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之三大元兇 諾克病毒、星狀病毒...

2
10 三、您不應要求醫療人員提供不正確的資訊或訊息,並且尊重醫療人員及珍惜醫療資源。 今年年初在台灣掀起疫情的諾克病毒( Norwalk virus)和星狀病毒(astrovirus)、輪狀 病毒(rotavirus)合稱為腹瀉的三大病毒元兇, 它們的致病機轉相似,但諾克病毒與星狀病毒多 感染兒童、青少年與成人,輪狀病毒則以感染嬰 幼兒為主。人類與諾克病毒的第一次接觸發生在 1968年,感染者為美國俄亥俄州諾克郡的小學生 ,四年後微生物學家利用免疫電子顯微鏡鑑定出 此種引起急性腸胃炎的新病毒,並命名為諾克病 毒,爾後學界又根據核酸序列將它歸屬在杯狀病 毒科(Caliciviridae)中。 諾克病毒無外套膜,蛋白質外殼呈二十面體 對稱,核酸為正單股RNA,可直接進行轉譯。抗 寒、抗熱(60℃)、抗胃酸(pH 3)與抗低濃度 氯的特性,使它可以長時存在環境中,藉水、沙 拉或蝦、蟹、生蠔等甲殼類海鮮感染人類,亦能 經由患者、衛生習慣不佳者處理過的食物感染, 造成集體食物中毒,此種情況通常發生在學校、 養護中心、郵輪、外燴筵席等多人同時聚集用餐 之場所;此外,與患者共用餐具、共享飲料食物 也會發生感染情事。 腹瀉之三大元兇 諾克 病毒 星狀 病毒 輪狀 病毒 諾克病毒的電子顯微鏡圖 (摘自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諾克病毒隨著水或食物進入胃腸道後,立即 在小腸絨毛細胞中大肆繁殖、造成破壞,導致吸 收不良、胃排空時間延長,使患者出現噁心、嘔 吐、腹瀉、腹部疼痛、頭痛、肌肉酸痛、虛脫無 力等症狀,1至2天後即獲得緩解而痊癒,但患者 必須補充水分與電解質。諾克病毒引起之急性病 毒性腸胃炎雖極少引起併發症,但免疫系統對它 產生的抗體只能存在病癒者體內14週左右,因此 感染過的個體可能再獲感染。 高感染力與頑強抗性使諾克病毒隨處肆虐、 疫情頻傳,再加上抗體保護期短、疫苗仍在研發 中,使得人類必須更加用心預防才能遠離感染。 以下五點為最重要的預防方法: (1) 如廁後、處理食物前應確實洗手 (2) 患者絕不可以處理食物,尤其是無法加熱的 蛋糕與點心 (3) 妥善處理污水,避免飲用水受其污染 (4) 水與食物皆應煮熟後再食用 (5) 避免共用餐具,即使在家中用膳,亦最好使 用公筷、母匙 對絕大多數人而言,星狀病毒是個相當陌生 的微生物。它的發現與鑑定比諾克病毒更晚( 1975年),但如今已是引起幼兒型腸胃炎的主要 病原菌之一;據估計,約4至8%的嬰兒腸胃炎與 此種病毒有關。 星狀病毒屬於星狀病毒科(Astroviridae), 因具有五或六角的星狀外型而得名,構造與特性 皆類似諾克病毒;此外,二者皆能感染小腸絨毛 ,引起溫和的病毒型腸胃炎;但患者若為免疫力 較差的幼兒與老年人時,可能出現嚴重的症狀。 星狀病毒的傳染途徑包括水、食物與共用之餐具 ,托兒所、幼稚園、養老院是感染發生的主要場 所。感染雖無明顯的季節性,但高峰出現在冬季 ,目前仍無疫苗可供防治,因此預防之道包括飲

Upload: others

Post on 04-Sep-2019

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10

三、您不應要求醫療人員提供不正確的資訊或訊息,並且尊重醫療人員及珍惜醫療資源。

今 年 年 初 在 台 灣 掀 起 疫 情 的 諾 克 病 毒 (

Norwalk virus)和星狀病毒(astrovirus)、輪狀

病毒(rotavirus)合稱為腹瀉的三大病毒元兇,

它們的致病機轉相似,但諾克病毒與星狀病毒多

感染兒童、青少年與成人,輪狀病毒則以感染嬰

幼兒為主。人類與諾克病毒的第一次接觸發生在

1968年,感染者為美國俄亥俄州諾克郡的小學生

,四年後微生物學家利用免疫電子顯微鏡鑑定出

此種引起急性腸胃炎的新病毒,並命名為諾克病

毒,爾後學界又根據核酸序列將它歸屬在杯狀病

毒科(Caliciviridae)中。

諾克病毒無外套膜,蛋白質外殼呈二十面體

對稱,核酸為正單股RNA,可直接進行轉譯。抗

寒、抗熱(60℃)、抗胃酸(pH 3)與抗低濃度

氯的特性,使它可以長時存在環境中,藉水、沙

拉或蝦、蟹、生蠔等甲殼類海鮮感染人類,亦能

經由患者、衛生習慣不佳者處理過的食物感染,

造成集體食物中毒,此種情況通常發生在學校、

養護中心、郵輪、外燴筵席等多人同時聚集用餐

之場所;此外,與患者共用餐具、共享飲料食物

也會發生感染情事。

輔英科技大學醫事技術科系 汪蕙蘭 副教授

腹瀉之三大元兇

諾克病毒、星狀病毒與輪狀病毒

諾克病毒的電子顯微鏡圖

(摘自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諾克病毒隨著水或食物進入胃腸道後,立即

在小腸絨毛細胞中大肆繁殖、造成破壞,導致吸

收不良、胃排空時間延長,使患者出現噁心、嘔

吐、腹瀉、腹部疼痛、頭痛、肌肉酸痛、虛脫無

力等症狀,1至2天後即獲得緩解而痊癒,但患者

必須補充水分與電解質。諾克病毒引起之急性病

毒性腸胃炎雖極少引起併發症,但免疫系統對它

產生的抗體只能存在病癒者體內14週左右,因此

感染過的個體可能再獲感染。

高感染力與頑強抗性使諾克病毒隨處肆虐、

疫情頻傳,再加上抗體保護期短、疫苗仍在研發

中,使得人類必須更加用心預防才能遠離感染。

以下五點為最重要的預防方法:

(1) 如廁後、處理食物前應確實洗手

(2) 患者絕不可以處理食物,尤其是無法加熱的

蛋糕與點心

(3) 妥善處理污水,避免飲用水受其污染

(4) 水與食物皆應煮熟後再食用

(5) 避免共用餐具,即使在家中用膳,亦最好使

用公筷、母匙

對絕大多數人而言,星狀病毒是個相當陌生

的微生物。它的發現與鑑定比諾克病毒更晚(

1975年),但如今已是引起幼兒型腸胃炎的主要

病原菌之一;據估計,約4至8%的嬰兒腸胃炎與

此種病毒有關。

星狀病毒屬於星狀病毒科(Astroviridae),

因具有五或六角的星狀外型而得名,構造與特性

皆類似諾克病毒;此外,二者皆能感染小腸絨毛

,引起溫和的病毒型腸胃炎;但患者若為免疫力

較差的幼兒與老年人時,可能出現嚴重的症狀。

星狀病毒的傳染途徑包括水、食物與共用之餐具

,托兒所、幼稚園、養老院是感染發生的主要場

所。感染雖無明顯的季節性,但高峰出現在冬季

,目前仍無疫苗可供防治,因此預防之道包括飲

11

四、您入院後要暫時離開病房,請通知護理站護士,以免影響治療,若您是健保身分住院,依規定晚間不得外宿,請假外出不得超過4小時。未經請假即離院外出者,本院視為自動出院。

腹瀉之三大元兇

諾克病毒、星狀病毒與輪狀病毒

星狀病毒的電子顯微鏡圖

(摘自Karen Libby, Pathogen Card)

輪狀病毒的電子顯微鏡圖

(摘自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水的安全、食物徹底煮熟後再食用、避免共用餐

具等。

呼吸道腸道孤兒病毒科(Reoviridae)中的

輪狀病毒是引起「嬰兒腹瀉」、「冬季腹瀉」、

「急性病毒型腸胃炎」或俗稱「胃感冒」的主要

病原菌,每年約有1,200萬起感染個案,60至65

萬人因此死亡,其中多為生在第三世界且營養狀

況不佳之嬰幼兒。

輪狀病毒無外套膜,但擁有雙層蛋白質外殼

(呈二十面體對稱)與11條雙股RNA,熱與胃

酸均無法破壞其感染力,腸道中的蛋白質分解酵

素甚至能增加其感染能力。目前鑑定出之輪狀病

毒共有A、B、C、D、E、F六型,其中以A型最

為重要,專感染嬰幼兒,B型感染成人,其他各

型則極為少見。輪狀病毒感染的部位雖與前述兩

種病毒相同,但受創程度卻更為嚴重;病毒在小

腸絨毛的柱狀上皮細胞內快速繁殖,使絨毛變短

、相互融合,導致吸收面積減少、水分因此蓄積

在腸腔中,最後發生嚴重水瀉。受創之絨毛在數

日後被新長成的上皮細胞取代,腹瀉次數逐漸減

少、吸收面積緩步增加,症狀獲得緩解,患者只

需補充水分與電解質。若食入之輪狀病毒數目較

多、病毒的致病力較強、或個體的免疫力不佳時

,感染範圍可能由小腸擴及空腸、迴腸與大腸,

引起嚴重腸胃炎,患者必須住院接受專業治療,

才不致脫水死亡。

美國藥物食品檢驗局曾在1988年核可輪狀

病毒疫苗之問世,其後卻因接種者(2、4、6個

月大之嬰兒)併發腸套疊而停止使用。醫學界針

對此一缺點研發出新疫苗,臨床試驗結果極佳;

在這些改良式疫苗全面問世之前,預防方法包括

(1) 保護水源、使其不受糞便污染

(2) 醫院應確實隔離病患、謹慎處理其排泄物,

避免造成院內感染

(3) 開發中國家應盡力改善衛生環境與嬰幼兒的

營養狀態,以降低感染後發生之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