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灝:總編輯的「東寫」與「西讀」lbms03.cityu.edu.hk/citylit/citylit-2008/1.5.4.pdf ·...

7
34 「我在上海已經生活了四十 多年,那肯定我會寫這個城市, 寫我小時候生活的那個部分,為 甚麼寫那個部分呢?因為我是上 海的本地人。」陸灝先生用清晰 標準而又帶點上海特色的普通話 回答著。 這一天陸先生身著深藍西 裝,溫文儒雅,曾經掌駝《萬 象》而為人所樂道的前總編輯、 現在的專欄作家就坐在你身旁:「其實上海真正的本地人不多, 我生活的那個區全部都是上海的本地人,可能是好幾代都在上海 的。」他繼續談著如果以「城市」為題寫作,他會選擇寫哪一個 城市:「其實你從上海的歷史來看,上海有寧波人、有福建人、 有廣東人,他們都佔了很大的市面,真正的上海人在上海市面佔 不大的,但是我們這個街坊的那麼多人,這些人從事的職業、他 們的性情,我從小就在這區長大的,如果我要寫的話就會寫這其 中的人,但我現在還沒有這個功力去表現舊上海或者上海那些本 地上海人的生活情形,可能過幾十年功力到了我會去寫這麼一個 題材的東西。」陸先生寫作要寫上海,就連他和毛尖等作家在《 信報》上寫的專欄都取名《上海通信》,難怪他的一些「粉絲」 網民都稱他為「滬上陸公子」。 陸灝:總編輯的「東寫」與「西讀」 蔡殊宜

Upload: others

Post on 29-Jul-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陸灝:總編輯的「東寫」與「西讀」lbms03.cityu.edu.hk/citylit/citylit-2008/1.5.4.pdf · 有廣東人,他們都佔了很大的市面,真正的上海人在上海市面佔

34

「 我 在 上 海 已 經 生 活 了 四 十

多年,那肯定我會寫這個城市,

寫我小時候生活的那個部分,為

甚麼寫那個部分呢?因為我是上

海的本地人。」陸灝先生用清晰

標準而又帶點上海特色的普通話

回答著。

這 一 天 陸 先 生 身 著 深 藍 西

裝 , 溫 文 儒 雅 , 曾 經 掌 駝 《 萬

象》而為人所樂道的前總編輯、

現在的專欄作家就坐在你身旁:「其實上海真正的本地人不多,

我生活的那個區全部都是上海的本地人,可能是好幾代都在上海

的。」他繼續談著如果以「城市」為題寫作,他會選擇寫哪一個

城市:「其實你從上海的歷史來看,上海有寧波人、有福建人、

有廣東人,他們都佔了很大的市面,真正的上海人在上海市面佔

不大的,但是我們這個街坊的那麼多人,這些人從事的職業、他

們的性情,我從小就在這區長大的,如果我要寫的話就會寫這其

中的人,但我現在還沒有這個功力去表現舊上海或者上海那些本

地上海人的生活情形,可能過幾十年功力到了我會去寫這麼一個

題材的東西。」陸先生寫作要寫上海,就連他和毛尖等作家在《

信報》上寫的專欄都取名《上海通信》,難怪他的一些「粉絲」

網民都稱他為「滬上陸公子」。

陸 灝 : 總 編 輯 的 「 東 寫 」 與 「 西 讀 」蔡殊宜

Page 2: 陸灝:總編輯的「東寫」與「西讀」lbms03.cityu.edu.hk/citylit/citylit-2008/1.5.4.pdf · 有廣東人,他們都佔了很大的市面,真正的上海人在上海市面佔

35 作家專訪

關於寫作

陸先生從做總編輯到現在編叢刊、寫專欄,半生工作都與文

字有關,他認為影像給人視覺的、聲音給人聽覺的感受,但是這

兩個東西都是表面的,文字的東西可以深入到它的實質或者更深

的層次,更本質一點,人的心態、感覺有時候圖像還是反映不出

來,所以寫作就是一個人有很多想法,或者有一些感情的宣洩、

有一些觀點的表述,「等於是一種表現欲吧。」他說,「把想法、

感情宣洩出來、發表出來,就像現在很多人都寫博客一樣,博客對

他來說不是發表的,但他有東西要說,希望說給別人聽。」

陸先生近年在《信報》上寫專欄《上海通信》,筆名陸俠、

安 迪 、 柳 葉 , 作 為 要 定 期 交 稿 的 專 欄 作 家 , 面 對 忙 碌 的 都 市 生

活,他又是如何找方法爲大腦擠出這一點空間去尋找靈感的呢?

「這個事情說到我的痛處了。」陸先生苦笑著說,原來他如果要

在星期天或星期一交稿,這一天醒過來以後人就開始恍恍惚惚,

不知道寫甚麼了,然後就會去找、去看報紙,一直恍恍惚惚,等

到發現了有一個可寫的東西,心才會踏實,「但不會馬上去寫,

總要拖到晚上最後一刻才去寫,比如說你下午四點鐘找到一個題

目 , 到 晚 上 八 點 這 一 段 時 間 你 會 很 踏 實 , 」 他 坦 言 自 己 畢 竟 是

個生手,聽說陶傑可以同時寫幾個專欄,他很佩服:「我其實還

是要多看東西,因為我覺得我自己文字的表述和觀察能力都比較

差,我是從別人的東西裏面去找文章的靈感。」

關於編輯

作家毛尖說過《萬象》雜誌在陸灝的主持下「一直堅持講故

Page 3: 陸灝:總編輯的「東寫」與「西讀」lbms03.cityu.edu.hk/citylit/citylit-2008/1.5.4.pdf · 有廣東人,他們都佔了很大的市面,真正的上海人在上海市面佔

36

事 , 不 講 道 理 ; 講 迷 信 , 不 講 科 學 ; 講 趣 味 , 不 講 學 術 ; 講 感

情,不講理智;講狐狸,不講刺蝟;講潘金蓮,不講武大郎」,

陸先生笑言這對《萬象》來說概括得還是挺準確的,他當年擔任

《萬象》總編輯時以「甜俗」定為該雜誌的風格:「因為我當時

編的時候就覺得文字酸溜溜的文人都喜歡講『高雅』,後來我辦

了雜誌就發現我想求稍微『俗』一點。」但他卻發現求「雅」容

易求「俗」難,因為文人放不下架子,後來他去請教前輩前《讀

書》雜誌總編輯沈昌文先生關於「俗」「雅」,沈先生說文章沒

有俗雅之分,雅人不管寫甚麼東西都是好的─ 題目是俗的,但

寫的人是雅人,寫出來的東西都是好的,最怕把很雅的題目寫得

很俗的人,所以不要去講究題材的俗和雅,只要找到一些能寫的

作者,這些人有趣味、有品質,他寫出來的東西都好的,可見總

編輯這「不露臉」的工作一點不容易。

當編輯自然要懂得辨識哪一篇文章可以出版、哪一篇不能出

版 , 對 於 文 章 的 「 鑑 賞 」 , 陸 先 生 說 一 篇 文 章 可 不 可 以 出 版 在

內地、在他編的雜誌來說第一個還是一個政治,如涉及到六四等

敏感話題,「我們只從藝術上的角度來說,我覺得一篇文章言之

有物─ 你要說出點東西。」他解釋說編輯可能是文章的第一個

讀者,有可能是第二個─ 作者寫了以後給朋友看過、給老師看

過 、 給 自 己 太 太 看 過 , 但 編 輯 來 說 可 能 就 是 第 一 手 的 讀 者 : 「

拿到文章一下子覺得這個文章對我來說有啟發,它告訴我一些東

西,這些東西我可能不知道,或者它給我一個分析問題的看法是

我平時沒有想到的,總的說就是言之有物的,從我的角度來說我

是最看中言之有物的東西。」他也曾看過一些文章文字很漂亮,

Page 4: 陸灝:總編輯的「東寫」與「西讀」lbms03.cityu.edu.hk/citylit/citylit-2008/1.5.4.pdf · 有廣東人,他們都佔了很大的市面,真正的上海人在上海市面佔

37 作家專訪

很有靈氣,但是說到最後就是一堆漂亮的廢話:「當然可能也是

這個文章本來文采也挺好,但是我覺得看了以後就像河水流過,

然 後 就 是 五 光 十 色 的 太 陽 照 著 下 面 , 結 果 這 個 水 流 過 , 河 底 下

甚麼東西也沒有,這種文章我不喜歡,你總要有個沉澱─積累、

沉下來的東西。」要有這樣的東西陸先生覺得就可以考慮用這文

章,當然文字通順是一個最起碼的要求。

關於閱讀

陸先生於零六年將他在《深圳商報》寫的專欄文章結集成《

東 寫 西 讀 》 一 書 , 這 書 中 的 文 章 大 多 是 閱 讀 心 得 , 旁 徵 古 今 中

西書籍中的片段及文人掌故,足見作者閱覽書目的種類與數量之

多,一問之下才知道陸先生一天大概總要看五、六個小時的書:

「 如 果 說 一 本 偵 探 小 說 我 可 能 就 十 個 小 時 一 口 氣 就 把 一 本 偵 探

小說看完了,一般來說總是晚上七、八點鐘以後一直到一點鐘基

本上都在看書,因為我很少看電視,一個星期看一次,白天還零

零碎碎地看一點。」至於閱讀書目的種類:「我當代小說看得很

少,看得最多的是古代的筆記─ 明清的筆記、唐宋的筆記,這

些看得比較多。」此外他還有一愛好,就是看翻譯小說和偵探小

說。

《東寫西讀》一書裏為讀者介紹了不少有趣的書,其中有大

部分都像他提到的古代筆記一樣,是古典文學─ 以文言或白話

寫成的書,雖然現代的年輕人很少讀得懂古文,而且市面上又出

現 了 現 代 白 話 譯 本 , 但 陸 先 生 還 是 覺 得 有 必 要 去 讀 這 些 古 書 的

原著:「古文跟白話譯本還是有不一樣吧,白話譯本就有點像翻

譯小說,它就把這意思跟你說了,但是你有時候對一個小說的原

Page 5: 陸灝:總編輯的「東寫」與「西讀」lbms03.cityu.edu.hk/citylit/citylit-2008/1.5.4.pdf · 有廣東人,他們都佔了很大的市面,真正的上海人在上海市面佔

38

著,有一些它在文字上的一種妙處翻譯了以後味道就沒有了,我

覺得讀古文還是很有味道的,古文裏面有一種很簡練的描述、意

境。」他以他喜歡看的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為例,講起了

一 個 鬼 故 事 : 「 我 有 一 次 就 看 過 紀 曉 嵐 的 一 篇 白 話 小 說 , 是 講

鬼故事─ 他(主角)碰到幾個人在講鬼故事,然後就講這鬼裏面

又是套了一個鬼,最後那個人就忽然發現他周圍的人─ 他說會

不會是你們這些人通通都是鬼啊?忽然那些人一下子通通臉色變

了,然後就變成「茫茫青霧四散」,後來這段東西我也用白話文

翻譯出來,但是它最後幾句我還是用它原來的文言文記,我覺得

沒辦法表述它文字的描述。」他又指出現在很多人寫的小說經常

會引用一點古代的詩文,穿插進文章裏感覺就非常好,所以他認

為古文還是不能夠完全放棄: 「 畢 竟 你 自 己 讀 原 著 和 別 人 翻 譯

的白話─ 餵給你吃的,那味道還是不一樣。」

陸先生在書中還寫道他十分佩服錢鍾書先生飽覽羣書卻藏書

不 多 , 而 當 問 到 他 自 己 的 藏 書 量 , 他 覺 得 自 己 藏 書 是 夠 不 上 ,

但是書還是買得挺多:「因為我記性差,看過的東西都忘了,我

就會記得我在哪一本書裏面看過一段甚麼故事,但是哪一頁就忘

了,哪裏也忘了,然後我要去把那本書找出來,後來我就慢慢地

在書後面做一點小小的索引,就是覺得這故事挺好玩的我就在書

最後面寫一點索引,以後找的時候稍微方便一點,否則你知道哪

一本書還得找哪一頁。」此外他也會做一點讀書筆記,基本上就

是抄,或者是做個索引,把看過的一些有趣的東西抄進筆記。

近年流行網上閱讀,但喜愛讀書的陸先生卻反而沒有上網閱

讀的習慣,原因是他不大習慣在電腦上閱讀,兩千字以上的文章

Page 6: 陸灝:總編輯的「東寫」與「西讀」lbms03.cityu.edu.hk/citylit/citylit-2008/1.5.4.pdf · 有廣東人,他們都佔了很大的市面,真正的上海人在上海市面佔

39 作家專訪

非得打印出來才能看,否則就只能一掃而過,但是他也會「上一

上網」,一點也不落伍:「現在我在編一個叢刊叫《無軌列車》

,後來有熱心的網民們也在豆瓣網上建了一個它的小組,我每天

都會去看一看誰在上面說了話。」

關於香港

陸先生這次被邀請到香港當城市

文 學 節 的 評 審 , 對 於 香 港 作 家 如 董

橋 、 也 斯 、 梁 文 道 等 讚 嘆 有 加 , 並

提 到 董 橋 先 生 是 他 很 尊 敬 的 一 個 前

輩,已相交近二十年。

在職業上董橋先生與陸先生曾是

「 同 行 」 , 董 先 生 學 識 淵 博 , 文 化

修 養 也 高 , 但 卻 擔 任 香 港 一 份 普 遍

人 覺 得 比 較 庸 俗 的 報 刊 的 主 編 , 作

為同行,站在相同的工作崗位上看待這事,雖然陸先生表示對董

先 生 怎 麼 做 不 大 清 楚 , 但 他 覺 得 這 是 一 個 人 的 兩 重 身 份 , 比 如

董 先 生 作 為 一 個 散 文 家 , 他 寫 的 文 章 非 常 好 , 而 編 輯 作 為 他 的

工作,是謀生的一個手段:「哪怕是一個垃圾婆,是一個掃垃圾

的,我是甚麼都可以的,這是我謀生的一個手段,寫作是我另外

一個身份,我覺得這個沒有甚麼衝突。」他談起有一次他跟董橋

先生問起《蘋果日報》,董先生回應他說在一些問題上他會對記

者、對編輯灌輸一種對弱者同情的思想。由於陸先生每個星期都

會收到該報的副刊,他覺得這張報紙一點也不庸俗,甚至覺得那

份副刊大概在中國來說也是最好的副刊。

Page 7: 陸灝:總編輯的「東寫」與「西讀」lbms03.cityu.edu.hk/citylit/citylit-2008/1.5.4.pdf · 有廣東人,他們都佔了很大的市面,真正的上海人在上海市面佔

40

後記

從請教沈昌文和董橋兩位編輯老前輩,到為《萬象》雜誌和

現在的叢刊《無軌列車》擬訂大方向,又從寫專欄到讀群書,陸

先生對工作的識見與嚴謹的態度令人對總編輯這一常被讀者忽略

的角色肅然起敬,也讓筆者重新發現這一雜誌報刊的靈魂人物,

往後讀者閱讀報刊時,也不妨多留意該報刊的風格,去欣賞它背

後的靈魂人物對這報刊的細心經營。