法人”面前的一道难题。尽管世界其他国家已有扣船先例,但中国却从未开过先河,法律法规中也没有相关规定。

“万一扣错了怎么办?”质疑声不断。

徐娟芳等法官们一遍遍翻阅案卷、核对证据,研究其他国家扣押船舶的法律和做法,借鉴国际“1952年扣船国际公约”的相关规定,还上门请教了著名海商法学家、中国海商法学科奠基人之一的魏文达教授的意见。最后,徐娟芳团队顶着巨大压力,将扣押船舶的请示报告上报到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时任上海高院院长的华联奎批准同意了上海海事法院的意见。10月24日,成立不足 5 个月的上海海事法院发出了第一份扣押船舶命令。

通过“帕芝”轮案,上海海事法院不仅成功探索了司法扣船程序,也让中国海事审判在国际航运界崭露头角。一个月后,上海海事法院又在上海港通过诉前扣船扣押了希腊籍“阿加米能”轮。

⇨⇨下转第二版

(据新华社)

要闻简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

23日上午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仪式,宣布大桥正式开通并巡览大桥,代表党中央向参与大桥设计、建设、管理的广大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诚挚的问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仪式并致辞。

本报北京 10 月 23 日电 (记者孙 航)今天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机关警示教育大会,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周强出席会议并讲话。周强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家机关警示教育大会精神和丁薛祥同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警示教

育活动,从违纪违法案件中汲取深刻教训、引以为戒,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不移推进人民法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扎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院向纵深发展。

周强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习近平总书记

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最高人民法院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压实压紧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深入开展廉洁司法教育,切实加大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力度,坚定不移推进人民法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把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院引向深入。

周强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坚定不移推进人民法院党风廉政建设。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严明政治纪律,切实做到“两个维护”,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认真贯彻落实党章党规,坚定政治信仰,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人民法院得到不折不扣贯彻执行。要严格遵守党的优良传统和惯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严格遵守人民法院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优越性。要加强政德修养,重视司法良知教育,发挥典型引领作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夯实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基础。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认真落实机关党建工作“八项制度”要求,培育风清气正的机关政治生态。

周强强调,要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院各项举措落地见效。要严格落实机关党建责任,层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强化监督问责。党组成员、机关党委、机关各单位党组织要切实承担责任,主动谋划工作。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用好人民法院自有媒体,做好重大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舆论引导,充分发挥国家法官学院、机关党校党员培训和理论宣传研究的重要作用。要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党员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手段增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继续推动解决机关党建“灯下黑”问题,找准“病灶”,堵塞漏洞,健全日常监管机制和风险防控机制,对违纪违规的干警严肃追究责任。

⇨⇨下转第二版

周强出席最高人民法院机关警示教育大会强调

深入开展警示教育活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院向纵深发展

图为最高人民法院机关警示教育大会现场。 孙若丰 摄

改革开放40年,中国走向良法善治的40年。从拨乱反正到良法善治,从“不枉不纵”到

“疑罪从无”,从恢复律师制度到普及公共法律服务……回望40年,中国司法进步的足迹清晰可见。

从拨乱反正到良法善治

1978 年,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通过的宪法中,规定了重新设置人民检察院。

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司法制度日臻完善,不断磨砺守护公平正义之剑,检察机关的恢复重建可视为一大起点。

1979 年,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我国第一部刑法、刑事诉讼法,我国刑事诉讼程序首次得到统一规范,刑事审判从此有法可依。

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拨乱反正,人民法院全面复查和纠正文革前后判处的冤假错案。到1981 年底,全国各级法院共复查文革期间判处的120余万件刑事案件,依法改判超过30万件。一大批冤案错案得以平反,凝聚人心、传播法治、匡扶正义的效果明显。

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正轨,离不开完善的民事立法。1986年4月,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民法通则,结束了中国没有系统的民事立法的历史。民法通则确立了“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现代民法基本原则,为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基本民事法律框架。

1986 年 10 月,全国首个基层法院行政审判庭在湖南汨罗县法院成立。1988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正式设立行政审判庭。1989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行政诉讼法,标志着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正式确立。

刑事、民事、行政,并列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三大诉讼制度。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中,我国朝着良法善治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从“不枉不纵”到“疑罪从无”

“不枉不纵”,即“不冤枉一个好人,不放过一个坏人”,曾被广大司法办案人员视为座右铭。

1996 年,刑事诉讼法首次作出修改,其中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下转第二版

通往良法善治之路

——

回看中国司法进步足迹

新华社记者

丁小溪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本报北京10月23日电 10月22日至 23 日,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马世忠考察了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和朝阳区人民法院,分别与北京市部分法院负责同志和朝阳区人民法院干警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

马世忠强调,各级人民法院要提高思想站位,进一步增强改革的信心和决心,积极发挥改革主体作用,强化担当精神,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矛盾突出的重点难点问题,坚定不移将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进行到底。要积极稳妥推进法院内设机构改革,认真落实改革主体责任,积极研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强改革督察指导,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加快构建符合司法规律和人民法院实际的

内设机构体系。要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进一步深化法官员额制改革,落实法官单独职务序列及其配套保障制度,加强新型审判团队建设,切实提高审判质效,完善审判监督管理机制,统筹推进法院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

马世忠要求,各级人民法院要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加强人民法院过硬队伍建设,努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人民法院队伍。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扎实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一步筑牢理想信念、坚守法治信仰、砥砺作风品行,确保人民法院队伍忠诚可靠。 ⇨⇨下转第二版

马世忠在北京法院调研时强调

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 高质量完成内设机构改革任务 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队伍建设

本报北京10月23日电 (见习记者 姜佩杉)今天下午,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二级大法官胡云腾在最高人民法院会见了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凯瑟琳·霍尔姆斯一行。

胡云腾对霍尔姆斯一行到访表示欢迎。他表示,中国法院与澳大利亚法院交往密切,两国法院之间重视交流合作。近年来,中国法院深入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大力加强司法公开

和信息化建设,实行案件繁简分流,着力提高司法效率,不断提升案件质量,实现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工作目标。

凯瑟琳·霍尔姆斯感谢胡云腾的会见,她简要介绍了澳大利亚法院的基本情况,表示对中国法院信息化建设、互联网法院印象深刻,希望继续深化彼此间的交流合作。

双方还就刑事案件审理等话题进行了交流探讨。最高人民法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见。

本报沈阳 10月 23日电 今天下午,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在辽宁沈阳召开巡回点工作座谈会。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第二巡回法

庭庭长贺小荣出席并讲话。贺小荣指出,经过三年多来的不

断努力和探索,第二巡回法庭在落实依法治国、维护公平正义、推进司法改

革、践行司法为民、培养法官队伍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已成为人民法院服务新时代东北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

贺小荣强调,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实现东北全面振兴也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今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为推进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也对人民法院服务东北振兴提出了全新要求。

⇨⇨下转第二版

胡云腾会见澳大利亚昆士兰州首席大法官凯瑟琳·霍尔姆斯

贺小荣在最高法二巡巡回点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立足改革发展大局 履行巡回审判职能为新时代东北振兴提供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护航对外贸易 助力海洋经济

上海海事法院:担起国家海洋维权新使命本报记者 严剑漪 本报通讯员 张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