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遲來的諾貝爾醫學獎的省思 -...

2
倦、辛勤努 力的各領域 鑽研者很大 的鼓舞。獲 得諾貝爾 獎,有豐厚 的獎金,但 學術的目 的,不是追 逐利益, 學術的價值 在於不斷突破創新,而創新突破的動力,就來自於批 評與質疑,中國的學術環境,目前最缺的不是學術經 費,而是批評與質疑,給學者更多的自由空間,建立 學者平等競爭的學術環境,一流的成果才會湧現。 英國廣播公司(BBC) 報導,在獲獎名單揭曉後的 新聞發布會上,屠呦呦和她的中醫藥研究背景成為記 者們關注的焦點。一名印度記者問,屠呦呦的獲獎是 否意味著西方醫藥界,對傳統替代性藥物 (Alternative Therapy) 的看法發生改變?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教 Hans Forssberg說:「尋找新藥的途徑很多,人類通 破壞掉了。如此說來,以前用乙醇進行實驗的方法 都錯了。屠呦呦立即改用沸點較低的乙醚進行萃取實 驗,她在攝氏60度下製取青蒿提取物。在190次失敗之 後,1971104日屠呦呦課題組在第191號樣品次低 沸點實驗中,發現了抗瘧效果為百分之百的青蒿提取 物。1972年屠呦呦發表該項成果得到重視,研究人員 從中提煉出抗瘧有效成分青蒿素,後來被廣泛應用。 2011年〈細胞〉雜誌上一篇「青蒿素:源自中草藥 園的發現」,作者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Louis Miller 與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資深研究員蘇新專。米勒認為 青蒿素(Artemisinin)的發現問世,救了很多人的命,可 以得諾貝爾獎;就責成研究瘧疾的專家蘇新專,你是 中國人,懂中文,查查該獎該頒給誰 ? 同年屠呦呦獲 得拉斯克獎。米勒也是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提名人, 此後他所推薦的諾貝爾獎候選人,年年都是屠呦呦。 目前青蒿素已成為「最有效」的治療瘧疾藥,沒 有其他藥效能比得上它。而屠呦呦的青蒿素獲諾貝爾 獎,也為中草藥打了一劑強心針。是中國科技繁榮進 步的體現,是中醫藥對人類健康事業作出巨大貢獻的 體現,充分展現了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的不斷 提升。 屠呦呦被戲稱為「三無教授」: 無博士學位、無海外留學背景,多次 提名中醫科學院院士都落榜,所以也 無中國兩院院士頭銜。無博士學位和 留洋背景在文革前常見,而連續落選 院士,顯然與體制不無相關。她的啟 蒙恩師樓之岑院士,為中國生藥學專 家,留英博士,1950年建立了新的植 物性瀉藥的生物測定「樓氏法」。樓 氏直到1994年,在其死前一年,74時,才獲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也反 映了生藥學界未受中國科學界應有的 重視。因此屠呦呦這樣的「三無」背 景,獲諾貝爾獎更顯勵志意義,學歷 和證書未必完全等於成就。給孜孜不 話說越戰期間,美軍在熱帶叢林中參戰,交戰雙 方均飽受瘧疾危害,苦不堪言;過去治療瘧原蟲的奎 寧,早因抗藥性而成效不彰,因此越南共黨向中國求 援,希望中國研發抗瘧新藥。於是中共當局在1967523日下令研究控制瘧疾的新藥物,因涉軍事機密, 就以「523項目」作為代號。不過,在第一輪的藥物篩 選和實驗中,青蒿提取物對瘧疾的抑制率只有68%還不及胡椒有效果。在第二輪的藥物篩選和實驗中, 青蒿的抗瘧效果一度降至12%。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裡,青蒿並沒有引起大家的重視。 在文革期間科研工作者不能具名發表科學論文, 導致研究不為外人所知曉。處於「文革」時期,大多 資深科研人員被打倒、下放;1969年,當時還是初級 研究員的屠呦呦被任命為「523項目」研究組的組長。 屠呦呦反覆思考為什麼青蒿古方記載和中藥常用的煎 熬法不同?公元340 年間東晉葛洪所著醫書「肘後備 急方」中,記錄 了一個「治寒熱 諸瘧」的藥方, 「青蒿一握,以 水二升漬,絞取 汁,盡服之」。 溫度!這兩者的 差別就是溫度! 很有可能在高溫 的情況下,青蒿 的有效成分就被 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由中國藥學家屠呦呦和美國 科學家William C. Campbell、日本科學家大村智三人共 同獲得。這是華人在繼美籍華裔科學家楊振寧、李振 道、丁肇中、李遠哲、崔琦、高錕、朱棣文、錢永健 之後獲獎,也是第一位獲生理醫學獎的中國人,更是 首位本土科學家獲獎,對中國科學界和生物醫藥界, 都具里程碑意義。這項「遲到」近40年的諾貝爾獎, 立即引發爭論;但屠呦呦畢生從事藥學研究,為創製 新型抗瘧特效藥作出巨大貢獻,為中國人爭光,每年 挽救數百萬人性命,都值得我們由衷地為她驕傲! 作為首位獲得諾獎的中國女性,屠呦呦也經歷 過無數失敗的實驗,但最終登頂諾貝爾獎,靠的卻是 來自東晉醫書的靈感。兩千年前的中國古醫書中一句 「青蒿一握」,讓屠呦呦頓悟萃取青蒿素的重點在於 溫度。39歲的屠呦呦查閱了大量的古代醫學書籍和民 間的藥方,尋找可能的配方。幾年時間她「幾乎遍訪 南方的老中醫」,青蒿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進入了屠 呦呦的視野。 屠呦呦50年代在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任研究實習員與樓之 岑副教授一起研究中藥(新華社) 屠呦呦在80年代初任中醫研究院中藥 研究所副研究員時進行科研工作(新 華社) 屠呦呦遲來的諾貝爾醫學獎的省思 1985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 Goldstein: “發現和發明是生物醫學進步的兩條不同路徑”。青蒿素 誕生,屠呦呦先完成發現,再進一步發明,將青蒿素提取、純化、臨床實驗、轉化為治療瘧疾有效的 新藥。屠呦呦之獲獎,實至名歸! 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由中國藥學家屠呦呦獲得 1981年第四屆國際瘧疾化療會議與會者合影 校史探索 A Glance into the Past 8 A Glance into the Past 校史探索 9 Yuan-Yuan Quarterly 2015 Winter no.55 Yuan-Yuan Quarterly 2015 Winter no.55

Upload: others

Post on 05-Jan-2020

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倦、辛勤努

力的各領域

鑽研者很大

的鼓舞。獲

得 諾 貝 爾

獎,有豐厚

的獎金,但

學 術 的 目

的,不是追

逐 利 益 ,

學術的價值

在於不斷突破創新,而創新突破的動力,就來自於批

評與質疑,中國的學術環境,目前最缺的不是學術經

費,而是批評與質疑,給學者更多的自由空間,建立

學者平等競爭的學術環境,一流的成果才會湧現。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在獲獎名單揭曉後的

新聞發布會上,屠呦呦和她的中醫藥研究背景成為記

者們關注的焦點。一名印度記者問,屠呦呦的獲獎是

否意味著西方醫藥界,對傳統替代性藥物 (Alternative

Therapy) 的看法發生改變?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教

授Hans Forssberg說:「尋找新藥的途徑很多,人類通

破壞掉了。如此說來,以前用乙醇進行實驗的方法

都錯了。屠呦呦立即改用沸點較低的乙醚進行萃取實

驗,她在攝氏60度下製取青蒿提取物。在190次失敗之

後,1971年10月4日屠呦呦課題組在第191號樣品次低

沸點實驗中,發現了抗瘧效果為百分之百的青蒿提取

物。1972年屠呦呦發表該項成果得到重視,研究人員

從中提煉出抗瘧有效成分青蒿素,後來被廣泛應用。

2011年〈細胞〉雜誌上一篇「青蒿素:源自中草藥

園的發現」,作者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Louis Miller

與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資深研究員蘇新專。米勒認為

青蒿素(Artemisinin)的發現問世,救了很多人的命,可

以得諾貝爾獎;就責成研究瘧疾的專家蘇新專,你是

中國人,懂中文,查查該獎該頒給誰 ? 同年屠呦呦獲

得拉斯克獎。米勒也是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提名人,

此後他所推薦的諾貝爾獎候選人,年年都是屠呦呦。

目前青蒿素已成為「最有效」的治療瘧疾藥,沒

有其他藥效能比得上它。而屠呦呦的青蒿素獲諾貝爾

獎,也為中草藥打了一劑強心針。是中國科技繁榮進

步的體現,是中醫藥對人類健康事業作出巨大貢獻的

體現,充分展現了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的不斷

提升。

屠呦呦被戲稱為「三無教授」:

無博士學位、無海外留學背景,多次

提名中醫科學院院士都落榜,所以也

無中國兩院院士頭銜。無博士學位和

留洋背景在文革前常見,而連續落選

院士,顯然與體制不無相關。她的啟

蒙恩師樓之岑院士,為中國生藥學專

家,留英博士,1950年建立了新的植

物性瀉藥的生物測定「樓氏法」。樓

氏直到1994年,在其死前一年,74歲

時,才獲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也反

映了生藥學界未受中國科學界應有的

重視。因此屠呦呦這樣的「三無」背

景,獲諾貝爾獎更顯勵志意義,學歷

和證書未必完全等於成就。給孜孜不

話說越戰期間,美軍在熱帶叢林中參戰,交戰雙

方均飽受瘧疾危害,苦不堪言;過去治療瘧原蟲的奎

寧,早因抗藥性而成效不彰,因此越南共黨向中國求

援,希望中國研發抗瘧新藥。於是中共當局在1967年

5月23日下令研究控制瘧疾的新藥物,因涉軍事機密,

就以「523項目」作為代號。不過,在第一輪的藥物篩

選和實驗中,青蒿提取物對瘧疾的抑制率只有68%,

還不及胡椒有效果。在第二輪的藥物篩選和實驗中,

青蒿的抗瘧效果一度降至12%。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裡,青蒿並沒有引起大家的重視。

在文革期間科研工作者不能具名發表科學論文,

導致研究不為外人所知曉。處於「文革」時期,大多

資深科研人員被打倒、下放;1969年,當時還是初級

研究員的屠呦呦被任命為「523項目」研究組的組長。

屠呦呦反覆思考為什麼青蒿古方記載和中藥常用的煎

熬法不同?公元340年間東晉葛洪所著醫書「肘後備

急方」中,記錄

了一個「治寒熱

諸瘧」的藥方,

「青蒿一握,以

水二升漬,絞取

汁,盡服之」。

溫度!這兩者的

差別就是溫度!

很有可能在高溫

的情況下,青蒿

的有效成分就被

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由中國藥學家屠呦呦和美國

科學家William C. Campbell、日本科學家大村智三人共

同獲得。這是華人在繼美籍華裔科學家楊振寧、李振

道、丁肇中、李遠哲、崔琦、高錕、朱棣文、錢永健

之後獲獎,也是第一位獲生理醫學獎的中國人,更是

首位本土科學家獲獎,對中國科學界和生物醫藥界,

都具里程碑意義。這項「遲到」近40年的諾貝爾獎,

立即引發爭論;但屠呦呦畢生從事藥學研究,為創製

新型抗瘧特效藥作出巨大貢獻,為中國人爭光,每年

挽救數百萬人性命,都值得我們由衷地為她驕傲!

作為首位獲得諾獎的中國女性,屠呦呦也經歷

過無數失敗的實驗,但最終登頂諾貝爾獎,靠的卻是

來自東晉醫書的靈感。兩千年前的中國古醫書中一句

「青蒿一握」,讓屠呦呦頓悟萃取青蒿素的重點在於

溫度。39歲的屠呦呦查閱了大量的古代醫學書籍和民

間的藥方,尋找可能的配方。幾年時間她「幾乎遍訪

南方的老中醫」,青蒿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進入了屠

呦呦的視野。

▲ 屠呦呦50年代在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任研究實習員與樓之岑副教授一起研究中藥(新華社)

▲ 屠呦呦在80年代初任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副研究員時進行科研工作(新華社)

屠呦呦遲來的諾貝爾醫學獎的省思

【1985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 Goldstein說 :“發現和發明是生物醫學進步的兩條不同路徑”。青蒿素

誕生,屠呦呦先完成發現,再進一步發明,將青蒿素提取、純化、臨床實驗、轉化為治療瘧疾有效的

新藥。屠呦呦之獲獎,實至名歸!】

▲ 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由中國藥學家屠呦呦獲得

▲ 1981年第四屆國際瘧疾化療會議與會者合影

校史探索 A Glance into the Past

8

A Glance into the Past 校史探索

9Yuan-Yuan Quarterly

2015 Winter no.55 Yuan-Yuan Quarterly

2015 Winter no.55

▲ 愛爾蘭生化學家康貝爾、和日本微生物學家大村智,共同發現新藥阿維菌素,以大幅降低盤尾絲蟲病(又名河盲症)與淋巴絲蟲病(又名象皮病)發生率,共同獲得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歐新社)

國家為“複方蒿甲醚”申請了國際專利。也就是說,

青蒿素在國際市場上的商業化,是瑞士的諾華和法國

的賽諾菲,這兩家外國製藥企業推動完成的。當時的

中國製藥業不知如何才能把藥物賣到國外,不知道怎

麼做國外認可的臨床實驗,不知道怎麼銷售。更重要

的是,當時中國沒有一家藥廠能按照國際標準生產藥

物,因此產品也無法通過WHO認證;由於不了解國際

規則,青蒿素只能小規模在中國、越南銷售。專利的

保護期是20年。各家藥廠所掌握的青蒿素相關專利,

都是基於後續研發的衍生藥物。持續的研發,才是諾

華霸佔青蒿素類藥物國際市場的原因。青蒿素的專利

故事說明,做出重大發明後,如要掌握國際專利,首

先要有專利意識,其次要了解國際規則,還要持續研

發不斷更新專利,才能一本萬利。

過不同植物尋找治療方式由來已久,這可以激發我們

尋找新藥的新觀念。但我不認為我們會直接用這些草

藥」。諾貝爾委員會主席Juleen Zierath補充說:「他

們用了很複雜的方式提取這些有活性的自然物,這不

是說把一些植物混在一起就行了。」諾貝爾生理或醫

學獎委員會秘書Urban Lendahl也補充說,草藥只是起

到了「激發創新」的作用,最終通過技術才可做成了

「現代有效的藥」。

中國藥學家屠呦呦因發現青蒿素而獲得諾貝爾

獎,但可惜的是,中國並未擁有青蒿素的專利權而獲

利。屠呦呦在1971年發現青蒿素,並證明它是治療瘧

疾的良好新藥,但當時中國並沒有什麼專利意識。直

到1985年,中國首部《專利法》才正式開始實施。中

國科研人員在發現青蒿素之初沒有申請專利,是那個

時代的遺憾。諾華藥廠和軍事醫學科學院共同在許多

◎您還知道哪些好事請提供給校友分享 ◎

好事報報

▲ 義守大學校長蕭介夫(左)於義守大學第25週年校慶頒發薛肇文獎狀及獎座

薛肇文(M76)榮膺義守大學104年第六屆傑出校友獎。國軍高雄總醫院前副院長薛肇文,在職期間於義大

EMBA進修,由於在社會中優秀表現並熱心公益,榮獲義守大學提名並當選該校104年第六屆傑出校友獎。

賀!

國醫達人選秀賽

主旨開拓校友之才藝、聯繫校友之情感、促進校友會之活力!

主辦單位國防醫學院校友總會

承辦單位社團法人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校友會

協辦單位國防醫學院校友會北區分會、夏利斯國際有限公司

時間中華民國105年 4月 24日星期日(達人選秀12:00-17:00,晚宴18:00-21:30)

地點台北國軍英雄館一樓宴會廳(台北市中正區長沙街一段20號TEL:02-2331-9722)

比賽規則 共分為三個組別

1.歌唱組 2.舞蹈組 3.其他才藝組 參賽者可為個人或與家人、同學多人組團參賽,唯團體中成員必需有國醫人。

凡歌唱類、舞蹈類以外之才藝(註)皆歸類為其他才藝組,不限表演類型。 (註:如特技、魔術、當場揮毫、相聲、平劇、數來寶等⋯⋯)

計分方式三組各別計分,各取達人冠軍一名。

比賽獎勵1.各組之達人將獲獎金新台幣貳萬元整及達人冠軍獎牌乙座。

2.各組之達人將在當日晚宴中演出。國防醫學院校友會北區分會、夏利斯國際有限公司

報名截止

105年3月31日報名方式

由各單位推薦或自行報名

報名聯絡電話:0931-033-967托小姐 、 02-8792-3124陳嘉伶傳真:(02)8792-2911

校史探索 A Glance into the Past

10 Yuan-Yuan Quarterly

2015 Winter no.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