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黃超然 版面設計:黃力敬、林延漢 與華...

1
包括在 1976 年的首次訪問,李光耀在 37 年間 共訪華 33 次,見過中國歷代領導人。李光耀最 為推崇的是鄧小平,他曾多次在多個場合、毫 不猶豫地表達自己對鄧小平的讚美,「雖只有 5 英尺高,卻是人中之傑。」 提「停止輸出革命」獲正面回應 兩位領導人共有過四次公開會面,均發生在 建交前,而交談的焦點無一例外地都集中在經 濟、發展、東南亞和中南半島地區局勢等議題 上。 最早的、亦是給李光耀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次 會晤是在 1978 年 11 月的新加坡。李光耀回憶 稱,雖然總統府規定冷氣房不准抽煙,當時還 是特意為「這個中國歷史上的偉大人物」準備 了煙灰缸,不料鄧小平已提前獲知李光耀對香 煙敏感的消息,於是以自己準備戒煙為由,會 面全程堅持不抽煙。這位 74 歲老人所表現出的 謙虛、坦誠、智慧和謹慎讓他由衷欽佩。 談及中國的對外方針時,李光耀表示中國 應立刻停止革命輸出,鄧小平停頓片刻後問 道:「你希望我怎麼做?」李光耀回憶稱, 當時的他吃了一驚,因為從未見過任何一位 共產黨領袖,願意在現實面前放下一己之 見,更何況是問他「該怎麼做」。也是在這 一次交談中,他們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要警 惕「霸權主義」在非洲、中東、亞洲特別是 東南亞地區的問題,越南隨之成為兩位領導 人的關注重點。除此之外,李光耀回憶,這 次會談還堅定了鄧小平克服一切困難,在中 國實行改革開放的決心。 預言中國發展有利東南亞 第二次會面的氣氛則輕鬆了不少,一方面, 鄧小平繼續重申中國將「永不稱霸」,並強調 與新加坡「做朋友」的初衷不會改變,「中國 希望有個強大的東盟,而且越牢固越團結越 好。」而李光耀則稱讚了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的召開和「四個現代化」的國策,並預言中國 的經濟發展將刺激東南亞乃至整個亞洲地區的 貿易與投資。 在 1985 年的第三次會面,鄧小平向李光耀介 紹了正在召開的黨代會的情況,並就解決柬埔 寨問題提出設想,更希望李光耀總理代為轉告 時任台灣地區領導人蔣經國,稱自己與他是中 山大學同學,願意與其見面「談談解決台灣問 題」;李光耀則稱讚鄧小平「身體更健康、精 神更飽滿、思路更敏捷」,並肯定了中國將發 展的重點重新轉回經濟上來。 雙方的最後一次會面發生在 1988 年,鄧小平 向李光耀介紹了改革開放十年以來中國的發展 情況,稱集團政治及霸權主義都已經到了該結 束的時候;李光耀則在此次會面中提及中國發 生了很大變化,不僅認同了中國的發展道路和 方向,還對中國的外交政策提出了讚許。 讚鄧公「人中之傑」 這位備受尊敬的「新加坡國父」不止一次的 被問到同樣一個問題,「你認為在這個時代 裡,誰是最偉大的領袖」,沒有一次例外,李 光耀都是毫不猶豫的回答道:「鄧小平」。 不論是採訪或是書中,李光耀曾多次在公開 場合給予了鄧小平高度的評價,「欽佩」、 「印象最深刻」、「人中之傑」、「最出色」 等詞語都紛紛出自他口。他曾經在書中評價, 「鄧小平是我所見過的領導人當中給我印象最 深刻的一位。儘管他只有 5 英尺高,卻是人中之 傑。雖已年屆 74 歲,在面對不愉快的現實時, 他隨時準備改變自己的想法。」 四晤鄧小平 與華五位領袖交集 為中星關係奠基 欣賞中國發展道路 特備煙灰缸未料鄧公「戒煙」 1985 1985 9 9 20 20 鄧小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李光耀 鄧小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李光耀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 李光耀在丹 戎巴葛集選區獲 選後,向支持者 致意。 ■在情人節,李 光耀夫婦在心形 花飾前留影。 ■李光耀辭世, 總理公署昨發布 黑白照,悼念這 位建國之父。 ■ 李光耀出書 回顧新加坡雙語 政策之路。 1976年5月10日至23日, 李光耀率團首次訪華,在中 新外交上堪稱「破冰之 旅」。雖然這次「破冰之 旅」,李光耀所到之處不 多,但是在北京他見到了毛 澤東主席。通過與毛主席的 會談,李光耀淡釋了對華政 治的疑慮,回國後就放寬了 公民旅華限制,允許 60 歲以 上的人可以訪華旅遊觀光。 多年後回憶起毛主席的那次 會晤,李光耀表示,雖然會 見只有一兩分鐘,但是他看 到了影響中國的「巨人」毛 澤東。 當時,周恩來總理逝世, 毛澤東主席年事已高且多病 纏身,因此會見來訪國賓均 不作預先安排,而是臨時視 情況而定。5 月 12 日,外交 部禮賓司官員突然到釣魚台 18 號樓通知李光耀,說毛主 席將會見他,這令李光耀遂 生幾分意外欣喜。 正襟危坐顯示對毛主席尊重 禮賓車隊來到中南海毛主 席的住處,李光耀下車後被 引導入內。毛主席身穿淺灰 色中山裝,靠坐在客廳正面 的沙發上,見李光耀進來, 由張玉鳳和護士長扶起來與 其握手。落座後,李光耀一 改他慣常的自如灑脫坐姿, 正襟危坐,極力保持政治家 的矜持和儀態的鄭重,顯示 出對「偉大領袖」的尊重。 讚毛澤東是中國「巨人」 李光耀曾指出,在 2007 年底與時任中 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習近平會面時,習 近平寬闊的胸襟就給他留下了深刻印 象,「他是很有影響力的人物。」面對 國內外的艱巨挑戰,他相信習近平能處 變不驚、妥善應對,並稱習近平為「曼 德拉級別」的人物。 早在 2007 年訪華時,李光耀就對習近 平做出了如下評價,「他的大氣讓我印 象深刻。他視野廣闊,看待問題深刻透 徹,但又絲毫不炫耀才識。他給人的感 覺很莊重。這是我對他的第一印象。我 進一步想到他曾經受的磨難與考驗, 1969 年到陝西插隊,一步步往上奮鬥, 從未有過牢騷或怨言。我想,他應該屬 於納爾遜.曼德拉級別的人物。」 江澤民、胡錦濤兩位中國領導人均稱李光耀為中國人民的 「老朋友」。而李光耀指出,雖然這兩位領導人處於中國不 同的發展階段,但兩位領導人都很有思想,「每次訪華都看 到中國的新變化,尤其領悟到中國領導人在國家發展上的新 思路。」 李光耀指出,第一個階段是江澤民,他打破舊模式,推動 公有制企業和公有制體系向以利潤為導向的企業過渡。 對於胡錦濤,李光耀評價道,胡錦濤的目標是平衡沿海與 內陸的發展,當他在 2002 年接任之時,沿海省份與西北、西 部和西南地區貧窮省份之間的差異已經非常巨大。 評江澤民胡錦濤: 闢中國發展新思路 2010 2010 11 11 14 14 習近平在新加 習近平在新加 坡與李光耀會面 坡與李光耀會面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1976年5 月 12 日 , 毛澤東會見 李光耀。 資料圖片 多部著作聚焦中國發展 在李光耀的若干部專著中可以看 到,李光耀非常關注中國的發展,對 東西方的地緣政治問題有着自己獨到 的見解。 據不完全統計,李光耀親自撰寫的 著作包括:《李光耀回憶錄》、《李 光耀:新加坡賴以生存的硬道理》、 《從第三世界到第一世界: 1965-2000,新加坡歷史》、《李光 耀觀天下》等。另外還有一部口述史 《李光耀論中國與世 界》引人關注。 在《李光耀觀天 下》一書中,李光耀 將有關中國的論述放 在第一章,由此可見 李光耀對中國的重 視。 此外,《李光耀論 中國與世界》是一本 預言社會發展趨勢的 書,全書的架構包括 中國的未來、美國的 未來、中美關係的未 來、地緣政治和全球 化的未來、民主的未來、李光耀怎麼 想等等。 對於中國的未來,李光耀在書中這 樣描述:「中國希望和美國平等共享 這個世紀」。他肯定了美國作為世界 唯一超級大國的地位,但對美國政治 體系的反覆無常表示失望。他對如何 與中國打交道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當然,李光耀個人獨特魅力以及帶 領新加坡人民創造經濟奇跡的成就也 得到了中國領導人的 高度評價。習近平曾 在 2011 年這樣評價李 光耀:「李光耀是我 們尊敬的長者,迄 今,他依然不懈地推 進中國與新加坡的雙 邊關係,我對他滿懷 敬重之情。我們永遠 不會忘記他對我們的 雙邊關係做出的重要 貢獻。」這句話也被 印在了《李光耀論中 國與世界》中文版的 封面紙上。 ■《李光耀論中國與世 界》。 網上圖片 新加坡建國總理 新加坡建國總理內閣資政李光耀的去世備受中國民眾關注 內閣資政李光耀的去世備受中國民眾關注不僅 不僅 是因為他 是因為他華裔 華裔的身份 的身份更是因為他是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窗口 更是因為他是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窗口中星關係互惠互利的橋樑 中星關係互惠互利的橋樑也是唯一一位與毛澤東 也是唯一一位與毛澤東鄧小平 鄧小平江澤 江澤 胡錦濤 胡錦濤習近平等新中國歷代領導人交好的外國領袖 習近平等新中國歷代領導人交好的外國領袖他被國家 他被國家 主席習近平稱為受敬重的前輩和長者 主席習近平稱為受敬重的前輩和長者被其子李顯龍總理稱為星中緊 被其子李顯龍總理稱為星中緊 密關係的奠基者 密關係的奠基者被外界稱為世界認識中國的領路人 被外界稱為世界認識中國的領路人香港文匯報記者 香港文匯報記者 朱燁 朱燁張聰 張聰江鑫嫻 江鑫嫻 北京報道 北京報道 李光耀 李光耀 1923 1923- -2015 2015 中國強盛對國際社會大有裨益 中國強盛對國際社會大有裨益如中國企 如中國企 業加大在境外投資 業加大在境外投資同時 同時中國的鄰居開始 中國的鄰居開始 感到 感到這個甦醒後的巨人外交政策變得愈來 這個甦醒後的巨人外交政策變得愈來 愈強硬 愈強硬■2007 年 11 月 16 日,胡錦 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李 光耀。 資料圖片 ■1997 年 12 月 8 日,江澤民 在北京中南海會見李光耀。 資料圖片 2011 年 2008 年 2015 年 2011 年 A12 責任編輯:黃超然 版面設計:黃力敬、林延漢 2015 年 3 月 24 日(星期二)

Upload: others

Post on 08-Jul-2020

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責任編輯:黃超然 版面設計:黃力敬、林延漢 與華 …pdf.wenweipo.com/2015/03/24/a12-0324.pdf2015/03/24  · 謙虛、坦誠、智慧和謹慎讓他由衷欽佩。談及中國的對外方針時,李光耀表示中國

包括在1976年的首次訪問,李光耀在37年間共訪華33次,見過中國歷代領導人。李光耀最為推崇的是鄧小平,他曾多次在多個場合、毫不猶豫地表達自己對鄧小平的讚美,「雖只有5英尺高,卻是人中之傑。」

提「停止輸出革命」獲正面回應兩位領導人共有過四次公開會面,均發生在建交前,而交談的焦點無一例外地都集中在經濟、發展、東南亞和中南半島地區局勢等議題上。最早的、亦是給李光耀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次會晤是在1978年11月的新加坡。李光耀回憶稱,雖然總統府規定冷氣房不准抽煙,當時還是特意為「這個中國歷史上的偉大人物」準備了煙灰缸,不料鄧小平已提前獲知李光耀對香煙敏感的消息,於是以自己準備戒煙為由,會面全程堅持不抽煙。這位74歲老人所表現出的謙虛、坦誠、智慧和謹慎讓他由衷欽佩。談及中國的對外方針時,李光耀表示中國應立刻停止革命輸出,鄧小平停頓片刻後問道:「你希望我怎麼做?」李光耀回憶稱,當時的他吃了一驚,因為從未見過任何一位

共產黨領袖,願意在現實面前放下一己之見,更何況是問他「該怎麼做」。也是在這一次交談中,他們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要警惕「霸權主義」在非洲、中東、亞洲特別是東南亞地區的問題,越南隨之成為兩位領導人的關注重點。除此之外,李光耀回憶,這次會談還堅定了鄧小平克服一切困難,在中國實行改革開放的決心。

預言中國發展有利東南亞第二次會面的氣氛則輕鬆了不少,一方面,

鄧小平繼續重申中國將「永不稱霸」,並強調與新加坡「做朋友」的初衷不會改變,「中國希望有個強大的東盟,而且越牢固越團結越好。」而李光耀則稱讚了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和「四個現代化」的國策,並預言中國的經濟發展將刺激東南亞乃至整個亞洲地區的貿易與投資。在1985年的第三次會面,鄧小平向李光耀介紹了正在召開的黨代會的情況,並就解決柬埔寨問題提出設想,更希望李光耀總理代為轉告時任台灣地區領導人蔣經國,稱自己與他是中山大學同學,願意與其見面「談談解決台灣問

題」;李光耀則稱讚鄧小平「身體更健康、精神更飽滿、思路更敏捷」,並肯定了中國將發展的重點重新轉回經濟上來。雙方的最後一次會面發生在1988年,鄧小平向李光耀介紹了改革開放十年以來中國的發展情況,稱集團政治及霸權主義都已經到了該結束的時候;李光耀則在此次會面中提及中國發生了很大變化,不僅認同了中國的發展道路和方向,還對中國的外交政策提出了讚許。

讚鄧公「人中之傑」這位備受尊敬的「新加坡國父」不止一次的

被問到同樣一個問題,「你認為在這個時代裡,誰是最偉大的領袖」,沒有一次例外,李光耀都是毫不猶豫的回答道:「鄧小平」。不論是採訪或是書中,李光耀曾多次在公開

場合給予了鄧小平高度的評價,「欽佩」、「印象最深刻」、「人中之傑」、「最出色」等詞語都紛紛出自他口。他曾經在書中評價,「鄧小平是我所見過的領導人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位。儘管他只有5英尺高,卻是人中之傑。雖已年屆74歲,在面對不愉快的現實時,他隨時準備改變自己的想法。」

四晤鄧小平與華五位領袖交集 為中星關係奠基

欣賞中國發展道路

特備煙灰缸 未料鄧公「戒煙」■■19851985年年99月月2020日日,,鄧小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李光耀鄧小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李光耀。。資料圖片資料圖片

■ 李光耀在丹戎巴葛集選區獲選後,向支持者致意。

■在情人節,李光耀夫婦在心形花飾前留影。

■李光耀辭世,總理公署昨發布黑白照,悼念這位建國之父。

■ 李光耀出書回顧新加坡雙語政策之路。

1976年5月10日至23日,李光耀率團首次訪華,在中新外交上堪稱「破冰之旅」。雖然這次「破冰之旅」,李光耀所到之處不多,但是在北京他見到了毛澤東主席。通過與毛主席的會談,李光耀淡釋了對華政治的疑慮,回國後就放寬了公民旅華限制,允許60歲以上的人可以訪華旅遊觀光。多年後回憶起毛主席的那次會晤,李光耀表示,雖然會見只有一兩分鐘,但是他看到了影響中國的「巨人」毛澤東。當時,周恩來總理逝世,毛澤東主席年事已高且多病纏身,因此會見來訪國賓均

不作預先安排,而是臨時視情況而定。5月12日,外交部禮賓司官員突然到釣魚台18號樓通知李光耀,說毛主席將會見他,這令李光耀遂生幾分意外欣喜。

正襟危坐顯示對毛主席尊重禮賓車隊來到中南海毛主

席的住處,李光耀下車後被引導入內。毛主席身穿淺灰色中山裝,靠坐在客廳正面的沙發上,見李光耀進來,由張玉鳳和護士長扶起來與其握手。落座後,李光耀一改他慣常的自如灑脫坐姿,正襟危坐,極力保持政治家的矜持和儀態的鄭重,顯示出對「偉大領袖」的尊重。

讚毛澤東是中國「巨人」

李光耀曾指出,在2007年底與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習近平會面時,習近平寬闊的胸襟就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是很有影響力的人物。」面對國內外的艱巨挑戰,他相信習近平能處變不驚、妥善應對,並稱習近平為「曼德拉級別」的人物。早在2007年訪華時,李光耀就對習近平做出了如下評價,「他的大氣讓我印象深刻。他視野廣闊,看待問題深刻透徹,但又絲毫不炫耀才識。他給人的感覺很莊重。這是我對他的第一印象。我進一步想到他曾經受的磨難與考驗,1969年到陝西插隊,一步步往上奮鬥,從未有過牢騷或怨言。我想,他應該屬於納爾遜.曼德拉級別的人物。」

江澤民、胡錦濤兩位中國領導人均稱李光耀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而李光耀指出,雖然這兩位領導人處於中國不同的發展階段,但兩位領導人都很有思想,「每次訪華都看到中國的新變化,尤其領悟到中國領導人在國家發展上的新思路。」李光耀指出,第一個階段是江澤民,他打破舊模式,推動

公有制企業和公有制體系向以利潤為導向的企業過渡。對於胡錦濤,李光耀評價道,胡錦濤的目標是平衡沿海與內陸的發展,當他在2002年接任之時,沿海省份與西北、西部和西南地區貧窮省份之間的差異已經非常巨大。

喻習近平

喻習近平

「「曼德拉級別

曼德拉級別」」人物人物

評江澤民胡錦濤:闢中國發展新思路

■■20102010年年1111月月1414日日,,習近平在新加習近平在新加坡與李光耀會面坡與李光耀會面。。 資料圖片資料圖片

■1976年5月 12 日,毛澤東會見李光耀。資料圖片

多部著作聚焦中國發展在李光耀的若干部專著中可以看

到,李光耀非常關注中國的發展,對東西方的地緣政治問題有着自己獨到的見解。據不完全統計,李光耀親自撰寫的

著作包括:《李光耀回憶錄》、《李光耀:新加坡賴以生存的硬道理》、《 從 第 三 世 界 到 第 一 世 界 :1965-2000,新加坡歷史》、《李光耀觀天下》等。另外還有一部口述史《李光耀論中國與世界》引人關注。在《李光耀觀天

下》一書中,李光耀將有關中國的論述放在第一章,由此可見李光耀對中國的重視。此外,《李光耀論

中國與世界》是一本預言社會發展趨勢的書,全書的架構包括中國的未來、美國的未來、中美關係的未來、地緣政治和全球

化的未來、民主的未來、李光耀怎麼想等等。對於中國的未來,李光耀在書中這樣描述:「中國希望和美國平等共享這個世紀」。他肯定了美國作為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的地位,但對美國政治體系的反覆無常表示失望。他對如何與中國打交道提出了自己的建議。當然,李光耀個人獨特魅力以及帶

領新加坡人民創造經濟奇跡的成就也得到了中國領導人的高度評價。習近平曾在2011年這樣評價李光耀:「李光耀是我們尊敬的長者,迄今,他依然不懈地推進中國與新加坡的雙邊關係,我對他滿懷敬重之情。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他對我們的雙邊關係做出的重要貢獻。」這句話也被印在了《李光耀論中國與世界》中文版的封面紙上。

■《李光耀論中國與世界》。 網上圖片

新加坡建國總理新加坡建國總理、、內閣資政李光耀的去世備受中國民眾關注內閣資政李光耀的去世備受中國民眾關注,,不僅不僅

是因為他是因為他「「華裔華裔」」的身份的身份,,更是因為他是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窗口更是因為他是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窗口,,是是

中星關係互惠互利的橋樑中星關係互惠互利的橋樑,,也是唯一一位與毛澤東也是唯一一位與毛澤東、、鄧小平鄧小平、、江澤江澤

民民、、胡錦濤胡錦濤、、習近平等新中國歷代領導人交好的外國領袖習近平等新中國歷代領導人交好的外國領袖。。他被國家他被國家

主席習近平稱為受敬重的前輩和長者主席習近平稱為受敬重的前輩和長者、、被其子李顯龍總理稱為星中緊被其子李顯龍總理稱為星中緊

密關係的奠基者密關係的奠基者,,被外界稱為世界認識中國的領路人被外界稱為世界認識中國的領路人。。

■■香港文匯報記者香港文匯報記者 朱燁朱燁、、張聰張聰、、江鑫嫻江鑫嫻 北京報道北京報道

李光耀李光耀19231923--20152015中國強盛對國際社會大有裨益中國強盛對國際社會大有裨益,,如中國企如中國企

業加大在境外投資業加大在境外投資。。同時同時,,中國的鄰居開始中國的鄰居開始感到感到,,這個甦醒後的巨人外交政策變得愈來這個甦醒後的巨人外交政策變得愈來愈強硬愈強硬。。

■2007年11月16日,胡錦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李光耀。 資料圖片

■1997年12月8日,江澤民在北京中南海會見李光耀。

資料圖片

2011年 2008年2015年 2011年

A12 ■責任編輯:黃超然 ■版面設計:黃力敬、林延漢 2015年3月24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